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第五单元,净选加工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2020主管中药师考试《中药炮制学》课后练习:净选加工

2020主管中药师考试《中药炮制学》课后练习:净选加工

2020主管中药师考试《中药炮制学》课后练习第五单元净选加工一、A11、净制厚朴的处理方法是A、去心B、去毛C、去芦D、去核E、去皮2、净选时应去瓤的药物是A、栀子B、苍术C、枳壳D、黄柏E、知母3、心与肉作用不同,须分别入药的是A、巴戟天B、莲子C、远志D、牡丹皮E、麻黄4、金樱子去毛多采用A、刷去毛B、烫去毛C、燎去毛D、挖去毛E、撞去毛5、在产地趁鲜去皮的药材是A、桔梗B、桃仁C、辛夷D、益母草E、荆芥6、五味子一般需要A、刷去毛B、去枝梗C、去皮壳D、去毛E、去心7、须去木心的药物是A、柴胡B、巴戟天C、莲子D、麻黄E、党参8、益智仁的净制方法为A、去毛B、去心D、去残根E、去皮壳9、诃子的净制方法为A、去毛B、去根C、去核D、去心E、去皮壳10、炮制须烫去毛的药材是A、香附B、石韦C、鹿茸D、金樱子E、枇杷叶11、龙胆药材的净制方法是B、去残茎C、去枝梗D、去皮壳E、去芦头12、北山楂应A、去核B、去根C、去壳D、去毛E、去芦13、按净制要求,龟甲需进行A、去皮壳B、去残肉C、去尾足D、去头尾14、属于分离不同药用部位的是A、扁豆分离种皮和种仁B、厚朴分离栓皮C、枳壳分离瓤D、巴戟天分离木心E、党参分离芦头15、艾叶加工采用的方法是A、碾捣B、朱砂拌衣C、青黛拌衣D、揉搓E、制绒16、麻黄的加工方法是A、碾捣B、朱砂拌衣C、青黛拌衣D、揉搓E、制绒17、质地松软,须揉搓成团入药的是A、麻黄B、竹茹C、灯心草D、荷叶E、桑叶18、除去朱砂中混有铁屑的方法是A、挑选B、磁选C、筛选D、水选E、风选19、除去昆布中盐分的方法的是A、淘洗B、洗净C、浸漂D、筛选E、挑选二、B1、A.燎去毛B.刷去毛C.烫去毛D.挖去毛E.撞去毛<1> 、骨碎补应A B C D E<2> 、鹿茸应A B C D E<3> 、香附应A B C D E2、A.燎去毛B.刷去毛C.去心D.去芦E.去瓤<1> 、牡丹皮应A B C D E<2> 、鹿茸应A B C D E<3> 、石韦应A B C D E<4> 、桔梗应A B C D E<5> 、青皮应A B C D E3、A.挑选B.筛选C.风选D.水选E.磁选<1> 、乌梅、山茱萸清除杂质的方法是A B C D E<2> 、车前子、莱菔子清除杂质的方法是A B C D E4、A.碾捣B.制绒C.朱砂拌衣D.揉搓E.青黛拌衣<1> 、为增强宁心安神作用,远志宜A B C D E。

中药炮制学复习重点

中药炮制学复习重点

中药炮制学第一节概述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之一。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上述概念可在A型题和X型题中出现。

汉代所说的“角发”“燔治”即是最早的炭药——血余炭。

“口父咀”即是当时的切制饮片。

到刘宋时代,雷敩撰成《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其中有330味中药记有“修治”专项。

明代缪希雍撰的《炮炙大法》是我国第二部炮制专著,并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雷公炮炙十七法。

清代张仲岩著《修事指南》为我国第三部炮制专著,其中多源于《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张氏认为炮制在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他说:“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无验也”。

多出A 或B型题。

第二节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及其对药性的影响1.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

炮制工艺的确定应以临床需求为依据。

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

中药的净制、切制、加热炮制与加辅料制均可影响临床疗效。

加热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手段,其中炒制、煅制应用广泛。

许多中药经炒制后,可杀酶保苷,如芥子,牛蒡子等;煅制常用于处理矿物药,动物甲壳及化石类药物,能使质脆易碎,而且作用也会发生变化。

如白矾煅后燥湿、收敛作用增强。

血余煅炭后能止血。

川乌、草乌加热煮制后,其毒性显著降低,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中药经辅料制后,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毒副作用方面都会发生某些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

多出X型题。

2.炮制对药性的影响炮制对药性的影响包括对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的影响等。

(1)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一是通过“反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以缓和药性。

如栀子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二是通过“从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增强疗效。

中药炮制学复习资料

中药炮制学复习资料

中药炮制学复习资料绪论一、中药炮制的含义。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二、中药炮制学的含义。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第一章中药炮制有哪些传统的制药原则及具体制药方法?其含义?各举3例说明。

传统的制药原则: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

具体方法为:或制其形,或制其性,或制其味,或制其质。

相反为制:指用药性相对立的辅料(包括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改变药性。

如用辛热升提的酒来炮制苦寒沉降的大黄,使药性转降为升;用辛热的吴茱萸炮制黄连,可杀其大寒之性;用咸寒润燥的盐水炮制益智仁,可缓和其温燥之性。

相资如指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

如咸寒的盐水炮制苦寒的知母、黄柏,可增强滋阴降火作用;酒炙仙茅、阳起石,可增强温肾助阳作用;蜜炙百合可增强其润肺止咳的功效;蜜炙甘草可增强补中益气作用。

相畏为制:是指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

如白矶、石灰、皂荚制半夏、南星;蜂蜜、童便、黑大豆、甘草、豆腐制川乌。

相恶为制:是中药配伍“相恶”的延伸应用。

指两种药物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作用降低或功效丧失。

如米泔水制苍术:麸炒枳实;煨木香。

制其形2是指改变药物的外观形态和分开药用部位。

白芍切片;当归和甘草分根梢入药;莲子分莲子肉和莲子心。

制其性是指通过炮制改变药物的性能。

升提的酒炮制苦寒沉降的大黄,使药性转降为升(“同相反为制”)制其味是指通过炮制,调整中药的五味或矫正劣味。

紫河车酒炙,乳香和没药醋,矫味矫臭。

而且紫河车酒制增加了辛温之性味,温肾壮阳之力更强;乳香、没药增加了酸味,更专入肝经。

制其质即通过炮制,改变药物的性质或质地。

如穿山甲砂炒至酥泡,龟甲、鳖甲砂炒至酥脆,矿物药煅或卒等,均有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或易于粉碎。

