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底节的解剖PPT演示幻灯片
合集下载
基底节区及内囊ppt课件
10
内囊的解剖
(1)位置: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水平切
面呈向外开放“V”字形
(2)分部:
尾状核
内囊前肢
内囊前肢—额部
内囊膝 内囊后肢—枕部
背侧丘脑
内囊膝
丘脑豆状核部
(豆状核与丘脑之间)
豆状核后部
内囊后肢
豆状核下部
豆状核
11
1)内囊前肢投射纤维 额桥束 丘脑前辐射
2)内囊膝的投射纤维 皮质核束
16
2. 丘脑至皮质下(锥体外系统)诸神经核的纤维联系受累时产 生面部表情分离性运动障碍。即当患者大哭大笑时,病灶对 侧面部表情丧失,但令患者做随意动作时,面肌并无瘫痪。 3. 丘脑外侧核群与红核、小脑、苍白球的联系纤维受损产生 对侧偏身不自主运动,可出现舞蹈样动作或手足徐动样动作。 4. 丘脑前核与下丘脑及边缘系统的联系受损产生情感障碍, 表现为情绪不稳及强哭强笑。
13
丘脑解剖
14
1、前核群与内脏活动有关。 2、内侧核群为躯体和内脏感觉的整合中枢,亦与记忆功能
和情感调节有关。 3、外侧核群:其中腹侧核群包括:
腹前核调节躯体运动。 腹外侧核与锥体外系的运动协调有关。 腹后外侧核传导躯体和四肢的感觉。 腹后内侧核传导头面部的感觉和味觉。 靠近丘脑枕腹侧的外侧膝状体和内侧膝状体也属于丘脑 特异性投射核团。内侧膝状体参与听觉冲动的传导。外 侧膝状体与视觉有关。
17
一、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传导通路
肌腱、关 节、皮肤
周围突 脊神经
中枢突 脊神经节
薄束楔束
薄束②核 对侧内侧丘系 楔束核
脑干各部 背侧丘脑腹 内囊后肢
后外侧核
内囊的解剖
(1)位置:位于背侧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水平切
面呈向外开放“V”字形
(2)分部:
尾状核
内囊前肢
内囊前肢—额部
内囊膝 内囊后肢—枕部
背侧丘脑
内囊膝
丘脑豆状核部
(豆状核与丘脑之间)
豆状核后部
内囊后肢
豆状核下部
豆状核
11
1)内囊前肢投射纤维 额桥束 丘脑前辐射
2)内囊膝的投射纤维 皮质核束
16
2. 丘脑至皮质下(锥体外系统)诸神经核的纤维联系受累时产 生面部表情分离性运动障碍。即当患者大哭大笑时,病灶对 侧面部表情丧失,但令患者做随意动作时,面肌并无瘫痪。 3. 丘脑外侧核群与红核、小脑、苍白球的联系纤维受损产生 对侧偏身不自主运动,可出现舞蹈样动作或手足徐动样动作。 4. 丘脑前核与下丘脑及边缘系统的联系受损产生情感障碍, 表现为情绪不稳及强哭强笑。
13
丘脑解剖
14
1、前核群与内脏活动有关。 2、内侧核群为躯体和内脏感觉的整合中枢,亦与记忆功能
和情感调节有关。 3、外侧核群:其中腹侧核群包括:
腹前核调节躯体运动。 腹外侧核与锥体外系的运动协调有关。 腹后外侧核传导躯体和四肢的感觉。 腹后内侧核传导头面部的感觉和味觉。 靠近丘脑枕腹侧的外侧膝状体和内侧膝状体也属于丘脑 特异性投射核团。内侧膝状体参与听觉冲动的传导。外 侧膝状体与视觉有关。
17
一、本体(深)感觉传导通路
躯干和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 传导通路
肌腱、关 节、皮肤
周围突 脊神经
中枢突 脊神经节
薄束楔束
薄束②核 对侧内侧丘系 楔束核
脑干各部 背侧丘脑腹 内囊后肢
后外侧核
基底节解剖PPT课件
47
脉络膜前动脉细小,在蛛网膜下腔行程较长,易发生 闭塞。闭塞可能造成对侧偏瘫(大脑脚底供血不足) ,对侧偏身感觉障碍(内囊下2/5丘脑皮质束供血不足 ),偏盲(内囊下2/5视放射供血不足)。症状出现与 否取决于侧支吻合情况。 48
大脑前动脉 中央支 从大脑前动脉远侧段起始端发出的中央支 左、右 各一条。称为内侧纹状动脉 medial striate artery、内侧前穿动脉 medial anterior perforating artery、或Heubner返动脉。相当 于前交通动脉水平从大脑前动脉发出后,又折 回大脑前动脉起点附近的前穿质入脑。此动脉 是供应中央核团(基底核区域)重要而恒定的 血管,内囊膝部核后肢前部也接受它一部分血 液供应。 从大脑前动脉近侧段远端发出的中央支 每侧2~3 小支,供应丘脑下部的视上区、胼胝体膝和透 明隔。 从大脑前动脉近侧段起始端发出的中央支 每侧3~ 4小支,供应尾状核前部。
