有毒物质防护标准范本

合集下载

有毒有机锡的危害与预防标准范本

有毒有机锡的危害与预防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80600 有毒有机锡的危害与预防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有毒有机锡的危害与预防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有机锡化合物有4种类型:四烃基锡化合物(R4Sn)、三烃基锡化合物(R3SnX)、二烃基锡化合物(R2SnX2)和一烃基锡化合物(RSnX3),以上通式中R为烃基,可为烷基或芳基等;X为无机或有机酸根、氧或卤族元素等。

根据国内外病便报道,引起急性中毒性脑病的主要有机锡化合物有三甲基锡(trimethyltin),三甲基氯化锡(trimethyltin chloride)、三乙基锡(triethyltin)、三乙基氯化锡(triethyltin chloride)、三乙基溴化锡(triethyltin bromide)、三乙基碘化锡(triethyltin iodide)、三乙基氢氧化锡(triethyltin hydroxide)、三乙基硫酸锡(triethyltin sulfate)、双三乙基硫酸锡(bis(triethyltin) sulfate)、三丁基氯化锡(tributyltin chloride)、三苯基氯化锡(triphenyltin chloride)、三苯基乙酸锡(triphenyltin acetate)、四乙基锡(tetraethyltin)、四丁基锡(tetrabutyltin)、四苯基锡(tetraphenyltin)和三乙基溴化锡苯胺络合物的1/10滑石粉制剂(乌米散)等。

有毒有害物质工作场所劳动保护知识范本

有毒有害物质工作场所劳动保护知识范本

有毒有害物质工作场所劳动保护知识范本一、背景介绍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有毒有害物质在工作场所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对工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因此,掌握有关有毒有害物质的劳动保护知识,对提高工人的自我保护能力和预防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有毒有害物质工作场所劳动保护的相关知识,包括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劳动保护的基本原则,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以及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等方面。

二、有毒有害物质的种类有毒有害物质主要指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危害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和作用方式,可以将有毒有害物质分为以下几类:1.毒性物质:如气态毒物、液态毒物和固态毒物等,对人体的中毒作用主要通过呼吸、消化和皮肤接触等途径产生。

2.刺激性物质:如酸、碱、氯气等,能够刺激人体的呼吸道、皮肤和眼睛等部位导致炎症和损伤。

3.致畸物质: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等,对孕妇和胎儿产生潜在的危害,可能导致胎儿发育异常和畸形。

4.致癌物质:如苯、石棉、二硫化碳等,能够引发癌症,对人体的长期暴露甚至极小剂量的接触都可能导致癌症的发生。

三、劳动保护的基本原则1.预防为主:在使用有毒有害物质之前,应该优先考虑采取替代物质或工艺,尽量减少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产生。

2.控制风险:对于无法替代的有毒有害物质,应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和技术控制措施,降低有害物质的浓度和接触量,减少工人的潜在危险。

3.个人防护为辅:在无法消除或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情况下,必须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护口罩、手套、护目镜等,确保工人的身体安全。

4.宣传教育:定期组织有毒有害物质的安全培训和宣传教育,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减少事故发生的能力。

四、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对于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作场所,选择和使用正确的个人防护装备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个人防护装备及其使用要点:1.防护口罩:对于有毒气体和悬浮颗粒的作业,应佩戴合适的防护口罩。

六氟化硫有毒气体的产生及防护范本

六氟化硫有毒气体的产生及防护范本

六氟化硫有毒气体的产生及防护范本六氟化硫(SF6)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但在高浓度情况下会产生有害的气体。

六氟化硫的主要应用领域包括电力设备绝缘、电弧灭弧、半导体工业等。

然而,在使用或储存过程中,如果没有正确的防护和管理,可能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因此,了解六氟化硫有毒气体的产生及防护是非常重要的。

一、六氟化硫有毒气体的产生1. 分解产生在高温或电弧放电的条件下,SF6分子会分解成硫氟化物(如硫化氢、硫氟化氢等)和硫氟化物(如五氟化硫、二氟化硫等),这些产物对人体和环境有毒。

2. 泄漏产生六氟化硫是一种高压气体,如果发生设备泄漏,会释放大量的SF6气体。

在六氟化硫泄漏的过程中,气体会通过扩散和对流进入周围空气中,可能形成有毒气雾,对人体和环境构成威胁。

二、六氟化硫有毒气体的防护1. 设备管理正确的设备管理可以帮助减少六氟化硫泄漏的风险。

包括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监测,定期检查和维修设备,以及培训操作人员正确操作设备。

此外,设备的密封性能和泄漏检测系统也需要得到关注,以及定期进行泄漏风险评估和防范措施的检查。

2. 泄漏控制如果发生六氟化硫泄漏,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首先,应及时关闭泄漏部位的气体供应,以防止进一步泄漏。

其次,应该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并尽量防止泄漏气体进入可燃区域。

最后,应通知有关部门,并采取顺畅的气体排出措施,以减少气体扩散。

3. 人员防护操作人员需要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呼吸器、防护手套、防护服和防护眼镜等。

