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合集下载

《论语》选读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评析版)

《论语》选读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评析版)

【评析】 本章谈论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 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 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 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 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 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 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2、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 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Hale Waihona Puke 孔子向公明贾问卫国大夫公叔文子这个人,说:“是真的吗? 夫子不说话、不笑、不取财物?” 公明贾回答说:“把这事告诉您的人说错了(即告诉您这话 的人弄错了)。夫子到了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所以人们不 讨厌他说话;高兴了才笑,所以别人不厌恶他的笑;对于财 物,符合道义才取,所以人们不讨厌他取。” 孔子说:“是这样啊?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7、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义之与比。”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无可无不可
(即无一定之规),一切按照义去做。”
【评析】
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
“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 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
9、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
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说:“不修养品德,不讲习学问,听到
了道义不能变而从之(听到了合乎道义的事 情不能去做),自己身上不好的东西不能改 正,这是我的担忧啊。”
【评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 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 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 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 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 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 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 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不义而富且贵中的而的用法和意思

不义而富且贵中的而的用法和意思

不义而富且贵的而是什么意思
1、不义而富且贵的而释义:并且。

2、出处:《论语·述而》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不义而富且贵的而是什么用法?
顺承连词,不译。

句中的而,是表示顺承关系的连词,它连接的俩词语之间有先后顺序,不可改变。

句子的意思是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

出处:《论语·述而》原。

不义而富且贵上课用

不义而富且贵上课用

语段内涵
• 1、2讲是是孔子不反对追 • 4在富贵、贫贱、仁 逐富贵,但必须符合道义 义中君子以义为先 ,“义然后取”,君子爱 。君子要始终坚守 财,取之有道。 仁义。 • 3、孔子主张君子应当有 • 5义之与比,义是君 子做事的准则。 一种安贫乐道的精神,在 贫困中仍然坚持自己的理 想和人格。反对以不正当 手段牟取富贵。
作业
• 以儒家的义利观为话题,联系社会现实, 写一篇作文,不少于800字。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我的钱, 一块钱掉在地上我都会去捡。不是我的,一 千万送到我家门口我都不会要。我赚的钱每 一毛钱都可以公开,就是说,不是不明不白 赚来的钱。 --------李嘉诚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干违背义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 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
题目的含义是什么?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经商必须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必须以正 当、合法、合理的手段谋取财富。追求个人利益不能损害他人利 益。子贡被称为“儒商第一人”,他信守儒家思想,注重信誉, 注重商德,才使他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为春秋时代的商业巨子。 北京同仁堂,同样懂得经商之道,以义为先,坚守创业之初的“ 济世”、“养生”的经营宗旨,在赚钱与“济世”“养生”这二 者之间,始终把“济世”“养生”放在第一位。在义与利的天枰 上,重义轻利,才使同仁堂这块金字招牌屹立三百多年而不倒。 相反,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很多很多的诱惑,一些人唯利 是求,把利益当成唯一的价值,把信仰、理想、道德和各种各样 美好的事物都当成交易的筹码。做出了让我们失望乃至愤慨的事 情,比如拆迁害命,把地沟油当食用油,甚至用毒奶粉赚昧心钱 ,用假疫苗坑害下一代。他们丧失了做人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在 金钱和利益面前泯灭了良知,是要受到道德和法律的双重审判的 。这些事件也为这个社会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做人做事绝不能 和他们一样,干有违社会道德的事情。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 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我们应该时时刻刻,不忘以君子 的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修身养性,以自己的点滴光芒来传递正

