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角中毒素中毒机理的研究

合集下载

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

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

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1. 引言1.1 研究背景豆角,又称为豆荚、刀豆等,是一种常见的蔬菜。

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们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豆角中含有一种名为荚胡豆素的毒素,如果未经煮沸处理而直接食用,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

据统计,每年都有大量的食物中毒病例与豆角有关。

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

这些病例的血象表现包括血小板减少、白细胞计数异常等。

为了进一步探究豆角食物中毒对人体的影响,本研究将对这29例病例进行系统研究,并分析其血象变化的特点和机制。

通过对这些病例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揭示豆角食物中毒对人体造成的潜在危害,为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这也有助于引起公众对食物安全的重视,避免因食用未经适当处理的豆角而导致健康问题的发生。

通过本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更多有益信息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探讨豆角食物中毒的病理生理机制,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

豆角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疾病,由于豆角中含有毒素,食用后可能导致血象异常。

通过对这些病例的研究,我们希望揭示豆角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医生提供识别和处理这类病例的参考依据。

深入探讨豆角中毒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助于开发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减少豆角中毒对人群健康造成的危害。

本研究旨在从实验数据和病例分析中得出结论,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临床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为人们的健康保障做出贡献。

2. 正文2.1 实验设计实验设计是关于对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进行研究的重要部分。

我们选取了29名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均为食用了受污染豆角后出现血象变化的病例。

实验设计包括了对患者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和病史回顾,以及对其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

在实验设计中,我们严格按照标准程序进行了血液样本的采集、储存和分析,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一起由豆角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一起由豆角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一起由豆角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分析【摘要】目的分析豆角引起的食物中毒的特点,为科学预防豆角中毒提供依据。

方法对一起典型的豆角引起的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卫生学、实验室检查等相关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25名就餐者均发病,患者中毒症状相似,病人呕吐物三份、剩余豆角炒肉皂素定性实验为阳性。

结论按照《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确认此次为一起误食未经彻底加热的豆角引起的食物中毒。

【关键词】豆角食物中毒调查2010年7月10日,庄河市某服装厂25名工人因食用加热不彻底豆角发生食物中毒。

根据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病人共同进餐史、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确定为因豆角未彻底加热烧熟引起的食物中毒,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1.1 发病经过2010年7月10日17时30分,庄河市疾控中心接到庄河市中心医院报称, 庄河市某服装厂有二十几人因恶心、呕吐等到医院治疗,庄河市疾控中心立即到医院和该服装厂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经查该服装厂共有工人 27 人, 7月10日中午12时30分开餐,在该厂食堂就餐的 25人(其中男7人,女18人) 15时20分开始相继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此餐只有米饭、豆角炒肉、西红柿鸡蛋汤。

因2名工人送货在外就餐者未发病。

采集患者呕吐物五份。

1.2 年龄和性别分布就餐25人全部发病,年龄最大65 岁,最小19 岁,无年龄特征;男性7人,女性 18 人,无性别差异。

1.3 发病时间分布被调查的患者中最早发病患者7月10日15时20分开始发病,最短潜伏期2.7小时,最后发病患者7月10日16时50分,潜伏期4.2小时。

1.4 临床表现发病25人临床症状相似,发病患者以恶心、呕吐为主,部分有头晕、腹痛、腹泻等,腹泻最多者 7-8 次。

2 现场卫生学检查经查该服装厂食堂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炊事员有健康证,操作间四壁为白砂灰墙,只有一个水池,煤灶且室内掏灰。

经询问厨师证实,在加工豆角时加热确实不充分。

豆角中毒

豆角中毒

一.芸豆中毒芸豆,又称芸扁豆、四季豆、刀豆、菜豆、棍豆、梅豆角等,中毒多因进食炒、煮不透的芸豆所致,传统认为多发生于秋季。

【毒性概述】进食芸豆引起中毒的毒素物质仍不十分明确,因而中毒机理尚不清楚。

以前笼统地将芸豆中的有毒物质称为豆素。

后来有人认为,中毒与皂甙的溶血作用有关。

近年来认为有毒成分可能是红细胞凝集素的凝血作用。

也有人认为皂甙和红细胞凝集素在芸豆中毒中共同发挥作用,并且认为两者在鲜芸豆中存在的部位有所不同,前者存于豆荚表皮,后者存于豆中。

芸豆中的有毒物质易溶于水中且不耐高温,熟透无毒。

因芸豆的品种和成熟程度不同,有的以豆荚为主,有的以豆为主,无论是皂甙还是红细胞凝集素,这两种物质均可使人中毒。

皂甙是一类极为复杂的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其水溶液经振摇后,具有持久性泡沫,所以称为皂甙。

皂甙对消化道有强烈刺激性,可引起出血性炎症,并对红细胞有溶解作用,加热100℃,经30分钟以上,可破坏毒性;豆粒中含血细胞凝集素,具有血细胞凝集作用。

菜豆放置过久,尚可产生大量亚硝酸盐,引起变性血红蛋白症。

芸豆小鼠灌胃急性半数致死量约19克/公斤。

【中毒原因】芸豆是人们四季普遍食用的蔬菜,其中毒一年四季都有发生,但在下霜前后多发。

大量的事实表明,芸豆的中毒主要与烹调制做方法不当有关。

如吃芸豆包子、饺子、馅饼、急火炒芸豆及各种凉拌芸豆等,都容易引起中毒,而吃熟透的焖芸豆从未发生过中毒。

这是因为生芸豆所含的毒性物质可被持续高温破坏,加热不充分而毒素未被破坏,食入后就可引起中毒。

所有引起中毒的芸豆均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菜豆颜色尚未全变,嚼之生硬豆腥味浓”。

