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烟肼和利福平联用致小鼠肝损伤实验模型的建立

合集下载

NF-κB在一线抗结核药物诱导小鼠肝损伤中的作用

NF-κB在一线抗结核药物诱导小鼠肝损伤中的作用

NF-κB在一线抗结核药物诱导小鼠肝损伤中的作用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其病变可累及多个组织和器官,其中肝脏是常见的受累部位之一。

一线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是结核病治疗的基石,但其不良反应却成为影响疗效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其中肝损伤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严重时会影响治疗持续性和疗效,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探讨导致抗结核药物肝损伤的机制和途径,对于减轻不良反应、提高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NF-κB(核因子κB)是一个重要的介导炎症反应的转录因子,其在炎症和免疫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NF-κB愈早被激活,炎症反应便愈强,长期激活会导致细胞内氧化应激的加剧、线粒体功能下降和细胞凋亡等一系列生物学效应。

抗结核药物肝损伤是炎症反应的结果,NF-κB与其关系密切,目前已有一些实验研究证实:NF-κB在抗结核药物诱导的小鼠肝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项研究分别将健康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利福平组、异烟肼组和乙胺丁醇组,连续给药14天后检测各组肝脏的生物化学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

结果发现,与空白组相比,药物组小鼠的丙氨酸转移酶(ALT)和谷氨酸转移酶(AST)升高,肝脏中的IL-1β、IL-6和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显著升高;同时,NF-κB的活性也在炎症反应的同时被激活,并参与了细胞凋亡和线粒体功能异常等生物学效应的发挥。

另一项研究进一步探讨了NF-κB在利福平诱导的小鼠肝损伤中的作用。

研究结果显示,利福平诱导了小鼠肝脏中NF-κB的激活,并引起了严重的肝脏损伤,包括肝细胞坏死和肝脏组织的炎症反应。

当利用NF-κB抑制剂(如PDTC)处理小鼠之后,肝损伤程度明显减轻,表明NF-κB在利福平诱导的肝损伤中起着重要作用。

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NF-κB在一线抗结核药物诱导的小鼠肝损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激活和炎症反应可能是导致肝损伤的主要机制之一。

因此,抑制NF-κB的活性对于减轻抗结核药物肝损伤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潜在意义。

淫羊藿总黄酮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淫羊藿总黄酮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淫羊藿总黄酮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蔡大伟;尹晓飞;刘顺良;李冬梅;史宇翔【期刊名称】《西南国防医药》【年(卷),期】2007(17)6【摘要】目的:研究淫羊藿总黄酮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异烟肼和利福平造成小鼠肝损伤模型,测定肝脏指数(LI);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肝组织谷丙转氨酶(LGP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谷胱甘肽(GSH)等指标,采用光镜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与异烟肼和利福平模型组比较,经淫羊藿总黄酮(TFE)预防性治疗后,SGPT、LGPT、TG、TC和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P<0.01),SOD活力明显增强(P<0.05),GSH含量有所升高时.通过病理学切片观察,TFE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论:TFE对异烟肼和利福平造成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总页数】4页(P688-690,封4)【作者】蔡大伟;尹晓飞;刘顺良;李冬梅;史宇翔【作者单位】解放军第251医院,河北,张家口,075000;解放军第251医院,河北,张家口,075000;解放军第251医院,河北,张家口,075000;解放军第251医院,河北,张家口,075000;解放军第251医院,河北,张家口,07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2/521【相关文献】1.维生素D3对异烟肼联合利福平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宋佳奇;高晓丽;晋梦頔;汪求真;迟菁华;寇廷艳;杜宝利;孙立;李园园;胡一丹;李茂2.桔梗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张瑶纾;吴志丽;王焕;姚智3.三七总皂苷对异烟肼和利福平合用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J], 樊文研;罗力元4.柿叶水提物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联用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J], 王翠荣;成芳梅;黄斌;罗娇娇;农炳炳;黄仁彬5.青藤碱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联用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J], 於鹏飞;柴佳园;李俊峰;王康;刘文洪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肝功能损伤小鼠模型制备方法

