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增加高中生语文课堂想象力教学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一、引言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思维能力,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语文素养至关重要。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二、优化教学环境想象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作为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优化教学环境:1.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为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和拓宽想象力的边界,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并通过阅读指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尝试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情感。
2.创建宽松的学习氛围学习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营造宽松、活跃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独特的见解。
同时,教师也应尊重学生的观点,促使学生勇于开展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乐于探索未知领域的精神。
三、启发学生的想象力1.提问引发思考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
这些问题可以与文本相关,也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
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提高他们的想象力水平。
2.运用多媒体技术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展示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这些素材能够激发学生联想、触发情感,并帮助他们创造性地进行想象。
例如,“带图说故事”可以让学生根据图片构建故事情节,从而提高他们的想象力。
四、开展实践活动1.小组合作小组合作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合作写作活动,鼓励他们分享和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学生可以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思维,促进想象力的发展。
2.创作写作创作写作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创作写作,如小说、诗歌、散文等。
通过学生自主创作,他们可以尝试不同的表达方式,发挥想象力,并且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想象力和创造力语文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一些文字和语法规则,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充分发展学生的语文想象力和创造力,不仅能提高其文学鉴赏和写作能力,还能培养其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想象力和创造力呢?1. 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阅读是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关键。
教师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文学作品、科普读物、历史故事等,让学生广泛接触不同类型的文本。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了解各种不同的世界和观点,进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想象在学生阅读完一篇文章后,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展开思维想象。
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如:如果你是故事中的某个角色,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作家,你会给这个故事编写一个不同的结局?通过这样的思维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实践写作是培养学生创造力和语文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写作实践,让他们将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学生可以写日记、作文、故事等,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同时,教师可以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写作水平。
4. 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是激发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手段。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学生模拟不同角色的情境,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同时,小组合作可以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观点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5.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想象力和创造力非常重要。
教师应该营造积极向上、宽松和自由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允许他们犯错误和尝试新的方法。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语文活动,如语文竞赛、课堂演讲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语文想象力和创造力需要我们提供多样化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展开思维想象,鼓励他们进行写作实践,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并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基于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基于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学生想象力是指学生对事物、现象、情景等进行思考、演绎、创造和想象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介绍几种基于语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首先,多元化的阅读素材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关键。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童话故事等,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和解读。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的人物、事件和场景,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联想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同时,可以利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在感官刺激的基础上进行想象和创造。
其次,启发性的问题和讨论也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与文本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推理。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做?”或者问学生:“你觉得这个事件的结局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可以激发想象力,开阔思维,培养创造力。
再次,创设情境和角色扮演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境,让学生扮演其中的角色,通过想象和表演来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义。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体验到不同的角色和身份,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某个角色,讲述自己在某个情境中的经历和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想象力。
