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的研究-2019年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践研究(3篇)

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践研究(3篇)

第1篇摘要:一体化课程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将学科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文通过对一体化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实践策略和效果评价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我国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实施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体化课程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一体化课程教学强调学科之间的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从一体化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实践策略和效果评价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一体化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互动,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体化课程教学强调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探究。

2.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能优势,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

一体化课程教学强调学生的个性差异,通过设置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强调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一体化课程教学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融入课程内容,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实践策略1.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学生发展需求和学科特点,优化课程设置,实现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

例如,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内容相互渗透,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2.创设情境教学创设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实验探究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注重学生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使教师能够熟练运用一体化课程教学方法。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教师专业发展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

随着“研训教一体化”教育理念的提出和实践,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也成为了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的探索,旨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和新方法。

1.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与挑战教师是教育事业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其专业发展情况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当前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需求和挑战。

一方面,教师的专业素养需要不断提升,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变革的需求;学校教育的多元化和专业化也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指以教师的专业实践为基础,以研究和培训为支撑,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其特点在于将教师的研究和培训融为一体,通过不断地进行教学实践、研究反思和专业培训,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

根据“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其路径探索:教师需要通过实践来发现问题和挑战;教师需要通过研究来深化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教师需要通过培训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素养。

通过这一路径,教师可以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提升,实现专业发展的不断进步。

1. 培育教师的实践意识和研究能力2. 构建教师的专业发展平台和机制为了实现“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探索,需要构建一系列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和机制。

这些平台和机制包括教师的专业学习社区、专业发展课程、专业发展导师等,旨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支撑。

3. 推进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和成长1. 意义“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的探索,对于推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它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化和提升;它可以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2. 展望随着未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需求。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随着教育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

其中,“研训教一体化”模式是一种重要的专业发展路径,也是一种现代化的、科学化的、持续性的教师培训方式。

本文将介绍“研训教一体化”模式的定义、特点、实践路径和存在的问题。

一、“研训教一体化”模式的定义和特点“研训教一体化”指的是将研究、培训和教学三个方面融为一体,通过师资培训、教育研究和课程实施等方式,引导教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校整体发展的专业发展模式。

研训教一体化模式的核心是“从实际出发、需求导向、结果为导向、质量为本”,它不断满足了教师的专业需求,促进了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进步。

研训教一体化模式的核心有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教师自我提升和自我反思。

它通过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而提升教育质量。

(2)重视教学科研,并注重在实际教育中推广。

研训教一体化的模式,不仅是为了自身的专业发展,还紧密贴合教学科研实践,为教育改革进步提供有力的支持。

(3)强调合作共赢,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在研训教一体化的模式中,教师们可以进行多层次、多维度的合作,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借助他人的经验和资源,实现集体进步和个人成长。

(4)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研训教一体化的核心思想是理论联系实际,让教师把所学应用于教育改革进程中,为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提供不断的动力和支持。

(1)确定专业发展方向,制定教师培训计划。

学校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师或部门,制定专业发展计划,通过培训、研究和实践等方式,引导教师提高专业水平。

(2)搭建平台,促进师资交流。

学校可以通过师资培训、实践活动、课题研究等方式,为教师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让他们分享成功的经验和教学心得。

(3)以实践为主,培养教师的实践能力。

通过示范教学、学科讲座、课堂观摩等方式,让教师接触到更多的实践情况,提高教学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水平。

(4)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

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建构探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建构探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建构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一直是受关注的焦点。

由于农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较低,教学质量也难以保障,这已成为困扰农村教育改革的一个难题。

为了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必须通过有效的研训机制来增强其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研训一体"模式是一种将研究和培训相结合的教师培训方式,旨在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

通过开展系统性的研究活动,教师可以深入了解教育理论和实践,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培训课程也可以针对教师的具体需求进行定制,使其能够真正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随着农村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研训一体模式在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中也逐渐受到关注。

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研训体系,可以有效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水平,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建立健全的研训一体模式已成为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重要任务。

1.2 研训一体模式意义教师研训一体模式是指将教师培训和教育教学研究相结合,通过培训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从而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农村中小学教育领域,实施研训一体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研训一体模式可以有效打破传统的教师培训和教育教学研究分离的模式,使教师在培训过程中不仅能够接受理论知识的传授,还可以进行实际操作和反思,促进知识的内化和应用。

研训一体模式可以促进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发展。

通过研训一体模式,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兴趣选择相关的培训内容和研究方向,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研训一体模式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培训和研究过程中,教师可以相互借鉴和学习,分享成功经验和教学方法,建立起合作与共享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师资队伍。

研训一体模式对于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水平、改善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实施研训一体模式,可以为农村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实现教育教学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摘要】本文探讨了“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

首先介绍了背景,指出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亟待改进的情况。

然后从理论基础角度分析了研训教一体化模式的重要性。

接着详细阐述了该模式的基本特征和实施路径。

在模式实施的效果评估中发现,研训教一体化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

结论部分指出了研训教一体化模式的价值,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和未来发展方向的建议。

最后强调了研训教一体化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积极作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有益思路和指导。

