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推荐五篇)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推荐五篇)第一篇:《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显微镜是初中学生接触的第一个专业精密仪器,由于学生第一次使用显微镜,对显微镜有浓厚的兴趣,总想动一动。
本节课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为主,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及实验操作能力。
考虑到学生对显微镜比较陌生,因此在帮助学生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时,采取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能力目标: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情感目标:③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和难点: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四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挂历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课前每班培训5名“小助手”,以便课上帮助教师辅导其他学生。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除病毒外的绝大多数生物都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要想探索生命的奥秘,必须认识细胞的结构。
大多数细胞很小,需要借助显微镜来观察。
显微镜的操作方法1取镜:一手握,一手托;2.放:略偏左(便于左眼观察,右眼记录绘画)3.安:目镜。
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提问: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回答是光学显微镜。
显微镜的构造。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引言: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镜,并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镜。
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看书来认识显微镜。
随机叫学号,进行抽测。
显微镜的使用4.对光(1)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永兴中学王海媛50937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掌握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2.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二)能力目标1.练习使用显微镜。
2.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
2.爱护显微镜。
3.关注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象。
四、教学准备1.显微镜,标本(写有“下”字的玻片),擦镜纸、纱布等实验用品。
2.显微镜的使用视频或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精美的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生物的图片,提问:猜猜都是什么生物?【设计意图】学生体会到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的美妙,引发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强烈兴趣。
(二)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1.教师利用显微镜实物讲解显微镜各部分结构,引导学生说出各部分结构的功能。
2.学生参照教材上显微镜的图,与实物对照,准确说出各部分结构名称和功能。
3.教师对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从外形上如何区别低倍镜和高倍镜?它们放大倍数分别是多少?如果用这台显微镜观察物象,它会被放大多少倍?怎样使镜筒上升和下降?【设计意图】作为过程评价,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
(三)显微镜的使用1.教师分步讲解并示范显微镜的规范操作,学生同步模仿操作。
2.对学生提出要求后,学生练习操作,学生之间相互评价。
同时教师巡视,纠正不规范操作。
记录普遍存在问题,统一纠偏。
3.反馈:提供一些不规范操作造成后果的图片,让学生分析原因,如何操作可以避免上述情况发生。
【设计意图】分三个层次练习使用显微镜,并分析讨论遇到的问题的原因,学生能力得到提高。
(四)课堂练习1.显微镜放大200倍和放大600倍时,哪个物镜下看到的物体最多?2.显微镜放大200倍和放大600倍时,哪个物镜镜头长?3.如果标本在显微镜视野的左上方,你要往哪个方向移动标本,才能移到视野中心。
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在操作显微镜时可能存在恐惧心理,担心损坏设备,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克服心理障碍。
3.学生在观察生物玻片标本时,可能对细胞结构、生物现象的描述和分析存在困难,教师需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逐步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七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功能及其使用方法,认识显微镜在生物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2.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掌握调节显微镜焦距、切换物镜和目镜、调整光源亮度等基本操作。
3.能够运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玻片标本,识别细胞的基本结构,培养观察、描述和分析生物现象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生态的观念。
4.培养学生尊重事实、追求真理的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探究过程中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生物学科方面,学生对生物现象有一定的认知,但观察、分析生物结构的能力尚需培养。本章节内容是《练习使用显微镜》,显微镜作为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对学生来说既陌生又充满神秘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学情:
3.观察日记:请同学们将观察过程和心得体会以日记形式记录下来,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
要求:日记内容真实、生动,反映观察过程中的思考和收获。
4.家庭实验:鼓励同学们在家中尝试制作简单的生物玻片标本,如洋葱表皮细胞、花生切片等,并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要求:实验步骤清晰,注意安全,观察结果拍照或绘图记录。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目标1.说出显微镜各结构的名称及功能。
2.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
3.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4.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爱护显微镜。
关注科学与技术互相促进的关系。
教学重点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功能。
2.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教学准备光学显微镜,玻片标本,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展示不同种类显微镜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展史。
