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设计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
《作为生物的社会-经典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作为一个生物体系的运作机制,通过分析社会结构、文化、经济等方面,使学生能够从生物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社会现象。
1.2 教学目标理解社会是一个生物体系的观念。
掌握社会学与生物学的交叉研究方法。
分析社会现象背后的生物学因素。
1.3 教学方法讲座:讲解社会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小组讨论:分析具体的社会现象,探讨生物学因素的作用。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从生物学角度审视社会问题。
第二章:社会生物学的理论基础2.1 社会达尔文主义了解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基本观念。
分析社会达尔文主义在历史中的应用和影响。
2.2 进化心理学掌握进化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探讨进化心理学在解释社会现象中的应用。
2.3 社会遗传学理解社会遗传学的研究方法和成果。
分析社会遗传学对社会生物学发展的贡献。
第三章:社会结构与生物学3.1 种群生态学学习种群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分析种群生态学在社会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3.2 社会网络了解社会网络的基本特征。
探讨社会网络形成的生物学机制。
3.3 社会阶层与生物学掌握社会阶层的概念。
分析社会阶层形成的生物学因素。
第四章:文化与生物学4.1 文化传承的生物学基础探讨文化传承的生物学机制。
分析文化传承对生物进化的影响。
4.2 文化差异与生物学理解文化差异的生物学根源。
探讨文化差异对社会和谐的启示。
4.3 文化演变与生物学学习文化演变的基本规律。
分析文化演变过程中的生物学因素。
第五章:社会经济现象与生物学5.1 经济增长与生物学掌握经济增长的生物学机制。
分析生物学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5.2 贫富差距与生物学理解贫富差距的生物学原因。
探讨减少贫富差距的生物学途径。
5.3 资源分配与生物学学习资源分配的生物学原则。
分析生物学因素对资源分配的影响。
第六章:社会生物学与人类行为6.1 人类行为的基本生物学原理探讨人类行为背后的生物学机制。
分析生物学因素对人类行为的影响。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设计
作为生物的社会一、教学目标1.掌握物种在社会中的分工与合作的方式;2.了解不同种群之间的竞争与合作;3.理解社会行为的进化原理;4.探究人类社会行为的特殊性,并对其进行反思。
二、教学内容第一部分:生物的社会行为1. 生物社会行为的概念和类型1.生物社会行为的定义和意义;2.生物社会行为的分类。
2. 生物社会行为的进化原理1.群体选择理论;2.亲属选择理论。
3. 物种社会行为的分工和合作方式1.社会性生物的分工和合作方式;2.物种群体的组织形式。
第二部分:物种间的竞争与合作1. 生态位1.生态位的定义和类型;2.生态位的重要性。
2. 天敌和天敌逃避机制1.天敌和食草动物的关系;2.天敌逃避的机制和方法。
3. 共生和拮抗1.共生关系的分类和例子;2.拮抗关系的分类和例子。
第三部分:人类社会行为特殊性1. 人类的群体合作1.人类的合作行为;2.群体协作的条件。
2. 人类道德的进化1.道德行为的发展和形成;2.道德对生物社会的影响和作用。
3. 人类的社会异质性1.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行为差异;2.社会异质性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三、教学方法1.集体讨论法:启发学生探究生物的社会行为及其进化原理,并深入分析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以及人类社会行为的特殊性。
2.观察法:通过实例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掘生活中的社会行为。
3.实验法:通过实验,探究物种之间的竞争与合作。
4.比较法:通过对比不同种类的社会行为及其特征,激发学生的思考,并总结出不同物种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四、教学评价1.考查学生的理论认识和实际运用能力;2.提倡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分析能力;3.鼓励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个人表现。
五、教学流程时间教学内容1分钟介绍生物社会行为的概念和意义10分钟生物社会行为的类型和分类10分钟群体选择理论和亲属选择理论20分钟物种社会行为的分工和合作方式10分钟生态位的定义和类型10分钟天敌和天敌逃避机制10分钟共生和拮抗15分钟人类的群体合作15分钟人类道德的进化15分钟人类的社会异质性5分钟总结和评价六、教学材料1.视频资料:关于某种动物社会行为的科学记录片;2.实验材料:关于不同物种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实验器材;3.网络文章:人类社会行为的发展历程、原因与结果等相关文章。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作为生物的一种存在,探讨社会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社会与生物之间的联系;掌握社会发展的生物学基础;激发对课程的兴趣和好奇心。
1.3 教学内容社会与生物的关系;社会发展的生物学基础;课程概述。
1.4 教学方法讲授;小组讨论;问题解答。
第二章:社会与生物的联系2.1 课程内容本章将探讨社会与生物之间的联系,包括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社会结构与生物进化的关系等。
2.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描述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分析社会结构与生物进化的关系;理解社会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3 教学方法讲授;实例分析;小组讨论。
第三章:社会发展的生物学基础3.1 课程内容本章将介绍社会发展的生物学基础,包括社会行为的进化,社会结构的生物学基础等。
3.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解释社会行为的进化;探讨社会结构的生物学基础;理解社会发展与生物进化的关系。
3.3 教学方法讲授;实例分析;小组讨论。
第四章:社会生物学的研究方法4.1 课程内容本章将介绍社会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模拟法等。
4.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描述社会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不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
4.3 教学方法讲授;实例分析;小组讨论。
第五章:社会生物学案例研究5.1 课程内容本章将通过具体的案例研究,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生物学的应用,包括人类社会,动物社会等。
5.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分析社会生物学的实际应用;理解不同社会生物学的特点;评价社会生物学的意义和局限性。
5.3 教学方法讲授;实例分析;小组讨论。
第六章:社会行为的生物学解释6.1 课程内容本章将探讨社会行为的生物学解释,包括社会行为的进化优势,社会行为与激素水平的关系,以及社会行为的学习和模仿机制。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设计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物社会的概念及其特点。
2.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物社会的概念、特点及其与人类社会的联系。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生物社会现象。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过的生物学知识,思考一下生物与社会有什么关系?2.引导学生举例说明生物与社会的关系,如:植物与生态环境、动物与人类生活等。
