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正压通气的应指征
无创通气指征操作与常见问题处理
44±8 100±13
0.37
0.06
主要结果对比(NPPV vs IMV)
NPPV失败率: 40/64(62.5%)
机械通气时间:10±8 d vs 12±3 d p=0.39
住ICU时间: 13±8 d vs 15±3 d p=0.43
并发症:
26 vs 42
p=0.012
病死率:
正压通气 有创正压通气 无创正压通气
早期拔管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的临床价值
缩短留置气管内导管的时间,减少VAP的发生 AECOPD行有创通气患者困难撤机的比例达35-67% 有创人工气道留置时间的延长导致VAP的发生
提供正压通气支持,避免再插管
以“肺部感染控制窗”为切换点行有创与无创序 惯性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致严重呼吸 衰竭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 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全国无创机械通气协作组
对照组及NPPV组入选时情况
例数 年龄 对照 171 70±8
pH
PaO2/FiO2
PaCO2
7.35±0.06
255±75
65±12
NPPV 171 69±10 7.34±0.06
254±68
73±8
7.20±0.05
168±38
85±16
IMV
26
71±8
7.20±0.05
171±38
87±14
P值
-
0.25
0.91
0.49
0.38
主要结果对比(NPPV vs IMV)
NPPV失败率: 52%
机械通气时间:16±19 d vs 15±21 d p=0.30
无创通气操作中常见问题及处理
避免或减少镇静剂应用
减少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发生 痛苦小,易接受 保留正常的生理功能
面部损伤
腹胀 不利于气道分泌物引流 加温加湿氧浓度调节不充分
无创正压通气在呼吸衰竭中的地位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3);130-13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
COPD急性加重期 无创通气的选择标准 中至重度呼吸困难,伴有辅助呼吸肌肉的参与和腹部矛盾运动 中至重度酸中毒(Ph7.30-7.35)和高碳酸血症(PaCO245-60mmHg) 呼吸频率>25次/分 COPD稳定期 中至重度进行包括无创通气在内的康复治疗
面罩的几种类型
面罩的几种类型
面罩的几种类型
无创通气的临床应用
无创通气目标
短期目标: 缓解呼吸困难 改善患者舒适度 降低呼吸功 改善或维持气体交换 降低并发症 防止器官插管或延缓器官插管 长期目标: 改善症状 改善或维持气体交换度 增加睡眠的时间和质量 改善生活质量 改善呼吸功能 延长生命
无创通气应用指征
NIV Protocol vs. Conventional Weaning Methods
Duration of 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20.1 20
Hospital Stays
45 36 27.8 27 40.8
p =0.003
p = 0.026
Days
16 12 8 4 0 9.5
无创通气的概念
无创通气(Non-invasive Ventilation,NIV) 除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外的、无创伤的机械通气 人工呼吸 铁肺 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IPPV): 以鼻罩或口鼻罩的形式连接呼吸机,在上呼吸道加以正压来改善肺泡 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范围及指征
法。 目前, 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临床呼吸生理及 -&> 学组领 导 的 两 项 多 中 心 随 机 对 照 试 验 正 在 进 行, 分别对 4-,,# 在 &’,= 急性加重早期和序贯通气中的作用进行进一 步验证。
作者单位: 8222(2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北京呼吸疾 病研究所
万方数据
