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说课稿
三面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说课稿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说课稿授课教师:科目:电子技术基础工作单位:机械工程高级技工学校各位评委你们好!很高兴能有这样一个和大家交流、探讨的机会。
我说课的题目是:三面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一、说教材《三面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是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第五版《机械制图》中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第一章我们学习了制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了图纸的规格、图线的种类及绘图工具的使用等。
今天这部分内容是学习正投影作图的开始,也是后面章节学习的理论基础。
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新生,他们对自己的专业、课程还比较陌生,充满了好奇心,也正是由于他们初次接触三面视图,他们的空间想象力比较弱,空间的概念比较缺乏。
二、说教学目标针对着以上分析的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立了以下几个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三视图的形成过程,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及三视图与物体方位之间的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对三视图形成过程的理解以及对投影规律的探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严格规范的绘图操作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负责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敬业、协作的精神。
三、说重点难点1.重点在以上几个教学目标中,对三视图形成过程的理解为本节课的重点,只有真正理解这个过程才能进一步探索它的投影规律,也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了理论依据。
2.难点考虑到学生初次接触从空间结构向平面图形转化,他们的空间概念比较缺乏的特点,把对投影规律的探索及培养空间想象能力确立为本节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学法结合以上的重点难点在教法学法上本着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原则,按照“教师向同学演示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学生自主地探索发现投影规律”的模式,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很好地实现师生互动。
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运用了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直观生动的立体模型给同学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带着问题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教学设计方案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教案2014年12月教学课题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理解三视图的形成2、掌握三视图投影规律3、学会识读与绘制简单形体的三视图过程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1、通过感受三视图形成过程,学生体会将空间物体转化为平面图形的几何美。
2、通过动手绘制,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和规范制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绘制垫块三视图进而理解三视图的形成教学难点三视图投影规律(俯左视图宽相等)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案例法、分组讨论法设计理念借鉴探究式学习方法,学习三视图的理论知识。
利用课前自制的垫块模型,由简单物体入手,培养学生的基本绘图能力和识图能力。
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5′[视频欣赏]配乐诗朗诵《题西林壁》,体会这首诗前两句蕴含的道理。
[学生思考]想全面了解一件事物,必须多角度去分析。
[图片展示][提出问题] 一般情况下,一面投影能反映物体的具体形状吗?[学生活动] 对比分析,联想到了三视图。
得出结论导入新课:在正投影中一面投影不能表达物体的具体形状,要确定物体的空间形状常常需要三个投影,当我们用视线代替投影线,并把所看到的投影图形叫做视图时,这样就产生了“三视图"。
[板书]§2-2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二、引导探索55′[板书] 1、三视图的形成(绘制垫块的三视图)[动画演示] 垫块三视图的形成。
[示范操作]三投影面体系及垫块的摆放;制图方法。
[板演并板书]由前→后投射,在V面上得到主视图由上→下投射,在H面上得到俯视图由左→右投射,在W面上得到左视图[学生活动]观察、小组合作完成垫块三视图的绘制.[巡视指导] 绘图准确度;小组内各自分工情况并强调全员参与。
[展示并交流]优胜组交流绘制方法。
[过渡]为了方便画图和看图,按国标规定,将三个相互垂直的投影面展开摊平在同一平面上。
[板书] 2、三视图的展开(垫块三视图的展开) [动画演示] 展开过程及方法[板书] 以V 面为基准,沿OY 轴剪开,H 面绕OX 轴向下旋转90度, W 面绕OZ 轴向右旋转90度。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说课
奋进小组
课堂表现(10分 ) 团结小组
个人努力(10分) 组长: 得分:
学生姓名:
让学生学会客观的自我评价和评价他人,促进学生的自我学习和自我发展。
四
教学过程
1 我学会了
自评互评 5 课堂小结
2 我还有哪些知识没掌握?
一 二
学生:体会心得 教师:总结评价 将教学的三个目标 再一次完美结合, 首尾呼应。
一 二
三
五
END
设计意图:让同学们得到启示,每一种事物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 去观察,观察的角度不同,结论也不相同。
四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2 导入任务
•1. 一个视图能完整地表达物体的结构形状 吗?能反映物体几个方向的形状? •2.怎样才能反映物体的完整形状?
