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怎样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合集下载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教学时,只有将二者的教学合二为一,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体现教育与教学的双重作用。

但许多教师由于认识的不到位,个人能力的欠缺,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不能有效地溶于教学的每个环节。

或过于突出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人文性。

亦或过于突出人文性,出现“泛语文”的现象,从而使教学显得生硬和僵化,缺少语文课应有的光彩。

那么,究竟如何将二者做到有效的统一呢?一、从品词析句入手品词析句是语文教学的本色。

我们都知道,每一篇文章所蕴含的情感都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因此,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行品析,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例如教学《颐和园》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昆明湖的美和作者独到的写法,我先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谈一谈昆明湖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进而让他们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昆明湖美的词句来。

于是学生纷纷找出了“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和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等词句。

接着,我又让学生议一议作者写法上的特点,引导体会了比喻的作用和“滑”一词的妙处。

在这样品析词句的过程中,既帮助学生感受了语言文字的美,强化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又引导学生感受了昆明湖的美,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效地将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二、以多种形式的读加以促进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注重读的训练,这是非常必要的。

但听课时我们常常看到,老师们没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就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由于学生没有真切的感悟和理解,读时很难入情,朗读的训练虽有,却是没有多大实效的。

我认为,读的训练不应是孤立存在的,它应与词句理解、情感体会有效融合,相得益彰。

例如在教学《长城》一课时,我力求通过朗读训练的层次性来引导学生体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我先让学生通过自读体会出长城“长”的特点,进而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词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成龙。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摘要】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又注重提升他们语文应用能力的理念。

本文首先探讨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含义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然后提出了统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具体方法,包括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培养学生语文工具性的能力。

接着介绍了如何在实践中统一人文性与工具性,强调了教师在实施教学计划时的关键作用。

总结了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统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发展方向,呼吁教育者不断探索创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本文的阐述,希望能够引起更多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思考和讨论,为教学实践提供可行的方向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人文性、工具性、统一、含义、关系、提高、培养、能力、重要性、发展方向。

1. 引言1.1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是两个重要而又相互关联的方面。

人文性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人文精神的力量;工具性指的是语文教学需要培养学生掌握语言工具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运用语言进行思维表达和沟通交流。

这两者之间并非是割裂的,而是应该统一起来,使教学既能够传授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和语言运用能力。

2. 正文2.1 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含义和关系人文性与工具性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两个重要的方面,它们之间密切相关,但又有着各自独特的含义和作用。

人文性指的是教学内容的人文情怀和人文关怀,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和表达,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品质。

而工具性则是指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功能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语言规范和运用语言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人文性和工具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相辅相成,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基础和技能,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情感、思维和审美能力。

如何做到小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如何做到小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如何做到小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法库县大孤家子镇中心小学张影南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非各自单独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的。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是教育的永恒追求。

本文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力求努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工具性人文性和谐统一如何做到小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1在识字和写字教学中,赋予人文情愫。

识字教学历来是低年级教师颇为费心的一项工作,付出的人劳动跟收获往往不成正比,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常常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将语文完全当成了一种工具,而忽视了识字写字的人文性,导致识字教学枯燥单调,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

作为传承祖国文化重任的小学教师,更应该将人文情愫融入到识字教学过程中。

在注重准确识字、写字的同时,赋予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在情感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教学目标,构建学生自主识字的新天地,注重准确识字、写字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以及识字的方法的尝试和探索。

例如,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不仅要求学生能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会写其中的3000个字,而且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学生一旦具有识字的主动性和写字的美感意识,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不仅对识字、写字,对于学好语文,而且对于终身学习,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所以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应当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地因人制宜,识字数量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使广大学生都能达标,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更多、更好。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就是由人类文化传统中所孕育的工具性知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既需要理解和欣赏人文性的内涵,也需要使用和掌握工具性的技能。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谈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内涵人文性指的是语文学科所涉及的人类文化和艺术成就,包括文学作品、历史典籍、语言文字等等。