10002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无创机械通气的应用范围及指征曹志新王辰与有创机械通气有创通气相似无创机械通气nippv本文指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同样能通过改善通气及气体交换降低呼吸功的消耗对呼吸衰竭患者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因而nippv的适用范围包括从急性呼吸衰竭慢性呼吸衰竭的多种疾病
[8, (]
当呼吸衰竭得到 &’,= 急性加重期患者行有创通气时, 一定程度的缓解但尚未达到传统的撤机标准时予以早期撤 机, 代之以 4-,,#, 从而减少患者行有创通气的时间, 称之为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序贯通气可以减少有创通气时间及相
[1+9] 关并发症, 并减少住院时间 。支气管+肺部感染是 &’,=
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 经人工气道行有创通气可以有效引流 痰液, 改善通气, 有利于迅速控制感染和缓解呼吸衰竭。当 临床出现以胸片支气管+肺部感染影明显吸收, 痰量减少、 粘 度下降, 呼吸力学指标有所改善为主要标志的 “肺部感染控 制窗” 时, 即撤离有创通气, 改换 4-,,# 来继续和进一步缓解 呼吸肌疲劳。序贯通气成功的关键是把握有创通气转为无 创通气的切换点和规范有效地运用无创通气。以 “肺部感染 控制窗” 为切换点进行序贯通气, 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之有效
[9] 的 , 并已在国内一些单位作为 &’,= 机械通气的常规方
无创正压通气注意事项
无创正压通气(NIV)注意事项1.1 掌握恰当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适应证:1.1.1 COPD:至目前为止,无创正压通气最多被应用于COPD病人,应用经验也最丰富,特别是COPD急性恶化期(指经积极内科药物治疗后,仍存在呼吸性酸中毒,PH<7.30)。
许多文献报道,COPD急性恶化期病人早期使用无创正压通气能减少气管插管率,减少VAP,降低死亡率。
但大多数研究缺乏良好的对照组,通常将重症病人排除在外,缺乏说服力。
国际上已有的几个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无创正压通气除能降低气管插管率以外,其它的研究指标包括死亡率在内并无明显差异。
尽管如此,作为一种治疗手段,无创正压通气仍可选择性应用于COPD病人,并且其应用指证有日趋广泛之势。
1.1.2 心源性肺水肿:已有循证医学证据表明无创正压通气对心源性肺水肿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能通过CPAP/PEEP增加功能残气量和有效气体交换面积,减轻肺内分流,改善缺氧,从而使心肌收缩力增强;胸内正压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肺毛细血管压力下降,减少肺泡间质液体渗出,利于肺间质水肿消退,因此从整体上减少气管插管率和住院死亡率。
1.1.3 撤机:无创正压通气的另一个适应证是应用于撤机病人,也就是所谓的序贯机械通气。
研究表明,对于2小时T管自主呼吸试验失败的病人,拔管后行无创正压通气较继续行有创正压通气能提高撤机成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VAP发生率,缩短ICU住院天数,提高生存率。
有学者建议利用“肺部感染控制窗”作为有创至无创的切换标准。
对于气管切开病人,需将气切导管气囊完全排气,封闭气切导管口,然后再行无创正压通气,如有需要可以更换较小口径的气切导管以减少气道阻力。
1.1.4 胸部创伤:胸部创伤特别是多发性肋骨骨折、反常呼吸伴低氧血症病人可以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来消除反常呼吸、缓解症状、改善缺氧。
有研究表明可以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平均ICU住院天数。
需注意的是,与有创正压通气一样,无创正压通气应用于胸部创伤病人时也有可能导致气胸的发生,因此使用过程中应加强临床监测。
【急救】无创呼吸机使用教程
【急救】无创呼吸机使用教程概念:无创正压通气是指不需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而是通过鼻面罩将呼吸机与病人相连接,由呼吸机提供正压支持而完成通气辅助的人工通气方式。
不仅帮助非常多的患者改善病情,节省费用,也避免气管插管的痛苦,以及减少了VAP等多种并发症。
使用流程一、评估使用无创呼吸机前,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了解是否具有使用无创呼吸机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一)适应证:主要适用于轻-中度呼吸衰竭的早期救治,也可用于有创-无创通气序贯治疗和辅助撤机。