呼吸器的选择要根据泄漏气体的种类和浓度来确定,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此外,操作人员还应接受相关培训,了解如何正确应对六氟化硫泄漏事故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4. 环境防护对六氟化硫泄漏污染的环境需要进行及时清理和处理。

处理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和水源,使用适当的防护设施和防护材料,以避免进一步的污染和扩散。

总结六氟化硫是一种有毒气体,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需要注意防护。

乙炔的危害及防护知识范本

乙炔的危害及防护知识范本

乙炔的危害及防护知识范本乙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实验室中的气体。

它具有一些危害性,需要我们在使用或接触乙炔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下面是关于乙炔的危害及防护知识的范本,共计____字。

第一部分:乙炔的性质和用途乙炔也被称为乙烯炔或乙炔烃,化学式为C2H2。

它是一种无色、易燃、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乙炔具有高燃点、高燃烧温度和高爆炸极限的特点,是一种常用的燃料气体。

乙炔的主要用途如下:1. 工业燃料:乙炔是一种常用的燃料气体,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玻璃工艺和化工生产等工业领域。

2. 制备化学品:乙炔是制备许多有机化学品的重要原料,如乙烯、醋酸乙烯、丙烯酸等。

3. 焊接和切割:乙炔可以与氧气混合使用,产生高温火焰,用于金属焊接和切割。

第二部分:乙炔的危害乙炔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危害性,下面是几个常见的危害:1. 爆炸风险:乙炔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在特定浓度下可以发生爆炸。

乙炔的爆炸极限为2.5%至82%,超出这个浓度范围将会导致爆炸。

2. 毒性:乙炔在高浓度下对人体呼吸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有毒。

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的乙炔会导致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昏迷甚至死亡。

3. 皮肤刺激:乙炔具有刺激性,长时间接触乙炔会导致皮肤干燥、瘙痒、糜烂等问题。

4. 火灾和爆炸:乙炔是易燃气体,与火源或高温物质接触可能引发火灾和爆炸。

第三部分:乙炔的防护知识为了有效防止乙炔的危害,我们应该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 适当的通风:在使用乙炔的场所,应该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乙炔积聚在室内形成危险浓度。

通风设备的使用可以帮助迅速排除室内的乙炔气体。

2. 个人防护装备:在接触乙炔的过程中,应该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眼镜、手套、呼吸器等。

这些装备可以有效地保护我们的身体免受乙炔的伤害。

3. 避免过量接触:尽量减少暴露在高浓度乙炔中的时间,避免长时间接触乙炔。

如果需要长时间使用乙炔,应该进行定期休息和离开工作场所,避免乙炔的长期积聚在体内。

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品管理制度范文(3篇)

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品管理制度范文(3篇)

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品管理制度范文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品是指在正常的条件下可以自身发生燃烧、爆炸或者对人体、环境产生危害的物质。

为了确保生命安全、财产安全以及环境的保护,制定和实施相应的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品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份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品管理制度范本。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品的管理,确保其安全储存、运输和使用,防止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品管理相关人员和使用单位。

二、相关术语定义1. 易燃物品:易燃物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燃的物质,其燃点低于60℃。

2. 易爆物品:易爆物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爆炸的物质,如火药、炸药等。

3. 有害物品:有害物品是指对人体健康、环境或财产造成危害的物质。

4. 有毒物品:有毒物品是指对人体或其他生物具有毒害作用的物质。

三、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品管理责任1. 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品管理部门(以下简称管理部门):负责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品的全面管理和监控,制定相应的管理规定和制度,并组织相关培训。

2. 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品的储存、使用和处置工作的组织与实施,确保相关工作的安全进行。

3. 监督员:负责对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品的储存、使用和处置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四、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品的储存和运输1. 储存环境:确保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品的储存环境符合安全要求,包括通风、温度和湿度控制等。

2. 容器和包装:选择符合相关标准的容器和包装材料,确保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品的安全储存和运输。

3. 分类储存:根据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品的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储存,确保不同类别物品之间的分隔和隔离。

4. 储存标识:对易燃、易爆、有害、有毒物品的储存区域进行明确的标识,包括标志、标识牌和警示标识等。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范本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范本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要求,制定本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以下简称“本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内有毒、有害物品的采购、使用、存储和废弃管理。

第二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物质:(一)有毒化学品:危险物品、剧毒化学品等;(二)放射性物质:同位素、放射性医疗物品等;(三)生物制品:细菌、病毒、真菌等;(四)其他有害物品:废弃电池、废旧荧光灯、废弃药品等。

第三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应当遵守“四重原则”,即:减少使用、加强防护、健康检测和妥善处理。

第四条实验室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有毒、有害物品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日常管理工作,保证安全生产。

第二章采购第五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采购应当符合以下原则:(一)依法合规: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采购;(二)合理负责: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品种和规格;(三)梳理清单:建立有毒、有害物品采购清单,明确需求量;(四)供应商管理: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建立供应商黑白名单;(五)验收审批:对采购的有毒、有害物品进行验收,并及时审批入库。

