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教育流派介绍二(改造主义新)

合集下载

改造主义教育

改造主义教育

改造主义教育改造主义教育改造主义也叫社会改造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从进步主义教育壁垒中分化出来的⼀种教育思想派别,它代表了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左翼。

与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主张“⼉童中⼼”不同,改造主义教育思潮强调教育对社会改造的意义以及社会对⼈的制约作⽤。

改造主义认为,在学校与社会关系问题上,教育的⽬的是以“理想社会”的模式来改造社会。

学校是社会机构,学校存在的必要,⼀⽅⾯在于它能够完成社会交给它的职能,更重要的是,它在社会改造⽅⾯发⽣决定性的作⽤。

学校应该成为新社会的模范,教师和学⽣应⾏动起来实现改造社会的⽬标。

⼀、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产⽣与发展1、作为进步主义⼀翼的改造主义实际上,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刚开始的时候,就孕育了改造主义。

在杜威创建芝加哥⼤学实验学校以前,就有学者在做着另外⼀种努⼒,与杜威相⽐,他们更重视社会变⾰。

20世纪20年代,哥伦⽐亚⼤学师范学院可谓盛极⼀时。

除了杜威以外,还陆续聚集了进步主义教育的其他著名⼈物。

在这些⼈中,哈罗德﹒拉格,威廉﹒克伯屈,约翰﹒蔡尔兹,以及乔治﹒康茨等⼈经常聚会,形成了以克伯屈为⾸的讨论⼩组。

讨论学校与⼯业化社会的关系,教育如何通过给予教师和学⽣⼀些必要的理智⼯具,使他们更好理解和指导社会变化,建⽴理想社会等问题。

应该说,这些⼈都是进步主义教育的重要⼈物。

但是,也正是以这个⼩组的成员为核⼼,造成了20世纪30年代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

2、30年代的改造主义1929年开始,美国⾸先陷⼊经济危机,随着这场席卷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的延续,⼀些原先主张⼉童中⼼的进步主义教育者,开始更多地考虑如何使学校为建⽴⼀个没有经济危机的社会做出贡献的问题。

他们认为,那些进步主义教育曾经倡导的理想的学校不能解决经济危机时期的社会问题,进步主义教育必须发⽣转向,即从强调个⼈中⼼、个⼈主义的教育,转向强调社会中⼼、社会改造的教育,从关⼼个⼈成长转向关⼼社会变⾰。

毫⽆疑问,这种重⼼的转移,乃是30年代改造主义与进步主义最终分道扬镳的最深刻的基础。

外国教育史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外国教育史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要素” ,如理性等。
(2)培养这些共同的要素,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经典著作。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 程中占有中心地位 。
(3)强调老师在此过程中的指引。
2020/12/19
5
3、新托马斯主义教育
1)主要史实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是提倡宗教教育的一种教育理论,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意大利、法国等西 欧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曾在美国流行。它的思想基础是新托马斯主义,是中世纪天 主教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T. Aquinas)的经院哲学在现代的复活。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 马里坦 (J.Maritain)。
2020/12/19
4
2、永恒主义教育 1)主要史实 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哈钦斯 (R.M.Hutehins)、阿德勒
(M.J.Adler),英国的利文斯通 (R.Livingstone)和法国的阿兰(Alain)等 2)主要观点: (1)人性不变,所以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
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60年美国教育改革中,要素主义教育家特别强调“新三艺”(即数学、
自然科学和外语)。
(2)他们还强调必须按逻辑系统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认为实用主义教育所谓的“做中
学”是没有普遍意义的。
(3)要素主义强调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
同时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作发生后接着给予强化,就会增加这一操作的强度或概率。 2、在斯金纳看来,学习过程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条件
2020/12/19
9四、行为主义和新行为主义来自行为主义心理学开始流行于20世纪初,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J.B.Watson)。行为主 义心理学家否定了传统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识,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行为科学;人的心理活动可以在 行为上被揭示出来;人类行为的基本公式是受因果律支配的“刺激一反应”,通过它可以预测和控制人 的行为的发生与变化。他们还反对传统心理学的“内省法”,强调运用观察和实验研究行为的“客观 法”。

教育学: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教育学: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1.改造主义教育20 世纪30 年代从实用主义和进步教育中分化出来,到50 年代形成独立的教育思想。

初期有康茨和拉格,布拉梅尔德50 年代发表一系列著作后最后形成。

改造主义教育的理论主要分为五个方面: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

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主张课程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教学应以问题为中,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

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

2.要素主义教育1938 年“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教育委员会”的成立是要素主义教育形成的标志。

发起者、主要代表人物是巴格莱。

60年代代表人物是科南特和里科弗。

(1)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

在人类的文化遗产中存在着永恒不变的、共同的、超时空的要素,它们是种族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基础。

中小学要强调双基(新三艺),按逻辑系统编写教材、进行教学。

(2)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

强调传统的心智训练,传授整个人生的知识。

3.永恒主义教育20 世纪30 年代形成的一种提倡复古的教育理论。

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哈钦斯、英国的利文斯通和法国的阿兰。

(1)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2)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对人施以人性的教育,达到人性的自我实现、人的进步和完善。

(3)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4)提倡通过教学进行学习4.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新托马斯主义式提倡宗教教育的一种理论,20 世纪30 年代产生于意大利、法国等西欧国家,二战后,也曾在美国流行。

教育应以宗教为基础。

(1)教育的目的培养真正的基督徒和有用的公民(2)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3)教育应该属于教会5.存在主义教育存在主义是种把人的存在(个人主观的自我意识)当做其基础和出发点的哲学。

基本论点是萨特的“存在先于本质”即人首先存在着,通过他自己的自由选择而决定他的本质。

第二讲 西方教育思想流派

第二讲 西方教育思想流派


分析教育哲学
思考? 思考?
分析教育哲学有点与缺点? 分析教育哲学有点与缺点?