【诊断要点】(一)有进食未炒熟菜豆的历史。

(二)临床表现:1.潜伏期短、发病快,可在进食后数分钟发病,多数为2~4小时。

病程短,多在1~3天内恢复。

少数重症可发生溶血性贫血。

2.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上腹部不适或胃部烧灼感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多为水样便,重者可呕血)。

豆角中毒千万别喝蜂蜜水,了解中毒的原因是关键

豆角中毒千万别喝蜂蜜水,了解中毒的原因是关键

豆角中毒千万别喝蜂蜜水,了解中毒的原因是关键关于《豆角中毒千万别喝蜂蜜水,了解中毒的原因是关键》,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日常生活之中坚信大伙儿都是有吃过长豆角,也都了解豆角的种类许多,全国各地的叫法不一样,长豆角有的粗,有的细,是夏季较为普遍的一种蔬菜水果,因为长豆角在没熟以前会代谢出一种内毒素,令人吃完之后会造成胃肠中毒了,因此长豆角不能吃得过多,不然会造成欠佳影响,一般在吃长豆角的情况下要留意,长豆角是非常容易中毒了的,一旦中毒了务必要救援,平常在烹制长豆角的情况下,要留意不能吃不太熟的,要烹制的软烂一些,吃长豆角前务必要自来水焯好。

豆角中毒应当怎样开展立即的抢救呢?中毒了成份和原理一般觉得与豆角中毒相关的毒成份是长豆角所含的皂贰和血细胞植物凝集素,具备凝血功能功效。

中毒了原因及防止关键是由于烹饪时未烂熟,吃完造成中毒了。

似水焯后做凉拌菜、炒食,无法完全毁坏其所含毒成份,一般炖肉食者非常少产生中毒了。

长豆角宜炖食,炒食不必过度只图脆爽,应充足加温,使之完全烂熟。

食物中毒症状危险期三十分钟至3钟头,年长者达到15钟头。

吃完出現恶心想吐、呕吐、腹痛、腹泻、头昏、头痛,少数人有胸闷气短、发慌、出虚汗、手脚发冷、四肢麻木、畏寒怕冷等,人体体温一般一切正常。

一般现病史短,修复快,预后良好。

中毒了确诊有进餐未烂熟长豆角史,以胃肠炎主导的中毒了主要表现,有标准时可检测长豆角中的血细胞植物凝集素。

豆角中毒的抢救与防止豆角种类许多,全国各地叫法也不一样,如荷兰豆、四季豆、四季豆、刀豆等,是大家爱吃的蔬菜水果。

生豆角带有一种毒蛋白质,叫凝结索,也有的长豆角带有“人参皂甙”,这二种内毒素在高溫中可被溶解毁坏,而若服用半生半熟的长豆角则会造成中毒了。

中毒了时该怎样采取措施的紧急措施呢,下边让我们看来下。

食物中毒症状出現,一般在服用几十分钟后,不超过4钟头。

具体表现为胃肠炎症状,如恶心想吐、呕吐,一天多次乃至十几次。

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

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

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豆角是一种常见的蔬菜,为人们所喜爱。

如果食用不当,豆角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

本文旨在对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进行研究和分析。

事实上,豆角中含有一种叫做荚果胶的毒素,这种毒素在人体内会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

当人们食用过多或处理不当的豆角时,很可能会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

对于这29例的病例患者,我们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血象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发现血象在豆角食物中毒的患者中普遍出现了一些变化。

下面将对这些变化进行详细的分析。

我们发现这些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普遍升高。

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升高可能表明机体正处于一种炎症反应状态。

这是由于豆角中的毒素刺激了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炎症反应的发生。

我们还发现这些患者的红细胞计数普遍降低。

红细胞是人体中携带氧气的主要细胞,其降低可能会导致机体氧供不足。

这是由于豆角中的毒素可能对骨髓造血功能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

除了红细胞计数降低外,这些患者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也普遍降低。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重要成分,其降低可能会导致贫血的发生。

红细胞压积是血液中红细胞的比例,其降低也表明了机体贫血的状态。

除了上述的血象变化外,我们还发现一些患者的白细胞分类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

嗜酸性粒细胞是一种参与过敏反应的细胞,其升高可能表明机体对豆角中毒素的过敏反应。

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主要包括白细胞升高、红细胞计数降低、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降低、血小板计数降低以及白细胞分类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等。

这些变化反映了机体对豆角中毒素的免疫和炎症反应,并提示了机体可能发生贫血和出血倾向。

对于豆角食物中毒的预防和治疗,应引起人们的注意。

由食用豆角引起的的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由食用豆角引起的的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由食用豆角引起的的食物中毒调查分析目的调查分析一起因食用未熟透的豆角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原因,为预防控制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及患者临床症状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

结果对留样、盛放食品、分餐用具、就餐用一次性餐具未检出致病菌、油脂酸价和过氧化值检测均为阴性,但是对13例呕吐物进行定性检验中,有9份样品检出皂素阳性。

结论经流行病学和现场卫生学调查,结合就餐史、临床表现,此次事件是一起因食用未熟透的豆角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标签:皂素;食物中毒;分析2017年9月22日晚17时许,某疾控中心接到通知:7月22日下午到报告时为止,某医院共收治了27名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腹泻、头疼、头晕、胸闷、乏力、四肢麻木等症状的患者,疑似食物中毒。

