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归去来兮辞》

合集下载

形容自己幡然醒悟的诗句

形容自己幡然醒悟的诗句

形容自己幡然醒悟的诗句形容人经历事情后醒悟的诗句有:1、《闺怨》: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2、《浣溪沙》: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九言劝醒迷途仕,一语惊醒梦中人。

4、《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5、《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形容人醒悟的古诗:1、《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游山西村》作者: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3、《玉楼春•琼酥酒面风吹醒》宋代:晏几道琼酥酒面风吹醒。

一缕斜红临晚镜。

小颦微笑尽妖绕,浅注轻匀长淡净。

手挼梅蕊寻香径。

正是佳期期未定。

春来还为个般愁,瘦损宫腰罗带剩。

4、《青玉案•元夕_百度汉语》作者: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送进士李殷下第游汾河》作者:曹邺上国花照地,遣君向西征。

旁人亦有恨,况复故人情。

单车欲云去,别酒忽然醒。

如何今夜梦,半作道路程。

边士不好礼,全家住军城。

城中鼓角严,旅客常夜惊。

中有左记室,逢人眼光明。

西门未归者,下马如到京。

还应一开卷,为子心不平。

殷勤说忠抱,壮志勿自轻。

归去来兮辞深度解读

归去来兮辞深度解读

归去来兮辞深度解读《归去来兮》是唐代诗人王勃所作的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辞。

这首诗虽然篇幅短小,但是却极富有感染力和富有诗意。

下面就让我来解读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首先,诗的题目便是“归去来兮”,很形象地表达了一种欲望和感情。

归去,即想要回到自己故乡的渴望;来兮,又想起了早年出行时“来者不拒”的自由与潇洒,在描述上也产生了一定的矛盾与冲突。

这种心境和情感的交错,让我们开启了这首诗的阅读。

其次,这首诗在内容上,主要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描写离别与思念,第二部分则是表达回归与感恩。

前者用了“相思”、“知音”、“泪眼朦胧”等文艺的形象,令人感到诗人离家行旅遭遇了种种不易,只有桂枝和清流相伴,但仍然难免想家思乡、留恋情感。

如同风中残烛烈烈的坚持着一种内心的纯粹,以及对于亲人与友谊的温暖关怀。

第二部分则是表达了归心似箭、流水歌声、深情的传统文化意蕴。

流水潺潺,是王勃对大自然的一种赞美,更是带着感情隽永地流淌着;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则更是表达了爱情与友情在人生的道路上的不可或缺。

最后,诗歌的结局非常精妙,呈现出王勃的心思和对于人生道路的思考。

在要归的时候,王勃没有忘记自己路途中所受到的礼遇和疼爱,更没有忘记遥远的亲人和朋友,即便离别带着无限的悲伤和无奈,也依然充满着感恩的心情。

这真正展现了王勃对于人生环境以及情感世界的感悟与洞察。

《归去来兮》是一首深情质朴的诗篇,它在简洁中展现了一种强烈的情感。

王勃通过自己的痛苦经历,以及生命中存在的一切美好与幸福,抒发出自己深深的思念和感谢之情。

这种情感的直接性和真实性,令人唏嘘不已。

最后,通过回归与感恩,王勃更是展现了诗人应有的追求和正视。

这首诗在文化传承和人生境遇等多个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归去来兮辞(课文原文及课下注释)

归去来兮辞(课文原文及课下注释)

归去来兮辞(课文原文及课下注释)陶渊明余家贫,耕植1不足以自给2。

幼稚盈室3,瓶无储粟4,生生所资5,未见其术6。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7,脱然8有怀9,求之靡途10。

会有四方之事11,诸侯以惠爱为德12,家叔13以余贫苦,遂见14用于小邑。

于时风波未静15,心惮远役16,彭泽17去家百里,公田18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19。

何则20质性21自然,非矫厉22所得。

饥冻虽切23,违己24交病25。

尝从人事26,皆口腹自役27。

于是怅然28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29,当敛裳宵逝30。

寻31程氏妹32丧于武昌,情在骏奔33,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34,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35岁十一月也。

1耕植:耕田植桑2自给:供给自己的生活3幼稚盈室:指孩子多。

幼稚,小孩。

盈室,满屋4瓶无储粟:指家无余粮。

瓶,盛粮食的器皿。

粟,本指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这里指粮食。

5生生所资:所赖以维持生活的。

生生,维持生活。

资,凭借。

6术:这是指经营生计的本领7长吏:指职位较高的官吏。

《汉书·百官公卿表》:“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

”8脱然:轻快的样子9有怀:有所思念10靡途:没有门路11四方之事:指他接受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的任命出使的事情。

