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物理设计库
集成电路设计3-版图设计
版图设计的重要性
1
版图设计是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 决定了集成电路的性能、功能和可靠性。
2
通过版图设计,可以将电路设计转化为实际制造 的物理结构,从而实现电路设计的目标。
3
版图设计的精度和质量直接影响到集成电路的性 能和制造良率,因此需要高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芯片内部加入自测试模块,实现自动测试和 故障诊断。
可测性增强
通过增加测试访问端口和测试控制逻辑,提高芯片的可测性。
05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挑 战与解决方案
设计复杂度挑战
总结词
随着集成电路规模不断增大,设计复杂 度呈指数级增长,对设计效率提出巨大 挑战。
VS
详细描述
随着半导体工艺的不断进步,集成电路设 计的规模越来越大,晶体管数量成倍增加 ,导致设计复杂度急剧上升。这不仅增加 了设计时间和成本,还对设计精度和可靠 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03
还需要考虑存储器的功耗和散热问题,以确保在各种应用场景下的稳 定运行。
04
高密度存储器版图设计需要具备高容量、高速、低功耗和高可靠性等 特点,以满足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需求。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4
还需要考虑散热设计,以确保在高负载情况下CPU的 稳定运行。
案例二:低功耗MCU版图设计
低功耗MCU版图设计需要重点 关注功耗优化,采用低功耗工 艺和电路技术,如CMOS工艺
、低功耗逻辑门等。
还需要考虑低电压供电和电源 管理设计,以确保MCU在各种 应用场景下的稳定运行。
设计过程中需要优化芯片内部 结构和电路布局,降低芯片的
集成电路设计中的物理设计技术研究
集成电路设计中的物理设计技术研究一、概述集成电路设计是一门涉及面广、难度较大的学科,在设计制造的过程中,物理设计技术是一项重要的环节。
物理设计技术主要是指如何将逻辑设计转化成实际可制造、可测试的芯片布局和连线,其在集成电路设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围绕集成电路设计中物理设计技术的相关研究展开,介绍了物理设计技术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应用领域、技术体系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基本概念物理设计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和相关工具,将电路逻辑设计转化为电路物理结构、布局和连线,使得设计师能够有效地进行电路物理实现。
物理设计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实现:将电路逻辑设计转化为电路物理结构、布局和连线。
2.芯片布局:布局是指在芯片表面上对电路元件进行确定的位置和尺寸安排,布局的精度直接影响电路性能的提高和芯片的尺寸缩小。
3.布线规划:布线规划是指根据电路元件的分布情况,确定电路的联接方式和路由方案,以避免布线产生的电磁干扰和信号延迟。
4.半导体制造技术:半导体制造技术是将电路布局和连线实现到硅片表面上的一项核心技术,也是决定芯片性能和成本的关键因素。
三、发展历史物理设计技术随着集成电路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并不断地得到完善和改进。
从1958年第一块集成电路问世以来,物理设计技术始终是一个紧贴电路发展前沿的学科。
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逐渐应用于集成电路设计中,物理设计技术随之应运而生。
该时期的物理设计技术主要是基于手工绘图和人工设计。
80年代至90年代末,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技术的发展,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逐渐走向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
物理设计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集成电路设计工具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如今大型EDA(电子设计自动化)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已经基本上实现了高度自动化设计。
21世纪以来,物理设计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从传统的2.5D布局设计转向了3D块级物理设计,这些都为集成电路设计提供了更强的支持,以实现更高的芯片集成度、更高的可靠性和更低的功耗。
集成电路物理设计库
1.集成电路物理设计库集成电路物理设计库(PDK 和标准单元库)作为芯片制造商、EDA供应商、芯片设计者之间的桥梁。
开发工作必备的资源较多:工艺信息、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和EDA 技术。
从2006 年开始,电子设计平台与共性技术研究室基于中芯国际、上海宏力、上海华虹的65nm、90nm、0.13um 和0.35um 等工艺节点,开发出一系列功能完善、器件类型丰富、设计合理及参数正确的PDK 和标准单元库,并建立了相应的设计参考流程。
在实现PDK 完整功能的基础上,相关研发团队从设计者角度优化参数化单元的CDF 参数,并采用结构化的方式开发Pcell 和批处理方式验证Pcell,保证了开发流程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标准单元进行了OPC 校正,移向掩膜分析(PSM),分辨率增强(RET)等DFM 优化分析;光学模拟仿真结果证实了优化后的标准单元边缘放置误差(EPE)平均减小了5%,即优化后的标准单元库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可制造性。
经过验证,每套PDK 和标准单元库都能灵活准确的支持电路设计。
能够根据芯片设计者的需求提供专业PDK 设计服务和芯片设计技术支持。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设计开发流程。
电子设计平台与共性技术研究室开发的集成电路物理设计库的工艺设计包(PDK:Process Design Kit)应用于数模混合IC 设计,其包含的内容是和全定制流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PDK 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器件模型(Device Model):由Foundry 提供的仿真模型文件;(2)Symbols & View:用于原理图设计的符号,参数化的设计单元都通过了SPICE 仿真的验证;(3)组件描述格式(CDF:Component Description Format) & Callback:器件的属性描述文件,定义了器件类型、器件名称、器件参数及参数调用关系函数集Callback、器件模型、器件的各种视图格式等;(4)参数化单元(Pcell:Parameterized Cell):它由Cadence 的SKILL 语言编写,其对应的版图通过了DRC 和LVS 验证,方便设计人员进行原理图驱动的版图(SDL:Schematic Driven Layout)设计流程;(5)技术文件(Technology File):用于版图设计和验证的工艺文件,包含GDSII 的设计数据层和工艺层的映射关系定义、设计数据层的属性定义、在线设计规则、电气规则、显示色彩定义和图形格式定义等;(6)物理验证规则文件(PV Rule File):包含版图验证文件集(DRC/LVS/RC)。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cadence设计流程
