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用生物制品保管与使用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兽用生物制品保藏、运输管理和相应的应急预案制度

兽用生物制品保藏、运输管理和相应的应急预案制度

兽用生物制品保藏、运输管理和相应的应急预案制度1、兽用生物制品保藏管理。

(1)兽用生物制品必须按其温度要求分别储存再相应的冻库中,要求摆放整齐,疫苗与库壁,疫苗与疫苗间应留有1-2cm的空隙,并按品种、批号分类存放。

(2)冷库运行应符合兽用生物制品的存储温度要求,并配备温度计用于监测冷库温度。

其中,冷藏库温度应为2~8℃,低温库温度为-15℃以下。

(3)对兽用生物制品,仓管员应执行“先产先出”和按批号发货的原则发货。

(4)于每天上班后(上午9:00左右)和下班前(17:00左右),仓管员对冻库温度进行检查记录,确保兽用生物制品储存温度控制在冷藏库温度应为2~8℃,低温库温度为-15℃以下的正常范围内,湿度控制在45%—75%之间。

同时,仓管员因故外出不能进行日常监测时,要做好交接班。

(5)冷库制冷设备、发电机等冷链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查、保养,确保冷链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如实登记每次检查、保养情况。

2、兽用生物制品保藏应急预案(1)冷链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应及时报告企业负责人和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迅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修理,及时排除冷链设备异常或故障,非专业技术人员不得随便拆卸。

(2)如遇到停电,仓管员要立即启用备用发电机,确保兽用生物制品的存储温度不超出规定范围,保证疫苗效价。

同时,及时告知企业负责人和质量管理机构负责人处理情况,确保停电对兽用生物制品影响降到最低。

(3)如果温度超出规定范围(冷藏库温度应为2~8℃,低温库温度为-15℃以下),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温度过高,应及时降温;温度过低,应及时升温;湿度超过75%,应及时将干燥剂放入冷库;湿度低于45%,应用湿度擦拭冷库内壁,直到温湿度达到正常范围为止,并如实记录。

同时,应迅速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修理,及时排除冷链设备异常或故障。

下页有内容3、兽用生物制品运输管理。

(1)搬运、卸装兽用生物制品应轻拿轻放,严格按照外包装图文标志要求堆放和采取防护措施。

使用兽用生物制品的注意事项

使用兽用生物制品的注意事项

使用兽用生物制品的注意事项1、使用前,应仔细查阅使用说明书与瓶签是否相符,不符者严禁使用并及时与厂方联系。

明确装量、稀释液、稀释度、每头剂量、使用方法及有关注意事项。

应严格按说明书要求使用,以免影响效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使用前,应了解药品的生产日期,失效日期,储运方法及时间,特别注意是否因高温、日晒、冻结、长霉、过期等造成药品失效的各种有关因素。

见玻璃瓶裂纹,瓶塞松动,以及药品色泽物理性状等与说明书不一致的药品不得使用。

3、各种生物药品储运温度均应符合说明书要求,严防日晒及高温,特别是冻干苗,要求低温保存,稀释后更易失效,用冷水降温,亦应在四小时内用完。

氢氧化铝及油乳剂苗不能结冻,否则,降低或失去效力。

4、预防注射过程应严格消毒,注射器应洗净,煮沸,针头应逐头更换,更不得一只注射器混用多种疫苗。

吸药时,绝不能用已给动物注射过的针头吸取,可用一灭菌针头,插在瓶塞上不拔出、裹以挤干的酒精棉花专供吸药用,吸出的药液不应再回注瓶内,吸药前,先除去封口的胶蜡。

并用70%的酒精棉花擦净消毒。

注射部位应剪毛消毒,否则将引起事故,免疫弱毒菌苗前后10天内不得使用抗菌素及磺胺类等抗菌抑菌药物。

5、液体疫苗使用前应充分摇匀,每次吸苗前再充分振摇;冻干疫苗稀释后,充分振摇,必须全部溶解,方可使用。

吸苗前亦应充分摇匀,以免影响效力或发生不安全事故。

6、使用抗病血清,应正确诊断,早期治疗。

血清应先少量注射,半小时后无过敏反应,再按规定使用,如发生过敏反应及时注射肾上腺素急救。

弱毒活疫苗,一般均具有残余毒力,能引起一定的免疫反应,尤以敏感动物为甚,在首次使用地区或对良种动物,可能引起严重反应,正在潜伏期的动物使用后,可能激发病情甚至引起死亡,为此,在全面开展防疫之前应对每批苗进行约30头畜禽的安全试验,并观察14天,尤为纯种动物,更应慎重使用。

确认安全后,方可全面展开防疫。

使用完的废弃物(瓶、针头、药棉)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关于兽用生物制品保存、运输管理与紧急应对预案的制度

关于兽用生物制品保存、运输管理与紧急应对预案的制度

关于兽用生物制品保存、运输管理与紧急应对预案的制度1. 目的为确保兽用生物制品(以下简称“制品”)的质量安全,保障动物防疫工作有效开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从事兽用生物制品生产、经营、使用、监督管理的单位和个人。

