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标准版
海绵城市工程建设方案
海绵城市工程建设方案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城市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和环境问题。
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面临的水资源压力不断增加,城市内涝、洪涝灾害频发,城市水环境恶化等问题亟待解决。
因此,建设海绵城市成为解决城市水资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海绵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充分考虑、保护和利用地表水资源,实现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同时通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防洪能力,保护城市地下水资源,减少水污染,改善城市生活环境,提高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理念。
本文旨在提出具体的海绵城市工程建设方案,通过多种措施和技术手段,改善城市水资源和环境问题,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海绵城市工程建设方案1. 雨水资源的收集与利用雨水是宝贵的水资源,能够用于城市绿化、景观水体养护、地下水补给和景观用水等方面。
因此,建设海绵城市的第一步是要充分利用雨水资源。
在城市建设中,应当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屋顶、道路、广场等硬质地面上的雨水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用于城市绿化等用途。
同时,利用雨水资源还可以减少城市排水压力,降低雨水径流量,缓解城市内涝和洪涝灾害。
2. 绿地和湿地的建设绿地和湿地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起到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净化空气和水体等作用。
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应当合理设置绿地和湿地,增加城市的透水面积,减少城市的硬质地面,以利用雨水的自然渗透和蓄存,达到净化水质,提升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
3. 土地利用与规划在城市土地利用和规划上,应当遵循“节约集约利用、保护和提高生态效益、合理分布和安全利用”的原则,科学设置城市水系、绿地、建筑和交通等区域,合理安排城市用地布局,提高城市用地效益,增加城市永续性经营能力,合理设置城市的水资源利用区和环境保护区等,并加强城市水资源管理,确保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建设智慧排水系统智慧排水系统是将传统的排水系统和新型的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数字化智能管理,实现对城市雨水和污水的实时监测、自动控制和有效管理。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工程实施方案1、项目综述“海绵城市”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重要控制指标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根据多年日降雨量统计数据分析计算,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渗透、储存、蒸发(腾)等方式,场地内累计全年得到控制(不外排)的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百分比。
2、下沉式绿地率: 高程低于周围汇水区域的绿地占绿地总面积的比例。
3、绿色屋顶率:绿化屋顶的面积占建筑屋顶总面积的比例。
4、透水铺装率:人行道、停车场、广场采用透水铺装的面积占其总面积的比例。
3、建设技术方法1、透水铺装道路、广场及停车场透水铺装系统的雨水通过有组织的汇流与传输后引入城市低影响开发设施。
透水铺装可补充地下水并具有一定的峰值流量削减和雨水净化作用。
图1-1透水铺装效果图(1)透水砖、嵌草砖施工方案渗透铺装施工工艺流程如下:施工准备→工程测量→铺装基础施工→透水砖铺筑。
1)施工准备砂浆搅拌机或混凝土搅拌机、手推车、铁锹、铁抹子、水平刮杠、水平尺等。
2)工程测量根据工程的平面布置,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用设计图控制点引测本工程的定位点,定位控制桩做闭合校核。
要求距离放样误差不大于全长的万分之一,角度误差控制在不大于±10",形成轴线平面控制网。
轴线定位采用全站仪、GPS、钢尺进行,主要采用极坐标法进行定位工作,保证定位放线误差为最小。
高程控制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水准点高程,采用区域闭合水准测量的方法,引测施工现场的高程控制点。
根据该工程的实际情况,并设置永久或半永久性水准点,其数量不少于4个,并尽量均匀布置。
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方法测设,并派测量人员专人妥善保管。
在各个高程控制点校验无误后采用水准仪进行平面高程控制线、点的标识工作。
轴线控制采取平面轴线控制网进行控制。
3)铺装基础施工铺装基础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现场标出垫层基础开挖深度;开挖时人工配合机械作业,在挖至设计基础标高以上5-10cm时,应用人工开挖整平,严禁机械超挖,对不符合要求的土质进行挖除换填。
泸州海绵城市建设标准
泸州市的海绵城市建设标准
1.雨水径流控制:海绵城市应通过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
2.雨水资源化利用:提高雨水资源化利用水平,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3.规划管理:市和区县政府应统筹推进本行政区域内的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引导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非常规水资源利用设施建设、运营和维护等相关工作。
4.分类推进:根据城市新区和旧城区的不同特点,分类推进海绵型城镇建设。
新区建设应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旧城改造则应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老旧居住小区绿色化更新改造等,以解决城市内涝、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体治理为重点突破口。
5.公园绿地建设:推进海绵型公园绿地建设和自然修复,提升城市绿地汇聚雨水、补充地下水、净化生态等功能。
请注意,以上标准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有所调整。
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建议直接查阅泸州市的海绵城市建设相关文件或咨询相关部门。
海绵城市工作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加剧,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logging、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这些挑战,海绵城市概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是指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采用多种手段和技术,通过自然、半自然和人工设施,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径流,提高城市的抗洪排涝能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
因此,制定海绵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标设定。