肝功能损伤小鼠模型制备方法

可以参考以下步骤来制备肝功能损伤小鼠模型:
实验动物选择:选择SPF级Balb/c小鼠,雄性,周龄为4w~6w,体重为20g-22g。

实验分组:实验分六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受试药组三个剂量组。

建模方法:建立小鼠慢性肝损伤模型。

具体方法为腹腔注射20%CCL4油溶液(5ml/kg),一周2次,连续注射12周。

在12周末次给药3d后,腹腔注射D-Gal(1g/kg)、LPS(10ug/kg)。

干预给药:分别给药TSA(Trichostatin A),正丁酸钠,NF-κB抑制剂(PDTC)等。

模型评价:待小鼠清醒后放回饲养室饲养,密切关注小鼠的状态及生存状况并做好记录。

在建模完成后,处死各组小鼠,取血并分离血清用于生化检测;取肝组织、肠组织进行病理检测。

生化指标包括ALT、AST;取肝组织时,经固定、脱水、包埋后,制石蜡切片;取肠组织进行HE染色。

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建立与考察

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建立与考察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计划C杰出青年项目"%&)%""&%""!"$%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RU%"$!&&"+C""!$ 作者单位!%"""(#北京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中医肝病科"付双楠#宫?$%河南中医药大学"高达#郭佳佳#苗明三#朱平生$ 通信作者!朱平生#!"#$%!LE)8$,65E+,6! %!+*(G"%宫?#!"#$%!6G,6"#,("!!%+(*(G"
期间自由饮水(摄食#第'天开始联苯双酯组以&*+!& "6+96灌胃#空 白 对 照 组 及 模 型 组 灌 胃 等 剂 量 蒸 馏 水#每天%次#连续灌胃$'%第%&天腹腔注射"*%? 浓度 44=) 橄榄油溶液制备急性肝损伤模型#分别于 造模后((+(%!和!)E后处理各组动物#以%"?水合 氯醛按"*"( "=+%"6麻醉动物#摘眼球取血#) \# )""";+"$,离 心 %& "$,#取 血 清#采 用 全 自 动 生 化 分 析仪测各组生化指标 2=K 及 2IK'
234,*)'&*3546+&*$1+KG$,@+5F$6#F+FE+5F#:%+#,$"#%"G'+%GM(#;:G,F+F;#(E%G;$'+"44%)$C$,')(+'#()F+%$@+;$,&);H $,"$(+#SE$(E$5(G,@+,$+,FMG;FE+;+5+#;(E#,'#88%$(#F$G,GM,+S(%$,$(#%';)65*7+*(-0,KE+P),"$,6 "PJ$"$(+ S+;+;#,'G"=H'$@$'+'$,FG:%#,96;G)8#"G'+%6;G)8##,':$M+,'#F+6;G)8 "&*+!& "6+96$##,'FE+#()F+%$@+;$,&);HGM "$(+S#5;+8%$(#F+':H$,F;#8+;$FG,+#%$,&+(F$G,GM"*%? 44%)5G%)F$G,*KE+#"$,GF;#,5M+;#5+%+@+%#%$@+;$,'+7##,' 8#FEG%G6$(#%(E#,6+5GM%$@+;F$55)+#F(E#+E#%!E##,'!)E#MF+;"G'+%$,6S+;+'+F+(F+'FG5F)'HFE+5F#:$%$FHGMFE+"G'+%* 8+,2#*,2MF+;+78G5);+FGFE+"G'+%6;G)8##%#,$,+#"$,GF;#,5M+;#5+"2=K$$,(;+#5+'5%$6EF%H#F(E)")&*!% / %(*%$$ ><+=#""*"%*##,'$,(;+#5+'5$6,$M$(#,F%H#F%!E)"%%!*("/("*&)$><+=*#,'!)E)"%!%*#'/!%*++$><+=*":GFE ""*"%$%2IK$,(;+#5+'#F(E)"%+!*&%/ !'*&$$><+=*#+E)"%#!*"$ / (%*"&$><+=*#%!E)"!&"*$& / #"*'!$ ><+=*#,'!)E)"!$)*!$/ ))*"!$><+=*"#%%""*"%$#:)F$,(;+#5+'5$6,$M$(#,F%H#F%!#,'!)E%%$@+;$,'+75%$6EF%H $,(;+#5+'#F(E)"+*$!/ %*#"$6+%""6*#,'+E)"+*$!/%*#"$6+%""6*":GFE""*"%$*2F%!E)"%!*)%/%*%'$ 6+%""6*#,'!)E)"%)*#"/ !*&+$6+%""6*":GFE""*"%$#FE+%$@+;8#FEG%G6$(#%(E#,6+55EGS+'G:@$G)5E+8#FG(HF+ 5S+%%$,6#,'$,M%#""#FG;H(+%%$,M$%F;#F$G,##,'FE+$,&);H'+6;++S#5"G;+5$6,$M$(#,F#F!)E*"-%&#2,$-%TE+,FE+"G)5+ #()F+%$@+;$,&);H"G'+%S#58;+8#;+':H$,F;#8+;$FG,+#%$,&+(F$G,GM"*%? 44%)5G%)F$G,#FE+"G'+%$,6F$"+:+FS++,%!E #,'!)ES#5"G;+#88;G8;$#F+*