会:恰逢12诸侯以惠爱为德:地方大吏以爱惜人才为美德。

13家叔:作者的叔父陶夔,当时任太常卿(掌管国家祭祀礼乐医药的官)14见:被15风波未静:指战乱未停息。

16心惮远役:心里害怕到远方服役。

17彭泽:县名,在近江西湖口东。

18公田:供俸禄的田19眷然有归欤之情:有辞官回家的想法。

眷然,思念的样子。

欤,语气词20何则:什么道理呢21质性:本性。

22矫厉:造作勉强23切:急迫24违己:违反自己的意志。

25交病:身心都感动痛苦。

26尝从人事:曾经出仕。

从,顺随。

人事,指做官27皆口腹自役:都是为了谋生糊口而役使自己。

28怅然:失意的样子。

如何解读《归去来兮辞》

如何解读《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是辞体抒情诗。

辞体源头是《楚辞》,尤其是《离骚》。

《楚辞》的境界,是热心用世的悲剧境界。

《归去来兮辞》的境界,则是隐退避世的超越境界。

中国传统士人受到儒家思想教育,以积极用世为人生理想。

在政治极端黑暗的历史时代,士人理想无从实现,甚至生命亦无保障,这时,弃仕归隐就有了其真实意义。

其意义是拒绝与黑暗势力合作,提起独立自由之精神。

陶渊明,是以诗歌将这种归隐意识作了真实、深刻、全面表达的第一人。

《归去来兮辞》在辞史和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即在于此。

在两宋时代,《归去来兮辞》被人们所再发现、再认识。

欧阳修说:“晋无文章,唯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

”宋庠说:“陶公《归来》是南北文章之绝唱。

”评量了此辞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李格非说:“《归去来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斧凿痕。

”朱熹说:“其词意夷旷萧散,虽托楚声,而无尤怨切蹙之病。

”(上引文见陶澍集注本)则指出了此辞真实、自然、冲和的风格特色。

宋人这些评论,是符合实际的。

(邓小军)读《归去来兮辞》,并不能给人一种轻松感,因为在诗人看似逍遥的背后是一种忧愁和无奈。

陶渊明本质上不是一个只喜欢游山玩水而不关心时事的纯隐士,虽然他说“性本爱丘山”,但他的骨子里是想有益于社会的。

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时说:“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

”(《题未定草》)透过“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这些愤激之语,我们感到了沉重。

《归去来兮辞》的写景是实写还是虚写?钱钟书先生说:“《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述、直录,岂有‘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物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植杖而耘耔’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象,不言而可喻矣。

”(参见钱钟书《管锥编》1225~1226,中华书局,1979)如此说来,本文第一大写作特色就是想象。

《归去来兮辞》原文、翻译

《归去来兮辞》原文、翻译

《归去来兮辞》的原文、翻译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译文]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

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

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

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望见家乡的陋屋,我高兴得往前直奔。

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

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

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

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着庭院里的树枝真使我开颜。

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觉得身居陋室反而容易心安。

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

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

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

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回去吧,我要断绝与外人的交游。

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我还驾车出游有什么可求?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以解闷消愁。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今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今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今译回去吧,田园就要荒芜,为什么还不回去?既然是自己把心灵交给了身体,那又为何还要独自惆怅和悲哀?过去已经无法挽回,未来还是可以追赶。