1.建立海绵城市规划理念,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2.提高城市的抗洪排涝能力,减少水logging和内涝发生频率;3.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4.推动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工作内容。
1.加强海绵城市规划和设计。
(1)制定海绵城市规划指导意见,将海绵城市理念纳入城市总体规划;(2)推动在城市建设中加强绿地、湿地、雨水花园等海绵设施的规划和建设,提高城市的雨水渗透和蓄滞能力;(3)鼓励采用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等技术手段,减少城市的硬化面积,增加雨水的自然渗透,降低城市径流量。
2.完善城市雨水管理系统。
(1)建立城市雨水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城市雨水的监测、预警和调度;(2)优化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加大雨水管网的改造和建设力度,提高城市的排水能力;(3)推广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将雨水用于绿化浇灌、景观喷灌等,减少城市自来水的使用。
3.加强海绵城市建设宣传和培训。
(1)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宣传活动,提高市民对海绵城市的认知和支持度;(2)组织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培训,提升相关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推动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和推广;(3)鼓励开展海绵城市建设案例交流和经验分享,促进各地海绵城市建设的经验互鉴。
四、工作保障。
1.加强政策支持。
(1)制定相关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法规,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责任分工;(2)建立健全海绵城市建设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各地加大海绵城市建设的投入和力度。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城市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城市排水系统的不足。
城市中的高楼大厦、路面、广场等硬化面积的增大,导致了排水面积的减少,降雨水无法充分渗透进入地下水层,从而使城市易涝。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海绵城市建设的概念逐渐被提出,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也涌现出来。
一、什么是海绵城市建设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是指通过多种手段和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城市硬化面积,增加城市面积的水文功能,减少城市排水压力,从而实现城市的自然化和生态化。
主要手段包括雨水收集、储存和利用,通过透水铺装、雨水花园、生态廊道等手段促进城市水文循环。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优点海绵城市建设不仅提高了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住质量,还有一些非常重要的优点。
1、减少城市的排水压力,降低城市淹水的风险。
2、减少城市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3、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提高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三、海绵城市建设的具体方案1、透水铺装透水铺装是一种新型的铺装方式,可以允许水渗透到地下,解决城市排水压力剧增的问题。
透水铺装主要包括透水混凝土、透水砖、透水草坪等,其透水性可以达到90%以上。
2、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城市中非常重要的生态缓冲带,可以收集和利用雨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雨水花园通过植被、地形等方式,利用自然力量实现雨水的净化和处理。
3、生态廊道生态廊道是一种分散式绿地系统,通过连接和延伸不同的绿地带,形成生态廊道,实现城市中不同的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
生态廊道可以有效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海绵城市建设的应用虽然海绵城市建设思路和方案已经不断涌现,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还需要很多的推广和应用。
1、政府部门应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广透水铺装、雨水花园和生态廊道等技术,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海绵城市建设是指利用自然的生态系统模式,通过合理规划和建设,使城市在自然水文循环中起到海绵的作用,达到减少洪涝灾害、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适应能力的目的。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是指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对各项技术进行规范和标准化,以确保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首先,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特点,制定相应的规划和设计标准。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要合理布局雨水收集、存储和利用设施,确保雨水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减少城市内涝和水资源浪费。
同时,要充分考虑城市绿地系统的建设,增加城市的透水面积,提高城市的自然保水能力。
其次,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需要对城市的建设工程进行规范管理。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建筑用地的铺装比例,提高城市地面的透水性。
对于城市道路、广场等公共场所,要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减少雨水径流,提高自然渗漏能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城市排水系统的建设,确保城市雨水能够及时、有效地排除,避免城市内涝和水污染。
另外,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还需要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
在城市建设中,要注重保护和修复城市的湿地、河流、湖泊等水体,增加城市的生态景观,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同时,要加强城市植被的建设和管理,增加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城市的生态适应能力。
最后,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需要加强城市管理和监测体系的建设。
要建立健全的城市海绵建设管理机制,加强对城市建设过程中各项技术标准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城市建设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同时,还需要建立城市海绵建设效果的监测评估体系,及时掌握城市海绵建设效果,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总之,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是保障海绵城市建设科学、可持续、安全的重要手段。
