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本章小结

合集下载

第42章_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_1

第42章_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_1

天然四环素: 抗菌谱广,可口服应用,方便。但由于细菌对 四环素类耐药现象严重,对大多数常见致病菌 所致感染疗效明显降低, 金霉素现仅限于外用 土霉素已基本不用 四环素用于某些感染性疾病
半合成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美他环素 抗菌谱广 抗菌活性较强 耐药菌株较少 服药次数少 不良反应较轻
二、抗菌作用: 1.抗菌谱广: (1)对G+菌作用不及青霉素和头孢菌素 (2)对G-菌作用不及氨基糖苷类和氯霉素 (3)对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作用强 (5)对结核杆菌、绿脓杆菌、病毒、真菌无 效 2. 抗菌机理(快效抑菌剂) (1)作用于细菌核蛋白体 30S 亚基 (2)另外,可引起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使细胞 内重要成分外漏,达到抑菌作用。
原因:因新生儿和早产儿肝功能发育不全, 同时肾排泄能力差,使血药浓度过高 引起。 注意:新生儿和早产儿不宜用。
3. 其它:二重感染,消化道反应等。
小结
四环素 氯霉素 抗菌谱 广谱 广谱 抗菌机制 与细菌核蛋白体30S 与细菌核蛋白体50S亚 亚基结合,抑制 基结合,抑制蛋白质 蛋白质合成。 合成。 分布 分布广,可沉积骨和 分布广,脑脊液浓度 牙组织,脑脊液浓度 高。 低。 代谢 很少代谢。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 应用 除首选外,一般用于 除首选外,用于敏 敏感菌轻度感染。 感菌所致严重感染。 不良反应 二重感染,四环素牙 再障,灰婴综合征
第四十二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第四十二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目标要求:
1.掌握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的抗菌谱、抗菌作用 及机制、体内过程、临床应用及主要不良反应
2.熟悉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的概念、各类所包括 的药物及其药名。熟悉多西环素在抗菌作用、 应用及不良反应方面的特点。

第42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第42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第四十二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广谱抗生素
抗菌谱广泛的抗生素,不仅对G+菌和G-菌具有快
速抑菌作用,而且对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第一节
四环素类
分类
天然:四环素 土霉素 金霉素 半合成:米诺环素 多西环素(常用) 美他环素
理化特性
两性物质,在酸性溶液中较稳定,在碱性溶液
氟喹诺酮类或第三代头孢。
3.立克次体感染
患严重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
寒、Q热和恙虫病)的8岁以下儿童、孕妇或对
四环素类药物过敏者可选用。
4.眼科局部用药---沙眼、结膜炎
不良反应
1.血液系统毒性 血细胞减少(可逆) ---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与剂量和 疗程呈正相关,及时停药可以恢复。
再生障碍性贫血(不可逆)
真菌病(白假丝酵母菌)---抗真菌药 伪膜性肠炎(难辨梭菌)---万古霉素、甲硝唑
口腔念珠菌病
爱滋病病人口腔念珠菌病
3.对骨骼和牙齿生长的影响:
① 四环素类药物与牙齿中的钙离子形成四环素-钙-磷酸
盐复合物,沉积于牙本质中。这种复合物本身呈淡黄色,暴露 在日光下后,在紫外线的作用下,逐渐由黄色变为棕黄色、棕 色,甚至棕灰色。 ②还可抑制婴儿骨骼发育,孕妇、哺乳期妇女及8岁以下 儿童禁用四环素
G-菌:一般为抑菌药,高浓度时有杀菌作用,对 流感杆菌、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作用强,为 杀菌药。 四 体:立克次体、衣原体作用强;支原体、螺旋 体有效 对结核杆菌、真菌、病毒和原虫无效
作用机制
与核蛋白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肽酰基转移酶活性, 使P位肽链不能移向A位,阻止肽链延伸,从而抑 制蛋白质合成。
但由于其耐药菌株日益增多,以及新的抗菌药

