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商山早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温庭筠:《商山早行》教案【5篇】

温庭筠:《商山早行》教案【5篇】

温庭筠:《商山早行》教案【5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大家精心整编的温庭筠:《商山早行》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一:温庭筠:《商山早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

2、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介绍温庭筠二、鉴赏《商山早行》1、朗读,整体感知诗人的思想情感。

明确:悲故乡——思乡。

2、理解诗意。

3、品味两幅画面。

(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

)(1)这首诗营造了两幅不同的画面,一幅是异乡的画面,一幅是故乡的画面,找出相应的诗句。

(2)“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四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诗人在此融入了怎样的情感?(用笔写,交流)(3)作者在旅途的奔波中他想起了昨夜在梦中出现的故乡景象“凫雁满回塘”。

“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4、品味佳句:(自由鉴赏)问:第二联历来脍炙人口,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么特点?与我们学过的哪些诗词句子异曲同工?5、小结: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意象叠加、相互映衬、虚实相生、情景交融、首尾呼应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三、羁旅思乡诗回顾1、特征(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鸿雁、月、客、浮萍、飞蓬等。

2、表达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四、作业设计用以上方法自己鉴赏一首羁旅思乡诗。

篇二:温庭筠:《商山早行》教案篇二教学设想:《唐诗宋词选读》第六专题是“诗国余晖中的晚唐诗”。

该专题有6首诗,4首教学篇目,2首学生自学或老师选教篇目。

本课要学的是教学篇。

学习过程中主要解决三大问题:1、读懂,理解字词句子;2、理解诗歌的情感思想;3、领悟表现手法和基本风格。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商山早行》是一首传统的古诗词,内容描述了作者在商山旅游时清晨起行的情景。

它既具有文化价值,又具有良好的艺术表现力,是一首值得学习的优秀诗作。

下面是相关教学设计:1.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尝试翻译该诗,从而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2.可以让学生通过写作练习来进一步培养写作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写作任务,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出相关的文章或评论。

3.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或个人陈述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这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4.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或课后进行实践活动,如拍摄短片或绘制漫画,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背景资料,了解商山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该诗的内容。

6.通过阅读和解读该诗,让学生了解其内容和主要意思。

可以让学生结合图片或视频辅助理解,并通过问答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7.让学生了解该诗的文化背景,包括作者、时代、地点等信息。

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使用网络搜索工具了解相关信息。

8.通过练习朗读该诗,帮助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朗读,也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行练习,并在课堂上反馈。

9.通过练习书写该诗,帮助学生提高书写能力。

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练习书写,并在课后带回家练习。

10.通过创作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出自己的诗作。

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也可以让学生在指定的主题或题材上进行创作。

创作活动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的形式进行。

在创作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注意诗歌的基本结构、语言表达、意象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11.让学生通过比较和分析不同诗人的作品,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特点和发展变化。

可以让学生阅读和比较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诗歌,并通过讨论和写作总结自己的观点。

12.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唱歌、跳舞、表演等方式来展示所学知识,并通过观看影片或参观博物馆等活动来丰富学习内容。

《商山早行》诗歌鉴赏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商山早行》诗歌鉴赏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商山早行》诗歌鉴赏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商山早行》这首诗;(2)了解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3)掌握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商山早行》;(2)学会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来欣赏古典诗词;(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2)体会诗人对旅途生活的艰辛和对理想的追求;(3)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 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 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某些生僻字词的理解;2. 诗歌深层含义的把握;3. 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鉴赏课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商山早行》,理解诗歌内容;(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1)解析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深入剖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5. 鉴赏指导:(1)引导学生运用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2)培养学生独立鉴赏诗歌的能力。

6. 情感体验:(1)让学生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旅途生活的艰辛和对理想的追求。

7.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诗歌鉴赏的重要性和方法。

8. 课后作业:(1)背诵《商山早行》;(2)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古典诗词,进行鉴赏分析和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诗歌鉴赏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爱,培养具有文学素养的现代人。