第六条对采购的有毒、有害物品应当进行标识,并妥善保管。

第三章使用管理第七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使用应当遵循以下规定:(一)使用前核实:使用人员在使用前应当核实物品名称、性质、规格等信息;(二)安全操作:使用人员应当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程序进行操作;(三)防护设备:使用人员应当佩戴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四)实验室管理:实验室应当具备合格的通风设备和泄漏自动报警装置等;(五)严禁禁入:未经许可,非实验室人员严禁进入实验室;(六)操作纪律:实验室应建立操作纪律,确保操作规程得到严格执行。

第八条使用人员应当定期参加有毒、有害物品的安全培训,了解有关知识和应急措施,确保安全操作。

第四章存储第九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存储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分类存储:按照物品的性质和危险等级进行分类存储;(二)标识明确:对存储的有毒、有害物品应当明确标识,标注物品的名称、性质和危险等级;(三)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存储地点的环境、设施和容器是否存在问题;(四)授权管理:对存储区域进行授权管理,非相关人员严禁进入;(五)防火防爆:存储区域应具备防火、防爆措施和设施;(六)独立存放:有毒、有害物品应当独立存放,与其他物品隔离。

有毒物质防护管理规定范本

有毒物质防护管理规定范本

有毒物质防护管理规定范本毒物防护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与依据为了保护员工和环境免受有毒物质的危害,规范有毒物质的管理与使用,根据《有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使用、存储、运输和处置有毒物质的各个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生产车间、仓库等。

第三条定义1. 有毒物质:指能够对人体、动植物以及环境造成急性或慢性伤害、危害的化学物质。

2. 管理部门:指公司内负责有毒物质管理的部门或责任人。

3. 监督检查人员:指公司委派的专门负责有毒物质管理的人员。

第二章有毒物质的使用管理第四条使用计划1. 使用有毒物质前,相关部门应制定有毒物质的使用计划,包括使用的目的、数量、方法、安全措施等。

2. 使用计划应经公司管理部门审核并批准后执行。

第五条职工培训1. 使用有毒物质的员工应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包括但不限于有毒物质的危害特性、使用方法、急救措施等。

2. 公司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培训,确保员工对有毒物质的安全使用有充分的了解。

第六条存储管理1. 有毒物质应单独存放于专门的存储区域,与其他物质分开存放,避免混淆。

2. 存储区域应配备防火、防雷、防爆等设施,并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

第七条转移和运输管理1. 有毒物质的转移和运输应由专门的人员进行操作,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使用防护设备、包装物等。

2. 有毒物质的运输车辆应符合相关的安全要求,并在车辆明显位置标注有毒物质的危险标志。

第八条废弃物处理1. 废弃有毒物质的处理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并由专门的机构进行处置。

2. 废弃物应妥善包装,并在包装上明确标注有毒物质的成分、危险性等信息。

第九条应急处置1. 发生有毒物质泄漏、事故等突发情况时,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2. 公司应建立应急救援队伍,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迅速响应并有效处置。

第三章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第十条监督检查公司管理部门应定期对有毒物质的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以确保规定的有效执行。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参考模板范本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参考模板范本
有毒有害化学物质信息卡
化学名称水泥粉尘ຫໍສະໝຸດ 最高允许浓度(mg/m3)
6
毒性
分级

风险分级
岗位名称

工程
监测周期
每次作业
监护
周期
1次/半年
易发生伤害事故种类
尘肺病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持久地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小质点。
溶解性:易溶于水。
真比重(硅酸盐水泥):3.05克/厘米3爆炸下限:10.1克/厘米3
毒性
吸入粉尘量过大或长期吸入粉尘,鼻粘膜、气管、支气管纤毛上皮受损,吞噬细胞数相对不足,或巨噬细胞吞噬过多尘粒而不能移动,或细胞中毒崩解死亡,而使清除功能受损,导致肺内粉尘沉积量逐渐增加。
慢性中毒
危害
预防措施
长期吸入高浓度的粉尘的工人易患尘肺疾病(尤其是矽肺)严重影响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和寿命
1、组织管理措施: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各项防尘制度并检查督促落实。制定防尘工作计划和技术措施并责任到人确保落实;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领导和职工对防尘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普及防尘技术知识使职工管好用好防尘设施;建立粉尘监测制度定点测定粉尘浓度,了解粉尘危害程度。
2、卫生保健措施:(1)个人防护:从事粉尘作业人员必须佩戴防尘口罩。(2)健康监护:教育广大职工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洗工作服,下班后洗澡,保持皮肤清洁;为从事粉尘作业的工人提供防尘口罩、防尘面具等防尘用具,并教育工人认真佩戴和正确使用;要认真做好上岗前的体检,凡患有活动性结核病、严重的上呼吸道和支气管疾病(如萎缩性鼻炎、鼻腔肿瘤、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显著影响功能的肺或胸膜病变(如弥漫性肺纤维化、肺气肿、胸膜肥厚和粘连等)和严重的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均不得从事粉尘作业。

防止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管理规定范本

防止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管理规定范本

防止有毒、有害气体中毒管理规定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预防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的发生,维护生产安全,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管理规定适用于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使用有毒、有害气体的场所。

