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合集下载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此篇言天地水火,四时五行,寒热气味,合人之脏腑形身,清浊气血,表里上下,成象成形者,莫不合乎阴阳之道。

致于诊脉察色,治疗针砭,亦皆取法于阴阳。

故曰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道者,阴阳之理也。

太极静而生阴,动而生阳,天生于动,地生于静,故阴阳为天地之道。

万物之纲纪,总之曰纲,周之曰纪。

万物得是阴阳,而统之为纲,散之为纪。

变化之父母,《天元纪大论》曰: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

《易》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朱子曰: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阴可变为阳,阳可化为阴,变化之道,由阴阳之所生,故谓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天以阳生阴长,地以阳杀阴藏。

神明之府也,阴阳不测之谓神。

明者,阴阳合而灵显昭著也。

神化天之五气,地之五行,以生万物,故为神明之府。

治病必求于本。

本者,本于阴阳也。

人之脏腑气血,表里上下,皆本乎阴阳;而外淫之风寒暑湿,四时五行,亦总属阴阳之二气;致于治病之气味,用针之左右,诊别色脉,引越高下,皆不出乎阴阳之理,故曰治病必求其本。

谓求其病之本于阳邪本于阴邪也,求其病之在阳分、阴分、气分、血分也。

审其汤药之宜用气之升,味之降,温之补,苦之泄也。

此篇论治道当取法乎阴阳,故首提曰治病必求于本。

后节曰治不法天之纪,用地之理,则灾害并至。

天地者,阴阳之道也。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积阳至高而为天,积阴至厚而为地,承上文而言,治病者,当法天地阴阳之理。

阴静阳躁,地之阴,主静而有常;天之阳,主动而不息。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春夏者,天之阴阳也,故主阳生阴长。

秋冬者,地之阴阳也,故主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天主生物,地主成物,故阳化万物之气,而吾人之气,由阳化之。

阴成万物之形,而吾人之形,由阴成之。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阴寒阳热,乃阴阳之正气。

寒极生热,阴变为阳也;热极生寒,阳变为阴也。

邵子曰:动之始则阳生,动之极则阴生,静之始则柔生,静之极则刚生。

阴阳共生、刚柔并济、强弱互化、物极必反、福祸相依、天道轮回

阴阳共生、刚柔并济、强弱互化、物极必反、福祸相依、天道轮回

阴阳共生、刚柔并济、强弱互化、物极必反、福祸相依、天道轮回周易否卦说:先否后喜。

否卦象传说:否终则倾。

正所谓否极则泰来也……《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说: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论语》先进篇第十一,子曰:过犹不及。

《论语》子路篇第十三,子曰:欲速则不达。

《吕氏春秋·博志》:全则必缺,极则必反。

《尚书》说:“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道德经》第九章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纇。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道德经》第四十三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

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静胜躁,寒胜热。

清静为天下正。

《道德经》第七十六章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

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

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道德经》第七十八章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⑤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⑤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黄帝说:“阴阳是宇宙中的一般规律,一切事物的纲领,万物发展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