其实迷路并未太远,我已经明白今天的选择,昨天的遗憾。

船,轻轻地在水中摇晃。

风,飘飘地吹拂着衣裳。

我向行人问路,但路上,晨光还只是微微透亮。

终于看见了横木的家门,我心中一喜就把步子加快。

童仆前来迎接,稚子等在门边。

小路已经荒蔓,松菊却还依然。

我牵着幼子入室,发现酒樽已经斟满。

取出壶觞自饮自酌,看看庭院中的树木我不禁开颜。

倚凭南窗我又生傲然,反观这小小的容膝之地倒让我收心而安。

每天在园中散步成趣,虽然有门却长闭长关。

握着手杖走走停停,却经常抬起头来仰望长天。

看见那云,无意间飘离了山坳;再看那鸟,飞倦了还自己回返。

日光昏昏将要入山,手抚孤松徘徊盘桓。

回去吧,我会断绝一切交游。

世道与我不合,再驾车出去又有何求?只爱听亲戚们真情闲聊,乐于在琴弦和书页间悠然消忧。

农人告诉我春天来了,将会忙着去西边的田畴。

有时我也会乘上遮篷小车,有时我也会划出孤独小舟,有时我也会探寻幽深沟壑,有时我也会攀登崎岖山丘。

一路上,只见草木欣欣向荣,泉水涓涓而流。

真羨慕天下万物皆得天时,只感叹我的生命已走向尽头。

算了吧,寄身宇内能有几时,不如随心任其去留。

何苦成日遑遑不知往哪里走,富贵非我所愿,仙境更不可求。

等天气好时独自遛遛,或者插了手杖下到田里做做帮手。

登上东边的高冈舒喉长啸,对着清澈的水流赋诗几首。

姑且应顺天意终结一生,乐天知命何须疑虑忧愁。

《归去来兮辞》赏析

《归去来兮辞》赏析

《归去来兮辞》赏析北宋文学家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而已!”《归去来兮辞》这篇抒情小赋以平易朴素、优美流畅的语言来抒写自己的真情实感,毫无雕琢痕迹。

文中骈散相间,将双声与叠韵巧妙结合,读来琅琅上口,音节铿锵,具有和谐感。

更令人百读不厌的是平淡质朴的语言中所蕴蓄的隽永深挚的情感。

陶渊明善于以平淡质朴的语言描写自然景物,从中寄托自己的个性和情操。

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两句,就是以物移情,语意双关的妙句。

“无心出岫”的云象征着自己的误落尘网,“倦飞知还”的鸟则比喻作者的终于归隐。

这两句既是写实境,也是写心境。

托意深远,表现又极为自然。

其佳处正如叶梦得所说:“此陶渊明出处大节,非胸中实有此境,不能为此言也。

”(《避暑录话》卷上)又如“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两句,描写自己在夕阳下抚摸孤松流连忘返的情景,富有深意。

夕阳西下,树林阴翳,似乎是当时政治黑暗的象征;而作者以孤松相比照,则表明自己在迟暮之年仍将保持高尚的节操。

清陶澍集注《靖节先生集》说这两句是“闵晋祚之将终,深知时不可为,思以岩栖谷隐,置身理乱之外,庶得全其后凋之节也。

”由此,也可见出陶渊明的身世之痛。

陶渊明也善于以平淡质朴的语言抒发人生体验,酣畅淋漓地表达自我的人生理想。

如“悟已往之不可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四句,表达了他对自己过去十三年来误入仕途的悔恨、自责与自省。

他把当官视为“迷途”,而认为辞官归田才是正确的道路。

这既是对自己“以心为形役”的追悔,也是对封建制度的批判。

这表明作者具有与世俗读书人迥然不同的人生态度。

又如“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四句,坦承自己想断绝与上层社会的联系,只和自己的亲戚、邻居的农民共乐田园的生活,可见其高洁志趣。

还有“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等句吐露了他对生命短暂的感喟,对自己生不逢时的嗟叹,对于乐享余生的宽慰。

浅析《归去来兮辞》对现代人的人生启示

浅析《归去来兮辞》对现代人的人生启示

浅析《归去来兮辞》对现代人的人生启示
《归去来兮辞》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它反映了作者辛弃疾的内心矛盾和深刻
思考。

这首诗堪称现代人的人生启示,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第一,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

诗中“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的一句,表达了辛
弃疾追求个人理想的渴望。

现代人也应该勇敢地追寻自己的梦想,不畏困难,不轻言放
弃。

第二,珍惜当下,不忘初心。

辛弃疾在诗中意识到“岁月不待人”,并提醒自己珍惜
时光。

我们应该学会珍惜当下,不去纠结过去和未来,时刻保持一颗初心,不忘初衷,不
被外界干扰。

第三,要有积极进取的态度。

诗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一句,表
达了辛弃疾不断进取的心态。

现代人也要不断进取,不断进步,学会摆脱舒适区,迎接挑战。

第四,要坚持自我,不被外界所影响。

辛弃疾在诗中表达了对众说纷纭的态度,强调
了自我思考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也面临着各种信息的洪流冲击,我们应该坚守自己内心的
信念,独立思考,不被外界所影响。

第五,学会适应变化和巨大挑战。

诗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句子,表达了辛弃疾在艰难时刻仍然能够坚定向前的决心。

现代人也应该学会适应变化和巨大挑战,坚定前行。

综上所述,辛弃疾的《归去来兮辞》对现代人具有很强的人生启示,它提醒我们珍惜
当下,勇敢追求梦想,坚持自我,不被外界所影响,并学会适应变化和巨大挑战。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开创出光明的未来。