29
已知基底神经节的传出纤维主要发自苍白球内部和黑质 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发出轴突终止于脑干多处部位,包 括前腹侧核(VA)、腹外侧核(VL)、腹内侧核(VM)等,丘 脑核团及上丘、中脑-桥脑上部被盖。 与基底神经节活动有关的神经递质主要有多巴胺、乙酰 胆碱、5-羟色胺和γ-氨基丁酸。 内囊膝部损失,主要表现为面部和舌体无力,有时伴有 肌无力;定向障碍、勾音障碍、记忆障碍、语言障碍、 行为改变也可发生。内囊后肢内穿过的神经纤维较多, 此处病变表现的临床症状较多,主要为对侧偏瘫、感觉 障碍、视觉障碍等。
4
5
纹状体: 解剖结构:①尾状核是由前向后弯曲的圆 柱体,分为头、体、尾三部,位于丘脑背 外侧。 ②豆状核分为壳和苍白球,其中壳 和尾状核合称为新纹状体,苍白球称旧纹 状体。 功能:纹状体是椎体外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调节躯体运动中起到重要作用,并发现 苍白球作为基底前脑的一部分还参与机体 的学习记忆功能。
基底节、内囊.ppt
• 内囊完全损害 内囊的范围狭小,纤维集中,如完全损害,病灶对侧可出现“三偏”综合征,即对侧偏瘫、 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见于脑出血及脑梗死等。
• 内囊部分损伤 由于内囊的前肢、膝部、后肢通过的传导束不同,因此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损害可单独 或合并出现1-2个症状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身共济失调、偏盲、一侧中枢性面、舌瘫或运动性失语等。
古纹状体
边缘系统 重要结构
锥体外系 中枢之一
基底节
• 基底节是椎体外系的中继站,各核之间有密切的纤维联系 • 其下行纤维主要有被盖脊髓束、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及橄榄脊
髓束 基底节与大脑皮质及小脑协同调节随意运动、肌张力和姿势反射, 也参与复杂行为的调节
2020/6/20
2020/6/20
2020/6/20
2020/6/20
新纹状体病变
• 壳核病变 • 可出现舞蹈样
动作,表现为 不重复、无规 律、无目的急 骤运动
2020/6/20
• 尾状核病变
• 可出现手足徐 动症,表现为 手指、足趾的 缓慢如蚯蚓蠕 动样动作
• 丘脑底核病变
• 可出现偏身投 掷动作,表现 为一侧肢体大 幅度、有力的 活动
旧纹状体及黑质病变
2020/6/20
2020/6/20
2020/6/20
2020/6/20
2020/6/20
2020/6/20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运动异常(动作增多或减少) 肌张力改变(增高或降低)
2020/6/20
新纹状体病变
•肌张力减低-运动增多综合征 •主要产生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症和偏身投 掷运动等 •可见于风湿性舞蹈病、遗传性舞蹈病、肝豆 状核变性等疾病
基底神经节、内囊 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 内囊部分损伤 由于内囊的前肢、膝部、后肢通过的传导束不同,因此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损害可单独 或合并出现1-2个症状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身共济失调、偏盲、一侧中枢性面、舌瘫或运动性失语等。
古纹状体
边缘系统 重要结构