3. 保存管理3.1 基本要求- 制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清洁卫生的场所。

- 制品的存放温度应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一般情况下,不应超过2℃~8℃。

- 制品应按照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分类存放,并有明显标识。

- 存放制品的容器应材质稳定、密封性能良好。

3.2 特殊管理- 如制品为冷冻制品,应使用专用冰箱或冷库,并保持恒温。

- 如制品为活疫苗,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采取生物安全措施。

4. 运输管理4.1 基本要求- 运输过程中应确保制品不受阳光直射、高温、低温等影响。

- 使用专用的冷藏车、保温箱等设备,并保持制品在规定温度范围内。

- 运输途中,应定期检查制品的温度,并做好记录。

4.2 特殊管理- 如制品为活疫苗,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要求,采取生物安全措施。

- 运输途中发生紧急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制品质量安全。

5. 紧急应对预案5.1 制品质量异常- 如发现制品有质量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销售,并报告相关部门。

- 对异常制品进行封存、隔离,并等待相关部门的处理意见。

5.2 运输途中事故- 发生运输事故时,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 对受影响制品进行质量评估,并报告相关部门。

5.3 疫情应急- 如发生突发动物疫情,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要求,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开展疫情调查、控制和预防工作。

6. 监督管理- 各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兽用生物制品保存、运输和使用的监督管理。

- 兽用生物制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确保制品质量安全。

兽用生物制品的仓储、运输流程及紧急应对预案的管理

兽用生物制品的仓储、运输流程及紧急应对预案的管理

兽用生物制品的仓储、运输流程及紧急应对预案的管理1. 引言兽用生物制品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动物疾病或者改变动物生产性能的兽药。

这些制品包括疫苗、血清、诊断液、生物活性制剂等。

由于其特殊的生物活性,这些制品对仓储和运输条件有特殊的要求。

本文档旨在详细说明兽用生物制品的仓储、运输流程及紧急应对预案的管理。

2. 兽用生物制品的仓储管理2.1 仓库环境要求- 温度:应控制在2°C至8°C之间,以保证制品的活性不受影响。

- 湿度:应控制在45%-70%之间,避免制品受潮。

- 光照:应避免直射阳光,以减少制品的降解。

- 通风:保持仓库空气流通,避免霉菌滋生。

2.2 仓储操作要求- 制品应按照其特性和有效期进行分类存放,以确保制品质量。

- 应定期对仓库进行清洁和消毒,避免细菌和病毒的污染。

- 应建立详细的库存记录,包括制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有效期、数量等信息,以便进行有效的库存管理。

3. 兽用生物制品的运输管理3.1 运输工具要求- 应使用专业的冷藏运输车辆,确保运输过程中温度的稳定。

- 应使用专业的冷链设备,如冰袋、冰盒等,以保持制品的活性。

3.2 运输操作要求- 应根据制品的特性和有效期制定合理的运输路线和时间,以减少制品的降解。

- 应在运输过程中定期检查冷链设备,确保温度的稳定。

- 应建立详细的运输记录,包括制品的名称、数量、起始地、目的地、运输时间等信息,以便进行有效的运输管理。

4. 紧急应对预案的管理4.1 应急预案的制定- 应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制品的泄漏、丢失、损坏等情况的处理程序。

- 应定期对应急预案进行培训和演练,以确保所有人员都能熟悉和掌握应急预案的执行。

4.2 应急响应措施- 一旦发生制品泄漏、丢失或损坏等情况,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进行应急处理。

- 应立即通知相关部门,如质量管理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等,进行协助处理。

- 应详细记录应急处理的过程和结果,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改进。

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

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确保兽用生物制品的安全、有效使用,维护兽类生长和健康,规范兽用生物制品的管理和使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兽用生物制品的管理和使用。

三、管理要求1.兽用生物制品的购买1.1兽用生物制品的购买应选择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生产企业或具备一定资质的经销商;1.2购买时应查验产品信息,确保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符合要求,并留存购买凭证;1.3禁止购买过期或无法辨识生产日期的兽用生物制品。

2.兽用生物制品的保管2.1兽用生物制品应存放在符合相关标准的储存条件下,避免受潮、变质或遭到其他不良影响;2.2兽用生物制品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有效期等信息,并定期检查产品包装完好性,并与实际存放记录相符;2.3低温存储的兽用生物制品应设有温度记录器,定期检查和记录温度,确保温度符合要求;2.4高温或光线敏感的兽用生物制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禁止日晒或暴露在高温环境中。

3.兽用生物制品的使用3.1使用兽用生物制品前,应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了解产品的适用范围、用法用量等信息,并按照要求进行操作;3.2兽用生物制品的使用应严格按照生产企业或相关国家标准的指导要求进行,不得擅自变更使用方法或剂量;3.3使用兽用生物制品前,应仔细观察产品外观和质地,如发现异常或怀疑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部门或企业;3.4对于需要注射的兽用生物制品,应严格遵守注射器具的消毒、使用和废弃等相关规定。

4.兽用生物制品的追溯4.1各单位应建立兽用生物制品的使用记录,包括产品名称、批号、使用日期、使用量等信息,并留存相关凭证;4.2兽用生物制品的异常使用情况或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或企业,配合进行调查和追溯。