药理学-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药理学-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G+菌 G-菌 厌氧菌 支原体 衣原体 立克次氏体 螺旋体 放线菌 阿米巴 对绿脓杆菌、病毒、真菌无效 低浓→抑菌 高浓→杀菌
PPT文档演模板
药理学-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天然四环素类
抗菌机制 与30 S 亚基A位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 增加细胞膜通透性
• 体内过程

口服易吸收

可与多价阳离子形成络合,影响吸收
PPT文档演模板
药理学-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半人工合成四环素类
米诺环素(minocycline) 长效、高效
美他环素(metacycline) 对耐四环素、土霉素的菌株仍有效
PPT文档演模板
药理学-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第二节 氯霉素类抗生素
氯霉素(chloramphenicol)
抗菌谱 作用机制
PPT文档演模板
药理学-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天然四环素类
临床应用 首选
立克次氏体 → 斑疹伤寒、羌虫病 支原体 → 肺炎
• 不良反应
• • •
PPT文档演模板
① 胃肠反应 ② 二重感染 ③ 对骨、牙生长的影响 ④ 其它
药理学-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二重感染
广谱抗生素长期大量应用,使敏感菌受抑,不

敏感菌致严重感染
PPT文档演模板
药理学-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不良反应 ① 抑制骨髓造血系统 a. 可逆性血细胞减少 b. 不可逆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② 灰婴综合症 ③ 其它 过敏反应、二重感染、胃肠反应
PPT文档演模板
药理学-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甲砜霉素(thiamphenicol) 抗菌谱和作用机制同氯霉素 用于呼吸、泌尿、肝胆系统感染

第四十二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第四十二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对结核分枝杆菌、真菌和原虫无效。
第二节 氯 霉 素
【作用机制】
●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的肽酰转移酶作用位点结合, 阻止P位肽链的末端羧基与A位氨基酰tRNA的氨基发 生反应,阻止肽链延伸,抑制蛋白质合成。
第一节 四环素类
【抗菌机制和耐药机制】
●与核糖体30S亚基的A位特异性结合,阻止氨基 酰tRNA进入A位,抑制肽链延长和蛋白质合成。
●改变细菌细胞膜通透性,使菌体内核苷酸及其他 重要成分外漏,抑制细菌DNA复制。
●高浓度时具有杀菌作用。
第一节 四环素类
【抗菌机制和耐药机制】
●耐药机制 ① 细菌基因表达增强,大量生成核糖体保护 蛋白如 TetM蛋白。 ② 细菌染色体突变,导致细胞壁的外膜孔蛋白 OmpF减少,药物难以进入菌体。 ③ 细菌获得四环素类药物泵出基因,使菌体内 药物浓度降低。 ④ 细菌产生灭活酶,使药物失活。
啉单胞菌引起的牙周炎; ●鼠疫、布鲁菌病、霍乱。
第一节 四环素类
四环素
【抗菌特点】
● 对革兰阳性菌的抑制作用强于阴性菌,极高浓度 时具有杀菌作用。
● 对革兰阳性菌的作用不如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 ● 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不如氨基糖苷类及氯霉素类。 ● 对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结核
分枝杆菌、真菌和病毒无效。
●药物分类 天然品: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地美环素。 半合成品: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美他环素。
第一节 四环素类
【抗菌作用特点】
●抗菌活性:米诺环素>多西环素>美他环素> 地美环素>四环素>土霉素。
●由于新型高效抗菌药的不断出现,四环素类药 物的不良反应成为突出问题,四环素已不再作 为本类药物的首选药。首选多西环素。 ●土霉素仍可用于治疗肠阿米巴病,疗效优于其 他同类药物;对细菌感染很少使用。 ●金霉素仅保留外用制剂治疗结膜炎和沙眼。

