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相关的计算
高中化学 物质的量怎么算
![高中化学 物质的量怎么算](https://img.taocdn.com/s3/m/014fa23e19e8b8f67d1cb99b.png)
物质的量定义: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N)(如:分子,原子等)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之比,即n=N/NA。
它是把微观粒子与宏观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的一种物理量。
其表示物质所含粒子数目的多少。
公式: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用符号表示:n =N/N A阿伏加德罗常数N A:把6.02×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物质的量是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7个基本的物理量分别为:长度(单位:m)、质量(单位:kg)、时间(单位:s)、电流强度(单位:A)、发光强度(单位:cd)、温度(单位:K)、物质的量(单位:mol)。
它和“长度”,“质量”,“时间”等概念一样,是一个物理量的整体名词。
其符号为n,单位为摩尔(mol),简称摩。
物质的量计算公式溶质的物质的量=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x溶液的体积n=cv物质的量=微粒数/阿伏伽德罗常数(n=N/Na)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n=m/M)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的摩尔体积(n=V/Vm)误区提醒阿伏加德罗定律只适用气体,对固体、液体物质不适用。
只有温度、压强、体积都相同的气体,其分子数才相同。
气体摩尔体积是阿伏加德罗定律的具体体现。
使用摩尔作单位时,应该用化学式符号指明粒子种类,而不能用名称。
否则,概念模糊,意义不清。
知识网络:基本公式:物质的量与微粒个数的关系: n=(2) 物质的量与质量的关系: n= M=m=M·n(3) 气体物质的量与体积的关系:n= n=(标准状况) Vm = V=(4) 物质的量浓度:c= n=c·V(5)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 c =(密度的单位:g/cm3 ) n=(6) 溶液稀释: c1V1=c2V2物质的量的相关知识和概念:物质的量:是表示大量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符号为n,单位是摩尔(mol)。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国际上规定, 1摩尔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 kg 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1023阿伏加德罗常数:1摩尔的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即1摩尔粒子数的准确值,用符号NA表示,NA的近似值为6.02×1023mol-1。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做题技巧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做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314f8cd6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f6.png)
高中化学物质的量做题技巧高中化学中,物质的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解题的基础。
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的计算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介绍一些高中化学中物质的量做题的技巧。
一、物质的量的基本定义和单位物质的量是指一定物质的微观粒子(原子、分子、离子等)的个数,用符号n表示,单位是摩尔(mol)。
摩尔是国际标准单位制的基本单位之一。
二、计算物质的量的基本方法1. 已知质量计算物质的量如果已知物质的质量m(单位通常是克),要计算物质的量n,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n = m / M其中M是物质的摩尔质量(分子量或原子量),单位是g/mol。
2. 已知体积计算物质的量如果已知物质的体积V(单位通常是升),要计算物质的量n,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n = V / Vm其中Vm是物质的摩尔体积,单位是升/摩尔。
3. 已知物质的量计算其他物质的性质如果已知物质的量n,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其他物质的性质:质量m = n × M体积V = n × Vm三、化学计算的注意事项1. 在计算物质的量之前,需要明确所给的数据和要求的数据的单位,并进行单位的转换。
2. 在使用公式计算物质的量之前,需要确定物质的摩尔质量和摩尔体积的数值。
这些数值可以通过查找化学参考书籍或在线化学数据库获得。
3. 在进行计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小数点的位数。
一般来说,根据给定数据的精确度,计算结果的小数点位数要与其相一致。
4. 在进行化学计算时,可以使用近似值进行估算。
比如,如果给定的数据有几位小数的误差,可以在计算的过程中忽略这个误差,只保留有效位数。
5. 在化学计算中,可以使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很大或很小的数值。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是将一个数表示为指数形式,其中基数是10的幂。
比如,6.02 × 10^23,表示为6.02乘以10的23次幂。
四、习题解析以下是一些具体的习题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物质的量的计算方法。
物质量计算的公式
![物质量计算的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735cda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2.png)
物质量计算的公式嘿,咱们来聊聊物质量计算的那些公式!在化学的奇妙世界里,物质量的计算就像是打开神秘大门的钥匙。
先来说说物质的量(n),它可是个超级重要的概念。
物质的量等于质量(m)除以摩尔质量(M),用公式写出来就是 n = m / M 。
就拿咱生活里常见的白糖来说吧,假如你有一包白糖,知道了它的总质量,又清楚白糖的摩尔质量,那就能算出这包白糖里物质的量到底有多少啦。
再说说气体的情况,有个特别重要的公式叫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 = nRT 。
这里的 P 是压强,V 是体积,T 是温度,R 是个常数。
这公式可厉害了,能帮咱们解决好多关于气体的问题。
我记得有一次,在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计算一种气体的物质的量。
当时那实验仪器摆了一桌,大家都紧张又兴奋。
我们小心翼翼地测量着温度、压强和体积,然后按照公式一步步计算。
那过程真是既紧张又有趣,每个人都全神贯注,生怕出错。
还有物质的量浓度(c)的计算,公式是 c = n / V ,这里的 V 是溶液的体积。
比如说配制一定浓度的盐水,知道了盐的物质的量和溶液的总体积,就能算出浓度啦。
在学习这些公式的时候,可别死记硬背,得理解着来。
多做几道题,多联系实际,你就会发现,这些公式其实就像是你的好朋友,能帮你解决好多难题。
比如说,工厂里要生产某种化学产品,工程师就得根据这些公式来精确计算原料的用量,控制反应条件,确保生产顺利进行。
总之,物质量计算的公式虽然看起来有点复杂,但只要咱们用心去学,多练习,多思考,它们就能成为我们探索化学世界的有力工具。
相信大家都能把这些公式掌握得妥妥的,在化学的学习道路上越走越顺!。
物质的量及有关计算
![物质的量及有关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3f48a00fab069dc51220191.png)
物质的量及有关计算【基础知识】一、物质的量符号:n1、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长度、质量、时间、物质的量等)2、物质的量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
即表示物质所含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多少。
3、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4、1摩尔任何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结构微粒,因此,1mol任何粒子集体所含有的粒子数相等.二、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 A1、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
通常使用 mol—这个近似值。
例:1molCO2在任何情况下,都含有N A个CO2分子,约为6.02×1023个。
三、摩尔质量符号:M1、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即每摩尔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