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亦不外乎阴阳二字。

从阴阳变化来看,清阳之气,积聚而上升,就成为天;浊阴之气,凝聚而下降,就成为地。

阳主萌动,阴主成长,阳主杀伐,阴主收藏。

阳能化生,阴能构成形体。

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

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

清气在下,入不得上升,就会发生飧泄的病。

浊阴在上,如不得下降,就会发生胀满的病。

是因为违反了阴阳运行规律,导致疾病。

”“因此,大自然的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降为地。

地气上升为云,云气下降变成雨;雨下降于天,是地气之所化;云成于地气,却赖天气的蒸发。

这是阴阳相互为用的关系。

人体的变化也如此,清阳出于上窍,浊阴出于下窍。

清阳从腠理发泄,浊阴从五脏流走。

清阳充实于四肢,浊阴内走于六腑。

”“水属于阴,火属于阳。

阳是无形的气,而阴则是有形的味。

饮食五味滋养形体,使真气得到充实。

真气进而产生精,精又可以化生一切。

精是由真气产生的,形体是由五味形成的。

饮食经过生化作用变成精。

又经过气化作用充实形体。

如果饮食不节,就会伤害形体,气偏胜了,也会有损于精。

真气产生了精血,如果精血充足的话,又能够化而为气;如饮食不节,不但物质之精受伤且功能之气亦受损。

”“属阴的五味从下窍排出;属阳的真气从上窍发泄。

五味之中,味厚的属于纯阴,味薄属于阴中之阳;阳气之中,气厚属于纯阳,气薄属于阳中之阴。

对于五味来讲,味厚会使人泄泻,味薄能使胃肠通利。

作为阳气,气薄能渗泄邪气,气厚会助阳发热。

亢阳使元气衰弱,微阳能使元气旺盛。

亢阳侵蚀元气,元气赖于微阳的煦养;亢阳耗散元气,微阳却使元气增强。

气味之中,辛甘并有发散作用的属阳;酸苦并有涌泄作用的,属阴。

”“人体内,阴阳是相对平衡的。

如果阴气偏盛,阳气必然受损害。

同样,阳气偏盛,阴气也必受损害。

阳气偏盛就会生热,阴气偏盛就会生寒。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

〔原文〕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 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 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热,既可指四季的寒热,又指人体的寒热。讲的 是阴阳的转化,是阴阳的根本规律。极,是寒热转化的必需条件,也可以 说“阳极生阴,阴极生阳”。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寒主收引、凝滞,其气下沉而生浊阴;热主升散、 流动,其气上升而生清阳。 飱泄:指腹泻而大便中挟有未消化食物,即完谷不化。 清气:主要是指脾之清阳之气,脾气主升以敷布于全身,其性温煦,可使 水谷腐熟而蒸腾上升。由于脾之清阳之气不足,不能腐熟水谷之气而上行, 反而下注于大肠,就会形成虚寒性的飱泄,泄下不消化的食物。 浊气:是指阴寒凝滞之气,闭阻胸阳,阳气不得宣通则气滞而为胀; 阴阳反作:阴阳的运动发生反常,阳应升而不升,反而在下;阴应降而不 降,反而在上,阴阳升降发生逆转。 逆从:偏义复词,偏于“逆”,违背。
〔经文分析〕
•论诉了阴阳理论的基本内容: 5、阴阳的转化: 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各向其相反 的方向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 如果把阴阳消长作为量变的过程,那么阴阳转化就是 一个质变的过程。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以寒热为例说明阴阳在一 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关系,这一理论不仅可以说明自然 界的气候变化,而且可以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
〔原文〕
故积阳阳为天,积阴为地:清轻物质向上升腾,积聚为天;重浊的物质向下 沉降,凝聚为地。 阴静阳躁:阴性柔,所以主静;阳性刚,所以主动。 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生与长、杀与藏为相对同义词,此处的阴阳为互 文,不能孤立地认为阳主生、主杀,阴主长、主藏,而应为阴阳既主生 长,又主杀藏。 阳化气,阴成形:阳气温煦,化生无形的能量,推动人体的功能;阴气 柔静,成全有形的万物,生成人体的形质。