【学生活动】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结合教师出示的各种显微镜的图片,说出显微镜的发展史。
【过渡】显微镜已经成为人类探索微观世界不可缺少的工具,下面我们就开始进行对显微镜的学习吧!新知探究一、显微镜的构造和功能【教师活动】展示光学显微镜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试着说出显微镜各结构的名称,以了解显微镜的构造。
【学生活动】观察显微镜,说出显微镜的各部分结构。
【教师活动】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
【过渡】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显微镜的结构,那么,它的各结构的功能分别是什么呢?【教师活动】展示光学显微镜各关键结构的分解图片,并提出问题:显微镜的结构中具有放大作用的是哪部分?【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回答:目镜和物镜。
【教师活动】展示目镜和物镜的图片,引导学生区分目镜和物镜。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并思考,回答:目镜没有螺纹,物镜有螺纹;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其长度越短,而物镜的放大倍数的越大其长度则越长。
【教师活动】展示光学显微镜的图片,并提出问题:显微镜的结构中具有调节光线强弱作用的是哪部分?【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并思考,回答:遮光器和反光镜。
【教师活动】讲解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光线的原理。
继续展示光学显微镜的图片,引导学生回答显微镜的其他结构的功能。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并思考、回答。
【教师活动】展示光学显微镜的图片,引导学生总结显微镜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活动】对照显微镜,两人一组,边指认结构边说明其功能,并互相纠正错误。
教学教案 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教案练习使用显微镜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功能。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操作技能。
3. 引导学生通过显微镜观察样本,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功能及操作方法。
2. 教学难点:显微镜的正确使用和观察技巧。
三、教学准备1. 显微镜一台,确保功能完好。
2. 样本材料:如植物叶片、昆虫翅膀等。
3. 清洁布、擦镜纸等维护工具。
4. 教学PPT或黑板,展示显微镜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显微镜的历史和作用,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功能:镜体、物镜、目镜、台、焦距调节等。
3. 演示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
4. 分组实践:学生两人一组,按照操作步骤使用显微镜观察样本。
5. 指导学生正确清洁显微镜,维护仪器。
6. 总结反馈:学生展示观察成果,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五、课后作业1. 绘制显微镜的结构图,标注各部分名称和功能。
3. 预习下一课内容,了解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的区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讲解-演示-实践”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 运用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3. 对学生进行分组,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使用显微镜过程中的操作准确性、熟练程度等。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观察心得和结构图,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介绍显微镜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亲身体验显微镜的科研工作。
3. 开展显微镜制作或创新设计比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显微镜和安全用品的质量,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故障。
2.1.1《练习使用显微镜》名师教案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一、教学目标(一)核心素养通过认识和了解显微镜使用,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关注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说出显微镜的结构和作用。
2.掌握显微镜的正确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3.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过程与方法:1.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2.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3.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显微镜的重要作用。
2.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
3.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
4.培养热爱科学、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5.关注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热爱大自然,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善于发现,但是在生活中接触显微镜的机会并不多,学生只是知道显微镜可以使我们看到的物体放大,但是具体的操作不会,所以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整个学习过程以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为中心作为出发点,并及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在课堂中解决。
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探究,帮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在获得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重点: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四、教学设计(一)课前设计查看《练习使用显微镜》预习任务,初步了解学生本课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预习检测作答情况及学生学习问题反馈情况。
课前5分钟针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总结展示和解答。
(二)课堂设计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活动:教师提问:同学们,我们眼睛所能观察到的事物是有限的。
对于特别微小又客观存在的物体,我们是看不到的。
聪明的人类发明创造了一种仪器,专门观察微小的物体。
这种工具是什么呢?学生活动:学生回答:显微镜。
六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界生物现象的欲望。
2.引导学生尊重生命,关爱自然,培养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习惯。
4.通过显微镜观察生物现象,让学生感受到生物世界的神奇和多样性,增强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和热爱。
1.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及其工作原理。