【关键词】关键词: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路径、探索、背景介绍、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实施路径、效果评估、意义和价值、启示、未来发展方向建议1. 引言1.1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教师专业发展一直是教育领域的重要议题,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水平,一直是各级教育机构和学者关注的焦点。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研训教一体化模式逐渐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教师专业发展路径。

研训教一体化模式将研究和培训融合在一起,通过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反思和实践,从而提升其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实现教学与研究的有机结合。

本文旨在探讨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实施路径以及效果评估,旨在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分析研训教一体化模式的意义和价值,探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建议,以期推动教师教育的进步和提升。

不仅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新尝试,也是教育领域的一次创新,对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具有积极意义和价值。

2. 正文2.1 背景介绍教师专业发展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之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们的专业发展需求也在不断提升。

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往往存在着教研与教学实践脱节的问题,导致教师们在实际教学中难以将理论知识有效运用到实践中,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乡村学校教师教育、教研、培养一体化模式研究

乡村学校教师教育、教研、培养一体化模式研究

乡村学校教师教育、教研、培养一体化模式研究作者:程玉玲来源:《家长·下》2019年第12期摘要:乡村学校须对校内的管理体制和教学观念做出调整和创新,不仅要加大对学生的帮扶力度,也要让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本文从教育、教研、培养这三个方面出发,旨在使他们有机结合,做到一体化教育,提高乡村学校的发展状况和教学课堂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一体化模式;乡村学校;教学研究在教学实践研究中发现,乡村学校发展落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在教研过程中没有意识到教育、教研、培养一体化模式的重要性,不知道一体化教研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还会降低学校教育资源的浪费,减少教育成本。

希望乡村学校的教师能够认识到一体化教研模式的正确贯彻方法,通过适当转变教学模式使一体化模式在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充分的作用。

一、教育、教研、培养一体化模式研究的主要内容首先,在一体化模式教研的过程中要遵循“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的原则,分析乡村教师能够自我提升的空间,有针对性地为教师提供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

解决部分教师前进动力不够充足,文化素养不够深厚,自我发展能力不够充足的问题。

其次,强化师资培训工作。

为了让教师在提高自身专业素养的过程中更有效率,学校可以为教师整合校内和校外的各类培训资源和学习渠道。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可以利用多媒体推动教师一体化教研的学习和发展,让教师通过学习多媒体和网络的运用来开展教学工作。

让教师通过反思做到参加培训后能够把培训内容有效地、科学地结合到教学过程中,为课堂带来更坚定的核心力量。

最后,教师作为学生的启蒙者、培养者和教育者,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是影响学生学习成效的直接因素,也是全面推进我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需求。

在乡村学校为教师提供实现教育教研培养一体化模式的平台上,教师要做到自我革新、自我成长、自我反思和自我表达,争取在一体化模式的研究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二、加强学习过程中的实践及模式论证为了让教师在学习一体化教研模式的过程中做到学以致用,理论结合实际来实现基本策略,要通过一定的实际操作来影响教学课堂。

研训一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最新年精选文档

研训一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最新年精选文档

研训一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将教师的学习、教研一体化,是整合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有效机制,是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基本途径。

一、以师德培训为载体的个体自修研究新课程的关键在教师,教师的核心在师德。

我校常请教师们思考一个问题:教师靠什么育人,惩戒、学识还是人格?人格影响是最好的教育,它贯穿教育的全过程。

因此,对教师人格的锻造与提升,为学生成长营造一个情真意浓的人文环境,是校本教研的首要任务。

1.规范树形象规范是形象的外在表现,基于这种认识,我校突出了教师的个人修养,引导教师守好“三德”,即师德、公德、美德。

“德”是人品的核心,为此,学校围绕“三德”加强了研究,细化了标准和要求,制订了“师德修养”“工作规范”和“教师十不准”及“言、行、心态”的修身目标。

为配合教师及时对“人格修养”进行自我鉴定,学校每学期都要通过“学生评、教师自评、大家互评、校委会评”,使教师能做到及时“照镜子”,在反思中完善自我修养,塑造完美人格。

2.习惯修品行“播种习惯,收获品格;播种行为,收获命运”。

这是我们的教育理念,为此我校引导教师养成“六种习惯”(说话善用“请”“谢谢”“没关系”及见面问好的习惯;随时弯腰清捡校园垃圾的习惯;早上班晚离岗的习惯;做事三思而后行的习惯;善于沟通交流的习惯;善于学习记笔记的习惯),克服“六种习气”(迟到、早退、拖拉的习气;讽刺、挖苦、体罚学生的习气;酗酒抽烟、乱吐乱放的习气;言行粗俗不文明、不礼貌的习气;评头论足、乱发牢骚的习气;把不良情绪迁移到课堂或学生身上的习气)。

对师德修养的内容、制度和要求,学校定期组织学习,开展“论师德修养”演讲会,写心得认识,建立了师德档案,每学期让个人提出自修目标,期末写出自我鉴定,学校写出评语,做出评价,收到了显著效果。

