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东完整的人学校道德教育的逻辑起点

合集下载

2013年山东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网上考试题(举例)

2013年山东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网上考试题(举例)

2013年山东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网上考试题(举例)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单选题1.关于道德品质与道德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A:道德品质不是一定道德行为的积累 B:主体个别道德行为可以确定其道德品质的特征C:主体的道德行为是其道德品质的实践基础 D:道德品质是道德行为的外在根据2.在教师道德内化过程的内在阶段上(A)A:教师对道德规范的必然性已经有了本质性的认识B:教师道德规范的遵守仍需要外部的监督C:教师仍然没有获得道德上的自由 D:教师道德发展水平处于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阶段3.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A )A:集体主义B:整体主义C:利己主义 D:功利主义(34) 道德修养的过程是一个塑造和改造(B)的过程。

A:他人的道德面貌B:自己的道德面貌C:社会的道德风尚 D:民族的道德习惯(35) 教师具有牺牲奉献精神,这种精神经常被誉为(A )A:园丁 B:工程师C:蜡烛 D:明灯(36) 所谓(C)是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另一方面在制度上又不能允许有特殊的学生存在A:爱无差等,一视同仁 B: 长善救失,因材施教C: 实事求是,赏罚分明 D: 面向全体,点面结合(37) 把教书和育人混为一谈,用育人代替教书的倾向为(D)A:代替论 B:分家论C:自发论 D:等同论(38) 在教师道德内化过程的服从阶段上(C)A:教师道德发展水平处于自律阶段 B:教师已经获得了道德自由C:教师道德规范外在地存在于职业生活 D:教师能够自觉地遵守道德原则(39) 高等学校的学生应当按照( C)缴纳学费A:学校规定 B:地方规定C: 国家规定D:市场行情(40) 认为教书就等于育人,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本身就是育人,这一错误观点可谓是(D )A:“分家论”B:“自发论”C:“代替论”D:“混淆论”(41) 高等学校对教师、管理人员、教辅人员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考核。

以下不属于考核内容的是(A )A:宗教信仰 B:职业道德C:业务水平 D:工作实绩(42) 影响学生可塑性的一种重要力量是( D)A:舆论压力 B:法律约束C:同窗攀比D:师生关系(43) 教书育人可以分解开来理解,又必须从总体上领会。

(0298)《学校德育》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298)《学校德育》网上作业题及答案

(0298)《学校德育》网上作业题及答案1:[多选题]10、德育主体素养的提升主要应当通过、两大途径进行。

A:培训B:自修C:学习参考答案:AB2:[多选题]9、教师德育素养的"三个尺度”是指、、的尺度。

A:真B:善C:美参考答案:ABC3:[多选题]8、一般来说,德育主体的素养结构应由三个基本维度构成,即:、和A:道德素养B:专业素养C:教育素养D:思想素养参考答案:ABC4:[多选题]7、对德育主体作用的认识,归纳起来看,大体有以下三种不同的态度:、、。

A:权威主义B:中立主义C:调和的立场参考答案:ABC5:[多选题]6、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大陆关于教育和德育主体问题,主要存在着三种观点,即:、、。

A:单一主体论B:双主体论C:主体转化参考答案:ABC6:[多选题]5、德育的进行,需要有三个要素组成活动,即、、三方发生联系,产生矛盾运动。

A:教育者(德育工作者)B:品德规范C:受教育者D:学校参考答案:ABC7:[多选题]4、使"德育”这一概念风靡全球者,当是英国学者斯宾塞。

他在《教学论》(1860年)一书中,把教育明显划分为、、。

从此,"德育”逐渐成为教育世界中一个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

A:德育B:智育C:体育D:思想道德教育参考答案:ABC8:[单选题]3、在外国教育发展史上,比较长的时间内是将德育混同在概念之中。

A:道德教育B:教育C:政治教育D:思想品德教育参考答案:B9:[多选题]2、我国解放以来,在德育概念的表述上表现出的状态。

1982年,我国颁布的第一个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用表述德育概念,反映了比较多的教育工作者的倾向。