利福平对小鼠的肝毒性及胆酸代谢基因的影响

利福平对小鼠的肝毒性及胆酸代谢基因的影响

利福平对小鼠的肝毒性及胆酸代谢基因的影响徐永吉;李文楷;刘杰;陆远富【摘要】Aim Toexamineliverdamagebyrifampi-cin and hepatic gene expression related to bile acid me-tabolisminmice.Methods Adultmalemicewere given rifampicin(180 mg·kg-1 ,po)daily for 30 daysand(90 mg·kg-1 ,po)daily for 90 days,blood bio-chemistry,histopathology,and gene expression were examined.Results Rifampicinincreasedanimalliver index and serum enzyme activities. Histopathology showed steatosis and spotted feathery-like degenera-tion.Rifampicin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CYP7A1&nbsp;after 30 and 90 days of administration,along with in-creased FXR and SHP.Rifampicin reduced the expres-sion of BSEP after 30 days of high dose administration. Conclusion Repeatedadministrationofrifampicin may cause liver injury and 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in mice,and these effects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altera-tion of gene expression related to bile acid metabolism.%目的观察利福平长期给药引起小鼠的肝损伤及其对胆汁酸代谢通路相关基因的影响。

改良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改良小鼠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朱强 王科 钱 晓锋 饶 建华 王 学浩 李相成 吕凌 张峰
利用 简易 胃造
【 要】 目的 摘
探 索建立简便和稳定 的酒精性肝病 ( L 的动 物模 型。方法 A D)
漏 的方法 , 将实验动物分为 四组 , 为正 常小 鼠( A组 n=1 ) B组为 胃造 瘘后 给予生理盐水 ( 2; n=1 ) C 2 ; 组为 胃造瘘后给予酒 精( 8g・ g ・ ) = 2 ; 1 k ~ d ( 2 ) D组小 鼠给予 自制 的 z Q液 ( 2 ) n= 2 。实验动态 观察 l , 2周 分别 在第 4周 、 、 、2周测 四组小 鼠肝重、 6周 8周 1 体重值并 检测肝脏 A T和 A T水平 , L S 同 时 收集肝脏标本经 H E染色后光镜观察肝 组织 的结构变化 。结果 C组模 型与 A组 和 B组 比较也 出 现不 同程度的肝脏损害 , 但损害的程度较 D组轻。D组小 鼠在 4周开始 出现 了肝细胞脂肪 变性 , 8周
(8g・ g ・ a ) ( 1 k ~ dy n=2 ) ru eeg e o maeZ u ( 2 ;G opD w r i Dhme d Q f i n=2 ) h i rA J ad v l d 2 .T el e I n v T
AS v l wee d n mial n trd fr 1 e k . T e mo s r m v r r u r a u e i e T l es e r y a c l mo i e o 2 w e s y o h u e fo e ey g o p we e me s rd l r v w ih 。b d e g t n e e t d lv l o T a d AS t h 6, 1 e k e p cie ywh n t e l e eg t o y w ih d d t ce e es f a AL n T a e4, 8, 2 w e s rs e t l e h v r t v i w r olce t t e s ne t . T e p t o o i h n e o h p t is e i oh g o p a b e v d e e c l td a h a l i e me h a lg c c a g f,e a i t u n b t r u s w s o s r e h c s

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急性肝损伤模型的建立
强,生命力旺盛, 价格低廉;也有选用兔,因兔血容量大,肝脏大小适中,其肝 损伤易于生化及影像学观察。给药途径有多种,如皮下 注射、腹腔注射、灌胃、蒸气吸入或拌于食物中快速口 服等,优劣各家说法不一。灌胃法CCl4 经过门静脉系统 吸收,直接进入肝脏,模型制备理想,但操作复杂,肠道反应 , , , , 大;腹腔内注射门静脉浓度高,肝损伤形成时间短,但病死 率较高(20 %~35 %) ;皮下注射较腹腔注射具有如下缺 点,造模周期长,动物病死率高,相应增加了实验经费,因操 作不当可以发生皮下渗漏,但操作简便;蒸气吸入需快速 吸入,呼吸道刺激大,动物不耐受,中枢毒性大,易污染环境 和伤害实验人员;溶于少许食物快速口服,少吃多餐,挥发 减少,浓度低胃肠刺激减小,但受动物食欲影响,剂量难以 掌握,实验终点不明确,周期长。
四氯化碳性肝损伤的关键点
1.急性肝损伤是一个短期过程,一般在1248h内成模,因此,分组建模、取材、标本 固定的时间安排等很重要。 2.腹腔注射CCl4溶液,要注意进针部位、深 度。对给药浓度和剂量,因为鼠源不同或 相关文献数据的不一致性,可以分组进行 不同剂量、浓度的对比性实验。 3. 在制模过程中可以加入戊巴比妥或乙醇代 替饮水,以加速肝损伤进程。
实验目的
1.掌握四氯化碳对肝脏的毒性机理,成功建 立其急性肝损伤模型。 2.熟悉建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并能解决相 关问题,真正感受造模的过程,为将来真 正进入实验做铺垫。
四氯化碳性肝损伤的机制
关于CCl4 肝毒的作用机制,存在多种假设,但都一致公认,其主要 机制是自由基的形成及引发的链式过氧化反应。CCl4在体内可经 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 代谢激活,生成两个活性自由基(CCl3O2 和Cl) 及一系列氧活性物,可与肝细胞质膜或亚细胞结构的膜脂质 发生过氧化反应,膜磷脂大量降解,从而破坏细胞膜结构完整性,引 起膜通透性增加,最终导致肝细胞死亡。另外,CCl4 的代谢产物能 迅速与细胞成分如胞内脂质、蛋白、核脂质、核蛋白和DNA 等 多种大分子发生不可逆的共价结合而导致细胞死亡,特别是当自 由基作用于DNA 时,损伤核糖和碱基,使核酸直接破坏引起DNA 链的断裂或DNA 链与蛋白间交联,影响其信息传递功能以及转录 和复制特性。在CCl4代谢产物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物和共价结合的 双重作用下,导致膜脂质流动性降低、钙泵抑制、谷胱甘肽活性 抑制、肝微粒和线粒体功能丧失、肝细胞内钙稳态失调及代谢紊 乱,引起肝细胞损伤加剧 。