锥体外系 中枢之一
基底节
• 基底节是椎体外系的中继站,各核之间有密切的纤维联系 • 其下行纤维主要有被盖脊髓束、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及橄榄脊
髓束 基底节与大脑皮质及小脑协同调节随意运动、肌张力和姿势反射, 也参与复杂行为的调节
2020/6/20
2020/6/20
2020/6/20
2020/6/20
新纹状体病变
• 壳核病变 • 可出现舞蹈样
动作,表现为 不重复、无规 律、无目的急 骤运动
2020/6/20
• 尾状核病变
• 可出现手足徐 动症,表现为 手指、足趾的 缓慢如蚯蚓蠕 动样动作
• 丘脑底核病变
• 可出现偏身投 掷动作,表现 为一侧肢体大 幅度、有力的 活动
旧纹状体及黑质病变
2020/6/20
2020/6/20
2020/6/20
2020/6/20
2020/6/20
2020/6/20
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
运动异常(动作增多或减少) 肌张力改变(增高或降低)
2020/6/20
新纹状体病变
•肌张力减低-运动增多综合征 •主要产生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症和偏身投 掷运动等 •可见于风湿性舞蹈病、遗传性舞蹈病、肝豆 状核变性等疾病
基底神经节、内囊 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
基底节解剖ppt课件
基底节
编辑版ppt
解 剖
编辑版ppt
基底节又叫基底核,是埋藏在两侧大脑半 球深部的一些灰质团块,位于白质内,位 置靠近脑底,包括纹状体(尾状核、豆状 核)、屏状核和杏仁体。
编辑版ppt
此外,与锥体外系功能有关丘脑底核、黑质和红核,也 可视为基底节的组成部分,它们为更靠下部的神经核团。
丘脑底核:即Luys核,为一梭状结构,位于间脑的 基部和中脑脚的移行处,中脑大脑脚的背面,正好是内 囊转人大脑脚的转折处。目前认为它可能为黑质的延续。 在人类中此核较大。
编辑版ppt
已知基底神经节的传出纤维主要发自苍白球内部和黑质 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发出轴突终止于脑干多处部位,包 括前腹侧核(VA)、腹外侧核(VL)、腹内侧核(VM)等,丘 脑核团及上丘、中脑-桥脑上部被盖。 与基底神经节活动有关的神经递质主要有多巴胺、乙酰 胆碱、5-羟色胺和γ-氨基丁酸。 内囊膝部损失,主要表现为面部和舌体无力,有时伴有 肌无力;定向障碍、勾音障碍、记忆障碍、语言障碍、 行为改变也可发生。内囊后肢内穿过的神经纤维较多, 此处病变表现的临床症状较多,主要为对侧偏瘫、感觉 障碍、视觉障碍等。
编辑版ppt
1,颈内动脉;2,大 脑前动脉;3,大脑 中动脉;4,豆纹动 脉;5,软脑膜支;6 ,皮层支;7,白质 支;8,视交叉;9, 苍白球;10,隔部; 11,尾状核头部;12 ,侧脑室前角;13, 胼胝体;14,屏状核 ;15,岛叶皮层
右侧大脑半球供血示意图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后交通动脉 全长约15mm。后交通动脉在向后行走过程中,发出2-8条细小 的中央支,可以分为两组,前组供应丘脑下部、丘脑腹侧部、视 束前1/3及内囊后股;后组主要供应丘脑底核。这些中央支其中一 支堵塞后,因有效的侧支循环难以建立,很难代偿。
编辑版ppt
解 剖
编辑版ppt
基底节又叫基底核,是埋藏在两侧大脑半 球深部的一些灰质团块,位于白质内,位 置靠近脑底,包括纹状体(尾状核、豆状 核)、屏状核和杏仁体。
编辑版ppt
此外,与锥体外系功能有关丘脑底核、黑质和红核,也 可视为基底节的组成部分,它们为更靠下部的神经核团。
丘脑底核:即Luys核,为一梭状结构,位于间脑的 基部和中脑脚的移行处,中脑大脑脚的背面,正好是内 囊转人大脑脚的转折处。目前认为它可能为黑质的延续。 在人类中此核较大。
编辑版ppt