这些文化和艺术成就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对于这些文化和艺术成就的理解和欣赏。

与此同时,语文学科也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即它是一个使用语言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的学科。

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学习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说、听等方面的能力。

这些技能不仅是学生日常交流的工具,也是学生在各个学科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础。

二、如何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重文本阅读的情感体验。

语文学科的文本阅读不仅是一种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方式,也是一种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声音、情感渲染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感受文本的情感、思想和艺术性。

通过体验文本的情感内涵,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表达。

2.注重融合语言技能的文本教学。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以文本为基础进行的,而文本也是语言技能的实践场。

教师可以在文本教学中融合朗读、听说、写作等各种语言技能,强化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实践性。

例如,可以通过课文朗读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通过听书、看图说话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写作任务来促进学生的写作技能提升。

3.注重文本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语文学科不仅是一种语言技能的学科,还包含了传统文化的要素。

教师可以通过融合传统文化,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内涵。

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语文教学要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语文教学要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语文教学要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1.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辅相成的,没了工具性,便没必要设语文课,人文性也无从谈起,没了人文性语文课只有孤立的字、词、句篇,枯燥的、机械的语言训练。

恰切地做法是:在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过程中,在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积累语言积淀文化的过程中,吸收人文内涵,培植人文精神。

(1)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

一方面是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目标时,不可能是单纯的语言文字教学。

我们知道,语言文字都是存在于文本之中,依赖于一定的语境。

要做到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就不能脱离语境,同样要正确地掌握字、词、句,也不能脱离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

另一方面是在阅读教学中,作为语文能力之一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不仅是了解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情感共鸣。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解读与剖析。

(2)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

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脱离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即不能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性教育。

第一,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孕育于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来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

第二,因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自成体系,所以人文性教育不能以简单说教、抽象说理、机械灌输的方式进行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的阅读来理解文本自身的思想意义,通过感悟、熏陶来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产生影响。

2.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意义如果说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着重指明学生“应学什么、怎么学”,那么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则重在揭示学生“为什么而学”以及“将会怎样去学”。

这几个问题是语文课程的基本问题,所以语文课程必须落实、加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与素质教育相辅相成。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即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信丰县教研室曾晓红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孰轻孰重的问题,引发过大家激烈的争论;而如何实现两者的统一,又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无疑,这种提法,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事实上,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就像人的双目,缺一就会造成“视觉”偏差;又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

对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下面几个方面:1、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绝不能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落实这一层面。

语言文字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鲜活的文本之中,要使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篇,绝对离不开对文本思想感情的领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不能自成体系,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蕴涵在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之中,语文教学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教学来硬生生地以抽象的方式灌输人文性的内容。

3、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发挥语文课程应有的功能。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说是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

4、“山重水复疑无路”——问“统一”?我们的课统一了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但是当我们欣欣然踏进语文课堂时,却在实际的操作中产生了几许疑惑,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工具何在?人文何在?统一,又何在呢?请看下面案例:案例1:人教版第十一册《桂林山水》教学片断。

师:(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生:这一段主要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总分关系。

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写的?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作者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较。

生:在第二句里,作者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正确,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一、二句,读后想想“水平如镜”这个词的特点,然后照样子说出几个这样的词。

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而怎样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则是语文教学难点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而怎样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则是语文教学难点问题。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呢?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含义1、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所谓语文学科“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在人际交往中起纽带作用;除此以外,其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好其他学科。

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掌握语言工具。

因此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1)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

孩子从生下来就要呀呀学语,学会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但要表达,还要会听懂别人说的话;到了学校就要识字、阅读,学习人家的思想和人类文化,学会理解书面语言,学会阅读;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学会作文。

(2)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

语言最主要的功能是进行交际作用,任何人都离不开口语交流,在普及教育的社会,更离不开书面语言的交流。

学习语文就是要学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的能力2、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言作为进行思维、表达情感、交流思想、传递文化的工具,和意识、情感、思维等思想具有统一性。

