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鲁迅 优秀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雪鲁迅教案设计范文

雪鲁迅教案设计范文

雪鲁迅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2)能够分析鲁迅的写作手法和思想内涵;(3)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2)学会欣赏文学作品,培养阅读兴趣;(3)学会批判性思维,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鲁迅先生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2)认识社会的黑暗面,增强社会责任感;(3)学会关爱他人,弘扬正能量。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内涵;(2)分析鲁迅的写作手法;(3)概括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2.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生僻词语和典故;(2)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文本。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和作品;(2)激发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引发阅读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鼓励学生查阅资料,解决生僻词语和典故的问题。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鲁迅的写作手法和思想内涵;(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僻词语和典故;(2)分析鲁迅的写作手法和思想内涵;(3)概括文章的主旨和结构。

5. 练习与拓展:(1)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2)推荐相关作品,拓展阅读视野。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回答问题的表现;(2)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2. 作业完成情况:(1)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2)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阅读与写作:(1)评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2)评价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鲁迅作品集;2. 参考资料:相关论文、评论、典故资料;3.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六、教学策略1. 情境创设:通过引入鲁迅生活的时代背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

xx鲁迅的雪教案设计

xx鲁迅的雪教案设计

鲁迅的《雪》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鲁迅及其作品《雪》的背景知识。

激发学生对《雪》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的习惯。

1.2 教学内容:鲁迅的生平和主要作品简介。

《雪》的文学背景和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关注《雪》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鲁迅会选择雪作为题材。

通过图片展示和讨论,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雪》的背景。

1.4 教学活动:展示鲁迅的生平图片和相关资料,让学生对鲁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为什么鲁迅会选择雪作为题材,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关注《雪》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第二章:文本解读2.1 教学目标:理解《雪》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雪》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2 教学内容:详细解读《雪》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分析《雪》中的象征意义,如雪的象征、孩子的象征等。

探讨《雪》的深层含义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2.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文本中的关键细节。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深入理解《雪》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4 教学活动:分配阅读任务,让学生阅读《雪》并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雪》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并分享自己的看法。

教师引导和总结,帮助学生形成对《雪》的整体理解。

第三章:主题探讨3.1 教学目标:探讨《雪》中关于成长、孤独和人性等主题的探讨。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雪》中关于成长、孤独和人性等主题的探讨。

引导学生思考鲁迅通过《雪》传达的深层信息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3.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引导法和批判性思维训练,激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和分析。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促进学生深入探讨《雪》中的主题。

3.4 教学活动:分配主题探讨任务,让学生思考《雪》中关于成长、孤独和人性等主题的探讨。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主题的思考和分析,并进行小组内的交流和讨论。

xx鲁迅的雪优秀教案设计

xx鲁迅的雪优秀教案设计

鲁迅的《雪》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雪》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 分析鲁迅先生的文学风格和写作特点。

3.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1. 课文《雪》的阅读与理解。

2. 鲁迅先生的生平介绍及其文学作品概述。

3. 文学鉴赏与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鲁迅先生的文学风格。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感悟。

3. 案例分析法:选取相关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2.2 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其文学作品。

2. 阅读课文《雪》:让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课文内容。

3. 分析与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主题思想及鲁迅先生的写作特点。

4. 案例分析:选取相关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

5.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第三章:教学评价与反思3.1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作业完成质量,巩固学习成果。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培养合作能力。

3.2 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需求。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反思教学评价:完善评价体系,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第四章:教学资源与拓展4.1 教学资源1. 课文《雪》原文。

2. 鲁迅先生其他文学作品。

3. 相关评论文章和学术著作。

4.2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鲁迅纪念馆,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开展文学创作活动,让学生尝试仿写鲁迅先生的作品。

3. 邀请文学家或专家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理解。

第五章:教学计划与安排5.1 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按照章节顺序逐步推进,保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

鲁迅《雪》教案设计

鲁迅《雪》教案设计

鲁迅《雪》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一、教学目标:1. 理解《雪》的背景和主题,感受鲁迅先生的文学魅力。

2. 分析《雪》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

二、教学内容:1. 鲁迅先生的生平简介和作品特点。

2. 《雪》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3. 《雪》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鲁迅先生的生平简介和作品特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雪》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3.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雪》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