已知基底神经节的传出纤维主要发自苍白球内部和黑质 神经元。这些神经元发出轴突终止于脑干多处部位,包 括前腹侧核(VA)、腹外侧核(VL)、腹内侧核(VM)等,丘 脑核团及上丘、中脑-桥脑上部被盖。 与基底神经节活动有关的神经递质主要有多巴胺、乙酰 胆碱、5-羟色胺和γ-氨基丁酸。 内囊膝部损失,主要表现为面部和舌体无力,有时伴有 肌无力;定向障碍、勾音障碍、记忆障碍、语言障碍、 行为改变也可发生。内囊后肢内穿过的神经纤维较多, 此处病变表现的临床症状较多,主要为对侧偏瘫、感觉 障碍、视觉障碍等。
编辑版ppt
1,颈内动脉;2,大 脑前动脉;3,大脑 中动脉;4,豆纹动 脉;5,软脑膜支;6 ,皮层支;7,白质 支;8,视交叉;9, 苍白球;10,隔部; 11,尾状核头部;12 ,侧脑室前角;13, 胼胝体;14,屏状核 ;15,岛叶皮层
右侧大脑半球供血示意图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后交通动脉 全长约15mm。后交通动脉在向后行走过程中,发出2-8条细小 的中央支,可以分为两组,前组供应丘脑下部、丘脑腹侧部、视 束前1/3及内囊后股;后组主要供应丘脑底核。这些中央支其中一 支堵塞后,因有效的侧支循环难以建立,很难代偿。
双侧基底节、丘脑病变的影像表现 ppt课件
神经Behcet病 黄病毒脑炎 弓形虫病 ……
肿瘤
原发淋巴瘤 PBTG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 ……
ppt课件
13
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ppt课件
14
中毒
病因
一氧化碳、甲醇和氰化物造成线粒体细胞呼吸酶受损
影像学
CO:基底节长T2,倾向累及双侧苍白球,白质脑病,DWI弥散受限 氰化物和甲醇:还有出血性坏死,白质水肿
• 轻度: 可逆,一过性胼胝体压部、内囊和放射冠白质异常 • 重度:弥漫灰质异常,也可见白质病变
基底节受累预示预后较差
ppt课件
33
Fahr病(特发性基底核钙化)
病因
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临床表现
缓慢发作的非特异性症状
影像学
基底节、齿状核、丘脑和大脑皮层下白质的双侧对称性钙化
退行性疾病
ppt课件
34
Fappht课r件病
35
血管性疾病
大脑深静脉血栓形成
病因
危险因素:孕期或产褥期的高凝状态,口服避孕药, 血管炎,颅内或系统性感染
临床表现
急性头痛,恶心,呕吐,抽搐和精神状态改变;局 灶性神经缺损、昏迷和死亡
影像学
丘脑长T2,内囊、基底节和深部白质也常受累
ppt课件
36
大脑深静脉血栓形成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急性高血氨症:肝硬化伴急性失代偿性肝衰竭
ppt课件
21
代谢性疾病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病因
成人HIE为循环、呼吸衰竭所致
• 轻度:仅于分水岭区 • 重度:大脑皮层、基底节、海马;丘脑和小脑也可能受累;
脑干和大脑白质很少累及
肿瘤
原发淋巴瘤 PBTG 神经纤维瘤病Ⅰ型 ……
ppt课件
13
临床及影像学表现
ppt课件
14
中毒
病因
一氧化碳、甲醇和氰化物造成线粒体细胞呼吸酶受损
影像学
CO:基底节长T2,倾向累及双侧苍白球,白质脑病,DWI弥散受限 氰化物和甲醇:还有出血性坏死,白质水肿
• 轻度: 可逆,一过性胼胝体压部、内囊和放射冠白质异常 • 重度:弥漫灰质异常,也可见白质病变
基底节受累预示预后较差
ppt课件
33
Fahr病(特发性基底核钙化)
病因
先天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临床表现
缓慢发作的非特异性症状
影像学
基底节、齿状核、丘脑和大脑皮层下白质的双侧对称性钙化
退行性疾病
ppt课件
34
Fappht课r件病
35
血管性疾病
大脑深静脉血栓形成
病因
危险因素:孕期或产褥期的高凝状态,口服避孕药, 血管炎,颅内或系统性感染
临床表现
急性头痛,恶心,呕吐,抽搐和精神状态改变;局 灶性神经缺损、昏迷和死亡
影像学
丘脑长T2,内囊、基底节和深部白质也常受累
ppt课件
36
大脑深静脉血栓形成
ppt课件