第三条有毒、有害气体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产生的对人体有害的气体,包括但不限于一氧化碳、硫化氢、氯气等。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有毒、有害气体中毒防治制度,明确责任分工,确保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二章防治措施第五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可能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作业环境进行评估,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确保气体浓度不超过安全标准。

第六条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严禁超标排放。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提供作业人员所需的防护设施,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第八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为从事有毒、有害气体作业的职工提供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应对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的能力。

第十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有毒、有害气体监测与控制系统,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防止有毒、有害气体泄漏事故的发生。

第三章责任和处罚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防止有毒、有害气体中毒事故的发生负有主要责任。

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有毒、有害气体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三条对于违反本管理规定的行为,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但不限于罚款、吊销许可证等。

第四章附则第十四条本管理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五条本管理规定解释权归xxx(发布单位)所有。

第十六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根据本管理规定的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等,确保有毒、有害气体中毒防治工作的落实。

第十七条其他使用有毒、有害气体的场所可以参照本管理规定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定,并报相关部门备案。

乙二胺对人体有危害及其防护模版(四篇)

乙二胺对人体有危害及其防护模版(四篇)

乙二胺对人体有危害及其防护模版乙二胺(diethylenetriamine,简称Deta)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

作为一种化学品,乙二胺在工业生产和实验室中被广泛使用。

然而,乙二胺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来降低风险。

乙二胺主要的危害和影响包括:皮肤和眼睛刺激、呼吸道刺激、消化系统刺激和神经系统效应。

乙二胺的蒸气和喷雾会对皮肤和眼睛产生刺激。

接触乙二胺后,应立即用大量水清洗受影响的区域,并寻求医疗救助。

工作场所应提供适当的护眼装备、化学护手套和防护服以降低接触风险。

呼吸乙二胺的蒸气和喷雾可能导致咳嗽、气喘和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

工作场所应提供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

操作人员应佩戴防护口罩或呼吸器,避免直接吸入乙二胺。

乙二胺还可能对消化系统产生刺激作用,导致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

进食、饮水或吸烟前应彻底清洗双手,并确保操作人员遵守适当的卫生习惯。

此外,乙二胺还可能对神经系统产生影响,例如头痛、头晕、意识丧失和神经症状。

在操作乙二胺时,应避免长时间暴露,特别是在没有良好通风的环境中工作。

为了有效防护乙二胺的危害,以下是一些防护措施的模板,可供参考:1.个人保护装备:- 穿戴适当的化学防护服,并确保衣物完全覆盖皮肤,防止乙二胺接触到皮肤。

- 戴上化学护眼镜或面罩,确保眼睛受到保护。

- 戴上化学防护手套,以防止乙二胺直接接触到手部。

2.通风系统:- 在操作乙二胺的工作场所,应提供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并尽量减少蒸气和喷雾的积累。

3.个人卫生:- 在接触乙二胺之前和之后,务必彻底洗手。

避免将污染物带入食物或口腔。

- 在进食、饮水或吸烟前,要彻底清洗双手,以避免乙二胺摄入口腔。

4.应急处理:- 在发生事故或乙二胺泄漏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 使用适当的化学吸收剂,并确保泄漏物得到安全处理。

当有人受伤时,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5.培训和教育:- 在使用乙二胺之前,必须接受相关的培训和教育,了解乙二胺的风险和适当的防护措施。

防尘防毒安全技术规定范本(3篇)

防尘防毒安全技术规定范本(3篇)

防尘防毒安全技术规定范本一、引言随着现代化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工作场所中的尘埃和有害气体等污染物对工人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了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制定了防尘防毒安全技术规定。

本文将详细阐述防尘防毒安全技术规定的内容和要求。

二、一般规定1. 工作场所要定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尘埃和有害气体等污染物的浓度处于安全范围内。

如果浓度超出安全范围,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

2. 工人在进行易产尘或易产生有害气体的作业前,必须戴上防尘、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并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考核。

三、制定工艺流程1. 对易产尘或易产生有害气体的工艺过程,应制定相应的工艺流程,并确保流程中的污染物排放和处理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工艺流程中涉及到的设备和管道应安装相应的防护设施,以减少尘埃和有害气体的泄露。

四、防护设备和装置的选用1. 根据工作场所的情况和污染源的特点,选择适当的防尘、防毒设备和装置。

2. 防尘设备包括:风机、吸尘器、排气罩等。

防毒设备包括:防毒面具、供氧装置等。

3. 防护设备和装置的选用应符合国家相关的标准和规定,并进行定期的检测和维护。

五、个人防护措施1. 工人在接触尘埃或有害气体作业时,必须佩戴防尘、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其使用合适、完好。

2. 防尘、防毒面具的佩戴方法应正确,紧贴面部、不留间隙,并根据现场情况及时更换过滤器。

3. 工人应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治疗与尘埃、有害气体相关的疾病。

六、应急救援措施1. 事故发生时,通过警报、呼叫等方式迅速通知工人停止作业,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紧急撤离。

