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尊欣赏(鹿耳尊)

合集下载

鹿头尊用途

鹿头尊用途

鹿头尊用途鹿头尊是一种古代陶器,属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一种。

它的形状独特,通常由两只鹿的头部组成,中间有一个容器可以用来盛放祭品或酒水。

鹿头尊的使用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宗教祭祀、礼仪活动和收藏艺术。

首先,鹿头尊在宗教祭祀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中国,人们广泛信仰神灵,并通过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来祈求神灵的保佑和福祉。

鹿被视为祥瑞的象征,被认为是神灵的使者。

所以,鹿头尊常常用作祭祀神鹿的器皿,用来盛放祭品或供奉的酒水。

人们相信神灵会通过鹿头尊吸收祭品和酒水的香气,以此来接受人们的祭祀,保佑他们的生活安康。

另外,鹿头尊也在礼仪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古代中国,礼仪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仅用于外交往来,还体现了社会等级和家族地位的差异。

作为一种珍贵的青铜器,鹿头尊往往是贵族或官员们在重要场合中使用的物品。

例如,在宴会上,鹿头尊可以用来盛放美酒,以表示主人的慷慨好客和高尚品味。

在宗教仪式和祭祀中,鹿头尊也被用来象征神圣,展示举办者的虔诚和威严。

此外,鹿头尊还是收藏艺术品的一种,因其独特的造型和制作工艺而备受珍视。

鹿头尊的制作工艺非常精细,从原料的选择到铸造、打磨等过程都需要经过精心的制作过程。

同时,每个鹿头尊都有独特的纹饰和铭文,这些纹饰和铭文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思想、宗教信仰和审美趣味。

因此,鹿头尊不仅仅是一种容器,更是一种艺术品,它的制作和收藏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综上所述,鹿头尊作为一种古代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宗教祭祀、礼仪活动和收藏艺术的用途。

它在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贵族和官员的象征,它在社交场合和礼仪活动中得到广泛使用。

同时,鹿头尊的独特造型和精细工艺使其成为收藏家们追逐的对象,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鹿头尊不仅仅是青铜器的一种,更是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唐代邢窑白瓷拍卖成交记录

唐代邢窑白瓷拍卖成交记录

唐代邢窑白瓷拍卖成交记录
1.一件唐代邢窑白瓷刻花葫芦形蜡烛台,高度10厘米,直径8厘米。

该件瓷器刻花精致,线条流畅,釉面洁白纯净,保存完好。

在2024年的
一次拍卖会上,该件邢窑白瓷以500万元的价格成交。

2.一件唐代邢窑白瓷尊,底径12.5厘米,高度18厘米。

该尊器釉面
光洁,釉色均匀,瓷质细腻,形制端庄稳重。

在2024年的一次拍卖会上,该件邢窑白瓷以380万元的价格成交。

3.一件唐代邢窑白瓷花口盖罐,口径12厘米,高度17厘米。

该件器
物造型独特,釉色柔和,纹饰简约而精美。

在2024年的一次拍卖会上,
该件邢窑白瓷以450万元的价格成交。

4.一对唐代邢窑白瓷鹿耳杯,口径10.5厘米,高度12厘米。

这对鹿
耳杯造型独特,鹿耳纹饰栩栩如生,釉面光洁细腻。

在2024年的一次拍
卖会上,这对邢窑白瓷以520万元的价格成交。

5.一件唐代邢窑白瓷抓饭盒,直径18厘米,高度10厘米。

该件抓饭
盒造型别致,盒体绘有精美的花纹,色彩鲜艳。

在2024年的一次拍卖会上,该件邢窑白瓷以430万元的价格成交。

以上仅是近年来唐代邢窑白瓷的一些拍卖成交记录的简要介绍。

这些
成交记录充分展示了唐代邢窑白瓷的珍贵性和市场价值。

随着对中国陶瓷
文化的认识逐渐提高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唐代邢窑白瓷的价值和拍卖
价格有望继续上升。

古瓷瓶欣赏(兽耳瓶)

古瓷瓶欣赏(兽耳瓶)

古瓷瓶欣赏——兽耳瓶清雍正·炉钧釉双兽耳四方瓶雍正朝在制瓷上的成就达到了清代制瓷的历史高峰,期间烧造的瓷器质量上乘,品种丰富,蔚为大观。

作为这一时期创烧新品种之一的炉钧釉瓷器,以其特殊的表现效果,精湛的制作工艺,堪称为中国陶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炉钧瓷由景德镇仿钧窑而烧出,先通过高温烧成素胎,后在瓷胎上施以不同的颜色釉,再经低温炉火烘烤而成。