四、教学步骤:1. 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简介,引导学生了解他的文学地位。

2. 讲解《雪》的故事背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

3. 分析《雪》的主要情节,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

4. 分析《雪》中的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讨论《雪》中的语言特色,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文,检验学生对《雪》的领悟和运用能力。

3. 期末考试:设置相关题目,检验学生对《雪》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故事背景及主要情节分析一、教学目标:1. 了解《雪》的故事背景,感受作品的历史氛围。

2. 分析《雪》的主要情节,理解作品的主题。

二、教学内容:1. 《雪》的故事背景。

2. 《雪》的主要情节。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雪》的故事背景。

2.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雪》的主要情节。

四、教学步骤:1. 讲解《雪》的故事背景,让学生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

2. 分析《雪》的主要情节,引导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文,检验学生对《雪》的领悟和运用能力。

六章:修辞手法分析一、教学目标:1. 识别并分析《雪》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2. 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对文学作品表达效果的影响。

2015八年级鲁迅的《雪》优秀教案(三篇)

2015八年级鲁迅的《雪》优秀教案(三篇)

2015八年级鲁迅的《雪》优秀教案(三篇)这是鲁迅1925年写的一篇散文诗,文中有对江南雪的美好的喜爱、向往、惋惜;更有朔方雪的独立、张扬个性的崇敬、赞美。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洁白精灵寒中飞,雨落横山漫天扬。

”大家猜一猜,这指的是哪一种自然现象?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颇富诗情的《雪》,去欣赏美景,更有他那博大的胸襟。

《雪》【1】知识目标 1、理解、积累“博识、美艳、消释、升腾”等词语。

2、把握课文的语境和作者的思路。

能力目标 1、反复诵读,领会本文内涵丰富、清新优美的语言。

2、感悟文章内容,品析文中的两幅雪景图,理解作者的情感逻辑情感目标体察作者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培养初步的自然观上和艺术欣赏能力。

教学重点诵读,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品析两幅雪景图。

教学难点体会文章的深邃寓意。

教学方法诵读法探究引申法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板书课题,作者)二、诵读,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听读,初步感知文意。

要求:疏解字词,体会语气。

磬(qìng)口脂粉(lián) 朔(shuò)方2、介绍作者及其作品(充分利用学生资源)明确:①作者: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②作品: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3、学生自由诵读,整体感知课文描绘的江南雪景和朔方飞雪的鲜明景致。

4、思考:(1)文中描写了几幅雪景?明确: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2)划分段落明确:全文可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3段),描写江南的雪与雪野,抒发渴望美好生活的感情。

第二部分(4~6段),描写朔方的雪,表现了对冷酷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三、具体研习两幅雪景(一)、江南的雪1、问:作者是如何描写江南雪景的?明确:景、人两方面进行描写的。

2、修辞明确:两个比喻句: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虚实结合)3、写景:山茶、腊梅、梅花、杂草、冬花、蜜蜂4、写人:小孩塑雪罗汉5、纠错明确:腊梅蝴蝶葫芦6、归纳江南的雪的特点:滋润美艳、春意盎然(二)、北方的雪1、修辞明确:两个比喻句:如粉、如沙: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鲁迅《雪》教案设计

鲁迅《雪》教案设计

鲁迅《雪》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雪》的内容;(2)能够分析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和技巧;(3)能够领会鲁迅先生通过《雪》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雪》的内涵;(2)学会欣赏鲁迅先生的文学才华,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学会关注社会现象,勇于批判和反思。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雪》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分析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和技巧;(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精神。

2. 教学难点:(1)领悟鲁迅先生通过《雪》所表达的深刻思想;(2)引导学生运用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实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地位;(2)概述《雪》的背景和创作动机;(3)激发学生对《雪》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雪》,理解课文内容;(2)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3)引导学生关注《雪》中的意象和象征手法。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雪》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总结学生们的分析成果。