2. 配备相应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急救。

3. 工作场所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工人的应急处理能力。

七、工作场所环境治理1.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清洁,清除积尘和污染物,并对设备和管道进行维护、保养。

2. 排气系统和通风设备应保持畅通,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和清洁。

3. 定期检查和更换过滤器,确保防尘、防毒设备的有效性。

化学品危害的个体防护范文(二篇)

化学品危害的个体防护范文(二篇)

化学品危害的个体防护范文在工业生产和实验过程中,化学品的使用是不可避免的。

然而,化学品的使用也带来了一定的危害。

为了保护个体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个体防护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化学品危害的个体防护展开讨论,重点介绍个体防护的方法和措施。

首先,个体在接触化学品时应注意个人防护装备的佩戴。

个人防护装备主要包括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防护靴等。

防护眼镜应具备防化学品喷溅的功能,能够保护眼睛免受化学品的刺激和伤害。

防护手套应选用防化学品的特殊材料制作,能够有效隔绝化学品对皮肤的直接接触。

防护服应选用化学纤维材料制作,具有防护化学品的特性和性能,能够有效保护个体的身体免受化学品的侵害。

防护靴应选用化学耐腐蚀、耐磨损的材料制作,能够有效防止化学品对脚部的损害。

其次,个体在操作化学品时应注意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程序。

化学品的操作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严禁超出规定范围和条件的操作。

对于有毒有害的化学品,个体在操作时应按照安全操作程序进行,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操作时应避免产生化学品喷溅、飞溅、挥发等情况,及时清理溅出的化学品,并做好相关消防工作。

另外,个体在接触化学品时应注意个人卫生的保持。

个体应将化学品所污染的工作衣、工作鞋等个人用品和工具及时进行清洗和消毒,避免化学品对人体的二次侵害。

接触化学品后,个体应立即洗手,避免将化学品残留在皮肤上。

同时,个体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化学品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此外,个体在面临化学品危害时应注意应急处理和事故防范。

个体应了解和掌握各类化学品事故的危害特性和应急处理方法,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正确、迅速地采取应急措施,减少事故对个体的伤害。

个体应经常参加化学品安全知识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应对化学品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总之,个体防护是防止化学品危害的重要环节。

个人防护装备的佩戴、操作规范和安全操作程序的遵循、个人卫生的保持以及应急处理和事故防范的措施都是保护个体安全和健康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有毒有害物质工作场所劳动保护知识范本(2篇)

有毒有害物质工作场所劳动保护知识范本(2篇)

有毒有害物质工作场所劳动保护知识范本工作场所的安全与健康是每个员工都应关注的重要问题。

在许多工作环境中,我们可能会接触到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这些物质可能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保护员工的劳动安全和健康,以下是一些关于有毒有害物质的工作场所劳动保护知识。

一、认识有毒有害物质有毒有害物质指的是能够对人体造成潜在或明显的损害的物质,包括化学物质、生物物质和物理性因素等。

例如,酸、碱、有机溶剂、金属元素等都可以对人体造成危害。

二、常见的有毒有害物质及其危害1. 化学物质(1)有机溶剂:如甲醛、苯、二甲苯等。

长期暴露于有机溶剂可能导致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甚至引起中毒。

(2)重金属:如铅、汞、铬等。

长期接触重金属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肝脏、肾脏等造成损害,并且对胎儿和儿童更为危险。

2. 生物物质(1)细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

细菌可能通过接触食物、水源等途径进入人体,引起呕吐、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

(2)真菌:如霉菌、弯曲菌等。

长期暴露于真菌可能导致过敏、呼吸道疾病等健康问题。

3. 物理性因素(1)噪音:长期接触高噪音环境可能导致听力损害、心理健康问题等。

(2)辐射:如电磁辐射、离子辐射等。

长期接触辐射可能导致细胞损伤、遗传突变等。

三、劳动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员工免受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劳动保护措施:1. 提供个人防护装备:根据工作环境和具体有毒有害物质的性质,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护目镜、呼吸器等,确保员工在作业过程中的安全。

2. 加强通风设施:对于可能产生有毒气体或粉尘的作业场所,应配备有效的通风设施,及时排除有害物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3. 定期检测和监测:对于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场所,应定期进行空气质量检测和环境监测,确保工作场所符合安全标准。

4. 健康教育和培训:向员工提供关于有毒有害物质的健康教育和培训,使其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和预防方法,培养自我保护意识。

5.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制定并执行操作规程,明确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处理方法,避免事故和污染的发生。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范文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范文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实验室环境安全,预防实验室中的有毒有害物品对人身、设备和环境造成危害,保障实验室工作的正常进行,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实验室中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使用、管理和处置。

第三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爆炸性、放射性等性质,对人身、设备和环境有潜在危害的物质。

第四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应遵循科学、安全、环保的原则,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

第二章责任与义务第五条实验室负责人是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管理的责任人,对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购买、储存、使用、管理和处置负责。

第六条实验室负责人应制定并完善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制度、规程和操作规范,组织有毒有害物品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实验室工作人员具备安全操作的能力。

第七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使用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时,应遵守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使用规定,做到规范操作、妥善保管,确保安全。