最后,写作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有机会进行自由创作,并且可以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启示性的话题,如“如果我是一只鸟,我会飞到哪里?”或者“如果我有一只神奇的手表,我会去哪个时代?”通过这样的写作练习,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进行自由创造,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途径包括提供多元化的阅读素材、启发性的问题和讨论、创设情境和角色扮演以及写作等。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的语文学习更加富有乐趣和想象力。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文是一门充满魅力和创造力的学科,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至关重要。
想象力是创新的源泉,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提高写作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一、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情境教学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多媒体展示、角色扮演等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例如,在教授古诗《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庐山瀑布的壮丽景色,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瀑布的雄伟气势。
然后,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心境,引导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诗人,站在庐山脚下,望着眼前的瀑布,会有怎样的感受和联想。
这样,学生就能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的意境,同时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再比如,在学习童话故事《小红帽》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想象角色的语言、动作和表情。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够提高对故事的理解能力,还能在想象中体验不同的角色和情境,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二、引导阅读,启发想象阅读是培养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包括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神话传说等。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对作品中的情节、人物、环境等进行再创造。
比如,在阅读《安徒生童话》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读完一个故事后,想象如果自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会做出怎样不同的选择,结局又会如何。
或者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某个情节,续写一个新的故事。
这样的阅读训练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想象的世界中自由翱翔。
同时,教师还可以推荐一些具有丰富想象力的作品给学生,如《哈利·波特》系列、《绿野仙踪》等。
这些作品充满了奇幻的元素和奇妙的想象,能够极大地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鼓励提问,拓展想象在语文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敢于质疑。
让想象力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飞起来
让想象力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飞起来想象力是高中阅读课堂上必不可少的一个重点。
因为高中阅读课堂不仅要求学生掌握阅读技巧,更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有能够运用想象力进行解读。
培养想象力不仅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要手段。
因此,如何让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的学生提高自己的想象力、让想象力在课堂上飞起来,是高中语文教师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一、建立正确的想像意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想象力不是望着天空瞎想或无从下手。
正确的想象意识是将读者们从表面的文字中挖掘出更深的含义,调动个人的语感和感悟能力,从而进一步加强读者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造力。
例如,从一篇文章的句子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笔者富有想象力和情感色彩。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对作者的想象力进行欣赏和赞扬,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提醒学生们提高个人的想象力、包容力和判断力。
唯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阅读更加揭示文章的原貌,挖掘其更深的含义。
二、增强阅读情感体验高中生都处于青春期的敏感时期,因此情感体验更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阅读语文课堂上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体验。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和行为反应,教师可以了解学生阅读的情绪变化,从而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举个例子,一篇关于爱情的故事如果能够引发学生的共情和情感共鸣,那么从而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和思觉能力发展,从而促进学生的想象力。
同时,教师也要提出些感性的提问,例如:“你如何赞赏故事中的爱情呢?”,”为什么这样诗意的故事能够深深地触动我们的心?”,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三、深度理解提示在进行阅读理解过程中,首先需学好基本技巧,然后要进行深度理解,此时想象能力发挥最大作用。
例如,对于一篇长长的故事,教师可以先整理出关于人物、故事情节、细节描写等方面的思考要点。
此时,学生需要根据情节发展、人物关系、细节描写,进行思考,在阅读时注意缕解出文章的深层思想,发现并利用笔者的想象力去猜测作者此时的想法,同时可以向同学请教,互相分享,这样也可以培养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和阅读兴趣。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文教学一直被认为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想象力是孩子们的天性,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以及整体语文水平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老师应该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呢?接下来将从阅读、写作以及课堂教学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在阅读环节中,老师可以通过选择优秀文学作品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比如,在课堂上向学生朗读一些经典名著或优秀故事,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通过文字描绘的场景和人物来构建自己的脑海影像。
同时,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情景描写、心理分析的阅读题目,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本内涵,启发他们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促进他们的想象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其次,在写作训练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写景写人、写事写情等练习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给学生一个简单的主题,让他们发挥想象,自由发挥,写出自己对于这个主题的独特见解。
同时,在写作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多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他们的文字更加生动有趣。
通过不断的写作实践,学生的想象力将得到有效的锻炼与提升。
最后,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组织一些情景再现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演绎等方式来体验文学作品中的故事情节,让他们在亲身参与中感受到作品的魅力。
同时,老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来思考和讨论,拓展他们的思维广度,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总之,语文教学中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需要老师结合阅读、写作以及课堂教学三个方面来进行全面的指导和训练。
