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传感器网络题库
传感器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传感器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称为()A. 分辨率B. 灵敏度C. 精度D. 线性度答案:A解析:分辨率是指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量的最小变化量。
2. 下列不属于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的是()A. 重复性B. 固有频率C. 线性度D. 迟滞答案:B解析:固有频率属于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指标。
3. 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实际关系曲线偏离拟合直线的程度称为()A. 线性度B. 灵敏度C. 重复性D. 分辨率答案:A解析:线性度描述的是实际关系曲线偏离拟合直线的程度。
4. 传感器在正、反行程中输出输入曲线不重合的现象称为()A. 线性度B. 重复性C. 迟滞D. 灵敏度误差答案:C解析:迟滞指传感器在正、反行程中输出输入曲线不重合。
5. 衡量传感器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动时,所得特性曲线间不一致的程度的指标是()A. 线性度B. 迟滞C. 重复性D. 灵敏度答案:C解析:重复性是衡量同一工作条件下,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
6. 以下哪种传感器属于物性型传感器()A. 电容式传感器B. 电感式传感器C. 压电式传感器D.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答案:C解析:压电式传感器是利用某些物质的压电效应制成,属于物性型传感器。
7. 属于结构型传感器的是()A. 光电式传感器B. 霍尔式传感器C. 压电式传感器D. 热敏电阻答案:B解析:霍尔式传感器是基于霍尔效应,属于结构型传感器。
8. 传感器的线性范围越宽,则其量程()A. 越小B. 越大C. 不变D. 不确定答案:B解析:线性范围宽,意味着能测量的输入量的范围大,即量程越大。
9. 下列对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描述正确的是()A. 输入量随时间变化缓慢时的特性B. 输入量为常量时的特性C. 输入量随时间快速变化时的特性D. 以上都不对答案:C解析:动态特性是指输入量随时间快速变化时传感器的特性。
10. 传感器的频率响应特性是指()A. 传感器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B. 传感器在单位时间内的响应特性C. 传感器在不同温度下的响应特性D. 传感器在不同压力下的响应特性答案:A解析:频率响应特性指传感器对不同频率正弦输入信号的响应特性。
传感器考试题目及答案

传感器考试题目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传感器的英文缩写是什么?A. SCB. SPC. SAD. SD答案:A2. 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数据存储B. 数据处理C. 数据转换D. 数据传输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传感器的分类?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速度传感器D. 存储器答案:D4. 传感器的灵敏度指的是什么?A. 测量范围B. 测量精度C. 响应速度D. 输出信号与输入量的比例关系答案:D5. 传感器的线性度指的是什么?A. 测量范围B. 测量精度C. 响应速度D. 输出与输入的线性关系答案:D二、填空题6. 传感器通常由____、转换元件和信号处理电路三部分组成。
答案:敏感元件7.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指的是传感器在____变化时的性能。
答案:时间8.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通常用____来描述。
答案:输入输出关系9. 传感器的稳定性是指传感器在____条件下的性能保持不变。
答案:长时间工作10. 传感器的精度等级通常用____来表示。
答案:百分比三、简答题11. 简述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中的作用。
答案: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中起到关键作用,它们能够实时监测和测量各种物理量,如温度、压力、速度等,并将这些物理量转换为电信号,供控制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决策。
传感器提高了自动化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是实现精确控制和优化生产过程的基础。
12. 什么是传感器的分辨率,它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答案:传感器的分辨率是指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输入变化量。
高分辨率的传感器能够提供更精细的测量结果,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低分辨率的传感器可能无法检测到微小的变化,导致测量误差增大。
四、论述题13. 论述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们能够监测空气质量、水质、土壤污染等环境因素。
例如,气体传感器可以检测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水质传感器可以监测水中的污染物含量,土壤传感器可以评估土壤的肥力和污染水平。
大学传感器试题及答案

大学传感器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通常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A. 模拟信号B. 数字信号C. 既不是模拟信号也不是数字信号D. 无法确定答案:A2. 温度传感器通常用于测量物体的什么物理量?A. 压力B. 温度C. 湿度D. 速度答案:B3. 下列哪种传感器不是基于光电效应工作的?A. 光电二极管B. 光电三极管C. 热电偶D. 光电倍增管答案:C4. 应变片通常用于测量物体的哪种物理变化?A. 温度变化B. 压力变化C. 形变D. 湿度变化答案:C5. 霍尔效应传感器主要用于测量哪种物理量?A. 温度B. 压力C. 磁场D. 速度答案:C6. 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A. 光电效应B. 霍尔效应C. 光纤干涉D. 光纤布拉格光栅答案:C7.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什么?A. 传感器对输入信号的反应速度B. 传感器对输入信号的响应程度C. 传感器的稳定性D. 传感器的耐用性答案:B8. 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什么?A. 传感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线性关系B. 传感器的灵敏度C. 传感器的稳定性D. 传感器的耐用性答案:A9. 哪种传感器通常用于测量液体的流量?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流量传感器D. 湿度传感器答案:C10.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是指什么?A. 传感器在静态条件下的性能B. 传感器在动态条件下的性能C. 传感器的稳定性D. 传感器的耐用性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传感器属于物理量传感器?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湿度传感器D. 流量传感器E. 化学传感器答案:A, B, C, D2. 传感器的误差来源可能包括哪些?A. 传感器本身的不准确性B. 环境因素C. 测量方法的不恰当D. 操作人员的失误E. 传感器的老化答案:A, B, C, D, E3. 传感器的分类方式有哪些?A. 按工作原理分类B. 按输出信号类型分类C. 按测量对象分类D. 按使用环境分类E. 按制造材料分类答案:A, B, C, D4.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传感器的性能?A. 温度B. 湿度C. 压力D. 电磁干扰E. 机械振动答案:A, B, C, D, E5. 传感器的校准方法包括哪些?A. 标准物质校准B. 比较校准C. 零点校准D. 多点校准E. 自校准答案:A, B, C, D, E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总是线性的。
传感器试题及答案

