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尊欣赏(大凤尾尊)

合集下载

青瓷莲花尊——六朝博物馆明星展品赏析

青瓷莲花尊——六朝博物馆明星展品赏析

青瓷莲花尊——六朝博物馆明星展品赏析青瓷莲花尊——六朝博物馆明星展品赏析六朝博物馆作为中国最为重要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众多珍贵的文物,展示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

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展品之一是青瓷莲花尊。

青瓷莲花尊是六朝时期的陶瓷艺术杰作,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赢得了无数观众的赞誉和惊叹。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起欣赏青瓷莲花尊的魅力,深入探讨其历史背景和艺术价值。

青瓷莲花尊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史上的瑰宝之一。

它由瓷胎和釉质组成,高约30厘米,呈现出充满活力的莲花形状,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

它的釉面呈现出青色,而釉里纹则有曲线优美的莲叶和莲瓣图案,栩栩如生。

整体造型自然流畅,给人以清新高雅的美感。

青瓷莲花尊制作的技艺堪称精湛。

它采用了高温烧制的青瓷工艺,经过多道工序完成。

首先,陶师需要选择适宜的黏土,精心塑造莲花的外观,并且刻画出纹饰。

然后,将作品送入窑中进行烧制,烧制的温度要高达1300摄氏度以上,以确保瓷胎的质地坚硬而薄脆。

最后,对瓷器进行施釉,再次进行高温烧制,使其釉面呈现出青瓷的独特光泽。

整个过程需要经过反复试验和不断改进,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

青瓷莲花尊是六朝时期陶瓷艺术的杰作,它不仅展示了当时陶瓷艺术的高度发展,也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

在六朝时期,莲花被视为高尚、纯洁和吉祥的象征,常被用来装饰皇宫和贵族府邸。

青瓷莲花尊的设计灵感正是源于这种文化背景,它通过独特的造型和精致的纹饰,传达了纯净和美好的寓意,成为六朝时期贵族生活品味的象征。

此外,青瓷莲花尊还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而备受瞩目。

它的造型和绘画工艺展示了古代陶瓷艺术家的创造力和审美追求。

其曲线流畅的莲瓣和精细的纹饰体现了艺术家对自然界美的审美感受。

尽管青瓷莲花尊的外形和纹饰都相对简洁,但每一道线条和每一片叶子的绘制都是精心而细致的。

艺术家不仅精确地捕捉到了莲花的真实形态,还通过繁复的纹饰营造出纤细而华美的艺术效果。

青瓷莲花尊不仅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杰作,也是历史文化的见证和珍贵的艺术遗产。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4

北京故宫馆藏陶瓷器赏析4

五彩耕织图瓶,高46.5cm,口径12.3cm,足径13.2cm瓶洗口,直颈,折肩,直腹,圈足,形似捣衣用的木棒槌,故俗称“棒槌瓶”。

瓶身彩绘4组纹饰。

口部以绿彩墨线勾画回纹一周。

颈部绘通景山水人物纹。

肩部绘梅花锦纹及4个开光,开光内绘琴棋书画。

瓶身以五彩绘养蚕、碓米2组主题纹饰,每组绘6人于室外劳作,并题“舂碓”、“分箔”及五言诗2首。

舂碓图题诗为:娟娟月过墙,簌簌风吹叶。

田家当此时,村舂响相答。

行闻炊玉香,会见流匙滑。

更须水转轮,地碓劳蹴踏。

分箔图题诗则描写了织布养蚕的劳动过程:三眠三起余,饱叶蚕局从。

众多旋分箔,早晚磓满屋。

郊原过新雨,桑拓添农绿。

竹间快活吟,惭愧麦饱熟。

图纹空间补以松柳及六月星辰等纹饰。

足内青花双圈,无款识。

康熙瓷器中反映农耕题材的纹饰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朝廷对农业的重视。

此瓶纹样即出自康熙时所绘的耕织图中的两个片断,其情景描绘得真实生动,器物制作精致,是康熙五彩器中一件写实风格的艺术佳作。

墨彩竹节式臂搁,清康熙,长17.2cm,宽6.9cm。

清宫旧藏臂搁长方形,上下等宽,通体施白釉,正面上下两道竹节纹之间以墨彩绘竹叶图,画旁题有“琅玕枝竿疏”五言诗句。

画面上端竹节外凸饰鼓钉一周。

臂搁又名“秘搁”,竹质居多,但瓷质臂搁更具特色。

此器为文具中的稀有作品,竹节形状模拟逼真,墨彩浓重,画笔疏简,文人气质极浓,为清康熙朝墨彩瓷器的代表之作。

冬青釉五彩加金花鸟纹大花盆,清康熙,高33.3cm,口径61cm,足径39cm花盆呈圆形,折沿,深腹,撇足,底心有一圆形渗水孔。

花盆以冬青釉为地,外壁通体描绘五彩加金花鸟纹饰。

桃树枝干苍劲,花叶繁茂,小鸟栖于枝上,烘托出鸟语花香之意境。

口沿上描绘相间排列的云鹤、桃树纹,足边饰以桃树枝干花叶的局部,与盆身纹饰相呼应。

口沿下以青花料自右向左横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此花盆体大规整,构图舒展,画笔既工细严谨又苍劲老练,色彩浓重艳丽,体现出较高的工艺水平。

南北朝青瓷莲花尊

南北朝青瓷莲花尊

色彩与质感
青瓷釉色
南北朝青瓷莲花尊采用青瓷釉色 ,釉质细腻、温润,呈现出深浅 不一的青色调,给人以清新、雅
致之感。
质感表现
通过施釉技巧和烧制温度的控制 ,使南北朝青瓷莲花尊的表面呈 现出柔和的质感,既有陶瓷的坚
硬感,又不失细腻的手感。
色彩与纹样的结合
南北朝青瓷莲花尊的色彩与纹样 相互呼应,形成完美的统一体,
南北朝青瓷莲花尊
汇报人: 2024-01-06
目录
• 南北朝青瓷莲花尊的历史背景 • 南北朝青瓷莲花尊的艺术特色 • 南北朝青瓷莲花尊的制作工艺 • 南北朝青瓷莲花尊的文化内涵 • 南北朝青瓷莲花尊的收藏与鉴

01
南北朝青瓷莲花尊的历史背景
南北朝时期的陶瓷艺术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陶瓷艺术的 转折点,逐渐从陶器向瓷器过 渡。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道教思想
道家思想在南北朝也有一定的影响, 青瓷莲花尊的简约造型和自然纹饰, 体现了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强 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纯洁和 高雅,青瓷莲花尊上的莲花纹饰 体现了这一文化寓意,表达了人 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赞美。
吉祥与幸福
莲花也常被视为吉祥和幸福的象 征,青瓷莲花尊作为当时的工艺 珍品,其莲花纹饰寄托了人们对 于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
风格。
青瓷莲花尊在南北朝文化中的地位
青瓷莲花尊在南北朝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不仅是陶瓷艺术的代表,也是当时文化 、宗教和艺术交流的见证。
青瓷莲花尊被视为佛教文化和艺术的结合体,体现了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交融和艺术 创新。
青瓷莲花尊对后世的陶瓷艺术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国古代陶瓷史上的珍贵 遗产。
02
青瓷莲花尊在南北朝社会生活中的作用

瓷器之道,精深博大,康熙时期早中晚期间的青花瓷胜于雍正?