22四、气体摩尔体积符号:Vm1、表示: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2、单位:常用的是:L/molmn——气体的物质的量(单位:mol)4、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 L/mol.不在标准状况时,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为22.4 L/mol。
5、用到22.4 L/mol时一定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标准状况;②气体。
五、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即“三同"定“一同”。
2.注意: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阿伏加德罗常数这类题的解法:① 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
01×105Pa 、25℃时等。
② 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 2O 、乙醇等.③ 物质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 、Ne 等为单原子组成的分子.六、物质的量浓度 符号:C B1、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2、单位:常用mol/L3、C B =V nn B ——溶质的物质的量(单位:mol ),V-—溶液体积(单位常取:L ),C B —-n B 是V 与的比值(单位:mol/L )七.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步骤:计算、 、 (注意: )、转移、 、 、 、装瓶贴签.八、本节书所涉及到的公式包括:【难点突破】1.方法与技巧(1)充分利用物质的量与各量间的关系(2)充分利用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溶解度间的关系(3)充分利用守恒关系、十字交叉法、差量法等解题技巧2.解题注意点(1)对气体来说,在解题时要特别注意气体所处的外界条件,因温度、压强不同,等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不同。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85c93a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ee.png)
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公式物质的量浓度(也称为溶液的浓度)是描述溶液中溶质浓度的指标之一,通常使用化学符号 C 表示,单位为 mol/L(摩尔/升)。
物质的量浓度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或计算得出,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公式。
1. 通式:物质的量浓度(C)= 物质的量(n)/ 溶液的体积(V)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我们可以发现物质的量浓度等于溶液中物质的量与溶液的体积的比值。
这个公式适用于溶液中物质的量和体积都能够直接测量的情况。
2. 已知溶质质量和溶液体积:物质的量浓度(C)= 溶质的质量(m)/ 溶液的体积(V) / 溶质的摩尔质量(M)当我们已知溶质的质量、溶液的体积以及溶质的摩尔质量时,可以使用该公式计算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的摩尔质量表示每摩尔溶质的质量,单位为 g/mol。
3. 已知溶质摩尔数和溶液体积:物质的量浓度(C)= 溶质的摩尔数(n)/ 溶液的体积(V)当我们已知溶质的摩尔数和溶液的体积时,可以使用该公式计算物质的量浓度。
溶质的摩尔数表示溶质的摩尔个数。
4. 已知溶质摩尔数和溶质的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C)= 溶质的摩尔数(n)/ 溶液的体积(V) ×溶质的摩尔质量(M)当我们已知溶质的摩尔数、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摩尔质量时,可以使用该公式计算物质的量浓度。
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这些计算公式时,确保数据的单位是一致的。
如果单位不一致,需要进行单位换算。
实例:假设我们有一个溶液,其中含有125 g 的氯化钠(NaCl)。
该溶液的体积为1.5 L。
求氯化钠的物质量浓度。
解:首先,我们需要将氯化钠的质量转化为摩尔数。
氯化钠的摩尔质量为58.44 g/mol。
根据公式可得:溶质的摩尔数(n)= 溶质的质量(m)/ 溶质的摩尔质量(M)= 125 g / 58.44 g/mol≈ 2.14 mol接下来,我们将溶质的摩尔数和溶液的体积代入计算公式可得:物质的量浓度(C)= 溶质的摩尔数(n)/ 溶液的体积(V)= 2.14 mol / 1.5 L≈ 1.43 mol/L因此,该溶液中氯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43 mol/L。
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
![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d220d131bed5b9f3f90f1c6e.png)
精心整理关于物质的量的计算1、物质的量的基本概念(1)物质的量:表示含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
符号:n(2)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
符号:mol①它反映了化学反应的实质;②它把看不见的、不可量度的粒子数(微观量)和看得见的、可量度的质量或体积(宏观量)联系起来了;③它把气体的体积和分子数联系起来了;④可以建立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联系其它各种物理量的一个完整的化学计算体系;⑤由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既是粒子数比,又是物质的量之比,也是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
这种比值较相应的质量比简单,因此,用物质的量的关系进行计算就比较简捷。
=摩尔质量大的质量就大。
=⑥ 1 mol分子(或原子)的质量是1个分子(或原子)质量的6.02×1023倍。
⑦不同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不同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
⑧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既是粒子数之比,也是物质的量之比。
?化学反应定律?提示:高中化学计算主要是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学习中要养成把其他物理量转化为物质的量这一思维模式4.有关物理量及符号、单位(1)配制溶液时,需要根据所选择容量瓶的容量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溶质或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溶质。
(2)不能配制任意体积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这是因为在配制的过程中是用容量瓶来定容的,而容量瓶的规格是有限的,常用的有50 mL、100 mL、150 mL、200 mL、250 mL、500 mL、1000 mL等。
所以只能配制溶液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匹配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3)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而要在中溶解,待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恢复到室温时,才能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
7、阿伏加德罗常数常考八大方面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1)考物质的状态: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为3NA为液态错,标准状况下,CHCl3(2)考分子的组成:10 g氖(相对原子质量为2)气所含分子数为0.25NA错,氖为单原子分子(3)考粒子的质量:任何条件下,48 g O3气体含有6.02×1023个O3分子对,质量与条件无关(8)考反应原理:常温常压下,4.6 g NO2气体含有0.602×1023个NO2分子。
有关物质的量(mol)的计算公式
![有关物质的量(mol)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0a10e0710661ed9ad51f3c4.png)
(mol)的计算公式
(1)物质的量(mol) 即n= ;M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或原子)质量
(2)物质的量(mol)= 即n= NA为常数6.02×1023,应谨记
(3)气体物质的量(mol) 即n= Vm为常数22.4L·mol-1,应谨记
(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溶液体积(L)即nB=CBVaq