集成电路版图设计cadence设计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集成电路版图设计的Cadence设计流程详解集成电路(IC)版图设计是半导体行业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芯片的性能、功耗和可靠性。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物理设计:从图分割到时序收敛》随笔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物理设计:从图分割到时序收敛》读书笔记目录一、内容概览 (1)二、关于本书的背景知识介绍 (2)三、内容概览 (3)3.1 主要章节概述 (4)3.2 重点概念解析 (6)四、详细读书笔记 (7)五、本书中的关键观点和论点分析 (8)5.1 关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物理设计的关键观点 (10)5.2 书中论点的深度分析 (11)六、比较与评价 (13)6.1 本书与其他相关书籍的比较 (14)6.2 本书的优点与不足评价 (15)七、实践应用与案例分析 (16)7.1 书中理论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18)7.2 案例分析 (19)八、总结与心得体会 (21)8.1 本书的主要收获和启示 (22)8.2 个人对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物理设计的未来展望 (23)一、内容概览《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物理设计:从图分割到时序收敛》是一本深入探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物理设计过程的著作。
本书从图分割的基本原理出发,详细阐述了集成电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包括布局、布线、时序分析和验证等。
在图分割部分,本书介绍了如何将复杂的集成电路设计问题简化为更易于处理的子问题。
通过图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技术,作者提出了一系列高效的图分割算法,从而为后续的物理设计过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布局阶段,本书重点讨论了如何根据电路结构和约束条件选择合适的布局算法。
作者详细分析了不同布局策略的优缺点,并提出了针对复杂电路的优化方法。
布线是集成电路设计中的关键步骤之一,本书介绍了多种布线算法,包括基于启发式的布线方法、基于物理约束的布线方法和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布线方法等。
作者还探讨了布线过程中的优化问题和挑战。
时序分析是确保集成电路正常工作的关键环节,本书详细阐述了时序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静态时序分析、动态时序分析和时序收敛等。
作者通过理论分析和实例验证,介绍了如何有效地进行时序分析和优化,以确保设计的集成电路具有良好的时序性能。
集成电路设计的EDA系统概述
集成电路设计实例
要点一
总结词
集成电路设计是EDA系统的核心应用之一,通过使用EDA 系统,设计师可以完成集成电路的物理设计、验证和优化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集成电路设计实例包括微处理器芯片、数字信号处理芯片 等复杂集成电路。EDA系统提供了集成电路物理设计、布 局布线、DRC/LVS检查等功能,确保了集成电路设计的正 确性和可靠性,缩短了产品上市时间。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发展,EDA系统将更加 云化,能够提供更加灵活和高效的设计服 务。
协同设计
可定制化设计
随着多项目和跨领域协同设计的需求增加 ,EDA系统将更加注重协同设计功能的建 设和完善。
随着集成电路设计的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 增加,EDA系统将更加注重可定制化设计 功能的建设和完善。
05
EDA系统的应用实例
THANK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物理设计
布图规划
根据电路设计和仿真结果,进行版图规划,确定元件布局和布线策略。
布线设计
根据布图规划结果,进行实际的布线设计,生成物理版图。
布图规划
自动布线
布线优化
支持自动布线功能,提高布线效率和准确性。
对布线结果进行优化,降低信号延迟和功耗。
验证和测试
形式验证
通过数学方法验证电路设计的正确性。
系统复杂性高
EDA系统的功能和模块越来越多,系 统复杂性也越来越高,使用和维护的 难度也随之增加。
数据安全风险
EDA系统涉及大量的设计数据和知识 产权,需要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以保 障数据安全。
未来的发展趋势
智能化设计
云化服务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 EDA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能够自动学习和 优化设计过程。
第10章-数字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方法
20
功耗分析
• 静态功耗分析
– 利用时序库提供的器件功耗数据进行计算 – 利用物理库提供的金属物理工艺数据分析电压降和电迁移效应 – 能提供平均功耗的预估值,迅速简洁
• 动态功耗分析
– 需要提供设计的仿真数据 – VCD文件(Value Change Format):文件太大造成使用不便 – TCF文件(Toggle Count Format):结果比较粗糙,与实际情况存在差异 – CPF文件(Common Power Format):适用于功能验证、RTL综合、形式 验证、布局布线约束
7
数字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流程
• 250nm工艺物理设计流程
– Timing-Driven Design, TDD – Timing-Driven Routing – Power Grid – Zero Skew
– Static Timing Analysis, STA
– Worst Case, WC – Best Case, BC – In-Place Optimization, IPO – Design Rule Violation, DRV
– Standard Design Constraints, SDC
13
展平式物理设计
自底向上的展平式设计流程及调用关系
14
硅虚拟原型设计
• 布图
– 考虑将整个设计进行分割
• 布线
– 采用快速近似的实验布线(Trial Routing)
– 所需时间约为详细布线的1/10
– 与最终结果在性能上的差距为5%~10% – 快速的设计收敛评估
– Design for Testability, DFT
– On-Chip Variation, OCV
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ch2器件物理 共42页
ID =0
6
2. 线性区 triode or linear region
当 V G S V T H ,且 V D S V G S V T H 时 MOSFET 处于线性区
7
Derivation of I/V Characteristics
I Qd v Q d W o(V x C G S V T)H Q d ( x ) W o ( V x G C V S ( x ) V T )H
1
ID
2L
25
亚阈值导电性(弱反型)
在初步分析MOSFET的时候,我们假设当VGS < VTH时, 器件会突然关断,即ID会立即减小到零;但实际上当VGS 略小于VTH 时,有一个“弱”的反型层存在,ID大小随
VGS下降存在一个“过程”,与VGS呈指数关系:
26
2.4 MOS器件电容
分析高频交流特性时 必须考虑寄生电容的影响 根据物理结构,可以把 MOSFET的寄生电容分为:
模拟CMOS集成电路设计
第 2 章 MOS器件物理基础
2.1 基本概念
漏(D: drain)、 栅(G: gate)、
G
源(S: source)、衬底(B: bulk)
S
MOSFET:一个低功耗、高效率的开关
D
2
MOS符号
模拟电路中常用符号
数字电路中常用
MOSFET是一个四端器件
3
2.2 MOS的I/V特性
2. 右图中MOSFET的过饱和电压是多少?管子处于什么工 作区?
