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领导体制的变迁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领导体制的变迁与发展

领导体制是领导活动的载体,是领导关系的制度化、体系化。具体地说,领导体制就是指领导通过什么样的组织形式来行使手中的权力。领导活动总是在一定的领导体制中展开的。然而,不同的社会形态中的领导体制,又有不同的具体内容。这种形式的普遍性与内容的特殊性的矛盾运动,内在地规定了领导体制具有二重属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一、领导体制的二重性

纵观人类历史,领导体制的产生是人类领导活动的客观要求,凡是领导活动都离不开领导体制。所有社会系统的领导体制都有一个共同性,即都与生产力紧密联系,在各种社会制度中都是核心的能动的社会关系,具有行使组织、指挥、协调、约束、控制的效力,沟通上下级之间的联系以及有效的机构设置和职责权限划分等等。这种共同性就是指领导体制不受特定的具体社会制度影响,是领导体制的自然属性。

但是另一方面,领导体制又总是与特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性质直接相联系,这主要体现在领导体制的内容上。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不同,领导体制的具体性质也就有很大差异。领导体制的这种与一定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紧密相关,维护并从制度上发展它们的属性,就是领导体制的社会属性。

在领导体制的二重性中,社会属性是它的本质属性,自然属性是服务于社会属性的。

二、企业领导体制的变迁

领导体制的出现和发展,是人类领导活动的客观要求,并伴随人类领导活动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着,大体上经历了原始自然式的领导体制、家长制领导体制、“硬专家”式领导体制、“软专家”式领导体制、专家集团式领导体制、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多级领导体制。自建国以来,企业的领导体制也经历了不断的变化,这里主要从我国企业领导体制的变化,说明企业领导体制的历史演变过程。具体来讲,我国企业的领导体制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一长制阶段

建国初期,我国全部照搬苏联的企业管理体制,实行一长制。所谓一长制,就是厂长、车间主任、工段长全权决定问题。党委是厂长的附属机构,主要是进行政治动员、思想教育。一长制的优点是厂长有职有权,说话算数,执行系统非常有效,工作效率高,规章制度严。缺点是厂长容易独断专行,形成家长制,特别是在我国这样个长期受封建家长制影响的社会里,更容易形成家长制。

(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分工负责制

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重要讲话之后,对一长制进行了批判,决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分工负责制。其主要特点是党委领导,大权独揽,小权分散,工厂的一切重大事项由党委决定,然后厂长、副厂长分工去执行,都对党委负责。结果是以党代政,实际上成了党委书记一长制。

(三)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它不同于以前的党委领导下的厂长分工负责制,其主要不同在于党委实行决策权,厂长负责管理权,把经营和管理分开了。

(四)厂长(经理)负责制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种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在企业里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经理)具有统一指挥生产经营活动的职权。

(五)公司制

从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探索实行公司制。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取代原来的企业厂长(经理)负责管理体制。实行公司制的企业要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等规范的内部管理机构。

从企业领导体制的演变、发展历程看,任何一种领导体制,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应当保持其相对稳定性,但是不能永远僵固不变,领导体制总是随着客观形势变化的需要,不断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领导体制在领导活动中的积极作用,才能更好地发挥领导的职能,才能保证取得领导的总体效果。在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领导体制能否适应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三、现代领导体制变革的目标——领导体制科学化

现代领导体制变革的目标就是要实现领导体制的科学化。所谓领导体制的科学化就是指通过将领导体制的形式、结构、机构合理地设置和有机配合,使其符合领导规律的客观要求,从而为领导者提供最佳的活动舞台,保障实现最佳的领导绩效。具体说来,领导体制科学化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领导体制科学化是实现领导科学化的保障

没有领导体制的科学化,领导观念科学化,决策科学化,策略科学化和行为科学化等等,都无法保障,甚至连机构臃肿、人浮于事和效率不高等等积弊都无法根除。观念的科学化,决策的科学化和策略的科学化等等,说到底,都属于领

导范围之中“软件”的科学化,而领导体制的科学化则属于领导范围之中“硬件”的科学化。没有“软件”的科学化“,硬件”的科学化自然毫无意义,而没有“硬件”的科学化“,软件”的科学化也就必然失去保障。

(二)领导体制科学化是保障和促进其他各方面体制科学化的关键

领导体制科学化从根本上制约着其他方面如经济体制、科技体制、教育体制和人事管理体制等等;离开了领导体制的科学化,其他方面体制的科学化就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

(三)领导体制科学化是提高整体领导业绩的重要因素

领导业绩亦即领导绩效,是领导过程中的效能效率和领导结果与领导标的的一致性,集中体现为领导活动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事实上,领导业绩或领导绩效既是对领导者工作态度、能力的反映和评价,又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领导体制无疑是一个重要因素。另外,要提高领导业绩,就要确保目标正确、方向正确和运转高效,而这都同领导体制的科学与否直接相关。这即是说,领导体制对于领导绩效的提高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企业领导体制变革与科学化的关键和对策

领导体制变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由于它会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制度、民族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我国的领导体制变革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大,制约因素多,内容广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领导者素质

领导体制的变革能否成功,关键在领导者自身,他们是完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的主体,他们的思想观念、觉悟程度以及工作能力都关系到领导体制变革的进程。因此,加强领导者队伍自身建设,提高广大领导者对领导体制改革的适应能力,是顺利推进和完善领导制度和工作机制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二)依法改制,完善领导体制改革

长期以来,企业领导体制缺乏法制传统,缺少严格的从上而下的行政法规和个人负责制,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有些法规制度逐步建立、实施,但要真正对企业现行领导体制进行变革,朝着领导体制科学化的方向迈进,还需要以法律形式使领导体制规范化,使领导体制变革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依法行政。

(三)整体推进,从领导职能界定入手进行领导体制改革

领导体制的整体功能与领导体制内部结构的科学有序密切相关。进行领导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