异烟肼致肝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异烟肼致肝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异烟肼致肝损伤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王玉鹏;鲍婕【摘要】异烟肼(isoniazid,INH)是化学预防、治疗结核病的重要药物之一,是四大一线抗结核病药物中至关重要的首选药物.一系列研究表明异烟肼具有肝脏毒性,而其肝损伤机制仍未阐明.对异烟肼肝毒性与其代谢物、线粒体功能障碍、氧化应激、脂质过氧化的关系进行阐述.综述现阶段潜在的异烟肼肝毒性机制研究,为后续深入揭示该方面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期刊名称】《药学实践杂志》【年(卷),期】2019(037)004【总页数】5页(P289-293)【关键词】异烟肼;肝损伤;机制;研究进展【作者】王玉鹏;鲍婕【作者单位】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药剂科,安徽合肥 230041;武警安徽省总队医院药剂科,安徽合肥 23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5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导致的、经呼吸道传染的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重要传染病。

尽管近年来已经有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及药物,但结核病的发病率依然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我国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大结核病发病国,并且是耐药性结核病流行最严重的国家之一[1-2]。

抗结核病治疗的一线用药为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

其中,异烟肼(isoniazid,INH)通过抑制结核杆菌细胞所特有的分枝菌酸合成,使得结核杆菌失去疏水性、耐酸性和增殖能力而导致死亡,是一线抗结核药物中不可替代的首选药物。

但抗结核病药物治疗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肝损伤[3-5],一系列文献报道异烟肼具有肝脏毒性[6],临床资料提示异烟肼的应用可以引起20%左右的患者出现肝功能改变,约1.6%的患者可发展为症状性肝炎使抗结核病的治疗中断,更有较少数患者可引起肝功能衰竭甚至出现严重的肝损伤而导致死亡,但异烟肼的肝毒性机制至今仍未阐明。

笔者对现阶段潜在的异烟肼肝毒性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为防治抗结核药物诱导的肝损伤提供新思路。

1 异烟肼代谢物与肝毒性异烟肼是一种容易被氧化的酰肼类化合物,其代谢产物乙酰肼(acetylhydrazine)和肼(hydrazine)被普遍认为与异烟肼肝毒性有关[7],这些毒性代谢产物可在大鼠肝细胞中诱导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活性氮(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RNS)的过度产生。

异烟肼灌胃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_禄保平

异烟肼灌胃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_禄保平

·论著·异烟肼灌胃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的研究禄保平,杨晓娜,许家艳【摘要】目的探索应用异烟肼灌胃建立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并初步阐明其机制。

方法昆明种小鼠 50 只,随机分为异烟肼正常剂量造模组(常量组)、2 倍剂量造模组(2 倍量组)、5 倍剂量造模组(5 倍量组)、8 倍剂量造模组(8 倍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各 10 只。

各造模组分别以 90、180、450、720 mg/kg 剂量的异烟肼灌胃,18 h 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并取肝组织进行光镜观察,探索导致明显急性肝损伤的相对合适剂量。

另取昆明种小鼠 90 只,随机分为单纯造模组(40 只)、干预造模组(40 只)和空白对照组(10 只),各造模组以相对合适剂量异烟肼灌胃,其中干预造模组于造模前以甘利欣75 mg/kg 体重连续灌胃 5 d,18、36、54、72 h 后分别检测血清 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水平,并进行肝组织光镜和电镜观察,探索导致明显急性肝损伤的相对合适时间及可能机制。

结果在探索相对合适剂量实验中,2 倍量组小鼠血清ALT、AST 分别为(101.6 ± 6.3)和(108.1 ± 14.9)U/L,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30.1 ± 3.6)、(35.3 ± 6.5)U/L 和常量组的(52.8 ± 5.3)、(53.9 ± 8.9)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肝细胞出现广泛的脂肪变性和水肿,肝窦几乎消失;5 倍量组小鼠死亡 7 只,8 倍量组小鼠则全部死亡。