二、以课例模式为载体的课堂行动研究教师面对日渐深入的课程改革,需要有课例的专业引领,需要全过程行为跟进的同伴互助。

我校提出了“两设计两剖析一总结”的课例剖析制度,主要流程为:设计方案―课堂实施1―研讨、反思1―设计方案2―课堂实施2―研讨、反思2―撰写课堂教学案例。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学校和教育体系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教师必须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技能,以更好地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为此,学校需要引导教师开展“研训教一体化”的专业发展模式,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本文将围绕研训教一体化模式进行探索和讨论。

一、研训教一体化模式的内涵与现实意义“研训教一体化”是指将教师的个体学习、教师培训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专业发展体系,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学科研究能力。

该模式的实施需要学校建立健全的教学研究机构和支撑平台,为教师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支持。

该模式的实施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推进教育改革都具有积极作用。

首先,通过“研训教一体化”模式,教师能够有效整合自身的教学经验,了解学科知识的最新发展,掌握当前教学法的最佳实践,使得教学活动更为针对性和高效率。

其次,研究型的教学方法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人才的要求。

在实施“研训教一体化”模式时,教育系统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步骤:1. 建立研究性学习氛围。

创建多样性的学习平台,如科研课题讨论会、教师公开课、教材研讨等,以提升教师的课程知识、教育研究及教育管理知识等。

对于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也要经常性地讨论,共同探讨非常规的解决方案。

2. 制定全员教师培训计划。

通过学校的发展战略和专业技能要求,确定适当的培训计划和课程,使教师能够透彻了解新领域和前沿技术,有更强的适应性和执行能力。

3. 注重实践环节。

加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建立起与理论体系相衔接的教育教学实践环节,通过反思、审视、总结,以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与研究水平。

4. 实行教师个人发展计划。

学校可开展教师自主学习小组活动,建议教师编制个人发展计划,通过小组以及在线支持等形式提高个人专业技能。

“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的研究

“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的研究

“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的研究作者:陈文来源:《江苏教育研究》2011年第07期摘要:县级中小学教研室和教师进修学校合二为一以后,如何改进教研方式?如何转变培训方式?如何实施研训一体?金坛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对“研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教师教育;研训一体中图分类号:G4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03-0053-04引言“研训一体”,既是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研室与进修学校合二为一以后,如何改进教研方式?如何转变培训方式?如何实施研训一体化?带着这些问题,金坛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承担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的研究,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

上篇:我们的思考,虽然稚嫩,却勇于尝试,总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教师的发展,除了教师自身的努力,支持教师发展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机构的作用也不可或缺。

为教师发展提供有效的专业引领和实践平台,是新课程对教师教育与发展工作的新要求。

为了改革“研(教学研究)”与“训(教师培训)”相分离的现状,以适应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2007年3月,金坛市设立了金坛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同时撤销金坛市教育局教研室和金坛市教师进修学校,使“研”与“训”合为一体。

“研训一体化”是指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进行有机整合的教师教育新模式。

“研”的是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以及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困惑;“训”的是促进学校校本化发展的理论与策略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方法。

“研训一体化”坚持“研”中有“训”,“训”中有“研”,“研训合一”,服务于学校、服务于课改、服务于教师。

通过研究,力图从新课程理念出发,顺应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整合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资源,在“市级”和“校本”两个层面上探索教师教育新模式的策略和方法,促进新课程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小学教师“教育、教研、培养一体化”模式

小学教师“教育、教研、培养一体化”模式

小学教师“教育、教研、培养一体化”模式“教育、教研、培养一体化”推进校本教研的有效方式。

“教育”即教育教学, 是落实课改理念的根本途径, 它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 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 以行动研究为杠杆, 通过自上而下的指导和自下而上的研究带动培训, 从而实现教学、科研和师训三者的有机结合。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教研、培养一体化”新型校本教研模式, 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研活动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和教学工作实际, 要使教研活动优质高效, 我们对形式进行了优化, 对方法进行了选择, 对过程进行了调控。

有效开展了互动式教研、主题式教研、反思式教研、会诊式教研、课堂观察研究及课例研究等教研活动。

积极开展以“我的课堂, 我的特色”为主题的“三课”活动。

青年教师上“汇报课”, 解决教材关, 使他们尽快地成长起来;骨干教师上“示范展示课”, 把课改成果以课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实验教师上“研究课”, 重在落实专题, 将课题开展得扎扎实实。

二、大力开展集体备课制1.提高认识, 促进行为的自觉化。

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 学校组织教师学习讨论集体备课的现实意义, 交流运用集体备课教案后的收获, 使教师认识到集体备课是教师个体思维的碰撞, 是教师共同智慧的结晶。

集体备课离不开教师的全员参与和共同研讨, 更离不开教师个体的归纳和提升。

2.规范管理, 确保备课的实效性。

(1)为了进一步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 我们制定了集体备课的实施程序:第一, 备课组对某段教学内容进行集体研讨, 确定教学目标、商讨最佳教学思路;第二, 备课组成员轮流执笔, 记录研讨内容并做好教案整理工作;第三, 年级组领导把关验收;第四, 任课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和本班具体情况, 进行修改补充后再进行教学实践;第五, 总结反思。