传感器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放大信号B. 转换信号C. 过滤信号D. 存储信号答案:B2. 下列哪个不是传感器的分类?A. 温度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速度传感器D. 功率传感器答案:D3.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什么?A. 传感器的稳定性B. 传感器的响应速度C. 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变化量与输入量的变化量之比D. 传感器的精度答案:C二、填空题1. 传感器按照工作原理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2. 传感器的_________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传感器输出信号随输入量变化而变化的能力。
答案:线性度3. 传感器的_________是指在相同输入量下,多次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答案:重复性三、简答题1. 简述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答案:传感器在工业自动化中用于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如温度、压力、流量、速度等,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2. 传感器的精度和分辨率有什么区别?答案:精度是指传感器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而分辨率是指传感器能够区分的最小输入量变化。
四、计算题1. 假设有一个线性传感器,其输出信号与输入量成线性关系,比例系数为2V/单位。
如果输入量为5单位,求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答案:传感器的输出信号 = 2V/单位 * 5单位 = 10V2. 如果一个传感器的灵敏度为0.01V/度,输入温度变化为10度,求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变化。
答案: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变化 = 0.01V/度 * 10度 = 0.1V五、论述题1. 论述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及其重要性。
答案:传感器在环境监测中用于检测空气质量、水质、土壤状况等环境参数。
它们能够实时监测环境变化,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持,对于预防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传感器技术考试试题

传感器技术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以下哪种传感器常用于测量温度?()A 电容传感器B 电感传感器C 热电偶传感器D 压电传感器2、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A 电阻应变效应B 压电效应C 热电效应D 磁电效应3、能够测量位移的传感器不包括()A 光栅传感器B 霍尔传感器C 电感式传感器D 电容式传感器4、下列哪项不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指标()A 线性度B 灵敏度C 频率响应D 重复性5、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基础是()A 光电效应B 电磁感应C 压电效应D 霍尔效应6、以下哪种传感器适用于测量微小的压力变化?()A 压阻式压力传感器B 电容式压力传感器C 电感式压力传感器D 应变式压力传感器7、超声波传感器是利用()来工作的。
A 超声波的反射B 超声波的折射C 超声波的衍射D 超声波的干涉8、湿度传感器通常基于以下哪种物理量的变化来测量湿度?()A 电阻B 电容C 电感D 电压9、智能传感器与传统传感器的主要区别在于()A 精度更高B 具备信号处理能力C 体积更小D 价格更低10、以下关于传感器的说法,错误的是()A 传感器可以将非电量转换为电量B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通常是标准的电信号C 传感器的精度越高越好D 传感器的响应时间越短越好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传感器通常由_____、_____和_____三部分组成。
2、按照工作原理,传感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等类型。
3、电容式传感器根据改变电容的方式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三种。
4、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由_____和_____两部分组成。
5、光电传感器按照接收光的方式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四类。
6、常用的压力传感器有_____、_____、_____和_____等。
7、测量位移的传感器中,_____传感器精度高,_____传感器测量范围大。
传感器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传感器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不包括以下哪项?A. 线性度B. 灵敏度C. 响应时间D. 分辨率2.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主要描述的是传感器对快速变化的输入信号的响应能力,以下哪项不是动态特性的指标?A. 频率响应B. 相位延迟C. 温度系数D. 瞬态响应3. 温度传感器中,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哪种效应?A. 热电效应B. 光电效应C. 霍尔效应D. 压电效应4. 在压力传感器中,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哪种物理效应?A. 热电效应B. 压电效应C. 应变效应D. 磁电效应5. 光电传感器中,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哪种效应?A. 光电效应B. 热电效应C. 霍尔效应D. 压电效应6. 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与哪些因素有关?A. 介电常数B. 电极面积C. 电极间距D. 所有以上因素7. 以下哪种传感器不适合用于测量非常小的位移?A. 电感式传感器B. 电容式传感器C. 光电式传感器D. 应变式传感器8. 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与以下哪项无关?A. 磁场强度B. 霍尔元件的温度C. 霍尔元件的厚度D. 霍尔元件的电阻率9. 光纤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哪种效应?A. 光电效应B. 光纤的折射率变化C. 光纤的干涉效应D. 光纤的散射效应10. 以下哪种传感器不适合用于测量液体的流速?A. 电磁流量计B. 超声波流量计C. 涡街流量计D.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包括线性度、灵敏度、________、________和稳定性。
2. 动态特性的指标包括频率响应、相位延迟、瞬态响应和________。
3.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是基于________效应,而光电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是基于________效应。
4. 应变式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________效应,而电容式传感器的灵敏度与介电常数、电极面积和________有关。
传感器考试题目及答案

传感器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感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数据存储B. 数据处理C. 数据采集D. 数据传输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传感器的基本特性?A. 灵敏度B. 稳定性C. 线性D. 存储性答案:D3.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通常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线性度B. 灵敏度C. 响应时间D. 分辨率答案:C4.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主要描述的是传感器的什么能力?A. 响应速度B. 测量范围C. 测量精度D. 稳定性答案:A5. 在温度测量中,通常使用哪种类型的传感器?A. 光电传感器B. 压力传感器C. 温度传感器D. 湿度传感器答案:C6. 传感器的校准是为了什么?A. 提高测量精度B. 增加测量范围C. 减少测量误差D. 延长传感器寿命答案:A7. 传感器的分辨率是指什么?A. 传感器能检测到的最小变化量B. 传感器的最大测量范围C. 传感器的响应时间D. 传感器的稳定性答案:A8.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什么?A. 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变化量与输入量的变化量之比B. 传感器的稳定性C. 传感器的响应时间D. 传感器的线性度答案:A9. 传感器的稳定性是指什么?A. 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变化量与输入量的变化量之比B. 传感器在长时间内保持其性能不变的能力C. 传感器的响应时间D. 传感器的线性度答案:B10. 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什么?A. 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变化量与输入量的变化量之比B. 传感器的稳定性C. 传感器输出与输入之间的线性关系D. 传感器的响应时间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类型包括哪些?A. 电压信号B. 电流信号C. 频率信号D. 脉冲信号答案:ABCD2. 传感器的分类依据可以是哪些?A. 测量对象B. 测量原理C. 应用领域D. 结构形式答案:ABCD3.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传感器的性能?A. 环境温度B. 湿度C. 振动D. 电磁干扰答案:ABCD4. 传感器的动态特性包括哪些?A. 响应时间B. 稳定性C. 频率响应D. 相位延迟答案:ACD5. 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包括哪些?A. 线性度B. 灵敏度C. 分辨率D. 重复性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传感器的灵敏度越高,其测量误差越小。
苏州大学传感器网络题库

