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性骨折的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ac3e86e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70.png)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一、引言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部位有外伤性创口,骨折骨端与外界直接相通,常伴有软组织损伤和骨髓脱出。
这种骨折通常需要紧急的急救和护理措施,以避免感染和进一步的损伤。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和护理的标准操作步骤。
二、急救准备1. 保护现场:确保现场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2. 戴上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防止感染和血液传播的风险。
3. 住手出血: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者绷带直接压迫伤口,以控制出血。
如果出血较严重,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加压止血。
4. 赋予安抚和疼痛缓解:对伤者进行心理安抚,使用药物或者冷敷等方式缓解疼痛。
三、急救操作步骤1. 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者清洁的温开水冲洗伤口,去除杂质和污垢。
2. 消毒伤口:使用适当的消毒剂,如碘酒或者酒精,消毒伤口以预防感染。
3. 覆盖伤口:使用无菌敷料或者干净的纱布覆盖伤口,以保护伤口免受外界污染。
4. 固定骨折:使用适当的固定物,如夹板、绷带或者石膏,固定骨折部位,以减轻疼痛和防止进一步移位。
5. 抬高伤肢:将伤肢抬高,以减少肿胀和出血,并提高伤者的舒适度。
6. 运送伤者:将伤者尽快送往医疗机构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评估。
四、护理措施1. 伤口护理:每天更换无菌敷料,清洁伤口,并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或者感染迹象。
2. 疼痛管理:根据伤者的疼痛程度,赋予适当的药物缓解疼痛。
3. 饮食调理: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促进伤口愈合和骨折修复。
4. 生理功能监测:监测伤者的体温、脉搏、呼吸等生理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5. 康复训练: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包括肌肉力量恢复、关节活动度恢复等。
五、并发症预防1. 感染预防: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敷料,避免伤口受到外界污染。
2. 血栓预防:鼓励伤者进行肢体运动,避免长期卧床不动,使用抗凝药物预防血栓形成。
3. 压疮预防: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干燥,使用合适的床垫和护具预防压疮的发生。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57c8c5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d6.png)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骨折是指骨骼的完整性受到破坏,其中开放性骨折是指骨骼断裂导致骨骼外露,伴有软组织损伤的情况。
这种骨折通常需要紧急处理和特殊的护理,以防止感染、减轻疼痛和促进愈合。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一、急救措施1. 确保安全:在进行急救前,确保自己和受伤者的安全。
如果发生在道路上,应立即将受伤者移到安全地带,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2. 停止出血:开放性骨折通常伴随着大量出血,因此,停止出血是急救的首要任务。
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控制出血:-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 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压在伤口上,保持压力,直到出血停止。
- 如果血液渗透到纱布或衣物上,不要移除,而是在上面继续加压。
3. 固定骨折部位:开放性骨折需要紧急固定,以减轻疼痛和防止进一步的损伤。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固定骨折部位:- 使用稳定的物体(如板条、棍子等)将骨折部位固定住,避免移动。
- 用绷带或布条固定物体和骨折部位,确保固定牢固。
4. 覆盖伤口:开放性骨折的伤口需要进行适当的覆盖,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可以采取以下步骤:-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轻轻覆盖伤口,避免直接接触。
- 不要用棉花球或纱布直接塞入伤口,以免留下纤维残留并增加感染的风险。
5. 给予止痛药:开放性骨折通常伴随着剧痛,可以给予一定剂量的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
但在给予药物前,应尽量了解受伤者的过敏史和现有的药物使用情况。
6.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尽快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将受伤者送往最近的医院急诊室或骨科医生处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二、护理注意事项1. 保持伤口清洁:开放性骨折的伤口容易感染,因此保持伤口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每天用温盐水或清洁剂轻轻清洗伤口,去除污垢和血液。
- 在清洗伤口前,先洗手并戴上无菌手套,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 注意不要用力擦拭伤口,以免破坏新生的组织。
2. 更换敷料:定期更换伤口敷料是必要的,以保持伤口干燥和清洁。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50078a79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fa.png)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开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外伤,通常发生在肢体骨骼受到严重外力冲击或者挤压时。
在遭遇开放性骨折时,正确的急救和护理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减少感染和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方法。
一、急救措施1.1 确认伤势:首先要确认伤者是否有开放性骨折,通常伴有骨头外露、血管破裂、皮肤破损等症状。
1.2 控制出血:用干净的纱布或者衣物压迫伤口,避免血液大量流失。
1.3 固定伤处:尽量保持伤者不挪移,可以用绷带或者其他支撑物固定骨折处,避免二次伤害。
二、护理方法2.1 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者碘伏等消毒液清洁伤口,避免感染。
2.2 包扎伤口:用无菌敷料包扎伤口,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2.3 观察伤情:定期观察伤口情况,如有红肿、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三、输液治疗3.1 补充液体:开放性骨折易导致失血过多,需要输液补充体液。
3.2 抗生素治疗:医生会根据伤者情况开具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
3.3 疼痛管理:根据伤者疼痛程度,可以赋予止痛药物缓解疼痛。
四、手术治疗4.1 外科手术:对于复杂的开放性骨折,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修复骨折并清除坏死组织。
4.2 伤口愈合:手术后需要定期更换敷料,促进伤口愈合。
4.3 康复训练:手术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恢复受伤部位功能。
五、预防复发5.1 骨折固定:在康复期间要避免剧烈运动,保持骨折部位固定。
