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专题十七 科学探究题

合集下载

专项十七 科学探究题(讲解部分)

专项十七 科学探究题(讲解部分)

专项十七科学探究题(讲解部分)第六部分专题拓展专题十七科学探究题159题型特点科学探究的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或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中考科学探究题一般就从这几个环节进行考查考查内容近五年来中考多次涉及科学探究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有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溶液的成分或酸碱性的探究过氧化氢分解时催化剂的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探究化学反应生成物成分的探究等题型赋分科学探究题涉及的题型主要有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分值占分选择题很少涉及能力层级探究题以重视基础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为原那么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猜想能力获取与处理信息能力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能力对实验现象数据的分析与对比能力及分类比较概括等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等试题以中等或中等偏上难度为主有较好的区分度考查形式以联系实际情景后续学习内容生活或社会热点等为命题背景考查学生收集证据处理信息设计评价与改进实验的能力命题趋势热点预测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为了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获得探究的途径和方法提高科学素养预计今后中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仍以填写实验报告或改进与评价实验方案为主题型延续填空或实验探究题的形式分值约为分趋势分析以课本基础知识和学生实验情景为载体突出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和酸碱盐之间的反应尤其是中和反应的探究及酸碱盐的化学性质的探究与生活相关的干燥剂成分的探究等应予以高度关注159【一】探究题的命题特点1对科学探究方法的考查2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关注科技动态追踪社会热点【二】探究题题型分类及解法要正确解答探究题需要搞清楚探究方案设计的思路方法过程类型及遵循的四性原那么即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步骤少时间短效果好等不同的探究题型应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1提出问题,作出猜想与假设类根据题目要求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和假设可用八种方法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从对立面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猜想从逆向思维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猜想从生活或实验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猜想从探索因果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猜想在异常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猜想在类比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猜想在归纳判断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猜想在理所当然中发现问题并提出猜想然后结合猜想依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宏观性质和特征去解答问题注意提出的假设要周密必须有一定的合理性要有科学依据例1〔2017新疆乌鲁木齐,16,12分〕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用锌粒与右图硫酸溶液试剂瓶标签部分被腐蚀反应时发现有气泡产生并闻到有刺激性气味他们对此气体的成分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锌粒加入该硫酸溶液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查阅资料浓硫酸能与锌反应但不产生氢气也不会产生氧气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一种红色色素溶液褪色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气体可能是乙同学认为气体可能是丙同学认为气体还可能是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的装置部分夹持器材略去假设每个能发生的反应都完全进行进行探究图中仪器的名称是图中处气体发生装置可选图的填字母序号实验开始后观察到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2设计实验及验证类设计实验方案的原那么分析题干紧扣假设科学合理操作简单现象明显安全可行经济环保该类试题是在现有实验方案的基础上完成的多以填写实验步骤的形式出现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紧扣实验目的实验方案进行思考解答例2〔2016安徽,14,8分〕某研究小组对自动充气气球示意图如下进行以下探究装置的作用是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装置的作用是装置在点燃酒精灯加热之前应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目的是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证明气体中含有实验结论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反思与交流查阅资料该气球充气原理是通过挤破液体包使液体与白色粉末接触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实现气球自动充气为检验气体是二氧化碳可选用填试剂名称探究一液体包内溶液酸碱性的探究室温时用试纸测得溶液的那么该溶液呈锌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水和二氧化硫为什么在反性应过程中又产生了氢气呢用文字简述原因锌与浓硫酸稀硫酸反应都可以产生硫酸锌如果需要制取硫酸锌用锌与稀硫酸反应的优点是任填一种合理的答案解析猜想与假设气体还可能是氢气和二氧化硫的混合物实验探究由题图知是长颈漏斗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可知选取的发生装置为或由资料知有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观察到中品红溶液褪色证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生成的二氧化硫会造成空气污染所以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装置中的浓硫酸可以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氢气与空气混合在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在加热前要先通一段时间的气体把装置内的空气全部排出氢气能与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会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色实验结论由以上分析得出气体中既有氢气也有二氧化硫故丙同学的猜想正确反思与交流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逐渐变为稀硫酸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锌与浓硫酸反应会生成污染空气的二氧化硫而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不会污染空气答案猜想与假设实验探