苏州大学无线传感器网络题库(注:2016年软嵌一月期末考的B卷)A卷1.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后台管理软件结构与组成:后台管理软件通常由数据库、数据处理引擎、图形用户界面和后台组件四个部分组成。
2.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预测3.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868MHZ、915MHZ、2.4GHZ 5GHZ4.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休眠机制、数据融合等5.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1) 机密性问题。
(2) 点到点的消息认证问题。
(3) 完整性鉴别问题。
6.802.11规定三种帧间间隔:短帧间间隔SIFS,长度为28 us、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IFS长度是SIFS加一个时隙(slot)长度,即78 us,分布协调功能帧间间隔DIFS,长度为128 us7.基于竞争的MAC协议有: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8.802.11网络的基本元素SSID标示了一个无线服务,这个服务的内容包括了:接入速率、工作信道、认证加密方法、网络访问权限等9.传感器是将外界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10.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四部分组成11.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万物的网络。
RIFD无线识别、嵌入式系统技术、能量供给模块和纳米技术列为物联网关键技术。
12.任意相邻区域使用无频率交叉的频道是,如:1、6、11频道。
1.为什么无线传感器网络需要时间同步,简述RBS、TPSN时间同步算法工作原理?解:在分布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中,每个传感器节点都有自己的本地时钟。
不同节点的晶体振荡器频率存在偏差,以及湿度和电磁波的干扰等都会造成网络节点之间的运行时间偏差,RBS同步协议的基本思想是多个节点接收同一个同步信号,然后多个收到同步信号的节点之间进行同步。
传感器技术试题及答案

传感器技术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感器的主要作用是将______转换为电信号。
A. 物理量B. 化学量C. 生物量D. 信息量答案:A2. 光电传感器主要利用的物理效应是______。
A. 霍尔效应B. 光电效应C. 磁阻效应D. 压电效应答案:B3. 热电偶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______。
A. 热电效应B. 光电效应C. 磁电效应D. 压电效应答案:A4. 下列哪种传感器不适合用于测量温度?A. 热电偶B. 热敏电阻C. 光电传感器D. 热敏二极管5. 光纤传感器主要利用的是______。
A. 光纤的传导特性B. 光纤的折射特性C. 光纤的反射特性D. 光纤的散射特性答案:A6. 应变片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材料的______。
A. 弹性B. 塑性C. 刚性D. 脆性答案:A7. 磁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______。
A. 电磁感应B. 磁阻效应C. 霍尔效应D. 压电效应答案:A8. 电容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______。
A. 电感变化B. 电容变化C. 电阻变化D. 电流变化答案:B9. 压电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材料的______。
B. 压电效应C. 磁阻效应D. 热电效应答案:B10. 光电传感器的输出信号通常为______。
A. 模拟信号B. 数字信号C. 频率信号D. 脉冲信号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传感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______。
答案:比例2. 传感器的稳定性是指传感器在一定时间内输出信号的______。
答案:不变性3. 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传感器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______。
答案:线性关系4. 传感器的响应时间是指传感器从输入信号变化到输出信号达到稳定值所需的______。
答案:时间5. 传感器的测量范围是指传感器能够准确测量的输入信号的______。
答案:最大和最小值6. 传感器的分辨率是指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的最小信号变化量,即输出信号的最小______。
(完整版)传感器试题(答案)

(完整版)传感器试题(答案)1、现代信息技术的三大支柱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2、国家标准(GB7665-87)对传感器的定义为:一种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3、传感器由敏感元件、传感元件、测量转换电路和辅助电源三部分组成。
4、现代科学技术使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时代,为了获取来自自然界的物质信息,需要通过传感器进行采集。
5、误差是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的约定真值之间的差别。
6、对测量结果评价的三个概念包括精密度、准确度和精确度。
7、传感器的特性是对传感器的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对应关系的描述。
8、电阻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将电阻应变片粘贴到各种弹性敏感元件上,使物理量的变化转换成应变片的应力、应变变化,从而变成电阻值变化。
9、热电阻温度计是利用金属导体或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而变化的特性进行温度测量的传感器。
10、电感式传感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被测非电量的变化转换成线圈的电感变化的一种传感器。
11、压电传感器是一种典型的自发电式传感器,它以某些电介质的压电效应为基础,在外力作用下,在电介质的表面产生电荷,从而实现非电量的电测转换。
12、热电偶产生的热电势一般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组成。
13、光电式传感器是利用光敏元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流信号的装置。
14、霍尔传感器是利用霍尔效应原理制成的传感器,主要用来测量磁场的大小。
15、电容式传感器有变面积式、变间隙式和变介质式三种类型。
二、选择题:1、传感器的精确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指示值与被测量约定真值的一致程度。
(A)2、热电阻温度计基于金属或半导体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而变化的特性来反映被测温度高低。
(D)3、炼油厂的气化炉耐压压力为6.5MPa,炉表面温度在400-450℃之间,应选用温度传感器进行测量。
(B)1. 目前常用的温度传感器包括双金属片、铂电阻、铜电阻和热电偶。
2. 工业用的热电偶常用的类型有K、J、T、E、N等,每种类型的热电偶都有其适用的温度范围和精度等特点。
无线传感器网络设备考核试卷