4. 欣赏与实践:(1)让学生欣赏鲁迅先生的文学才华,体会《雪》的美感;(2)指导学生运用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进行创作实践;(3)选取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四、课后作业:1. 背诵《雪》全文;3.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创作一篇类似《雪》的短篇小说。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情况进行调整教学策略,以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精神。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合作探讨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雪》(鲁迅)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雪》(鲁迅)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

《雪》(鲁迅)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共3篇《雪》(鲁迅)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雪》(鲁迅)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教材分析本文《雪》是鲁迅先生的作品之一,属于小说体裁,以实现真理、揭露丑恶、批判社会为主要目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酷,表现了人们在无法改变社会现状的情况下,对于自己的生命和命运的承受和反抗。

学生通过阅读本文,能够加深对封建社会以及人物的理解,并探究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情况,掌握小说的基本知识和技巧,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形象和主题。

2.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能够提取文本信息,提炼并分析小说中的核心观点,能够理性思辨和评价文章的价值和意义。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和阅读小说,引导学生正视人生、珍视生命,培养学生的感性经验和理性思维,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人文精神。

三、教学策略1.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通过先导阅读、问答、情景演绎等方式,让学生进入小说的情境,感受文本的深刻性和感染力,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热情。

2.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问答、小组讨论、案例剖析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小说背后的意义和价值,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通过教师讲解、班级展示、文本解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让学生了解文学创作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理解小说的文学价值和实际意义。

四、教学活动1. 导入环节:先播放一段有关鲁迅先生的PPT,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文学成就,让学生对于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有个初步了解。

2. 阅读环节:学生阅读《雪》全文,理解小说中的情节、人物形象和主题,思考小说告诉我们什么,了解小说的文学价值和实际意义。

3. 分组讨论:小组之间共同探讨本小说涉及的主要问题和疑点,通过案例分析,运用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从而加深理解和理性思考。

鲁迅雪教学设计(共9篇)

鲁迅雪教学设计(共9篇)

篇一:雪鲁迅优秀教学设计《雪》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巧(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掌握其音、形、义。

(2)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内容,感受本文语言的清新美与含蕴美。

(2)在比较中,体味两幅雪景的不同,探究在不同雪景的描绘中寄寓作者的精神追求。

(3)理解本文几个含蕴深刻的语句,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和感悟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玩强斗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诵读全文,比较两幅雪景的不同特点来体味蕴含其中的情感。

难点:理解本文精练、优美、内蕴丰厚的语言。

教学时数:二课时课前预习:1.通读课文。

2.搜集回顾鲁迅先生生平。

3.结合课文,借助工具书完成下列词语。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①磬口()②塑罗汉()③脂粉奁()④灼灼()⑤朔方()⑥凛冽()2.解释下列词语:①博识②美艳③灼灼④蓬勃⑤凛冽⑥天宇⑦精魂⑧升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提示学生背诵有关“雪”的古诗词名句(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孤舟蓑苙翁,独钓寒江雪”),教师简评入课:“雪”,洁白的自然之物,是纯洁与刚毅的象征,因而,它也成了古今中外名人竞相吟咏的对象。

今天我们来欣赏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

二、正课(一)文学常识了解学生根据课前预习简介鲁迅及其作品。

教师适当补充。

(二)文体知识简介散文诗(借助多媒体字幕)散文诗就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它在抒情手法上相当随和地接近散文,不分行,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宽广的抒情层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逻辑思维等,但它又毕竟是诗(只是一种形式特别的诗),较为短小,具有诗的文笔等。

(三)初读感知1.听读。

听诗朗诵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而听美好的散文诗更能让人陶醉。

请同学们闭上眼用心听读课文一遍,边听边展现画面,同时感受散文诗这种文体独具特点(放朗读录音,或教师配乐朗读一遍)。

xx鲁迅的雪教案设计

xx鲁迅的雪教案设计

鲁迅的《雪》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鲁迅及其作品《雪》的历史背景。

激发学生对《雪》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鲁迅生平简介。

《雪》的发表背景及文学价值。

1.3 教学活动:教师简要介绍鲁迅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学生阅读《雪》原文,理解文章大意。

第二章:作品分析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雪》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分析和批判性思考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雪》的主题思想。

《雪》的艺术特色,如象征手法、语言表达等。

2.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雪》的主题思想,探讨作品中的社会意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雪》艺术特色的观察和感悟。