(二)新课讲解1.讲解生物社会的概念:生物社会是指由一定数量的生物个体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它包括生物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等。
2.讲解生物社会的特点:a.生物社会具有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
b.生物社会具有层次性:从个体到种群、从种群到生态系统,形成了不同的层次。
c.生物社会具有动态性:生物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如物种的演替、生态系统的演变等。
3.讲解生物社会与人类社会的联系:生物社会为人类社会提供了物质资源、精神资源、环境资源等,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三)案例分析a.森林火灾对生物社会的影响。
b.大规模捕捞对海洋生物社会的影响。
c.城市化进程对生物社会的影响。
(四)课堂小结1.请同学们谈谈对本节课生物社会知识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a.人类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生物资源?b.人类应该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2.下节课分享你的思考成果。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生物社会的概念、特点及其与人类社会的联系,让学生对生物社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分析生物社会现象,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
但在课堂小结环节,学生的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由于课堂时间紧张,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调整教学节奏,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和表达。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在讲解生物社会的概念时,重点强调它是由生物个体组成的整体,并且这个整体具有超越个体的特性。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教案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教案第一章:生物与社会的关系1.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理解生物对社会的影响。
认识到社会对生物的保护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生物与社会的相互作用。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与影响。
社会对生物的保护措施。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物与社会的相互关系。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了解生物对社会的影响。
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生物与社会的关系。
讲解生物对社会的适应与影响。
分析具体案例:介绍生物对社会的影响。
小组讨论:探讨社会对生物的保护措施。
1.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生物与社会关系的理解程度。
第二章:生物多样性的社会意义2.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理解生物多样性的社会意义。
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的定义与测量。
生物多样性的社会意义。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测量方法。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了解生物多样性的社会意义。
2.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讲解生物多样性的定义与测量。
分析具体案例:介绍生物多样性的社会意义。
小组讨论:探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2.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社会意义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生物与经济的关系3.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理解生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认识到保护生物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3.2 教学内容:生物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生物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保护生物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物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了解生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讨论生物与经济的关系。
讲解生物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分析具体案例:介绍生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小组讨论:探讨保护生物对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3.5 教学评估: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生物与经济关系的理解程度。
高三下册语文教案:作为生物的社会5篇
高三下册语文教案:作为生物的社会高三下册语文教案:作为生物的社会精选5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生物的社会概念,认识生物社会的重要性。
2.认识不同生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够分析生物社会现象,并做出合理的判断。
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描述和表达关于生物社会的观点和见解。
教学重点:1.理解生物社会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不同生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够分析生物社会现象,并做出合理的判断。
教学难点:1.分析生物社会关系的形成原因。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够分析生物社会现象,并做出合理的判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生物社会的相关实例。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主题(5分钟)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或展示相关图片,引起学生对生物社会的兴趣。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生物社会有什么了解?我们身边有哪些生物形成了社会?这些社会是如何形成的?Step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生物社会的概念和特点,生物社会是指一定数量的同种或不同种生物在一定地域内以一定形式和一定规模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的社会群体。