何首乌黑豆汁拌煮后,味转甘而性转涩,增强了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的作用。

中药炮制复习资料

中药炮制复习资料

第一章1.叙述中药炮制、中药炮制学的概念及区别。

中药炮制: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要点:①理论依据②炮制的目的要求③强调根据药材自身的④制药技术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是一门综合应用性学科2.叙述中药炮制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及主要特点。

1.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春秋战国至宋代(公元前722年至公元1279年)2.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金元、明时期(公元1280年至1644年)3.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清代(公元1645年至1911年)4.炮制振兴发展时期现代(1911年至今)3.叙述中药炮制各历史时期的主要著作及论述。

(一)春秋战国至宋代1.春秋战国时期《五十二病方》提出了“止血者燔发”,收载有“炮、炙、燔、煅、熬”等炮制术语。

《黄帝内经》中“治半夏”“角发”、“燔治”是最早的炭药-血余炭口父咀—当时的切制饮片2.秦汉时期(1)炮制理论方面:炮制的目的和原则初步建立《神农本草经》:①首次提出了生熟异用②炮制降毒③强调产地加工3.魏晋南北朝成就:炮制理论和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1)炮制理论方面《本草经集注》(陶弘景)陶弘景将炮制技术进行归纳,是最早的炮制分类方法;《雷公炮炙论》(雷斅)标志着中药炮制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分支学科南北朝刘宋时期的雷斅《雷公炮炙论》第一部炮制专著,总结了当时炮制成就、创建了炮制新方法、运用辅料炮制药物。

4.隋唐五代《新修本草》:世界最早的药典首次将炮制列入法定范围;5.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是宋代第一部国家成药规范,(类《药典》),依法炮制,法定了制药标准(二)金元、明时期《本草蒙筌》第一次系统概括了辅料炮制的作用缪希雍《炮炙大法》为第二部炮制专著,共载药439种。

(三)清代张仲岩著《修事指南》为第三部炮炙专著,载药232种,较为系统地叙述了各种炮制方法。

中药炮制复习重点总结

中药炮制复习重点总结

中药炮制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制霜法:药物经过去油制成松散粉末或析出细小结晶或升华,煎熬成粉渣的方法.2、炙法:将选净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人药物组织4、相畏为制:利用某种辅料来炮制药物,以制约该药物的毒副作用,例如:生姜制半夏5、发芽法:将净选后的新鲜成熟的果实或种子,在一定的温度或湿度条件下,促使萌发幼芽的方法。

6、发酵法:经净制或处理后的药物,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由于真菌和酶的催化分解作用,使药物发泡、生衣的方法。

7、水飞法: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质,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贝壳类药物经反复研磨,而分离制备极细腻粉末的方法。

8、煅法:将药物直接放于无烟炉火中或适当的耐火容器内煅烧的一种方法.9、风化:指某些含有结晶水的矿物药,经风吹日晒或过分干燥而逐渐失去结晶水成为粉末的现象。

10、泛油即走油,指药物中所含的挥发油、油脂、糖类等,因受热或受潮在表面出现油状物质和质地返软、发黏、颜色变浑,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

11、相资为制:用药性相似的辅料或某种炮制方法来增强药效,例如盐水制知母12、炒炭存性:是指药物炒炭时,走部分炭化,但应保存部份药物固有气味,不能全部炭化,更不能灰化。

13、煅淬法:将药物在高温有氧条件下煅烧至红透后,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骤然冷却的方法。

14、对抗: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同贮或采用一些有特殊气味的药物同贮而起到抑制虫蛀,霉变的方法。

15煨法: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置于加热的滑石粉中,或将药物置于加热的麦麸中,或将药物铺摊吸油纸上,层层隔纸加热,以除去部分油质16蜜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炼蜜拌炒的方法。

17燀法:将药物置沸水中浸煮短暂时问,取出,分离种皮的方法。

18辅料:是指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它对主药可起协调作用,或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或减轻副作用,或影响主药的理化性质.19酒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酒拌炒的方法。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中药炮制学培训资料一、填空题1(净选加工的目的是:_分离药用部位__,___进行分档__,____除去非药用部分___,__除去泥砂杂质及虫蛀霉败品____.2(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的方法有___去根__,__去茎__,__去皮壳__,_去毛_,_去心__,去芦_,__去核__,_去瓤__,_去枝梗__,_去头尾足翅__,___去残肉去杂质_,___去霉败品等.3(去皮壳的药物大致有__皮类药物____,___根及根茎类药物____,___果实及种子类药物____三类。

4(去除杂质的方法有___挑选___,__筛选___,__风选_,__水选_等几种。

5(凡是直接___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____或___中成药生产____用的所有药物,统称为饮片。

6(饮片切制的目的在于__便于成分的煎出_、__利于炮炙__、___利于调配和制剂__、___便于鉴别____,____ _利于贮存__.7(水处理软化药材的原则为___少泡多润____、___药透水尽____.8(常用的水处理方法包括有___淋法____、__淘洗法_____、__泡法_____、___漂法____、_____润法__.9(检查药材软化程度的方法主要有__弯曲法手捏法___、__穿刺法__、____指掐法___、_手捏法等,其中_____弯曲法__适用于___长条状药材_____;_____ _指掐法___适用于___ 团块状___;___穿刺法__适用于__粗大块状_____;___手捏法____适用于___不规则的根和根茎类药材____.10(剁刀式切药机适宜于_全草类__药材的切制,不适宜于____颗粒类___药材的切制。

11(人工干燥的温度,一般药物以不超过___80?____为宜,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以不超过____50?___为宜。

12(干燥后的饮片含水量应控制在__7,——13,_为宜。

13(炒黄的火候有__文火_____、_中火______、___武火____.14(炒法的操作有___清炒____、__加辅料炒_____.15(炒黄程度的判定方法有____对比看_、__听爆声__、___闻香气_、_看断面_.16(清炒法根据炒制程度又可分为___炒黄法____,__炒焦法_____,___炒炭法____.17.炒制饮片时的注意事项有_____大小分档炒__,___拌炒均匀____,___出锅迅速、锅要预热____.18(炒焦所用火候是____中___火或_ 武____火。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资料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资料