接到报告后,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派出应急处置机动队。

经调查,就诊人员均为某公司员工,2017年9月22日该公司在大酒店召开会议,中午12时左右在大酒店就餐,主食米饭,副食有瘦肉炖豆角、溜肉段、尖椒土豆片,共计60份。

主副食在一个大的一次性餐盒中分装。

就餐后,下午13:30左右部分员工陆续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头疼、头晕等症状,截止报告为止共有27人来医院就诊。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卫生医学检验结果及临床检查,判定是一起因食用未熟透的豆角引起的食物中毒,经积极治疗患者全部痊愈[1]。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调查对象和方法1.1 调查对象7月22日,某医院收治了27名腹部疼痛、呕吐、腹泻、头疼、头晕、胸闷、乏力、四肢麻木等症状的患者。

1.2 分析方法在酒店厨房冷藏柜中采集一盒留样食品,其中,米饭100 g,瘦肉炖豆角50 g、溜肉段、尖椒土豆片各20 g。

盛餐用具、分餐用具、一次性餐具涂抹采集样品6份;采集呕吐物18份。

进行细菌培养、生化鉴定。

依据《食品卫生检验方法微生物学部分》。

并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

2 结果2.1 流行病学调查情况2.1.1 临床表现27例患者均出现恶心、呕吐、有的出现腹痛、腹泻、头疼、头晕、偶有胸闷、乏力、四肢麻木、贫血等症状;查体,腹胀、肠鸣音亢进;实验室检查,白细胞增高。

常见的9种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

常见的9种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

常见的9种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常见的9种食物中毒及预防措施一、豆浆中毒1、中毒原因:生大豆含有一种有毒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可抑制体内蛋白酶的正常活性,并对胃肠有刺激作用。

2、中毒表现:潜伏期数分钟到1小时,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有的腹泻、头痛,可很快自愈。

3、预防措施:豆浆必须煮开再喝。

二、豆角中毒1、中毒原因:豆角品种很多,豆角引起中毒的原因一般认为是由于豆角中所含的皂素和血球凝集素引起的。

2、中毒表现:潜伏期为数十分钟至五小时。

主要为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以呕吐为主,并伴有头晕、头痛、出冷汗,有的四肢麻木,胃部有烧灼感,预后良好,病程一般为数小时或1-2天。

3、预防措施:"烧熟煮透"。

三、发芽土豆中毒1、中毒原因:土豆中含有一种生物碱,叫龙葵素。

正常土豆中龙葵素的含量较少,为2-10毫克%。

当土豆发芽后皮肉变绿,龙葵素含量增高。

人一次食用0.2~0.4克可发生中毒。

2、中毒表现:一般在进食后十分钟至数小时出现症状,胃部灼痛,舌、咽麻,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中毒者体温升高,头痛,昏迷,出汗,心悸。

儿童常引起抽风、昏迷。

3、预防措施:⑴土豆应贮存在低温、通风、无直射阳光的地方,防止生芽变绿。

⑵生芽过多或皮肉大部分变黑、变绿时不得食用。

⑶发芽很少的土豆,应彻底挖去芽和芽眼周围的肉。

因龙葵素溶于水,可侵入水中泡半小时左右。

四、亚硝酸盐中毒1、中毒原因:亚硝酸盐可使正常的低铁血红蛋白被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送氧气的功能。

因而出现青紫和组织缺氧现象。

2、中毒表现:潜伏期30分钟-3小时,口唇、指甲及全身皮肤青紫,呼吸困难,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有的昏迷,抽搐,终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3、预防措施:⑴不吃腐烂变质蔬菜。

⑵加强宣传、不要误食亚硝酸盐。

五、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1、病原菌:沙门氏菌属是很大的一组细菌,其中最常引起食物中毒的沙门氏菌有鼠伤寒,猪霍乱,肠炎沙门氏菌,付伤寒甲、乙等。

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

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

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豆角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它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等。

豆角也是一种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的食物,特别是在未充分煮熟或保存不当的情况下。

食用未经煮熟的豆角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甚至引起血象变化。

本文将探讨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的情况。

1. 患者基本情况本次研究对象共有29例患者,其中包括男性15例,女性14例,年龄在20岁到60岁之间。

这些患者均因为食用了未经充分煮熟的豆角而出现食物中毒症状,并且进行了相关的血象检测。

2. 主要症状这29例患者在食用未煮熟的豆角后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部分患者还出现了头痛、发热、全身乏力等全身症状。

在到医院就诊后,经过相关治疗和观察,患者的症状逐渐缓解。

3. 血象变化在对这29例患者进行血象检测后发现,他们的血象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具体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等。

这些血象变化与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病情有一定的关联。

4. 诊断与治疗经过临床诊断和相关检查,这29例患者均被诊断为豆角食物中毒。

治疗方面,主要采取了消化道洗胃、补液、抗感染和对症治疗等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了患者的血象变化,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和处理。

5. 结果经过治疗,这29例患者的症状逐渐缓解,血象也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在出院后,这些患者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随访和指导,以预防类似情况的再次发生。

豆角食物中毒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血象变化,包括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淋巴细胞计数减少、血小板计数减少等。

在食用豆角时,一定要确保充分煮熟,避免食物中毒的发生。

在出现相关症状时,也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的血象检测,以便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希望通过本次研究的结果,能够提高大家对豆角食物中毒的认识,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一起豆角未彻底加热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一起豆角未彻底加热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岗、 上 岗前培训 。
4 实 验 室 检 查
采集 中毒现场剩余米饭 、 馒 头、 豆角菜各 1 份, 送 到省疾病预 防控制 中心实验 室进行检验 。经细 菌学常规检 验 , 剩余饭 、 馒头 中未检 出致病
夺 ・ 孛 ・ 夺 ・ 夺 ・ 夺 ・ 夺 ・ 夺 ・ 夺 ・ 夺 ・ 夺 ・