5.兽用生物制品的废弃处理5.1废弃的兽用生物制品包装物应分类处理,如废纸箱应放入纸类垃圾桶,塑料瓶应放入塑料垃圾桶等;5.2废弃的兽用生物制品容器应洗净后分类处理,如玻璃容器应放入玻璃垃圾桶,塑料容器应放入塑料垃圾桶等;5.3废弃的兽用生物制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安全处理,禁止随意丢弃或混入一般垃圾。

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精选

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精选

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精选兽用生物制品是指用于兽医临床药物治疗、预防、疫苗接种等用途的生物制品,如兽用疫苗、兽用血清、兽用免疫制剂等。

由于兽用生物制品的特殊性和风险较高的特点,其管理制度对于保障兽医临床实践的安全、有效是至关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兽用生物制品管理制度的精选内容,供参考。

一、兽用生物制品档案管理制度1.确定兽用生物制品档案的建立、完善和保管负责人;2.明确兽用生物制品档案的内容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批号、有效期、生产厂家、质量证书、销售记录等;3.规定兽用生物制品档案的查阅、借阅和复印权限;4.制定档案信息的更新、销毁和保密措施;5.明确兽用生物制品档案应随产品追溯系统一同建立和管理。

二、兽用生物制品采购管理制度1.设立兽用生物制品采购管理委员会,负责采购计划的制定和采购流程的监督;2.明确兽用生物制品采购流程,包括需求申请、招标公告、竞争性谈判等;3.设立兽用生物制品供应商管理制度,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和供应能力评估;4.建立兽用生物制品采购合同审查机制,确保合同内容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5.规定兽用生物制品采购过程中的验收标准和程序。

三、兽用生物制品储存管理制度1.确定兽用生物制品储存的专门场所和设施要求;2.建立兽用生物制品的接收、检查和贮存标准和程序;3.规定兽用生物制品的分类储存和采取不同温度控制措施;4.制定兽用生物制品储存温度监测和记录制度;5.制定兽用生物制品库存管理制度,包括进销存的记录和调配等。

四、兽用生物制品使用管理制度1.设立兽用生物制品使用管理委员会,明确负责人和成员的职责;2.制定兽用生物制品使用的审批和申请流程;3.建立兽用生物制品使用档案,包括用量、用途、使用者等信息;4.明确兽用生物制品的使用规范和操作程序;5.制定兽用生物制品不良反应的报告和处理制度。

五、兽用生物制品废弃物处理管理制度1.设立兽用生物制品废弃物处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2.建立兽用生物制品废弃物分类和集中处理机制;3.规定兽用生物制品废弃物的收集、运输、处置标准和程序;4.制定兽用生物制品废弃物处理记录和报告制度。

兽用生物制品的保管、运输操作及应急预案管理

兽用生物制品的保管、运输操作及应急预案管理

兽用生物制品的保管、运输操作及应急预案管理1. 兽用生物制品的保管1.1 保管环境- 兽用生物制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环境中。

- 储存温度应控制在2℃至8℃之间,以确保制品的稳定性。

-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以防止制品降解。

1.2 包装与标识- 在接收兽用生物制品时,应仔细检查包装是否完好无损。

- 确保包装上标识清晰,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批号等信息。

- 使用适宜的包装材料,避免制品受到撞击、挤压或温度变化的影响。

1.3 分类与储存- 根据制品的种类和性质,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储存。

- 不同品种的制品应分开存放,以防止交叉污染。

- 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制品的新鲜度和有效性。

2. 兽用生物制品的运输操作2.1 运输工具- 选择适宜的运输工具,如冷藏车或保温箱,确保运输过程中温度的稳定性。

- 运输工具应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性能良好。

2.2 温控与监测- 在运输过程中,应使用温度计或温湿度记录仪实时监测制品的温度。

- 避免温度波动过大,以免影响制品的质量。

2.3 装卸操作- 在装卸兽用生物制品时,应轻拿轻放,避免剧烈撞击或挤压。

- 确保制品在装卸过程中不受阳光直射和高温影响。

3. 应急预案管理3.1 应急预案的制定- 根据兽用生物制品的特性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应急预案。

- 应急预案应包括紧急情况下的联系方式、应急处理流程、责任人等。

3.2 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 对相关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培训,确保他们了解应急处理流程和操作方法。

- 定期进行应急预案的演练,以提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3.3 紧急情况的处理-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按照流程进行处理。

- 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情况,并采取措施减轻损失。

4. 记录与追溯- 兽用生物制品的保管、运输操作应做好详细记录,包括时间、温度、责任人等。

- 建立制品追溯系统,确保制品的可追溯性和质量安全。

5. 结语兽用生物制品的保管、运输操作及应急预案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需要我们严格遵守相关规定和标准,确保制品的质量安全,为动物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兽用生物制品的保管、运输操作及应急预案管理

兽用生物制品的保管、运输操作及应急预案管理

兽用生物制品的保管、运输操作及应急预案管理一、保管操作1. 确保保管区域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如有必要,进行改造和调整。

2. 设立专门的保管区域,确保生物制品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3. 制定详细的保管操作规程,包括存放温度、湿度要求、容器标识等。

