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复习巩固二十一
初中历史知识经济重心南移相关资料素材
经济重心南移相关资料从远古至西晋中国北方经济无论是农业、手工业、还是商业的发展水平都远远超过南方,虽然三国时期吴蜀对南方有所开发,但和处在中国经济中心的魏国比起来经济实力相差悬殊,因此这一时期经济重心是在北方的。
从西晋末开始,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到唐中晚期,南北经济发展水平基本相同。
从唐中晚期至南宋,中国的经济重心不可逆转地移到南方。
到南宋时,中国南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远远地超过了北方,成为了中国新的经济重心。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呢?原因何在?1天时:宋朝时候,中国的气候环境发生了一次巨大的变化,原先气温高,降水丰富,自然环境优越的北方开始转冷。
再加上中原地区森林长期被砍伐,因此,北方的自然条件开始恶化。
2地利:从唐中晚期的安史之乱至五代,中国的北方地区战乱不断,而南方战乱少。
3人和: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终上所述,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从唐中晚期,也就是安史之乱开始,结束于南宋时期。
【详细介绍】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国开发最早的的地区,人口集中,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最早经济中心。
但是自安史之乱后,北方因为藩镇割据、契丹崛起和南侵而备受影响,生产遭到破坏,而南方又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开始大量向南迁移,并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自此,经济重心开始向南转移!(一)发展历程1.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
2.东晋和南朝时期,南方得到大规模开发,南朝末年开始赶上北方。
3.隋唐时期,南方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
4.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大发展。
5.南宋至元朝时期,南方经济突出发展,完全超过了北方。
6.明清时期,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得到巩固和发展。
(二)经济重心南移的重大发展时期1.从西晋末年“八王之乱”至南朝末年为止的时期。
此期,由于北方自东汉末年以来战乱及少数民族内迁,北方经济衰退。
而江南相对稳定的环境,使北方人民为逃避战火纷纷南迁,为南方农业生产增加了大批劳动力,特别是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七年级历史下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南北重归统一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2.隋朝的统一589年隋灭陈3.—结束了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为后来经济文化繁荣奠定基础二.隋朝经济的繁荣1.表现:人口增长,垦田增多,粮食充足2.原因: ①政局稳定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统治者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三.隋朝大运河1.开凿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2.流经的主要河道:三点(涿郡、洛阳、余杭);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五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3.大运河的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渊即唐高祖二.贞观之治1.治图方针:吸取隋亡教训,轻瑶薄赋,发展生产,善听正确意见2.治国措施:①注意吸取隋亡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负担劳役,同时注意戒奢从减。
②合并洲县,割除民少多的弊政③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谋杜断、魏征)三.女皇武则天的影响: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实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拔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第三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1.措施:善于任用贤臣.重视地方吏治.农业生产.勤俭节约.由于采取这些措施,使开元年间的政局为之一新,史称“开元之治”二.盛世经济的繁荣农业:手工业:商业:农耕技术发展陶瓷业发展都市繁华(水稻育秧移植,一年两熟) (白瓷.青瓷.唐三彩)(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农作物品种增多丝织技术高超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蔬菜新品种、茶叶)街道整齐,明确分有“坊”和“市”改进生产工具(曲辕犁、筒车)三.唐朝的衰亡755年11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907年唐朝灭亡)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一.科举制的诞生1.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2.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二.科举制的完善1.唐太宗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2.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3. 唐太宗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三.科举制的影响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初三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历史经济重心的南移试题答案及解析1.《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这一现象说明了南宋()A.重点支持东南沿海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东南沿海的农民负担重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内容。
《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这一现象是说,南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源于江南地区,说明了当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所以答案选B。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南移2.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我国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主要原因是()①宋朝政治经济中心南移②泉州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先进③南方相对安定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此题为组合型选择题,考查宋元经济的相关知识点。
阅读题文,要求选出宋元时期泉州成为最大贸易港口的主要原因,备选项中①②③④均是原因,选项中D符合题意,故选D。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下·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3.唐朝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最终形成“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局面,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的时代是()A.汉朝B.宋朝C.元朝D.清朝【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从唐朝中后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相关史实。
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南方经济发展领先于北方。
故此题选择答案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南方地区经济强劲发展。
追溯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材料二:李鸿章说:“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处辇毂之下,外则布满江湖之间。
历史:第8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课件(华师大版七下)
二、探寻江南变化的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的条件(原因)
➢ 南方社会安宁、政局稳定——社会角度
➢ 大量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
具和生产经验
——技术层面
➢ 北方人南迁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
力
——人力资源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自然因素
➢ 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政治因素
经济重心南移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宋朝手工业发展的表现?