结构主义教育
1、皮亚杰的发生认知论与结构主义教育
皮亚杰的发生认 知论: 知论:儿童的知 识发展表现为一 种内部结构的变 化,每一种认知 活动都有一定的 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
20世纪60年代 20世纪60年代 世纪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 布鲁纳
第二讲 西方教育思想流派
主要内容 一 、欧洲新教育运动思想 二、美国进步教育运动思想 三、改造主义教育思想 四、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五、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六、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思想 七、存在主义教育 八、分析教育哲学思想 九、新行为主义教育思想 十、结构主义教育思想 十一、 十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十二、多元智能理论 十二、 十三、 十三、全纳教育思想 十四、 十四、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
瑞士教育家、 瑞士教育家、国际新教育 联盟主席费里埃尔
美国教育家 沃什伯恩

欧洲新教育运动 思考? 思考? 1、从欧洲新教育运动的服务对象看 其教育本质。 其教育本质。 2、对现代教育的启示与可行性分析

改造主义教育
1、改造主义与实用主义实用主义改造主义“实用主义的特点在于它的真理论。 实用主义的特点在于它的真理论。 实用主义的特点在于它的真理论 它的真理论实际是一种不可知论。 它的真理论实际是一种不可知论。 它认为,认识来源于经验, 它认为,认识来源于经验,人们 所能认识的,只限于经验” 。资 所能认识的,只限于经验”

分析教育哲学
3、分析教育哲学的核心主张 分析教育哲学力图弄清与教育有关的哲 学争论问题,通过积极训练, 学争论问题,通过积极训练,培养人们正确 进行逻辑分析和评判的能力, 进行逻辑分析和评判的能力,一方面促使教 扩大了逻辑哲学的作用, 扩大了逻辑哲学的作用 育理论更加合乎逻辑、合乎科学; , 育理论更加合乎逻辑、合乎科学;另一方面 脱离了教育的中心问题。 脱离了教育的中心问题。 又促使教育独立于传统哲学, 又促使教育独立于传统哲学,使人们能够把 教育的各种问题用切合教育本身的方法加以 解决。 解决。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ppt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ppt

影响与评价
• 永恒主义教育一般是作为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 的对立面而引起人们注意的。但从整体上来看,它并没 有提出什么新的价值判断标准,却表现出明显的传统教 育倾向。尽管永恒主义教育与要素主义教育都主张传统 教育,但是它在许多方面却攻击了要素主义教育。相比 之下,虽然永恒主义教育与新托马斯主义教育有着一些 分歧,但是它们之间却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作为一种 教育哲学思想,永恒主义教育在教育理论上有一定的影 响,但在教育实践中的影响范围并不大,主要限于大学 和上层知识界中的少数人。特别是由于永恒主义教育用 复古的方法把学生的学习限于古典著作上,因此遭到了 许多人的批判。
七、结构主义教育
• 在现代欧美教育思潮中,结构主义教育是一 种广泛流行、影响很大的教育理论。它是 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Piaget)的认知 心理学为基础的。 • 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
主要理论
• (1)注重学习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 • (2)强调基础学科的早期学习。 • (3)提倡广泛使用与结构课程相适应的“发 现 法”。 • (4)教师是结构教学的主要辅助者。
主要观点
• (1)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 • (2)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社会目 的。 • (3)把行为科学作为学习过程的基础 。 • (4)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 (5)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劝说教育。
影响与评价
• 就改造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具体主张来说,它 是实用主义教育在新的社会时期中的继续。其他 现代欧美教育理论也抓住这一点对它进行批判。 改造主义教育批判了与它同一时期出现的要素主 义教育和永恒主义教育,但又包括了它们所阐述 的教育观点并结合到自己的模式里去。连布拉梅 尔德本人也承认“改造主义无疑地具有折衷主义 性质”。在50年代时.改造主义教育虽然在教育理 论上有一定的影响,但在教育实际中的影响并不 大。60年代后,改造上义教育开始受到冷落。

改造主义教育思想

改造主义教育思想

(四)课程设置以人文学科和社会问题为中心

课程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

教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社会问题为中心
• 布拉梅尔德:“理想社会”的课程模式

经济、政治、科学、艺术、

教育、道德、宗教、人际关系
• 课程模式目标与“理想社会”目标一致

以“社会改造”为原则

学习内容统一于“社会改造”
(五)教师应积极引导和严格要求

(3)确定学校和社会的目的的新方法
• 行为科学→教育改造→“社会一致”
(三)学习过程以情感因素为基础
• 学习:学会用积极手段改造社会环境
• 以环境相互作用和情感因素为基础
• 布拉梅尔德:

第一,学习应该从经验开始;

第二,学习应该强调“一致意见”,

达到“社会一致”;

第三,在学习中培养“民主精神”。
代表作:《教育哲学的模式》 《趋向改造的教育哲学》 《危机时代的教育》
一、改造主义教育的形成
1932年进步教育协会全国代表大会 康茨演讲
• 《学校敢于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吗?》

康茨和拉格 组织“拓荒思想家”
• 少强调“儿童中心”,多强调“社会中心”
• 少关心“个人生长”,多关心“社会改造”
• 二战后成为一种独立的现代教育思潮
第二节 改造主义教育
改造主义(Reconstructionism)教育 是20世纪30年代从进步教育和实用主义教 育中逐渐分化出来,到50年代在美国形成 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思潮。