4. 定期进行保管区域的清洁和消毒,确保无害微生物的存在。

5. 对于易腐烂或易变质的生物制品,要进行特殊保管措施,如冷藏或冷冻。

6. 对于有毒有害的生物制品,要进行特殊防护措施,确保安全操作。

二、运输操作1. 制定详细的运输操作规程,确保生物制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2. 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和包装材料,确保生物制品的稳定性和防护性。

3. 对于易腐烂或易变质的生物制品,要进行冷藏或冷冻运输。

4. 对于有毒有害的生物制品,要进行特殊防护措施,确保安全运输。

5. 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震动、碰撞和温度变化等因素对生物制品的影响。

6. 运输过程中要定期检查生物制品的包装完整性,确保无泄漏和破损现象。

三、应急预案管理1. 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应对和处理。

2. 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情况,制定相应的预案和处置措施。

3. 建立应急通讯机制,确保与相关部门和人员的有效沟通和协调。

4. 进行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和意识。

5. 定期评估和更新应急预案,确保其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6. 对于应急事件的发生要及时报告和记录,并进行事后分析和总结。

以上是兽用生物制品的保管、运输操作及应急预案管理的基本要点,通过遵守相关规程和制定明确的操作流程,能够有效保障生物制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024年养殖场兽药使用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养殖场兽药使用管理制度(二篇)

2024年养殖场兽药使用管理制度一、为了规范使用兽药、器械及生物药品的采购保管、使用,减少药物流失和浪费,特制定本制度。

二、保管员在新购药品、器械时,依据____查清件数,根据产品保管要求分类存放。

如有近期药品及时通知技术部,过期药品报财务注销。

三、建立用药申报制度1、各生产区兽医主管到总药房取药,常规药品由总药房做计划,由公司采购。

专项疫苗、贵重药品、特殊药械等报公司技术部安排采购,如不能采购,必须在____天内反馈给猪场技术管理部说明情况。

2、除公司外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采购药械,如特殊情况必须经公司分管经理批准。

四、各车间取药必须凭处方取药,由兽医、防疫员开处方,主管兽医签字方可取药,饲养员一律不准随便取药,司药员必须监督执行。

五、领取生物药品,如疫苗、血清、类毒素等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必须用保温箱装取,否则司药员不予领给。

六、所有器械根据生产单元造册,落实到人,药房对车间,必须以旧换新。

各车间必须设有用药登记本,由使用兽医、防疫员填写,兽医主管及时核对药品领取和使用数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七、对一些特殊药品、疫苗空瓶或受污染物品、场地,查清数量,依据要求派专人消毁和无害化处理。

八、兽医、防疫员对每一批新药,新疫苗,用前要做小范围试验,并对生产技术管理部书面上报试验结果,无异常方可大范围使用。

对每次防疫一定做好以下记录:疫苗名称、生产厂家、批准文号,使用猪只的阶段、头数、反应情况等,出现异常及时停止使用,报技术管理部,如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由使用者负责。

九、兽药的使用依照____市《规模化养猪场生产技术规范》标准执行。

十、严禁使用国家《无公害食品、生猪生产使用准则》规定中的禁用药品,严格执行允许使用药品休药期,由兽医主管负责落实,如造成危害,由场长和主管兽医负责解释并承担责任。

十一、以上各项必须严格执行。

养殖场饲料、兽药、添加剂管理使用制度1、使用的饲料和产品应购于非疫区,无霉烂变质,不准使用变质,霉变,生虫及污染的饲料。

关于兽用生物制品的储存、运输及应急预案的管理方案

关于兽用生物制品的储存、运输及应急预案的管理方案

关于兽用生物制品的储存、运输及应急预案的管理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一份关于兽用生物制品的储存、运输及应急预案的管理方案。

该方案将确保兽用生物制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规性,以保护动物的健康和人类的安全。

2. 储存管理2.1 储存环境兽用生物制品应储存在适宜的环境中,确保其质量和活性不受损害。

储存环境应符合以下要求:- 温度控制:根据制品的要求,维持适宜的温度范围,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对制品产生不良影响。

- 湿度控制:维持适宜的湿度水平,防止湿度过高或过低导致制品受损。

- 光照控制:避免直接阳光照射,兽用生物制品应储存在光照受控的区域。

- 通风管理:确保储存区域有良好的通风,防止积聚有害气体或异味。

2.2 储存设备选择适当的储存设备,确保兽用生物制品的储存安全和有效性:- 冷藏设备:用于储存需要低温保存的制品,确保温度稳定和恒定。

- 冷冻设备:用于储存需要极低温保存的制品,确保温度稳定和恒定。

- 干燥设备:用于储存需要干燥环境的制品,防止湿度对制品产生不良影响。

2.3 储存记录建立完善的储存记录系统,记录兽用生物制品的储存情况:- 记录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情况。

- 记录储存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维护记录。

- 记录制品的储存位置、数量和有效期限。

3. 运输管理3.1 运输条件在运输过程中,应保证兽用生物制品不受温度、湿度和其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

确保以下条件:- 温度控制:根据制品的要求,确保运输过程中的温度符合要求。

- 包装保护:使用适当的包装材料,保护制品免受外界冲击和振动。

- 防止污染:避免制品与污染物接触,使用密封包装。

3.2 运输记录建立完善的运输记录系统,记录兽用生物制品的运输情况:- 记录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和包装情况。