南方丝织业有了很大发展,蜀地的丝织品 “号为冠天下”;
棉纺织业已经发展到了东南沿海地区。 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陶瓷制造业 发达,景德镇后来发展为瓷都。 造船业居当时世界首位。罗盘针开始运用于 航海。
“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
南宋时棉纺织业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浙江宋出人土《的纺南车宋图》棉毯
回答:
1.材料说说明明西了汉什时么期?南方落后;到了南朝,南方经济有了很大的 2.发结展合,以逐上渐材赶料上分北别方来;描到述了西宋汉代前,期南、方南经北济朝 已、相南当宋发时达期,江超南过 的北特方点,,国可家参的考财以政下收的入词依语靠(南开方发。的 荒凉的 繁荣的)
这西实汉质前上期就:意__味__着__南_江宋南时;我东国晋古南代朝经:济_重__心__已__从江北南方;黄河流 域移宋到朝了时南期方:长_江__流__域__江。南。
的商业区,其中“货财 二百二十行,四面立邸, 四方珍奇,皆所积聚。
,
北宋东京城
唐
代 长
坊
安
城 布
市
局
示 意
坊
图
北
宋
东
京
坊城
布
市
局 示
意
初中历史下册 第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 ⑴材料中的“苏湖”“故都”分别指今天的哪儿?
• ⑵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怎样的史实?这种局面形成于何时?
• 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
2020/12/3
26
携手共进,齐创精品工程
Thank You
世界触手可及
• D、南宋时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重要地位
C、元朝
2020/12/3
25
• 5、北宋时期纸币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铸造钱币的金属紧缺
B、商业活动频繁
• C、江南经济的发展
D造纸技术成熟
• 6、阅读下列材料
• “苏湖熟,天下足” ——南宋谚语
• “朝廷故都时,实仰东南赋。”——南宋诗人陆游
• 请回答:
2020/12/3
8
表现:
1、品种增多,引进占城稻。 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4、棉花种植推广到长江流域 5、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
2、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3、水稻
2020/12/3
9
二、手工业的发展 纺 织 业:
制 瓷 业:
造 船 业:
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棉纺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
江浙的丝绸产量高
2020/12/3
22
第三阶段是唐代中期至北宋末年靖康 之变,出现了北方人口第二次大规模南迁 的运动,到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显出超 过北方的强劲势头,南北均势开始打破, 形成南方超越北方的局面。
第四阶段是从靖康之变至绍兴和议期间,北方人民第三次大规模持续的南迁,在给南方带来人口压力的同时, 也为南方经济的开发和进步带来了条件和机遇,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市舶司
2020/12/3
思考题1 14
2020/12/3
返回
15
2019年精选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 2 课 辉煌的古代工程建筑复习巩固四十三
2019年精选中图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 课辉煌的古代工程建筑复习巩固四十三第1题【单选题】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 )A、北宋B、南宋C、唐朝D、明朝【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北京城成为典型的大一统王朝都城是( )A、春秋战国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明清时期【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面哪幅图片不能表明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概况( )A、B、C、D、【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明清时期,中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城市,这反映了这一时期( )A、经济重心南移B、民族交往频繁C、商品经济活跃D、皇权高度集中【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图显示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经历的漫长过程。
与?对应的时间是( )A、南朝B、唐朝C、南宋D、元朝【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扬州八怪之一,擅长画竹工书法。
他用汉八分杂入楷草行,自称“六分半书”,主张“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他是( )A、米芾B、黄庭坚C、唐伯虎D、郑板桥【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南宋设有“市舶司”机构。
这一机构的职能是( )A、管理海外贸易B、管理少数民族事务C、管理沿海行政事务D、管理海防【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
请问该书是( )A、《齐民要术》B、《水经注》C、《本草纲目》D、《天工开物》【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这一现象说明了( )A、国家重点支持东南沿海的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东南沿海一带农民负担沉重D、政治重心转移到南方【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小宋同学以“宋代经济的发展”为主题进行研究性学习。
不属于该主题的是( ) A、B、C、D、【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与自然力相配合,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技术,反映明代手工工场生产面貌的科学著作是( )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农书》D、《农政全书》【答案】:【解析】:第12题【判断题】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开始于唐朝安史之乱之后,最终完成于南宋时期。