第三章:文本解读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雪》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和文学鉴赏力。

3.2 教学内容:《雪》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

鲁迅通过情节和人物塑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3 教学活动:教师带领学生细致阅读《雪》中的关键段落,解读情节和人物形象。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文中的对话,深入理解人物性格和情感。

第四章:文学鉴赏4.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鲁迅作品的文学鉴赏能力。

引导学生欣赏鲁迅的文学才华,培养他们的文学审美观。

4.2 教学内容:鲁迅的文学风格和语言特点。

《雪》中的精彩词句和文学表达。

4.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雪》中的精彩词句和文学表达。

学生进行文学鉴赏练习,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分析和解读。

第五章:拓展讨论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鲁迅作品进行深入思考和讨论的能力。

引导学生从《雪》中汲取启示,思考现实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5.2 教学内容:《雪》对现实生活的启示和关联。

学生对《雪》的个人感悟和思考。

5.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从《雪》中提取启示,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类似问题。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进行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第六章:比较研究6.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学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的能力。

xx鲁迅的雪教案设计

xx鲁迅的雪教案设计

鲁迅的《雪》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鲁迅及其作品《雪》的历史背景,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雪》的艺术特色,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1.2 教学内容1.2.1 鲁迅生平简介1.2.2 《雪》的背景介绍1.2.3 《雪》的主题分析1.2.4 《雪》的艺术特色分析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雪》的背景知识2.1.2 《雪》的主题内涵2.1.3 《雪》的艺术特色2.2 教学难点2.2.1 鲁迅作品中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2.2.2 鲁迅作品中对人性的细腻描绘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讲授法:讲解鲁迅生平、作品背景及主题分析。

3.1.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雪》的理解和感悟。

3.1.3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雪》的艺术特色,提高审美能力。

3.2 教学手段3.2.1 多媒体课件:展示鲁迅生平图片、作品片段等。

3.2.2 互联网资源:查找相关论文、评论,丰富教学内容。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4.1.1 简要介绍鲁迅生平,激发学生对鲁迅的兴趣。

4.1.2 引入《雪》的背景知识,引发学生对作品的好奇心。

4.2 讲授内容4.2.1 讲解鲁迅生平及作品背景。

4.2.2 分析《雪》的主题内涵。

4.2.3 探讨《雪》的艺术特色。

4.3 课堂讨论4.3.1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雪》的理解和感悟。

4.3.2 选取优秀讨论成果进行分享,丰富课堂内容。

4.4 欣赏与实践4.4.1 组织学生欣赏《雪》的艺术特色。

4.4.2 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自己的文学作品,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第五章:课后作业与评价5.1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雪》的思考题,让学生深入思考作品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鲁迅雪教案

鲁迅雪教案

鲁迅雪教案【篇一:《雪》(鲁迅)教学设计详案】《雪》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感受本文语言的特点。

2.结合背景和相关材料,理解作者笔下江南雪和朔方雪的不同特点及作者寄寓的情感。

神富有表现力的语句,领会朔方雪的象征意义。

4、指导朗读,读中悟情。

【教学重点】诵读全文,比较两幅雪景的不同特点来体味蕴含其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精练、优美、内蕴丰厚的语言。

【教学过程】这是一个雪的世界,漫天飞舞的大雪是冬天的精灵。

给人以美的享受,视觉的震撼。

1925年的那一场雪,连带勾起鲁迅先生的情思,今天,就让我们在先生情思凝结的美文中,一起去赏《雪》景,悟《雪》情。

2、作者及作品简介。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简介鲁迅及其作品。

教师适当补充。

一、整体感知,读中寻雪。

请学生放声自由读课文,并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思考: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地方的雪?分别在文中哪些段落中体现出来。

二、研读课文,踏雪品文。

1、研读“江南的雪”。

快速浏览文章,用笔勾画出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

思考:江南的雪有哪些特点?请同学们结合文中具体语句来分析其特点。

用“从_________中,我读出了江南的雪的______________(特点)”的句式来说说你的理解。

同学们可以用文中的词、短语、句子,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2、师: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江南雪的滋润美艳的特点呢?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腊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这里的“血红”、“白中隐青”、“深黄”、“冷绿”写出了江南雪的美艳。