只有严格遵循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才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人们创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希望各地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能够充分重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标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一系列的水问题,如洪涝灾害、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海绵城市的理念应运而生。
海绵城市强调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弹性,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下面将详细阐述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思路及方案。
一、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和原则(一)目标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城市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有效缓解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等问题,同时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二)原则1、规划引领海绵城市建设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排水防涝规划等相衔接,统筹考虑城市的水系、绿地、道路、建筑等要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建设方案。
2、生态优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优先利用自然排水系统和生态空间,减少人工干预,保护和修复城市原有的生态本底。
3、安全为重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有效应对暴雨等极端天气,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4、因地制宜根据城市的地理气候条件、水文地质特征、水资源状况等,合理确定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和措施,避免生搬硬套。
二、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措施(一)雨水花园雨水花园是一种自然形成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的作用净化雨水,并使之逐渐渗入地下。
雨水花园可以有效地减少雨水径流,增加雨水的入渗量,同时还能美化环境。
(二)下沉式绿地下沉式绿地是低于周边地面一定深度的绿地,能够接纳周边地面的雨水径流,通过植物的过滤和土壤的渗透作用,将雨水净化并储存。
下沉式绿地可以与道路、广场等相结合,形成连续的雨水收集和渗透系统。
(三)绿色屋顶在建筑物屋顶种植植物,形成绿色屋顶。
绿色屋顶可以滞留雨水,减少屋顶径流,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同时还能增加城市的绿化面积,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四)透水铺装在城市道路、广场、停车场等地面采用透水材料进行铺装,如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使雨水能够迅速渗透到地下,补充地下水资源,减少地表径流。
海绵城市项目专项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项目专项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海绵城市是指通过自然生态系统的模仿和优化设计,将城市的排水与污水处理、雨水收集和利用、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等功能有机结合,以实现城市洪涝灾害防治、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座海绵城市,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质量,并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
二、项目目标1. 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损失;2. 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质量,减少水污染;3.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4. 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三、施工方案1. 水体治理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对城市内的河道、湖泊、水库等水体进行综合治理。
包括清淤、疏浚、水质改善等工作,以提高水体的容水能力和水质。
2. 道路改造对城市内的道路进行改造,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增设雨水花园和绿化带,以增加城市的雨水渗透能力和绿化面积。
3. 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建设建设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设施、雨水储存设施和雨水利用设施。
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减少城市的雨水径流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 水质净化设施建设建设水质净化设施,包括污水处理厂和雨水处理设施。
通过对污水和雨水的处理,提高水环境质量,减少水污染。
5. 绿化工程加大城市绿化力度,建设更多的绿地和公园。
通过植树造林,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6. 抗洪设施建设建设抗洪设施,包括护岸、堤防、泵站等。
通过建设抗洪设施,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损失。
7. 宣传与教育开展海绵城市的宣传与教育工作,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和水资源利用的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引导居民积极参与海绵城市建设,共同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
四、预期效果1. 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减少洪涝灾害损失;2. 改善城市的水环境质量,减少水污染;3.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4. 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海绵城市设计方案
海绵城市设计方案第1篇海绵城市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城市内涝等问题日益严重,给城市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诸多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国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即通过模仿自然水循环过程,构建具有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等功能的城市雨水管理体系,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二、设计目标1. 降低城市内涝风险,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2. 减少雨水径流污染,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
3. 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增强城市生态功能。