形成了“集体研讨——分工备课——验收检查——形成个案——交流反思”的集体备课模式。

(2)教研处安排专人督促检查。

简论“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新模式

简论“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新模式

简论“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新模式18;双●p'厥DUCATIoNRESEARCH简论"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新模式■曹少华教师发展是建设新课程的基础,而教师教育则是教师发展的基础和保障.课程改革以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工作日显重要,教师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建设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师教育工作新机制,已成为时代的一个紧迫课程.一,教师教育现状的基本分析教师教育可大致分为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大阶段.相对而言,教师的职前教育比较单一和规范.教师的职后教育比较复杂而漫长,它包括入职培训,学历进修,在职的各类培训等继续教育形式.从总体上看,无论是管理机制,还是投入保障,教师的职后教育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目前,绝大多数市(县,区)级的教师教育与发展工作是由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电教部门,电大等多个机构分担,"研"和"训"是相互分离的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主要承担小学教师的学历进修和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等工作.但是,"当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学历达标任务基本完成.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已逐渐转入以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为目标的继续教育的新阶段"①.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进修学校或教师培训机构的工作职能面临着转轨——将逐步实现教师培训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高,从以学历进修为主向以非学历进修提高为主等方面的转变. 从而促进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式.但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或教师培训机构)现有的管理机制和工作模式显得难以适应.表现在:①师资力量相对薄弱,缺乏专业领衔人或骨干教师;②教学设施及办学条件相对落后,难以支持具有现代特征的远程教育和网络培训活动;③教员远离教学一线.对新课程的实施现状了解,研究不多,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不强;④培训形式单一,内容以通识类为主,方式以传授为主,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动意义不大.因此."目前,全国县级教师培训机构总体看起来比较薄弱.功能单一,不能适应新时期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需要.不能适应基础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需要,亟待进一步加强和发展"②县级教研室主要承担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新课程教材教法研讨,教育科研成果的转化与推广等工作.客观地说,教研室集中了本地区相当多的优秀教师,县研究学科比较齐全.专业指导能力较强.所以,虽然教研室没有培训教师的职能,但践活动.这些活动是增长教师才干的广阔舞台,通过教育实践,师生朝夕相处,既可以培养热爱和献身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高尚品德.也可以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三要倡导经验反思.反思是指行为主体立足于自我以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为及其情景的能力.反思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教师的能力是需要个体在反思中培养和提升的.反思性实践是"一种思考经验问题的方式,要求教师具有做出理性选择并对这些选择承担责任的能力".波斯纳曾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发展2007年第12期将大受限制."可见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概论.山东教育}}}版社,2001 『3]韩庆祥.能力本位.中嗣发展出版社,1999『4]刘晋伦.能力与能力培养.山东教育fn版l丰十,2001 『5]王旭玲.张静.确立"能力本位"的人才发展新战略.光明口报.2006--01—09[6]韩向前.应当重视教师个性心理品质的研究——国外关于教师个性心理品质的研究述略.教育研究,1987(10)(顾锐萍,南京晓庄学院继续教育学院,210017)课改以来,大部分的学科培训都是由各级教研室承担的.但这些培训落脚点主要是在"技术"层面的教材教法培训,与"理论指导","理念浸润"之间还有较大的距离.同时,电教部门,县级电大等也承担着教师的相关专业培训任务,教育局人事部门则承担着中小学教师的发展与考核,校长培训等工作.以上这些机构多重设置,各自为政,职能交叉,缺乏协调的现状,带来了教师培训工作管理的重复和任务的重叠,给基层学校和教师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必须加以改革.针对现行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和教师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教育部于2002年3月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文件指出,"要按照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原则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积极促进县级教师进修学校与县级电教,教研,教科研等相关部门的资源整合与合作,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合力,努力构建新型的现代教师培训机构."在教育部指示精神的指引下.整合县级教师培训和教育研究机构的工作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并涌现了一大批典型,如河北省的"望都模式","海港区模式"等.各种模式的核心基本一致,即整合当地的教育研究和培训机构,建立了集培训,科研,教研,电教于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新型教师教育机构,最大化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充分发挥了"培训,研究,指导,服务,管理"等综合功能.由此看来,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改革,建设"研训合一"的教育研训机构势在必行.二,"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思想的理论思考从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的本质特征及相互关系来看."研训一体化"是符合终身教育思想,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内隐知识理论等现代教育理念的,同时这些理念也为"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提供了方向和方式的指导.1.终身教育思想为教师继续教育奠基.终身教育思想古已有之.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现代终身教育思潮开始在国际上盛行.1975年,英国的詹姆士?波特在第35届国际教育会议上提出了"师资培训三段法"的设想.他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接受三个方面的教育:教师的个人教育(个人所受的中等及高等教育),教师的初步训练(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实践)以及终身教育,后者是前两个环节的补充和继续,它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1999 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面向2l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强调"终身教育将是教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提出了"2010年我国要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的宏伟目标.这表明,我国已经把构建终JIANGSUEOUCATIoN身教育体系作为新世纪国家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教师的继续教育是全民终身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子系统.2.