它以流淌的蓝釉形成自然的水波纹路,其间密布着星星点点的红、青色斑,绚彩缤纷,极富自然之美。

《南窑笔记》记载:“炉钧一种,乃炉中所烧,颜色流淌中有红点者为佳,青点次之。

”《景德镇陶录》亦载:“炉钧釉,色如东窑、宜兴挂釉之间,而花纹流淌变化过之。

”风格独特的炉钧瓷,在秉承了钧窑的特点之外又有了新的发展。

其色调丰富,月白、葱翠、钧红、朱砂红等诸色皆备。

各色釉垂流过程中,互相熔融于一体,形成各种美丽的彩斑或五光十色的垂流条纹,幻化天然,恍若山峦云气,流水柔波。

雍正年的炉钧瓷红蓝相间,釉面流淌大,色泽以红为主。

乾隆朝以后,炉钧釉的釉色明显退化,釉层稀薄,釉色中变化平淡,缺少了前朝那种变化万千、自然流淌的明快感觉。

华辰本期“鉴藏”所备拍品中的清雍正炉钧釉双兽耳瓶既为一件炉钧瓷精品。

此件造型端庄,浑厚古朴,釉面肥厚滋润,色泽深郁,气韵幽雅,釉面呈密集不规则垂流状,给人以“流动”之美。

德化窑白釉兽耳瓶德化窑白釉兽耳瓶,清,高33.5cm,口径8.1cm,足径8.9cm。

瓶身呈筒状,撇口,束颈,细长腹,圈足。

腹部两侧置兽耳。

通体施白釉。

瓶的釉色莹润,乳白如凝脂,因而人们常称德化窑白釉为“猪油白”。

南宋影青双龙赶珠兽耳瓶南宋影青双龙赶珠兽耳瓶宋代是瓷器蓬勃发展的一个顶峰时期,并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官窑,这就给龙纹的运用带来了契机。

而随着北方定窑(对景德镇影青的印花、贴花、刻划花等工艺影响极深的窑口)的崛起,此时龙纹的装饰开始相对多的应用到瓷器上。

影青类瓷器上的龙纹是从北宋末到南宋初才开始出现的,手法有立体的也有平面的。

瓷器清乾隆粉彩福禄螭龙耳尊

瓷器清乾隆粉彩福禄螭龙耳尊

瓷器清乾隆粉彩福禄螭龙耳尊
清乾隆粉彩福禄螭龙耳尊
通高:46cm 口径:36.3cm
本品圆口,器形以下渐广,垂腹,圈足,肩部饰双螭龙耳,胎体厚重,釉面洁净,造型端庄。

腹部满绘粉彩福禄图,五色神鹿形态各异,或嬉戏,或奔跑,或顾盼,或小憩,一派生机勃勃之景象。

粉彩绘画技法高超,不仅将瑞鹿的神态描绘的生动传神,更衬以参天古树,奇石嶙峋,苍松翠柏,郁郁葱葱,极为自然逼真。

底落“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篆书款。

古人视鹿为瑞兽,寓有长寿之意。

唐宋瓷器上已出现鹿纹,广泛流传是在元代。

因“鹿”与“禄”谐音,故又称“百鹿尊”为“百禄尊”。

此件十鹿尊一反常见画面,将百鹿图化为林间嬉戏的十只瑞鹿,活动于丛林山峦之中,布局构图丰满紧凑,并衬以红蝠,是为“福禄双全”,此风格粉彩十鹿尊较之传统画面百鹿尊的流传,寥若星辰,传世甚为稀少,是为典藏重器。

- The End -。

古瓷尊欣赏(百鹿尊)

古瓷尊欣赏(百鹿尊)

古瓷尊欣赏——百鹿尊百鹿尊——尊的一种式样。

器形与牛头尊相同,大口,口以下渐放,垂腹,圈足,肩两侧有对称的兽头耳,通体绘群鹿,故名,清代乾隆景德镇窑制,品种以彩为主,晚清有仿造。

清乾隆·粉彩百鹿尊清乾隆·粉彩百鹿尊高42cm 口11.8cm 底13名 称: 粉彩百鹿尊制造年代: 清乾隆材 料: 瓷土规格:高44.8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24.4厘米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介绍粉彩是乾隆时期釉上彩瓷的主流,官窑、民窑都有大量烧造。

它是将低温彩绘制在白色的胎釉上经二次烧成的。

此瓶形似鹿头,又“鹿”“禄”二音相谐,因此有鹿头尊之称。

此器在山石丛林间用粉彩绘有梅花鹿百余只,喻示“高官厚禄”之意。

画工细腻流畅,给人以活灵活现的感觉。

是藏家梦寐以求的压宅之器,但未见流通。

明万历·五彩瓷百鹿尊胎骨厚重,器型端整,釉彩用色缤纷绚丽,纹饰布局满布全身,绘画用笔直率朴拙,主题蕴涵吉祥寓意,是院藏五彩瓷器的代表作品。

青花五彩瓷器在明代嘉靖、万历时期烧造极盛,因烧造工艺繁复,大型器皿尤其显得珍贵。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44.6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24.3厘米。

粉彩创制于康熙晚期,是釉上彩的一种,因彩料中含玻璃白粉而得名。

清乾隆时期这种技术得到更大的发展,呈现出品种繁多粉彩瓷器。

清晚期青花百鹿尊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博物馆保存的青花大罐(图2),清乾隆百鹿尊尊的一种式样。