化学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
![化学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774acfb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4.png)
化学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化学物质量的公式是一个重要的原子计量学常识,也是分析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它主要用于计算某一特定化学物质的量。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计算化学物质量的公式及其相关概念及其应用。
一、计算化学物质量的公式化学物质的量通常使用Avogadro常数来计算,Avogadro常数是6.02 ×10 ^ 23,即6.02 × 10 ^ 23分子/摩尔(或6.02 × 10 ^ 23个原子/摩尔)。
公式:量(g)= 原子量×6.02 × 10 ^ 23 ×质量分数例如:某化合物包含1mol氧原子,1mol氢原子,2mol氮原子,氧原子的单子量为16g/mol,氢原子的单子量为1g/mol,氮原子的单子量为14g/mol,求该化合物的量。
解:量(g)= (16 × 1 + 1 × 1 + 14 × 2) × 6.02 × 10 ^ 23 ×1 = 416 g二、Avogadro常数的概念及其应用Avogadro常数的概念由意大利物理学家Avogadro提出,它是物质质量的定义,引用Phoenix文库给出的解释:“Avogadro常数指的就是任何化学物质中的某种原子的数量等于6.02千克的数量。
”Avogadro常数的应用和引申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实验中,Avogadro常数可以帮助科学家们较准确的估算物质的质量、分子量以及原子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
(2)Avogadro常数具有计算微观粒子数量的应用,如有多少个原子或分子在一定体积中,等等。
(3)Avogadro常数也可以用来计量热量和物质的量等。
总之,Avogradro常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子计量学概念,也是分析化学课程里必备的内容,上述仅是计算化学物质量的公式及其相关概念及其应用的简要介绍,未来有机会我们讨论还有更多其他的使用Avogradro常数的例子。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67e2f5097e21af45b207a802.png)
物质的量浓度及相关计算1.溶液组成的两种表示方法 (1)物质的量浓度(c B )(2)溶质的质量分数(w )①概念:用溶质的质量与溶液质量的比值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②表达式:w =m (溶质)m (溶液)×100%。
2.物质的量浓度的有关计算 (1)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两要素 ①溶质确定 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 如Na 、Na 2O 、Na 2O 2――→水NaOH ; SO 3――→水H 2SO 4;NO 2――→水HNO 3。
特殊物质:如NH 3溶于水后溶质为NH 3·H 2O ,但计算浓度时仍以NH 3作为溶质。
含结晶水的物质: CuSO 4·5H 2O ―→CuSO 4;Na 2CO 3·10H 2O ―→Na 2CO 3。
②溶液体积确定:不是溶剂体积,也不是溶剂体积与溶质体积之和,可以根据V =m (溶液)ρ(溶液)求算。
(2)计算类型①标准状况下,气体溶于水形成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溶质的物质的量n =V 气体22.4 L·mol -1溶液的体积V =m ρ=m 气体+m 水ρc =n V ②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换算推导过程(以1 L 溶液为标准):1 L(1 000 mL)溶液中溶质质量m (溶质)=1_000ρ×w g n (溶质)=1 000ρw M mol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1 000ρw M mol·L -1。
(c 为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 -1,ρ为溶液的密度,单位g·cm -3,w 为溶质的质量分数,M 为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 -1) ③溶解度与质量分数的关系某温度下饱和溶液质量分数(w )与溶解度(S )的换算公式:w =S100+S100%。
3.溶液稀释与混合的计算 (1)溶液稀释①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保持不变,即m 1w 1=m 2w 2。
物质的量相关计算
![物质的量相关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51bc4af51e79b89680226a6.png)
第一讲N A的相关计算一、知识梳理1、与物质的量相关的四个公式2、阿伏伽德罗定律3、微粒数目计算分子数原子数离子数电子数4、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计算二、典题精练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气体摩尔体积适用条件(1)标准状况下,1mol氟化氢的体积为22.4L(2)常温常压下,2.24 L H2O中分子的数目为0.1 N A(3)标准状况下,11.2 L苯中含有1.5N A个C-C键(4)标准状况下,2.24 L CH3Cl中含有0.5N A个原子(5)标准状况下,22.4 L SO3中含有4N A个原子(6)标准状况下,2.24 L CCl4含有的共价键数为0.4NA2、物质组成和结构(1)常温常压下,0.1N A个NH3分子的质量为1.7g(2)常温下,1.6 g CH4中含有氢原子数目为0.3 N A(3)含0.1 mol Na2O2的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总数为0.4N A(4) 46 g 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 A(5)14 g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2N A(6) 24g镁与27g铝中,含有相同的质子数(7)1mol重水与1mol水中,中子数比为2:1(8) 1mol乙烷和1mol乙烯中,化学键数相同(9)1 mol CH4与过量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H3Cl气体的体积约为22.4 L3、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数目(1) 2.4g金属镁转化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0.1N A(2)5.6 g铁粉在足量的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2 N A(3)1 mol Fe与一定量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一定为3N A(4)1 mol Na2O2与足量CO2充分反应,电子转移数为2N A(5)标准状况下,11.2L NO2与足量水反应,电子转移数为N A4、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数目(1) 1L 1mol/L NaCl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总数为N A(2) 0.1 mol/L NH4Cl溶液中含有Cl−的数目为0.1 N A(3) 1L 0.1 mol/L Na2CO3溶液中所含氧原子数目为0.3 N A5、物质转化隐含条件(1)1 mol N2与4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为2N A(2)50mL 12 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电子转移数为0.3N A(3)常温下,56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 A个SO2分子三、自主测评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标准状况下,1 mol 水的体积是22.4 LB.1 mol H2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C.在标准状况下,N A个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D.在标准状况下,1 mol NH3和CO混合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 L2、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 L氖气含有N A个氖原子B.标准状况下,4.48 L氧气和氮气的混合物含有的分子数约为0.2N AC.标准状况下,11.2 L H2O2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D.标准状况下,22.4 L H2中含质子数为N A3、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 g O2和16 g O3所含氧原子数不同B.28 g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C.80 g苛性钠中所含Na+的物质的量为1 molD.