一 二
例图:
三
五
END
四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2 导入任务
三
五
END
四
教学过程
看 板书设计
§2-1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一、三视图的形成 1.三投影面体系的建立 三面、三轴、一点 2.三视图的形成及名称 正面——V——主视图 水平面——H——俯视图 侧面——W——左视图 3.三投影面体系的展开 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1.视图的位置关系
肯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
学习的动力 源于自身的需求
重点难点
二 三 四 五
END
掌握正投影特性,三视图 的成图原理和规律,能绘 制物体的三视图。
三视图长 宽高的对 应关系
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投影 规律——“长对正,高平 齐,宽相等” 。
二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一、说教材内容分析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第六单元第二节《常见的技术图样》第一课时“正投影与三视图”,本单元总的内容思路是:设计图样的绘制——常见的技术图样——计算机辅助制图(选学)。
本小节教学内容是正投影三视图的画法原理与画法。
教材按顺序讲述了正投影的原理,三视图的构成,在案例分析中用形体基本快叠加的方式等,使学生了解简单组合形体三视图的画法和基本线段(包括实线、虚线、细点划线等)的应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草图绘制、透视效果图、正等轴测图基础上的深入学习,为后续尺寸标注和机械加工图的学习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视图是一种重要的技术语言,用于表达设计意念、设计结果和设计交流,是机械加工图的核心内容。
通过三视图的学习和训练,能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技术素养。
二、教学目标根据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正投影的投射原理;2)能绘制简单形体的三视图。
过程与方法:1)经历学习投影的原理和三投影体系的建立,让学生建立起更好的空间概念;2)经历三视图的绘制过程,让学生学会利用技术图样来表达设计意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细致、严谨的工作态度;2)培养学生的技术交流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三、学情分析学生通过草图绘制、透视效果图、正等轴测图的学习和练习,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设计图样的绘制方法,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期望。
学生正投影和三视图还很陌生,不了解正投影的基本特性和三视图的投影规律,良好的绘图习惯还没有养成,空间想象思维能力还很薄弱。
但高中学生的思维敏捷,可塑性好,发展潜力大,有部分同学学习兴趣浓厚,喜欢动手画图和动脑思考,具备一定的识图和绘图能力。
教师结合讲解、示范和训练,以促进学生掌握三视图的制图规范,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四、重点与难点:根据课程目标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说课稿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说课稿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分析、教学过程、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分析。
一、教材分析1、本书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机械类)第二版《机械制图》是职中机械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它要求学生通过系统的学习后,能掌握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程度的机械图样; 具有实践性、直观性的特点.本课《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是《机械制图》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内容是学习正投影作图的重要内容,也是为后续物体的投影作图打基础的关键课题。
内容从自投影开始,描述其规律,进而分析三视图的形成,让学生充分认识三视图,会学独立绘制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一已经接触到了三视图概念,但认识很肤浅,利用学生对实践操作的浓厚兴趣,正确引导学生对本专业所要求三视图的知识进行全面的认识。
因没有专业基础知识和操经验,在举例是因多选择他们身边熟悉的物体。
三、教学分析1、教学目标根据学生以上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三投影面体系的名称;掌握三视图及其投影规律能力目标:建立学生的空间概念、提高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绘制简单三视图的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提高学生制图信心和兴趣2、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机械制图》是学生能学到实际绘图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因此,学生能否建立空间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使本课重点。
因此,本课教学重点:掌握三视图形成及其投影规律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3、教学策略采用探究式和引领式教学方法,利用图片、动画、模型展示三视图的特征及规律,最后采用例题讲解的形式,使学生掌握三视图。
我们从学生最容易接受的简单立体几何体出发,让学生接受并了解三视图。
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树立起学生的制图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的制图兴趣和能力。
学生按照提出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个思路进行学习。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教学设计(精选5篇)第一篇:《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教学设计《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是学习机械制图的基础,也是看画物体三视图及检查图样的重要依据。
教学思路:本节课使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加强内容直观性,师生互动性,重视教学目标:1、理解三视图形成过程2、掌握三视图投影规律及三视图之间的各种关系3、通过学习初步学会看简单形体的三视图4、通过师生互动,创设情景,启发诱导,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学生智力开发和综合能力培养,注重问题情景的设置,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力。