器形与牛头尊相同,大口,口以下渐放,垂腹,圈足,肩两侧有对称的兽头耳,通体绘群鹿,故名,清代乾隆景德镇窑制,品种以彩为主,晚清有仿造。

又名"鹿头尊",收口,腹上敛下垂,夔耳,倒置器身若鹿头或牛头,故称之为"鹿头尊"或"牛头尊"。

始见于清康熙,至乾隆朝盛行。

当时粉彩器多以青绿山林为景,绘十鹿或百鹿奔跑、穿行于山林之中,故亦称"百鹿尊"。

百鹿尊是清乾隆早期为宫廷制作的最为华美的装饰瓷器之一。

千古第一瓷——大清乾隆粉彩双耳百鹿尊

千古第一瓷——大清乾隆粉彩双耳百鹿尊

千古第一瓷——大清乾隆粉彩双耳百鹿尊鹿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预祥瑞。

“王者孝则白鹿见;王者明,惠及下,亦见”,白鹿的出现被视为天下太平的标志;同时,白鹿还是仙人的坐骑。

汉乐府《长歌行》中就有“仙人乘白鹿,发短耳何长。

导我上太华,揽芝获赤幢”之句。

佛教文化中也有释迦牟尼成佛前曾转生为九色鹿王的传说。

清代宫廷中,吉祥双关含义的装饰图案日盛,以鹿为题材的装饰更是品样翻新,亦为十九、二十世纪流行趋势之滥觞。

另外,特别重视骑射的清代皇帝历年在避暑山庄都举办'木兰秋狝’,而主要的狩猎目标就是鹿。

满清民族在长期的游牧狩猎生活中,形成了很多关于鹿的传说和习俗,从而制作了各种表现鹿题材的各种器物,仿佛瑞鹿降临,祥气凝结,备受帝后喜爱。

在宫廷画家的笔触下,优美而又充满灵性的鹿形象或活跃于原野上、或攸闲于松树下,从容宽闲,和气致祥。

乾隆年间,皇帝密旨,要求景德镇御窑厂制造人世至“尊”珍瓷。

景德镇御窑厂数千名窑工苦心研讨,耗时十年,通过上万次试验,总算烧制出盛极一时的皇家最大瓷尊器型“鹿头尊”,并将“祥瑞百鹿图”纯手工绘制于皇家经典器型。

此尊高贵至极,乾隆六十寿诞,群臣祝寿,乾隆谕旨只允许三品以上官员才华进宫拜请“百鹿尊”,足见其尊之高贵,因此被誉为“千古第一瓷”!此尊敞口,溜肩,垂腹,圈足,肩部有一双对称矾红描金螭龙耳。

将器身上的纹饰展开,便是一幅以粉彩描绘松石白鹿图:在一片山石耸立、流水潺潺的大好风光之中,此尊敞口,溜肩,垂腹,圈足,肩部有一双对称矾红描金螭龙耳。

将器身上的纹饰展开,便是一幅以粉彩描绘松石白鹿图:在一片山石耸立、流水潺潺的大好风光之中,一大片梅花鹿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此地松林繁茂,寿桃硕果累累,灵芝仙草点缀各处,犹如一番仙境。

梅花鹿三五成群,奔跑嬉戏,饮泉进食,亲昵相依,或站或卧,鸣叫休憩。

它们中有老有少,有公有母,百姿百态,尽在其中。

此尊造型端庄归正,器型淳朴仿古,粉彩发色鲜艳,描绘细致入微,鹿毛针叶分毫毕现,整幅画面更是生机勃勃,气势非凡。

古瓷尊欣赏(无挡尊)

古瓷尊欣赏(无挡尊)

古瓷尊欣赏——无挡尊
无挡尊——尊的一种式样。

系从波斯传入的器形,口、底似壁,上下直通,呈筒状,器身上写有阿拉伯文。

明代永乐、宣德景德镇窑烧制,清代康熙、雍正仿烧,多为青花。

明永乐·青花阿拉伯纹无挡尊
永乐年间(1402年-1424年),景德镇窑产,属于青花瓷。

全国仅存三件此件保存最好:河北省民俗馆、北京颐和园文管处、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陶瓷造型:尊,细部说明,此器又称盘座。

青花颜色深沉,有晕散现象。

纹饰及器型均受十三世纪西亚伊斯兰教国家金、银器和陶器的影响.造型新颖独特。

这件无挡尊上下折沿,器身如筒,口底相通,与14世纪西亚地区制作的黄铜盘形制相同。

通体以青花绘花卉纹和圆形开光的阿拉伯文字。

古瓷瓶欣赏(双耳瓶)

古瓷瓶欣赏(双耳瓶)

古瓷瓶欣赏(双⽿瓶)古瓷瓶欣赏——双⽿瓶双⽿瓶简介:瓶式之⼀。

因颈部两侧贴附双⽿⽽得名。

宋代南北瓷窑普遍烧造,由于⽿的形式不⼀,名称各异。

龙泉窑、哥窑、官窑多贯⽿瓶,系仿汉代投壶式样。

凤⽿瓶、鱼⽿瓶为龙泉窑特有。

定窑所制双环⽿瓶较为少见。

元代有青⽩釉S形双⽿瓶,明景泰景德镇窑有青花戟⽿瓶,清代乾隆景德镇窑有象⽿、螭虎⽿、龙⽿等象形双⽿瓶。

民国·粉彩⼭⽔纹双⽿瓶。

⾼20.5公分。

乐古堂制款。

清光绪·五彩⼈物双⽿瓶清乾隆·粉彩开光⼈物双⽿瓶清乾隆·粉彩开光⼈物双⽿瓶清乾隆·粉彩繁花双⽿瓶清代·粉彩松⽯绿地粉彩开光⼈物纹双⽿瓶清光绪·⾖青釉加彩锦鸡牡丹双⽿瓶清乾隆·⾖青地博古纹双⽿瓶⼝沿留⽩,硕颈、作双⽿,其下斜溜作球腹、圈⾜,⾜端涂有铁锈釉汁,整器形若⿅头,⼜为⼴⼝,故称⿅头尊。