不义面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义面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保8%”不仅事关经济大局,更关系到社会是否可以成功
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
返回
文章摘编如下:
中美两国的对弈,目前似已告一段落,其结果是美国同意
暂不在人民币汇率升值方面施压。 且不论是否需要美国的默认,人民币汇率本身就是一个不 是问题的问题。众所周知中国企业在“出口加工创汇”产业链 中基本处于盈利的末端,大钱主要都给包括美国资本家在内的
为此,中国首先选择了西方的苏联社会主义,而非资本 主义,好处是在变革初期其与儒家传统相对适应,促成了中 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第一步;而此后,小农经济与封
建传统留出的生存空间还太多,由此有碍全面发展进步。
中国在30年前把目光开始认真转向西方资本主义,尤其 是其经济发展模式与体系,并对之学习、吸收、采纳,及发 展至今,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初步成效。
返回
自19世纪末起,以中国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圈,在与西方
资本家文化圈竞争时一直处于劣势,此种状况格局至今有量
的起色,但还缺乏质的改观,关键在于儒家文化相对于资本 家文化乃落伍了整整一个时代。 儒家文化的经济基础是小农自然经营,而资本家文化是 工业化专业大生产;儒家文化的哲学基础依旧是直观和顿悟,
而资本家文化哲学更多诉诸逻辑,分析与科学;儒家文化讲
究对心灵的控制和遵从引导,而资本家文化则追求心灵的创 意和扩张。 返回
这里不是想简单比较儒家文化与资本家文化的优劣,因为 那样做没有意义。譬如在人类的封建时代,儒家文化反倒是属 于比较先进的国家的文化体系,并成功帮助中国社会及文化发
展延续了数千年,如果不是在19世纪末遭遇外来西方资本家文
化的全面冲击震荡,恐怕优势依旧。 人类进入资本和社会化大生产时代后,传统的封建儒家文 化难以再跟上时代的步伐,并导致中国社会形态几近崩溃并被 动至今,这才是问题的根本症结所在! 于是,20世纪以来的几 代中国人必须面对如何将传统儒家文化与现代化接轨,从而再 生出具备自身特色、适应新时代的新文化体系的严峻挑战。 返回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说:“富和贵,这是人想得到的东西;可
是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富贵,君子不会接受;贫和
贱,这是人厌恶的东西;可如果不能用正当的方法
摆脱贫贱,君子就不摆脱它。君子如果离开仁,哪
里能够成就君子之名呢?君子不会在吃一顿饭的工
夫内背离仁,急迫仓促中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
做,受磨难挫折时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
在富贵、财利面前执著于道义,这是孔子张扬的一个主要 观念。第3则选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 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饭疏食”和“饮水” 相对,所以“饭”和“饮”一样应该是作动词,意思是吃; “疏食”和“水”则都是动作涉及的对象。“曲肱而枕之” 意思是说弯着胳膊枕着它。吃粗粝的食物,喝冷水,弯着胳 膊肘作枕头,其中也充满了欢乐。为什么会这样呢?生活如 此贫寒如此简单有什么可乐的呢?这里有一个意思孔子并没 有明确地点出来。对他来说,可乐的并不是贫寒、简单的生 活,而是在贫寒、简单的生活中坚持践履道义。“不义而富 且贵,于我如浮云”一句,意思是说,干违背义的事而得来 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孔子不是说富 贵对自己没有意义,而是说违背了道义的富贵对自己来说毫 无价值。总之,按照孔子的观点,贫寒并不是一个问题,贫 寒而不能践履道义才是真正的问题;富贵也不是一个问题, 以不正当的手段牟取富贵才是真正的问题。
• 【评析】 • 孔子在这里提到富贵与道的
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 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 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 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 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 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 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孔子是把追随道义放在求福取财之上的
1【原文】子曰:“富(1)而(2)可 求(3)也;虽执鞭之士⑷ ,吾亦为 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 好【。注释”】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与浮云的意思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与浮云的意思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意思是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荣华富贵,对我来说只是天际的一片浮云,毫无意义。

孔子认为富贵如不以道义得之,则没有价值。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出自《论语》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意思是孔子说:“我整天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自得其乐。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是天上的浮云。