2.1阴阳应象大论

2.1阴阳应象大论

3.“五气”偏胜致病
[原文]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 则濡泻。
马莳注:风气胜者,吾人之体从之而动焉,如振掉、摇动之类皆 是也。 王冰注:热胜则阳气内郁,故红肿暴作,甚则营气逆于肉理,聚 而为痈脓之肿。 王冰注:干于外则皮肤皴拆,干于内则精血枯涸,干于气及津液 则肉干而皮著于骨也。(《六元正纪大论》“燥胜则干”注) 张景岳注:寒胜者阳气不行,为胀满虚浮之病。 王冰注:湿胜则内攻于脾胃,脾胃受湿则水谷不分,水谷相和, 故大肠传道而注泻也。以湿内胜而泻,故谓之濡泻。
3.厥气上行,满脉去形:厥气,逆行之气。满脉,邪气亢盛,充
斥脉体。去形,神气浮越,去离形骸。
5.伏气致病
[原文]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曰:冬伤于寒,春必 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疟; 背诵 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冬伤于寒——春——阳气发越——温病 秋伤于湿——冬——郁而化热——咳嗽
[医案举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䐜胀。肝脉循 于两胁,肝实胁胀,脾虚腹满。木乘土位,食少运迟,营 卫不和。补中益气,是其法程,更兼以涩固胃关之品,冀 效。
洋参、茯苓、冬术、炙草、川连、升麻、柴胡、归身、 木香、陈皮、山药、补骨脂、肉豆蔻
(《王九峰医案》)
[原文]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 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1]。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 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 归六府。
1.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凡药物饮食的味属阴,多沉降而 走下窍;凡药物饮食的气属阳,多升散而达上窍。
王冰注:“味有质,故下流于便泻之窍;气无形,故上出于呼 吸之门。” 2.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吴崑注:“阴 气润下,故味厚则泄利,薄则通利;阳气炎上,故气薄则发散, 厚则发热。”

黄帝内经注音版_素问_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黄帝内经注音版_素问_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阴阳离合论篇第六

22阴yīn 阳yáng 应yìng 象xiàng 大dà论lùn 篇piān 第dì五wǔ黄huáng 帝dì曰yuē:阴yīn 阳yáng 者zhě,天tiān 地dì之zhī道dào 也yě,万wàn 物wù之zhī纲gāng 纪jì,变biàn 化huà之zhī父fù母mǔ,生shēng 杀shā之zhī本běn 始shǐ,神shén 明míng 之zhī府fǔ也yě。

治zhì病bìng 必bì求qiú于yú本běn 。

故gù积jī阳yáng 为wéi 天tiān,积jī阴yīn 为wéi 地dì。

阴yīn 静jìng 阳yáng 躁zào ,阳yáng 生shēng 阴yīn 长cháng ,阳yáng 杀shā阴yīn 藏cáng 。

阳yáng 化huà气qì,阴yīn 成chéng 形xíng 。

寒hán 极jí生shēng 热rè,热rè极jí生shēng 寒hán 。

寒hán 气qì生shēng 浊zhuó,热rè气qì生shēng 清qīng 。

清qīng 气qì在zài 下xià,则zé生shēng 飧sūn 泄xiè;浊zhuó气qì在zài 上shàng ,则zé生shēng 䐜chēn 胀zhàng 。

精读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③

精读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③

精读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③■原文【 XJ】这是《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的第三篇,也是最后一篇,继续解读阴阳调和与阴阳失调的重要性。

文章以大量的笔墨,通过自然界相关的现象,即“天不足西北,地不满东南”来解读人体内的阴阳,继续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

精读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③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

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

帝曰:何以然?岐伯曰:东方阳也,阳者其精并于上,并于上则上明而下虚,故使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

西方阴也,阴者其精并于下,并于下则下盛而上虚,故其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也。

故俱感于邪,其在上则右甚,在下则左甚,此天地阴阳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理,故能为万物之父母。

清阳上天,浊阴归地,是故天地之动静,神明为之纲纪,故能以生长收藏,终而复始。

惟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傍人事以养五脏。

天地通于肺,地气通于嗌,风气通于肝,雷气通于心,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

六经为川,肠胃为海,九窍为水注之气。

以天地为之阴阳,阳之汗以天地之雨右之;阳之气以天地之疾风名之。

暴气象雷,逆气象阳。

故治不法天之纪,不用地之理,则灾害至矣。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

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故天之邪气感,则害人五脏;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音声,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以治。

无过以诊则不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

故因其轻而扬之,因其重而减之,因其衰而彰之。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补之以味。

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

黄帝内经_收藏版

黄帝内经_收藏版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长春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第二单元阴阳应象阴阳应象,语出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本单元主要论述了《内经》中阴阳学说的基本概念和内容。