通体施⾖青釉,颈、腹以堆⽩作福⿏、吉磬、腹部则作博古图案,底书青花“⼤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款。

清乾隆·⾖青青花夔龙纹双⽿瓶清乾隆·绿地釉双⽿瓶清雍正珊瑚红地粉彩牡丹纹双⽿瓶清乾隆·紅地粉彩開窗花⿃紋雙⽿瓶瓶直⼝,⿎腹,圈⾜。

胎质坚致细密,釉⽔光洁莹润,颈部两侧饰双象⽿,中间绘海屋添筹图,传说海中有⼀楼,内存世间每⼈寿数,如令仙鹤衔⼀筹添⼊瓶中,可多活百年,多作祝寿颂词。

腹部饰粉彩童叟戏乐图,庭院内,⼀⽼寿星⼿拄拐杖,笔容可掬,似在倾听,两孩童⼿指天空,其中⼀孩童⼿拉樵夫的扁担,三⼈似在说海屋添筹,贺⽼叟长命百风,画⾯⽣活⽓息浓郁,⼈物表情栩栩如⽣。

清乾隆·粉彩黄地⽝纹双⽿瓶⾼16.5cm ⼝4cm 底4.5cm撇⼝,长颈,圆腹,圈⾜。

全器以黄地铺地,以粉彩绘两只⽝纹,⼀只伏于地上,⼀只站于其⾝旁。

⽣动传神,底以蓝料书写“乾隆年制”四字楷书款。

清乾隆·粉彩婴戏图双⽿罐清乾隆·粉彩花卉龙纹双⽿瓶清道光·粉彩松⽯绿花卉纹双⽿瓶⾼30厘⽶民国粉彩双⽿开光⼭⽔扁瓶。

古瓷尊欣赏(观音尊)

古瓷尊欣赏(观音尊)

古瓷尊欣赏——观音尊
康熙青花人物山水图观音尊
高42.7厘米,口径11厘米,腹径17.8厘米,足径13.8厘米。

此器观音尊,挺拔优美,似一尊亭亭玉立的观音,器作撇口、长颈、削肩、长腹下收,圈足放大,为康熙瓷器典型形制之一。

底有青花双圈鼎形图记。

器腹绘青花山水人物图。

作品构图十分巧妙,远山近壑、崎岖山路、葱翠林木、戎装人物与深山隐士的布局均错落有致,恰到好处。

流畅的笔绘、多层次的呈色都代表了康熙朝的典型风格。

康熙时期,景德镇瓷器上流行舞刀弄枪的“刀马人”题材,以《三国演义》、《水浒》等古典小说为范本,把某些历史事件的瞬间表现在瓷器上。

其中以五彩居多,有刺董卓、三英战吕布等。

晚清、民国时,
仿康熙观音尊出品甚多,仿品通常颈较短,腹部更鼓出,腹下至足内收不太自然。

郎窑红釉观音尊
郎窑红釉观音尊,高45.5cm,口径12.7cm,足径14.4cm。

尊撇口,短颈,圆肩,长敛腹,近足处外撇,圈足。

外施红釉,里口和底部施苹果绿釉。

此器风格朴实,造型端庄规整,釉色红艳光亮,是康熙时郎窑红釉瓷器的典型作品。

清康熙·釉下三彩“鱼化龙”图观音尊
清康熙红釉观音尊。

古瓷尊欣赏(牺耳尊)

古瓷尊欣赏(牺耳尊)

古瓷尊欣赏——牺耳尊牺耳尊简介:“牺”指的是古代供宗庙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牺耳尊的双耳就是仿造的“牺”的形状。

茶叶末釉牺耳尊,清乾隆高51cm,口径24×19cm,足径26.7×21cm。

尊仿古代青铜器造型,椭圆口微撇,阔颈,鼓腹,圈足外撇。

颈部置对称牺耳。

尊内外及足内均施茶叶末釉。

通体装饰条带纹。

外底阴刻“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茶叶末釉是厂官釉中的一种。

厂官釉属于铁、镁结晶釉,由于烧成工艺的某些差异,其色调有多种变化,有的似鳝鱼腹际色,俗称“鳝鱼黄”,有的像茶叶研成的细末之色,俗称“茶叶末”。

此尊上的釉即可称作茶叶末釉。

清乾隆·古铜彩牺耳尊高22.2cm,口径13.2cm,足径11.7cm。

尊侈口,收颈,鼓腹,圈足外撇,肩部对称贴塑牺耳。

此器釉色、器型、纹饰均仿古青铜器式样,底部篆刻阳文“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乾隆朝的瓷器生产盛极一时,在瓷器的制作上又突出发展了特种工艺,即仿漆器、仿竹木器、仿古铜器及仿各种水果、海螺等像生瓷。