R
Vb=1V
Vds=0.5V
40
3. 如图所示,Vin随时间线性增加。在不考虑沟调效应,需考 虑体效应的前提下,画出Vout随时间的曲线。
集成电路EDA与验证技术课件:物理层设计工具IC Compiler
物理层设计工具IC Compiler
2.设置逻辑库 ICC中针对逻辑库的设置主要是search_path, target_library,link_library这三个系统变量及命令 set_min_library。其中search_path是一个查找目录,需要包 含所有逻辑库文件所在的目录,这样在设置targe_library和 link_library中的db文件时,只需文件名即可,不需要再加上 其存放的路径。
物理层设计工具IC Compiler
6.读入SDC文件 前面已经介绍过,门级网表只是描述了设计中各个单元 之间的电路连接关系,SDC文件则是保证电路功能正确运行 的约束文件。该步骤就是运行命令行,将SDC文件读入该设 计所使用的命令:
read_sdc $sdc_file check_timing
7.6 布局 7.7 时钟树综合 7.8 布线 7.9 芯片ECO与DFM 7.10 小结
பைடு நூலகம்
物理层设计工具IC Compiler
7.1 IC Compiler(ICC)工具发展历史
ICC与Encounter是两大EDA软件巨头博弈的产物。它们 的发展历史,也可以看作微电子EDA业界风云变幻的历史。
早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微电子EDA厂商即呈现出两 强对峙的局面:Synopsys基本垄断了前端技术,占有将近六 成市场;Cadence基本垄断了后端技术与验证技术,占有将 近八成的市场。
物理层设计工具IC Compiler
图7.9 读入设计网表
物理层设计工具IC Compiler
通过该步骤,设计的网表就读入到已经打开的 $my_mw_lib设计库中。Layout窗口就会将设计所要用到的 所有单元都堆在坐标原点处。读入设计网表之后的Layout窗 口如图7.10所示。
stdcell library 指标
stdcell library 指标
stdcell library 是一个包含标准单元模型的库,用于集成电路设计中的仿真、布局和物理设计等。
主要的指标包括:
1. 门电路模型:库包含常用的门电路模型,如AND、OR、NOT、NAND、NOR 和XOR 门等。
2. D触发器:库包含由逻辑门和电容组成的D 触发器模型。
3. 模拟参数:库中包含模拟参数,如时序、电容、阻抗等参数,用于进行集成电路设计的仿真和分析。
4. 矩阵参数:库中包含矩阵参数,如电路传输矩阵(S 参数)和散射矩阵(Y 参数),用于描述电路的转移和反射特性。
5. 物理特性:库中包含物理特性,如晶体管尺寸、通道长度、电源电压等,用于评估集成电路的功耗和性能等。
6. 可靠性参数:库中包含可靠性参数,如损耗功率、温度和电压等,用于评估集成电路的可靠性和寿命。
7. 布局和物理特性:库中包含布局和物理特性,如器件尺寸和间距,用于进行
集成电路的布局和物理设计。
8. 设计流程:库中包含标准的集成电路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用于帮助设计人员更加高效地进行集成电路的设计和开发。
电子行业中集成电路设计的高效方法与工具推荐
电子行业中集成电路设计的高效方法与工具推荐高效方法与工具推荐在电子行业中的集成电路设计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行业中的集成电路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
集成电路是电子设备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和市场竞争力。
为了提高集成电路设计的效率,推荐以下高效的方法和工具。
一、高效的方法1. 设计规范管理:制定并遵守一套严格的设计规范可以减少错误和重复工作。
设计规范应包括电路布局、信号路由、电源分配、封装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规范化管理,设计团队能够更加高效地完成各项任务。
2. 模块化设计:将复杂的电路设计拆分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实现一个特定的功能。
模块化设计有助于简化设计流程,提高设计的可重用性。
设计团队可以先独立完成各个模块的设计与测试,然后将模块集成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减少了整体设计周期。
3. 高层次设计:高层次设计是指在系统级别上进行电路设计,而不是在门级别或电路级别进行。
通过高层次设计,设计团队可以更加快速地完成设计工作,并预测和解决潜在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设计迭代次数,提高设计效率。
4. 仿真和验证:在实际制造和测试之前,对设计进行仿真和验证是必要的。
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电路的行为,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和性能。
常用的仿真工具包括SPICE、MATLAB、VHDL等。
通过仿真和验证,设计团队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设计的可靠性。
二、高效的工具推荐1. EDA工具(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EDA工具是集成电路设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它们可以帮助设计团队完成电路设计、布局、布线、仿真等工作。
常用的EDA工具包括Cadence、Mentor Graphics、Synopsys等。
这些工具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和库,方便设计团队进行各种设计任务。
2. 物理设计工具:物理设计工具主要用于电路布局和布线。
通过这些工具,设计团队可以规划电路的物理位置和布线路径,以优化电路的性能和功耗。
集成电路物理模型的建立及仿真