究长颈漏斗或吸收吸收水蒸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黑色固体变红实验结论丙反思与交流随着反应的进行浓硫酸变成了稀硫酸只产生氢气或无污染合理答案均可探究二白色粉末成分的探究猜想与假设甲同学认为是碳酸钙乙同学认为是碳酸钠丙同学认为是碳酸氢钠设计并进行实验将少量白色粉末放入水中搅拌固体全部溶解说明甲同学的猜想填正确或不正确室温时分别向盛有碳酸氢钠碳酸钠和白色粉末样品的锥形瓶中注入等体积足量的盐酸装置如以下图记录如下表实验编号锥形瓶内物质最终得到体积名称质量碳酸氢钠V碳酸钠V白色粉末aV实验的化学方程式为表中aVV填或分析并得出结论如何从上表中获取证据并得出结论解析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故检验气体是否为二氧化碳可选用澄清石灰水室温时溶液呈酸性溶液呈中性溶液呈碱性测得该溶液的那么该溶液呈酸性根据固体全部溶解可知固体不是碳酸钙说明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实验为与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专题十七科学探究题51实验应选用质量相等的装置及反应原理探究白色粉末故a也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得出等质量的生成的体积VV由表中数据可知等质量的白色粉末与生成的体积相等故白色粉末应为答案分澄清石灰水分酸分不正确分分分分根据表中体积与锥形瓶内物质质量的关系实验与实验相同可得出白色粉末的成分为碳酸氢钠分其他合理答案均给分3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类该类试题多数以完善实验报告的形式呈现要求填写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绘制图表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紧扣实验方案实验步骤进行观察思考准确描述记录细心绘制图表解答此类问题要善于利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数据和事实进行加工与整理通过分析判断推理得出结论例3〔2016山东潍坊,26,10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验证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并探究其还原产物的组成下表请完善表中内容实验人员红色固体剩余红色固体实验结论甲乙交流与反思只要假设合理方法正确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就能得出结论解析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现象为装置玻璃管中的黑色粉末变为红色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整套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除了外还有点燃属于化合点燃反应的是猜想假设红色固体的组成有三种可能和故猜想三为红色固体含有和实验结论和硫酸不反应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水和铜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的硫酸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有未溶解的红色固体可能全部是生成的不能确定原物质中是否有数据处理设甲同学称取的红色固体中的质量为x固体减少xxx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为说明能还原的现象为上述整套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考虑与的反应所以甲同学称取的红色固体中只有假设二成立设乙同学称取的红色固体中的质量为y固体减少y产物成分探究查阅资料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提出问题红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猜想假设假设一红色固体只含yy因为所以乙同学称取的红色固体中有和假设三成立答案分干燥气体或吸收水蒸气分装置玻璃管中黑色粉末变红色装置中溶液变浑浊分点燃假设二红色固体只含分假设三实验验证该小组为验证上述假设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观察到溶液变为蓝色红色固体部分溶解实验结论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红色固体中一定含有数据处理为进一步确定红色固体的成分甲乙两同学分别称取各自实验后的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使其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如猜想假设红色固体含有和分实验结论分数据处理假设二成立或红色固体中只含分假设三成立或红色固体中含有和分4分析结果、反思与评价类该类试题要求对试题情境中所呈现的猜想与假设实验装置实验步骤以及实验结论等作出评价对探究学习活动进行反思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紧扣实验目的从合理性科学性同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经济性等方面进行分析思考并提出烧杯中溶液和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改进的具体建议解题时还应做到表达要准确语言要通顺有逻辑性例4〔2015山东泰安,27,10分〕双吸剂是一种常见袋装食品的保鲜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某食品袋中发现一包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品名双吸剂成分铁粉生石灰等图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氯化亚铁碱性的溶液可以与中性的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和实验探究下表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实验质疑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实验并不能得出一定不含的结论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进一步确定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的成分进行如下定量实验实验探究取样品研碎并用磁铁充分吸引后得到剩余固体按照如图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图操作二操作三名称是固体的成分是填物质化学式下为依据实验探究中现象的分析及数据计算判断这包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实验反思以下对实验探究的反思不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对物质成分的探究有时需要定性与定量实验的结合实验探究烧杯中的溶质为和实验探究中都有气体产生但生成的气体成分不同在原样品中加入足量盐酸有个反应发生解析实验探究由表中实验现象说明固体和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和一种含有的物质得到浅绿色溶液可以推出加入的这种物质为稀盐酸固体物质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和加水溶解后氢氧化钙溶液呈碱性氧化钙与水反应后得到的氢氧化钙溶液也呈碱性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成红色实验探究使固体与液体分离的方法是过滤由题意知固体中无铁粉溶解过滤后固体的质量为其中含有碳酸钙还可能有氧化铁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于生成气体计算得出固体中含有碳酸钙所以固体中含有碳酸钙和氧化铁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根据分析和计算固体中含有铁粉和还有未知物质可能是氧化钙或氢氧化钙或两者的混合物因为生成沉淀的质量为设生成碳酸钙固体所需的氢氧化钙质量为xx解得x所以滤液中的氢氧化钙有x部分是由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的由上面的分析可知固体物质的成分为反思与评价由于固体物质的成分为种物质都与盐酸反应故反应个数多于个故错误答案实验探究稀盐酸氧化钙氢氧化钙或其中的一种实验质疑实验探究过滤和实验反思。