只有通过不断地激发和引导,才能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有效的开发和提升,为其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今后的语文教学中能够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在丰富的想象世界中茁壮成长。
让想象力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飞起来
让想象力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飞起来【摘要】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我们应该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我们可以提倡多元的阅读方式,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文学作品,融入自己的想象。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让他们能够自由发挥想象力。
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感受到作品中的魅力和深度。
创设虚拟情境也是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式,让学生沉浸在虚拟的世界中,尽情展开想象。
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从图像和文字中获得更多的灵感。
通过以上方法,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让他们在语文阅读课堂上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阅读课堂、想象力、高中语文、多元阅读方式、联想、文学作品、虚拟情境、图文并茂、创造力、表达能力。
1. 引言1.1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如何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想象力是一个人独特而富有创造力的财富。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学修养,更能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在语文阅读课堂上,老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乐趣和启迪。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首先要提倡多元的阅读方式。
这意味着不仅要读书,还要观察、思考、联想。
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学生可以拓宽自己的思维,开阔自己的视野,从而激发出更多的想象力。
老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作者的描写和自己的想象力,构建起一个生动的场景或人物形象,从而更深入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
通过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具有丰富的意象和象征,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和解读这些作品,进一步拓展自己的想象空间。
老师还可以创设虚拟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通过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或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来解决问题,从而锻炼他们的创造力。
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很重要的。
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想象力的课堂活动
标题: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想象力的课堂活动摘要:本篇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想象力,通过设计一系列的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提高想象力,提升语文学习效果。
文章详细描述了这些课堂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包括词语接龙、角色扮演、诗歌朗诵、故事续写等,以及如何评估学生的参与度与效果。
一、引言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想象力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积极的影响。
通过设计合理的课堂活动,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想象力,进而提升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二、课堂活动设计1.词语接龙词语接龙是一种有趣且富有挑战性的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词汇量,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想象力。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轮流进行词语接龙。
教师可以首先给出一个词,例如“春天”,然后要求学生接下一个词,如“风景”。
然后下一个学生需要从上一个学生的词中接出一个词,以此类推。
这种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词汇量,也锻炼了他们的联想和想象能力。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非常适合培养想象力的活动。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适合的角色扮演的课文或故事,让学生自行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学生需要先理解角色的性格、背景和情感,然后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再创作,赋予角色新的生命和故事。
这样的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诗歌朗诵诗歌朗诵也是一种可以锻炼学生想象力的活动。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诗歌或古诗进行朗诵。
在朗诵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诗歌的内容进行理解和再创造,同时通过自己的声音和情感来表达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也能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
4.故事续写故事续写是一种锻炼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有效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故事或课文,让学生尝试对故事进行续写。
学生需要对故事情节进行理解和想象,然后用自己的语言和情感来表达。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锻炼他们的想象力。
基于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基于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有效途径想象力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拓宽视野,培养创新思维,提高语文写作能力等。
下面将介绍几种基于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一、阅读启发法阅读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精选一些富有想象力的文学作品,如童话故事、神话传说等,引导学生进行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通过抽取关键句子或段落,启发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例如“你觉得故事主人公会怎样解决困境?”,“你能想象出故事中的场景吗?”等。
通过阅读启发法的实施,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
二、艺术欣赏法艺术作品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表达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优秀的音乐、绘画、雕塑、摄影等作品,让学生进行欣赏和感受。
通过观看艺术作品,学生可以在感知的基础上进行自由联想和想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细节,感受情感,提出一些思考问题,例如“你觉得这幅画中的人物在经历什么?”、“你能够想象出这段音乐中的场景吗?”等。
通过艺术欣赏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情感。
三、写作激发法四、实践体验法实践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有特色的场馆,如博物馆、艺术展览等。
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和体验,从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学生可以观察细节,感受情感,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象。
在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和讨论,引导学生反思和表达自己的想象。
通过实践体验法,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想象力。
高三语文教师如何启发学生的文学想象力