因此,工具性不仅强调了语文本身是工具,同时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各种外在目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培养人的工具理性。

人文性从某种意义上不仅强调了人不是一个语言的工具,也强调了语文课程对于实现人的梦想、价值和追求的意义,其中最核心的是人文精神。

应该说“人文性”与“工具性”分别是语文课程的两大属性。

“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灵魂,“工具性”则是“人文性”的载体。

正如纸的正、反两面,互相依存,不可机械割裂。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科技要发展,文明要升华,企盼着健康个性的形成。

具体到语文教学,也常常遇到现实的挑战。

对于语文教学本质的认识,小学语文界历来是争论不休。

是工具性为主,还是人文性为主?是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学?等等。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哪一种因素都有,但哪一种也不能单独占领语文教学阵地。

更好的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才是正确途径。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立足文本语文课堂上,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不同的,因此课堂教学应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

学生必须能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共同探讨、互相交流来增强感悟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教师应把功夫下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学识水平,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师生平等对话创设理想的情境上。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尊重学生差异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帮组学生构建意义。

如课文《妈妈的帐单》,先以一首非常感人的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境,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接着用亲切感人的语言引出话题,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文本,在对彼得和妈妈的帐单比较后,明白尽管彼得的妈妈为他做了那么多的事,但帐单上都0芬尼,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妈妈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感情!教师接着引导“母爱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其实,又何止小彼得的妈妈呢,我们在座小朋友的妈妈,肯定也是这样用绵绵不断的爱陪伴你们长大的是吗?”“那么,此时此刻,假如日夜为我们操劳的,我们最亲爱的妈妈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你最想干什么?”“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热情的拥抱”、“一杯浓浓的热茶”……在那一刻,孩子们的语言是朴素的,但内心却是最真诚的!整堂课洋溢着“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的人文魅力,师生都沐浴在荡气回肠的“人化”情境中,显示出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另一方面一步一步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去品味语言的精妙,读懂文字背后的寓意。

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引发了学生类似的生活经历,触发了学生相似的联想与想象,从而过的情感的体验和精神熏陶。

教学中如何处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关系-最新文档

教学中如何处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关系-最新文档

教学中如何处理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关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是工具。

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人们只有掌握语文这个工具,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才能更好的使用语言表情达意,进行思维活动,进行人际之间思想和情感的交流,才能更好地运用语文进行其他学科的学习。

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是在掌握语文工具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的,反过来人文素养的提高能促进学生掌握语文的工具性。

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两个有机的统一体。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语文教学中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有机结合,才能实现把学生培养成为既能得心应手驾驭祖国的语言文字,又拥有较高人文素养的综合性人才的目标。

1转变观念,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教学要求千篇一律,教师主宰着课堂的一切,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只强调学生“学会”,忽视指导学生“会学”,忽视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这样的课堂是拒绝人文性的。

一道道支离破碎的应用题,一个个让学生去鉴别正误的选项,除了体现语文工具性的重要外,我们根本无法探究语言外壳下所蕴藏的内在精神。

家长、教师,眼睛只盯着分数,分数的高低决定着他们喜悦的程度……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到底怎样处理两者的关系,我也一直在迷惘着,探索着。

自己的思想总是在矛盾中挣扎,结合教学实践,我渐渐明白:教师要在教学中达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协调统一,就必须加强理论学习,明确二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用发展变化的、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利。

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与学生观,才能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包含两个层次的涵义。

(1)单就语文课程的本身考察,工具性指语文本身是一种工具,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就个体而言,人们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进行思维活动。

第二,就人际而言,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交流思想和情感。

语言不仅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吸收信息的工具。

第三,就人类总体而言,语言是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

(2)就整个课程系统而言,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的学习还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

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将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的深厚博大和世界各地文化的丰富多元,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人类文化的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生还将在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方面获得陶冶和培养,逐步形成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二、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必要性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第一,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目标时,不可能是单纯的语言文字教学。

