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连市环保局妥善应对“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泄漏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引发海洋污染事件情况的通报

合集下载

大连7.16爆炸着火事故

大连7.16爆炸着火事故

管目标
8
7月17日,火势已基本扑灭。当日10时,大连市政府召开新闻 发布会,宣布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现场储油罐的所有阀门全 部关闭,火势基本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管目标
9
管目标
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后海面上大片的油污(7月17日摄)
10
管目标
2010年7月17日,海上清污作业。
11
安监总局、公安部关于“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
应急能能力是否适应?
●供电系统是否稳定可靠?
否紧急关闭,消防系统电动阀门能否远程打开?
●是否所有操作均已制订操作规程?
管目标 ●关键设备、阀门的维护保养是否到位?
●承包商管理是否存在漏洞?
●变更管理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有无海上溢油的应对能力,现有围油栏能否适用,所在港区有无溢油回
收装备及能力?
24
18
安监总局、公安部关于“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
(四)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提高重特大事故的应对与处臵能力。 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厂区和储罐区消防设施的检查,进一步改进管道、 储罐等设施的阀门系统,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有效关闭;进一步加强应急管 理,加强专兼职救援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专项训练,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定 期开展应急演练;加强政府、部门与企业间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设,确保 预案衔接、队伍联动、资源共享;加大投入,加强应急装备建设,提高应对 重特大、复杂事故的能力。 各类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认真研究分析本单位重大危险源情况,建立 健全重大危险源档案,加强监控和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监控系统,确保一 管目标 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响应、快速处臵。与此同时,要加强应急值守,完善 应急物资储备,扎扎实实做好应急管理各项基础工作,切实提高应急管理水 平。

大连石化7.16事故

大连石化7.16事故

起因7月16日14时25分,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厂区内1000万吨常减压蒸馏装置换热器发生泄漏并引起大火。

截止记者发稿时,中石油对外发布声明称,明火已被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未造成环境污染。

据大连石化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事故发生后,公司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关闭进料阀门。

截至18时时,大连石化公司消防支队和大连市消防局已投入数十辆消防车全力扑救,控制火势,周边目前尚没有引起爆炸的因素。

事故现场浓烟滚滚[1]结果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坐落于大连市甘井子区甘井子街道,位于大连市区东北角。

事发当时,从大连市区看过去,东北部天空布满灰色的浓烟,火灾现场周边曾一度实施交通管制。

编辑本段处理情况今天是2011年7月16日。

在2010年7月16日,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大连保税区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发生爆炸,造成原油大量泄漏并引起火灾。

今年发生火灾的地方与去年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仅隔着一道海。

事故善后上次中石油炼化装置事故发生在2011年1月19日上午9时25分,中石油抚顺石化分公司石油二厂也曾突然发生爆炸,并引起大火。

抚顺石化认定爆炸原因系重油催化装置稳定单元发生闪爆所致,爆炸导致1人死亡、2人失踪。

事故现场[2]中石油称,目前,大连石化现场明火已被扑灭,火情得到完全控制,正着手展开清理工作。

中石油第一时间成立事故处置领导小组,采取一切措施确保现场人员安全,确保消防水不流入海,确保不发生次生事故。

中石油副总经理沈殿成已率相关人员赶赴现场。

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生产新区2008年建成投产以来,实现首次开工连续运行3年不检修的长周期运行纪录,当时还赢得了中石油集团“开得起、稳得住”的评价。

事故地情况有炼油厂人士称事发车间刚刚经过检修。

2011年4月份,中石油部分炼厂安排春季检修,包括东北的哈尔滨石化、大连石化,华北的大港石化、呼和浩特石化以及华北石化等;中石油大连石化一个日加工能力200800桶的原油蒸馏装置因停产检修关闭至2011年6月底,每日20万桶炼油装置结束检修,也于2011年7月初重启。

大连7.16事故

大连7.16事故

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
国际储运公司是中国石油大连中石油国际事业公司 (80%股份)与大连港股份公司(20%股份)的合资企业, 成立于2005年9月,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国际储运公司
原油罐区的日常运营和检维修工作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
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负责。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内 建有20个储罐,库存能力185万立方米;周边还有其他单位
21
安监总局7月23日“大型原油储罐安全运行研讨会”有关内容
参会代表,广开言路,提出有关建议措施如下:
●各类化学品的采购,必须提供MSDS; ●加剂操作:必须对“剂”本身、剂对油品质量影响、运行安全等
进行安全评价,对加剂流程、加剂方案进行审查,要有完善的计量、 联锁措施; ●储罐根部阀门的定期开关,以保证灵活好用; ●消防泵:国外一般是一电一柴,双电源并不可靠,建议采用:电 动泵作为主泵,柴油泵作为备用; ●消防水量应考虑加大(此次事故消防水用量达7万立),沿海地 管目标 区应考虑海水作为消防应急水源; ●相邻油库的消防水管网联网,有利于事故状态时的消防水互供; ●海上溢油回收船的配备; ●关键阀门配备贮气罐; ●依地形采用“下沉式罐组”,防止事故扩大;