2.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3.生物标本的制作与观察技巧。
4.学生在操作显微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五)作业小结
为了巩固本章节所学知识,教师应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显微镜使用的操作指南,要求条理清晰、语言准确。
2.观察身边的生物标本,如树叶、昆虫等,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生物现象。
(二)问题导向,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小组合作,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本案例强调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共享观察成果,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通过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Fra bibliotek(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以下活动:
1.交流显微镜操作心得,分享观察到的生物现象,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2.讨论观察生物标本时遇到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分析观察结果,探讨生物现象背后的原因,锻炼学生的思维和分析能力。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3.实践操作,注重个体差异:在实践操作环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指导与鼓励,帮助他们克服操作中的困难。
4.合作交流,共同提高: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观察心得,分享操作技巧,共同解决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在本章节的学习中,要关注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积极性。
5.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通过显微镜的使用,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和环保问题,培养他们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念。
针对以上学情,本章节教学设计将注重实践操作、合作交流、启发思考,旨在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和热情。
4.结合生物学知识,介绍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为学生观察生物细胞做好知识准备。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使用一台显微镜进行观察。观察前,我会给出指导性问题,如:“你们能观察到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吗?”、“这些生物细胞有哪些不同之处?”等。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我会在各组间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观察和分析。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观察作:请同学们课后选取一种生物样本,如植物叶片、昆虫翅膀等,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并绘制细胞结构图。要求图像清晰,标注明确,能够反映出所观察生物细胞的主要结构。
2.分析作业:根据观察结果,描述所观察生物细胞的特点,分析细胞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并尝试探讨该生物细胞在生物体中的重要作用。
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设计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一 :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第一节 1.教材分析本课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属于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内容,本主题又包括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多细胞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等三个二级主题。
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学习认识、使用显微镜对学生在后面进一步从微观认识动植物,乃至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亲自实践,从而使书本知识迁移深化为一定的能力、素养,同时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情感价值观。
①知识目标:正确说明显微镜的结构与功能②能力目标: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③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①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②教学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
2.教学策略作为本册教材中第一个技能性的操作实验,该课内容寓理论与实际于一体,是非常基础和重要的一节内容。
但由于显微镜较昂贵,学生之前又没接触过显微镜。
过去教师在教学微镜使用时总是把显微镜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步骤、注意事项讲的十分详细,然后才让学生动手,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也不符合新课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理念。
结合本校学生生源较好和好奇心强的特点,我试着把本节课设计成自学+讲授+探究课,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为中心,整个学习过程以此为出发点,及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因难在课堂中解决。
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部分探究,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
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与合作在教师引导下,获得新知与能力的提高,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第一篇: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教学内容:练习使用显微镜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掌握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2、能力目标学会正确规范使用显微镜的步骤、方法,发展实验能力3、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以及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2.