专题十七 科学探究题(讲解部分)

专题十七 科学探究题(讲解部分)

究题,分值占 4 13 分,选择题很少涉及㊂
进发展 为原则,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猜想能力, 获取 与处理信息能力,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能力, 对实验现象㊁ 数 据的分析与对比能力及分类㊁比较㊁ 概括等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
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验证和酸㊁ 碱㊁ 盐之间的反应, 尤其是中 和反应的探究及酸㊁ 碱㊁ 盐的化学性质的探究, 与生活相关的干 燥剂成分的探究等,应予以高度关注㊂
㊀ ㊀ 1. 热点预测:科学探究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方法, 为了 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 获得探究的途径和方法, 提高科学素 养,预计今后中考对本专题的考查仍以填写实验报告或改进与 评价实验方案为主,题型延续填空或实验探究题的形式, 分值约 为 4 13 分㊂ 2. 趋势分析: 以课本基础知识和学生实验情景为载体, 突出
������������������������������������������������������������������������������������������������������������������������������������������������������������������������������������������������������������������������������������������������������������������������������������������������������������������������������������
1. 科学探究的要素: 提出问题㊁性顺序;② 氢氧化钠变质的探究; ③溶液的成分或酸碱性的探究;④ 过氧化氢分解时催化剂的探 究;⑤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探究;⑥ 化学反应生成物成分 的探究等㊂ 3. 题型赋分:科学探究题涉及的题型主要有填空题和实验探 4. 能力层级:探究题以 重视基础㊁ 关注探究㊁ 联系实际㊁ 促

备战2020中考物理经典考题复习训练——专题十七:声现象

备战2020中考物理经典考题复习训练——专题十七:声现象

备战2020中考物理经典考题复习训练——专题十七:声现象考点一:声音产生的条件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C.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D.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耳听不到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发声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B.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噪声C.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D.“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发声体振动越快,声音的响度就越大C.发声体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D.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声音的音色不同4.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张老师在物理课上让同学们做了两个实验:①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②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同学们能得出的结论是。

(2)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是否正确,有些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尽管发出了很大的响声,但是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于是有些同学认为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为了纠正这位同学的错误认识,你能将实验进行改进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吗?你的改进方法是:。

(3)王明、李丽等同学在探究出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东西做媒介;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东西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王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把正在响的门铃放在玻璃罩内,可听到铃声。

从罩内向外抽空气。

随着抽气的进行,铃声越来越。

(填“大”或“小”),把空气再充入罩内,又听到铃声。

由此推理出结论:真空(选填“能”、“不能”)传声。

同时也说明猜想是正确的。

(4)探究问题的过程通常有下列步骤:A、提出猜想假设;B、得出结论;C、分析归纳;D、实验研究;E、发现并提出问题。

2021年福建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课件:17专题十七 科学探究题

2021年福建中考化学复习练习课件:17专题十七 科学探究题

30
30
沉淀质量(克)
2
4
(3)请写出提高方法一测量精确度的操作建议(写出2条)
烧杯3 30 30 5

答案 (1)氢氧化钠溶液 (2)解:分析表中数据可知,15克样品完全反应生成沉淀的量为2克×60/10=12克 设纯碱中的碳酸钠质量为x。
Na2CO3+CaCl2 CaCO3↓+2NaCl
106
100
x
12克
106 = 100
x 12克
x=12.72克 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Na2CO3%=12.72克/15克×100%=84.8% 答: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4.8%。 (3)缓慢滴加稀盐酸以减慢通气速度;反应结束后向装置内通氮气;在甲、乙两装置之间加吸收水蒸气的 装置
解析 (1)吸收CO2可选用氢氧化钠溶液。(3)提高方法一测量精确度的操作建议可从①减缓CO2生成速 率,让NaOH溶液将其充分吸收,②让生成的气体全部进入乙装置,③排除水蒸气的干扰,三个方面考虑。
解析 (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起到引流作用。(2)生成氢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为Fe2(SO4)3+6NaOH
2Fe(OH)3↓+3Na2SO4。(3)打开止水夹K后,稀硫酸流入甲装置,逐渐浸没锌粒,开始发生反应,可观察到固 体逐渐溶解,有大量气泡冒出。(4)乙装置内装有足量浓硫酸,起到干燥剂的作用,吸收甲装置中可能随氢 气一同逸出的水蒸气,由于本题是通过测定丁装置的增重来测定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即根据丙中反应生 成的水的质量来进行计算,若无乙装置,会导致丁装置中的浓硫酸不仅吸收了H2中的H2O,还吸收了丙中 反应生成的H2O,使测得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偏大。(5)生铁粉末由三种物质组成,由实验1可知质量为m的 样品中碳的质量为0.36 g;丁装置质量增重0.54 g,说明丙中反应生成0.54 g水,利用关系式Fe2O3~3H2O可 求出氢气消耗氧化铁的质量为1.6 g;由实验过程中无污染性气体生成,可知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 氧化碳,由关系式2Fe2O3~3C计算可得与碳反应的氧化铁的质量为3.2 g,所以样品中氧化铁的总质量为3. 2 g+1.6 g=4.8 g;根据实验过程Ⅰ,最终得到的滤渣丙为Fe(OH)3,其质量为17.12 g,由此可计算出样品中铁