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辉盛达公司)负责加入原油脱硫剂作业。 辉盛达公司安排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管目标 大连分公司(以下简称祥诚公司)在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
区输油管道上进行现场作业。所添加的原油脱硫剂由辉盛 达公司生产。
13
安监总局、公安部关于“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
管目标
8
7月17日,火势已基本扑灭。当日10时,大连市政府召开新闻 发布会,宣布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现场储油罐的所有阀门全 部关闭,火势基本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作业许可管理暂行规定

作业许可管理暂行规定

3、2011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发生火灾事故。 2011年 16日 中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发生火灾事故。
事故原因是厂区内1000万吨常减压蒸馏装置换热器发生泄漏并引起大火 事故原因是厂区内1000万吨常减压蒸馏装置换热器发生泄漏并引起大火。 1000万吨常减压蒸馏装置换热器发生泄漏并引起大火。
2011年 29日 中石油大连石化七厂储运车间875 875号 4 、 2011 年 8 月 29 日 , 中石油大连石化七厂储运车间 875 号 柴油储运罐起火爆炸。 柴油储运罐起火爆炸。 事故原因是工作人员操作过程中发生静电起火引发
爆炸。 爆炸。
特油安全环保科
第4页பைடு நூலகம்
大连石化爆炸事故
二、吸取的事故教训 通过对“7.16”、“10.24”、“7.16 、“8.29 四起事故 16”、 29”四起事故 通过对“ 16 、 10.24”、 分析,在以下几个方面吸取事故教训: 分析,在以下几个方面吸取事故教训: 1、开展全员、全方位危害因素识别。 开展全员、全方位危害因素识别。 2、开展工作前安全分析。 开展工作前安全分析。 3、加强施工现场监督。 加强施工现场监督。 高风险作业制定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4、高风险作业制定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5、严格执行“六大禁令”,杜绝违章行为。 严格执行“六大禁令” 杜绝违章行为。
特油安全环保科
第5页
大连石化爆炸事故
三、事故处理情况 近日,国务院对中石油在大连市所属企业发生的“ 16 16” 近日,国务院对中石油在大连市所属企业发生的“7·16 输油管道爆炸火灾等4起事故的调查处理报告作出批复, 输油管道爆炸火灾等4起事故的调查处理报告作出批复,认定 起事故均为责任事故。 这4起事故均为责任事故。 起事故涉及的64 64名事故责任人分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 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对4起事故涉及的64名事故责任人分 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中石油董事长、 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中石油董事长、党组书记蒋洁敏被 警告处分;中石油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新华、 警告处分;中石油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李新华、廖永远被记 过处分;中石油股份公司副总裁刘宏斌、 过处分;中石油股份公司副总裁刘宏斌、安全总监贺荣芳被 行政记大过处分;大连中石油国际董事长、 行政记大过处分;大连中石油国际董事长、党委书记张景福 被撤销董事长职务、党内职务;大连中石油国际总经理、 被撤销董事长职务、党内职务;大连中石油国际总经理、党 委副书记孙宏伟,大连中油国储总经理、 委副书记孙宏伟,大连中油国储总经理、党支部书记陈石被 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 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 14名涉嫌犯罪的责任人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 名涉嫌犯罪的责任人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 14名涉嫌犯罪的责任人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 任。