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 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川教版习题精选第二十七篇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川教版习题精选第二十七篇➢第1题【单选题】南宋时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这表明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B、南方社会动荡C、市民文化生活丰富D、政府财政收入依靠北方【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词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 )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③“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 ④“苏湖熟,天下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其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汉朝丝绸之路的开辟推动了中外贸易的发展B、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开始南移C、明朝中后期我国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对外贸易发展【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映了经济重心的南移,这段史料记载的是哪个朝代是( )A、南朝B、唐朝C、宋朝D、元朝【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
早在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商业十分繁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种纸币是( )A、会子B、关子C、交子D、人民币【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初,蜀民以铁重,私为券……始,益州豪民十余万户……用一色纸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铺户押字,各自隐密题号,朱墨间错,以为私记。
”这段史料讲述了( )A、造纸术的产生过程B、纸币“交子”的生产过程C、活字印刷书的发明D、圆形方孔钱的铸造过程【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中国被外国人称之为瓷器之国,在我国有“瓷都”之称的是( )A、南宋哥窑B、北宋景德镇D、南宋景德镇【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
稀,人们以 稻米、鱼为 主食,还采 集果实和贝
江南地广野 丰,民勤本 业,一岁或 稔,则数郡
朝廷时仰 东南之财 赋,语曰:
类为食…… 忘饥。丝绵 “苏湖熟,
刀耕火种, 布帛之饶, 天下足”。
没大有 多积 很蓄贫回济,困忆开。江发南旳衣经原覆天下。”
因有哪些?
一、经济重心发生南移旳原因是 什么?
名锦。
对外贸易
商业 哥窑鱼耳炉
货币
四南方经济发展旳体现
农业
粮食作物 占城稻旳引进与推广;苏湖成 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旳种植和栽培得 到推广
手工业
纺织业 丝织业超出北方(江浙、蜀
地)。棉织业推广
制瓷业 重心在江南(哥窑、景德镇)
造船业 宋代居首位(广州、泉州)
商业城市
对外贸易
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旳种植和栽培得
到推广
蜀锦系纯真纺丝织织业品丝,织业质超地出柔北软方(。江以浙华、蜀丽 精美、手色工调业明艳、文饰地典)。雅棉著织称业。推广蜀锦距今
已经有2023数年制旳瓷历业史重,心在它江源南于(上哥窑古、、景兴德镇于)
秦苏汉州、旳盛宋于锦唐、商宋广业造。西城船南市四旳业宋川壮宋棉旳锦代毯蜀并居首锦称位、 为(南中广州京国、旳旳泉云四州锦大) 、
经济作物 棉花、茶树旳种植和栽培得 到推广
手工业
纺织业 丝织业超出北方(江浙、蜀
地)。棉织业推广
制瓷业 重心在江南(哥窑、景德镇)
造船业 宋代居首位(广州、泉州)
商业城市 商业城市繁华(临安)
对外贸易
商业
货币
宋朝海外贸易为何发达?有何 体现?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民族政权竞立和南方经济的发展—辽宋夏金元第8课 北宋和辽、西夏的
2019年精选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民族政权竞立和南方经济的发展—辽宋夏金元第8课北宋和辽、西夏的并立中华书局版课后辅导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八十八篇第1题【单选题】契丹建国后,都城在( )A、南京B、上京C、燕京D、中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 )A、澶渊之盟B、金灭北宋C、岳飞抗金D、靖康之变【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 )A、契丹、回纥、女真B、党项、匈奴、蒙古C、契丹、党项、女真D、回纥、匈奴、吐蕃【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他的部队纪律严明,“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他抗击金军,收复许多失地,他是( )A、岳飞B、文天祥C、卫青D、霍去病【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127年,赵构称帝是在( )A、东京B、洛阳C、应天D、临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面是唐至元之间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其正确的演变顺序是( )A、①③④②B、①②③④C、③④①②D、②③④①【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对“澶渊之盟”的分析和认识,不正确的是( )A、对北宋来说,它是一个屈辱的和约B、发生在宋真宗时期C、宋撤兵,辽给宋岁币D、客观上使得辽宋关系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中,不包括( )A、解除朝中大将的兵权B、在宰相之下设立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C、由中央派遣文臣担任州县的长官D、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制【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四幅两宋与辽、西夏、金并立的示意图中,哪一幅与历史不符的( ) A、B、C、D、【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七年级(1)班的几位同学在讨论“百家姓”内容时,赵涛同学说:“如果处在某朝代,我的姓氏属于国姓(与当时皇帝同姓)。
七下历史期中复习复习(1-11)
与宋的 重大事件
澶州之战 澶渊之盟
宋夏议和
郾城大捷 宋金议和
澶州之战 澶渊之盟 (宋真宗 寇准 北宋和辽
岳飞 (南宋 抗金名将) 南宋和金的分界线:淮水 和大散关一线为界,以北 是金 ,以南是南宋
原因: (1)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安定。 (2)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 技术、劳动力、农作物 (3)自然条件优越。 (4)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材料中“大宋皇帝”指谁? 2.“北朝”指哪个政权?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3.材料中“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称为什
么?这一规定始于什么盟约?