常温常压下,32 g CH4含有8N A个氢原子4、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1.12 L Cl2中含有的质子总数为0.85N AB.0.12 mol·L-1AlCl3溶液含有0.36N A个Cl-C.常温常压下,9 g H2O中所含原子总数为1.5N AD.O2与O3的混合物32 g,含有分子总数为N A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22.4 L·mol-1B.20 ℃、1.0×105 Pa时,同体积的O2与CO2含有相同的分子数C.当1 mol气态物质的体积为22.4 L时,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D.2 mol气体的体积约为44.8 L6、若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6 g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B.标准状况下,22.4 L水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 AC.0.5 mol·L-1的AlCl3溶液中所含Al3+数目为0.5 N AD.N A个氯气分子的体积是22.4 L7、用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13.5 g Al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H2的分子数为N AB.标准状况下,2.24 L CH4所含电子数为N AC.500 mL 1 mol·L-1的K2SO4溶液中含有K+数目为N AD.0.5 mol O2和0.5 mol O3的混合物所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为2.5N A8、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0.5 mol/L的AlCl3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5N AB.在常温下,把100 g CaCO3加到1 L水中,所得溶液中的Ca2+数等于N AC.通常状况下,N 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D.常温常压下,1.9 g H3O+所含电子数为N A9、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8 g氮气所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 AB.2.3 g钠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为0.1N A,生成1.12 L氢气C.1 mol氯气的质量与N A个氯气分子的质量之和相等E.在1 L水中溶解5.6 g KOH即可配制0.1 mol·L-1KOH溶液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1 mol NH4+中,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1 molB. 将4g NaOH溶解于1 L水中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C. 等质量的臭氧(O3)与氧气所含的原子数相等D. 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物质体积均约为22.4L11、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所含的原子数为N AB. 2.3g金属钠被氧化成Na2O2,转移电子数为0.1N AC. 5.6g铁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 AD. 2L 0.1 mol/L Na2SO4溶液中含有的Na+的数为0.2N A12、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的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①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O②同温度、同体积的H2和N2③同体积、同密度的C2H4和C3H6两种气体④同压强、同体积的N2O和CO2两种气体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四、课后作业针对N A计算的五类常见题型,每类题型各找两道习题。
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
![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e205571314791711cc791718.png)
物质的量的计算公式:n=m/M=V(g)/Vm=N/N A=c*V(aq)
式中n为物质的量,单位为mol;
m为物质质量,单位为g;
M为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1;
V(g)为气体体积,单位为L;
V m为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L•mol-1;
N为粒子个数,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mol-1;
c为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L-1或者mol•mL-1;V(aq)为溶液体积,单位为L或mL;
物质的量浓度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简称,通常它是以单位体积里所含溶质B(B表示各种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
物质的量浓度是一种重要的浓度表示法,符号c(B)。
常用单位为mol/L。
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公式为:
c(B)=n(B)/V(B表示各种溶质)
质量分数(w)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称为溶质的质量分数。
w=m(溶质)/m(溶液)(×100%)
密度的定义式:
=V
m
密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米3(kg/m3)其它常用单位还有克/厘米3 1g/cm3=103 kg/m3
溶液稀释的有关公式:
C1(浓溶液)V1(浓溶液)=C2(稀溶液)V2(稀溶液)。
化学物质的量公式归纳
![化学物质的量公式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9f5b9f7168884868662d67e.png)
物质的量公式归纳
一、基本关系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1023 mol-1
M为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Vm为气体摩尔体积,在标况下(STP)等于mol (记住每个物理量的符号,含义,数值及单位,熟记公式)
二、有关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1、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推论1:V1/V2= N1/N2 = n1/n2 (对象:同温同压下的气体)
2、相对密度: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的密度之比=摩尔质量之比(即式量之比)推论2:D=ρ1/ρ2=M1/M2 (同温同压下)
3、推论3:同温同容下:P1/P2= N1/N2 =n1/n2
4、有关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平均摩尔质量)①根据密度计算: M=ρ(ρ为混合气体在STP下的密度)②根据相对密度计算: M=DM’(M’为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 ③根据混合物的总质量和总物质的量计算: M=m(总)/n(总) ④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和体积分数计算:
M=MAa%+MBb%+……(a%可为A气体的体积分数或物质的量分数) 5、ρ标=M/(ρ标为气体在标况下的密度,M为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
三、物质的量浓度
1、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
2、有关溶液稀释和浓缩的计算V1ρ1×ω1= V2ρ2×ω2 (溶质的质量守恒) C1V1= C2V2 (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
3、有关两种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的计算
C3V3 = C1V1+C2V2 (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总和不变)4、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实验,掌握误差分析(具体见课件)。
化学物质的量相关计算所有公式
![化学物质的量相关计算所有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c5eb4138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1b.png)