- 记录运输车辆或容器的运行状况和维护记录。

- 记录制品的运输路线和运输时间。

4. 应急预案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和意外情况:- 灾害应对:针对火灾、洪水、地震等突发灾害,制定应对措施和紧急撤离计划。

关于兽用生物制品保存、物流管理和应急预案的规定

关于兽用生物制品保存、物流管理和应急预案的规定

关于兽用生物制品保存、物流管理和应急
预案的规定
一、保存规定
- 兽用生物制品应储存在符合卫生要求的专用冷藏设备中,确
保温度在指定范围内。

- 存储区域应保持清洁、干燥,并定期进行消毒。

- 不同种类的兽用生物制品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 标签应清晰明确,包括产品名称、批号、生产日期等信息。

二、物流管理规定
- 运输过程中,兽用生物制品应放置在专用冷藏箱中,确保温
度稳定。

-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剧烈震动和挤压,避免破损和污染。

- 运输车辆应保持清洁,定期进行消毒。

- 运输记录应详细记录每次运输的起止时间、温度记录等信息。

三、应急预案规定
- 兽用生物制品保存和运输过程中出现突发情况时,应及时采
取应急措施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

- 应制定应急预案,包括应急联系人、应急处理流程等信息,并定期组织演练。

- 应急处理人员应接受相关培训,具备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

- 应急预案中应包括兽用生物制品的紧急储存和紧急运输等措施。

以上为兽用生物制品保存、物流管理和应急预案的规定,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减少风险。

兽用生物制品的分类联苗应用及保存方法

兽用生物制品的分类联苗应用及保存方法

兽用生物制品的分类联苗应用及保存方法1.兽用疫苗类:包括常规疫苗和紧急疫苗。

常规疫苗是针对动物常见疾病而生产的,如狂犬疫苗、弓形虫疫苗等。

紧急疫苗是用于应对重大疫情的,如禽流感疫苗、口蹄疫疫苗等。

2.兽用血清类:主要用于治疗动物的特异性疾病,如产蛋家禽血清、乳牛乳房炎血清等。

3.兽用生物制剂类:主要是从动物组织中提取的特殊生理活性物质,如动物胰岛素、胃蛋白酶等。

4.兽用生物制品类:包括兽药、兽医用药和兽用医疗器械。

兽药是治疗动物疾病和促进动物生长、健康的药品,如抗生素、消毒剂等。

兽医用药主要用于动物的临床治疗,如止血贴、皮肤护理药膏等。

兽用医疗器械则是用于动物的手术和诊断等操作的器械,如手术刀、动物诊疗仪等。

联苗应用:联苗是指多种疫苗混合在一起,在同一时间点注射给动物,以提高免疫效果。

常见的联苗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全面联苗,即将多种疫苗同时注射,如复合疫苗;另一种是有选择性的联苗,根据不同动物种类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联苗。

联苗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提高免疫效果、减少注射次数和减少肌肉损伤等方面。

但是在联苗时需要注意疫苗之间的相容性,避免不同疫苗之间的相互干扰。

保存方法:1.温度要求:不同制品要求的温度不同,一般应保存在2-8摄氏度的冰箱中,避免高温和冷冻。

有些特殊制品可能需要低温保存,如冷冻保存或液氮保存。

2.光线要求:兽用生物制品对光线敏感,因此应尽量避免直接阳光照射。

制品一旦开封,应当在避光条件下尽快使用。

3.包装要求:制品的包装应完整无破损,以免造成药品污染。

4.有效期和标记要求:制品的有效期要在保存期限范围内,并且在包装上明确标注有效期和生产日期,方便控制使用时间。

5.储存条件监测:储存兽用生物制品的冰箱或储藏间应定期进行温度调查,确保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除了以上几点要求,制品的取用要注意使用合理的操作程序,避免交叉污染和制品的过度消耗。

关于兽用生物制品的储存和运输优化方案

关于兽用生物制品的储存和运输优化方案

关于兽用生物制品的储存和运输优化方案1. 引言兽用生物制品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动物疾病的疫苗、血清、诊断液、生物活性物质等。

这些制品在兽医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兽用生物制品的稳定性易受储存和运输条件的影响。

本方案旨在针对兽用生物制品的储存和运输环节提出优化措施,确保制品质量和有效性。

2. 储存优化方案2.1 温度控制兽用生物制品的储存温度对其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建议储存温度控制在2°C至8°C之间,以保持制品的最佳状态。

对于特殊制品,如冻干疫苗,还需注意解冻过程中的温度控制。

2.2 湿度控制湿度是影响兽用生物制品稳定性的另一个关键因素。

建议储存环境相对湿度控制在45%至75%之间。

过高或过低的湿度都可能导致制品降解或污染。

2.3 光照控制光照对某些兽用生物制品的稳定性也有影响。

建议在储存过程中避免直接阳光照射,采用遮光或红光灯具。

2.4 通风和空气质量储存环境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空气质量。

避免尘埃、细菌、病毒等污染物进入,以防止制品受到污染。

2.5 包装和标识在储存兽用生物制品时,应确保包装完好无损,避免制品受到物理损伤。

同时,应在包装上标注生产日期、失效日期、储存条件等信息,以便于管理人员进行监控。

3. 运输优化方案3.1 运输工具选择合适的运输工具是确保兽用生物制品稳定的关键。

建议使用带有温度控制系统的冷藏车、保温箱等,以保持制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运输。