瓷器之道,精深博大,康熙时期早中晚期间的青花瓷胜于雍正?

瓷器之道,精深博大,康熙时期早中晚期间的青花瓷胜于雍正?青花瓷器是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在瓷胎上绘出所需图案,然后再施上透明釉,在高温(约1200摄氏度-1300摄氏度)下一次烧成,呈现出蓝色花纹的釉下彩瓷器。

从元代至今,它一直是瓷器烧制的主流,故大量的碗、盘、缸等生活用瓷,都是以青花瓷这种形式烧制出来的。

青花瓷集诸多优点于一身,更因其由内而外具有明亮素雅、安静和谐的特点,故也深得文人士大夫的欣赏与偏爱,倍受民众的喜爱,清代康熙朝的青花瓷便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瓷器之道,精深博大,那青花至雍正时期以达鼎盛,康熙时期更可见一斑,甚至有老康胜于雍正可是这样?清康熙青花昭君出塞图花觚1644年,清王朝定都北京。

随着清初顺治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上的初步稳定,至康熙时社会生产力和人民生活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发展。

而康熙皇帝本人作为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在潜心于汉文化的同时学习和引进了大量西方先进技术,各方面都取得了光辉的成就。

康熙年间烧造的瓷器,品类之盛,数量之多,流传之广,蜚声海内外,可谓空前。

这时瓷器的生产,正如前文所述,仍以青花瓷为主,艺术成就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此点亦可从古代文献中找出依据。

例如:“硬彩、清花均以康熙为极轨”,(节录自《饮流斋说瓷》中的“说彩色第四”一节)。

清代人陈浏在其著作《陶雅》一书中称:“雍(正)、乾(隆)两朝之青花,盖远不逮康(熙)窑。

然则,青花一类,康(熙)青虽不及明(代)青浓美者,亦可独步本朝矣。

”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器,在我国的陶瓷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它以胎釉精纯,发色青翠,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而久负盛名,这是清代历朝青花瓷器都无法与之相比的。

正是如此,自清朝末年便掀起了一次又一次的崇尚康熙青花瓷的浪潮。

康熙青花瓷的特征、材料、发色和分期等问题根据康熙青花瓷器实物及其所具的不同风貌和特点,并结合其干支年款将其发展过程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早期是康熙元年至康熙十九年(1662-1680年),此时康熙青花瓷仍处在明末至清初的过渡期内,各方面皆有明末瓷器的余绪,但在继承中也孕育着发展。

中国历代瓷器器型名称大全

中国历代瓷器器型名称大全

【蟠龙瓶】因瓶的颈、肩处堆塑一条蟠龙,故名。

亦称“扳依瓶”或“招魂瓶”。

长颈,有盖,盖顶钮塑成虎、凤、鹤等各种形式,圆腹、圈足。

常见于宋、元明各代。

南宋龙泉窑粉青釉蟠龙瓶【多管瓶】因器身肩部塑有向上直立的管,故名。

直口,上有花形钮盖,瓶身有圆筒式和多节葫芦式。

宋代南北瓷窑均有烧造,以龙泉窑制品较多,一般为五管。

北方磁州窑系也烧制,瓶体短而浑圆,肩部有直立六管,管粗短。

管中间是空的,多与瓶不通。

北宋龙泉窑青瓷多管瓶(五管)【梅瓶】梅瓶是一种小口、短颈、丰肩,瘦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

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宋元时期各地瓷窑均有烧制,以元代景德镇青花梅瓶最为精湛。

南宋吉州窑黑地白花荷花纹梅瓶【花口瓶】因瓶口如开放的花瓣而得名,细颈,圆腹,撇足。

始见于唐,至宋代较为流行。

清哥釉青花花卉凤纹(双龙头耳)花口瓶【琮式瓶】琮式瓶始见于宋,一般认为始出现于南宋,至于北宋是否已有琮式瓶生产,说法尚不统一。

宋代盛行仿古之风,这种瓶式系仿照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玉琮外形加以变化而成。

南宋官窑、龙泉窑均有这种器形。

民国粉彩万花锦地开光山水琮式瓶【象腿瓶】象腿瓶,即一统瓶,瓶形为广口外撇,短颈,肩部宽与口相若,身如直筒状,平底,造型如粗壮的象腿,所以又名“象腿瓶”。

因“筒”与“统”谐音,有“大清天下一统”的寓意。

多见于清初顺治、康熙两朝,品种有青花、五彩。

清五彩人物故事纹象腿瓶【橄榄瓶】撇口,短颈,肩、颈部内收,腹部微鼓,足部外撇,口、底大小相若,瓶体似橄榄,故名。

宋代河南登封窑创制,清代仍有烧造,造型略有变化,颈部稍长,匀称秀美。

民国粉彩花卉包袱锦橄榄瓶【凤尾瓶】喇叭状口,长颈,鼓腹,下敛,至底又广,形状略似凤尾,故名。

清代康熙景德镇窑创制,产品多为民窑,品种有青花、五彩等。

清雍正粉彩蝶恋花凤尾瓶(尊)【蒜头瓶】明清时期景德镇窑常见的一种瓶式之一,仿自汉代青铜蒜头壶,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而得名。

明清瓷器五伦图案初探

明清瓷器五伦图案初探

明清瓷器五伦图案初探王万莉(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民族学院 重庆 400715)[摘 要]对明清瓷器五伦图案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主要涉及它的来源、内涵、差异性、特点及其功用。

五伦图案差异性主要表现为:众乐乐型,傲气型,君臣亲近型。

其特点为:运用范围广,色彩更加丰富,自然与传统相结合。

其功用为:新兴民族文化融合创造的“新势能”、对陶瓷艺术的影响,瓷器纹饰设计中融入体验自然的快乐,瓷器纹饰设计中“道器并用”的理念。

[关键词]瓷器;五伦图;演变;特点“五伦图”是以凤凰、仙鹤、鸳鸯、鹡鸰、莺五种禽鸟为主,这与儒学的“五伦”相对应,因此又称为“伦叙图”如图1(首都博物馆藏)。

专门讨论明清瓷器五伦图案如图的成果却并不多见,所以作者对明清五伦图案进行了收集、比较与分类整理,并且详细描绘出五伦图纹饰图的内容,形式,分析出形成这些纹饰的特点以及这些纹饰产生的社会原因,在此基础上,探究五伦图能具有经久不息的生命力的原因及其所凝聚的文明、智慧,使得我们可以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这种优秀的传统设计文化。