教学重点难点:1、三视图的形成过程2、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二、学情分析:本节课内容比较抽象,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因此在讲解中通过实物模型演示和比较直观的动画演示,加强直观性,化静为动,加强师生互动,让人人都参与,都有获取知识的成就感,逐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为今后其它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启发引导、自主探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复习提问]:首先请同学们考虑下列问题:1、投影法分为哪几类?2、什么叫正投影法? [学生回答]:1、投影法分为两大类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平行投影法又分为: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
2、在平行投影法中,投影线与投影面垂直时,称为正投影法。
[导入新课]动画演示:不同形体向同一投影面投影过程。
设问:一般情况下如果只用物体的一面投影能不能完整的反映物体的结构形状?对照学生回答得出结论:不同形状的物体可以得到相同的投影,所以仅用物体的一面投影不能准确的表达物体的结构形状。
动画演示:不同形体向两个投影面投影过程。
设问:如果用物体的二面投影能不能完整的反映物体的结构形状?对照学生回答得出结论:物体的二面投影仍不能准确的表达物体的结构形状。
导入:本节课要学习的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就可以解决刚才所遇到的问题。
[教学目标]:见多媒体投影。
三视图说课稿范文
三视图说课稿三视图说课稿范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
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视图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视图说课稿范文1一、说教材1、本课内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的学习内容包括“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综合与实践”,本节课就“图形与几何”进行讲解。
根据大纲要求,有关本节课内容需要会画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能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并会根据视图描述简单的几何体。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三视图,并掌握三视图的画法。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几何体与其三视图之间的相互转化。
2、在教材中的位置:《三视图》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第二节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为高中进一步学习空间几何打下基础。
二、说学生1、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包括:平行投影、正投影、中心投影以及空间几何体结构特征。
2、本班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高,好奇心强,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薄弱,在课堂教学中应重点突破。
三、说目标1、通过探究与学习,理解视图、三视图的概念,掌握三视图画法,能够进行三视图与几何图之间的转化。
2、感受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可能看到不一样的结果,培养学生全面观察的能力。
通过对三视图的分析,(采用实物模型)以小组探究的方法掌握三视图的基本画法,促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外显,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3、通过三种视图才能确定一物体,启发学生认识问题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四、说教法和学法1、教法: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注重引导与启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讨论法和体验学习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生生合作,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过程中,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掌握学习重点。
由于本节课知识相对较抽象,而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薄弱,所以在教授过程中采用直观的演示法来突破知识抽象性这一难点。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说课稿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说课稿《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说课稿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我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教学反思”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以下是我说课的内容。
一、说教材本课题的教材选自《机械制图》中的项目二。
《机械制图》是一门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实践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也是机械专业的必修课。
因此本节课我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将投影规律列为重点,把利用实体绘制三视图确定为难点。
同时为了能更好的为后期的课程和学科奠定基础,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绘图能力及工作作风。
我特制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1)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2)通过对任务的学习掌握读图和简单的绘图方法2、过程与方法(1)教师讲解示范,学生利用实体绘制三视图(2)任务驱动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行业的认知度和团队合作意识(2)让学生充分了解自我价值和行业价值(3)养成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二、说教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采取了演示、类比启发、讲练结合以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方法来展现既获取理论知识又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告别教师满堂的教学方法,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说学法1、学情分析:本课题的授课对象是37名同学组成的2016级数控班,这个班的学生没有养成良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机械制图看懂零件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也有部分同学学习兴趣浓厚,喜欢动手画图和动脑思考,具备一定的识图和绘图能力。