并列举了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运用。

长春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篇解]阴阳:是对事物对立统一双方的概括。

应:即对应、相应。

象:即表象、现象、征象。

例如人体的藏象、病象、自然界的物象等。

本篇论述了人体脏腑阴阳与四时五行阴阳,其象相应,所以篇名“阴阳应象”。

大,广也。

由于本篇所论内容非常丰富、广博,所以称之为“大论”。

[学习要求]掌握阴阳的含义和主要内容掌握阴阳五行学说在医学上的具体运用掌握阴阳的可分性理解阴阳运动变化的特点长春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原文]201 一级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注释]1、天地之道:即阴阳是自然界的法则与规律。

天地,泛指自然界。

道,法则、规律。

2、万物之纲纪:即阴阳是统括万物的纲领。

纲纪,即纲领。

3、变化之父母:即阴阳是事物变化的根源。

父母,本原、根本的意思。

4、生杀之本始:阴阳是事物产生和消亡的根本。

生,新生。

杀,消亡。

本始,即本原和起点。

5、神明之府:阴阳是产生自然界万物运动变化内在动力的场所。

府,居舍、藏物的场所。

6、治病必求于本:即诊治疾病时一定要推求阴阳的盛衰。

本,指阴阳。

求,推求。

7、积阳为天,积阴为地:即轻清的物质向上升腾,积聚为天;重浊的物质向下沉降,凝聚为地。

积,汇聚。

阴、阳,此指轻清、重浊两种不同属性的物质状态。

《黄帝内经》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内经》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内经》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概念;应,即相应、对应;象,事物可见的现象或摹拟物象的像。

本篇以阴阳为理论的认本,论述阴阳与自然之象、人体生理、病理之象的相应,故篇名为“阴阳应象大论”。

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引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黄帝说:阴阳,是自然界的一般规律,是分析和归纳千变万化客观事物的总纲,是万事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源,也是发生、发展和灭亡的根本,自然界中的无穷奥妙都是从阴阳对立统一之中变化出来的,所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也务必求之于阴阳这一根本。

再拿阴阳的变化来说,阳气轻清上浮,积而为天;阴气沉浊下降,积而为地。

静止属阴,躁动属阳;阳主生发,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

阳易动散,故能化气;阴易凝敛,故能成形。

阴阳之气,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其对立面转化,故阴寒至极可转化为阳热,阳热至极可转化为阴寒。

寒气凝敛,能生浊阴;热气长散,能生清阳。

如果人体中脾脏的阳气下陷而不升,就会产生完谷不化的腹泻病;苦胃中的浊阴之气堵塞在上而不降,就会产生胃脘胀满类疾病。

这就是阴阳运行失常反映出来的一种病理现象。

清阳之气上升蒸腾而为天,浊阴之气下降凝聚而为地;地气蒸发上升为云,天气凝聚下降为雨;雨是由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的,云是由天气下降之雨蒸发而成的。

人体的变化也是如此,清阳之气从上窍耳目口鼻而出,如呼吸、声音、听觉、视觉等,都要依靠清阳之气才能维持;而浊阴之气从下窍而出,如大小二便等秽浊之物从前后二阴排出。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天上的无形之邪伤害五脏; 饮食寒热的有形邪气伤害六腑; 地面的湿气伤害皮肉筋脉。
7.“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的治疗方法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 指针法而言,但同样适于药物治疗。 8.归纳诊候(阴阳学说诊法上的运用)
察色按脉,先别阴阳 审清浊(望诊):清—阳,浊—阴 视喘息,听音声(闻诊): 清亢明亮—阳,重浊低沉—阴 观权衡规矩(切诊): 权衡—阴,规矩—阳 按尺寸(按、切诊): 按尺肤:滑—阳,涩—阴; 切寸口脉:浮—阳,沉—阴
辛走气而性散(如麻黄味辛,发汗解表) 阳 甘走脾而灌溉四旁(如党参、甘草味甘,益气补中) (桂枝汤: 用辛味桂枝与甘味甘草)
阴 酸主收敛,又依赖春生木性而上涌(如乌梅) 苦主泻下,又炎上作苦(如大黄味苦,通泄) (瓜蒂散: 用酸味赤小豆与苦味瓜蒂相配伍)
气火关系
壮火
药食气味纯阳的作用
病理上亢盛的邪火
清阳之气向上、向外升发; 浊阴之气向下、向内沉降.
治疗耳目失聪—益气升提法 治疗表证—宣肺发散法 治疗手足厥逆—温阳法 治疗肠胃积滞—攻下法 治疗水肿—利水逐水法
治病必求于本(中医的基本治则) 如何“求本”:“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 以 平为期.” 诊法、辨证:寻求阴阳失调征象和机理 治疗:协调阴阳.
(2)从病机角度来说,则指阴阳偏胜偏衰的 病机.阴阳之间一方偏胜则致另一方受损 ,从 而失去平衡协调而致病。
阴阳偏胜病机: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对立、斗争) 表现: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转化病机: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重、极为转化条件)
5 .五气偏胜病机
“风胜则动”:风气内盛,使肢体振掉动摇或头目昡晕.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重寒则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
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厥论篇第四十五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脉解篇第四十九
刺要论篇第五十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针解篇第五十四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骨空论篇第六十
《黄帝内经》原文目录
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离合篇第六
阴阳别论篇第七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五藏生成篇第十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热论篇第三十一
刺热篇第三十二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疟论篇第三十五
刺疟篇第三十六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欬论篇第三十八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腹中论篇第四十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风论篇第四十二
痹论篇第四十三