在探索相对合适时间及发生机制实验中,应用2 倍剂量异烟肼灌胃后 18 h,单纯造模组小鼠血清 ALT、MDA 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SOD、GSH-Px 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肝细胞广泛损伤,细胞超微结构显著变化。

浅谈白头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价值

浅谈白头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价值

浅谈白头翁的药理作用和临床价值白头翁系毛茛科白头翁属植物,《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白头翁Pulsatilla chinensis (Bunge) Regel为正品。

该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痢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热毒血痢、阴痒带下及阿米巴痢疾等。

近年来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国内外对其生药鉴定、化学成分分离以及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表明白头翁属植物成分具有抑制细菌、抗霉菌、抗病毒、抗滴虫、杀精、抗生物酶活性和影响细胞凋亡等多种药理作用。

该属植物中,除白头翁正品外目前市场上正在应用的还有多种植物。

朝鲜白头翁来源于毛莨科(Ranunculaceae)植物朝鲜白头翁Pulsatilla cernua (Thunb.) Bercht et Opiz的干燥根,主要分布于我国吉林、辽宁、黑龙江等地区,资源十分丰富,在我国北方应用较多。

因此,值得深入开发研究。

本文对白头翁属植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白头翁的药用资源提供依据。

1 朝鲜白头翁的植物形态及生境分布多年生草本,高10~40cm全株被毛。

基生叶多数,叶柄基部加宽,叶柄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羽状全裂,各裂片再2~3裂,小裂片具缺刻状牙齿,叶背及边缘具密毛。

花葶稍弯曲,密背毛;总苞掌状深裂,裂片全缘,2~3浅裂至中裂或羽状分裂,小裂片线性或狭圆形,先端尖或稍钝,外面密被长毛,里面近无毛;背面密被柔毛;花梗有绵毛;萼片6,紫红色或暗红色,不开展或半开展,不反卷,外面密被白毛。

聚合瘦果球形,具短柔毛。

花果期5~6月。

生于山坡草地、路边。

种子或分株繁殖。

产于我国黑龙江、吉林和辽宁,朝、日、俄和蒙等国亦产。

2 毛茛科白头翁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白头翁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始于60年代初,主要含有三萜皂苷、三萜酸、木脂素、内酯、胡萝卜苷、挥发油以及糖蛋白等成分”。

3 白头翁药理作用研究3.1 抗病毒、杀菌作用抗病毒、杀菌作用研究发现白头翁可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大鼠。

10种细胞损伤模型建立方法

10种细胞损伤模型建立方法

10种细胞损伤模型建立方法转载请注明来自丁香园发布日期:2012-10-09 14:36 文章来源:丁香园分享到:收藏夹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开心网豆瓣社区人人网关键词:细胞细胞培养技术专题义翘神州丁香园丁香通点击次数:997现在很多实验都涉及到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和运用,如CCl4诱导肝细胞损伤模型(体内、体外)、PC12细胞的NO和淀粉样蛋白(Aβ)损伤模型、神经元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以及脉络宁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等。

一、体外肝细胞损伤模型建立(CCl4和H2O2)1大鼠肝细胞的分离和培养大鼠4%戊巴比妥麻醉,门静脉插管,先以无钙灌流液灌流,继以37℃通入O2的Ⅳ型胶原酶灌流液继续循环灌流15 min。

将肝脏移至一平皿内,轻轻撕去肝包膜后,加入含5%小牛血清的清洗液,用吸管吹打成单个肝细胞悬液,200目尼龙网过滤,低速离心(500 r·min-1,1 min,4℃)弃上清,同法用清洗液反复洗3次。

然后用完全1640培养液(内含10%小牛血清,105U·L-1青霉素,100 mg·L-1链霉素和10 mg·L-1胰岛素)制成1×109个·L-1肝细胞悬液。

分离的肝细胞经0.6%台盼蓝拒染法测得细胞活力大于90%,高碘酸雪夫反应显示糖原法鉴定99%为肝实质细胞。

将上述肝细胞悬液分别加入24孔(每孔1 ml)和96孔(每孔0.1 ml)培养板中,置37℃,5%CO2培养箱中培养。

12~16 h后可见肝细胞贴壁于培养板孔底上生长。

2CCl4诱导肝细胞坏死性损伤模型的建立肝细胞培养12 h后,吸弃上清,更换培养液并加入不同浓度的CCl4〔(1~16mmol·L-1),以少量的二甲亚砜助溶,二甲亚砜终浓度为0.1%(体积分数)〕,作用不同时间(1~12 h)后,收集24孔板中培养上清检测AST,以及肝细胞的MDA含量和GSHpx 活性;同步测定96孔板中培养肝细胞的MTT反应。

