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
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
![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b710db13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55.png)
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正文:---------------------------------------------------------------------------------------------------------------------------------------------------- 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2011年11月23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按照国家规定的费率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职工有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省工伤保险工作,对全省工伤保险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确保职工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其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用人单位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工伤保险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工伤预防工作,发展职业康复事业,建立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职业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工作体系。
第五条工伤保险基金实行省级统筹,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省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法对工伤保险费的征缴和工伤保险基金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省人民政府财政、审计部门依法对工伤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公布工伤保险基金的具体收支情况。
贵州省最新工伤待遇赔偿项目依据标准
![贵州省最新工伤待遇赔偿项目依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d28a3caec3a87c24028c470.png)
工伤职工赔偿项目依据标准-------------残剑飞雪依据省新标准整理提供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称条例)、“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以下称办法)、“省关于贯彻实施新修订《工伤保险条例》有关问题的意见”、“省关于大力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意见”、“省关于推进煤矿和煤矿山企业以及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法律、法规之规定制定本守则,作为工伤赔偿标准:(条例第1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病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条例第12条第一款)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费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的支付。
(办法第6条)工伤保险基金用于以下支出:(一)工伤医疗费;(二)一至四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四)生活护理费;(五)丧葬补助金;(六)供养亲属抚恤金;(七)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八)辅助器具费;(九)工伤康复性治疗费;(十)劳动能力鉴定费;(十一)停工留薪期的工资待遇;(十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十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费用。
(条例第22条)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具体各项职工工伤待遇计算依据及标准:第一项:工伤医疗待遇(条例第30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等部门规定。
贵州省最新工伤待遇赔偿项目依据标准
![贵州省最新工伤待遇赔偿项目依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c36ae67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17.png)
贵州省最新工伤待遇赔偿项目依据标准一、工伤赔偿标准一览表是怎么规定的?(一)治(医)疗费。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必须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外地就医交通费、食宿费。
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四)康复治疗费。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性治疗的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本条第三款规定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五)辅助器具费。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所需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贵州省最新工伤待遇赔偿项目依据标准)。
(六)停工留薪期工资。
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七)生活护理费。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
工伤职工已经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个不同等级支付,其标准分别为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者30%。
(八)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赔偿标准是根据工伤职员伤残等级确定,不同等级,赔偿标准不同。
具体如下:一级伤残为27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5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3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21个月的本人工资,五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六级伤残为16个月的本人工资,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贵州工伤保险条例---黔人社厅发[2011]27号
![贵州工伤保险条例---黔人社厅发[2011]27号](https://img.taocdn.com/s3/m/98f9d5ffba0d4a7302763a1b.png)