19
ppt课件
20
急性高血氨症:肝硬化伴急性失代偿性肝衰竭
ppt课件
21
代谢性疾病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
病因
成人HIE为循环、呼吸衰竭所致
• 轻度:仅于分水岭区 • 重度:大脑皮层、基底节、海马;丘脑和小脑也可能受累;
脑干和大脑白质很少累及
内囊基底神经节间脑的解剖ppt课件
④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及味觉纤 维,发出纤维组成丘脑皮质束的一部分, 终止于中央后回下部,传导头面部的感觉 和味觉。
ppt精选版
16
背侧丘状体和内侧 膝状体也属于丘脑特异性投射核团,可以 看做是腹侧核群向后方的延续。内侧膝状 体接受来自下丘臂的传导听觉的纤维。发 出纤维至颞叶的听觉中枢,参与听觉冲动 的传导。外侧膝状体接受视束的传人纤维, 发出纤维至枕叶的视觉中枢,与视觉有关。
2、内侧核群位于内髓板内侧,包括背内 侧核和腹内侧核。背内侧核与丘脑其他核 团、额叶皮质、海马和纹状体等均有联系; 腹内侧核与海马和海马回有联系。内侧核 群为躯体和内脏感觉的整合中枢,亦与记 忆功能和情感调节有关。
ppt精选版
14
3、外侧核群位于内髓板外侧,分为背侧核群 和腹侧核群两部分。其中腹侧核群包括:
丘脑底核损害时可出现对侧以上肢为重的舞蹈运 动,表现为连续的不能控制的投掷运动,称偏身 投掷。
ppt精选版
3
ppt精选版
4
28、内囊前肢 (Anterior limb of internal capsule) 29、内囊 膝部 (Genu of internal capsule) 30、内囊后肢
(Posterior limb of internal capsule) 31、侧脑室三角区及 脉络丛钙化(Trigone of lateral
下丘脑损害可出现一系列十分复杂的症状 和综合征。
1、视上核、室旁核及其纤维束损害可产生 中枢性尿崩症。此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 不足引起的,表现为多饮烦渴、多尿、尿比 重降低(一般低于1.006)、尿渗透压低于 290mmol/L,尿中不含糖。
ppt精选版
26
2、下丘脑的散热和产热中枢损害时可产生体 温调节障碍。散热中枢在前内侧区,尤其是 视前区,对体温的升高敏感。当体温增高时, 散热功能被发动,表现为皮肤血管扩张和大 量出汗,通过热辐射和汗液的蒸发散失多余 的热量,以维持正常的体温。此区病变破坏 了散热机制,表现为中枢性高热和不能忍受 高温环境。
ppt精选版
16
背侧丘状体和内侧 膝状体也属于丘脑特异性投射核团,可以 看做是腹侧核群向后方的延续。内侧膝状 体接受来自下丘臂的传导听觉的纤维。发 出纤维至颞叶的听觉中枢,参与听觉冲动 的传导。外侧膝状体接受视束的传人纤维, 发出纤维至枕叶的视觉中枢,与视觉有关。
2、内侧核群位于内髓板内侧,包括背内 侧核和腹内侧核。背内侧核与丘脑其他核 团、额叶皮质、海马和纹状体等均有联系; 腹内侧核与海马和海马回有联系。内侧核 群为躯体和内脏感觉的整合中枢,亦与记 忆功能和情感调节有关。
ppt精选版
14
3、外侧核群位于内髓板外侧,分为背侧核群 和腹侧核群两部分。其中腹侧核群包括:
丘脑底核损害时可出现对侧以上肢为重的舞蹈运 动,表现为连续的不能控制的投掷运动,称偏身 投掷。
ppt精选版
3
ppt精选版
4
28、内囊前肢 (Anterior limb of internal capsule) 29、内囊 膝部 (Genu of internal capsule) 30、内囊后肢
(Posterior limb of internal capsule) 31、侧脑室三角区及 脉络丛钙化(Trigone of lateral
下丘脑损害可出现一系列十分复杂的症状 和综合征。
1、视上核、室旁核及其纤维束损害可产生 中枢性尿崩症。此症是由于抗利尿激素分泌 不足引起的,表现为多饮烦渴、多尿、尿比 重降低(一般低于1.006)、尿渗透压低于 290mmol/L,尿中不含糖。
ppt精选版
26