A:十分混乱B:训育C:德育D:思想品德教育参考答案:AD10:[多选题]1、在近代,我国教育史上用过和等概念以示德育。

A:道德教育B:训育C:德育D:思想教育参考答案:AB1:[论述题]论述题:1、试述家庭环境对青少年儿童德性成长的意义。

价值重塑:学校文化的深层意蕴与根本旨向

价值重塑:学校文化的深层意蕴与根本旨向

价值重塑:学校文化的深层意蕴与根本旨向作者:张晓东来源:《江苏教育》2017年第16期【摘要】人离不开文化,当然,文化也无法离开人而存在,人与文化就是辩证的统一体。

学校教育文化是人类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儿童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多的教育者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努力在实践中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尽管文化建设的内容涉及物质、制度、精神等方方面面,但是,文化的内核一定是价值。

所以,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本质是价值重建。

这一价值重建涉及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应该成为教育变革的首要前提和基本方向,同时也是当代学校内涵建设的题中之意。

【关键词】学校文化;价值澄清;价值排序;价值自觉【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58-0007-04【作者简介】张晓东,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南京,210013)副主任,博士。

“文化是人类的…第二天性‟。

每一个人都必须首先进入这个文化,必须学习并吸收文化。

”人离不开文化,当然,文化也无法离开人而存在,人与文化就是辩证的统一体。

学校教育文化是人类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儿童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越来越多的教育者高度重视文化的作用,努力在实践中推进学校文化建设。

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尽管文化建设的内容涉及物质、制度、精神等方方面面,但是,文化的内核一定是价值。

所以,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和本质是价值重塑。

这一价值重塑涉及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应该成为教育变革的首要前提和基本方向,同时也是当代学校内涵建设的题中之意。

一、价值澄清:教育的返乡之旅在价值多元的纷繁复杂时代,受到各种利益诱惑与外部挤压,教育在彷徨中迷失了自我,诚如大美学家席勒所说的在“实用”这架“粗俗的天平”面前,人们顺理成章地卑躬屈膝、降低身段、主动称量,导致教育已经逐渐沦落为“谋生”的工具,与“养生”的教育渐行渐远,不再渴望令人肃穆的神圣,不再涵养精神的崇高,不再关注那些等待唤醒的灵魂,不再告诉孩子们为何而生的道理,只是津津乐道于教给了孩子们何以为生的手段,让他们比别的孩子具有了更多的竞争力,可以获得薪水更高的岗位,于是乎“为了全力培养那些带来荣誉和报酬的个别技能,而忽略了心灵的其他禀赋,这怎么会使我们感到惊奇呢”?就是在这种令人担忧的“不惊奇”中,教育正在不知不觉中反向行走,在喧嚣的市场叫卖中低价抛售教育的尊严,在机械的刷题中消磨掉儿童最宝贵的无法重演的生命,许多人都忘记了“任何一种学校教育,只要在其历程的终点把一个职位或一种谋生方式树为前景,就绝不是真正的教育,而只是一份指导人们进行生存斗争的说明书”。

把握逻辑起点,深浅有度开展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把握逻辑起点,深浅有度开展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I2019/8AB施代永歹--------------------------------把握逻辑起点,深浅有度开展小学思想政治教育文/季晓军【摘要】大中小学一体化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在小学阶段思政课落实一体化劳动教育目标,需要教师准确把握逻辑起点,“深”“浅”有度地实施学科教育。

所谓“深”,是指建构科学的课程观和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所谓“浅”是指选择适应儿童成长规律的教学方法、原则与策略。

【关键词】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劳动教育怎样才能让思政课在童心里深植、发芽、开花、成熟?如何守好“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小学这段渠?上海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学观摩活动中小学阶段“双手托起美好生活”一课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的整个过程,使笔者认识到把握逻辑起点,深浅有度开展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本文以“双手托起美好生活”一课为例,说明如何在思政课一体化教学中把握逻辑起点,深浅有度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一、“深”:教师要有深刻的课程观,对知识结构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在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中,小学学段是“螺旋上升”的起点。

当前,小学思政课教学多以学科教师兼任为主,其课程执行能力相对薄弱。

因此,要加强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

这要求思政教师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六要”基础上,必须具有二“深”:一是“深刻”的课程观——教师必须坚定信仰,铭记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实现价值引领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二是对学科知识结构“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思政课一体化教学设计需要教师具备系统的知识结构、对教材知识具有完整性理解。