贵州省关于贯彻实施新修订《工伤保险条例》有关问题的意见黔人社厅发[2011]27号各市(州、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各有关单位:《工伤保险条例》修订方案于12月8日通过国务院常务会议,并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扩大了制度覆盖范围,将事业单位(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除外,下同)、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纳入参保范围,同时调整提高了工伤保险待遇。
为做好新修订的《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贯彻实施工作,保障新老制度平稳过渡,结合我省实际,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有关问题明确如下,请各地遵照执行。
一、各市(州、地)所属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应按照属地原则参加单位所在地工伤保险,省级、中央驻黔事业单位工伤保险由省级负责。
二、工伤保险的初次缴费,按照用人单位工资总额0.5%的费率标准执行,由用人单位按月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
全额事业单位缴费资金由同级财政列入预算;差额拨款事业单位缴费资金由同级财政适当安排,其余部分由单位自筹;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缴费资金由单位自筹;中央驻省事业单位缴费资金由原渠道列支。
三、根据属地管理原则,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市(州、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办理。
四、从2011年1月1日起,工伤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伙食补助标准及交通、食宿标准按以下规定执行:(一)伙食补助标准按照每人每天10元;(二)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所需的交通(火车硬卧、动车硬座、普通客轮三等舱、客运汽车)费用据实报销。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途中食宿费执行普通公务人员出差标准。
五、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从2011年1月1日起执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
贵州工伤赔偿标准,2023年贵州最新工伤赔偿标准计算方式
![贵州工伤赔偿标准,2023年贵州最新工伤赔偿标准计算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1e9b6b44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41.png)
贵州工伤赔偿标准,2023年贵州最新工伤赔偿标准计算方式模板1:贵州工伤赔偿标准一、引言本文旨在介绍贵州地区工伤赔偿的相关标准,旨在使相关人员对贵州地区工伤赔偿规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工伤赔偿概述1. 工伤赔偿的定义:工伤赔偿是指用于补偿在劳动过程中因工作岗位职业病或者职业伤害导致的劳动者伤亡的经济损失的一种权益保护制度。
2. 工伤赔偿的重要性:工伤赔偿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社会和谐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三、贵州工伤赔偿标准1. 劳动能力鉴定:根据劳动者的工伤鉴定级别确定赔偿标准,包括轻伤、重伤和特重伤。
2. 丧失劳动能力赔偿金:根据劳动者在工伤保险参保期间与工资挂钩的平均工资水平和伤残等级确定赔偿金额。
3. 医疗费用:根据劳动者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以及医疗期限确定赔偿金额。
4. 护理费用:根据劳动者护理费用的实际情况确定赔偿金额。
5.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根据劳动者的伤残等级确定赔偿金额。
6. 遗属抚恤金:根据劳动者的死亡等级、被扶养人数和丧失劳动能力补助金进行计算。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具体内容请参考附件。
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对于因工作岗位职业病或者职业伤害导致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经医学专家和劳动人事专家鉴定该劳动者的劳动能力鉴定等级。
2. 平均工资水平:平均工资水平是指劳动者在工伤保险参保期间的工资收入总额除以参保期间所计算的月份得到的平均值。
3. 医疗期限:医疗期限是指劳动者因工作岗位职业病或者职业伤害所接受的医疗治疗时间的限制。
模板2:2023年贵州最新工伤赔偿标准计算方式一、引言本文旨在介绍2023年贵州地区最新工伤赔偿的计算方式,以相关人员对贵州地区工伤赔偿规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二、工伤赔偿计算方式1. 丧失劳动能力赔偿金计算方式:根据劳动者在工伤保险参保期间的平均工资水平乘以其伤残等级所对应的赔偿比例,得到赔偿金额。
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
![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6a7e49b2102de2bd960588ac.png)
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最新版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按照国家规定的费率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职工有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省工伤保险工作,对全省工伤保险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确保职工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其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用人单位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工伤保险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工伤预防工作,发展职业康复事业,建立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职业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工作体系。
第五条工伤保险基金实行省级统筹,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省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法对工伤保险费的征缴和工伤保险基金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省人民政府财政、审计部门依法对工伤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公布工伤保险基金的具体收支情况。
第六条工伤保险基金应当留有一定比例的储备金,用于本省内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储备金不足支付的,由省人民政府垫付。
储备金占基金总额的具体比例和储备金的使用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七条对用工期限短、流动性大等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计算办法由省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八条工伤预防费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提取。