天色已晚阅读答案

天色已晚阅读答案

天色已晚阅读答案【篇一:《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含答案)】xt>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表现作者归心似箭。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6.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回顾当初为了谋生而出仕,而今感到悲哀,自责之词是: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7.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认为自己走入迷途还不太远的自恕自慰之词是: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8.《归去来兮辞》表现陶渊明在回家途中,自己摆脱束缚,重返自然的欢快舒畅心情的句子是: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9.《归去来兮辞》中表现诗人自斟自酌,享受室中之乐,心情很愉快的句子是: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10.《归去来兮辞》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

11.《归去来兮辞》中“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两句写作者在庭园中的散步,情景交融,作者似已悠然与自然融为一体,悠然地享受涉足庭园的乐趣。

12.《归去来兮辞》中“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两句以云鸟自喻,表现诗人过去做官出自无心,如今归田恰如鸟倦飞而知还。

13.《归去来兮辞》中“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两句写天色已晚,作者还手抚孤松不愿离去,因为作者想借孤松以咏怀,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逐句翻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逐句翻译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逐句翻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逐句翻译《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

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是作者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逐句翻译,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归去来兮】回家去吧!【田园将芜,胡不归】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我悔悟过去的错误不可挽救,但坚信未来的岁月中可以补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实际上我入迷途还不算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只觉得遗憾晨光朦胧天不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刚刚看到自己简陋的家门,我高兴地向前飞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家僮欢快地迎接,幼儿们守候在门庭。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院里的小路长满了荒草,松和菊还是原样。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带着幼儿们进了屋,美酒已经盛满了酒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更)觉得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兴味无穷,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穴里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

【景翳翳以将入,扶孤松而盘垣】日光暗淡,即将落山,我流连不忍离去,手抚着孤松徘徊不已。

【归去来兮】回去吧!【请息交以绝游】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他们的一切都跟我的志趣不合,再驾车出去又有何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跟乡里故人谈心使我快乐,弹琴读书能使愁颜破。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注释译文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注释译文

《归去来兮辞》原文及注释译文《归去来兮辞》是我国古代音乐艺术中的经典作品之一,起源于先秦时期,被誉为“百代之经典”。

这篇诗歌作品以婉约清新的文艺风格,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归家的期望,体现了先人们羁旅漂泊的心情。

现在,我们来一起学习《归去来兮辞》的原文及注释译文,感受其中的深刻内涵。

一、原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四大皆空,气魄干云;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焉知二五而十三,宋玉留致其如烟。

棠棣华菀,白露横江;笛在江户,清风常娟。

水云间,山不盈尺,何知道之不祥!石中有画马,如转如飞,凌波微步,谨益尔灵验。

二、注释译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返回故乡,回归家园,可家园已荒芜,何不回归?这里是表达思乡思归之情。

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我把我的心灵送给了生活,却寂寞落寞,感到孤独和悲伤。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对过去的事情我们已经无能为力去改变和许诺,但对未来还可以有所期望和追求。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我们身处在迷失的道路上,虽然距离我们的目标还很远,但是我们要认清今天所在的位置,不要对昨天不够了解,遗憾昨天。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小船轻轻地漂流着,风儿轻柔悠扬地吹拂着船帆和衣角。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征夫”是指军人,意为“问路”,但在这里则可以理解为在艰难的旅途中求问迷路的方向,一种对旅途的反思和思考。

四大皆空,气魄干云;凌波微步,罗袜生尘:指人的精神胎力非常旺盛,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显得格外神秘。

焉知二五而十三,宋玉留致其如烟:二五是指当前的年龄,十三是指他离家的时间。

大意为社会变幻的速度太快,一年不如一年,时光变迁,改变甚至快如风。

时过境迁,一切都变得朦胧不清。

棠棣华菀,白露横江;笛在江户,清风常娟:想象故乡的美景即境,感受到对故乡的无限思念之情。

《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含答案)四

《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含答案)四

《归去来兮辞》理解性默写
1.《归去来兮辞》中“,。


”几句写出了陶渊明归家时欣喜若狂,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两句写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妻子比谁都盛情,准备了丰盛的酒菜,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2.《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
”。

3.《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5.《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写天色已晚,作者还手抚孤松不愿离去,因为作者想借孤松以咏怀,喻自己卓然独立的坚贞气节。