中医必背经典条文

中医必背经典条文

《黄帝内经》素问1、上古天真论篇第一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

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

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

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

帝曰:人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岐伯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

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

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

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

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

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

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

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

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

八八则齿发去。

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

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荒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

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

黄帝内经原文选读

11、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11、寒气生浊,热气生清:寒气的凝固作用生成 浊阴;热气的升腾作用产生清阳。 浊阴;热气的升腾作用产生清阳。浊,痰湿之类 的病理产物。 水谷精微。 的病理产物。清,水谷精微。 12、飧泄:大便泻下不消化的食物残渣, 12、飧泄:大便泻下不消化的食物残渣,又叫完 谷不化。 谷不化。 13、月真(chēn)胀:此指胸膈胀满。 此指胸膈胀满。 13、 14、反作:即反常。阳应升而反在下, 14、反作:即反常。阳应升而反在下,阴应降而 反在上,是谓阴阳反作。 反在上,是谓阴阳反作。 15、逆从:偏义复词,即逆的意思。指上述飧泄、 15、逆从:偏义复词,即逆的意思。指上述飧泄、 月真胀 是阴阳升降反常的表现。 月真胀,是阴阳升降反常的表现。
[分析] 分析]
1、阐明了阴阳的基本概念及引入医学领域的重要意义。 阐明了阴阳的基本概念及引入医学领域的重要意义。 指出世界上一切事物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 指出世界上一切事物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新生和消 亡。 指出了阳主化气、主动、主升;阴主成形、主静、 指出了阳主化气、主动、主升;阴主成形、主静、主 降的阴阳特性。 降的阴阳特性。 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根源, 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根源,在于事物本身存在着相互 对立统一的阴阳两方 二者在运动变化过程中, 阴阳两方, 对立统一的阴阳两方,二者在运动变化过程中,既是 对立的 又是相互依存 相互为用的 相互依存、 对立的,又是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并在一定条件 能够相互转化 相互转化的 下,能够相互转化的。 并提出“阴阳” 并提出“阴阳”引入医学领域的重要意义及临床治疗 的指导思想就是“治病必求于本” 的指导思想就是“治病必求于本”。
长春中医药大学内经教研室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素问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黄帝内经》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黄帝内经》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导读:【原文】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原文】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

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译文】黄帝道: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有很大道理在乎其中。

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

拿自然界变化来比喻,清阳之气聚于上,而成为天,浊阴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

阴是比较静止的,阳是比较躁动的;阳主生成,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

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

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泄泻之病。

浊阴之气居上而不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

这就是阴阳的正常和反常变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证和顺证的分别。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译文】所以大自然的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降为地。

地气蒸发上升为云,天气凝聚下降为雨;雨是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的,云是由天气蒸发水气而成的。