《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_细则_
![《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_细则_](https://img.taocdn.com/s3/m/6c65f5f2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2.png)
《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制定了《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下面是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本办法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简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三条市、区、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市、区、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业务。
财政、审计、工商、安全监管、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等行政部门以及工会,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工伤保险管理工作。
第四条工伤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规定的银行建立统一的工伤保险基金收入户、支出户和财政专户;区、县(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规定的银行设立工伤保险基金收入过渡户、支出分户,不设财政专户。
工伤保险费由市和区(县、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分别征收。
第五条工伤保险基金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一)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二)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三)滞纳金;(四)社会捐赠;(五)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办理工伤保险登记及相关手续:(一)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到缴费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二)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到工商注册的同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三)中央、省属在筑企业到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
第七条用人单位办理工伤保险登记后,应当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申报缴费,填报工伤保险缴费申报核定表,并提供以下资料:(一)财务、会计报表及说明材料;(二)职工工资发放、缴费人员花名册;(三)参加工伤保险人员增减明细表;(四)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有关证件及资料。
贵州省最新工伤待遇赔偿项目依据标准
![贵州省最新工伤待遇赔偿项目依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fdeba3b5022aaea988f0f50.png)
工伤职工赔偿项目依据标准-------------残剑飞雪依据贵州省新标准整理提供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称条例)、“贵州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以下称办法)、“贵州省关于贯彻实施新修订《工伤保险条例》有关问题的意见”、“贵州省关于大力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意见”、“贵州省关于推进煤矿和煤矿山企业以及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法律、法规之规定制定本守则,作为工伤赔偿标准:(条例第1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病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制定本条例(条例第12条第一款)工伤保险基金存入社会保障基金财政专户,用于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能力鉴定,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等费用,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用于工伤保险的其他费用的支付。
(办法第6条)工伤保险基金用于以下支出:(一)工伤医疗费;(二)一至四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四)生活护理费;(五)丧葬补助金;(六)供养亲属抚恤金;(七)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八)辅助器具费;(九)工伤康复性治疗费;(十)劳动能力鉴定费;(十一)停工留薪期的工资待遇;(十二)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十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费用。
(条例第22条)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具体各项职工工伤待遇计算依据及标准:第一项:工伤医疗待遇(条例第30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情况紧急时可以先到就近的医疗机构急救。
治疗工伤所需费用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贵州省工伤事故伤残赔偿标准
![贵州省工伤事故伤残赔偿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792e0d6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bd.png)
贵州省工伤事故伤残赔偿标准贵州省工伤事故伤残赔偿标准一、引言工伤事故伤残赔偿标准,是为了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确保其在工伤事故中受伤后得到应有的赔偿。
本文档旨在详细介绍贵州省工伤事故伤残赔偿标准的具体内容。
二、伤残等级与赔偿标准1.一级伤残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六条的规定,一级伤残指因工伤事故导致劳动者身体健康程度减损程度达到二级以上,但尚不具备二级伤残的伤残。
一级伤残赔偿标准为工伤保险金月核定工资的60%。
2.二级伤残二级伤残指因工伤事故导致劳动者身体健康程度减损程度达到三级以上,但尚不具备三级伤残的伤残。
二级伤残赔偿标准为工伤保险金月核定工资的50%。
3.三级伤残三级伤残指因工伤事故导致劳动者身体健康程度减损程度达到四级以上,但尚不具备四级伤残的伤残。
三级伤残赔偿标准为工伤保险金月核定工资的40%。
4.四级伤残四级伤残指因工伤事故导致劳动者身体健康程度减损程度达到五级以上,但尚不具备五级伤残的伤残。
四级伤残赔偿标准为工伤保险金月核定工资的30%。
5.五级伤残五级伤残指因工伤事故导致劳动者身体健康程度减损程度达到六级以上,但尚不具备六级伤残的伤残。
五级伤残赔偿标准为工伤保险金月核定工资的25%。
6.六级伤残六级伤残指因工伤事故导致劳动者身体健康程度减损程度达到七级以上的伤残。
