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公司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
大连7.16爆炸着火事故
管目标
8
7月17日,火势已基本扑灭。当日10时,大连市政府召开新闻 发布会,宣布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现场储油罐的所有阀门全 部关闭,火势基本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管目标
9
管目标
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后海面上大片的油污(7月17日摄)
10
管目标
2010年7月17日,海上清污作业。
11
安监总局、公安部关于“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
应急能能力是否适应?
●供电系统是否稳定可靠?
否紧急关闭,消防系统电动阀门能否远程打开?
●是否所有操作均已制订操作规程?
管目标 ●关键设备、阀门的维护保养是否到位?
●承包商管理是否存在漏洞?
●变更管理是否得到有效控制? ●有无海上溢油的应对能力,现有围油栏能否适用,所在港区有无溢油回
收装备及能力?
24
18
安监总局、公安部关于“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
(四)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提高重特大事故的应对与处臵能力。 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厂区和储罐区消防设施的检查,进一步改进管道、 储罐等设施的阀门系统,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有效关闭;进一步加强应急管 理,加强专兼职救援队伍建设,组织开展专项训练,健全完善应急预案,定 期开展应急演练;加强政府、部门与企业间的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建设,确保 预案衔接、队伍联动、资源共享;加大投入,加强应急装备建设,提高应对 重特大、复杂事故的能力。 各类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要认真研究分析本单位重大危险源情况,建立 健全重大危险源档案,加强监控和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监控系统,确保一 管目标 旦发生险情,能够迅速响应、快速处臵。与此同时,要加强应急值守,完善 应急物资储备,扎扎实实做好应急管理各项基础工作,切实提高应急管理水 平。
大连7.16事故
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
国际储运公司是中国石油大连中石油国际事业公司 (80%股份)与大连港股份公司(20%股份)的合资企业, 成立于2005年9月,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国际储运公司
原油罐区的日常运营和检维修工作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
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负责。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内 建有20个储罐,库存能力185万立方米;周边还有其他单位
21
安监总局7月23日“大型原油储罐安全运行研讨会”有关内容
参会代表,广开言路,提出有关建议措施如下:
●各类化学品的采购,必须提供MSDS; ●加剂操作:必须对“剂”本身、剂对油品质量影响、运行安全等
进行安全评价,对加剂流程、加剂方案进行审查,要有完善的计量、 联锁措施; ●储罐根部阀门的定期开关,以保证灵活好用; ●消防泵:国外一般是一电一柴,双电源并不可靠,建议采用:电 动泵作为主泵,柴油泵作为备用; ●消防水量应考虑加大(此次事故消防水用量达7万立),沿海地 管目标 区应考虑海水作为消防应急水源; ●相邻油库的消防水管网联网,有利于事故状态时的消防水互供; ●海上溢油回收船的配备; ●关键阀门配备贮气罐; ●依地形采用“下沉式罐组”,防止事故扩大;
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
限公司(以下简称辉盛达公司)负责加入原油脱硫剂作业。 辉盛达公司安排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管目标 大连分公司(以下简称祥诚公司)在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
区输油管道上进行现场作业。所添加的原油脱硫剂由辉盛 达公司生产。
13
安监总局、公安部关于“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情况的通报
管目标
8
7月17日,火势已基本扑灭。当日10时,大连市政府召开新闻 发布会,宣布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现场储油罐的所有阀门全 部关闭,火势基本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
危险化学品典型事故案例2014年杜邦公司美国休斯敦化工厂泄漏事故致4死1伤2014年11月16日消息:世界第二大化工公司、美国杜邦公司位于休斯敦东南拉波特地区的工厂,15日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5名工人直接暴露于有害气体甲硫醇中,造成4人死亡、1人被送往医院救治。
杜邦公司发言人伍兹(Aaron Woods)证实,15日凌晨4时左右,位于斯特朗路厂区一个储存甲硫醇的存储罐阀门失效,造成甲硫醇大量泄漏。
工人和紧急救援人员6时左右控制住了泄漏,但已有5名工人暴露在有害气体中。
其中4人在厂区内死亡,1人被送往附近的星海假日医院,伤情不会危及生命。
在化学品溢出时,4名死亡员工之一曾下落不明。
杜邦拉波特厂区约有320名雇员,“这是该厂区第一次发生这样的泄漏事故。
”伍兹表示,“我们现在的重点是这些员工”。
拉波特应急管理协调员萨格斯(Jeff Suggs)指出,泄露的甲硫醇为无色有害易燃气体,有一股臭鸡蛋或臭鱼的难闻气味,通常用于天然气添加剂、保护农产品蛋白质的合成剂或杀虫剂。
今次泄漏出的甲硫醇不会对附近社区构成危害。
休斯敦西南地区的密苏里市、糖城和罗森伯格市均有居民报告闻到刺鼻气味,警方认为这也是约60公里外的杜邦公司工厂当天化学品泄漏导致。
美国有毒物质与疾病登记署(ATSDR)记录显示,人体直接暴露于甲硫醇中会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皮肤或眼睛炎症;吸入后可引起头痛、头晕、恶心及不同程度的麻醉;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呼吸麻痹而死亡。
2014年江苏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特大爆炸事故2014年8月2日,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的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正是这个特别重大的爆炸事故为这个全国县级“首富”城市蒙上一层重重的阴影。
