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与检验---补体系统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过程中最后一个酶促反应. 2.C5b+C6,C7,插入脂质双层膜。再与C8结合,
形成C5b678,稳定附着在细胞膜上.
3.膜攻击复合物 (Membrane Attack Complex) C5b678结合12-15个 C9分子而成的多聚 体,插入靶细胞脂 质双层膜,内径11nm 小孔,胞内渗透压 下降,靶细胞死亡, 细胞形态改变.
抑制C3转化酶的形成;加速其降解
加速C3转化酶解离
第四节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参与宿主早期抗感染免疫
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
抗微生物感染 组织损伤与疾病
调理作用:在细胞表面发生的补体激活,可促进微 生物与吞噬细胞的黏附。
C3b、C4b、iC3b:重要的调理素。 吞噬细胞具有相应受体,如CR1(结合C3b/C4b).
主要的补体调节因子
分布
因子
C1INH
作用的靶分子 功能
C1r,C1s
抑制C1r,C1s活性
血清
I因子
C4b,C3b
C4结合蛋白 C4b
S蛋白 H因子
C5b-7 C3b
红细胞,淋 巴细胞等
白细胞,上 皮细胞等
大多数血 细胞
多数血细 胞
同源限制因 C8,C9 子 (HRF,C8bp)
膜辅助因子 C3b,C4b 蛋白(MCP)
旁路途径 内毒素、多糖 凝聚的IgA ,IgG4等
参与成分 C1—C9 所需离子 Ca2+、Mg2+
C3转化酶 C4b2b C5转化酶 C4b2b3b 抗感染作用 特免效应阶段
感染中晚期
C2—C9 Ca2+、Mg2+
C4b2b C4b2b3b 非特异性免疫 发挥作用居中
C3—C9 B. D .P Mg2+
C3bBbP C3bBb3b 非特异性免疫 感染早期
第三节 补体活化的调节
补体的自身调控
级联反应自限因素:中间产物不稳定 需要保护性微环境(细胞,颗粒性抗原表面)以启动旁路途径
补体调节因子的作用
防止或限制补体在液相中自发激活。 抑制或增强补体对底物的裂解作用。 保护机体细胞,避免补体损伤。
共同作用使补体激活处于精细的平衡状态。
促衰变因子 C4b,C4b2b (DAF)
补体受体 1(CR1)
C3b,C4b
灭活C4b,C3b 抑制C4b与C2结合,加速C4b2b 衰变 形成SC5b67,失去膜结合能力 与B因子竞争结合C3b;辅助I因子 介导的C3b裂解 抑制旁观细胞溶解;防止C9与C8 结合;防止MAC插入自身脂质双 层 辅助I因子介导C3b,C4b降解
MBL途径
启动
病原微生物感染早期,肝细胞合成,分泌甘露聚糖结合凝 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C反应蛋白.
MBL途径
激活
➢ MBL结合细菌甘露聚糖残基,构象发生改变。 ➢ 激活MBL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MASP). ➢ MASP1可直接裂解C3;MASP2 可水解C4
附于颗 粒性表面
旁路途径
特点: 识别自己与异己。
正常生理状态产生的C3b,若沉积于自身细胞表面, 可被I因子迅速灭活。
具有反馈性放大机制。
补 体 三 条 激 活 途 径 流 程 图
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不同点比较
因素 激活物
经典途径 IgM、IgG1.2.3 IC复合物
MBL途径 MBL
C反应蛋白
一 补体系统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组 成:
1。补体的固有成分
✓ 存在于体液,参与补体激活级联反应,如C1-C9,MBL,B,D因子
2。补体调节蛋白
✓ 可溶性或膜型分子,调节补体活化,如I因子
3。补体受体
✓ 表达于各种细胞表面,与补体活性片段结合,如CR1-CR5
成分命名:
C1 :固有成分
B因子
C3a :裂解片段
补体活化途径的识别阶段
6.裂解C1s 5.裂解C1r
4.C1q亚单位构象改变 3.C1q头部与Fc段结合
2.Fc段构象改变
1.Ig,抗原结合
经典途径的激活阶段
Start
C1s裂解后产生的小片段:具有酶活性
C2b:具有酶活性
Fra Baidu bibliotek
小片段C4a,C2a 进 入液相
附着于细胞表面
膜攻击阶段
***三条补体活化途径共同末端通路 1.C5转化酶裂解C5,产生C5a,C5b.补体级联
及C2. ➢ 后续反应过程同经典活化途径。
➢ C反应蛋白可结合,活化C1q 分子.