中药炮制学考卷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第一部中药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的作者是()A、张景岳B、雷敩C、张仲岩D、缪希雍E、李时珍2、指出下列哪项炮制原则属于“从制”()A、胆汁制天南星B、胆汁制黄连C、酒制地黄D、姜炙黄柏E、酒制黄连3、对含生物碱的药物,常选择何种辅料炮制以提高其溶出率()A、食醋B、盐水C、米泔水D、蜂蜜E、姜汁4、藤黄的炮制方法是()A、姜炙B、甘草制C、荷叶制D、米炒E、麸炒5、麸炒白术的炮制作用是()A、缓和辛燥之性,以免伤中B、缓和辛散走窜之性,以免耗气伤阴C、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和胃作用D、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止泻作用E、炒后性偏温补,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疗效6、具有清热凉血、软坚散结、强筋骨、引药下行、解毒防腐等作用的炮制辅料是()A、米泔水B、甘草汁C、黑豆汁D、盐水E、胆汁7、一般药物的干燥温度是()A、40—50℃B、50-60℃C、60—70℃D、70-80℃E、80—90℃8、欲发挥黄柏清上焦湿热作用,宜选用的炮制品是()A、生黄柏B、萸黄柏C、姜黄柏D、酒黄柏E、黄柏炭9、具有理气、止血、行水、消肿、解毒等作用的辅料是()A、食盐水B、酒C、生姜汁D、甘草汁E、米醋10、清除骨碎补表面的绒毛的方法是()A、刷净法B、刮除法C、砂烫法D、挖净法E、火燎法11、以100公斤药材计算,炙法中生姜的常用量是()A、5 ㎏B、10㎏C、10—15㎏D、15-20㎏E、10—20㎏12、欲缓和大黄泻下作用,增强活血祛瘀功效,宜选择()A、生大黄B、大黄炭C、蜜大黄D、酒大黄E、熟大黄13、能缓和麻黄辛散发汗力,增强宣肺止咳平喘作用的炮制品是A、生麻黄B、炙麻黄C、麻黄绒D、炙麻黄绒E、泡麻黄14、炮制朱砂成细粉的方法与哪项无关()A、水飞水粉B、碾成粉C、研磨成粉D、煅烧成粉E、以上都不是15、芒硝的炮制辅料是()A、胆汁B、白矾C、甘草D、萝卜E、童便16、石膏煅制的主要目的是()A、增强疗效B、降低毒性C、减少副作用D、便于制剂和调剂E、产生新疗效17、发酵法的适宜温度是()A、18℃-25℃B、30℃—37℃C、5℃—10℃D、25℃-30℃E、45℃—50℃18、炮制法半夏的辅料是()A、生姜B、白矾C、生姜、白矾D、生姜、甘草E、生石灰、干草19、黄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水浸软后切薄片B、温水浸软后切薄片C、水沸后,蒸30分钟D、水浸煮30分钟E、水沸后,蒸2至4小时20、常用鳖血制的药物是()A、香附B、益智C、当归D、柴胡E、白芍(二)多项选择题21、党参的炮制品有()A、党参B、炙党参C、醋党参D、米炒党参E、酒炒党参22、《药典》炮制通则的分类方法之内容是()A、净制B、切制C、炮制D、水制E、火制23、常用煅炭的药物是()A、灯心草B、荷叶C、棕榈D、血余炭E、地榆24、醋炙法常用于炮制的药物有()A、散瘀止痛药B、疏肝理气药C、攻下逐水药D、补肝肾药E、治疝气药25、常用甘草汁制的药物有()A、巴戟B、远志C、吴茱萸D、黄精E、杜仲26、制备姜汁常用的方法有()A、姜汤煮法B、姜汁煎法C、捣汁法D、煮汁法E、姜汁炒法27、生地黄制成熟地黄后()A、药性由寒转温B、仍有凉血作用C、味由苦变甜D、滋阴补血E、兼具益精填髓之功28、常用先炒药后加辅料拌炒法操作的药物有()A、知母B、乳香C、黄连D、五灵脂E、没药29、可以用吸湿回润法软化的药物是()A、灯心草B、当归C、棕榈D、怀牛膝E、川芎30、加热炮制后能达到杀酶保甙目的的药物有()A、地黄B、木通C、黄芩D、苦杏仁E、菊花二、是非题(每小题1 分、共6分)1、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是中药炮制研究的核心内容()2、修制是炮制的意思()3、药物煮制时,一般是加水过药面2mm-3mm,以文火共煮至内无干心,药透汁尽为度。

中药炮制学复习资料整理

中药炮制学复习资料整理

中药炮制学复习资料整理一中药炮制的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2)改变或缓和药性3)增强药物疗效4)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部位和趋向5)便于制剂和调剂6)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7)矫味矫臭,利于服用二净选与切制A 净选加工的目的1)分开药用部位1.麻黄麻黄根;首乌首乌藤;天花粉瓜蒌紫苏紫苏子紫苏梗;金银花忍冬藤2.莲子心莲子肉3.槟榔大腹皮;橘红橘核;花椒花椒目4.白扁豆扁豆衣5.当归身当归尾当归头;珍珠母珍珠2)进行分档,便于切制和炮炙3)除去非药用部位1.去根,茎,去地上部分:如柴胡只需根入药2.去枝梗3.去皮壳(去除皮类药材的栓皮):去皮免损气如附子,大黄用时皆去黑皮a)树皮类中药:杜仲,黄柏,厚朴,肉桂,桑白皮刮净栓皮b)要求去皮的根,根茎,块茎或鳞茎类中药c)要求去皮的茎木类中药:川木香,苏木,沉香d)果实类中药:豆蔻,砂仁,除壳取仁e)种子类中药:苦杏仁,薏苡仁,去假种皮4.去毛刺:马钱子,金樱子(挖去毛),狗脊,骨碎补5.去心:丹皮,巴戟天,远志6.去核:钶子,山萸肉,乌梅7.去瓤:枳壳8.去头足翘:斑蝥,乌鞘蛇,蕲蛇4)除去泥沙杂质及虫蛀霉变品如:芒硝,海藻,海带各类重点一;炒法1.固体辅料炒法分为:麸炒,米炒,土炒,砂炒,蛤粉炒,滑石粉炒。

a)麸炒:苍术,枳壳b)米炒:党参,斑蝥c)土炒:白术,山药d)砂烫:鳖甲,鸡内金,马钱子,骨碎补,狗脊e)蛤粉炒:阿胶f)滑石粉炒:刺猬皮,水蛭清炒法:炒黄,炒焦,炒炭a)炒黄:芥子,白果,莱菔子,牛蒡子,牵牛子,苍耳子,王不留行,酸枣仁,薏苡仁炒焦:山楂,栀子,槟榔炒炭:槐花,干姜,小蓟,蒲黄,荆芥,侧柏叶,乌梅,白茅根煅炭:血余炭,棕榈,灯芯草2.酒炙:黄连,大黄,蕲蛇,当归,川芎,续断,白芍,桑枝,丹参3.醋炙:柴胡,延胡索,香附,乳香,莪术,三棱,芫花,甘遂,京大戟4.盐炙:知母,杜仲,黄柏,泽泻,橘核,砂仁,车前子,菟丝子5.姜炙:竹茹,厚朴,草果6.蜜炙:甘草,麻黄,黄芪,紫菀,枇杷叶,百合,百部,白前,款冬花,旋复花,桑白皮7.油炙:淫羊藿8.煅制:明煅,煅淬A)明煅:白矾,石膏,石决明,珍珠母,牡蛎B)煅淬:自然铜,炉甘石,9.蒸煮褝制A.蒸制:何首乌,黄芩,地黄,黄精,女贞子,五味子,山茱萸B.煮制:川乌,草乌C.褝制:苦杏仁,桃仁,白扁豆10.复制:附子炮制习题经常性出现问题炒黄的目的A:利于有效成分的溶出,增强疗效。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