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作为语文能力之一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不仅是了解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情感共鸣。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解读与剖析。

第二,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

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脱离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即不能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性教育。

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我们知道,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孕育于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来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

第二,因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自成体系,所以人文性教育不能以简单说教、抽象说理、机械灌输的方式进行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阅读来理解文本自身思想意义,通过感悟、熏陶来潜移默化发挥作用、产生影响。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处理好两个关系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处理好两个关系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如何处理好两个关系[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师教法关系在语文教学改革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清醒地看到它仍然存在着的诸多问题,各地区、各学校的教学水平很不平衡。

为使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有较大的提高,许多专家正在分析形势,找出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

要使语文教学沿着正确方向应该抓住主要矛盾,妥善处理以下两个关系。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工具性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属性,这应该是没有疑义的,这以认识已经为语文教育界绝大多数人所认定。

但最近有的人对此提出了异议。

例如说:语文教育走进了“一个巨大的误区”,当前的任务是必须抛弃“工具论”而代之以“思想性和人文性”。

这个意见并不新鲜,在语文教学性质、目的的大讨论中,也曾有人持过这类似的观点。

但是,经过三十多年的争论,意见已经趋于一致。

这个理论不仅符合语文教育规律,而且已被语文教育界所共识,没有必要,更不应该轻易否定它。

近来,有些同志提出语文教育加“人文性”的主张,这是可以理解的,也有一定的针对性。

语文教育依其自身的特点,可以承担力所能及的任务。

语文教育人文性有这样几层含义:一是指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感情;二是指引导学生开掘汉语汉字人文价值,注意体验汉族人独特的语文感受,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三是指新生和发展个性,培养健全的人格。

在语文学科的众多属性中,总有一个是基本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属性的,是由设立这门学科需要所确定的。

如果把“思想性”和“人文性”当作语文科的基本属性,那就是要把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放到语文教学的“首位”,这就会重犯以往犯过的错误。

“人文”概念的内涵很宽泛,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具有人文性。

语言文字是人创造出来的,它本身就包含着人类文化的积淀。

近来有人在“提倡人文”的同时,又提出反对“科学主义”,他们把“人文”和“科学”对立起来了。

“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这两个教育理论学派之间的争论由来以往的经验,语文教育对相关学科各学派理论的态度,一向都是“拿来主义”、“为我所用”,没有必要倒向哪一派。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信丰县教研室曾晓红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孰轻孰重的问题,引发过大家激烈的争论;而如何实现两者的统一,又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无疑,这种提法,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事实上,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就像人的双目,缺一就会造成“视觉”偏差;又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

对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下面几个方面:1、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绝不能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落实这一层面。

语言文字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鲜活的文本之中,要使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篇,绝对离不开对文本思想感情的领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不能自成体系,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蕴涵在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之中,语文教学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教学来硬生生地以抽象的方式灌输人文性的内容。

3、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发挥语文课程应有的功能。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说是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

4、“山重水复疑无路”——问“统一”?我们的课统一了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但是当我们欣欣然踏进语文课堂时,却在实际的操作中产生了几许疑惑,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工具何在?人文何在?统一,又何在呢?请看下面案例:案例1:人教版第十一册《桂林山水》教学片断。

师:(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生:这一段主要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总分关系。

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写的?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作者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较。

生:在第二句里,作者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正确,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一、二句,读后想想“水平如镜”这个词的特点,然后照样子说出几个这样的词。

文道合一,返璞归真——例谈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文道合一,返璞归真——例谈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文道合一,返璞归真——例谈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是我们组织语文教学的纲。

在教学中,既让学生积累语言、学会表达,又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与精神的升华,这是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得益彰的佳境。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不清楚什么地方体现了人文性,什么地方体现了工具性。

大多是“跟着感觉走”、“跟着经验跑”,这也就导致了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1.紧扣文本细解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