这里用了一系列表示颜色的词语,描绘了一幅五彩缤纷的冬花雪野图,映衬出了江南雪的滋润美艳的特点。

3、江南的雪像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青春”给我们怎样的感觉?充满朝气与活力。

富有生命力,蓬勃向上。

“处子的皮肤”有什么特点?光滑的,白皙的。

有活力的、健康的。

xx鲁迅的雪教案设计

xx鲁迅的雪教案设计

鲁迅的《雪》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鲁迅及其作品《雪》的背景和文学地位。

分析《雪》中的主题思想和文学特色。

提高学生对现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雪》的内容和意义。

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文学作品,培养批判性思维。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鲁迅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细腻描绘。

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鲁迅的《雪》2.2 教学重点:《雪》中的主题思想和文学特色。

鲁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手法。

2.3 教学难点:《雪》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鲁迅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探讨。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介绍鲁迅及其作品《雪》的背景和文学地位。

激发学生对《雪》的兴趣,引导进入学习状态。

3.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雪》,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解答疑问。

3.3 内容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雪》中的主题思想和文学特色。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4 写作技巧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鲁迅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手法。

学生练习模仿鲁迅的写作风格,进行小练笔。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反思不足之处。

4.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深入学习:学生可以选择鲁迅的其他作品进行深入学习,了解其文学风格和思想内涵。

5.2 写作练习:学生可以尝试写作一篇以“雪”为主题的短文,锻炼写作能力。

5.3 文化交流:学生可以参与文学社团或阅读俱乐部,与他人分享阅读体验,进行文化交流。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教师准备:阅读鲁迅的《雪》及相关评论、解读文章,提高自身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准备教学课件和辅助材料,如鲁迅的其他作品、相关历史背景资料等。

《雪》教学设计(精选6篇)

《雪》教学设计(精选6篇)

《雪》教学设计(精选6篇)《雪》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这是鲁迅1925年写的一篇散文诗,文中有对江南雪的美好的喜爱、向往、惋惜;更有朔方雪的独立、张扬个性的崇敬、赞美。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感受两幅画面,从中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积累本课生字词。

(2)理清作者思路,把握__内容。

(3)深入体会__深邃、鲜明的主旨。

2、能力目标(1)体味词语色彩鲜明,饱含情感的特点。

(2)从景物描绘中体悟作者的情感。

(3)分析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

3、情感目标。

体味作者独立张扬的个性,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

教学重点1、作者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深邃、鲜明的情感。

2、衬托、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教学方法1、诵读、导读法。

2、点评、议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1、导语,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洁白精灵寒中飞,雨落横山漫天扬”迷语。

2、学生总结写雪古诗词。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磬口忙碌脂粉奁灼灼嘻笑褪尽朔方凛冽(明确:磬口(qìng) 忙碌(lù) 脂粉奁(iián) 灼灼(zhuó)嘻笑(xī) 褪尽(tuì) 朔方(shuò) 凛冽(lǐnliè) )2、学生简介作者。

3、范读。

4、速读课文,课文描绘了哪两幅画面。

(南方的雪、朔方的雪)三、自由朗读勾画自己不明白和喜欢的句子,并简单点评。

1、勾画点评。

2、指导朗读。

3、解疑。

四、欣赏两幅画面。

(一)、指出江南、朔方的雪的特点。

你喜欢哪里的雪?说出原因。

(江南的雪,滋润美艳。

朔方的雪,如粉、如沙。

)(二)、作者是如何来描绘的?作者喜欢哪里的雪?他在雪描绘中寄寓了怎样的情感?(可以安排讨论)1、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

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

鲁迅雪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鲁迅雪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鲁迅雪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鲁迅雪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鲁迅雪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鲁迅雪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能有感情的朗诵散文诗。

通过诵读感知内容,感受本文语言的清新美和含蕴美。

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重点】诵读全文,通过诵读感知内容,感受本文语言的清新美和含蕴美。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冬日里那纷飞的雪花,飘飘洒洒,无边的天宇,凛冽的北风,满眼银装素裹,让人情思飞动,浮想联翩。