图1 凤尾尊一、五伦图的来源“五伦”最先出于《孟子》。

《孟子·滕文公上》曰:“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1]此句言语提到了人与人之间的五种社会关系,一是父子有亲,即父子之间有骨肉之亲,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是无选择的、天然的,应该亲密、亲切。

二是君臣有义,即君臣之间有礼义之道,意为君主与臣属之间的关系乃天意,应该有义、有道、有理。

三是夫妇有别,指丈夫和妻子是天赐因缘,夫妻之间虽挚爱一体,亦应有所区别,即内外有别,分别主持。

四是长幼有序,表面看是成年人与未成年人之间应该有秩序,老少之间有辈分之序,实质是人与人地位的尊卑、上下、大小之间要定序清晰,不得混乱。

五是朋友有信,指朋友之间应该讲究信义、恪遵信誉,为人以德。

由此可见,“五伦”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理和行为准则,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所提倡的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之间的关系,讲究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而瓷器上的五伦图案即是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这五种关系。

宝物图鉴

宝物图鉴

孔雀石插屏孔雀石插屏,颜色鲜亮纯正,纹理清晰夺目.80000∙五成金錾花执壶五成金錾花执壶,造型优雅,线条流畅活泼。

80000∙仿雕漆釉碗清乾隆,仿雕漆工艺,形制、釉色、纹样、质感均与漆器酷似。

100000∙花瓷罐(绝世)唐,鲜明活泼,河南鲁山窑所产花瓷中的精品。

100000∙缠枝牡丹纹罐元,色调明艳,画笔流畅,构图繁而不乱,饱满庄重。

100000∙紫红斑梅瓶紫红斑梅瓶,元,爽心悦目,富有诗意。

100000∙窑变釉钵缸清乾隆,器形端庄秀美,极富美感。

100000∙兽面纹甗兽面纹甗,清乾隆,工艺精湛,制作精美。

100000∙珊瑚狮子珊瑚狮子,红珊瑚质地,形象逼真,造型生动。

100000∙崇祯潞国制铜鼎崇祯潞国制铜鼎,明崇祯,融三代礼器的造型、纹饰于一体。

100000∙有钩矛有钩矛,春秋后期,矛窄长无叶,骹呈锐管状,一侧伸出有刃的弯钩。

100000∙官窑大瓶宋,造型端庄古朴,为官窑中的杰作。

200000∙淡粉釉瓶清雍正,典型雍正官窑制品,传世之珍。

200000∙九成金方瓶清,形制规整庄重,显示出宫廷皇家所用器物的气派。

200000∙玉壶春瓶明早期,艺术效果极佳,在早期珐琅器中风格独特。

200000∙飞凤麒麟纹盘元,寓意天地祥和,为蓝地白花器之代表作。

200000∙勾莲纹三足炉勾莲纹三足炉,元,炉仿古鼎式,造型端庄厚重。

200000∙勾莲纹豆式盒勾莲纹豆式盒,清乾隆,小巧别致,掐丝规整,色彩绚丽.200000∙奔马纹小壶奔马纹小壶,汉,整体线条流畅,小巧精致,纹饰丰富细腻。

200000∙蟠螭纹编镈形体巨大而不笨拙,厚重中寓精巧,威严中寓柔美,是铜镈中组合完美之器。

200000∙三彩鱼形壶辽,设计巧妙,制作精细,是辽代瓷器中之精品。

300000∙紫檀嵌玉镇尺清乾隆,古朴典雅,作工精细,用料考究。

300000∙金嵌珠杯盘清,金质上乘,造型端庄,装饰华丽,工艺精湛。

300000∙豇豆红釉洗清康熙,制作精巧,烧成难度大,存世较少。

大清雍正年代瓷器的特点如何鉴定

大清雍正年代瓷器的特点如何鉴定

大清雍正年代瓷器的特点如何鉴定大清雍正年代瓷器的特点一、胎釉。

胎体精细,洁白坚致,重量较轻,修胎一丝不苟,看不见旋削痕,薄厚均匀。

釉面光亮莹润,玻璃质感强,纯净无瑕,白中微闪青花,带有明代风格。

二、青料。

采用我国浙江产的上等青料,加以精炼。

从颜色上看可分两种:一种是色泽幽静匀润,发色较康熙青花柔和淡雅,没有太多的深浅浓淡的色阶,也有少部分是仿明成化的淡描青花,或仿明嘉靖青花的蓝中泛紫,淡描青花经常出现在一些小件器皿上,用笔纤细,淡雅宜人。

另一种是青花发色浓重艳丽,色调深蓝,釉中有小气泡,釉面有橘皮纹,系仿明代永乐、宣德青花苏泥勃青料风格,由于是用国产料代替进口料加以描绘,只能采取人工浓色堆点的方法,来体现黑色斑点及晕散,比较而言,还是显得死板一些,缺少永、宣青花自然流淌、深入胎骨的效果。

雍正时期除了传统的白地青花外,还有青花胭脂红、珐琅彩青花、豆青地青花加紫、外豆青里青花、青花釉里红、蓝地白花、青花红彩、青花加紫、黄地青花、哥釉青花等品种。

其中青花釉里红烧制很多,尤为精美,以青花绘辅助纹饰,釉里红绘主题纹饰,既保持了青花幽静雅致、沉静安定的特点,又增添了釉里红浑厚壮丽、鲜艳夺目的色调。

如故宫博物馆藏雍正青花釉里红凤穿花盖罐、青花釉里红三果纹双耳扁瓶等,即为此类器的代表性作品。

三、造型。

雍正青花在造型上既有继承也有发展,结构精巧,陈设与实用保持完美的结合,形成高雅而朴实的艺术风格。

雍正青花善于博采众长,无论是仿古铜器式样,还是对于自然界的花果形态,如瓜、石榴、海棠花等,不是单纯机械的模仿,而是以简洁、洗练的手法来增强其清秀的表现力。

康熙青花中广为流行的棒槌瓶、凤尾尊、琵琶尊等器形很少出现,瓷器足部处理也没有前期常见的台阶痕、双圈足,均为滚圆的“泥鳅背”,用手抚摸十分润滑,俗称“灯草根”。

除了日常生活用的盘、碗、碟、杯、盅及各种小件文房用具外,还有许多大件琢器及创新式样。

碗类:有撇口、敛口、花口、有马蹄式、墩式、折腰式等,以折腰式最为流行。

古瓷尊观赏(苹果尊)[解说]

古瓷尊观赏(苹果尊)[解说]