第八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管理人员应熟悉有毒有害物品的性质和特点,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实验经验,并按照标准化的程序进行操作和管理。

第三章储存与使用第九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有毒有害物品应存放在专用储存柜或专用仓库内,储存柜或仓库应具备防火、防爆、防腐蚀等性能。

(二)储存区域应具备防火、防爆、通风良好的条件,不得存放与有毒有害物品不相符的物品。

(三)储存柜、仓库应标有明显的标示,标明有毒有害物品的种类名称、危险性质、储存日期等信息。

(四)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符合防火、防爆、防腐蚀等要求的量,不得超过规定的数量。

第十条实验室工作人员在使用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前,应仔细阅读有毒有害物品的安全说明书,熟悉物品的危险性质、使用方式和注意事项。

第十一条在使用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时,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有毒有害气体标准【范本模板】

有毒有害气体标准【范本模板】

一、有毒气体1、一氧化碳:这种气体主要产生在矿井发生火灾及瓦斯、煤尘爆炸过程中.它无色、无味、无臭,比一般空气轻,多存在于巷道中上部,是一种毒性很大的气体。

当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

4%时,短时间内会使人丧失知觉,很快死亡.人中毒昏死后,脸、嘴唇粉红色,大腿、腋下有皮下小红点.《规程》第101条规定:井下一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

0024%(24ppm)。

2、二氧化氮:这种气体主要来源于井下放炮工作。

纯的二氧化氮是红棕色气体,井下的二氧化氮已经被风流冲淡了,所以一般为灰白色,它有强烈的刺激味,比一般空气重,多存在于巷道中下部,它是一种剧毒气体,对人的眼睛、呼吸道及肺部组织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能引起肺水肿、肺心病等。

当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达到0。

025%时,能使人在短时间内死亡。

这里应特别注意的是这种气体中毒往往有拖后性,常在升井4—6小时后发作,必须引起重视。

《规程》规定:井下二氧化氮不得超过0.00025%.3、二氧化硫:它主要由含有硫磺的煤炭氧化和煤炭自燃产生,以及在含硫煤层中进行爆破时产生。

这种气体无色,有强烈的硫磺气味,比一般空气重,多存在于巷道中下部,二氧化硫对人的眼睛和呼吸系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当它在空气中的浓度达到0。

05%时,会引起支气管炎、肺气肿,严重的短时间内能造成人的死亡。

《规程》规定:井下的二氧化硫不得超过0.0005%.4、硫化氢:硫化氢气体经常存在于煤层中,在落煤过程中自然放出,井下有些物质腐烂和含有硫的矿物遇到水时也可以分解出硫化氢。

这种气体无色、微甜、有臭鸡蛋味,比一般空气重,多存在于巷道中下部,它是一种有强烈毒性的气体,对人的眼、鼻、喉的粘膜有刺激作用。

当空气中浓度达到0。

1%时,短时间内会使人死亡。

《规程》规定:硫化氢不得超过0。

00066%;另外,个别煤矿井下有氨气,《规程》规定井下氨气不得超过0。

004%。

二、有害气体1、氮气:煤层中本来就有,另外井下坑木腐烂也产生一部分,氮气是井下有害气体的一种,空气中约占79% 。

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管理制度范本(2篇)

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管理制度范本(2篇)

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在使用、存储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并保障员工及环境的安全和健康。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部门和人员。

三、责任与义务1. 公司负责制定并执行相关安全政策,提供安全设备和培训2. 部门负责人负责保证物品存储、使用和运输的安全,并落实责任3. 员工有义务遵守相关规定,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积极报告违规行为四、物品分类和标识1. 易燃物品:指那些在常温下能够燃烧的物质,如酒精、汽油等2. 易爆物品:指那些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爆炸的物质,如炸药、氧化剂等3. 有毒物品:指那些能对人体及环境造成伤害的物质,如毒药、气体等4. 所有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必须进行明确的分类和标识,并妥善存储和运输五、存储要求1. 易燃物品应存放在通风良好、远离火源和电器设备的特定储存区域,禁止与氧化剂、腐蚀剂等混放2. 易爆物品应存放在防火仓库或防爆设施内,禁止与可燃物品存放在一起3. 有毒物品应存放在封闭严实、标有警示标识的容器内,并放置在特定储存区域,禁止与食品和饮料存放在一起4. 物品的存放数量应按照相关法规进行限制,并定期检查存储区域的安全状况六、使用要求1. 使用易燃物品时,必须保持工作场所通风良好,禁止在有火焰或明火的地方使用2. 使用易爆物品时,必须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并遵循相关的安全程序3. 使用有毒物品时,必须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并遵循相关的操作规程七、运输要求1. 运输易燃物品时必须使用专用的运输工具和容器,并采取防火、防静电措施2. 运输易爆物品时必须遵循相关法规和安全程序,并隔离于其他物品3. 运输有毒物品时必须保证容器完好,防止泄漏,严禁与食品、饮料等混放八、事故应急预案1. 部门负责人应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人员疏散和控制污染的措施2. 在发生事故时,员工应按照预案要求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迅速报告给上级主管和安全管理部门九、培训要求1. 公司应定期组织相关培训,包括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知识2. 所有涉及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的员工必须参加培训并通过考核3. 培训内容应包括物品的分类、标识、存储、使用和运输等方面的知识十、违规处罚1. 对于违反本制度的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可采取口头警告、处罚款、停职和解除劳动合同等相应的处罚措施2. 严重违规行为将移交给相关执法机构进行处理十一、制度的执行和监督1. 本制度的执行由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并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2. 全体员工有权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举报,公司将保护举报者的安全和隐私十二、附则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具体修改和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范本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范本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标准管理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做好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工作,确保实验室人员的安全和实验室环境的健康,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工作,包括有毒气体、有害化学品、放射性物质等。

