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教案
第十二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展示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图片,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已经对课本知识有所了解,教师进一步放映临潼华清池的“兵谏亭”和当时西北文化报对西安事变的报道。
1.表格学史
教师简单介绍事件的背景,并结合课本小字介绍当时学生希望蒋介石联合共产党抗日的愿望,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同样采用分小组结合课前预习结果,请小组派代表完成表格的内容,同时也以此检测学生课前小组预习情况。
时间、地点目的经过结果影响
(1)时间、地点:1936年12月12日,西安
(2)目的:逼蒋抗日
(3)经过:扣押蒋介石,实行“兵谏”,通电全国,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事变发生后,各方对如何处置蒋介石态度不一。
国民党:
代表人物态度
亲日派何应钦杀蒋
亲英美派宋美龄放蒋
西安事变后,在如何处置蒋介石的问题上,存在着杀蒋、放蒋等不同意见。
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正方主张“杀蒋”,反方主张“放蒋”,学生张开讨论,根据当时的历史环境谈谈自己的意见和理由。
教师归纳总结:历史已经告诉我们,最终蒋介石是被放了,因为西安事变的解决会导致两个前途:一是引起新的内战,削弱抗日力量,二是结束十年内战,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所以中共以民族大义为重,派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到西安参加谈判,促成事变的和平解决。
和平解决有利于国共和解,有利于团结抗日,有利于全民族的根本利益。
(4)结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5)意义:请学生回答
两党停止内战、再次合作
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战争的历史转折点让学生畅所欲言,发散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华东师大版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华东师大版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本课内容标准如下:(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2、教材地位和作用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
而本课是本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开篇课,课文要点有三:一是九一八事变,二是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三是西安事变。
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把本课内容有机的融合为一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认识到随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侵略战争、中华民族危机日益加剧的情况下,中国从局部抗战逐步走向全民族抗战的过程,对整个单元的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学情分析根据学生的问卷调查的抽样统计结果,进行综合后,我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分析学生的基本情况。
1、知识现状: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学生对甲午中日战争、中共的诞生、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红军长征等已学内容的相关史实掌握得较好,也有少数同学知道一些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及张学良的一些知识。
总之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但零散不够系统,尚不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2、能力现状:有一定历史学习能力,如知道掌握一个历史事件应从背景、经过、结果和影响来着手;知道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角度入手;3、心理现状:好奇心和好胜心强,具有表现欲望,这一点从与学生的交流中可以看出,个个不甘落后争着回答问题。
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利用好其好胜的特点;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九一八事变的经过、结果;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表现;西安事变的背景、经过;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及意义。
历史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事变发生后,各方对怎样处置蒋介石态度不一。
代表人物
态度
亲日派
何应钦
杀蒋
亲英美派
宋美龄
救蒋
西 安 事 变
国民党
活动三
西安事变后,在怎样处置蒋介石旳问题上,存在着杀蒋、审蒋 、放蒋等不同意见。请根据当初旳历史环境谈谈你旳意见和理由。为何“杀蒋”不对?
西 安 事 变
贼喊捉贼
制造“九一八”事变旳罪犯板垣征四郎九一八源自变1931年日本骑兵进入沈阳
日军装甲车侵入沈阳
日军在沈阳残杀无辜百姓
“九·一八”事变炸弹碑位于柳条湖望花立交桥北侧
九一八纪念馆
“九·一八”事变博物馆
抗日联军
抗日英雄榜
杨靖宇
赵一曼
马占山
马本斋
工商界
学生请愿
海外爱国人士
(2)1932年,日本挟持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
中国与日本之间旳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民族危亡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体现:
1、中国共产党:2、东北人民:3、全国大中城市:4、工商业者:5、青年学生:6、国民党爱国将领:
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组织抗日救国联合会
抵制日货
请愿——国民政府对日宣战,收复失地
共产党
; 水雨情监测系统 水雨情监测设备 水库水位监测 水雨情监测 水雨情大数据系统
第12课
一、九一八事变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三、西安事变
一、九一八事变
1、背景:2、时间、地点:3、经过:4、成果:5、影响: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暴发严重旳经济危机,日本为了摆脱危机-------
1931年9月18日 沈阳
日本关东军“贼喊捉贼”
张学良下令东北军不抵抗
第十二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年月日
学校
贾村学校
姓名
王迎超
年级
八
学科
历史
课题
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道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的建立、东北抗日联军、西安事变等知识;能讨论归纳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或收集到的材料,初步分析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原因。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三、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1、背景与原因2、目的:逼蒋抗日3、西安事变的概况(P83)4、各界态度P545、结果6、影响:
拓展延伸:在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号召并领导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表现出民族的使命感和强烈的爱国心。