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社会的形成原因:生物社会的形成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结果,通过合作和互惠互利的关系,生物可以共同提高生存能力和繁衍后代的机会。
Step 3 生物社会关系的探究(1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物社会的实例,如蚂蚁、蜜蜂、狮群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社会关系的形成原因。
学生可以讨论以下问题:为什么蚂蚁会形成复杂的社会结构?蜜蜂是如何协作建造蜂巢的?狮子为什么会形成群体?等。
Step 4 观察实践(1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或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观察一些生物社会关系的现象。
例如,观察蚂蚁在寻觅食物和建造巢穴时的协作行为,观察狮子在狩猎中的团队合作等。
Step 5 总结归纳(10分钟)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生物社会具有哪些特点?不同生物之间的社会关系有哪些?这些社会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给出自己的回答。
作为生物的社会(湘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作为生物的社会(湘教版高二必修)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作为生物的社会(湘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1作为生物的社会(湘教版高二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 理解生物在社会中的互动关系;2) 了解基本的生物社会结构及其特点;3) 掌握生物在社会生存中的适应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
2. 能力目标1) 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研究问题的能力及动手实验能力;2) 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创新精神,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关爱、热爱自然的情感,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2) 培养学生的细心认真、严谨治学的品质,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个体的生存方式”1. 观察细节,获取信息2. 了解关于自然界中生物的数量和竞争的关系3. 通过比较,归纳国内外著名生态学家的研究成果第二课时:“群体的生存方式”1. 通过实验,了解群体活动的特点2. 分析群体的种类及其产生的条件3. 了解动物群体的行为特征及其调节机制第三课时:“人类的社会化行为”1. 分析人类与动物的相似性和差异性2. 了解人类的社交行为及其与生命的关联3. 分析人类的价值观、伦理道德及其实践三、教学方法1. 教师讲述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知识点。
2. 课堂讨论法: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社会责任感。
3. 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规律,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四、教学手段1. 多媒体投影仪、电脑等。
2. 项目实验相关的材料:鱼缸、小球、玻璃钢缸等。
五、教学评估1. 开展小组讨论,检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2. 考查学生动手实验能力,评价实验结果,提高科学研究意识;3. 通过互评、评议等方法,探究性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在本次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教师讲述法、课堂讨论法和实验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探究、研究和实践,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探究和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设计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社会作为生物的基本概念,理解社会与生物之间的联系。
2. 使学生掌握社会作为生物的主要特征,认识社会作为生物的独特性。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分析社会现象。
4. 提高学生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社会作为生物的定义与内涵2. 社会作为生物的主要特征3. 社会作为生物的独特性分析4. 社会与生物之间的联系与互动5. 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作为生物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其独特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社会现象,引导学生从生物学的角度进行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社会作为生物的意义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启示。
4.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相关章节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基础知识。
2. 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社会作为生物的相关概念和案例。
3. 讨论素材:准备一些具体的社会现象,供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使用。
4. 投影仪:确保教学过程中能清晰展示课件和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社会作为生物的概念,引发学生对这一主题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社会作为生物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其独特性,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与生物之间的联系。
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具体的社会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4.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所给的讨论素材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5. 总结: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认识到社会作为生物对现实生活的意义,并提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的理念。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对社会的责任感。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他们对社会作为生物的理解程度。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物社会的基本概念,认识生物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生物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解决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社会的定义和特征2. 生物社会中的种群和群落3. 生物社会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4. 生物社会中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5. 生物社会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社会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生物社会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物社会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或实验,增强对生物社会的直观认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