5.2 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促进骨折愈合。
5.3 定期复查:定期复查受伤部位,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在遭遇开放性骨折时,正确的急救与护理方法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伤者康复速度。
希翼本文介绍的内容能对读者有所匡助,提高对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意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828cf0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12.png)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一、引言开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外伤,需要及时的急救和护理来减轻病人的痛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和护理的标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急救步骤1. 保护现场- 确保自己和病人的安全,注意防止二次伤害。
- 尽量不要移动病人,以免加重骨折的损伤。
- 如果病人处于危险的环境中,应先将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2. 停止出血- 佩戴手套,以防止交叉感染。
- 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压迫伤口,以止血。
- 如伤口出血较多,可使用止血带进行加压止血。
3. 清洁伤口- 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洁的温开水冲洗伤口,以清除杂质和污垢。
- 避免使用酒精或碘酒等刺激性物质清洁伤口,以免引起更严重的感染。
4. 固定骨折- 在急救过程中,不要试图重新复位骨折,以免加重伤害。
- 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固定骨折部位,以减少骨折的移动和进一步损伤。
5. 保持病人舒适- 给病人提供合适的疼痛缓解,如止痛药。
- 保持病人的体温,避免过度着凉或过热。
三、护理注意事项1. 预防感染- 每天更换干净的纱布或绷带,保持伤口清洁干燥。
- 定期观察伤口,注意是否有红肿、渗液或发热等感染迹象。
- 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2. 保持饮食均衡- 提供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以促进骨折的愈合。
- 避免高糖、高脂肪和高盐的食物,以减少炎症和水肿的发生。
3. 床位护理- 经常翻身,保持皮肤的清洁和血液循环的畅通。
- 使用合适的床垫和枕头,以减少压疮的发生。
- 协助病人进行被褥的整理和床位的调整,以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4. 康复训练- 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恢复骨折部位的功能。
- 遵循康复师的建议,进行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以加速康复进程。
5. 心理支持- 给予病人积极的心理支持和鼓励,帮助其保持乐观的心态。
- 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以帮助病人应对骨折带来的生活变化和挑战。
四、结论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工作,需要专业的医护人员来进行。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a33b4968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0c78368.png)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一、引言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断端直接暴露在外,与外界环境相通的一种骨折类型。
这种骨折通常由外伤引起,可能导致严重的出血和感染,因此需要紧急的急救和护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操作流程,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二、急救措施1. 保护现场在发现开放性骨折的现场,首先要确保自身安全,然后快速评估现场的安全情况。
如果有危险物品或环境,应迅速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地点。
2. 停止出血开放性骨折通常伴随着大量出血,因此必须迅速采取措施停止出血。
可以使用直接压迫的方法,用干净的纱布或衣物直接压迫伤口,以减少出血。
如果出血较为严重,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但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患者的血液循环。
3. 清洁伤口在停止出血后,需要对伤口进行清洁。
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洁的温开水进行冲洗,以清除伤口中的污物和细菌。
注意要轻柔地清洁,避免对伤口造成进一步的损伤。
4. 遮盖伤口清洁伤口后,需要用干净的纱布或敷料进行遮盖,以保护伤口免受外界污染。
遮盖时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5. 固定骨折断端在急救过程中,应尽可能固定骨折断端,以减少进一步的损伤和疼痛。
可以使用夹板、绷带或其他合适的固定方法,固定骨折部位,同时保持患者的舒适。
三、护理措施1. 疼痛管理开放性骨折通常伴随着剧痛,因此需要及时进行疼痛管理。
可以使用镇痛药物,如吗啡或非处方镇痛药,以缓解患者的疼痛。
同时,也可以使用冷敷或热敷的方法,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2. 感染预防开放性骨折容易导致感染的发生,因此需要进行有效的感染预防措施。
护理人员在处理伤口时,应佩戴洁净的手套,并保持手部的清洁。
同时,也要注意伤口的清洁和消毒,定期更换敷料,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伤口愈合开放性骨折的伤口愈合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需要进行定期的伤口评估和护理。
护理人员应定期检查伤口的情况,观察是否有红肿、渗液或感染的迹象。
同时,也要注意保持伤口的湿润,避免伤口干燥,可使用适当的敷料或药膏来促进伤口愈合。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060901e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4f.png)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一、引言开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折类型,其特点是骨折部位与外界环境相通,容易导致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对于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早期的干预和适当的处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操作流程。
二、急救措施1. 保持患者安全首先,要确保自己和患者的安全。
评估现场是否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坍塌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患者免受进一步伤害。
2. 预防感染开放性骨折易导致感染,因此在急救过程中要注意预防感染的措施。
佩戴一次性手套,避免直接接触伤口,使用消毒剂清洁伤口周围的皮肤,并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
3. 控制出血开放性骨折常伴有明显的出血,需要迅速控制出血以防止失血过多。
可以采用直接压迫伤口、提高伤肢高度、使用止血带等方法来控制出血。
但要注意,如果止血带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组织坏死和神经损伤,因此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正确使用止血带。
4. 固定伤肢在急救过程中,需要尽快固定开放性骨折的伤肢,以减少疼痛和进一步的损伤。
可以使用夹板、软包扎等方法来固定伤肢。