4.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三、设计原则1. 生态优先:尊重自然、保护生态,充分发挥绿色基础设施的作用。
2. 综合治理:结合城市实际情况,统筹考虑雨水径流污染、内涝等问题,实施综合治理。
3. 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特点,采用适宜的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和措施。
4. 经济适用:在确保效果的前提下,力求投资合理、运行成本低、维护简便。
5. 社会参与:鼓励全社会参与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四、设计方案1. 绿色屋顶:在建筑物的屋顶种植绿色植物,吸收雨水,减少径流。
2. 生物滞留池:在低洼地区、绿地等处设置生物滞留池,用于收集、净化雨水。
3. 雨水花园:在公共绿地、小区等区域建设雨水花园,利用植物和土壤净化雨水。
4. 雨污分流:对城市雨水管网进行改造,实现雨污分流,减少雨水径流污染。
5. 透水铺装:在人行道、广场、停车场等区域采用透水铺装材料,提高地面透水性。
6. 雨水收集利用:在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场所建设雨水收集设施,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利用。
7. 河道整治:对城市河道进行清淤、拓宽、绿化等整治措施,提高河道行洪能力。
8. 城市排水管网改造:对城市排水管网进行升级改造,提高排水能力。
9. 智能监测系统:建立雨水监测系统,实时监测雨水径流、水质等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10. 社会宣传与培训: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全社会环保意识。
五、实施保障1. 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案海绵城市(Sponge City)是指利用新兴技术和理念,通过人工手段模拟海绵的吸水蓄水、净化径流和减缓径流峰值的能力,以减缓城市排水系统压力并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率的城市建设方案。
下面将介绍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方案。
首先,建设海绵城市需要改变城市规划理念,采用“自然而然”的设计原则。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内部的绿地,增加景观水体、湿地和绿色屋顶等自然要素,提高城市的吸水蓄水能力。
此外,要避免城市过度密集,合理分布建筑和道路,减少地面排水的压力。
其次,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改善城市排水系统。
传统排水系统以速度为主,把降雨径流迅速引导入水体,容易造成城市内涝和水体污染。
海绵城市建设中,可以采用分布式排水系统,即将降雨径流分散收集在城市不同区域的绿地、湿地和雨水花园等处。
通过带有透水层的铺装材料,以及利用植物根系和土壤的水分吸附能力,实现雨水在地表的保持和自然渗透。
将雨水分散处理后,可以减少城市排水系统的负荷,减缓径流峰值。
其三,海绵城市建设需要改善城市水资源管理。
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可以缓解城市的用水压力。
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储存后用于景观灌溉、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可以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此外,可以采用植物过滤和湿地处理技术,将雨水和废水经过自然的净化过程后,用于灌溉或回收利用。
最后,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加强城市居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程度。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合理利用雨水和水资源,减少排放和浪费。
同时,鼓励居民参与社区绿化和环保活动,如参与绿地的建设和维护,参与废水处理和分散式雨水收集系统的建设等。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方案包括改变城市规划理念、改善城市排水系统、改善城市水资源管理以及加强居民环保意识和参与程度。
通过这些技术方案的实施,可以提高城市的抗洪能力,减轻排水系统负荷,改善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海绵城市建设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
单层、双层井盖及踏步
排水检查井(含 2003 年局 部修改版)
04S516
09SMS202-1
10SMS202-2
S501-1~ 2(2015 年合
订本) 02S515、 02(03)S515
混凝土模块式排水检查井
12S522
塑料排水检查井(二)
在新编
调蓄 设施
渗、排
透水铺装
源
头
种植屋面
径
渗、净
下沉式绿地
流
控
渗透塘
制
渗、滞、净
生物滞留设施
系
雨水湿地
统
蓄、净
湿塘
渗、蓄、净
调节塘
源头 径流 控制 设施
蓄、用 蓄
雨水罐 源头径流控制雨水调节池、蓄水池
蓄水模块 雨水弃流设施
雨水净化设施 净
植被缓冲带
人工土壤渗滤
用
绿地灌溉
渗、排 净、排
渗井、渗管、渗渠 植草沟
总体
湿塘
源头径流控制设施-湿塘
待新编
调节塘
雨水罐
源头径流 控制雨水 调节池、 蓄水池
给排水
给排水、 结构
源头径流控制设施-调节塘
雨水罐
雨水调节池、蓄水池 (包括源头径流控制系统、城市 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
放系统)
待新编 10SS705 修 编时包含这 部分内容
计划新编
蓄水模块
蓄水模块选用与施工
计划新编
划修编 15MR205
种植屋面
下沉式绿 地
建筑、风 景园林
种植屋面建筑构造 下沉式绿地
14J206
15MR105 已 包含
海绵工程实施方案
海绵工程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水logging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作为一种新型城市规划理念,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修复,实现城市内部的雨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因此,海绵工程的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海绵工程实施目标。
1. 实现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城市雨水径流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冲击;2. 保护城市地表水体和地下水资源,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3.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提高城市生态承载力;4. 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减少城市内涝和洪涝灾害的发生。
三、海绵工程实施方案。
1. 构建雨水花园。
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设置雨水花园,通过地面透水铺装、植被覆盖等手段,将雨水收集、渗透和蓄留,达到雨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地下水的补给作用。
同时,雨水花园的设置还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景观品质。
2. 建设雨水收集系统。
在建筑物的屋面、场地等区域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冲洗等生活和生产用水,减少对自来水资源的依赖,同时减少雨水径流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冲击。
3. 构建湿地和生态池。
在城市绿地、公园等区域设置湿地和生态池,通过湿地植被和微生物的作用,对雨水进行净化和蓄存,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同时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4. 优化排水系统。
