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 课桌有多长教案1 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长度与测量》第三节《课桌有多长》。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理解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2.学会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并能用厘米和米作单位进行记录;3.通过测量课桌长度,加深对长度单位及测量方法的理解,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测量结果,并分享在测量过程中学到的方法和技巧。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长度测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举例解释:
(1)在讲解长度单位换算时,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的图示或实际操作,让学生理解1米=100厘米的关系,并通过练习巩固换算能力;
(2)针对读取直尺刻度的难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准确读取刻度;
(3)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将所学知识拓展到不同物体的测量,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长度测量的基本概念。长度测量是用来确定物体长短的方法,它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技能。今天我们会学习如何使用厘米和米这两个长度单位来测量物体。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通过测量我们的课桌长度,了解如何使用直尺和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长度单位换算和正确使用直尺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实物演示和步骤讲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课桌有多长》教案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课桌有多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利用米尺测量日常中物体的长度。
2.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二、教学重点1.利用米尺测量日常物品的长度。
2.理解长度比较。
三、教学难点1.实现用米尺精确测量日常物品的长度。
2.简单的长度比较与判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猜词游戏,在课前激发学生对长度的好奇心和兴趣,同时对长度单位“米”进行自然引导。
2. 学习活动(1)认识米尺教师通过米尺的外形,样式和使用方法让学生理解如何使用米尺。
(2)测量物品长度教师展示一些日常物品(比如钢笔、教科书等)在现场进行实物测量,让学生猜测物品长度后,教师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
教师可以结合“比较”、“相等”等概念,让学生理解数据的大小并加深印象。
(3)实战演练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练习,让学生自己使用米尺进行长度的测量。
(4)总结与归纳教师与学生总结整个活动的过程和学习感受,让学生获取正确的学习体验和领悟。
3. 巩固练习让学生通过自选日常物品进行米尺测量,并在课堂上相互交流,提高学生的测量水平。
4. 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使用米尺测量日常物品的长度,并在明天提交数据。
五、教学要点1.教师应以简明易懂的方式讲解米尺的基本使用方法。
2.学生应注意米尺的正确使用方法,保证测量精确性。
3.学生应在家中积极参与作业,全面掌握米尺测量日常物品长度的方法。
4.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过程中的讲解方式和细节。
六、教学反思教学此课程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使用米尺进行测量时,需要注意测量精确度,避免过多的误差。
同时,学生还需要理解长度的比较,并通过实际测量加深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组织实际测量活动以及日常物品测量的练习。
同时,教师应合理安排课堂时间,让学生在必要的时间内掌握重点难点知识点。
通过以上方法,教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米尺和长度比较的理解,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长度,成为一个掌握基本测量技巧并具备应用能力的学生。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和理解长度单位,学习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内容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于长度单位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还不够深入。
此外,他们可能还没有意识到测量的重要性以及测量方法的规范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并培养他们的规范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意识和规范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难点:学生能够准确地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正确的长度比较。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和“动手操作法”等,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思考和交流,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课桌、课件等。
2.学具:尺子、练习本、画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本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不同长度的物体,如桌子、书本、铅笔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长度。
3.操练(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使用尺子测量教具(如桌子)的长度,并记录在黑板上。
其他学生也在自己的座位上用尺子测量课本或其他物体的长度,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相互测量并比较彼此的长度,然后选代表进行汇报。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长度的问题,如:“哪组的长度最长?哪组的最短?”、“你可以用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来回答这个问题吗?”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交流。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的一个单元,主要内容是长度单位的学习和应用。
本单元通过实例让学生认识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学会用这些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数学思维能力。