4日,国务院“8.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调查组根据暴露的问题和初步掌握的情况,对事故作出判定:问题和隐患长期没有解决,粉尘浓度超标,遇到火源,发生爆炸,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辽宁“7.16”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区油库爆炸火灾事故处置战例
2010年度公安消防部队灭火应急救援战例研讨班资料辽宁“7·16”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区油库火灾扑救战例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2010年7月16日18时12分,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报警,位于大连市大孤山新港码头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区油库输油管线爆炸起火。
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立即调集37个公安消防中队和4个企事业专职队的128台消防战斗车辆、1000余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
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跨区域增援预案,按照省公安厅长李文喜和总队长王路之的指示要求,迅速调集了全省13个公安消防支队、14个企业专职消防队的220台消防战斗车辆、1380余名消防官兵前往大连增援。
同时在全省范围内调集泡沫液900余吨;报告部局后,朱局长又以陆运、海运、空运方式从吉林、河北、天津、黑龙江、山东等地调集泡沫液460余吨运往现场;省政府协调沈阳空军调用直升飞机运送包括院士在内的11名专家到场,为火灾扑救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经消防官兵15个小时的艰苦奋战,17日8时20分火灾得到有效控制,9时55分大火被全部消灭,成功保住了罐区20个总储量185万立方米原油储罐以及临近2个单位的56个总储量为560万立方米原油、成品油储罐和51个12.45万立方米二甲苯、苯等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化学品储罐乃至整个大连地区的安全。
这场特殊的战斗,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参战消防官兵的英勇行为得到了高度赞誉,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周永康书记和孟建柱部长、刘金国副部长分别作出重要批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张德江副总理、公安部刘金国副部长、部消防局陈伟明局长、辽宁省公安厅李文喜厅长、刘乐国副厅长、部局战训处魏捍东处长等领导在火灾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火灾现场,在视察火场,听取汇报后,靠前指挥,科学决策。
一、基本情况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区油库(以下简称为中联油大连储备库)位于大连市大孤山半岛新港码头。
燃气事故案例
大连输油管道爆炸,5公里范围内有刺鼻气味2010-7-18 来源:新京报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扑救消防队员在火灾现场查看火势火势已基本扑灭大连市开发区通往大连新港的途中设近十个哨卡,严禁非救援车辆进入。
而从里面出来的车辆多数披着黑色的、黏糊糊的“外衣”,像是刚从煤堆里“爬”出来的。
接近事故现场十公里处,空气中已带着燃烧轮胎的气味。
靠近现场5公里的地方,这种气味愈发刺鼻,附近的山头被黑雾笼罩,周围山上的植被全带着黑点印迹。
11时30分许消防车绵延约四五公里大连新港一座储量10万立方米的油罐和东边的地面仍在燃烧,冒着上百米高的黑烟,现场化学气味刺鼻。
周边零星的管线也在冒烟,消防官兵排着队用水龙和泡沫灭火。
接近现场的关卡处,消防车沿一条南北公路两边排开,绵延到海边,共有四五公里。
刚刚被换下来的消防官兵身上带着厚厚的油泥,有的官兵在草地上和衣睡觉。
沈阳军区的数百名官兵也在现场待命。
大连市政府秘书长徐国臣昨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这次扑救工作调集了辽宁省14个市和4个企业消防队的338辆消防车参与灭火,经过2000多名消防官兵连夜奋战,火势基本扑灭,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中午12时许水泥地面踩过后成粉末围绕着正在燃烧的储油罐附近500米半径内,厂房、小油罐、输油管线以及地下涵洞全部被烧,水泥地面被踩过后已成为粉末,多数地面被黑色原油覆盖。
写着“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的院子内,办公楼被烧着一半,后面的房子全被烧毁。
海边延伸入大海的输油管道也被烧毁。
岸边数个水泵一头管道正向大海里放水,另一头管道为消防车供水。
据称向大海内放水起到水泵泄压作用。
据中石油一名员工说,前晚事故发生时,输油管的热油及蒸汽流到海边。
随后里面发生“闪爆”,火焰隔着四五百米在海边燃烧起来。
在附近海域,临近岸边的地方有一片片像污泥一样的漏油。
靠近储油区,旁边近一平方公里的水面被围起来,里面泄漏的油层较厚,露出纹理。
在漏油口处,两艘被烧毁的汽船挡在那里,但仍有原油不断向外流出,靠近漏油口处,油层更加黏稠。
关于大连市环保局妥善应对“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泄漏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引发海洋污染事件情况的通报
关于大连市环保局妥善应对“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泄漏特别重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引发海洋污染事件情况的通报环函[2012]1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各环境保护督查中心:2010年7月16日18点02分,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保税区的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库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并造成大量原油泄漏,部分泄漏原油流入附近海域造成污染(以下简称“7.16”事故)。