8世纪时,金城公主入吐蕃,唐与吐蕃 “和同为一家”
回纥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怀仁可汗
靺鞨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渤海郡王
南诏
唐玄宗封其首领为云南王
唐朝的对外关系
交往范围广,与亚洲、非洲欧洲 都有往来 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和长期 居住 对外交往活跃 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城市 外贸活动频繁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各国称中国 人为“唐人”。
然条件较好;③南方的战乱少,社会安定④政府重视经济发展
• (4)结合以上历史原因与历史现象的因果关系,请你说一说对 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什么有益的启示?
我们要维护当前和平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大力提高劳动者
的素质和技术等等;坚持改革开放;注重引进先进技术,。。
能力拓展
3.读图回答问题: ⑴指出图中所示纸币的名
三、光耀千古的诗坛: 李白 (作品及特色) 杜甫 (作品及特色) 白居易(作品及特色)
颜真卿:“颜体”
书法
“颜筋柳骨”
柳公权:“柳体”
阎立本:擅长人物故事画〈步辇图〉 绘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7、8、9课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7、8、9课知识点汇总七下历史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知识点宋朝的时代特点:政治上:多民族政权并存的时代经济上:经济重心南移一、契丹族与党项族1、契丹族①兴起隋唐时期,契丹族与汉族联系日益密切。
唐末,北方汉人北出长城,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到9世纪后期,契丹已有农耕、冶铁和纺织等产业,并开始建筑房屋、城邑②建国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建立政权,都城在上京临潢府③发展阿保机建国后,发展生产,创制文字,国力不断增强2、党项族①兴起:唐朝时期,党项族与中原文化的接触逐渐增多,社会生产有所发展②建国:11世纪前期,元吴称大夏皇帝,定都兴庆府,史称西夏③发展:元吴仿效唐宋制度,订立官制、军制和法律,并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还创制了西夏文字.2、西夏与北宋的关系(1)战: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节节败退,损失惨重。
获胜的西夏也遭受损耗,人民困苦(2)和: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
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七下历史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知识点两宋时期各族政权比较表:二.金灭辽及北宋四、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特点及影响。
(1)特点:①民族政权并立存在。
三、商业贸易的繁荣(1)商业: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
①城市: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和杭州;城市中的店铺不断增加;经商的时间不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②乡镇:乡镇形成了新的商业区—草市。
③城乡市镇:城乡之间的市镇发展成为重要的商业贸易区。
(2)海外贸易:宋朝的海外贸易也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①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中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
②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③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3)纸币出现: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教案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汇总教案导语: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主要阶段及其原因你知道是什么吗?下面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知识点汇总的教案分享知识。
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一、南方农业的发展1、原因: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代:①南方战乱少;②南迁的中原人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③自然条件的变化;④引进新品种──从越南引进占城稻。
2、表现:①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的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②棉花的种植,由两广、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③茶树的栽培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新辟许多茶园。
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1、纺织业和棉织业:蜀地的丝织品“号为冠天下”;江浙丝绸产量高;从海南岛兴起的棉织业,南宋已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2、制瓷业: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
浙江哥窑烧纸的冰裂纹瓷器,给人别致美感。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宋朝的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也发达。
三、南方商业的繁荣1、商业都市: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是临安,其繁荣程度远远超过北宋时的开封,而且还出现有早市、夜市。
2.海外贸易:宋朝海外贸易超过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3.最早的纸币: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南宋时,纸币发展形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
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四、结论: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
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于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类别发展成就农业的发展粮食作物占城稻的引进与推广;苏湖成为粮仓;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经济作物棉花、茶树的种植和栽培得到推广手工业的发展纺织业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棉织业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制瓷业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重心;浙江哥窑烧制冰裂纹瓷;景德镇成为瓷都造船业居世界首位,广州、泉州造船业发达商业的繁荣商业都市杭州是南宋时最大的商业都市对外贸易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货币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期中考试复习结构图
第8课 经济重心的南移
一、南方农业发展 ⑴农业发展的原因:①唐代中期以后~~经济的发展步伐。 ②农具的变革:…… ③宋代以后~~不平衡趋势日渐拉大。 ⑵发展状况:①耕田:垦辟范围的扩大~~杰出创造。 ②水稻:水稻~~“苏湖熟,天下足”的谚 语。圩田 ③棉花:棉花的种植,扩展到了长江以南 占城稻 广大地区。 ④茶叶:盛产于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 二、手工业和商业 1、手工业:⑴纺织业:①丝织业:… … ②棉织业:… … ⑵制瓷业:… …
三、文成公主入藏 1、吐蕃:⑴藏族祖先:吐蕃 ⑵生活地区:青藏高原 ⑶青藏高原的统一:7世纪~~建都逻些(今 拉萨)。 2、文成公主入藏:⑴原因:①松藏干布~~请求通婚。 ②640年~~文成公主嫁 给他 ⑵时间:641年,文成公主~~入藏 ⑶册封:唐高宗,册封松藏干布 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 ⑷意义:文成公主入藏时~~发展 藏族经济做出了很大贡献 ⑸分析说明和亲作用?