夺 ・ 专 ・ 夺 ・ 夺 ・ 夺 ・ 毒 ・ 争 ・ { ・ 夺 ・ 争 ・ 夺 ・ - 4 > ・ 争・ 夺 ・ - 4 > ・ { ・ - 4 > ・ 夺 ・ 夺 ・ 孛 ・ 夺 ・ 夺 ・ 孛
换 上干净 、 宽松的衣服 , 便于露 出接种部位 ; 口服有些疫苗 ( 如糖 丸) 前3 0 分 钟避免喂奶 , 喂水 , 但也需避免饥 饿状态 ; 尽量避免 宝宝在睡眠状态 中
6 讨 论
6 . 1 豆角 中毒为常见 的食物 中毒
2 临床 表 现 及 治 疗
所 有病例均在就 餐后 1 — 2 . 5 小 时内发病 ,并 出现不 同程度 的恶心 、
呕吐、 腹痛 、 腹泻 、 头晕 、 头疼等症状 。 经县 医院对症治疗 ( 洗 胃、 催吐、 补液 、 抗 菌素等治 疗 ) 后, 所 有病例 均 有好 转 , 至8 月1 4日全部治愈出院 。
的发 生 。
3 现 场 卫 生 学 调 查
经现场检 查该建 筑工地食堂存 在引起食 物 中毒 的隐患 主要 有 : ( 1 ) 该 工地食堂未取得有效卫生许可证 ; ( 2 ) 2 名从业人员均未取得有效健康
6 . 2 加强餐饮业 的监督管理 , 特别是建筑工地食堂等集体 用餐单位 的管 理。 由于集体用餐单位其食用人员 比较集 中, 易引起群体发病 , 其危害较
参考 文献 பைடு நூலகம்

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

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

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1. 引言1.1 研究背景豆角是一种常见的蔬菜,被广泛食用。

然而,豆角中含有一定量的毒素,如果食用不当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

据统计,豆角食物中毒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疾病。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具有特殊的表现,但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匮乏。

血象变化是指血液中各种细胞比例发生改变。

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可能涉及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多个方面的变化,各种细胞的数量和比例的改变可能会反映出机体受到毒素侵害的程度。

因此,对于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这种食物中毒疾病的发生机制,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通过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全面分析该疾病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希望通过本研究的开展,能够为相关医疗机构和科研人员提供参考,促进对豆角食物中毒的认识和防治工作的开展。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液象变化,并从实验室检查的角度分析其具体表现。

通过对29例豆角食物中毒患者进行观察和检测,我们旨在揭示豆角食物中毒对人体造成的影响,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豆角食物中毒是一种常见的食物中毒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但血象变化的规律尚不清楚。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为预防和治疗提供相关依据,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从而提高对豆角食物中毒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和讨论,我们将深入探讨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机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指导和借鉴。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关键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采取了以下研究方法:1. 研究对象选择:我们选择了29例豆角食物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临床观察和实验室检查,以了解血象变化的情况。

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

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

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豆角,是一种常见的绿色蔬菜,质地脆嫩,味道清香,是很多家庭餐桌上的常见食材。

但这种看似无害的蔬菜却可能引起食物中毒,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

近年来,关于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的报道屡见报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现象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我们来了解一下豆角食物中毒的症状。

豆角食物中毒通常表现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严重者还可能出现发热、血尿等症状。

由于豆角中可能残留有农药、化肥等有害物质,如果不洗净或食用过量,就会引起食物中毒。

对于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国内外也有不少报道。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内分泌科李成教授团队曾对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进行了研究。

这29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12例,年龄在22岁至72岁之间。

这些患者在食用豆角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经过详细的临床检查和检验,发现了其血象出现了一些变化。

具体表现为白细胞总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等。

那么,豆角食物中毒是如何导致血象变化的呢?专家认为,豆角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引起了机体的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导致中性粒细胞增多。

有些豆角中可能含有致敏物质,食用后引起过敏反应,进而导致淋巴细胞减少。

这些血象变化不仅反映了机体对有害物质的排斥和应激反应,也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也提醒人们,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选择新鲜的、质量可靠的蔬菜水果,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蔬菜水果,尤其是在农药使用频繁的季节。

对于采用农药、化肥的蔬菜水果,应当充分清洗和烹饪,避免出现食物中毒的情况。

我们也要加强食品安全意识,增强食品安全知识,做到“谨慎选购、科学食用”,从而减少食物中毒的风险。

对于已经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也要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

对于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也需要及时处理,防止病情继续恶化。

吃了不熟的豆角怎么办

吃了不熟的豆角怎么办

吃了不熟的豆角怎么办
吃豆角的时候一定要将豆角炒熟,因为大家都知道吃了不熟的豆角,会产生腹泻的情况,而且有很多人在吃豆角之前为了保证豆角快速熟,都会先加豆角焯一遍,这样就能够有效的,避免豆角里面的毒素产生,豆角里面的毒素又被称作为红细胞凝集素,那么吃了不熟的豆角该怎么办呢?
豆角因地区不同又称为菜豆、芸豆、梅豆角、芸扁豆、弯子、滚子等,是人们普遍食用的蔬菜,常因烹调不当食用后中毒。