反思创新
布置作业
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号召并领导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表现出民族的使命感和强烈的爱国心。
学习重点
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本课的重点。
学习难点
深入浅出地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是本课的难点
学习准备
学习流程
一、导入新课,自学指导(时间:分钟)
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三、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见幻灯片10)
1、背景与原因2、目的:逼蒋抗日3、西安事变的概况(P83)4、各界态度P545、结果6、影响:
三、反馈展示,质疑释疑(时间:分钟)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原因,在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号召并领导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表现出民族的使命感和强烈的爱国心。
第12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板 制 垣 犯造 征 “ 四 九 郎 一 八 ” 事 变 的 罪
贼 喊 捉 贼
“攘 外 必 先 安 内”
力东 避北 无 冲寻 论 突衅 日 。, 本 我军 方队 应此 予后 不如 抵何 抗在 ,
蒋 介 石 不 抵 抗 命 令 :
—— 蒋 介 石 给
张 学 良 密 电
日军在沈阳残杀无辜百姓
2、抗日就亡运动高涨
本课认知:
(4)孩子们还是很单纯很可爱的,对历史上 关于战争特别是抗日战争没有一个完整的认 识,对其的误解甚至到了惊人的地步;更不 能认识到中国的抗战是付出惨重代价的,以 及付出代价的原因; (5)这样更反映出我们在本课教学过程中责 任重大。要对学生加强这些方面的认知教育, 让他们重新认识这段历史。同时要让他们认 识到,祖国的强大来自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 和奋斗,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努力学习的 教育。
2、过程与方法
(1)根据学情调查和本课内容饱 满、故事性强的特点,采取情境式教学, 辅之以视频资料和图表等手段,能有效 刺激感官、加强记忆。 (2)特别要抓住机会对学生加强爱 国主义教育。 (3)课前,布置课本剧的表演任务, 要求同学提前搜集资料熟悉课文;对于 重点难点‘西安事变’,以学生自主探 究的形式进行讨论,最后总结并辅以多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九一八事变使日本帝国主义成为中华民
族最危险和最凶恶的敌人,中国人民同日本 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 要矛盾。 (2)在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形势下,中国共 产党号召并领导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 的高潮,表现出强烈的民族的使命感和爱国 心。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充分展现了中国共 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的坦荡胸怀和抗日救国 的坚强决心。
3、重点与难点
12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4、[2011•巴彦淖尔]南京是历史名城。下列历史事件没发生在南京的是()
A.《南京条约》签订B.中华民国成立
C.南京国民政府覆灭D.九一八事变爆发
5、[2011•吉林]在中华民族生死关头,实行“兵谏”,逼蒋抗日的爱国将领是()
①张学良②杨虎城③李宗仁④傅作义
C.全民族抗战的开始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8、[2011•西宁]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下列哪次历史事件之后()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南京大屠杀D.七七事变
9、[2011•聊城]下边是某同学整理的“西安事变”资料卡片。卡片中表述错误的是事变的()
A.发生时间B.发动者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6、[2011•泰安]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该新闻报道的事件应是()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平型关大捷
7、[2011•岳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
A.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完全形成
教学重难点
重点: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深入浅出地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是本课的难点。
学习内容
学生学习记录或教师备课
[自主预习]——自读课完,完成下列题目
1、每年9月18日这一天,我国上百个城市都进行鸣笛活动,目的是教育国民不忘国耻。这一活动与下列哪次事件有关( )
A、《马关条约》签订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课题
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初中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名师教案 华东师大版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内容标准】(1)简述九一八事变的史实,知道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开始了局部抗战。
(2)了解西安事变的概况,认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的建立、东北抗日联军、西安事变等知识;能讨论归纳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或收集到的材料,初步分析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号召并领导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表现出民族的使命感和强烈的爱国心。
【教学要点】要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重点: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是本课的重点。
难点:深入浅出地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是本课的难点。
【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由歌曲导入: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我有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那无尽的宝藏?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提问:1、歌曲表达了什么?东北军民亡国之痛和期盼光复故地的思乡之情。
2、东北人民的痛苦从何而来?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
【新课探究】一、九一八事变1、分析背景和原因①日本侵略中国蓄谋已久;②急需摆脱经济危机;③国民党全力“剿共”,给日本侵华提供可乘之机。
2、事变经过时间: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制造九一八事变,炸毁柳条湖一小段铁路,却反诬系中国军队所为,并炮击东北军北大营,次日晨,攻占沈阳城。
3、国民党态度(1)国民政府: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