10.无线传感器网络不需要考虑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问题。()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1.请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组成和特点,并举例说明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场景。
2.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节点定位技术对于网络的性能至关重要。请详细说明两种常见的节点定位技术和它们的基本原理。
A. IEEE
B. ITU
C. IETF
D. 3GPP
20.以下哪个技术不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节点定位技术?()
A.场景分析
B.信号强度定位
C.时间差定位
D.光谱分析
(以下为答题纸,请将答案填写在括号内)
1.()2.()3.()4.()5.()
6.()7.()8.()9.()10.()
11.()12.()13.()14.()15.()
B.数据处理中心
C.无线通信接口
D.外部电源
2.以下哪种拓扑结构不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常见拓扑?()
A.星型拓扑
B.网状拓扑
C.环型拓扑
D.集线器拓扑
3.传感器节点的哪个部件负责处理和存储数据?()
A.传感器
B.微处理器
C.电池
D.无线通信模块
4.以下哪种协议不属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通信协议?()
A. IEEE 802.15.4
A.信号干扰
B.节点故障
C.传输距离过长
D.网络拥塞
15.以下哪些组织或标准与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
A. IEEE 802.15.4
B. ZigBee
C. Bluetooth Low Energy
D. LoRaWAN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试卷

《无线传感器网络》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计60分)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观察者)2.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式的感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发布感知信息 3、3.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通信4.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选择、频段选取、调制技术、扩频技术5.扩频技术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直接序列扩频、跳频、跳时、宽带线性调频扩频6.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扩展阶段、梯度建立阶段、路径加强阶段7.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相关的网络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步、定位技术、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9.IEEE 802.15。
4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10.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后台管理软件结构与组成:后台管理软件通常由数据库、数据处理引擎、图形用户界面和后台组件四个部分组成.11.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预测12.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_800MHz___915M__、2.4GHz、___5GHz13.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_休眠(技术)机制、__数据融合14.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1)机密性问题. (2) 点到点的消息认证问题。
(3) 完整性鉴别问题。
15.802.11规定三种帧间间隔:短帧间间隔SIFS,长度为 28 sa)、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IFS长度是 SIFS 加一个时隙(slot)长度,即78 sb)分布协调功能帧间间隔DIFS ,DIFS长度=PIFS +1个时隙长度,DIFS 的长度为 128s16.任意相邻区域使用无频率交叉的频道是,如:1、6、11频道 .17.802.11网络的基本元素SSID标示了一个无线服务,这个服务的内容包括了:接入速率、工作信道、认证加密方法、网络访问权限等18.传感器是将外界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19.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四部分组成20.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万物的网络。
传感器试题及答案

传感器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称为()。
A. 灵敏度B. 线性度C. 响应度D. 分辨率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传感器的基本特性?()A. 稳定性B. 灵敏度C. 分辨率D. 可编程性答案:D3. 用于测量温度的传感器是()。
A. 压力传感器B. 温度传感器C. 湿度传感器D. 流量传感器答案:B4. 传感器的量程是指()。
A. 传感器可以测量的最大值B. 传感器可以测量的最小值C. 传感器可以测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D. 传感器可以测量的任意值答案:C5. 传感器的精度是指()。
A. 传感器的输出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B. 传感器的输出与理想值之间的差异C. 传感器的输出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异D. 传感器的输出与期望值之间的差异答案:B6. 传感器的响应时间是指()。
A. 传感器从启动到稳定输出所需的时间B. 传感器从稳定输出到停止所需的时间C. 传感器从输入变化到输出变化所需的时间D. 传感器从输入变化到输出稳定所需的时间答案:D7. 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
A. 传感器输出变化与输入变化的比值B. 传感器输出变化与时间的比值C. 传感器输入变化与输出变化的比值D. 传感器输入变化与时间的比值答案:A8. 传感器的分辨率是指()。
A. 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的最小变化量B. 传感器能够检测到的最大变化量C. 传感器输出的最小变化量D. 传感器输出的最大变化量答案:A9. 传感器的稳定性是指()。
A. 传感器输出的一致性B. 传感器输出的可预测性C. 传感器输出的可靠性D. 传感器输出的稳定性答案:A10. 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
A. 传感器输出与输入之间的线性关系B. 传感器输出与时间的线性关系C. 传感器输入与输出之间的线性关系D. 传感器输入与时间的线性关系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传感器的主要功能包括()。
A. 信号转换B. 信号放大C. 信号处理D. 信号传输答案:ABD2. 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传感器的性能?()A. 温度B. 湿度C. 压力D. 光照答案:ABCD3. 传感器的分类方式包括()。
传感器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传感器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传感器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传感器的定义为:能够感知和______的器件称为传感器。
2.传感器的特性有:线性度、灵敏度、迟滞、重复性、漂移和稳定性。
3.传感器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对其特性有着重要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______和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个不是传感器的分类方法?() A. 按测量对象性质分类 B. 按测量原理分类 C. 按用途分类 D. 按感头结构分类2.下列哪类传感器可测量压力?() A. 磁性传感器 B. 温度传感器 C. 触点传感器 D. 光电传感器三、判断题1、传感器的迟滞误差是由测量过程中电源的变化引起的。
()2、传感器的漂移是指输出信号随时间变化的不可重复的误差。
()四、简答题1、请简述传感器的定义及其主要作用。
2、请说明传感器的特性和分类,并解释其含义。
3、请阐述传感器的材料和制造工艺对其特性的影响。
五、综合题1、请设计一个用于测量液体温度的传感器,要求该传感器能够在常压下工作,精度为±0.1℃,并能够抵抗化学腐蚀。
请说明选材和制造工艺的方案。
2、请分析在测量压力时,机械式传感器与电子式传感器相比有何优缺点?六、论述题1、论述题:请从应用角度出发,谈谈你对传感器的认识。
传感器题库及答案传感器题库及答案:掌握传感器考试的核心知识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传感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传感器相关的知识,本文将介绍一个重要的学习资源——传感器题库及答案。
通过了解和掌握这个题库,大家将能够巩固传感器的理论知识,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一、传感器题库的概念和作用传感器题库是一种收集了大量与传感器相关的试题和答案的资源库。
它包含了各种类型的传感器题目,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旨在帮助学习者系统地掌握传感器的知识。
此外,通过解答题库中的问题,学习者可以检验自己的理解程度,找出并弥补知识盲点。
二、传感器题库的构成传感器题库通常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1、基础理论题:这类题目主要涉及传感器的原理、特点、分类以及性能指标等基础知识,如“简述传感器的定义及基本组成”等。
苏州大学无线传感器期末