集成电路物理模型的建立及仿真随着信息化技术的蓬勃发展,集成电路已经成为现代电子设备的核心组成部分,其集成度和性能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众多集成电路设计中,物理仿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因为通过物理仿真,设计人员可以了解电路的实际工作情况,发现和解决一些潜在的问题,进而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和性能。
建立合适的电路物理模型是实现物理仿真的前提条件。
电路模型是对电路的描述,它可以描述电路的基本物理特性和功能。
在物理仿真中,精确的电路模型可以让仿真数据更加真实、可靠。
目前,常见的电路模型包括传输线模型、开关模型、二极管模型、MOSFET模型、BJT模型等。
其中,MOSFET模型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电路模型之一。
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常用的半导体器件。
MOSFET的物理结构简单,同时具有电阻大、噪声低等优点,因此MOSFET已经成为现代数字和模拟电子电路的重要构件。
MOSFET模型的建立是进行电路仿真的前提条件。
MOSFET模型的建立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是SPICE模型。
SPICE(模拟嵌入式集成电路)是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开发的一种电路仿真器,它可以仿真各种数字和模拟电路。
由于SPICE模型可用性广泛,因此在现代电路设计中被广泛使用。
SPICE模型的建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手工建模,另一种是自动建模。
手工建模需要设计人员具有较强的电路知识和模型制作技能,时间和精力成本也相对较高。
因此,自动建模方法正逐渐成为MOSFET模型建立的主流技术。
目前,常用的自动建模技术主要有改进模型拟合算法、统计建模技术、神经网络建模方法等。
MOSFET模型的建立不完全是一项独立的工作,它还包括电路参数的提取。
由于MOSFET的参数会随着工作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建立MOSFET模型时,必须考虑各种参数的影响。
电路参数的提取主要包括DC参数提取、小信号参数提取等。
在DC参数提取过程中,需要测量MOSFET的器件电流、触发电压等;在小信号参数提取过程中,需要测量MOSFET的转移电导、转移电容等。
数字集成电路物理设计
数字集成电路物理设计作者:陈春章艾霞王国雄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年1月页数:285 装帧:开本:16 版次:商品编号:2022071 ISBN:703022031 定价:36元丛书序前言第1章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方法1.1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挑战1.2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流程l.2.1展平式物理设计1.2.2硅虚拟原型设计1.2.3层次化物理设计1.3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收敛1.3.1时序收敛1.3.2功耗分析1.3.3可制造性分析1.4数字集成电路设计数据库1.4.1数据库的作用与结构1.4.2数据库的应用程序接口1.4.3数据库与参数化设计1.5总结习题参考文献第2章物理设计建库与验证2.1集成电路工艺与版图2.1.1 CMOS集成电路制造工艺简介2.1.2 CMOS器件的寄生闩锁效应2.1.3版图设计基础2.2设计规则检查2.2.1版图设计规则2.2.2 DRC的图形运算函数2.2.3 DRC在数字IC中的检查2.3电路规则检查2.3.1电路提取与比较2.3.2电气连接检查2.3.3器件类型和数目及尺寸检查数字集成电路物理设计2.3.4 LVS在数字IC中的检查2.4版图寄生参数提取与设计仿真2.4.1版图寄生参数提取2.4.2版图设计仿真2.5逻辑单元库的建立2.5.1逻辑单元类别2.5.2逻辑单元电路2.5.3物理单元建库与数据文件2.5.4时序单元建库与数据文件2.5.5工艺过程中的天线效应2.6总结习题参考文献第3章布图规划和布局3.1布图规划3.1.1布图规划的内容和目标3.1.2 I/0接口单元的放置与供电3.1.3布图规划方案与延迟预估3.1.4模块布放与布线通道3.2电源规划3.2.1电源网络设计3.2.2数字与模拟混合供电3.2.3时钟网络3.2.4多电源供电3.3布局3.3.1展平式布局3.3.2层次化布局3.3.3布局目标预估3.3.4标准单元布局优化算法3.4扫描链重组3.4.1扫描链定义3.4.2扫描链重组3.5物理设计网表文件3.5.1设计交换格式文件3.5.2其他物理设计文件3.6总结习题参考文献第4章时钟树综合4.1时钟信号4.1.1系统时钟与时钟信号的生成4.1.2时钟信号的定义4.1.3时钟信号延滞4.1.4时钟信号抖动4.1.5时钟信号偏差4.2时钟树综合方法4.2.1时钟树综合与标准设计约束文件4.2.2时钟树结构4.2.3时钟树约束文件与综合4.3时钟树设计策略4.3.1时钟树综合策略4.3.2时钟树案例4.3.3异步时钟树设计4.3.4锁存器时钟树4.3.5门控时钟4.4时钟树分析4.4.1时钟树与时序分析4.4.2时钟树与功耗分析4.4.3时钟树与噪声分析4.5总结习题参考文献第5章布线5.1全局布线5.1.1全局布线目标5.1.2全局布线规划5.2详细布线5.2.1详细布线目标5.2.2详细布线与设计规则5.2.3布线修正5.3其他特殊布线5.3.1电源网络布线5.3.2时钟树布线5.3.3总线布线数字集成电路物理设计5.3.4实验布线5.4布线算法5.4.1通道布线和面积布线5.4.2连续布线和多层次布线5.4.3模块设计和模块布线5.5总结习题参考文献第6章静态时序分析6.1延迟计算与布线参数提取6.1.1延迟计算模型6.1.2电阻参数提取6.1.3电容参数提取6.1.4电感参数提取6.2寄生参数与延迟格式文件6.2.1寄生参数格式sPF文件6.2.2标准延迟格式SDF文件6.2.3 sDF文件的应用6.3静态时序分析6.3.1时序约束文件6.3.2时序路径与时序分析6.3.3时序分析特例6.3.4统计静态时序分析6.4时序优化6.4.1造成时序违例的因素6.4.2时序违例的解决方案6.4.3原地优化6.5总结习题参考文献第7章功耗分析7.1静态功耗分析7.1.1反偏二极管泄漏电流7.1.2门栅感应漏极泄漏电流7.1.3亚阈值泄漏电流7.1.4栅泄漏电流7.15静态功耗分析第8章信号完整性分析第9章低功耗设计技术与物理实施第10章芯片设计的终验证与签核附录索引数字专用集成电路的设计与验证本书作者:杨宗凯,黄建,杜旭编著第1章概述1.1 