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尊欣赏(百鹿尊)
新乡市博物馆藏光绪瓷器精品赏析
清代官窑在历经康、雍、乾三朝的辉煌后开始衰落,咸丰五年至同治五年(1855年—1866年)更一度停烧,直至光绪时期,太平军和捻军起义被平息。
这时社会进入了一个所谓“同光中兴”的相对平稳期,历史学者称为晚清王朝的回光返照期。
这一时期的官窑在恢复前朝的基础上出现了飞跃性的发展,生产出了一大批精品,尤其是在光绪大婚,慈禧太后五十、六十和七十大寿时制作的大批用于庆典和赏赐的瓷器,更是工艺精湛,无论是胎釉,还是彩绘的制作水平,都达到了晚清瓷器烧造的最高水平。
光绪时期的瓷器多以效仿前朝器形而闻名,其中尤以仿康熙、乾隆两朝瓷器最多。
有学者认为,仿古瓷的大量烧制可能与上层社会对清三代瓷器的好古风尚有关。
虽然是仿古,但其制瓷工艺和水准都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饮流斋说瓷》中提到“光绪近年仿康、乾诸制往往逼真,新乡市博物馆藏光绪瓷器精品赏析新乡市博物馆 郑媛媛图1 光绪款粉彩云蝠赏瓶鱼目混珠,识者憎之,然不能不谓其美术之精进也”。
像光绪朝仿乾隆粉彩九桃大瓶、仿乾隆粉彩百鹿尊等,仿雍正、乾隆官窑的粉彩瓷器,器物胎釉大都细致缜密,工艺精湛。
随着官窑工艺制作水平的不断发展,光绪时期的手工彩绘技艺也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并烧造出许多特殊的创新器形,如粉彩秋操纪念杯、云蝠赏瓶等,其纹饰丰富多彩,装饰华丽生动。
在釉彩方面,光绪朝仍以粉彩、青花及单色釉为主流,但也出现不少新釉彩品种,如浅绛彩。
而对于瓷器的款识种类,光绪朝也居晚清几朝之首,除常见的干支年款外,堂名款也较多,其中以“长春宫制”“大雅斋”“永庆长春”等款识的瓷器制作较精。
本文选取新乡市博物馆收藏的部分光绪时期精品瓷器以供赏鉴。
光绪款粉彩云蝠赏瓶(图1)此瓶高39.1厘米,腹径23.7厘米,口径9.8厘米,底径12.7厘米。
撇口,束长颈,圆腹,圈足。
瓶外壁通体以粉彩描金装饰。
口沿下为如意云头,颈部、腹部为云蝠纹(蝙蝠与祥云),肩部两道金彩弦纹之间饰以缠枝花卉,4个金彩篆体“寿”字衬托其中,圈足处为变体莲瓣纹,器底红彩“大清光绪年制”双行6字楷书款,无圈无栏,字体粗放有力。
唐代邢窑白瓷拍卖成交记录
唐代邢窑白瓷拍卖成交记录
1.一件唐代邢窑白瓷刻花葫芦形蜡烛台,高度10厘米,直径8厘米。
该件瓷器刻花精致,线条流畅,釉面洁白纯净,保存完好。
在2024年的
一次拍卖会上,该件邢窑白瓷以500万元的价格成交。
2.一件唐代邢窑白瓷尊,底径12.5厘米,高度18厘米。
该尊器釉面
光洁,釉色均匀,瓷质细腻,形制端庄稳重。
在2024年的一次拍卖会上,该件邢窑白瓷以380万元的价格成交。
3.一件唐代邢窑白瓷花口盖罐,口径12厘米,高度17厘米。
该件器
物造型独特,釉色柔和,纹饰简约而精美。
在2024年的一次拍卖会上,
该件邢窑白瓷以450万元的价格成交。
4.一对唐代邢窑白瓷鹿耳杯,口径10.5厘米,高度12厘米。