2. 投影仪、幻灯片或教学课件。
3. 生物社会案例素材和图片。
4. 户外考察或实验所需器材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生物社会的概念,激发学生对生物社会的兴趣。
2. 讲解:讲解生物社会的基本概念、特征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生物社会的内涵。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生物社会案例,让学生了解生物社会问题的实际意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物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或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观察生物社会现象。
6. 总结:回顾和总结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对生物社会的认识和理解。
7.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生物社会的知识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对生物社会的理解和兴趣。
2. 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检查学生对生物社会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自然保护区或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加深对生物多样性和生物社会的认识。
2. 开展生物社会主题的研究性学习项目,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拓宽学生对生物社会相关领域的视野。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设计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作为一个生物系统的概念,探讨社会与生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1.2 教学目标理解社会作为一个生物系统的概念。
认识社会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探索社会发展的生物学基础。
1.3 教学方法讲授:讲解社会作为生物系统的理论。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加深对社会作为生物系统的理解。
第二章:社会与生物的关系2.1 社会与生物的相互影响讲解社会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如社会环境中的食物、水源、住所等对生物生存的影响。
分析生物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如生物的活动对空气质量、土地利用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2.2 社会生物学的概念介绍社会生物学的定义,即研究生物在社会中的行为、互动和组织的学科。
讲解社会生物学的相关理论,如社会等级制度、社会规范和合作行为等。
2.3 社会与生物的关系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如动物社群行为的研究,人类社会结构与社会生物学的关系等。
第三章:社会发展的生物学基础3.1 生物进化学说与社会发展讲解生物进化论的基本原理,如自然选择、基因传递等。
探讨生物进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如生物的适应性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3.2 生物学原理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介绍生物学原理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生物学视角对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差异等现象的解释。
3.3 社会发展中的生物学问题探讨社会发展中的生物学问题,如环境污染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人口增长对社会资源的需求等。
第四章:社会与生物的相互作用案例研究4.1 环境与社会的关系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如城市化进程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环境保护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等。
4.2 生物与社会的关系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如疾病流行对社会的影响,生物科技对社会发展的贡献等。
4.3 社会与生物相互作用案例的综合分析综合分析具体案例,如气候变化对社会生物系统的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等。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精选8篇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精选8篇《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2.了解__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3.引导学生通过对__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4.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5.通过__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6.引导学生体会__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2.了解__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
难点:1.引导学生通过对__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2.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情景导入:同学们,每天我们都行色匆匆,你是否低头注意过你脚下的蚂蚁窝?也许在你家的附近就有很多。
你有没有发现,蚂蚁经常成群结队地忙忙碌碌?若是你扔一粒饭到它们的洞口,只要有一只蚂蚁发现,在短短的时间内就会聚集一大群,一下就能把饭粒搬回家。
哪怕是一块大面包,它们也能很快解决。
它们就像一个大家庭,团结一致,努力工作。
同学们,你觉得神奇吗?它们与我们多像,但它们能和我们一样吗?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__,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作为生物的社会)二、作者:刘易斯托马斯是美国医学家、科普作家,同时又是美国科学院院士。
他的代表作品是《细胞生命的礼赞》,这部书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
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
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