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2、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物像(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三、课前准备:1、搜集显微镜的相关图片以及操作显微镜的相关视频2、制作多媒体课件3、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写有“上”字的玻片、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及纱布四、课时安排:45min五、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引入展示课件: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水中的微小生物观看在显微镜下微小生物的运动,认识到显微镜可以看到肉眼看不到的物体感到微观世界的神奇,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探究微观世界的欲望显微镜的构造向学生展示标注的显微镜的相关图片细心观看显微镜的各个部分构造,并猜想各个部分的作用学生对显微镜先获得一个感性的认识取镜和安放指导学生正确取镜和安放(左手托,右手握,安目镜);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这样会污染镜头;先让学生探究各部件作用,再向学生讲解各部件作用并板书到黑板上教师行为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取镜和安放,观察实物,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认识和了解,并说出各个部件的名称,探究各部件作用养探究精神显微镜的使用给学生展示显微镜的操作步骤视屏课件,在播放的同时边提问学生边讲解,提出以下几个问题:⑴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什么像?⑵看到的物像究竟被放大了多少倍?(3)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动手操作的同时找到问题的答案实验操作,观察、思考并找出答案认真观看视频,理解并记住每个操作步骤,复述操作步骤及讲诉注意事项。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2.1.1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对显微镜的认识。
2.教学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显微镜基本结构、功能、使用方法等;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总结操作显微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师强调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显微镜观察生物标本,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过程:
-准备植物叶片、昆虫翅膀等生物标本,分发给学生;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使用显微镜观察标本,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在观察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学生互相展示观察结果,交流心得,提高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分步骤介绍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如镜筒、物镜、目镜、载物台、调焦装置等,并解释各部分的作用;
-演示显微镜的正确使用方法,包括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等步骤;
-强调操作显微镜时的注意事项,如避免碰触镜头、保护生物标本等;
-结合课本插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三)学生小组讨论
3.掌握显微镜的成像特点,理解物像的放大倍数与物镜、目镜的关系;
4.能够运用显微镜观察简单的生物标本,如植物叶片、昆虫翅膀等。
(二)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体过程与方法如下:
1.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小组合作,实践探究: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配备一台显微镜,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实践操作;
六年级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认识显微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2.学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掌握调节显微镜放大倍数、调焦、寻像等基本操作。
3.能够观察并描述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结构,如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等。
4.培养学生独立操作显微镜的能力,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
4.教学拓展:
a.邀请专业人士或学长学姐分享显微镜在科研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对生物科学的认识。
b.组织学生参加生物科普活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本章节的教学中,导入新课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关键环节。我将采用以下方式导入新课:
1.提问法: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显微镜吗?它有什么作用?”通过这个问题,引发学生对显微镜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共同解决显微镜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显微镜的过程中,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4.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总结显微镜使用技巧,提高教学效果。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采取以下方式:
1.学生总结:邀请学生代表分享本节课的学习心得,总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观察技巧。
2.教师点评: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强调显微镜在生物科学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知识梳理:梳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
2.2.1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教学难点】
1.规范使用低倍镜,从而观察清晰的物像;
2.高倍镜的使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情境引入】
展示一些单细胞生物,让学生们惊叹于微小生物的美丽和神奇,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展示一些多细胞生物,让同学们认同除病毒外其他生物都是由微小的细胞构成的。
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讲解】对光和观察两个步骤
(1)低倍镜——大光圈——明亮视野
(2)先升后降,先粗后细
(1)记录笔记
(2)自主归纳显微镜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问题探讨】查漏补缺,协助归纳
【提出问题】颠倒的只是物象的形状吗?
【提出问题】如何判断视野中污迹的位置?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总结出成像特点,进一步观察字母“b”发现显微镜成像的规律——上下左右全颠倒的放大的倒像(旋转180°)
探究当物镜与目镜不在同一条直线时,看到的视野
【详解】
(1)显微镜中的重要原件——镜头的相关规律
(2)显微镜中的重要原件——遮光器的认识
(3)显微镜中的重要原件——准焦螺旋的使用技巧,总结出粗、细准焦螺旋在物象观察中的作用。
(1)取下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观察他们的异同点(长度、螺纹、倍数等),总结出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记录笔记
自主总结出显微镜成的像形状和位置都颠倒,进一步得出移中央的方法——同向法
记录笔记
通过在玻片上点污迹的方法,得出移动法判断污迹位置的方法
记录笔记
【难度升级】引导学生说出高倍镜的使用步骤