1•传感网的性能指标:网络的工作寿命,网络覆盖范围,网络搭建成本与难易程度,网络响 ______应时间。
2. 传感网的拓扑结构:平面网络结构,分级网络结构,混合网络结构,Mesh网络结构。
(按照节点功能及结构层次划分)按组网形态和方式来看有集中式、分布式和混合式3. 传感网的节点工作模式: a.发送b接受c睡眠d空闲能量比较a>b>d>c (1)全唤醒模式(2)随机唤醒模式(3)由预测机制选择唤醒模式( 4 )任务循环唤醒模式4. 传感网的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和用户。
5传感网节点的能量消耗单元: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传输模块主要消耗在无线通信模块上 a.发送b 接受c睡眠d空闲能量比较a>b>d>c6.802.11定义了两种类型设备:无线站,无线接入点。
7•基于竞争的mac协议是传感网的主导,有:S-MAC协议,T-MAC协议,Sift协议。
T-MAC的早睡问题解决:未来请求发送,满缓冲区优先8. ZigBee 的常见频段:2.4GHz、868MHz(欧洲)及915MHz(美国)9. GPSR路由协议有两种转发模式:贪婪转发,周界转发10. 数据融合根据融合操作的级别分类:数据级融合,特征级融合,决策级融合。
按照融合前后的信息量分类:无损失融合,有损失融合。
11.802.11规定了两种不同的mac层访问机制:一种是分布式协调功能(DCF),另一种访问机制称为点协调功能(PCF)12.802.15.4对应的通信频段:定义了27个信道编号0~26.2.4GHz频段的16个信道、915MHz 频段的10个信道、868MHz频段的1个信道13. ZigBee网络层支持的三种拓扑结构:星型结构,网状结构,簇树型结构。
14. 传感网的能量消耗有两种类型:通信相关的能量消耗,计算相关的能量消耗15. 定向扩散的四个阶段:1 .兴趣扩散阶段2•梯度建立阶段3.数据传播阶段4•路径加强阶段16. 无线传感网的两种类型:有基础设施网,无基础设施网。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RFID技术复习题

无线传感器网络与 RFID 技术复习题一、填空题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观察者(用户)2、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 介质的选择、 频段的选择、调制技术和扩频技术。
3、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 络、应用相关的网络。
4、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步、定位 技术、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等。
5、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 处理器模块、 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四部分组成。
6、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组成模块分为:通信模块、传感模块、计算模块、存储模块和电 源模块。
7、传感器网络的支撑技术包括:时间同步、定位技术、数据融合、能量管理、安全机 制。
9、传感器节点的能耗主要集中在通信模块。
11、ZigBee 主要界定了网络、安全和应用框架层,通常它的网络层支持三种拓扑结构: 星型(Star )结构、网状(Mesh 结构、簇树型(Cluster Tree )结构。
12、根据对传感器数据的操作级别, 可将数据融合技术分为以下三类: 特征级融合、数 据级融合、决策级融合。
13、信道可以从侠义和广义两方面理解,侠义的信道(信号输出的媒质) ,分为(有线 信道和无线信道) ;广义信道(包括除除传输媒质还包括有关的转换器)广义信道按照功能 可以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
17、传感器网络中常用的测距方法有: 度指示 (RSSI ) 、到达角 (AoA ) 。
8 、传感器节点通信模块的工作模式有发送、接收和空闲。
10、当前传感器网络应用最广的两种通信协议是:zigbee 、。
14 、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868MHZ 、915MHZ 、、。
15、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的选择、 频段的选择、 调制技术和扩频技术。
16 、IEEE 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和MAC 层的标准。
到达时间/到达时间差(ToA/TDoA )、接收信号强1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议栈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还 包括能量管理、移动管理和任务管理等平台。
传感器题库及答案(一)