人卫版药理学第8版42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人卫版药理学第8版42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25
26
Chloramphenicol
• Chloramphenicol is effective against a wide variety of Gram-positive and Gram-negative bacteria, including most anaerobic organisms.
用强;支原体、螺旋体有效〕
30
抗菌机制
氯霉素通过可逆地与50S亚基结合,阻断转 肽酰酶的作用,干扰带有氨基酸的胺基 酰-tRNA终端与50S亚基结合,从而使新 肽链的形成受阻,抑制蛋白质合成。
由于氯霉素还可与人体骨髓造血细胞线粒 体的70S结合,因而也可抑制人体线粒体 的蛋白合成,对人体产生毒性。
23
第2节 氯霉素类
24
Chloramphenicol
• Chloramphenicol (INN) is a bacteriostatic antimicrobial that became available in 1949.
• It is considered a prototypical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 alongside the tetracyclines, and as it is both cheap and easy to manufacture it is frequently found as a drug of choice in the third country because it is inexpensive and readily available.
• Due to resistance and safety concerns, it is no longer a first-line agent for any indication in developed nations, although it is sometimes used topically for eye infections.

第39章_四环素类与氯霉素

第39章_四环素类与氯霉素

由于氯霉素有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危险,只有在
必须用它时才可考虑使用。感染原因不明或其他抗
菌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时绝不要随意使用氯霉素。
用药中应定期检查血象,一旦出现异常,应立即停 药。
2灰婴综合征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剂量过大可发生致命的
毒性反应—灰婴综合征(gray baby syndrome), 最初24h内表现呕吐、拒哺、呼吸不规则而快、
药峰浓度(10~13mg/L),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体液中。
过肝代谢灭活,代谢产物及少量原形药物经尿排出。 人代谢率降低,应减量使用。氯霉素的溶解和吸收
均与制剂的颗粒大小及晶形有关。注射用氯霉素为 琥珀酸钠盐。
【抗菌作用】
为广谱抗菌药,对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均 有抑制作用,而对革兰氏阴性细菌作用较强。 一般为抑菌作用,但对流感杆菌作用强,甚 至有杀菌作用。对立克次体感染亦有效,对
米诺环素
米诺环素 minocycline又称二甲胺四环素,属长 效半合成四环素类,是本类药物中药效最强。
脂溶性高,口服吸收迅速、完全,血浆蛋
白结合率约75%。主要通过肝代谢,经尿
与 粪 排 泄 量 为 本 类 药 中 最 低 者 。 t1/2 约
16~18h,药物在体内长时间存留于脂肪组
革兰氏阴性杆菌目前已产生相对的耐药性,但90%
的类鼻疽单胞菌,大多数布鲁杆菌对四环素类敏感.
对杜克雷嗜血杆菌引起的感染(软下疳),布鲁杆菌、
霍乱弧菌引起的感染特别有用。
另外对嗜肺军团菌、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杆菌、鼠 疫杆菌、(耶尔森)结肠炎杆菌、土拉弗朗西斯菌 (兔热病)、多杀巴氏菌也有抑制作用。 对立克次体、螺旋体、衣原体、支原体、放线菌也 有抑制作用。

第四十一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第一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 四环..

第四十一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第一节 四环素类抗生素 四环..