现代学习理论为"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提供理论支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的"意义建构"行为.它强调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而是满载了他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逐步形成的经验和个体见解,因而具有利用既有经验进行推论的智力潜能.相应地,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而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即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来充实,丰富和改造自己的知识经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常常被运用于学习活动中.对教师的培训教育也很适用.它强调的"情景创设","协作与对话","意义建构"等环节.为"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指明了方向.内隐知识理论认为,每个人的头脑中都存在着"内隐"和"外显"两种性质不同的教育知识体系.对教师而言."内隐知识"是指影响教师日常教学活动而又未被教师所察觉的知识,主要源于教师的生活,教学经验以及对这些经验的自我解释.是教师自己的行动理论,具有"不证自明"的合理性.教师的"外显知识"是通过对可编码的知识学习而获得的.这种知识的逻辑性及清晰性都比内隐知识强得多,但它们如果不能与教师的内隐知识结合,不能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那么就很难发挥出预期的效果.传统的单向传授式教师培训难以奏效的症结也就在这里.3."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的基本思想.应该看到.当前的教师培训基本沿袭了教师职前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忽视了教师的既有经验和主体地位.因而,尽管传授的理念很新,呈现的信息丰富.但受训教师只是把它们当作"概念"储存起来,不能促进内化并付诸行动."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立足于教育和教师的实际.基于经验与问题之上进行理论学习与探究, 提升教师的理性水平和实践能力.因而,它既能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师的行动,又能把教师在实践中的新经验和新方法提升到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性认识层面.它将"研"和"训"合二为一——"研" 的重点是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及基于问题的理性思考."训"的重点是指导教师把握新课程和提升专业化发展水平的理论,策略与方法等.这种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自上而下,单向传授,漠视教师的既有经验和主体地位的传统师训方式,广泛采用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参与式","沙龙式","菜单2007年第12期19uU'—;A-_UNf'ESEAf'【jH式"等多元,互动的研训方式,强化"情景创设","协作与对话","意义建构"等环节.改变了"外显知识" 的输入形态,激活教师个体的自主意识和反思意识, 从而加强与内隐知识的联系,并通过对内隐知识的改造,优化了教师的主体认识和行为."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对研训机构及研训者都提出了从理念到工作方式等方面的崭新要求, 有利于促进教师教育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三,"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的工作目标与推进策略有效推进"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必须从新课程理念出发.整合现有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资源,形成"研训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工作网络,探索教师教育新模式的策略和方法,促进新课程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一)研究的课题与工作目标.实施"研训一体化"需要研究以下课题并实现以下目标:1.研究并解决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电教等机构的有效整合问题,探索"研训一体化"机构的建设机制与运作策略,实现增强教育合力,提升培训效能的目标.2.研究并解决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分层研训问题,实现促进全体教师共同发展的目标.3.研究并解决"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实验基地学校的建设问题.实现"以点带面",推进校本"研训一体化"的目标.4.研究并解决"研训一体化"进程中信息资源的采集与利用问题.实现建设支持教师教育的信息资源库和网络交流平台的目标.5.研究并解决"研训一体化"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建设问题,实现建构多元的,开放的教师教育评价体系的目标.f二1推进策略."研训一体化"是个新课题.需本着优化组合,整合资源,以点带面,注重效果的原则,科学规划,积极实践.主要推进策略是:1.资源优势最大化策略."研训一体化"的价值在于"研"与"训"的有机结合及其功能的最大发挥. 我们将以新设立的金坛市教育研训中心为载体,进行"研"与"训"的相关机构及资源的整合,逐步健全相关制度,实现"研训一体化"的有效运作.,,2.中心引领策略.市研训中心是全市"研训一体化"工作的引领者,将通过中心自身的"研训一体化" 活动加强对学校领导及骨干教师的研训,并以此引2007年第12期领全市学校的校本化的"研训一体化"工作,促进全市教师教育工作面貌的改变.3.以点带面策略.针对全市中小学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现实,将通过建立"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实验基地学校,将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和培训整合起来,建立符合学校实际的校本研训制度并开展有效的校本研训活动,提高学校的新课程校本化建设水平和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以点带面,分步分层推进全市的"研训一体化"工作.4.问题引领策略.问题是研训的载体.增强问题意识是教师发展的基础."研训一体化"将着力引导教师发现问题,研讨问题,提炼问题,并能将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提升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专题引领策略.专题研讨,是寻求解决共性问题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寻求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有助于提升教师认识问题的深刻性和系统性.6.工作室引领策略.名教师,骨干教师是教师教育的优质资源,建立"工作室"研训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优质资源的作用,提高优秀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的辐射能力,引领更多教师的学习和发展.7.激励性评价策略.新课程倡导多元的激励性评价,教师教育工作也不例外.在坚持必要的研训制度要求的前提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性评价,有助于研训员,学校和广大教师投身于"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根据"研训一体化"的工作思路,我市教研室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组,开展学习和调研活动,并根据实际拟定了我市"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的实施方案. 日前.课题"'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的研究"已获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经市编委批准,金坛市教师进修学校,金坛市教育局教研室及教育局电教装备中心的电教部整合为一个新机构"金坛市教育研训中心",我市的研训一体化工作将从此拉开序幕.我们将按计划在"市级"和"校本"两个层面上开展"研训一体"的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工作. 我们将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总结和理性分析,为进一步推进"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工作提供有效的经验和范式,逐步发展为有区域特色的教师教育新模式.注释:①②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教师[2002J3号(曹少华,金坛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特级教师.213200)。