3.2 运输路线在安排运输路线时,应尽量缩短运输时间,避免长时间停留高温、高湿地区。

同时,考虑道路状况、交通流量等因素,确保运输过程的顺畅。

3.3 运输过程中的监控在运输过程中,应对温度、湿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制品始终处于适宜的环境中。

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

3.4 运输人员培训对运输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使其了解兽用生物制品的储存和运输要求,提高其在应急情况下的处理能力。

4. 总结本方案针对兽用生物制品的储存和运输环节提出了优化措施,旨在确保制品质量和有效性。

兽用生物制品保藏和运输的全面管理方案

兽用生物制品保藏和运输的全面管理方案

兽用生物制品保藏和运输的全面管理方案1. 引言兽用生物制品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动物疾病或者改变动物生产性能的一类物质。

这类制品包括疫苗、血清、诊断液、生物活性制剂等。

由于其特殊的生物活性,兽用生物制品的保藏和运输要求非常严格。

本方案旨在为兽用生物制品的保藏和运输提供一套全面的管理措施,确保制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2. 兽用生物制品的分类和特性兽用生物制品可以根据其性质和用途分为以下几类:- 疫苗:用于预防动物疾病的生物制品,如菌苗、病毒苗、类毒素等。

- 血清:含有特定抗体,用于治疗或预防动物疾病的生物制品。

- 诊断液:用于检测动物疾病或特定病原体的生物制品。

- 生物活性制剂:含有生物活性物质,用于治疗或改善动物生产性能的生物制品。

兽用生物制品具有以下特性:- 生物活性:制品中的生物活性物质对动物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 稳定性:制品在特定条件下的稳定性和活性对制品的质量至关重要。

- 易受外界影响:兽用生物制品容易受到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妥善保藏和运输。

3. 兽用生物制品的保藏管理兽用生物制品的保藏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根据制品的特性,确保保藏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在适宜范围内。

一般而言,疫苗应在2-8℃的低温环境中保藏,血清和诊断液应在室温(15-25℃)保藏。

- 避光:避免制品受到强烈的光照,尤其是紫外线的影响。

- 防潮:确保保藏环境的湿度控制在适宜范围内,避免制品受潮。

- 标签管理:对制品进行明确的标签管理,包括制品名称、生产日期、有效期、生产厂家等信息,便于管理和追溯。

4. 兽用生物制品的运输管理兽用生物制品的运输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温度控制:根据制品的特性,选择适宜的运输方式,如冷链运输、常温运输等。

- 时限要求:根据制品的有效期和特性,合理安排运输时间,确保制品在有效期内送达。

- 运输工具:选择适宜的运输工具,如保温箱、冰袋等,确保制品在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活性。

兽用生物制品的质量管理制度

兽用生物制品的质量管理制度

兽用生物制品的质量管理制度
1、储存条件:
应配置相应的冷冻和冷藏设备,冻干苗应储存于冷冻室(-15℃以下),灭活苗储存于冷藏室(2-8℃),并做好温度记录。

2、发生停电情况的处理:
①经营过程中一但发生停电,在停电期间不允许打开冰箱进行销售。

②若停电超过4小时,冻干苗应用冷藏箱加冰块密闭转移到有电的冷藏设备中保存,温度控制在0℃以下,有效期降低3个月,并做好记录;灭活苗也应采取相同的方法转移,温度控制在2—10℃,有效期降低3个月,并做好记录。

③如发现冻干苗有熔化萎缩现象,则该批产品作报废处理。

3、销售时应帮助客户用冷藏箱盛放并加冰块密闭运输,运输时间不超过4小时,购买量应控制在1个月的使用剂量。

4、售后的质量控制:
兽用生物制品的使用单位和个人在使用兽用生物制品的过程中,如出现产品
质量及技术问题时,必须及时向县政管理机关报告,并保存尚未用完的兽用生物制品备查。

兽用生物制品使用应注意的事项

兽用生物制品使用应注意的事项

兽用生物制品使用应注意的事项作者:刘振涛来源:《当代畜禽养殖业》 2018年第12期(1)在购买兽用生物制品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该产品说明书的规定进行运输、储存和使用。

要根据本地区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对畜禽进行传染病预防。

预防前应详细了解动物的品种和健康状况,凡患病、体弱、怀孕后期的动物均不宜使用疫苗。

使用前应仔细查阅使用说明和瓶签是否相符,若不同则严禁使用。

明确装量、稀释液、每头(羽)剂量、使用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应了解疫苗的生产日期和失效日期,特别要注意是否因高温、日晒、冻结、长霉和过期等因素造成疫苗失效。