古瓷尊欣赏——苹果尊
苹果尊——尊的一种式样。

口、底内凹,无颈,圆腹,器形似苹果,故名。

清代景德镇窑烧造,大、小器物均有,品种有青花、釉里红、天蓝釉、窑变釉等。

黄釉苹果尊
康熙御窑釉红团菊纹苹果尊
豇豆红釉苹果尊
器形近似于苹果,器为侈口,无颈,器口颈部若果蒂下凹于圆腹之中,底部内凹,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豇豆红釉用多层次的吹釉法施釉,烧成后釉面微有浓淡深浅变化,形成器身表现出深浅不一的红色釉,由于豇豆红是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制而成,工匠们通过这点,利用铜在氧化气氛中呈绿色的特征,使之在控制不甚严格的
还原气氛中烧成,形成器物表面的苔点,与器身红釉相映成趣。

该器型巧致,釉色光润,胎体坚实,通过利用豇豆红的特殊性质,将此苹果尊制作宛如一个娇嫩新鲜的真实苹果一般,甚为喜人。

豇豆红釉苹果尊
因形似苹果而得名,器呈侈口,器口颈部若果蒂下凹于圆腹之中,底内凹。

器身施通常所说的“苹果绿”。

这种以绿色为主色的豇豆红作品,传世极为少见。

器体小巧玲珑,丰满圆润,釉色沉稳淡雅。

清末寂园叟《陶雅》谓:“瓷之苹果绿最为神妙,官窑只有朱红一种。

一变为苹果绿,再变为豇豆红,皆朱红之化身,古无此名称也。

苹果绿一盒值千金,余犹屡见之。

而青花龙凤合璧之印盒,竟不能再见,亦一奇也。

豇豆红仿于明,而成化末年则往往有之,制小而色败,俗所
薄为乳鼠皮者是已然。

豆青釉苹果尊
康熙苹果尊。

古瓷器鉴定的26个方法:古瓷器鉴定方法

古瓷器鉴定的26个方法:古瓷器鉴定方法

古瓷器鉴定的26个方法:古瓷器鉴定方法一造型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清代无论在器形或种类方面均显著增多,并且制作精巧。

其中以康熙时期创新之作独树一帜。

琢器中如琵琶尊、马蹄尊、象腿尊、凤尾尊、观音尊、太白尊、苹果尊、杏叶尊、棒棰瓶、布布橙、倒载、柳叶以及凸腹花觚等都是前代少有的器形。

雍正时期在器形的创作方面也是丰富多彩的,如双陆尊、三羊尊、虬耳尊、鹿头尊、络子尊、牛头尊、蒜口绶带如意尊、撇口橄榄瓶、太白坛、菊瓣盘等。

尤其是所仿宋代名窑及永、成瓷器不仅胎釉、纹饰维妙维肖,而且在造型上更足以乱真。

乾隆时期比较突出的造型有转颈瓶、转心瓶、转带瓶、花篮、扇子及书式印盒、书式金钟罩等。

这一时期无论创新、仿古都达到了高-潮,所仿铜、石、漆、玉、竹、木器以及象生物品均十分相似。

到了嘉庆、道光以后,则大多因袭旧制,很少见有创新之作。

造型从精美蜕变为粗笨,已逐渐失去前期的优秀传统。

例如玉壶春瓶的造型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区别并不显著,以后渐渐变得笨拙,到同治、光绪、宣统时期竟变成短颈丰腹的矮粗形式,造型远不及以前那样精美秀丽了。

知道了元、明、清瓷造型的基本特点之后,进而还需掌握观察造型的方法。

一般首先要注意口、腹、底三部分。

很多同类的器皿乍看外表极为相似,仔细观察这三个部分,便可得出不同的结论。

例如明代中期瓶、壶、罐一类的琢器造型,多在腹部留有明显的接痕,而清代以后制品由于旋削细致,此种接痕多不明显。

如此所谓一线之差,往往在断代辨伪的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又如元代大盘盘身弧度较小而浅,明代永、宣大盘盘身弧度稍大而微深,前者底小,后者底大。

特别是永乐造型,无论大小盘、碗多是器心下凹,器底心凸起,而且足内墙向外稍撇,较外墙约矮二分之一至四分之一。

其他如明末清初许多民窑盘、碗底常有明显的轮状旋削痕即所谓“跳刀”,而在官窑瓷器中则极为少见。

至于康熙大盘有些是双圈底,民窑三彩平底器物下面多有“麻布纹”,也是当时造型上比较常见的特征。

仕女图说——以康雍乾三朝瓷器为例

仕女图说——以康雍乾三朝瓷器为例

AppreciatION 鉴赏·瓷韵中国自古以来便有仕女画,或称“美人画”,古代的艺术家,包括画家、制瓷工匠等在器物上使用仕女图来对“美”进行定义和寄托。

清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堪称盛世,瓷器生产在工艺技术和产量上都达到了历史的高峰。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科学制瓷工艺方法体系逐渐形成,市民文化逐渐兴盛,受到其他艺术形式,如戏曲、版画等的影响,瓷器上画仕女图越来越多见。

康熙时期瓷器仕女图概说康熙时期瓷器上的纹饰从山川日月、花鸟鱼虫到日常生活无所不包。

而康熙五彩特别以仕女为突出。

康熙时期瓷器上的仕女图题材广泛,涉猎民间生活。

如“庭院戏婴”“教子”“梳妆”“乘凉”“赏花”“游园”“执扇”“弹琴”“读书”“对弈”“雅集”“骑马”等等。

这些丰富的题材内容从各个方面、不同角度真实反映了当时社会各阶层妇女日常生活状况。

在康熙时期,女性身份地位有所提高,反映社会各阶层生活状态的通俗性的瓷器仕女图受到广大民众的喜爱和欢迎。

康熙时期瓷器上的仕女图,常出现成群结队的仕女在一起或游玩或雅集的场景。

可以看出当时的仕女们有着相对自由的社交活动。

清康熙五彩琴棋书画图棒槌瓶(图1),描绘了一群女子在进行文人雅集式的聚会。

画中有仕女图说——以康雍乾三朝瓷器为例武 卿 余蕾希图1:清康熙五彩琴棋书画图棒槌瓶 编辑|屈梦夏****************AppreciatION 鉴赏·瓷韵仕女在欣赏山水画,还有对弈、研墨作诗的场景。

这是清代时许多闺秀自幼接受教育传统的体现。

“妇学而至清代,可谓盛极一时,才媛淑女,骈萼连珠,自古妇女作家之众,无有逾于此时者矣。

”清康熙五彩仕女休憩盘(图2),画面表现了一个夏天,仕女坐在院里纳凉,手里拿着扇子,长凳上放着茶杯和茶壶,周围假山绿树,芭蕉正绿,一派清静自如的模样。

清康熙五彩耕织图磁板挂屏(图3),描绘了女子织布的场景。

耕织场景仕女图像描绘的是女子劳作的情景,此类仕女图像的出现受康熙皇帝鼓励耕织的影响,康熙皇帝奖励耕织,曾经特命宫廷画师绘制《耕织图》,后来刊行于世,从此这类图篇也被广泛移植到康熙时期的瓷器上,尤其是五彩瓷器。