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建构探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建构探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建构探究【摘要】本文探讨了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的建构与实施。

在分析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和对象。

在首先探讨了研训一体模式的理论基础,然后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研训一体化建构路径并评估了实施效果,最后分析了影响研训一体模式建构的因素。

在总结了研训一体模式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对于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研究可以继续深入探讨该模式的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估方法。

【关键词】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理论基础、现状分析、建构路径、实施效果评估、重要意义、发展趋势、未来研究方向、影响因素。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建构探究引言农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体制中的一个重点领域,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研训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和教师队伍结构的不断优化,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师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的需求。

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教师研训模式,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将深入探讨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的建构过程和效果评估,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建构探究的研究意义在于促进农村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通过研训一体模式的构建,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潜能,提高其教学水平和教育理念,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研训一体模式可以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激发其工作激情和创新意识,为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研训一体模式的建构还可以促进不同农村学校之间的经验交流和共享,推动教育资源的均衡化配置,助力农村教育的全面发展。

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的建构对于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和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建构探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建构探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建构探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的研发培训一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条件落后等问题,导致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建立起一套科学有效的研训体系,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对于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更加突显了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只有通过不断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素养,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学生的成长和乡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实现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的目标。

本研究旨在探讨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的构建,为提升农村教育质量提供参考和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的建构与实施,旨在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农村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教师研训现状分析,探讨研训一体模式的构建方法和实施路径,评估效果并分析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

通过这些努力,希望能够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改进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为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未来社会的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1.3 研究意义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建构探究的研究意义在于:这种模式可以有效整合教师培训与教学研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通过将教师培训和教学研究相互融合,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研训一体模式能够有效弥补农村中小学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

传统的培训和研究往往是分开进行的,导致资源分散不集中,而研训一体模式可以让教师在培训中接触到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且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建构探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建构探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建构探究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师的素质建设也逐渐成为教育优化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现代教育的背景下,教师的教育逐渐由传统的教育单向传递式向多元化、研讨式的教育转变。

农村中小学教师培养面临的诸多问题,农村中小学教师群体素质不高、教学能力不足、学科知识结构不健全等困扰了许多学生的成长,也制约了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素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本文将从研训一体模式的角度来探讨如何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素养。

研训一体是指将教研和培训相结合,提高教师的自主学习、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能力。

通过学校教研活动和资格证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教育素养,从而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首先,研训一体模式能够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

在研训一体模式下,教师可以以自己感兴趣的题目和自己擅长的方向进行研究,因此研究结果更加具有针对性。

这也能够提高教师的自主学习、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能力。

同时,参加研训活动还可以使教师了解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材,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

其次,研训一体模式还能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在研训一体模式下,教师可以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实践,使研究成果得到实际应用。

同时,参加研训活动还可以与其他教师进行经验交流和合作,发现自己的教学不足之处,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最后,研训一体模式还能促进农村中小学的教育发展。

在研训一体模式下,教师可以利用研究成果为学校的教育改革发挥作用,使学校的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在研究领域不同、角度不同的多方参与之下,这样的模式更利于教师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也更利于教师对教育价值观的从新充实,于是对于他们自身和学校,乃至于整个农村教育,带来更多的积极变革。

总之,研训一体模式的提出是为了尽最大努力地充实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在这种充实中,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教学改革和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

研训一体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研训一体教师培训模式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后教育或继续教育客观上一直存在着两条互不相干的运行路线和工作模式:一条是由师训部门实施的培训课程,另一条是由教研部门开展的教研活动。

二者各行其道,难以形成合力,严重制约了教师继续教育效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就有了“研训一体”的理念生成和改革行动。

实践证明,研训一体是教师继续教育的最佳途径。

一、狭域的研训一体与广域的研训一体 狭域的“研训一体”指教研工作与师训工作的一体化。

而广域的“研训一体”则泛指教研、科研与师训、干训之间的工作联系与合作。

如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对“研训一体”的定位是“学校、教研、电教、科研四位一体机制”;江苏教育学院在干训工作中采用“研训一体”方法,指的是以问题为中心、以能力为目标的研讨活动与专题培训相结合;上海静安教育学院的“研训一体”理念,是指全院在教师教育目标一致前提下的师训、干训与教研、科研工作统筹安排;上海普陀教育学院的“研训一体”概指“实践、研究、培训一体化”,等等。

尽管“研”与“训”所含内容不尽相同,但都反映了各方面工作相互融通、渗透的趋势。

二、机制上的研训一体与体制上的研训一体 机制上的研训一体主要体现在工作关系上;体制上的研训一体则体现在组织结构上。

二者相互影响却并非完全同步。

目前,国内“研训一体”大体有以下三种水平或层次。

(一)“训研两立”下的松散联合 所谓“训研两立”,是指师训部门和教研部门各为独立机构。

如深圳大学师范学院与深圳教研室,广州教育学院与广州教研室,宁波教育学院与宁波教研室,南京晓庄学院与南京教研室等等。

由于历史的和体制的原因,双方基本上没什么工作和业务联系。

是新时期课程改革任务及其背景下的继续教育工作将二者联系起来,并有可能结成一种工作上的松散联盟关系。

其组织者是教育行政部门挂靠在教育学院的“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其中,以教师继续教育为主业的教育学院在教师教育中是唱主角的,而教研部门却是唱配角的。

