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1——公开课教学设计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3.1 等腰三角形》教学设计

习水八中数学教师:桂福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全等三角形和轴对称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研究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所具有的性质。

学习目标:

1.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两个性质:“等边对等角”、“三线合一”;

2.能利用性质证明两个角相等或两条线段相等、垂直;

3.结合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与证明过程,体会轴对称在研究几何问题中的作用;感受解题方法的灵活美。

学习重点:

探索并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学习难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证明中辅助线的添加,“三线合一”性质的理解。教学方法:

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积极展示;

教师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问题解决”等。

教学用具:

教具:三角板、多媒体设备(ppt)、等腰三角形卡纸等;

学具:三角板、白纸、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动手做一做

师:如图所示,把一长方形的纸按图中虚线对折,并剪去阴影部分,再把它展开,得到的△ABC 有什么特点?

生:按要求折剪三角形,说出该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

师:为什么这个图形是等三角形?

生:剪刀剪过的线段相等,根据等腰三角形定义可得。(或者其它不一定准确的回答)

二、小组合作讨论

师:仔细观察自己剪出的等腰三角形纸片,你能发现这个等腰三角形有什么特征吗?

生:迅速投入到小组讨论、探索中……

三、展示成果

师:(讨论结束后)现在请各小组派代表说说你们小组的探究成果,请举手回答。

生:……(各小组代表说出了各自小组不完整的探究成果)……

师:……(在学生展示成果过程中,鼓励和评价学生的探究成果,并有意识地将两条重要的特征归纳在白板上)……

师:(时机成熟)这就是等腰三角形所不同于一般三角形的特征。

等腰三角形的特征: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师:请思考:同学们剪下的等腰三角形纸片大小不同,形状各异,是否都具有上述所概括的特征?

生:(做一做)在练习本上任意画一个等腰三角形,把它剪下来,折一折……

师:上面得出的结论仍然成立吗?由此你能概括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

四、猜一猜,并归纳

生:大胆齐声说出该两条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五、证一证

师:利用实验操作的方法,我们发现并概括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和性质2. 对于性质1,你能通过严格的逻辑推理证明这个结论吗?

(PPT依次呈现以下几个问题)

(1)你能根据结论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吗?

生:(小组合作)尝试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

(2)结合所画的图形,你认为证明两个底角相等的思路是什么?

生:证明两底角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3)如何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构造出两个全等三角形呢?从剪图、折纸的过程中你能获得什么启发?

生:(优生)回答……(作辅助线——底边的高、底边的中线、顶角的平分线)……

师:怎样书写证明过程呢?(展示PPT)

证明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已知:如图,△ABC 中,AB =AC.

求证:∠B =∠C.

证明:作底边的中线AD.

∵AB =AC,

BD =CD,

AD =AD,

∴△ABD ≌△ACD(SSS).

∴∠B =∠C.

师:(证毕)你还有其他方法证明性质1吗?

生:可以作底边的高线或顶角的角平分线.

师:好的,那请同学们在课后把另外的两种证明方法书写出来。接下来咱们趁热打铁,进行课堂实战(PPT展示练习1)

生:共同完成……

(PPT展示证明性质2)

证明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师:(简单的提问一下学生)怎么理解该性质命题?在学生思考片刻后再作相应的解释——

性质2可以分解为三个命题:(PPT展示)

命题一: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和顶角平分线。命题二: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高也是底边上的中线和顶角平分线。命题三: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也是底边上的高和底边上的中线。

本节课证明命题一:“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上的中线也是底边上的高和顶角平分线”。

已知:如图,△ABC 中,AB =AC,AD 是底边BC的中线.

求证:∠BAD =∠CAD,AD⊥BC.

证明:∵AD 是底边BC 的中线,

∴BD =CD.

∵AB =AC,

BD =CD,

AD =AD,

∴△ABD ≌△ACD(SSS).

∴∠BAD =∠CAD,∠ADB =∠ADC.

∵∠ADB +∠ADC =180°,

∴∠ADB =90°.

∴AD⊥BC.

师:思考:在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过程和证明过程中,“折痕”“辅助线”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你能发现等腰三角形具有什么特征?

生: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底边上的中线(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可能有其它不准确的回答,教师要加以引导与矫正)

师:下面继续课堂实战(PPT展示练习2、练习3)

六、课堂实战

练习1填空:

(1)如图,△ABC 中, AB =AC, ∠A =36°, 则∠B

= °;

(2)如图,△ABC 中, AB =AC, ∠B =36°, 则∠A

= °;

(3)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70°,则它的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练习2如图,△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

=AC,∠BAC =90°),AD 是底边BC 上的高,

标出∠B,∠C,∠BAD,∠DAC 的度数,并

写出图中所有相等的线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