无怪乎自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此后18年来由好几家出版社印了二十多版,至今畅行不衰!据说年过花甲的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以至于在他接连抛出后两本书时,书商都不用再作广告,只喊声“《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新著”就够了。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设计1课题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对__一些重点问题的讨论提高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__的学习,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教学难点通过观看生物资料片、观察一些昆虫的社会行为等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关键了解__所涉及的生物学知识课型将授课教学方法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教具电脑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研读课文,讨论问题。
(1)__采用丁哪些论证方法?【明确】这篇科普__具有散文化的倾向,可以看做是一篇科学随笔。
__虽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论文,没有罗列森严的论点论据,但还是具有独特的论证方法的。
首先,作者始终是在与人类行为的对比中谈论生物的社会行为,始终认为人类行为与生物的社会行为有着共同性;其次,作者在论述中,无论是对人还是对其他生物,多从个体与群体两个方面做比较分析,肯定群体的智慧,强调社会化的重要性;再次,对生物的社会行为的描述,有详有略,先详后略,以详带略(详昆虫类,略菌类、鱼类、鸟类),这样既抓住了典型事例细致剖析,又丰富了例证,也体现了由现象层面到理论探讨逐步深化的过程。
(2)怎样理解__关于生物社会行为的论述?【明确】作者论述昆虫、鱼类、鸟类等生物的社会行为,证明它们也有集体协作精神,而且随着群体数量的增加,智慧也随之增长,这些都来自他对自然界中社会性生物细心的观察和思考。
把这些生物的群体看成是一个庞大的生物体,更是作者的创见。
但是要看到,作者谈论生物的社会性,焦点还是在反思人类行为,意在批判传统生物学人类中心主义甚至人类沙文主义的观念,强调人类要有自我反省的意识,不然我们就会陷入因为盲目的自我崇拜而带来的种种困境之中。
无可否认,作者的论述有其幽默调侃的成分,观点有其牵强偏激之处,但他的视角是独特的,见解是独到的,议论是深刻的,读之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美感的享受。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设计(通用6篇)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生物的社会》篇1教学设想这篇课文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
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
而其文笔又少见的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当今科学中的大家手笔。
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至今仍畅行不衰。
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我们读者可以发现本文写得似乎并不像科技论文,相反,此文的语言通俗易懂,诙谐幽默,做到了将深奥的科学和生物道理形象化和具体化。
另外,文章里还有很大的一个特点,作者善于运用比喻的方式来说明抽象的道理,让人易懂。
总之,这篇文章作为科技论文是很值得大家鉴赏的,无论从文章的思想、结构、语言、方法,还是其他,它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教学重点1.品味作品形象而生动的语言;2.筛选信息,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1.训练和培养学生筛选有效信息解读科技文章的能力;2.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作品主题。
教具准备幻灯片,投影仪。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生平及《细胞生命的礼赞》的内容;2.掌握生物与人类社会的区别与关系,从中归纳出主旨;3.综合运用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过程与方法1.分析文章大意,归纳思路,总结写作方法;2.抓住个别语段,纵深分析语言的运用;3.思路凌驾在自读之上,进行综合式的研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了解到人类社会唯有尊重生物,研究生物的智慧才能程度地发展自身的事业的理念;2.培养学生勇于为科学贡献余热的精神品质。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随着城市的繁荣、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便不免表现出自视其高、自私傲慢的特点。
其实,任何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形式。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美国科普作家刘易斯·托马斯的《作为生物的社会》,从中,我们一定更能明白这个道理,更能懂得如何去尊重任何形式的生命,从它们的生存智慧中得到启示,来指导我们人类自身的行为和生活。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设计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人类社会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探讨生物如何影响社会,以及社会如何反过来影响生物。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
1.2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生物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生物的反作用。
提高环保意识,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
1.3 教学内容生物与社会的关系概述。
生物对社会的影响案例分析。
社会对生物的反作用案例分析。
环保意识的培养。
1.4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物与社会关系的理论知识。
案例分析法:分析生物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对生物的反作用。
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环保,提高环保意识。
第二章:生物对社会的影响2.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如何影响社会。
掌握生物影响社会的案例。
2.2 教学内容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生物对经济的影响。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物对社会的影响。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生物影响社会的案例。
第三章:社会对生物的反作用3.1 教学目标了解社会如何反过来影响生物。
掌握社会对生物反作用的案例。
3.2 教学内容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社会对生物保护的措施。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社会对生物的反作用。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社会对生物反作用的案例。
第四章:生态环境的保护4.1 教学目标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提高环保意识,掌握环保知识。
4.2 教学内容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
环保意识和行动。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环保知识。
讨论法:引导学生关注环保,提高环保意识。
第五章:课程总结与展望5.1 教学目标总结课程所学内容。
展望生物与社会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5.2 教学内容课程内容回顾。