他们在一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简单的加减法和几何图形,对数学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应用还不够熟悉,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实例和操作活动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学会用这些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应用,学会用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进行长度单位的转换,并能够灵活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和应用。
3.问题解决法:引导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测量意识和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测量工具、实物模型等。
2.学具:尺子、测量工具、练习本等。
3.教学资源:教材、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测量教室的长度,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并通过实物演示和讲解让学生理解这些单位的大小关系。
课桌有多长(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 北师大版
课桌有多长(教案)适用范围本教案适用于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教学目标•能够正确使用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的概念。
•能够通过测量以及简单的计算,求出一段物品的长度。
•能够在物品长度一定的情况下,根据需要进行划分。
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的概念及使用方法。
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掌握在划分长度时,需要考虑到实际使用的需要。
教学内容及进度安排课时教学内容时间安排第一课学习“厘米”、“分米”的概念及使用方法30分钟第二课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技巧30分钟第三课探究在划分长度时的实际应用40分钟教学步骤第一课:学习“厘米”、“分米”的概念及使用方法知识点1: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的概念教师首先介绍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的概念。
可以用图形、图片等形式进行说明。
然后让学生跟随教师读、记概念。
知识点2:使用方法教师示范如何使用标尺、软尺等工具对物品进行测量,并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跟随实践。
第二课:学习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技巧知识点1:测量长度的工具和方法教师介绍测量长度的工具和方法,提醒学生在测量时要注意读数方法及防止误差的产生。
知识点2:测量长度的技巧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测量长度的技巧和方法,如在测量时要垂直放置工具,尽量减少偏差等。
第三课:探究在划分长度时的实际应用知识点1:划分长度的方法教师介绍在划分长度时需要注意的实际应用,如分cm、分dm等。
引导学生了解在不同情境下划分长度的方法。
知识点2:实践演练教师分发实物,并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划分长度的练习,提高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
课后作业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
并制定在日常生活中进一步锻炼测量和划分长度的方法。
教学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完成的作业,进行教学评估,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不足,能够在教学中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让学生真正理解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的概念,并且掌握了测量物品长度的方法和技巧;同时,通过实际应用,让学生了解了在不同情境下划分长度的方法。
二年级数学《课桌有多长》教案
二年级数学《课桌有多长》教案二年级数学《课桌有多长》教案二年级数学《课桌有多长》教案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P51-52页。
(厘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能估计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4、在学习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同时体会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掌握测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能在刻度尺上正确读出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直尺、软尺、卷尺等学生:尺子、铅笔、橡皮、曲别针、小棒1根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小课桌,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课桌的面是什么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样摸一摸桌子的长,用手比划一下桌子的长。
那除了我们能用手比划桌子的长,你还能用什么方法知道课桌有多长呢?请同桌两人先商量一下用什么方法量?师:说一说你用什么工具量的?师:共同量一量你的课桌有多长。
量的结果是多少?(预设如下)1:我用手量的,有5个手掌那么长。
2:我用书量的,有2本半书那么长。
3:我用铅笔量的,有3枝铅笔那么长。
4:我用尺子量的,有4把尺子还多一点那么长。
??学生交流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及时总结。
为什么同样的桌子量的结果不一样呢?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
小结:使用的工具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只有当工具一样时,结果才会相同。
看来,统一测量的工具非常重要,你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一般用什么工具测量物体的长短吗?尺子。
(教师出示实物直尺。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认识尺子:出示课件尺子图:观察尺子,你看到了什么?尺子上的“0”表示什么?两个人比一比,数字0到数字1之间的1格,是不是一样长?2、认识厘米这1格的长度就是1厘米,厘米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一个长度单位,可以用字母cm表示。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并学会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品的长度。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来进行实际测量。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但是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的操作和观察,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品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度单位的概念。
2.如何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品的长度。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通过观察物品的长度,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