高三语文教师如何启发学生的文学想象力文学想象力是指个体通过观察、思考、感悟等方式,对身边事物和生活场景进行感性思考和想象的能力。
作为高三语文教师,我们需要积极探索有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文学想象力,使他们对文学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并能够通过想象力提升对文本的理解与解读。
本文将探讨高三语文教师如何启发学生的文学想象力。
一、提供多元化的文学作品语文教师可以通过搜集多种类型、不同题材的文学作品,如诗歌、散文、小说等,为学生提供多元的阅读材料。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丰富想象空间的作品,如神话故事、科幻小说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由发挥想象力,构建自己的形象世界。
二、运用绘画、音乐等多种形式刺激感官为了激发学生的文学想象力,教师可以运用多种形式的艺术,如绘画、音乐等,刺激学生的感官。
例如,在学习诗歌欣赏时,播放与诗歌内容相符的音乐,或者配以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想象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三、引导学生运用多元感官参与感知语言是启发想象力的重要工具,但单靠阅读文本很难激发出学生的真实感知。
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线下或线上的方式进行实地考察或观察活动,让学生运用多元的感官参与其中,使他们更好地感知、观察和体验真实的事物,进而发展自己的文学想象力。
四、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创造性写作是培养学生文学想象力的有效手段。
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创作任务,鼓励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经历或观察到的事物中获取灵感,进行自由创作。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和启示,引导学生展示他们的文学想象力,并进行互相分享和交流。
五、组织文学活动与比赛组织文学活动与比赛是激发学生文学想象力的另一种方式。
通过主题演讲、诗歌朗诵、作文比赛等形式,学生可以通过主动参与和展示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同时,这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文学想象力的舞台。
六、鼓励多样化的解读和思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多样化的解读和思考。
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是人类心智活动的高级形式之一,是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至关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语文素养,更好地进行创作和表达。
本文将从教师的角度探讨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创造力。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阅读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个人朗读,让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理解和想象。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解读,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用词和行文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丰富的文学作品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对于文学的兴趣和想象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比如小说、诗歌、散文等。
通过阅读和分析,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所带来的不同感受和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感悟。
三、启发学生进行想象力的训练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想象力训练。
可以通过给学生一些图片或者片段,让学生描述自己的想象力,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进行写作或者口头表达。
这样的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四、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创作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各种类型的创作,比如小说、诗歌、散文等。
通过创作,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象力发挥到最大,进行自由的创造,从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和文学造诣。
五、注重情感体验情感是想象力的重要源泉,教师可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在文学作品中寻找共鸣和共情。
通过情感体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在含义和情感,从而深入理解作者的想象和创作,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想像力
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摘要】《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在不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
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
正是因为有了想像,人类才能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的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关键词】想像力领略内涵创设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通过创设形象来激活文字,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我们知道高中语文教材呈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的文字。
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仅仅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
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课文中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
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
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方法
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方法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想象力如同翅膀,能让学生在知识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开拓思维的边界,提升语文学习的效果和乐趣。
首先,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是激发学生想象力的基础。
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权威式教学,以平等、尊重的态度与学生交流互动。
当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或想法时,无论对错,都应给予鼓励和肯定。
比如在讲解古诗词时,不要急于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描绘诗中的画面和情感。
有一次,在讲解王维的《山居秋暝》时,一位学生说他想象中的山林是五彩斑斓的,而非诗人所描绘的清幽淡雅,我没有否定他,而是引导他思考为什么诗人会这样描写,让他在自由的思考中逐渐体会到诗歌的意境。
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也是关键之一。
教师的语言应该富有感染力和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进入想象的世界。
例如,在讲述童话故事时,可以通过声音的变化、语气的起伏来塑造不同的角色,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描述景物时,多使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文字所描绘的画面。
比如,“月亮像一个大圆盘挂在天上”,这样简单的比喻就能让学生迅速在脑海中勾勒出月亮的形象。
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情景教学法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
比如,在学习《狼牙山五壮士》时,可以让学生扮演五壮士,重现当时英勇战斗的场景,这样学生就能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英雄们的伟大,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战争场景的想象。
小组讨论法也能发挥作用,让学生们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交流各自的想法和想象,从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激发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元素。
