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祖父的园子》教案(1)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祖父的园子》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祖父的园子》的内容,掌握关键词语。
2.掌握生字词:柿子、庄稼、渐渐、忧虑、橙黄、鹅卵石、匆匆。
3.能够从祖父的行为中领会孝道的重要性。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情感目标:1.通过祖父孝顺的行为,引导学生懂得孝道的意义,培养孩子们对家庭、亲情的珍惜和感恩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祖父的园子》的内容,掌握关键词语。
2.掌握生字词:柿子、庄稼、渐渐、忧虑、橙黄、鹅卵石、匆匆。
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文章中较为抽象的情感表达。
2.能够领会祖父的行为背后传达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柿子、庄稼、忧虑等生词,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展示播放故事《祖父的园子》,让学生感受祖父的孝心与对园子的热爱。
三、讲解1.解释生词:橙黄、鹅卵石等,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
2.分析文章中祖父忧虑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
四、讨论组织学生就祖父的行为展开讨论,引导他们谈谈自己对家人的感激之情。
五、总结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情感体会,强化教学目标的达成。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以《祖父的园子》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的形式向学生传递了孝道教育,让他们深刻体会到对家人的爱与孝顺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文章背后的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五、延伸阅读鼓励学生继续阅读类似主题的故事,拓展对孝道的理解和感悟。
以上为《祖父的园子》教案(1)内容,希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并培养孝道情感。
部编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课文教案设计
部编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1-4课)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1.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按要求掌握生字。
会认5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掌握多音字“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
3.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古代少年们童年生活的情景。
4.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扃的意思,想象诗中所描述的画面,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童年是纯真的、难忘的。
身处童年,我们每天都在编写着美丽的故事。
这些画卷体现着我们的快乐、梦想和追求。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古诗三首》真实再现了古代少年儿童多彩的童年生活。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看看诗中孩子的身上是否有你们的影子。
(板书课题,释题:“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2.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学生举手自由发言,可根据课外掌握的或是课前搜集的资料,知道多少说多少。
)3.师相机补充介绍范成大及其文学成就。
(课件出示: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他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共六十首,描写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今天要学习的是其中一首,这首诗描写的是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二、初读古诗,初步感知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请说说古诗应该怎样读?(指名说)明确:朗读诗歌要求读正确、流利、读出古诗的节奏。
(2)师范读。
(课件出示划分节奏: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3)个人自由朗读。
指名试读、评议。
2.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说说诗歌写的什么情景吗?3.小声自读,边读边想: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师引导学生回答,并小结板书:村庄儿女耕田织布童孙学种瓜)三、学习诗文,探究诗意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
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一单元《2祖父的园子》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一单元《2祖父的园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能流利朗读课文。
–知道祖父的园子里有哪些植物,并能简单描述。
–掌握生字词语:花园、石榴树、墙壁、藤蔓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文导入,引导学生了解祖父的园子。
–通过图片资料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园子的景象。
–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珍惜自然资源。
–培养学生尊重长辈、关爱家庭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关键词语的含义。
–让学生通过讨论、朗读等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祖父的园子。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自由表达。
–如何让学生在表达中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祖父的园子,让学生感受园子的美丽。
–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家中是否有类似的园子或花园。
2.学习新课–听课文朗读,领读生词,让学生掌握生字词语。
–以问答、图画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细节。
3.拓展–让学生围绕祖父的园子展开讨论,描述自己理想中的花园。
–小组合作,设计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梦幻花园。
4.小结–总结当堂课的收获,让学生畅谈自己对于花园的看法。
四、板书设计•祖父的园子•花园、石榴树、墙壁、藤蔓五、课堂小结本节课主要围绕《2祖父的园子》展开,通过导入、学习和拓展等环节,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祖父的园子,并且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并熟练朗读。