九年级上册语文《商山早行》教案-2024鲜版

九年级上册语文《商山早行》教案-2024鲜版
等。
24
艺术特色欣赏
品味诗歌的语言美、意 境美和韵律美,提高学
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思考相关问题
01
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是 如何表现的?有哪些值 得借鉴的写作技巧?
2024/3/27
02
诗歌所表达的主题和思 想内涵对现代人有何启 示?
03
04
如何将诗歌中的艺术特 色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
25
你对《商山早行》这首 诗有哪些独特的理解和 感受?
12
修辞手法运用
对偶
诗歌中运用对偶手法,使得诗句 整齐匀称,音韵和谐。
2024/3/27
比兴
通过比兴手法,诗人将自然景物与 内心情感相交融,表达出深邃的意 境。
夸张
诗人运用夸张手法,强调自己的感 受和情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
13
文化内涵挖掘
羁旅思乡之情
诗歌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 寂寞和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22
06 课程总结与拓展 延伸
2024/3/27
23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诗歌背景介绍
了解作者温庭筠的生平 及创作背景,掌握《商 山早行》的创作时间和
历史背景。
2024/3/27
诗歌朗读与解析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诗歌 ,理解诗歌中的意象、
情感和表现手法。
诗歌主题探讨
引导学生探讨诗歌所表 达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如羁旅之愁、人生感慨
刻感受到旅人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2024/3/27
02 03
意象丰富
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征铎”、“鸡声”、“茅店月”、“人迹 ”、“板桥霜”、“槲叶”、“枳花”等,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文章的 内涵,也使得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商山早行》教案

《商山早行》教案

《商山早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商山早行》。

(2)理解诗文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表达手法和意境。

(3)了解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文的主题和表现手法。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惜时光的优良品质。

(3)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民族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诗文的基本内容及其主题思想。

2. 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3. 诗文中所运用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诗文中生僻字词的解释和理解。

2. 诗文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情感。

3. 古典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诗文全文、作者简介、相关图片等。

2. 准备诗文的注解和译文,以便学生查阅。

3. 准备相关背景资料,如唐代社会风俗、诗歌发展历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PPT展示《商山早行》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诗文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

(2)简要介绍诗人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文,感受诗文的韵律和节奏。

(2)引导学生查阅注解和译文,理解诗文的基本内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文的主题和表现手法,分享学习心得。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诗文的基本内容、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

(2)分析诗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技巧,如比喻、拟人等。

5. 情感体验:(1)让学生闭目聆听朗读,感受诗文所蕴含的情感。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诗文的感悟和体会。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文的主题思想和情感。

7. 课后作业:(1)背诵《商山早行》。

(2)写一篇关于《商山早行》的鉴赏文章。

《商山早行》教案

《商山早行》教案

《商山早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商山早行》的诗意和背景。

分析并欣赏诗人王之涣的写作技巧。

能够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领会诗文内容。

学习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培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理解并欣赏《商山早行》的意境和情感。

掌握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诗句中隐含的意境和深层含义的解读。

古典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教师讲义或教案。

相关背景资料和图片。

多媒体教学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开场提问:同学们有没有早上起早的经历?早上的景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引入诗歌主题,展示《商山早行》的背景图片。

2. 诗歌讲解(15分钟)朗读全诗,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逐句讲解诗句,解释生僻词语和深层含义。

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晨星”、“霜气”、“茅店”、“板桥”等,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情感。

3. 讨论与欣赏(10分钟)分组讨论:诗句中哪些字眼让你感受到了早行的艰辛?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古典诗词鉴赏技巧讲解(10分钟)讲解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如关注、作者、注释、意象、关键词等。

引导学生运用这些方法来深入理解和欣赏《商山早行》。

5.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对《商山早行》的理解和欣赏。

布置作业:背诵《商山早行》,并写一篇简短的鉴赏文章。

注意: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时间分配。

六、教学拓展1. 比较学习(10分钟)教师提出其他描写旅途中早行的诗词,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杜甫的《晨起》等,让学生比较阅读,分析各自的表现手法和情感。

学生分享比较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课堂互动1. 诗句接龙(5分钟)以《商山早行》中的诗句为起点,学生接龙说出其他古诗词中的句子,要求接龙的句子也要描写早行或旅途景象。