利福平致小鼠肝内胆汁淤积的实验模型

利福平致小鼠肝内胆汁淤积的实验模型

m / k d 周后 , 鼠血 清 T g ( g・ )1 小 B上 升近 7 0倍 , B上升 约 D 8倍,L 2 A P上升约 15倍 ,B . T A上升约 4倍 并伴有血清 A T L
20 09—1 1—1 收 7接 基金 项 目 : 安徽 省 自然 科 学 基 金 ( 号 :9 4 34 ) 安 徽 省 教 育 厅 编 00 1 12 ,
( H) 用 , 损 伤 加 重 J N 联 肝 。迄 今
为止,F R P肝毒 性 的发 生机 制仍 不 明 。以往抗 结 核
药肝 毒性机 制 的研 究 大 多关 注 的是 肝 细胞 损 伤 , 对
实验 动物 出现的黄疸 等胆 汁淤积 现象未进 行过深入 研究 。本 课题 组前 期 研 究 发 现 , 连续 给 予 大 鼠
和 A T轻度升 高 ; S 肝脏 组织 T A上升 约 2 5倍 ; B . 肝脏 组织 H E染色显示肝 细胞 出现脂肪 变性 、 轻度 坏死 和炎症。单次
给 予 R P2 0mgk 0m n后 血 清 T 、 B A P和 T A 即 F 0 / g3 i BD 、L B
观察利福平 ( F ) R P 引起 的 小 鼠肝 内 胆 汁 淤 积 本 实 验 设 置 3个 模 型 组 , 型 1 小 鼠分 别 经 模 :
E— i: h n i0 ma l c e x4 2@ y h o c m. n a o . o a
Ex r s i n o a c le d t ei lg o h f c o p e so f v s ua n o h l r wt a t r a
i h e ii p a t n m o s n o e r u n t e p r —m l na i u e e d m t i m o

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制备及观察

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的制备及观察
b i o c h e mi c a l i n d e x e s i n s e r u m a n d l i v e r .Me t h o d s: Ei g h t y I C R mi c e w 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 i n t o e i g h t g r o u p s ,f o u r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s a n d
北方药学 2 0 1 4年第 1 1 卷第 6期
6 7
小 鼠急 性 酒 精 性 肝 损 伤 模 型 的 制备 及 观 察
林 晓晖 黄 玲 王 一 铮 刘 如 玉 ( 福建中医 药大学中 西医结 合学院 福卅 I I 3 5 0 1 2 2 )
摘要 : 目的 : 建立小鼠酒精 性肝损伤模型 , 并动 态研 究小鼠血清和肝脏的生化指标 的变化 。 方法: 将8 0只清洁级 I C R小鼠随机 分为 8个组 : 4个模型组和 4个空白组。模型组 小鼠按 1 2 m l ・ k g d 胃灌注 5 2 度 白酒 , 空白组 小鼠给 予 胃灌注等量蒸馏水 , 分 别在 灌 胃 后2 d , 4 d , 6 d , 8 d各取一组模型组和空 白组 小鼠 , 测定血 清 A L T 、 T G, 肝脏指数 , 肝组织 S O D和 MD A 。结果 : 与 同时段 空 白组比较 , 造模 6 d后 , 小鼠血清 中 A L T和 T G均显著升 高( P < 0 . 0 1 ) , 肝脏指数 、 肝组织 中 T G和 MD A显著升高( P < 0 . 0 1 ) , 而S O D活性显 著下 降( P < 0 . 0 1 ) 。结论 : 本 实验在 短时间 内成功建立 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 , 稳 定性好 , 可应用于护肝 药物保护机制的研究。 关键 词 : 酒 精 性肝 损 伤 动 物 模 型

NF-κB在一线抗结核药物诱导小鼠肝损伤中的作用

NF-κB在一线抗结核药物诱导小鼠肝损伤中的作用

NF-κB在一线抗结核药物诱导小鼠肝损伤中的作用
NF-κB是一种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它参与调控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NF-κB在结核病发生和进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目前对 NF-κB 在一线抗结核药物诱导小鼠肝损伤中的具体作用还了解不足。

为探究 NF-κB 在一线抗结核药物诱导小鼠肝损伤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了佐卡霉素
和异烟肼联合治疗诱导小鼠肝损伤的模型,并通过免疫组化和 Western blotting 等方法
检测肝脏中 NF-κB 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

结果表明,在一线抗结核药物治疗后,小鼠肝脏中 NF-κB 的活性显著增加,其核内
定位也得到了增强。

与此同时,NF-κB 下游的多种炎症因子,如 TNF-α、IL-1β、IL-6 等也都得到了显著上调。

这些结果表明,在小鼠肝损伤中,NF-κB 发挥了促炎症的作用,可能是其调节炎症因子表达所致。

此外,本研究还发现,预处理小鼠肝脏组织的普鲁兰卡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诱导的肝损
伤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普鲁兰卡是一种天然成分,能够通过抑制 NF-κB 的激活来发挥
其抗炎作用。