传感器题库及答案(一)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传感器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
在传感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传感器题库及答案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传感器题库及答案的相关知识。
一、传感器题库概述传感器题库是指针对传感器技术进行的一系列问题集合,是传感器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必备的参考资料。
传感器题库包括传感器物理原理、仪器基础、电子电路、通信网络等方面的知识点,一般包含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问答题等题目。
传感器题库的编制还需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进行划分。
如环境检测领域、机器视觉领域、安全监测领域等。
在编制过程中还应遵循顺序性、逐步深入的原则,使得学习者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和掌握传感器知识。
二、传感器题库的应用传感器题库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 传感器教育培训。
传感器题库能够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传感器教育培训。
教师可以根据题库编制考试试卷,学生则可以通过做题来加深对传感器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 确定知识水平。
通过传感器题库的考试成绩,可以评估学习者的掌握程度。
这样有利于学校、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对专业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3. 设计和开发指导。
对传感器技术进行研究和开发的专业人员可以通过传感器题库,了解传感器设计和开发中的技术难点和重点,帮助其更好地完成项目。
三、传感器题库的答案解析传感器题库中每个题目都有一组答案。
在答案解析中,主要是对答案进行解释和讲解。
通过答案解析,学习者可以深入地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设计和开发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在答案解析中,还应该注重实践和案例应用。
将传感器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让学习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传感器知识。
四、总结传感器题库及答案的编制,对传感器行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传感器题库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进行传感器教育培训,可以对学术机构、企业等机构选用合适的传感器人才进行培训和选拔。
同时,答案解析也能够对传感器设计和开发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传感器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检测技术的基本观点一、填空题:1、传感器有、、构成2、传感器的敏捷度是指稳态标准条件下,输出与输入的比值。
3、从输出曲线看,曲线越陡,敏捷度。
4、下边公式是计算传感器的。
L max100%(1- 9)Lyminymax5、某位移传感器的输入变化量为 5mm ,输出变化量为800mv ,其敏捷度为。
二、 选择题:1、标准表的指示值100KPa ,甲乙两表的念书各为 101.0 KPa 和 99.5 KPa 。
它们的绝对偏差为。
A 1.0KPa 和 -0.5KPaB 1.0KPa 和 0.5KPaC 1.00KPa 和 0.5KPa2、以下哪一种偏差不属于按偏差数值表示。
A 绝对偏差B 相对偏差C 随机偏差D 引用偏差3、 有一台丈量仪表,其标尺范围0— 500 KPa ,已知绝对偏差最大值Pmax=4 KPa ,则该仪表的精度等级。
A0.5 级B0.8 级C 1 级D1.5 级4、选购线性仪表时,一定在同一系列的仪表中选择适合的量程。
应选购的仪表量程为丈量值的 倍。
A3 倍B10 倍C1.5倍 D 0.75 倍5、电工实验中,常用均衡电桥丈量电阻的阻值,是属于 丈量,而用水银温度计丈量水温的渺小变化,是属于丈量。
A 偏位式B 零位式C 微差式6、因精神不集中写错数据属于。
系统偏差B 随机偏差C 粗大偏差7、有一台精度 2.5 级,丈量范围0— 100 KPa ,则仪表的最小分格。
A45B40C30D 208、重要场合使用的元件或仪表,购入后进行高、低温循环老化试验,目的是为 了。
A 提升精度B 加快其衰老 9、传感器能感知的输入量越小,说明A 线性度好B 迟滞小C 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越高。
C 重复性好D 提升靠谱性 D 分辨率高三、 判断题1、回差在数值上等于不敏捷度 ( )2、敏捷度越大,仪表越敏捷( ) 3、同一台仪表,不一样的输入输出段敏捷度不一样 ( ) 4、敏捷度其实就是放大倍数( ) 5、丈量值小数点后位数越多,说明数据越正确 ( ) 6、丈量数据中全部的非零数字都是有效数字()7、丈量结果中小数点后最末位的零数字为无效数字()四、问答题1、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征,有哪些指标。
传感器技术试题及答案

传感器技术试题及答案传感器技术是现代科技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
它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工业自动化、航天航空、医疗器械等。
以下是一些关于传感器技术的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试题一:简述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及分类。
答案:传感器是一种能够将感应到的信息转变成可供测量或处理的信号的器件。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感受性材料,通过感受外部环境的变化,产生对应的响应信号。
传感器根据其工作原理和功能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光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等。
试题二:简要说明传感器的应用领域及作用。
答案: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自动化:传感器可实时感知到物体的位置、速度、温度、湿度等参数,用于工厂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航天航空:传感器可用于航天器和飞机的姿态控制、导航和遥测系统,确保航天器和飞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 医疗器械:传感器可用于医疗器械,如心电图仪、血压计、体温计等,用于监测和记录患者的生理参数,帮助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4. 环境监测:传感器可用于监测大气、水质、土壤等环境参数,通过数据采集和分析,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提供依据。
试题三:解释传感器的灵敏度和分辨率的概念,并给出它们的影响因素。
答案:传感器的灵敏度是指传感器对输入参数变化的敏感程度。
灵敏度越高,表示传感器能够更精确地感知到参数变化。
传感器的灵敏度影响因素包括感受性材料的特性、传感器的设计和制造工艺等。
传感器的分辨率是指传感器能够识别和测量的最小变化量。
分辨率越高,表示传感器可以检测到更小的参数变化。
传感器的分辨率受到信号噪声、量程范围和采样率等因素的影响。
试题四:阐述传感器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并列举一些具体例子。
答案:传感器在智能家居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智能家居通过传感器感知环境和用户行为,从而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家居管理。
以下是一些传感器在智能家居中的应用示例:1. 光照传感器:感知室内光照强度,根据光照情况自动调节灯光亮度,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苏州大学传感器技术2