(2)东北军:张学良(1901--2001)按照蒋介石的旨意,下令东北军不予抵抗,退入关内。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教学设计
华东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教学设计偃师市顾县镇第一初级中学姚军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九一八事变史实,了解中国反日力量东北抗日联军。
掌握西安事变的过程及其影响。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分析说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内外因素;自行归纳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原因;理解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培养学生民族的使命感,激发强烈的爱国之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教学难点:正确理解西安事变的正确性及必要性。
【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新课:配以背景音乐《松花江上》师:今天,我将和大家一起走进一段中华民族有着悲痛和屈辱,也有着振奋人心的正义力量的历史。
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国内政局尚不稳定,资本主义世界又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早已对中国垂涎的日本在这种情况之下,为转移国内视线,可耻地将魔爪伸向了我国的东三省及内陆地区。
而中国有勇之士也在危急时刻奋起反抗,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反抗战歌。
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民族危机》历史展厅。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介绍历史背景,配以音乐,因八年级学生对抗日战争一幕了解不多,但爱国意识很强,因此营造一个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氛围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讲授新课:第一展厅:九一八事变——情景再现,夯实基础师:首先我们进入的是九一八事变的展厅。
1931.9.18日晚在中国东北上演的这样的一幕(通过播放历史电影短片《九一八事变》,带学生进入历史情境)看完视频抛出问题: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经过是怎样的?交由学生阅读课本,自主讨论,并引导得出:1、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借机发动侵略战争;2、蒋介石不要事态扩大的旨意,为日本迅速侵占东北打开了方便之门;3、满洲国是日本扶植下的傀儡政权,是日本侵略东北乃至全中国的工具。
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面对日军的侵略,蒋介石执行了什么政策?
中国内战给日本的侵略以可乘之机。
不抵抗
3、这项政策给中国带来什么恶果? 东北三省沦陷;伪满洲国建立。
5
蒋 介 石 给 张 学 良 的 密 电
我 方 应 予 不 抵 抗 , 力 避 冲 突 。
无 论 日 本 军 队 此 后 如 何 在 东 北 寻 衅 ,
渤海
日军侵略路线 日军侵占时间 日军侵占地区
7
山
西
河 (北京)
北平 天津
北
塘沽
渤海
旅顺
大连
抗 日 救 亡 运 动 高 涨
抗日救亡运动高涨有哪些具体表现?(76——78页) 1中国共产党: 发表抗日宣言
2东北人民:
3全国大中城市: 4工商业者:
组织抗日义勇军 组织抗日救国联合会
抵制日货 赴南京请愿
5青年学生:
13
日本
英美
共产党 国民党
14
博古、叶剑英、周恩来赴西安谈判
15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1、对推动国共两党 停止内战、再度合作、一致抗日 起了重 大历史作用。 2、成为由 3、
国内战争 走向
抗日战争
的历史转折点。
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初步形成。
16
17
1.右图是“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残历碑,这座造型特殊 的博物馆建立在南京。
2.九一八事变后不到半年,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敌手,主要 原因是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3.西安事变后,毛泽东率中共代表团赴西安谈判。
18
1、他是“中华民族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的真挚朋友。” 他是东北易帜、西安事变的主角,他是 张学良 。
历史初二上华师大版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教案
●历史初二上华师大版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教案●教学程序:●1、复习导入:●教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国民政府第二次“围剿”红军的时间以及红军前四次反“围剿”的结果。
指名学生答。
指出,正当蒋介石进行大规模围剿红军的时候,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
由此导入新课。
〔点击鼠标,展现课题《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讲授新课:●〔一〕、九一八事变●多媒体展示《九一八事变图示》:●九一八事变时间●经过发生变化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提出问题。
学生对照屏幕速读课文第一目,回答。
〔其中事变发生的原因,教师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补充说明。
〕明确: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阴谋。
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使东北地区很快沦亡,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同时,让学生欣赏课本插图和阅读小字部分,以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抗日救亡运动高涨●过渡:面对日军得寸进尺,步步进逼,蒋介石不做抵抗,眼看着大片国土的沦丧,中国人民能等闲视之吗?〔学生齐答:不能。
〕很快全国范围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浪潮。
●多媒体展示《抗日救亡运动高涨的图示》●抗日救亡运动高涨●中国共产党●东北人民大中城市爱国主义精神工商业者反抗外族侵略的斗争精●国民党爱国将领●让学生速读本目内容,欣赏图片,然后分组讨论,进行归纳总结。
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补充,交流。
●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适当归纳,进行思想教育:全国各地各种形式的抗日斗争,表达了整个中华民族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不屈不挠的反抗外族侵略的斗争精神,这是我们光荣的传统,应该发扬光大!● 〔三〕、西安事变● 过渡;日军占领东北地区后,是不是就停止侵略了呢?〔学生齐答:没有。
〕 ● 教师: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
自主思考,主动探究:多媒体展示“思考题〔1〕、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加深,蒋介石推行怎样的政策?● 〔2〕、中国共产党为推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做了哪些努力?”● 学生速读课文,师生共同努力,得出结论。
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下册《空前的民族危机》教案、教学设计
c.民族英雄的抗争精神对我们有何启示?