2.实践法:通过实际的测量,让学生学会用长度单位来测量物品的长度。
3.合作学习法:通过团队合作,让学生学会分享和交流。
六. 教学准备1.教具:长度单位模型、测量工具、物品。
2.学具:测量工具、记录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物品,让学生观察并猜测它们的长度。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长度单位来表示这些物品的长度。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长度单位的概念,并展示长度单位模型。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触摸,理解长度单位的大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测量工具来测量教具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学生相互之间也可以进行测量和记录。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学生测量过的物品,让学生再次进行测量,巩固对长度单位的理解和运用。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长度单位来测量教室的长度、桌子的长度等。
让学生尝试进行实际测量。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7.家庭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用长度单位测量家里的物品长度,并记录下来。
二年级数学上册 课桌有多长说课稿教案 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课桌有多长说课稿教案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交流,了解课桌的长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交流的习惯,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参与的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认识长度单位:厘米。
2. 学习如何用尺子测量课桌的长度。
3. 交流和分享测量结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测量课桌的长度。
难点:准确地用尺子测量长度,并进行交流分享。
四、教学准备:1. 每组准备一把尺子和一张课桌。
2. 教师准备一些关于长度单位的图片和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出示一些长度单位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基本技能训练:教师示范如何用尺子测量课桌的长度,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测量自己的课桌长度。
3. 交流分享:学生分组汇报测量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交流。
4. 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用尺子测量教室里的其他物品长度,并记录下来。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认识到测量长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长度单位的兴趣。
6.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尝试用尺子测量家中的物品长度,并记录下来,第二天分享给同学。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测量课桌长度时的操作是否准确,是否能够熟练使用尺子。
2. 关注学生在交流分享时的表达是否清晰,是否能够用“厘米”作为长度单位进行描述。
3. 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积极参与程度。
七、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测量结果,给予肯定和鼓励,并对测量方法进行指导。
2. 在交流分享环节,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对学生的描述进行反馈,帮助学生巩固长度单位的概念。
3. 在实践活动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合作学习和积极参与的重要性。
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2.教师示范如何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强调测量时要对齐尺子的零刻度线,以及读取数据时的注意事项。
3.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如何准确测量课桌的长度,以及如何处理测量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
4.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总结测量方法和技巧,强化学生对新知的掌握。
3.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长度测量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家庭作业:
a.请学生在家中选取三种不同长度的物品,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要求写出测量过程和心得体会。
b.家长参与评价学生的测量过程和结果,鼓励家长与孩子共同探讨测量中的问题,增进亲子互动。
c.请学生将测量的过程和结果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在作业本上,培养孩子的表达和展示能力。
2.课堂作业:
a.根据课堂练习的测量活动,要求学生完成一份测量报告,内容包括:测量物品、测量方法、测量结果、误差分析等。
b.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和点评,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概念,能够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准确读取数据。
2.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估算等手段,对物体长度进行初步判断和测量的能力。
3.能够运用已知的长度关系,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例如计算课桌的长度、宽度等。
4.培养学生将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和整理的能力,为后续学习数据分析打下基础。
(二)过程与方法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优秀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优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这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长度单位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但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实物演示和学生的实际操作,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能够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长度单位的概念。
2.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五. 教学方法1.实物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长度单位。