布拉梅尔德——代表人物
(Theodove Brameld,1904-1987) 改造主义教育哲学的倡导者 波士顿大学誉休教授

外国教育学-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外国教育学-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外国教育学-现代欧美教育思潮●改造主义●代表人物:康茨、布拉梅尔德、拉格●主要内容●目标: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培养: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社会精神●依据:教育工作应当以行为科学为依据●中心: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教师:教师应该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评价●夸大了教育的社会功能●以社会为中心的本位论忽视了学生系统知识的学习●夸大了行为科学的影响●新传统主义●要素主义●代表人物:巴格莱、科南特、里弗昂●主要内容●目标: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传给下一代●过程: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教师: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学生: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重视:重视学业考试和天才教育●评价●消极●学习:过于强调系统的、学术性的基本知识学习●学生:忽视学生兴趣、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能力水平●教材:采用的教材脱离了学校教育实际●积极●要素主义教育学者的一些建设性意见被美国政府采纳了一部分,为有关部门制定的教育政策提供了决策参考●永恒主义●代表人物:赫钦斯、阿德勒、利文斯通、阿兰●主要内容●教育性质: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教育目的: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理性,对人施以人性的教育,达到人的自我实现、人的进步和完善。

而培养这些共同的要素,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经典著作●地位:永恒的古典学科应在学校课程中占中心地位●学生: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进行学习●评价:永恒主义教育在教育理论上有一定影响,但对教育实践的影响不大,是一种历史的后退●新托马斯主义●代表人物:马里坦●主要内容●基础和原则:教育以宗教为基础,以神性为最高原则●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基督教徒和有用的公民●课程核心: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隶属:教育应该属于教会●评价●积极●在天主教会的学校曾有一定的影响●消极●存在无法自圆其说的矛盾,使其不可避免地陷入困境●存在主义●代表人物:萨特、雅斯贝尔斯●主要内容●本质和目的: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其中首先要发展自我意识●品德教育:强调品格教育的重要性●道德标准:提倡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个别教育:主张个别教育的方法●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信任的关系●评价●积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主张教育个性化●提倡构建积极的师生关系●存在主义教育思想曾对欧美国家的教育产生了较大影响●消极●过分漠视自然科学的学习●漠视人的智力培养●以上两点致使在教育工作的实践成效十分有限●结构主义●代表人物:布鲁纳●主要内容●学生智能发展:强调教育和教学应该重视学生的智能发展●学科基本知识结构: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早期学习:主张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方法:提倡使用“发现学习法”●教师:主张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评价●积极●结构主义教育思想将认知发展与教育结合起来,为心理学研究和教育研究的相互融合提供了良好范例,推动了现代西方课程理论的发展●消极●结构主义教育存在一些片面性的观点:过分强调学科基本结构而忽视儿童的兴趣,相对应的课程与教材偏难也引起了人们的批评●现代人文主义(人本)●代表人物:马斯洛、罗杰斯、弗罗姆和奥尔波特●主要内容●目的:以“人的自我实现”为最终目的,推崇人的个性和谐发展●整体、全面、创造:着重培养人的整体性、全面性和创造性●心理氛围:强调学校应该创设自由的心理氛围●激发学生积极性:提倡在教育过程中应用人本化的课程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评价●积极●现代人文主义教育力图纠正“主知主义”和“主情主义”两种倾向,全面考虑人的发展,给教育理论带来了观念上的革新●消极●人本主义过分强调个人的价值观和个人的“自我实现”,存在片面性和缺陷,忽视了社会环境和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终身教育●代表人物:保罗•朗格朗●主要内容: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各阶段所受各种教育的总和,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评价●终身教育思想冲破了传统教育理论对于教育的定义●扩大了人们对于教育的研究视野,同时拓展了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实现了对于传统教育的超越和变革,进一步促进了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终身教育在教育领域引起了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它已经成为建立学习型社会的象征。

第六章 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

第六章   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主要流派

注重理论的功效:有用就是真理 以理论在实践中所产生的功效作为判断真理 的尺度。 经验包揽一切,主体、客体、人与环境、精 神与物质、知与行等统统被收入经验之中。 只有经验才是真正的存在。
经验首先就是做事情——在做中学
“自然和经验是和谐地并进的。”
经验是人们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奥秘的方法。
教育计划、组织等都是人为的限制。在教学 组织形式上主张个别对待,教学方法用苏格 拉底问答法,自由选择道德标准进行品格教 育。 其它:分析主义(清思:对教育概念、术语、 命题等);行为主义;结构主义;西方马克 思主义,等。
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主张以人文科学为主 体、以问题为单元组织教学,基本上是实用 主义倾向。
五、存在主义
哲学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存在,反对从社会关 系看人的本质。“人首先存在、露面、出场, 后来才说明自身”,因而“存在先于本质。” 发现自我的存在是最重要的课题。
教育的作用就是要帮助人去做“自我发现”, 发展人的个性和自由。
经验必须具备连续性原则和交互作用原则。
教育是经验的改组改造
对于教育而言,经验并不只是知识,还是儿 童发展和成长的载体。知识的获取、能力的 形成、品德的养成、职业能力的获取都以经 验为媒体。——观念不能直接传递
突出强调问题的重要性
爱因斯坦:“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 更重要。” “历史的真正起点总是某种现在的情境和它 的问题。”——杜威 只有重视经验、重视问题的教育才能培养思 想自由、精神自由的人才。
(二)杜威的教育思想 1.学校是雏形的社会
学校是有意识的传递经验的机构,但其传递 的媒介物(文字和符号)并不真正具有代表 性,不能使之成为经验。但符号本身却将成 为目的。
学校教育必须先提供许多真正的情境:雏形 的社会。但这个雏形的社会的提供是需要达 到某些条件的。

现代教育思潮之改造主义教育

现代教育思潮之改造主义教育

现代教育思潮之改造主义教育一、历史背景1、20世纪30年代改造主义兴起1929年至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仅改变了美国人民的生活,也影响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在这种背景下,一批教育家们从教育领域出发,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20世纪20年代,在哥伦比亚大学形成了以克伯屈为首的讨论小组,论述如何通过教育的手段建立一个更理想的新社会的问题。