中药炮制学考试题

中药炮制学培训资料一、填空题1.净选加工的目的是:_分离药用部位__,___进行分档__,____除去非药用部分___,__除去泥砂杂质及虫蛀霉败品____.2.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的方法有___去根__,__去茎__,__去皮壳__,_去毛_,_去心__,去芦_,__去核__,_去瓤__,_去枝梗__,_去头尾足翅__,___去残肉去杂质_,___去霉败品等.3.去皮壳的药物大致有__皮类药物____,___根及根茎类药物____,___果实及种子类药物____三类。

4.去除杂质的方法有___挑选___,__筛选___,__风选_,__水选_等几种。

5.凡是直接___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____或___中成药生产____用的所有药物,统称为饮片。

6.饮片切制的目的在于__便于成分的煎出_、__利于炮炙__、___利于调配和制剂__、___便于鉴别____,____ _利于贮存__.7.水处理软化药材的原则为___少泡多润____、___药透水尽____.8.常用的水处理方法包括有___淋法____、__淘洗法_____、__泡法_____、___漂法____、_____润法__.9.检查药材软化程度的方法主要有__弯曲法手捏法___、__穿刺法__、____指掐法___、_手捏法等,其中_____弯曲法__适用于___长条状药材_____;_____ _指掐法___适用于___ 团块状___;___穿刺法__适用于__粗大块状_____;___手捏法____适用于___不规则的根和根茎类药材____.10.剁刀式切药机适宜于_全草类__药材的切制,不适宜于____颗粒类___药材的切制。

11.人工干燥的温度,一般药物以不超过___80℃____为宜,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药材以不超过____50℃___为宜。

12.干燥后的饮片含水量应控制在__7%——13%_为宜。

13.炒黄的火候有__文火_____、_中火______、___武火____.14.炒法的操作有___清炒____、__加辅料炒_____.15.炒黄程度的判定方法有____对比看_、__听爆声__、___闻香气_、_看断面_.16.清炒法根据炒制程度又可分为___炒黄法____,__炒焦法_____,___炒炭法____.17.炒制饮片时的注意事项有_____大小分档炒__,___拌炒均匀____,___出锅迅速、锅要预热____.18.炒焦所用火候是____中___火或_ 武____火。

各章中药炮制学复习资料

各章中药炮制学复习资料

1中药炮制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药材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和临床应用需要,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2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历史沿革、传统理论、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炮制原理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极具发展前景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3炒炭存性:是指药物在炒炭时只能使其部分炭化,更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仍保存药性。

4净度是中药炮制品的纯净程度,即炮制品中含杂质及非药用部位的限度。

5泛油(泛糖)、走油是指含有挥发油、脂肪油的药物,在一定温度、湿度的情况下,油脂外溢,质地返软、发粘、颜色变浑,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

6对抗同贮法: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放在一起保存而起到抑制虫蛀、霉等的储存方法。

7净制是指药材在切制、炮炙或调配、制剂前,均应选取规定的药用部分,除去非药用部位、杂质及霉变品、虫蛀品、灰屑等,使其达到药用的纯度标准的方法。

8.饮片切制是将净选后的药物进行软化,切成一定规格的片、丝、块、段等炮制工艺。

9.饮片:凡是直接供中医临床调配处方或中成药生产用的所有药物10.炒法:炒制是将净选切制后的干燥药材,在不同火力加热容器内不断翻动至所需程度的炮制方法。

11.火候:反映药物的受热程度和加热时间、火力大小的综合概念13.火色:药物炒制受热后色泽的改变14.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的炮制方法。

15.煅法:指将药物直接放于无烟炉火中或适当的耐火容器内煅烧的方法16.明煅法:药物煅制时,不隔绝空气的方法称明煅法,又称直火煅法。

17.煅淬法:将药物按明煅法煅烧至红透后,立即投入规定的液体辅料中聚然冷却的方法称煅淬。

18.扣锅煅法(暗煅):药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煅烧成炭的方法称扣锅煅法,又称密闭煅、闷煅。

19.蒸法:将净选后的药物加辅料或不加辅料装入蒸制容器内用水蒸气加热或隔水加热至一定程度的方法。

20.煮法:将净选过的药物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置适宜容器内,加适量清水同煮的方法21燀法:药物置沸水中浸煮短暂时间,取出,分离种皮的方法22.复制法:将净选后的药物加入一种或数种辅料,按规定操作程序,反复炮制的方法。

中药炮制复习资料

中药炮制复习资料
三、调整方剂部分适应症,扩大应用范围。
四、适应方剂的剂型要求,保证临床安全有效。
14.临床选用炮制品的一般原则是:
一、全面掌握各炮制品的药性和作用特点(如当归);
二、根据组方特点和用药意图选用炮制品。
炮制对制剂的影响:①饮片是汤剂和中成药的基本原料;②汤剂和中成药对饮片的外观和内在质量的要求。
二、炮制对升降沉浮的影响。
三、炮制对归经的影响。
四、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
去毒的途径:1.使毒性成分发生变化。2.毒性成分含量减少。3.利用辅料的解毒作用。
12.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中药必须经过炮制,才能适应中医辩证施治、灵活用药的要求。而炮制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大特色,也是去除毒性、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
①质地致密、坚实的宜切薄片,如当归、白芍、乌药、天麻。
②质地松泡、粉性大的宜切厚片,如山药、丹参、甘草、黄芪等。
③为突出鉴别特征,或外形美观、或便于切制可分别选用直片、斜片、块等。大黄、何首乌、山药、黄芪、桂枝。
④细长易煎出,切段,木贼、薄荷、麻黄、益母草。
⑤皮类药物宜切细丝(长2~3mm)如黄柏、桂皮、合欢皮、秦皮等。宽大叶类宜宽丝(长
1.基本工序(炮制工艺):原药、净选加工(净制)、饮片切制、炮制(炒炙蒸煮……)
2.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是遵循中医药理论体系,在继承中药传统炮制技术和理论的基础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①研究炮制理论,②改进(规范)炮制工艺,③制订饮片质量标准,以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保证临床医疗用药的安全和有效,从而不断创新与发展本学科。
4除去泥沙杂质及虫蛀霉变品。
25.净选加工的主要内容:清除杂质、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其他加工。
常用方法:

中药炮制复习资料

中药炮制复习资料

中药炮制复习资料1.中药炮制学的基本任务:①探讨炮制机理(包括中药炮制减毒、增效、缓和药性以及产⽣新药效的机理研究;对象:炮制过程中所发⽣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对药理作⽤和这些的改变)②改进炮制⼯艺(机械化、⾃动化、科学化发展)③制订饮⽚质量标准(饮⽚的外观因素:形、⾊、⽓、味;临床药效是内在评价炮制质量的指标;制订饮⽚质控⽅法和标准)2.中药炮制和中药炮制学的概念: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药的要求和药物⾃⾝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采取的⼀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艺、规格标准、历史沿⾰及其发展⽅向的学科。

3.(了解)中药炮制学和其他学科关系4.中药炮制的起源:(1)中药的发现和应⽤(2)⽕的出现和应⽤,炮⽣为熟,形成中药炮制的雏形(3)酒的发明与应⽤,产⽣了辅料制法,充实了药物炮制的内容。

(4)陶器的发明与应⽤,创造了必要的⼯具条件。

5.中药炮制的发展:(⼀)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春秋战国⾄宋代;公元前722年⾄公元1279年)1.春秋战国时期《五⼗⼆病⽅》是我国最早记载炮制内容的医⽅书《黄帝内经》“燔治”“⾓发”是最早的炭药-⾎余炭;制半夏2.秦汉时期(1)炮制理论汉代《神农本草经》我国第⼀部药学专著(⽣熟异⽤学说;炮制减毒;药⽤部位的选择;切制对药效影响。

)(2)炮制技术⽅⾯药物炮制与配伍、剂型、煎法、服⽤密切相关炮制技术范围:净制、切制、炒制、蒸煮煅发酵重视毒剧药物的炮制应⽤,半夏“令⽔清滑尽,洗不熟有毒”3.魏晋南北朝时期(1)炮制理论《本草经集注》梁代陶弘景,是我国第⼆部中药专著《雷公炮炙论》刘宋时代雷敩,我国第⼀部炮制专著(2)炮制技术⽅⾯应⽤辅料炮制药物:⽣姜汁解半夏毒炮制⼯艺合理实⽤性强:⼤黄蒸、吴茱萸醋制炮制⼯艺⽔平提⾼:朱砂“研细如粉”;天门冬“微⽕烘”;炼丹术4 .隋唐五代《备急千⾦要⽅》唐代药王孙思邈所著,是我国最早的临床实⽤百科全书《新修本草》唐代苏敬修订的世界最早药典5.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宋代陈师⽂等编撰,是第⼀部官⽅颁布的炮制规范(⼆)中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元、明;公元1280年⾄1644年)6.(⾦元、明时期)《本草蒙筌》明代陈嘉谟所著“⽕制四,有煅, 有炮,有炙,有炒之不同.⽔制三,或渍,或泡,或洗之弗等;⽔⽕共制者,若蒸若煮⽽有⼆焉”三类分类法“制造资⽔⽕”中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味反失……。

中药炮制学复习总结

中药炮制学复习总结

1、: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和药材自身的性质,按医疗、调剂、制剂的要求对中药材进行加工处理的技术。

2、:中药炮制学是研究中药炮制学的原理、工艺、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

3、: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药;一药多用;便于调剂;便于制剂;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4、:中药炮制具有独特性与古老性。

5制的演变。

6、《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方书,其中载有多种炮制方法。

《黄帝内经》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医书,书中有“治半夏”等炮制方法。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东汉时期,是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

《新修本草》由唐代官府主持编写,是我国的第一部药典。

7、《雷公炮炙法》普通认为成书于南北朝刘宋时代,是我国第一部炮炙专著。

《炮制大法》是我国中药炮制第二部专著。

《修事指南》为清代张仲岩著,是第三部中药炮制专著。

8、《本草纲目》专门列出“修治” ----- “炮制”《修事指南》中的“修事” ----- “炮制”9、:修治(净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方法(发芽、蒸馏)1,亦即制其太过,扶其不足。

2: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或者相杀)为制、相恶为制。

:是指用药性相反的辅料或者药物来制约中药的偏性或者改变药性。

(黄连姜(党参蜜炙,黄连胆汁炙)(半夏畏生姜)弱,使之趋于平和,以免损伤正气。

(麻黄蜜炙)3:全草切段、种子炒黄炒爆、矿物药的锻制:通过炮制改变药物的寒热、温凉、归经或者升降沉浮的性质,例:天南星辛温,胆汁制,降低辛温之性。

:通过炮制调整药物的酸、甘、苦、辛、咸五味或者矫正不良气味。

例:炒制山查减其酸性,缓和对胃的刺激作用。

(炒炭、蒸制、燀制1、对生物碱的影响:中药经净制可分离药用部份,使富含药效成份的部位得以富集,如麻黄与麻黄根含有不同类型的生物碱,净制分离后方能使麻黄主发汗,麻黄根则主止汗。

2、某些含苷类成份的中药材往往在组织细胞中含有相应的分解酶,在一定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苷类成份可被相应的酶所分解,从而使药效成份减少,影响疗效,甚至产生毒性及不良反应。

中药炮制考试资料

中药炮制考试资料

名词解释:1.从制:顺着药物的性味炮制的方法,如胆汁制黄连,热者益热。

2.反制:逆着药物的性味炮制的方法,如姜炙黄连,以热制寒。

3.对抗同贮:对抗同贮法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放在一起保存,以防治虫蛀或霉变的一种贮存方法。

如丹皮与泽泻、山药、白术、天花粉等同贮。

4.水飞:某些不溶于水的矿物药,利用粗细粉末在水中悬浮性不同,将不溶于水的矿物药、贝壳类药物反复研磨,而分离制备极细腻粉末的方法。

5.暗煅:药物在高温缺氧条件下段烧成炭的方法称扣锅煅法,又称密闭煅、闷煅、暗煅。

6.抢水洗:快速洗涤药材,缩短药材与水的接触时间。

7.泛油:又称走油,是指含有挥发油、脂肪油的药物,在一定温度、湿度的情况下,造成油脂外溢,质地返软、发粘、颜色变浑,并发出油败气味的现象。

8.清炒:不加任何辅料炒的方法。

9.火候:药物加热过程中,火力大小的应用,加热时间的长短。

10.炒炭存性:是指药物在炒炭时只能使其部分炭化,更不能灰化,未炭化部分仍应保存药物的固有气味。

11.制霜:药物经过去油制成松散粉末或析出细小结晶或升华的方法称为制霜法。

12.煅法:将药物直接放于无烟炉火中或适当的耐火容器内煅烧的一种方法。

13.明煅:药物煅制时,不隔绝空气的方法称为明煅法。

14.败片:在中药饮片切制过程中所有不符合切制规格、片型标准的饮片,都称为败片。

15.炒黄:是将净制或切制过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或中火加热,并不断翻动或转动,使药物表面呈黄色或颜色加深,或发泡鼓起,或爆裂,并逸出固有气味的方法。