固定时要注意不要过紧或过松,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5. 呼叫急救车辆开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伤情,需要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在急救过程中,要及时呼叫急救车辆,并告知医院患者的伤情,以便医院做好接诊准备。
三、护理措施1. 伤口处理在医院护理阶段,对开放性骨折的伤口要进行适当的处理。
首先,要对伤口进行冲洗,以去除污物和杂质。
可以用生理盐水或其他适当的洗液进行冲洗,但要避免用力擦拭伤口,以免进一步损伤组织。
然后,要进行伤口的缝合或敷料处理,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2. 疼痛管理开放性骨折常伴有剧烈的疼痛,需要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
可以使用镇痛药物来缓解患者的疼痛,但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3. 感染预防开放性骨折易导致感染,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加强感染预防措施。
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定期更换敷料,避免伤口受到污染。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865c15a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a9.png)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骨折是指骨骼断裂或破裂的一种损伤,其中开放性骨折是指骨骼断裂后,骨骼穿破皮肤露在外面,形成开放性伤口的一种严重骨折。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有效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康复的机会。
一、急救措施1. 保护现场:确保患者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如果可能,将患者移至安全地点,避免继续暴露在危险环境中。
2. 控制出血:开放性骨折常伴有大量出血,应迅速采取措施止血。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压迫物直接压迫在伤口上,以减少出血量。
3. 骨折固定:在进行急救前,应尽量避免移动患者的骨折部位,以防止进一步的损伤。
如果伤者需要转移,可以使用夹板、软垫等固定骨折部位,以减少疼痛和进一步的骨折移位。
4. 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清洁的温水轻轻清洗伤口,以去除污物和异物。
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物质清洗伤口,以免引起更多的疼痛和刺激。
二、院内护理1. 伤口处理:在清洁伤口后,可以使用抗菌药膏或消毒液涂抹在伤口上,以预防感染。
然后用无菌敷料进行包扎,保持伤口清洁和湿润。
2. 疼痛管理:开放性骨折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可以给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
同时,可以使用冰袋或热敷物来减轻肿胀和疼痛。
3. 防止感染:开放性骨折易于感染,应加强伤口的观察,如发现伤口红肿、渗液、发热等感染症状,应及时通知医生。
同时,要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交叉感染。
4. 营养支持:开放性骨折需要更多的能量和蛋白质来促进骨折愈合和组织修复。
因此,要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5. 康复训练:在伤口稳定后,可以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被动活动、主动活动和功能锻炼。
这有助于恢复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促进骨折愈合。
三、并发症预防1. 感染预防: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避免交叉感染。
必要时,可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 血栓预防:开放性骨折患者长时间卧床不动,易发生血栓形成。
开放性骨折的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f853ac5f242336c1fb95e66.png)
开放性骨折的护理
一、护理评估
1、神志、面容、表情及精神状况。
2、生命体征的变化。
3、患肢血管神经功能。
二、护理措施
1、立即通知医生,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必要时遵医嘱输血,准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
2、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3、伤肢妥善固定,包扎止血。
4、抢救的同时做好各种辅助检查及术前准备。
5、必要时留置尿管,观察并记录尿液的颜色、性质和量,以了解有效循环血量情况。
6、作好护理记录。
7、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以减轻他们的恐惧和焦虑心
理。
三、健康指导要点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刺激。
四、注意事项
1、密切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
2、密切观察患肢血管神经功能。
1。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834c2e73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d4.png)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一、引言开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折类型,其特点是骨折部位的皮肤或黏膜受到破裂,与外界环境直接相连。
这种骨折常伴有明显的出血、感染风险和软组织损伤。
因此,对于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和护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放性骨折的急救过程和后续护理措施。
二、开放性骨折的急救1. 保持安全在进行急救前,首先要确保自身和伤者的安全。
如果伤者处于危险的环境中,应首先将其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避免进一步受伤。
2. 控制出血开放性骨折常伴有明显的出血,因此急救的第一步是控制出血。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压迫伤口,以减少出血。
- 提高伤肢,以利于减少血液流向骨折部位。
- 如果出血无法控制,应紧急求助医疗机构。
3. 防止感染开放性骨折易于感染,因此在进行急救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尽量避免直接接触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 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包裹伤口,以防止外界细菌侵入。
- 在包扎伤口前,可以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轻轻冲洗伤口,以清除污物和细菌。
4. 固定骨折固定骨折是为了减少疼痛和进一步损伤,并为后续治疗做准备。
可采取以下措施:- 尽量保持骨折部位的原位,避免进一步移动。
- 使用夹板、绷带或其他固定器材固定骨折部位,以稳定骨折。
- 注意固定时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5. 疼痛管理开放性骨折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疼痛管理:- 给伤者服用止痛药,如非处方的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但需遵循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
- 使用冰袋或冷敷物敷在骨折部位,以缓解疼痛和减少肿胀。
三、开放性骨折的后续护理1. 感染预防开放性骨折的伤口易受感染,因此后续护理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定期更换伤口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
- 使用抗生素药物预防感染,但需遵循医生的建议。