六级伤残赔偿标准为工伤保险金月核定工资的20%。
三、伤残赔偿金的计算方法伤残赔偿金的计算方法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第四十一条的规定,以月工资为基数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为:伤残赔偿金 = 伤残程度赔偿比例 × 工伤保险金月核定工资四、附件1.工伤保险条例2.相关法规和规章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伤残程度赔偿比例:指根据工伤事故导致的劳动者身体健康程度减损程度,确定的赔偿比例。
2.工伤保险金月核定工资:指劳动者在工伤事故发生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完整版)贵州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
![(完整版)贵州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c149c310661ed9ac51f3e0.png)
贵州省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办法第一条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统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统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本省行政区域内用人单位的职工,均有依照《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全省工伤保险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工会和用人单位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工伤保险工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简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第四条工伤保险基金实行地(州、市)统筹管理(以下简称统筹地区).第五条用人单位应当每年将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名单、参保时间、缴费基数、缴费费率、工伤事故、工伤职工及其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等情况在本单位内公示.第六条工伤保险基金用于以下支出:(一)工伤医疗费;(二)一至四级工伤职工伤残津贴;(三)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四)生活护理费;(五)丧葬补助金;(六)供养亲属抚恤金;(七)一次性工亡补助金;(八)辅助器具费;(九)工伤康复性治疗费;(十)劳动能力鉴定费;(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费用。
第七条统筹地区应当按当年工伤保险基金总额的15%——20%的标准提取储备金。
储备金中的30%上解省,存入财政专户,作为省级工伤保险调剂金;70%存入地区的财政专户。
储备金、调剂金用于统筹地区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储备金不足支付的,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行署垫付.统筹地区使用工伤保险储备金,应当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提出意见,经统筹地区人民政府、行署同意后支付。
使用省级工伤保险调剂金,应当由省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提出意见,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后支付。
第八条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或职工,其工伤认定申请由所属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
贵州省工伤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
![贵州省工伤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b9bcf2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3.png)
贵州省工伤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贵州省工伤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一、介绍工伤赔偿是用于保护劳动者权益的一项重要制度,旨在为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意外事故导致伤害的劳动者提供相应的经济赔偿。
本文将详细介绍贵州省的工伤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包括相关的法律名词和注释。
二、贵州省工伤赔偿标准1.工伤基本医疗费工伤基本医疗费是指因工伤事故导致的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手术费、护理费、药品费等。
贵州省的工伤基本医疗费标准为根据医疗费用的实际发生金额进行赔偿。
2.工伤护理费工伤护理费是指因工伤事故导致的劳动者伤情稳定期内的护理费用。
贵州省的工伤护理费标准为每月200元。
3.工亡抚恤金工亡抚恤金是指因工伤事故导致劳动者死亡时给予其遗属的一次性补偿金。
贵州省的工亡抚恤金标准为5万元。
4.丧葬费丧葬费是指因工伤事故导致劳动者死亡时给予其家属的丧葬费用补偿。
贵州省的丧葬费标准为伤残程度不同而略有差异。
5.工伤一次性补助金工伤一次性补助金是指因工伤事故导致劳动者发生伤残时给予其一次性补偿金。
贵州省按照工伤等级进行相应补助。
具体标准如下:- 一级伤残.30万元- 二级伤残.20万元- 三级伤残.10万元- 四级伤残.5万元6.康复费康复费是指因工伤事故导致劳动者发生伤残时给予其康复费用补偿。
贵州省的康复费标准为根据实际康复费用进行赔偿。
三、工伤赔偿计算方法贵州省的工伤赔偿计算方法如下:1.工伤医疗费计算方法: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 x 100% = 工伤医疗费2.工伤伤残赔偿金计算方法:工伤基本赔偿标准 x 赔偿比例 = 工伤伤残赔偿金其中,赔偿比例根据伤残等级确定,具体如下: - 一级伤残.100%- 二级伤残.85%- 三级伤残.70%- 四级伤残.50%3.工伤一次性补助金计算方法:一次性补助金标准 x 赔偿比例 = 工伤一次性补助金具体赔偿比例由伤残等级确定。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包括相关法律文件、工伤赔偿申请表格等。
具体附件请参阅附件部分。
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
![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6d8e08c85022aaea998f0f57.png)
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2012版】时间:2014-04-19 18:22 来源:社保查询网编辑:legend 收藏挑错【导读】制定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工伤保险条例的主要目的就是建立健全工伤保险制度,完善工伤保险政策,提高工伤保险待遇,切实保障工伤职员合法权益。
为了完善贵州省工伤保险制度,切实保障贵州工伤职员合法权益,贵州人民政府根据我国工伤保险条例及贵州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
本条例总共三十二条,其主要对工伤保险缴费、工伤保险支出,工伤保险待遇、工伤认定、工伤鉴定等事项进行了详细说明。