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归纳:
初中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初中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初中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中生物《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2、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能力目标:能顺利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二、教学重点1.说出显微镜的主要结构及其功能。
2.显微镜的使用过程及其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在显微镜的使用过程中,对光、调焦距、找到清晰的物像。
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物像。
四、教学过程(一)引言教师讲述: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
细胞很小,通常需要借助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显微镜是一个放大的仪器,首先来了解显微镜的构成以及它放大的功能。
(二)显微镜的构造学生对照P36显微镜的结构图片来认识显微镜的结构及其功能。
1、对照图片,找到目镜和物镜:要求学生从镜筒上取下目镜观察,看上面标注的数字(10x);再让学生转动转换器,移动物镜,观察转换器上的三个物镜上标注的数字(4x10x40x)以及三个放大不同倍数的物镜长短情况。
问:能起到放大作用的是什么?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何计算?显微镜下成的像有什么变化?目镜、物镜,上面的数字代表的是它们放大的倍数;其中4倍和10倍的物镜属于低倍物镜,而40倍的物镜属于高倍物镜。
高倍物镜的镜身相对长些,低倍物镜的镜身相对短些。
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如:实验桌上的显微镜最大放大倍数是多少?最小放大倍数是多少?显微镜下的视野是固定的,放的越大,意味着看到的物像越少,而且成倍地减少。
2、由于目镜与物镜都是凸透镜,因此显微镜下成的物像是一个倒像。
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教学案
练习使用显微镜实验教学案
【学习难点】1、准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对照P37“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图和实验台上显微镜实物理解显微镜
1、镜头可分、两种,作用是起作用。
2、使镜筒上升或下降的结构是;可大幅度调节镜筒的结构是,可极小的范围调节镜筒的结构是。
3、反光镜两面一样吗?遮光器上孔大小一致吗?。
所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有和。
学习目标二:显微镜的使用
【自主学习】阅读P37-39“练习使用显微镜”完成
1、取镜和安放
(1)手握住镜臂,手托住镜座。
(2)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7cm处,略偏左,安装好和。
2、对光(升→转→看)
(1)转动,使低倍镜对准。
(注意:物镜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 c m的距离以免损坏镜头)
(2)使用较大的光圈时,转动,使光线通过反射到镜筒内,可看到视野。
(注意:左眼注视目镜内时,右眼必须睁开)
3、观察(放→压→降(侧看)→看→升→调)
(1)把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2)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头下降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以免压坏玻片标本),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
(3)一只眼注视内,同时逆时针转动,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再略微转动,使物像更加清晰。
4、整理还原
【思考与讨论】
1、使用显微镜有“四先四后”,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
2、视野太暗时应该如何调节?
3、显微镜放大倍数如何计算?放大倍数越大,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数目有什么特点?
4、显微镜的成像具有什么特点?。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功能及使用方法。
-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观察方法。
-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及安全规则。
2.教学难点:
-显微镜的调节与使用技巧。
-观察生物细胞时,准确描述细胞结构。
-学生动手操作显微镜时的协作与沟通。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展示显微镜下奇妙的生物细胞图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
-分发显微镜操作说明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
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功能及使用方法,掌握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技巧。
2.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能够识别并描述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3.掌握显微镜的保养与维护方法,确保显微镜的正常使用。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分析、解释,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5.拓展作业(选做):
-观察其他生物细胞,如植物细胞、细菌等,并描述其结构特点。
-探究不同生物细胞在显微镜下的观察方法,总结观察技巧。
作业要求:
1.字迹工整,描述准确,语言简洁。
2.实验报告需体现思考过程,分析问题要深入。
3.拓展作业可根据个人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不做强制要求。
2.鼓励学生分享在操作显微镜和观察生物细胞时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对学生的总结进行补充,强调显微镜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并提醒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
初中初一生物上册《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教学设计
3.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物细胞结构的异同,提高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生分享观察生物玻片标本的收获和感受。
3.教师点评学生的观察报告,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课后作业
1.观察身边的生物标本,尝试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3.思考题:请学生思考显微镜在生物科学研究和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这道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知识应用能力。
4.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与小组同学一起讨论,如何更好地保护显微镜,以及在使用显微镜时如何确保观察的准确性。小组需要提交一份讨论报告,分享他们的观点和建议。
5.研究性学习:针对课堂上观察的生物标本,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一个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分类等。要求学生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收集相关信息,并在下节课上进行简要汇报。