第4课 唐代的边疆各族
一、民族关系 ⑴唐代民族关系的特点:经过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边地与中原的联系更加密切了。 ⑵形成原因:①唐朝国力强盛~~使边地民族慕风向化。 ②中原王朝开放宽容,更显容纳百川的 自信和气魄。 ⑶影响:各民族的相互交融~~也日臻巩固。 二、民族政策 ⑴唐朝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全其部落,顺其土 俗”。 ⑵具体做法:唐朝政府在边疆民族地区~~当时称为 “羁縻州”。 ⑶特点:羁縻州的建立~~唐代政治开明的特色。
2、商业:⑴纸币产生的原因:宋代商业繁荣,内外贸 易空前活跃。 ⑵交子:北宋时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⑶会子:南宋时发行量很大的纸币,与铜钱 等并行使用。 3、经济重心的南移:⑴南移三阶段:… … ⑵原因: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 ②人口增长,增加了劳 动力,特别是北方人口 南迁,带来。 ⑶定局: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 移成为定局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提纲(全册)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全册)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隋朝建立者:杨坚(隋文帝) 建立时间:581年年号:开皇统一:589年隋朝的特点是:繁荣而短暂。
经济繁荣的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经济繁荣的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个人励精图治,发展生产,提倡节俭。
隋朝实现统一的条件客观上:①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②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③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
主观上:①隋朝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②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大运河开凿目的(原因):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对全国的统治。
概况:(3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4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5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地位: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加强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第二课贞观之治唐朝建立者:李渊(唐高祖,开国皇帝)建立时间:618年都城:长安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贞观”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贞观之治思想精华:吸取隋亡历史经验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措施:①经济上:重视发展生产,轻徭薄赋,戒奢从简。
②政治上:合并州县,整顿吏治、勤于政事、克己奉公。
③对待人才上:任用贤才、虚心纳谏(房玄龄、杜如晦、魏征)。
④文化上:扩大国学规模,大力发展科举。
⑤民族政策上: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宽厚平等对待少数民族首领和人民。
⑥对外交往上:积极加强与周边国家(新罗、日本、天竺)的交流。
表现: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人口增长较快。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改国号为“周”武则天的统治继续推行唐太宗的政策,注重减轻农民负担,积极鼓励生产,国力不断强盛。
概括为“治宏贞观,政启开元”,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第三课开元盛世开元盛世唐玄宗统治的前期,年号“开元”,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开元盛世”。
七年级历史下册28《经济重心的南移》课件华东师大版
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与点拨例1 我国经济重心已完成由北向南的转移,南方经济明显超过了北方是在()A、三国时期B、西晋末年C、北宋时期D、南宋时期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A项时北宋农民开始南迁,B项时大量南迁,C项末年,中原人民大量南迁,D项时,南迁的北方人民与南方人民一道,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已使南方经济明显超过北方,我国经济重心移向南方。
答案:D例2 “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说明南宋时()A、北方战乱不息,南方相对安定B、封建统治者对农民的剥削十分沉重C、江南地区成为当时的全国经济中心D、苏湖地区成为当时重要的粮仓解析:本题考查对谚语的分析、理解以及归纳能力。
“苏湖熟,天下足”指苏湖地区的粮食成熟之后就能满足天下的百姓,反映了苏湖地区农业发达,故选择D项。