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

”当前,老师们都重视了对文本的解读,鼓励学生有一双“慧眼”,探寻到文章里的精彩语句,咬文嚼字。

然而,细解文本并不是死抠一字一词,更不是脱离了教材文本的“脚踩西瓜皮”似的悟到什么就是什么。

譬如一教师在执教《黄河颂》一文时,没有引领学生对诗歌中表现黄河波澜壮阔气势的语句加以分析、揣摩,而是分析到了“黄河为什么这样黄?”的问题。

这种脱离文本的解读,学生既不会体验到诗歌的语言魅力,更不会感受到黄河作为民族精神的意义,以及自己作为英雄的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荡然无存,于文本无效,于学生无益。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认真揣摩、品味文中的精彩之处或者抓住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品出作品的美妙之处,悟出深邃之意,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教师在教学《与朱元思书》时,引领学生品析文中写山水的语句:“水皆缥碧”---颜色---视觉;“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清澈---以游鱼衬托水之静---动静结合;“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夸张手法---以弓箭、奔马显现水之急速。

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解读,紧扣住了文本,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推敲中,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把握教材,感受到富春江秀丽的风光,体悟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爱慕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语文教学中怎样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语文教学中怎样处理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者 ” 距 离 。明 智 的 园 长 应 与 “ 者 ” 持 一定 距 , 的 亲 保 这
师的社会地位 尊重 教师的劳 动 , 解他们 的苦衷 , 理 少
, ,
处 理 好 与 “ 者 ” “ 者 ” 关 系 。一是 保 持 与 “ 亲 和 疏 的 亲 : 说气 话 困难

多 办 实 事 , 实 解 决 他们 工 作 与 生 活 中 的 各 种 切
特 别 要 减轻 他 们 过 重 的 工作 负 担 与 心 理 负荷 。孩
迁 “ ” 入 并 有 利 于 与 教 师 保 持: 免 子、 负 师 要 负 们 心 同需 社 的 就亲 而 夺 潭 者 篓乏人 陷泥 、 篓 ! 要 , 更 减 , 的 灵 样 要 会 减教 他 持 久 真
科研视 窗 ・ 误堂教学研究
语 文教 学 中怎样 处理 好 工具 性 和 人 文性 的关 系
黑龙 江 青冈县 昌盛 乡中心小 学(5 6 0 宋嫦 龄 1 10 ) 孙 德 国
行 快 乐 传 输 — — 传 输 一 些 幽 默 风 趣 的 短信 、 图片 等 , 对 形 成 积极 轻 松 的 心 理气 氛 有 好处 。

. 一
“ ” 观 、 正 地 篓 “ 者 ”, 二 “ 者 ”当 ; 条 … … 疏 要客 公 对 疏 应 有 疏 者 二 有… 待 将 …

不 : 、

曼 教 一
部 领 , 动教 心 健 工 ” 门 导 启 “ 理 康 程, 应 师
… …
_… ~



社 会 的理 解 与 支 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全 社 会 要 树 立 “ 师 重 教 ” “ 教 兴 国 ’ 良好 气 尊 科 ’ 的 氛 为教师营造一个维护教师职业威望的社会气氛 , 创 造 个 融 洽 、 馨 、 极 进 取 的 工 作 环 境 , 断 提 高 教 温 积 不

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学习新课标,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与学生观,是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前提。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也正是它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是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新课程观念下,教师的教学策略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立足于学科要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认知向重情感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教书向重育人转变。

在新的教学观阳光里,师生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这种“解放"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能够更好地促进知识转化为个性的内在。

学生是不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就要把学生当做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

作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头脑吸收精神营养。

这是别人所不能代替的,也是不能改变的。

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也不可能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更不能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

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才能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总之,做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并肯定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才能放下架子,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声音;才能根据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他具有“实用”“中介”的含义。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课标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实现的目标。

(课标语)丁培忠先生曾这样讲过;“语文这种工具,不同于其他任何工具,它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