2、学习难度:根据对本知识点的授课从中我发现本课题,抽象思维的很难建立,绘图习惯不好养成,学习兴趣不也好培养,同时对专业常识的积累也很重要。
3、学习方法:我主要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法,根据对本知识的处理我还用了以下三种方法:(1)自主探究法:课前要求学生先预习,自主学习新内容。
培养自觉学习和思考问题的习惯。
(2)勤学多练法: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养成勤学多思的好习惯。
三视图及投影规律说课稿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说课稿王光锋2015.3.31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流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六个方面向各位阐述我对本课的构思与设计。
一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本课选自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机械制图》机械类高教第三版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该课程属于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该节课是在学生已初步了解了两种投影法的基础上对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进一步的研究,在内容上起到一个延伸的作用。
学好三视图为以后学习视图投影奠定基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本节是制图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对学生以后学习几何视图投影和零件视图的识读都是至关重要的。
2、教学内容与教材处理由于本节课是对三视图投影规律的进一步研究,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我在教学内容与教材处理上先复习投影法,从而引入新课,便于学生的理解以及更好的掌握。
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及学生的基础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利用正投影特性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养成严谨、细致、的技术行为习惯(3)情感目标:在三视图的形成过程中,体会将空间物体转化为平面图形的几何美,获得学习的愉悦。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三视图的形成过程。
难点:三视图与物体方位的对应关系。
二、学情分析学生特点:中专一年级机械专业学生,男生较多且好动,传统的理论教学已适应不了他们较差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满足不了他们的好奇心,面对如此的情况,我们将平时的理论教学转为多元化的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特点:理论基础较差,缺乏学习主动性,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具有初步的空间想象力,读图能力和专业知识有限。
三、教学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上述的学情分析,我们在教学中就要拟定一个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视图形成及投影规律教案设计
三视图形成及投影规律教案设计第一章:三视图概述1.1 三视图的概念定义:三视图是指一个物体在三个不同方向上的投影图,通常包括正视图、俯视图和侧视图。
作用:三视图是工程图学中常用的表达方法,通过三个视图可以全面地了解物体的形状和尺寸。
1.2 三视图的形成物体在平面上投影的原理投影线的方向和作用三个视图的形成过程和关系第二章:正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2.1 正视图的形成定义:正视图是物体在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上的投影图。
形成原理:物体与投影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投影线的方向决定了正视图的形状和尺寸。
2.2 投影规律投影线的性质:投影线是垂直于投影面的直线。
投影规律的应用: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尺寸,通过投影规律可以确定正视图的形状和尺寸。
第三章:俯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3.1 俯视图的形成定义:俯视图是物体在垂直于垂直面的方向上的投影图。
形成原理:物体与投影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投影线的方向决定了俯视图的形状和尺寸。
3.2 投影规律投影线的性质:投影线是垂直于投影面的直线。
投影规律的应用: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尺寸,通过投影规律可以确定俯视图的形状和尺寸。
第四章:侧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4.1 侧视图的形成定义:侧视图是物体在垂直于侧面的方向上的投影图。
形成原理:物体与投影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和投影线的方向决定了侧视图的形状和尺寸。
4.2 投影规律投影线的性质:投影线是垂直于投影面的直线。
投影规律的应用:根据物体的形状和尺寸,通过投影规律可以确定侧视图的形状和尺寸。
第五章:三视图的识别与绘制5.1 三视图的识别方法:通过观察三个视图的形状和尺寸,综合判断物体的形状和结构。
注意事项:注意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尺寸的一致性。
5.2 三视图的绘制步骤:先绘制正视图,根据投影规律绘制俯视图和侧视图。
技巧:熟练掌握投影规律和绘图工具的使用,保持图形的规范和清晰。
第六章:三视图的投影变换6.1 投影变换的概念定义:投影变换是指在保持物体形状不变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投影面的位置和方向来获得不同视图的方法。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说课稿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说课稿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说课稿
科目:高中通用技术《识图与制图》
课题: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通用技术课是一门包罗万象、综合性强的学科。
他涉及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美术等诸多学科的知识。
现行省编高中劳技城市版的《识图与制图》便与数学、物理及美术有诸多联系。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一节便是《识图与制图》的第一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