2.各小组展开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以下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
a.列出近代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及其主要内容。
b.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2)新课内容学习:讲解《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影响,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3)案例分析:选取典型历史事件,如林则徐禁烟、邓世昌血战黄海等,引导学生分析民族英雄的抗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4)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民族危机的严重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3.通过案例分析、问题驱动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组织课堂精神。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爱民族命运的情感,让学生明白民族危机的严重性,激发学生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2.通过学习民族英雄的抗争事迹,培养学生勇敢、坚强、正义的品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总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历史知识竞赛等形式,检测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3)个性化评价:针对学生的特长和兴趣,给予个性化的评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通过展示一系列近代中国割让领土、签订不平等条约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民族危机的严重性。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吗?这些事件对我国的民族命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华东师大版】八上历史: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教案
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知识与能力:
态度与价值观:在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号召难点:深入浅出地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必要性和正确性是本课的难点
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我有的同
总结:日
本
总结:张学良、杨虎诚两将军之所以发动事变,是为了反对蒋介石的“攘外必
先安内”的政策,也是深感追随蒋介石的“剿共”没有前途,而呼
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总结: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后仍坚持先安内、后攘外,在事变前夕,蒋还
杨施加压力,强令进攻红军,镇压学生请原。
凡此种种表明,总结:杀蒋必然激化矛盾,引发内战。
和平解决有利于国共和解,有利于):蒋介石为什么会同意“停止剿共,联红抗日”?
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正义呼声;
原因
总结: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在度合作,一致。
通过本课的板书,将本课的知识点在系统地提示一遍。
再能提些有价值的问题,以强化学生质疑意识与能力。
只有学中生疑,以疑促学,。
八年级历史《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教学设计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创新点(根据教学内容,配置学习资源和数字化工具,设计信息技术融合与创新点)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播放九一八事变的视频
了解事件的经过
使学生对该事件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或收集到的材料,初步分析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原因和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民族矛盾日益激化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号召并领导全国人民掀起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表现出民族的使命感和强烈的爱国心。以及国民党爱国将领的爱国之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对预备知识的掌握了解情况,学生在新课的学习方法的掌握情况,如何设计预习)
通过表格展示抗日救亡运动
自我总结
了解中国各个阶层的救亡运动
播放西安事变的视频
认真了解事件的经过,了解其爱国之情。
了解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设计本课的学习环节,要求体现信息技术与整个教学过程的深度融合)
一、以“预”为基础,突出“自主学习”
二、以“议”为铺垫,突出“合作交流”
三、以“点”为关键,突出“教师主导”
善于与学生合作
A、能B、一般C、很好
认真的学习态度
A、认真B一般C、不认真
积极思考问题
A、积极有创造性B一般C、不积极
当堂检测
A、优秀B良C差
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板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姓名
工作单位
年级学科
八年级历史
教材版本
华东师大版
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来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2课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教案 华东师大版 教案
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备课人课题教学目标党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原因,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历史意义教学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教学难点分析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到红军取得长征胜利在原因上的反差设疑自学(1)红军长征1长征的原因:2时间3出发地4、中央红军长征的大致过程①江西瑞金——湖南湘江——贵州遵义(强渡乌江,占领遵义,召开遵义会议)——贵州赤水河(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四川大渡河(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四川夹金山(翻雪山,过草地)——陕西吴起镇(1935年10月中共中央和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甘肃会宁(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
5、长征的意义(2)遵义会议1、时间:2、内容:3、意义:交流探究1、党中央和中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移?2、红军长征途中,除敌人围追堵截外,还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3、通过红军长征一课的学习,试归纳长征精神。