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充满奇幻色彩、富有想象力的书籍,如《爱丽丝梦游仙境》《绿野仙踪》等。
在阅读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构建书中的世界。
读完后,可以组织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们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和想象心得。
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浅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一、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能力众所周知,阅读是课内外语文学习的主渠道,阅读是伴随人一生最主要的获取知识的重要认识活动,而1、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
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
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
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
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
让想象力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飞起来
让想象力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飞起来想象力是人类独有的心智能力之一,它能带领我们进入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乐趣和启发。
然而,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我们常常只限于对文本面面相觑,缺乏对想象力的深入挖掘和发挥。
因此,如何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让学生的想象力飞起来,成了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比如,在进行文学阅读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对文本中描述的人物和场景有什么样的想象,通过鼓励学生发表个人的想法,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的语言和形象的描述,帮助学生构建丰富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文字所传递的美感和情感。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联想和联想创作。
在阅读课堂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关键词或主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联想和联想创作。
比如,通过给学生提供一幅图片,要求他们用语言来描绘这幅画面,从而让他们的想象力得到更大的释放。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作品的改编和创作,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创造新的故事和情节,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另外,在阅读课堂中引入多媒体和艺术表现形式,也是激发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观看电影、音乐、舞蹈等多媒体作品,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品中所展现的场景和情感,从而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邀请一些文学、艺术家来校园进行演讲或讲座,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这些艺术家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他们提供更多的艺术创作的启示和灵感。
最后,语文阅读课堂中需要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氛围,让学生的想象力得以自由发挥和展现。
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由的思考和发言,不限制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敢于表达和分享自己的想法。
同时,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个性和特长,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不仅注重学生的文学造诣,更注重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想象力将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他们将能够更加自信和积极地参与到语文阅读的学习中。
基于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基于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培养的有效途径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为了让他们具备更好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途径。
可以通过阅读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阅读是拓宽学生视野和世界观的重要途径。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各种文学作品,如小说、诗歌等,来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特殊意境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阅读后,通过引导和问题提问,帮助学生深入思考和想象作品中的场景、人物、情节等,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可以通过创作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创作可以是写作、绘画、音乐等形式。
学生可以通过写作课堂或创意活动,进行自由写作,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学生还可以参加一些绘画或音乐的活动,通过绘画或音乐创作,来培养自己的视觉想象和听觉想象能力。
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和故事讲解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思维导图是一种可以帮助学生思考、组织和表达的工具。
老师可以通过给学生展示一张思维导图,让学生根据导图的关键词或关系,自由联想和构思,培养学生在思维上的想象力。
故事讲解是一种通过讲述故事来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
老师可以给学生讲述一些趣味性和想象性较强的故事,然后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去想象故事中的情景和人物,积极参与故事中的展开。
可以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游戏是一种学生喜爱的活动,通过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让学生根据游戏规则进行想象和表达。
设计一个描述场景的游戏,让学生根据给定的场景,想象和表达场景中的人物、动作和情感等。
角色扮演是一种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方法。
老师可以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通过表演和对话来表达自己的想象。
通过阅读、创作、思维导图、故事讲解、游戏和角色扮演等途径,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力的培养想象力是人类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迸发创造力、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任务。
想象力是一种能力,是人脑最宝贵和最高尚的自然天赋。
它不仅在文学艺术作品中才有所体现,也贯穿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使之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艺术创造、思维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源泉,是我们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解决的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一、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广泛接触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散文等。
通过阅读这些文学作品,学生可以了解各种文学表达方式,感受文学中的想象力和意境。
除了文学作品,学生还应该接触科普知识、历史知识等,这样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增加背景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想象力。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节感知能力。