浙江省衢州市2017年中考科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衢州市2017年中考科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衢州卷)——科学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Ba-137卷Ⅰ说明:本卷共有一大题,15小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1-10题每小题3分,11-15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如图为近日在浙江丽水确认的一新物种,它的叫声听起来像鸟鸣,大约仔猪大小,有肺,受精和幼体发育都在水中进行。

它属于( )A .鸟类B .爬行类C .两栖类D .鱼类2.今年2月3日(正月初七),柯城区九华乡举行了隆重的祭祀立春活动。

下列有关这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月相是上弦月B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C .地球运行到图中③和④之间D .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3.有甲、乙、丙三个带电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带正电。

先用甲靠近乙,发现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如图)。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乙带正电,丙带正电 B .乙带负电,丙带负电 C .乙带负电,丙带正电 D .乙带正电,丙带负电4.今年4月12日,浙江临安发生4.2级地震时,我市有轻微震感。

下列有关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地震的地壳变动的表现B .现代科学技术已能准确预报地震C .发生地震时赶快乘电梯逃离D .所有的地震都会对社会造成巨大损失 5.下列现象由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是( )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3题图6.物质分类是重要的学习内容,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O 2 B .NaCl C .Fe 2O 3 D .C 2H 5OH 7.骑自行车是一种既健身又低碳的出行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B .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车的惯性来增大速度 C .下坡时以自行车为参照物,车的坐垫是运动的D .停在路边的自行车,它对地面的压力和所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8.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守则,重视规范操作。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实验专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期

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实验专题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期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期第十七章《欧姆定律》实验专题十题1.小明同学在做“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时,准备了以下器材:干电池(1.5V)两节,电流表(0~0.6A 0~3A)、电压表(0~3V 0~15V)、滑动变阻器(20Ω、2A)、定值电阻(5Ω)、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

根据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进行实验。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电路,将乙图中的实物图连接完整。

(2)连接电路。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处于(选填“A”或“B”)端。

(3)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原因可能是。

(4)实验过程中,要使电压表示数逐渐变大,滑动变阻器滑片P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5)实验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A。

(6)试验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测出通过定值电阻R的不同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表所示。

老师看后说其中一次是错误的。

帮小明分析出错的是第次,原因是。

实验次数123456电压U/V0.5 1.0 1.5 2.0 2.5 3.0电流I/A0.10.20.30.40.50.6 2.如图甲所示是小明“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选用的实验器材是:电源(3V)、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定值电阻R1=5Ω、R2=10Ω、R3=20Ω,滑动变阻器(40Ω 2A)、开关、导线若干。

(1)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①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要保持不变,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②小明在实验中进行多组数据测量的目的是什么?③小明选用5Ω和10Ω的两只电阻分别进行实验后,由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M图象对应的是哪只电阻?由M图象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什么?(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①小明在实验中,首先确定一个保持不变的电压值U,当AB间的电阻R由5Ω换成10Ω时,闭合开关,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选填“a”或“b”)移动,才能使电压表示数变为U。

2021年中考科学专题17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真题精析+基础考查+探究创新】

2021年中考科学专题17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真题精析+基础考查+探究创新】

A B C D 夜昼中考科学专题十七 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第一节 四季星空中考试题精析 一、基础考查题1.(金华)下列现象中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A .昼夜长短的变化B .昼夜交替C .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D .四季更替 精析:A 、C 、D 都主要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产生的现象,只有B 是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解答:B2.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下列Et 期一年中白昼与黑夜长短相差最小的一天是( )。

A .我国国庆节 D .国际劳动节C .国际儿童节 D .我国教师节精析:二分日(春分、秋分)白昼与黑夜长短相等.与这两天越接近,白昼与黑夜长短相差越小。

在以上四天中,A 与秋分日最接近,故答案为A 。

解答:A3.今天是公历6月12 日,农历五月十七。

下列图片中可以表示昨晚月相的是( )。

精析: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是属于阳历,有固定的日期,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为依据。

解答:D二、迁移实践题4.(杭州)我国农历中的二十四节气是( )。

A .以月球绕地球运行轨道划分的B .属于阴历成分,有固定的日期C .是由地球的自转形成的D .以地球绕日运行轨道划分的5.(盐城)李小慧同学是位天文爱好者,她通过长时间的观测发现,在同一时间,学校旗杆的影子冬季比夏季长得多,你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B .地球自转C .地球公转D .此上均不对 精析:太阳高度的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

解答:C6.读下图,回答问题:(1)此图反映的是北半球__________(节气)日的日照情况。

(2)此时地球公转到__________ (填“远”或“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变__________ (填“快”或_陵”)。

(3)图示这天广州的昼夜状况是__________,这天过后广州的自昼开始__________ (填“增长”或“缩短”)。

精析:由于整个北极都处于极昼,所以这一天应该是夏至日;因此现在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变慢;过了这一天,广州的白昼开始缩短。

专题17欧姆定律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学生版)

专题17欧姆定律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学生版)