30年代改造主义的特点:观点激进,所以被人称为"前线思想家";倡导者不仅仅局限于教育理论工作者,许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行政人员也都在探索以社会为计划的教育计划。

2、20世纪50年代改造主义教育再次兴起苏联人造卫星的背景之下,在50年代,给改造主义带来勃勃生机的是布拉梅尔德,一些学者认为布拉梅尔德奠定了改造主义的基础,被称为"改造主义之父"。

布拉梅尔德主张,社会变动可以归结为文化危机,教育目的和手段都必须加以改造。

要解决目前的文化危机,教育要关心方法,更要关心目的,教育要关心过程,更要关心结果。

二、思想基础1、哲学基础(1)本体论与进步主义相同:人的经验是第一位的;与进步主义不同:进步主义强调个人经验,改造主义强调团体经验。

(2)认识论与进步主义相同:知识来源于经验,不承认绝对的终极真理。

与进步主义不同:①知识和真理的出发点是追求目标的社会,而不是个人;②在知识获得方面,提出"社会一致"的探索真理的方法具有代表性,即不涉及如何认识某一事实的过程问题,而只涉及如何规划未来的理想社会问题。

(3)价值观与杜威的价值观有很多一致性,认为价值不是永恒不变的、绝对的,价值就是由"社会一致"决定的社会目标,价值将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

2、人类学基础(1)人性观文化既是人的创造,同时又是人生活的条件。

在同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所有社会结构都具有相同的目的。

(2)人与社会的关系最充分的教育就是充分解放个人的创造力,并使个人对自己的创造力充满信心。

现代外国教育流派简介

现代外国教育流派简介

现代外国教育流派简介在西欧和美国的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理论流派。

其中影响较大、具有代表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流派。

一.新教育和进步教育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英、法、德等国出现了新教育运动,向传统的古典教育思想挑战,提出了一系列“新教育原则”:一是反对智力活动,反对学校过分考虑对学生灌输知识,强调学校的责任在于鼓励学生去解决问题以及学习如何应用科学的方法;二是反对很少考虑到现代社会需要的传统课程,主张学校课程应该开设近代语、农艺手工劳动等课程,更多地反映现实社会生活,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锻炼能力和参加具有生活特点的活动;三是反对学校生活的固定不变和呆板的组织、管理形式,认为学校应实行教学改革,适应社会的变化;四是反对学校在精神上对学生的压抑,强调应创办各种类型的“新学校”,为学生的自由和完善发展创造条件。

与此同时,美国出现了进步教育运动。

杜威把他的实用主义哲学与进步教育思潮联系起来,把教育当作改造社会的工具,主张教育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提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理论,要求以训练思维为目的,以做中学为手段去培养有创新能力的懂技术的熟练工人。

以蒙台梭利、怀特海、罗素、尼尔为代表的新教育和以杜威、克伯屈为代表的进步教育,适应了当时欧美等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他们在反对传统教育弊端方面起过积极的作用。

但他们均不重视系统的理论知识的教学,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因而造成教学质量、学生知识水平下降的后果,对生产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是不利的。

二.文化要素学派和改造主义教育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加剧,生产下降,阶级矛盾激化。

“教育竟然意外的软弱无能”,于是,在欧美等国又出现了文化要素学派。

如要素主义、永恒主义、新托玛斯主义等。

要素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有巴格莱、科南特、贝斯特、里科弗等。

他们认为在人类文化遗产中有所谓永恒不变的、共同的要素——“一种知识的基本核心”,而学校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这些文化的共同要素传授给青年一代,因而主张传授基础科目,强调系统学习、智力发展和基本训练;注重教学过程的严肃性、计划性,重视天才教育,反对儿童中心论,树立教育的威信。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1.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
在改造主义教育家看来,当今人们正生活在一个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危机时期。教育的职责就是要设计并实现这样一种“理想社会”:具有美国式的民主政治制度、富裕的经济、发展的教育、繁荣的科学和艺术。他们还希望通过教育建“世界民主制度”,以实现全世界范围内的和谐的人类秩序。
2.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
3.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
改造主义教育家高度评价行为科学,认为行为科学应该成为改造教育的重要基础。在他们看来,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是一个学习过程,在这个学习过程中,要很好地利用行为科学,以行为科学为指导。
4.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基于“社会改造”这个目标,改造主义教育家强调首先应将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统一于所谓理想社会这一目标,并把社会问题作为中心。主张课程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教学应以问题为中心,重视学科之间的联系。
4.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
要素主义教育家强调指出,学习只有强调“努力”,才能实现最有价值的学习。因而对学生的学习应该坚持严格的学业标准,促使学生刻苦和专心地学习。如果有的学生对基本要素的学习不感兴趣,那就要强迫他们学习。
5.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从强调系统的学习和智慧的训练出发,要素主义教育家反对“儿童中心主义”,认为应该把教师放在整个教育体系的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核心地位的作用,树立教师的权威。
要素主义教育对美国乃至世界学校教育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其教育理论和策略曾被采纳为国家的教育政策。但由于其忽视学生自己的兴趣和身心特点以及能力水平,片面强调系统的、学术性的基本知识学习,加上所编教材脱离学校教育实际,因而受到一些社会和教育界人士的抨击。
三、永恒主义教育
永恒主义教育是提倡复古的一种教育理论,它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其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的哈钦斯、阿德勒,英国的利文斯通和法国的阿兰等。永恒主义教育理论包含以下要点: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2.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基督教徒和有用的公民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家把学校看做自然和上帝为了培养人而提供的一种机构。强调学校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培养虔信上帝、热爱上帝和服从上帝的人。但他们又认为,基督教徒和公民两者之间并不矛盾,而是一致的。
3.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家认为,为了对学生进行道德上的再教育和培养他们的宗教信仰,学校的一切课程都应该贯串宗教教育,每一级学校的教学与学校组织,以及每一部门的教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都要受基督教精神的约束。因此,学校中必须开设神学课程,宗教教义以外的学科也必须以宗教原则为灵魂,渗透基督教精神。
四、新托马斯主义教育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的意大利、法国等西欧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曾在美国流行。它是一种提倡宗教教育的教育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马里坦。新托马斯主义教育的主要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应以宗教为基础
新托马斯主义教育家强调理性要服从宗教信仰,教育应该以宗教为基础,以神性为最高原则。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上出现的“文明危机”以及宗教与生活之间的分裂,他们强调应该通过宗教教育使人的精神在神性的感召下获得解放。
1.教育就是塑造行为
在斯金纳看来,学习过程就是操作性条件反射过程,人的一切行为几乎都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和积极强化的结果,因此任何行为也都是能够设计、塑造和改变的。教育和教学就是塑造人的行为。
2.提倡程序教学
新行为主义教育家认为,一切有机体的学习过程都表现出非常相似的属性。学生的感觉、思维和行为训练可以采用精确的程序设计来完成。因此教师应该按程序进行教学,其基本原则包括:一是积极反应;二是小步子;三是及时强化;四是自定步调。
要素主义教育对美国乃至世界学校教育都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其教育理论和策略曾被采纳为国家的教育政策。但由于其忽视学生自己的兴趣和身心特点以及能力水平,片面强调系统的、学术性的基本知识学习,加上所编教材脱离学校教育实际,因而受到一些社会和教育界人士的抨击。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简约版)理清思路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简约版)理清思路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这部分内容是外国教育史中重要部分,也是考试出题点,热点内容,它包括一下各个不同教育思想一改造主义二要素主义三永恒主义四新托马斯主义五存在主义六新行为主义七结构主义八分析教育学九终身教育主义十人本主义下面做出一一介绍一改造主义教育1代表人物:康茨、拉格、布拉梅尔德改造主义主要是从实用主义和进步教育中分化出来的,到50年代形成独立的思想2主要力量内容有五个方面(1)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2)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3)强调行为科学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义(4)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5)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二要素主义1代表:巴格来(发起者)柯南特、里科弗(60年代表人物)1938年要素主义者促进美国委员会的成立,是要素主义教育形成的标志。