这对鹿
耳杯造型独特,鹿耳纹饰栩栩如生,釉面光洁细腻。
在2024年的一次拍
卖会上,这对邢窑白瓷以520万元的价格成交。
5.一件唐代邢窑白瓷抓饭盒,直径18厘米,高度10厘米。
该件抓饭
盒造型别致,盒体绘有精美的花纹,色彩鲜艳。
在2024年的一次拍卖会上,该件邢窑白瓷以430万元的价格成交。
以上仅是近年来唐代邢窑白瓷的一些拍卖成交记录的简要介绍。
这些
成交记录充分展示了唐代邢窑白瓷的珍贵性和市场价值。
随着对中国陶瓷
文化的认识逐渐提高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唐代邢窑白瓷的价值和拍卖
价格有望继续上升。
馆藏级清朝瓷器藏品赏析2(高清图)
馆藏级清朝瓷器藏品赏析2(高清图)康熙青花前赤壁赋碗清高9、口径19厘米1960年丁淑贞先生捐赠敞口微侈、弧腹、圈足,底部有青花双圈“大清康熙年制”楷书款。
内壁近口沿处,青花绘绵地梅花纹,碗内底绘山水、树木、亭台,外腹绘赤壁夜游图,并书苏轼前赤壁赋全文。
山水人物,栩栩如生,笔法工整流畅,色彩柔和,构图严谨,集书、画为一体,代表了康熙时期的陶瓷绘画特色。
五彩花鸟纹盘清康熙高2.7厘米、口径25.2厘米、足径16.2厘米1960年周德蕴先生捐赠盘折沿,浅弧壁,平底,圈足。
外壁红彩绘五只蝙蝠纹,寓有“洪福齐天”之意,内口沿红彩龟背锦地四开光,分别篆书有“万寿无疆”四字。
盘内五彩绘一瑞鸟栖于花果枝干上,身体丰硕,羽毛鲜丽,动态十足,外底青花双圈内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为康熙官窑制品。
“万寿无疆”为古时祝愿皇帝长寿之意,《诗经》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
此类铭有“万寿无疆”、“洪福齐天”的康熙五彩器是为康熙六十寿辰而烧制的。
陈浏《陶雅》记:“康窑七寸碟四周淡赭锦纹,分嵌‘万寿无疆’篆字,盖六旬庆典所制以赐大小臣工者也。
画笔各体皆工,人物、鸟兽、山水,博古乃无一不备,而以花卉草虫为绝生动,且贤于雍窑彩盆也。
”乌金釉描金山水人物纹笔筒清高15、口径17.6厘米1959年崔耀亭先生捐赠敞口,筒状,玉璧式底,内壁施白釉,器身通体以黑釉作地,釉色晶莹,纯黑色,称为乌金釉。
釉面用金彩绘山水人物图。
由于年长日久,金彩大部分脱落。
底无款。
为康熙时烧造。
此笔筒造型规整,稳重大方,质地坚细,釉面光滑滋润,是乌金釉的代表作品。
素三彩海水龙纹笔筒清高15.2、口径19.9厘米1959年崔耀亭先生捐赠笔筒直壁,矮圈足,内壁无釉,底部无款。
胎体厚重,腹部施有三彩釉,由于色彩中不用红色为主色,通称素三彩。
外壁刻画双龙戏珠、海水、彩云纹饰,生动绘出两条雄健有力的四爪行龙,昂首,张嘴,头顶白、绿、黄三色彩云,飞跃在波浪涛涛的海水上,作戏珠状,显得气势磅礴,别有情趣。
白莉-环球人物文章定稿
个人简介:白莉,生于1955年,北京人。
1972年2月进入北京工艺品厂后,先是被派驻景德镇艺术瓷厂陶研室学习陶瓷彩绘技艺。
回厂后,师从工美大师余观保。