大连7·16油库火灾事故教训及防范

大连7·16油库火灾事故教训及防范

1
大 连
7� 16 油
库 火 灾 事 故教 训 及 防 范


100101)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北京
摘 要: 大连 7 � 16 油库火灾事故暴露出特大型石油库在规范层面存在输油管道和油罐漏 � 油防范 油罐阀门设置 �油罐区分隔 �消防道路设置 �重要设施的安全间距� 消防设施规模� 供电可靠性和油罐操作等八个方面要求不足的问题� 新编国家标准 �石油储备库设计规范� 采取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制定了相应的规定 � 关键词: 特大型油库 事故教训 防范措施 万立方米,形成特大型储油区� 特大型储油区如 果发生极端火灾事故,将产生灾难性的影响,故 在设 计 规 范 时 需 要 采 取 一 些 有 针 对 性 的 防 范 措施 � 设想是 增加 的防范 措施 应遵 循 "有效 � 适 当� 可行 " 的原则 �从国内外已经发生过的石油 库极端火灾事故案例看 ,油库自身的消防设施没 有能力扑救小概率的极端火灾 ( 如大面积流淌火 灾� 大型油 罐全 面积 火灾 � 防火堤 内大 面 积火 灾) , 要求 一个企 业具备 扑救极 端火灾 的能 力, 将使企业付出难以承受的沉重代价 , 扑救极端火 灾只能借助其他企业的消防力量,依靠政府消防 部门的力量�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 公安部联合发布的 �关于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 7 � 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 限公司 " 报� ,这次扑救大连新港油库火灾,消防部门先 后调集了 3 000 余名消防官兵�348 台各类消防车 辆�17 艘海上消防船只参与扑救 ,这样的消防能
� 石油储备库设计规范� ( G B 50737-2011) 将 于 2012 年 5 月 1 日起实施��石油储备库设计规 范 � 是新编国家标准,在编制期间的 2010 年 7 月 16 日, 发生了大连 7� 16 油库火灾事故� 根据国 家安全生 产监督 管理总 局和公 安部联 合发 布的 � 7� 16"输 关于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 " , 此次事故是 油管道爆炸火灾 事故情况的通报 � 事故单位在输油作业时,向原油管道中注入含有 强氧化剂的原 油脱硫 剂,造成输 油管 道内 发生 化学爆炸� 以往油 库输油 管道事 故都 是因 机械 原因或物理性 破裂造 成管道 发生 漏油 事故,但 未酿成灾难性 后果 � 此次 大连新 港油 库火 灾事 故是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道内 部添加 剂发生 化学 反应 爆炸 , 从 现场观察到的情况看 , 爆炸力十分巨大 , 将 100 多米长的管段 炸成碎 片 , 造成大 量原 油泄 漏并 引发大火� 这是新 中国成 立六十 年来 发生 的首 例管道内部爆 炸并造 成严重 火灾 的案 例, 这样 的火灾事故在 世界范 围内也 是十 分罕 见的,属 于极端火灾事 故 � 这次事 故给规 范编 制工 作提 出了新的课题 , 即 如何防 范特大 型油 库极 端火 灾事故� 1 �石油储备库设计规范 � 防范大型油库极端火 灾事故设想 在本世纪初,我国很少有超过 100 万立方米 的特大型石油库,而大连新港油品储存区现在投 用油罐总容量已经达到 975 万立方米 , 在建油罐 总容量 520 万 立方米, 规划拟建油罐总容量 600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大政发〔2017〕34号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大政发〔2017〕34号

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正文:----------------------------------------------------------------------------------------------------------------------------------------------------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防雷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大政发〔2017〕34号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市政府各委办局、各直属机构:为加强全市防雷减灾工作,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国务院令第570号)、《大连市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务院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决定》(国发〔2016〕39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优化建设工程防雷许可的通知》(辽政发〔2016〕79号)等文件规定,现就做好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防雷安全管理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是指油库、气库、弹药库、加油站、加气站、棉麻仓库、粮库、火工品生产与存储、烟花爆竹生产与存储、民爆物品生产与存储、可燃气体生产与存储、化学(工)品生产与存储、合成材料及加工、石油产品深加工等场所。

二、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建设工程的防雷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许可,由气象部门负责,并按照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的原则履行监管责任。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建设工程业主单位要落实建设工程防雷许可制度,确保建设工程防雷装置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并同时投入使用;落实防雷安全主体责任,做好防雷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要落实建设工程防雷安全的主体责任,确保建设工程防雷设计深度与内容、防雷施工工艺与质量均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防雷规范要求。