【政策文件】: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发文字号】:公告第(11)号【执行时间】:2012年3月1日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按照国家规定的费率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职工有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省工伤保险工作,对全省工伤保险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确保职工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其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用人单位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工伤保险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工伤预防工作,发展职业康复事业,建立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职业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工作体系。
第五条工伤保险基金实行省级统筹,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贵州省工伤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
![贵州省工伤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63ffc5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6.png)
贵州省工伤赔偿标准及计算方法一、工伤赔偿标准贵州省的工伤赔偿标准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的。
具体标准如下:1、医疗费:根据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包括住院费、检查费、药品费等。
2、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贵州省的标准,每天给予工伤职工本人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计算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
3、护理费: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和需要护理的程度,按照贵州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计算护理费。
4、残疾赔偿金: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和年龄等因素,按照贵州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
5、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和年龄等因素,按照贵州省的规定给予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6、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和年龄等因素,按照贵州省的规定给予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二、工伤计算方法贵州省工伤赔偿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和《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来确定的。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医疗费:根据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
2、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贵州省的标准,每天给予工伤职工本人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计算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
计算公式为:住院伙食补助费 =住院天数×出差伙食补助标准× 70%。
3、护理费: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和需要护理的程度,按照贵州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计算护理费。
计算公式为:护理费 =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需要护理的程度×伤残等级系数。
4、残疾赔偿金: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和年龄等因素,按照贵州省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计算残疾赔偿金。
计算公式为:残疾赔偿金 =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11-伤残等级)/12 ×年龄系数×伤残等级系数。
5、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根据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和年龄等因素,按照贵州省的规定给予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贵州工伤保险赔偿标准
![贵州工伤保险赔偿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ea828b6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0.png)
贵州工伤保险赔偿标准
贵州工伤保险赔偿标准主要包括一次性伤残赔偿金、死亡赔偿金、医疗费用和伤残津贴四个方面。
一、一次性伤残赔偿金:
根据贵州省的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一次性伤残赔偿金根据失能程度和所在行业调整系数来确定。
失能程度分为10级,分别
对应不同的赔偿比例。
调整系数根据行业的危险程度确定,一般为0.5-20之间。
赔偿金额计算公式为:赔偿金额 = 基本生
活费 ×伤残赔偿金比例 ×调整系数。
二、死亡赔偿金:
工伤导致死亡的,按照一次性伤残赔偿金计算标准进行赔偿。
具体赔偿金额的计算公式为:赔偿金额 = 基本生活费 ×伤残
赔偿金比例 ×调整系数。
三、医疗费用:
工伤保险还包括医疗费用的报销。
根据贵州省的规定,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为100%,即全部费用由工伤保险来支付。
四、伤残津贴:
如果工伤导致劳动者丧失劳动能力,经过鉴定确认工伤残疾后,可以享受伤残津贴。
伤残津贴按照工伤保险规定的比例来发放,一般为原工资的80%-100%。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的赔偿标准是根据贵州工伤保险的规定来确定的,具体的赔偿金额还需要根据工伤鉴定机构的判定和劳
动者的实际情况来确定。
同时,不同地区、行业的具体赔偿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请根据当地的规定确定具体的赔偿金额。
贵州工伤理赔标准最新
![贵州工伤理赔标准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114f8d4a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a5.png)
贵州工伤理赔标准最新贵州省工伤理赔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和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
最新的贵州省工伤理赔标准如下:一、医疗费用的赔付标准:1. 一般工伤:按照工伤保险目录规定的医疗项目进行报销,报销比例为100%。
2. 重大工伤:按照工伤保险目录规定的医疗项目进行报销,报销比例为100%。
但是对于治疗特殊工伤所需的医疗费用,可以予以适当增加。