16.炒焦:是将净制或切制过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并具有焦香气味。

简答题1.通过炮制降低药物毒性的途径是什么?答:研究发现,炮制可降低或消除有毒副作用成分的含量以解毒。

如硫黄、雄黄、赭石炮制以减砷;朱砂水飞以减游离汞;马钱子砂烫以减的士宁、马钱子碱的含量;巴豆制霜以减脂肪油和使蛋白变性;斑蝥烘炒以减斑蟊素、蚁酸含量等。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资料

中药炮制学试题及答案资料

中药炮制学考卷一、 选择题(每小题 1分,共30分) (一) 单项选择题 1、 我国第一部中药炮制专著《雷公炮炙论》的作者是( A 、张景岳 B 、雷敩 C 、张仲岩 D 、 缪希雍 E 、李时珍 2、 指岀下列哪项炮制原则属于 从制”( ) A 、胆汁制天南星 B 、胆汁制黄连 C 、 酒制地黄 D 、姜炙黄柏 E 、 酒制黄连 3、 对含生物碱的药物,常选择何种辅料炮制以提高其溶出率( A 、食醋 B 、盐水 4、 藤黄的炮制方法是( A 、姜炙D 、 米炒 5、 麸炒白术的炮制作用是( 缓和辛燥之性,以免伤中 缓和辛散走窜之性,以免耗气伤阴 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和胃作用 缓和辛燥性,增强健脾止泻作用 炒后性偏温补,利于煎出有效成分,提高疗效 A 、 B 、C 、D 、E、 E 、 C 、米泔水 ) 甘草制 麸炒 D 、蜂蜜 E 、 姜汁 C 、荷叶制 6、具有清热凉血、软坚散结、强筋骨、引药下行、解毒防腐等 作用的炮制辅料是( ) A 、米泔水B 、甘草汁C 、黑豆汁 7、 一般药物的干燥温度是( A 、40-50 C B 、50-60 CD 、70-80 CE 、80-90 C 8、 欲发挥黄柏清上焦湿热作用,宜选用的炮制品是( A 、生黄柏 D 、酒黄柏9、 具有理气、止血、 A 、食盐水D 、甘草汁D 、盐水E 、胆汁) C 、60-70 C C 、姜黄柏 B 、萸黄柏 E 、黄柏炭 行水、消肿、解毒等作用的辅料是( B 、酒 E 、米醋 C 、生姜汁 ) C 、砂烫法 10、清除骨碎补表面的绒毛的方法是( A 、刷净法 B 、刮除法 D 、挖净法E 、火燎法 11、 以100公斤药材计算,炙法中生姜的常用量是( A 、5 k B 、10 kg D 、15-20 kk E 、10-20 kg 12、 欲缓和大黄泻下作用,增强活血祛瘀功效,宜选择( A 、生大黄 B 、大黄炭 C 、蜜大黄 D 、酒大黄E 、熟大黄C 、10-15 kg) C 、捣汁法D 、黄精E 、杜仲 26、 制备姜汁常用的方法有(A 、姜汤煮法B 、姜汁煎法 D 、煮汁法E 、姜汁炒法27、 生地黄制成熟地黄后(13、能缓和麻黄辛散发汗力,增强宣肺止咳平喘作用的炮制品是 A 、生麻黄B 、炙麻黄C 、麻黄绒D 、炙麻黄绒14、炮制朱砂成细粉的方法与哪项无关( ) A 、水飞水粉 B 、碾成粉 C 、研磨成粉E 、泡麻黄D 、煅烧成粉E 、以上都不是 15、芒硝的炮制辅料是( A 、胆汁 B 、白矶 D 、萝卜E 、童便 16、石膏煅制的主要目的是( A 、增强疗效 C 、减少副作用 C 、甘草 )B 、降低毒性 D 、便于制剂和调剂 E 、产生新疗效 17、发酵法的适宜温度是( ) A 、18C -25 C B 、30 C -37 C C 、5 C -10 CD 、25 C -30 CE 、45 C -50 C 18、炮制法半夏的辅料是( ) A 、生姜 B 、白矶 C 、生姜、白矶 D 、生姜、甘草 E 、生石灰、干草 19、 黄苓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 、水浸软后切薄片 C 、水沸后,蒸30分钟 E 、水沸后,蒸2至4小时 20、常用鳖血制的药物是( ) B 、温水浸软后切薄片 D 、水浸煮30分钟 ) A 、香附 B 、益智 C 、当归 (二) 多项选择题 21、党参的炮制品有( D 、柴胡 E 、白芍 )A 、党参B 、炙党参C 、醋党参D 、米炒党参E 、酒炒党参 22、《药典》炮制通则的分类方法之内容是( )A 、净制B 、切制C 、炮制D 、水制E 、火制 23、 常用煅炭的药物是( A 、灯心草B 、荷叶 D 、血余炭 E 、地榆24、 醋炙法常用于炮制的药物有( A 、散瘀止痛药B 、疏肝理气药 疝气药 25、 常用甘草汁制的药物有( A 、巴戟B 、远志C 、 ) 棕榈 C 、 ) 攻下逐水药D 、补肝肾药E 、治) C 、吴茱萸A、药性由寒转温B、仍有凉血作用C、味由苦变甜D、滋阴补血E、兼具益精填髓之功28、常用先炒药后加辅料拌炒法操作的药物有()A、知母B、乳香C、黄连D、五灵脂E、没药29、可以用吸湿回润法软化的药物是()A、灯心草B、当归C、棕榈D、怀牛膝E、川芎30、加热炮制后能达到杀酶保甙目的的药物有()A、地黄B、木通C、黄苓D、苦杏仁E、菊花二、是非题(每小题1分、共6分)1、中药炮制原理的研究是中药炮制研究的核心内容()2、修制是炮制的意思()3、药物煮制时,一般是加水过药面2mm-3mm,以文火共煮至内无干心,药透汁尽为度。

中药炮制学复习重点

中药炮制学复习重点

中药炮制学第一节概述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之一。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上述概念可在A型题和X型题中出现.汉代所说的“角发”“燔治"即是最早的炭药——血余炭。

“口父咀”即是当时的切制饮片。

到刘宋时代,雷敩撰成《雷公炮炙论》,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载药1892种,其中有330味中药记有“修治”专项。