2.描述自己家中的花园或理想中的花园。
3.家长和孩子一起观察家中花园的景象,亲自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认识祖父的园子,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表达能力。
需要再加强学生的生活实践,让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更加贴近。
部编版五下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
部编版五下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部编版五下语文第一单元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学历案)一、单元内容概述1.1 单元主题部编版五下语文第一单元以“走进春天”为主题,通过一组描绘春天景象的文章,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1.2 单元目标- 理解并积累本单元的生字词。
-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 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和重点句子,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2.1 教学内容- 课文:《春》、《济南的春天》、《春雨》、《桃花心木》- 生字词:春天、阳光、花朵、草地、嫩绿、欣欣向荣等- 重点句子:例如:“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
”2.2 课时安排- 课文阅读与理解:每篇课文安排2课时,共8课时。
- 生字词学习与巩固:每课时安排10分钟,共8课时。
- 重点句子学习与练习:每课时安排10分钟,共8课时。
三、教学方法与策略3.1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造春天的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言。
3.2 教学策略- 引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春天的特点和美好。
-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 生字词学习:通过游戏、竞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生字词。
- 重点句子练习:通过模仿、创编等方式,让学生学会运用重点句子。
四、评价与反馈4.1 评价方式-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巩固学习成果。
- 单元测试:进行单元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4.2 反馈与调整-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稚子弄冰》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三首-稚子弄冰》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代诗歌的魅力,感受古诗的意境和韵味。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感和修辞能力。
3.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为《古诗三首-稚子弄冰》。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
2.学习诗歌的韵律和表达技巧。
3.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2. 教学难点1.掌握古诗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2.理解古诗中隐藏的哲理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古代孩童玩耍冰的场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 学习1.听诵诗歌,感受节奏和韵律。
2.解读诗歌内容,讨论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3.学习古诗的韵律和修辞手法。
4.分组讨论,尝试朗读和演绎诗歌。
3. 拓展1.了解古诗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2.探索诗歌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
4. 总结回顾课堂内容,总结所学知识点,并展示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五、课堂练习1.默写古诗《稚子弄冰》。
2.分组朗诵古诗,展示诗歌的节奏和表达技巧。
六、教学反思本课主要围绕古诗《稚子弄冰》展开,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和文学修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审美情感,让学生在欣赏古诗的过程中得到乐趣和启发。
以上是本次《古诗三首-稚子弄冰》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进行集体备课,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
思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的读音和意思。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
3.能够运用课文内容,写出简单连贯的段落。
4.能够表演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表现能力。
二、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课本、绘本、音频设备等。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工具。
三、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导入
1.利用绘本或图片引导学生猜测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思考。
第二部分:学习课文
1.听读课文,学生跟读。
2.分析课文结构,讨论关键内容。
3.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第三部分:词语学习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词并记忆。
2.学生课外辅导记忆生词。
第四部分:课文理解
1.学生完成课文理解题,检查答案。
2.学生讲解课文内容的自己理解。
第五部分:写作练习
1.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一段短文。
2.学生互相交流,了解他人的写作思路。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中,学生表现积极,学习热情高涨。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词语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加强生词记忆的训练。
另外,在写作练习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组织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的情况,需要加强写作技巧的引导。
下一步将调整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写作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以上为本次《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思内容,希望能够帮到您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思考。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3 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2)一、教学目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领会祖父在园子里的快乐生活。
