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教师教育模式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教师教育模式的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对我国师范专业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分析了目前为什么要加强地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学生教师教育素质的
意义,以及地方师范专业教师教育具体现状和表现,通过对淮南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培养模式设想,来解析地方地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教师教育模式。
【关键词】:教师教育素质培养模式职业技能
一、我国师范专业教师教育改革的反思
上个世纪末,我国提出教师专业化的问题,教师教育改革被提到议事日程。但大家对教师专业化的理解并不一致。许多专家把教师专业化只理解为必须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有的还提出教师要不断学习,终身学习,从而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这些意见无疑都是对的,但是都还没有真正理解教师专业化的整体内涵,因此在我国教师教育改革上出现一些偏差。今天来进行反思,我们感到“教师教育的转型的实质不是培养形式的变化,而是水平的提高”[1]
现在师专的学生都来自高中毕业生,可塑性就不如以前中师生,艺术素养和技能都不如中师生。再加上高等学校那种专业的导向作用,不利于培养小学教师。如不论专科学校还是本科院校,强大的导向是报考研究生,在这种导向下,教师教育的质量是难以保证的。“师范院校综合化的最初目的是提高师范专业的学术水平。但目前大多数师范院校都热衷于扩大非师范专业,忙于升格,因而有不少学校不是借用综合学科的优势来加强师范专业,而是抽调师范专
业的教师去充实其他新建立的学科,这就反而削弱了师范专业。这与改革的宗旨背道而驰。所以需要对目前的教师教育进行反思”
[2]。
二、加强地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学生教师教育素质的原因
1、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是发挥地方师范院校主办师范教育优势和克服其弊端的现实需要。“地方师范院校主办师范教育存在着一定的优势。但目前地方师范院校主办师范教育同样也面临着一些矛盾。如师范院校学术性发展与师范教育专业化之间的矛盾、地方师范院校的统一管理与师范教育专业化目标之间的矛盾、地方师范院校中承担师范专业教育学院(系部)的办学目标与师范教育规律之间的矛盾等”[3]。
2、当前师范专业学生的生源质量要求我们必须重视地方师范院校师范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随着师范院校向综合性院校转型,师范专业的保障措施被逐步取消。加之教师岗位待遇不高,直接导致师范专业生源质量不高和教师职业吸引力下降。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普遍在二本学生中招生。一般仅达到当她最低录取控制线。生源质量的下降直接影响到师范专业学生素质。作为“教育工作母机”的师范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初、中级教育的要求。
3、当前中小学教师素质现状迫切要求地方师范院校加强师范专业学生教师教育素质的提高。地方师范院校目前培养出来的中小学教师的素质状况令人堪忧。由于目前师范院校在培养目标上的多元化直接导致了师范专业学生师范技能的弱化,很多师范专业学生受
非师范专业学生的影响,忽视了对基本师范技能的提高,致使相当多的毕业生表现出对基础教育现实的不适应。如不及时加以扭转,必将影响未来基础教育的质量。影响未来人才的培养。地方师范院校作为地方基础教育教师培养的摇篮,必须不断加强师范专业学生的素质教育,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需要。
三、目前地方师范专业教师教育具体现状、表现
一些地方性师范院校通过更名、升格或合并共建等形式,纷纷向综合性院校发展。在地方综合性院校办学模式复杂化和培养目标多样化的背景下。师范专业学生素质问题日益引起了社会的重视。特别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地方师范院校的办学目标和师范教育的要求越来越不符合,具体表现在:
1、地方综合院校的办学目标。更注重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教育实践技能的培养被忽视,师范教育被综合性院校多元的发展目标所淡化,不利于师范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开展。
2、师范教育专业的学生分散在许多专业性学院或系部中。师范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标准比较分散。加之综合性院校重视学术上的成就与科研成果,很难对师范教育的专业化要求予以特别的重视或保证。师范教育的特点难以在学校的宏观管理制度中得到体现。
3、由于师范院校向综合性院校转型后,收费并轨、自主择业,师范专业的保障措施被逐步取消或者有名无实,再加之教育岗位待遇不高,直接导致师范专业生源质量不高和教师职业吸引力下降。
地方综合性院校师范专业普遍在二本学生中招生。一般仅达到当地最低录取控制线。由于现在综合性院校在培养目标上的多元化直接导致了师范专业学生师范能力的弱化。
四、我校教师教育培养模式设想
淮南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院校。学校由淮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淮南教育学院、淮南师范学校在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合并更名为淮南师范学院。学院一直保留有师范专业,目前本科师范专业14个,占全院本科专业总数的31%。由于学校规模的不断扩大,非师范专业变成了学校的主体,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和以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在如淮南师范学院这样的地方综合性院校中办好师范教育,是目前中国许多地方院校所面临的困境:是加强师范教育突出特色,还是淡化师范教育,这是承担广大基础教育师资培训的地方院校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想对于淮南师范学院这样的地方本科院校,加强原有的师范专业建设,提高师范专业学生的教师教育素质,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是我们这类院校发展的既定战略目标。至于如何加强师范的教师教育,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强化师范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基本内容
首先应具备准确清楚的语言表达能力,必须学会说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力求做到清晰、准确、得体,要掌握教育教学与交谈的语言表达特点。其次应具备规范正确的书写能力。必须能够运用钢笔、粉笔、毛笔等书写工具规范正确地书写汉字,也就是要练好
“三字”。“在目前我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对师范生的培养普遍存在着重学科专业知识的传授,轻技能培训,重学术性,轻师范性的现象”[4]。虽然各师范院校都开设有体现师范性的教育学和各学科教学法等课程,但由于结合实际不够,往往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淮南师范学院作为地方性师范院校,师范专业的教师教育应成为学校发展的重点,也是学校特色教育的体现所在。
2、师范生教育实习应由学校总体安排
师范生的教育实习作为师范生在校学习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得到学校和师生的普遍认同,但是具体落实到师范生具体实习工作时往往流于形式,在各个环节存在问题。目前淮南师范学院的教育实习是学校安排和回家实习相结合。根据笔者多年实习管理经验,这里也存在较多的问题。
首先,对于学校安排的实习工作,我校的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四年级的第一学期后期,从表面上看比较合理,但是由于这个时间中学的很多课程已经接近尾声,体育、音乐等课程也基本停课,根据实习学校和实习生的反应,到校后并没有真正上课,错过了对整个学期课程教学环节的了解和熟悉,这和我们教育实习的初衷是相违背的;另外,由于四年级第一学期的后期,很多学生要参加研究生考试、期末考试,无心投入到教育实习中去。因此,建议师范生的教育实习能安排在第四学期的前半期,这样更能发挥好教育实习的真正作用,切实提高师范生的教学技能。
其次,对于回家实习的师范生来说,回家实习对于学校来说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