《商山早行》教案设计

《商山早行》教案设计

《商山早行》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商山早行》的诗意、诗意和文学特点。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1.2 教学内容1.2.1 诗歌背景:介绍作者王之涣和《商山早行》的背景。

1.2.2 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主题、意象、韵律等。

1.2.3 诗歌欣赏: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

2.1.2 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

2.2 教学难点2.2.1 诗歌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

2.2.2 诗歌深层含义的解读。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讲授法:讲解诗歌的背景、字词解释和主题思想。

3.1.2 互动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1.3 实践法:通过写作、朗读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诗歌的美。

3.2 教学手段3.2.1 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的文本、图片和相关视频。

3.2.2 图书资料:提供相关的文学书籍和论文,供学生自主阅读。

第四章:教学过程设计4.1 导入新课4.1.1 朗读诗歌:教师朗读《商山早行》,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声音美。

4.1.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作者、背景和主题。

4.2 诗歌解析4.2.1 讲解诗歌的字词和翻译。

4.2.2 分段解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4.2.3 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

4.3 诗歌欣赏4.3.1 朗读诗歌:学生分组朗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4.3.2 默写诗歌:让学生默写《商山早行》,培养记忆力。

第五章:作业设计与评价5.1 作业设计5.1.1 翻译诗歌:让学生翻译《商山早行》中的生僻字词。

5.1.2 写作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商山早行》的感悟文章。

《商山早行》教案

《商山早行》教案

《商山早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商山早行》。

(2)理解《商山早行》的诗意和诗人的情感。

(3)分析并欣赏这首诗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商山早行》。

(2)学会通过诗句品味诗人的情感,培养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旅途生活的独特见解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2)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诗句的意义和诗人的情感。

2. 诗中的意象和艺术手法。

三、教学难点1. 诗句的深层含义和诗人的情感。

2. 诗中的意象和艺术手法的运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诗人王之涣及其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王之涣的诗作,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商山早行》,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诗下注释,理解诗的大意。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艺术手法。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通过诗句品味诗人的情感。

(2)让学生发挥想象,体验诗中的早行情景。

5.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商山早行》。

3. 选择一首类似的古典诗词进行自主学习,下节课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商山早行》。

2. 学生能够理解诗句的意义,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艺术手法。

3. 学生能够通过诗句品味诗人的情感,体会诗人对旅途生活的独特见解。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调整教学节奏和难度。

对于诗句的意义和诗人的情感,要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不可浅尝辄止。

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古典诗词的热爱。

八、教学拓展1. 邀请专家或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深入解读《商山早行》及其艺术特色。

2. 组织学生参观诗词展览或相关文化活动,拓宽他们的艺术视野。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商山早行》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商山早行》教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上《商山早行》教案【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目标】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

2、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感情。

3、训练透过意象把握情感能力。

【教学重点】景物描写的层次感,掌握诗歌鉴赏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品味意象,领会意境,体会情感。

【教学方法】诵读法、感悟法、研讨法。

一、导入在广袤无垠、熠熠生辉的中国古典诗词的天空中,羁旅行役诗歌是一个耀眼夺目的星座。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的悲苦之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的思归之愁,“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漂泊之愁,“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思亲之愁,这些羁旅愁情的绝唱,纵使穿越千百年的雨雪风霜,仍然响彻在我们的耳畔。

今天,我们来学习从晚唐诗灿烂的余辉中走出来的著名诗人温庭筠的一首羁旅诗《商山早行》,并借此了解羁旅思乡类诗歌的意象和思想感情。

二、作者简介1、读注释2、补充介绍在晚唐的诗人中,与李商隐齐名,史称“温李”。

在晚唐的词家中,温庭筠填词最多,占有一定的地位,被誉为“花间派”鼻祖。

(1)有才。

温庭筠有一外号“温八叉”。

相传他才思敏捷,下笔可谓神速。

在考试时,押官韵作赋,叉八次手,十六句的八韵贴诗就写完了。

在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数步成诗的曹植,而像他这样八叉手八韵成者再无第二人了。