正是这凝聚着春雾夏雨秋露的情愫的落雪,让鲁迅先生诗意顿生,一篇明朗的题为“雪”的优美散文诗诞生了。

让我们一起走进《雪》去欣赏美景,欣赏那博大的胸襟和坚强的斗志。

二、预习抽测教师放录音范读,要求学生听了朗读之后,完成练习。

学生听朗读,完成练习。

三、内容感知学生跟读范读。

学生小组讨论题目,黑板展示答案。

四、仿写句子教师出示句子。

学生进行仿写,口头展示。

第二课时一、温故抽测教师出示抽测题目。

学生完成并批改。

二、研读探究教师出示题目。

小组讨论,黑板展示。

教师总结归纳,阐释象征手法及其运用。

三、拓展延伸教师出示问题,出示鲁迅作品,启发学生思考:雪有没有其他的象征意义。

学生揣摩,自由发言。

四、小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于文章的解读,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开拓思维,将来能拥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鲁迅雪教学设计2创意说明:《雪》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本文通过对中国南北方不同雪景的'描写,表现了张扬个性和勇于斗争的主题。

用借景抒情的手法更达到了非凡的表达效果。

学生主要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体会本文的思想内涵。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每位同学都见过雪景,都曾被它的纯洁所陶醉,也因它的漫天洁白、天地一色的气势所震撼。

鲁迅《雪》教案设计

鲁迅《雪》教案设计

鲁迅《雪》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雪》的内容;(2)分析并掌握鲁迅先生独特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3)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齐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形式,感悟作品的意境;(2)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3)学会欣赏文学作品,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热爱文学的热情;(2)感受鲁迅先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精神,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熟读并背诵《雪》;(2)分析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3)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及其文学地位。

2. 教学难点:(1)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的解读;(2)鲁迅先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精神。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鲁迅先生及其文学地位;(2)激发学生对《雪》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雪》,感受作品的意境;(2)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3)学生思考并回答:作品中的“雪”有什么象征意义?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作品中的象征意义;(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3)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讲解:(1)讲解鲁迅先生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2)解析作品中的深层含义和社会批判精神;(3)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

5. 课堂练习:(1)学生进行朗读练习,提高朗读水平;(2)学生进行作文练习,模仿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学生对《雪》的背诵和理解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雪》;2. 写一篇关于《雪》的读后感,不少于300字;3. 深入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雪》的熟读和背诵情况;2. 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程度;3. 学生对鲁迅先生写作手法的掌握和运用情况;4. 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雪鲁迅教案设计范文

雪鲁迅教案设计范文

雪鲁迅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鲁迅及其作品《雪》的创作背景,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析等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鲁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关注,培养热爱祖国语言、尊敬文学家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1. 理解《雪》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分析鲁迅运用象征、讽刺等手法揭示社会现实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1. 领会鲁迅作品中的深刻思想。

2. 学会欣赏鲁迅先生的语言艺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鲁迅及其作品《雪》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勾画出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和情节。

3. 合作探究:分组讨论,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分享交流: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师生共同点评、总结。

5.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谈谈对作品主题的认识和体会。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鲁迅作品的价值意义。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 推荐一位你喜欢的文学家,简要介绍其生平及其代表作品。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 学生能够分析鲁迅运用象征、讽刺等手法揭示社会现实的能力。

3. 学生能够在讨论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

七、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出问题,并通过讨论找到答案。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鲁迅作品中的具体情节和人物形象,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

八、教学准备:1. 准备鲁迅的生平介绍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2. 准备相关的研究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参考和引用。

九、教学内容:1. 鲁迅的生平介绍:了解鲁迅的生长背景,文学成就和社会影响。

2. 作品《雪》的分析:分析作品的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主题思想的揭示。

十、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驱动,引导学生思考鲁迅作品的意义和价值。

鲁迅《雪》课文教案

鲁迅《雪》课文教案

鲁迅《雪》课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雪》课文;(2)分析并掌握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3)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文学地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欣赏鲁迅先生的散文作品,提高文学素养;(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鲁迅先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的关爱;(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3)激发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雪》的背诵与理解;(2)鲁迅先生散文作品的欣赏;(3)鲁迅先生生平和文学地位的了解。