2、下丘脑的散热和产热中枢损害时可产生体 温调节障碍。散热中枢在前内侧区,尤其是 视前区,对体温的升高敏感。当体温增高时, 散热功能被发动,表现为皮肤血管扩张和大 量出汗,通过热辐射和汗液的蒸发散失多余 的热量,以维持正常的体温。此区病变破坏 了散热机制,表现为中枢性高热和不能忍受 高温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2发出的穿支血管向下丘脑前部、透明隔、 穹窿柱、背侧丘脑前部供血。
60
61
AComA穿支 62
豆纹动脉
• 起自MCA的穿支血管进入前穿质称为豆纹 动脉。
• 豆纹动脉分为内侧组、中间组和外侧组。
内侧组。中间组
位于内外侧组之间,出现率在90%以上,几
6
7
8
豆状核
• 豆状核位于内囊和外囊之间。包括壳核和 苍白球。壳核和苍白球之间为外髓板。苍 白球又由内髓板分为外侧部和内侧部。
9
10
11
丘脑
• 丘脑属于间脑部分,但其在解剖位置和血 供方面与基底节有重要的关系。
12
背侧丘脑
上丘脑
背侧丘脑
丘脑
下丘脑
底丘脑
后丘脑
13
背侧丘脑
14
• 背侧丘脑由内髓板分成内侧组,前组和外 侧组。
23
下丘脑
• 位于背侧丘脑的下方,组成第三脑室侧壁 的下半和底壁,上方借下丘脑沟与丘脑相 分,前方到达室间孔,后方与中脑被盖相 续。下面最前方为视交叉,视交叉的前上 方为终板,向下移行为漏斗。
24
25
26
27
28
内囊
• 内囊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和丘脑之间。
29
30
31
32
33
基底节区的供血
47
48
49
脉络膜后外侧动脉
• 脉络膜后外侧动脉多起自P2P,也可起自 P2A或P3段。经脉络膜裂进入颞角脉络丛。
• 脉络膜后外侧动脉发出分支到大脑脚、后 联合、穹窿脚和穹窿体部、外侧膝状体、 丘脑枕、丘脑背内侧核和尾状核体部。
50
51
52
后交通动脉
• 起自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后内侧或后方。 于动眼神经上方和内侧连接大脑后动脉。
16
17
后丘脑
• 外侧膝状体:视觉传导通路的中继核团 • 内侧膝状体:听觉传导通路的中继核团。
18
19
上丘脑
• 位于间脑的背侧部与中脑顶盖前区相移行 的部位。
• 包括:松果体、缰三角、缰联合、丘脑髓 纹和后联合。
20
21
22
底丘脑
• 底丘脑核位于中脑和间脑的过渡区,与红 核、黑质和苍白球有联系,参与锥体外系 的功能。
乎均由M1段或早期分支发出。外侧组出现
率近100%,起自M1段外侧部,如M1分叉
较早则可起自M2近端。
63
• 外侧组和中间豆纹动脉穿经壳核,供应几 乎由前到后的全部内囊上部和尾状核的头 部和体部。
• 内侧豆纹动脉供应上述供血区的内侧核下 方,包括苍白球外侧部、内囊前肢上部和 尾状核头的前上部。
64
基底节区的解剖
胡鹏,何川,张鸿祺 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1
2
基底节的结构
• 基底节的概念
是位于皮层下的一组灰质核团,由纹状 体、杏仁核和屏状核组成。
某些参考书上多将其定义为尾状核和豆 状核。
3
4
5
尾状核
• 尾状核呈“C”形,分为头、体和尾三部分。 头部和体部走形于脑室的外侧壁,并在脑 室壁上形成隆起。尾状核的延伸基本按照 脑室自额角至颞角的方式走行,终止于颞 角的顶壁、尾状核头的下外侧,向前连接 杏仁核。
供应后穿质和丘脑底核。
56
Heubner回返动脉
• 回返动脉通常起自A1段的远端,或起自 AComA的远侧临近A2段。在A1前方向外侧 走行至前穿质。
• 供应尾状核前部、内囊前肢的下方,豆状 核的前部和少数下丘脑的前部。
57
58
59
大脑前动脉和AComA的穿支动脉
• 大脑前动脉A1段、A2段和AComA除回返动 脉外发出基底穿支动脉(A1平均8支, AComA多1~2支,A2平均4~5支),较为恒 定的向视交叉、第三脑室前部和下丘脑供 血,向尾状核和内囊的供血不恒定。
• 非特异性投射核团:存在于中线核,板内 核和网状核。
• 特异性投射核团:腹前核、腹外侧核和腹 后核。腹前核和腹外侧核接受齿状核、黑 质和苍白球的传入纤维,投射至运动区, 调节运动。
15
• 腹后内侧核接受头面部的感觉,腹后外侧 核接受四肢和躯干的感觉投射至中央后回。