第三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负责人应该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并负责组织、实施本规程的执行。

第四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应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五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应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第六条实验室应建立清晰的有毒、有害物品存放区域,确保物品分类明确、储存有序。

第七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应与专业人员合作,确保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第八条对新购入的有毒、有害物品,应进行必要的检测和鉴定,在获取必要的安全数据后方可使用。

第九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性。

第二章有毒、有害物品的分类与标识第十条有毒、有害物品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分类,以确保储存和使用的安全性。

第十一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容器标识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并应清晰可见。

第十二条有毒、有害物品的标识应包括名称、危险性描述、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并应使用明显的标志。

第十三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分类和标识应定期检查和更新,确保准确有效。

第三章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管理第十四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区域应设定在特定的地点,并应符合相关安全规定。

第十五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区域应具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和措施,包括安全柜、通风装置等。

第十六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应采取相应的容器和包装材料,确保不发生泄漏和扩散。

第十七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区域应清洁、整齐,并应定期清理和消毒。

第十八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应建立相应的库存管理制度,确保物品的合理使用和消耗。

第十九条实验室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应定期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化学品危害的个体防护模版(四篇)

化学品危害的个体防护模版(四篇)

化学品危害的个体防护模版个体防护是保护从事接触化学品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的重要环节。

化学品危害的个体防护是指为了减少接触化学品对人体的伤害而采取的一系列防护措施和使用个体防护装备的过程。

本文将针对化学品危害的个体防护进行详细介绍,包括个体防护的基本原则、个体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防护装备的保养和维护等方面。

一、个体防护的基本原则个体防护的基本原则是采取各种合理的方法,使人体避免直接接触化学品或降低接触化学品的程度,减少对人体的危害。

个体防护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几点:1.避免接触化学品:尽量采用替代性工艺和物质,减少人员的直接接触,例如使用防爆反应器、封闭式输送设备等。

2.优化工艺条件:改变工艺条件,减少化学品的产生和释放,降低人员接触的机会。

3.合理使用个体防护装备:根据化学品的性质和作业环境的具体要求,选择适当的个体防护装备,并正确佩戴和使用。

4.提供培训和教育:对从事接触化学品作业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

5.定期检查和评价:对个体防护装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价,确保其有效性。

二、个体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个体防护装备是保护从事接触化学品作业人员的重要防护手段,正确选择和使用个体防护装备对于降低事故发生率和保护人员安全至关重要。

1.防护眼部:对于可能飞溅、飞射化学品的作业环境,应选择适当的防护眼镜或面罩。

对于化学品腐蚀或吸附眼部的作业环境,应选择化学品护目镜或全罩式护目镜。

2.防护呼吸系统:对于易挥发、有毒气体或粉尘环境,应选择适当的防护面具或防毒面具,并与合适的过滤器或滤罐配套使用。

3.防护皮肤:对于易发生皮肤接触的作业环境,应选择适当的防护服、防护手套和防护鞋。

必要时,可使用化学防护服、耐酸碱手套和耐酸碱靴。

4.防护听觉:对于噪声环境,应选择合适的耳塞或耳罩。

5.防护头部:对于可能受到打击、飞溅、飞射的作业环境,应选择适当的安全帽或头盔。

6.防护身体:对于高温、低温等特殊环境,应选择适当的防护服、隔热手套和耐寒靴。

接触毒物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标准版本

接触毒物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3809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编辑:XXXXXX查核:XXXXXX时间:XXXXXX接触毒物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标准版本接触毒物作业人员的个体防护标准版本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

,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接触毒物作业工人的个体防护有特殊意义。

毒物侵入人体的门户,除呼吸道外,经口、皮肤都可侵入。

属于作业场所的保护用品有防护服装、防尘口罩和防毒面具。

根据有毒物质的性质、有毒作业的特点和防护要求,在有毒作业工作环境中应配置事故柜、急救箱和个人防护用品(防毒服、手套、鞋、眼镜、过滤式防毒面具、长管面具、空气呼吸器、生氧面具等),人体冲洗器、洗眼器等卫生防护设施的服务半径应小于15m。