对城市排水系统进行优化升级,采用分流、蓄滞、渗透等技术手段,提高排水系统的抗洪排涝能力,减少城市内涝和洪涝灾害的发生。
四、海绵工程实施效果。
1. 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城市雨水径流对排水系统的冲击;2. 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3. 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减少城市内涝和洪涝灾害的发生;4. 保护地表水体和地下水资源,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
五、总结。
海绵工程的实施方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协同配合,充分考虑城市的地理、气候等特点,科学合理地制定实施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
海绵城市建设整体思路及方案海绵城市建设是指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对城市进行综合性改造,使其具备自我调节、自我修复、自我改善的能力,以应对水资源供应、污染治理、自然灾害等方面的挑战。
该思路及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保护环境、提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以及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首先,海绵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城市的水循环系统。
这可以通过采用一系列措施来实现,包括收集和利用雨水、灰水以及废水处理后的再利用。
例如,可以建设雨水花园、雨水收集系统和灰水利用设施,以减少城市排水系统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
此外,应推广先进的废水处理技术,如人工湿地和生物滞留池等,以提高废水处理效率,减少对自然水源的污染。
其次,城市绿地的规划和设计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不仅可以提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能够降低城市的气温,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因此,应在城市规划中注重绿地的布局,使其覆盖城市的各个区域。
同时,应采用植被覆盖率高、根系发达的植物,以促进土壤保持和水的渗透,减少洪水的发生。
另外,海绵城市建设还需要加强城市的防洪能力。
这可以通过建设雨水花园、景观湖泊、蓄水池等措施来实现。
同时,应优化城市的排水系统,改善排水渠道的通畅性,以提高城市排水的效率。
此外,还可以采用生态防洪方式,如修建人工湿地和绿化水系,以增加城市的水源保护能力。
最后,海绵城市建设还需要推广低碳、可持续的交通方式。
这可以通过建设自行车道、步行街、公共交通系统等来实现。
此外,还可以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以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
同时,应加强对新能源汽车和共享单车的支持,以推动城市交通的绿色发展。
综上所述,海绵城市建设的整体思路及方案是通过改善城市的水循环系统、加强城市绿地规划和设计、增强城市的防洪能力,以及推广低碳、可持续的交通方式来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这一思路及方案将为城市环境的改善、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推动起到重要的作用。
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通知》要求以及相关工作部署,统筹规划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确保实现城市建成区内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深入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规划、建设、管理环节,以政府引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为基本途径,立足于特有山水资源本底,顺应城市发展规律,注重全域谋划,为打造康养宜居的公园城市探索经验、作出示范。
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引领城市发展,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等生命共同体的保护,将海绵城市理念贯彻到城市建设的全过程中,城市建成区5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全过程管控体系健全完备,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基本形成,实现全面消除内涝积水点,城市防洪标准达到设防要求,水环境稳定达标,全面夯实公园城市生态基底,建成区绿地总量、绿地质量、生态安全显著提升,城市河湖水系等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到2030年,城市建成区80%以上面积达到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天然水域面积不减少,形成生态、安全、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
基本建成地域特色彰显、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宜居城市。
三、主要任务(一)统筹谋划,完善规划管控体系1.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
坚持规划引领,不断完善海绵城市顶层设计,评估现有海绵城市相关规划,对已不适用的规划进行修编,优化各排水分区和各地块控制指标,明确列出能够支撑完成近期海绵城市建设目标任务的项目和远期海绵城市建设思路,合理布局公共海绵并确定其规模,实现规划管控作用。
2.加强规划目标指标衔接。
对标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总体目标和绩效目标,科学制定考核达标的技术路径,海绵城市规划内容经同级规划主管部门统筹平衡,并与空间规划〃一张图"核对,批准后纳入同级空间基础信息平台,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年径流污染控制率指标叠加到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
区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标近年来,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导致了城市面临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洪涝灾害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城市的适应能力和生态保护水平,我们决定实施海绵城市建设。
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是通过改造城市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实现城市规模控制、雨水资源高效利用、洪水减灾、水体净化和景观提升的综合效果。
通过海绵城市建设,我们希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二、主要措施1. 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在城市的公共空间和建筑物屋顶上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引导到地下储水池进行储存和利用,用于绿化、冲洗和其他非生活用水。
2. 构建雨水渗透系统:通过在道路、公园、广场等地面施工特殊材料,增加土壤渗透能力,让降雨直接渗透到地下水,提高地下水位,改善城市的水资源状况。
3. 建设湿地和绿地系统:在城市规划中增加湿地和绿地的面积,增加湿地和绿地的数量和质量,以增强城市的自然保护能力和景观效益。
4. 推广低冲击开发和建设模式:推广低冲击开发和建设,避免对土壤和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压力,减少土地、水和空气资源的消耗。