这种工具,你不用它便罢,只要一用它,必然要赋予它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

”的确是这样,一篇文章,一段话,乃至一个词的选用,都会流露出使用者不同的思想、观点、倾向、感情。

立足于文本的教学,可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和谐统一,达到润物无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开篇就提出了语文学科性质“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这一界定中.“工具性”除了“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外,还应包括是收集、处理信息的工具,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工具,甚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

其具体的范畴。

应是“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文双基”。

这一“工具性”可以说是语文学科最本质的基本属性.是语文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特点。

因此,《语文课标》传承了一切《语文大纲》的提法。

至于其中的“人文性”,则是在原有《大纲》“很强的思想性”基础上的发展,完善。

它除含有原来“思想性”的内容之外。

还点明了含有人类文明的种种成果.含有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就是语文。

学习语文就是为了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

只是“语文课本”是由一篇篇文章组成的。

而语言文字一旦按一定顺序排列组合成“文章”,就有了意思,所以“语文”就具有了“人文性”。

这个不说大家也明白。

如果学习字典、词典能掌握母语,那就没有“文道”之争,也就没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回事了。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详解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详解

三、辨证统一,有机融合,追寻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 和谐之美。
语文课本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整体,我 在教学中不能偏重于某一方,更不能将它们生生地 割裂开来。有人说,工具性是“表”,人文性是 “理”;也有人说,没有离开人文性的工具性,也 没有离开工具性的人文性。这些观点都说明了工具 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不是二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在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和谐统一,水乳交融。

3、锤炼品德,完善人格。
正所谓“文以载道”,世界上无论哪一 种语言都是用来表达特定的思想或见解的。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其 思想内容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不可低估 的作用,一系列人物所具有的品格,会让学 生在学习过程中耳濡目染,在内心深处留下 不可磨灭的印象,让学生在学习中逐渐形成 健康的人生观与世界观。
读懂文字背后的寓意。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引发了 学生类似的生活经验,触发了学生相似的联想和想象, 从而获得情感体验和精神熏陶。
2、设计目标多元化的训练,实现和谐统一。 新课标中 多次强调,语文课程的目标应该是三维目标: “知识和能 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相互 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 素养重在“综合”,它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 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 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学 习方法习惯的融合。这里体现了工具生和人文性相统 一的思想,包含了扎实的基本功的培养和潜在能力与 创新能力的开发。要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 这一思想,
1、倡导以人为本的民主课堂,实现和谐统一。 语文教 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必须以人的发 展为着力点,学生的语文能力、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才能得到和谐发展。教师应把功夫下在提高自身的人 文素养和学识水平,切实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 计理念。教师作为设计者,不是为自我而设计,而是 为学生而设计。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尊重学生 的差异性、多样性的基础上,在一种自主、合作、互 动的教学氛围中,让学生的思想得到提高、情感得到 净化、个性得以张扬,使课堂教学充满人文魅力。 妙,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教学时,只有将二者的教学合二为一,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体现教育与教学的双重作用。

但我们发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不能有效地溶于教学的每个环节。

或过于突出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人文性。

亦或过于突出人文性,出现“泛语文”的现象,从而使教学显得生硬和僵化,缺少语文课应有的光彩。

那么,究竟如何将二者做到有效的统一呢?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和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所得,我有以下几方面粗浅的认识。

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回答凤凰语文网友提问时说到:“语文教学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这的确很难,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所以我强调的是平衡.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对两位专家的话感触颇深,犹如茅塞顿开.这使我很自然地联想到,语文就像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人,人文性就是这个人的思想、情感、气质、品味、修养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工具性就是这个人的高矮、胖瘦、体质等具有生物性特性的身体,它们当然有机融合在一个生命体之中的。