专题十七欧姆定律17.1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三年(2021—2023)中考真题分项精编一、单选题1.(2023·黑龙江哈尔滨·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实验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需要控制导体的电阻一定B.滑动变阻器可以起到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的作用C.实验的结论是:电流跟电压成反比D.多次实验是为了得到电流跟电压之间的定量关系2.(2022·四川广元·统考中考真题)下面几个实验探究中,采用了相同研究方法的是()①“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保持压力不变,改变受力面积②“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用加热时间的长短表示吸收热量的多少③“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保持电阻的阻值不变,改变电阻两端的电压④在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中,运用科学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A.①和④B.②和③C.①和③D.②和④3.(2022·湖南衡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是小成同学做“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实验的电路图,按照电路图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均没有偏转,电路中仅有一处故障,故障可能是()A.电阻R1断路B.电阻R1短路C.滑动变阻器R断路D.滑动变阻器R短路4.(2023·四川阿坝·统考中考真题)小刚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一段电路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在此实验过程中,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为了探究上述问题,他应该采取的唯一操作是()分析表中数据,实验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V,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6.(2022·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图是小华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AB间可以换接多个不同阻值的电阻。

在每次换接电阻后,他应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控制AB间不变。

换接电阻多次实验,是为了。

三、实验题7.(2023·四川德阳·统考中考真题)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明利用稳压电源(恒为4.8V)、电阻箱(阻值可调节)、滑动变阻器(“60Ω0.6A”)、电压表、电流表、导线若干做了如下实验:(4)小明实验时控制电压表的示数U=3V一定,通过移动变阻器滑片P和改变电阻箱R接入电路的阻值,(5)小明按照(4)问的实验操作进行更多的数据探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不能超过Ω。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17课专题探究:脂肪贮藏在哪里 粤教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  第17课专题探究:脂肪贮藏在哪里  粤教版

第17课专题探究:脂肪贮藏在哪里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体内有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物质。

2、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植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

二、教学重难点用实验的方法检验植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

培养学生归纳和概括、猜想和假设、实验和应用、收集和整理、分析和推测、汇报和交流等能力。

三、教学用具芝麻、花生种子,干净的白纸,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媒体:出示教科书任务驱动图。

芝麻油真香啊问题:芝麻里真的有油吗?这一节我们学习脂肪贮藏在哪里(板书课题)(二)讲授新课1、提出问题植物体内贮藏着许多营养物质,如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等,以供植物生长、繁殖所需。

问题:植物体内的脂肪贮藏在哪些器官中?2、作出猜想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上述问题作出猜想。

小组讨论,说出自己的猜想。

我的猜想:芝麻油是从芝麻种子里榨出来的,我猜芝麻的脂肪贮藏在种子里。

3、制定计划,验证猜想思考;我们前面是怎样检验淀粉的存在的?淀粉本身遇碘会变色,所以可以采用显色法来检测食物里是否含有淀粉。

淀粉的检测在切开的苹果上滴一滴碘液。

淀粉遇碘会变成蓝色。

用稀释的碘液滴到植物的某个部位上,如果变蓝色,就说明这个部位含有淀粉。

这种方法叫显色法。

脂肪自身也有一些特性,可以用压榨法来检测食物是否含有脂肪。

介绍显色法和压榨法。

显色法:用稀释的碘液滴到植物体内的某一部位上,如果会变蓝,说明这个部位存在淀粉。

(出示图片)压榨法:切取一小部分需要检测的植物器官,放在一张干净的纸巾上,用指甲或其它物体用力挤压,如果出现油迹,说明这个部位存在油脂。

(出示图片)脂肪的检测实验材料:芝麻或花生仁,白纸,小木棒方法:将芝麻或花生仁放在一张干净的白纸上,用小木棒挤压,观察白纸上是否留有油迹。

完成实验记录追问:纸上的油迹和水迹有什么不同?(透明是油,不透明是水)4、搜集证据按照自己的方案,检测植物器官是否含有脂肪,并作记录。

根据实验现象,对自己的猜想作出判断。

5、表达交流将小组的发现制作成一份探究报告,与同学进行交流。

七年级自然科学探索方法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自然科学探索方法练习题及答案

七年级自然科学探索方法练习题及答案题目一:观察与实验1.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请简述观察的定义和意义。

观察是通过感官对客观现象和事物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感知和记录的过程。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通过观察可以获取事物的特征、现象的表现和规律的变化,为科学实验提供基本资料和依据。

2.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请简述实验的定义和意义。

实验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提出的科学假设,按照一定的条件来进行人为操作,以观察现象和获取数据,并验证科学假设。

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可以控制变量,观察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帮助科学家发现事物背后的规律,从而推导出科学原理和理论。

3. 观察和实验的区别是什么?观察是对自然界或人类社会中的现象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感知和记录;实验是人为操作,按照一定条件来验证科学假设。