《论语》在战国初期成书之后,经历了秦始皇时代的“焚书坑儒”,随着西汉王朝的勃兴,《论语》的传承进入了新的阶段。

这一时期,《论语》以口头传授的方式分为两支,根据师承流传的源流,名为《齐论语》和《鲁论语》,也就是来自齐地儒师解说的齐版《论语》和鲁地儒师解说的鲁版《论语》。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的言行的书,由若干篇章组成,内容一方面阐述了学习应该有谦虚好学的态度和勤学好问、实事求是的精神;另一方面阐述了温故知新、学思结合、学以致用的学习方法,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影响极大。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解析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解析
后世称子贡为“儒商第一人”。儒商亦儒亦商,即信守儒 家思想的商人。孔子开创了儒学,其门下“七十子徒,赐最为 饶益”(《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可见在中国历史上,既 是学者同时又是富翁的,应当首推子贡。
儒商楷模
1.追求和谐。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其格言是“我 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己所不欲,勿施于 人”,做到互相尊重,平等相处。
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做子贡。一次,吴越大军隆冬远征北 方,吴王夫差强征丝棉,造成丝棉紧缺,价格走高。子贡抓住 商机,从各国低价收购,然后到吴国高价贩卖,被抢购一空。 还有记载,他是依靠智商生财。子贡预测市场凭的是智商,使 其经商获得了空前成功。为追忆先师,他用木头雕刻孔子像, 诸侯将相前来祭拜时,都想用重金请一尊雕像。子贡从中看准 商机,就招募专业工匠批量生产,回报颇丰。此外,他还跨国 经营。《史记》记载,子贡很善于贱买贵卖(“贡好废举,与 时转货资”),在曹国和鲁国之间做生意“鬻财于曹、鲁之 间”。他发现各国王侯贵族以佩戴珠宝为时尚,他就专门生产 贵重配饰跨国营销,赢得收益。子贡到各国做买卖需要进见诸 侯时,各国的君主都以平等的礼节来会见他,这足以说明他的 生意做得很大,已是春秋时代的商界巨子。
4.义利兼顾。敢为人先,把握商道规律,义中取利的正确 义利观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子贡达到了“义利双赢”的经商最 高境界。
思考:这三则的《论语》的学习告诉我们什么?
1.孔子在《论语》中告诉我们:在富贵、财利面前执著于 道义,是孔子张扬的一个主要观念。
2.孔子不是说富贵对自己没有意义,而是说违背了道义的 富贵对自己来说毫无价值。
【译文】 孔子说:“吃粗糙的饭食,喝凉水,弯着胳膊 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 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不义而富且贵_上课版

不义而富且贵_上课版

【基础知识】 饭,名词作动词,吃。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粝的 饭食喝冷水,弯着胳 膊枕着它,其中也有 乐趣啊。干不正当的 事而得来的富贵,对 我来说好像飘浮在天 空的云彩。”
• 【评析】 • 提倡“安贫乐道”。
• 想一想,孔子的哪个弟子多次被孔子 称赞?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成就君子之名,根基在于培植仁德。 •4【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1)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2)也,不以其道 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3)乎成名?君子无终食 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 【评析】

反映孔子的义利观。
义中取利
警钟长鸣!!!
二、义与君子 孔子关于君子的论述很多, 他学生也经常问什么样的人才是 君子,孔子做了很多回答,但是
8、10
始终包含一个“义”字。
• 5【原文】 子路问成人(1)。子曰:“若臧武仲 之知(2) ,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 冉求之艺,文(3)之以礼乐 ,亦可以为 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4)不忘平 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无可 无不可(即无一定之规),一切按照义去 做。” 子对于天下之事,没有什么事一定要怎么做,没有什么事一定不要怎么做,但有
一点,就是一切都要依循义。原则是不可背离的,在不背离原则的前提下,行动 也是具有一定自由开展的空间的。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 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 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 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 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 修养问题。
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是对 君子的“赞赏”还是“要求”? •【评析】 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君子 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 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 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 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 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 俭、让、忠、孝、仁、义、礼、 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 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富贵浮云典故

富贵浮云典故

富贵浮云典故
富贵浮云的典故最早出自于战国时期的《论语·述而》。

原文如下: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孔子曾说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这句话的意思是,他宁愿吃简单的食物,喝冷水,弯曲手臂做枕头,也要追求真正的快乐。

对于他来说,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财富和地位,就像天空中飘浮的云朵一样,毫无实际价值。

这个典故后来经常被后人引用,用来比喻那些把金钱、地位等物质利益看得很轻的人。

这些人不会为了追求财富而放弃自己的原则,他们更注重的是内在的品质和道德修养。

同时,这个典故也常被用来比喻世上的功名利禄都是无常的,变幻莫测,像浮云一样不可靠。

这个典故所表达的思想是:一个人的快乐和幸福不应该建立在物质利益之上,而应该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满足。