仿品不仅形似,且釉色、质感也与实物相差无几。

这种制瓷工艺的创新得力于当时的督陶官唐英。

此尊以沉着无光的色釉为底,在暗绿底色中闪烁着黄色斑点,又有铁锈色斑和青铜器上特有的纹饰,充分显现出古朴典雅的特色。

清乾隆·黄釉牺耳尊直口,溜肩两边各饰一对牺耳,圆腹下收至底,圈足,通体内外及底施鸡油黄釉,釉面肥润并有极细开片,底足修饰极规整,胎质如糯米般白滑,有“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是一件典型乾隆年间皇家礼器。

此尊为乾隆年间皇室用器,据《皇朝礼器图式》记载,祭祀时用尊,源于周礼,这种黄釉尊用于天坛正位的祭祀。

类似黄釉尊在1981年台北故宫单色釉瓷器特展和南京博物院康雍干官窑瓷特展中展出,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美术馆有同样藏品。

乾隆仿铜器金彩牺耳尊,高26.5 厘米,腹径23厘米。

仿官釉双牺耳尊。

“千古第一瓷”——百鹿尊

“千古第一瓷”——百鹿尊

54乡音文化长廊 文藏故事XIANGYIN本栏责编 / 张亚培***************2023-01鹿,在中国古代一直被视为祥瑞之兽。

古人借“鹿”与“禄”的谐音,象征福禄常在,官运亨通。

至清代,吉祥双关含义的装饰图案日渐盛行,宫廷制作了各种以“鹿”为题材的器物,备受帝后喜爱,河北博物院收藏的百鹿尊便是一例。

所谓“百鹿尊”,因器身绘有“百鹿”而得名,是专为清宫制作的陈设用瓷,也是乾隆皇帝直接督导设计瓷器的一个典型例证。

因其寓意吉祥、装饰华丽、工艺精良,享有“千古第一瓷”之誉。

如果把百鹿尊腹部画面横向展开,犹如一幅山水长卷:林壑幽美的山野之中,神态各异的小鹿,或奔跑、或嬉戏、或觅食、或小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四周衬以参天古树、层峦叠嶂及瀑布溪流,绘画形象生动,自然逼真……此情此景,与清廷举办木兰秋狝的环境极为吻合。

据记载,每当狩猎开始,先是头戴鹿头、身披鹿皮的八旗兵在树林里模仿“呦呦”鹿鸣之声引诱鹿群出动。

一旦群鹿出动,众人则合围猎杀。

乾隆皇帝对于木兰秋狝甚为重视,名令宫廷画师把实况记录下来。

景德镇工匠照着画卷,将百鹿奔腾的场景展现于百鹿尊上。

木兰秋狝,是清廷每年秋季在木兰围场举行的大规模狩猎活动。

满语中,“木兰”意为“哨鹿”,“秋狝”指秋天打猎,可见狩猎最主要目标是鹿。

木兰围场,位于河北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地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交界处。

围场北面是平均海拔1400米以上的坝上高原,南面是地势较低的燕山山脉。

这里层峦叠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密布、河流纵横、野生资源丰富,适宜于各种飞禽走兽生长活动。

纵横交错的地形,集合了北方所有代表性景观,春天花满地,夏天水草丰,秋日层林尽染,冬日白雪铺地,可谓是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水的源头……早在辽代,这片水草丰美、禽兽繁衍的原野,就是蒙古君王围猎避暑的地方。