生物与社会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5.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总结课程内容,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第六章:生物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实例分析6.1 教学目标分析具体的生物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实例。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
作为生物的社会-经典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作为生物体的概念,探讨社会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1.2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社会作为生物体的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1.3 教学方法讲座:讲解社会作为生物体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社会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社会现象,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社会作为生物体的概念。
1.4 教学内容社会作为生物体的概念及其内涵。
社会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社会生物学的应用。
第二章:社会与生物的关系2.1 课程背景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理解社会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生物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社会对生物的反作用。
2.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培养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引导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
2.3 教学方法讲座:讲解社会与生物之间的关系。
小组讨论:分析具体的社会现象,探讨生物对社会的影响。
案例分析:介绍社会对生物的反作用。
2.4 教学内容社会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生物对社会的影响。
社会对生物的反作用。
第三章:社会生物学的应用3.1 课程背景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物学的应用领域,探讨社会生物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运用。
3.2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生物学的应用领域。
培养学生运用社会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物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3.3 教学方法讲座:讲解社会生物学的应用领域。
小组讨论:分析社会生物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案例分析:介绍社会生物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案例。
3.4 教学内容社会生物学的应用领域。
社会生物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社会生物学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章:社会生物学与人类社会发展4.1 课程背景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物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社会生物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设计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作为生物的社会》是一门探讨社会与生物之间关系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现象的生物学基础,认识到社会与生物之间的密切联系。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社会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掌握社会学与生物学的交叉研究方法。
1.3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社会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学与生物学的交叉研究方法。
具体内容包括:社会与生物的定义及关系;社会学与生物学的交叉研究方法。
1.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社会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讲解社会学与生物学的交叉研究方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交叉研究方法的理解。
第二章: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2.1 课程背景本章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探讨生物因素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分析生物因素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2.3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包括生物因素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社会行为的定义及特征;生物学基础对社会行为的影响;生物因素对社会行为的具体影响。
2.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讲解生物学基础对社会行为的影响;分析具体案例,探讨生物因素对社会行为的影响。
第三章:社会结构与生物结构3.1 课程背景本章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结构与生物结构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社会结构对生物结构的影响。
3.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社会结构与生物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社会结构对生物结构的影响。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结构与生物结构之间的关系,包括社会结构对生物结构的影响。
具体内容包括:社会结构与生物结构的定义及关系;社会结构对生物结构的影响;案例分析:社会结构对生物结构的具体影响。
3.4 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思考社会结构与生物结构之间的关系;讲解社会结构对生物结构的影响;分析具体案例,探讨社会结构对生物结构的影响。
第四章:社会环境与生物环境4.1 课程背景本章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环境与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到社会环境对生物环境的影响。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让学生认识到社会行为的重要性及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1.2 教学内容:社会生物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社会行为的概念和特征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1.3 教学活动:引入社会生物学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社会行为的存在和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社会行为的具体例子和特点介绍社会生物学的研究方法,如观察、实验和模拟等第二章:社会行为的进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行为的进化机制和过程。