因此,我们推测,普鲁兰卡能够通过抑制 NF-κB 来减轻一线抗结核药物诱
导的小鼠肝损伤。

黄芩及其有效成分的肝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黄芩及其有效成分的肝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黄芩及其有效成分的肝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章宝燕;林拥华;林志强【摘要】黄芩作为传统中药在我国药用历史悠久,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和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黄芩苷是从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中提取的单一有效成分,其主要作用为抗细菌、抗病毒、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解热镇痛、抗炎、抗肿瘤等,对肝脏、心脑血管、免疫、神经等系统有保护作用。

我国是肝脏疾病重灾区,开发和利用黄芩及其有效成分的保肝作用意义深远。

本文从7个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有关黄芩及其有效成分保肝作用及可能机制的研究进展,包括其对铁超载、镉中毒、脂多糖/半乳糖、四氯化碳、酒精、药物,以及缺血再灌注诱导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5页(P129-132,133)【关键词】黄芩;黄芩苷;保肝作用;药理作用;作用机制;综述【作者】章宝燕;林拥华;林志强【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临床药学室,福建泉州 362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肝胆外科,福建泉州 362000;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临床药学室,福建泉州 36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黄芩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为唇形科多年生植物黄芩Scutcllan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

黄芩的化学成分主要是黄酮类化合物黄芩苷和黄芩素,另有挥发油、萜类化合物、多糖、β-谷甾醇、苯甲酸等,其中黄芩苷为主要有效成分。

其药理作用主要包括抗病原微生物、抗病毒、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抗炎、解热镇痛、抗肿瘤等,对中枢神经、心血管、消化、呼吸、免疫等系统有保护作用。

近年来研究表明,黄芩对化学物品、药物、食物、病毒感染、创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肝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包括抗氧化、清除氧自由基、调节细胞因子水平、影响肝细胞色素酶系统及蛋白质硝基化过程等。

笔者就近年来黄芩及其有效成分对实验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水飞蓟宾胶囊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肝损害小鼠的保护作用

水飞蓟宾胶囊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肝损害小鼠的保护作用

水飞蓟宾胶囊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肝损害小鼠的保护作用薛洪源;侯艳宁;刘会臣;陈静;曹颖【期刊名称】《中成药》【年(卷),期】2003(025)004【摘要】目的:观察水飞蓟宾胶囊(SC)对异烟肼(INH)与利福平(RFP)合用致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测定肝损伤小鼠在给予SC后肝指数、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肝匀浆中谷胱甘肽(GSH)及丙二醛(MDA)的含量,肝微粒体中细胞色素P450含量及其亚型2E1的活性.结果:SC可对抗INH和RFP合用引起的肝指数、血清ALT水平、肝匀浆中的MDS含量及P450、4502E1活性的升高,增加GSH含量;病理学检查SC能明显减轻肝细胞的变性和坏死.结论:SC对INH和RFP肝毒性的保护作用与其稳定肝细胞膜、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抑制药物代谢酶有关.【总页数】4页(P307-310)【作者】薛洪源;侯艳宁;刘会臣;陈静;曹颖【作者单位】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82;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82;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82;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82;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河北,石家庄,05008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5.6【相关文献】1.黄芩苷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肝损害小鼠的保护作用 [J], 薛洪源;侯艳宁;刘会臣;陈静;曹颖2.维生素D3对异烟肼联合利福平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J], 宋佳奇;高晓丽;晋梦頔;汪求真;迟菁华;寇廷艳;杜宝利;孙立;李园园;胡一丹;李茂3.柿叶水提物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联用所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J], 王翠荣;成芳梅;黄斌;罗娇娇;农炳炳;黄仁彬4.青藤碱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联用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J], 於鹏飞;柴佳园;李俊峰;王康;刘文洪5.析因设计筛选异烟肼利福平合用致小鼠肝损害的实验方案 [J], 薛洪源;侯艳宁;刘会臣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迪克菲(利福喷丁胶囊)使用说明

迪克菲(利福喷丁胶囊)使用说明

迪克菲(利福喷丁胶囊)【用法用量】口服,抗结核。

1.成人一次0.6g(体重2.需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应用,肺结核初始患者其疗程一般为6~9个月。

【注意事项】1.本品与其他利福霉素有交叉过敏性。

2.酒精中毒、肝功能损害者慎用。

肝功能减退患者必须密切观察肝功能的变化。

3.服用本品后引起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患者,应避免进行拔牙等手术,并注意口腔卫生,剔牙需谨慎,直至血象恢复正常。

4.对诊断的干扰:(1)可引起直接抗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阳性;(2)干扰血清叶酸浓度测定和血清维生素B12浓度测定结果;(3)可使磺溴酞钠试验滞留出现假阳性;(4)可干扰利用分光光度计或颜色改变而进行的各项尿液分析试验的结果;(5)可使血液尿素氮、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胆红素及血清尿酸浓度测定结果增高。