(2)不幸。

虽很有才气,但奇丑,且是个不幸的诗人,属于屡战屡败的考生,从四十岁到五十六岁一直考不了进士,真不知是上帝的公平还是不公平。

(3)失败原因。

第一是曾卷入政治斗争之中;第二是名声不好,平时不修边幅,随随便便,时常和歌妓们厮混在一起,要不然就和纨绔子弟在一起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借着酒意即兴吹拉弹唱,他极富音乐天分,有孔即吹,有弦即弹,根本用不着什么好琴名笛就能奏出美妙的音乐来。

在民间,他的确是个大红人,相当于现在有“超男”;第三,他太狂傲,是个狂人,有点目中无人,得罪了不少权贵,他瞧不起别人,别人也看不惯他;第四是考试作弊,他在考试中代人答卷,帮助他人作弊,并强行索取报酬,并且还大闹过考场,这一恶劣行径引起了一些公愤,成为他考学中的巨大障碍。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商山早行》教案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商山早行》教案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商山早行》教案3篇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商山早行》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作者的感情和写作手法教学重点:诗歌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感情的理解教学方法:诵读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温庭筠或作“廷筠”“庭云”,本名岐,字飞卿,行十六,太原祁人。

相貌奇丑,人称“温钟馗”。

才思敏捷,作诗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时号“温八叉”“温八吟”。

为人放荡不羁,性格倨傲,好讥刺权贵,为执政者所恶。

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温李”;又与李商隐、段成式以骈文绮丽著称,三人皆排行十六,时号“三十六体”;词以隐约迷离之境,写怅惘悱恻之情,是“花间词派”的鼻祖。

二、评讲:朗读诗文1.注音:铎槲枳凫2.结合诗题、注解和背景知识,通读全诗。

3.列出结构:早行思乡早行图景路上图景昨夜梦乡起承转合4.指导赏析: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1.请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晨起的场景”。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

清晨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

2.“客行悲故乡”中的“悲”字的作用。

“悲故乡”在全诗中的作用。

“悲”字定下了全诗的情感基调。

“悲故乡”点明了题旨。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1.分析两句的结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其中“鸡声”“茅店”“人迹”“板桥”四个词皆是偏正结构的名词性词语,“月”和“霜”也是名词。

两句共写了6种典型景物,中间没有一个动词或形容词等名词以外的词。

2.补充类似诗句:“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秋怀》欧阳修“鸟声梅店雨,野色板桥春”《过张至秘校庄》欧阳修“楼船夜雪瓜洲度,铁马秋风大散关”《书愤》陆游“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总结:A.“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李东阳B.“状难状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

C.音韵铿锵(指音乐美),意象具足(形象鲜明,内涵丰富)。

商山早行 初中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

商山早行 初中语文教案九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
教学重点:
情。
通过朗读、分析体会早行以及本诗表达的思想感
教学难点:
对意象的品味,以及此诗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等 手法的运用。
四、学情分析 《商山早行》是一首五言律诗,学习本诗,主要让学生通过 朗读,分析,让学生品味意象,领会意境 ,体会本诗表达 的思想感情,背诵这首诗。 五、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练习法
再次体会作者
的思乡之情
四、说说“目前
达成这节
之景”和“言外之 意”,体会“羁旅 之情”
让两名学生在黑板上 课的第二个学
写出“目前之景”和 习目标:探究
“言外之意”
诗人是如何通
过状“目前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让一名学生根据板书 景”见“言外
小结这首诗
之意”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 (背诵古诗)
运用思维导图来 1、让学生通过绘制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从意象、情感、手法三方面总结羁旅诗的特点。
八、板书设计
商山早行
温庭筠

颔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颈联:槲叶、山路、枳花、驿墙
尾联:凫雁
旅途的孤独寂寞