MBL 途径中C3转化酶的产生
旁路途径
激活由C3开始
参与成分:C3、B、D、P因子 激活物:内毒素、酵母多糖、凝集的IgA、IgG4等
提供补体激活反应所需微环境
感染早期的防御机制
C3b:具酶活性
稳定结构
进入液相
引起炎症反应
第四节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
1。清除免疫复合物:免疫复合物IC激活补体,产生C3b,红 细胞表面的CR1与带有C3b的免疫复合物结合,运送至肝脏 被清除.
2。清除凋亡细胞。
参与适应性免疫
补体与凝血系统、激肽系统和纤溶系统等存在相互 作用。
小结
补体系统存在3条激活途径及共同末端通路. 参与机体的特异性和固有免疫应答过程. 正常补体系统的激活处于严格,精确的调控.
正常新鲜血清中含有???
霍乱弧菌+新鲜免疫血清
细菌溶解
56℃/30min
细菌凝集
正常新鲜血清
细菌溶解
?: 不耐热。 辅助特异性抗体介导的溶 菌作用。 正常血清即可含有。
第一节 概述
概 念 补体系统: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 液中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和自我调节功能
的蛋白质,包括30多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 蛋白。
C
—
iC3b:灭活的补体片段
1
:具有酶活性片段
补体理化性质及生成部位
多属β球蛋白,少数属α、γ球蛋白。 成份分子量及血清含量不一。 C3:含量最高。 血清含量相对稳定,与抗原刺激无关。 多对热敏感。 主要由肝细胞、巨噬细胞产生。
第二节 补体的激活
补体的激活的三条途径
1。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 2。补体活化的MBL途径 3。补体活化旁路途径 哪种途径在发挥抗感染作用中最早 出现?
形成C5b678,稳定附着在细胞膜上.
3.膜攻击复合物 (Membrane Attack Complex) C5b678结合12-15个 C9分子而成的多聚 体,插入靶细胞脂 质双层膜,内径11nm 小孔,胞内渗透压 下降,靶细胞死亡, 细胞形态改变.
抑制C3转化酶的形成;加速其降解
加速C3转化酶解离
第四节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参与宿主早期抗感染免疫
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
抗微生物感染 组织损伤与疾病
调理作用:在细胞表面发生的补体激活,可促进微 生物与吞噬细胞的黏附。
C3b、C4b、iC3b:重要的调理素。 吞噬细胞具有相应受体,如CR1(结合C3b/C4b).
主要的补体调节因子
分布
因子
C1INH
作用的靶分子 功能
C1r,C1s
抑制C1r,C1s活性
血清
I因子
C4b,C3b
C4结合蛋白 C4b
S蛋白 H因子
C5b-7 C3b
红细胞,淋 巴细胞等
白细胞,上 皮细胞等
大多数血 细胞
多数血细 胞
同源限制因 C8,C9 子 (HRF,C8bp)
膜辅助因子 C3b,C4b 蛋白(MCP)
旁路途径 内毒素、多糖 凝聚的IgA ,IgG4等
参与成分 C1—C9 所需离子 Ca2+、Mg2+
C3转化酶 C4b2b C5转化酶 C4b2b3b 抗感染作用 特免效应阶段
感染中晚期
C2—C9 Ca2+、Mg2+
C4b2b C4b2b3b 非特异性免疫 发挥作用居中
C3—C9 B. D .P Mg2+
C3bBbP C3bBb3b 非特异性免疫 感染早期
第三节 补体活化的调节
补体的自身调控
级联反应自限因素:中间产物不稳定 需要保护性微环境(细胞,颗粒性抗原表面)以启动旁路途径
补体调节因子的作用
防止或限制补体在液相中自发激活。 抑制或增强补体对底物的裂解作用。 保护机体细胞,避免补体损伤。
共同作用使补体激活处于精细的平衡状态。
促衰变因子 C4b,C4b2b (DAF)
补体受体 1(CR1)
C3b,C4b
灭活C4b,C3b 抑制C4b与C2结合,加速C4b2b 衰变 形成SC5b67,失去膜结合能力 与B因子竞争结合C3b;辅助I因子 介导的C3b裂解 抑制旁观细胞溶解;防止C9与C8 结合;防止MAC插入自身脂质双 层 辅助I因子介导C3b,C4b降解
MBL途径
启动
病原微生物感染早期,肝细胞合成,分泌甘露聚糖结合凝 集素(Mannan-Binding Lectin,MBL)、C反应蛋白.