人体的变化也是这样,清阳之气出于上窍,浊阴之气出于下窍;清阳发泄于腠理,浊阴内注于五脏;清阳充实与四肢,浊阴内走于六腑。

【原文】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译文】水分为阴阳,则水属阴,火属阳。

人体的功能属阳,饮食物属阴。

饮食物可以滋养形体,而形体的生成又须赖气化的功能,功能是由精所产生的,就是精可以化生功能。

黄帝内经 阴阳应象大论篇白话

黄帝内经 阴阳应象大论篇白话

阴阳应象大论篇原文:原黄帝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治病必求于本。

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

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

寒极生热,热极生寒。

寒气生浊,热气生清。

清气在下,则生飧sūn泄;浊气在上,则生(月真)胀。

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

译:黄帝道: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有很大道理在乎其中。

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

拿自然界变化来比喻,清阳之气聚于上,而成为天,浊阴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

阴是比较静止的,阳是比较躁动的;阳主生成,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

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

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泄泻之病。

浊阴之气居上而不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

这就是阴阳的正常和反常变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证和顺证的分别。

原文: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còu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

译:所以大自然的清阳之气上升为天,浊阴之气下降为地。

地气蒸发上升为云,天气凝聚下降为雨;雨是地气上升之云转变而成的,云是由天气蒸发水气而成的。

人体的变化也是这样,清阳之气出于上窍,浊阴之气出于下窍;清阳发泄于腠理,浊阴内注于五脏;清阳充实与四肢,浊阴内走于六腑。

原文: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

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译:水分为阴阳,则水属阴,火属阳。

人体的功能属阳,饮食物属阴。

饮食物可以滋养形体,而形体的生成又须赖气化的功能,功能是由精所产生的,就是精可以化生功能。

而精又是由气化而产生的,所以形体的滋养全靠饮食物,饮食物经过生化作用而产生精,再经过气化作用滋养形体。

阴阳应象大论篇五

阴阳应象大论篇五

翻译:黄帝道:阴阳是宇宙间的一般规律,是一切事物的纲纪,万物变化的起源,生长毁灭的根本,有很大道理在乎其中。凡医治疾病,必须求得病情变化的根本,而道理也不外乎阴阳二字。拿自然界变化来比喻,清阳之气聚于上,而成为天,浊阴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阴是比较静止的,阳是比较躁动的;阳主生成,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泄泻之病。浊阴之气居上而不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这就是阴阳的正常和反常变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证和顺证的分别。
南方应夏,阳气盛而生热,热甚则生火,火气能产生苦味,苦味能滋长心气,心气能化生血气,血气充足,则又能生脾,心气关联于舌。它的变化在天为热气,在地为火气,在人体为血脉,在五脏为心,在五色为赤,在五音为徽,在五声为笑,在病变的表现为忧,在窍为舌,在五味为苦,在情志的变动为喜。喜能伤心,以恐惧抑制喜;热能伤气,以寒气抑制热;苦能伤气,咸味能抑制苦味。 中央应长夏,长夏生湿,湿与土气相应,土气能产生甘味,甘味能滋养脾气,脾气能滋养肌肉,肌肉丰满,则又能养肺,脾气关联于口。它的变化在天为湿气,在地为土气,在人体为肌肉,在五脏为脾,在五色为黄,在五音为宫,在五声为歌,在病变的表现为哕,在窍为口,在五味为甘,在情志的变动为思。思虑伤脾,以怒气抑制思虑;湿气能伤肌肉,以风气抑制湿气,甘味能伤肌肉,酸味能抑制甘味。
黄帝问道:我听说上古时代的圣人,讲求人体的形态,分辨内在的脏腑,了解经脉的分布,交会、贯通有六合,各依其经之许循行路线;气穴之处,各有名称;肌肉空隙以及关节,各有其起点;分属部位的或逆或顺,各有条理;与天之四时阴阳,都有经纬纪纲;外面的环境与人体内部相关联,都有表有里。这些说法都正确吗? 歧伯回答说:东方应春,阳生而日暖风和,草木生发,木气能生酸味,酸味能滋养肝气,肝气又能滋养于筋,筋膜柔和则又能生养于心,肝气关联于目。它在自然界是深远微妙而无穷的,在人能够知道自然界变化的道理,在地为生化万物。大地有生化,所以能产生一切生物;人能知道自然界变化的道理,就能产生一切智慧;宇宙间的深远微妙,是变化莫测的。变化在天空中为风气,在地面上为木气,在人体为筋,在五脏为肝,在五色为苍,在五音为角,在五声为呼,在病变的表现为握,在七窍为目,在五味为酸,在情志的变动为怒。怒气能伤肝,悲能够抑制怒;风气能伤筋,燥能够抑制风;过食酸味能伤筋,辛味能抑制酸味。