三、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雷装置,应当每半年检测一次。

大连7.16火灾事故

大连7.16火灾事故
大连新港7.16事故 海上清污行动简介
2019年11月
1、事故基本情况
7月16日18时许, 大连新港附近中 石油输油管道发 生爆炸起火,引 起103号储罐燃烧, 并导致大量原油 溢入海中,造成 海域大面积污染
烧毁的103号储罐
1、事故基本情况
溢油入海位置:大连新港工作船码头7月17日航拍ຫໍສະໝຸດ 片4.2建立专业溢油应急队伍
海上清污作业专业性较强,设备物资操作使用需要经过培训,溢油应 急作业中经常出现设备操作问题,或是不能迅速安装,或是不能正确 使用,或是日常维养不佳,都影响了应急装备设施的有效运转。一些 较为先进的进口收油机一旦发生小型故障,操作人员也无法完成简单 的备件更换和维修。参与应急的广大渔民和志愿者更是缺乏相应的技 能训练,更不具备自我保护意识
随着国家沿海应急装备物资储备力度的进一步加大,建议能建立合适 规模的专业应急队伍,并同时加强对兼职队伍和志愿者的培训,才能 有效发挥专业装备物资的作用
救助打捞部门在此次清污行动中作用巨大。为确保完成“不入渤海、 不入公海”目标,北海救助局的3艘救助拖轮和打捞局的“德港”轮 不计成本,不讲条件,一直坚守在风浪较大的开阔海域作业。尤其是 在天气不利情况下,溢油进入老铁山水道,其他船舶都无法开展作业, 救捞船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
大连市各方共回收13000余吨污油 海上大面积油污基本清除,实现溢油不进
入渤海、不进入公海的战略目标 8月31日,经过检查验收,全面胜利
4 启示与建议
三个特点:一是陆源排放,而非船舶溢油;二是溢油量大, 规模空前;三是溢油油种为高粘度原油
由于陆源排放,加上事故发生后的几天,附近海域以南风 为主,因此油污以大连新港为中心沿岸线扩展,影响海域 大部分为近岸海域,有利于组织各种力量采取简易手段清 除了大部分溢油,但另一方面也导致大量油污上岸,对近 岸生态系统(潮间带)和滨海景观的影响较为突出

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大孤山新港码头一条输油管道发生爆炸

2010年7月16日中石油大连大孤山新港码头一条输油管道发生爆炸

海洋污染影响水域100平方公里大连市安全生产监督局副局长孙本强昨日表示,对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起火事故的原因,辽宁省政府18日上午已经成立调查组开始启动调查,目前还不能对事故原因做出判断,需要调查、分析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孙本强是在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起火事故的现场接受集体采访的。

他说,辽宁省政府成立的调查组已经开始向事故现场的值班人员、操作人员调查,同时与事发时正进行卸油作业的外籍油轮进行登船接触。

他说,此前媒体所说的爆炸原因只是根据表现形式所做的初步判断,要做技术上的分析才能做出进一步的判断。

事故的责任到底是在油船方还是中石油,现在还不能判定。

事故现场罐体浓烟变淡基本安全大连新港爆炸事故现场的浓烟自昨日14时以后开始变淡,大连市公安局副局长宁民表示,经专家评估现场已基本安全。

大连市在17日 10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宣布事故现场明火已基本扑灭,此后绝大部分时间现场浓烟不断冒出但未见明火。

不过在18日凌晨,有的地方出现了明火,在消防部队采取措施后被扑灭。

18日14时,消防部队调集80条水枪对仍在冒烟的罐体发动一次总攻,之后罐体冒出的浓烟明显变淡。

记者下午在事故现场看到,冒烟的罐体已经变形,有的地方还出现了破损。

宁民和大连市消防局局长丛树印都表示,罐体内的原油应该没剩多少,同时原油流淌火已经消灭。

丛树印说,现在扑救工作进入尾声。

海洋污染影响范围达100平方公里辽宁海事局有关负责人称,目前,大连新港海域油污重点水域达10平方公里,污染水域达50平方公里,影响范围达100平方公里。

记者了解到,辽宁海事局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的组织协调下,紧急从其他省市调运清污应急物资。

目前,从秦皇岛调来的2000米围油栏、2吨消油剂,已于17日晚抵达大连。

从青岛和北京调运的30吨消油剂预计在18日晚之前全部运抵大连。

同时,大连海事局又增派26名监督员,协调指挥清污船作业。

目前,海事部门已组织了20余艘清污船舶,在最大范围内对海上形成的50多平方公里的油污开展清除作业。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 2010716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 2010716
LOGO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起因 起因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
起火原因示意图:
LOGO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
事件概况
大连输 油管爆 炸事件
事故原因

事故暴露问题及反思 世界石油泄漏事故介绍
LOGO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暴露问题 暴露问题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
一是事故单位对所加入原油脱硫剂的安全可靠性没有进行 科学论证 二是原油脱硫剂的加入方法没有正规设计,没有对加注作 业进行风险辨识,没有制定安全作业规程。 三是原油接卸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指挥协调不力, 管理混乱,信息不畅,有关部门接到暂停卸油作业的信息 后,没有及时通知停止加剂作业,事故单位对承包商现场 作业疏于管理,现场监护不力。 四是事故造成电力系统损坏,应急和消防设施失效,罐区 阀门无法关闭。另外,港区内原油等危险化学品大型储罐 集中布置,也是造成事故险象环生的重要因素。
LOGO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反思 反思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
切实加强危险化学品各环节安全生产工作; 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危险化 学品各环节的安全管理; 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合理规划危险化学品生产储 存布局; 做好大型危险化学品储存基地和化工园区(集中 区)的安全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危险化学品生产 储存布局,严格审查涉及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 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 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提高重特大事故的 应对与处置能力。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
——安全生产事故介绍
LOGO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
事件概况
大连输 油管爆 炸事件
事故原因
事故暴露问题及反思 世界石油泄漏事故介绍
LOGO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概况 概况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