•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文中的人物和事物。
•能够通过导读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祖父所表现出的品质和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语的意义。
•理解祖父的态度和情感。
难点:•理解较长篇幅的散文内容。
•提取人物的品质和情感特征。
三、教学准备•课文《祖父的园子》教材•教学PPT•单词卡片•情感图画•学生绘本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园艺音乐,营造园艺的氛围,引导学生关于园艺的思考。
第二步:课文呈现与理解(15分钟)1.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2.导读:通过问题导入,引导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大意。
第三步:词汇学习(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词,帮助学生掌握词义,并能在课文中正确运用。
第四步:情感表达(15分钟)1.学生分组,根据自己理解的祖父的情感,用图画或表情来表达。
2.学生展示、描述并分享。
第五步:品质探究(2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找出祖父的品质和态度,并用自己的话描述。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第六步:课文赏析(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等方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学生就课文内容进行感悟和赏析。
第七步: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绘本练习,让学生用绘本记录家庭中一位长辈的生活场景,并用文字配合图画描述。
五、教学反思这堂课主要围绕《祖父的园子》展开,通过情感表达和品质探究,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文,同时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品格。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情感引导,让学生在体验祖父快乐生活的同时,思考家庭中的长辈情感和品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口语交际 写作 《语文园地一》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写作《语文园地一》教学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口语交际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书写能力和文学素养。
3.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口语交际技巧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好课堂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
2.准备好教学所需的教材和课件。
3.确保课堂环境整洁有序,便于学生的学习和互动。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引导学生关注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2.学习口语表达:教师示范一些日常用语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模仿并练习。
3.口语练习:分组进行口语表达练习,要求学生根据老师设定的情景自由表达。
4.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多多练习口语表达。
第二课时1.导入: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进入写作训练状态。
2.讲解写作技巧:教师简要介绍写作技巧,如行文结构、语言表达等。
3.写作训练:让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话题进行写作训练,注意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4.互相交流:鼓励学生相互交流、互相评价,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动。
5.作业布置:布置写作作业,要求学生在家完成并交到老师手中。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两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在口语交际和写作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
同时,教师要不断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提高综合素质。
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一单元《1古诗三首》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古诗三首内容和意境。
2.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感悟其中的情感表达。
3.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1.理解古诗三首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2.朗读古诗,感悟诗歌的意蕴。
三、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的抽象意境。
2.表达对古诗的情感体验。
四、教学准备1.《1古诗三首》的教科书内容。
2.课堂教学随堂练习。
3.课堂互动环节的设计。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热身•让学生回想上节课学过的内容,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 导入新知•介绍古诗《将进酒》的背景和作者,并进行整体阅读。
3. 梳理语文知识•带领学生分段解析《将进酒》的句子,解释生僻词语。
4. 听读训练•让学生听朗读《将进酒》并模仿跟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第二课时1. 复习回顾•让学生复习上节课内容,回答问题。
2. 引入新诗•介绍古诗《静夜思》的背景和作者,并进行整体阅读。
3. 细节理解•带领学生解读《静夜思》中的具体情感和意象,引导学生品味古诗的美。
4. 朗读练习•让学生进行小组朗读和个人朗读,加深对《静夜思》的理解。
第三课时1. 复习巩固•带领学生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
2. 创作写作•让学生根据所学古诗的风格和意境,进行自由创作。
3. 诗歌比赛•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展示学生的朗诵技巧和情感表达。
六、课后反馈•让学生针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填写学习反馈表,反映对古诗的理解和体会。
七、拓展延伸•让学生阅读更多古诗,进行欣赏和解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