其参考指征:(1)患者状况:①神志清醒;②能自主清除气道分泌物;③呼吸急促(频率>25次/min),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
(2)血气指标:海平面呼吸室内空气时,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PaCO2>45mmHg。
(二)绝对禁忌证: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微弱),此时需要立即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生命支持。
(三)相对禁忌证:①意识障碍②无法自主清除气道分泌物,有误吸的风险;③严重上消化道出血;④血流动力学不稳定;⑤上呼吸道梗阻;⑥未经引流的气胸或纵隔气肿;⑦无法佩戴面罩的情况如面部创伤或畸形;⑧患者不配合。
二、查对备齐用物携至床旁,查对患者信息,根据患者的面部情况,选择合适面罩。
常用面罩分为鼻罩和口鼻面罩、全面罩,根据患者耐受度选择,如无明显禁忌症应优先选择口鼻面罩。
通过与面罩相连的单管道与呼吸机相连,需要设置故意漏气机制排除CO2。
根据面罩有无呼气孔,选择是否需要外接呼气阀。
①有呼气孔②无呼气孔不带呼气孔的面罩,要选择外接呼气阀。
面罩的孔做什么用这两个孔叫多功能小孔,一个孔常用来接氧气,还可以用来测压,一般情况下另一个孔处于关闭状态(任何非故意漏气量的增加,都会增加吸气负荷)。
当患者严重二氧化碳潴留时,可打开多功能小孔以增加非故意漏气、促进二氧化碳排出。
除多功能小孔外,面罩前面还有胃管孔,部分有支气管镜操作孔。
胃管孔支气管镜操作孔三、解释向患者解释进行无创呼吸机治疗的目的和重要性,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和需要患者配合的内容等,安抚患者紧张焦虑的心理,以取得理解和合作,这是成功应用无创呼吸机和提高疗效的基础。
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NPPV(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一、NPPV的总体应用指征NPPV主要适合于轻中度呼吸衰竭的患者。
在急性呼吸衰竭中,其参考的应用指征如下:1.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的可逆性评价适合使用NPPV。
2.有需要辅助通气的指标:(1)中至重度的呼吸困难,表现为呼吸急促(COPD患者的呼吸频率>24次/rnin,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呼吸频率>30次/min);动用辅助呼吸肌或胸腹矛盾运动;(2)血气异常[pH值<7.35,PaC02>45 mmHg(1mmHg=0.133 kPa),或氧合指数<200rnmHg(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
3.排除有应用NPPV的禁忌证(1、心跳呼吸骤停;2、自主呼吸微弱、昏迷;3、误吸危险性高、不能清除口咽及上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保护能力差;4、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不稳定的心律失常、消化道穿孔/大出血、严重脑部疾病等)、5、未引流的气胸;6、颈部和面部创伤、烧伤及畸形;7、近期面部、颈部、口腔、咽喉、食道及胃部手术;8、上呼吸道梗阻;9、明显不合作或极度紧张;10、严重低氧血症(PaO2<45mmHg)、严重酸中毒(pH 值≤7.20);11、严重感染;12、气道分泌物多或排痰障碍)。
二、NPPV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一)AECOPD采用动脉血pH值财患者进行分层:1、轻度呼吸性酸中毒(pH值I>7.35) 是否应用NPPV存在争议,需要综合考虑人力资源和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
2、中度呼吸性酸中毒(pH值为7.25—7.35) 研究依据最为充分,可以改善呼吸困难,改善通气和气体交换,降低气管插管率,降低病死率并缩短住院时间。
3、重度呼吸性酸中毒(pH值<7.25)。
NPPV治疗的成功率相对较低,可以在严密观察的前提下短时间(1~2 h)试用,有改善者继续应用,无改善者及时改为有创通气。
不支持有意识障碍的AECOPD患者使用NPPV治疗。
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NIPPV)的临床应用 实用总结全