在这起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过程中,大连市环保局反应迅速、组织有序、沉着应对、措施得力,经过6 0多天的艰苦奋战,圆满完成了环境监测、危废监管和岸壁清污工作,确保实现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决不让油污进入公海、进入渤海”和不发生二次污染的目标,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抢险救灾集体一等功”。
长期以来,大连市环保局严格履行了项目环评审批、验收、日常监管等职责,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为有效防范和妥善处置生产安全事故引发的突发环境事件做出了突出贡献。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基本情况“7.16”事故发生后,因电缆被炸导致电闸门失灵无法关闭油罐及管道阀门等原因,致使大量原油通过爆炸点管道持续泄漏。
在爆炸起火现场部分泄漏原油随消防水经雨排系统通过泄洪沟排海口进入港池,海面上燃烧的原油烧毁了港池内设置的四道围油栏后扩散至港池外部海域,造成海洋污染,事故对周边7个海水浴场、2个海水养殖区和3个海洋保护区环境造成不同程度污染,未对渤海及其公海造成影响。
二、开展的主要工作在大连市环保局党组的领导下,全体干部职工始终奋战在一线,不畏艰险,团结协作,竭尽全力开展应急处置,将事故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降到了最低程度。
(一)责令企业关闭排海闸门,防范发生次生环境事件。
为防止生产安全事故引发次生环境事件,大连市环保局董伟局长第一时间做出部署:企业立即关闭入海闸门,防止消防水进入海域产生污染;相关人员立即通知大连港集团负责人依法关闭泄洪渠排海口闸门。
油气管道典型事故案例
事故教训
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布局,提升城市安全保障能力。 切实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加大政府监督管理力度,保障油气管道安全运行。 完善油气管道应急管理,全面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加快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健全完善安全标准规范。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保护油气管道安全
刻不容缓
谢谢!
事故教训:
1.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专门 区域并规范管理;
2.理顺企业内部管理机制;
3. 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变更管理和承包商管理
4.关注装置大型化后相关设计标准规范是否滞后, 符合规范不等于安全,符合规范是最低标准。安全 运行才是设计的目的。
5.管道事故扩散性危害巨大。阶梯式布置安全风险 需高度关注。
17
三、南京“7·28”地下丙烯管道爆燃事故
2010年7月28日10时11分,位于南京市栖霞区迈皋 桥街道万寿村15号的原南京塑料四厂旧址,扬州鸿运建 设配套工程有限公司在平整土地过程中,挖掘机挖穿地 下丙烯管道,丙烯泄漏后遇明火发生爆炸。事故导致22 人死亡、120余人入院治疗(重伤14人)。爆炸造成周 边近两平方公里范围内的3000多户居民住房及部分商店 玻璃、门窗不同程度破碎,建筑物外立面受损,附近钢 架工棚坍塌。直接经济损失4784万元。
事故间接原因
大连市和大连德泰易高环保能源有限公司 没有认真贯彻落实《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 城镇地面开挖和地下施工安全管理缺失;大连 岳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安全意识淡薄,盲目施 工;中石油管道分公司对所属管道监护管理不 到位。
事故教训
严格落实企业(管道企业、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切实加强管道巡护质量和日常管理,保证管道高危区 域受控。 进一步明确管道保护部门和城市建设管理部门职责, 进一步加强地面开挖和2”输油管道爆炸事故
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
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2010年7月16日18时许,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大连保税区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发生爆炸,造成原油大量泄漏并引起火灾。
一、事故单位基本情况及事故简要经过国际储运公司是中国石油大连中石油国际事业公司(80%股份)与大连港股份公司(20%股份)的合资企业,成立于2005年9月,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
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的日常运营和检维修工作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负责。
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内建有20个储罐,库存能力185万立方米;周边还有其他单位大量原油罐区、成品油罐区和液体化工产品罐区,储存原油、成品油、苯、甲苯等危险化学品。
事故当天,新加坡太平洋石油公司所属30万吨“宇宙宝石”油轮在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卸送最终属于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控股的下属子公司)的原油;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辉盛达公司)负责加入原油脱硫剂作业,辉盛达公司安排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以下简称祥诚公司)在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上进行现场作业。
所添加的原油脱硫剂由辉盛达公司生产。
7月15日15时30分左右,“宇宙宝石”油轮开始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卸油,卸油作业在两条输油管道同时进行。
20时左右,祥诚公司和辉盛达公司作业人员开始通过原油罐区内一条输油管道(内径0.9米)上的排空阀,向输油管道中注入脱硫剂。
7月16日13时左右,油轮暂停卸油作业,但注入脱硫剂的作业没有停止。
18时左右,在注入了88立方米脱硫剂后,现场作业人员加水对脱硫剂管路和泵进行冲洗。
18时8分左右,靠近脱硫剂注入部位的输油管道突然发生爆炸,引发火灾,造成部分输油管道、附近储罐阀门、输油泵房和电力系统损坏和大量原油泄漏。
事故导致储罐阀门无法及时关闭,火灾不断扩大。
大连输油管爆炸
5.事故耗费掉大量的 5.事故耗费掉大量的 人力、物力、财力, 人力、物力、财力,造 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成了极大的社会影响.
