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13 寒号鸟【教案】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寒号鸟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寒号鸟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寒号鸟教案第【1】篇〗一、教材分析:这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
全文先交代喜鹊和寒号鸟的住处近,为后文故事做铺垫,接着先了冬天快到时两个人不同态度、不同表现和不同结果。
之后写了冬天到了两个角色的结果。
故事蕴含的道理是: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
只顾眼前、不想将来的鼠目寸光的人,以侥幸心理对待生活,在灾难来临时就会付出惨重代价。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孩子活泼好动,对动物寓言兴趣浓厚。
喜欢发言,敢于发言。
收到表扬、奖励、和鼓励的时候,产生兴奋感,自信心大增,有竞争意识。
有一定的自主能力,但是,自觉学习的主动性以及分析问题时注意力的稳定性远远不够,表述能力提升空间很大。
三、教学目标:1、理解“哀号”的意思。
2、能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说出课文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学生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重点:理清顺序,理解内容,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懒惰,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师生交流,融洽师生关系。
设计意图:以朋友的身份和小朋友聊天,聊小朋友的感兴趣的内容,拉近师生关系,让师生关系更融洽,更利于孩子上课时课堂的吸收率。
二、小组合作,复习课文内容。
1、课件发出寒号鸟的哀号声,导入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
2、分发,让同桌合作找到与有关的段落,根据图意说出课文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讲述《寒号鸟》的故事。
同学们,同桌合作找到与图有关的段落,根据图意说说这个故事,展现一下自己的口才。
学生同桌合作,说故事。
3、说说对喜鹊和寒号鸟的印象。
生:喜鹊勤劳,寒号鸟懒惰。
教师板书:寒号鸟懒惰;喜鹊勤劳4、四人小组,对答题卡上的问题进行思考。
①用“_________”划出喜鹊勤劳的句子,用”-------------“划出寒号鸟懒惰的句子。
②喜鹊几次劝告寒号鸟?教师巡视,酌情指导。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3寒号鸟 (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3寒号鸟(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课文《寒号鸟》,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号”“沿”“崖”等9个生字,会写“号”“寒”“崖”等9个生字,理解并积累“北风、摄氏度、得过且过、寒冬腊月”等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不同态度和结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懂得应该做勤劳、有远见的人,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课文《寒号鸟》的阅读与理解。
2. 生字词的学习与积累。
3. 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态度和结果的讨论与交流。
4. 朗读课文的训练与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讨论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态度和结果。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查字典理解生字词,思考课文内容。
3. 交流讨论: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讨论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态度和结果。
4. 课堂讲解:讲解生字词,分析课文内容,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5. 课堂小结:总结课文主题,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寒号鸟2. 生字词:号、寒、崖、沿、缝、借、窝、睡、懒3. 课文内容: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做窝的态度和结果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理解并记忆。
2. 朗读课文,体会课文情感。
3.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勤劳与懒惰的短文。
八、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课文《寒号鸟》有了深入的理解,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了生字词的认读和书写。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寒号鸟》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寒号鸟》课文原文及教案【导语】《寒号鸟》是一篇运用对比手法写的童话。
叙述了喜鹊和寒号鸟对待垒巢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说明了好逸恶劳。
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
无忧考网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寒号鸟》课文原文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作自己的窝。
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
塞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有一天,天气晴朗。
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
寒号鸟却整天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喜鹊说:“塞号鸟,别睡了,大好晴天,赶快做窝。
”塞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天气暖和,正好睡觉。