在小学阶段开展劳动教育,尤其需要关注为什么要在小学开展劳动教育这个问题。

长期以来,小学阶段对劳动启蒙教育的价值认识是不够的。

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展劳动教育,就是要通过科学、有序地设计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在少年儿童中弘扬劳动精神,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让他们长大后能够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真正成为人格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我国中小学

在我国中小学

2008/5月号在我国中小学,德育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凡是智育和体育囊括不进去的都放在德育里面,而对其形成起关键作用的实际上是行政部门下发的大量文件中对德育内容的明确规定。

比如,《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明确规定:“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德育作为政策事实和中小学德育的实践样态虽然屡遭争议,但是,在现行政治体制下,这是暂时无法改变的事实。

既然如此,如何促使其在现有状态下实现多样化内容的协调共存,推动大德育作为中国特色政策模式的不断完善,以及作为学校德育实践取向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就变得相当重要。

一、长期以来大德育概念的政策检讨“课程政策之所以多规范教的内容,而非教的方法,乃是因为政策制定的政治环境有朝向短期、简化、低成本解决以制造成功征兆的压力。

若要影响教学可能要长期、高成本,但是却很少有立即的政治效益,况且,教学也被认为是教师的专业范围;而课程内容的订定却不需很长的时间,又能即时彰显某些意图与象征性。

”[1]可能出于类似的考虑,不能控制你怎样去想,却可以通过强调特定的内容让你去想什么,并“立竿见影”地让别人感觉到某些方面受到了强烈重视,所以,德育内容成为德育政策关注的重点,经常会根据社会与教育的需求不断补充“新”内容,以显示德育政策对存在问题的充分关注,从而导致德育内容不断增加与膨胀。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人们的价值观念愈益多样化,大德育背景下的德育政策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方面,尽管大德育包含的各项内容之间的确存在着诸多紧密联系,它们对学生的和谐全面发展都极为重要,但是他们各自之间的界线并非泾渭分明,它们之间的联系更不是很清楚的,这无疑影响了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有效落实;另一方面,由于中小学德育几乎是一个无所不包、极度泛化的概念,这实际上也在消解德育本身,解构德育发挥自身独特作用的空间。

因此,对大德育的概念人们一直有所争议,尚无明确的最大德育反思:一种基于德育政策视角下的实践建构*张晓东(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13)*本文系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十五”规划(教育类)国家青年基金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小学德育政策分析”(批准号:CEA050039)的研究成果。

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通用密码”

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通用密码”

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的“通用密码”作者:张晓东来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 2019年第8期张晓东【关键词】学校特色;课程建设;策略【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59-0079-02【作者简介】张晓东,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13)研究员,博士。

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已经成为基础教育课程发展的重要时代主题,因为关注的是“特色”,所以相当多的课程建设者把“不同”“差异”“个别”当作普遍追求。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课程建设总体来说“同”远远大于“异”,因为育人目标、课程标准、课程要求大体是一致和稳定的,尤其要反对为了特色而特色的课程建设误区,所以,特色课程看起来是“多”,实际在课程背后却显示出不变的“一”。

“一”与“多”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课程哲学命题,“多”更重要的是呈现出外在的课程形象,“一”则折射出课程的内在机理。

课程机理具有概括性和抽象性,体现了课程思维的深度和品质,更能够为其他学校所借鉴和迁移。

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江苏省常熟中学、扬州市第一中学、沛县湖西中学都从所在地的地域文化出发,建构了属于他们的具有本地印迹的校本课程,表面上看似每个学校的课程都不同于别的学校,仔细思考却可以发现其中隐藏在课程背后的“通用密码”,这个“通用密码”才具有更为重要的课程建设意义与价值。

密码之一:身边资源特色课程建设离不开丰富的、可以便捷开发的课程资源,这四所学校都从学校所在地域的资源出发进行课程开发,雨花台中学的雨花石、湖西中学的武术传统、常熟中学的虞山文化、扬州第一中学的地方工艺美术,这些都是他们身边的资源。

从身边的资源出发不仅可以减少成本,还与学生日常的生活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把抽象的知识符号变为具有生命气息的学习世界,可以让课程深深浸润于本土文化,教师开发课程的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降低。