让学生认识社会行为对生物适应和进化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社会行为的进化机制,如自然选择和基因流等社会行为在不同生物中的进化过程和特点社会行为对生物适应和进化的影响2.3 教学活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社会行为的进化机制和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讨社会行为对生物适应和进化的影响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不同生物社会行为的观察和理解第三章:社会行为的分类和特点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行为的分类和特点。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区分不同类型的社会行为。
3.2 教学内容:社会行为的分类,如合作、竞争、互惠和亲社会行为等不同类型社会行为的特点和表现社会行为的适应性和功能3.3 教学活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社会行为及其特点进行角色扮演或情景模拟,让学生体验和理解不同类型的社会行为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探讨社会行为的适应性和功能第四章: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行为的研究方法。
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社会行为的研究和观察。
4.2 教学内容:社会行为研究的方法,如观察法、实验法、模拟法和问卷调查法等社会行为研究的设计和实施步骤社会行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方法4.3 教学活动:介绍社会行为研究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示范或演示学生分组进行社会行为的研究实验或观察,记录数据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进行结果展示和讨论第五章:社会行为与个体行为的关系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社会行为与个体行为之间的关系。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设计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社会的基本概念,认识生物社会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生物社会问题的观察、思考和解决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生物伦理和生物安全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生物社会的定义与特点2. 生物社会的重要性3. 生物伦理问题4. 生物安全问题5. 学生实践项目:调查身边的生物社会问题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物社会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生物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物伦理和生物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项目法:让学生调查身边的生物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2. 投影仪或白板3. 生物社会案例资料4. 调查问卷和相关工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社会的实例,引发学生对生物社会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生物社会的基本概念、特点和重要性,让学生了解生物社会的内涵。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生物社会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物伦理和生物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实践项目:布置调查任务,让学生调查身边的生物社会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生物社会问题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 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实践项目:评估学生调查报告的质量,包括问题发现、分析思考和解决方案的提出。
4.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在每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生物的社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生平及《细胞生命的礼赞》的内容,掌握人类社会和生物社会的区别和联系,从中归纳出作品的主旨。
2、筛选信息,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3、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4、通过学习,了解到人类社会唯有尊重生物,研究生物的智慧才能最大程度地发展自身的事业的理念;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物学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1.体会本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品味优秀科普作家的文字魅力。
2.筛选信息,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教学难点:1.训练和培养学生筛选有效信息解读科技文章的能力;2.解读作者的创作意图,把握作品主题。
教具准备:幻灯片,投影仪。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随着城市的繁荣、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便不免表现出自视其高、自私傲慢的特点。
其实,任何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形式。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美国科普作家刘易斯·托马斯的《作为生物的社会》,从中,我们一定更能明白这个道理,更能懂得如何去尊重任何形式的生命,从它们的生存智慧中得到启示,来指导我们人类自身的行为和生活。
二、解题,介绍作者及其作品多媒体课件展示:刘易斯·托马斯(1913~1991),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和科普作家。
生于美国纽约,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医学院,历任明尼苏达大学儿科研究所教授、纽约大学——贝尔维尤医疗中心病理学系主任、耶鲁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纽约市斯隆——凯特林癌症纪念中心(研究院)院长,并荣任美国科学院院士。
《细胞生命的礼赞》这本书是一个医学家、生物学家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
思想博大而深邃,信息庞杂而新奇,批评文明,嘲弄愚见,开阔眼界,激发思索,其文笔优美、清新、幽默、含蓄,无愧为当今科学散文中的大家手笔。
1974年出版后,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至今仍畅销不衰。