”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
塞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不停地叫着:“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暖的,好像又是春天了。
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嗦,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寒号鸟重复着哀号:“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做窝。
”天亮了,太阳出来了,喜鹊在枝头呼唤寒号鸟。
可是,寒号鸟已经在夜里冻死了。
____________________本文根据民间传说改编。
【篇二】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寒号鸟》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理解13个新词。
2.能按事情发展顺序,把几句话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4.懂得懒惰。
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美好的生活只有。
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到。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理清事情发展顺序,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准确领会寓意。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3《寒号鸟》部编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3《寒号鸟》部编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3课《寒号鸟》一文,该文属于部编版教材。
文章主要讲述了寒号鸟在冬天来临前懒惰不筑巢,最终在寒冷的冬天里受到惩罚的故事。
我们将详细解读文章的每一个章节,理解其中的道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书写和运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寓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故事学习,教育学生要勤劳、自律,珍惜时间,不要懒惰。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寓意,学会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2. 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懒惰的小故事,引导学生思考懒惰带来的后果。
2. 学习课文: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学会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本课学到的词语造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教育学生要勤劳、自律。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寒号鸟》2. 生字词:寒号、懒惰、惩罚、勤劳、自律3. 重点句子:寒号鸟因为懒惰,最终受到了惩罚。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用“因为……所以……”造句。
答案:因为寒号鸟懒惰,所以它受到了惩罚。
2. 作业题目: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寓意。
答案:我们要勤劳、自律,珍惜时间,不要懒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学习《寒号鸟》一文,让学生明白了勤劳、自律的重要性。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氛围等因素,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可以布置学生课后收集关于勤劳、自律的名言警句,加强学生对这一道理的理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3寒号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3寒号鸟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3寒号鸟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面、阵”等8个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3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分角色朗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明白辛勤劳动,不能得过且过。
【教学难点】分角色朗读,明白辛勤劳动才会过上美好生活。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面、阵”等8个生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
(重点)2、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训练按时间顺序连句成段。
3、学懂课文第1自然段。
(重点)【教具准备】课件(笔顺动态演示朗读音视频)【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导入类型:出示寒号鸟图片:(图略)教师口述:复齿鼯鼠也叫橙足鼯鼠、黄足鼯鼠、寒号鸟、寒号虫、寒搭拉虫,是啮齿类动物。
栖息于海拔1200米左右的针阔混交林。
在高大乔木树上或陡峭岩壁裂隙石穴筑巢,为森林动物。
中国特有物种,主要分布在中国河北、吉林、山西、陕西、甘肃、湖北、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和青海等地。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板书:13寒号鸟)【设计意图:图片导入,介绍寒号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自然引导到课文学习中来。
】二、初读感知1、听范读。
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
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1)认读生字练读生字,识记。
①读准字音:前鼻音“衔、劝、趁”,后鼻音“缝、当、狂”等。
②识记生字:利用课文插图,联系生活体验识记:学习“堵、缝、朗、街、枯”时,要结合第一幅插图,以及插图中的实物来帮助识记。