• 其他核团为联系核团,与情感和学习记忆 有关,主要包括前核、内侧核和外侧核的 背侧组。
• 脉络膜前动脉大多数沿视束内侧或下方走 行,在大脑脚的后方经脉络膜裂进入侧脑 室颞角。
• 脉络膜前动脉分为池段和脉络丛段。池段 长度平均2.4cm。
41
42
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
• 脉络膜前动脉在钩突附近的分支为钩动脉, 供应钩回、齿状回、海马、杏仁核和尾状 核的尾部。
43
44
• 其脑池前段分支供应视交叉下面、视束后 2/3、苍白球内侧、内囊膝部、大脑脚中1/3、 黑质红核上部、丘脑底部、下丘脑和背侧 丘脑的腹外侧部。
• 分支平均8支,前半部分支稍多于后半部分 支。其中最大的分支为乳头体前动脉也称 为丘脑前穿支动脉。多起源于中1/3。在视 束和乳头体之间,经乳头体前方或外侧进 入三脑室底部。供应下丘脑后部、丘脑前 部、内囊后肢和底丘脑。
53
54
乳头体前动脉
55
后交通动脉前组穿支供应下丘脑、丘脑腹侧、视束的前1/3和内囊后肢;后组
65
前穿动脉的供血区
66
67
后穿通动脉
68
中央支
• 中央支分为两组:直支和旋支。 • 直支直接起自动脉主干到达脑干,包括:
P1段发出的丘脑穿动脉和P2段发出的丘脑 膝状体动脉,以及大脑脚穿动脉。 • 旋支环绕脑干,根据围绕脑干的距离分为 长支和短支,进入中脑和间脑。 • 基底动脉顶端后方亦可发出穿支动脉,其 供血区与P1穿动脉重叠。
34
35
36
脉络膜裂
• 脉络膜裂是脑室内的自然间隙,内有脉络 丛附着。脉络膜裂位于穹窿和丘脑之间, 其最下方为下脉络膜点,是脉络丛附着的 最下方。其位于钩回后段的后外侧、外侧 膝状体的前方,大脑脚的后方。
37
38
39
40
脉络膜前动脉
• 脉络膜前动脉起自床突上段,位于后交通 动脉和分叉之间。
• 脉络膜前动脉在脑池后段发出分支供应外 侧膝状体的外侧部、内囊后肢下部和视放 射。
45
46
脉络膜后内侧动脉
• 脉络膜后内侧动脉相对较恒定的起源于P1 段或P2段。在大脑后动脉内侧绕行中脑, 在松果体外侧转向前方,于两侧丘脑之间 进入第三脑室顶部,经脉络膜裂和室间孔 进入侧脑室脉络丛。
• 途中发出分支供应大脑脚、中脑被盖、膝 状体(内、外侧,主要是内侧)、上下丘、 背侧丘脑枕部和内侧部,松果体。
60
61
AComA穿支 62
豆纹动脉
• 起自MCA的穿支血管进入前穿质称为豆纹 动脉。
• 豆纹动脉分为内侧组、中间组和外侧组。
内侧组。中间组
位于内外侧组之间,出现率在90%以上,几
6
7
8
豆状核
• 豆状核位于内囊和外囊之间。包括壳核和 苍白球。壳核和苍白球之间为外髓板。苍 白球又由内髓板分为外侧部和内侧部。
9
10
11
丘脑
• 丘脑属于间脑部分,但其在解剖位置和血 供方面与基底节有重要的关系。
12
背侧丘脑
上丘脑
背侧丘脑
丘脑
下丘脑
底丘脑
后丘脑
13
背侧丘脑
14
• 背侧丘脑由内髓板分成内侧组,前组和外 侧组。
23
下丘脑
• 位于背侧丘脑的下方,组成第三脑室侧壁 的下半和底壁,上方借下丘脑沟与丘脑相 分,前方到达室间孔,后方与中脑被盖相 续。下面最前方为视交叉,视交叉的前上 方为终板,向下移行为漏斗。
24
25
26
27
28
内囊
• 内囊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和丘脑之间。
29
30
31
32
33
基底节区的供血
47
48
49
脉络膜后外侧动脉
• 脉络膜后外侧动脉多起自P2P,也可起自 P2A或P3段。经脉络膜裂进入颞角脉络丛。
• 脉络膜后外侧动脉发出分支到大脑脚、后 联合、穹窿脚和穹窿体部、外侧膝状体、 丘脑枕、丘脑背内侧核和尾状核体部。
50
51
52
后交通动脉
• 起自颈内动脉床突上段的后内侧或后方。 于动眼神经上方和内侧连接大脑后动脉。
16
17
后丘脑
• 外侧膝状体:视觉传导通路的中继核团 • 内侧膝状体:听觉传导通路的中继核团。
18
19
上丘脑
• 位于间脑的背侧部与中脑顶盖前区相移行 的部位。
• 包括:松果体、缰三角、缰联合、丘脑髓 纹和后联合。
20
21
22
底丘脑
• 底丘脑核位于中脑和间脑的过渡区,与红 核、黑质和苍白球有联系,参与锥体外系 的功能。