四环素与土霉素
抗菌作用
抗菌谱广,对革兰阳性的肺炎球菌、溶血性 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及部分葡萄球菌、破伤风 杆菌和炭疽杆菌等;对革兰阴性细菌中的脑膜炎 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流感杆菌、巴氏杆 菌属、布氏杆菌等及某些厌氧菌(如拟杆菌、梭 形杆菌、放线菌)都有效。
此外,对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放线菌也有抑制作用,还能间接抑制阿米巴原虫。 但对绿脓杆菌、病毒与真菌无效。
3、对骨、牙生长的影响 四环素牙
四环素类能与新形成的骨、牙中所沉 积的钙相结合。妊娠五个月以上的妇女 服用这类抗生素,可使出生的幼儿乳牙 釉质发育不全并出现黄色沉积,引起畸 形或生长抑制。
4、肝肾损害。
5、过敏反应。
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特点:
1、脂溶性较大,口服吸收快而完全,分布于 全身,脑脊液中浓度也较高。强力霉素的吸收不 受食物的影响。
2、口服四环素与土霉素吸收量有一定限度。 服药量超过0.5g以上,血药浓度并不随剂量增 加而提高,只增加粪便中的排泄
3、 吸收后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并能沉积于 骨及牙组织内。
4、肝肠循环。
临床应用
1、四环素类临床应用范围比较广泛。
2对立克次体感染和斑疹伤寒、恙虫病以 及支原体引起的肺炎有良效,为首选药物。
不良反应
1、常见胃肠道刺激性反应,宜饭后服药。
2、皮疹及二重感染少见。
3、在静脉注射过程中可出现舌头麻木及口 内特殊气味,个别可有呕吐。
相互作用
多西环素与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苯 妥英钠等同服,可使其t1/2缩短为7小时左 右,并使血药浓度降低而影响疗效。
米诺环素(二甲胺四环素)
其抗菌谱和四环素相近,抗菌作用为四环素 类中最强,对耐四环素和耐青霉素类、半合成青 霉素类抗生素的金葡菌、化脓性链球菌、粪链球 菌和大肠杆菌仍有作用。但对耐药的肺炎球菌、 变形杆菌、绿脓杆菌、克雷伯氏菌属、沙六氏菌 属和志贺氏菌无作用。

第三十九章 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

第三十九章 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

• 用途
• 立克次体(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 恙虫病)、支原体(支原体肺炎)、衣原体 (沙眼、性病淋巴肉芽肿、鹦鹉热、肺炎)感
染的首选药
• 其他敏感病原体的各种感染及混合感染
• 使用本类药物时首选多西环素
• 不良反应
• 口服 胃肠道反应 • 1.局部刺激症状 • i.m. i.v.—V炎 • i.v.gtt.应防止漏出血管外 • 二重感染 • 2.长期用药 • 维生素B、K缺乏
物均可妨碍其吸收。饭后服药,血液浓度比空腹
↓50%。铁剂使其吸收率↓40~90%,故需合用两药
时,应间隔3h。碱性环境影响吸收。
• 分布 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并能与Ca2+络合沉积于骨 及牙组织内。它们与血浆蛋白结合率约为
20%~30%,因此四环素容易渗入胸腔、腹腔、
胎儿循环及乳汁中,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脑脊
第三十九章 四环素类与氯霉 素类
第一节 四环素类
• 天然品 四环素(tetracycline)、土霉素
• •
• •
(tetramycin)、金霉素(chlortetracycline) 脱氧土霉素)、米诺环素(minocycline,二
甲胺四环素)、美他环素(methacycline,甲 烯土霉素) 抗菌力↓
• 半合成品 多西环素(doxycycline,强力霉素、
• 性状 酸性中稳定,抗菌力↑,碱性中破环,
•体内过程
天然品
吸收 口服可吸收但不规则,且吸收量有限(剂量> •
0.5g/次时,血药浓度并不随剂量增加而提高);
• 能与多价阳离子如Ca2+、 Mg2+、Al3+、Be3+ 、
Fe2+等起络合作用,因而含这些离子的药物和食

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学《四环素类和氯霉素》详细复习知识点

执业药师考试-药理学《四环素类和氯霉素》详细复习知识点

第九章四环素类和氯霉素概述1.四环素类(1)四环素类抗菌作用与机制、临床应用及其不良反应(2)四环素、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和美他环素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临床应用2.氯霉素氯霉素体内过程特点、抗菌作用及机制、临床应用和不良反应【问题】为什么把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放在一起?答:①都通过影响蛋白质合成(30S、50S)抗菌;②都有独特的应用;③都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四环素类一、抗菌作用与机制1.抗菌作用广谱。