2. 伤口护理对于开放性骨折的伤口,需要进行细致的护理:- 定期检查伤口,观察有无红肿、渗液或异味等感染迹象。
- 使用生理盐水或清水轻轻清洁伤口,然后用干净的纱布包扎。
开放性骨折护理常规
![开放性骨折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058e1c4e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44.png)
开放性骨折护理常规一、创面处理:1.创面清洁:采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其他合适的清洁溶液进行创面冲洗,清洁时避免过度压力,以免影响创面。
对于重度污染创面,可使用温盐水灌洗、刷洗等方法,以彻底清除创面内的污染物。
2.创面缝合:对于可行的闭合性创面,可以考虑进行缝合。
在进行缝合前,应先停止创面出血,并保持创面清洁和湿润。
选用适当的缝合材料,并根据创面的大小和位置进行缝合。
缝合完毕后,应在创面上涂抹适当的抗生素软膏,并使用敷料进行包扎。
二、感染控制:1.防止感染:骨折患者初始伤口愈合可能受到感染的风险较高,因此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在创伤发生后的最短时间内进行感染预防,可以口服或静脉给药使用广谱抗菌药物,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2.感染治疗:如果已经出现创面感染,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并根据医生的建议及时处理。
包括使用抗生素对感染进行控制,清创、抗炎等治疗,以恢复创面的正常愈合。
三、骨折复位:1.专业操作:对于开放性骨折,复位过程需要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
在复位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护神经血管和软组织,避免进一步损伤。
2.X线导引:复位时应使用X线进行导引,以确保骨折正确复位。
同时,根据骨折位于身体部位的不同,采用适当的复位方法和技巧,使骨折断端正确对应。
3.麻醉:大多数情况下,复位过程需要麻醉患者。
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决定。
四、固定和功能康复:1.外固定: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中,通常需要使用外固定器进行骨折的固定。
外固定器可以帮助保持断端的稳定性,防止再次移位,有助于骨折的愈合。
2.康复训练:骨折固定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康复训练,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和恢复功能。
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训练,包括逐渐开始活动、肌肉力量锻炼和功能恢复等。
综上所述,对于开放性骨折的护理常规包括创面处理、感染控制、骨折复位、固定和功能康复等方面。
在护理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范,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和配合。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9b76a33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6c.png)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部位与外界环境相通,伴有皮肤破损的骨折。
这种骨折通常由外力直接作用于骨骼引起,严重程度较高,需要紧急的急救与护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急救措施1.确保安全:在急救过程中,首先要确保自己和伤者的安全。
如果事故现场存在危险因素,如火灾、车祸等,应先将伤者转移到安全地点。
2.止血:开放性骨折常伴有出血,应迅速采取止血措施。
可以用纱布或干净的布料直接压迫伤口,以止血。
如果伤口较大,出血较多,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止血,但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3.固定骨折部位:在急救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骨折部位的移动,以免加重伤者的痛苦和伤害。
可以用软垫或固定器固定骨折部位,以保持骨折处的稳定。
4.保持体温:开放性骨折的伤者往往伴有大量出血,容易出现休克的症状。
在急救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伤者的体温,可以用毛毯或衣物覆盖伤者,以防止体温过低。
二、护理措施1.清洁伤口:在急救过程中,伤者的伤口可能会被外界的污染物所污染,因此需要及时清洁伤口。
可以用生理盐水或清洁的温开水轻轻清洗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防止感染:开放性骨折的伤者很容易感染,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防止感染的发生。
可以使用消毒药水或消毒纱布对伤口进行消毒,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的清洁与干燥。
3.疼痛管理:开放性骨折的伤者往往伴有剧烈的疼痛,需要及时进行疼痛管理。
可以给伤者口服止痛药或静脉注射镇痛剂,减轻伤者的疼痛感。
4.营养支持: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给予伤者充足的营养支持,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骨折的恢复。
可以给伤者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增加伤者的抵抗力。
5.康复训练:在伤口愈合后,要进行康复训练,帮助伤者恢复功能。
可以进行适量的运动和物理治疗,以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和肌肉的恢复。
三、注意事项1.避免用力移动伤者:在急救和护理过程中,要避免用力移动伤者,以免加重骨折的损伤和伤者的痛苦。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9862477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4.png)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骨折是指骨头在外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者破裂的损伤。
开放性骨折是一种严重的骨折类型,其中骨头露出皮肤表面,容易引起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在急救和护理过程中,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一、急救措施1. 确保自身安全:在进行急救前,要确保自身的安全,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和口罩。
2. 住手出血:开放性骨折可能伴有大量出血,应即将采取措施住手出血。
可以使用压迫止血法,用干净的纱布或者衣物直接压迫伤口,直到出血住手。
3. 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在急救过程中,要尽量避免挪移患者的骨折部位,以免进一步损伤。
4. 清洁伤口:用生理盐水或者清洁的温水轻轻清洁骨折伤口周围的皮肤,以防止感染。
5. 遮盖伤口: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无菌敷料遮盖骨折伤口,以保护伤口免受外界污染。
6. 不要试图复位骨折:在急救过程中,不要试图复位骨折,以免造成更大的伤害。
7. 尽快送往医院: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让专业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治疗。
二、护理措施1. 专业医生的评估:到达医院后,专业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X光检查和其他必要的检查,以确定骨折的类型和程度。
2. 疼痛管理:骨折通常会伴有剧烈的疼痛,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赋予相应的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
3. 骨折复位:在一些情况下,医生会进行骨折复位,将骨头重新归位。
这通常需要使用麻醉,以确保患者不会感到疼痛。
4. 固定和支撑:骨折复位后,医生会采取适当的固定和支撑措施,如石膏固定、外固定器或者内固定器等,以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