明清时期陶瓷鹿纹“形、用、意”特征研究

明清时期陶瓷鹿纹“形、用、意”特征研究

1鹿纹的始源鹿纹在历史中是较早出现的装饰纹样,中国自古便有关于鹿的文献记载。

《说文》中有云:“鹿,兽也,象头角四足之形。

”又如《宋书·符瑞志》里记载:“天鹿者,纯灵之兽也。

五色光耀洞明,王者道备则至。

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

可见在古人眼中,鹿既是一种动物,也是一种吉祥福瑞的象征,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寓意。

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就在石壁上刻有鹿形图案。

在仰韶文化时期,便出现四大图腾形象,其中包括鹿纹、鸟纹、鱼纹、蛙纹。

由于鹿纹其美好的形象特征,并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成为多种艺术门类的研究对象,它在中国传统儒释道三种文化当中都具有神圣的象征。

纹样是陶瓷器物的装饰手法,它不仅能传递出文字、造型所不能表达的语义和内涵,它也是人在历史的活动中留下的人文记忆。

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各历史阶段都有着大量的鹿纹陶瓷器流传下来,特别是在明清时期,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此时的陶瓷艺术成就陈晶袁李婳(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景德镇333001)也是吉祥福瑞的象征,从原始社会开始到明清时期,各历史都有着大批与鹿纹相关的陶瓷艺术品流传下来。

本文以图像学研究视角,探究明清时期陶瓷器上鹿纹的“形、用、意”三个特征,了解鹿纹是传统主要的动物装饰纹饰,它所体现了古代先人的艺术思想和文化情感。

鹿纹;形式;功用;观念(1983-)女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陶瓷艺术设计李婳(1985-)女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陶瓷艺术设计2019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清时期陶瓷鹿纹图像研究》(项目编号:YS19227)的成果之一。

Ceramic Art陶瓷艺术非常之高,在陶瓷器物中经常都可见到鹿纹的身影。

陶瓷中的鹿纹不仅题材多种多样,还展现出它独有的时代性和艺术性,可以从纹饰的“形、用、意”三个方面得以体现,“形”是指纹饰的形式特征,“用”是指纹饰的功用特征,“意”是指纹饰的观念特征,这三个特征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共同展现了鹿纹在陶瓷器物上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情感。

国宝瓷器精品图片欣赏2

国宝瓷器精品图片欣赏2

清乾隆胭脂红地粉彩开光式(百鸟朝阳)清雍正柠檬黄釉地青花缠枝花卉纹壶清乾隆松石绿釉青花釉里红海水云龙纹双耳扁清乾隆青釉刻花缠枝莲纹花口瓶清乾隆青花釉里红海水云龙纹双耳扁壶清乾隆青花莲花纹如意耳蒜头瓶清乾隆粉彩花碟如意耳葫芦尊清乾隆粉彩九桃大天球瓶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清乾隆粉彩皮球花罐清乾隆青花八吉祥抱月瓶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双如意耳大扁壶清乾隆青花穿花龙纹天球瓶清乾隆青花春耕图双蝠耳大扁壶明洪武青花缠枝菊花纹执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罐明万历彩绘双龙纹双耳罐明永乐青花开光如意莲纹执壶清嘉庆蓝地黄彩云龙贲巴瓶清乾隆斗彩加粉彩婴戏图罐清乾隆粉彩百鹿图双耳尊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清乾隆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清乾隆金瓯永固杯黄地绿海水白鹤纹碗,高6.5cm,口径15.1cm,足径6cm鳝鱼黄釉钵,高32.7cm,口径30.6cm,足径27.3cm仿钧釉菱花式花盆托,高6.6cm,口径24.3cm,足距10.2cm胭脂紫釉碗,高4.8cm,口径9.5cm,足径3.6cm天蓝釉兽面纹螭耳尊,高22.5cm,口径11.9cm,足径11.7cm珐琅彩花卉纹瓶,高20.4cm,口径4.8cm,足径4.3cm清乾隆窑变双耳菊瓣尊高22.3cm,口径18.2cm,足径11.6cm窑变釉弦纹瓶,高25.3cm,口径7cm,足径11.7cm黄地珐琅彩开光婴戏纹瓶,高16.1cm,口径3.4cm,足径4.5cm清乾隆粉彩梅花图瓷鼻烟壶通高5.8cm,腹径4cm清乾隆斗彩婴戏图玉壶春瓶高21.5cm,口径6.9cm,足径7.4cm清乾隆紫地轧道粉彩描金带托爵杯高28cm,口径7.8cm,足径7.9cm清乾隆厂官釉牺耳尊高51cm,口横径24.5cm,口纵径19cm,足横径26.7cm,足纵径21cm清乾隆仿古铜金釉三足炉,通高33.1cm,口径14.9cm清康熙五彩加金花鸟纹八方花盆高32cm,口径51.5cm,底径35.6cm清光绪绿地粉彩公道杯通高6cm,口径12cm清光绪粉彩江山万代纹碗高6.5cm,口径12.2cm,足径4.9cm清康熙五彩竹纹笔筒高14.2cm,口径18.4cm,底径18cm清雍正矾红地白花蝴蝶纹圆盒高10cm,口径18cm,足径12cm珐琅之宝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清同治红地描金喜字碗高7.2cm,口径10.5cm,足径3.9cm清嘉庆斗彩花卉酒杯高4.4cm,口径6cm,足径2.4cm清乾隆粉青釉暗夔龙纹洗口水丞高5cm,口径3.3cm,足径5cm清光绪绿地粉彩花鸟纹盖碗通高8.8cm,口径11cm,足径4.4cm清光绪粉彩龙凤纹碗高6cm,口径13.9cm,足径5.4cm清雍正黄地绿彩云蝠纹碗高7.3cm,口径15.2cm,足径5.2cm清嘉庆黄地粉彩勾莲开光“万寿无疆”碗高8.1cm,口径18.2cm,足径7.4cm清乾隆酱地描金凸雕灵桃瓶高21.3cm,口径5.2cm清乾隆粉彩霁蓝釉描金地开光花鸟纹瓶高32.8cm,口径10.2—7.9cm清乾隆松石绿釉镂空花篮高13.5cm,口径15.9cm×9.9cm斗彩荷莲图鼓钉绣墩,高52.9cm,面径31cm郎窑红釉观音尊,高45.5cm,口径12.7cm,足径14.4cm青花缠枝莲纹赏瓶,高38cm,口径7cm,足径13cm黄地开光粉彩三阳开泰纹碗,口径15.2cm清乾隆青釉镂空粉彩描金夔凤纹套瓶高32.8cm,口径7.2cm,足径11c清康熙天蓝釉花觚高18.1cm,口径10.6cm,足径5.9cm淡黄釉瓶,高14.6cm,口径3.3cm,足径1.7cm淡粉釉瓶,高19.5cm,口径2.2cm,足径6.7cm清乾隆粉青釉鸡形熏高22cm清乾隆东青釉描金天鸡花浇高18.3cm,口径2.3cm古铜彩牺耳尊,高22.2cm,口径13.2cm,足径11.7cm清康熙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高20.8cm,口径6.1cm,足径9.1cm胭脂水釉小碗,高4.8cm,口径9.5cm,足径3.6cm元代青花鬼谷子下山纹大罐国宝瓷器精品图片欣赏(四)元代青花鬼谷下山图罐2.2789亿元明喜靖彩釉大罐59.8万美元。