对G+、G-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螺旋体及某些原虫(阿米巴原虫)均有效。

由于耐药菌株日益增多——细菌感染临床已少使用。

2.抗菌机制:通过与30s亚基结合,阻止氨基酰tRNA与其A位结合,肽链形成受阻而抑菌。

30而立四环素!1.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洛矶山斑疹热和恙虫病——首选药物。

2.衣原体感染——多西环素——首选。

①鹦鹉热衣原体——鹦鹉热;②肺炎衣原体——肺炎;③沙眼衣原体——非特异性尿道炎、子宫颈炎、性病淋巴肉芽肿、包涵体结膜炎和沙眼等。

3.支原体感染肺炎支原体——非典型肺炎;溶脲脲原体——非特异性尿道炎。

4.螺旋体感染——多西环素——首选。

【注意】梅毒螺旋体首选——青霉素。

5.细菌性感染——特殊小结:四环素类的临床应用——“4+3”4:四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3:三菌(霍乱、布鲁氏菌、肉芽肿鞘杆菌)四环素,治四体,衣支螺立最好记。

普通细菌不能用,霍乱布鲁肉芽肿。

【不良反应】多而重要!1.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严重可引起消化道溃疡。

2.二重感染(菌群交替症):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使敏感菌株生长受到抑制,而不敏感菌在体内大量繁殖,引起新的感染。

3.影响牙齿和骨骼发育:恒齿永久性棕色色素沉着(牙齿黄染),牙釉质发育不全——四环素牙。

亦可引起骨骼畸形、骨质生成抑制和婴幼儿骨骼生长抑制,造成暂时性生长障碍。

4.肝毒性:急性肝细胞脂肪性坏死,易发生于孕妇,特别是伴有肾盂肾炎的妊娠妇女,易出致死性肝中毒。

第三十九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第三十九章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抗生素

2011-6-22
9
药动学
吸收:天然四环素类吸收好, 吸收:天然四环素类吸收好,但不完全 1) 每次 每次>0.5g,并不成比例增加吸收,餐后 ,并不成比例增加吸收, 服血浓度降低50%。 服血浓度降低 。 2) 金属离子 2+、Mg 2+、Fe 2+、Al 3+等在 金属离子Ca 肠道与其络合,减少其吸收。 肠道与其络合,减少其吸收。 分布: 四环素Vd = 1.5 L / kg 分布:均匀 四环素 脑脊液浓度低,仅为血浓度10%~25%,脑膜炎 脑脊液浓度低,仅为血浓度 , 时必须静滴以提高血浓度( 血浓) 时必须静滴以提高血浓度(25~50%血浓) 血浓 代谢、排泄:部分肝代谢,部分原型肾排, 代谢、排泄:部分肝代谢,部分原型肾排,55% (四环素)尿路排泄,胆汁浓度高. 四环素)尿路排泄,胆汁浓度高.
2011-6-22 7
2.
抗菌机制(快效抑菌药) 抗菌机制(快效抑菌药)
抑制蛋白质合成: 亚基抑制药 亚基抑制药, 抑制蛋白质合成:30s亚基抑制药,抑 制始动复合物形成,阻止aa-tRNA进 制始动复合物形成,阻止 进 入A位。 位 细胞膜通透性增加
2011-6-22
8
3. 耐药性
耐药株较多,特别是G+球菌、肠道菌 耐药株较多,特别是 球菌、 1) 天然四环素有完全交叉耐药性 2) 天然与半合成四环素有部分交叉 四环素耐药株对米诺、 (如 四环素耐药株对米诺、美他仍 敏感) 敏感)
2. 灰婴综合征
新生儿、 新生儿、早产儿其肝代谢及肾排泄功能不完善 氯霉素蓄积 呼吸、循环衰竭,BP ,苍 呼吸、循环衰竭,
天内死亡。 白。出现症状后约40%患者在 2-3天内死亡。新 出现症状后约 患者在 天内死亡 生儿、早产儿禁用。 生儿、早产儿禁用。