乎均由M1段或早期分支发出。外侧组出现
率近100%,起自M1段外侧部,如M1分叉
较早则可起自M2近端。
63
• 外侧组和中间豆纹动脉穿经壳核,供应几 乎由前到后的全部内囊上部和尾状核的头 部和体部。
• 内侧豆纹动脉供应上述供血区的内侧核下 方,包括苍白球外侧部、内囊前肢上部和 尾状核头的前上部。
64
基底节区的解剖
胡鹏,何川,张鸿祺 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
1
2
基底节的结构
• 基底节的概念
是位于皮层下的一组灰质核团,由纹状 体、杏仁核和屏状核组成。
某些参考书上多将其定义为尾状核和豆 状核。
3
4
5
尾状核
• 尾状核呈“C”形,分为头、体和尾三部分。 头部和体部走形于脑室的外侧壁,并在脑 室壁上形成隆起。尾状核的延伸基本按照 脑室自额角至颞角的方式走行,终止于颞 角的顶壁、尾状核头的下外侧,向前连接 杏仁核。
供应后穿质和丘脑底核。
56
Heubner回返动脉
• 回返动脉通常起自A1段的远端,或起自 AComA的远侧临近A2段。在A1前方向外侧 走行至前穿质。
• 供应尾状核前部、内囊前肢的下方,豆状 核的前部和少数下丘脑的前部。
57
58
59
大脑前动脉和AComA的穿支动脉
• 大脑前动脉A1段、A2段和AComA除回返动 脉外发出基底穿支动脉(A1平均8支, AComA多1~2支,A2平均4~5支),较为恒 定的向视交叉、第三脑室前部和下丘脑供 血,向尾状核和内囊的供血不恒定。
• 非特异性投射核团:存在于中线核,板内 核和网状核。
• 特异性投射核团:腹前核、腹外侧核和腹 后核。腹前核和腹外侧核接受齿状核、黑 质和苍白球的传入纤维,投射至运动区, 调节运动。
15
• 腹后内侧核接受头面部的感觉,腹后外侧 核接受四肢和躯干的感觉投射至中央后回。
• 其他核团为联系核团,与情感和学习记忆 有关,主要包括前核、内侧核和外侧核的 背侧组。
• 脉络膜前动脉大多数沿视束内侧或下方走 行,在大脑脚的后方经脉络膜裂进入侧脑 室颞角。
• 脉络膜前动脉分为池段和脉络丛段。池段 长度平均2.4cm。
41
42
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
• 脉络膜前动脉在钩突附近的分支为钩动脉, 供应钩回、齿状回、海马、杏仁核和尾状 核的尾部。
43
44
• 其脑池前段分支供应视交叉下面、视束后 2/3、苍白球内侧、内囊膝部、大脑脚中1/3、 黑质红核上部、丘脑底部、下丘脑和背侧 丘脑的腹外侧部。
• 分支平均8支,前半部分支稍多于后半部分 支。其中最大的分支为乳头体前动脉也称 为丘脑前穿支动脉。多起源于中1/3。在视 束和乳头体之间,经乳头体前方或外侧进 入三脑室底部。供应下丘脑后部、丘脑前 部、内囊后肢和底丘脑。
53
54
乳头体前动脉
55
后交通动脉前组穿支供应下丘脑、丘脑腹侧、视束的前1/3和内囊后肢;后组
65
前穿动脉的供血区
66
67
后穿通动脉
68
中央支
• 中央支分为两组:直支和旋支。 • 直支直接起自动脉主干到达脑干,包括:
P1段发出的丘脑穿动脉和P2段发出的丘脑 膝状体动脉,以及大脑脚穿动脉。 • 旋支环绕脑干,根据围绕脑干的距离分为 长支和短支,进入中脑和间脑。 • 基底动脉顶端后方亦可发出穿支动脉,其 供血区与P1穿动脉重叠。
34
35
36
脉络膜裂
• 脉络膜裂是脑室内的自然间隙,内有脉络 丛附着。脉络膜裂位于穹窿和丘脑之间, 其最下方为下脉络膜点,是脉络丛附着的 最下方。其位于钩回后段的后外侧、外侧 膝状体的前方,大脑脚的后方。
37
38
39
40
脉络膜前动脉
• 脉络膜前动脉起自床突上段,位于后交通 动脉和分叉之间。
• 脉络膜前动脉在脑池后段发出分支供应外 侧膝状体的外侧部、内囊后肢下部和视放 射。
45
46
脉络膜后内侧动脉
• 脉络膜后内侧动脉相对较恒定的起源于P1 段或P2段。在大脑后动脉内侧绕行中脑, 在松果体外侧转向前方,于两侧丘脑之间 进入第三脑室顶部,经脉络膜裂和室间孔 进入侧脑室脉络丛。
• 途中发出分支供应大脑脚、中脑被盖、膝 状体(内、外侧,主要是内侧)、上下丘、 背侧丘脑枕部和内侧部,松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