无创呼吸机正压通气(NIPPV)的临床应用实用总结—:适应症和禁忌症:适应证:轻中度呼吸衰竭及有创-无创通气序贯治疗辅助撤机(在单纯氧疗与有创通气之间提供治疗)。
应用指征应参考临床和血气指标:①神志清醒能自主清除气道分泌物,呼吸急促(频率>25次∕min辅助呼吸肌参与呼吸运动。
②血气指标:海平面室内空气动脉血氧分压(PaC)2)<60mmHg伴或不伴二氧化碳分压(PaCO2)>45mmHg o绝对禁忌证:心脏骤停或呼吸骤停(微弱),此时需要立即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生命支持。
相对禁忌证:①意识障碍无法自主清除气道分泌物,有误吸的风险;②严重上消化道出血;④血流动力学不稳定;⑤上气道梗阻;⑥未经引流的气胸或纵隔气肿;⑦无法佩戴面罩如面部创伤或畸形;⑧不配合。
相对禁忌证应用NPPV,需综合考虑权衡利弊后再做决策,否则增加NIPPV治疗失败或可能导致损伤风险。
二:无创通气模式:常用模式有持续气道正压(CPAP)、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以及保证平均容量的压力支持(AVAPS)。
1 :CPAP:指整个呼吸周期中呼吸机持续给予同一水平正压支持,吸气时正压克服气道阻力减少呼吸肌做功;呼气时防止上气道及小气道过早陷闭增加有效通气量促进气道内C02排出并改善氧合。
同时CPAP产生胸腔正压减少回心血量(前负荷),对急性心源性K水肿综合效应是有益的,但对存在明显心排量降低者过高CPAP则可能有害。
2 :BIPAP:是时间切换-压力控制的机械通气模式,可分别调节吸气相气道正压(IPAP)和呼气相气道正压(EPAP),是CPAP扩展模式。
据吸呼相转换机制可分为自主呼吸⑸通气辅助模式、时间控制(T)模式和自主呼吸通气辅助结合时间控制(S/T)模式等。
①S模式:通过超过一定阈值的吸气流速或吸气负压信号触发呼吸机,按预置的IPAP辅助通气,当气体流速或压力降到预置的阈值时,转换为呼气相按预置的EPAP通气。
Ⅱ型呼吸衰竭的无创通气选择:AVAPS vs
Ⅱ型呼吸衰竭的无创通气选择:AVAPS vs. BiPAP无创正压通气概述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NPPV)以鼻罩或面罩形式连接呼吸机,在上呼吸道加以正压来改善肺泡通气。
1. 应用指征其主要应用指征包括:①中至重度呼吸困难,有需要辅助通气的指标:表现为呼吸急促(慢阻肺患者呼吸频率>24次/min,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呼吸频率>30次/min);动用辅助呼吸肌或胸腹矛盾运动;②血气分析异常(pH<7.35,PaCO2>45 mmHg或氧合指数<200 mmHg)。
2. 禁忌证心跳呼吸骤停;自主呼吸微弱、昏迷;误吸危险性高、不能清除口咽及上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保护能力差;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定、不稳定的心律失常、消化道穿孔/大出血、严重脑部疾病等);未引流的气胸;颈部和面部创伤、烧伤及畸形;近期面部、颈部、口腔、咽喉、食管及胃部手术;上呼吸道梗阻;明显不合作或极度紧张;严重低氧血症(PaO2<45 mmHg);严重酸中毒(pH≤7.20);严重感染;气道分泌物多或排痰障碍。
3. 无创通气常用模式理论上,所有用于有创通气的模式均可用于无创通气。
但实际上,无创通气主要用于有自主呼吸的患者。
对于Ⅱ型呼吸衰竭患者,BiPAP模式和AVAPS模式是临床上主要选择的两种无创通气模式。
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需要设计吸气相正压(IPAP)和呼气相正压(EPAP),每一次吸气相提供一个较高水平的正压,即IPAP;每一次呼气相提供一个较低水平的正压,即EPAP。
IPAP相当于气道峰压(PIP),帮助患者克服阻力,增大通气量,减少呼吸做功。
EPAP相当于PEEP或CPAP,抵消患者内源性PEEP,防止持续过度充气;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氧合;减轻肺水肿;减少CO2重复呼吸。
无创通气
北京积水潭医院赵斌写在课前的话最早的无创负压通气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初,当时的无创负压通气不但体积庞大,而且没有高级气道保护,到20世纪50年代基本被淘汰。