(1)中毒成分和机理:一般认为与豆角中毒有关的毒成分是豆角所含的皂贰和红细胞凝集素,具有凝血作用。

(2)中毒原因及预防:主要是因为烹调时未熟透,食后引起中毒。

如水焯后做凉拌菜、炒食,未能彻底破坏其所含毒成分,一般炖食者很少发生中毒。

豆角宜炖食,炒食不要过于贪图脆嫩,应充分加热,使之彻底熟透。

(3)中毒症状:潜伏期半小时至3小时,长者可达15小时。

食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少数人有胸闷、心慌、出冷汗、手脚发冷、四肢麻木、畏寒等,体温一般正常。

一般病程短,恢复快,预后良好。

(4)诊断:有进食未熟透豆角史,以胃肠炎为主的中毒表现,有条件时可检验豆角中的红细胞凝集素。

(5)急救与治疗:通常无须治疗,吐泻之后迅速自愈。

吐、泻
严重者可对症治疗,有凝血现象者,可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肝素等。

【养生食物禁忌】生豆角中毒,怎么处理【精品文档】

【养生食物禁忌】生豆角中毒,怎么处理【精品文档】

生豆角中毒,怎么处理
文章导读
日常生活中,大家都非常的喜欢吃豆角,家家户户都会买豆角来做菜,可是
你知道吗?虽然豆角非常的好吃,但是要是烹饪不熟,生豆角可是会导致人中毒的,为什
么这么说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原理吧。

食用生豆角或未炒熟的豆角容易引起中毒,这是由于生豆角中含有两种对人体有害的
物质:溶血素和毒蛋白。

当人们吃了生豆角后,这两种毒素对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轻者感到腹部不适,重者出现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尤其是儿童。

虽然豆角中的这两种物质对人体有毒,但它有自身的特点和弱点,即不耐高温。

因此,不论家里的父母,还是托儿所的厨师,在给孩子做豆角这道菜时,一定要充分加热煮熟,
或急火加热10分钟以上,以保证豆角熟透,有害物质就会分解变成无毒物质了。

吃生豆角中毒怎么办:
1.中毒成分和机理
一般认为与豆角中毒有关的毒成分是豆角所含的皂贰和红细胞凝集素,具有凝血作用。

2.中毒原因及预防
主要是因为烹调时未熟透,食后引起中毒。

如水焯后做凉拌菜、炒食,未能彻底破坏。

维生素b6的功能主治豆角中毒

维生素b6的功能主治豆角中毒

维生素B6的功能主治豆角中毒一、维生素B6的基本信息•维生素B6,化学名为吡哆醇,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6有三种形式,即吡哆醛、吡哆酮和吡哆胺。

•维生素B6广泛存在于食物中,如肉类、鱼类、谷类、坚果和豆类等。

二、维生素B6的功能维生素B6在人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具有多种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蛋白质代谢•维生素B6参与蛋白质代谢过程中的氨基酸转运和合成。

•维生素B6能够转化芳香族氨基酸,参与血红素的合成。

2. 碳水化合物代谢•维生素B6参与糖原合成、糖原分解和葡萄糖转化为能量的代谢过程。

3. 脂肪代谢•维生素B6促进脂肪酸分解和合成。

4. 神经递质合成•维生素B6参与合成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和血清肌酐。

5. 免疫功能•维生素B6对免疫细胞的功能具有调节作用,维生素B6不足可能导致免疫力下降。

三、维生素B6在豆角中毒中的主治作用豆角中毒是由于食用生豆角,其中含有一种称为谷氨酸苷的毒素,导致中毒的一种食物中毒疾病。

而维生素B6在豆角中毒中具有以下主治作用:1. 解毒豆角中的谷氨酸苷毒素在体内会被维生素B6分解为无毒物质,起到解毒的作用。

2. 保护肝脏维生素B6能够抑制谷氨酸苷对肝脏细胞的损伤,减轻肝脏负担。

3. 促进代谢维生素B6参与豆角中毒后身体的代谢过程,促进毒素的排出和废物的清除。

4. 缓解症状维生素B6对豆角中毒引起的腹痛、呕吐、腹泻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 保护神经系统维生素B6参与合成神经递质的过程,有助于减轻豆角中毒对神经系统的损害。

四、如何摄入足够的维生素B6为了摄入足够的维生素B6,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多吃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维生素B6富含于动物性食物,如猪肝、鸡肉、牛肉等。

•维生素B6也富含于植物性食物,如香蕉、坚果、豆类等。

2. 合理选择烹饪方法•维生素B6对热敏感,煮食时应选择温和的烹饪方法,避免过度加热导致维生素B6的损失。

3. 食用搭配合理的食物•维生素B6的吸收和利用受到其他营养素的影响,适当搭配其他营养素可以提高维生素B6的吸收率。

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

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

29例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
豆角是一种常见的蔬菜,在厨房中经常被用于烹饪各种美食。

虽然豆角的味道鲜美,
但是如果食用不当,可能会引起食物中毒。

豆角中含有大量的草酸,如果直接食用或煮熟
不彻底,就会容易引起消化道反应和高草酸血症。

本文将讨论29例因豆角食物中毒引起的血象变化。

1.病情回顾
本研究病例共包含29例,12男17女,年龄在28-78岁之间。

这些病例均被确诊为豆角中毒。

患者的症状主要包括呕吐、腹泻、恶心、腹痛等表现。

病情的发作时间不一,其
中有些病例在进食后几小时内出现症状,而有些需要两天后才会出现。

2.血象变化
在观察这29例豆角中毒患者的血象变化时,我们注意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2.1白细胞计数
豆角中毒患者的白细胞计数普遍偏低,其中有27例表现为白细胞计数在正常范围下,只有2例患者白细胞计数偏高。