此次爆炸事件的相关图片
图1 消防人员正在用水枪奋力扑 灭大火.由于火势太猛, 灭大火.由于火势太猛,紧急 从外地调来了400吨泡沫. 400吨泡沫 从外地调来了400吨泡沫.
此次事件造 成的人员伤 亡及社会影 响: 1.外国专家称大连输 . 油管爆炸或致6 油管爆炸或致6万吨原 油入海. 油入海. 3.事故最终造成一 3.事故最终造成一 名清污战士不幸坠 海身亡. 海身亡. 2.事故造成海面污染水 2.事故造成海面污染水 域达50平方公里, 50平方公里 域达50平方公里,影响 范围达100平方公里. 100平方公里 范围达100平方公里. 4.事故造成海域、 4.事故造成海域、 事故造成海域 城市上空环境污染 严重. 严重.
年全球严重石油泄漏事件列表: 近40年全球严重石油泄漏事件列表 年全球严重石油泄漏事件列表
时间 事件经过 危害影响 造成11人失踪。该钻井平台4月 22日沉没,泄漏大量原油。目前 墨西哥湾浮油面积一天内扩大至 少两倍,原油泄漏的速度远超出 预期。
2010年4月20日(美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一处 国当地时间) 海上钻井平台爆炸
2007年11月
装载4700吨重油的俄罗斯油轮 “伏尔加石油139”号在刻赤海峡 俄罗斯油轮“伏尔加石 遭遇狂风,解体沉没,3000多吨 油139”号遇狂风解体沉没 重油泄漏,致出事海泄漏污染的海岸长达 400公里,随船体沉入 3600米深海底的约6万吨 燃油只能任其慢慢泄漏。 法国、西班牙及葡萄牙共 计数千公里海岸受污染, 数万只海鸟死亡。 泄漏1万多吨重油,沿海 400 400公里区域受到污染。 法国西海岸被300万加仑 石油污染,20多万只海鸟 死亡,当地渔业资源遭到 致命打击 14.7万吨原油泄漏,致死 超过2.5万只水鸟
案例分析-火灾案例
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考试《消防安全案例分析》
讲师:钟委
一招制胜
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
主要教训
案例58 上海“11.15” 高层公寓大楼火灾P185
起火:
蔓延:
扑救:
(一)起火直接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物的不安全状态是?
(二)事故的间接原因:
施工组织管理混乱设计企业、监理机构
建设主管部门
公安消防机构
静安区政府
(三)主要教训:
P185
案例59 沈阳皇朝万鑫大厦“2.3”火灾P187
P187起火
蔓延
扑救
案例60 “7.16”大连中石油保税区油库
P190
起火P190
扑救P190
P190灾害成因分析及主要教训
直接原因
含有强氧化剂过氧化氢的“脱
硫化氢剂”违规进行加注
间接原因
P190
P190主要教训
P190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情况
案例61 福州市长乐拉丁酒吧“1.31”火灾
P192
P192起火场所基本情况
P192起火简要经过及初期火灾处置情况
起火:
扑救:
P192火灾成因分析及主要教训
(一)起火直接原因:
(二)火灾成因分析:
P192
P192(三)主要教训。
P192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情况
P192
P192违反消防法规及标准情况
P192
谢谢观看。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中国石油.doc“7.16”输油等4起事故调查通报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大连所属企业“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等4起事故调查处理结果的通报安委办〔2011〕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安全生产委员会,国务院安委会各成员单位,有关中央企业:2010年7月16日,位于辽宁省大连市保税区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原油库输油管道发生爆炸,引发大火并造成大量原油泄漏,导致部分原油、管道和设备烧损,另有部分泄漏原油流入附近海域造成污染。
事故造成1名作业人员轻伤、1名失踪;在灭火过程中,1名消防战士牺牲、1名受重伤。
事故造成的直接财产损失为22330.19万元。
其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大连地区的企业又相继发生了3起火灾事故,即2010年发生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10·24”火灾事故、2011年发生的中石油大连石化分公司“7·16”火灾事故和“8·29”爆炸火灾事故。
近日,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提出的对该4起事故的调查处理意见,认定这4起事故均为责任事故。
其中,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以下简称“7·16”事故)是一起特别重大责任事故。
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以下简称《国务院通知》)关于“事故查处结案后,要及时予以公告,接受社会监督”的要求,现将事故调查处理结果通报如下:一、“7·16”事故简要情况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在大连保税区的原油库建有20个原油储罐,总库容185万立方米。
2010年5月26日,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与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合署办公)签订了事故涉及原油的代理采购确认单。
在原油运抵大连港一周前,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得知此批原油硫化氢含量高,需要进行脱硫化氢处理,于7月8日与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辉盛达公司)签订协议,约定由天津辉盛达公司提供“脱硫化氢剂”,由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祥诚公司)负责加注作业。