同时,人们也应该明白,世上的财富和地位并不是永恒的,不应该为了追求这些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和道德。

【诗词】《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唐·杜甫(节选)
学书初学卫夫人,但恨无过王右军。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经典之作)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经典之作)

不义而取往往带来灾祸。
周朝时,有个人叫陶答子,他在陶城做官三年,名声并 不怎么好,但他的家产财富却翻了三倍。他的妻子劝他 说:‚没有能力而做大官,这是祸害;没有功劳而家昌 盛,这是积灾。现在你只贪求富贵越来越多。我听说南 山有玄豹,在雾雨中隐藏七天而不下来觅食,为什么呢? 它是想润泽皮毛长成斑纹,为的是能够隐藏自己躲避祸 害。猪不择食长得肥壮了,就会被杀掉。现在你不修德 而家越来越富有,灾祸就要到了。‛陶答子没有听妻子 的话,反而将其赶出家门。结果仅过了一年,陶答子就 因事发被处以死刑了。
• 【评析】

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义利观。义中取利 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 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 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 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 离失所的生活,任何人都希望得到 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 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 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 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这一章值得 研究者们仔细推敲。
(1)饭,名词作动词,吃。疏食:粗糙的饭。 (2)曲,形容词作动词,使弯曲。 肱,音gōng,上臂,泛指胳膊。 曲肱,即弯着胳膊。 (3)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 【评析】 •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 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 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 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 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 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 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 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 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 姓所接受。
这三则的《论语》的学习告诉我们什么?
君子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什么情 况下,都要坚持仁德,践履仁德。
警钟长鸣!!!
见利忘义的企 业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①富:形→名,指升官发财。 ②而:通“如”,如果。
③之:结构助词,的;代词, 代执鞭之士
④执鞭之士:古代为天子、 诸侯和官员出入时手执皮鞭 开路的人。意思指地位低下 的职事。
【译文】孔子说:“如果富 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 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 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 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 还是按我的爱好去云
做违背义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 来说就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
思考:义和仁是什么关系呢?
义相当于形式,仁相当于内容,它们是内容和形 式的关系。
仁在孔子里头是最高的道德理念。仁,爱人,仁 是一种爱的情感,最高的道德。但是这种最高的道德, 要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
所以,义是一种实现仁的形式,实现美好道德理 念的形式。
第五则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 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①成人:古:人格完备的完人。 ②臧武仲、卞庄子:鲁国大夫。 ③知:通“智”智慧 ④文之以礼乐:状后,用礼乐加以修 饰。文,修饰 ⑤必然:古:一定要这样。今:事理 上确定不移。 ⑥久要:要,通“约”,贫困。长久 处于穷困中。 ⑦平生之言:向来,素来;的;诺言
先秦诸子散文选读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内容回顾:“仁”
1、什么是仁? 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怎样才能达到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能近取譬。 3、施“仁”之后会怎么样? 天下归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我欲仁,斯仁至矣;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译文】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 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 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 才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 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 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 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 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 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

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相近的话

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相近的话

与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相近的话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与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财富、地位,比我更加富有、更加显赫的人相比,我就像天空中的浮云一样渺小不足挂齿。