5.应用本品过程中,应经常观察血象和肝功能的变化情况。

6.如曾间歇服用利福平因产生循环抗体而发生变态反应,如血压下降或休克、急性溶血贫血、血小板减少或急性间质性肾小管肾炎者,均不宜再用本品。

7.本品应在空腹时(餐前1小时)用水送服;国外推荐给予高脂和少量碳水化合物的早餐后服用本品可提高生物利用度。

如服利福平出现胃肠道刺激症状者可改服本品。

8.本品单独用于治疗结核病可能迅速产生细菌耐药性,必须联合其他抗结核药治疗。

9.患者服用本品后,大小便、唾液、痰液、泪液等可呈橙红色。

【不良反应】1.本品比利福平轻微,少数病例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皮疹、头昏、失眠等。

2.胃肠道反应较少。

3.应用本品未发现流感症候群和免疫性血小板降低,也未发现过敏性休克样反应。

如果出现这类须及时停药。

【禁忌】1.对本品或利福霉素类抗菌药过敏者禁用。

2.肝功能严重不全、胆道阻塞者和孕妇禁用。

【适应症】1.本品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各种结核病的初治与复治,但不宜用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

2.适合医务人员直接观察下的短程化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stablishment of Mice Liver Injury Model by Isoniazid Combined with Rifampacin YANG Shu-yan,ZHONG Xiu-hong,WANG Shuang,WEN Na,ZHAO Li-wei(Jilin Medical College,Jilin 132013,China)
结核病又称痨病,近年来,在农村发病有上升的趋势。临 床应用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利福平和利福霉素钠等均对肝 有损害作用,是药物肝毒性临床监测的重点药物[1]。由于抗结 核药物致肝损伤的病程在临床实践中难以观察,因此有必要 建立抗结核药物致肝损伤的动物模型。目前国内外均已有关 于抗结核药物诱导肝损伤动物模型的报道,但所用的实验方 法和剂量各不相同,多选用大鼠[2,3]作为动物模型。本研究选 用小鼠作为动物模型,因为小鼠也可用于各种药物的急、慢性 毒理实验,且价格低廉,通过动态观察小鼠肝功能及其组织病 理学变化,了解抗结核药物联用致小鼠肝损伤的程度,可为抗 结核药物的预防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动物模型。异烟肼和利福来自联用致小鼠肝损伤实验模型的建立
杨淑艳*,钟秀宏,王 爽,温 娜,赵丽微(吉林医药学院,吉林市 132013)
中图分类号 R965;R97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 2011)33-3104-02
摘 要 目的:为异烟肼和利福平联用致小鼠肝损伤实验模型的建立提供参考。方法:取 32 只小鼠,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生理盐 水)和模型组(异烟肼+利福平,各 75 mg·kg·d-1),每日定时空腹灌胃给予药物 1 次,灌胃体积为 20 mL·kg·d-1,于第 7、14 天分批处 死小鼠,摘眼球取血测定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取肝组织观察其病理学变化和肝匀 浆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第 7、14 天的 ALT、AST 活性均明显 增强,第 14 天的 MDA 含量明显增加、SOD 活性明显降低;与第 7 天比较,模型组第 14 天小鼠 AST 显著增加(P<0.05 或 P<0.01)。 病理学观察显示,模型组第 7 天小鼠肝细胞索排列较紊乱,肝细胞体积增大,有少量的肝细胞坏死和炎细胞浸润;第 14 天小鼠肝细 胞索排列紊乱,肝细胞发生坏死较严重,并伴有明显的炎细胞浸润;对照组小鼠未见明显肝细胞损伤。结论:本方法可成功建立小 鼠肝损伤实验模型。 关键词 异烟肼;利福平;肝损伤;模型;小鼠;建立
ABSTRACT OBJECTIVE: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mice liver injury model by isoniazid combined with rifampacin. METHODS:32 mic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ormal saline)and model group(isoniazid and rifampacin,each 75 mg·kg·d-1). Mice were given medicine via i.g. gtt. once every day at dose of 20 mL·kg·d-1. Mice were sacrificed on the 7th day and the 14th day. And then aminotransferase(ALT),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activity of serum were assayed.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liver in experimental mice were observed. Contents of malondialdehyde(MDA)and super- superoxide dismutase(SOD)activity were assayed. RESULTS: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ALT and AST of serum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model group on the 7th day and the 14th day. MDA conten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hile SOD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model group on the 14th day. Compared the 7th day,AST of serum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model group on the 14th day(P< 0.05 or P<0.01). Pathological changes showed that on the 7th day liver cells arranged in cord disorders and cell volume increased. There were a small amount of liver cell necrosis and inflammatory cell infiltration in model group. On the 14th day,liver cells arranged in cord disorder,liver cells necrosis was more severe with significant inflammatory cells infiltration. No significant liver damage was found in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The method can establish experimental model of liver injury in mice successfully. KEY WORDS Isoniazid;Rifampacin;Liver injury;Model;Mice;Establish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