6.《归去来兮辞》中“,”两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即精神上的富足、孤高与物质生活的清贫之间的对比。

7.《归去来兮辞》中写诗人跟乡里故人和农民的交往的句子是:,。

8.《归去来兮辞》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9.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归去来兮辞》默写答案
1.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2.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3.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4.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5.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6.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7.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8.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9.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与赏析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与赏析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与赏析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与赏析《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译文与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原文】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遊。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译文】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

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

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

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望见家乡的陋屋,我高兴得往前直奔。

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

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

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

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着庭院里的树枝真使我开颜。

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觉得身居陋室反而容易心安。

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

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

归去来兮辞高中课文

归去来兮辞高中课文

归去来兮辞高中课文引言高中时期,是青少年逐渐向成人迈进的重要阶段。

而高中课文,既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也是他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窗口。

这些课文或讲述历史、或描绘人物、或探讨人生,寓意深远,反映了社会变迁和文化传承。

在高中课文中,有一篇备受关注的文学作品——《归去来兮辞》。

一、《归去来兮辞》简介《归去来兮辞》是一篇古代诗歌,作者是屈原。

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也是政治家、军事家。

他对于政治斗争的失利和爱国情怀的深厚感受,通过他的作品得到了生动的展现。

《归去来兮辞》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思想内涵,成为高中课文中不可忽略的一篇。

二、《归去来兮辞》的内容分析《归去来兮辞》以歌咏自然为主线,直接表达了作者的思维和情感。

诗中,屈原以豪放的豪情和畅快的语言描绘着大自然的壮观景象,以此对比人世间的虚幻和尘俗。

他渴望逃离现实的苦闷和种种纷争,归向恬淡而清净的山水之间,追求心灵的自由。

三、《归去来兮辞》的艺术魅力《归去来兮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高中课文中占有重要地位。

首先,它以豪放和畅快的语言风格表达诗人的情感,使读者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内心的矛盾和追求。

其次,通过大自然的描绘和人世间的对比,诗人揭示了现实中的种种矛盾和苦闷,让读者从中汲取深刻的人生哲思。

最后,诗中所运用的音乐性语言和意象,使全文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韵律感,使读者更好地领略到诗的美感。

四、《归去来兮辞》对高中生的启示作为一篇高中课文,《归去来兮辞》不仅是文学的艺术品,更为学生提供了思维的启示和人生的指引。

首先,诗中表达的追求自由和清净的种种渴望,启发了学生对于现实问题的思考和对人生价值的思索。

其次,通过对大自然的描绘和人世间的对比,诗人提醒着学生珍惜自然和追求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最后,诗中所包含的情感与抒发,鼓励着学生面对困难勇往直前,追求自己的梦想。

结论《归去来兮辞》是一篇具有独特意义的高中课文。

通过对作者屈原的生平和诗歌的分析,我们领略了这篇作品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

《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对自然的态度和理解

《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对自然的态度和理解

《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对自然的态
度和理解
《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是中国文化中的两篇重要作品,
都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态度和理解。

在这两篇作品中,作者展示了对
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并通过自然的意象来诠释人生的哲理。

《兰亭集序》是王羲之所作,这篇文章以兰亭为背景,描绘了一
个美丽、宁静的自然景观。

作者通过对兰亭山水的描绘,表达了对大
自然的热爱和赞叹之情。

他认为大自然是无比美好的,是造物主的杰作。

同时,作者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摹,传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短暂
的思考,他认为人生就像兰亭中的流水,瞬息即逝。

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作者得出了珍惜并享受生活的结论。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的作品,他以田园生活为题材,表达了
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

陶渊明认为自然是纯粹和真实的,是人们追求
心灵自由的归宿。

他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充满了乡土气息,强调了与大
自然的融合,并赞美了自然的恩赐。

在他看来,只有回归自然,放下
尘世的繁杂纷扰,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实现内心的平和和纯净。

综上所述,《兰亭集序》和《归去来兮辞》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
爱和敬畏之情,对自然的描绘和赞美可以看作是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
启示。

在这两篇作品中,自然被描绘成美好和纯粹的象征,作者通过
对自然景观的描摹,表达了珍惜生活、追求心灵自由的理念。

通过与
自然的联系,我们能够感悟到生活的真谛,并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归去来兮辞原文拼音版及翻译