答案:D⊙浪里淘金1、闻得商旅往来贸易,竞用会子,一为免税,二为省脚乘,三为不复折阅。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⑴在这里的“会子”是指()A、银币B、纸币C、铜钱D、商标⑵“会子”在什么时期通行()A、北宋前期B、北宋后期C、南宋时期D、隋唐时期2、经济重心是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我国古代经济呈现出由北向南移动的趋势。
据此回答问题:⑴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①南方相对安定②南方人口增加③北方民族大融合④政府注意重视农业生产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⑵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趋势,出现在哪一时期()A、五代十国B、隋唐时期C、魏晋南北朝时期D、宋朝⑶两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在()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中原地区D、珠江流域⑷经济重心最后完成是在什么时候()A、魏晋时期B、唐中期C、五代D、宋朝3、中国被称为“瓷之国”,到宋朝陶瓷制造业发展到新阶段。
下列对宋朝瓷器的叙述正确的是()A、出现类雪似银的青瓷、如冰如玉的白瓷B、唐三彩代表了最高的成就C、瓷器制作精美D、青花瓷名扬海外4、南宋时畅销世界市场的产品是()A、丝绸B、茶叶C、铁器D、瓷器5、两宋政府设立的市舶司的只能是()A、管理城市商业贸易B、管理船舶的生产C、管理港口D、管理海外贸易6、阅读下列材料甲学生说:南方经济的发展对江南的开发是件好事。
经济重心的南移知识点总结
经济重心的南移知识点总结《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的内容,这一课讲述了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方经济开始逐渐超过北方。
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经济重心的南移,欢迎大家阅读。
经济重心的南移重点知识点本课主要讲述自唐朝晚期至两宋时期南方经济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从三个方面展开教学内容。
第一,南方农业的发展,包括南方农业发展的条件、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和农业产量的提高。
第二,南方手工业的兴旺,主要叙述了宋代南方手工业的发展,包括丝织业水平的提高、棉织业的兴起、制瓷业的成就和造船业的发展。
第三,南方商业的繁荣,主要叙述了商业都市的发展、海外贸易的进步及其重要地位、古代货币制度的发展。
在叙述南方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教材最后点出了其对古代经济重心转移的影响: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期完成。
“南方商业的繁荣”是本课的重点。
应讲清几个问题:第一,南方商业繁荣的条件。
自唐朝晚期开始,南方农业、手工业生产取得重大发展,为商业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自北宋开始,我国古代商业空前繁荣,为南方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
南宋时期,北方地区处于少数民族政权统治下,宋朝的统治中心南移,因此朝廷重视商业特别是对外贸易的发展以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第二,南方商业繁荣的表现:①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
以杭州的商业活动为典型,重点叙述了南方商业都市的发展,特别强调以杭州为代表的南方商业都市水平在南宋以后超过了北方。
②海外贸易的发展。
教材主要叙述了宋代中国海外贸易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广州和泉州为代表的商港,海外贸易的范围及在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③货币制度的变化,主要叙述了纸币出现的原因、发展状况、世界地位及对商业活动产生的影响。
经济重心的南移难点知识点本课的难点是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中除利用教材中提供的知识外,还应结合前面教学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全面分析,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分析:第一,经济因素。
2.2 经济重心的南移
最大城市 北宋都城开封(东京)
南宋都城杭州 临安 大商港:广州、泉州
商业 海外贸易
设立市舶司
最早的纸币:北宋时期四川 的交子
魏晋南北朝时期
经济重心 南移的三个时期
南方开发,奠定基础 开始南移 完成南移
唐代中后期 南宋时期Fra bibliotek北 方 战 乱
人口南迁
南 方 经 济 发 展
农业发展
商业繁荣
南宋:经济重心 南移成为定局
种植推广到淮河和黄河流域,并从越南引进 优良稻种占城稻。由于南方温暖湿润适合水 稻生长,因此,南方成为宋朝粮食主产区。
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成为重要 粮仓。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 足”的谚语。
反映农民劳动的耕获图
江南丘陵的茶园
1、新品种: 越南的占城稻 2、产粮区: 苏湖熟,天下足
农业
产 水稻产量居粮食首位 量 棉花:两广、福建 长江流域 3、 提 南方大量种植茶树 高
纸币的出现
北宋交子
南宋会子
交子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中国北宋初年发行于成都 。
试一试, 你能行!