避暑山庄博物馆藏青花瓷及其时代特点的探究

避暑山庄博物馆藏青花瓷及其时代特点的探究

避暑山庄博物馆藏青花瓷及其时代特点的探究-旅游管理避暑山庄博物馆藏青花瓷及其时代特点的探究林翠华青花瓷在我国瓷器中有着很高的地位,它着色力强,颜色艳丽,且成色较为稳定,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青花瓷的喜爱更是与日俱增。

在清朝,青花瓷更是成为了瓷中珍品,受到贵族的一致追捧。

避暑山庄于1703年修建,是我国至今现存的最大皇家园林,很大程度说来,避暑山庄实质上也是第二政治中心。

青花瓷与避暑山庄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将从避暑山庄博物馆中的青花瓷入手,分析不同时期青花瓷的时代特点。

避暑山庄的文化内涵丰富,作为中国最后王朝的皇家园林,它展示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更为重要的是,从避暑山庄不同时期的馆藏珍宝中可以领悟到康熙、雍正、乾隆等不同时代的变迁与特点。

青花瓷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代表,不管是从造型、工艺、釉色来看,不同时期的青花瓷带有不同的时代特性。

研究不同年代的青花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对避暑山庄博物馆藏青花瓷进行分析能使不同王朝的时代内涵得以更加完整地展现。

一、顺治时期:朝代融合顺治时期的青花瓷有着一个显著的特点,那便是朝代间的相互融合。

顺治作为明代与清代重要的过渡时期,它不仅继承了明代优秀的绘画工艺、造型特点、釉色纹饰。

在一定程度上,它也开创了新的清代特色。

但是由于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制作工艺还十分有限,青花瓷的胎骨较为疏松,磁化程度不是很好。

在纹饰上,明代大多以花卉、云龙纹为主,顺治时期也继承了这种风格,同时还喜欢在画边上题字。

二、康熙时期:青花五彩青花瓷的历史十分悠久,自唐代创立,经历元明两代,成为瓷器中的主流,在清朝受到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的追捧,并在其他国家享有很高的声誉。

而康熙时期,国富民安,经济发达且天下太平,这一时期的青花瓷不仅仅继承了明代传统的青花瓷烧制工艺,更为重要的是,还在技术上、造型上、图案花纹上对青花瓷进行了创新与发展。

这个时期的青花瓷就造型来看,生活气息更为浓重,加上技术的改良,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冠以“青花五彩”美誉。

青釉仰覆莲花尊的介绍

青釉仰覆莲花尊的介绍

青釉仰覆莲花尊的介绍青釉仰覆莲花尊是一件来自中国的珍贵古董,被广泛认为是中国青花瓷的代表作品之一。

它可能是中国宋代最为出色的青花瓷器之一,它不仅造型别致,而且用瓷器上的图案讲述了许多故事,成为中国古代陶瓷几何模式的代表之一,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件珍贵的历史古董。

青釉仰覆莲花尊长35厘米,直径达17厘米,整体造型宏伟大气,似一支卓然挺立的莲花,显得稳健而庄严。

作品大多呈现“倒五方尊”的模式,这是一种中国古代青花瓷技巧的经典模式。

青釉仰覆莲花尊最为显眼的地方当属其尊口和尊体部分。

尊口部分半球形,圈口和颈瑰丽多姿。

尊体部分外型壮观,在手工上表现了极高的技术水平。

釉面平滑、厚实、青翠亮丽、色泽鲜明、清新自然,使人一目了然这件器物的珍贵地位。

青釉仰覆莲花尊是一件令人惊叹的交汇体,将青花瓷的技术表现完美呈现。

这件瓷器的三个元素:造型、色彩和纹饰,在一定程度上互相交织,并以一种奇妙并独立的方式为观众呈现了珍贵的韵味。

瓶子尖端的几何特征和莲瓣图案结合在一起,呈现出迷人的视觉效果,形成了一种和谐的比例和造型,最能突出其别致而神韵的造型。

莲花图案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深厚的意义。

莲花象征着高贵、纯洁、自由、精神慈悲和灵性成长。

在这件器物上,莲花的各个细节都得到了精细的雕刻和表现,较为重要的元素是莲花的中央,其上面的许多莲瓣伸展出去,为这件器物赋予了一股芳香与优雅。

青釉仰覆莲花尊没有项或纹路来分隔前面和背面,因此这个器物不像一般的瓷器那样需要一个统一的视角才能展示完全的美感,只需凭感觉即可欣赏到其真正的价值。

它既可以作为一个装饰性的艺术品,又可以展示中国古代艺术品的文化印记,是一种独特的精神和文化与对抗的结合,凸显了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青釉仰覆莲花尊的重要性已经超出了个人收藏,它是中国深厚的文化遗产的展现,是各种独特风格的文化和文艺结合的体现。

每个制造时期和区域的瓷器都具有巨大的文化和艺术价值,因此,这些珍贵的手工艺品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珍视,并且成为了文化遗产的源泉。