2.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的分析;(2)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鲁迅先生及其文学地位;(2)激发学生对散文作品的兴趣;(3)引导学生进入课文《雪》的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3)教师辅导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难。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内容,分析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2)选取优秀讨论成果进行分享;(3)教师总结并点评。

4. 课堂拓展(1)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鲁迅先生作品;(2)讨论鲁迅先生作品对现实生活的启示;(3)激发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课文背诵和理解的重要性;(3)布置课后作业。

四、课后作业1. 背诵课文《雪》;2. 写一篇关于鲁迅先生散文作品《雪》的评论文章;3. 深入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背诵课文的情况,评价背诵效果;2. 评价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关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3. 批改学生评论文章,评价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 综合评价学生对鲁迅先生及其作品的学习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雪》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巧
(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词语,掌握其音、形、义。

(2)了解散文诗的一般特点,能有感情地朗诵散文诗。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感知内容,感受本文语言的清新美与含蕴美。

(2)在比较中,体味两幅雪景的不同,探究在不同雪景的描绘中寄寓作者的精神追求。

(3)理解本文几个含蕴深刻的语句,进而把握文章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和感悟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玩强斗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诵读全文,比较两幅雪景的不同特点来体味蕴含其中的情感。

难点:理解本文精练、优美、内蕴丰厚的语言。

教学时数:二课时
课前预习:
1.通读课文。

2.搜集回顾鲁迅先生生平。

3.结合课文,借助工具书完成下列词语。

1.给下列加线字注音:
①磬口()②塑罗汉()③脂粉奁()④灼灼()⑤朔方()⑥凛冽()
2.解释下列词语:
①博识②美艳③灼灼④蓬勃
⑤凛冽⑥天宇⑦精魂⑧升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提示学生背诵有关“雪”的古诗词名句(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孤舟蓑苙翁,独钓寒江雪”),教师简评入课:“雪”,洁白的自然之物,是纯洁与刚毅的象征,因而,它也成了古今中外名人竞相吟咏的对象。

今天我们来欣赏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

二、正课
(一)文学常识了解
学生根据课前预习简介鲁迅及其作品。

教师适当补充。

(二)文体知识简介散文诗(借助多媒体字幕)
散文诗就是具有散文抒情特征的诗,它在抒情手法上相当随和地接近散文,不分行,具有一般分行诗所缺少的散文美,如内在的韵律,宽广的抒情层面以及在一定程度上不排除逻辑思维等,但它又毕竟是诗(只是一种形式特别的诗),较为短小,具有诗的文笔等。

(三)初读感知
1.听读。

听诗朗诵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而听美好的散文诗更能让人陶醉。

请同学们闭上眼用心听读课文一遍,边听边展现画面,同时感受散文诗这种文体独具特点(放朗读录音,或教师配乐朗读一遍)。

2.展示听读收获。

①听读中感受到的画面(生自由谈)。

明确:滋润美艳生机盎然的江南雪,如粉如沙,蓬勃奋飞的朔方雪……
②听读中感受到的语言特点。

明确:语言清丽流畅,扑实真切,洒脱灵活,又不失严谨……
3.感读。

感读是一种文字与心灵初撞的过程,需视之以目,感之以心,动之以情,发之于口,请同学们在刚才听读感悟的基础上,直面课文,通过直观的文字去查找学生初读感知的画面,同时注意预习时了解的字词在文中的运用。

(四)层次疏理内容概括
1.根据听读和感读到的画面,给文章分层,并简括层意。

明确:全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1~3)段,写江南的雪,第二部分(4~6)段,写朔方的雪。