轨迹交叉论及其案例
3.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提高重特大事故的应对与处置能力;
4.认真做好大型危险化学品储存基地和集中区的安全发展规划。
【二】、煤矿事故:孔庄煤矿掘进七队施工的水平探巷,巷道断面4.2平方米,巷道高度2.5米,全煤跟顶掘进,锚网喷支护,设计长度120米,事故发生时巷道已掘进77米。
人的因素运动轨迹:该矿矿长、副矿长违章指挥、违章带领工人作业,在未制定和采取任何安全技术措施的情况下,违章在井底车场内连续放明炮处理顶板
物的因素运动轨迹:井底车场内未敷设防尘供水管路,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洒水灭尘措施
当人的因素运动轨迹和物的因素运动轨迹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接触,接触交叉,能量“逆流”于人体是,伤害事故就会发生。
当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遇时将在此时空点发生机电死亡事故
防范措施
(一)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开展机电、运输设备的安全隐患的排查活动,发现问题要立即进行整改,严禁设备超负荷、带病运行和违章操作。
(二)进一步加大职工安全教育的力度,安全培训和班前教育要注重实效,要制定切实有效的制度和措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安能力,杜绝无证上岗现象。
事故单位对所加入原油脱硫剂的安全可靠性没有进行科学论证;
物事件链:
港区内原油等危险化学品大型储罐集中布置;
电力系统、应急和消防设施在事故发生时失效,储罐门无法及时关闭;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相遇时,将在此时空点发生油气着火爆炸事故。
措施建议:
1.定期检查电力系统、消防措施、安全阀门等的安全性与稳固性;
3、加强对矿长及特种作业人员培训教育,要限制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差的人员从事矿长及特种作业。对已持证的矿长及特种作业人员要重新评价认定或核发证件,建立定期复训制度,不断提高这些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术。
“7·16”大连保税区油库特大爆炸事故原因调查
“7·16”大连保税区油库特大爆炸事故原因调查摘要:笔者作为7.16爆炸事故现场勘验主持人,调查工作结束不久,本文便已脱稿,囿于工作纪律,国务院安委办未发布事故调查处理通报前,不宜发表,因此搁置了一年多。
本文对爆炸原因的分析与此前各方面发表的分析结论有所区别,作为一家之言,以供商榷。
关键词:7.16 油库爆炸现场勘查原因调查中图分类号: v351.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起火单位基本情况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区油库由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和大连港合资,由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建设,是我国石油储备工程四个基地之一,设计年通过能力1500万吨,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水位最深的现代化深水油港,油库一、二期共设20个原油贮罐(17个10万立方米储罐,3个5万立方米储罐),总储量为185万立方米。
此次爆炸事故发生在油轮卸油过程中,该批次原油产自委内瑞拉,由新加坡籍的30万吨级“宇宙宝石”号油轮运至保税区卸油码头,于2010年7月15日20时开始卸油。
该批次原油为高硫原油,出具的检测报告提供硫含量为1800ppm(经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实际测定为5900ppm),为降低原油中的硫含量,中石油委托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限公司对本批石油进行除硫作业,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限公司则转委托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术服务公司实施。
上海祥诚公司派员在天津辉盛达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下,采用油轮向储油罐卸油过程中,在输油管道部分使用防爆螺杆泵,把除硫剂注入主输油管道内进行除硫的工艺(此种除硫工艺是该公司第一次使用),按计划添加除硫剂88桶(每桶1吨)。
二、爆炸起火扑救情况2010年16日18时12分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区油库输油管线爆炸起火,随后,爆炸沿输油管线向码头方向传递,又发生两次大的爆炸,引起大范围燃烧。
大连支队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启动重大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16日18时19分,开发区大队3个中队和海港专职消防支队4个中队第一批战斗力量相继到达现场。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
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百科名片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2010年7月16日晚间18时左右,大连新港附近中石油一条输油管道起火爆炸。
经过200 0多名消防官兵彻夜奋斗,截至17日上午,火势已基本扑灭。
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大连附近海域至少50平方公里的海面被原油污染。
针对此次事故,辽宁省政府18日上午成立调查组,调查了事故现场的值班人员、操作人员,同时与事发时正进行卸油作业的外籍油轮进行登船接触。