雍正瓷器的特点及其鉴赏技巧

雍正瓷器的特点及其鉴赏技巧

雍正瓷器的特点及其鉴赏技巧雍正瓷器的特点1、雍正瓷器造型特征:雍正时期瓷器的造型,一改康熙时浑厚古拙之风,代之以轻巧俊秀、工丽妩媚。

器型之美,可与以精细秀丽著称的明永乐、成化瓷器相提并论,各部分之间比例协调,恰到好处。

外形上素有”线条美“之誉。

确实增之一分则拙,减之一分则陋,给人以高雅之感。

2、雍正瓷器纹饰图案特征:雍正瓷器的装饰以绘画为主,兼用刻、印、堆塑和镂雕工艺。

绘画上承康熙晚期的清秀典雅风貌,书笔更加精细轻柔。

纹饰中,花卉内容最为丰富,常见有牡丹、桃花、海棠、菊、三秋、九秋、落花流水等等。

多色阶施彩画面细腻富丽,构图疏朗,图案简洁清晰。

3、雍正瓷器胎体特征:雍正时,瓷土选料精细,研粉、澄浆、制坯等工艺要求严格,烧结火候适度,因而胎体坚白细润,成型规整,胎薄体轻,可和明代永乐、成化白瓷釉瓷媲美。

胎体迎光透视,莹润无瑕,有的略显淡青色(明代多显红润)。

大器胎体也能均匀一致,不显厚重;小剑气轻巧玲珑。

仿古代名窑器的胎体,和宋器那种黑灰色颇为相似,所以称为“铁骨大观”。

仿汝器胎体为香灰色或微泛红褐色,文献中比之为“铜骨之汝”。

无款的民窑器,胎体均细,无釉砂底也都光滑细润。

4、雍正瓷器釉面特征:雍正瓷器釉质莹润,表面光洁,釉面色调多数为纯白。

青花器的釉面,有的为追求宣德青花的效果,而呈现桔皮纹,并且有积釉较厚,呈云雾状,谓之“朦釉”,俗称“唾沫釉”。

5、雍正瓷器款识特征:雍正款识多而杂。

有本朝官窑款,有民窑款,有仿款,每一类款识又有许多种写法。

常见的官窑款是“大清雍正年制”、“雍正年制”、“雍正御制”三种题款。

楷书款早期为三行双圈,晚期为双行双圈或双框。

楷书款笔法挺拔峻峭,结构方正均匀。

窑“大清雍正年制”双行六字楷书、篆书款皆有。

字体明显不如官窑工整,笔力欠佳。

雍正青花中的堂名款,与康熙青花相比要少得多,主要有“郎吟阁制”、“敬恩堂”、“椒声馆”、“庆宜堂”、“养和堂”、“燕喜堂”、“立本堂”等。

感受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魅力

感受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魅力

感受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魅力感受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魅力2016-07-23 古玩收藏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物质文明的重大贡献。

陶瓷文化是唯一贯穿中华文明发展进程而未中断的物质文明:原始社会之彩陶、黑陶,商周时期之白陶、釉陶,乃至以后相继出现的青瓷、白瓷、釉上彩、釉下彩、颜色釉,以及琉璃、珐花、紫砂器等,美不胜收、蜚声寰宇。

今天带大家欣赏国家博物馆中珍藏的瓷器,快来一饱眼福吧~感受我国古代瓷器的艺术魅力,得到美的享受。

青釉莲花尊高49.5厘米腹径31厘米侈口,长颈,溜肩,橄榄形腹,外撇高足。

颈部装饰分三段:上段对称贴附两个飞天,中部刻饰三圈弦纹,下部贴附对称的忍冬、莲花纹构成的图案各二组。

颈肩相接处有六个桥形复系,上腹和中腹为三层模印的覆莲以及一轮贴花菩提;下腹为一组单瓣仰莲。

满施青釉泛黄,光亮晶莹。

该尊将刻划、雕塑、模印、粘贴等多种技法施于一体,制作精美,气魄宏伟。

代表了南北朝时期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

口修复。

越窑青釉划牡丹纹盘口瓶宋,高32.2厘米,口径13.3厘米,底径11.5厘米盘口,束颈,丰肩,鼓腹,腹部浑圆,圈足。

造型挺拔而丰满。

腹部划牡丹花装饰,腹部出筋分五瓣,每瓣内划牡丹花一朵。

通体施青釉。

该瓶造型端庄,纹饰线条舒展流畅,底足露胎铁足,是南方越窑的典型作品。

耀州窑青釉荷叶盖罐金代,高20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6.5厘米。

罐直口,鼓腹,圈足,盖沿卷曲上翘,与器身简洁肃穆的线条结合。

胎质坚致,露胎处呈灰白色,上有粘砂痕。

通体施青釉近月白色,应为耀州窑金代作品,器、盖俱全者存世不易。

龙泉窑青釉琮式瓶宋,高25.8CM,口径7CM。

底径7CM 圆口,直方型腹,浅圈足,露火石红胎,器形仿古玉琮器形,通体施梅子青釉,釉色盈润亮泽,成对尤为难得。

翠青釉罐明,永乐,高9.5CM,口径10CM,足径14CM。

罐直口,短颈,腹体矮硕,广底,浅圈足。

肩上等距离贴三海棠花形托。

罐里及足内均施青白釉,外施翠青釉。

康熙青花山水凤尾尊的故事

康熙青花山水凤尾尊的故事

康熙青花山水凤尾尊的故事康熙青花山水凤尾尊的故事:
康熙青花山水凤尾尊是中国古代瓷器中一件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精品。

它是清朝康熙时期创作的,康熙皇帝对文化艺术极为热爱,也是历史上一个重视瓷器制作的皇帝,因此他对瓷器的品质和工艺要求极高。

这款青花山水凤尾尊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闻名于世。

它的造型独特,呈现出凤尾形状,极富灵动美感。

凤尊上采用了青花手法进行装饰,绘有精美的山水图案,其中包括山峦、江河、树木等元素,展示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精髓。

这件凤尊所使用的青花瓷料也是精选上乘的材料,瓷体细腻坚实,釉面透亮温润。

青花的颜料以深蓝色为主,通过细腻的线条描绘出山水的瑰丽景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釉下青花的运用也使得凤尊的山水图案更加生动有趣,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享受。

康熙青花山水凤尾尊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它也承载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和康熙时代的历史价值。

康熙皇帝重视瓷器制作,对其工艺和品质的追求,使得这件凤尊成为了那个时期最高水平的瓷器之一。

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中国瓷器的制作历史,也为后世的瓷器制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如今,康熙青花山水凤尾尊被珍藏于博物馆和私人收藏中,成为了艺术品市场上备受追捧的藏品之一。

它的独特设计和精湛工艺,代表了中国古代瓷器制作的巅峰水平,也展示了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与骄傲。

无论是对于瓷器收藏爱好者还是艺术鉴赏家来说,康熙青花山水凤尾尊都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珍宝。