2主要内容:(1)把人类文化作为共同要素(2)教学过程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程(3)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的核心地位(4)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三永恒主义1代表:赫钦斯(美国)、阿德勒(德国)、利文斯通(英国)这是一种20世纪30年代形成的一种复古的教育理论2具体内容:(1)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

(2)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发我们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对施以人性的教育,达到人性的自我实现,人的进步和完善(3)永恒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中心地位四新托马斯主义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意大利,法国等西欧国家,二战后在美国流行。

新托马斯主义实际也主张复古,但与永恒主义不同的是,它以经院哲学为理论基础,信奉基督教,主张把教会权利提高到至高无上的地位2主要内容:(1)教育应该以宗教为基础(2)教育的母的是培养真正的基督教和有用的公民(3)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4)教育应该属于教会五存在主义存在主义是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一战后产生于德国,二战后传至法国,之后流行于欧美1基本论点:萨特“存在先于本质”。

德国博尔诺夫、美国尼勒将其应用于教育,形成存在主义教育思想2具体内容:(1)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在于使学生实现自我生成(2)强调品格教育的重要性(3)提倡学生自由选择道德标准(4)主张个别教育方法(5)师生之间应该建议信任的关系。

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流派

现代西方教育思想流派

要素主义的核心人物、美国教育家巴格莱(William Chandler Bagley 1874-1946),19世纪末做过公立学校和师范学校教师,有丰富的教育经验。1917年后,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教授。本世纪20、30年代他出版过《教育过程》、《教学概论》等书。在这些著作中,表述了重视传授系统知识和重视发展智力的基本观点。
这是一种以天主教的官方哲学新托马斯主义为理论依据,将宗教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和最高目标的教育理论。要求宣传中世纪以来的宗教教育传统,加强教会对教育的控制;主张将宗教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和最高目标,恢复欧洲的宗教教育传统。
代表人物是(法)马里坦 。
第二节 改造主义教育
布鲁纳主张:(1)要让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2)教学要促进认识能力的发展;(3)要注重儿童的早期教育;(4)倡导发现法。
第六节 分析主义教育
20世纪50年代后得到较大发展的一种教育理论。其理论依据是分析主义哲学。认为过去教育问题上的纷争或谬误系概念不清所致,主张通过对教育既有的概念、思想进行分析与清理,从而厘清教育基本概念的本质意义及其价值,用以影响和指导教育、教学实际的改革。
新的教育理论大多以现代哲学的各种流派作为理论基础,对教育的作用、目的、过程、内容与方法,乃至教学的组织形式等进行了新探讨,形成各成体系的教育理论流派。
战后几十年中发展起来的现代教育理论,依其基本主张大致可分为下列几种主要的类别。
一、新传统派教育理论
30年代末,首先在美国出现了新传统派教育思潮。它以反对现代派教育为出发点,直接抨击现代派教育理论、坚决要求恢复传统教育原则的新传统派教育理论,它们包括要素主义(Essentialism)、永恒主义( Perennialism )、新托马斯主义等派别。

各种教育主义思潮简介

各种教育主义思潮简介

【改造主义】:现代美国教育思想流派。

进步主义及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分支。

20 世纪30 年代西方处于严重经济危机之中,社会矛盾尖锐化,以康茨为代表的一批进步主义教育家感到教育问题与社会问题紧密联系,教育改革受社会改革的制约,故提出进步主义需改变方向,应少强调儿童中心主义,多强调社会中心教育;少关心个人成长,多关心社会变革。