公元1681年,清帝康熙为锻炼军队,在这里开辟了1万多平方千米的狩猎场。

古瓷尊欣赏(牺耳尊)-推荐下载

古瓷尊欣赏(牺耳尊)-推荐下载

古瓷尊欣赏——牺耳尊牺耳尊简介: “牺”指的是古代供宗庙祭祀用的毛色纯一的牲畜,牺耳尊的双耳就是仿造的“牺”的形状。

茶叶末釉牺耳尊,清乾隆高51cm,口径24×19cm,足径26.7×21cm。

尊仿古代青铜器造型,椭圆口微撇,阔颈,鼓腹,圈足外撇。

颈部置对称牺耳。

尊内外及足内均施茶叶末釉。

通体装饰条带纹。

外底阴刻“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篆书款。

茶叶末釉是厂官釉中的一种。

厂官釉属于铁、镁结晶釉,由于烧成工艺的某些差异,其色调有多种变化,有的似鳝鱼腹际色,俗称“鳝鱼黄”,有的像茶叶研成的细末之色,俗称“茶叶末”。

此尊上的釉即可称作茶叶末釉。

清乾隆·古铜彩牺耳尊高22.2cm,口径13.2cm,足径11.7cm。

尊侈口,收颈,鼓腹,圈足外撇,肩部对称贴塑牺耳。

此器釉色、器型、纹饰均仿古青铜器式样,底部篆刻阳文“大清乾隆年制”三行六字款。

乾隆朝的瓷器生产盛极一时,在瓷器的制作上又突出发展了特种工艺,即仿漆器、仿竹木器、仿古铜器及仿各种水果、海螺等像生瓷。

仿品不仅形似,且釉色、质感也与实物相差无几。

这种制瓷工艺的创新得力于当时的督陶官唐英。

此尊以沉着无光的色釉为底,在暗绿底色中闪烁着黄色斑点,又有铁锈色斑和青铜器上特有的纹饰,充分显现出古朴典雅的特色。

清乾隆·黄釉牺耳尊直口,溜肩两边各饰一对牺耳,圆腹下收至底,圈足,通体内外及底施鸡油黄釉,釉面肥润并有极细开片,底足修饰极规整,胎质如糯米般白滑,有“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是一件典型乾隆年间皇家礼器。

此尊为乾隆年间皇室用器,据《皇朝礼器图式》记载,祭祀时用尊,源于周礼,这种黄釉尊用于天坛正位的祭祀。

类似黄釉尊在1981年台北故宫单色釉瓷器特展和南京博物院康雍干官窑瓷特展中展出,英国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美术馆有同样藏品。

乾隆仿铜器金彩牺耳尊,高26.5 厘米,腹径23厘米。

仿官釉双牺耳尊。

古瓷尊欣赏(罗卜尊)

古瓷尊欣赏(罗卜尊)

古瓷尊欣赏——罗卜尊罗卜尊——尊的一种式样。

亦称“莱菔尊”。

小口外撇,颈细长,丰肩,肩下渐收,底内凹,器形似罗卜,故名。

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多见烧造,以豇豆红居多,也有天蓝釉、豆青釉。

清末民初仿品尤多。

康熙·冬青釉刻海水龙纹罗卜尊豇豆红釉莱菔尊豇豆红釉莱菔尊,清康熙,高19.9cm,口径3.2cm,足径3.9cm。

尊撇口,细长颈,丰肩,长腹,窄圈足。

外壁施豇豆红釉。

口部红釉夹杂少许绿苔点。

颈下部凸起弦纹3道,凸起处釉层较薄,透出白色胎骨。

圈足内施白釉。

外底署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款。

此器造型轻灵秀美,修胎规整,釉质匀净光亮。

莱菔尊又称萝卜尊,系清代瓷器流行器形之一,因其形状类似萝卜,故名。

此造型另有天蓝釉、苹果青釉等品种。

清代康熙朝晚期景德镇创烧的豇豆红釉属于高温铜红釉,它是各种铜红釉器物中最精妙的一种,因釉面酷似豇豆皮的颜色而得名。

由于红釉的深浅及绿色斑点分布在不同的部位,所以还有“美人醉”、“桃花片”、“娃娃脸”等美称。

清人洪亮吉(1746—1809年,号北江)曾作诗赞誉其釉色“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

”豇豆红釉瓷器常见有太白尊、石榴尊、菊瓣瓶、柳叶瓶、洗、印盒等小件器,主要是以文房用具为主,另见有盘,无大件器。

民国青花云龙纹萝卜尊乾隆款霁红釉萝卜尊乾隆款粉彩婴戏图萝卜尊(图)口径:5cm 高:19.8cm 底径:5.7cm,瓶盘口,束颈,丰肩,鼓腹至圈足内收,外壁绘婴戏图纹,留白处题诗句“童子见天真,四方乐ziyou”。

圈足,底矾红书“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外双框。

古瓷尊欣赏(龙耳尊)

古瓷尊欣赏(龙耳尊)

古瓷尊欣赏——龙耳尊
清光绪·淡青釉地粉彩百花争春描金开光龙耳尊
清乾隆福庆有余青花夔龙耳尊H:31cm
清乾隆福庆有余青花夔龙耳尊,收口,腹部上敛下垂,肩部两侧各有一夔龙耳。

此种造型亦脱胎于上古青铜器,首创于康熙朝,有明确纪年者最早出现于雍正时期,极盛于乾隆朝。

乾隆皇帝好大喜功,对大件器物青睐有加,加之尊形器物的主要功能是厅堂陈设,故其高度一般在45公分以上,而本器高仅为31厘米,隽美精巧,极为罕见。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对“乾隆三年磁胎洋彩百禄尊”,高分别为31.4厘米和32.4厘米,堪称乾隆彩绘百禄尊尺寸最小者。

两者在造型、耳饰上都与本品非常相似。

而青花装饰的此类器物中,尺寸如此之小者甚为独特。

北宋·官窑款螭龙耳尊高19cm 口径8cm 底足8cm。

古瓷尊欣赏(方尊)

古瓷尊欣赏(方尊)

古瓷尊欣赏——方尊
明万历·青花兽耳方尊
敞口,方唇,长颈内束,口颈交界处有折棱,腹壁圆鼓,圈足高直且下端外撇呈台状满施白釉为地,釉层饱满均匀,釉面匀净莹润,釉色白中闪青纯净光亮口外及圈足底部各施一周卷草纹,中间有青花六字横行楷书款"大明万历年制" 颈部上下各饰一周蕉叶纹,上下相对,叶脉清晰腹部四面有浮雕兽面桥形耳,双目突出,圆睛黑亮,双角贴于头顶,卷发围绕于兽面上部腹外以青花绘制花卉双龙纹,两条长龙隔兽面
相对而视,身体弯曲,四爪腾空圈足外亦饰花卉双龙纹,双龙首尾相对此器器形规整,体量较大,青花蓝色灰。