如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这篇课文,老师就可以通过对课文中环境描写和桑娜心理描写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尽而感受到渔夫夫妇的善良,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二、多层次的读与悟彼此促进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从而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因为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能最有效地促进理解,促进感悟,并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形式把这种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例如我在教学《青山不老》一课时,我力求通过朗读训练的层次性来引导学生来体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怎样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江都市武坚中心小学朱家庆【摘要】:“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

“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

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机械割裂。

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

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学习新课标,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与学生观,切实把握三维度,运用正确的教学法和学习法进行教学,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防止将二者人为地割裂开来。

1?地理、”)(1)学会作文。

(3)的记忆,就没有语言的积累,也就没有学习语言的成果,更谈不到人类文化的传递。

???2、人文性是语文的核心?小学教育是一个人整个受教育生涯的基础,而语文教学又是整个小学教育的重点。

语文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教育活动是特定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语文课程的精神价值。

因而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可喜的是,当前时下盛行的素质教育就为我们走出当前语文教学的困境指出了明路:发扬“尊重人格、尊重差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自知自律、自主发展”的人文主义精神,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人文化改造,培育自尊自强自立的有独特个性、有完善人格、有创造精神、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

新大纲也明确规定“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也就是说,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是一种外在的附加任务。

因而,改进小学语文教学,发扬小学语文的人文性,展现其丰富的人文价值和人文底蕴,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的新课题。

?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克服重智育轻美育的倾向,注意发挥教材美学方面的教育价值,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熏陶中,通过情感与认知的多次交互,使学生的情操得到不断的升华,以知促情,以情知理,建构学生完善的精神世界。

3、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辩证与统一工具在于运用,能力重在训练。

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崔相成,1我们程式化,把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成枯燥乏味的纯技术训练。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观念存在强调统一,忽视个性,尤其忽视学生创造性的严重偏差,使得语文教学“目中无人”。

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考虑到学生是一个“有特点的人”。

就语言学语言,工具理性盛行,不重视语文课本中应有的人文因素。

语言本是用来交流信息的,它就不可避免的带有思想、情感、文化因素,但语文教学中常自觉不自觉的忽视情感熏陶和文化渗透。

如一位老师在教《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当学生读到:“哎呀!打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他的棉衣已经烧着……”这真是万分危急的时刻!学生的朗读也正进入状态,教师却突然教学生停下,提出一个问题:“着”字四种读音,你们知道吗?……一下子课堂教学就变得索然无味。

这种冷冰冰的语言训练,而忽视形象的再现,意境的体验,韵味的品评,情绪的感染,将导致学习语文成为一个枯燥乏味的技能训练过程。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素养的构成系统不仅仅是掌握语言操作技巧,还应是人的思想素质、道德素质以及审美情趣、人生态度、价值取向等人格因素的合理建构。

”淡化了形象,冷却了感情的语言文字技巧的训练课,失落了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其效果可想而知。

????2、当前的语文教学重人文轻工具;再审视眼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谓旧貌换新颜:课堂上又传出了久违的朗朗读书声;学生们不懂就问,学得活泼生动;教师竭力引导学生读书感悟、开展讨论。

但是,有些事实也不容忽视:部分教师不扎扎实实教学生字词,为的是腾出时间多读书,读书没有错,放松生字词教学却不该;有殊不扩大,”???????所谓教学观,简单地说,就是一位教师对教学、教学过程和教学对象所抱的见解和态度,以及从所抱的一定的见解和态度出发,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种种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观是指教师只是既定课程的阐述者和传递者,学生只是既定课程的接受者和吸收者。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要求千篇一律,教师主宰着课堂的一切,教学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教师把学生脑袋当容器、当罐子,极力把教材的内容,把课本上的材料往容器里塞、往罐子里倒,只强调学生“学会”,忽视指导学生“会学”,忽视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在这样的课堂上,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的。

现代教学观则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是课程的创造者和主体。

尤其能用发展变化的、全面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一切从实际情况出发,对具体教材、不同学生进行具体的分析,区别对待,严格按照认识规律和学习规律办事,善于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机地跟教师的主导作用结合起来。