引言1.2 ASIC的概念1.3 ASIC开发流程1.4 中国集成电路发展现状第2章Verilog HDL硬件描述语言简介2.1 电子系统设计方法的演变过程2.2 硬件描述语言综述2.3 Verilog HDL的基础知识2.4 Verilog HDL的设计模拟与仿真第3章ASIC前端设计3.1 引言3.2 ASIC前端设计概念3.3 ASIC前端设计的工程规范3.4 设计思想3.5 结构设计3.6 同步电路3.7 ASIC前端设计基于时钟的划分3.8 同步时钟设计3.9 ASIC异步时钟设计4.10 小结第4章ASIC前端验证4.1 ASIC前端证综述4.2 前端验证的一般方法4.3 testbench4.4 参考模型4.5 验证组件的整合与仿真4.6 小结第5章逻辑综合5.1 综合的原理和思路5.2 可综合的代码的编写规范5.3 综合步骤5.4 综合的若干问题及解决……第6章可测性技术第7章后端验证附录A 常用术语表附录B Verilog语法和词汇惯用法附录C Verilog HDL关键字附录D Verilog 不支持的语言结构参考文献yoyobao编号:book194094作者:杨宗凯,黄建,杜旭编著(点击查看该作者所编图书)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点击查看该出版社图书)出版日期:2004-10-1ISBN:7121003783装帧开本:胶版纸/0开/ 0页/480000字版次:1原价:¥28VLSI设计方法与项目实施点击看大图市场价:¥43.00 会员价:¥36.55【作者】邹雪城;雷鑑铭;邹志革;刘政林[同作者作品]【丛书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书号】9787030194510【开本】16开【页码】487【出版日期】2007年8月【版次】1-1【内容简介】本书以系统级芯片LCD控制器为例,以数模混合VLSI电路设计流程为线索,系统地分析了VLSI系统设计方法,介绍了其设计平台及流行EDA软件。
数字集成电路物理设计
数字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数字集成电路(DigitalIntegratedCircuit,简称DIC)是一种集成电路的类型,其包括电路的逻辑运算、控制、运算等,是电子电路中最重要的元件,能够把大量的小电路组合成一个电路。
数字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是一门涵盖电路物理设计,包括电压控制、芯片布局设计、封装设计、连接结构设计等数字集成电路技术。
数字集成电路物理设计包括多个方面,如电压控制,电路物理设计涉及半导体物理特性以及电路电容、电阻等,以及电路电压的控制和保护;封装设计,根据不同的芯片尺寸和技术要求,采用不同的封装技术,以实现所需的封装密度和电路稳定性;连接结构设计,主要指数字集成电路内部多个电路连接的方式,这些电路连接可以完成信号传递和功能实现;另外,还有芯片布局设计,主要指参与电路设计的多个器件如电阻、电容及半导体元件等的布局及摆放位置。
数字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有许多挑战,包括电源稳定性、信号的精确传输、噪声的抑制等,由于科技的发展,这些挑战也逐渐减少,使物理设计变得更加容易,但仍然存在许多挑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设计。
首先,需要研究所需电路及组件技术参数。
采用最新版本的设计工具,计算出电路各个参数,包括电压、频响度、电流、电容、电感等,确定相应参数技术规格。
其次,设计电路物理布局。
根据上述参数要求,结合实际器件尺寸,布置各个器件,实现电路良好的对称效果、小型化及准确的信号传输等。
最后,确定原理图,根据实际电路及布局方式,用普通软件,绘制出电路原理图,并给出相关电路参数,以便供工厂制作实物及测试。
数字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是一门复杂的技术,需要熟悉及掌握多种技术知识,具有数学、物理及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同时掌握专业的设计工具及软件,才能设计出高效可靠的数字集成电路。
只有精通数字集成电路物理设计的人员,才能更好的把握芯片设计全过程,获得更好的效果。
集成电路设计中的EDA工具开发
集成电路设计中的EDA工具开发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工具是集成电路设计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EDA工具的作用主要在于提高设计效率,优化设计质量和可靠性,降低设计的复杂性。
而EDA工具的开发是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基石之一。
一、EDA工具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功能和应用领域,EDA工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逻辑设计工具:用于设计数字电路,如门电路、触发器、计数器等。
2.布局工具:用于生成芯片物理布局,包括器件、连线和物理结构的安放、相对位置等。
3.验证工具:用于验证设计和电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4.仿真工具:用于模拟和分析电路行为和性能,包括功能仿真和时序仿真等。
5.物理设计工具:用于生成电路的物理实现,包括版图生成、物理验证和孔洞打孔等。
二、EDA工具的开发EDA工具的开发需要结合集成电路设计的需求和技术特点进行。
通常,EDA工具的开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算法研究:算法是EDA工具开发的基础,需要针对设计需求和技术特点研究适合的算法,以满足设计的需求。
2.工具开发:针对算法研究的结果,实现工具的开发,包括使用各种计算机语言实现算法、开发界面等。
3.验证和测试:工具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测试和验证,以确保工具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4.优化和升级:工具的使用过程中需要不断优化和升级,以满足设计和产业需求的变化。