三、检测反馈1.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反革命“围剿”开始于( )A.1928年B.1929年C.1930年D.1931年2.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A.“八七”会议B.长征的胜利结束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遵义会议3.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 (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遵义会议的召开C.红军长征的胜利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4、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①四渡赤水②遵义会议召开③渡过乌江④强渡大渡河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5.在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地点是()A.遵义 B.会宁 C.吴起镇 D.陕甘宁革命根据地6.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B.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C.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革命的企图D.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牵制了敌军的力量7.长征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是在()A.四渡赤水河后 B.渡过金沙江后 C.强渡大渡河后 D.翻过大雪山后8、对长征的错误评价是()A.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C.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D.挫败了国民党第五次“围剿”9、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①井冈山②瑞金③遵义④南京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在思维链接中运用历史:请按右图上标号顺序,回答中央红军长征路线上的下列地点发生的历史事件:A、红军长征开始时间__ 年__ 月;红军长征的原因是因为__ __ ___ _B、长征途中,党中央在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会议最主要内容是确立了 __ __ 的正确领导C、红军长征中巧渡金沙江江,飞夺___ ______ 桥D、红军一、二、四三个方面军会师地点请回答:(1)这首诗是谁为什么事件而作?(2)“三军”指的是哪三军?(3)从长征的历史中,你受到了哪些革命传统教育?四、教学反思A CD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一、教学目标
1、识记:九一八事变伪满洲国的建立东北抗日联军西安事变
2、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
归纳张、杨发动西安事变的背景和原
因及中共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3、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
要矛盾。
中国共产党表现出的民族使命感和强烈的爱国心。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2、难点:深入浅出地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必要性和正确性。
三、教学用具及教学方法
1、中国地图
2、问题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出示一张中国地图,将其中的东北地区用色记区分开来。
然后提问:这是中国的什么地区?学生回答后,说明其领土、人口、经济指标在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占有重要的比例,但九一八事变后,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
以此导入新课。
1、九一八事变
设问(1):在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在九一八事变前以侵占过中国的哪些领土?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总结(以下同)。
总结:日本在甲午战争打败清政府后,于1895年通过不平等的《马光条约》侵占了台湾。
设问(2):日本为什么选择在1931年发动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
这一题可引导学生从日本的国内国外两方面的因素加以考虑。
总结:日本侵略中国蓄谋以久;从日本的国内因素看,它急需摆脱经济危机;从日本国外的因素看,国民党政权的全力“剿共”,给它侵略中国提供了可乘之机。
设问(3):为什么说九一八是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
“蓄谋已久”可以从日本1927年的东方会议为例,“精心策划”可介绍柳条湖炸铁轨事件。
设问(4):为什么东北地区仅四个多月就全部论三个?
总结:一方面是日军精心策划,倾力出动;另一方面是蒋介石不许东北军抵抗,客观上为侵略者开了方便之门。
设问(5):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总结:中国十分之一以上的国土变成日本的侵占下的殖民地,变成日本进一步扩大侵华的基地。
中国与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抗日救亡运动高涨
设问:九一八事变后,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表现在哪里?
其一,在东北沦陷后,人民群众自发组织抗日义勇军。
中共党员起核心作云的东北抗日联军坚持游击战争。
其二,许多大中城市的群众举行各种形式的抗日活动,要求国民党政府抗日。
其三,部分爱国将士坚持局部抗战,痛击日本侵略军。
3、西安事变
设问(1):课本83页图片中的报纸标题有“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全国民众迫切要求”
之句,请你说一说这样的分析张学良、杨虎诚发动政变的原因对不对?
总结:张学良、杨虎诚两将军之所以发动事变,是为了反对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也是深感追随蒋介石的“剿共”没有前途,而呼应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
设问(2):有没有可能不以兵谏的形式劝蒋抗日?
总结:蒋介石在九一八事变后仍坚持先安内、后攘外,在事变前夕,蒋还亲临西安对张、杨施加压力,强令进攻红军,镇压学生请原。
凡此种种表明,“劝蒋”无济于事,只有兵谏才能逼蒋抗日。
设问(3):中共为什么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总结:杀蒋必然激化矛盾,引发内战。
和平解决有利于国共和解,有利于团结抗日,有利于全民族的根本利益。
设问(4):蒋介石为什么会同意“停止剿共,联红抗日”?
总结:
第一,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正义呼声;
第二,国民党内爱国力量的舆论压力;
第三,中共的团结抗日主张,合情合理合民心,不便公开反对;
第四,蒋氏本人被扣,不得不顺从民意,接受现实。
设问(5):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是什么?
总结: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对推动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在度合作,一致抗日起了重大作云,成为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战争的历史转折点。
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4、 课堂教学小结
通过本课的板书,将本课的知识点在系统地提示一遍。
5、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的“习题分析”1
6、板书设计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
号召 感召
五、教后感
这一课学生对中共在处理西安事变这一事件中所采取的英明决策认识较深刻,对亲日派的险恶用心也认识较清楚。
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