对故乡的思念
仕途失意的苦闷
景与情关系: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九、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绘声绘色地导入,为学生创设学习诗歌的 情境;通过各种要求的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了优美意境; 通过小组合作,独立完成等各种形式的赏析,让学生体会了
面初步感受这
境之美。(播放视 美 ,初步感受这首 句诗。
频)
诗。
让学生朗读这首诗
学生朗读,学生评价 一读诗歌,读准字
学生同桌讨论,疏通 音。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商山早行》微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第3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商山早行》微课教学设计
不足之处:学生对诗歌比较陌生,学生学习起来有些困难,对诗歌内容的自
6
学也就不那么到位,应该更好的为学生创设学习诗歌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
7
尾联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了解背景,有助 于理解文章内容。
写作手法: 虚实相生 情景交融 首尾照应
思想感情
反复朗读,帮助 学生理解诗歌内 容。
通过此活动,让 学生了解诗歌大 意。
3
通过这个环节,让 学生深入理解各节 内容。
通过此活动,帮助 学生体会根的意义
通过此活动,学生 能熟练背诵,在背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
科目:语文
课题:商山早行
课型:微课
设计者: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商山早行》是五言律诗,作者曾于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经过
这里,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当时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
1.品味意象,领会意境 ,体会早行。
2.结合赏析,分析本诗表达 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分析体会早行以及本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对意象的品味,以及此诗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等手法的运用。
4
诵中体会根的意义
1、熟练背诵诗歌。 2、比较《根》和《悬崖边的树》的异同。 八、板书设计
通过小练笔,提高 写作能力,语言表 达能力。
5
1、点明写作对象
2、根的生存状态和追求

3、根的心境
4、根的辛福观
九、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通过介绍诗歌写作背景,通过范读、齐读、小组读等形式反复朗读, 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了诗歌蕴含的象征意义 ,通过课堂小练笔, 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商山早行》诗歌鉴赏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商山早行》诗歌鉴赏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

《商山早行》诗歌鉴赏教案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商山早行》。

(2)理解《商山早行》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及诗歌主题。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抒情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商山早行》。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勤奋好学、励志向上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商山早行》。

(2)理解《商山早行》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及诗歌主题。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抒情技巧。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生僻字词的理解。

(2)诗歌意境的感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王实甫及其作品《商山早行》。

(2)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诗歌韵律。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2)学生分享所学,总结诗歌背景及作者简介。

3. 合作探讨(1)教师提出探讨问题,引导学生深入解读诗歌。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心得体会。

4. 诗歌解析(1)教师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抒情技巧。

(2)学生跟随教师思路,体会诗歌美感。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情感。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发表看法。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四、作业布置1. 熟读并背诵《商山早行》。

2. 结合课后习题,深入研究诗歌意象、表现手法和抒情技巧。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兴趣,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六、教学策略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情境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诗歌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商山早行》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商山早行》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天津市西青区张家窝中学翟维娟一、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注释读懂并能初步鉴赏《商山早行》。

2.鉴赏高超的写景状物技巧,理解《商山早行》中的“羁愁旅思”。

3.体会人类亘古不变的思乡情感。

二、学情分析班里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很高,这个学段的学生也有了一定的古诗文知识积累,诗歌的意思通过自学读懂没有一点儿问题。

但初中生因为自身经历缺乏,没有在外单独出行的经验。

因此,对于这首诗中羁旅愁思的理解需要教师耐心引导才能深入体会。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鉴赏温庭筠高超的写景状物技巧。

四、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本诗的“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生:喜欢(异口同声)。

师:旅游的过程中心情怎么样?生:高兴、开心、兴奋、新鲜。

师:除了高兴、新鲜,还有其他的感受吗?生:累、困。

师:我们在旅游的时候除了激动,也会感受到疲惫和不适应。

大家想一想,古人远行的时候,因为交通不便、食宿条件不好,通讯设备又不发达,而且一去可能就是好几年,他们在路上的心情可想而知!诗人们把在路上的感受写下来,这一类诗叫羁旅诗。

我们以前也学过一首马致远在漂泊天涯的路上写的《天净沙·秋思》,还记得吗?师生齐诵: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我们今天再来学习一首羁旅诗,晚唐诗人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二、明确学习目标Ppt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温庭筠。