形近字比较识记:“峰一缝”“郎一朗”“苦一枯”“姐一且”。
13《寒号鸟》(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

13《寒号鸟》(教案)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寒号鸟》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二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教材第五单元第13课《寒号鸟》。
全文通过讲述寒号鸟和喜鹊对待冬天不同的态度,教育学生要勤劳、有远见。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理解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学习,培养学生朗读、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要勤劳、有远见,珍惜时间,热爱生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内容的理解,句子解析。
2. 教学难点:理解寒号鸟和喜鹊对待冬天的不同态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喜鹊和寒号鸟的民间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
2. 朗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技巧。
3. 生字词学习:学习本课生字词,引导学生用生字词造句。
4. 句子解析:分析课文中关键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课文理解:讨论寒号鸟和喜鹊对待冬天的不同态度,教育学生要勤劳、有远见。
6.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填空、选择、简答题等,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黑板左侧:课题《寒号鸟》,课文生字词。
2. 黑板右侧:课文关键句子,课文结构图。
3. 黑板中央:寒号鸟和喜鹊的对比,突出教学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五遍。
(2)用本课生字词造句。
(3)简述寒号鸟和喜鹊对待冬天的不同态度。
2. 答案:(1)生字词:略。
(2)造句:例:喜鹊早早地准备好过冬的食物,而寒号鸟却懒惰地睡大觉。
(3)简述:寒号鸟懒惰、贪睡,不思进取;喜鹊勤劳、有远见,为未来做好准备。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述寒号鸟和喜鹊的故事,教育学生要勤劳、有远见。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3寒号鸟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3寒号鸟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3寒号鸟教学设计第【1】篇〗寒号鸟教案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引出课文(用时:3分钟(一)同学们,你们喜欢鸟吗?你都认识哪些鸟?今天,让我们再来认识一种鸟,它的名字叫“寒号鸟”。
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指导学生读好多音字“号、当”,并指导学生组词。
(三).引导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寒号鸟的资料。
(四).听老师介绍。
课外资料介绍的寒号鸟是一种哺乳动物,和故事里的寒号鸟完全不同。
在这里只是对课外知识丰富的小朋友的一种鼓励,不要纠缠。
过渡:教师引出课文:故事里的寒号鸟懒到什么程度了?我们学习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步感知,学习生字(用时:25分钟)(一).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一边倾听,一边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里面有几个角色?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寒号鸟?(学生听读,思考并交流:课文一共有9个自然段,里面除了寒号鸟还有喜鹊。
寒号鸟是一只非常懒惰的鸟。
)对于寒号鸟,在这个环节里只需要学生有大概的印象就可以了,不需要讲出理由来。
(二).教师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重点正音:“哀号”的“号”是二声,“当”本课读dàng。
“衔、劝、趁、阵、纷”是前鼻音,“缝、当、朗、将、狂”是后鼻音。
(三).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小组合作,互相检查。
1、小组成员相互当老师,针对同伴圈出的字进行范读和领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2、互相评议朗读情况。
相互纠正错误读音,认读生字及多音字“号”和“当”。
3、交流识字的好方法。
(1).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观察字形,针对字形思考识记方法。
本课生字中有很多左右结构的字,大部分是左窄右宽,如“纷、阵”等;“朗”的左右大致一样宽。
提醒学生注意。
(四)检查自读情况,要求:读准确,读通顺。
1、出示课文生字词。
学生读词语:当作、喜鹊、面对面、邻居、崖缝、枯草、劝告、将来、哀号、得过且过、天气晴朗、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寒号鸟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寒号鸟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寒号鸟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会正确书写“却”字。
3.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4.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难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2.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寓意的理解。
三、教学准备板书词条,图画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五、教学过程(一)齐读课题,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寒号鸟》,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板书:寒号鸟)指名读,齐读。
2.这里有一个多音字,大家刚才读得很准确,在本课他读háo,他还有另一个读音,谁知道他读什么?3.开火车读词语。