5. 预防感染:开放性骨折容易引起感染,医生会在伤口周围进行适当的清洁和消毒,并根据需要赋予抗生素,以预防感染的发生。
6. 伤口护理:医生会指导患者或者护理人员进行伤口护理,包括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以促进伤口的愈合。
7. 康复训练:在骨折开始愈合后,医生会推荐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物理治疗和运动疗法,以恢复受伤部位的功能和力量。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c6490155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fe.png)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一、引言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部位与外界环境相通,导致骨折断端暴露在外的一种骨折类型。
这种骨折通常伴有明显的出血和组织损伤,需要紧急的急救和护理措施。
本文旨在介绍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流程和注意事项。
二、急救流程1. 保护现场:确保患者和急救人员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清除可能的危险物品,如尖锐物、破碎的玻璃等。
2. 制止出血:使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直接压迫出血点,以尽快止血。
如出血较为严重,可使用止血带进行紧急止血。
3. 消毒伤口:用生理盐水或碘酒等消毒剂清洗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4. 固定骨折:在进行急救前,应尽量避免移动患者的骨折部位,以免加重伤情。
可以使用夹板、固定带等物品固定骨折部位,以减轻疼痛和进一步损伤。
5. 就医救治:在完成急救措施后,尽快将患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救治和治疗。
三、护理措施1. 伤口护理:定期更换敷料,保持伤口清洁和干燥。
避免使用过多的抗菌药物,以免导致细菌耐药性。
2. 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同时,可以使用冷敷或热敷等物理疗法缓解疼痛。
3. 饮食调理:根据患者的情况,提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以促进伤口愈合和骨折的恢复。
4. 康复训练: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骨折的康复训练。
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关节活动训练等,以恢复患者的功能。
5. 心理支持: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过程可能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护士应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其应对困难和挫折。
四、注意事项1. 遵循无菌操作:在进行伤口护理和固定骨折时,护士应遵循无菌操作,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2. 注意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定期观察骨折部位的血液供应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3. 防止并发症: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感染、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发生。
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4.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其需求和症状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开放性骨折的护理PPT课件
![开放性骨折的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d44af52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5d.png)
04
心理安慰:与患者沟通,了解其 需求,给予心理支持
护理措施
伤口处理
清洁伤口: 使用生理盐 水或消毒液 清洗伤口, 去除污物和
异物
止血:使用 止血带或压 迫止血法,
控制出血
包扎伤口: 使用无菌纱 布或绷带包 扎伤口,防
止感染
定期换药: 根据伤口情 况,定期更 换纱布和药 物,保持伤 口清洁干燥
康复训练
开放性骨折可以分为简单开放性骨折、
复杂开放性骨折和粉碎性开放性骨折。
03
简单开放性骨折:骨折部位皮肤或黏膜
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但骨折端与
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程度较轻。
04
复杂开放性骨折:骨折部位皮肤或黏膜
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骨折端与外
05
粉碎性开放性骨折:骨折部位皮肤或黏 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骨折端与
05
固定方法:石 膏、夹板、牵 引等
06
功能锻炼:早期 开始,循序渐进, 恢复关节功能
护理原则
预防感染
保持伤口清洁:定期更换 敷料,避免伤口污染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根据 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
加强营养支持:保证营养 摄入,增强机体抵抗力
监测体温:密切关注体温 变化,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促进愈合
1
保持伤口清洁: 定期更换敷料, 保持伤口干燥
E
B 观察伤口情况,如出血、肿 胀、感染等
D 观察患者心理状况,给予心 理支持和安慰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01
01
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保证充足 的睡眠
02
02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 水果,少吃高脂肪、高糖的食物
03
03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适当进行 有氧运动,增强体质
开放性骨折护理常规
![开放性骨折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3de9f61b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b.png)
开放性骨折护理常规一、术前护理1、生命体征不平稳者,首先抢救生命。
尽早建立静脉通路,给予高流量吸氧。
2、固定:骨折端外露者,切勿随意复位。
用无菌敷料保护创面,夹板固定。
防止进一步加重损伤。
搬动患者时注意稳.准.轻。
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搬动,交待患者少动,避免加重损伤。
3、末梢血运观察:用止血带止血时,每2小时更换结扎部位,密切观察局部循环情况。
更换结扎部位时至少比原部位高2-3cm。
4、积极做好术前准备:①患者受伤后即开始禁食.禁饮,争取手术最佳时机;②配合医师进行各项术前检查,遵医嘱皮肤准备、药敏试验(TAT和使用抗生素)。
等;4、心理护理:稳定患者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二、术后护理1.体位:患肢适当抬高并固定于功能位。
2.安装外固定架者,按外固定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3.饮食护理:麻醉清醒后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富含钎维素饮食,促进伤口愈合。
4.严密观察伤口渗血及患肢末梢血运情况,根据病情特点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如股四头肌收缩运动.踝泵运动等。
5.并发症的护理:按时翻身.拍背,鼓励多饮水,预防压疮.坠积性肺炎.泌尿道感染及废用性肌萎缩等并发症的发生。
三、健康教育1.指导肢体功能锻炼,注意循序渐进,逐渐增加运动量。
2.增加营养促进康复。
3.保持情绪稳定。
4.定期复查。
四、护理质量评价标准1.患者体位及搬运正确。
2.病情观察细致认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积极配合处理。