(1)防护服装。

包括防护服、鞋、帽、眼镜、手套等。

为防止毒物经皮肤侵入人体或损伤人体,对防护服装的选择、设计应有利于防毒、轻便、耐用、不影响体温调节。

防护服应有专用柜存放,禁止穿防护服去食堂、浴室、宿舍等。

防护服应经常清洗、保持卫生,必要时进行化学处理。

(2)防毒口罩和防毒面具。

防毒口罩和防毒面具属呼吸防护器,种类很多,根据防护原理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离式两大类。

①过滤式: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过滤净化,达到防护目的。

在作业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不很高的情况下,佩戴此类防护器。

②隔离式:佩戴者呼吸所需的空气(氧气)不直接从现场空气中吸取,而是由另外的供气系统供给。

这种防护器多用于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较高的作业场所。

(3)防缺氧、窒息措施。

针对缺氧危险工作环境(密闭设备:指船舱、容器、锅炉、冷藏车、沉箱等;地下有限空间:指地下管道、地下库室、隧道、矿井、地窖、沼气池、化粪池等;地上有限空间:指贮藏室、发酵池、垃圾站、冷库、粮仓等)发生缺氧窒息和中毒窒息(如二氧化碳、硫化氢和氰化物等有害气体窒息)的原因,应配备(作业前和作业中)氧气浓度、有害气体浓度检测仪器、报警仪器、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长管面具等)、通风换气设备和抢救器具(绳缆、梯子、氧气呼吸器等)。

有毒物体处置方案范本最新

有毒物体处置方案范本最新

有毒物体处置方案范本最新一、重点关注有毒物体有毒物体是指那些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剧毒或者易燃易爆的物质。

在危险品运输、化学研究、生产等多个环节,都存在有毒物体的接触和处置问题。

一旦出现意外事故,有毒物体的处置将会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二、有毒物体处置方案的制定必不可少在实际的工作中,有毒物体的处置需要具备相应的技术和专业知识。

因此,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种类的有毒物体,通过制定规范化的有毒物体处置方案,来降低可能发布出来的危险物质对人体和环境造成的伤害。

三、制定有毒物体处置方案的原则有毒物体处置方案的制定应考虑如下方面:1. 安全为首要原则使处置过程安全可靠、泄漏风险最小化,并降低人员和环境的危害程度,保证作业安全。

2. 环保方案采用环保最优的处置方案,保护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应根据当地监管部门的环保要求和标准制定。

3. 经济可行方案在合法合规、安全环保的基础上,选择经济合理的方案,考虑物资、时间、人员、财力等成本因素和其他综合环境因素。

4. 全面实际方案全面考虑物质的特性、数量、危害程度、作业场地特点等因素。

四、有毒物体处置方案范本1. 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即事故发生前,建立应急预案,不断完善,从而为有毒物体处置提供组织材料准备。

该预案应包括:•有毒物体种类鉴定表和特殊标识;•危险与风险分级、毒性等有关特征;•可操作程序、物资库存等准备措施;•操作步骤、呼叫有关方面等应急措施。

2. 有毒物体紧急处置方案该方案应明确毒性有毒物体的运输、储存和使用等环节中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和危险因素,以便提前进行有效的管理。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应急处置人员的配备、职责、应急工具的配备和应急知识培训板块;•环境应急措施板块,包括近邻调查、危险源距离等信息,应急预警、疏散等措施等;•支持措施板块,包括能源和资源给予、后勤保障等措施等。

3. 正常作业有毒物体管理方案有毒物体在正常情况下使用和处置的管理方案。

应考虑物质的特性、数量、危害程度、作业场地特点等因素,以保证作业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管理编号:LX-FS-A45416 有毒物质防护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有毒物质防护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有毒物质是指《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2)表1中所列的各种物质,但不包含“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文)中所列物品(高毒物品按《高毒物品防护管理规定》执行)。

2、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有毒物质的过程中,要保证按照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要求执行。

3、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有毒物质的监督管理工作。

4、建立健全有毒物质安全管理制度,防止有毒
物品泄露、丢失等。

5、存在有毒物质作业场所的有关人员应进行岗前体检,接受职业卫生安全教育培训;长期在岗的,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健康体检;离岗或调离岗位的,也应组织离岗体检。

6、生产、经营、储存有毒物质的设施建设时,应按规定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设计,应经相应的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进行职业卫生审查。

7、不得将有毒物质转移给没有相应职业卫生防护的单位和个人。

没有相应职业卫生防护的单位和个人也不得接受有毒物质。

8、存在有毒物质的场所应与其他场所分开或有效隔离,防护距离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规定,设置警示标志、中文警示说明和黄色区域警戒线。

9、需要进入存在有毒物质的作业场所时,应配戴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

10、每年进行一次有毒物质危害控制效果检测评价,并在取样点附近将监测、检测结果向职工公布。

11、存在有毒物质的作业场所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要求时,应立即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或彻底治理。

12、存在有毒物质场所的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13、应建立有毒物质防护档案,主要内容包括:
(1)有毒物质岗位基本情况;
(2)有毒物质作业场所监测结果及评价;
(3)接触有毒物质职工的定期健康体检结果;
(4)控制有毒物质工程项目的开展情况;(5)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台帐。

请在该处输入组织/单位名称
Please Enter The Name Of Organization / Organization Her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