归去来兮辞原文拼音版及翻译

归去来兮辞原文拼音版及翻译 归guī去qù来lái 兮x ī辞c í余yú家jiā贫pín , 耕gēng 植zhí不bù足z ú以y ǐ自z ì给j ǐ 。

幼yòu 稚zhì盈yíng 室shì , 瓶píng 无wú储chǔ粟s ù , 生shēng 生shēng 所suǒ资z ī , 未wèi 见jiàn 其q í术shù 。

亲qīn 故gù多duō劝quàn 余yú为wéi 长cháng 吏l ì , 脱tuō然rán 有yǒu 怀huái , 求qiú之zhī靡mí途t ú 。

会huì有yǒu 四s ì方fāng 之zhī事shì , 诸zhū侯hóu 以y ǐ惠huì爱ài 为wéi 德d é, 家jiā叔shū以y ǐ余yú贫pín 苦kǔ , 遂suì见jiàn 用yòng 于yú小xiǎo 邑y ì 。

于yú时shí风fēng 波bō未wèi 静jìng , 心xīn 惮dàn 远yuǎn 役y ì, 彭péng 泽z é去qù家jiā百bǎi 里l ǐ , 公gōng 田tián 之zhī利l ì , 足z ú以y ǐ为wéi 酒jiǔ。

故gù便biàn 求qiú之zhī 。

《归去来兮辞》ppt课件

《归去来兮辞》ppt课件

03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主人公形象塑造过程剖析
01
02
03
形象定位
主人公被塑造成一个具有 高尚品质、追求自由与独 立精神的形象。
塑造手法
通过对其外貌、行为、语 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 逐渐展现出主人公的性格 特点和内心世界。
形象特点
主人公具有坚韧不拔、敢 于反抗、追求真理和自由 等品质,同时也表现出一 定的孤独感和无奈情绪。
跨时代艺术价值评估
对古代文学的贡献
《归去来兮辞》作为一篇优秀的辞赋作品,丰富了古代文 学的艺术宝库,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对现代文学的启示
该作品所倡导的自然、隐逸、旷达等审美理念,对现代文 学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有助于推动现代文学的多元 化发展。
跨文化交流的价值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归去来兮辞》所蕴 含的深刻思想和独特审美感受,对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具有积极的作用。
《归去来兮辞》ppt课件
汇报人:
2023-12-31
目录
•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人物形象塑造及其特点 • 思想内涵与价值观念探讨 • 艺术成就与审美体验分享 • 知识拓展与延伸阅读建议
01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
陶渊明生平及时代背景
生平经历
陶渊明,晚年更名潜,别元元亮,别署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 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一作宜丰人。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 家、散文家。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派之鼻祖”。
朗上口,富有节奏感。
独特审美感受分享
田园之美
通过描绘田园风光和隐逸生活,表达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 生活的向往,给读者带来清新、自然的审美感受。

归去来兮辞内容概括

归去来兮辞内容概括

归去来兮辞内容概括
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这是一篇描写离别和重逢的诗篇。

诗人通过对离别和重逢的感受,表达了对亲人、友人的深深思念。

离别是一种痛苦的体验,而重逢则是一种幸福的时刻。

这篇诗篇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深刻地描绘了这种情感的变化和内心的感受。

诗篇的开头,诗人以“归去来兮”的句式,表达了对离别和重逢的思考。

这种
句式的反复使用,增强了诗篇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整篇诗篇更加富有感情色彩。

诗篇中还出现了“人生若寄,相逢何必曾相识”、“相逢何必曾相识,离别何必曾相知”等句子,表达了诗人对离别和重逢的深刻思考。

诗篇的主体部分,诗人通过对离别和重逢的描写,表达了对亲人、友人的思念
之情。

诗篇中出现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句子,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和不舍。

而在重逢之时,“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等句子,则表达了对重逢的喜悦和幸福。

诗篇的结尾,诗人以“相逢何必曾相识,离别何必曾相知”、“人生若寄,相
逢何必曾相识”等句子,表达了对人生和情感的深刻思考。

诗篇以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离别和重逢的独特感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的来说,归去来兮辞是一篇描写离别和重逢的诗篇,通过对离别和重逢的感受,表达了对亲人、友人的深深思念。

诗篇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深刻地描绘了这种情感的变化和内心的感受。

诗篇的结构严谨,语言优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离别是一种痛苦的体验,而重逢则是一种幸福的时刻。

这篇诗篇以简洁、生动的语言,深刻地描绘了这种情感的变化和内心的感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去来兮辞》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陶渊明及其影响。

2.了解关于辞这种体裁的常识,诵读要点;学习和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特殊文言句式。