MBL途径
激活
➢ MBL结合细菌甘露聚糖残基,构象发生改变。 ➢ 激活MBL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MASP). ➢ MASP1可直接裂解C3;MASP2 可水解C4
附于颗 粒性表面
旁路途径
特点: 识别自己与异己。
正常生理状态产生的C3b,若沉积于自身细胞表面, 可被I因子迅速灭活。
具有反馈性放大机制。
补 体 三 条 激 活 途 径 流 程 图
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不同点比较
因素 激活物
经典途径 IgM、IgG1.2.3 IC复合物
MBL途径 MBL
C反应蛋白
一 补体系统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组 成:
1。补体的固有成分
✓ 存在于体液,参与补体激活级联反应,如C1-C9,MBL,B,D因子
2。补体调节蛋白
✓ 可溶性或膜型分子,调节补体活化,如I因子
3。补体受体
✓ 表达于各种细胞表面,与补体活性片段结合,如CR1-CR5
成分命名:
C1 :固有成分
B因子
C3a :裂解片段
补体活化途径的识别阶段
6.裂解C1s 5.裂解C1r
4.C1q亚单位构象改变 3.C1q头部与Fc段结合
2.Fc段构象改变
1.Ig,抗原结合
经典途径的激活阶段
Start
C1s裂解后产生的小片段:具有酶活性
C2b:具有酶活性
Fra Baidu bibliotek
小片段C4a,C2a 进 入液相
附着于细胞表面
膜攻击阶段
***三条补体活化途径共同末端通路 1.C5转化酶裂解C5,产生C5a,C5b.补体级联
及C2. ➢ 后续反应过程同经典活化途径。
➢ C反应蛋白可结合,活化C1q 分子.
MBL 途径中C3转化酶的产生
旁路途径
激活由C3开始
参与成分:C3、B、D、P因子 激活物:内毒素、酵母多糖、凝集的IgA、IgG4等
提供补体激活反应所需微环境
感染早期的防御机制
C3b:具酶活性
稳定结构
进入液相
引起炎症反应
第四节 补体的生物学功能
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
1。清除免疫复合物:免疫复合物IC激活补体,产生C3b,红 细胞表面的CR1与带有C3b的免疫复合物结合,运送至肝脏 被清除.
2。清除凋亡细胞。
参与适应性免疫
补体与凝血系统、激肽系统和纤溶系统等存在相互 作用。
小结
补体系统存在3条激活途径及共同末端通路. 参与机体的特异性和固有免疫应答过程. 正常补体系统的激活处于严格,精确的调控.
正常新鲜血清中含有???
霍乱弧菌+新鲜免疫血清
细菌溶解
56℃/30min
细菌凝集
正常新鲜血清
细菌溶解
?: 不耐热。 辅助特异性抗体介导的溶 菌作用。 正常血清即可含有。
第一节 概述
概 念 补体系统: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 液中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和自我调节功能
的蛋白质,包括30多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 蛋白。
C
—
iC3b:灭活的补体片段
1
:具有酶活性片段
补体理化性质及生成部位
多属β球蛋白,少数属α、γ球蛋白。 成份分子量及血清含量不一。 C3:含量最高。 血清含量相对稳定,与抗原刺激无关。 多对热敏感。 主要由肝细胞、巨噬细胞产生。
第二节 补体的激活
补体的激活的三条途径
1。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 2。补体活化的MBL途径 3。补体活化旁路途径 哪种途径在发挥抗感染作用中最早 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