5. 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建立全面的水资源管理和监测机制,提高城市对水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效率,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合理配置。
三、实施步骤1. 制定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特点,制定具体的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的目标、任务、时间表和责任人。
2. 建立专门的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成立海绵城市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落实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工作。
3. 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海绵城市建设的认识和支持,提高公众参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积极性。
4. 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工作,提高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5. 逐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根据海绵城市建设规划,逐步推进各项海绵城市建设措施的实施,确保海绵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海绵实施方案
海绵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海绵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旨在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减少城市雨水径流,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海绵城市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而海绵实施方案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海绵实施方案的目标海绵实施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实现城市雨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减少城市雨水径流,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三、海绵实施方案的内容1. 道路设计:在道路设计中,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增加路面透水面积,减少雨水径流。
2. 绿地规划:增加城市绿地面积,采用透水铺装和植被槽等手段,提高绿地的雨水渗透能力。
3. 雨水收集利用: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灌溉、景观水体补充等,减少雨水排放。
4. 湿地建设:合理规划城市湿地,增加湿地面积,提高城市的雨水保持和净化能力。
5. 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采用透水铺装、绿色屋顶等手段,减少建筑物对雨水的阻隔,增加雨水渗透面积。
四、海绵实施方案的实施步骤1. 制定规划: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制定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确定海绵实施方案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2. 技术研究:开展相关技术研究,确定适合城市的海绵实施方案,并进行技术攻关。
3. 资金筹集:通过政府投资、社会资本等多种渠道,筹集海绵城市建设的资金。
4. 实施方案:按照制定的海绵实施方案,进行具体的工程建设和实施。
5. 监测评估:对海绵实施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五、海绵实施方案的意义海绵实施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减少城市雨水径流,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同时,海绵实施方案的实施还将为城市带来更多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结语海绵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关注海绵城市建设,共同推动海绵实施方案的实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海绵城市项目专项建设方案
海绵城市项目专项建设方案1. 摘要本文档旨在提出一个完整的海绵城市项目专项建设方案。
海绵城市是一种融合自然与人工建设的城市规划理念,旨在应对城市化带来的水资源管理和水灾风险的挑战。
本方案通过实施一系列措施,包括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增加绿地覆盖率等,以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
2. 引言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管理问题和频繁的水灾风险。
海绵城市概念的引入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并提升城市的可持续性和适应性。
3. 方案实施3.1 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为了增加城市的自然排水能力和提供更多的蓄水空间,本方案建议增加城市的绿地覆盖率。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添加绿化屋顶和绿化墙壁- 扩大公园和景观绿地面积- 保护水体和湿地生态系统3.2 改善城市排水系统为了提升城市排水系统的能力,减少水灾风险,本方案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升级城市管网和下水道系统- 构建雨水收集、储存和利用系统- 加强雨水管理和水资源循环利用3.3 提高居民水资源管理意识为了使方案的实施取得最佳效果,本方案建议加强居民的水资源管理意识,倡导水资源节约和环保意识。
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举办水资源管理培训和宣传活动- 设置水资源管理奖励和激励机制- 加强社区居民组织和合作4. 方案效益本方案的实施将带来以下效益:- 提高城市的自然排水能力,减少内涝和水灾风险- 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 降低城市的碳排放量,增加城市可持续性5. 方案实施计划本方案的实施计划如下:- 第一年:进行项目立项和可行性研究- 第二年:开始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 第三年:推广方案,加强居民水资源管理意识- 第四年:持续监测和评估方案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6. 总结本文档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海绵城市项目专项建设方案,以解决城市水资源管理和水灾风险的挑战。
通过增加绿地覆盖率、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和提高居民水资源管理意识,可以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城市。
海绵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范本
海绵工程规划设计方案范本一、前言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城市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问题。