大连7·16油库火灾事故教训及防范

大连7·16油库火灾事故教训及防范



100101)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北京
摘 要: 大连 7 � 16 油库火灾事故暴露出特大型石油库在规范层面存在输油管道和油罐漏 � 油防范 油罐阀门设置 �油罐区分隔 �消防道路设置 �重要设施的安全间距� 消防设施规模� 供电可靠性和油罐操作等八个方面要求不足的问题� 新编国家标准 �石油储备库设计规范� 采取了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并制定了相应的规定 � 关键词: 特大型油库 事故教训 防范措施 万立方米,形成特大型储油区� 特大型储油区如 果发生极端火灾事故,将产生灾难性的影响,故 在设 计 规 范 时 需 要 采 取 一 些 有 针 对 性 的 防 范 措施 � 设想是 增加 的防范 措施 应遵 循 "有效 � 适 当� 可行 " 的原则 �从国内外已经发生过的石油 库极端火灾事故案例看 ,油库自身的消防设施没 有能力扑救小概率的极端火灾 ( 如大面积流淌火 灾� 大型油 罐全 面积 火灾 � 防火堤 内大 面 积火 灾) , 要求 一个企 业具备 扑救极 端火灾 的能 力, 将使企业付出难以承受的沉重代价 , 扑救极端火 灾只能借助其他企业的消防力量,依靠政府消防 部门的力量� 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 公安部联合发布的 �关于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 7 � 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 限公司 " 报� ,这次扑救大连新港油库火灾,消防部门先 后调集了 3 000 余名消防官兵�348 台各类消防车 辆�17 艘海上消防船只参与扑救 ,这样的消防能
距离,在遇到大连 7 � 16 油库这么大的 火灾事故 时,显得距离偏近 � ( 2) 防范措施 : 大型油库集中区域,不同管 理单位的油库之间应有围墙等封堵措施,避免相 互影响� 当大型油库储量超过一定规模时 ,划分 若干个储油区 ,适当加大储油区与储油区之间的 距离 �适当加大毗邻油罐组之间的距离 �

案例分析-火灾案例

案例分析-火灾案例

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消防安全案例分析》
讲师:钟委
一招制胜
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
主要教训
案例58 上海“11.15” 高层公寓大楼火灾P185
起火:
蔓延:
扑救:
(一)起火直接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物的不安全状态是?
(二)事故的间接原因:
施工组织管理混乱设计企业、监理机构
建设主管部门
公安消防机构
静安区政府
(三)主要教训:
P185
案例59 沈阳皇朝万鑫大厦“2.3”火灾P187
P187起火
蔓延
扑救
案例60 “7.16”大连中石油保税区油库
P190
起火P190
扑救P190
P190灾害成因分析及主要教训
直接原因
含有强氧化剂过氧化氢的“脱
硫化氢剂”违规进行加注
间接原因
P190
P190主要教训
P190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情况
案例61 福州市长乐拉丁酒吧“1.31”火灾
P192
P192起火场所基本情况
P192起火简要经过及初期火灾处置情况
起火:
扑救:
P192火灾成因分析及主要教训
(一)起火直接原因:
(二)火灾成因分析:
P192
P192(三)主要教训。

P192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情况
P192
P192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情况
P192
谢谢观看。

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7.16”特别重大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7.16”特别重大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调查报告

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7.16”特别重大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调查报告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7.16”特别重大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调查报告2010年7月16日18时许,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保税区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发生爆炸,造成原油大量泄漏并引起火灾。

导致部分原油、管道和设备烧损,另有部分泄漏原油流入附近海域造成污染。

事故造成1名作业人员轻伤、1名失踪;在灭火过程中,1名消防战士牺牲、1名受重伤。

事故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为22330.19万元。

一、事故单位基本概况(一)事故单位概况。

国际储运公司是中国石油大连中石油国际事业公司(80%股份)与大连港股份公司(20%股份)的合资企业,成立于2005年9月,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

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的日常运营和检维修工作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负责。

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内建有20个储罐,库存能力185万立方米;周边还有其他单位大量原油罐区、成品油罐区和液体化工产品罐区,储存原油、成品油、苯、甲苯等危险化学品。

(二)事故当天原油卸送情况。

事故当天,新加坡太平洋石油公司所属30万吨“宇宙宝石”油轮在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卸送最终属于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控股的下属子公司)的原油;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辉盛达公司)负责加入原油脱硫剂作业,辉盛达公司安排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以下简称祥诚公司)在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上进行现场作业。