凡瓶子有裂纹、瓶塞有松动、油乳剂疫苗的色泽和物理性状等与说明书不一致的不得使用。

使用疫苗时,所有器具均应严格消毒,注射器不得混用多种疫苗,针头最好逐头(只)更换,家畜注射部位应严格进行剪毛消毒,避免感染。

注射针头长度要合适,确保疫苗注射到位。

(2)进行免疫接种当天,应禁止对禽舍进行消毒。

免疫细菌类活疫苗的畜禽,免疫前后7天不得使用含有抗生素的饲料和药物。

病毒性活疫苗不能与抗病毒类药物同时使用。

冻干疫苗使用时,加稀释液后必须充分摇匀,达到全部溶解,疫苗加稀释液后,应放置在冷暗处,一般在4小时之内用完。

在对较大的禽群进行接种时,疫苗稀释应采取随用随溶解的方法,以免稀释后疫苗存放的时间过长,影响效力。

油乳剂疫苗和氢氧化铝疫苗等在使用前要放置在室温条件下,使疫苗达到室温温度时才可使用,使用时充分摇匀,以免影响效力。

(3)使用抗病血清时,血清应先进行少量注射,无过敏反应后再按规定使用,如发生过敏反应要及时注射肾上腺素进行急救。

使用弱毒活疫苗时,会引起一定的免疫反应,首次使用的地区或纯种动物会引起严重反应,正在潜伏期的动物使用后,可能会激发病情甚至引起死亡。

因此,在防疫之前应对每批疫苗进行约30~50头(只)畜禽的安全试验,并观察7~14小时,确认安全后,方可大群使用。

(4)免疫雏禽和未断奶家畜时,因其免疫机制尚不健全,且有母源抗体的干扰,应注意首免时间,有条件的应进行母源抗体测定,根据母源抗体的消长情况来制定首免日龄。

兽用生物制品储运管理及应急预案制定

兽用生物制品储运管理及应急预案制定

兽用生物制品储运管理及应急预案制定1. 兽用生物制品储存管理兽用生物制品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动物疾病或者改变动物生产性能的兽药。

其储存管理至关重要,以确保制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1.1 储存环境要求兽用生物制品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

储存温度应控制在15-25°C之间,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5%-75%之间。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潮湿环境,以防制品变质。

1.2 储存容器要求储存兽用生物制品的容器应选用不透光、防潮、密封性能良好的材料。

容器应定期进行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等情况。

1.3 储存期限兽用生物制品的储存期限应根据制品的种类、生产日期和有效期限进行合理安排。

一般而言,制品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完毕。

对于有效期较长的制品,应按照先入库先使用的原则进行管理。

1.4 储存安全管理兽用生物制品储存过程中应加强安全管理,防止盗窃、火灾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仓库应安装监控设备,实行24小时监控。

同时,制定火灾、泄漏等应急处理预案,确保储存安全。

2. 兽用生物制品运输管理兽用生物制品在运输过程中,应确保制品的质量和有效性不受影响。

2.1 运输环境要求兽用生物制品的运输过程中,应保持车厢内温度在15-25°C之间,相对湿度在45%-75%之间。

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潮湿环境。

2.2 运输工具要求运输兽用生物制品应选择符合要求的冷藏车或其他适宜的运输工具。

运输工具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和保温性能。

2.3 运输安全管理兽用生物制品运输过程中应加强安全管理,防止制品丢失、损坏或被盗。

同时,制定运输过程中的应急预案,确保制品的安全和有效性。

3. 应急预案制定为应对兽用生物制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制定以下应急预案:3.1 火灾应急预案1. 立即启动火灾报警系统,通知消防部门。

2. 组织人员疏散,确保人员安全。

3. 使用灭火设备进行初期灭火。

4. 转移储存生物制品到安全区域。

5. 对火灾原因进行调查,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兽用生物制品保藏、运输的应急响应流程

兽用生物制品保藏、运输的应急响应流程

兽用生物制品保藏、运输的应急响应流程兽用生物制品是指用于预防、诊断、治疗动物疾病或者改变动物生产性能的兽药,包括微生物制品、血清制品、诊断制品等。

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兽用生物制品在保藏、运输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以保证制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当兽用生物制品在保藏、运输过程中出现紧急情况时,需要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流程,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减轻或避免损失。

以下是一份兽用生物制品保藏、运输的应急响应流程:1. 应急响应团队组建成立一个应急响应团队,负责处理兽用生物制品应急事件。

团队成员应包括公司管理层、质量部门、仓储部门、运输部门、技术部门等相关人员。

2. 应急物资准备根据兽用生物制品的特性和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提前准备相应的应急物资,如冰袋、保温箱、温湿度计、干冰、密封袋等。

3. 应急响应流程3.1 兽用生物制品破损或泄漏1. 立即采取隔离措施,防止制品污染环境和伤害人员。

2. 破损或泄漏的制品应尽快移至安全区域,远离高温、潮湿、光照等不良环境。

3. 根据破损或泄漏的制品类型,采取相应的清理措施,如使用消毒剂、吸水材料等。

4. 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如质量部门、环保部门等,按照相关规定处理破损或泄漏的制品。

3.2 兽用生物制品温度异常1. 立即检查温度异常的原因,如设备故障、外部环境等。

2. 将受影响的制品转移至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中,必要时使用冰袋、保温箱等物资。