2.通过朗读、借助注释初步鉴赏这首诗。

3.鉴赏温庭筠高超的写景状物技巧。

4.体会诗歌中表现出来的羁旅愁思。

(学生齐读学习目标)三、作者和背景介绍(一)作者介绍:基本信息:温庭筠:(812—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县人。

“温八叉”绰号来历简单介绍,从这个绰号能看出温庭筠是个才思敏捷的人。

文学成就: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熟悉词调,辞藻华丽,多红香翠软,开“花间词派”香艳词风。

代表作《望江南》《菩萨蛮》。

《商山早行》(教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素质教育精讲课堂(统编版)

《商山早行》(教学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素质教育精讲课堂(统编版)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针对《商山早行》的文化背景、诗歌结构、修辞手法等知识点,采用讲授法进行系统地讲解,使学生掌握必要的诗歌鉴赏知识。在讲授过程中,注意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2)讨论法:针对诗歌的意境、情感、艺术特色等方面,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 选取部分作品进行展示,全班共同评价。
6.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山水田园诗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查找并阅读王维的其他诗作,下节课分享心得。
7. 课后反思:
- 教师根据课堂效果进行自我反思,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围绕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思维发展与提升三个方面。《商山早行》作为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山水田园诗,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体验,同时,通过深度解析和创作实践,旨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随堂练习:
设计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商山早行》知识的掌握情况。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商山早行》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如王维的其他诗作、山水田园诗的流派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 诗人王维及其创作背景介绍
- 《商山早行》诗歌内容解析
- 商山、早行意象分析

《商山早行》教案设计

《商山早行》教案设计

《商山早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商山早行》。

(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了解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2)运用解读、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诗歌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的了解。

2. 教学难点:(1)诗歌意境和主题的深入理解。

(2)古典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王之涣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商山早行》,提问学生对“商山”和“早行”的理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解读诗歌内容,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答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4.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1)学生朗读和背诵的熟练程度。

(2)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作业评价:(2)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的深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商山早行》原文。

2. 参考资料:关于作者王之涣的生平介绍,诗歌鉴赏的相关资料。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和播放音乐。

六、教学扩展活动1. 欣赏图片:展示商山早行的自然景色图片,让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

2. 音乐配合:播放古琴或古筝曲,为学生营造一个优雅的学习氛围,增强对诗歌的感悟。

七、作业布置1. 背诵《商山早行》。

2. 选取一首类似的山水诗,进行鉴赏和分析,体会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八、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商山早行》教案

九年级上册课外古诗《商山早行》教案

03
教具和多媒体资源准备
教具准备
黑板
用于书写古诗题目、作 者、朝代、诗句注释等
重要信息。
粉笔
与黑板配合使用,用于 书写和标注。
教学挂图
展示古诗所描绘的场景 或相关背景图片,帮助 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
录音机
播放古诗朗诵,让学生 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多媒体资源准备
投影仪
连接电脑,展示课件和相关图 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讨论诗人的其他作品
简要介绍诗人温庭筠的其他作品及时 代背景等元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商山早行》的背景和内涵。
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情境教学法
通过多媒体手段,如展示商山的风景图片、播放相关背景音乐等,营造与《商山 早行》相符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诗意。
小组合作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究诗歌的意境、情感和表现手法等,培养学生的 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朗读、讲解、讨论等方式,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 等方法,探究诗歌的艺术特色。
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解读和创造 性表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之 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畏 和感恩之心。
领悟诗中蕴含的哲理,引导学 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
预习下一篇课文
阅读下一篇课文的原文,了解文章大意和主题思想。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作者生平、时代背景等元素,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 基础。
思考并回答预习问题,如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人物性格特点等,以此 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
THANKS
感谢观看
教学重点

九年级上册语文《商山早行》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商山早行》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商山早行》教案教案:九年级上册语文《商山早行》一、教学内容教材:九年级上册语文章节:第三单元《商山早行》内容:1. 理解并背诵《商山早行》。

2. 分析诗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3. 探讨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和背诵《商山早行》。