观察力是培养学生想象力的基础,只有通过观察事物的细节,学生才能够构思出丰富多彩的想象图景。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并通过练习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
例如,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写下他们所观察到的事物的细节,并想象这些细节背后的故事。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联想是想象力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一种将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与新的信息进行结合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让学生通过联想来丰富自己的思维内容。
例如,可以给学生一张图片,让他们看到图片后,描述图片中的人物、场景,以及他们的心情、内心活动等,通过联想来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
四、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比如故事讲解、角色扮演、绘画创作、写作等。
通过故事讲解可以给学生创造一个虚拟的场景,让他们在想象中体验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通过角色扮演,可以让学生进入不同的角色,想象自己是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体验他们的思绪和情感。
让想象力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飞起来
让想象力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飞起来让想象力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飞起来语文阅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至关重要。
其中,发挥想象力是阅读课堂上一个重要而又常被忽略的能力。
本文将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重要性、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如何提高学生的想象力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的重要性想象力是人类的一项重要的心智活动,也是文学艺术创作的灵魂。
在语文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具有以下重要作用:1. 塑造独特联想: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将课文中的形象、事件等和自身的经验、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对课文产生共鸣。
通过想象力的引导,学生能够产生各种联想,进而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拓展思维空间:想象力可以帮助学生开拓思维的边界,挖掘和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在课文中,学生可以通过发挥想象力,设身处地地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角色、情节,进一步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3. 激发创造力:想象力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通过发挥想象力,学生可以产生各种创意,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培养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意和创造力,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基础。
二、如何在课堂上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为了让学生在语文阅读课堂上的想象力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 文学作品的选择:选择有趣、想象力丰富的文学作品进行教学。
这些作品包括寓言故事、奇幻小说、科幻小说等,这些作品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力。
2. 想象力训练:在课堂上设置一些想象力训练的环节,可以是对课文中一些关键事件或人物形象进行描述,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完成。
学生可以通过表演、绘画、写作等方式来展现自己的想象力。
3. 视觉辅助手段:在课堂上使用一些视觉辅助材料,如图片、视频等,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文学作品中的场景和人物。
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视觉想象力,进一步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让想象力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飞起来
让想象力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飞起来语文阅读课堂作为高中学习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学生的想象力逐渐减弱。
本文从阅读材料的选择、教学方法以及学校与社会协同等方面,探讨如何让想象力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上飞起来。
一、选择富有想象力的文本1.经典文学作品经典文学作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蕴,其情节和人物形象往往能深入人心,激发读者的想象力。
比如《红楼梦》中的贾母、宝玉等人物形象,以及《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形象,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
2.科幻小说科幻小说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未来主义的思维模式,给人带来了无限的遐想。
通过阅读科幻小说作品,学生可以开拓思维,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
例如,《三体》系列作品中的宇宙文明、虫洞等概念,给学生带来了科技与未来的探索与想象。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想象力1.问题式引导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想象。
例如,对于一篇描写风景的文章,教师可以问学生:“如果你是文章中的主人公,你会如何感受这样的风景?”,从而激发学生对自然景色的想象。
2.图像化讲解教师可以通过图像化讲解的方式,将文字内容转换成图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想象。
例如,当教师讲解一篇描写角色形象的文章时,可以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明星形象或者动态演示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人物形象。
3.角色扮演在阅读中,角色扮演是一种激发学生想象力的有效方式。
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扮演文本中的不同人物角色,通过交流和互动,拓展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想象。
三、学校与社会协同培养学生想象力1.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高中学生正处于叛逆期,他们渴望独立、自主。
为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学术交流会、文化沙龙、文学创作大赛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想象力的平台。
2.邀请作家、艺术家讲座学校可以邀请作家、艺术家等文化界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与学生分享他们的创作经验和想象力的来源,激发学生的思维。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 高中语文教育 激发学生的文学想象力
高中语文学习方法高中语文教育激发学生的文学想象力高中语文学习方法与激发学生的文学想象力高中语文学习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涉及语言表达的能力,还关乎学生对文学的理解与创造。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学习效果,并激发学生的文学想象力,成为了当前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
语文学习首先要注重基本功的打磨。
毫无疑问,语言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学生应该注重阅读各类优秀文学作品,积累词汇和表达技巧。
在阅读中,学生可以通过文中的描述、对话以及描写来感受文字的力量,并尝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其次,高中语文学习应该注重逻辑思维的培养。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背诵文学常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学生应该学会通过分析作品的结构、人物塑造和情节发展等来进行思考,并能在文章中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