黄帝内经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原文及译文

黄帝内经原文及译文目录上古天真论篇第一--------------------------- 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 生气通天论篇第三--------------------------- 金匮真言论篇第四---------------------------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 阴阳离合篇第六------------------------------ 阴阳别论篇第七------------------------------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六节藏象论篇第九--------------------------- 五藏生成篇第十------------------------------ 五藏别论篇第十一--------------------------- 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移精变气论篇第十三------------------------ 汤液醪醴论篇第十四------------------------ 玉版论要篇第十五---------------------------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脉要精微论篇第十七------------------------ 平人气象论篇第十八------------------------ 玉机真藏论篇第十九------------------------ 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 藏气法时论篇第二十二--------------------- 宣明五气篇第二十三------------------------ 血气形志篇第二十四------------------------ 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离合真邪论篇第二十七--------------------- 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热论篇第三十一------------------------------ 刺热篇第三十二------------------------------ 评热病论篇第三十三------------------------ 逆调论篇第三十四--------------------------- 疟论篇第三十五------------------------------ 刺疟篇第三十六------------------------------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欬论篇第三十八------------------------------ 举痛论篇第三十九--------------------------- 腹中论篇第四十------------------------------ 刺腰痛篇第四十一--------------------------- 风论篇第四十二------------------------------痹论篇第四十三------------------------------ 痿论篇第四十四------------------------------ 厥论篇第四十五------------------------------ 病能论篇第四十六--------------------------- 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大奇论篇第四十八--------------------------- 脉解篇第四十九------------------------------ 刺要论篇第五十------------------------------ 刺齐论篇第五十一--------------------------- 刺禁论篇第五十二--------------------------- 刺志论篇第五十三--------------------------- 针解篇第五十四------------------------------ 长刺节论篇第五十五------------------------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经络论篇第五十七--------------------------- 气穴论篇第五十八--------------------------- 气府论篇第五十九--------------------------- 骨空论篇第六十------------------------------ 水热穴论篇第六十一------------------------ 调经论篇第六十二--------------------------- 缪刺论篇第六十三--------------------------- 四时刺逆从论篇第六十四------------------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天元纪大论篇第六十六---------------------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六微旨大论篇第六十八---------------------气交变大论篇第六十九---------------------五常致大论篇第七十------------------------六元正纪大论篇第七十一------------------刺法论篇第七十二---------------------------本病论篇第七十三---------------------------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著至教论篇第七十五------------------------示从容论第七十六---------------------------疏五过论篇第七十七------------------------征四失论篇第七十八------------------------阴阳类论篇第七十九------------------------方盛衰论篇第八十---------------------------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意思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意思

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的意思“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全文为:“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这段话非常经典,其说表现的中医基础理论意义深远。

历代医家多有注解,张介宾注:“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也。

上窍七,谓耳目口鼻。

下窍二,谓前后二阴。

腠理,肌表也。

阳发散于皮肤,故清阳归之。

阴受气于五脏,故浊阴走之。

腠音凑。

四肢为诸阳之本,故清阳实之。

六腑传化水谷,故浊阴归之。

”所谓清阳,就是指轻清的无形之气,其特点是没有杂质的清气,好像蔚蓝色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