【设计意图】通过开火车的方式检查学生生字认读情况,进一步巩固上节课所学一类字和二类字。
(二)创设情境,朗读品味1.词语读得这么准确,课文内容也一定难不倒你们,你知道这个故事里都有谁?瞧!他们来了,打个招呼吧!2.你们知道他们的家在哪吗?谁能帮助他们回家?(板贴喜鹊和寒号鸟)我们一起去看看喜鹊和寒号鸟的家吧!(出示:第一自然段的内容)(配乐,齐读)过渡: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此时,喜鹊和寒号鸟在干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来读读第三自然段吧!(指名读,齐读)3.小喜鹊是什么时候飞出去的?4.小喜鹊起得可真早啊!天刚刚亮,小喜鹊就飞出去寻找做窝的枯草。
它可能会飞到哪里找枯草?过渡:为了寻找枯草,小喜鹊飞到了田野,森林,学校,高山,它到处寻找,这就叫做“东寻西找”。
5.我们的小喜鹊早早起来,到处寻找做窝的枯草,这是一只怎样的小喜鹊?(板贴勤劳)过渡:在小喜鹊忙着做窝的时候,寒号鸟在干什么呢?6.看到这样的寒号鸟,喜鹊跑来劝他了。
它会对寒号鸟说什么?而寒号鸟又是怎么回应它的?出示自读要求:自读3-4自然段,划出喜鹊和寒号鸟说的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寒号鸟1.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号、当”,会写“面、阵”等8个生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在严寒的冬天,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
重点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在严寒的冬天,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寓言故事的理解。
1.识字写字(1)从字音看,“号、当”是多音字,“号”在词语“寒号鸟”和“哀号”中出现,进行组块学习,强化读音。
“当”在本课中读第四声,学生易读成第一声,通过组词对比读,增强语感。
“趁、劝”是前鼻音,“朗、将、狂”是后鼻音,用分组归类呈现的方法,进行分辨认读。
“缝”结合课文理解,在具体语境中认读。
(2)本课要写的8个生字中,6个是左右结构的字,可进行归类指导书写,帮助学生发现共同之处,注意左右两部分不同的比例。
再选一两个字范写,迁移练写其他生字。
“面”是独体字,注意下面的方框要扁。
“将、夜”是书写难点,引导仔细观察每个部件的大小,摆好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阅读理解(1)新课导入阶段,以故事激发学生对故事主人公的关注,产生阅读兴趣。
图文结合,观察两种小动物的“窝”,初步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
(2)初读课文后,按照“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冬腊月”三个不同的时间初步理清故事发展的顺序。
然后分时间板块朗读课文,初步整体把握故事结构,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3)品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
先抓住不同表现,比较不同的生活态度。
再抓住对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感悟寒号鸟和喜鹊不同的个性。
最后抓住环境和寒号鸟的语言,体会得过且过带来的后果。
通过多处对比,并联系生活实际从而进一步明白懒惰不会有好下场,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的道理。
3.表达运用(1)学习多样表达方式:练习带“得”字的短语,“得”字前面是形容词,“得”字后面是补语,补充说明形容的程度,结合生活和自己的经验来说,可以直接描述,也可以用比喻句来说。
(2)拓展想象,创编故事:按照本文的结构,来重新编一个寒号鸟不会冻死的故事。
1.预习提纲(1)初读课文,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号、当”,会写“面、阵”等8个生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
2.图文结合,初步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
3.初读课文,理清文序,学习多样表达方式,初步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导语:这一课,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很早以前,在很远的一座高山脚下,有一堵石崖。
如果在冬天的夜晚从山脚下经过,你会听到从石崖里传来“哆啰啰,哆啰啰……”的叫声。
这叫声是从谁嘴里发出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寒号鸟的故事。
(板书课题)2.“号”是个多音字,在这里表示哭叫,读第二声“háo”,例如“号叫”“号哭”,课文上的“哀号”也读第二声。
学生齐读课题。
3.出示课件:寒号鸟寒号鸟的名字中带有“鸟”字,但它其实是一种像老鼠一样的啮齿类动物,体形像松鼠,前后脚之间有宽大的膜,居住在山崖的石壁缝隙里。
4.听了故事,看了图片,同学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号哭呢?我们可以去问问它的邻居喜鹊。
识记“喜鹊”的“鹊”。
设计意图:通过讲故事、展示图片和资料丰富认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同时将多音字“号”在导入阶段顺势解决,以“寒号鸟为什么在严寒的夜晚号哭呢?”引领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唤醒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图文结合,初步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
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观察寒号鸟和喜鹊的住处有什么不同。
(寒号鸟的住处是在石崖缝里,喜鹊住在大杨树上。
)2.出示课文第1自然段,图文结合识字。
看图理解“一堵石崖”和“一道缝”。
识记“堵”和“缝”。
3.观察图片中喜鹊在干什么。
识记“衔、枯”。
“衔”可以用做动作的方法来理解,“枯”结合文中的“枯草”来理解,并进行组词练习。
4.从图上可以看出这对邻居的家有什么不同?5.让学生分别用一个词来形容对寒号鸟和喜鹊的第一印象。
(懒惰与勤劳)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采用看图观物的方法帮助学生识记、巩固生字“堵、缝、衔、枯”,增强生字识记的准确性。
通过看图,对照课文知道两种小动物的“窝”是怎样的,在对比中使学生对寒号鸟和喜鹊有了初步的感知。
三、初读课文,理清文序。
过渡:勤劳的喜鹊和懒惰的寒号鸟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2至9自然段,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课件,指名认读上面的词语,并交流加点字的识记方法。