宋代通用铜钱,而四川地区则流通铁钱。 铁钱十枚才抵得上一枚铜钱,在四川买一匹 丝绸,要付 240 斤重的铁钱。根本没法随身 携带。…… 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你认为如何解决?
金属货币因沉重不便携带,纸币便于携 带,有利于大宗交易的实现,有利于商 业的发展。
国家经济,仰给东南
手工业进步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我国最后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是在
A、唐朝后期 B、五代 C、北宋D、南宋
2、南宋最大的商业都市是 A、开封 B、临安 C、广州 D、泉州
3 .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
经济重心南移说课稿
8《经济重心南移》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内容、地位及作用本节课选华东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的第8课,主要讲述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情况,其中包括农业生产的发展,手工业水平的提高、商业的繁荣、对外贸易发展的等主要史实,进而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南宋之时。
对于整个中国历史的学习来说,经济重心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迄今为止经济地理格局唯一的一次巨大变迁,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
在本单元中,它更是起关承上启下的作用。
综上所述,本节课具有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2、教学目标⑴、知识与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明确我国古代经济重心是由北向南迁移,建立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大体认识。
学生归纳出中国在唐中后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即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提高理解分析问题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本课是属经济类的内容,较多抽象的分析,我将通过与现实生活相关的情景创设,步步设疑,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讨来解决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问题。
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主要起引导作用,学生实现探究学习。
另外由于涉及的较多图表、数据、图片及相关资料教师应提前准备。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到古代中国在南方各种杰出经济成就,增强的民族自豪感。
2学生通过各种手工业品或工艺、技术的欣赏,提高审美情趣、审美能力。
3教学重难点①重点1南方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才会成就经济重心的南移在南宋完成这种观点。
)②难点1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书本只提及到南移的起点(唐后期)与终点(南宋),这样的信息量是不足以使初一的学生要了解经济重心南移是量变到质变的结果,是一个历史过程,所以难度较大)。
2. 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它是抽象的,涉及面广,教师处理起来较为困难,而对学生而言,这要求其前后知识联贯性强,所以难度是较大的一个内容。
二、说教法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教学的共同体,应将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给学生创造自主探索,发展的空间与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二自公元1500年,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地区以来,欧洲国家就利用它们在工业技术、经济与政治制度上的优势,孜孜不倦地探求在这个全新时代寻求霸权的道路。1850年英国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其出口商品中工业消费品和工业生产资料占85%以上,从而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
——《光明日报》
上述材料中的“这种制度”是什么?概括该制度的特点。
图一样式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哪个朝代?统一全国货币有什么作用?
图二所示货币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请说出它的名称和出现的时期。
列举宋代一项重大科技发明,并说明其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
如果由你写这个提案,请列举出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华教师节”的理由。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复习巩固二十一
两宋时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描述能反映这一现象的是( )
①国家根本,仰给东南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③苏湖熟,天下足④西汉时(江南)地广人稀,人们……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请回答:
宋朝时,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有哪些?
宋朝特别是南宋时期我国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有哪些?
商人出海贸易当然是为了谋求利润。想象一下,他们去国外的途中,船上很可能装载哪些货物?
【答盛、人才辈出,这与宋朝实行什么政策有密切关系?并从材料五中找出描绘汴河两岸商业文化繁荣的画家及写出其代表作品。
【答案】:
【解析】:
经济格局的变化深刻影响着政治格局的走向。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经济重心由北向南转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唐代中叶到五代十国,北宋末年到南宋初期,北方民众多次大规模地向南迁徙,既给南方带来一定的人口压力,也为南方社会经济的开发与进步创造了条件和机遇。南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已告完成。
——朱步冲《西方大国崛起的条件:海权,工业,殖民》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打破了旧有的世界经济体系,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使原有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美国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后盾,战后确立了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对国际政治拥有巨大影响力。
材料四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美苏冷战终结,世界局势发生了重大改变,正曲折地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出现了崭新的局面。
材料二:两宋时期,“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三:宋代海外贸易兴盛……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材料四:美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恩格斯说:“现在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了,火药是从中国经过印度传给阿拉柏人,又由阿拉伯人和火药武器一道经过西班牙转入欧洲。”
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南方得到重点开发,直至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
——晁错(西汉)《论贵粟疏》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答案】:
【解析】:
下列选项中历史朝代与时代特征搭配错误的是( )
A、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与变革
B、秦汉时期——经济重心南移
C、隋唐时期——开放、繁荣与革新
D、宋元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答案】:
【解析】:
民间谚语是时代特征的反应。如南宋时期,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这说明了( )
请回答:
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材料二反映了宋代南方丝织业的繁荣发展,除此之外,南方还有哪些手工业部门也比较发达?