二、伤残赔偿金的计算标准:1. 一级伤残:伤残赔偿金为本人月工资收入的60倍。
2. 二级伤残:伤残赔偿金为本人月工资收入的50倍。
3. 三级伤残:伤残赔偿金为本人月工资收入的40倍。
4. 四级伤残:伤残赔偿金为本人月工资收入的30倍。
5. 五级伤残:伤残赔偿金为本人月工资收入的20倍。
6. 六级伤残:伤残赔偿金为本人月工资收入的15倍。
7. 七级伤残:伤残赔偿金为本人月工资收入的10倍。
8. 八级伤残及以下伤残:伤残赔偿金为本人月工资收入的8倍。
三、丧葬补助金的赔付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贵州省对于因工死亡的职工,支付一次性丧葬补助金。
补助标准为本人月工资收入的20倍。
四、误工费的赔付标准:1. 一般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贵州省对因工受伤不能从事原工作的职工,支付误工费。
费用为伤残期间本人月平均工资的80%。
2. 重大工伤:对于因重大工伤而导致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支付误工费。
费用为伤残期间本人月平均工资的100%。
总之,以上就是贵州省最新的工伤理赔标准。
职工在遭受工伤后,可以根据这些标准来进行医疗费用赔付、伤残赔偿金计算、丧葬补助金和误工费的申请。
不同等级的伤残赔偿金不同,对于工伤造成的经济损失,工伤保险会给予一定的补偿。
贵州省实施工伤赔偿标准
![贵州省实施工伤赔偿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247120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0.png)
贵州省实施工伤赔偿标准贵州省实施工伤赔偿标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工伤保险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明确贵州省工伤赔偿的范围、标准和程序。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内所有用人单位与其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工伤赔偿事宜。
第二章工伤定义和认定第三条工伤定义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工伤是指在劳动者从事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受到的伤害、疾病或者职业病。
第四条工伤认定工伤的认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者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授权的劳动能力鉴定机构进行。
劳动者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并配合相关调查工作。
第三章工伤赔偿范围第五条工伤医疗费工伤医疗费包括治疗费、住院费、手术费、康复治疗费等,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赔偿。
第六条工伤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进行手术、特殊诊疗和特殊药品使用等情况下,可申请工伤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具体补助金额根据工伤程度和费用标准确定。
第七条工伤误工费工伤误工费是指因工伤导致劳动者无法从事原工作,需要休养的期间,根据劳动者工资的一定比例进行补偿。
第八条工伤护理费工伤护理费是指工伤劳动者生活自理能力受损,需要其他人协助护理的费用,根据护理程度和费用标准进行赔偿。
第九条工亡抚恤金工亡抚恤金是指工伤导致劳动者死亡的,支付给其合法继承人或者家庭成员的一次性补偿金,具体标准根据劳动者工资、责任等情况确定。
第四章赔偿标准确定第十条赔偿基数工伤赔偿的基数为受伤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
第十一条工伤赔偿比例工伤赔偿的比例根据工伤程度和具体情况确定,一般为60%至100%之间。
第十二条最高、最低赔偿标准工伤赔偿的最高标准为贵州省最低工资标准的20倍,最低标准为贵州省最低工资标准的3倍。
第五章赔偿程序第十三条工伤赔偿申请劳动者或其亲属应在工伤发生之日起6个月内向用人单位或相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赔偿。
申请时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
第十四条工伤认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劳动能力鉴定机构应在收到工伤赔偿申请后60日内完成工伤认定,并出具《工伤认定书》。
《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
![《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6ce07121336c1eb91a375df3.png)
《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制定了《贵州省工伤保险实施》,下面是详细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的工伤风险,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各类企业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简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本办法参加工伤保险,为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简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第三条市、区、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市、区、县(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所属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业务。
财政、审计、工商、安全监管、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等行政部门以及工会,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工伤保险管理工作。
第四条工伤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规定的银行建立统一的工伤保险基金收入户、支出户和财政专户;区、县(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规定的银行设立工伤保险基金收入过渡户、支出分户,不设财政专户。
工伤保险费由市和区(县、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分别征收。
第五条工伤保险基金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一)用人单位缴纳的工伤保险费;(二)工伤保险基金的利息;(三)滞纳金;(四)社会捐赠;(五)依法纳入工伤保险基金的其他资金。
第六条用人单位应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办理工伤保险登记及相关手续:(一)已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到缴费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二)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到工商注册的同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三)中央、省属在筑企业到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