年过花甲的刘易斯·托马斯的名字因这一本小书而家喻户晓,有口皆碑,以至于在他接连抛出后两本书时,书商都不用再作广告,只喊声“《细胞生命的礼赞》一书作者刘易斯·托马斯的新著”就够了。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一)学生浏览课文,概括文章的大意。
明确:本文就生物社会和人类社会相互对照,虽说有人刻意要给以区分,但事实上,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我们可以利用它们给人类社会的提示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这样,我们在科学方面或其他领域将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划出关键句子,然后给本文划分层次。
明确:全文根据关键句子和内在逻辑联系,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部分(1):从人类社会的情景联想到生物社会的活动,从而切入文章所探讨的话题。
第二部分(2):生物学界力求将人类社会和生物社会区分开来,以显示其同生物社会的异样性。
第三部分(3~10):谈了许多生物(蚂蚁、蜜蜂、鱼等)的生活状态和习性,从个体和集体两个方面多角度的来说明。
第一层(3~8):结合蚂蚁、蜜蜂的社会来看,主要说明了它们能思考,它们有智慧,它们能很有条理地组建自己的社会。
第二层(9~10):从粘菌细胞和鲱鱼的社会来看,它们能完全生存下来,它们是相互依赖和依存的。
第四部分(11~13):得出科学的推断,人类社会同生物社会是有相似性的,人类社会并非孤立的。
同时,人类只有从中得到启示才能更好地健全自身的社会组织。
(三)对于科普论文的解读,我们要注意些什么呢?(学生各抒己见)明确:首先,在浏览全文基础之上,我们先弄懂整个文章的大概内容,让我们有个整体的理解。
其次,借助理解论文的方法,如找寻每个段落的关键句子等方法来落实到段落层次中,将我们的思路更进一步明晰化。
四、合作探究(一)具体研习课文1.文章中提到了哪些生物,在作者的眼里,生物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明确:文章中提到的生物有蚂蚁、蜜蜂、鲱鱼以及粘菌细胞等。
作者眼中,它们好比是一个小型的人类社会组织,有纪律、组织,能做到事半功倍。
2.从生物的社会中,我们可以发现生物在哪些方面跟人类社会有着相似性?(从文章原文中,找出相关信息)明确:蚂蚁,还有蜜蜂、白蚁和群居性黄蜂,作者从它们的筑巢、觅食方面来谈,发现它们是能思考,有智慧的;从蜜蜂的觅食、筑巢及繁殖后代来看亦然;用粘菌和鲱鱼的生长与繁殖来说明了它们同人类一样经常是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同步活动的。
3.在生物的社会里,作者认为生物能思考,有智慧。
你能从中找出相关的依据吗?明确:如“当你观看聚在蚁丘边的、黑鸦鸦盖过地皮的数千蚂蚁的密集群体时,你才看见那整个活物。
这时,你看到它思考、筹划、谋算。
这是智慧,是某种活的计算机,那些爬来爬去的小东西就是它的心智。
”依据这种情形,在建造蚁丘时,它们可以做到先筑墙,然后再盖顶,碰到障碍时,会自己用智慧解决问题;白蚁更是奇特,它们在建造美丽的拱券的时候,往往利用群体的力量,像艺术家一样地完成任务。
当然,蜜蜂也不例外,尤其是大家知道的有关它们的觅食方式难道不是智慧的再现吗?4.然而,在作者看来,生物社会固然有着同人类一样的状况,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似乎单个的生物体并不拥有多大的智慧,似乎只有集体的生物团队才更有智慧。
文章中,有没有强化这一说法?在哪里?请举例说明。
明确:“如果你破坏了蚁丘某一部分的结构,数百只蚂蚁会过来掀动那一部分,移动它,直到恢复原来的样子。
”“小室里有两三只白蚁,就会衔起一块块土粒木屑搬来搬去,但并没有什么结果,什么也没有建造起来。
随着越来越多的白蚁加入,似乎达到了某种临界质量或法定数,于是思维开始了。
”从中,我们看到了集体的生物力量肯定大于个体的。
5.既然生物社会有如此特点,而且,对我们人类来说也很有指导意义,那么,我们人类社会是怎样对待这件事的呢?明确:照文章的话来说“我们才最巴不得它们是异己的东西。
”“用这种话来描绘人类是可以的。
……暗示说昆虫群居的活动跟人类事务总有点联系,那在生物学界将是相当糟糕的态度。
”总之,我们人类,尤其是有些生物学家,很是厌烦这种说法。
6.这种厌烦态度正确吗?请同学讨论思考后回答。
明确:先看材料:在这个世界上,“人其实并不是独立的、自足的实体。
人是由具有独立的生命、独自复制繁衍的细胞和细胞器组成的复杂的生态系统。
而宏观地看,人又是社会、城市这些巨大生物的细胞,是无名的组成部分。
因而,人的自尊自大是没有根据的,也是不必要的。
人与其他生物的同一性比其特殊性更为重要。
”(李绍明语)由此可见,世界上,任何东西的存在都有它独特的尊严,我们对此要给它们尊重和理解。
人类社会虽说是相对高级的一种社会形态,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类就应该藐视其他的生物或它们本身拥有的社会。
相反,人类应该给它们足够的尊重,也同时汲取它们社会形态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来为人所用。
(二)语言鉴赏科普作品一般晦涩难懂,语言的专业性很强,然而,这篇文章读起来显得通俗易懂,毫不费力。
这又是为什么呢?请同学着眼于本文找出相关句子,并加以鉴赏说明。
多媒体显示:1.“它们倒更像一些制作精巧、却魔魔道道的小机器。
”2.“它们培植真菌,喂养蚜虫作家畜,把军队投入战争,动用化学喷剂来惊扰和迷惑敌人,捕捉奴隶。
织巢蚁属使用童工,抱着幼体像梭子一样往返窜动,纺出线来把树叶缝合在一起,供它们的真菌园使用。
它们不停地交换信息。
”3.“它们像受了惊一样作出反应,它们开始骚动、激奋,然后就像艺术家一样开始工作。
”4.“离远一点看,它们像是一个细胞内的病毒制造出一排排对称多边形晶体。
分群的时刻来到,老蜂王打算带着它的一半家口离窠而去,这时的景象就像蜂窠在进行有丝分裂。
群蜂一时来回骚动,就像细胞液里游动的颗粒。
它们自动分成几乎一点不差的两部分,一半跟着要离去的老蜂王,另一半跟着新的蜂王,于是,像一个卵子分裂一样,这个毛茸茸晶黑金黄的庞然大物分裂成两个,每一个都拥有相同的蜜蜂基因组。
”明确:在首句中,作者把生物集体说成是小机器。
借助“机器”两字道出了人类社会要刻意将生物社会同人类社会分离的想法,很准确又形象;然而,人类社会同生物社会有很大相似性,在第二句中,将一切蚂蚁的行为拟人化,比如它们会养家畜,发动战争,懂得运用战术,使用童工,建造家园等,直观地展现了自己的观点;尔后,作者又将白蚁利用群体力量来造美丽拱券时的样子,比作一个艺术家开始工作,尽自己之力写出了白蚁的精细、智慧。
当然,在最后那句里,我们更能了解到运用了比喻之后的妙处,在此,作者将蜜蜂建造家园的样式说成是病毒的繁殖,以及蜂王成立新的家庭说成是生物学上细胞的有丝分裂。
把一个很难观察到的生物现象用图解的方式展现给了读者,使我们读来易懂。
另外,文章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我们通过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到,如此的写法使得原本乏味而又枯燥的科普说明文,读来形象、生动,而又有具体可感的一面。
以至于让读者展开联想,从中体会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的语言读来还很具有幽默、诙谐的一面,让人掌握了许多知识之外,还感受到了无尽的乐趣。
在文章中找找这样的句子,并给以说明。
多媒体显示:它们什么都干,就差看电视了。
蚂蚁的确太像人了,这真够让人为难。
它不过是一段长着腿的神经节而已。
我们总要一边探索,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辑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
明确:幽默不幽默,我们得要结合语言环境,才能够体会深刻一些。
就拿以上的句子而言,蚂蚁的生活状态基本上同人类极为相似,为了说明相似的程度作者在这里说,蚂蚁就差像人类一样看电视了,言外之意很是明显了,读来让人忍俊不禁;还有如同最后一句,说到人类的发现问题并进而以集体智慧来研究,这一点如同生物的最初发现和智慧一样时,便用了“一边互相呼唤,交流信息,发表文章,给编辑写信,提交论文,一有发现就大叫起来。
”这样的句子来描述是很生动、富有趣味的。
(在此处,学生可以自己质疑,并进行思考)例题剖析鸟类歌声中事务性通讯的内容已有人做了那么多分析,以至于看起来它们没有多少时间从事音乐活动。
但音乐还是有的。
在警告、惊叫、求偶、宣布领地、征募新友、要求解散等词汇的背后,还有大量的、重复出现的美妙音乐,说这些是八小时以内的事务性语言是难以讲通的。
我后院里的画眉低首唱着如思如慕、流水般婉转的歌曲,一遍又一遍,我强烈的感觉是,它这样做只是自得其乐。
有些时候,它似乎像一个住在公寓里的专业歌手一样练唱。
它开始唱一段急奏,唱到第二小节的中间部分戛然而止,似乎那儿应该有一组复杂的和声。
它从头再来,但还是不满意。
有时它明显地改用另一套乐谱,似乎在即兴来几组变奏。
这是一种沉思的、如诉的音乐。
我不能相信它只是在说,“画眉在这儿。
”1.“事务性通讯”和“八小时以内的事务性语言”具体指什么?明确:指鸟之间用于沟通、联系和交流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