材料三宋高宗的话反映了宋朝哪一行业的兴盛?兴盛的原因有哪些?
三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从中你得到哪些有益的启示?
【答案】:
【解析】:
阅读下面材料:
宋朝是当时世界上重要的海上贸易国,中国的商船从一些沿海城市出发,频繁出没于海外国家间,担当了一些货物的进口任务,同时也将中国的货物向海外广泛传输,这些被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二反映了南朝江南经济什么现象?指出这种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
材料三反映了北宋都城怎样的经济现象?这一现象极大的推动了宋代文化的繁荣,试举一例加一说明。
材料四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什么现象?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明清小说有何新特点?
【答案】:
【解析】:
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苏湖熟,天下足。”(谚语)材料二:元末反映草原地区蒙汉民族生活的诗句:“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中①是指哪个政权?建立政权②的是哪个民族?
问题二: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现象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问题三:材料三反映出宋朝海外贸易的兴盛,请列举两个宋代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问题四:根据材料四,宋元是我国古代科技发展高峰时期,请列举宋元时期除火药以外的其它两项重大发明。
【答案】:无
【解析】:
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政治篇】
在当时(隋唐时期)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答案】:
【解析】: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材料二 我国是最早发明植桑养蚕和织丝绸的国家……丝织业经过唐末五代及北宋一个长时期的发展,大大改变了唐中叶以前的面貌。北宋时,丝织业的产地逐渐形成两浙和四川两个中心……整个沿海地带都比较发达。
材料三 宋高宗说:“广南市舶,利入甚厚,提举官宜得人而久任,庶蕃商肯来,动得百十万缗,皆宽民力也。”另据《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D、②④
【答案】:
【解析】:
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国家
B、谢和耐是外国人,他的描述不符合当时的实情
C、宋代社会商品经济非常活跃
D、临安是人口超过百万的大都市,商业繁荣
——材料三、四均摘自高中历史教科书
材料一中,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几个阶段?指出其南移的原因。
材料二中“世界进入全球化时代”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结合史实说明英国是如何“占据了世界经济的中心地位”的。
根据材料三,简述二战后美国“对国际政治拥有巨大影响力”的表现。
综上所述,归纳推动经济、政治格局发生变化的共同因素。
D、景德镇的青花瓷
【答案】:
【解析】:
你知道“苏湖熟,天下足”这句话表明了两宋时哪个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
A、太湖流域
B、长江流域
C、黄河流域
D、珠江流域
【答案】:
【解析】:
南宋时,我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了( )
A、海河流域
B、淮河流域
C、长江流域
D、珠江流域
【答案】:
【解析】: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经济篇】
货币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体现。
【科技篇】
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文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尤其是公元1000年后的宋元时期的几项重大发明。
【思想篇】
教育部就11位全国政协委员提出“关于以孔子诞辰日为‘中华教师节’的提案”作出积极答复:提案“……具有积极意义”。
材料五:北宋中后期,一大批文化名人几乎同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寇准、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蔡襄、米芾、程颢、程颐、张择端等,都是现代人耳熟能详的文化名人,有如群星璀璨,熠熠生辉。他们创造的文化成果已经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中国文化至北宋已趋精深成熟,北宋文化人雅歌投壶,诗酒唱和。
材料一是什么时期的谚语?反映出当时我国经济发展态势有何变化?
材料二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是什么?它与元朝统一有何关系?
【答案】:无
【解析】:
宋元时期,社会继续发展、经贸繁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整个社会文化素养显著提高。请结合下列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材料一:《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宋书》
材料三:
材料四:(明代中后期)应运而生的商人是消费生活中的弄潮儿,一般的地主、官僚不能与其匹敌,积累起高额资本的商人最爱高消费……这就冲击了社会等级制度,冲击了伦理道德。
——《从明清商业广告看社会变迁》
材料一反映了汉代农民的艰辛生活,那时的“春耕”是应用何种农业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引发了怎样的社会变革?
A、洞庭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大粮仓
B、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大粮仓
C、黄河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大粮仓
D、珠江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大粮仓
【答案】:
【解析】:
据考证“南澳一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船上发现了大量来自瓷都的瓷器。这些来自瓷都的瓷器是( )
A、越窑的青瓷
B、邢窑的白瓷
C、哥窑的冰裂纹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