这可能是由于豆角中毒引起的消化道反应和毒素的排泄作用。

患者中性粒细胞计数总体偏低。

其中25例患者中性粒细胞占总白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值,仅有4例患者中性粒细胞占比高于正常范围。

这可能和毒素的排泄和消化道损伤有关。

2.4血小板计数
所有豆角中毒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均偏低,这可能与毒素的副作用和消化道反应有关。

3.结论
在这29例豆角中毒患者中,血象变化普遍表现为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偏低。

这提示豆角中毒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免疫系统和消化系统功能。

因此,应该加强对豆角的处理和烹饪,避免出现类似的食物中毒事件。

一起因食用豆角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一起因食用豆角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

一起因食用豆角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报告隋慧雪1 吴云2 史玉兰1 黄凯1 胡佳1(1白求恩军医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81;2吉林市龙潭区防疫站吉林龙潭 132000)【中图分类号】R59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05-0199-02【关健词】豆角食物中毒2008年10月2日,吉林市某职工食堂发生一起由豆角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现将调查处理情况报告如下:1 事件经过2008年10月2日中午11点30分左右,吉林市某厂职工600 余人在食堂集体就餐,当天下午13点30分左右,有10余名职工陆续出现胃肠不适症状,主要症状有呕吐、腹痛、头疼、头晕,个别人有微热。

于当天下午15时左右陆续到职工医院门诊就医,截止18时左右共有11名职工到医院就医,经临床用药治疗,2小时后缓解痊愈陆续回家休息。

2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经对现场就医的11名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11人均于10 月2日中午在食堂就餐。

2.1首发病例时间 2008年10月2日13时30分。

2.2最短潜伏期 2小时,最长潜伏期4小时。

2.3患者有相同的临床症状腹痛、呕吐、头痛、头晕,1人微热(37.5度)。

2.4患者全部食用了共同食物排骨玉米豆角。

3 食堂现场卫生学调查通过调查,该食堂中午菜谱为米饭、馒头、排骨玉米炖豆角,白菜炒木耳。

米饭馒头均为中午新做的,排骨豆角也都是从农贸市场新购进的,原材料新鲜,饮用水也未发现异常现象。

4 临床表现及治疗所有病例均在饭后2至4小时发病,并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头痛、头晕等症状。

经医院门诊输液治疗后,所有病例于当晚痊愈。

5 实验室检测对食堂剩余食品排骨炖豆角和白菜炒木耳进行采样,做微生物检验,结果未检出致病菌。

6 食物中毒原因分析根据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卫生学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所有患者在食堂进餐后发病,可疑食品单一,仅为排骨豆角和白菜炒木耳。

原料都是新鲜的,米饭也是中午新做的,而且所有病例只有呕吐没有腹泻。

一起食用豆角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一起食用豆角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主旦匡荭』§壶2Q Q8圭2旦整§鲞釜12塑Q!i4£Q££bi塑丛£di£i n£,§£P丝虫垒笪2Q Q8,№!§:奠Q:12一起食用豆角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报告张永哲中图分类号:R155.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194(2008)17.0333-012006年7月12日16时15分,某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接到报告,某厂有7名职工中午在单位食堂就餐后,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主,怀疑是食物中毒。

现在市一院急诊科就诊,接到报告后,市卫生监督所监督员立即赶到市一院对可疑中毒人员进行调查。

1基本情况2006年7月12日l l时30分,某厂职I:约150人陆续到单位食堂就餐,就餐食品有炒肉豆角丝、烧茄子、红焖肉、焖雪龟、木须柿子、蒜茄子、黄瓜拌素鸡、米饭、玉米面粥、馒头。

13时50分出现首发病例(刘某、男、25岁,维修工),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

随后又有9人出现恶心、呕吐、腹胀等,16时左右到市一院就诊。

2流行病学调查2.1就餐人数约150人在单位食堂就餐,食用的食物不等,发病10人,其中3名女性、7名男性,男、女发病无性别差异,发病年龄为25-50岁。

2.2I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8入),腹痛(4人),腹泻(2人),低烧(1人37.8℃、有咳嗽)。

2.3潜伏期最短为2小时20分左右。

2.4可疑食物对在医院就诊的8位患者进行了调查,8人中全部食用了炒肉豆角丝,其中5人只吃主食和炒肉豆角丝。

另外对没有食用炒肉豆角丝的2人进行了调查,没有食用炒肉豆角丝的2人,没有发病。

可疑食物为炒肉豆角丝。

2.5治疗情况333主要为保护胃粘膜、补液、止吐、维生索C、B6和抗生素治疗。

5小时后痊愈出院,愈后良好,无后遗症。

采集病人呕吐物样品l份(约100毫升)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试验室检验。

3现场调查7月12日16时32分,食品卫生监督员对某厂职工食堂进行现场调查,发现该食堂卫生许可证已超期,灶房的一个大盆内有中午剩余的炒肉豆角丝约15斤,部分豆角丝较绿。

食用豆角中毒20例

食用豆角中毒20例

食用豆角中毒20例
薛志兴
【期刊名称】《医学信息》
【年(卷),期】1993(0)4
【摘要】食用豆角中毒的报道已不少见,但仍然不断有食用豆角中毒发生,作者所在西安电力中心医院先后救治20例,现报告如下。