所添加的原油脱硫剂由辉盛达公司生产。

二、事故发生经过及救援情况(一)事故发生经过。

2010年5月26日,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与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合署办公)签订了事故涉及原油的代理采购确认单。

在原油运抵大连港一周前,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得知此批原油硫化氢含量高,需要进行脱硫化氢处理,于7月8日与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辉盛达公司)签订协议,约定由天津辉盛达公司提供“脱硫化氢剂”,由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祥诚公司)负责加注作业。

油气储存运输设施安全机制(三篇)

油气储存运输设施安全机制(三篇)

油气储存运输设施安全机制油气储存和运输设施的安全机制是保障油气行业运营的重要保障措施。

这些设施包括油气储罐、管道、码头、船舶等,它们的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环境保护。

为了确保油气储存和运输设施的安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设施设计和建造阶段的安全检查:在设施的设计和建造阶段,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安全标准和规范,设计合理、结构稳固。

同时,需要进行安全评估和风险分析,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预测和防范。

2.日常维护和管理:油气储存和运输设施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完好性和性能的稳定。

对于老化的设备,需要及时进行更新和替换,避免因设施故障导致事故发生。

此外,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设立专门的设施安全管理部门,负责设施的日常管理和安全监测。

3.人员培训和意识提高:油气行业是高风险行业,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设施的特点和特殊风险,应急处理方法和逃生途径等。

4.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建立完善的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监测设施运行状态和环境参数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设施故障和泄漏等异常情况。

同时,设立预警机制,及时发布警报信息,引导相关人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和蔓延。

5.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制定完善的安全预案和应急处理程序,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措施。

并定期组织相关演练和模拟演练,提高从业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协调能力。

6.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对油气储存和运输设施的监管,并建立相应的责任追究机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同时,政府需要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和促进行业的安全技术研发和升级。

综上所述,油气储存和运输设施安全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离不开设施设计和建造的安全检查、日常维护和管理、人员培训和意识提高、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和演练、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等方面的努力。

只有全面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油气储存和运输设施的安全有效运行,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环境保护。

大连新港事故海上清污行动简介

大连新港事故海上清污行动简介



由于溢油量大,导致污染影响面积大,并有相当部分油污 随潮流扩散至较远的开阔水域,对我们的专业水上油污处 置能力提出了挑战。溢出的原油,经风化和乳化后,粘度 不断提高,最后演变成了类似沥青的高粘度污染物,也导 致了一些常规应急手段和设备效果不佳
4 .1政府部门组织重大应急行动效益显著


“谁污染,谁负责”是国际通行环境法则 在溢油这一类重大污染事故应急处置中,不能完全照搬 美国墨西哥湾溢油事故,开始阶段BP公司主导应急工作,奥巴马政府因 清污不力,反应迟缓而备受指责。 本次事故由于陆源污染引发海洋污染,海事部门并不需承担应急指挥和 处置责任。由于污染损害巨大,影响面广,大连市政府专门委托辽宁海 事局全权指挥组织海上应急清污工作。交通运输部短期内迅速调集长江 以北海事、航标、救捞等部门和各地专业清污公司的30多条应急清污船 舶和大量应急装备,赶赴大连,日夜作业

7月17日清晨新港海域
3、 海上清污行动

事故发生后,交通运输部多次召开视频会议,部署、指导 清污工作,并调集交通运输系统救助与清污力量赶赴大连 参加清污工作。徐祖远副部长与交通运输部海事局等多个 相关部门的领导先后来到大连现场指导清污工作。
3、 海上清污行动

大连市迅速成立了以市委常委、副市长戴 玉林,副市长孙广田为组长,市长助理刘 岩为副组长的海岸联动清污工作领导小组, 下设清污、环保、监测、物资保障等多个 工作组,明确辽宁海事局是海上清污工作 的指挥部门,要求市环保局、海洋渔业局、 港口局、大连港集团全力配合做好海上清 污工作。
大连新港7.16事故 海上清污行动简介
2010年11月
1、事故基本情况

7月16日18时许, 大连新港附近中 石油输油管道发 生爆炸起火,引 起103号储罐燃烧, 并导致大量原油 溢入海中,造成 海域大面积污染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中国石油.doc“7.16”输油等4起事故调查通报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中国石油.doc“7.16”输油等4起事故调查通报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大连所属企业“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等4起事故调查处理结果的通报安委办〔2011〕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有关中央企业:2010年7月16日,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保税区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库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并造成大量原油泄漏,导致部分原油、管道和设备烧损,另有部分泄漏原油流入附近海域造成污染。