明代缪希雍撰的《炮炙大法》是我国第二部炮制专著,并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雷公炮炙十七法。

清代张仲岩著《修事指南》为我国第三部炮制专著,其中多源于《证类本草》和《本草纲目》,张氏认为炮制在中医药学中非常重要,他说:“炮制不明,药性不确,则汤方无准而病症无验也”。

多出A或B型题。

第二节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及其对药性的影响1.中药炮制与临床疗效中药炮制是中医长期临床用药经验的总结.炮制工艺的确定应以临床需求为依据。

炮制工艺是否合理、方法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到临床疗效.中药的净制、切制、加热炮制与加辅料制均可影响临床疗效。

加热是中药炮制的重要手段,其中炒制、煅制应用广泛.许多中药经炒制后,可杀酶保苷,如芥子,牛蒡子等;煅制常用于处理矿物药,动物甲壳及化石类药物,能使质脆易碎,而且作用也会发生变化.如白矾煅后燥湿、收敛作用增强。

血余煅炭后能止血。

川乌、草乌加热煮制后,其毒性显著降低,保证了临床用药安全有效.中药经辅料制后,在性味、功效、作用趋向归经和毒副作用方面都会发生某些变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疗效.多出X型题。

2。

炮制对药性的影响炮制对药性的影响包括对性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的影响等.(1)炮制对四气五味的影响一是通过“反制”纠正药物过偏之性,以缓和药性。

如栀子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二是通过“从制”,使药物的性味增强,增强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炮制学第五单元净选加工一、A11、净制厚朴的处理方法是A、去心B、去毛C、去芦D、去核E、去皮2、净选时应去瓤的药物是A、栀子B、苍术C、枳壳D、黄柏E、知母3、心与肉作用不同,须分别入药的是A、巴戟天B、莲子C、远志D、牡丹皮E、麻黄4、金樱子去毛多采用A、刷去毛B、烫去毛C、燎去毛D、挖去毛E、撞去毛5、在产地趁鲜去皮的药材是A、桔梗B、桃仁C、辛夷D、益母草E、荆芥6、五味子一般需要A、刷去毛B、去枝梗C、去皮壳D、去毛E、去心7、须去木心的药物是A、柴胡B、巴戟天C、莲子D、麻黄E、党参8、益智仁的净制方法为A、去毛B、去心C、去残茎D、去残根E、去皮壳9、诃子的净制方法为A、去毛B、去根C、去核D、去心E、去皮壳10、炮制须烫去毛的药材是A、香附B、石韦C、鹿茸D、金樱子E、枇杷叶11、龙胆药材的净制方法是A、去残根B、去残茎C、去枝梗D、去皮壳E、去芦头12、北山楂应A、去核B、去根C、去壳D、去毛E、去芦13、按净制要求,龟甲需进行A、去皮壳B、去残肉C、去尾足D、去头尾E、去足翅14、属于分离不同药用部位的是A、扁豆分离种皮和种仁B、厚朴分离栓皮C、枳壳分离瓤D、巴戟天分离木心E、党参分离芦头15、艾叶加工采用的方法是A、碾捣B、朱砂拌衣C、青黛拌衣D、揉搓E、制绒16、麻黄的加工方法是A、碾捣B、朱砂拌衣C、青黛拌衣D、揉搓E、制绒17、质地松软,须揉搓成团入药的是A、麻黄B、竹茹C、灯心草D、荷叶E、桑叶18、除去朱砂中混有铁屑的方法是A、挑选B、磁选C、筛选D、水选E、风选19、除去昆布中盐分的方法的是A、淘洗B、洗净C、浸漂D、筛选E、挑选二、B1、A.燎去毛B.刷去毛C.烫去毛D.挖去毛E.撞去毛<1> 、骨碎补应A B C D E<2> 、鹿茸应A B C D E<3> 、香附应A B C D E2、A.燎去毛B.刷去毛C.去心D.去芦E.去瓤<1> 、牡丹皮应A B C D E<2> 、鹿茸应A B C D E<3> 、石韦应A B C D E<4> 、桔梗应A B C D E<5> 、青皮应A B C D E3、A.挑选B.筛选C.风选D.水选E.磁选<1> 、乌梅、山茱萸清除杂质的方法是A B C D E<2> 、车前子、莱菔子清除杂质的方法是A B C D E4、A.碾捣B.制绒C.朱砂拌衣D.揉搓E.青黛拌衣<1> 、为增强宁心安神作用,远志宜A B C D E<2> 、为便于调配和制剂,矿物类药物宜A B C D E<3> 、为使其具有清热凉肝作用,灯芯草宜A B C D E5、A.挑选B.筛选C.风选D.水选E.磁选<1> 、乌梅、山茱萸清除杂质的方法是A B C D E<2> 、车前子、莱菔子清除杂质的方法是A B C D E6、A.水选B.风选C.磁选D.筛选E.挑选<1> 、桑螵蛸除去木屑、砂石等杂质多用A B C D E<2> 、蝉蜕除杂的方法多用A B C D E7、A.莱菔子、穿山甲B.淡竹叶、车前子C.枸杞子、百合D.大枣、鸡内金E.朱砂、雄黄<1> 、适于用挑选法净制的药材是A B C D E<2> 、净制时选用磁选的药材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厚朴:取原药材,刮去粗皮,洗净,润透,切丝,干燥,筛去碎屑。

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枳壳为果实类药物,须去瓤用于临床。

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分离药用部位如麻黄分离根和草质茎,莲子分离莲子肉和莲子心,扁豆分离种皮和种仁等,使作用不同的部位区分开来,使之更好地发挥疗效。

4、【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考点】去毛★★★【解析】金樱子,在果实内部生有淡黄色绒毛,一般在产地加工时,纵剖二瓣,用手工工具挖净毛核,洗净后晒干,即挖去毛。

5、【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去皮壳树皮类药物,如厚朴、杜仲、黄柏、肉桂等可用刀刮去栓皮、苔藓及其他不洁之物。

果实类药物如草果、益智、使君子、白果、大风子、榧子、巴豆等,可砸破皮壳,去壳取仁。

种子类药物,如苦杏仁、桃仁等,可用燀法去皮。

有些药物多在产地趁鲜去皮,如知母、桔梗(传统要求桔梗去“浮皮”后入药)等。

若不趁鲜及时去皮,干后不易除去。

6、【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去枝梗:现代常要求去枝梗的药物有五味子、花椒、辛夷、女贞子、桑寄生、栀子、桑螵蛸等。

7、【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在实际操作中,去心的药材主要包括上根的木质部分及枯朽部分,种子的胚,花类的花蕊,某些果实的种子以及鳞茎的茎等,以保证用药准确;如牡丹皮、巴戟天、远志等。