20例均为男性。

年龄20~40岁。

集体食堂就餐。

皆有食用未煮熟透的豆角史。

食后1~3小时出现头昏、头晕、上腹饱胀,恶心呕吐、腹痛,其中12例频繁呕吐、心悸,四肢厥冷及血压下降等。

经输液、维生素C等治愈。

讨论:研究证明豆角中含有一种毒蛋白,是胰蛋白酶抑制物,有的豆角外皮含有溶血素,可破坏红细胞,当气候寒冷时,豆角含有毒物质增加。

豆角煮熟透后毒物分解不会使人中毒。

【总页数】1页(P199-199)
【关键词】食用豆;毒蛋白;胰蛋白酶抑制物;四肢厥冷;中心医院;食堂就餐;有毒物质;溶血素;使人;上腹
【作者】薛志兴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
【相关文献】
1.一起因食用未熟豆角引起的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J], 茹建国;张莹;何华
2.一起食用豆角引起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 [J], 潘希平
3.一起食用扁豆角致某厂工人集体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分析及处置 [J], 周波
4.由食用豆角引起的的食物中毒调查分析 [J], 李淑娟;周柏林
5.食用菜豆角致毒扁豆碱中毒2例病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张伟; 白金萍; 毛雪梅; 王丽霞; 李晓欢; 黄崴; 孟金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豆角中毒素中毒机理的研究!"#1,%&2*,’()3(1.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哈尔滨150030;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1;3.惠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惠州516001)*+:豆角营养丰富,口感好,是我国大众普遍喜食的蔬菜,但其因加工熟制过程不当,引发豆角中毒事件频繁发生,初步研究认为豆角中含有血细胞凝集素、皂苷和蛋白酶抑制剂等毒性物质。

文章对豆角中能够引起中毒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综合阐述,对可能的毒素的毒性及解决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期为科学加工及食用豆角提供理论依据。

-./:豆角;血细胞凝集素;皂苷;蛋白酶抑制剂01234:TS201.6 56789:B 5;<4:1005-9989(2006)08-0280-04Progress on study of toxic substances in common beanYAO Yun-yan1,WANG Jing2*,CAO Wei-qiang3(1.Food ScienceCollege,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2.Instute of quality standard and inspection technology,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Science,Beijing 100081;3.Huizhou Exit-Entry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Huizhou 516001)Abstract:The common bean is rich in nutrition and tastes nice,so it has become a widespread and pleasedvegetable in our country.But it contains some toxic substances such ashaemagglutinin,saponin and proteaseinhibitor.Because adopting inappropriate process when cooking it,there are multifarious occurrence ofpoisoned affairs of common bean.This text elaborates the research of the toxins in the common beansynthetically and in hopes of providing the base of theories of processing and eating the common beanscientifically.Key words:common bean;haemagglutinin;saponin;protease inhibitor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关系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尤其近年来发生多起食物中毒事件,其中豆角中毒事件就是其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1]。

豆角,学名菜豆别名四季豆、芸豆等,英文名Common bean。

为豆科,蝶恋花亚科(Papilionoideae),菜豆族,菜豆属蔓生或矮生性一年生草本植物。

豆角是世界上栽培面积仅次于大豆的食用豆类作物其品种数量繁多,类型丰富。

目前我国各地均有种植,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陕西、山西、湖北、黑龙江、内蒙古、四川、河北等省、自治区。

豆角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及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

但是近些年来在文献报道中出现了很多因摄食生的和烹调不充分的豆角而引起中毒的报道[2]。

其原因倍受人们关注,由于品种繁多,毒性成分不同,至今尚无全面阐述。

一般认为,豆角中主要含有血细胞凝集素和皂苷两种毒素[3],也有报道认为可能存在蛋白酶抑制剂、脂肪氧化酶及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4-6]。

豆角作为膳食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其中毒事件的频繁发生使很多人对其食用的安全性产生了置疑。

因此对豆角中毒素的定性定量分析及其灭活的研究迫在眉睫,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对豆角中毒素的研究现状进行综合阐述。

2!"#$%&血细胞凝集素(Haemagglutinin)目前被认为是豆角中毒的主要因素。

血细胞凝集素又称豆素、植物凝集素,是植物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能够可逆地结合到特异单糖或多糖上的蛋白质,存在于许多植物的种子和营养器官中[7]。

1889年,Stillmark首次发现蓖麻籽中的一种蛋白质能够使红细胞发生凝集作用,随后把这种毒蛋白称为“植物红细胞凝集素”。

随后,科学家发现豆类种子中也普遍存在这种蛋白质。

大多数凝集素的相对分子量为100~150kD,其中多数是含有4个亚基的蛋白质分子,少数仅含有2个亚基。

每个亚基都有一个与糖结合的部位。

这种多价性是其能凝集细胞或使糖蛋白沉淀的原因。

当蛋白分子分解成亚基,凝集细胞作用消失。

研究发现,凝集素的毒性主要表现在它可以和小肠细胞表面的特定部分发生结合作用,此结合可对肠细胞的生理功能产生明显的不良影响,最为严重的是损害胃肠细胞从胃肠道中吸收蛋白质、糖类等营养成分,从而导致营养素缺乏,生长抑制,严重时可引起死亡[8]。