八、教学反思•总结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次的教学做准备。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案,希本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备课和教学。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3.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和传统文化的兴趣,促进学生德育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并把握故事的主题和情节。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 课文《XXX》的学习和理解; - 课文中所涉及的文字解释; - 课文的背诵和朗读。
2.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友情”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 学习课文: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并讲解生词和短语的意思。
- 情感体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同桌分享,分享自己的感想和体会。
第二课时- 复习上节课内容,让学生展示上节课背诵的课文。
- 文字训练:带领学生做课文中涉及的文字解释练习。
- 课外拓展:引导学生展开相关的扩展阅读,拓展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三课时- 朗读评析:组织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并进行评析和指导。
- 写作训练: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一定的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 共读课文:带领全班共同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2.任务驱动法:设置各种任务,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讨论式教学法:通过讨论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反思本单元的教学主要以课文的学习为主线,通过阅读、朗读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采取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参与互动中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识。
以上是本单元教学计划及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单元1古诗三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案一、自学古诗,组内交流1.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2.复习方法,举一反三。
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习古诗一般用什么方法?(借助注释、借助字典、抓关键词、借助插图、猜读……)用上这些方法自己读一读,学一学这三首古诗。
3.四人为一个小组,一起交流不明白的地方。
二、初读全诗,读准读通1.指名读诗,学生互相正音。
2.开火车读生字,并理解意思。
3.指名当小老师,教写生字,并组词。
4.齐读三首诗,做到字正腔圆。
5.指名读诗,读出节奏。
6.全班齐读,有板有眼。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反复诵读,并解决生字词语读写问题。
三、比较诗题,尝试发现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三首古诗题目,指名读。
2.比较题目,发现主题。
师:一般来说,语文教材里放在同一课的诗都是围绕一个主题,从题目中你能猜到这课的主题吗?(第一、三首诗中有“田园”“村”这样的字词,应该是描写乡村风光或生活的。
“四时”“晚”都是表示时间的词,应该写了不同时间的乡村风光。
“兴”指的是兴致,“弄”的意思是玩,这些诗里面应该都写到了有趣的事)师:题目是诗的眼睛,能帮助我们大致了解诗的内容,你们的分析对不对呢?我们读诗就知道啦!四、梳理诗意,了解内容1.学生齐读古诗,教师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三首诗的意思,师生共同解决难词。
(见探究思考题)2.对照题目,回应刚才读题中对主题的发现。
(三首诗都写了乡村儿童的生活,充满乐趣)3.再读古诗,加入自己的理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从诗题入手,猜读主题;从诗句意思人手,感知主题。
这是对诗歌宏观的理解。
这一环节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从诗题入手,猜读主题;从诗句意思入手,感知主题。
这是对诗歌宏观的理解。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分组解决难词、句意,要相信学生有独当一面的能力。
五、读写结合,改写诗歌指导学生根据诗句、插图、生活经验等,展开想象,从三首诗中选择一首改写成一篇短文。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理解课文内容,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学会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4.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进行表达。
5.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二、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拼读。
2.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复述。
3.朗读技巧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对课文内容进行准确的理解。
2.通过课文进行情感认识和表达。
四、教学准备1.教学课本2.黑板、彩笔3.多媒体设备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或者故事导入,引出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重点标出生字词,并逐一进行解释。
•讲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背景和情节。
3. 情感体验•利用音乐、动作、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课文中的情感,并进行表达。
4. 课文分析•分析课文结构,讲解诗歌的特点和韵律。
•引导学生探讨诗歌的意义和内涵。
5. 听写和朗读•进行课文的听写练习,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练习课文的朗读,重点训练语音语调和停顿的技巧。
6. 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进行总结,并帮助学生做好课后复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涵盖了诗歌欣赏和文字表达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了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学生对词语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加强课后辅导和复习。
下节课将继续强化词语和语句的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课文内容。