乾隆釉里红方尊
高22.5厘米,呈扁方形,口微撇,短颈两侧饰象首衔环,鼓腹,方圈足。

主体釉里红绘双凤穿牡丹,辅以如意云头,变
形莲瓣,蕉叶纹等边饰,底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青
花款。

这件釉里红方尊造型稳重大气,为乾隆时期特有的器物,为宫中重要陈设器,十分珍贵。

釉里红与青花瓷几乎同时出现,是以铜为着色剂,于白胎上绘制图案纹样,后施釉其上,铜在高温还原焰中发出了红色,故名"釉里红"。

其工艺的最大特点在于烧制难度很大,成品率
极低。

釉里红自元代创烧以来,工艺进展较青花缓慢许多,至
清代乾隆时期方成熟稳定,并发展出了设色淡雅宜人,线条勾
描细腻的特点,所绘纹样也逼真写实。

展现了釉里红瓷器烧造的最高水准。

明萬曆·黄地青花龙凤纹兽耳方尊
清乾隆·珐琅彩花卉纹方尊
十二生肖方尊
纹饰精美,尤其成对大件,十分难得。

千变万化的陶瓷耳式

千变万化的陶瓷耳式

植物形耳有花耳、石榴耳。花耳耳制成花形多为菊花明代的瓶类流行此耳。石榴耳流行于清末、民国时期多为瓶类耳颈部饰石榴一对。
清光绪粉彩博古古尊(鹿耳)
其他象形耳有牛鼻式耳、山 形耳(包括山字耳、峰形耳)、月牙耳、云耳、火焰耳、鸡冠形耳、绶带耳、如意耳、如意绶带耳、朝冠耳、戟耳、凤眼耳、索耳、牌耳(蝶耳)、翅式衔环耳、瓶 形耳、压经耳等。牛鼻式耳形体宽大呈牛鼻状流行于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陶罐上。山形耳最早见春秋时期原始瓷鼎耳的造型鼎腹浅盆形平底口沿 平上置两个峰形耳。清代流行山字耳其形如同横"山"字多见于瓶的耳式。月牙耳像月牙状置于瓶颈两侧流行于明代正统时期前后。与月牙耳形差不多的 是戟耳因其形似兵器戟而得名。戟耳有两种一种如同方天化戟的一半器颈部横出两个柱状体在两个柱状体头上连有月牙刀;另一种是半月形与器壁单柱相 连与月牙耳的区别在于月牙耳正面略宽没有凸棱戟耳边上有凸棱与器壁连接的扁柱体比月牙耳窄;戟耳流行于宋代明清有仿制品;月牙耳 流行于明代。云耳如同卷云有内卷云匀外卷云内卷云耳半圆形扣于器颈两侧半圆内饰云卷镂空;外卷云向外饰云卷有的云卷如同"回"字纹镂空;流行于 清至民国时期。绶带耳颈部弧形伸出两条绶带作半环形后带尾帖于肩上;流行于明永乐至宣德年间多见授带耳葫户瓶(壶)又称宝月瓶、抱月 瓶;清代有仿制品。如意耳形同s形如意清代流行最典型的是乾隆时创制的如意耳葫芦瓶。清乾隆时还将绶带耳和如意耳合在一起如意下飘着绶带称如意授 带耳。火焰耳流行于春秋时期多见原始瓷罐的耳式罐肩部对称立一短圆柱柱面帖塑火焰状耳。鸡冠形耳流行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时期 出土的深腹罐、鼎和缸等陶器上装饰这种耳。朝冠耳因
清乾隆茶叶末釉尊(鸠耳)
其形似朝冠的耳而得名流行于明清时期多见于香炉的耳式。索耳也称绳耳最早见于新石器时代黑陶绳耳罐西周有 原始青瓷盂以后各代都有此耳式。凤眼耳又称桥形耳、虎眼耳。流行于明清时期的香炉或熏炉上常在炉沿上塑相对的镂空外侈耳如耳面较宽平桥形称桥 形耳;如镂空处两角微尖如凤

康熙鹿头尊的鉴别方法

康熙鹿头尊的鉴别方法

康熙鹿头尊的鉴别方法康熙鹿头尊,作为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珍品之一,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而备受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追捧。

然而,伴随着市场上的伪造品越来越多,鉴别一件真正的康熙鹿头尊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鉴别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辨别康熙鹿头尊的真伪。