第七条用人单位办理工伤保险登记后,应当按照国务院《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规定申报缴费,填报工伤保险缴费申报核定表,并提供以下资料:(一)财务、会计报表及说明材料;(二)职工工资发放、缴费人员花名册;(三)参加工伤保险人员增减明细表;(四)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有关证件及资料。
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
![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1bc206e3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89.png)
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和《贵州省行政区划条例》,为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工伤事故,加强工伤保险的管理,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用人单位(以下简称用人单位)的职工,以及根据法律法规和合同约定应参加工伤保险的其他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
第三条工伤保险基金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用人单位和参保人的缴费;(二)财政补贴、社会捐赠等非缴费收入;(三)从工伤保险基金中获得的投资收益。
第四条工伤保险基金应当按照法定方式分别存放在国家指定的银行账户中,实行专款专用,用于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和管理支出等。
第五条由于职业病、劳动关系纠纷等原因,参保人认为自己已经发生工伤的,可以向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工伤认定。
第六条工伤保险实行社会化管理,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工伤保险工作的领导和监督,依法行使管理职责,维护工伤保险基金安全,保证参保人的合法权益。
第二章工伤认定第七条参保人在工作过程中,因履行工作职责而受到的伤害、遇到的突发事件以及由此产生的职业病,可以认定为工伤。
第八条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职工前往医疗机构进行诊治,确诊可能是工伤的,应当将有关材料和资料转交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第九条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据有关材料和资料,组织医师进行鉴定,认定工伤的,应当及时告知参保人、用人单位以及劳动关系所在地的社区、乡镇人民政府等有关部门,并按照规定核定工伤保险待遇,并在规定期限内给予支付。
第三章待遇支付第十条参保人因工负伤造成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伤残津贴和一次性伤残补助。
第十一条参保人因工负伤造成医疗费用支出的,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于参保人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期间,按照规定给予费用支付。
第十二条参保人因工负伤造成劳动能力暂时丧失的,应当按照工伤保险条例规定享受疗养和伤病津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省工伤保险条例
(2011年11月23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职工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促进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分散用人单位工伤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按照国家规定的费率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
职工有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第三条省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全省工伤保险工作,对全省工伤保险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确保职工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工伤保险工作。
其按照国务院规定设立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以下称经办机构)具体承办工伤保险事务。
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和工会组织、用人单位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工伤保险工作。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重视和加强工伤预防工作,发展职业康复事业,建立工伤预防、工伤补偿和职业康复相结合的工伤保险工作体系。
第五条工伤保险基金实行省级统筹,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省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依法对工伤保险费的征缴和工伤保险基金的支付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省人民政府财政、审计部门依法对工伤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情况进行监督。
经办机构应当定期公布工伤保险基金的具体收支情况。
第六条工伤保险基金应当留有一定比例的储备金,用于本省内重大事故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储备金不足支付的,由省人民政府垫付。
储备金占基金总额的具体比例和储备金的使用办法,由省人民政府规定。
第七条对用工期限短、流动性大等难以按照工资总额缴纳工伤保险费的行业,其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具体计算办法由省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八条工伤预防费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提取。
工伤预防费支出范围:(一)工伤预防的宣传、培训;
(二)工伤预防的调查、统计和分析;
(三)减少、防范工伤事故技术和职业危害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
(四)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其他项目。
第九条工伤认定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市、州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工伤认定不收取费用。
第十条市、州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工伤认定的管辖权发生争议时,由省人民政府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在3日内指定管辖。
第十一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在15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材料完整的,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决定;材料不完整的,应当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符合要求,属于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管辖范围且在受理时限内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决定受理的,应当出具工伤认定申请受理决定书;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出具工伤认定申请不予受理决定书。