以上是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的教学内容,希朝老师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做出适当调整,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提升。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童年往事一、对教材和丛书的分析1.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童年往事”,围绕这一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
这些课文都通过回忆童年往事,表达了对童年的怀念,对陪伴自己度过童年的人或事的怀念。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古诗三首》包括《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三首古诗。
学习三首古诗,要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场景,体会古诗所描绘的童真童趣,并任选一首根据内容,展开想象改写成短文,同时积累背诵,能够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祖父的园子》节选自萧红的长篇写实小说《呼兰河传》,在学习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景与事的描写来体会“我”对祖父的依恋和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的一篇散文,学习本篇课文要通过具体事例和对比的描写手法,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梅花魂》则是通过事件中的一些细节描写表达了外祖父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口语交际”是通过询问大人童年中的事情,丰富自己的认知。
在口语交际中要学习列问题清单,养成倾听的习惯。
本单元的习作主题是“那一刻,我长大了”,习作要求是“把一件事情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应该重点引导学生围绕给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注意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
“语文园地”是对整个单元所学内容的整理和回顾,“交流平台”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方法进行了梳理和总结,“词句段运用”板块围绕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和情感表达的特点进行语用训练。
2. 丛书分析本册丛书编排独具匠心,科学合理,除固有的“经典诵读”这一板块,还有“专题阅读”“整本书阅读”两部分,其中“专题阅读”又分“范文阅读”“组文阅读”“自由阅读”。
“范文阅读”直接对应教材而设计,针对每一篇课文,都会精选与之表达思想感情方法类似的文章,以便更好地针对语用点进行扎实有效的训练。
《古诗三首》对应丛书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二)》等三首古诗,集中表现了古人的童真童趣,教师可在课堂上适时引入,引导学生结合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增加孩子的积累,更好地让孩子感受到古人童年的乐趣。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第一单元课文的内容和主要人物。
2.掌握课文中重要词汇和词语的意思。
3.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故事情节。
4.理解课文中的一些寓意或道理。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增强语文素养。
2.培养学生的文字理解和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情感投入,激发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热爱。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本单元主要内容为一篇课文,围绕着一个故事展开。
通过讲述故事中的人物和事件,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四、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引入故事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习:逐段教授课文,重点讲解生字词语。
活动:小组讨论,总结课文主要内容,并展开讨论。
作业:要求学生复述课文内容并写下自己的感想。
第二课时导入: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入本节课新内容。
学习:带领学生完成课文的朗读练习,注重语音语调。
活动: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寓意和道理,展示学生的思考成果。
作业:要求学生口头表述一段寓意,并提出自己的解读。
第三课时导入:复习前两节课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学习:放映相关视频或音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活动:小组合作,模拟故事情景,展示合作能力。
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小作文,结合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看法。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堂表现、小组合作、作业情况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了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及思考能力。
六、教学反思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是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全套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对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1 古诗三首》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在五年级语文教学中,古诗词是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通过学习古诗词,可以增进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了解,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为《1 古诗三首》,包括《登鹳雀楼》、《静夜思》和《春晓》三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内容深刻,意蕴丰富,适合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1 古诗三首》的背景故事和文学价值;–掌握古诗的基本意境和韵律特点;–能够准确地朗读古诗,并理解其中的意义;–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训练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感染力;–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感,激发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培养学生的文学情操和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1 古诗三首》的背景故事和核心意义;–古诗的韵律特点和表达技巧;–学生朗读和理解古诗的能力培养。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古诗蕴含的情感和意义;–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古诗的音韵、意境和表达技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5分钟)•利用课堂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古诗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 学习《1 古诗三首》(40分钟)•师生共同朗读《登鹳雀楼》,讲解古诗背景故事和意义;•分组学习《静夜思》,学习古诗的韵律和意境;•听取几位学生的朗读表演,评价朗读的表达力和准确性;•学习《春晓》,分析古诗的表达技巧和情感描写。