事故造成1名作业人员轻伤、1名失踪;在灭火过程中,1名消防战士牺牲、1名受重伤。

事故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为22330.19万元。

其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大连地区的企业又相继发生了3起火灾事故,即2010年发生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10·24”火灾事故、2011年发生的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7·16”火灾事故和“8·29”爆炸火灾事故。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提出的对该4起事故的调查处理意见,认定这4起事故均为责任事故。

其中,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以下简称“7·16”事故)是一起特别重大责任事故。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下简称《国务院通知》)关于“事故查处结案后,要及时予以公告,接受社会监督”的要求,现将事故调查处理结果通报如下:一、“7·16”事故简要情况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在大连保税区的原油库建有20个原油储罐,总库容185万立方米。

2010年5月26日,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与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合署办公)签订了事故涉及原油的代理采购确认单。

在原油运抵大连港一周前,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得知此批原油硫化氢含量高,需要进行脱硫化氢处理,于7月8日与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辉盛达公司)签订协议,约定由天津辉盛达公司提供“脱硫化氢剂”,由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祥诚公司)负责加注作业。

大连:践行中国环保精神 夺取抢险救灾全面胜利

大连:践行中国环保精神 夺取抢险救灾全面胜利

大连:践行中国环保精神夺取抢险救灾全面胜利
佚名
【期刊名称】《环境保护》
【年(卷),期】2011()1
【摘要】2010年7月16日晚,大连新港发生了油品爆炸火灾事故,造成大量原油泄漏至陆地、海港沿岸及附近海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起由安全生产事故引发的海洋环境污染事件。

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大灾情,大连市环保局全体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环保部、辽宁省环保厅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在兄弟城市环保部门的协助配合下圆满完成了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置和后续清除污染的组织协调以及环境监管工作,
【总页数】2页(P28-29)
【关键词】环保局;大连市;新中国;抢险救灾;爆炸火灾事故;环境污染事件;精神;安全生产事故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321
【相关文献】
1.总局机关举办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专题培训班暨十八大精神宣讲大会,周伯华强调——高举旗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贡献力量 [J],
2.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夺取灾后恢复重建环境保护的全面胜利——周生贤部长在全国环保系统抗震救灾表彰暨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J],
3.时刻绷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这根弦坚决夺取我省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斗争
全面胜利 [J],
4.弘扬中国环保精神夺取抗震救灾环境应急工作全面胜利——周生贤部长在环境保护部抗震救灾情况通报会上的讲话 [J],
5.刘奇主持召开全省防汛工作调度会时强调:时刻绷紧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这根弦坚决夺取我省防汛抗洪抢险救灾斗争全面胜利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经过及原因探讨

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经过及原因探讨

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
经过及原因探讨
韩世奇
【期刊名称】《化工安全与环境》
【年(卷),期】2010(000)034
【摘要】2010年7月16日18时02分,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保税区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发生爆炸,造成原油大量泄漏并引发大火,火舌高达50m左右。

事故发生后,辽宁省常务副省长许卫国,省委常委、大连市市委书记夏德仁,大连市市长李万才等大连市党政领导及市政府有关部门领导,
【总页数】3页(P7-9)
【作者】韩世奇
【作者单位】大连安全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928.5
【相关文献】
1.国务院安委办通报中国石油大连所属企业“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等4起事故调查处理结果 [J],
2.国家安监总局与公安部通报大连“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 [J],
3.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大连所属企业“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等4起事故调查处理结果的通报 [J],
4.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安部关于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 [J],
5.违章动火作业酿惨剧——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6·2”爆炸火灾事故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大连市环保局妥善应对“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泄漏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引发海洋污染事件情况的通报
环函[2012]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2010年7月16日18点02分,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保税区的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库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并造成大量原油泄漏,部分泄漏原油流入附近海域造成污染(以下简称“7.16”事故)。

在这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大连市环保局反应迅速、组织有序、沉着应对、措施得力,经过6 0多天的艰苦奋战,圆满完成了环境监测、危废监管和岸壁清污工作,确保实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决不让油污进入公海、进入渤海”和不发生二次污染的目标,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抢险救灾集体一等功”。

长期以来,大连市环保局严格履行了项目环评审批、验收、日常监管等职责,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为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置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做出了突出贡献。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7.16”事故发生后,因电缆被炸导致电闸门失灵无法关闭油罐及管道阀门等原因,致使大量原油通过爆炸点管道持续泄漏。