目前还不能对事故原因做出判断。
事件概况事故追踪胡锦涛温家宝对大连输油管爆炸事故作批示官方通报近40年全球严重石油泄漏事件事故反思事件概况大连输油管爆炸事件时间:2010年7月16日晚18时50分左右地点:大连市大连新港事件:一艘30万吨级外籍油轮泄油引发输油管线爆炸,并引发原油泄漏。
事故起因:货轮在卸油的过程当中,发生操作不当引发的爆炸。
伤亡:暂无人员伤亡情况报道大连新港输油管线爆炸导致部分原油泄漏入海。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16日立即连夜赶赴大连,现场指挥海上油污应急处置工作。
2010年7月16日18时20分,大连新港输油管线发生爆炸,引起火灾,并导致部分原油泄漏入海。
交通运输部部长李盛霖立即组织专家组连夜赶赴大连,现场指挥交通系统所属力量开展消防、清污工作,协助地方政府开展海上油污应急处置。
李盛霖17日10时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介绍,目前,“海巡021”“海巡028”“海巡0200”“海巡0202”等4艘海事执法船已赴现场,监控油污情况、布设围油栏;交通运输部救捞局的专业救助船“北海救113”“北海救198”及大连港14艘消防拖轮和1艘消防艇已在起火海域铺设围油栏、喷洒消防泡沫,以控制海上火势和油污染。
大连新港附近的海面上大面积的油污清晰可见到17日9时,事故附近海面仍有原油泄漏入海,辽宁海事局正在抓紧组织海上油污清除和消防工作。
交通运输部还协调河北、天津、山东海事局调集围油栏、消油剂、吸油毡等清污设备火速支援大连。
中石油大连输油管道爆裂着火事故调查
中石油大连输油管道爆裂着火事故调查一、事故过程与原因2014年6月30日18时58分,大连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被钻漏。
溢出的原油流入市政污水管网,在排污管网出口处出现明火。
22时20分,事故导致的明火被扑灭,无人员伤亡,事故正在处理中。
据中石油官网通报,这是大连岳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工人在大连金州新区铁山中路与城富街交叉路口处的路安停车场附近进行施工中,将中石油新大一线输油管钻漏。
据悉,这一工程是大连德泰易高新能源有限公司拟在松岚路安停车场北侧建设LNG加气站,委托大连岳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施工。
为加气站配电工程实施电缆外线水平定向钻施工,将输油管钻漏导致原油泄漏。
溢出原油流入市政污水管网,在排污管网出口处出现明火。
中石油发现管道运行压力异常,立即停运管道并启动应急预案,部署现场抢修和应急处置。
可通过仪器即能判断相关地下管道情况,目前尚不清楚岳林公司是否前往规划局查阅地下管道图。
目前,大连市政府已成立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全面调查,肇事单位5名相关人员已被公安机关控制。
二、事故影响事故发生后,现场指挥部组织疏散管道周边居民,组织市政部门对流经区域所有暗渠、涵洞、雨污水井进行全面排查,查清灾害范围。
经查,溢出原油流入市政雨、污水管网,未对自来水管网等形成污染。
环保部门设置多处空气质量监测点,持续环境监测表明,VOC(挥发性有机污染物)超标0.79倍,其他指标均正常。
目前,环保、消防、规划等部门正继续监测、处置溢油情况,中石油管道公司人员正对事故溢油进行清理回收。
经环保部门持续监测,漏油事故地带相关井口检测气体浓度、油温度均正常。
目前,排查无危险地带的群众已陆续返回家中。
关于泄漏原油的具体数量,截至记者发稿时,官方仍未统计出来。
而具体在何处遇明火引起火势,目前相关部门仍在调查之中。
辽宁海事局昨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事故发生后,发现从一部分排污口流出来的少量原油油膜在海上漂浮。
海事局共出动6艘海事船,前往出现油膜的大窑湾海域。
“7·16”大连保税区油库特大爆炸事故原因调查
“7·16”大连保税区油库特大爆炸事故原因调查摘要:笔者作为7.16爆炸事故现场勘验主持人,调查工作结束不久,本文便已脱稿,囿于工作纪律,国务院安委办未发布事故调查处理通报前,不宜发表,因此搁置了一年多。
本文对爆炸原因的分析与此前各方面发表的分析结论有所区别,作为一家之言,以供商榷。
关键词:7.16 油库爆炸现场勘查原因调查中图分类号: v351.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起火单位基本情况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区油库由中国联合石油有限责任公司和大连港合资,由中国石油大连石化公司建设,是我国石油储备工程四个基地之一,设计年通过能力1500万吨,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大、水位最深的现代化深水油港,油库一、二期共设20个原油贮罐(17个10万立方米储罐,3个5万立方米储罐),总储量为185万立方米。
此次爆炸事故发生在油轮卸油过程中,该批次原油产自委内瑞拉,由新加坡籍的30万吨级“宇宙宝石”号油轮运至保税区卸油码头,于2010年7月15日20时开始卸油。
该批次原油为高硫原油,出具的检测报告提供硫含量为1800ppm(经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实际测定为5900ppm),为降低原油中的硫含量,中石油委托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限公司对本批石油进行除硫作业,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限公司则转委托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术服务公司实施。
上海祥诚公司派员在天津辉盛达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下,采用油轮向储油罐卸油过程中,在输油管道部分使用防爆螺杆泵,把除硫剂注入主输油管道内进行除硫的工艺(此种除硫工艺是该公司第一次使用),按计划添加除硫剂88桶(每桶1吨)。
二、爆炸起火扑救情况2010年16日18时12分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区油库输油管线爆炸起火,随后,爆炸沿输油管线向码头方向传递,又发生两次大的爆炸,引起大范围燃烧。