2.合作探究:同桌交流概括两幅图的特点。

明确:江南雪,滋润美艳,生机盎然。

朔方雪,如粉如沙,蓬勃奋飞。

(五)美读品味
精力专注,走入散文诗的意境,体悟诗中良好的情韵,恰当运用朗读技巧,用声音加以传达。

这时,我们的心灵深处便会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

提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进入情境,读出特点。

学生自由地大声动情朗诵。

(六)展读评价
找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全文或某一段落)师生评价。

评价参照:
①发音准确,节奏合理。

②读出诗意,感情充沛。

③“江南雪”语调要温润,赞美的,充满向往的。

“朔方雪”要用孤独不屈充满战斗性的语调。

三、小结
在这篇优美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两幅各具特点的图景,江南雪的滋润美艳,朔方雪的蓬勃奋飞,让我们领略雪这一纯洁自然之物的独特风采,另外散文诗灵活的形式,优美的语言,也让我们陶醉。

所以同学们课下加强朗诵,将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下来,并有感情地背诵。

第二课时
一、文本探究
(一)内容、语言
1.作者怎样描写江南雪的?
学生交流讨论反馈。

明确:
(1)文章开头首先提到暖国的雨,然后对比着引出江南的雪。

(2)接写雪的质地、颜色。

(3)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雪野图,衬托江南雪独具的风格。

(4)写孩子们塑雪罗汉,将雪与孩子们的快乐联系起来。

语言:提示学生找出描写孩子们塑雪罗汉的动作,与神情的词语,谈谈怎样体现快乐的。

明确:呵、拍手、点头、喜笑等。

2.用自己的语言再一次概括江南雪的特点。

明确:江南雪,透露出盎然的生机,孕育着生命。

3.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朔方雪的?感觉朔方的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学生交流讨论反馈。


明确:作者用一个“但是”巧妙转折,先交待朔方雪与江南雪的截然不同,然后用“永远如粉、如砂,决不粘连”写出塑方雪以孤独不妥协的姿态向世界宣告它的存在,它在日之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

在“凛冽的天宇下”,北方的雪俨然一个斗士,它“蓬勃地奋飞,弥漫于太空中”,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像是一个奔放的挑战者。

(二)情感和主旨
1.作者对江南的雪,朔方的雪感情态度是什么样的?
学生讨论交流反馈。

明确:
作者对滋润美艳的南方雪,对充满生机的南方雪景充满怀念和喜爱之情,对如粉如砂,旋转升腾的朔方雪,寄寓了深切的同情和热情讴歌。

2.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情感,其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1)提供本文的背景材料(多媒体)
《雪》写于1925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

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态度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

他不仅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2)生结合背景材料计论,回答问题归纳主旨。

明确:滋润美艳的南方雪,寄托鲁迅对美好理想的炽热追求,这旋转飞腾的朔方的雪,则蕴藏了鲁迅反抗冷酷的现实社会的斗争品格,在这两幅鲜明对立的图景中,贯穿着一个共同的哲理:要用战斗来创造一个春天一般美好的世界。

二、关键词语的品味
(研讨课后练习二)学生结组交流,畅所欲言。

明确:
1.“冰冷的”“坚硬的”强调雪的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灿烂的”是最值得赞赏的。

2.“青春”“处子”都是最富有生命力的状态,这里是江南的雪孕育着的生命,是与轻柔和缓的境界相联系的。

3.雨是雪的初始防段,雪是雨的升华,作者用肯定的语气赞扬了朔方飞雪追求自由的精神,同时对它不幸的遭遇寄寓了深切的同情,作者赞颂朔方的雪是“雨的精魂”也就是说它仍然保持了雨的自由活泼的精神。

三、迁移拓展
1.江南的雪那平和恬静的美让作者欣喜,寄托他美好的理想和追求,而作者更由衷地赞美北方雪的孤独与刚毅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在悲壮的战斗中得到升华的精神。

好,让我们闭上眼来倾听殷秀梅演唱的《我爱你塞北的雪》走进雪的世界,去领略它那独特美韵。

(放录音)
2.学了这篇文章,听了这优美的歌曲,你对“雪”是否又有了更深层的认识,请拿出笔来写一篇简短的读后感,字数不限可描写,可议论,可抒情。

(学生写作,完成后交流评价)
四、小结
同学们,雪是雨的精魂,雪是春天的使者,雪象征着纯洁,雪象征着刚毅,雪是奉献者的化身,雪是挑战冷酷的斗士。

心灵的冬季有雪相伴,你的心田,定会纯洁滋润,你的心音定会铿锵悦耳,你的心房定会宽阔坦荡。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