观察主要通过感官来获取信息,实验则需要经过设计、操作等环节,更加精确和有针对性。

观察是事后发生的现象,而实验是在特定条件下进行的。

题目二:提出问题和假设1. 科学研究为什么要提出问题和假设?科学研究要通过提出问题和假设来明确研究的目的和方向。

问题可以激发科学家的好奇心和进一步追问的欲望,而假设则是对问题的一种猜想或推测,提供了研究方向和思路。

2. 提出一个科学问题的要求是什么?提出一个科学问题需要具备以下要求:- 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深度,能够挑战科学家的智力;- 可以通过观察、实验等方式进行验证和解答;- 问题的范围要明确,不宜过于宽泛或狭窄;- 问题应与现有的科学知识和前沿问题有关,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研究价值。

3. 什么是科学假设?科学假设的提出有何意义?科学假设是对问题的猜想或推测,是对待研究对象的一种合理假定。

科学假设的提出有以下意义:- 指导研究方向和设计实验,帮助科学家制定研究计划;- 提供了推断和预测的基础,为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为实验结果的解释和数据分析提供了框架。

题目三:设计实验1. 请简述科学实验的基本要素。

专题17 综合开放题解题技巧-决战2019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学案(原卷版)

专题17 综合开放题解题技巧-决战2019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学案(原卷版)

【决战中考·】物理题型解答策略专题专题十七综合开放题解答技巧近年来,中考物理试题中开放性试题越来越多出现在中考试卷中。

开放性试题取材于实际生活,侧重考查考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开放性试题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更有利于培养和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对学习具有良好的导向性。

开放性试题能全面考查学生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解题能力,同时又考查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学生往往对开放性试题的感觉是:情景新、题目活,不知从何入手,怎样回答才是比较理想的解答?针对开放性题型所呈现各种不同的形式,如何发挥想像,活跃思维,充分展现自己创造性才能,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开放性试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技巧一:设定问题法此类考题要求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要并解答。

研究此类题的关键是:提问要讲究一点技巧。

首先提问要切中题意,其次提问质量要高一些,不能太浅。

最后,提出的问题须自己能够解答,才是成功的。

这类试题多以生活实际或最新科技成果为背景,或对某现象要求用物理知识解释分析,或对某工具要求用物理原理说明其应用,或对某问题要求提出解决方案。

“某现象”涉及的物理知识较多,“某工具”涉及的物理原理较多,解答时要从多方向、多角度、多层面进行思考,并用简明扼要的物理语言进行表述某现象的形成原因、某工具的应用原理或某问题的解决方案。

【例题展示】例题1(·深圳)某同学在看了《加勒比海盗》后,想象了电影后续的情节:一段美好时光以后,黑珍珠号又回到了漂流瓶里,杰克船长被船员们抛弃在了一个荒岛上,如图,他右手拿着罗盘,左手拿着望远镜,回忆着以前的日子,想象着一段新的旅程。

请按以下方示例找出图中3个物理现象或者物体,填入下表(不能与示例相同)。

现象或者物体物理知识示例太阳热传递①②③【解析】根据题目和图片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即可得出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17年中考科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17年中考科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满分18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Fe-56 Cu-64 本卷g 取10N/kg试题卷Ⅰ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第1~10小题,每小题4分,第11~15小题,每小题3分,共55分。

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错选均不给分)1.下列关于学说的提出、模型的建立或科学实验完成等先后顺序,不符合...科学史实的是( ) A .对太阳系的认识:先提出日心说,后提出地心说B .对海陆变迁的认识:先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后建立板块构造学说C .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制造出发电机D .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卢瑟福先完成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 2.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3.我们的宇宙蕴藏着无穷的奥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河外星系谱线红移可以推断星系之间正在相互退行远离 B .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像一个中间凸起的大透镜 C .太阳黑子、日珥等太阳活动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没有影响 D .“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航天器4.水痘是一种春季多发的呼吸道传染病,常用接种水痘疫苗的方法来进行预防。

接种的水痘疫苗和所属的免疫类型分别是( )A .抗体,特异性免疫B .抗原,特异性免疫C .抗体,非特异性免疫D .抗原,非特异性免疫5.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 第2题图类非物质文体遗产代表作名录》。

地球在 公转轨道上的位置与二十四节气的对应 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春分这天宁波昼夜平分B .夏至之后的节气是芒种C .秋分这天的月相一定是上弦月D .从冬至到夏至的时间间隔为一年6.真空包装、食品包装袋内充氮气、放铁粉包或生石灰包等都是常用的食品防腐、保鲜方法。

对上述方法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真空包装:能使食品不与氧气接触B .充氮气:能隔绝空气并防止食品变形C .放铁粉包:能除去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和水蒸气D .放生石灰包:能除去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 7.如图是家庭电路示意图。