2. 学生能够分析诗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3. 学生能够探讨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分析诗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背诵《商山早行》。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 朗读:让学生朗读《商山早行》,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3. 解析意象: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晨星”、“残月”、“霜”、“鸡声”、“人迹”等,引导学生理解意象所传达的情感。

4. 探讨意境:讨论诗的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诗人通过意象创造的意境。

5. 表现手法:讲解诗的表现手法,如对比、寓情于景等,引导学生理解表现手法的作用。

6. 思想感情:引导学生探讨诗人通过诗表达的思想感情,如对旅途的艰辛、对家乡的思念等。

7. 背诵:让学生背诵《商山早行》,巩固学习成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商山早行》意象:晨星、残月、霜、鸡声、人迹意境:孤寂、凄凉表现手法:对比、寓情于景思想感情:旅途艰辛、家乡思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学生写一篇关于《商山早行》的作文,内容包括诗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

2. 答案:作文题目:《商山早行》的感悟《商山早行》是一首描绘旅途艰辛和家乡思念的诗。

诗中的意象如晨星、残月、霜、鸡声、人迹等,营造出孤寂、凄凉的意境。

诗人运用对比和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传达了旅途中的艰辛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晨星和残月象征着黎明前的黑暗,霜和人迹则突出了旅途的艰辛。

这些意象让我感受到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和无助。

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商山早行》

人教版初三语文上册《商山早行》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杨柳青二中宋作玉学情分析:经过七、八年级的训练,学生已有不少的鉴赏经历,鉴赏古诗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

对于诗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与把握比较容易,对于表现方式的欣赏则是较难把握的,需要教师的指导帮助。

教学目标:1.诵读古诗《商山早行》,并会背诵默写。

2.品读这首诗,理解诗的内容和传达的情感。

3.鉴赏古诗,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

学习欣赏诗文的过程和方法。

重点和难点:学习欣赏诗文的过程和方法、角度,表达自己的阅读体会。

教学准备: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查找背景资料,读诗。

教学过程:一、诗情配画意(一)教师出示一组画面,学生匹配诗词,体会诗人情感。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苏轼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归隐山林的愉悦闲适。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虽遭贬谪仍然心胸豁达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虽年老辞官仍然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情怀。

(二)教师导入:古诗很美,美在文字,美在画面,美在情思。

这节课让我们共同走进晚唐温庭筠的五言律诗《商山早行》与美同行,来感悟美,欣赏美。

(板书课题和作者)(三)出示教学目标,教师口述。

学习目标:1.诵读古诗,并会背诵默写。

2.品读古诗,理解内容和情感3.学习鉴赏方法,表达阅读体会。

设计意图:1.在导入环节通过画面回忆所学诗词,感悟古诗词的美:文字美、画面美、情感美等。

2.展示目标环节使得学生在学习任务的驱动下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顺利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诗中寻情初见美(一)学生结合注音初读诗。

教师做出评价 (读音停顿情感等方面)(二)分享资料,了解创作背景。

(教师板书:仕途失意)颔联:雄鸡唱晓,茅草店外残月当空,布满寒霜的板桥上,早有行人的足迹。

颈联:槲树叶纷纷凋落,铺满山路;枳花开放,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尾联:于是,我想到昨夜梦回杜陵的故乡景色:凫和雁正在明镜的池塘里嬉戏。

《商山早行》教案设计

《商山早行》教案设计

《商山早行》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商山早行》。

(2)理解诗中的词语和句式,翻译诗句。

(3)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了解古代诗歌的基本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

(2)学会欣赏古代诗歌,提高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2)培养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诗句的理解和翻译。

(3)诗歌结构和韵律的分析。

2. 教学难点:(1)诗中某些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诗歌意境和主题的深入体会。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王实甫及其作品《商山早行》。

(2)引导学生关注诗的题目,激发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好奇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通过注释和工具书,自行解决诗中遇到的生词和难点。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的意境和主题。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总结。

4. 诗歌解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的结构和韵律特点。

(2)教师讲解诗中某些词语和句式的含义,翻译诗句。

5.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验诗中的意境。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师生交流。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四、作业布置:1. 背诵《商山早行》。