那么,在这样体制下的两个部门是通过什么工作方式形成松散式联合关系呢? 1、培训工作进课堂。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

“研训教一体化”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与路径探索“研训教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旨在通过将研究、培训和教学相结合,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文将探讨“研训教一体化”的定义、特点、路径和措施等方面的内容。

什么是“研训教一体化”模式?简而言之,它是指将教师的研究、培训和教学三者相互融合、相互支持的一种教师专业发展模式。

在“研训教一体化”模式中,教师通过开展研究课题、参与培训活动以及实践教学,提高自身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研训教一体化”模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它强调教师的实践性。

在“研训教一体化”模式中,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仅依靠传统的培训方式,还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来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它注重教师的主体性。

教师在“研训教一体化”模式下,具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研究和培训的内容。

它强调教师与学校的一体化。

在“研训教一体化”模式下,学校与教师的关系更加密切,教师的研究和培训工作与学校的教学实践紧密结合。

它强调教师的持续发展。

在“研训教一体化”模式下,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地进行学习和实践。

那么,如何实现“研训教一体化”模式的专业发展路径呢?教师需要开展教育研究。

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开展研究可以深入了解教育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将其应用到实践教学中。

教师需要参与培训活动。

培训可以帮助教师获取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教学技能。

教师需要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实践中,才能真正提升教学水平。

为实现“研训教一体化”模式的专业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学校应鼓励和支持教师的研究工作,为其提供充足的时间和资源。

学校应组织丰富多样的培训活动,满足教师的不同需求。

学校可以建立教研小组或专业学习社区,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学校可以建立评价机制,对教师的研究、培训和教学成果进行评估和奖励,激励教师的专业发展。

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建构探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建构探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建构探究作者:肖帆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9年第5期[摘要]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负效应现象未得到有效缓解,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知识结构老化,思想陈旧,教学方法亟待创新,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有很大关系。

中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教师的教学水平、专业技术以及师德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深远。

因此,构建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有利于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研训一体”;模式建构[中图分类号] G6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15-0075-02近几年,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愈发感受到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体系上存在的不足:很多教师虽然每年都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但是其目的在于完成学分任务,在培训过程中的心态、意识以及行为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培训过后无强化巩固,没有实际反思。

这就造成了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虽正规,但培训效果却不佳的现状。

不断推进的新课程改革,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和教师培训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形势下,为了继续探索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转变教师学习观念,提高其教育水平,提升其科研能力,助力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我们应立足教师教学实际,将教育科研、教师培训以及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构建“研训一体”的模式。

一、构建模型,贯彻“研究与培训一体化”的理念结合“探索、指导、培训、管理”要求,农村中小学可以构建“点面结合”与“菜单式”的“研训一体”教师培训模式。

一是“点面结合”培训模式,主要通过校本培训、网络培训等途径开展培训活动。

“点面结合”培训模式又包含专项培训、骨干培训以及名师培训三方面,逐层深入,以点带面。

特殊培训主要针对农村中小学新教师和兼职教师;骨干培训则主要针对教研骨干、研训员、学校校长等骨干教师,培训内容以科研、教研为主;名师培训主要是通过名师的作用,促使骨干教师参与培训,从而影响全区所有教师的培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的研究
引言
“研训一体”,既是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教研室与进修学校合二为一以后,如何改进教研方式?如何转变培训方式?如何实施研训一体化?带着这些问题,金坛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承担了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的研究,对此作了有益的探索。

上篇:我们的思考,虽然幼小,却勇于尝试,总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教师的发展,除了教师自身的努力,支持教师发展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机构的作用也不可或缺。

为教师发展提供有用的专业引领和实践平台,是新课程对教师教育与发展工作的新要求。

为了改革“研(教学研究)”与“训(教师培训)”相分离的现状,以适应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2007年3月,金坛市设立了金坛市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同时撤销金坛市XX
局,XX局教研室和金坛市教师进修学校,使“研”与“训”合为一体。

“研训一体化”是指将教学研究与教师培训进行有机整合的教师教育新模式。

“研”的是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共性与个性问题以及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专业发展所面临的狐疑;“训”的是促进学校校本化发展的理论与策略以及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理论与方法。

“研训一体化”坚持“研”中有“训”,“训”中有“研”,“研训合一”,服务于学校、服务于课改、服务于教师。

通过研究,力图从新课程理念出发,顺应教师教育与教师发展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整合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资源,在“市级”和“校本”两个层面上探索教师教育新模式的策略和方法,促进新课程建设和教师的专业发展。

中篇:我们的行动,尽管蹒跚,还算庄重,毕竟是贴着地面行走
一、调研论证
2007年1月,针对教师教育现状,我们首先进行了“教师发展现状及发展需求”专题调研活动,样本量占全市专任教师的20%左右。