这一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制图的一些基本规定及绘图工具与用品的使用和正投影与视图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为了将物体大小完全表达清楚,本节安排了三视图的内容。
三视图与前面所学的正投影法有紧密的联系,其形成的理论基础实质是正投影法。
三视图是机械制图的重点内容,是表达一个立体物(机体)形状大小的基本方法,后面将要学的剖视图、零件图等内容都是三视图做基础的,故本节教学在第一章及整个机械制图学习中都具有极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严格按制图标准画图,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风,增强学生间相互帮助、协调工作的能力。
端正实践操作态度。
2、身心健康目标: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操作习惯,注意眼、手、脑的协调操作,增强安全意识。
三视图形成及投影规律教案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教案课程:《机械制图》课型:理论教学课题:《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认识三投影面体系的构成和各个投影面和投影轴的名称及代号;2.理解主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的概念;3. 掌握三视图的成图原理,以及每一视图的名称;4. 理解并掌握每个视图之间的位置关系、投影关系和方位关系。
能力目标:1.学会规范作图的方法和技能;2. 掌握建立三投影面体系的专业能力;3. 初步具备识读和绘制简单形体三视图的基础;4.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并根据三视图描述实物原型;5. 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逻辑思维,学会分析判断的方法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体会从做中学,学中做;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认识三投影面体系的构成和各个投影面的名称及代号;2. 三视图的形成;3. 三视图之间的位置关系、投影关系和方位关系。
难点:1. 空间想象力的培养;2. 三视图投影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法,行动导向教学法。
教学准备:PPT,厚纸皮若干、剪刀、小透明胶、胶水。
教学反思:§3-2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情境二观察下图,大家能区分这两款手机吗?正立投影面,简称正面代号V。
水平投影面,简称水平面代号H。
从物体的前面向后面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主视图。
(1)位置关系物体的三个视图按规定展开,摊平在同一平面上以后,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对应关系可以归纳为:可以看出:主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上、下、左、右方位。
俯视图反映了物体的前、后、左、右方位。
左视图反映了物体的上、下、前、后方位。
)归纳总结、三视图的形成是应用正投影原理,从空间三个方向观察物体的结果。
14说课课件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三
五
H
END
四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3) 三视图的展开
讲授新课 3 探索未知
展开原因:为了将三个视图画在一张图纸上,须将三个投影面展开到一个平面上。 ° 展开方法:以V面为基准,沿Y轴剪开,将H面绕OX轴向下旋转90 ;将W面绕OZ轴向
° 右旋转90 。
一 二
V V W
W
三
五
END
H
四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视图之间的尺寸关系
个方向的尺寸?
一 二
高 长 宽
三
五
END
四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视图之间的方位关系
讲授新课 3 探索未知
物体又有几个方位? 每一视图能反映物
体几个方位?
一 二
三
五
END
四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左、俯视图——宽相等 强调:画图与读图的依据 整体局部都要三等
一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二 三 四 五
END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独立 思考,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建立空间想象 能力。
情感目标
感受技术交流 中三视图的重 要地位。 形成科学的思维 方式
理解三视图的 形成过程。
熟练掌握三视图 的投影规律。
一
教材分析
重点难点
二 三 四 五
END
讲授新课 3 探索未知
一 二
三
五
END
四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3 探索未知
跑
道 一 二
X
YW
三视图的形成投影规律(教学设计)
三视图的形成与投影规律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本内容的作用和地位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是《机械识图》学习、思维方法特色的展现之处,是关键和重点;是《机械识图》的主线与脉络,因为整册书都贯串着三视图的投影规律。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的学习是学生初次感知空间形体与平面三视图表达间的关系,是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思维方式的起始点、与文化课学习的区别点、学习《机械识图》的第一个转折点。
2、主要内容为正确反映空间几何体的真实形状,机械识图中采用对物体自前向后、自上向下、自左向右三个方向观察所得三个图形——三视图来表达。
三视图表达时涉及其特定的形成环境——三投影面体系、三视图间的位置关系、尺寸关系、方位关系,通过引导、分析共同总结出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主、俯视图长对正;主、左视图高平齐;俯、左视图宽相等。
关键是投影规律在三视图中的体现。
3、重点难点分析教学重点:三视图投影规律的得出、理解和初步应用是本内容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将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作为重点。
利用模型介绍、引导观察、课件演示和练习等方法来突出,特别在学生自己动手绘制三视图(根据简单模型)时的指导,能让学生感知三视图投影规律、加深对其的理解。
教学难点:由于本次课是学生第一次感知空间形体与三视图的表达间的关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空间思维能力较弱,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将三视图的形成作为本次课的难点。
利用模型、自制空间三投影面体系、自己动手展开等方式来突破。