古玩鉴别十八法

古玩鉴别十八法

古玩鉴别十八法紫檀木“S”形的牛毛纹,黄花梨短细紧密与长斜纹,红木的黑筋纹,乌木表层的细裂纹,鸡翅木黑质白纹与云气纹,鸡翅榉的类似鸡翅木纹,金丝楠木的褐线纹,瘿木中的葡萄纹或行云流水纹,铁梨木的粗丝纹,湘妃竹的晕斑纹;哥窑的褐线纹和金丝铁线纹,官窑的粉青冰裂纹,吉州窑的鹧鸪斑纹与木叶纹,建窑兔丝纹、油滴纹与放射状斑纹,钧窑的红斑纹、放射状蓝斑纹与蚯蚓走泥纹,景德镇窑的橘皮纹和宝石蓝的冰裂纹,郎窑红的牛毛纹,还有弦纹、铺首纹,唐三彩和古瓷的老裂纹,乃至泥蚀纹和沙蚀纹等,宣纸的帘纹,碑拓的石花纹,古书、古字画的“白花”纹、缂丝的通经断纬纹,端砚的水线纹、胭脂纹、青花鱼脑纹,歙砚的眉子纹,田黄的萝卜丝纹,太湖石的皱、漏、瘦、透纹,灵壁石的白线纹,孔雀石的水波纹,象牙的绺裂纹,玉器的隔纹,古玉的斑纹,翡翠的棉絮纹:青铜镜的海兽葡萄纹,山字纹和青铜器的饕餮纹、兽面纹、回纹等:延伸至绘画的人物纹,翎毛走兽纹、花卉纹、博古纹、文字纹等等。

拟诗曰:三纹辨识纹纹识,一路相通路路通。

世上纵横千万路,何须固步自封中。

瓷器的纹路本是瑕疵,但聪明的工匠将其引申、发展,创造了许多有名的纹路,变瑕疵为完美,化腐朽为神奇,令人拍案叫绝。

褐线纹与金丝铁线为哥窑的名纹,这和任何事物皆有发展规律一样,初简单古朴,后来精美雅致。

因此可以推断,哥窑初期瓷器的纹路应为褐线,然后才发展成金丝铁线,即釉中有密集的红黑二线,纵横交错,繁而不乱,美不胜收。

百圾碎纹和鱼子纹也是哥窑名纹,就是没有金线,相对来说后者较差。

冰裂纹如春冰之裂,恍惚迷离,为宋官窑之名纹,所谓“粉青金线冰裂纹”是官窑的最高品位。

蚯蚓走泥纹是钧窑的特有之纹,形似蚯蚓在表土下爬过之痕迹,色红较粗,与较细碎的蟹爪纹形成明显的对照。

新仿的蚯蚓纹较呆笨,一目了然。

兔丝纹、牛毛纹分别为宋建盏和清郎窑的特征,形如兔丝和牛毛,属窑变性质,疏朗明快,又若隐若现。

有“宝石釉”和“千窑一宝”之称的清初郎窑红,加上金红色的牛毛纹,流畅自然,充满动感和灵气,后来的仿品虽然近似,但与真品相较,总显得稚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瓷尊欣赏——凤尾尊
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
青花山水人物图凤尾尊,清康熙,高43.7cm,口径22.8cm,足径15cm。

尊撇口,长颈,溜肩,腹以下渐敛,近足处外撇,圈足。

通体青花装饰。

器身采用通景式构图绘山水人物纹,画面中高山耸立,流水潺潺,几位高士坐于石板之上或谈笑风生,或举杆垂钓,悠然自得,表现出士大夫避世隐逸的生活情趣。

肩部一侧以青花料楷书“信士生员和德威喜助清溪古洞神前花瓶一枝祈保合家清泰康熙乙未仲夏吉立”四行供养铭文。

此器青花色泽青翠艳丽,工艺上采用“分水皴(cūn音村)”技法,以浓淡不同之青料描绘远山近水,恰似中国传统水墨画般效果。

“康熙乙未”为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为寺庙定烧供奉器物的习俗自明晚期开始流行后,至清代大为盛行。

此类器物一般多为民窑制品,器物上留有定烧者及其家属姓名、定烧日期、所居地点以及祈福内容。

这种带有定烧日期的器物是民窑瓷器断代的标准器。

郎窑红釉凤尾尊
郎窑红釉凤尾尊,清康熙,高45.5cm,口径12.7cm,足径14.4cm。

尊口微敞,短颈,肩以下渐收,胫部外撇,圈足。

无款。

内壁施白釉,外壁通施郎窑红釉,底足内施白釉,微泛黄并开有细小纹片,俗称“米汤底”。

凤尾尊又称观音尊,是清康熙时期流行的瓷器式样。

郎窑红釉是一种高温铜红釉,因江西巡抚郎廷极督理御窑厂窑务时创烧而得名。

以地方官督理窑务是清初御窑厂的管理制度和特征之一,是对明代旧制的延袭。

郎窑红釉在高温下流动性大,器物口沿处因釉薄而呈现自然白色,底部釉厚色浓甚至釉凝成堆。

由于施郎窑红釉的器物在底足处理上都有刀削外足跟的做法,所以在一般情况下红釉釉层不会流至器足或与垫饼粘连,从而形成独特的风格,有“脱口垂足郎不流”之说。

此尊形体端庄挺拔,釉色鲜红浓艳宛若初凝牛血,并具玻璃光泽,灿烂夺目。

清康熙·青花五彩描金雉鸡牡丹纹大凤尾尊
粉彩凤穿牡丹凤尾樽
清康熙·五彩加金鹭鸶荷花纹凤尾尊
北京故宫藏品。

清康熙·五彩三国故事凤尾尊
尊喇叭形大口外撇,筒形长颈,溜肩,弧腹渐收,近足外撇,二层台式圈足,颈、腹处以五彩绘三国故事各一,并以三层边饰将颈腹纹饰分隔。

颈部故事为诸葛亮巧设空城计之弹琴退仲达(司马懿),
图中可见扮作扫地百姓的军士在作迎客状,孔明披氅纶巾于楼上凭栏端坐,焚香操琴,神态淡定,司马懿则横戟立马,低首沉思,踌躇不前,军士在马后持旗呆立,画面生动地表达了当时紧张的斗智情景。

腹部主题纹饰为左慈戏曹操的故事,即曹操在宫中宴众官员时,左慈出现,几番戏曹之后,左慈将杯中剩酒抛向空中化一白鸠绕殿而飞,座椅上的曹操身躯前倾,面容僵硬,手足失措,文官武将神态错愕,左慈则身形活泼,眼神诡异,人物刻画形象准确,细腻传神,场面布局,错落有致。

肩颈处的三层边饰,上为几何纹,中为花卉开光琴棋书画纹,下为如意云纹,亦均描画精致,极富装饰效果。

本品器形规整,胎质细腻,釉面紧致莹润,彩釉亮丽纯正,绘工精美,具有明显的康熙时代特征,如此精美的康熙五彩“刀马人”佳品,实为难得。

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
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雉鸡图案
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牡丹纹
青花雉鸡牡丹纹凤尾尊,高46cm,口径21.5cm,足径13.7cm。

尊敞口外撇,长颈,丰肩,鼓腹,圈足,俗称“凤尾尊”。

通体青花色泽浓翠艳丽。

尊上下两层均有雉鸡、牡丹、山石组成的画面,匠师用分水技法表现出青花色泽与纹饰的层次感,清新明快的色阶变化所产生的韵律美,使瓷绘纹饰获得了水墨画一般鲜明、生动、传神的艺术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