一、观察外观特征康熙鹿头尊的造型独具匠心,呈现出独特的古朴韵味。

在鉴别时,首先需要观察其整体形态以及细节处理是否符合康熙时期的风格。

康熙鹿头尊一般呈鼓腹圆肩形,底部有三个鼓状足座,其鹿头造型精致并富有动感。

同时,需要注意康熙鹿头尊的釉料应该是均匀细腻的,色泽自然、亮丽,没有明显的瑕疵。

二、研究器物纹饰康熙鹿头尊的纹饰内容丰富多样,往往采用传统的仿古纹样。

鉴别真伪时,需要仔细观察其纹样是否准确无误地呈现了康熙时期的样式。

康熙鹿头尊的纹饰常见的有云头、海水、葫芦、莲花等,这些纹饰应有细腻的线条和精致的雕刻。

此外,还需要留意模数的合理性和纹饰的布局是否对称协调。

三、研究胎质康熙鹿头尊的胎质也是鉴别的重要指标之一。

真正的康熙鹿头尊通常采用细腻的胎土,胎质坚硬紧密,瓷体通透,且质地细腻光滑。

同时,真品的底部和内部也应该没有明显的夹杂物或斑点,胎釉质地应均匀、亮泽。

四、参考专家鉴定及相关资料对于鉴定较为复杂的康熙鹿头尊,可以寻找相关的专家鉴定机构或艺术品交流平台,借助专家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鉴定。

同时,通过收集一些权威资料和研究文献,对康熙鹿头尊的制作工艺、铭文特征等方面有较全面的了解,有助于提高自己的鉴别水平。

综上所述,要准确鉴别康熙鹿头尊的真伪,除了观察外观特征、研究器物纹饰和胎质,还需要参考专家鉴定及相关资料。

在收藏和购买康熙鹿头尊时,我们应该保持谨慎和理性的态度,确保自己获得真正的艺术珍品。

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增加自己对康熙鹿头尊的了解,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这样可以更好地享受艺术品带来的文化魅力。

光绪仿乾隆款胭脂紫彩鹿头尊

光绪仿乾隆款胭脂紫彩鹿头尊

光绪仿乾隆款胭脂紫彩鹿头尊
王健华
【期刊名称】《紫禁城》
【年(卷),期】2006(000)001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王健华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5
【相关文献】
1."雕漆康熙御题诗人物故事鹿头尊"精品赏析 [J], 姚舜熙
2.最大鲁青瓷鹿头尊刻瓷《一山一水一圣人》在山东淄川问世 [J],
3.清乾隆“彩华堂制”款釉里红八仙过海纹盆 [J], 杨新民
4.精品赏析——清乾隆款古铜彩出脊四龙礨 [J],
5.从清宫档案中探寻乾隆款“金胎绿珐琅嵌宝石靶碗”仿器的制作与流传 [J], 秦凤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粉彩《百鹿图》双耳尊

粉彩《百鹿图》双耳尊

粉彩《百鹿图》双耳尊
曲阳
【期刊名称】《陶瓷研究》
【年(卷),期】2003(18)3
【摘要】清代乾隆年间,由景德镇御窑厂出品的粉彩《百鹿图》双耳尊,高45厘米,口径24.2厘米,足径16厘米。

其尊敞口,口以下渐广,垂腹、圈足。

肩部两侧各鑲以一耳,尊体绘有百鹿衬以山林、溪间、灵芝、花草等景物。

苍松翠柏下群鹿或追逐、或相偎、或憩息、或低咩,形态各异,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体书款。

粉彩工写兼备,色彩雍容大方,布局疏密有致,寓言吉祥。

【总页数】1页(P11)
【作者】曲阳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清乾隆粉彩象驮尊 [J], ;
2.从乾隆"百禄"双耳尊看清代粉彩瓷 [J], 徐勤海
3.从乾隆"百禄"双耳尊看清代粉彩瓷 [J], 徐勤海
4.清乾隆粉彩“百花图”特色与成因探析 [J], 李为民
5.雍正十二美人图与雍正粉彩瓷仕女图像的比较研究\r——以雍正外销粉彩瓷仕女婴戏盘为例 [J], 万芬芬;宁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瓷尊欣赏——鹿耳尊
清光绪·豆青地粉彩花蝶鹿耳尊
清乾隆·黄地轧道珐琅彩鹤鹿同春纹鹿头尊
清代·胭脂红轧道粉彩花鸟鹿头尊
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双螭耳尊
青花釉里红缠枝莲纹双螭耳尊,清雍正,高44.3cm,口径16.3cm,足径24.7cm。

尊圆口,粗颈,垂肩,圆腹,圈足。

肩、腹相交处对称置透雕螭龙耳。

内施白釉。

外壁青花釉里红装饰。

口沿处绘缠枝莲纹,腹壁的主题图案是青花釉里红缠枝莲花纹,近底处绘青花釉里红仰莲瓣纹,足边绘卷草纹。

圈足内施白釉。

外底署青花篆书“大清雍正年制”三行六字款。

此尊因形状如同倒放的鹿头,故又名“鹿头尊”。

其造型稳重饱满,釉色莹润,釉里红颜色亮丽,以青花、釉里红装饰的缠枝莲纹饰,红花蓝叶,色彩搭配巧妙。

它代表了雍正时期高超的制瓷工艺。

雍正时的青花釉里红,将两种釉下彩烧制得均很完美,其工艺精湛,造型俊秀,纹饰清新舒展,位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之冠。

此时的青花釉里红瓷纹饰题材丰富,有云龙、云鹤、云蝠、蟠螭(pánchī音盘吃)、穿花凤、松竹梅、山水人物等各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