4、课时要求:2课时二、学生分析高一新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及空间想象能力较弱,但他们具有学好专业课的信心,怀着对教学内容由文字变为图形的好奇和新鲜,且他们已有初中平面几何知识和正确绘制各类线条的方法为基础,只要正确处理教材、教学方法恰当,能激发他们对本内容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为学《机械识图》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三投影面体系;理解三视图的形成、放置位置;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并能利用投影规律画简单模型的三视图。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说课稿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说课稿教师姓名:XX任教班级:16XXXXXXXXX说课时间:2017.3.20XXXXXXXX 机电职专《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说课稿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我叫XX,现任教于XXX机电职专,任教班级为16XXXX,所教课程为《机械制图》。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本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中国劳动出版社全国中职机械类通用教材《机械制图》,“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是本书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掌握了投影法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物体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为以后学习识图和绘制三视图奠定基础。
二、学生分析该班学生都是高中毕业,清一色男生,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回答问题积极主动,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因此,我采用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和练习的方法教学。
三、教学目标利用正投影特性掌握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和投影规律,培养学生全面观察的能力,学会将空间物体转化为平面几何图形。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三视图的形成过程;掌握三视图的投影规律2、教学难点:三视图的投影规律五、教学工具多媒体、实物模型、三角板等六、教法、学法分析1、本节课通过三幅有趣的图片,展示多媒体课件与实物,充分调动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2、利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3、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来调动学生,使其处于高度的参与状态;4、课堂充分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着的教学原则。
七、课时本节课所用课时为一学时,45分钟。
八、具体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首先通过三幅有趣的图片入手,让学生猜一猜、想一想、问一问,然后从学生熟悉的古诗《题西林壁》入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跨越学科界限,从诗歌中提炼出所隐含的制图知识,让学生思考:诗人是怎样观察庐山的?引出本节课题。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说课课件
2)、 导入新课:
导入方式:从学生熟悉的古诗入手,引出课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跨越学科界限,从诗歌中提炼出隐含的制图知识。增强了学生的人文意识, 使学生体会到制图中的“美”。
提出问题:诗人是怎样观察庐山的?思考:从不同方位。(学生观察思考,
猜想并交流。)
4、练习反馈 (10分钟)
为了使学生深入巩固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同时也为了掌握学生对 知识的理解程度。通过练习可以发现学生在理解方面存在的问题,找 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5、布置作业。(1分钟)
每组选1个基本几何体,画出它的三视图。适当的课后练习,让学生 从今天所学的内容上去对其进行分析,巩固所学,又为后续学习打下 基础。
宽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2、三视图的方位对应关系
上
左 下 后 左 前 主视图反映:上、下 、左、右 俯视图反映:前、后 、左、右 左视图反映:上、下 、前、后 右
下 前
上
上
右 后 下
前
后
左
右
3、课堂小结,强化认识。(2—3分钟)
简明扼要的课堂小结,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投影法和三视图在 绘制机械图样中的重要作用。为使学生对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有更深刻 的记忆,总结三句顺口溜: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收 获
教学反思
收获:
针对学生特点,培养学生的积极心态很重
要。 本节课围绕着重难点展开,以任务驱动教 学法为主线,通过行动导向、提问引导、多媒 体教学、小组讨论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能使大部分同学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 及课堂活动中去,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学习积 极性明显提高,学习效果好。
三视图说课稿
教师准备:投影仪、课件、几何模型(长方体、三棱柱,圆柱等)
学生准备:课本、直尺、圆规、练习本
七、课堂结构设计
根据《课程标准》中“自主―合作―探索”的教学要求,针对本节课知识抽象、思维较大的特点。我采用的教法是直观教学法、引导发现法、讨论交流法。
八、教学媒体设计
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根据教学需要先由两幅图片引入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对长方体进行正投影得到三视图,直观形象展示得到主、左、俯视图的过程,让学生更直观、形象的感悟三视图的特征。为突破难点,采用多媒体演示正方体的三视图得到的过程,让学生顺利地理解三视图的画法,从而达到教学媒体与教学目标,内容的统一。
②、在教材的结构上,本节占用的篇幅较长,意图很明显,就是在学习完了设计表现图之后,更进一步掌握绘制简单的技术图样的方法,并且能够提升对常见的技术图样的能力。
3、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评价的根本依据。技术课程的标准对“设计交流”的内容要求中提出要“了解技术语言的种类及其应用,能识读一般的机械加工图、线路图、效果图等常见的技术图样,能绘制草图和简单的三视图。”从中可知技术图样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重要载体,而三视图则是技术图样教学的重点。作为高中生,需要培养观察与绘制简单的图形的能力。根据我对教材和新课程标准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提出以下教学目标:
三视图说课稿「篇四」