化学物质的量相关计算所有公式物质的量相关计算公式1.物质的量=微粒数/阿伏伽德罗常数(n=N/NA)2.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n=m/M)3.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的摩尔体积(n=V/Vm)4.c=1000mL/Lρ(密度) w / M5:物质的量(mol)=物质的质量(g)/物质的摩尔质量(g/mol)6.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时使用在稀释溶液时,溶液的体积发生了变化,但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即在溶液稀释前后,溶液的物质的量相等。
7.c混·V混=c1·V1+c2·V2+……+cn·Vn(有多少种溶液混合n就为几)8.同温同压时 V1/V2=n1/n2=N1/N2 正比同温同体积 P1/P2=N1/N2=n1/n2 正比同压同物质的量 V1/V2=T1/T2 正比同温同物质的量 V1/V2=P2/P1 反比同体积同物质的量 P1/P2=T1/T2 正比同温同压同体积 m1/m2=Mr1/Mr2=M1/M2 正比同温同压同质量 V1/V2=p1/p2=M2/M1 反比同温同体积同质量 p1/p2=Mr1/Mr2=M2/M1 反比同温同压密度1/密度2=Mr1/Mr2=M1/M2 正比9.n、V、Vm、N、NA、m、M、c的关系n=m/M=N/NA=V/Vm=cVPS:V----体积 p------压强T-----温度 n ------物质的量N ----分子数 Mr----相对分子质量M------摩尔质量 m-----质量c------物质的量浓度9.关于物质的量浓度与质量分数的转化(推导和演化)C=ρ·ω·1000/M其中,C:物质的量浓度(单位mol/L)ω:溶液的密度,(形式为质量分数,1)ρ:密度,(单位g/mL)M:物质的摩尔质量,(单位g/mol)c=n/Vn(溶质的物质的量)=ω_m(溶液质量)/Mm(溶液质量)=ρ· Vm(溶液溶质的质量)=ω(质量分数)·ρ(密度)·V故,n(溶质的物质的量)=ω·ρ·V / Mc= n/V=(ω·ρ· V /M) /V=ω·ρ· V /M V=ω·ρ/M若密度ρ单位为1000kg/m^3(国际单位)=1 g/cm^3.有关溶液稀释和浓缩的计算V1ρ1×ω1= V2ρ2×ω2 (溶质的质量守恒)C1V1=C2V2 (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有关两种不同浓度溶液混合的计算C3V3 =C1V1+C2V2 (混合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总和不变)高三化学差怎么办1、对基础不好的高三学生来讲,首先要明晰,不管是啥化学反应,全要从元素周期表的视角来思考。
物质的量的计算
![物质的量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8f541bdb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01.png)
关于物质(d e)量(d e)计算1、物质(de)量(de)基本概念(1)物质(de)量:表示含一定数目粒子(de)集合体.符号:n(2)摩尔:物质(de)量(de)单位.符号:mol(3)摩尔质量:单位物质(de)量(de)物质所具有(de)质量.符号:M单位:g/mol,单位:mol-1(4)阿伏加德罗常数:12g12C所含碳原子(de)个数.符号:NA(5)气体摩尔体积:单位物质(de)量(de)气体所占(de)体积.符号:Vm单位:L·mol-1(6)物质(de)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de)物质(de)量.符号:c单位mol·L-1(7)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de)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de)粒子三个概念间(de)关系:物质(de)量(n)-摩尔(mol)-NA(物理量)(单位)(标准)2.有关以物质(de)量为中心(de)计算:)=(c×V)(1)n=(m/M)=(V/Vm)=(N/NA(2)有关物理量之间(de)相互关系建立物质(de)量(de)好处在于:①它反映了化学反应(de)实质;②它把看不见(de)、不可量度(de)粒子数(微观量)和看得见(de)、可量度(de)质量或体积(宏观量)联系起来了;③它把气体(de)体积和分子数联系起来了;④可以建立以物质(de)量为中心(de),联系其它各种物理量(de)一个完整(de)化学计算体系;⑤由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de)化学计量数之比既是粒子数比,又是物质(de)量之比,也是相同条件下气体(de)体积比.这种比值较相应(de)质量比简单,因此,用物质(de)量(de)关系进行计算就比较简捷.3.有关物质(de)量(de)八关系:①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即近似为×1023个粒子.②1mol任何物质(de)质量,以克作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物质(de)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离子质量等)③对于由分子或直接由原子构成(de)物质,物质(de)量相同,所含分子数或原子数相同.④对于相同质量(de)两种物质而言,摩尔质量与物质(de)量成反比.即摩尔质量大(de),物质(de)量则小.M1n1=M2n=⑤对于相同物质(de)量(de)两种物质而言,摩尔质量与质量成正比.即摩尔质量大(de)质量就大.=⑥1mol分子(或原子)(de)质量是1个分子(或原子)质量(de)×1023倍.⑦不同元素(de)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不同分子(de)相对分子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⑧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de)化学计量数之比既是粒子数之比,也是物质(de)量之比.化学反应定律提示:高中化学计算主要是以物质(de)量为中心(de)计算,学习中要养成把其他物理量转化为物质(de)量这一思维模式4.有关物理量及符号、单位5、配制一定物质(de)量浓度(de)溶液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de)问题:(1)配制溶液时,需要根据所选择容量瓶(de)容量和溶液(de)物质(de)量浓度,称取一定质量(de)固体溶质或量取一定体积(de)液体溶质.(2)不能配制任意体积(de)一定物质(de)量浓度(de)溶液.这是因为在配制(de)过程中是用容量瓶来定容(de),而容量瓶(de)规格是有限(de),常用(de)有50mL、100mL、150mL、200mL、250mL、500mL、1000mL等.所以只能配制溶液体积与容量瓶容积相匹配(de)一定物质(de)量浓度(de)溶液.(3)在配制一定物质(de)量浓度(de)溶液时,不能直接将溶质放入容量瓶中进行溶解,而要在 中溶解,待烧杯中溶液(de)温度恢复到室温时,才能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4)定容后(de)容量瓶在反复颠倒、振荡后,会出现容量瓶中(de)液面低于容量瓶刻度线(de)情况,这时再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这是因为容量瓶是属于“容纳量”式(de)玻璃仪器(注意与量筒对比).6、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de)量浓度(de)溶液实验误差(de)主要原因: ①称量时引起(de)误差,使所配溶液中溶质(de)物质(de)量浓度偏高或偏低 ②用于溶解稀释溶液(de)烧杯未用蒸馏水洗涤,使溶质(de)物质(de)量减少,致使溶液中溶质(de)物质(de)量浓度偏低③转移或搅拌溶液时有部分液体溅出,致使溶液中溶质(de)物质(de)量浓度偏低 ④在给容量瓶定容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体积增大,致使溶液中溶质(de)物质(de)量浓度偏低;俯视读数会使溶液体积减小,致使溶液中溶质(de)物质(de)量浓度偏大. 7、阿伏加德罗常数常考八大方面(1)考物质(de)状态:标准状况下,中含有(de)氯原子数目为3NA 错,标准状况下,CHCl 3为液态(2)考分子(de)组成:10g 氖(相对原子质量为2)气所含分子数为错,氖为单原子分子(3)考粒子(de)质量:任何条件下,48gO 3气体含有×1023个O 3分子 对,质量与条件无关(4)考含同位素(de)摩尔质量:18gD 2O 中含有(de)质子数目为10N A错,D 2O(de)摩尔质量是20g/mol,18gD 2O(de)物质(de)量为,含质子数目为9N A (5)考溶液(de)组成:LNa 2CO 3溶液中含有(de)CO 2-3数目为.错,CO2-3会水解,比小(6)考电子转移: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de)电子数一定为××1023错,Fe过量时失去(de)电子数可以为××1023(7)考化学键(de)数目:晶体中含有(de)硅氧键数目为××1023对(8)考反应原理:常温常压下,气体含有×1023个NO2分子.错,NO2有一部分转化为N2O48.用浓溶液A用质量分数表示配制稀溶液B用物质(de)量浓度表示求所需浓溶液(de)体积V(A)C(B)×V(B)×M=(A)×V(A)×(A)(mol/L)(L)(g/mol)%(mL)(g/cm3)物质(de)量浓度与溶质(de)质量分数之间(de)换算:c×V×M=×V×(mol/L)(L)(g/mol)%(mL)(g/cm3)c=令V=1L=1000mL,则得:c=稀释规则:稀释前后溶质(de)质量和物质(de)量不变.m浓×浓=m稀×稀V浓×浓×浓=V稀×稀×稀c浓×V浓=c稀×V稀混合规则:混合前后溶质(de)质量不变.m1×1%+m2×2%=m3×3%,式中,m1+m2=m3(质量有加和性)c1V1+c2V2=c3V3,若告诉混合后溶液(de)密度,则有体积效应,即V1+V2V3(体积没有加和性),混合后溶液(de)体积要根据混合溶液(de)密度来计算.9.