在爆炸起火现场部分泄漏原油随消防水经雨排系统通过泄洪沟排海口进入港池,海面上燃烧的原油烧毁了港池内设置的四道围油栏后扩散至港池外部海域,造成海洋污染,事故对周边7个海水浴场、2个海水养殖区和3个海洋保护区环境造成不同程度污染,未对渤海及其公海造成影响。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
在大连市环保局党组的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始终奋战在一线,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竭尽全力开展应急处置,将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一)责令企业关闭排海闸门,防范发生次生环境事件。

为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引发次生环境事件,大连市环保局董伟局长第一时间做出部署:企业立即关闭入海闸门,防止消防水进入海域产生污染;相关人员立即通知大连港集团负责人依法关闭泄洪渠排海口闸门。

但由于大连港集团现场指挥部为避免造成更大的生产安全事故和人员伤亡,决定不关闭排海口闸门,致使部分泄漏原油及大量消防水由排海闸门流入海域。

(二)立即启动环境应急预案,及时开展环境应急监测。

大连市环保局指挥中心立即启动了环境应急预案,由局领导带领70余名环境监测、监察人员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冒着随时可能发生爆炸的危险,沉着冷静地开展应对工作。

监测
人员在接警40分钟内就出具了第一份大气和海水监测报告,为事故救援工作提供了技术参考。

大连环保局连续7天组织对事故现场以及周边企业、居民区和市内进行大气环境监测,并在全市所有媒体发布了环境质量公告。

(三)科学制定清污方案,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从7月19日起,大连市环保局每天出动100多人,20多辆监察车,沿150公里的海岸线开展海岸线污染情况调查,并于23日绘制出海岸线污染分布图,为7月26日市政府做出海岸线清污决策提供准确资料和科学依据。

同时组织制定了《海岸清污工作方案》和《海岸清污验收认定方法》,委托研究单位对清洗剂进行检测、鉴定,确定使用符合国际公约的清污药剂,做到科学清污。

(四)对危险废物处置严防死守,确保不发生二次污染事件。

为严防从海上打捞的几万桶油污被私自转运、贩卖造成二次污染,大连市环保局在6个地区设置10个含油废物收集点,每天出动150多名执法人员分散在各收集点24小时盯守。

为保证含油废物安全储存,分别借用大化碱厂3万平方米空地和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4.5万立方米事故缓冲池,暂存固体含油废物和含水污油,并派出60多名环境监察人员对暂存点进行24小时监管,同时采取苫盖、设立围堰、防渗处理等措施,有效防范了暴雨带来的环境风险,未引发二次污染事件。

(五)及时总结处置经验,完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7.16”事故结束后,大连市环保局认真分析和总结事故案例,进一步完善了环境应急防范措施和管理制度。

一是强化对高危企业的环境风险防范工作。

创造性地绘制了40家重点企业敏感信息平面图,对企业风险源、排污口、污染物总类及工艺进行了标注,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信息。

同时,选定化工、油品储存类等环境风险较高的企业作为环境应急管理示范企业,对其风险源状况、预案编制、风险防范措施落实、物资储备、联动救援等五方面工作进行论证和规范。

二是进一步强化沿海排污口工作,对10个入海排污口进行规范化整治并设立专用标志牌,将入海排污口的位置、类型及举报电话等信息向社会公布,方便举报和监督,有效防范和遏制了“7.16”事故后相继发生的4起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

近两年,我部接报并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255起,其中因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116起,占突发环境事件总数的45.5%。

为此,各级环保部门要高度重视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的“有效防范环境风险和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要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保障环境安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落实“两个责任”,强化环境风险防控。

各级环保部门要督促企业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范主体责任,制定环境应急预案,强化生产安全事故泄漏物质的收集、截流、导流设施和外排闸门等防范措施,一旦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确保能够将泄漏物质控制在企业内部。

强化地方政府环境安全监管责任,督促地方政府完善流域、区域环境风险防控措施。

对因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
要从立项、审批、验收、监管、应对等各个环节,依法依规追究地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企业和相关人员的责任。

(三)健全环境风险防范工作机制。

要完善环保内部工作机制。

环评审批和“三同时”验收要对环境风险防范提出明确要求;日常执法监督、隐患排查要督促企业落实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应对突发环境事件时,环境应急、监测、科技、监察、宣教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

要完善外部应急联动机制。

积极与安全监管、公安消防、交通运输、纪检监察等部门建立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提高综合应对效能。

(四)妥善处置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

接到事故报告后,要立即责令企业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泄漏物质排出厂界外引发突发环境事件。

要督促地方政府严格履行环境安全监管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降低和消除环境影响。

环保部门重点做好应急监测、信息报告、事态预警、处置方案、事件调查和损失评估等工作。

特此通报。

二○一二年一月十六日
主题词:环保大连管道爆炸通报
抄送:大连市环境保护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