教学时间:1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一般而言,我们从某个单一的视角所观察到的物体形体信息是不完整、不全面的,所以,只有从前后、左右、上下各个角度全面的观察,才能获得完整的物体形象。从这三个角度观察而得的物体的平面图就是我们所说的三视图。
三视图在现代社会中应用极广,造型设计、加(施)工、产品使用、电脑辅助设计等领域都要用到三视图及其原理。本课的设置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了解三视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个体的实践练习中提高其空间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形成健全的空间观念。三视图和立体图的相互转换难度适中,也很有趣,易于为学生接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说课稿
科目:高中通用技术《识图与制图》
课题: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通用技术课是一门包罗万象、综合性强的学科。
他涉及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美术等诸多学科的知识。
现行省编高中劳技城市版的《识图与制图》便与数学、物理及美术有诸多联系。
《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一节便是《识图与制图》的第一章、第四节的教学内容。
这一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掌握了制图的一些基本规定及绘图工具与用品的使用和正投影与视图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为了将物体大小完全表达清楚,本节安排了三视图的内容。
三视图与前面所学的正投影法有紧密的联系,其形成的理论基础实质是正投影法。
三视图是机械制图的重点内容,是表达一个立体物(机体)形状大小的基本方法,后面将要学的剖视图、零件图等内容都是三视图做基础的,故本节教学在第一章及整个机械制图学习中都具有极重要的地位。
二、说教学目标
1、思想品德目标:
严格按制图标准画图,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风,增强学生间相互帮助、协调工作的能力。
端正实践操作态度。
2、身心健康目标: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的操作习惯,注意眼、手、脑的协调操作,增强安全意识。
3、审美情趣目标:
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在实践中创造美,注意操作环境美,追求模型制作美。
4、基础知识目标:
让学生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能运用三视图知识结合立体图看懂物体(机体)的三视图。
5、操作技能目标:
能根据三视图及立体图,灵活运用切、挖、锯等方式制作立体模型。
三、说教学设计
1、教学重点:
本节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三视图的形成及位置关系,投影关系和与物体对应的方位关系。
2、教学难点:
如何结合立体图看懂三视图。
3、教育结合点:
通过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通过模型的制作,培养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通过两人合作做模型,增强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并培养认真细
致、精益求精的良好学风。
4、教法选用:
根据本节课内容,结合学生实际,采用讲授法讲解基本知识。
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揭示其形成本质。
运用练习法巩固所教理论知识,运用实践操作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三视图的理解,从而突破教学难点,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解决问题。
5、学法指导:
A、仔细观察: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动画演示及教师的实物演示,体会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B、积极思考:随教师讲解及演示、思考三视图形成及投影规律,体会其实质。
C、认真归纳,大胆实践:积极配合教师活动,认真归纳大胆实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体会理论。
四、说教学思路
1、学情分析:
根据教材安排和教学进程,在此次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制图的基本规定,掌握了绘图工具及用品的正确使用,学习了正投影法及视图,了解正投影法的基本特征和视图的概念与特点,而对如何科学而概括地表达物体(机体)的准确形状与大小,还有待本次的学习。
前面视图及正投影法对本课的学习有极大的铺垫作用,非常利于学生对三视图的理解。
2、教学安排:
A、本节教学分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讲解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并进行看立体图、补画三视图的作图练习。
第二课时,则根据立体图与三视图,让学生动手制作立体模型,进一步强化三视图的相关知识。
B、学生实践操作采用两人一组,自行合理分工,共同创制模型,让集体智慧得以发挥,协作精神得以体现,进一步提高创制效果。
五、说教学过程
识图与制图教案
教者:马学品
单位:长沙市雅礼中学
课题: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
授课年级:高中二年级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规律,能正确运用三视图知识结合主体图看懂物体的三视图。
教学重点:三视图的形成及三视图的位置、投影及方位关系。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主体图看懂三视圈。
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入
教师出示长方体纸盒棋型。
这是一个长方形的主体纸盒,如果现在要仿造一个一模一样的纸盒。
那你必然要进一步了解其构成因素及具体尺寸。
然后根据其各个
构成因素的形状及尺寸,才能创出这样一个一模一样的纸盒。
为了方便表现,我们通常用平面图来表现立体物的特征并标注尺寸。
这是一个立体的纸盒,我们能不能用平面的形式将其准确的表示出来呢?可以!看,这不就变成平面了吗?(出示纸盒展开图)那像这样一个多面体能不能用平面的形式表现出来呢?当然可以!(出示多面体展开图),这不就成平面了吗!你们看看,这是不是太麻烦、太复杂了呢?如果换成这样一个无法展开的实心的机体我们能不能展开图形而简洁明了的表现立体物体的构成关系呢?可以!这便是运用机械制图学中的三视图来表达!(出示课题)
二、复习
先让我们来回顾一下有关正投影的知识。
(课件展示:正投影的三个投影特;①真实性、②类似性、③积聚性)
由于正投影法投影具有三个特性,我们用正投影法的一个投影是不能将物体的构成关系表达清楚的,(课件演示不同物体的相同投影)我们同时从不同方向对物体进行投影。
又会怎样呢?瞧,这相对于前面一个投影来说,大大增强了我们认识物体的准确性。
但,仅靠这种投影图还是只能表现物体的外部轮廓,而对物体的内部构成却没有准确表现。
为了改变这种不足,机械制图学中又引入了“视图”这一概念,所谓视图,就是以我们观察者的视线作为互相平行的投影线,将物体运用正投影法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反殃物体内外部构成关系的平面图。
如,这样的物体,其视图便是这样的。
(课件展示)细心的同
学便会发现,这样三个不同物体的视图都是一样的。
可见,一个视图,是不能准确表现物体的形状和大小的!那如何才能准确表现物体的准确形状太小呢?这便得学习三视图。
三、新授
1、三视图的形成
何谓三视图呢?