3.引流管通畅,固定妥善,标识清楚。
4.患者掌握四肢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及方法。
5.无护理并发症发生。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6f09c47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7e.png)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部位与外界环境相通,皮肤或黏膜受损的骨折。
这种骨折容易导致感染和其他并发症,因此在急救和护理过程中需要高度的警惕和细致的处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急救1. 保护现场:在进行急救前,首先要确保现场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如果可能,将患者转移到安全地点。
2. 停止出血:开放性骨折常伴有明显的出血,应迅速采取措施止血。
可以使用直接压迫、提高患肢、应用止血带等方法来控制出血。
3. 保持休克处置:开放性骨折可能导致休克,应及时给予液体复苏,维持患者的循环稳定。
4. 防止感染:开放性骨折易感染,应注意避免伤口进一步受到污染。
可以使用无菌敷料或干净的布料覆盖伤口,避免直接接触。
5. 固定骨折:在进行急救时,可以使用简单的固定方法,如夹板、绷带等,来固定骨折部位,减少进一步的移位和损伤。
二、护理1. 伤口处理:在进行伤口处理时,应先进行手卫生,然后戴上手套。
使用生理盐水或碘伏清洁伤口,去除污物和异物。
如果有需要,可以进行缝合或引流。
2. 感染预防:开放性骨折易感染,应密切观察伤口情况,及时发现感染迹象。
如果出现红肿、渗液、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3. 疼痛管理:开放性骨折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应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如吗啡等。
同时,还可以采取冰敷、提升患肢等措施来缓解疼痛。
4. 伤口覆盖:在伤口处理后,应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保持伤口清洁和湿润。
定期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5. 康复护理:在伤口愈合后,可以进行康复护理,包括功能锻炼、物理治疗等,帮助患者恢复骨折部位的功能。
三、注意事项1. 避免进一步损伤:在急救和护理过程中,应注意避免进一步损伤,避免过度移动骨折部位。
2. 观察伤口情况:密切观察伤口的情况,包括颜色、渗液、肿胀等,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等并发症。
3. 保持患者的舒适:在进行急救和护理时,应注意患者的舒适和心理支持,减轻其痛苦和焦虑。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0b2c15a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021ca66.png)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一、引言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断端直接暴露在外,与外界环境相通,易感染的一种骨折类型。
在急救与护理过程中,正确的处理和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的标准操作流程。
二、急救1. 保护现场在发现开放性骨折时,首先要保护好现场,确保患者与其他人员的安全。
可采取如下措施:- 将现场标记,避免他人误入;- 将患者移至安全地点,避免进一步受伤;- 若有出血,应及时进行止血处理。
2. 初步评估在保护现场后,进行初步评估以确定伤情严重程度:- 评估患者的呼吸、循环和神志状态;- 检查伤口是否有出血,出血量多少;- 观察骨折部位是否有明显变形。
3. 控制出血开放性骨折常伴有出血,应及时控制出血,避免进一步的休克和感染。
具体措施包括:- 用无菌纱布或者干净的布料直接压迫伤口,以止血;- 若出血较为严重,可将压迫物固定在伤口上,并用绷带或者胶带固定;- 避免使用止血带,以免加重组织损伤。
4. 处理伤口开放性骨折的伤口易感染,应及时处理伤口,减少感染的风险:- 用生理盐水或者清洁水冲洗伤口,去除污物和异物;- 避免使用酒精、碘酒等刺激性物质清洗伤口,以免引起更多的组织损伤;- 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防止细菌侵入。
5. 固定骨折为了减少骨折断端的挪移,应尽快固定骨折,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用夹板、纱布卷或者其他固定材料固定骨折部位;- 注意固定时要保持骨折部位的正常关节位置,避免过度牵拉。
三、护理1. 疼痛管理开放性骨折常伴有剧烈疼痛,应及时进行疼痛管理:- 根据患者疼痛程度,赋予适当的镇痛药物;- 注意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和镇痛效果,并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2. 感染预防开放性骨折易感染,应加强感染预防措施:-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更换无菌纱布;- 定期观察伤口情况,如有红肿、化脓等感染征兆,应及时就医;- 遵循手卫生和消毒规范,减少感染的传播。
3. 营养支持开放性骨折患者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促进骨折愈合和康复:- 提供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水分平衡。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2e272d4b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41.png)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部位的骨骼断裂伴有皮肤或者黏膜的破裂,往往伴有出血和感染的风险。
在急救和护理过程中,正确的处理和护理是至关重要的,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伤口愈合和康复。
本文将详细介绍开放性骨折的急救和护理步骤,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一、急救步骤1. 保护现场:确保现场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如果可能,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地方,远离危(wei)险因素。
2. 制止出血:开放性骨折常伴有明显的出血,应迅速采取措施止血。
可以用干净的纱布或者干净的衣物直接压迫伤口,以减少出血量。
如果出血无法控制,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暂时止血。
3. 避免感染:开放性骨折易于感染,应尽量避免伤口进一步受到污染。
可以使用干净的纱布或者无菌的敷料覆盖伤口,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4. 固定骨折:在急救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挪移患者的骨折部位,以减少进一步的损伤。
可以使用夹板或者固定带固定骨折部位,以稳定骨折,减少疼痛和挪移。
5. 保持体温:开放性骨折患者易于失血和感染,应尽量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
可以使用毛毯或者衣物覆盖患者,以保持温暖。
二、护理步骤1. 清洁伤口:在进行任何处理之前,应先清洁伤口。
可以使用生理盐水或者清洁的温盐水轻轻冲洗伤口,以去除污垢和异物。
2. 切勿用力清洗:在清洁伤口时,切勿用力擦拭或者刷洗伤口,以免进一步损伤组织。
应轻柔地冲洗伤口,并在伤口周围使用无菌纱布轻轻擦拭。
3. 使用消毒剂:在清洁伤口后,可以使用适当的消毒剂进行消毒。
常用的消毒剂包括碘酒、酒精等。
应根据医生或者护士的建议使用适当的消毒剂。
4. 敷料更换:开放性骨折的伤口需要定期更换敷料,以保持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更换敷料时,应先用生理盐水轻轻冲洗伤口,然后使用无菌纱布进行覆盖。
5. 观察感染迹象:在护理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伤口的情况。
如果伤口浮现红肿、渗液、发热等感染迹象,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6. 疼痛管理:开放性骨折常伴有剧烈的疼痛,应及时赋予适当的疼痛管理。
开放性骨折护理
![开放性骨折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ee784a681ed9ad51f01df258.png)