第三十八章 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抗生素

第三十八章   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抗生素

第三十八章四环素类与氯霉素类抗生素注:横线处为PPt的补充内容学习目的通过学习四环素类抗生素与氯霉素类抗生素基本知识的学习,为今后临床合理应用此类药物打下基础学习要点1、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共同特性2、四环素、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替加环素等地抗菌特点、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3、氯霉素的药理作用及机制、耐药性、临床应用、不良反应第一节四环素类抗生素1、结构特点:四环素类抗生素均具有共同的羟化骈四苯基本结构,并因此而得名,不同品种为环上5、6、7位上取代基团不同。

2、分类:四环素类分为天然及半合成两类,天然品有: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半合成品: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3、抗菌特点:属广谱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与革兰氏阴性需氧和厌氧菌有效对立克次体、螺旋菌、支原体、衣原体也有抑制作用,还能间接抑制阿米巴原虫对变形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病毒、真菌、结核菌等无效属于快速抑菌药,高浓度时也杀菌一·体内过程1、吸收口服易吸收但不完全影响口服吸收因素:①食物或药物中多价阳离子:Ca2+,Mg 2+, Al3+ , Fe2+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形成络合物,排出体外,影响吸收。

如合用,服药间隔 3 小时。

另外药物所在环境的PH也会影响吸收效率,如②胃酸中酸度增高,药物溶解完全,吸收较好③与碱性要或抗酸药合用,使西环素类抗生素吸收减少;酸性药如VC则促进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吸收2、分布吸收后分布比较广泛。

主要集中在肝、肾、脾、皮肤、骨、骨髓、牙齿及釉质等组织。

能通过胎盘屏障(1)可沉积在骨和牙组织中(可能与Ca 2+络合有关),注意不良反应发生。

(2)胆汁中浓度较高:可在肝中浓缩排入胆汁,形成肝肠循环,胆汁药物浓度为血药浓度10—20倍,可用于胆道感染。

3.代谢与排泄:(1)部分在肝脏代谢,经胆道和肾脏排泄,大多数四环素类存在于肝胆循环(2)部分以原形由尿排泄,故尿中浓度高,可治疗泌尿系统感染。

(3)由于肝肠循环,部分可从肠道排泄。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
用途
四环素类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肠道感 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此外,它们还用于治疗某些性传播疾病,如淋病和梅毒 。
02 氯霉素类抗生素概述
定义与特性
氯霉素类抗生素是一类具有广谱抗菌活性的药物,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来发挥 抗菌作用。
氯霉素类抗生素具有口服吸收好、组织分布广、血药浓度高、抗菌谱广等优点,但 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氯霉素类抗生素主要包括甲砜霉素、氟氯西林、氯霉素等,其中氯霉素是最早发现 的氯霉素类抗生素。
发现与历史
氯霉素的发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 代,当时科学家在研究一种名为委内 瑞拉链霉菌的土壤细菌时,发现了这 种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
氯霉素类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 显著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在治疗伤寒、 副伤寒、斑疹伤寒等疾病方面。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
目录
• 四环素类抗生素概述 • 氯霉素类抗生素概述 •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的比较 •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的使用注意事项 • 四环素类和氯霉素类的未来发展
01 四环素类抗生素概述
定义与特性
定义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一类由放线菌产生 的广谱抗生素,属于四环素族抗菌素 。
特性
四环素类抗生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 合成来发挥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氏 阳性和阴性细菌有效,包括支原体、 衣原体和立克次体等。
耐药性问题
01
02
03
耐药性监测
加强耐药性的监测,及时 发现和了解病原菌的耐药 性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 依据。
耐药性逆转
研究耐药性逆转的方法, 如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或药 物干预,降低病原菌的耐 药性,提高药物疗效。
耐药性传播控制
加强耐药性传播的控制, 通过切断传播途径、加强 医院感染控制等措施,降 低耐药性的传播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