大连支队调度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启动重大灾害事故应急预案。
16日18时19分,开发区大队3个中队和海港专职消防支队4个中队第一批战斗力量相继到达现场。
辽宁“7.16”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区油库爆炸火灾事故处置战例
2010 年度公安消防部队灭火应急救援战例研讨班资料辽宁“ 7·16”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区油库火灾扑救战例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2010 年 7 月 16 日 18 时 12 分,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接到报警,位于大连市大孤山新港码头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保税区油库输油管线爆炸起火。
大连市公安消防支队立即调集37 个公安消防中队和 4 个企事业专职队的128 台消防战斗车辆、 1000 余名消防官兵赶赴现场。
辽宁省公安消防总队接到报告后,立即启动跨区域增援预案,按照省公安厅长李文喜和总队长王路之的指示要求,迅速调集了全省13 个公安消防支队、14 个企业专职消防队的220 台消防战斗车辆、1380 余名消防官兵前往大连增援。
同时在全省范围内调集泡沫液900余吨;报告部局后,朱局长又以陆运、海运、空运方式从吉林、河北、天津、黑龙江、山东等地调集泡沫液460 余吨运往现场;省政府协调沈阳空军调用直升飞机运送包括院士在内的11 名专家到场,为火灾扑救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经消防官兵15 个小时的艰苦奋战,17 日 8 时20 分火灾得到有效控制,9 时 55 分大火被全部消灭,成功保住了罐区 20 个总储量 185 万立方米原油储罐以及临近 2 个单位的 56 个总储量为 560 万立方米原油、成品油储罐和51 个 12.45 万立方米二甲苯、苯等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化学品储罐乃至整个大连地区的安全。
这场特殊的战斗,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关注,参战消防官兵的英勇行为得到了高度赞誉,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周永康书记和孟建柱部长、刘金国副部长分别作出重要批示。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张德江副总理、公安部刘金国副部长、部消防局陈伟明局长、辽宁省公安厅李文喜厅长、刘乐国副厅长、部局战训处魏捍东处长等领导在火灾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到火灾现场,在视察火场,听取汇报后,靠前指挥,科学决策。
火灾案例分析-大连 “7·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
大连 “7· 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
陈瑜 2012年6月9日
大连 “7· 16”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
基本情况: 2010年7月16日18时许,位于辽宁省 大连市大连保税区的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 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发生爆炸,造成原 油大量泄漏并引起火灾。先后调集3000余 名消防官兵、348台各类消防车辆、17艘海 上消防船只参与扑救 。17日9时45分,事 故现场明火基本被扑灭 。
3 火灾案例分析
事故后果: 事故导致储罐阀门无法及时关闭,火灾不断扩大。 原油顺地下管沟流淌,形成地面流淌火,火势蔓延。 事故造成103号罐和周边泵房及港区主要输油管道 严重损坏,部分原油流入附近海域。 事故原因: 在油轮已暂停卸油作业的情况下,辉盛达公司和祥 诚公司继续向输油管道中注入含有强氧化剂的原油 脱硫剂,造成输油管道内发生化学爆炸。大火持续 燃烧15个小时。
3 火灾案例分析
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事故单位对所加入原油脱硫剂的安全可靠性没有进行科学 论证。 二是原油脱硫剂的加入方法没有正规设计及对加注作业进行风 险辨识,没有制定安全作业规程。 三是原油接卸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指挥协调不力,管理 混乱,信息不畅,有关部门接到暂停卸油作业的信息后,没有 及时通知停止加剂作业,事故单位对承包商现场作业疏于管理, 现场监护不力。 四是事故造成电力系统损坏,应急和消防设施失效,罐区阀门 无法关闭。 五是港区内原油等危险化学品大型储罐集中布置,也是造成事 故险象环生的重要因素。
3 火灾案例分析
事故经过: 新加坡太平洋石油公司所属30万吨“宇宙宝石”油轮在向原油 罐区卸送原油;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委托辉盛达公司负责 加入原油脱硫剂作业,辉盛达公司安排上海祥诚公司大连分公 司在原油罐区输油管道上进行现场作业。 7月15日15时30分左右,“宇宙宝石”油轮开始向原油罐区卸 油,卸油作业在两条输油管道同时进行。20时左右,祥诚公司 和辉盛达公司作业人员开始通过原油罐区内一条输油管道(内 径0.9米)上的排空阀,向输油管道中注入脱硫剂。7月16日 13时左右,油轮暂停卸油作业,但注入脱硫剂的作业没有停止。 18时左右,在注入了88立方米脱硫剂后,现场作业人员加水对 脱硫剂管路和泵进行冲洗。18时8分左右,靠近脱硫剂注入部 位的输油管道突然发生爆炸,引发火灾,造成部分输油管道、 附近储罐阀门、输油泵房和电力系统损坏和大量原油泄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公司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