2.操作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体验长度单位的使用。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不同长度的物品,如课桌、书本、铅笔等。
2.准备尺子、剪刀、胶带等测量工具。
3.准备教学PPT或者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家知道我们每天用的课桌有多长吗?让学生举例说说自己知道的物品长度,从而引出长度单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准备好的物品,如课桌、书本、铅笔等,并提问:你们觉得这些物品的长度一样吗?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比较,初步感受长度单位。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尺子、剪刀、胶带等工具,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物品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然后,让学生将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看看哪个小组测量的长度最准确。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的测量结果,让学生上台进行展示,并解释为什么认为自己的测量结果最准确。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长度单位的概念。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我们刚才用的长度单位,还有其他的长度单位吗?让学生举例说明,如厘米、米、千米等。
课桌有多长-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课桌有多长-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长度的比较”第二节“测长度”第一课“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二、教学目标1.理解长度的概念,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量化思维。
2.学习使用尺子测量长度的方法,掌握测量的基本技巧。
3.能够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比较,学会使用“比……长/短”等基本语言表述。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2.听懂问题,理解问题,正确运用比较大小的关系。
难点:如何灵活运用“比……长/短”这种语言表述。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首先做一些引子,例如:老师可以询问一下学生,今天你们坐在的课桌有多长?大家可以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然后引出今天要学习测量长度的知识。
2. 教学探讨1.老师将一个长度未知的物品放在讲桌上,让同学们看一下这是什么,然后询问这个物品的长度你们有什么方法可以测量出来呢?2.引入尺子的概念,老师出示一把尺子,让同学们看一下是什么,有什么用途,然后让同学们把尺子细看一下,上面的刻度有什么规律。
3.准备好小球,让同学们用尺子来测量一下小球的长度。
4.让同学们自由组合出若干个物品,并使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
5.把每组组成的物品用数据展示出来,让同学们通过展示,来比较每个组之间各个物品的长度差距,让学生在比较中掌握“比……长/短”的表达方式。
3. 练习和巩固让同学们分小组,每个小组中有3-4人,然后让每个小组选出一种物品,团队合作,测量拉长不同尺寸的“绳子”,并计算不同长度的“绳子”长度的差距。
4. 总结反思到这里,此节课的内容基本讲解完毕。
请老师和同学一起对今天学到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同学们在反思中对今天所学的内容进行更为深入地理解和记忆。
五、作业假设你的房间大小为5米*5米,现在你需要测量一下你的房间有多长。
请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把你所得的数据记在纸上。
六、教学进度安排本节课大约需要45分钟的时间。
其中,导入新课和总结反思各需要5分钟,教学探讨大约需要25分钟,练习和巩固大约需要10分钟。
《课桌有多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
《课桌有多长》(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北师大版在20232024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的课堂上,我以《课桌有多长》为主题,展开了一堂生动的教学活动。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出自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章《我们身边的图形》,主要讲述了长度单位以及如何测量课桌的长度。
我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们了解到了米、厘米、毫米这三种长度单位,并学会了使用尺子和卷尺来测量物体长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米、厘米、毫米,并了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长度单位,学会使用尺子和卷尺测量物体长度。
难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尺子、卷尺、多媒体课件学具:每人一把尺子、一张白纸、一支笔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拿出了一把尺子,问学生们:“你们知道尺子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呢?”学生们积极回答,我引导他们认识到尺子可以用来测量物体长度。
2. 讲解长度单位我讲解了米、厘米、毫米这三种长度单位,并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了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学生们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互动。
3. 测量课桌长度我让学生们分组合作,使用尺子和卷尺测量课桌的长度。
学生们兴致勃勃,纷纷动手操作。
在测量过程中,我巡回指导,解答学生们的问题。
4. 例题讲解我出示了一道例题:“一张桌子的长度是120厘米,换算成米是多少?”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长度单位换算知识来解决问题。
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回答。
5. 随堂练习我给出了几道类似的练习题,让学生们独立完成。
学生们通过练习,巩固了长度单位换算知识。
6.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板书了长度单位换算公式,以及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学生们可以根据板书内容,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知识。
7. 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请你用尺子和卷尺测量一下教室的长度,并换算成米。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课桌有多长-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数学教案课桌有多长北师大版教案:课桌有多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二年级上数学教材。
教材中介绍了长度单位以及如何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理解数值与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