随后有创机械通气进入了临床治疗的视野,随着危重症医学的发展,有创机械通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无创通气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对无创通气技术给予更多的关注,那么无创通气与有创通气的比较有什么区别?一、现代无创正压通气的概述(一)现代无创正压通气的发展1981年瑞思迈公司创始人之一,世界著名呼吸病学家沙利文教授发明了现代无创正压呼吸机,成为无创通气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1989年美国伟康公司研制出BiPAP呼吸机,1989年Meudri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衰竭。
我国的无创通气技术从90年代末逐步发展起来。
(二)无创正压通气发展的新趋势无创通气到现在发展已经有二三十年的时间,随着我们对无创通气技术的认识,它在临床应用的指征和范围在逐渐扩大;而且无创通气和有创通气结合的策略-序贯通气策略在临床使用的机会逐渐增多;机械通气地点发生新的变化,无创通气也开始进入ICU,有创通气开始进入亚急性病房、康复中心或家庭;机械通气开始的时机发生变化,无创正压通气更早期介入;动态把握无创和有创通气的转换时机;新一代涡轮呼吸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无创呼吸机的不足,可兼作无创、有创通气。
随着无创通气技术的发展,国内外对无创通气技术给予更多的关注。
在2001年和2002年美国胸科协会和英国胸科协会先后发表了针对有关无创通气技术的相关指南。
在2002年和2009年我们国家也针对无创通气技术制定无创通气技术的专家共识。
回顾机械通气的历史,其过程是从有创到无创(体外负压箱式呼吸机)再回到有创,最终进入有创与无创共存的时代。
有创与无创通气各有其不同的适应证,二者的关系是相互补充而不是相互替代,因此也不存在孰优孰劣的问题。
如图所示:应用无创通气技术给病人实施相关的治疗。
二、无创正压通气的特点无创通气技术的特点,患者痛苦小,易上易下,可试用和间断试用;保留上气道,避免人工气道并发症;缺乏气道保护能力。
无创机械通气
推荐意见:NPPV可改善心源性肺水肿患者的 气促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气管插管率和 死亡率[A级]。首选CPAP,而BiPAP应用于CPAP 治疗失败和PaCO2>45 mm Hg的患者。目前 多数研究结果认为BiPAP不增加心肌梗塞的风 险,但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力衰竭患 者仍应慎用BiPAP。
(十)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LI/ARDS)
• 从现有的应用经验和研究的结果来看,NPPV可能适合于有选择病 例的ALI/ARDS的早期干预,因此不建议常规应用NPPV。对符合以 下条件者可试行治疗: (1)患者清醒合作,病情相对稳定; (2)无痰或痰液清除能力好; (3)无多器官功能衰竭; (4)SAPSⅡ≤34; (5)NPPV治疗1~2 h后PaO2/FiO2>175 mm Hg; (6)基础疾病容易控制和可逆(如:手术后,创伤等)。 特别注意,NPPV只是一种呼吸支持治疗,而不是病因治疗。开始 治疗有改善并不代表最终治疗的有效。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化, 一旦病情恶化并达到气管插管的指标则转为有创通气,避免延误 气管插管。
推荐意见:NPPV在哮喘严重急性发 作中的应用存在争论,在没有应用禁 忌证的前提下可以尝试应用[C级]。 治疗过程中应该同时给予雾化吸入 支气管舒张剂等治疗。如果NPPV治 疗后无改善应及时气管插管有创通 气。
(六)NPPV辅助撤机
• 有创通气患者早日撤机,对减少人工气道和呼 吸机相关的并发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具 有重要意义。常规的撤机过程是从有创通气过 渡到单纯氧疗。 • NPPV作为过渡性的或降低强度的辅助通气方法, 帮助实现提早撤机拔管和减少撤机失败。
无创机械通气
厦门市第三医院ICU 陈辉民
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NPPV或NIPPV)是指无创的正压通气方法,包括双水平正 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和持续 气道内正压(CPAP)等多种气道内正压通气模式。 1、无创机械通气指征 2、无创机械通气实施 3、无创机械通气设置
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护理常规
无创机械通气(NIV)护理常规一、定义:指无需建立人工气道(如气管插管等)的机械通气方法,包括气道内正压通气和胸外负压通气等,又称无创正压通气,包括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和持续气道内正压(CPAP)。
二、适应证和禁忌证:1.适应证:(1)呼吸衰竭:适用于轻中度呼吸衰竭的早期预防。