当然,这么说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更加开阔的课程视野,不能跨时空地利用资源,甚至把全世界都作为学生的课程资源,而是如果连就近的资源都不能用好,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课程资源浪费,也让学生失去了对家乡的感知与把握,会造就一些缺少家乡情怀和失根的下一代。

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关于提高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关于提高小学德育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几点思考

德育与管理DeYuYuGuanLi教师·TEACHER2019年4月Apr.2019021一、让生活资源成为德育课程课堂教学的发动机陶行知说:“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教育的逻辑起点是生活,道德与法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都指出,教育要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让我们的教学活动“生活化”呢?笔者认为需构建“生活(导入)—教学(生活化)—生活(回归)”的教学模式。

“从生活中来”,即课前引入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使学生的学习从熟悉的生活场景、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切入,使课堂尽量成为学生感悟、体会、反思、提升的场所。

接下来是“到生活中去”,学生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以及体悟到的道德观念运用于生活实际,为其学会生活、学会做人、适应社会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我们的校园》这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教室去参观校园的花圃、操场、食堂、宿舍、橱窗、展板、校训以及各个功能室等。

通过参观,一年级学生可感受学校的特色和文化内涵,增强对学校的亲近感。

通过参观,学生们对学校各个地方也有了直观的认识,知道如果受了伤可以去医务室找那里的教师,如何去食堂吃饭,午饭后怎么去寝室休息,等等。

二、建立“激励”“监督”双机制让学生“动”起来要想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真正将其习得的知识与道德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单单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

课堂上学生提高了认识,生活中还要用实践来检验。

一方面要靠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激励”“监督”双机制让学生“动”起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从而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其适应社会、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打下基础。

(1)完善激励机制,让学生的付出与努力得到肯定与满足。

有些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一定的激励机制。

比如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的习惯养成。

笔者所任教的班级结合学校的德育活动“弯腰行动”开展了班级“环保小卫士”评选活动。

可能与可行:班主任的五项修炼

可能与可行:班主任的五项修炼

可能与可行:班主任的五项修炼作者:张晓东来源:《江苏教育.班主任》 2016年第10期张晓东【摘要】班主任是陪伴学生成长的重要伙伴,也是育德的核心力量,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工作者群体,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班主任要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作用,需要德性修养和专业能力的提升,并不断地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哲学思考;读懂儿童;问题牵引;方式转换;德行提升【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0-0016-02【作者简介】张晓东,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中心(南京,210013)副主任,博士、研究员。

班主任是陪伴学生成长的重要伙伴,也是德育的核心力量,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德育工作者群体,对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而就每一个学生的完整成长来说,“谁要是把自己单纯地局限于学习和认知上,即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那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

”[1]因此,如果想要超越简单的知识维度,实现对儿童完整生命的成全,让学生成为一个大写的、有尊严的“人”,班主任就需要努力加强德性修养,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并不断地丰厚内在的文化底蕴,才能发挥其应有的育人价值和作用,否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的道德成长,反而会有碍于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

一、哲学思考教育学的本质是人学,而哲学就其根本而言也是人学,在“人”这个基点上,教育学与哲学是相通的,两者的存在都是为了让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实现人性的不断完满,而且,从学科发展的最初源头来说,哲学是一切学科的母学科,当然也应该成为教育学的上位导引,这样就可以帮助教育学进行更为深入的本体性考察,进一步明确教育发展的方向和定位。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杜威才说:“我们能给哲学下的最深刻的定义就是,哲学就是教育的最一般方面的理论。

”[2]哲学是对人生的系统反思,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大视野和大智慧,是对更好教育生活的不懈期盼和追求,是整个教育跃迁的思想源泉和不竭动力。