2007年3月,曹少华主任领衔主持的“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研究”被确立为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

2007年9月专家们对该课题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他们认为,虽然整合县级教师培训和教育研究机构的工作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但是像金坛市研训中心这样将日常的研训工作提升到一种课题研究的高度,尚属首家,该课题非常有研究价值。

适时开展“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研究和实践,这本身就体现了行动研究的务实态度。

二、组织实施
开题论证后,研训中心立即组建研究组织和队伍,并按计划在“市级”和“校本”两个层面上开展“研训一体”的教师教育研究与实践工作,实现“面上引领”和“点上推进”。

1.健康组织,明确任务,落实到人
①建立“研训一体化”实验基地学校。

确定首批14所实验基地。

②招聘兼职研训员。

在个人申报、学校同意、研训中心考核的基础上面向全市招聘了29位兼职研训员。

③子课题招标。

专兼职研训员和“研训一体化”基地学校根椐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申报子课题。

经总课题组审核,确立了“小学科学‘研训评’一体化研训策略研究”、“基于‘研训一体化’的小学数学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策略研究”等20个子课题。

2.学习研讨,实践探索,实现“面上引领”
①加强学习。

一是组织研训员定期开展相关理论学习与交流活动;二是组织研训员赴南京、广州、太仓、高淳等地参观交流。

②开展主题研训活动。

各子课题组按计划定期开展主题研训活动,力求做到“突出一个重点,达成一项目标;形式多样,方法灵敏”。

通过“看(主题观摩)、思(围绕目标自我反思)、议(围绕主题相互交流)、训(专家或骨干主题讲座)”,实现了“研中有训”。

市研训中心在《金坛教育研究》开辟了“研训一体化”专栏,及时传递研究信息,推广研究成果。

③举行沙龙研讨。

中心相继组织了校长、教务主任、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等各种类型、层次的主题沙龙活动。

活动做到主题明确,与会人员有备而来并能畅所欲言,实现了相互促进的目的。

④开展跨校研训活动。

针对一些学校个别教研组缺乏骨干,研训中心牵头选择名优学校优异教研组与之“联姻”,定期开展跨校研训活动,促进单薄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⑤举办全市性的“单元教学分析活动”。

2008年春学期起,研训中心全面开展以“单元教学分析活动”为重点的学科研训活动。

各学科按《学科教学实施意见(试行)》,定期举办面向全市的“单元教学分析”专题活动。

⑥建立“工作室”引领教师研修。

研训中心发动研训员建立了“研训一体化”、“文如其人”、“金沙晓雨”、“小学数学”、“小学科学”、“信息技术”等多个工作室,引领学科研训及骨干教师的成长。

⑦举办“周末教育讲坛”。

2009年上半年起,利用周末时间,有计划地邀请省内外专家来金坛作学术报告。

已开讲35期,全市有6000多人次参与了培训。

⑧建设研训网,开展网络培训。

2008年春,研训中心筹建了“金坛市中小学远程研训网”,安装了MOODLE(魔灯)远程培训基础平台。

研训中心利用该平台相继开展了班主任远程培训、校级领导远程培训、农村教师网络研训等多期研训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3.联合基地,指导研训,实现“点上推进”
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是学校发展及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阵地。

研训中心利用“研训一体化”实验试点学校,改革现有的教学研究和教师培训方式,研究实践在“校本”层面上的“研训一体化”工作,提高了广漠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自我
反思能力、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职业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年多来,各校积极实践,相继推出了一些校本研训经验。

如:华罗庚实验学校采取专题培训、青蓝工程、对话互动和学术团体等研训模式,把常规教研与专题研究相结合,确立研究新理念,运用课例研究、叙事研究和行动计划等形式,努力追求研教一体化的校本研训新品位。

金城中心为充分发挥市“研训一体化”实验基地的示范作用,经常与岸头、罗村、西阳、登冠等兄弟学校结对,从师资交流、师资培训、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合作,开展校际互动。

华城实验小学在抓好常规性教研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地开展“教师论坛”、“主题教研”和“网上教研”等多种形式的校本研训活动,不断探索研训一体化的校本研训模式。

市二中充分运用年级组采用主题式、跟进式和技术介入式的校本研训方式,以及健康的激励举措,使校本研训在该校获得了强健的生命力。

市三中侧重于“研训一体”的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策略研究,在挖掘学校内部资源的同时借助外部优质资源对教师进行理论培训、师德培训和业务培训。

三、推广普及
在试点实验的基础上研训中心对“研训一体化”研究与实践工作进行了阶段性总结,并将该模式向全市各类学校推广,以从根本上改革我市的教师教育面貌,促进我市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2009年4月3日,举行了“‘研训一体化’教师教育模式研究”课题中期评估。

专家们认为大多数课题研究目标清撤,研究内容合适,研究方法合理,并对每一个课题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2009年4月29日,全市32所小学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研组长共同走进了洮西小学,开展“金坛市小学联片区域教研暨教研组建设论坛活动”,2009年下半年,在做好常规研训工作的前提下,研训中心进一步开展了“高效课堂”展示活动,引领了全市的“有用教学”研究和“高效课堂”建设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