它表达了说话人在社会经济地位方面的失落和不满,认为社会不公,富有和地位只与个人的努力和才能无关,更多地是靠着不义之财和权势来获取的。

以下是和这句话意思相近的话:
●不义之财,久久不足。

●不义之财,必自毁长城。

●不义之财,一旦失去,便是无物。

●财富是虚幻的,正义才是真实的财富。

●富贵不义,祸害终身。

●不是所有成功都是值得尊敬的,也不是所有失败都是可耻的。

●不要用金钱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因为金钱不能代表一个人的品格和道德。

●不义之财不会带来真正的幸福,只会让人变得更加孤独和空虚。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经典详细)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经典详细)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 合理而应当做的。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 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 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 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 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 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康德
★★不管时代潮流和社会 风尚怎样,人总是可以 凭着自己的高贵品质, 超脱时代和社会,走自 己的正确道路。现在, 许多人都为冰箱、汽车、 房子而奔波、追逐、竞 争。但是,也有不少人 不追求这些物质的东西, 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 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 宁。
• 【评析】
• 孔子在这里提到富贵与道的 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 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 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 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 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 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 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
孔子是把追随道义放在求福取财之上的
• 孔子认为财富“可求”与“不可求”的关义键是什 2006年4月21日晚10时许年轻保安员许霆到位于广 州市黄埔大道西平云路上的一家商业银行的ATM取款机 上取款,在取款过程中他发现取款机系统出现错误,本 想取款100元,结果ATM出钞1000元,而银行卡存款账 户里却只被扣除1元。于是,许霆连续用自己的借记卡取 款54000元。当晚许霆的同伴郭安山得知后,两人结伙频 繁提款,等郭回住所拿了借记卡后,许霆再次用银行卡 取款16000元,随后两人离开现场。4月22日凌晨零时许, 两人第三次返回上述地点,本次许霆取款10万余元,连 同前两次总计取款17.5万余元。
持鞭子的下等差役,我也去做。如果求富而违 背了道义,我就顺从我喜欢的(道义)。”
孔子不反对人们追求富贵,但是他非常关注一点, 就是富贵是否“可求”。选文第1则:“富而可求也, 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意思是说,富如果可求,即 使是手拿鞭子的下等差役,我也去做。“如不可求,从 吾所好。”是说富如果不可求,就依从我喜欢的。这段 话有两点值得琢磨:第一,什么是“可求”和“不可 求”?联系孔子的其他言论,这“可”与“不可”的关 键,在于行为是否合乎道义。人们常说:“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孔子是把追随道义放在求福取财之上的。 第二,什么是“吾所好”呢?孔子宣扬“贫而乐(道), 富而好礼”(《论语·学而》),宣扬“朝闻道,夕死 可矣”“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 于利”(《论语·里仁》),并且感慨“吾未见好德如 好色者也”(《论语·子罕》)“我未见好仁者、恶不 仁者”(《论语·里仁》),等等。很明显,他的所好,

语文高二 不易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语文高二 不易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4【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 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 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 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和贵,这是人想得到的东西;可是 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富贵,君子不会接受;贫和贱,这是 人厌恶的东西;可如果不能用正当的方法摆脱贫贱,君子 就不摆脱它。君子如果离开仁,哪里能够成就君子之名呢? 君子不会在吃一顿饭的工夫内背离仁,急迫仓促中一定这 样(按照仁的要求)做,受磨难挫折时一定这样(按照仁 的要求)做。”
• 孙俪拍摄拒绝 皮草公益广告
• 齐耳短发背 着一对洁白 的翅膀的她 以怀抱一只 可爱的小兔 子的造型来 配合“化身
天使,拒 绝皮草”的
公益广告主 题。
• 姚明做公益广告劝停喝鱼翅汤
•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一个人背对著白板, 一个人面对白板,白板上 会出现一个成语,由面对白板的同学进行言语 和动作描述,但是不能透漏成语的字形或字音, 若出现则按犯规处理。在规定时间内哪组猜得 多则获胜。输得同学自觉接受惩罚。 规定时间:3分钟 注意:若犯规则进行下一个成语的描述,由此 类推。
【译文】 孔子说:“不是自己祖先的鬼、不是自己应 该祭祀的鬼神却去祭祀他,这是谄媚。见到 正义不去做,这是没有勇气。”
疏通文意,解读文本
再阅读全文,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 本课是集中阐述“义”的相关问题。为了很好的说明问题, 孔子都涉及了哪些与“义”有关的问题?试加以概述。 2· 对10章节进行分类。 明确:
• 5【原文】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 知 ,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 之艺,文之以礼乐 ,亦可以为成人 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 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亦可以为成人矣。”

不义而富且贵的义是什么意思

不义而富且贵的义是什么意思

不义而富且贵的义是什么意思
不义而富且贵出自《述而》。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一-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乐趣也在这当中。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