3.根据辞的节拍特点,找出韵脚,理清层次,概括内容。

4.体味诗人归隐的无限欣喜之情以及背后的无奈,感悟其隐士情怀。

过程与方法:1.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通过反复朗读,认真体会诗人归隐的复杂感情。

2.通过讨论,结合淘渊明其人其文,引导学生讨论辞官归隐的价值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陶渊明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2.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培养学生保持独立人格的品质教学重点:加强朗诵,教师点拨,理解文意,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在朗诵中根据辞的节拍特点,找出韵脚,理清层次,概括内容。

教学难点:通过深入的讨论,领会诗人的追求、志向和人生境界。

教学方法朗读法、读书指导法、讨论法课时安排:6课时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这次是我真的决定离开,离开那些许久不变的悲哀,想让你忘却愁绪,忘记关怀,放开这纷纷扰扰自由自在”这是《神雕侠侣》的片尾主题曲《归去来》,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杨过和小龙女厌倦了江湖的恩怨情仇腥风血雨,甘愿淡漠人世繁华,抛开人世的纷纷扰扰,退隐山林,寻一个自由自在的世外桃源。

小说如此,生活也如此,1600年前,我国最伟大的田园诗人陶渊明看透黑暗官场,不满于污浊的世俗社会,毅然拂袖归隐,躬耕田园。

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正是陶渊明诀别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书。

二、作者简介陶渊明(约365—427),名潜,字渊明,又字元亮,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29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下级官职,每次任职时间都很短。

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41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

此后二十二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却再无出仕之念,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终年63岁。

陶渊明今存诗歌125首,其中四言诗9首,五言诗116首。

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并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前人很少创作的田园诗。

后代批评家常用质朴、平淡、自然评价陶诗的风格,称其为“田园诗人”。

三、背景展示陶渊明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士族家庭,少年时代便怀有兼济天下的壮志。

但是,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庶族寒门出生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在这样的情况下,陶渊明的理想是难以实现的。

陶渊明直到29岁的“高龄”才出仕。

到39岁时,多年来的经历使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开始转向躬耕、自给自足,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淡泊。

41岁(405)时,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0多天的彭泽令。

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记载,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

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

他气愤地说:“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并序》,以明心志。

四、文化常识1.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源于南北朝的谢灵运和晋代的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2.辞“辞”是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灵活的古体韵文。

篇幅长短不限,句式散文化。

大体上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四言、六言为主,间有长短句,在整齐之中有参差,错落有致,韵脚的转换和押韵的方式也灵活而富于变化。

在汉代,人们习惯将辞和赋统称为辞赋,不加区别,但实际上二者仍是两种不同的文体。

其相似之处在于:辞和赋都注重文采,讲究铺排,善于用典。

不同之处在于:赋的句式进一步散文化,关联词语增多;在内容上,赋以咏物说理为主,而辞则重在抒情。

3.诸侯源自分封制,最迟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当时土地连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贵族,让他们建立自己的领地,拱卫王室。

封国的面积大小不一,封国国君的爵位也有高低。

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室,按期纳贡,并随同作战,保卫王室。

4.公爵名,五等之首曰公;其余大国称侯,小国称伯、子、男。

(五等爵:公、侯、伯、子、男。

)如:宋襄公之“公”是爵名,晋文侯之“侯”也是爵名。

5.诸侯称国君,也可称爵名;爵位为侯爵、伯爵的诸侯在封国内也可以通称“公”。

如:齐桓公之“公”并非爵位,而是诸侯在封国内的通称。

齐公即齐侯。

6.王殷周时代对帝王的称呼;春秋时周衰,楚、吴、越等诸侯国的国君也开始僭号称“王”;战国时各诸侯国的国君普遍称“王”。

7.仲秋古人把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中的三个月分别用孟、仲、季表示,“孟”是第一,“仲”是第二。

仲秋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八月,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民间称为中秋。

第二课时一、新课导入汉魏六朝,文风绮靡,陶渊明的出现无异于在花团锦簇中伸出一枝青枝绿叶,又好像在珠光宝气浓妆艳抹的贵妇人中走来一位不加修饰的清纯少女。

返璞归真,崇尚自然,这既是陶渊明生活的准则,也是他创作的准则。

接下来我们来进一步解读《归去来兮辞》。

二、自译课文1.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译课文,碰到不懂的地方标注出来,学生之间互相讨论。