指征:①呼吸急促(COPD病人的呼吸频率>24次/分,心力衰竭病人的呼吸频率>30次/分),动用辅助呼吸肌或出现胸腹部矛盾运动;②血气异常:PH<,PaCO2>45mmHg,或氧合指数<200。
(2)急性加重期COPD:适用于伴中度呼吸性酸中毒(PH为—)的急性加重期COPD病人。
稳定期COPD:①伴有乏力、呼吸困难、嗜睡等的症状;②气体交换异常,表现为PaCO2≥55mmHg或在低流量给氧情况下PaCO2为50-55mmHg,伴有夜间SaO2<88%的累计时间占监测时间的10%以上;③对支气管舒张剂、糖皮质激素、氧疗等内科治疗无效。
(4)其他:包括心源性水肿、支气管哮喘急性严重发作、重症肺炎、ALI/ARDS早期干预、胸壁畸形或神经肌肉疾病和胸部创伤、辅助撤机和辅助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2. 禁忌证1)绝对禁忌证:①心跳或呼吸停止,或需要立即气管插管。
②自主呼吸微弱,处于昏迷状态,血流动力学状态不稳定。
③误吸高危以及不能清除口咽及上呼吸道分泌物、呼吸道保护能力差。
④颈部和面部创伤、术后及畸形;⑤上呼吸道梗阻;⑥严重低氧血症(PaO2<45mmHg)和严重酸中毒(PH≤)2.)相对禁忌症:①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②严重感染③未引流的气胸④近期面部、颈部、口腔、咽腔、食管及胃部手术;⑤气道分泌物多或排痰障碍;⑥病人明显不合作或极度紧张。
三、实施1)方法包括鼻罩、口鼻罩、全面罩、鼻囊罩和接口器等,以鼻罩和口鼻面罩最常用。
2)通气模式常用模式有CPAP和BIPAP,均可用于治疗I型呼吸衰竭,而II型呼吸衰竭最常用的模式是BIPAP。
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
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操作规范【概述】人工通气是目前治疗或抢救严重呼吸衰竭的常用和有效的方法。
常规的人工通气需要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有创通气),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亦会引起多种并发症(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
所以,尽管其疗效确切可靠,临床上常常等到呼吸衰竭发展到相当严重,已危及生命时才考虑进行有创通气。
所谓无创性正压机械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
dlation,NIPPV)是指通过鼻罩、面罩或接口器等方式连接患者,无需气管插管或切开的正压机械通气。
随着医学的发展、呼吸机和通气模式的改进以及临床应用技术的提高,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NIPPV的临床应用日渐普及,已经成为治疗呼吸衰竭,尤其是早期的急性呼吸衰竭和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
【适应证】目前尚没有明确统一的临床应用指征。
文献报道NIPPV可以应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如:COPD急性发作,工型呼吸衰竭(心源性肺水肿、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手术后呼吸衰竭,神经肌肉疾病,辅助脱机或拔管后的呼吸衰竭加重,哮喘,肥胖低通气综合征,胸廓疾病引起的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呼吸康复治疗等。
在临床应用时,应该根据本单位的技术、经验和人力物力的条件,灵活应用。
【禁忌证】NIPPV的禁忌证见表20一1。
NIPPV不应该应用于绝对禁忌证的患者。
然而,对于相对禁忌证,尚有待进一步探讨。
在有比较好的监护条件和经验的单位,在严密观察的前提下,可以应用于有相对禁忌证的患者。
无创性机械通气的禁忌症【操作方法】合理的应用规程对提高NIPPV的临床疗效十分重要。
由于治疗的病种和严重程度等因素的差异比较大,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灵活应用。
参考的操作程序如下。
1.合适的监护条件。
2.患者取坐位或卧位。
3.选择合适的连接器(罩、鼻导管或接口器等)。
4.选择呼吸机。
5.佩带头带(鼓励患者扶持罩,避免固定带的张力过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北 京 市 呼 吸 病 研 究 所
詹庆元
无创正压呼吸机结构模式图
涡轮机
病人 管道
空气过滤
(流量传感器) 气体释放 压力控制阀 大气