3. 对受影响的制品进行追溯调查,了解其流向和用途。

4. 根据制品的特性,评估其安全风险,决定是否需要召回或销毁。

3.3 兽用生物制品受潮或污染1. 立即将受潮或污染的制品移至干燥、清洁的环境中。

2. 对受潮或污染的制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

3. 对受潮或污染的制品进行追溯调查,了解其流向和用途。

4. 根据制品的特性,评估其安全风险,决定是否需要召回或销毁。

4. 后续处理4.1 调查分析对应急事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用生物制品保管与使用注意事项
一.兽用生物制品的概念
兽用生物制品是根据免疫学原理,利用微生物、寄生虫、及代谢产物或免疫产物制备的一类物质,提供相应的疫病诊断,治疗或预防之用。

影响兽用生物制品的质量分2个阶段:首先是生产厂家;但最重要的还是第二阶段,它取决于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的温度、日光和时间等,即要求“运输保存温度要低,使用贮存速度要快,使用时间要短,整个运输、贮存、使用要避避热。

”从兽医预防医学的角度上讲,兽用生物制品的质量保证,在第二阶段显得特别重要,一些中小型规模养殖场(户),由于养殖数量有限,没有经济实力常年聘用专业兽医人员,驻场(户)防疫,治疗动物疫病,因此,绝大多数养殖场(户),往往自充兽医,他们靠着对动物疫病的一知半解,根本无法判别真、伪、劣、优和失效或减效生物制品。

近几年来,我县部分猪场、禽场使用疫苗免疫后仍然发生相应的疫病事例,个别养殖户为此全军覆没,损失惨重。

据调查,今年我县存栏猪和家禽出现不同程度的霉菌中毒事件,有的还造成较大的损失,这在一定的程度上给今年秋防效果带来影响,因为长期吃霉菌的动物,都会存在免疫机能弱化或丧失的问题,如果我们这次秋防抓不住疫苗的质量,这次秋防的效果是不容乐观的,这要引起我们在使用疫苗免疫过程高度注意疫苗质量。

二.兽用生物制品不可忽视的三个构效关系
1生物制品生产日期与使用日期的构效关系,一般情况下:干性活疫(菌)苗在﹣15度条件下保存,级保存期分为1—2年(根据不同厂家的说明)但并不是说在﹣15度条件下保存1—2年得有效期内不减效、不失效。

这里有一个时间构效关系,即在﹣15度保存条件下,使用日期与生产日期时间间隔越长,疫苗的生物效价越低;反过来讲,使用日期与生产日期时间间隔越短,疫苗的生物效价相应高。

举一事例,某厂生产的猪瘟冻干苗说明书,标明在﹣15度条件下保存有效期为12个月,2011年元月份生产的疫苗,在十月份来使用还是在有效期的,但是经8个月的﹣15度条件下保存,疫苗的生物效价已减效60%,一瓶20头剂的疫苗到9月份使用,只能是注射6—8头猪。

如果还按每瓶20头猪的量来免疫生猪,就不可能达到免疫效价的要求。

2保存温度的变化与构效关系
活疫(菌)苗在﹣15度条件下保存,一般保存期为1—2年(根据不同厂家所定)但疫苗由﹣15度条件下保存转移到0—8度条件下保存,它只有6个月的有效期,在25度的常温下保存,最多只有10天,尽管使用日期与生产日期间隔不长,但实际上,该疫苗已减效,或者已经失效,举一事例说明,某厂生产的猪瘟冻干苗为2011年元月份生产,标明在﹣15度条件下保存期为12个月。

某乡防疫站从县局领回这批猪瘟苗,领回时间是8月25号,因十月份要全面进行秋防,并没有将这批疫苗进行冷藏保存,而置于常温下的仓库内,到9月6号进行全面秋防使用,试问下,这批疫苗常温条件下保存10天,是否还能使用,所以运输和使用疫苗应坚持“苗随冰行、苗用”制度
灭活苗除以上述的构效关系外,还存在保存温度越低越会失效的关系,灭活苗应保持在2—8度的条件,保存温度降到0度以下结冰,灭活苗即失去效价灭活苗置于常温下保存会出现分层和密度变质的温度构效,所以保存温度不能或降低。

3疫苗稀释后与使用时间的构效关系,一般而言,疫苗一经稀释,会很快失去效价,应立即使用,特别是气温高于25度的条件下生效更快应立即使用,稀释使用时间越长,效价越低,一般活疫(菌)苗在15度以下稀释,最长只有4个小时,15—25度时只有2个小时,超过25度最长有效时间只有1小时。

三兽用生物制品使用时注意事项
1使用时,应仔细查阅使用说明书与每瓶是否相符合,不相符合的的严禁使用
2使用时,应了解所使用的疫苗的生产日期,生效日期,储运保存方法及时间,特别注意是否曾因高温、日晒、冻结、发霉、过期、断电等现象存在发现以上的疫苗,一律更换新的同类苗。

3使用时,注射用水注入疫苗瓶内,等用水会在无压力的情况下自行注入疫苗瓶,疫苗同时会很快溶解,为不生真空疫苗,否则不得使用。

灭活苗在使用时发现冻结、分层、霉变等现象时,应废弃不用。

4免疫动物时,应保证一禽一针,严格杜绝免疫
5防疫人员在使用疫苗免疫动物过程中应注意自身保护,特别是使用人畜共遇疫苗时,更应注意小心,严格按操作规范,及时做好自身消毒,清洗工作,用完的空疫苗和废弃物,应集中无害化处理。

二0一一年九月一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