3. 总结反思(15分钟)•让学生谈谈对古诗学习的感受和收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式和不足之处。
五、教学延伸•鼓励学生选取自己喜爱的古诗,进行朗读和解读,并向全班分享;•组织学生开展古诗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欲望;•鼓励学生之间合作朗诵古诗,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篇1一、学情分析五年级一班共有学生62名。
大部分学生学习比较扎实,能认真按时完成课堂作业,及家庭作业。
学习成绩优秀。
学习中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借助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内容;能读懂程度适宜的儿童文学作品和儿童科普文章,了解主要内容。
但也有些学生缺乏自觉性。
对课外阅读虽然有了浓厚的兴趣,但是读书不求甚解的现象还较严重。
个别同学作业完成不够及时,致使成绩较差。
阅读与习作仍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也是教学的重点,本学期要加大训练力度,提高学习能力。
本学期将对学困学生,加强教育,同时要多鼓励,使其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
三、教学目标德育目标:在语言文字训练过程中,学生能够受到"五爱教育",了解革命战争的艰苦,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陶冶爱美的情趣。
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知识目标:(一)识字与写字教学会认个字,会写个生字。
在强调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可适当要求提高写字的速度,并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阅读教学1、继续加强阅读基本功的训练。
2、学习语言规律,学习表达方法。
(1)通过课后的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
(2)在课文中发现语言表达的特点。
(3)在“交流平台”中总结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中的寓意和情感,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文章的整体内容和意义。
2.掌握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
3.能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完成相关任务。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学习资料。
2.学生准备:学生课本、笔记本。
四、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谈论故事背景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话题。
第二步:整体阅读(15分钟)教师提供课文阅读时间,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意义,明确故事情节。
第三步:词汇梳理(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一起梳理课文中的重点词汇,讲解生词的意思和用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第四步:段落理解(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各个段落,梳理每个段落的主题和要点,并展示给全班。
第五步:情感抒发(10分钟)学生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陈述的方式展示。
第六步:共同探讨(10分钟)全班共同讨论课文中可能存在的疑惑和难点,进行解答和讨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第七步: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供相关练习题目,学生进行练习,检验所学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第八步: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记念和理解。
五、课后作业1.阅读课文,并按要求完成相关习题。
2.总结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和感悟,写下个人心得。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内容设计合理,活动组织丰富多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但在分组讨论环节,需要注意每组学生的发言机会均衡,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活跃参与讨论,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以上是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语文园地一》教案(集体备课)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准备和课堂实施。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朗读课文《维克多和依恩的故事》。
2.能够运用所学诗句表演歌剧《公主的新衣》。
3.能够正确使用课文中的成语,并能够在语境中运用。
4.能够讨论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及主题,并感悟文化内涵。
二、教学内容1.课文《维克多和依恩的故事》阅读与理解。
2.课文《公主的新衣》表演歌剧。
3.课文中的成语学习与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课文《维克多和依恩的故事》的理解及朗读。
2. 歌剧《公主的新衣》的表演。
3. 成语的学习及运用。
难点: 1. 正确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及主题。
2. 正确运用所学成语。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 课前准备:准备好课文《维克多和依恩的故事》,分发给学生阅读。
2. 导入: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出课文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进行交流讨论,理解课文内容。
4. 拓展:带领学生一起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及情感表达。
第二课时 1. 课前准备:准备好歌剧《公主的新衣》相关音频或视频资源。
2.导入:播放歌剧片段,让学生熟悉歌曲旋律与剧情。
3. 学习活动:分组让学生练习表演歌剧片段,注重情感表达。
4. 总结:引导学生分享表演经历,讨论歌剧故事背后的含义。
第三课时1. 课前准备:准备好成语卡片,每组分发一定数量的成语。
2. 导入:通过成语接龙活动引入成语学习。
3. 学习活动:让学生研究成语的词性、词义及用法,并结合例句进行运用。
4. 拓展:鼓励学生在写作或口语表达中积极运用所学成语。