三、EDA工具的应用EDA工具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涉及到集成电路设计各个方面。
包括:1.数字和模拟电路设计:使用逻辑设计工具和仿真工具进行电路设计和仿真。
2.物理设计:使用布局工具和物理设计工具进行物理设计和验证。
3.验证和测试:使用验证工具和仿真工具进行测试和验证。
4.生产和制造:使用物理设计工具进行版图生成和掩膜制造。
四、EDA工具的未来EDA工具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向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和可靠化转变。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算法发展:需要不断研究开发新型算法,以满足更高效、更可靠的设计需求。
《集成电路设计(第2版)》习题答案10-12章
第11章
1. 简述VLSI 设计的一般流程和涉及的问题。 典型的设计流程被划分成三个综合阶段:高层综合、逻辑综合和物理综合。 高层综合也称行为级综合, 它是将系统的行为、 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及输入和输出, 用硬件描述语言HDL(如VHDL和Verilog)加以描述,然后进行行为级综合,同时通过高 层次硬件仿真进行验证。 逻辑综合将逻辑级行为描述转化成使用门级单元的结构描述(门级结构描述称为网 表描述),同时还要进行门级逻辑仿真和测试综合。 物理综合也称版图综合,它的任务是将门级网表自动转化成版图。这时对每个单元 确定其几何形状、大小及位置,确定单元间的连接关系。
特点: (1)RAM随机存储器又称为读写存储器,可以“随时”进行读、写操作。RAM必须保持供 电,否则其保存的信息将消失。 DRAM: DRAM单元数据必须周期性地进行读出和重写(刷新),即使存储阵列中没有存储 数据也要如此。由于DRAM 成本低、密度高,因此在PC、大型计算机和工作站中广泛用做主 存储器。 SRAM:SRAM只要不掉电,即使不刷新,数据也不会丢失。由于SARM存取速度高、功耗 低,因此主要作为微处理器、大型机、工作站以及许多便携设备的高速缓冲存储器。 (2) ROM只读存储器在正常运行中只能够对已存储的内容进行读取, 而不允许对存储 的数据进行修改。ROM存储器数据不易丢失,即使在掉电和不刷新的情况下,所存数据也会 保存完好。 掩膜ROM的数据在芯片生产时用光电掩膜写入,其电路简单,集成度高,大批量生产 时价格便宜。 在可编程ROM中, 熔丝型ROM中的数据是通过外加电流把所选熔丝烧断而写入的, 一旦写入后数据就不能再进行擦除和修改。 而EPROM、 EEPROM 中的数据分别可以通过紫外光 照射擦除和电擦除,然后重新写入。闪存(flash)与EEPROM 很相似,它所保存的数据也可通 过外加高电压来擦除,其写入速度比EEPROM更快。
集成电路物理设计的研究与应用
集成电路物理设计的研究与应用第一章:绪论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是指利用半导体材料、器件结构、物理原理等技术设计和制造出一种能够在芯片上集成复杂电路的半导体器件的过程。
该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在电子信息领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重点讨论集成电路物理设计的研究与应用。
第二章: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技术的背景2.1 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技术的概念、类型与分类。
2.2 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2.3 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技术所解决的实际问题。
第三章: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技术的实现方法3.1 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技术所涉及的技术方法。
3.2 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技术的基本流程。
3.3 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技术的实现流程。
第四章: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技术的应用4.1 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技术在半导体器件设计中的应用。
4.2 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技术在芯片设计中的应用。
4.3 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技术在系统级集成中的应用。
第五章: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技术的未来展望5.1 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技术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5.2 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技术在未来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前景。
5.3 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及解决方式。
第六章: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技术的案例分析6.1 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技术在智能手机芯片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6.2 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技术在汽车电子系统开发中的应用案例。