除了培养学生的语文功底和逻辑思维能力外,激发学生的文学想象力也是高中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鼓励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是提高学生文学想象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故事写作、辩论演讲等,通过创作过程中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文学灵感。
此外,实践与探索是培养学生文学想象力的必由之路。
学生应该积极参与课外读书活动、参观文化展览、观看文艺演出等,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
通过现实生活的感悟与文学作品的联系,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学的内涵,同时也能够激发自己对文学的兴趣和欲望。
最后,高中语文教育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学生应该学会欣赏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理解其中的艺术价值和人文精神。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评论,让他们通过分析作品的表达方式、主题思想等来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
总之,高中语文学习方法多种多样,但核心内容都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基本功、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学想象力。
学生要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实践,不断拓展自己的文学视野,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而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与鉴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增加高中生语文课堂想象力教学
发表时间:2015-06-11T11:56:20.283Z 来源:《未来教育家》2015年第4期供稿作者:李莉[导读] 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河北省南宫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李莉 051800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要求语文教学“应在继续提高学生观察、感受、分析、判断能力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培养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已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
想像是创新思维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之一。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想象力、美学大家康德由衷地赞叹:“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认识功能。
” 想象能力的培养虽说是多方面的,但最关键的是教育。
语文教学又是教育的主阵地,为此,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积极创设能充分激发学生想象能力的民主、宽松、自由的教学氛围,努力挖掘教材中的各种有利因素,因势利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合理延伸、大胆想象,并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相机诱导,来培植孕育学生丰富的想象能
力。
美国的学者S?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一书中说言:“想像力是心灵的一种能力”,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 正是有了想像,人类才能够超越常规思维的约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以大胆、奇特的方式对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创造性的探索,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所以说,想像构成了创新的基础,是一种极其可贵的思维品质。
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
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
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欣赏乐趣可言,而且难以理解作品的意蕴。
科林伍德在《艺术原理》中指出:“真正艺术的作品不是看见的,也不是听到的,而是想像中的某种东西”。
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驰骋想像,透过文字看到图画,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加了个“也”字,似乎在与另一种情景相比较,而这种情景则是大家所熟悉的,那是一种什么情景?于是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
尽管多数学生并不认识槐树,更没见过秋天槐树落蕊的情景,但通过想像,却似乎看到了这样一幅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不像踏雪那样会发出“吱嘎,吱嘎”的声响,然后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阵扫后,只留下“一条条扫帚的丝纹”,槐花就这么静悄悄地走了,“一叶落而知天下秋”,一种悲凉弥散开来。
通过这种想像,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感受到故都秋的清、静、悲凉的韵味。
又如欣赏朱自清《荷塘月色》第四段:“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我请学生根据画中的荷叶或生活中所见,把荷叶与芭蕾舞女组合起来,想像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满眼繁茂的荷叶,荷叶片片相连;因为出水很高,才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像优美典雅的芭蕾舞中的舞女的裙——于是,静静的荷塘幻化为动态的舞台,舞女们穿着绿色的裙子,翩翩起舞,轻盈的旋转。
随着想像的驰骋,学生们进入到月光笼罩下的荷塘美景中,死的文字变成了活的形象,作品在想像中得到了复活。
二、架设桥梁,领略内涵
文本的作者与学生,他们的人生阅历、文化底蕴、思考背景,语言修养都不可能在一个层面上,这中间的距离有时简直难以逾越。
教学中,需要运用想像在这中间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
《项脊轩志》后记部分:“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这些文字乍看并不像正文那样富有诗意、充溢着情思,似乎平淡无味。
只有激活想像,架设桥梁,才会感到这是作者在用最经济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内涵。
我问学生:作者为什么要写小妹们的话,这背后有什么故事?有的说是为扣题,有的说写出了夫妻情深。
学生回答的是而又不完全是。
“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妻子从作者口中听到了不少精彩的历史典故,从南阁子的书籍中看到了大千世界,她的视野为之开阔,她的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充实,所以回到娘家,她充满自豪而又饶有兴味地向小妹们讲述阁子中的生活,引得小妹们油然而生歆羡之情,神往阁中的读书生活,这样便有了小妹们的问语:“且何谓阁子也?”不仅如此,作者的功名情结深深地影响着妻子,妻子亲手栽种的枇杷树,便是为作者植下的祈盼与祝福。
因此,对于妻子之死,作者悲痛至极。
“吾妻死室坏不修”,有同学用他爷爷奶奶恩爱情深的事来形象地阐释此中深情,说他奶奶死后,爷爷不改奶奶生前喜欢的家中陈设。
归有光的笔法不能不令人想到海明威的冰山原则,如果不激发学生的想像,不在中间作适当的点拨,那水下的八分之七的精彩就难以发现。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第二段:“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那些村童居然对着面带愠怒的老头公然作贼,抱起稻草,嘻嘻哈哈,大摇大摆地走入竹林。
读到这里,如果不细想,不想像,就会感到杜甫真会幽默,描写出这么好笑有趣的场面。
若发问一句:“一根稻草都要,而且是‘群童’,这说明什么?”学生马上想到“贫困”,再一点拨,想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天下贫困的整个局面。
这些群童正是因为家境贫困,才会“当面为盗贼”,抱走那些今天视作垃圾的茅草。
学生因此而悟到这些正是结尾的伏笔,进而深刻理解作者就是通过描写他本身的痛苦来表达“天下寒士”的痛苦,表现社会的苦难、时代的苦难,最终为杜甫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怀所感动。
总之,想象力是可以培养的,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是有规律可循的。
在语文教学中,想象力对学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它有助于学生正确地了解课文提供的时代背景,有助于加深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人物形象及心理特点,有利于学生作文的构思与写作。
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必要认真探讨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一重要课题,给他们插上“闪光的彩翼”,让学生神思遐驰、“标新立异”,翱翔在知识的太空,飞向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