五、教学评价方法1.学生能否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包括主题及人物形象。
2.学生在歌剧表演中是否能够准确传达情感。
3.学生能否正确运用所学成语进行表达。
六、教学反思与调整1.对于学生理解困难的部分,可以增加课外阅读材料进行拓展。
2.针对歌剧表演的难点,可以安排更多的练习时间并进行个别辅导。
3.在成语学习中,加强对于成语来源及用法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更深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备课人:王新勇一、单元学习主题:深刻的童年记忆二、单元教材分析“童年往事”是本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主要有以下两个:“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和“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教材所选的四篇课文写了作者或课文中人物的童年往事,抒发了作者或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从《古诗三首》中,我们会体会到童年的乐趣;《祖父的园子》抒发了作者对童年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祖父的深刻怀念;《月是故乡明》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梅花魂》抒发了身处异国的外祖父的思乡和爱国之情。
课文写了“别人”的童年往事,口语交际则安排了学生去了解自己的亲人(祖父母、父母)或邻居的童年,与同学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和从中获得的感受。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是回忆自己成长的历程,记录自己感觉长大的某一个瞬间。
“课文”“口语交际”“习作”是按照读“别人”的童年---了解“亲人或邻居”的童年----写“自己”的童年思路来编排的,由“读”到“说”再到“写”,学生的“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得以逐步落实。
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旨在引导学生交流总结“如何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法;“词句段运用”重点训练“用夸张说情景”和“用对比写句子”;“日积月累”中孟郊的《游子吟》让我们感受到了慈母对临行游子的爱。
“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一语文要素,也是学段阅读目标要求之一,在五年级上册教材中也有所涉及:如五上第一单元“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五上第四单元“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五上第六单元“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
这样编排,体现了“初步了解”到“具体感受”再到“整体感受”的设计思路,是对学段阅读目标之“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逐步落实。
我们设计了“自主学习单”,以此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进一步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和单元目标。
附表:单元内容要点梳理分类内容学习要点课文1 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1.结合注释和资料理解诗的大体意思,有感情的朗读,体会其中的乐趣。
2.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2 祖父的园子1.默读课文,说说“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祖父的园子有什么特别之处。
2.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体会“我”的内心感受,并与同学交流。
3.结合教材中的“阅读链接”和《呼兰河传》的整本书阅读,说说你对课文有哪些新的感受,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 月是故乡明1.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产生了哪些内心感受,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2.搜集有关思想的诗文,读一读并与同学交流。
4* 梅花魂1.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表达了外祖父怎样的思想感情。
2.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1.了解大人(祖父母、父母、邻居)小时候的故事,列出问题清单(可以从不同方面提问,也可以围绕一个话题提出多个问题)。
2.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边听边记录,根据整理的记录有条理的表达。
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写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还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个瞬间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语文交流平台结合本单元课文学习,说说可以从哪些方面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园地词句段运用1.发挥想象,运用夸张手法描写某种情景。
2.运用对比,表达出某种事物在不同情境下的感受。
日积月累背诵《游子吟》,体会诗句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单元学习者分析通过五上教材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且学习了结合“资料”“场景、细节”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是学生对五上所学阅读方法的进一步实践和运用。
五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刚刚经历的童年,更有难以抹去的记忆,他们对于“成长”更有深刻的体会。
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字词,通过阅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已经基本没有障碍。
在四上语文第八单元,学生已经学习了“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在此基础上落实本单元习作要求“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应该不成问题。
四、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昼、耘、稚”等36个生字和“供、晃、燕”三个多音字;会写“昼、耘、桑”等17个生字和“蝴蝶、蜻蜓”等12个词语并在具体语境中学会运用。
2.学习《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四篇课文,了解与主人公相关的几件事情,体会其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写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的事情,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古诗三首”,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积累《游子吟》和思乡的诗文。