德育的真谛在真实

德育的真谛在真实

德育的真谛在真实
张小东
【期刊名称】《中国青年研究》
【年(卷),期】2010(000)005
【摘要】@@ 今年一开春,网络上纷纷嚷嚷地热炒两个孩子关于感谢的话题,一个是盛大集团总裁唐骏和9岁女孩林妙可在一个电视节目中的谈话.唐骏问林妙可:"你得了这个奖,想说一点什么呢?"林妙可说:"我感谢祖国、感谢胡爷爷,感谢所有的一切."
【总页数】1页(P1)
【作者】张小东
【作者单位】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创新德育手段践行德育真谛 [J], 郭深
2.精心构建德育体系用心守望德育真谛 [J], 恽金花
3.师生合作的真实研究:习作教学的真谛 [J], 陈群
4.解析德育——爱的真谛——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创新初探 [J], 徐创瑜
5.推真实科学探究品科学方法真谛 [J], 邱菊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学校文化建设中问题意识缺失的反思与建构

学校文化建设中问题意识缺失的反思与建构

学校文化建设中问题意识缺失的反思与建构张晓东【摘要】学校文化建设与教育实践者对面临问题的探索与解决休戚相关,因为所有的发展与进步总是在发现与解决问题中前进.我们要进一步增强问题意识,学会选择需要解决的问题,将问题解决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从学校自身实际出发,在文化层面、更高水平地逐步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也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独具个性的学校文化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期刊名称】《当代教育科学》【年(卷),期】2010(000)012【总页数】3页(P10-12)【关键词】学校文化;问题意识;选择原则【作者】张晓东【作者单位】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正文语种】中文随着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推进,文化建设成为中小学校的热门话题。

许多学校都以文化建设来提升办学品位,进而形成学校的个性化发展状态。

但是,在现实中却存在着不从学校实际出发,缺乏问题意识,将文化建设当成一种时尚,为文化而文化的异化倾向。

我认为文化建设与教育实践者对学校面临问题的探索与解决休戚相关,因为所有的发展与进步总是在发现与解决问题中前进,所以,学校文化建设应该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从文化层面、更高水平地逐步解决学校发展中的重点与难点问题,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满生命张力的、内生性、个性化的学校文化才会自然而然地形成。

学校文化追求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内涵极为丰富,需要关注的方面很多。

但是,就目前中小学校文化建设现状而言,我觉得有三个方面值得着力关注。

(一)坚守符合教育本真的价值追求与立场价值观是指导所有态度和行为的根本要素,直接决定着学校文化建设的方向和路径。

在当下的多元化开放社会,不同的价值发生激烈碰撞,工具理性经常左右人们的选择,如不进行深入的思考,就会因为急功近利和目光短浅而忘记真正属于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忘记学校在社会中应负的责任,忘记学校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价值。

这样一来,学校文化就会异化,建设方向一定是有所偏颇的。

价值澄清:校本课程若干关系辨析

价值澄清:校本课程若干关系辨析

价值澄清:校本课程若干关系辨析张晓东【摘要】原本作为课程改革新生事物的校本课程已经成为学校课程实践的熟面孔,对于许多热衷于开拓新领域的人来说早已失去了吸引力,关于它的讨论也不再成为高度关注的话题,但是,对于校本课程的理性认知并没有达到较为完善的理想状态, 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误区和问题,通过不同维度的多重关系思考,可以形成对校本课程更为确切的把握,真正推动校本课程的深入展开,发挥校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育人价值和成长功能.【期刊名称】《江苏教育(教育管理版)》【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4页(P21-24)【关键词】校本课程;价值澄清;丰富内容;发展儿童;亲近教师【作者】张晓东【作者单位】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发展中心江苏南京 21001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423.3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改革中的新鲜事物已经成为常态化的实践,校本课程就是这样一张“熟面孔”。

对于许多热衷于开拓新领域的人来说早已失去了吸引力,关于它的讨论也不再成为高度关注的话题,但是,对于校本课程的理性认知并没有达到较为完善的理想状态,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误区和问题,通过不同维度的多重关系思考,可以形成对校本课程更为确切的把握,真正推动校本课程的深入展开,发挥校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育人价值和成长功能。

校本课程是由学校根据学生需求自主开发的课程,相对于统一性很强的国家课程来说,它的出现是为了改善原有课程过于单一化的弊端,给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课程平台,增强课程对不同个性特点儿童的适切性,拓宽学生的课程成长空间,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词表达就是“私人定制”。

因此,如果说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校本课程应该有和它们不一样的鲜明特征,那么这个特征对于课程本身来说则意味着丰富性,而对于学生来说则意味着选择性。