6.4.3 压电传感器的测量电路
• 由于压电式传感器的输出电信号很微弱,通常先把 传感器信号先输入到高输入阻抗的前置放大器中,经 过阻抗交换以后,方可用一般的放大检波电路再将信 号输入到指示仪表或记录器中。
• 其中,测量电路的关键在于高阻抗输入的前置放大 器。
•前置放大器的作用: 一是将传感器的高阻抗输出变换为低阻抗输出; 二是放大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信号。 •前置放大器电路有两种形式: 一是用电阻反馈的电压放大器,其输出电压与输入电 压(即传感器的输出)成正比; 另一种是用带电容板反馈的电荷放大器,其输出电压 与输入电荷成正比。 •由于电荷放大器电路的电缆长度变化的影响不大,几乎 可以忽略不计,故而电荷放大器应用日益广泛。
三、光电池 光电池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把光直接转变 成电能的器件。 由于它可把太阳能直接变电能,因此又称 为太阳能电池。它是基于光生伏特效应制成的, 是发电式有源元件。它有较大面积的PN结,当光 照射在PN结上时,在结的两端出现电动势。 命名方式: 把光电池的半导体材料的名称 冠于光电池(或太阳能电池)之前。如,硒光电池、 砷化镓光电池、硅光电池等。目前,应用最广、 最有发展前途的是硅光电池。
光电子逸出物体表面具有初始动能mv02 /2 ,因此外光 电效应器件(如光电管)即使没有加阳极电压,也会有 光电子产生。为了使光电流为零,必须加负的截止电压, 而且截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
2、内光电效应 • 当光照射在物体上,使物体的电阻率ρ发生变化, 或产生光生电动势的现象叫做内光电效应,它多 发生于半导体内。 • 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内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导效 应和光生伏特效应两类: (1) 光电导效应 • 在光线作用,电子吸收光子能量从键合状态过渡 到自由状态,而引起材料电导率的变化,这种现 象被称为光电导效应。基于这种效应的光电器件 有光敏电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州大学传感器网络题库苏州大学无线传感器网络题库(注:2016年软嵌一月期末考的B卷)A卷1.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后台管理软件结构与组成:后台管理软件通常由数据库、数据处理引擎、图形用户界面和后台组件四个部分组成。
2.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预测3.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868MHZ、915MHZ、2.4GHZ 5GHZ4.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休眠机制、数据融合等5.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1) 机密性问题。
(2) 点到点的消息认证问题。
(3) 完整性鉴别问题。
6.802.11规定三种帧间间隔:短帧间间隔SIFS,长度为28 us、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IFS长度是SIFS加一个时隙(slot)长度,即78 us,分布协调功能帧间间隔DIFS,长度为128 us7.基于竞争的MAC协议有: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8.802.11网络的基本元素SSID标示了一个无线服务,这个服务的内容包括了:接入速率、工作信道、认证加密方法、网络访问权限等9.传感器是将外界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传感器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三部分组成10.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四部分组成11.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万物的网络。
RIFD无线识别、嵌入式系统技术、能量供给模块和纳米技术列为物联网关键技术。
12.任意相邻区域使用无频率交叉的频道是,如:1、6、11频道。
1.为什么无线传感器网络需要时间同步,简述RBS、TPSN时间同步算法工作原理?解:在分布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中,每个传感器节点都有自己的本地时钟。
不同节点的晶体振荡器频率存在偏差,以及湿度和电磁波的干扰等都会造成网络节点之间的运行时间偏差,RBS同步协议的基本思想是多个节点接收同一个同步信号,然后多个收到同步信号的节点之间进行同步。
这种同步算法消除了同步信号发送一方的时间不确定性。
这种同步协议的缺点是协议开销大。
TPSN协议采用层次型网络结构,首先将所有节点按照层次结构进行分级,然后每个节点与上一级的一个节点进行时间同步,最终所有节点都与根节点时间同步。
2.为什么无线传感器网络需要节点定位,简述基于距离的定位算法三边测量算法、三角测量算法的工作原理?解:传感器节点的自身定位是传感器网络应用的基础。
许多应用都要求网络节点预先知道自身的位置,并在通信和协作过程中利用位置信息完成应用要求。
若没有位置信息,传感器节点所采集的数据几乎是没有应用价值的。
所以,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中,节点的定位成为关键的问题。
通过测量节点与信标节点间的实际距离或方位进行定位三边测量算法:已知A、B、C三个节点的坐标,以及它们到节点D的距离,确定节点D的坐标三角测量算法:已知A、B、C三个节点的坐标,节点D相对于节点A、B、C的角度,确定节点D的坐标3..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功能分别是什么?解: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和能量管理平台、移动管理平台和任务管理平台。
这些管理平台使得传感器节点能够按照能源高效的方式协同工作,在节点移动的传感器网络中转发数据,并支持多任务和资源共享。
4.什么路由空洞?如何产生的?怎样解决?解:传感器节点部署的随机性,使得网络不均匀导致空洞,不适合部署的地方形成的天然空洞,网络节点故障或者能量耗尽失效而形成的空洞。
这种存在空洞的网络环境中,如果单纯依赖贪婪转发策略来转发数据包,在转发的过程中数据包会到达没有任何邻居节点比自身跟接近目的节点的区域,导致数据无法继续传播,这种现象被称为路由空洞。
图解:使用贪婪转发策略会出现所谓路由空洞缺欠。
如图1所示 S为源节点 D为目的节点 I、J是以T为圆心 T的感应半径为半径的圆和以D为圆心TD为半径的圆的两个交点在这里我们称两个圆的交点为路由空洞的顶点。
按照贪婪算法思想,从S选择离D最近的邻居A为下一跳,同理A选择T为下一跳。
但是T的所有邻居都比自己到D的距离远也就是说产生了路由空洞如图1中阴影所示。
要解决空洞现象,可以使用周边转发机制。
5.定向扩散路由和谣传路由有何区别?解:定向扩散路由协议(Directed Diffusion)简称DD路由协议,是一种典型BL1117C-33C 的以数据为中心,基于查询的路由机制。
汇聚节点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定义不同的兴趣(Interest)请求消息,并通过洪泛的方式将兴趣请求消息数据包发送至全网或者局部网络的传感器节点。
兴趣请求消息用来表示查询内容,反应终端用户希望获得全网不同类型的数据服务,例如,监测区域中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度以及流媒体应用等。