认为进步主义教育强调手段和过程,忽略目的和结果。

但只有目的明确,才能手段适当。

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确立明确的目的,即以“新的社会秩序”为理想而改造社会,实现“社会民主”和“世界民主”,以造福全人类。

学校应强调人的社会性,若不培养智力上的合作,就不会有一个完美的文化。

在思想理论上忠于实用主义哲学和进步主义原则,但修订、扩展了某些见解。

改造主义者的主要观点:(1)教育的任务是根据社会改良的目的和计划领导社会去实现其价值标准;(2)学校应成为变革和社会改革的起动者;(3)课程应以理想社会的形象为基础;(4)学习是主动的,通过公民的政治活动去参加社会改革计划;(5)学校、教师、学生应是新的更完美的民主社会的模范。

50 年代后,以布拉梅尔德为代表的改造主义教育思想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

是一种主张课程内容应该围绕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来选择,以问题为中心设计核心课程的课程理论。

改造主义教育(Reconstructionism in Education)什么是改造主义教育[1]改造主义教育是在20世纪30年代从实用主义教育和进步教育中逐渐分化出来,到50年代形成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思想。

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康茨和布拉梅尔德。

改造主义教育的产生及发展[2]改造主义教育理论是现代教育流派思潮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从进步主义教育营垒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教育思想派别。

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家康茨、拉格等提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很大发展。

改造主义教育的一些主要人物,代表了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左翼。

他们与作为进步主义教育主流的“儿童中心”不同,强调教育对于社会改造的意义以及社会对于人的制约作用。

第二十章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第二十章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5.师生之间应该建立信任的关系。教师的作用是利用自己的人 格和知识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
七、新行为主义教育

20世纪30年代产生,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斯金纳。60年代 是繁盛时期。 1.教育就是塑造人的行为。 2.提倡程序教学。 3.让学生在学习中运用教学机器。 4.教育研究应该以教和学的行为作为对象。



语义分析学的目的,是试图发展澄清名词和概念的方法。相 应的分析教育哲学的特点:一是把教育概念的普通语言应用 作为分析的主要对象,以美国的索尔蒂斯为代表;二是把教 育概念的逻辑前提作为分析的主要对象,以英国的彼得斯为 代表。 两个具体方法:举出反例;解决先决问题。

十、终身教育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种旨在强调终身学习、教育整体化、 教育民主化和教育革新,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国际教育思潮。 终身教育的概念:终身教育包括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 从一个人出生时刻一直到生命终止为止,不间断地发展,也 强调教育发展过程中各个阶段之间紧密内在联系。 法国教育家朗格郎以终身教育为题作了总报告,是走向世界 的开始。1972年《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建 议,将终身教育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今后若干年 内制定教育政策的指导原则。
2.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3.主张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 4.提倡“发现学习法”。 5.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

它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但导致课程和 教材偏难,引起了人们不同的评论。
Hale Waihona Puke 九、分析教育哲学把分析哲学的方法和原则应用于教育理论,注重教育名词和 概念的分析。 分析哲学有二个特点:一是哲学的任务是对名词和概念进行 分析;二是认为哲学的作用在于清思。 逻辑实证论的目的,是对科学语言进行逻辑分析,发展一种 比普通语言更加确切的逻辑符号语言。相应的分析教育哲学 的特点是,强调教育的实际状况反映在一定的手段、目的逻 辑模式之中,以英国的奥康纳为代表。

第二十三章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ppt

第二十三章 现代欧美教育思潮 ppt
第主义教育 二、要素主义教育 三、永恒主义教育 四、新托马斯主义教育 五、存在主义教育 六、新行为主义教育 七、结构主义教育 八、分析教育哲学 九、 终身教育 十、 人本化教育
一、改造主义教育
• 代表人物: 布拉梅尔德
主张
• 教育应该以改造社会为目标 • 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精神
【思考题】
• 评述结构主义教育的理论主张。
七、结构主义教育
• 代表人物: 布鲁纳
主张
• 教育和教学应重视学生的智能发 展
• 注重教授各门学科的基本结构
• 主张学科基础的早期学习 • 提倡“发现学习法” • 教师是结构教学中的主要辅助者
八、分析教育哲学
• 分析哲学特点: 一是哲学的任务是对名词和概念进行分析 二是认为哲学的作用在于清思
三、永恒主义教育
• 代表人物: 哈钦斯
阿德勒
主张
• 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 • 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我们人类天 性中共同的要素
• 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校课程中占 有中心地位 • 提倡通过教学进行学习
四、新托马斯主义教育
• 代表人物: 马里坦
主张
• 教育应以宗教为基础 • 教育的目的培养真正的基督徒和有用的 公民 • 实施宗教教育是学校课程的核心 • 教育应该属于教会
• 强调行为科学对整个教育工作的指导意 义
• 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 教师应进行民主的、劝说的教育
二、要素主义教育
• 代表人物: 巴格莱
科南特
主张
• 与美国进步教育思想尖锐对立
• 把人类文化的“共同要素”作为学校 教育的核心
• 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训练智慧的过 程 • 强调学生在学习上必须努力和专心 • 强调教师在教育和教学中核心地位

20世纪西方几个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

20世纪西方几个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

20世纪西方几个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20世纪西方几个主要教育哲学流派关于师生关系的论述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流派对师生关系的论述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流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杜威。

他首先向“传统教育”概念挑战。

他把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继承和发展的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称为“传统教育”,而把自己在实用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下形成的一整套教育主张称为“新教育”、“进步教育”或“现代教育”。

在师生关系的看法上,杜威反对以赫尔巴特教育思想为标志的所谓“传统教育”,反对以教师为中心,主张发展学生的个性。

他提出了“儿童中心论”,要求把一切措施围绕儿童转动,力图削弱传统教育中教师所具有的那种专断性的主导作用,主张把教育的中心由教师转到儿童。

他主张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依照儿童的兴趣组织各种活动。

教师要以一个成员的身份参加到活动之中,“教师与学生两方面愈不觉得一方面是在那里教,那么所得的结果愈好。

”(注:王天一等著:《外国教育史》(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161页。

)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不再是主导作用,而是起一种从旁协助学生活动的助手作用了。