无论是丰富性还是选择性都要求开设校本课程要有一定的数量,数量太少选择性太弱,则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课程选择需求,达不到校本课程的应有教育价值。

高校德育的几个逻辑前提

高校德育的几个逻辑前提

高校德育的几个逻辑前提
于玉宏
【期刊名称】《创新与创业教育》
【年(卷),期】2014(5)6
【摘要】高校德育是人与人之间关于人类世界和自然世界的基本认识的交流与对话,根本目的是让学生知善懂道,起点是分析人的本质,基本原则是遵守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德育原则,基础是对基本人类文明的学习与认知。

德育的目的、起点、原则、基础,是高校德育的逻辑前提,只有对这几个德育逻辑前提的充分理解和把握,高校德育才能真正有效地展开,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结果。

【总页数】4页(P9-12)
【作者】于玉宏
【作者单位】甘肃政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10
【相关文献】
1.论高校德育的几个基本问题
2.高校德育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强化的几个方面
4.论影响高校德育效果提升的几个因素
5.论影响高校德育效果提升的几个因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思政:建设全面育人的价值高地

大思政:建设全面育人的价值高地

大思政:建设全面育人的价值高地作者:张晓东来源:《江苏教育·教师发展》2021年第11期【摘要】教育是充满着价值的生活世界,而且,教育的重要而本质性的目的就是进行价值塑造和价值传递。

因此,思政课必须以“大思政”为旨向,突破自身的课程边界,在对学生的价值培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功能,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奠定鲜明的价值基础,提供可以依据的价值准绳,努力建设全面育人的价值高地。

【关键词】大思政;全面育人;价值高地【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83-0012-05【作者简介】张晓东,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210036)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着重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

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

”“大思政课”是对全体学生和全体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这不仅是对思政课的准确定位,更是进一步明确了基于思政课的学校德育发展的基本取向。

我觉得,“大思政课”最重要、最核心的“大”,是“价值之大”。

正如俞吾金所言,“人的社会存在不能归结为认识,人生活在一个意义的世界中,一个价值的世界中”[1],教育同样是充满了价值的生活世界,而且,教育的重要而本质性的目的就是进行价值塑造和价值传递。

因此,思政课必须以“大思政”为旨向,突破自身的课程边界,在对学生的价值培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功能,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奠定鲜明的价值基础,提供可依据的价值准绳,努力建设全面育人的价值高地。

一、丰富学校精神,重塑学生理想信念,整体建构价值体系“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

小学课程思政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

小学课程思政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

小学课程思政的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
张晓东
【期刊名称】《江苏教育》
【年(卷),期】2023()1
【摘要】课程思政源于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教育的重大战略举措。

在小学阶段开展课程思政,就是要强调立德树人,强化学科育人,要进行有价值导引的系统性课程谋划。

【总页数】6页(P6-10)
【作者】张晓东
【作者单位】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专家指导委员会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1
【相关文献】
1.课程思政:内涵、时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2.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内涵、依据与实践路径
3.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内涵、依据与实践路径
4.新时代体育类专业课程思政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究
5.新时代地方文化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内涵与实践路径——以“千鹤妇女精神”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 素养提升:教师的德性支撑
深度阅读: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敬畏教育:用爱找回失落尊严 内在探寻:别人拿不走的东西 执着态度:在行动中实现梦想
谢谢大家!
完整的人:学校道德教育的逻辑起 点
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张晓东
一、 亲近道德:重要的人学视角
核心:善恶判断(本真坚守) 外显:行为表征(具体可见) 内在:良好品质(提炼升华) 旨向:更好生活(自成目的)
二、 积极作用:人的可能生成
丰富不同个体的生命意义 提升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 构筑充满理想的精神高地 彰显中华民族的本土文化 道德功能的无限与有限!
பைடு நூலகம்
三、 外部压力:人的狭隘境况
金钱尺度的随意扩展 没有标准的生活选择 令人担忧的社会冷漠 弱势群体的艰难生存
四、 内在困境:忧虑的现实迷失
受到功利驱使左右 育人目标异化残缺 生活空间单一僵化 人际交往庸俗纠结
五、 系统设计:重要的变革思路
学会改变自身思维 避免简单零敲碎打 提炼校本育德主张 形成实践转化之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