所谓浊阴,是指相对重浊的有形的物质,其特点是有形的、安静的、沉降的物质。

清阳上升形成天空,浊阴下降形成土地。

为什么能形成“清阳”与“浊阴”呢?是因为当太阳的光热照在地面上的时候,只有最纯净的水转化气上升为天,而其他重浊的部分转化为浊下为土地。

这样我们看到的天空才是清亮的,而土地才是厚浊的。

天地上下的世间万物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清阳,一部分为浊阴,清阳在天其气下为雨,浊阴在地其气上为云。

更重要的是:浊阴和清阳是相互转化的!“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这一句是把人体的上下窍作为阴阳关系来对比讨论,上有七窍:两眼两耳一口两鼻;下有前后二阴两窍。

清阳出上窍因为是无形的,很难辨别,还一时不容易理解。

我们先来看看下窍,浊阴出下窍也就是浊阴出前后二阴,这个比较好理解,前阴是指膀胱排出的小便,后阴是指直肠排出的大便。

对于身体来说这两种物质都是糟粕,没有任何可以利用的价值,排泄得越干净越彻底越好。

了解了下窍所出物质的性质,那么上窍所出物质的性质应该容易理解了。

清阳出上窍,这个清阳对人体来说也是糟粕,尽管是无形的,但也是人体所排出的废物,人体是无法再利用的。

这个清阳变成了天气的一部分,参与到自然阴阳的整体循环,今天我们知道从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是被森林树木所吸收,参与树木的生长过程中。

阴在内阳之守也体现阴阳什么关系

阴在内阳之守也体现阴阳什么关系

阴在内阳之守也体现阴阳什么关

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故曰: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故曰: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一、名家注释
吴昆注:“阴静,故为阳之镇守;阳动,故为阴之役使,见阴阳相为内外,不可相离也。


张介宾注:“阴性静,故为阳之守;阳性动,故为阴之使。

守者守于中,使者运于外。

以法象言,则地守于中,天运于外;以人伦言,则妻守于中,夫运于外;以气血而言,则营守于中,卫运于外。

故朱子曰:阳以阴为基,阴以阳为偶。


张志聪注:“阴静于内,阳动于外,阴阳动静而万物化生。


二、经文白话解释
释字:守者,《说文解字》:“守,官守也。

从门,寺府之事也。

寺,廷也;府,文书藏也。

”使者,《说文解字》:“伶也。

从人吏声。

令也。

”《鬼谷子抵巇篇》:“圣人者,天地之使也。

”《准南子・天文训》:“四时者,天之吏也。

日月者,天之使也。

”吏者,《说文解字》:“治人者也。


总结以上字典解释的内容,“守”是官吏的职责,掌管法度。

也可以理解为在内的守候。

“使”是役使。

也可以理解为在外的辛勤劳作。

这样看来,“守”和"使”的功能是相对的,彼此有阴阳不同的属性,“守”是向内,“使”是向外。

经文的白话解释:阴在内部,是阳在内的守候;阳在外部,是阴在外的役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4)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

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故喜怒伤气,寒暑伤形。

暴怒伤阴,暴喜伤阳。

厥气上行,满脉去形。

喜怒不节,寒暑过度,生乃不固。

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故曰:冬伤于寒,春必温病;春伤于风,夏生飧泄;夏伤于暑,秋必痎(jie)虐;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皇帝内经·素问》
释义:
天有春夏秋冬四时的推移,形成了生长收藏的规律;又有金木水火土的变化,产生了寒暑燥湿风的气候。

人有五藏,五藏化生出五气,发为喜怒悲忧恐这些不同的情志,过喜过怒,都可以伤气。

寒暑外侵,则会损伤形体。

大怒会伤阴气,大喜会伤阳气。

更可怕的是逆气上冲,血脉阻塞,形色突变。

因此说过于喜怒如不加以节制;对于寒暑如不善于调试,就有伤害生命的危险。

因此,引起过盛就一定要走向他的反面,同样阳气过盛也要走向他的反面。

所以说冬季感受的寒气过多了,到了春季就容易发生热性病;春季感受的风气过多了,到了夏季就容易放生飧泄的病。

夏季受的暑气过多了,到了秋季就容易发生疟疾;秋季感受的湿气过多了,到了冬季就容易发生咳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