“不义而富且贵”这里面有省略的,(采取)不符合道义的(行为),“义”在古汉语字典上有解释为名词的,合乎正义的行为,也有解释作形容词,合乎道义的、合理适宜的,这里都解释得通的,也就是符合行为的尺度(法度、行为规则)。

如果解释为名词,那么不义可以解释为不合乎正义的行为。

(其实,这里就有词类活用,名词作动词,例如,国将不国的第二个国。

)如果解释为形容词,那么可以直接解释为一一(行为)不合乎道义。

论语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评析】 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 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同时, 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义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 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原文4】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 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 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 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接受的;贫穷与低贱是 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 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哪里能够成就君子之 名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急迫仓促 中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在受磨难挫折的时候,也一 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孔子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 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 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 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 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原文8】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原文10】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 朝闻道,夕死可矣。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评析】 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 道义,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 去追求富贵荣华。


【原文3】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 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 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义与富贵 义与勇
义与君子
义与富贵 1、3、4
1【原文】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 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 求,从吾所好。”
【注释】
而、虽、为、从、好 【译文】 孔子说:“富贵如果可求,即使手持 鞭子的下等差役,我也去做。如果富贵不 可求,就顺从我所的爱好的(道 义)。”
3【原文】
子曰:“饭疏食 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 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云。”
【注释】 【译文】 (1)饭,名词动用,这里是“吃”的意思; 孔子说:“吃粗粮,喝冷水,弯 疏食:,音gōng,胳膊,由肩 违背义的事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 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 就像飘浮在天空中的云一样。”
6【原文】
孔子曰:“君子 有九思:视思明, 听思聪,色思温, 貌思恭,言思忠, 事思敬,疑思问, 忿思难,见得思 义。”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要 思考的事:看的时候,要思考 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 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 思考是否温和,容貌要思考是 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 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 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 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 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 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 则。”
【译文】 【注释】
孔子说:“君子 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无可无 (1)适:音dí ,专主。 不可,一切只是按照义去 (4)比:并列,紧靠。 做。”
9【原文】
子曰:“德之不修,学 之不讲,闻义不能徙(1),不 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不去修养品德, 【注释】 不去讲求学问,听到义不能变 (1)徙:音xǐ,迁移,改 而从之,自己身上有不好的东 变。此处指靠近义、做 西不去改正,这是我所的担忧 到义。 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曲肱.(ɡōnɡ) 臧.(Zānɡ)武仲 公绰.(chuò) 无適.(dí) 谄.(chǎn) 恶.(wū)乎成名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富而可求也(“而”,通“如”,如果)(2)若臧武仲之知(“知”,通“智”)(3)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要”,通“约”,贫困)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信⎩⎪⎨⎪⎧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真实,不虚 形容词)余固笑而不信.也(相信,动词)自可断来信.(使者,媒人,名词)低眉信.手续续弹(随意,副词)(2)修⎩⎨⎧德之不修.(培养、修养,动词)乃重修.岳阳楼(修建、修造,动词)则修.文德以来之(修饬、治理,动词)邹忌修.八尺有余(高、长,形容词)(3)道⎩⎪⎪⎪⎨⎪⎪⎪⎧不以其道.得之(正当的方法,名词)任重而道.远(道路,名词)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取道、道经,动词)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方法、措施, 名词)于是废先王之道.(学说、主张,名词)得道.者多助(治国之道、好的政治主张和措 施,名词)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说,谈论,动词)(4)然⎩⎪⎨⎪⎧岂其然.乎(这样,代词)吴广以为然.(正确,形容词)死灰独不复然.乎(燃烧,动词)成然.之(认为……对,动词)虎视之,庞然.大物也(……的样子,形容词词尾)然.往来视之,觉无异也(但是,连词) 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饭疏食饮.水.古义:喝冷水今义:喝水(2)造次..必于是 古义:慌忙,仓促今义:鲁莽(3)子路问成人..古义:完美无缺的人今义:成年人(4)今之成人者何必然..古义:一定这样今义:事理上确定不移(5)非其鬼.而祭之古义:神、鬼通称今义:不好的东西或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第5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义.然后取(名词用作动词,符合道义)(2)饭.疏食饮水(名词用作动词,吃)(3)曲肱而枕.之(意动用法,以……为枕)(4)不义而富.且贵.(形容词用作动词,取得富贵)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判断句)译文:富和贵,这是人人想得到的东西。