开放性骨折护理
1、凡属开放性骨折、骨折端外露者,不任意复位,应用无菌敷料保护创面,用夹板固定,并观察伤口出血情况。
2、对患者减少不必要地搬动、防止加重损伤。
3、配合医师为患者伤口进行止血处理。
凡上止血带止血者,应床旁交接班并记录开始使用止血带时间,每1小时应放松5-10分钟,并更换扎缚部位(高于原缚部位2-3cm处)。
密切观察伤肢肢端血液循环情况。
4、严密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呼吸及意识等变化,配合医师防治休克。
5、遵医嘱注射TAT和使用抗生素。
6、遵医嘱迅速进行术前护理。
7、对行手术者,按骨科手术护理常规护理。
第六节闭合性骨折护理常规
1、按骨科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患者受伤局部及肢体制动,减少不必要的搬动,防止加重损伤。
3、抬高伤肢,观察受伤局部及肢端血液循环障碍。
4、观察患者全身情况(如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等),警惕骨折部位出血所致休克。
5、行小夹板、石膏绷带、持续牵引等外固定者固定者按相应护理常规护理。
6、行手术者,按骨科手术护理常规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https://img.taocdn.com/s3/m/1d8dbc2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7.png)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一、背景介绍开放性骨折是指骨折部位与外界相通,形成创口的一种骨折类型。
它通常是由于外力直接作用于骨骼而导致骨折,并且伴随着软组织的损伤。
开放性骨折的急救与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医疗技术,它涉及到对患者的紧急救治和后续的护理工作,旨在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骨折的愈合,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二、急救措施1. 保护现场在发现开放性骨折的情况下,首先要确保现场的安全,避免进一步的伤害。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将患者移至安全的地方,远离危险因素。
- 通知急救人员,寻求专业的医疗救助。
2. 控制出血开放性骨折常常伴随着大量出血,因此需要迅速控制出血以防止休克的发生。
具体步骤如下:- 用干净的纱布或无菌敷料直接压迫伤口,以止血。
- 如出血无法控制,可以使用止血带进行临时止血,但要注意不要过紧,避免造成组织坏死。
3. 保持骨折稳定为了避免进一步的损伤,需要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尽量避免移动患者,以防止骨折部位的进一步移位。
- 如有必要,可以用夹板或其他固定装置固定骨折部位。
4. 预防感染开放性骨折容易引起感染,因此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避免直接接触伤口,以免引入细菌。
- 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以防止细菌侵入。
- 在送往医院之前,可以给患者注射破伤风疫苗,以预防破伤风感染。
三、护理措施1. 伤口清洁在医院进行伤口清洁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或其他合适的清洁剂进行冲洗,以清除伤口内的污物。
- 轻柔地擦拭伤口周围的皮肤,以保持清洁。
2. 伤口覆盖在清洁完伤口后,需要进行适当的伤口覆盖,以促进伤口的愈合和预防感染。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使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以保持伤口的湿润环境。
- 定期更换敷料,以确保伤口的清洁和干燥。
3. 疼痛管理开放性骨折常常伴随着剧烈的疼痛,需要进行有效的疼痛管理:- 可以给患者口服或静脉注射镇痛药物,以缓解疼痛。
- 使用冷敷或热敷可以缓解局部的肿胀和疼痛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突如其来的外伤,给病人精神及躯体都带来巨大伤害,应主动关心病人,帮助 其增加安全感和战胜疾病的信心。 2.饮食 入院后即禁食、禁水、以争取手术时机。 3.体位 患肢制动并抬高,以免加重损伤并减少出血。 4.症状护理 (1)伤口 协助医生对出血创口加压包扎或止血带止血, 观察并记录出血量及 止血带时间。 (2)疼痛 在制动肢体的前提下,排出内脏损伤后,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5.警惕休克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包括神志、瞳孔、血压、脉搏、呼吸、口唇与甲床的颜色及 末梢血运等,警惕失血性休克的发生。及早建立有效静脉通路,高流量给养。 6.辅助检查 血、尿、大便常规、PT、APTT,交叉配血,血糖,血清电解质,心电图,胸部 X 线片及受伤部们肢体正、侧位片。
治疗
6)再次清洗:彻底清创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再次冲洗创口及其周围2~3次。然后用0.1%活 力碘浸泡或湿敷创口3~5分钟。若创口污染较重,可加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洗,然后用生理盐 水冲洗,以减少厌氧菌感染的机会。再次清洗后应更换手套、敷单及手术器械再继续手术。 (2)组织修复请 1)骨折固定:清创后。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应在直视下将骨折复位,并根据骨折的类型选 择适当的内固定方法将骨折固定。固定方法应以最简单、最快捷为宜。第三度开放性骨折及第二 度开放性骨折,清创时间超过伤后6~8小时者,不宜应用内固定,可选用外固定器固定,否则易 导致感染。 2)重要软组织修复:肌腱、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损伤,应争取在清创时采用合适的方法 予以修复。
护理措施
术后护理 1.体位 肢体固定于功能位,患肢适当抬高。 2.饮食 鼓励病人进食促进伤口和骨折愈合的饮食,参见第二章第五节“骨科病 人的营养护 理”相关内容。 3.症状护理 (1)伤口与患肢 观察伤口有无渗血,观察患肢末梢血运情况,包 括颜色、温度、毛细血 管回流时间、远端动脉搏动等。 (2)外固定架的护理 参见第十七章第三节“常用治疗技术及护理配合”相关内容。 4.潜在并发症的 预防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伤口感染。 预防措施: (1) 早期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应用广谱抗生素。 (2)及早清创,争取一期缝合。 (3)密切观察病人的体 温、脉搏,患肢有 无持续性疼痛,伤口有无分泌物和特殊异味,以便及时发现 感染征象并进行处理。 流管置于刨口内最深处,从正常皮肤处穿出体外,并接一负压引流瓶,于 24~48小时后拔除。 (3)闭合创口:完全闭合创口,争取一期愈合。是达到将开放性骨折转化为闭合性骨折的 关键,也是清创术争取达到的主要目的。 清创过程完成后,根据伤情选择适当的固定方法固定患肢。应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应用 破伤风抗毒素。闭合创口的常用方法有:①直接缝合;②减张缝合和植皮术;③延迟闭合;④皮 瓣移植。
THANKS
1)清洗:无菌敷料覆盖创口,用无菌刷及肥皂液刷洗患肢2~3次,范围包括创口上、下关 节,刷洗后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口内部一般不刷洗,如污染严重,可用无菌纱布轻柔清洗, 再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可用0.1%活力碘(聚吡咯酮碘)冲洗创口或用纱布浸湿0.1%活力碘敷 于创口,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常规消毒铺巾后行清创术。 2)切除创缘皮肤1~2mm,皮肤挫伤者应切除失去活力的皮肤。由浅至深清除异物,切除污 染和失去活力的皮下组织、筋膜、肌肉。对于肌腱、神经和血管,应在尽量切除其污染部分的情 况下,保留组织的完整性,以便于修复。清创应彻底,不留死角。
临床诊断
• 新鲜开放性骨折按骨折局部伤情特点进行3级分类 • Ⅰ级开放性骨折:骨折处伤口小于3cm,伤口污染轻; • Ⅱ级开放性骨折:骨折处伤口大于3cm,伤口污染重,或有骨折端外 露,或有皮肤撕脱、皮肤缺损; • Ⅲ级开放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合并有血管、神经损伤。
治疗
•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原则是及时正确地处理创口,尽可能地防止感染, 力争将开放性骨折转化为闭合性骨折。 •
开放性骨折的护理
急诊科:宗世维
什么是开放性骨折?