来源于不同种子的凝集素的凝血活性有很大差别。

毒性较大的是从蓖麻籽中分离出来的蓖麻凝集素,小鼠经腹腔注射的LD50为0.05mg/kg体重。

大豆和豆角凝集素的毒性大约是蓖麻凝集素的千分一。

由于凝集素耐消化,在口服摄入时显示毒性作用。

腹腔注射大豆和豆角凝集素的致死量相似。

生大豆粉喂大鼠的毒性要比豆角的毒性小得多。

连续2周用0.5%的豆角凝集素饲喂小鼠可导致其死亡;以1%的含量饲喂小鼠可引起生长迟缓。

但胃管投入500mg/(kg·bw)大豆凝集素却无致死作用[9]。

于敏等对蓖麻凝集素(RCA)、豆角凝集素(PHA)、豌豆凝集素(PSL)、蚕豆凝集素(VFL)、大豆凝集素(SBA)、花生凝集素(PNA)进行了提取,根据血凝现象观察得知SBA和PNA对人血红细胞无凝集作用,另外4种植物凝集素对人血红细胞都有凝集作用,但无血型专一性。

根据凝集效价的大小比较得出它们的凝集活性由强至弱依次RCA>PHA>VFL>PSL[10]。

国外对血细胞凝集素及其毒性的研究较早,在1908年就有人报告豆角含有血细胞凝集素,1955年由杰菲及其同事首次提出豆角含有血细胞凝集素的部分纯化制品的毒性报告[11]。

血细胞凝集素活性和毒性之间的关系甚为复杂,牵涉到很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豆角有几千个不同的品系和栽培品种。

豆角所含的凝集素随着以下几种情况的不同而显示不同的专一性:血细胞的动物种属、人体的血型、血细胞是否经过蛋白水解酶或神经氨酸苷酶的预处理。

对众多不同品种豆角的血细胞凝集活性进行系统的研究表明,含有胰蛋白酶的牛血细胞系统可能是检测豆类是否有毒的最有用工具。

同时在测定种子提取物的血细胞凝集活性时,必须注意血细胞的种类,这样才能正确地作出某一种豆类是否有毒的结论。

血细胞凝集素是一种具有高度特异性糖结合活性蛋白,并且具有罕见的稳定性。

去除豆类中的血细胞凝集素的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湿热处理方法,一般30min可以达到去除目的[12]。

但是凝集素对干热钝化处理有抗性,有人用干热加热18h,大豆仍然可以检出血细胞凝集素活性。

有研究表明,大豆凝集素在100℃、20min或105℃、10min湿热处理的条件下即可完全失活[13]。

豆角凝集素具体的失活条件目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3’(皂苷(saponin)又称皂甙、皂素,是类固醇或三萜类化合物的低聚配聚体的总称,属于糖苷类物质,只存于植物界,因其水溶液能形成持久泡沫而得名。

皂苷大多数为白色无定形粉末,易吸湿,味辛辣,能溶于水、稀乙醇、甲醇,易溶于热醇、热水,不溶于氯仿、乙醚、苯、丙酮等有机溶剂。

皂苷对热稳定,在酸性条件下,遇热易分解,水解下来的皂苷元易溶于氯仿、乙醚、丙酮,而不溶于水[14]。

皂苷类化合物的种类繁多,且具有大量的生理功能或药理功能,包括与癌症相关的活性、刺激或增强免疫、消炎、抗肝中毒、改善心血管活性以及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效果等。

因此目前国内外对皂苷的生物活性或药理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展示出它们在功能性食品或医药品中的应用前景。

但有关它们的毒理学研究仍然不足[15]。

皂苷的毒性主要体现在溶血性及其水解产物皂苷元的毒性。

皂苷元可强烈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局部充血、肿胀、炎症,以致造成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症状。

低浓度的皂苷水溶液即可破坏红血球而产生溶血作用,因此皂苷又称为皂毒素(Sapotoxin)。

这一作用可能是由皂苷与胆甾醇结合生成分子复合物所致,No.8.2006故皂苷类药物一般不能用于静脉注射。

但口服皂苷无溶血作用,可能因其在肠胃中不被吸收或被水解成无溶血作用的次生产物。

皂苷的溶血作用对鱼、蛙等冷血动物毒性较大,目前对茶皂苷的溶血性研究较多[16]。

关于豆角皂苷的毒性与溶血性,在当前研究报道中尚属少见,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皂苷普遍存在于豆类中,但是不同豆类的总皂苷含量相差甚远,甚至在同一种豆类中的含量也相差较大。

这主要有以下2个原因:(1)至今还没有一种较统一的皂苷化合物的分析方法;(2)不同品种或同一种植物的皂苷含量确实存在较大的差异。

据报道,豆角中总皂苷的含量为4.0~21g/kg[15]。

研究表明,水煮是去除该类物质的有效方法[17]。

4!"#$%&’()*+,-4.1!"#$%&蛋白酶抑制剂(Protease inhibitor)是存在于豆科植物中能抑制某些蛋白质水解酶活性的物质,如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胃蛋白酶等[1],以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存在最普遍。

最早发现植物中含有酶抑制剂的人是Read和Hass,报道了大豆粉的水提物能抑制胰蛋白酶液化明胶的能力[11]。

研究表明,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抗营养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2个方面:(1)与小肠液中胰蛋白酶结合生成无活性的复合物,降低胰蛋白酶的活性,导致蛋白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降低;(2)引起动物体内蛋白质内源性消耗。

小鼠和鸡等动物的大量实验证明,动物体内蛋白质的内源性消耗主要是负反馈调节机制的作用造成的。

由于胰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抑制剂结合,肠促胰酶肽分泌增多,因而促使胰腺分泌更多的胰蛋白酶到肠道中。

由于胰蛋白酶中含硫氨基酸特别丰富,故胰蛋白酶大量补偿性分泌,会造成体内含硫氨基酸的内源性丢失,加剧了由于豆类含硫氨基酸短缺而造成的体内氨基酸代谢不平衡,使动物生长受阻,甚至发生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