第十二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是否认定工伤的决定,并将认定工伤决定书或者不予认定工伤决定书送达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第十三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作出工伤认定决定需要以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结论为依据的,在司法机关或者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尚未作出结论期间,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限中止,并书面通知申请人。
中止情形消除后,经当事人申请,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在3日内恢复工伤认定程序。
第十四条市、州人民政府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受理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并作出鉴定结论;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受理对鉴定结论不服的劳动能力再次鉴定申请,并作出最终鉴定结论。
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申请劳动能力复查鉴定。
劳动能力复查鉴定由市、州人民政府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受理,并作出鉴定结论。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下设的办事机构承担劳动能力鉴定日常工作。
第十五条市、州人民政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择优选择医疗机构、职业康复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并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签订服务协议,及时向社会公布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职业康复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名单。
第十六条工伤职工工伤医疗期满鉴定达到伤残等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具有职业康复价值的,由协议医疗机构、职业康复机构提供职业康复服务。
第十七条职业康复机构应当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职业康复范围、职业康复介入标准、职业康复治疗标准,开展工伤职工职业康复服务。
用人单位应当配合职业康复机构开展工伤职工职业康复工作,帮助工伤职工重返工作岗位。
第十八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就医。
情况紧急到就近医疗机构急救的,应当在急救医疗机构出具伤情稳定证明后5日内转往协议医疗机构就医。
第十九条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经办机构申请工伤待遇的,经办机构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15日内,按照规定核定工伤保险待遇,并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
第二十条工伤职工的伤残津贴、生活护理费自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出的次月起享受,供养亲属抚恤金自职工死亡时的次月起享受。
工伤职工进行劳动能力再次鉴定,按照再次鉴定结论享受相应待遇,待遇的起始时间为作出原鉴定结论时间的次月。
第二十一条工伤职工劳动能力复查鉴定结论发生变化的,自复查鉴定结论作出的次月起,按照复查鉴定结论享受有关待遇,不再重复享受一次性待遇。
第二十二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
工伤职工伤残津贴低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规定的缴费基数的,缴费基数按照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相关规定执行。
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至十级伤残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三条工伤职工领取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与用人单位办理该职工的工伤保险关系终止手续。
第二十四条工伤职工工作时间不足12个月的,其工伤待遇按照实际工作月数的月平均工资计算;工伤职工工作时间不足1个月的,其工伤待遇按照其1个月的工资计算。
第二十五条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职工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用人单位同时建立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应当分别为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发生工伤,由受到伤害时职工工作的用人单位依法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第二十六条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等学校学生实习期间,由实习单位和学校缴纳工伤保险费;学生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相应待遇,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七条社会保险、卫生、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住房和城乡建设、民政、工商行政管理、税务、人民银行等部门应当建立用人单位登记注册、纳税、征信等信息共享机制。
第二十八条职工在工作中发生事故,由用人单位先行垫付医疗费用;认定为工伤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不认定为工伤的,用人单位有权依法追回。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
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追偿。
第二十九条国家机关、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在工伤保险管理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法律、法规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一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实行公务员管理的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应当依法为与本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按照国家规定的费率缴纳工伤保险费。
与实行公务员管理的单位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有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将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工作人员逐步纳入工伤保险。
第三十二条本条例自2012年3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