阿伏加德罗律(de)应用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同体积(de)气体具有同数(de)分子.P:气体压强(单位:Pa)V:气体(de)体积(单位:L)n:气体分子(de)物质(de)量(单位:mol)T:温度(单位:K)R:常数在非标准状况下,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224L/mol进行计算,这时可利用阿氏定律及其有关关系来计算.气体摩尔体积1.适用范围气体摩尔体积(de)适用范围是气体,可以是单一气体,也可以是混合气体,如与(de)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de)体积约为.由这一定律可知:①同温同压下,同体积(de)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物质(de)量(de)分子;②同温同压下任何混合气体(de)分子总数与相同状态下(de)各纯气体(de)分子数之和相同.并且还可推出气体反应定律:在有气体存在(de)化学方程式中,气体物质(de)化学计量数之比,既是分子数之比,物质(de)量之比,也是相同状态下气体体积比.10.有关气体体积(de)八关系:①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有(de)体积都约为.②同温同压下,同体积(de)气体具有同数目(de)分子(阿伏加德罗定律).③有关气体体积(de)计算中,质量、体积和物质(de)量(de)对应单位是“g—L—mol”.④相同体积(de)两种气体,摩尔质量与质量成正比.即摩尔质量大(de),质量大,=⑤相同质量(de)两种气体,摩尔质量与物质(de)量成反比.即摩尔质量大(de),物质(de)量小,分子数少.=⑥比较两种气体(de)轻重,可看密度,最好看相对分子质量.即相对分子质量大(de),密度大.⑦混合气体可看成一种纯气体对待气体相互间不发生反应.不过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应按下式计算:=M1×n1%+M2×n2%+……=M1×V1%+M2×V2%+……⑧化学方程式中,气体物质(de)化学计量数之比,既是粒子数比,也是物质(de)量之比,还是相同条件下气体(de)体积比.(气体反应定律)11.求混合气体气体间不发生反应(de)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1物质(de)量定义法:=2密度法:=×224mol/L3平均值法:混合气体可看成一种气体,不过平均分子量应按下式计算:=M1×n1%+M2×n2%+……=M1×V1%+M2×V2%+……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⑴物质(de)量就是物质(de)数量⑵摩尔是国际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⑶1摩尔苹果⑷只有在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是mol⑸1mol二氧化碳(de)质量和二氧化碳(de)摩尔质量都是44克⑹阿伏伽德罗常数就是×1023⑺1摩尔(de)氯化钠溶于1升水中形成溶液,其物质(de)量浓度为1mol/L⑻气体(de)体积大小(de)主要决定因素是气体(de)微粒数目和微粒间距(9)摩尔是物质(de)量(de)单位,每摩尔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 )(10)物质(de)量是能把物质(de)质量和微观粒子数联系起来(de)一个物理量.( )(11)95gMgCl2中含有×1023个Mg2+和×1023个Cl-.( )(12)×1023个Na+(de)质量等于23g.( )2.下列关于摩尔质量(de)说法正确(de)是( )A.水(de)摩尔质量是18gB.2molH2O(de)摩尔质量是1molH2O(de)摩尔质量(de)2倍C.任何物质(de)摩尔质量都等于它(de)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D.水(de)摩尔质量是氢气摩尔质量(de)9倍3.147gH2SO4(de)物质(de)量是________;(de)质量是________g,其中含有________molH,含有________molO;2molH2SO4中含有硫酸分子数为__________个,含氢原子数为________个.4、下列说法中正确(de)是( )A.摩尔既是物质(de)量(de)单位又是物质(de)质量单位B.物质(de)量既表示物质(de)数量又表示物质(de)质量C.阿伏加德罗常数是12kg12C中含有(de)碳原子数目D .1molH 2O 中含有10mol 电子 5、下列说法正确(de)是() A.71 g 氯相当于2mol 氯B.每摩尔物质中含有×1023个原子C.阿伏加德罗常数为12 g 12C 所含(de)碳原子数 中含有3mol 氧元素6、如果1 g 水中含有m 个氢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m91.9m .2m 相同质量(de)下列气体中,所含原子数最多(de)是 A .CH 4B .N 2C .COD .O 28.相同质量(de)H 2SO 4与H 3PO 4中(de)氢原子数之比为A .2:3B .3:2C .1:2D .2:19.0.5L1mol/LFeCl 3溶液与0.2L1mol/LKCl 溶液中(de)Cl -(de)数目之比A .5:2B .3:1C .15:2D .1:310.amolO 2气体和amolO 3气体相比较,下列叙述一定正确(de)是A .体积相同B .质量相等C .原子数相等D .分子数相等 11.0.5molNa 2SO 4中所含(de)Na +离子数为A .3.01×1023B .6.02×1023C .0.5D .112.250ml4mol/L 盐酸中含有个Cl -,配制该溶液需标准状况下(de)HCl 气体L,该HCl气体与g(de)O 3具有相同(de)原子数.13.下列有关0.1mol ·L -1 NaOH 溶液(de)叙述正确(de)是A .1L 该溶液中含有NaOH40gB .100ml 该溶液中含有OH -0.01molC .从1L 该溶液中取出100mL,所取出(de)NaOH 溶液(de)浓度为0.01mol ·L -1D .在1L 水中溶解4gNaOH 即可配制得0.1mol ·L -1NaOH 溶液 14、下列说法正确(de)是()A.氮原子(de)质量就是氮(de)相对原子质量B.氢氧化钠(de)摩尔质量是40 g 中含有1molH 2D.氩气(de)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它(de)相对原子质量 15、0.8g 某物质含有×1022个分子,该物质(de)式量约为() A 、8B 、16 C 、64D 、160 16、下列叙述正确(de)是A .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de)物质,它们(de)物质(de)量必相等B .任何条件下,等物质(de)量(de)乙烯和一氧化碳所含(de)分子数必相等C .1L 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 氧气(de)质量小D.等体积、等物质(de)量浓度(de)强酸中所含(de)H +数一定相等 17、下列说法不正确(de)是()A .磷酸(de)摩尔质量与×1023个磷酸分子(de)质量在数值上相等B .×1023个氮分子和×l023个氢分子(de)质量比等于14:1C .32g 氧气所含(de)原子数目为2××1023.D .常温常压下,××1023个一氧化碳分子所占体积是11.2L 18、下列说法正确(de)是()A .标准状况下22.4L/mol 就是气体摩尔体积B .非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de)体积不可能为22.4LC .标准状况下22.4L 任何气体都含有约×1023个分子D .1molH 2和O 2(de)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de)体积约为22.4L19、在两个容积相同(de)容器中,一个盛有HCl 气体,另一个盛有2H 和2Cl (de)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de)气体一定具有相同(de)()A .原子数B .密度C .质量D .质子数20、用蒸汽密度法测定物质(de)相对分子质量是一种常用(de)方法.现测得0.3g 某挥发性液体化合物样品在挥发时排出(de)空气在标准状况下是40mL,则该化合物(de)相对分子质量是()A .85B .168C .310D .34021、标准状况下,由CO 和2H 组成(de)混合气体(de)质量为,则混合气体(de)平均摩尔质量为_______;此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消耗氧气(de)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_____L ;将燃烧产物通过足量过氧化钠后,固体增重___________g.22、今有300mL 421SO Na L mol 1.0-⋅溶液、41MgSO L mol 1.0mL 200-⋅溶液和1L mol 1.0mL 100-⋅342)SO (Al 溶液,这三种溶液中-24SO (de)浓度之比为():1:1 :2:1 :2:3 :1:323、16g 氢氧化钠溶于一定量水中得到200mL 溶液,则该溶液(de)物质(de)量浓度为()A .1mol/LB .2mol/LC .3mol/LD .L24、200mL 密度为mL 、质量分数为31%(de)硝酸(de)物质(de)量浓度为()A .1mol/LB .3mol/LC .6mol/LD .L 25、某10%(de)NaOH 溶液,加热蒸发掉100g 水后得到80mL20%(de)NaOH 溶液,则该20%(de)NaOH 溶液(de)物质(de)量浓度为()A .LB .LC .7mol/LD .L26、.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de)是() ℃时,pH=13(de)(OH)2溶液中含有(de)OH-数目为B.标准状况下,与过量(de)稀NaOH 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C.