6.情感反思:请学生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以及自己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学生需要写下自己在学习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变化。
1.小组成员共同观察生物玻片标本,尝试使用显微镜进行调焦、观察。
2.讨论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描述其特点,并记录在讨论记录表中。
3.各小组派代表汇报观察结果,分享观察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4.针对其他小组的观察结果,进行评价和讨论,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四)课堂练习,500字
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任务:
1.观察作业:学生需在家中寻找一个生物标本,如植物叶片、昆虫翅膀等,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并记录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要求学生尽量详细地描述细胞的特点,尝试用自己的话解释所看到的生物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学设计(附导学案)
淮滨县第一中学郭海霞教材分析:
显微镜是一种具有放大功能的仪器,是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探究器具。
它能够帮助我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清楚的生物体及细微结构。
而且,能够熟练地使用显微镜是中学生应该具备的生物学基本技能。
所以,练习使用显微镜这节课,在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能力目标: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情感目标:③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准备两个不同倍数的目镜);两种标本(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或纱布;
学生:对照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显微镜的使用视频导入
主问题一:显微镜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1、对照普通光学显微镜,识记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
2、观察右面的显微镜结构图,并回答问题
(在[ ]内填标号,在上填名称)
⑴写出下列标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②③
④⑩
⑵对物像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 和[ ]
⑶能大范围升降镜筒的是[ ] 能小范围升降镜
筒的是[ ]
⑷能反射光线的是[ ] ,能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 。
学法指导:
1、独立自学
2、展示交流:学生代表展示后,有不同意见得同学或不同组的同学可以补充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我,交流合作的机会,激发学生探索微观世界的欲望,使学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认识显微镜的构造,为显微镜的使用打好基础。
主问题二:练习使用显微镜
活动一:认真观察和聆听教师示范并讲解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及注意事项
3、怎样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活动二:以小组为单位练习使用显微镜(附:《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评价表)
评一评:哪些小组做的最规范
比一比:哪些小组最先找到物象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探究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以及对事物现象的观察进行分析,通过合作学习,体验成功与失败,学会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活动三:为了检测学生对显微镜操作方法的掌握情况,教师随机抽取一名学生上台演示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并能找到清晰的物像,师生给与评价。
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练习,明确使用显微镜的四个步骤: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观察;
(4)整理。
教师指导显微镜的步骤口诀(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
九退整理,后归箱)与明确具体的方法步骤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兴趣,简洁明快,利于学生掌握。
然后学生朗读显微镜的使用步骤,教师进行多媒体直观演示实验,并强调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有个初步了解,激发学生操作欲望。
为了检测学生对显微镜操作方法的掌握情况,教师随机抽取一名学生上台演示显微镜的操作方法,并能找到清晰的物像,师生给与评价。
学生进行拓展延伸
学生观察玻片标本,体验玻片移动与物像的移动方向相反,总结显微镜只能观察透光的物体。
此时,学生兴致高涨,教师指导借助口诀回顾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步骤,然后尝试由低倍镜转用高倍镜观察物像以及对物像中污点位置的辨认方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养成探究学习,主动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以及对事物现象的观察进行分析,通过合作学习,体验成功与失败,学会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收镜整理
教师提示,显微镜使用完后应怎么办?
学生思考,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
小结评价,并启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
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
课后实验室开放。
教师总结出并板书:
显微镜的操作方法(顺口溜)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
九退整理,后归箱。
教学反思:
练习使用显微镜为实验活动课,学生好奇心很强,需要在上课前让学生了解实验室守则,强调实验室的清洁工作,布置好值日生。
以便上课时场面便以控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懂得爱护实验室里的实验器材。
在教学中由学生根据教材,对照实物,通过看一看、动一动、试一试等教学手段,让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各部分构造与功能。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交流,老师及时检查,激励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动手操作,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同时学生们的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提高。
教学特色:
1.教学设计以导学案和实验报告单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发给学生使用,更直观有针对性的
明确了学生的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
2.《练习使用显微镜》的实验评价表和实验报告单,为本节教学设计的又一个创新点,
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实事求是地对练习活动给予评价,做到了评价有据,更客观更具体。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