从艺40多年,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彩瓷第四代传承人,北京市工艺美术大师。
北京西二环的闹市区,寸土寸金,一堆洋气时髦的大厦底商里,突兀地显出个古香古色的门脸,上面挂着旧式匾额:京彩瓷博物馆。
门外门内,咫尺距离,却像穿越到另一个时空。
柔暗的灯光下,一件件瓷器展示在架上,精美绝伦:靓丽繁复的图案、活灵活现的造型、凸凹有致的填彩、华贵典雅的花式、精致细腻的勾描……“南有广彩,北有京彩”,这个藏身喧嚣闹市里的宁静世界,如今留存着宫廷最隐秘的制瓷技艺。
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居仁堂京瓷(北京)文化有限公司。
近代以来,帝制崩溃,“出宫门,传有序”,百年间,居仁堂京彩瓷经三代名家传承,变身现代企业,到第四代传承人白莉这里,皇家的风范与现代的审美融合,仿古意而不拘于形,承古法而不囿于器,高贵之中,别有韵味。
(小标题)“宫瓷”的百年守护人京彩瓷博物馆前半部分是陈列馆,穿过大堂,就是制作室和窑炉间。
作为总设计师和第四代传承人,白莉的工位简单得不可思议。
和十多位师傅同在一间设计室内,一样的桌椅,一样的空间大小,一样拿着毛笔细细描摹,平心静气。
白莉身上,有种“大隐”的修为,仿佛经历了尘世,又回归初衷。
这正如居仁堂京彩瓷,历经了从最高贵的宫廷,然后回归民间,起落百年。
“居仁堂”的前身就是宫廷造办处,清代康乾盛世时期为了方便帝王赏玩瓷器,专门在北京设立了造办处。
明清两代官窑都是在景德镇,京彩瓷却独在北京,尤其是宫中烧造。
当时,从景德镇专门烧制的纯白素胎,从中选出完美无瑕的运至北京,然后由皇帝专门任命的宫廷画师绘上彩,然后烧造。
宫廷能工巧匠云集,制作不惜成本,又有皇帝亲自监督,参与设计。
所以说,京彩瓷出身高贵而神秘,长期以来,一直被称作“内廷秘玩”或“宫瓷”。
在中国陶瓷史上被誉为“出身高贵,世界上最奢侈的艺术品”。
中国陶瓷画的写意精神
中 国 陶 瓷 工 业
4 7
日“ 至乾隆 , 则华缛极矣 , 精巧之致 , 几乎 鬼斧神工 。 其瓷器装 ”
图案装饰画面 来抒 写着 中国陶瓷精神 , 这就是华艳 、 丰饶 、 富 贵、 流亮 、 倾国倾城 “ 错彩镂金” 写意精神。 的 中国陶瓷画 , 体现了人类生命的节律与写意精神。 中国艺 术所 具有的通天地 的意境追求 , 在陶瓷画 中别有洞天。 关于中
国艺术的 写意精 神 , 于 中国艺术表现观 念 , 关 关于天人感应 、
饰风格富丽堂皇 , 令人 目不暇接 。粉彩 瓷画装饰有两种 : 一种
是花 卉 、 山水 、 人物 、 走兽 等 , 白地 上绘粉彩 , 在 诸如 寿桃天球
瓶、 缠枝橄榄瓶 、 春牛瓶 等。这些器物 胎体薄厚 均匀 , 轻重适 宜, 器形规整 、 釉色清 白、 色彩 鲜艳 , 看上去华 美富贵。 《 ⑦ 百鹿 尊》 器形绘有粉彩 百鹿 , 用了蓝 、 、 、 、 、 、 应 绿 黑 赭 褐 黄 白等彩 , 在 器物 的腹 部绘制有 树木 、 山石 、 白云 , 百鹿 栖息其 间 , 或张 望、 或相盼 、 或戏水 、 或奔跑 、 或静 卧 , 动静各 异 , 神态悠然 。此
.