6.3 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技术在太阳能电池板制造中的应用案例。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本文通过对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技术的重点分析,可以看出该技术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
但是,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还面临诸多挑战,需要不断创新和总结有效方法,以推动技术的发展,进一步提高集成电路物理设计技术的应用范围和效率,以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集成电路物理设计库集成电路物理设计库(PDK 和标准单元库)作为芯片制造商、EDA 供应商、芯片设计者之间的桥梁。
开发工作必备的资源较多:工艺信息、集成电路设计方法和 EDA 技术。
从 2006 年开始,电子设计平台与共性技术研究室基于中芯国际、上海宏力、上海华虹的 65nm、90nm、 0.13um 和 0.35um 等工艺节点,开发出一系列功能完善、器件类型丰富、设计合理及参数正确的 PDK 和标准单元库,并建立了相应的设计参考流程。
在实现 PDK 完整功能的基础上,相关研发团队从设计者角度优化参数化单元的 CDF 参数,并采用结构化的方式开发 Pcell 和批处理方式验证 Pcell,保证了开发流程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标准单元进行了 OPC 校正,移向掩膜分析(PSM),分辨率增强(RET)等 DFM 优化分析;光学模拟仿真结果证实了优化后的标准单元边缘放置误差(EPE)平均减小了 5%,即优化后的标准单元库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可制造性。
经过验证,每套 PDK 和标准单元库都能灵活准确的支持电路设计。
能够根据芯片设计者的需求提供专业PDK 设计服务和芯片设计技术支持。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设计开发流程。
电子设计平台与共性技术研究室开发的集成电路物理设计库的工艺设计包(PDK:Process Design Kit)应用于数模混合 IC 设计,其包含的内容是和全定制流程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PDK 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器件模型(Device Model):由 Foundry 提供的仿真模型文件;(2)Symbols & View:用于原理图设计的符号,参数化的设计单元都通过了 SPICE 仿真的验证;(3)组件描述格式(CDF:Component Description Format) & Callback:器件的属性描述文件,定义了器件类型、器件名称、器件参数及参数调用关系函数集 Callback、器件模型、器件的各种视图格式等;(4)参数化单元(Pcell:Parameterized Cell):它由 Cadence 的 SKILL 语言编写,其对应的版图通过了 DRC 和 LVS 验证,方便设计人员进行原理图驱动的版图(SDL:Schematic Driven Layout)设计流程;(5)技术文件(Technology File):用于版图设计和验证的工艺文件,包含 GDSII 的设计数据层和工艺层的映射关系定义、设计数据层的属性定义、在线设计规则、电气规则、显示色彩定义和图形格式定义等;(6)物理验证规则文件(PV Rule File):包含版图验证文件集(DRC/LVS/RC)。
而集成电路物理设计库的标准单元库应用于大规模数字 IC 设计,从前端功能仿真到后端版图实现支撑着整个数字 IC 设计流程。
标准单元库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网表信息文件:包含标准单元的器件尺寸和节点连接关系。
(2)Verilog/VHDL 模型:提供 verilog/VHDL 模型,行为级网表,用于 verilog/VHDL 网表仿真。
(3)Symbols 模型:符号库模型文件,供原理图工具,综合工具的电路图显示。
(4)GDSII:具有标准单元的 layout 信息,提供给 layout 设计工具,如 Astro、ICC、Virtuoso,laker 等。
(5)LEF:定义布局布线的设计规则和晶圆厂的工艺信息,标准单元的物理信息(单元的放置区域,对称性,面积大小供布局时使用),单元输入输出端口的布线层、几何形状、不可布线区域以及天线效应参数供布线使用;(6).lib 综合库模型:包含工艺信息,标准单元时延、面积、功耗信息,可用于的 DC、PT、Astro、ICC 等工具;(7)Fastacsn:用于生成测试向量的,综合之后插入 DFT 扫描链时使用;(8)噪声库:信号完整性分析。
2.知识产权IP核库电子设计平台与共性技术研究室通过多年开展的 IP 技术,积累经验,与国内外主要代工厂和 IP 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已开展 IP 库建设的研究。
该库的建设能够提升 IP 服务能力,促进专用电路的 IP 转化,并为 IP 集成应用提供指导。
IP 模型提取技术针对时序模型、功耗模型、物理模型、接口逻辑模型、天线模型和仿真模型等。
通过对知识产权 IP 核库的深入研究,该项技术方法产业化,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现在国内 IP 应用面临的很多问题,包括 IP 价格过高,IP 查询不便,质量无保证,接口不标准,使用不便等问题。
知识产权 IP 核库的建立,真正促进 IC 设计业发展,通过 IP 设计、IP 标准、IP 标准等方面的方法学的运用,帮助企业开发、包装、整合 IP 资源,建立可供交换和复用的 IP 库,降低中小企业进入行业的门槛。
3.32nm以下设备关键技术研究和创新设备技术探索02专项项目“32nm 以下设备关键技术研究和创新设备技术探索”取得重大进展,突破了等离子体浸没注入、激光退火、原子层沉积、薄层对流清洗、中性粒子刻蚀、光子筛无掩模光刻、二氧化碳超临界清洗和常压等离子体去胶八种新原理装备的核心技术。