(2)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

(状语后置)译文:孔子向公明贾打听公叔文子这个人说。

(3)文之以礼乐。

(状语后置)译文:用礼、乐来加强修养。

(4)君子义以为上。

(宾语前置)译文:君子(有学问有道德之人)把义看作是最高尚的品德。

(5)德之不修,学之不讲。

(宾语前置)译文:不培养品德,不讲习学问。

(6)子路问成人。

(省略句)译文:子路(向孔子)问怎样才算是完美无缺的人。

[整体·感知]本课所选章节都围绕一个“义”字展开,孔子主张安贫乐道,见利思义,见义勇为,将合乎道义作为一切行为的准则。

孔子所宣扬的这种价值取向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至今仍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文脉·梳理]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1~4节):以道义取富贵(5节):孔子对“成人”的观点(6节):君子的行为准则(7~10节):孔子对“义”与“勇”的观点见利思义,见义勇为[文本·层析]1.根据文本内容探究孔子的富贵观。

【答案】第一,孔子认为“富”与“贵”均可求取,所谓“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无可厚非,因此,整体上孔子是赞成求取富贵的。

第二,孔子的“富贵”观有严格条件。

如“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应符合“仁德”标准。

第三,“富贵”应合乎道义,“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义”是判定富贵合乎原则的重要标准。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体现了孔子的什么精神?【答案】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

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3.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是对君子的赞赏,还是要求?【答案】是要求。

孔子告诫后人,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含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等,所有这些,都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的组成部分。

4.在第九则中,孔子为什么感叹“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答案】因为在春秋末年,天下大乱。

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

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和“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5.孔子认为什么是完善的人格?孔子对君子的修养提出了什么要求?【答案】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时,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尤其是“见利思义”这一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孔子对君子的道德修养提出的要求是“义之与比”“义以为上”,言行要符合仁、礼要求,要有勇且慎勇。

处世严肃灵活,不厚此薄彼。

符合仁、礼要求的,就是义。

“勇”,就是果敢、勇敢。

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

1.子 曰:“富 而 可 求 也,虽 执 鞭 之 孔子说:“如果求富而不违背道义,即使是手持鞭子的下士,吾亦为之。

如 不 可 求,从 吾等差役,我也去做。

如果求富而违背了道义,(我就)顺从我所 好。

”喜欢的(道义)。

”⎣⎢⎡⎦⎥⎤执鞭之士:指手持鞭子的下等差役。

为之:去做这种差使。

从:顺从。

好(hào ):喜欢。

2.子 问 公叔文子 于 公明 贾曰:“信 乎,孔子向公明贾打听公叔文子这个人说:“是真的吗,夫 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夫子不说话、不笑、不取财物?”⎣⎢⎡⎦⎥⎤于:介词,向。

信:真实、不虚。

公明贾对曰:“以 告 者 公明贾回答说:“把这事告诉您的人说错了(告诉您过 也! 夫子 时然后 言, 人这话的人弄错了)!夫子到了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所以人不 厌 其言;乐 然 后 笑,人 不 厌 其们不讨厌他说话;高兴的时候才笑,所以人们不讨厌他笑; 义 然 后 取,人 不厌 其 取。

”笑;夫子对于财物,符合道义才取,所以人们不讨厌他取。

”⎣⎢⎡⎦⎥⎤以告者过也:省略句,“以”后省略代词“之”,指这件事;过,名词用作动词,犯错误。

时:在适当的时候。

子 曰:“其然? 岂 其 然 乎?”孔子说:“是这样啊?难道真的是这样吗?”⎣⎢⎡然:代词,这样。

⎦⎥⎤岂……乎:表反问,难道……吗?其:加强语气,可译为“真的”。

3.子 曰:“饭 疏 食 饮 水,曲 肱 而枕之,孔子说:“吃粗糙的饭食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 乐 亦在其中矣。