2. 写一篇关于《商山早行》的读后感。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是否有所提高,以及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如何。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详细讲解诗中的修辞手法和韵律特点。

3.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和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山早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借助注释读懂并能初步鉴赏温庭筠的诗歌。

2.鉴赏温庭筠高超的写景状物技巧,弄清《商山早行》的“言外之意”。

3.了解羁旅类诗歌的常见意象和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鉴赏温庭筠高超的写景状物技巧。

三、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本诗的“目前之景”和“言外之意”
四、教学方法:诵读与鉴赏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作者简介
温庭筠:本名岐,字飞卿
每入试,押官韵,凡八叉手而八韵成,有“温八叉”之称。

温庭筠幼时随家客游江淮,后定居于今陕西户县郊野,靠近杜陵,所以他曾自称杜陵游客。

晚唐时期第一个致力于写词的人,其词辞藻华丽,浓艳精致,被称为“花间派鼻祖”。

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
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
三、知人论世
纵观温庭筠的一生,他是在落寞和漂泊中渡过的。

他自幼聪敏,才思过人。

然而他性格放浪不羁,恃才傲物,得罪权贵,屡试不第,仕途上备受压制,生活坎坷。

晚年的温庭筠景况极其凄凉,他穷困潦倒,身名狼籍,落魄江湖,甚至因醉卧街头而遭夜巡兵毒打。

最终,温庭筠贫病交加,客死他乡。

四、写作背景
这首五言律诗,是温庭筠在唐宣宗大中末年离开长安赴襄阳的途中,经过商山时所写的。

当时的温庭筠已经48岁,饱尝了人世的颠沛流离之苦。

五、抓住意象,析“异乡景”
1、诗中的哪些句子描绘了“异乡”的景色?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2、诗歌是怎样扣“早”的?
答:(1)直接表现:晨起动征铎
(清晨起床,车马铃声叮叮当当,旅客套马、驾车活动已暗含其中。


(2)间接表现:
鸡声茅店月(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雄鸡报晓,残月未落)
人迹板桥霜(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枳花明驿墙(明反衬天暗,说明“早”)
3、赏析“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此联选取了哪些意象表现景色,抒发了什么感情?
借景
凄凉清冷,寂寞悲伤
用现代汉语把六个意象扩写成一段话。

示例:诗人一边思念着故乡和亲人,一边往前走。

路上,雄鸡在不住地高声啼叫,仰望天空,寒星闪烁,月亮依然高挂天中,环顾四周,早春的旷野和荒凉的山岭以及三三两两的农舍村店,全都洒满了银色的月光。

再往前走了一程,道路要走过一道小涧壑,这涧壑上面搭了一座简易的木板桥,板桥上面铺满了一层浓浓的白霜,浓霜经人行走踩踏以后,已经留下了许多杂乱而又清晰的足迹。

看到这情景,诗人不得暗发感叹:唉,前面的那些旅客比我还要辛苦,他们走得更早啊!真是“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六、展开想象,品“故乡情”
1、诗中的哪一句描绘了“故乡”的景色?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虚实相生
以乐景衬哀情
七、挖掘字词,悟“心中情”
1、作者借“异乡景”“故乡景”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来概括。

——“悲”:奠定全诗感情基调,点明诗歌主旨。

(诗眼)
2、首联“悲”换成“思”好不好?为什么?
答:(1)因思乡念亲而悲,但“悲”字分量很重,意蕴深沉,它所表现的情感远远超越了“思”,更为深沉,更为厚重,更为浓烈。

(2)悲旅途不便,山险路陡
(3)悲仕途多舛
(4)悲前途未卜
总结
这首诗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典型意象,运用意象叠加、借景抒情、虚实相生、反衬等手法,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

八、学以致用,迁移拓展
1、回忆初中阶段的羁旅诗
《宿建德江》《送友人》
《春夜洛城闻笛》《次北固山下》
《枫桥夜泊》《夜雨寄北》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羁旅诗中使用频率比较高的意象有:
①“望月怀远”②“鸿雁传书”③“折柳送别”④“杜鹃啼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