2.教师总结归纳。

三、当堂检测(一)词语理解1.通假字(1)乃瞻衡.宇:通“横”,横木 (2)景.翳翳以将入:通“影”,日光 (3)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为什么 2.一词多义(1)为⎩⎨⎧亲故多劝余为.长吏:动词,担任诸侯以惠爱为.德:动词,当作公田之利,足以为.酒:动词,制造、酿造 (2)就⎩⎨⎧ 三径就.荒:动词,接近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动词,完成、达到 (3)犹⎩⎨⎧ 松菊犹.存:副词,还、仍然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副词,如同困兽犹.斗,况国相乎:副词,尚且(4)引⎩⎪⎨⎪⎧ 引.壶觞以自酌:动词,端起引.以为流觞曲水:动词,疏导、引来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动词,引用引.而不发:动词,拉弓旁征博引.:动词,引用、援引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动词,吸引(5)策⎩⎨⎧ 策.扶老以流憩:动词,拄着振长策.而御宇内:名词,马鞭子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名词,计策、策略 (6)行⎩⎨⎧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副词,将要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动词,行走李白乘舟将欲行.:动词,离去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名词,行为3.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 古义:战乱。

今义:风浪,多比喻纠纷或乱子。

(2)将有事..于西畴 古义:有农事。

今义:泛指有事情。

(3)既窈窕..以寻壑 古义:深远曲折的样子。

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妆饰、仪容)美好。

(4)策扶老..以流憩 古义:拐杖。

今义:搀扶老人。

(5)或.命巾车古义:有时。

今义:或许,或者。

(6)曷不委心任去留..古义:生死。

今义:离去或留下。

4.虚词归纳(1)以⎩⎪⎨⎪⎧ 引壶觞以.自酌:连词,表承接,来木欣欣以.向荣:连词,表修饰,而园日涉以.成趣:连词,表目的问征夫以.前路:介词,用既自以.心为形役:介词,让,使 (2)而⎩⎨⎧觉今是而.昨非:连词,表并列门虽设而.常关:连词,表转折泉涓涓而.始流:连词,表修饰鸟倦飞而.知还:连词,表承接(3)之⎩⎨⎧求之.靡途:代词,它悟已往之.不谏: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动词,去,往,到会有四方之.事:助词,的(二)词类活用1.眄庭柯以怡.颜:使动用法,使……愉快 2.审容膝之易安.:使动用法,使……安乐 3.乐.琴书以消忧:意动用法,以……为乐 4.悦.亲戚之情话:意动用法,以……为悦 5.园日..涉以成趣:名词作状语,在园中,每天 6.时.矫首而遐观:名词作状语,常常 7.乐琴书..以消忧:名词作动词,弹琴,读书8.或棹.孤舟:名词作动词,用桨划9.携幼.入室:形容词作名词,儿童、小孩(三)特殊句式1.遂见用于小邑:被动句,“见”表被动2.既自以心为形役:被动句,“为”表被动3.寓形宇内复几时:省略句,省略介词4.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宾语前置,“之何”5.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6.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短语后置,“于武昌丧”7.农人告余以春及:介宾短语后置,“以春及告余”(四)语句翻译1.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归田吧!归田吧!田园就要荒芜,为什么还不回去?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云气自然而然地冒出山头,鸟飞累了也知道回还。

4.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天安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四、小结作业古人读书莫不是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陶渊明却一心一意向往田园,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请大家课下思考陶渊明辞官归隐的原因。

第三课时一、新课导入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田园诗人之祖”的陶渊明也曾在出仕与入仕之间徘徊不定,虽然曾一度为了生计逼迫自己,但终发出“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的呼声,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辞官归隐呢?二、题解归去来兮辞是回去吧的意思,归是回去,来是助词无义,兮是语气助词,辞是一种文体。

辞是屈原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一种新诗体。

用的是楚地方言,内容又跟楚地的社会生活,山川风物有关,故又称楚辞。

又因屈原写作《离骚》为这种文体的代表,又称“骚体”。

其特点是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大体以四句为一小节,两句为一组,以六字句为主,间有长、短句,多用语气词“兮”,每句三拍。

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或: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到了西汉,赋在辞的影响下产生,是有韵的散文,讲究铺排。

而辞仍是诗,重在抒情。

三、诵读课文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朗读常规指导:本文朗读时,应注意语调,语气和语顿。

本文有不少感叹句、疑问句,应读出语气,同时注意语调(感叹句读“↘”调,疑问句读“↗”调)。

本文属“辞”体,每节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读后可作较长停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