故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有限公司输油管道爆炸火灾事故1企业概况
国际储运公司是中国石油大连中石油国际事业公司(80%股份)与大连港股份公司(20%股份)的合资企业,成立于2005年9月,注册资金1亿元人民币。
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的日常运营和检维修工作由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化分公司负责。
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内建有20个储罐,库存能力185万立方米;周边还有其他单位大量原油罐区、成品油罐区和液体化工产品罐区,储存原油、成品油、苯、甲苯等危险化学品。
2事故经过
事故当天,新加坡太平洋石油公司所属30万吨“宇宙宝石”油轮在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卸送最终属于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控股的下属子公司)的原油;中油燃料油股份有限公司委托天津辉盛达石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辉盛达公司)负责加入原油脱硫剂作业,辉盛达公司安排上海祥诚商品检验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以下简称祥诚公司)在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输油管道上进行现场作业。
所添加的原油脱硫剂由辉盛达公司生产。
2010年7月15日15时30分左右,“宇宙宝石”油轮开始向国际储运公司原油罐区卸油,卸油作业在两条输油管道同时进行。
20时左右,祥诚公司和辉盛达公司作业人员开始通过原油罐区内一条输油管道(内径0.9米)上的排空阀,向输油管道中注入脱硫剂。
7月16日13时左右,油轮暂停卸油作业,但注入脱硫剂的作业没有停止。
18时左右,在注入了88立方米脱硫剂后,现场作业人员加水对脱硫剂管路和泵进行冲洗。
18时8分左右,靠近脱硫剂注入部位的输油管道突然发生爆炸,引发火灾,造成部分输油管道、附近储罐阀门、输油泵房和电力系统损坏和大量原油泄漏。
事故导致储罐阀门无法及时关闭,火灾不断扩大。
原油顺地下管沟流淌,形成地面流淌火,火势蔓延。
事故造成103号罐和周边泵房及港区主要输油管道严重损坏,部分原油流入附近海域。
3事故原因
经初步分析,此次事故原因是:在“宇宙宝石”油轮已暂停卸油作业的情况下,辉盛达公司和祥诚公司继续向输油管道中注入含有强氧化剂的原油脱硫剂,造成输油管道内发生化学爆炸。
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分析中。
这起事故虽未造成人员伤亡,但大火持续燃烧15个小时,事故现场设备管道损毁严重,周边海域受到污染,社会影响重大,教训极为深刻。
事故暴露出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事故单位对所加入原油脱硫剂的安全可靠性没有进行科学论证。
二是原油脱硫剂的加入方法没有正规设计,没有对加注作业进行风险辨识,没有制定安全作业规程。
三是原油接卸过程中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指挥协调不力,管理混乱,信息不畅,有关部门接到暂停卸油作业的信息后,没有及时通知停止加剂作业,事故单位对承包商现场作业疏于管理,现场监护不力。
四是事故造成电力系统损坏,应急和消防设施失效,罐区阀门无法关闭。
另外,港区内原油等危险化学品大型储罐集中布置,也是造成事故险象环生的重要因素。
4防控措施
(一)严格港口接卸油过程的安全管理,确保接卸油过程安全。
一要切实加强港口接卸油作业的安全管理。
要制定接卸油作业各方协调调度制
度,明确接卸油作业信息传递的流程和责任,严格制定接卸油安全操作规程,进一步明确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接卸油过程有序可控安全。
二要加强对接卸油过程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的安全论证和安全管理。
(二)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各环节的安全管理。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第118次常务会议精神,全面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尤其要加强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运输、使用等各个环节安全管理与监督,进一步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持续深入地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严格做到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期限和应急预案“五落实”。
(三)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合理规划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布局。
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深刻吸取此次事故教训,认真做好大型危险化学品储存基地和化工园区(集中区)的安全发展规划,合理规划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布局,严格审查涉及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建设项目。
(四)切实做好应急管理各项工作,提高重特大事故的应对与处置能力。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厂区和储罐区消防设施
的检查,督促各有关企业进一步改进管道、储罐等设施的阀门系统,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有效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