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血功能检验 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同设备与试剂APTT参考值略有不同。
即使APTT在治疗范围内,也可出现严重的出血并发症。
凝血酶时间(TT)

参考值:12-16秒,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

s以上异

临床意义: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转为纤维蛋白的时间。 增高见于DIC纤溶亢进期,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异常血红蛋白血症,血中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高; 降低无临床意义。

只要机体内有活化的血栓形成及纤维溶解活动,D-二聚
体就会升高。心肌梗死、脑梗死、肺栓塞、静脉血栓形
成、手术、肿瘤、DIC、感染及组织坏死等均可导致D二聚体升高。特别是老年人及住院患者,因患者菌血症 等病易引起凝血异常而导致D-二聚体升高。
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

D-二聚体检测最主要的临床价值是用于排除静脉血栓性 疾病(如DVT和PE等)。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参考值:25-37秒,需与正常对照比较超过10s以 上异常。

临床意义:主要反映内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常用 于检测肝素用量。增高见于血浆因子水平减低: 如血友病;降低见于高凝状态:如促凝物质进入 血液及凝血因子的活性增高等情况。
APTT对肝素治疗的监测

肝素通常采用APTT监测,以判断疗效,该值应维持于 正常值的1.5~2.5倍。

出血性疾病:20~30%
血栓性疾病:70~80%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中国心血管病 报告2011》指出:

我国心血管病(包括脑血管病)现患人数约
2.3亿,每10个中就有近2个人患心脑血管病

我国总死亡人病因分析:每5个死亡人中有2人 是死于心血管病,心血管病死亡占总死亡病因
的41%,居各种死因的首位。
升高 ↑
纤维蛋白原(FIB)↑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D-二聚体↑
提示低凝状态
升高

降低

凝血酶原时间(PT)↑
纤维蛋白原(FIB)↓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时间(TT)↑ FDP↑
D-二聚体↑
抗凝、溶栓治疗的检测及疗效评估
在临床上
无论是预防血栓形成的抗凝治疗,还是对已 形成血栓的溶栓处理,都需要对凝血指标 (PT、APTT、Fg、FDP、D-imer等)进行 检测,以防过度治疗导致出血,同时通过对 这些指标的变化分析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 疗方案。
(高凝状态、DIC、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映、溶
栓治疗等);血管栓塞性疾病(肺栓塞、心梗、脑梗、 深静脉血栓);白血病化疗诱导期后、出血性血小板增
多症、尿毒症、肝脏疾患或各种肿瘤。
D-二聚体(D-Dimer)

参考值:0-0.5mg/L

临床意义: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高或阳性见
于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如高凝状态、弥散性 血管内凝血、肾脏疾病、器官移植排斥反映、溶栓治疗 等。
D-二聚体的临床应用

溶栓治疗的检测:D-二聚体可作为血栓性疾病溶栓治疗的
特异性检测指标。在溶栓治疗中,D-二聚体含量在短期内 明显上升,而后逐渐下降、提示治疗有效;溶栓治疗应持 续到D-二聚体含量下降至正常范围。溶栓结束后,应定期 观察。

多种疾病引起D-二聚体升高的动态监测:在心脑血管疾病、
恶性肿瘤、手术或创伤后、妊高症、先兆子痫、肝(肾)
罪魁祸首?

血栓形成是心、脑、外周血管事件的最后关键环节,
是致死或致残的直接原因。 血栓性疾病中,静脉血栓占70%左右,动脉血栓占30% 左右。


尸解资料显示: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比动脉血栓高4倍,
但只有11%~15%被生前临床诊断。大多数静脉血
栓没有症状,易被误诊、漏诊。
常用的凝血功能检测项目
凝血酶原时间(PT)
脏疾病、严重感染、服避孕药、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等许 多疾病发生和发展过程中,都有可能升高,结合临床表现 和其他检查,选择恰当时机动态监测D-二聚体的变化,可 为临床预防血栓形成,病情转归评估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提示高凝状态
降低 ↓
凝血酶原时间(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凝血酶时间(TT)↓
提示会发生出血副作用的指标

纤维蛋白原≦1.0g/L 血小板计数≦50×109/L APTT大于正常值的2倍以上 溶栓过程中,每天至少检测1次
DIC、口服抗凝剂等;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和血
栓性疾病等。
口服抗凝剂治疗INR的监测范围
疾病
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腰部、股骨骨折手术 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和一过性脑缺血发 作 反复性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反复性肺栓塞 心肌梗死、动脉血栓和人工瓣膜置换
INR范围
1.5~2.5 2.0~2.5 2.0~2.8 2.5~3.0 2.5~3.0
纤维蛋白原(FI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参考值:2-4g/L

临床意义:主要反映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增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减低见于DIC
消耗性低凝溶解期、原发性纤溶症、重
症肝炎、肝硬化。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

参考值:1-5mg/L 临床意义:原发性和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增高时, 血中纤维蛋白(原)讲解产物含量升高,见于:原发性 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
凝血功能检查
检查目的---临床需求
4 、血栓性疾病与血栓前状态 的检查和预测 5 、抗凝治疗和溶栓治疗用药 指导和预后估计
疾病谱的变化

过去的100年,世界范围的疾病谱发生了巨大变化,心 血管疾病导致全球总死亡的比例从20世纪初的 1/10 发 展到21世纪初的 1/3 ,已成为全球首位死因,且流行趋 势不断加剧。

DIC的诊断:D-二聚体在DIC的诊断和病程监测上具有
良好的应用价值。DIC是一种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和严
重的获得性、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其特点是体内 凝血和抗凝机制失衡,导致弥散性小血管内血栓形成和 继发性纤溶亢进。在DIC早期即有D-二聚体升高,随着 病程发展,D-二聚体可持续升高10倍以上

参考值:12~14秒,需与正常对照超过3s以上异常。 百分活动度(PT-%)80~120%。

国际标准化比值(INR):0.8~1.5。
临床意义:主要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状况,其中
INR常用于监测口服抗凝剂。延长见于先天性凝血
因子缺乏及纤维蛋白原缺乏,后天凝血因子缺乏 见于维生素K缺乏、严重的肝脏疾病、纤溶亢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