总之,“儿童是起点,是中心,而且是目的。

”(注:吴杰主编:《外国现代主要教育流派》,吉林教育出版社, 1989年版,第 67页。

)杜威反对教师忽视儿童的实际,强加给儿童的要求。

他指出:“如果家长或教师提出他们‘自己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式目标,这和农民不顾环境情况提出一个农事理想,同样荒谬可笑。

”(注: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转引自华东师范大学、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第 42页。

)强调合作与民主的教育主张的进步主义教育流派,继承和发展了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思想,认为儿童应该按照他们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学习,所以,教师应该与其作为一个有权威的人物不如作为一个指导者或顾问来行动,而教师的职责不是依靠权威来指挥而是提供建议,因为应该由儿童的兴趣决定他们自己的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在课程设计上,应对不同学段应有不同类型、不同
层次的要求。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大学都应有综合化课 程,小学几乎全部是综合课,随年级增高学科性增强,但 仍要保持一定的学科综合度。采用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 的方式进行。
第四,开设一定的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
能力。长期以来,由于学科课程以书本为主,书本知识虽 然也大大促进了人脑的发展,但是也造成了“动手”与 “动脑”的分离,甚至鄙薄“动手”,使人片面发展。针 对这种情况,就需要用以提高动手素质水平的活动课程,
(一)以达到“社会一致”为目标的教育目的
• 所谓“社会一致”就是指不分阶级的人与人之间的合 作关系,即通过共同协商来消除阶级的分歧而达到一 致,不仅在口头上而且在行动上的一致。 • “理想”社会的标准就是在资产阶级统治下的“民主 秩序”、富裕经济、改善卫生、发展教育和充实美的 享受,并进一步实现世界范围的“民主秩序”。 • “进步教育”思想的缺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 缺乏目标,过分强调手段、方法和过程,把重点放在 “怎样”(how)而不是放在“什么”(what)上。 二是缺乏社会目的,过分强调“个人生长”,把重点 放在“个人自我表达和行动上”,而不是在“合作” 上。
第二节 康茨的教育思想
一、生平简介 • 乔治•康茨,美国教育家,改造主义教育的积极 倡导者。 • 主要著作:《教育委员会的社会成分》 《芝加 哥的学校和社会》 《中等教育和工具主义》 《学校敢于建设一个新的社会秩序吗?》 《教 育的社会基础》(1935年)、《教育与社会问 题》(1935年)等。
二、康茨的主要教育思想 (一)论教育与学校的功能
(二)以相互作用和情感为基础的学习论
• 达到“社会一致”的学习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三 点: 第一,学习应该从学生的经验开始,既强调直 接经验,又强调间接经验,既应包括个人的经验, 又包括他人的经验。 第二,应该强调“一致的意见”,并把它作为 学生学习的知识。 第三,利用学习过程培养“民主精神”。
• 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个阶段包括“通过证据进行的学习” 和“通过讨论进行的学习”。前者指学生 个人获取的直接经验以及由科学和历史提 供的间接经验;后者指通过充分的讨论使 多数人的意见趋于一致。这两者是同步进 行的、相互作用的。 • 第二个阶段包括通过“同意”和“行动” 进行的学习,使集体中多数人的意见达到 一致。它不仅在口头上表现出来,而且在 行动上得到证实。
布拉梅尔德说:“正在形成中的改造主义哲 学,从进步主义那里学到了最多的东西。在某 些形式上这两种理论这样相似,以致人们可以 合理地问,它们实际上是否分离得开,的确, 改造主义的方向不是单纯地为了试图与众不同 而全然与众不同而被提出的。相反地,改造主 义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为这样的信念所激发, 即它的最亲密的哲学上的同盟者不可估量的成 就,由于被组合到重新加以表述的形式里去, 将会最好地保存和延续下去,这种重新加以表 述的形式,在试图改正进步主义的弱点的同时, 将会补充、统一和加强它的成就。”
(二)论教师和教学
• 教师应引导社会前进,而不是当社会的尾巴; 教师应当成为学校与社会之间联系的桥梁;教 师有责任思考社会未来的发展方向,有义务向 学生和社会阐明社会的发展前景,并鼓励学生 去实现这种前景。 • 教学应当与解决社会问题结果起来,教学内容 必须突出民主遗产、科学和工艺。
三、评价 • 关于学校是否敢于建设一个新的社会秩 序,康茨的回答是十分肯定的。他认为 学校可以担当起建设一个新的社会秩序 的任务。 • 关于进步主义教育是否敢于进步,康茨 的回答是否定的。康茨指出,进步主义 教育运动脱离社会现实,已经到了不进 则退的严峻关头。因此,康茨大声疾呼: “进步主义教育敢于进步吗?”
第二章
改造主义教育思潮
改造主义教育思想是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形成的一 种教育思潮,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家康茨和布 拉梅尔德。作为从进步教育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中逐 渐分化出来的一个分支,它主张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 “社会改造”,学校教育是“改造社会”的主要工具, 提倡以“社会问题”为中心来构建整体性的课程,强 调教师的责任在于劝说教育。
“改造主义深深地受惠于其他多种教育哲学。改 造主义不能同这些教育哲学割断联系,即使它想 这样做也不可能;当代的哲学观点不能忽视他们, 正如改造主义不能忽视它们所由发源的而又给予 影响的各种文化一样。改造主义正确地评价进步 主义、永恒主义和要素主义做出的许多贡献,并 把它们的许多东西组合到自己的模式里去”。
第一节
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
一、改造主义教育思潮兴起的背景
(一)20世纪30年代改造主义教育思潮兴 起的社会背景 • 1929至1933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仅 改变了美国人民的生活,也影响了整个 资本主义世界。在这种背景下,一批教 育家们从教育领域出发,寻求解决社会 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二)20世纪50年代改造主义教育再次兴起的 社会背景