室温下,乙烯和丁烯(de)混合气体中含有(de)碳原子数目为D.标准状况下,甲醇中含有(de)氧原子数为27、将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de)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de)化学式为( )28、.将15mL2mol·L -1Na 2CO 3溶液逐滴加入到·L -1MCl n 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de)M n+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 n 中n 值是()29、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 3杂质(de)Na 2CO 3样品(de)纯度,现将w 1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 2g,则该样品(de)纯度(质量分数)是( ) A.(84w 2-53w 1)/(31w 1) (w 1-w 2)/(31w 1) C.(73w 2-42w 1)/(31w 1) D.(115w 2-84w 1)/(31w 1)30、质量相等(de)两份气体样品,一份是CO,另一份是CO 2,这两份气体样品中,CO 与CO 2所含氧原子(de)原子个数之比是() A .1:2B .1:4 C .11:14D .1l :2831、下列各组中两种气体(de)分子数一定相等(de)是()A .温度相同、体积相同(de)O 2和N 2B .质量相等、密度不等(de)N 2和C 2H 4 C .体积相同、密度相等(de)CO 和C 2H 4D .压强相同、体积相同(de)O 2和H 232.由CO 2、H 2和CO 组成(de)混合气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de)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体中CO 2、H 2和CO(de)体积比为()A .29:8:13B .22:l :14C .13:8:29D .26:16:5733.由X 、Y 两元素组成(de)气态化合物XY 4,在一定条件下完全分解为A 、B 两种气体物质,己知标准状况下20mLXY 4分解可产生标准状况下30mLA 气体(化学式为Y 2)和10mLB 气体,则B(de)化学式为() A .X 2B .Y 2X 2 C .XY 2D .X 2Y 434.为方便某些化学计算,有人将98%浓硫酸表示成下列形式,其中合理(de)是() A .H 2SO 4·19B .H 2SO 4·H 2OC .H 2SO 4·SO 3D .SO 3·109H 2O35.两种气态烃组成(de)混合气体,完全燃烧得和3.6g 水.下列说法正确(de)是:混合气体中()A .一定有甲烷B .一定是甲烷和乙烯C .一定没有乙烷D .一定有乙炔36.用惰性电极电解M(NO 3)x (de)水溶液,当阴极上增重ag 时,在阳极上同时生bL 氧气(标准状况),从而可知M(de)相对原子质量为37、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de)是() A .·L -1稀硫酸100mL 中含有硫酸根个数为0·1N A B .1molCH 3+(碳正离子)中含有电子数为10N AC .2.4g 金属镁与足量(de)盐酸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 D.12.4g 白磷中含有磷原子数为38、N A 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de)是() A .9g 重水所含有(de)电子数为5N AB .1molMgCl 2中含有离子数为N AC .7.1g 氯气与足量NaOH 溶液反应转移(de)电子数为D .1molC 10H 22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31N A39、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 4+5FeS 2+12H 2O ═7Cu 2S+5FeSO 4+12H 2SO 4,下列说法正确(de)是()A .Cu 2S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B .5molFeS 2发生反应,有10mol 电子转移C .产物中(de)SO 42-离子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D .FeS 2只作还原剂22.4ax A.b11.2ax B.b5.6ax C.b2.8ax D.b40、在120℃时分别进行如下四个反应: A .2H 2S+02═2H 2O+2SB2H 2S+3O 2═2H 2O+2SO 2 C .C 2H 4+3O 2═2H 2O+2CO 2D .C 4H 8+6O 2═4H 2O+4CO 2(1)若反应在容积固定(de)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总压强(p)分别符合系式d 前=d 后和P 前>P 后(de)是;符合关系式d 前=d 后和P 前=P 后(de)是(请填写反应(de)代号).(2)若反应在压强恒定容积可变(de)容器内进行,反应前后气体密度(d)和气体体积(V)分别符合系d 前>d 后和V 前>V 后(de)是;符合d 前>d 后和V 前>V 后(de)是(请填写反应(de)代号).41、标准状况下,用一定量(de)水吸收氨气后制得物质(de)量浓度为1L mol 0.12-⋅、密度为1mL g 915.0-⋅(de)氨水.试计算1体积水吸收多少体积(de)氨气可制得上述氨水.(本题中氨(de)相对分子质量为,水(de)密度为1mL g 0.1-⋅)42、在100g 浓度为1L mol 18-⋅、密度为1mL g -⋅ρ(de)浓硫酸中加入一定量(de)水稀释成1L mol 9-⋅(de)硫酸,则加入水(de)体积()A.小于100mLB.等于100mLC.大于100mLD.等于mL 100ρ43、标准状况下,1体积水大约溶解560体积氨.求:(1)所得氨水中溶质(de)质量分数(2)若测得上述氨水(de)密度为1mL g 91.0-⋅,则此氨水(de)物质(de)量浓度为多少(3)取此氨水10mL,加水稀释到1L,所得稀氨水(de)物质(de)量浓度为多少 44、若以1w 和2w 分别表示浓度为1L mol a -⋅和1L mol b -⋅氨水(de)质量分数,且知2a=b,则下列推断正确(de)是(氨水(de)密度比纯水小)()A.21w w 2=B.12w w 2=C.12w 2w >D.121w 2w w <<45、实验室需用480mL 1L mol 1.0-⋅(de)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 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de)是()A.称取7.68g 硫酸铜,加入500mL 水B.称取12.0g 胆矾配成500mL 溶液C.称取8.0g 硫酸铜,加入500mL 水D.称取12.5g 胆矾配成500mL 溶液46.将标准状况下,将VLHX 气体(摩尔质量为Mg/mol )溶于水中,所得溶液密度为ρg/cm 3,则此溶液(de)物质(de)量浓度(mol/L )为() A .)2240(1000+MV V ρB .)2240(100+MV V ρ C .ρ)1.0(4.22+V MVD .100V ρM (MV+2240)47.某结晶水合物化学式X ·nH 2O,其相对分子质量为M,在25℃时,Ag 该结晶水合物溶于Bg 水中即可达到饱和,形成密度为Dg/cm 3(de)饱和饱和溶液VmL,下列表达式中不正确(de)是()A .该饱和溶液(de)质量分数为%)18(100MV Dn M A -B .X 在25℃时(de)溶解度为AnBM n M A 18)18(100+-C .该饱和溶液(de)物质(de)量浓度为1)(1000-⋅+L mol MB A DAD .该饱和溶液(de)物质(de)量浓度为11000-⋅L mol MVDA48、意大利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型(de)氧分子,其化学式为O4.下列关于O4(de)说法正确(de)是( )A .一个O 4分子由两个O 2分子构成B .O 4是一种单质C .等质量(de)O 4和O 2含有相同数目(de)分子D .O 4是一种化合物49.下列说法正确(de)是( ) A .在常温、常压下,含有(de)分子数为B .标准状况下,和O 2(de)混合物所含分子数为N AC .标准状况下,60g 乙酸(de)体积是D .1molSO 2(de)体积是50.常温常压下,用等质量(de)CH 4、CO 2、O 2、SO 2四种气体分别吹出四个气球,其中气体为CH 4(de)是( )51.标准状况下(de)甲烷和一氧化碳(de)混合气体,其质量为,则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混合气体中甲烷(de)体积为________;一氧化碳(de)质量为________.等质量混和等体积混和例题把70%HNO 3(密度为·cm -3)加到等体积(de)水中,稀释后HNO 3(aq)中溶质(de)质量分数是() B.<.>.≤(条件转换法):先把“等体积”看作“等质量”,则等质量混合后溶液中HNO 3(de)质量分数为:w 混==35%,而等体积混合时水(de)质量小于HNO 3(aq)(de)质量,则等体积混合相当于先进行等质量混合,然后再加入一定量(de)密度大(de)液体,这里是70%(de)HNO 3(aq),故其质量分数大于35%.问题1:浓度为25%(de)1g 氨水(ρ=·cm -3)与1g 纯水混合后,所得溶液(de)质量分数为A.等于%B.大于%C.小于%D.无法确定问题2:浓度为25%(de)1ml 氨水(ρ=·cm -3)与1ml 纯水混合后,所得溶液(de)质量分数为A.等于%B.大于%C.小于%D.无法确定问题3:把70%HNO 3(密度为·cm -3)加到等质量(de)水中,稀释后HNO 3溶液(de)质量分数是<C.>D.≤问题4:把70%HNO 3(密度为·cm -3)加到等体积(de)水中,稀释后HNO 3溶液(de)质量分数是B.<C.>D.≤。
物质的量及计算
![物质的量及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fae157a104a1b0717fd5dd69.png)