海绵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倡导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来提高城市的抗洪、抗涝和水质净化能力,实现城市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保护。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完整的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以应对城市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的挑战。
二、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原则1. 生态原则:尊重自然生态系统演化规律,倡导生态优先、依水而建的城市规划理念。
2. 多功能原则:海绵城市要具备抗洪排涝、生态保护、景观美化和社会功能等多重功能。
3. 协同原则:打破部门间壁垒,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实现城市内涝、水环境保护、城市绿化等多项规划目标的协同推进。
4. 先进技术原则:采用先进的水利工程技术和地貌设计技术,提高城市的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5. 可持续原则:遵循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原则,保持城市水资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三、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一)城市防洪排涝设计1. 构建多功能水体系统:在城市规划中,设置多个低洼地区作为雨水花园、湿地公园和蓄水池,用于城市的雨水蓄集和雨水自然渗透、蓄滞、净化,减轻城市的排水系统负荷,并改善城市环境。
2. 设立适当排水设施:根据城市下水道系统状况,设立适当的排水设施,改善城市内部下水道网络,降低城市内涝风险。
3. 提升河道自然保护能力:对城市中的河流进行整治,恢复或改良河道自然生态,扩大河道生态景观带,提高河道的水资源保护能力。
4. 建设地下蓄水设施:在城市地下设置蓄水设施,用于储存雨水并进行地下渗漏,减少地表径流。
同时,建设地下蓄水设施能够缓冲城市降雨引发的内涝问题。
(二)城市水环境保护设计1. 构建城市雨水收集系统:在城市规划中,建立起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实现城市雨水资源的直接收集利用,用于绿化灌溉、生活用水等用途。
2. 提升城市水体净化能力:在城市内设置人工湿地和生态滞洪区,通过湿地植被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减少城市雨水对水体的污染。
城市建设行业海绵城市建设方案
城市建设行业海绵城市建设方案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 (3)1.1 项目概述 (3)1.2 项目目标 (3)1.2.1 生态目标 (3)1.2.2 水资源目标 (3)1.2.3 城市安全目标 (3)1.2.4 社会经济目标 (3)1.2.5 技术创新目标 (3)第二章:海绵城市理论基础 (3)2.1 海绵城市概念 (4)2.2 海绵城市建设原则 (4)2.2.1 生态优先原则 (4)2.2.2 综合治理原则 (4)2.2.3 可持续发展原则 (4)2.2.4 区域差异原则 (4)2.3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4)2.3.1 水源收集与利用技术 (4)2.3.2 水质保障技术 (4)2.3.3 生态修复技术 (4)2.3.4 城市规划与设计技术 (5)2.3.5 监测与评估技术 (5)第三章:现状分析 (5)3.1 城市概况 (5)3.2 水文水资源现状 (5)3.2.1 水文条件 (5)3.2.2 水资源状况 (5)3.3 城市排水系统现状 (5)3.3.1 排水设施分布 (5)3.3.2 排水系统问题 (6)3.3.3 排水系统改造需求 (6)第四章:规划布局 (6)4.1 规划范围与分区 (6)4.2 海绵城市空间布局 (7)4.3 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 (7)第五章:雨水径流控制 (8)5.1 雨水收集与利用 (8)5.1.1 收集系统设计 (8)5.1.2 雨水利用方式 (8)5.2 雨水渗透与调蓄 (8)5.2.1 渗透设施设计 (8)5.2.2 调蓄设施设计 (9)5.3.1 污染来源分析 (9)5.3.2 污染控制措施 (9)第六章:城市排水系统改造 (9)6.1 排水系统改造目标 (9)6.2 排水系统改造方案 (10)6.3 排水系统改造关键技术研究 (10)第七章:生态景观建设 (11)7.1 生态景观规划 (11)7.1.1 规划原则 (11)7.1.2 规划内容 (11)7.2 生态景观设计 (11)7.2.1 设计原则 (11)7.2.2 设计内容 (12)7.3 生态景观维护与管理 (12)7.3.1 维护与管理原则 (12)7.3.2 维护与管理内容 (12)第八章:绿色建筑与低碳发展 (12)8.1 绿色建筑政策与技术 (12)8.2 低碳发展策略 (13)8.3 绿色建筑与海绵城市融合 (13)第九章:项目实施与监管 (14)9.1 项目实施流程 (14)9.1.1 项目启动 (14)9.1.2 项目设计 (14)9.1.3 项目施工 (14)9.1.4 项目验收 (14)9.2 项目监管机制 (14)9.2.1 组织监管 (14)9.2.2 制度监管 (14)9.2.3 技术监管 (14)9.2.4 社会监管 (14)9.3 项目效果评估 (15)9.3.1 评估指标体系 (15)9.3.2 评估方法 (15)9.3.3 评估周期 (15)9.3.4 评估结果应用 (15)第十章案例分析 (15)10.1 国内海绵城市建设案例 (15)10.1.1 北京市海绵城市建设案例 (15)10.1.2 杭州市海绵城市建设案例 (15)10.2 国外海绵城市建设案例 (15)10.2.1 美国海绵城市建设案例 (16)10.2.2 德国海绵城市建设案例 (16)第一章:项目背景与目标1.1 项目概述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生态环境、水资源、城市安全等方面的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绵城市建设方案某市综合管廊城市排水排污工程北京XX工程有限公司2019年X月目录第1章运营管理原则 (1)1.1 运营管理概述 (1)1.2 管理原则 (1)1.2.1 依法经营原则 (1)1.2.2 服从国家、社会及人民利益原则 (1)1.2.3 市场及服务意识原则 (1)1.2.4 股东价值最大化原则 (2)1.2.5 和谐经营、持续发展的原则 (2)1.2.6 超前准备原则 (2)1.2.7 机构设置应坚持集中、统一、高效、特管原则 (2)1.2.8 现代化管理原则 (2)1.2.9 加速人才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原则 (3)1.2.10 健全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原则 (3)1.2.11 重视经济效益,注重经营开发原则 (3)第2章运营管理组织机构及制度 (4)2.1 组织管理机构 (4)2.1.1 组建项目公司 (4)2.1.2 运营委员会 (4)2.2 成员岗位职责 (6)2.2.1 运营总监岗位职责 (6)2.2.2 副总监岗位职责 (7)2.2.3 综合管理部 (7)2.2.4 财务部 (8)2.2.5 建设部 (8)2.2.6 维护部 (9)2.3 人员培养计划 (9)2.3.1 计划目的 (9)2.3.2 原则、要求 (10)2.3.3 培训内容、方式 (10)第3章运营方案 (14)3.1 污水管网运营方案 (14)3.1.1 市政排水管网维护管理的主要任务 (14)3.1.2 排水管道渗漏检测 (14)3.1.3 排水管道及渠道的维护 (15)3.1.4 雨水口与检查井的维护 (17)3.1.5 市政排水管网的日常巡视检查 (19)3.2 泵站运营方案 (21)3.2.1 调试方案 (21)3.2.2 运行方案 (22)3.2.3 机械设备异常及解决对策 (24)3.3 水质净化厂运营方案 (29)3.3.1 污水处理厂运营方案 (29)3.3.3 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 (35)3.3.4 活性污泥系统的运行管理 (40)3.4 河道运营方案 (43)3.4.1 河道管理养护 (43)3.5 海绵道路运营方案 (59)3.5.1 管道的运营管理与维护 (59)3.5.2 管网养护 (60)3.5.3 透水路面 (67)3.5.4 生物滞留设施 (71)3.5.5 植草沟 (73)3.5.6 初期雨水弃流设施 (75)3.5.7 维护频次 (76)3.6 防护绿地公园运营方案 (76)3.6.1 运营维护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76)3.6.2 运营维护的技术方案 (77)3.7 信息化控制中心运营方案 (101)第4章运营保障方案 (103)4.1 