无创正压通气的概念:与有创正压通气比较
(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
连接方式:鼻/面罩 相同之处:正压通气 不同之处:“漏气通气”
无创正压通气:漏气通气
有意漏气与无意漏气
漏气对通气的影响
降低通气效果
人-机同步下降
恶性循环
漏气监测与漏气补偿
无创正压通气的概念
呼吸回路:单回路
吸气回路:呼吸管路,面罩,呼吸道
呼气回路:
管路呼气孔,面罩呼气孔,呼气阀
入选时病人血气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7.351 7.341 A B 56.3 59.6 64.9 66.2
pH
PaO2
PaCO2
无创呼吸机使用情况
最高PS12.9±3.7cmH2O 最高PEEP4.3±1.2cmH2O
90.6%的入选病人应用NPPV超过4天
平均使用NPPV9.9±6.8天
重症急性加重期COPD的病生转归
第一阶段:呼吸肌疲劳,气道引流 有创通气 第二阶段:呼吸肌疲劳 无创通气
——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策略
第三阶段:病情缓解 自主呼吸
―肺部感染控制窗(PIC Window)‖的概念
原发感染
PIC
VAP
出现“PIC窗”时:痰液引流已得到解决 但仍存在呼吸肌疲劳
经选择的COPD 急性发作插管患者
积极抗感染, 有创机械通气
不出现
PIC窗
出现
排除
随机 分组
序贯撤机组: 拔管,改用无创通气 常规撤机组: 继续有创通气 达到
撤机标准
撤机
共有90例符合条通气前患者的基础情况无明显差异
年龄 (岁) 67.6±10.4 69.7±7.5 0.277 性别 (男/女) 28/19 32/11 0.972 COPD病程 (年) 20.5±10.0 21.0±12.2 0.842 体温 (。C) 37.0±0.9 37.0±0.8 0.872 心率 (次/分) 108±16 108±18 0.932 呼吸频率 (次/分) 26±8 26±5 0.984
气管插管率
30 25 20 15 10 5 0 8/171 26/171 A组 B组
气管插管率在A组和B组之间的比较
A组 汇总分析 分层分析
pH<7.30 pH≥7.30 26.7%(8/30) 12.8%(18/141) 7.0%(3/43) 3.9%(5/128) 0.042 0.015 15.2%(26/171)
呼吸频率 (次/分) 20±4 20±4 0.939
平均动脉压 (mmHg) 90±12 90±9 0.926
pH 7.40±0.05 7.41±0.06 0.277
PaCO2 (mmHg) 52±9 50±9 0.434
组别 序贯通气组 常规通气组 P值
PaO2 (mmHg) 88±26 89±23 0.805
感染性休克
呼吸停止
SBP< 90mmHg 严重心律失常 严重的脏器功能不全 上气道或面部损伤 无力排痰 不能很好配合
应用NPPV
<
3天
随机分组
A组:标准治疗
接受药物治疗 氧疗维持氧饱和度90%以上
B组:标准治疗+NPPV治疗
标准治疗 联合鼻/面罩BiPAP无创呼吸机
pH值在两组之间的比较
7.37 7.36 7.35 7.34 7.33 7.32 7.31 7.3 第0小时 第2小时 第24小时
A组
B组
PaCO2值在两组之间的比较
67 66 65 64 63 62 61 60 第0小时 第2小时 第24小时
A组
B组
呼吸频率在两组之间的比较
2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A组 B组 第0小时 第2小时 第24小时
B组
4.1%(7/171)
P值
0.345
34例达到插管标准病人的预后
12 10 8 6 4 4 2 0 3 3 4 存活 死亡 9 11
插管
NPPV
药物治疗
结
论
早期应用NPPV能改善其急性加重期COPD病人:
改善病理生理状况 减少对气管插管的需求 对于需要气管插管的病人也可能达到类似有创通气的效果
外周血白细胞计数 (个/mm3) 10923±4537 11828±6608 0.450
APACHE Ⅱ 21±7 18±7 0.057
序贯组与常规组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时的情况
组别 序贯通气组 常规通气组 P值
例数 47 43
体温 (。C) 36.8±0.5 36.8±0.4 0.916
心率 (次/分) 92±14 92±13 0.840
限制性肺病:胸廓畸形,神经肌肉疾病
夜间低通气:中枢性低通气,OSAS
早期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
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全 国 无 创 机 械 通 气 协 作 组 2003年10月
ATS和BTS指南
7.30 < pH<7.35:普通病房
<7.30 :ICU
普通病房:???