物质的量及计算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物质的量及有关计算【基础知识】一、物质的量符号:n1、国际单位制规定的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长度、质量、时间、物质的量等)2、物质的量是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
即表示物质所含原子、分子、离子等微观粒子的多少。
3、物质的量的单位:符号:mol4、1摩尔任何物质都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结构微粒,因此,1mol任何粒子集体所含有的粒子数相等。
二、阿伏加德罗常数符号:NA1、1mol任何粒子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粒子。
通常使用mol-这个近似值。
例:1molCO2在任何情况下,都含有NA个CO2分子,约为×1023个。
三、摩尔质量符号:M1、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即每摩尔物质所具有的质量,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
2、单位:g/mol或kg/mol例:1molCO2的质量为44g,CO2的摩尔质量为44g/mol四、气体摩尔体积符号:Vm1、表示: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有的体积。
2、单位:常用的是:L/molV——气体摩尔体积(单位:L/mol),V——气体的体积(单位常取:L),mn——气体的物质的量(单位:mol)4、标准状况下,任何气体的气体摩尔体积都约为L/mol。
不在标准状况时,气体摩尔体积不一定为mol。
5、用到mol时一定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标准状况;②气体。
五、阿伏加德罗定律1.内容:在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即“三同”定“一同”。
2.注意:阿伏加德罗定律也适用于不反应的混合气体。
阿伏加德罗常数这类题的解法:①状况条件:考查气体时经常给非标准状况如常温常压下,×105Pa、25℃时等。
②物质状态:考查气体摩尔体积时,常用在标准状况下非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O、乙醇等。
如H2③物质结构:考查一定物质的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分子、原子、电子、质子、中子等)时常涉及稀有气体He、Ne等为单原子组成的分子。
第3讲 物质的量及有关计算
![第3讲 物质的量及有关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938d821dff00bed5b9f31d5b.png)
(2010 年高考四川卷)标准状况下 V L 氨气溶 解在 1 L 水中(水的密度近似为 1 g/mL), 所得溶液 的密度为 ρ g/mL,质量分数为 w。物质的量浓度 为 c mol/L,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 A.ρ=(17V+22400)/(22.4+22.4 V) B.w=17c/(1000 ρ) C.w=17V/(17V+22400) D.c=1000Vρ/(17V+22400)
5、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体积的溶液所含溶质的物质 的量 单位:mol/L 符号:C 公式:C=n/V(aq)= 1000ρω/M 注:1)体积为溶液的体积而不 是溶剂的体积 2)换算时注意体积的单位mL与L 3)稀释时:n=C1V1=C2V2
例:将标准状况下的 aLHCl溶于 1000g水中,得到的溶液密度为 3 ,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 b g/cm 浓度是( D )
3.阿伏加德罗常数类试题易错点
1)考查气体体积与物质的量、 微粒数目等关系时,故意忽略标 准状况条件或给出常温常压条件。
2)物质状态问题。考查气体摩 尔体积时,常常用标准状况下非 气态的物质来迷惑考生,如H2O、 SO3、己烷、CCl4、HF等。
3)结合氧化还原反应考查电子转 移的数目问题,特别是歧化反应 的电子转移数目,如过氧化钠与 水反应、氯气与水的反应等。
【答案】 B
三、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 配制及误差分析 配制100mL 1.配制步骤 1mol/LNaCl 计算→称取或量取→溶解或稀释 →冷却→转移→洗涤→振荡→ 定容→摇匀→倒瓶贴签
2.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主要仪器 (1)量筒或托盘天平 (2)烧杯 (3)玻璃棒 (4)容量瓶 (5)胶头滴管
注:容量瓶的使用 (1)构造:细颈、平底玻璃瓶,瓶 口配有磨口玻璃塞或塑料塞 (精确至0.01mL)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Fe)=0.15mol n(HCl)=0.3mol
所以参与反应的m(Fe)=0.15mol×56g/mol=8.4g V(HCl)=n(HCl)/c(HCl)=0.3mol÷0.5mol·L-1=0.6L=600mL 即反应中消耗铁粉8.4克,所取盐酸的体积为600mL。
例2:COC和OC2体O2积的为混1合1.气2L体(1标8克准,状通况过)足,量则灼:热CuO反应完全后测得
液的密度是d g/mL,试求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分析:要求此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需知此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 液的体积。根据气体的体积可求出其物质的量(V/Vm),再根据溶液的质 量和密度则可求其体积。
解:A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n(A)=V/Vm=V L/22.4 L·mol-1=V/22.4 mol
n(H2)=V(H2)/Vm=3.36L/22.4L·mol-1=0.15mol
Fe + 2HCl ==== FeCl2 + H2↑
1
2
1
n(Fe) n(HCl)
0.15mol
则: 1
2
1
n(Fe) ==n(HCl) == 0.15mol
n(Fe)=0.15mol n(HCl)=0.3mol
即参与反应的Fe与HCl的物质的量为:
V(溶液)=
=
=
mL
ρ(溶液)
d g/mL
d
MV/22.4 + 100
=
L
1000d
n(A)
V/22.4 mol
1000Vd
c(A)=
=
V(溶液)
MV/22.4 + 100 1000d
L
=
MV + 2240
mol/L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的误差分析
在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下列操作出现的后果是(填:“偏高”、 “偏低”、“无影响”) ①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称取已吸潮的氢氧化钠固体。__偏__低____ ②配制氢氧化钠溶液时,溶液不能澄清,溶质少量不溶解。__偏__低____ ③配制氯化钠溶液时,容量瓶中有少量水。_无__影__响___ ④定容时,液面上方与刻度相齐,停止加水。__偏__高_____ ⑤配制好溶液后,容量瓶未塞好,洒出一些溶液。__无__影__响___ ⑥发现溶液液面超过刻度线,用吸管吸出少量水,使液面降至刻度线 ___偏__低___
28 × x+44×(0.5-x)=18
x=0.25 即n(CO)=0.25mol n(CO2)=0.25mol 故m(CO)=0.25mol×28g/mol=7g
V(CO2)=0.25mol×22.4L/mol=5.6L
ρ(混)=18g/11.2L=1.61g/L
例3:标况下将V L(摩尔质量为M g/mol)的气体A溶于100 mL水中,得到的溶
(1)混合气体中CO的质量是____g; (2)混合气体中CO2在STP下的体积是____L; (3)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是____g/L
提示:CO + CuO == Cu + CO2反应中CO变为CO2
气体的体积没变,可知反应前混合气体的体积也为11.2L(STP) 则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物质的量的和为11.2L/22.4L·mol-1=0.5mol 可以设其中CO有x mol则CO2有(0.5-x)mol 再利用混合气体质量18g有:
44.8L
化学计量数之比:1:3:2
物质的量之比:1:3:2
由此可归纳:化学计量数之比=物质的量之比
实例讲解:
例1 : 在实验室里取一定体积0.5mol/L的盐酸与铁粉反应,反应结束 后铁粉有剩余,同时生成3.36L(标准状态)氢气,计算:
(1)反应中消耗铁粉的质量; (2)所取盐酸的体积。
解: STP下3.36L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定量 关系
我们以N2与H2的反应为例说明:
化学计量数:
高温高压
N2 + 3H2=催=化=剂== 2NH3
1
3
2
质量角度:
28g
6g
34g
分子数角角度:
NA 1mol
3NA 3mol
2NA 2mol
气体体积角度(STP):22.4L 67.2L
溶液的质量由溶质和溶剂质量组成
m(溶液)=m(溶质)+m(溶剂)=n(A)·M(A)+ρ(水)·V(水)=V/22.4 mol×M
g/mol+1g/mL×100mL=MV/22.4 g + 100 g =(MV/22.4+100) g
所以溶液的体积为:
m(溶液) ( MV/22.4 + 100) g MV/22.4 +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