不 义 而 富且贵,于 我其中也有乐趣啊。

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于我如浮 云。

”来说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

”⎣⎢⎡饭:名词用作动词,吃(饭)。

疏食:粗糙的饭。

⎦⎥⎤水,指冷水。

肱:上臂,泛指胳膊。

于:对,对于。

4.子 曰:“富与贵,是 人 之所欲也;不 以 其孔子说:“富和贵,这是人人想得到的东西;可如果不能用正道 得 之, 不 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 也;当的方法得到富贵,君子不会接受。

贫和贱,这是人人厌恶的东西;不 以其 道 得 之,不 去 也。

君子可如果不能用正当的方法摆脱贫贱,君子就不摆脱它。

君子(如去仁, 恶乎 成名?君 子 无 终 果)离开仁,哪里能够成就君子之名呢?君子不会在吃完一顿食 之间 违仁, 造 次 必 于是,饭的工夫内背离仁,急迫仓促中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颠 沛 必 于 是。

”受磨难挫折时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

”⎣⎢⎡所欲:想得到的。

处:⎦⎥⎤安居,这里指“接受”。

去:离开,这里指“摆脱”。

恶乎:于何处,哪里;恶,读wū,疑问代词,哪,何。

造次:慌忙、仓促。

5. 子 路 问 成 人。

子 曰:“若 臧子路(向孔子)问怎样才算是完美无缺的人。

孔子说:“像臧武武仲之知, 公绰 之 不 欲, 卞庄子之 勇,仲那样聪明,像孟公绰那样清心寡欲,像卞庄子那样勇敢,冉求 之 艺,文之以礼 乐, 亦 可以 为像冉求那样多才多艺,用礼、乐来加强修养,也就可以成为成 人矣!”曰:“今 之 成 人 者何 必 然?完美无缺的人了!”又说:“现在的完美无缺的人哪里一定要这样呢?见 利 思义, 见 危 授 命, 久见到利益就想到道义,面临危难挺身而出,付出性命,长期要 不 忘 平 生 之 言,亦可以为成处于贫困之中,不忘记平素的话或诺言,也可以成为完人矣!”美无缺的人了!”⎣⎢⎡⎦⎥⎤文:修饰。

要:通“约”,贫困。

6. 孔子曰:“君子 有九思: 视思 明,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考虑看得清清楚楚;听 思 聪,色 思 温,貌 思 恭,听,考虑听得明明白白;脸色,考虑温和;姿态,考虑恭敬;言 思 忠, 事 思 敬, 疑 说话,考虑忠诚;做事,考虑不怠慢、不苟且;遇到疑难问题,思 问, 忿 思 难,考虑向别人请教;气愤的时候,考虑发怒会导致后患;见 得 思 义。

”见到得到某种东西,考虑是否合乎道义。

”⎣⎢⎡⎦⎥⎤九思:九种考虑。

难:读nàn ,祸患。

7.子 曰:“君子之①于天下也, 无適也,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无可,无不可,无 莫也,义 之与 比。

”无一定之规,一切按照义去做。

”⎣⎢⎡①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比:并列、紧靠。

8.子路曰:“君子 尚 勇乎?”子曰:“君子 义以为子路说:“君子尊崇勇敢吗?”孔子说:“君子把义看作是 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 为 乱,小人有勇 而最高尚的品德。

在位者有勇而无义就会作乱,平民有勇而无义 为 盗。

”无义就会成为强盗。

”⎣⎢⎡⎦⎥⎤为乱:作乱。

为盗:成为强盗。

9.子 曰:“德 之不修,学之不讲,闻 义不能孔子说:“不培养品德,不讲习学问,听到了道义不能徙, 不善 变而从之(听到了合乎道义的事情不能去做),自己身上不不 能 改, 是吾忧 也。

”好的东西不能改正,这是我的担忧啊。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宾语前置,⎦⎥⎤意思是“不修德,不讲学”;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是:这。

10.子 曰:“非 其 鬼 孔子说:“不是自己祖先的鬼,不是自己应该祭祀的 而 祭之,谄 也。

见 义不为, 无勇也。

”鬼神却去祭祀他,这是谄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