心跳、呼吸停止
神志障碍/不能合作
气道分泌物多或气道不畅
自主排痰障碍
严重上消化道出血 存在急性面颌或上呼吸道损伤 严重副鼻窦炎和中耳炎
无创通气技术的关键问题
应用指征
不如有创通气严格,可以试用
操作技术与环境
注意每一个技术环节
应用指征的确定
实际操作水平和条件 个别临床经验 回顾性总结 单中心、前瞻性对照研究 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RCT)
面部与面罩之间的空隙,口腔
辅助水平较低:与漏气和人-机协调性有关
经鼻/面罩通气的优越性(一)
无人工气道及其相关合并症,VAP发生率低 保证正常的吞咽、进食、咳嗽、说话功能 保留了上气道的生理温化、湿化和免疫功能
经鼻/面罩通气的优越性(二)
病人从心理上和生理上均较易撤机 可以间断使用 设备小巧、价格低
NPPV在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通气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
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哮喘急性发作,囊 性纤维化
限制性肺病:胸廓畸形,神经肌肉疾病,肥胖性 低通气
换气功能障碍为主的疾病
肺实质病变:ARDS,肺炎 心源性肺水肿
NPPV在慢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
重症COPD稳定期
PS (mmHg) 14±4 14±4 0.906
fIMV (次/分) 7±5 9±5 0.109
WBC (个/mm3) 8833±2907 8604±3311 0.728
APACHEⅡ 9±4 9±4 0.959
首次出现PIC窗天数 6.4±4.4 5.6±4.3 0.104
序贯通气组和常规通气组的有关医疗指标对比
院内死亡例数 1 7 0.019
住ICU天数 12±8 16±11 0.047
住院天数 23±10 25±15 0.405
住院费用(元) 41785±21116 52130±39634 0.125
国内外有关研究的主要结果
序贯切换 点的选择 Nava T管试验 病例数 序贯组 25 对照组 25 有创通气时间 序贯组 48小时 对照组 16.6天 VAP 序 贯 0 对 照 7 死亡 序 贯 2 对 照 7
水平10~12cmH2O
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序贯治疗的效果
项目 序 贯 治疗组 对照组 P值 例 数 11 11 有创通气 时间(天) 7.1±2.9 23.0±14.0 0.001 VAP发 生例数 0 6 0.012 总机械通 住RICU 气时间(天) 时间(天) 13.1±7.4 13.3±7.2 23.0±14.0 0.033 25.5±13.5 0.016 院内死 亡例数 1 2 0.999
pH≥7.25并且PaCO2>45mmHg的急性加重期COPD病人 在普通病房应用NPPV是安全可行的。
对重症急性加重期COPD的认识
呼吸衰竭的原因 呼吸肌疲劳 感染及伴随的气道引流问题 有创通气的作用 改善通气 痰液引流 有创通气的问题 气道引流与通气改善不平行 通气时间长,VAP发生率高,死亡率增加
累积应用NPPV112.6±106.3小时
平均每天使用NPPV11.0±4.6小时
面罩通气的并发症
明显腹胀23.4%(40/171) 面罩漏气明显影响通气效果29.8%(51/171) 局部皮肤压伤15.8%(27/171) 鼻炎1.8%(3/171) 误吸1.2(2/171) 无并发症的相关死亡发生
pH>7.35 :???
ATS. 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 2001;163:283-291. BTS. Thorax 2002;57:192–211.
病例入选标准
急性发作期COPD
pH≥7.25,并且PaCO2>45mmHg 入住普通病区
病例排除标准
已纳入过本研究的病例 pH值<7.25 Glasgow评分<8 气胸
可以长期或家庭应用
经鼻/面罩通气的不足(一)
痰液引流不畅 湿化不充分 通气效果不肯定
氧浓度难于严格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