五、单元教学思路学习主题类别任务课型课时深概览与预学通读四篇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自主识字课1课时刻的童年记忆了解别人的童年往事,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清单元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整体预习课1课时提要与理解学习《古诗三首》精读指导课1课时学习《祖父的园子》精读指导课1课时统整与探究集中阅读《月是故乡明》和《梅花魂》。
整体阅读课1课时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口语交际课1课时学习“语文园地”。
交流指导课1课时拓展阅读“学习单”中的选文。
拓展阅读课1课时记录自己的童年往事,抒发自己的真实感受。
实践与展示习作指导与讲评---那一刻,我长大了习作指导课2课时六、课型教学设计课型名称:自主识字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生字在课文中有拼音标注,要求会认或会写的字集中在课文后(教材后的“识字表”“写字表”“词语表”中做了集中整理)。
本单元要求会认39个生字(其中有3个多音字),会写17个生字。
12个词语要求不但会写,而且会在具体语境中运用。
学习者分析: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字词积累,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识字能力。
学习目标:认识“昼、耘、稚”等36个生字和“供、晃、燕”三个多音字;会写“昼、耘、桑”等17个生字和“蝴蝶、蜻蜓”等12个词语并在具体语境中学会运用。
教学流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任务:通读四篇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活动1:通读课文,自主识字(1)学生通读课文,画出生字词。
(2)借助文中注音或查阅工具书,自主认读或书写生字。
活动2:同伴互助,认读生字(1)同桌间相互配合,一方认读,一方纠错正音。
(2)多种形式认读,进一步巩固生字词。
活动3:检测巩固,指导写字(1)利用自主学习单中的“单元检测”中的“一、二”题检测学生对本单元字词的掌握情况。
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发挥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构建并发挥学习共同体的作用。
多形式认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充分发挥“学习单”的检测功效。
(2)根据检测结果,教师做重点纠错,指导写字。
根据检测情况,实现“以学定教”。
检测设计:见“部编版语文五下第一单元自主学习单”中的“单元检测”部分的“一、二”题。
板书设计:多音字:供晃燕易读错字:陂(bēi)蚌(bàng)垠(yín)玷(diàn)(根据学生书写情况做重点指导,预设:耘、桑、承、拔、瓢)课型名称:整体预习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内容包括课文(《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月是故乡明》《梅花魂》)、口语交际(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和语文园地(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内容均围绕本单元两个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来编排。
学习者分析: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学生在“学习习惯”和“语文能力”方面存在较明显的差距。
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自学理清单元内容脉络和各部分间的联系。
2.初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流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任务:理清单元脉络,把握主要内容。
活动1:理清单元脉络,把握内容及联系(1)学生自学教材,自主绘制单元内容脉络图。
(2)对照“学习单”中的“内容梳理”对自己所列的“内容脉络图”做完善补充。
(3)引导学生发现单元各部分内容间的联系,明确单元语文要素。
活动2:自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1)快速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同桌间相互交流,教师做补充。
(3)再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巩固生字词。
强化单元内容的整体性及内容间的联系;初步把握课文内容,为精读指导课中的研讨交流做准备。
检测设计:1.“学习单”中的“内容梳理”部分为学生把握单元内容提供对照。
2.学生是否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童年往事课文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古诗三首》《祖父的园子》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那一刻,我长大了《月是故乡明》《梅花魂》课型名称:精读指导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了农村夏日生活中的一个场景,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
《稚子弄冰》为读者描绘了一幅稚气满纸而又诗意盎然的“脱冰作戏”的场景。
《村晚》形象描绘了一幅有着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似被山咬住的红红落日以及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用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
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首古诗中都有对儿童生活的描写,读来着实富有童趣。
学习者分析:学生已经有了一定数量的古诗积累,对于本课这种富有儿童情趣的古诗,学生有较浓厚的学习兴趣。
学生借助文中注释,对诗句的大意不难理解。
学习目标:1.借助文中注释或相关资料理解诗句的大体意思,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这三首古诗,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教学流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任务:学习《古诗三首》活动1:了解诗的大思,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自主借助注释或相关资料,了解三首古诗的大意。
(2)同桌互助交流,教师作补充。
(3)反复诵读古诗,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其中的情趣。
(4)诵读展示。
活动2:根据古诗内容,改写成短文。
古诗教学应加强诵读,在反复诵读中更能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说一说: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说给同学听。
(2)小练笔:结合口头所说,把其中一首古诗改写成短文。
(3)展示、评改。
凭借想象,丰富古诗情节内容,提高口语交际和习作能力。
检测设计:1.配套练习册。
2.拓展阅读“学习单”中的三首古诗,完成题后问题。
板书设计:《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稚子弄冰》(宋)杨万里《村晚》(宋)雷震童趣课型名称:精读指导课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内容分析:园子里的一切都是欣欣然的,充满了生命的气息。
这里是自由的,花是自由的,鸟是自由的,虫子是自由的,菜是自由的,什么都是自由的,空气里弥漫着自由,童年的作者也是自由的,这自由是她童年快乐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