污水管网运营保障方案 (103)4.1.1 总体保障方案概述 (105)4.1.2 人员组织保障方案 (107)4.1.3 设备保障方案 (107)4.1.4 养护计划 (110)4.2 泵站运营保障方案 (112)4.2.1 组织保证措施 (112)4.2.2 泵站维护措施 (115)4.3 水质净化厂运营保障方案 (132)4.3.1 污水处理的运营管理保障 (132)4.3.2 污水处理机械设备的运行管理 (142)4.3.3 污水处理电气设备的运行管理与维护 (151)4.3.4 污水处理厂自动化与测量仪表的管理与维护 (153)4.4 河道运营保障方案 (155)4.4.1 河面的保洁 (155)4.4.2 河道截污 (155)4.4.3 河岸绿化养护 (156)4.5 海绵道路运营保障方案 (156)4.5.1 组织方案 (156)4.5.2 项目团队主要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58)4.5.3 低影响开发管理 (166)4.6 湿地公园运营保障方案 (166)4.7 信息化控制中心运营保障方案 (168)4.7.1 机房运行保障的基本策略 (168)4.7.2 机房运行保障内容 (171)4.7.3 运行保障服务报告 (174)第5章应急预案 (176)5.1.1 目的 (176)5.1.2 原则 (176)5.1.3 适用范围 (176)5.1.4 组织机构 (176)5.1.5 职责 (176)5.1.6 管网突发重大事件的应急处理程序 (177)5.2 泵站应急预案 (178)5.2.1 基本原则 (178)5.2.2 应急预案机构及职责 (179)5.2.3 应急处理预案 (180)5.2.4 应急物资 (183)5.3 水质净化厂应急预案 (184)5.3.1 指导思想 (184)5.3.2 适用范围 (184)5.3.3 组织领导机构及职责 (184)5.3.4 基本原则 (186)5.3.5 处置程序 (187)5.3.6 事故应急方案 (189)5.3.7 日常防范 (197)5.4 河道疏浚应急预案 (197)5.4.1 组织机构 (197)5.4.2 职责 (197)5.4.3 项目部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小组其它职责 (198)5.4.4 机械伤害安全事故紧急救援程序 (199)5.4.5 物体打击安全事故紧急救援程序 (200)5.4.6 高空坠落安全事故紧急救援程序 (201)5.4.7 触电或紧急情况紧急救援程序 (202)5.4.8 土方坍塌事故紧急救援程序 (203)5.4.9 自来水管道跑水事故紧急救援程序 (203)5.4.10 暴雨、洪水事故紧急救援程序 (204)5.4.11 轻伤、重伤上报时限的规定 (205)5.4.12 河道溺水应急预案 (205)5.5 海绵道路应急预案 (207)5.5.1 应急处理组织机构和职责 (207)5.5.2 人员触电应急预案 (209)5.5.3 机械伤害应急预案 (210)5.5.4 停电的应急预案 (211)5.5.5 防洪度汛方案 (211)5.6 湿地公园运营应急预案 (215)5.6.1 组织领导和职责分工 (215)5.6.2 应急任务和目标要求 (215)5.6.3 各部门工作职责 (216)5.6.4 抢险工作步骤 (216)5.7 信息化控制中心应急预案 (217)5.7.1 电源 (217)5.7.3 主机、存储设备及数据库 (219)5.7.4 电脑病毒 (220)第1章运营管理原则1.1运营管理概述本项目的运营工作,从项目建设中期,就开始组建前期策划工作组,主要组织编制运营管理的各类文件与运营方案,报三亚市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或备案。
在项目建设末期开始进行运营筹备阶段,选聘管理人员、开展员工培训、参加工程交工验收、联系落实各主管部门或相关单位的对口管理、参与资产清点并模拟试运营,自项目正式运营起至特许运营经营期结束止,为运营管理的正式实施阶段。
1.2管理原则1.2.1依法经营原则在经营过程中,首先将遵守国家、相关部门及海南省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条例及规定的要求,依法经营。
1.2.2服从国家、社会及人民利益原则作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在经营过程中首先要考虑到国家、社会及人民利益,必要情况下要把国家、社会及人民利益放在项目公司的利益前面。
1.2.3市场及服务意识原则在项目经营过程中,树立市场及服务意识,要始终以服务人民群众为主旨,在法律允许范围内统筹考虑为顾客提供最大价值的服务、最为方便的服务。
1.2.4股东价值最大化原则在项目经营过程中,在坚持上述三条原则的前提下要把股东价值最大化放在项目公司经营管理工作的首位,充分利用项目公司的各种资源,争取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为各位股东提供满意的社会与经济回报。
1.2.5和谐经营、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经营过程中,注重营造与各相关利益方的和谐环境,包括与人民群众、股东、政府、银行、员工等各相关方的和谐相处与合作,争取为项目经营及项目公司发展创造良好、和谐的环境,实现项目公司的科学持续发展。
1.2.6超前准备原则项目运营管理必须具有超前意识,做到通盘考虑,综合规划,分步实施,特别在项目建设后期成立专门的机构研究规划今后管理体制、机构定编、人员配备、设备购置、管理方式等问题,待项目建设完成顺利开展运营管理工作。
1.2.7机构设置应坚持集中、统一、高效、特管原则项目运营管理必须实行统一领导,坚持“特管”原则,管理人员精干,提倡高效率,才能建立有针对性的快速反应机制。
1.2.8现代化管理原则建成的海绵城市应具有先进完善的现代化设备、设施,具有技术密集型的管理特点,只有利用科学的管理手段,才能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实现公共服务效益最大化。
此项目的现代化管理应首先从办公现代化人手,建立管理数据库,开发使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创造高智能环境,放开思路,大胆创新。
1.2.9加速人才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原则海绵城市管理是实行多工种、跨行业的现代化管理,需要管理人员的高素质、高技能;海绵城市运营管理的发展也需要管理人员的知识不断更新。
因此,海绵城市管理实施中将进行经常性的人才培训,加速人员素质的提高,适应现代化管理需要。
1.2.10健全规章制度,实行规范化管理原则项目管理项目繁多,分工细致,专业性强。
为保证互相协调、有条不紊地运作,必须制定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实行严格的规范化管理。
1.2.11重视经济效益,注重经营开发原则海绵城市的建设和管理均需庞大的经费开支,在运营管理中力求节约开支外,尚要利用市政设施的环境、土地设施等进行综合经营开发,在为运营管理服务的同时,增加积累,市政设施的自我发展。
第2章运营管理组织机构及制度2.1组织管理机构2.1.1组建项目公司1.1公司构成由取得特许经营权的投资者和我公司共同出资组建该PPP项目公司。
双方各派遣数名代表进入项目公司,参与董事会及日常经营管理工作。
1.2 资金来源项目公司的资金由政府方和我方共同组成,我方由自有资金和融资机构贷款,为丰富融资结构,满足融资要求,可提供其他融资借款渠道,比如:二次抵押融资贷款,发行地方政府融资债券和股份。
1.3 管理层由PPP项目公司组成的管理团队负责日常经营工作,通过政府方和我方共同处理项目公司在开发建设和运营中的问题,并在项目变更、审计、结算等方面提供规章制度和防范措施。
1.4 协调委员会由政府代表、专家顾问和我方管理层、施工层代表组成协调委员会,对于项目公司内外部利益冲突,进行协调解决,也可以致力于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
对于冲突的解决,一般先由协调委员会进行协调,然后是协调委员会下设的专家委员会进行专业性评判,最后才是选择仲裁诉讼等,这有利于保障合作伙伴关系及各方利益。
2.1.2运营委员会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经营管理工作有序、规范、合法的进行,最大程度的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公司特成立项目部,项目部接受我公司直接领导,项目部下设办公室、财务室、建设部、维护部、综合管理部等,具体设置详见附图:2.2成员岗位职责2.2.1运营总监岗位职责(1)在董事会领导下,贯彻执行董事会决议,负责领导、管理本公司全面工作;(2)负责组织编制本公司年度、季度总体经营规划,制定营销策略、措施,并安排组织实施;(3)负责公司年度、季度财务预算决算及相关重大财务费用开支计划的审批;(4)负责安排行政/财务、业务副总经理工作,明确其职责、权限、并监督;(5)组织协调各部门工作,听取各部门工作汇报,提出决策性意见;(6)负责上报材料总结、报告的政策性把关审核及上下行文的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