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试卷-答案

2017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科学试卷-答案

浙江省宁波市2017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科学答案解析试题卷Ⅰ一、选择题1.【答案】A【解析】A、对太阳系的认识:先提出日心说,后提出地心说,应该是先地心说再提出日心说,A错误;B、对海陆变迁的认识:先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后建立板块构造学说,先由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再发展提出了目前较公认的板块构造学说,B正确;C、对电磁现象的认识:先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后制造出发电机,法拉弟通过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后根据这一原理制造了发电机,C正确;D、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卢瑟福先完成了α粒子散射实验,后提出原子的有核模型,卢瑟福在检验汤姆生的原子模型时,从α粒子散射的现象发现汤姆生原子模的不足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D正确。

【考点】从地心说到日心说2.【答案】C【解析】A、点燃酒精灯,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A错误;B、转移蒸发皿,转移蒸发皿时应该用钳锅钳不能用手去拿,B错误;C、加热液体,符合加热液体的规范操作,C正确;D、稀释浓硫酸,稀释浓硫酸时正确操作应该将浓硫酸沿杯壁注入烧杯中,D错误。

【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实验室的安全3.【答案】C【解析】A、宇宙由物质构成,红移现象更加说明了物质处于不停地运动和发展之中,星系正在离我们而去,故A正确;B、从侧面看,银河系的主体中间比边缘厚,所以像一个凸起的大透镜,故B正确;C、太阳黑子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太阳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它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各种各样的影响,黑子是太阳上物质的一种激烈的活动现象,所以对地球的影响很明显,故C错误;D、“天宫二号”、“天舟一号”等都是探索宇宙奥秘的航天器,故D正确。

【考点】宇宙的构成,现代宇宙学的其他观点4.【答案】B【解析】接种的疫苗是由病原体制成的,只不过经过处理之后,其毒性减少或失去了活性,但依然是病原体,进入人体后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增强抵抗力,从而避免传染病的感染。

七年级科学期末探究精选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七年级科学期末探究精选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

七年级科学期末探究精选试卷专题练习(解析版)一、探究题1.盐度,即水体中的含盐量,是一种非生物因素。

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请设计一个实验来寻找答案。

(1)提出问题: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吗?(2)作出假设:用含盐量较高的水浸泡种子会影响种子的萌发。

(3)器具材料:正常的大豆种子100粒、清水、10%的食盐水。

(4)实验步骤:①将大豆种子平均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浸泡在10%的食盐水中,B组浸泡在________中。

均在相同的条件下浸泡6小时左右。

② 将浸泡后的A、B两组种子分别用湿纸巾包起来并放入塑料袋中,注明A、B。

再将A、B 塑料袋放置在温暖的地方并注意保湿。

在A、B两组实验中除了实验变量外,其余的条件均相同,这样的两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其中实验组是________组,对照组是________组。

③两天后,打开塑料袋观察并统计两袋中已经萌发的种子数。

(5)预测结果、得出结论:①如果种子萌发数A>B,说明10%的食盐水可以________大豆种子的萌发;②如果种子萌发数A<B,说明10%的食盐水可以________大豆种子的萌发;③如果种子萌发数A与B相差无几,说明10%的食盐水对大豆种子的萌发________。

2.北京时间3月10日凌晨,太阳、地球和月球排成近似一条直线,月球和太阳处于地球两侧,此时月球距离地球更近一些,我们可以观察到美丽的“超级月亮”。

(1)超级月亮的月相最接近下图中的________。

(2)下列关于超级月亮的说法正确的有________。

①她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②她的天空一片漆黑,看不到任何星星③她表面的环形山都是火山活动形成的④地球上的人看不到她的另一面,是因为月球只是围绕地球公转,没有自转运动⑤她的昼夜温差很大,其主要原因是没有大气和水的调节与缓冲作用(3)同一物体在地球上所受的重力是月球上的6倍,在月球上重350N的宇航员(包括随身装备),他和他的装备总质量是_____kg,从地球到达月球后,他的总质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七科学探究题
1.[2016∙山东青岛,20,2分]菠菜中含有一种有机物−草酸,将草酸隔绝孔空气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水和碳的氧化物,为了探究上述反应生成的碳的氧化物成分,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装置对实验结果不产生影响,因此可以去掉乙装置以简化实验方案
B. 丙装置玻璃管中若发生化学反应,则一定为置换反应
C. 若甲试管内溶液变浑浊,丁试管内无明显现象,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二氧化碳
D. 若甲试管和丁试管内溶液都变浑浊,丙处玻璃管内的红色固体变成黑色,则该碳的氧化物成分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2.[2014∙陕西,22,7分]在一次用餐中,同学们对燃料“固体酒精”产生了好奇,于是对其成分进行研究。

【查阅资料】
(1)该固体酒精是用酒精、氯化钙和氢氧化钠按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制成。

(2)氯化钙、氯化钡溶液均呈中性。

【提出问题】
(1)酒精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2)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是否变质?
【实验探究】
(1)按如图所示实验,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得出酒精中含有碳元素的结论。

此结论
___ (填“合理”或“不合理”).
(2)取少量固体酒精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充分溶解后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白色沉淀。