在进行兴趣消息洪泛发送过程的同时,每个节点根据缓存中的兴趣列表,沿着兴趣消息发送方向的反向建立数据传输梯度( Gradient),当兴趣消息到达源节点后,源节点则将数据沿着之前建立好的传输梯度进行正向传输,直到汇聚节点。
定向扩散路由协议为了能够适应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采用周期性地对网络进行路由维护与更新,其主要分为3个阶段:兴趣消息扩散、数据传输梯度建立、路径加强谣传路由(Rumor)协议.如果sink 点的一次查询只需一次上报,Directed Diffusion协议开销就太大了,Rumor协议正是为解决此问题而设计的.该协议借鉴了欧氏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曲线交叉几率很大的思想.当节点监测到事件后将其保存,并创建称为Agent的生命周期较长的包括事件和源节点信息的数据包,将其按一条或多条随机路径在网络中转发.收到Agent的节点根据事件和源节点信息建立反向路径,并将Agent再次随机发送到相邻节点,并可在再次发送前在Agent中增加其已知的事件信息.sink点的查询请求也沿着一条随机路径转发,当两路径交叉时则路由建立;如不交叉,sink点可flooding查询请求.在多sink点、查询请求数目很大、网络事件很少的情况下,Rumor协议较为有效.但如果事件非常多维护事件表和收发Agent 带来的开销会很大。
6.简述S—MAC协议技术特点解:1.周期性侦听和睡眠2.流量自适应侦听机制3.串音避免4. 消息传递B卷(注:2016年软嵌一月期末考的B卷)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观察者2.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地感知、采集、处理和发布感知信息3.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通信4.传感器网络常见的时间同步机制有:RBS时间同步机制,TPSN时间同步机制5.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的选择、频段的选择、调制技术和扩频技术6.扩频技术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直接序列扩频、跳频、跳时、宽带线性调频扩频7.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周期性的兴趣扩散、梯度建立和路径加强8.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应用相关的网络9.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步、定位技术、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等10.IEEE 802.15.4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和MAC层的标准1.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系统工作过程,传感器节点的组成及其功能是什么?解:无线传感器网络(WSN)是大量的静止或移动的传感器以自组织和多跳的方式构成的无线网络,目的是协作地采集、处理和传输网络覆盖地域内感知对象的监测信息,并报告给用户。
传感器结点由电源、感知部件、嵌入式处理器、存储器、通信部件和软件这几部分构成。
电源为传感器提供正常工作所必需的能源。
感知部件用于感知、获取外界的信息,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
处理部件负责协调结点各部分的工作。
通信部件负责与其他传感器或用户的通信。
软件是为传感器提供必要的软件支持。
传感器网络的用户是感知信息的接收者和使用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计算机或其他设备。
2.GPSR协议数据转发模式有哪些?区别是什么?解:GPSR路由协议同时采用了贪婪算法和周界转发来对数据分组进行传送。
在完整的拓扑图中采用贪婪转发,当贪婪转发找不到下一跳节点时,则在平面图中采用周界转发决定数据分组的下一跳。
GPSR路由协议是贪婪算法和图形算法的结合,它不需要维护路由表,是一种无状态的路由协议。
GPSR协议具有贪婪转发和周界转发两种分组转发方式。
贪婪转发模式的最大优点是获得局部的最优解,最大缺点就是会导致所谓的路由空洞,而周边转发模式避免空洞现象。
贪婪转发算法是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的路由算法。
贪婪转发算法的前提是每个分组都已包含其目的节点位置或目标区域位置,每个节点都已知自己及自接邻节点的位置。
贪婪转发算法总是朝距离目的节点最近的邻节点转发分组。
优点:1、节点只依赖于邻居节点而不是网络中所有节点的位置信息,网络需要维护的即诶但状态信息有限,减轻了维护负担。
2、下一条的节点确定只有一个,避免数据分组在网络中重复大范围传播。
特点:原理简单,计算复杂度低,且生成的路径接近最优化路径。
缺点:单纯使用贪婪转发并不能保证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
某些情况下数据包根本无法到达目的节点。
采用周界转发方式时,通常采用右手规则确定转发的路径。
当一个数据分组从节点x 到达节点y时,它经过下一边时以y为顶点,沿(y,x)逆时针方向上的第一条链路,如图所示的为(y,z),后续的同样依照此规则来确定,直到数据到达目的节点为止。
GPSR路由协议同时采用了贪婪算法和周界转发来对数据分组进行传送。
在完整的拓扑图中采用贪婪转发,当贪婪转发找不到下一跳节点时,则在平面图中采用周界转发决定数据分组的下一跳。
4.定向扩散路由和谣传路由有何区别?解:定向扩散路由协议(Directed Diffusion)简称DD路由协议,是一种典型BL1117C-33C 的以数据为中心,基于查询的路由机制。
汇聚节点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定义不同的兴趣(Interest)请求消息,并通过洪泛的方式将兴趣请求消息数据包发送至全网或者局部网络的传感器节点。
兴趣请求消息用来表示查询内容,反应终端用户希望获得全网不同类型的数据服务,例如,监测区域中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度以及流媒体应用等。
在进行兴趣消息洪泛发送过程的同时,每个节点根据缓存中的兴趣列表,沿着兴趣消息发送方向的反向建立数据传输梯度( Gradient),当兴趣消息到达源节点后,源节点则将数据沿着之前建立好的传输梯度进行正向传输,直到汇聚节点。
定向扩散路由协议为了能够适应网络拓扑的动态变化,采用周期性地对网络进行路由维护与更新,其主要分为3个阶段:兴趣消息扩散、数据传输梯度建立、路径加强谣传路由(Rumor)协议.如果sink 点的一次查询只需一次上报,Directed Diffusion协议开销就太大了,Rumor协议正是为解决此问题而设计的.该协议借鉴了欧氏平面图上任意两条曲线交叉几率很大的思想.当节点监测到事件后将其保存,并创建称为Agent的生命周期较长的包括事件和源节点信息的数据包,将其按一条或多条随机路径在网络中转发.收到Agent的节点根据事件和源节点信息建立反向路径,并将Agent再次随机发送到相邻节点,并可在再次发送前在Agent中增加其已知的事件信息.sink点的查询请求也沿着一条随机路径转发,当两路径交叉时则路由建立;如不交叉,sink点可flooding查询请求.在多sink点、查询请求数目很大、网络事件很少的情况下,Rumor协议较为有效.但如果事件非常多维护事件表和收发Agent 带来的开销会很大.5.ZigBee技术的特点?(P165上有,与这个不同)解:(完整的ZigBee协议栈自上而下由应用层、应用汇聚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