四、改造主义教育思想具有“折衷主义”的特点。
三 、对我国当代改革的启示
第一,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纵观美国改造主义 教育的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改造主义教育非常 重视教育的作用,特别是教育在改造社会、建设国
家方面的巨大作用,改造主义者都视教育为改造社
会的重要工具。当今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充分发 挥教育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已成为国际教育发展的 潮流。因而,改造主义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对我国当 前的教育改革具有较大借鉴意义。
一、教育应以“改造社会”为目标 。 改 造 主 义 教 育 的 基 本 观 点
二、教育要重视培养“社会一致”的社会目的。
四、教学上应该以社会问题为中心。
五、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劝说教育。
第四节
改造主义教育思潮评析
一、改造主义是一种折中主义哲学 • 布拉梅尔德坦白地承认,改造主义哲学 具有折中主义的性质。
改造主义主要受到三种哲学 的影响:要素主义、永恒 主义、进步主义。
• 二、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 改造主义试图通过教育建设社会新秩序,达到社会一
致,这无疑夸大了教育的作用,使教育负担过重;改 • 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它对美国教育产生了一定 造主义教育家对于如何实现教育的社会改造目的没有 的影响,这主要表现在人们观念的转变上,它 提出具体的意见,只是一些空谈而已;过于看重社会 使人们更加关心社会问题。当然,教育活动也 一致,这也与美国社会格格不入;改造主义教育流派 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开始接受改造主义的观 批评当时学校课程互不关联,但它的以社会为中心而 设计的课程也忽略了学生系统知识的学习。 点,进行一些实验。但是,这种影响是有限的。 同时,这种影响仍主要集中在教育理论界,很 少涉及学校实际工作。 •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改造主义教育本身有缺陷。 其次,是社会的原因。
• 这个时期发生的两个重大国际事件对美国改造 主义教育的再次兴起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苏联人造卫星上天 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改造主义教育思潮是进步主义教育运 动发展新阶段的派生物
• 改造主义教育是在对进步主义教育进行“补充、 统一和加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 改造主义教育是进步主义教育的继承和新发展, 是以改变了的形式而存在的进步主义教育。改 造主义教育无论是在思想上不是在组织上都沿 袭了进步主义教育。
第二,加强课程体系的综合化。改造主义教育提出围绕社 会发展的基本问题,以人类基本活动为核心而组织 “综合 课程,要求各门课程的相互连贯,共同协作的关系。而在知 识经济时代,需要大批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创造”大都 是人的知识的综合、能力的综合、情感的综合、实践的综合, 以及这几方面的整体的综合的结果。这就需要加强对课程体 系的综合化改造,在保持学科课程基本体系、结构的基础上, 充实完善其综合性内容,以提供综合性应用知识和从事创造 性实践的知识基础,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在课程中可增设一些富有时代特色的综合性课程,这 类课程应具有与现实社会生产发展关系密切、贴近学生实际 生活、基础性较强、内容是综合应用基础学科知识等特点。
(二)20世纪50年代改造主义教育思潮的再次兴 起
• 20世纪50年代的改造主义教育思潮融合了新旧两股势 力。一方面,30年代开始活跃的一些改造主义教育家 如拉格、康茨等人继续奉行自己的改造主义教育观点。 另一方面,一些新人相继涌现,如史密斯、斯坦利和 布拉梅尔德。其中尤以布拉梅尔德为杰出代表。布拉 梅尔德发表了一系列教育著作,如《教育哲学的模 式》、《教育哲学的改造》等,为这个时期的改造主 义教育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20世纪50年代改造主义教育的影响远胜于30年代。尽 管如此,它仍摆脱不了与进步主义教育的干系,不过 是以一种新的形式存在着的进步主义教育而已。
• 康茨认为,学校是一个社会机构,反映了一定的社会 价值、信仰和知识等,并反过来对它们进行改造。当 学校单纯地反映社会时,它就如同一面镜子;而当学 校进行社会改造时,它就不是单纯地反映社会现实, 而是能动地去解决社会问题,就会建立一个新的社会 秩序。学校应勇敢地接受这个挑战,投身于社会改造 之中,建立一个崭新的社会秩序。 • 康茨认为,一个伟大的教育事业应当完成四项任务: 第一,教育必须保证使年轻一代掌握社会文化遗产的 重要知识的技能。第二,教育必须促进人对世界现实 及其未来发展的理解。第三,教育培养年轻一代忠诚 拥护自由人类的伟大价值。第四,教育必须重视整个 人类的广大文化遗产,并对一切优秀的艺术和科学发 展作出贡献。
改 造 主 义 教 育 思 想 的 主 要 特 点
一、在西方教育思想中,改造主义教育思想实际上是 “进步教育”思想和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一个分支。 二、改造主义教育思想强调把“社会改造”作为教育的 主要目的,使教育成为制定一个明确的社会行动方案 的主要手段,使学校成为“社会改造”的主要工具。
三、改造主义教育思想自称是“危机时代”的教育思想。
(一)30年代改造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
• 在整个20世纪30年代,经过拉格、康茨等人的 活动,关于教育与社会改造的关系问题引起了 人们较多的注意,促使人们更多地思考学校在 社会改造中的作用。从理论上讲,这一时期的 改造主义教育家们发表了一系列著作,广泛探 讨了教育的社会改造功能,为改造主义教育思 潮的兴起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在实践上, 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系列变化,最突出的变 化是学校课程中的社会内容大大增多。 • 然而,改造主义教育在20世纪整个30年代的美 国教育中并未能占据主导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