取沉淀于试管中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

写出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__.
分析实验并结合资料得出氢氧化钠已变质。

(3)为进一步确定氢氧化钠的变质程度,分组探究。

①甲组取烧杯上层清液于两支试管中,按如下进行探究。

方案
②乙组认为甲组实验不能证明清夜中一定有氢氧化钠,理由是___.
他们另取烧杯中上层清夜,加足量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加酚酞溶液,酚酞溶液变红。

【实验结论】经讨论一致认为固体酒精中的氢氧化钠部分变质。

【反思交流】乙组实验中加足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___.
【拓展应用】要除去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杂质,可选择适量的___.
A. Ba(OH)2溶液
B.CaCl2溶液
C.Ca(OH)2溶液。

3.[2015∙四川宜宾,16,8分]镁与NH4Cl溶液反应,除生成一种盐外,还有气泡产生。

为确定气体的成分,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假设猜想】气体可能是HCl、NH3、H2中的一种或几种。

【查阅资料】
①NH3+HCl=NH4Cl 2NH3+H2SO4=(NH4)2SO4
②2NH3+3CuO=△3Cu+N2+3H2O
【实验探究】
(1)为了确定是否含有HCl,将气体通入酸化的溶液中,无沉淀生成,则该气体中无HCl。

(2)为了探究其他气体是否存在,又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
①A中观察到,证明有NH3。

②B中玻璃管内观察到,证明有H2。

③浓硫酸的作用是。

【实验结论】Mg与NH4Cl溶液反应生成盐、NH3和H2。

写出化学方程式:。

【实验反思】综合以上信息和实验结论,有同学认为不需要单独检验HCl,就能证明HCl不存在。

请评价这种说法是否合理(填“是”或“否”),理由是。

4.[2014∙甘肃兰州,32,8分]为了鉴别碳酸钾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同学们进行了探究实验,分别取两种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一定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一支试管出现白色浑浊,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烧杯中,发现废液变浑浊,同学们对废液进行了过滤,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除水外还含有那些物质?
【查阅资料】碳酸钾溶液显碱性
【猜想】A. 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和碳酸钾
B. 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
C. 可能含有氢氧化钾、氯化钾、碳酸钾和氯化钙
你认为还可能是___(写出一种猜想)
【讨论】你认为___猜想不合理(填字母),请说明理由___.
【实验设计】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反思交流】写出碳酸钾与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___.
5.[2015∙湖北荆门,13,2分]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一些实验事实推理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实验事实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反应温度
C 双氧水在常温下缓慢分解,而在加入二氧化锰后迅速分解有、无催化剂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反应物的种类
A. A
B. B
C. C
D. D
6.[2016∙广东广州,25,7分]
以饱和NaCl 溶液和饱和NH4HCO3 溶液为原料制备NaHCO3 的原理为:
NaCl+NH4HCO3=NaHCO3↓+NH4Cl(已知碳酸氢铵在40℃受热易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的四种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①35℃时,比较A、B 溶解度的大小:A B。

(填“>”或“<”)
②图中表示碳酸氢钠溶解度曲线的是。

(填“A”或“B”)
(2)为探究NaHCO3 析出的最佳条件,完成了以下几组实验:
①实验c 和d 的目的是。

②表格中X的数值可能是()。

A. 85.8
B. 86.8
C. 92.1
D. 93.1
③在相同反应时间,40℃时碳酸氢钠的产率比35℃时低的原因
是。

7.[2015∙湖南娄底,42,12分]亮亮同学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发现镁条燃烧除生成白色固体(MgO)外,还有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生成。

这种淡黄色固体是什么呢?亮亮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有关实验探究。

【实验探究】将该淡黄色固体投入到盛有水的烧杯中。

【实验现象】在烧杯中产生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的氨味气体产生。

【教师指导】上述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为Mg(OH)2,生成的气体为NH3;反应过程中没有任何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问题解决】此淡黄色固体中肯定含有镁元素和___元素,判断的依据是___;若该物质仅由两种元素组成,其化学式为___,此物质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相关结论】空气中氮气(N2)和氧气(O2)的体积比约为___,但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少量的淡黄色固体,由此得出的一个结论是___.
8.[2015∙黑龙江大庆,16,10分]
已知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气体由浑浊又变澄清,CaCO3+H2O+CO2═Ca(HCO3)2,由此某化学兴趣小组欲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

【提出问题】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质组成
【查阅资料】①、NaHCO3+NaOH═Na2CO3+H2O
②、盐酸滴入碳酸钠溶液中,实际反应分两步进行
第一步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
第二步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
【提出猜想】猜想1:溶质为Na2CO3
猜想2:溶质为___(填化学式,以下同)
猜想3:溶质为___
猜想4:溶质为___
【实验方案】Ⅰ甲组同学为确定CO2与NaOH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组成,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1)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无气泡产生,则溶质为___.
(2)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质为___.
(3)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溶质为___.
Ⅱ乙组同学根据甲组同学的猜想,通过定量分析绘制出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关系示意图,请根据图象确定溶质成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