课件出示:当.作晴朗.将.来狂吼..趁.天晴得过且.过寒冬腊.月劝.告重复.哀.号(1)“当”是多音字,指导学生进行组词区分。
(2)对带点字的读音进行前鼻音、后鼻音归类,帮助学生正音。
(3)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带点字的字形。
3.再读课文,找出描写季节变换的句子读一读,体会风的变化。
课件出示:1.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2.冬天说到就到,寒风呼呼地刮着。
3.寒冬腊月,大雪纷飞。
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1)师生分读三个句子,感悟不同季节的风具有的特点。
(2)从这三个句子中,你可以体会到什么?(天气越来越冷)指导朗读这三句话。
(3)当我们感觉冷的时候,该怎样表达呢?出示课件,读词组:冻得直打哆嗦冷得像冰窖①当我们感觉冷的时候,可以直接说冷的反应,也可以说冷的感觉。
你冷的时候,会有什么反应?什么感觉?(冻得直流鼻涕、冷得像到了南极)②拓展训练,出示课件说一说。
热得直__________ 热得像__________甜得__________ 甜得像__________(4)再读这三句话,读出越来越冷的感觉。
小结:从这三个句子中可以看出天气越来越冷了。
课文是按照“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冬腊月”三个不同的时间来写的。
4.指三名学生按三个时间板块朗读课文,然后出示课件,根据提示填空,了解故事的大意。
课件出示:冬天快要到了,喜鹊(),寒号鸟();冬天说到就到,喜鹊(),寒号鸟();寒冬腊月,喜鹊(),寒号鸟()。
设计意图:借助课后第二题,感受和体会相同意思的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
引导找出表示时间变化的句子,分时间板块读课文,让学生充分与文本接触,把握故事结构,理清文序,感知故事内容,用填词联句的方式,进行归纳文本大意的练习,以实实在在的教学,来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四、整体观察,学写生字。
1.出示课件,整体观察,区分结构。
课件出示:阵朗枯却将纷面夜2.引导学生观察六个左右结构的字,注意左右两部分不同的比例。
“阵枯、将、纷”左窄右宽,“朗”左右宽窄相当,“却”左高右低。
3.师范写“将、却、朗”,生观察每个部件的大小以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4.学生练写六个左右结构的字并评议。
5.出示独体字“面”,师范写,引导学生注意下面的方框要写扁一点,生练写并评议。
6.出示“夜”字,引导学生注意下面右边部分的横撇和捺要写得舒展,而且要写在一条水平线上。
生练写并评议。
设计意图:将本课的生字进行归类识写,便于学生掌握同一结构的汉字书写要点,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写字教学的效率。
写字教学重在基本功的落实,看清部件的位置,注意行笔的轻重缓急,有示范、有评价,才能确保写字教学的质量。
第2课时课时目标:1. 在语境中,理解“得过且过”的意思。
2.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语言、动作的对比体会,进一步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
3.联系生活,懂得本课的寓意: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
只顾眼前、不想将来的鼠目寸光的人,以侥幸的心理对待生活,在灾难来临时就会付出惨重代价。
一、回顾课文内容。
1.指四名学生分读课文。
(一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其余三名学生按时间板块读相关段落)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3.分别用一个词来形容寒号鸟和喜鹊在你心中的形象。
(懒惰、勤劳)过渡:寒号鸟和喜鹊是邻居,它们为什么这么不同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里去找寻答案吧!二、品读课文,进一步了解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
(一)抓不同表现,比较不同的生活态度。
1.当冬天来临前,寒号鸟和喜鹊分别在干什么呢?指名读第3自然段,找出相关的语句。
2.课件出示: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草,就忙着做窝,准备过冬。
寒号鸟却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
(1)品读描写喜鹊的语句,感受喜鹊的勤劳。
①当天气转凉时,喜鹊是怎么做的?找出课文中相应的语句。
②请你展开想象:一早,喜鹊会飞到哪些地方寻找做窝的材料呢?又是怎么寻找的?(山林、田边、草丛……)小喜鹊这么努力地寻找,衔回枯草筑巢,真是不容易啊。
这可真是一只勤劳的喜鹊!③朗读: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对勤劳的喜鹊的赞美之情。
在朗读时,你会抓住哪些能体现喜鹊勤劳的关键词呢?生交流:一早、东寻西找、忙着、赶快。
(不要求都回答出,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见解或读出感觉即可。
)“一早”写出了喜鹊出去劳作的时间很早;“东寻西找”说明找到适合做窝的材料并不容易;“衔回来”结合字义的理解,感悟衔回做窝材料的艰辛,再次体会做窝的不易;“忙着”写出喜鹊抓紧时间做窝,毫不懈怠。
(2)品读描写寒号鸟的语句,感受寒号鸟的懒惰。
①和喜鹊相比,寒号鸟真是太懒惰了。
从上面一段话中的哪些地方可以让你感受到它的懒惰呢?②“却只知道出去玩,累了就回来睡觉”这句话写出了寒号鸟和喜鹊完全相反的行为,进一步说明它天性懒惰。
(二)抓住对话,感悟寒号鸟和喜鹊的不同个性。
过渡:寒号鸟这么懒惰,作为邻居的喜鹊来劝告寒号鸟。
1.创设问题:喜鹊是怎么劝告寒号鸟的呢?寒号鸟听了劝告后说了些什么呢?用横线画出它们的对话。
2.课件出示两次对话。
①喜鹊说:“寒号鸟,别睡了。
天气暖和,赶快做窝。
”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傻喜鹊,不要吵。
太阳高照,正好睡觉。
”②喜鹊来到崖缝前劝寒号鸟:“趁天晴,快做窝。
现在懒惰,将来难过。
”寒号鸟还是不听劝告,伸伸懒腰,答道:“傻喜鹊,别啰唆。
天气暖和,得过且过。
”3.指导学生理解喜鹊的话并有感情地朗读。
(喜鹊关心劝告,语气诚恳。
喜鹊第二次劝寒号鸟,讲出了现在不做窝的危害,语气加重。
)小结:从喜鹊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喜鹊目光长远,勤劳踏实。
4.指导学生理解寒号鸟的话。
(1)喜鹊真的“傻”吗?从中可以看出什么?(寒号鸟糊涂懒惰,自以为是,不听劝告。
)(2)结合上下文理解“得过且过”。
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寒号鸟“得过且过”?(只要天气好,有太阳晒,寒号鸟就把做窝的事丢到一边,整天去玩,玩累了就睡,过一天是一天,过得去就行,一点儿也不为将来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