• 凡骨折时,合并有覆盖骨折部位的皮肤及皮下软组织损 伤破裂,使骨折断端和外界相通者,称为开放性骨折。 开放性骨折是创伤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社会的 发展,现代化高速工具的使用,所造成的开放性骨折日 趋严重,病情越发复杂、治疗更加困难。
病因
• 直接暴力:暴力直接作用于骨骼某一部位而致该部骨折,则往往使受 伤部位发生骨折,常伴有不同程度软组织破坏,如车轮撞击小腿,于 撞击处发生胫腓骨骨干骨折。 • • 间接暴力:间接暴力作用时通过纵向传导,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使远 处发生骨折,如从高处跌下足部着地时,躯干因重力关系急剧向前屈 曲,胸腰脊柱交界处椎体受折刀力的作用而发生压缩性骨折(传导作用)。
治疗
3)关节韧带和关节囊严重挫伤者,应予切除。若仅污染,则应在彻底切除 污染物的情况下,尽量予以保留,对关节的稳定和以后的功能恢复十分重要。 4)骨外膜应尽量保留,以保证骨愈合。 5)骨折端的处理:既要彻底清理干净,又要尽量保持骨的完整性。粉碎性 骨折的骨片应仔细加以处理。游离的小骨片可以去除,与周围组织尚有联系的 小骨片应予保留,并予复位。 大块的骨片,即使已完全游离也不能摘除,以免造成骨缺损,导致骨不连 接。应将其用0.I%活力碘浸泡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后,重新放回原骨 折处,以保持骨的连续性。
健康教育
1.外固定架使用时间一般成人 10~14 周,儿童 6~8 周,需带 X 线片显 示骨折临床愈合,有 明确的骨痂连接,才能拆除外固定架;其后需继续 用小夹板或石膏保护 2~4 周。 2.积极功能锻炼。 3.预防长期卧床并发症,开放性骨折病程一般较长,需要病人的配合及 家人的支持,尤其是 卧床病人要预防压疮、泌尿道感染、坠积性肺炎等。
• •
•
1.清创的时间
原则上,清创越早,感染机会越少,治疗效果越好。一般认为在伤 后6~8小时内清创,创口绝大多数能一期愈合。应尽可能争取在此段 时间内进行。冬天气温低,清创时间可适当延长。
•
治疗
2.清创的要点 开放性骨折的清创术包括清创、骨折复位和软组织修复以及伤口闭合。
(1)清创:即将污染的创口,经过清洗、消毒,然后切除创缘、清除异物,切除坏死和失 去活力的组织,使之变成清洁的创口。
分类
• anderson依据软组织损伤的程度将开放性骨折分为" 3型。 • Ⅰ型:伤口不超过1cm,伤员清洁; Ⅱ型:撕裂伤长度超过1cm,但无广泛软组织损伤或皮肤撕脱; Ⅲ型:有广泛软组织损伤包括皮肤或皮瓣的撕裂伤,多段骨折,创 伤性截肢以 及任何需要修复血管的损伤。 • 1984年 gustilo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此种分类的不足,又将Ⅲ型分为3 个" 亚型;即 • ⅢA:骨折处仍有充分的软组织覆盖,骨折为多段或为粉碎性, • ⅢB:软组织广泛缺损,骨膜剥脱,骨折严重粉碎,广泛感染; • ⅢC:包括并发的动脉损伤或关节开放脱位。
临床诊断
• 按开放伤口形成的原因将开放性骨折分为: • (1)自内而外的开放骨折; • (2)自外而内的开放骨折;
• (3)潜在性开放骨折
临床诊断
• 按创口大小,软组织损伤的轻重,污染程度和骨折端外露情况,将开 放性骨折分为3度: • Ⅰ度开放性骨折:皮肤被自内向外的骨折端刺破,创口在3cm以下, 软组织挫伤轻微,无明显污染和骨折端外露; • Ⅱ度开放性骨折:创口长3~15cm,骨折端外露,有中等程度的软组 织损伤,污染明显; • Ⅲ度开放性骨折:创口在15cm以上,骨折端外露,软组织毁损,常合 并神经、血管损伤,污染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