L nh u G nu70 3 ) a zo , as 3 0 0
Ab ta t An a ay i fChn s e a c p it g h w a a ua e uy a d ls rd b iin e b t h rce e sr c n lss o ie ec r mi an i s s o t t t rl a t n u te rl c oh c a a tr h n h n b l a t fe h n tl, ih s t f s te Conu ins e df r o lme tt n r e a d sye whc a i i h se f ca it e o mpe na i . n c o
奇幻瑰丽
奇幻瑰丽作者:张正义来源:《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年第04期[编者按]清代瓷器较之明代有很多创新。
釉色增加,品种丰富,五彩、粉彩、珐琅彩等彩瓷都达到了较高水平。
笔者精选了沈阳故宫瓷器藏品中顺治至光绪时期官窑瓷器佳者三十余件,对其形制、沿革、尺寸、釉料、纹饰、款识等方面做综合性说明,以飨清代瓷器爱好者及研究者。
本刊上期精选的是顺治至雍正时期的瓷器,本期继续介绍乾隆时期的瓷器。
11.清乾隆款古铜彩出脊四龙罍撇口,短颈,溜肩,深腹呈弧形,圈足外撇,肩部对称饰兽首双耳。
器各面中线及四角均出棱脊,腹部前后面中部另有圆雕兽首状装饰。
腹部回纹锦地;器身自上而下以单、双弦纹分割为六层,分饰饕餮纹、蕉叶纹、螭龙纹、花卉纹等纹饰;颈肩部四周为多种几何形图案;足部底沿饰回纹两道。
全器施乾隆时期创制的仿古铜彩,器身及底足加蓝、紫、红彩铸斑花纹,间饰青铜锈色,器底中部刻描金阳文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方图章款。
造型仿青铜罍式样,所施古铜彩是乾隆时期的创新品种。
器形规整,比例协调,古朴雄壮,极有气势。
器形、釉面、细部装饰都极为逼真,几能乱真,反映出乾隆朝仿古瓷器制作水平之高超。
12.清乾隆款仿哥窑八卦纹琮式瓶瓶小口、短颈、折肩,长方形深直腹,高圈足外撇,瓶四壁凸起四组八卦纹。
通体施仿哥窑青色釉,釉面莹润,釉色青中闪灰,表面开不规则细碎纹片,纵横交错。
开片纹线色调较重,灰黑色丝纹与青色釉衬托,自然和谐,别具趣味。
足底一周施深褐色釉,呈现铁足的效果。
瓶底中央署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方款。
此瓶为玉琮造型,敦厚古朴。
玉琮在古代主要是被用于礼地的祭器,瓷器仿玉琮造型最早见于宋龙泉窑,明、清时期景德镇窑均有烧制。
13.清乾隆款茶叶末葫芦大吉瓶束腰式葫芦形,直口短颈,矮圈足。
颈腹之间饰对称绶带式耳,腰部有箍形装饰。
造型端庄,秀美飘逸。
外形似“吉”字,故名大吉瓶。
瓶底刻酱紫色阳文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方图章款。
全器施茶叶末釉,釉面匀净,呈半无光状。
瓷器的器型
瓷器的器型琢器——景德镇制瓷专用术语。
指不能在轮车上一次拉坯成型的器物,如瓶、尊、罐等。
圆器——景德镇制瓷专用术语。
指能在轮车上一次拉坯成型的瓷器,如碗、盘、碟等。
博山炉——炉的一种式样。
盛行于汉、晋,系仿铜熏炉烧制。