提倡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双向或多向地交流,注意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

同时,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外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创造才能,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重视培养学生的智能;在重视智力因素的同时,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在强调全面发展的同时,也重视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在强调“学会”的同时,也重视培养学生会学”。

?(2)新课标中对正确的学生观的要求决定必须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

学生观,即是如何看待学生。

这是一个具有根本意义的问题,关系到教师的全部工作,关系到也不教师?把“情????(1能力(即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能力,不再提听说读写能力,而提识字、写字、阅读、作文、口语交际能力)③语言态度(对语言文字的认同、接受态度,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④语言体验(即对语言材料作出恰当的理解。

选择和批判,能激活学生相关的语言储备);⑤语感能力(对语言的含义,能迅速而准确地捕捉的能力,是伴随着想象、思维的对语言的一种直觉能力);⑥语言积累(词汇量、优秀诗文的储备量)⑦语言品质(使用语言是否准确。

鲜明、生动。

流畅、严谨、有条理);⑧语言行为(使用语言的规范化,能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以及语言品位、语言修养、语言习惯等)。

而三维目标就是“知识与能力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新课标的“总目标”的6-10条是对课程中知识与能力的具体规定,是“知识和能力”教学的基本依据。

我们要深入钻研新课标,了解新课标中的知识能力要求与旧大纲比较有什么变化,从而正确把握新课程“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总目标”第五条是有关过程与方法的要求,倡导“探究性学习”,强调在实践过程中学习。

“过程”,重在“亲历”。

“识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等,都要让学生亲历过程,在过程中学习,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方法”,应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应伴随着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情感的体验,审美的陶冶,如影随形,而不能游离其外。

中外教学史说明,独立于具体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方法”是很难产生迁移的。

“总目标”1-4条是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要求,涵盖传统的思想教,是(2”也才仍然是(3a捉到这些知识是恰切表情达意的。

b、弄透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功能课文教学中不仅仅要学习、掌握这些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作者是如何灵活巧妙地运用这些语言知识来表情达意的。

要清楚课文教学的目的不只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记住文中字、词等知识。

应该说,这是课文教学的一个任务,但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终极目标。

在课文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写了些什么,这只是课文教学的低层次要求,而在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深入到课文内部,理解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理解课文语言文字的表情达意功能,才是课文教学的高层次要求和根本任务。

不然的话,讲了《珍珠鸟》,就是为了让学生知道人鸟的关系和信赖可以创造美;讲了《观舞记》,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印度舞蹈的美;……这就不叫语文课了,而变成政治课和艺术常识课了。

这样处理就太浅了。

而是要弄清这种种情感作者是通过运用怎样的语言技巧表达出来的,这是我们的高层次任务,如讲《观舞记》就是要弄清印度舞蹈艺术的“飞动的美”,是作者通过运用排比、比喻、联想、想象等手法和优美生动的语言描写表达出来的。

c、恰当运用多媒体展示课文内容多媒体展示出的影像,只能是课文的内容,对于“怎么写的”“用什么写”却体现不出来,要把握好从画面的内容回归到文本,找出对应的语言,然后进行研究。

②正确把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落实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目的在于正确处理好人文性,一般方法有:a之中,b要适当,语言,使二者的结合点落在品味研究语言运用技巧上,进而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白雪歌颂武判官归京》,也是如此,在声情并茂诵诗歌时,了解了诗歌的内容。

在诗情画意赏白雪中赏出了奇异的雪景,在入情入境品别情中,品出了惜别之情。

使工具与人文得到了统一,使二者浑然一体。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只有一方面注重具体的字、词、句、章等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积累,另一方面加强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将实践与体会融为一体,将语文知识予以积累、消化、内化为自主的学习,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时,才能真正提高语文素养,取得语文教育的成功。

【参考资料】:①?《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②??语文课程标准编写组编写《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③?《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④杨九俊编《语文教学艺术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⑤《走进新课程》通识培训教师读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