首先,我仍应构建一个能概括而科学反映物体投影特性的三投影面体系。
这个三投影面体系由三个互相垂直和相交的平面构成,我们分别称之必正面(用“V”表示),水平面(用“H”表示),侧面(用“W”表示)。
构建好三投影面体系后,我们将要表现的物体置于这个三投影面体系中。
分别由前往后向正面投影画视图;由左向右侧面投影画视图,由上往下画视图。
这样,便分别得到正面上的主视图,侧面的左视图,水平面上的俯视图。
然后移开物体,隐起投影线,便得到三个位于不同平面的三视图。
但,这样不便于平面表现,于是,我们再将这个三投影面体系,分别绕OX及OZ投影轴展开。
这样原来处于不同平面的三个平面视图便展现在现在了一个平面上。
我们隐起投影轴。
便得到了物体这样的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我们称之为三视图。
教师辅以实物模型再次演示,强化知识。
2、三视图间的关系
〈1〉、三视图的位置关系
A、主视图保持不动
B、俯视图在主视图下方
C、左视图在主视图右方(结合课件教学)
〈2〉、三视图间的投影关系
A、主、俯视图长对正
B、主、左视图高平齐
C、左、俯视图宽相等
〈3〉、三视图的方位关系(结合课件,分析、标注、学生思考)
A、主视图表上下左右方位
B、俯视图表前后左右方位
C、左视图表上下左右方位
〈4〉、三视图的关系
包括位置关系、投影关系及方位关系
3、三视图实例
(课件展示,拓宽学生知识。
加强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强化知识)
四、三视图实例练习
(课件展示,课堂联系内容、教那引导、学生思考、自绘三视图、课堂解答)
五、知识小结
实践活动部分:(第二课时完成)
一、教师演示
教师演示三视图的形成课件(六个方向展开式)
引导学生分析立体物和三视图的对应关系强化上节课内容
二、教师引导学生看图作模型(见p12页)
1、明确实践活动目的及要求
2、指导学生准备好工具材料并强调安全操作
3、引导学生分析三视图找出每个视图所表示的不同平面
4、指导学生按三视图,分别画出十个面形状并标上尺寸
5、学生每两人一组进行模型制作
三、学生思考:若换用厚泡沫获板材,该如何作出符合形状及尺寸的模型呢?
四、学生换用泡沫板结合P12页三视图和立体图灵活运用切、挖、锯等方式,作一实心模型。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准确快捷的做好符合要求的实心模型呢?(教师结合课件,演示三视图整合成立体图的过程。
)
五、教学小结:作业评优及操作现场的清理。
1、知识小结:
2、结合作业评优:指出本次课的操作成功与不足之处,总结经验,成功之处给与肯定和表扬,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实践中认识自我,体现自我价值,并不断超越自我,这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3、操作现场的清理。
这一过程在劳技教学中显得很重要,因为它涉及到学生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事虽小意义却很大,故万不可忽
视。
我认为劳技教学贵在让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寻找一种体验,而并不是要学生去效仿工人制作一件精致的工件!新的课程理念,我认为应给学生设置一些实践中的难点,让学生自己主动解决一些问题,而我们仅教一种解决的方法,一种创新的意识,激发一种创新的欲望。
这远比带着学生一步步操作重要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