2. 教学重点:掌握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尺子、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每人一把尺子、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课桌,讨论课桌的长度。
2. 认识长度单位:介绍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展示课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长度单位。
3. 学习测量长度:教授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生动手实践,测量课桌长度。
4. 讲解与练习:讲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如1米=10分米=100厘米。
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知识点。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测量课桌长度的方法,以及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换算关系:1米=10分米=100厘米测量方法: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尺子测量家里的茶几长度,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掌握了长度单位,学会了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但在长度单位换算方面仍需加强练习。
在下一节课中,可以设计一些有关长度单位换算的练习题,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堂,让家长指导学生用尺子测量家庭物品的长度,增进亲子关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课桌,并讨论课桌的长度。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课桌长度的概念;•通过实践操作,学生能够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简单方法;•学生能够通过测量计算出相应物体的长度。
2.能力目标•能够借助尺子或者面积图进行测量,为后续学科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测量兴趣,培养良好的班级氛围。
二、教学内容1.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课桌有多长”,这是三年级下册数学中的基础知识。
在本节课,教师着重介绍课桌长度的概念,并且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进行测量,让学生感受到物体长度的实际意义。
2.学情分析这是二年级上册数学初步接触长度测量的阶段,大多数学生的前期知识储备较少,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课桌长度的概念,并提高学生对实际物体的测量了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课桌长度概念的介绍和学生实践操作的测量方法。
2.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学生对于长度测量的理解和测量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1.教学方法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演示法•讲解法•实践操作法2.教学策略本节课所采用的教学策略主要有:•学生互动•想象引导法•合作学习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环节教师可采用视频,图片或实际物品展示来引入,然后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
例如:学生看到视频或者图片,教师就可问:“课桌有多长?你们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出它的长度呢?”2.知识讲解环节教师可通过多种方式对课桌长度进行讲解,介绍长度的定义和基本单位,并向学生展示尺子或面积图等测量工具。
3.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可以将尺子或面积图等测量工具发放到每一个学生手中,由学生配合实验进行测量,并通过测量结果让学生掌握课桌长度的概念。
4.板书总结环节教师通过板书总结,让学生有系统的了解学习内容,并向学生进行区别和区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操作的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课桌长度的实际意义,提高了学生对于测量物体长度的掌握和理解。
二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课桌有多长》优秀教学案例
1.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经验和教训。如在长度单位学习环节,让学生思考:“我们是如何学会长度单位的?有哪些困难和收获?”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例如,让学生评价自己在测量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如在评价环节,教师关注学生的努力和进步,给予积极的反馈。
3.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概念、换算方法和测量技巧。
2.总结学生在测量活动中的表现和成长,给予肯定和鼓励。
3.强调长度单位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教室的长度,并写出测量过程和结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2.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勇于创新、克服困难的品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注重情感教育的融入。首先,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通过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再次,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最后,注重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五、案例亮点
1.生活情境的引入:通过讲述“小蚂蚁找家”的故事,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长度单位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并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决问题。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培养了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1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的一个单元,主要围绕长度单位的学习展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长度单位的知识。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对于生活中的长度概念有一定的认知。
但是,对于长度单位的概念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交流,培养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长度单位的概念,学会使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尺子进行测量,并理解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2.操作活动法:引导学生动手操作,亲自测量和比较长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交流讨论法: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长度不同的物体,如课桌、书本、铅笔等,以及尺子、测量工具等。