同时,本项目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黑硅太阳能电池和超浅结制造,纳米C3N4、TiO2、AL2O3和HfO2薄膜生长,及Smart-Cut制备二维电子材料等多项技术研究。
其中,多晶黑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16.8%,高于同批次普通电池0.5个百分点;原子层沉积设备已开始产业化推广,并开展了多片式PEALD设备开发;高效率固态射频电源核心技术获得突破,500W电源实现小批量试产。
此外,该项目中的多项技术已与相关企业进行了技术合作,开展产业化开发和推广。
本项目的开展使微电子所占据了国内新原理IC装备技术创新的制高点,并在国际上实现了与现有设备厂商在创新技术领域互相竞争的态势,在IC装备领域拥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32nm 以下关键设备4.有机基板实验线依托微电子所系统封装技术研究室(九室)牵头承担的 02 重大专项“高密度三维系统级封装的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目前国内设备最完善、技术水平最高的先进封装实验室在微电子所初步建成(如图30 所示),主要包括:有机基板实验室、微组装实验室、可靠性与失效分析实验室、电学测试实验室、设计与仿真实验室等,其中有机基板试验线已经通过验收开始试运行,现已成功在 FR4 板上制作出15um/15um 线宽线距的光刻图形(如图所示),在此基础上成功采用半加成工艺制作出线宽线距为 10m/20um 的铜电路图形(如图所示)。
此项技术使微电子所初步具备了加工高密度三维封装基板的能力,以及参与研究开发高端三维封装基板国际竞争的技术基础,标志着微电子所高端封装基板的实验室电路加工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先进封装实验室设备(部分)线宽线距 15um/15um 的光刻胶图形线宽线距 10um/20um 铜电路截面照片5.NeeMo 关爱系列NeeMo 是高科技的个人 GPS 追踪定位装置,灵敏度高,设备采用双模定位,GPS 卫星与 GSM 基站定位配合使用,技术更加完善,保证室内室外随时在线。
NeeMo 语音中心让你和 NeeMo 设备自如语音互动,并且 NeeMo 具有摔倒功能,老人出现意外跌倒,Neemo 立刻声音报警,提醒周围的人,并且即刻向监护人手机发送警告信息与当前位置信息。
具有全面的进入离开等安全管理操作及随时随地的提醒你家人位置情况的服务NeeMo 心电监护系列:NeeMo 心电监护系统产品适用于心脏活动不稳定的病人如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等患者的监护。
设备能随时了解心脏活动的状况,心脏活动异常时及时报警,给您随时随地的关爱和呵护。
功能讲解图及设备解析图设备网络服务设备网络功能概述6.牙科实时监控系统Teemo 是一个超薄可重复使用的传感器形状适合牙弓,并连接到您现有的 PC 的 USB 端口。
评估咬合力量很简单,只要有病人咬上传感器,计算机将显示时机和力量数据分析,当咬合不平衡时,会产生牙齿疼痛、修复过的牙齿的断裂、牙周病、牙齿脱落、头痛、颞下颌关节障碍、牙床萎缩和松动、牙齿磨损、敏感度增加。
根据 Teemo 提供的咬合信息来帮助牙医去修复牙齿和治疗牙病,使咬合平衡。
Teemo可以查看患者的所有咬合记录,这样对比下来,有助于牙医和患者看到牙齿的修复过程。
该项目技术主要包括三部分:1、包括柔性传感器阵列的制作;2、高速数据扫描,传输以及处理的电路的设计;3、相关牙科压力检测处理和软件算法的开发。
RFID传感器及支架设备手柄和支架及组装图7.可视多传感器姿态检测终端可视多传感器姿态检测终端是集成电路先导工艺研发中心基于ARM11 硬件平台,集成了姿态传感器、摄像头、雷达、温度传感器、LCD 液晶显示屏等模块于一体,在软件平台上实现了摄像、温度测量、测距,以及姿态信息的综合显示的检测终端。
该终端主要功能包括:4.3 寸大屏幕信息显示、温度监测、三维运动状态检测、视频采集与处理、超声测距。
该终端具有:全触摸屏操作,安全便捷;外观简单实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和可扩展应用的特点。
适用于智能交通系统中的物流运输车辆,尤其是危险品运输,冷链物流等特殊物流行业应用,结合不同行业的业务特点实现车辆三维姿态检测(侧翻检测)、温度监测、测距、视频采集等功能,保证行车安全的同时提高物流运输的质量,提高行业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
可视多传感器姿态检测终端8.集成磁性传感器集成磁性传感器以对运动物体的感知和检测为应用目标,完成非晶丝的高精度磁阻传感器系统功能设计,并结合高精度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传感器,GPS 模块,微处理器组成系统,实现了由微处理器对运动物体的姿态,行进方向,移动位移进行计算,实现精密定位。
该传感器具有以下功能:运动物体姿态检测、运动物体前进方向检测、运动物体位移检测、运动物体高度检测和运动物体位置检测的功能。
并具有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体积小、高精度、低功耗、全方位感知和检测运动物体的状态的特点。
本产品通过集成多种传感器实现对运动物体的前进方向、位移、高度、三维姿态、位置的检测,从而确定该运动物体的实时状态,可应用于航空航天、医疗康复、生物工程、军事体育等多个应用领域的多个场景,其各个子成果也有着多种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
集成磁性传感器9.红外热像仪光学读出非制冷红外热像采用新型光学读出方式,无需复杂的微读出电路,拥有低成本优势,可在社会各领域大规模普及应用。
其工作原理图如下:光读出红外热像仪原理图基于 MEMS 工艺的第三代 FPA 采用无基底、多回折、间隔镀金等诸多独家专利技术,使该红外热像仪拥有高温度分辨率等性能优势,其温度分辨率已达到热性红外热像仪的典型值(≈100mK),其理论分辨率可以进一步达到制冷红外热像仪的典型值(≈10mK);纯机械式的 FPA 设计完全避免了电学元素,通过简单的工艺复制即可方便的制作出超大阵列的 FPA(≥1024x1024),再结合基于空间滤波技术的并行式光学读出方法,使该红外热像仪拥有实现超大阵列 FPA 的技术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