8、【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去皮壳树皮类药物,如厚朴、杜仲、黄柏、肉桂等可用刀刮去栓皮、苔藓及其他不洁之物。

果实类药物如草果、益智仁、使君子、白果、大风子、榧子、巴豆等,可砸破皮壳,去壳取仁。

种子类药物,如苦杏仁、桃仁等,可用燀法去皮。

9、【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去核如乌梅、北山楂、山茱萸、诃子等。

10、【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烫去毛:如骨碎补、香附、知母等表面具毛,传统方法用敞口锅以砂烫法将药材烫至鼓起、毛焦时,放凉装入布袋,拉住二头来回不停地抽动,或用竹篓(放入少许瓷片)撞去绒毛,待其表面绒毛在撞击中被擦净时,取出过筛。

现代多用滚筒式炒药机砂烫,即在炒药机内投入适量河砂预热,投入药材炒至鼓起,此时转锅带动河砂与药材快速均匀地摩擦,待绒毛被擦净,取出过筛。

11、【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去残茎:用根的药物须除去非药用部位的残茎。

制作:一般采用剪切、搓揉、风选、挑选等方法。

比如龙胆、白薇、丹参、威灵仙、续断、秦艽、广豆根、柴胡等药物需去残茎。

12、【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去核有些果实类药物,常用果肉而不用核(或种子)。

其中有的核(或种子)属于非药用部分,有的果核与果肉作用不同,故须分别入药。

制作:一般采用风选、筛选、挑选、浸润、切挖等方法。

去核如乌梅、北山楂、山茱萸、诃子等。

13、【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去残肉某些动物类药物,如龟甲、鳖甲、豹骨、猫骨等,均须除去残肉筋膜,纯净药材。

制作:传统方法一般采用刀刮、挑选、浸漂(如石灰、碱面浸,龟甲:石灰:碱面=100:20:2.5)等。

现代可用胰脏净制法和酵母菌净制法。

14、【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分离药用部位如麻黄分离根和草质茎,莲子分离莲子肉和莲子心,扁豆分离种皮和种仁等,使作用不同的部位区分开来,使之更好地发挥疗效。

15、【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为了便于配制“灸”法所用的艾条或艾柱,常将艾叶制绒。

16、【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麻黄碾成绒,则发汗作用缓和,适用于老年、儿童和体弱者服用。

17、【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揉搓某些质地松软而呈丝条状的药物,须揉搓成团,便于调配和煎熬。

如竹茹等。

18、【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朱砂、雄黄需吸去铁屑,还有些在药市上曾出现过往中药材中塞入铁钉等以增重的药物宜用磁选法处理。

19、【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浸漂:系将药物置于大量清水中浸较长时间,适当翻动,每次换水;或将药材用竹筐盛好,置清洁的长流水中漂较长的时间,至药材毒质、盐分或腥臭异味得以减除为度,取出,干燥,或进一步加工。

如半夏、天南星、海藻、昆布、紫河车等。

二、B1、【正确答案】 C【正确答案】 A【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去毛(1)刷去毛:枇杷叶、石韦等。

(2)烫去毛:骨碎补、香附、知母等。

(3)燎去毛(刮去毛):如鹿茸。

(4)挖去毛:金樱子。

2、【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去心(1)去除根的木质部分和枯朽部分的药物:地骨皮、五加皮、白鲜皮、牡丹皮、甘遂、百部、巴戟天、麦冬、远志等。

(2)去除种子的胚、花类的花蕊、某些果实的种子以及鳞茎的茎的药物:莲子、贝母、百合等。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燎去毛(刮去毛):如鹿茸。

【正确答案】 B【答案解析】刷去毛:枇杷叶、石韦等。

【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芦”又称“芦头”,一般指药物的根头、根茎、残茎、茎基、叶基等部位。

为非药用部位或有副作用,应当除掉后用于临床,以降低副作用。

如人参、玄参、党参、桔梗等。

【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有些果实类药物,其瓤为非药用部位,须去除。

如枳壳、青皮等。

3、【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水选:如乌梅、山茱萸、大枣、川贝母、海藻、昆布等,均需洗或漂去附着的泥沙、盐分。

质地较轻的药物,如蝉蜕、蛇蜕、地鳖虫等,操作时,将药物置水中搅拌,使药物中的杂质漂浮于水面或沉于水中而除去。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风选:如苏子、车前子、吴茱萸、青葙子、莱菔子、葶苈子等通过风选可将果柄、花梗、干瘪之物除去。

4、【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考点】拌衣★【解析】为增强远志的宁心安神作用,将远志表面用水湿润,使辅料朱砂黏附于药材表面,增强疗效,即朱砂拌衣。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矿物类质地坚硬,为了制剂、配方的需要,需碾碎或捣碎,才能更好地煎出药效。

【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拌衣:如朱砂拌茯苓,青黛拌灯心草等。

朱砂拌茯苓、远志可增强宁心安神的作用,青黛拌灯心草则有清热凉肝的作用。

5、【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水选:如乌梅、山茱萸、大枣、川贝母、海藻、昆布等,均需洗或漂去附着的泥沙、盐分。

质地较轻的药物,如蝉蜕、蛇蜕、地鳖虫等,操作时,将药物置水中搅拌,使药物中的杂质漂浮于水面或沉于水中而除去。

【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风选:如苏子、车前子、吴茱萸、青葙子、莱菔子、葶苈子等通过风选可将果柄、花梗、干瘪之物除去。

6、【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挑选:适用药物如莱菔子、桑螵蛸、蛇床子、石膏等含有木屑、砂石等杂质;苏叶、藿香、淡竹叶、香薷等常夹有枯枝、腐叶及杂草等;枸杞子、百合、薤白等亦常有霉变品混入,这些均须挑选除去。

【正确答案】 A【答案解析】水选:如乌梅、山茱萸、大枣、川贝母、海藻、昆布等,均需洗或漂去附着的泥沙、盐分。

质地较轻的药物,如蝉蜕、蛇蜕、地鳖虫等,操作时,将药物置水中搅拌,使药物中的杂质漂浮于水面或沉于水中而除去。

7、【正确答案】 C【答案解析】挑选:适用药物如莱菔子、桑螵蛸、蛇床子、石膏等含有木屑、砂石等杂质;苏叶、藿香、淡竹叶、香薷等常夹有枯枝、腐叶及杂草等;枸杞子、百合、薤白等亦常有霉变品混入,这些均须挑选除去。

【正确答案】 E【答案解析】磁选:朱砂、雄黄需吸去铁屑,还有些在药市上曾出现过往中药材中塞入铁钉等以增重的药物宜用磁选法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