2.教学场地准备:教室空间足够,能够容纳学生进行测量和比较的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长度不同的物体,如课桌、书本、铅笔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觉得这些物体哪个最长,哪个最短呢?”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对长度概念的思考。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课桌有多长》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并能够进行简单的长度比较。
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厘米、分米、米等长度单位,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以及长度单位的换算。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对于生活中的长度有一定的感知,但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长度观念。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感受长度单位,培养长度观念,并能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长度观念,提高学生的测量和比较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理解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2.学会用尺子测量物体长度,并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长度单位,培养长度观念。
2.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认识长度单位,理解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物体长度,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测量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尺子、长度单位卡片、实物模型等。
2.学具:尺子、练习本、铅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如“小明的课桌有多长?”引发学生对长度的关注,进而引入长度单位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尺子,引导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并讲解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用尺子测量教具的长度,并记录在练习本上。
学生相互交流测量结果,培养长度观念。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长度比较题目,让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如“教室的宽度是多少米?”让学生运用长度单位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课桌有多长(教案)
第2课时 课桌有多长教 学 过 程 备 注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用不同的工具测量了教室的长,测量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同学们还记得吗?(尝试让学生说一说)教师对学生提出的注意问题补充,并给予肯定。
教师:这节课我们来继续测量一下课桌的长度吧!(板书:课桌有多长)二、自主活动,探索新知 1.学习绿色1。
(1)课件出示绿点1。
(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
教师:课桌有多长呢?同学们选择一个你喜欢的工具,测量一下 吧!学生尝试测量,教师巡视指导。
(3)结果汇报。
选几名用不同测量工具的学生,说出他的测量结果。
课题“厘米”的认识课型新授课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1页例题内容教学目标 1.再次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 认识厘米,知道1厘米有多长,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表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刻度尺(学生自备)、铅笔(学生自备)、橡皮(学生自备)、文具盒(学生自备)。
教师:同学们的测量结果都不相同,那同学们的课桌一样长吗?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吧!课堂小结:教师:用不同的长度单位来量物体的长度,就会出现不同的测量结果。
为了得到同样的测量结果,同时也为了便于交流,我们在测量物体长度的时候,要使用同样的长度单位,也就是要统一长度单位。
2.学习绿色2。
(1)课件出示绿点2。
(2)认识尺子。
教师:同学们拿出你们的直尺看一看,上面都有什么呢?课堂预设:学生1:上面有一些小竖线,分成了一下小格。
学生2:长的小竖线下面有数字。
……教师引导:相邻的两个数字之间有多少小格呢?学生3:10小格。
教师引导:数字1后面是什么呢?学生4:是“cm”。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
教师讲解“cm”的含义:c和m合在一起,表示厘米的意思,说明“cm”和“厘米”可以互相替换,而且指出厘米是一个长度单位。
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桌有多长》优秀教案
《课桌有多长》教学设计一、引入课题同学们,上课前老师要和大家分享一个小视频,请你仔细看。
为什么相同的课桌,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呢?(测量工具不同)。
那我们选一个统一的工具来测量,我们都用拃来量一下你课桌有多长。
(板书课题)同学们为什么结果还是不同呢?(手的大小不同)那怎样才能准确的测量出课桌的长度呢?(统一的测量工具—尺子)二、讲授新知说到尺子,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尺子(......)生活中有这么多尺子,最常用的就是直尺了。
1.认识直尺仔细观察你手中的直尺,在尺子上你发现了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数字0、1、2…有许多线,有长的短的,有字母cm)总结:数字是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三种长度不同的竖线叫刻度线;0刻度在尺子最左边,表示起点;尺子上的“cm”是常用的长度单位,它也可以用厘米表示。
(板书:长度单位——厘米(cm))。
2.指一指0刻度到1之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也可以说是1cm,即1厘米=1cm。
尺子上还有哪段长度是一厘米?(相邻的两个刻度之间的长度就是一厘米)3.认识1厘米——2厘米——5厘米认识1厘米那1厘米有多长呢?请你用两根手指在直尺上量出1厘米,在我们身上能找到长度是一厘米的尺子吗?(手指的宽度......)在我们生活当中,其实还有许多物体长度大约是1厘米的例子,这个留给大家课后再找。
深化2厘米刚才我们认识了1厘米有多长,那2厘米有多长呢?请你们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表示2厘米的长?你怎么知道它是2厘米的长?(有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相差几厘米就是几厘米(即大的刻度减小的刻度)想象5厘米那从哪儿到哪儿是表示5厘米呢?想象尺子无限延长,从哪儿到哪儿是表示5厘米?总结:为了能够又快又准地找出几厘米,我们就看它是不是从0刻度开始的,如果是从0刻度开始,那么0刻度到几就是几厘米;如果不是,就看两个整刻度相差多少,也就是用大的刻度减去小的刻度,得数是几就是几厘米。
现在老师想来考考大家,敢不敢接受挑战?(敢!)好!请看大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