因其炉盖高耸,象征海上蓬莱三山,故名。
使用时,燃香料于炉中,香烟从盖上镂孔冒出,有如云雾缭绕。
汉代一般为陶质,南北朝时有青瓷博山炉。
谷仓——一种陪葬物。
下部为罐形,上部堆塑楼阁、人物、家畜、粮仓等,故名。
三国至东晋时期浙江地区烧制,多为青釉。
耳杯——杯的一种式样。
亦称“羽觞”。
酒具。
系仿汉代漆制羽觞,器身呈椭圆形,两侧有对称的小耳,故名。
流行于东汉至两晋、南北朝,品种有绿釉陶、青瓷等。
压手杯——杯的一种式样。
口平外撇,腹壁较直,自腹壁处内收,腹壁渐厚,圈足。
握于手中有凝重之感,稳妥合手,故称压手杯。
以明永乐青花压手杯最为著名。
鸡缸杯——一种酒具。
敞口,浅腹,卧足。
杯上以斗彩绘画雌、雄鸡及雏鸡,间以山石、兰草、牡丹,故名鸡缸杯。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曾名噪一时,清代各朝都有仿造,尤以康熙、雍正时所仿最佳,几可乱真。
爵杯——杯的一种式样。
酒具。
仿青铜器造型,口沿外撇,圆腹略深,前尖后翘,下承三高足,口沿两侧有对称的立柱,一旁有耳。
明、清两代均有烧造,有青花、白釉、蓝釉及粉彩等品种。
高足杯——杯的一种式样。
酒具。
因杯身之下有高足,故名。
口微撇,近底处丰满,下承高足,高足有竹节形,圆柱形、四方形等。
明、清两代均有烧造,品种有青花、斗彩等。
高足碗——碗的一种式样。
造型与高足杯相同,略大。
元代龙泉窑、景德镇窑盛烧,明清继续烧造,品种有青釉、卵白釉、青花、釉里红等。
宫碗——碗的一种式样。
口沿外撇,腹部宽深丰圆,造型端正,多为皇宫用器,故名。
明正德时烧制最为著名,有“正德碗”之称。
净水碗——碗的一种式样。
佛前供器。
侈口,下腹宽圆,圈足,有的饼形足或高足。
明末清初流行,碗身上往往题有信士弟子名称,乞求内容、施舍时间等。
古瓷尊观赏(苹果尊)[解说]
古瓷尊欣赏——苹果尊
苹果尊——尊的一种式样。
口、底内凹,无颈,圆腹,器形似苹果,故名。
清代景德镇窑烧造,大、小器物均有,品种有青花、釉里红、天蓝釉、窑变釉等。
黄釉苹果尊
康熙御窑釉红团菊纹苹果尊
豇豆红釉苹果尊
器形近似于苹果,器为侈口,无颈,器口颈部若果蒂下凹于圆腹之中,底部内凹,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书款。
豇豆红釉用多层次的吹釉法施釉,烧成后釉面微有浓淡深浅变化,形成器身表现出深浅不一的红色釉,由于豇豆红是在高温还原气氛中烧制而成,工匠们通过这点,利用铜在氧化气氛中呈绿色的特征,使之在控制不甚严格的
还原气氛中烧成,形成器物表面的苔点,与器身红釉相映成趣。
该器型巧致,釉色光润,胎体坚实,通过利用豇豆红的特殊性质,将此苹果尊制作宛如一个娇嫩新鲜的真实苹果一般,甚为喜人。
豇豆红釉苹果尊
因形似苹果而得名,器呈侈口,器口颈部若果蒂下凹于圆腹之中,底内凹。
器身施通常所说的“苹果绿”。
这种以绿色为主色的豇豆红作品,传世极为少见。
器体小巧玲珑,丰满圆润,釉色沉稳淡雅。
清末寂园叟《陶雅》谓:“瓷之苹果绿最为神妙,官窑只有朱红一种。
一变为苹果绿,再变为豇豆红,皆朱红之化身,古无此名称也。
苹果绿一盒值千金,余犹屡见之。
而青花龙凤合璧之印盒,竟不能再见,亦一奇也。
豇豆红仿于明,而成化末年则往往有之,制小而色败,俗所
薄为乳鼠皮者是已然。
豆青釉苹果尊
康熙苹果尊。
首都博物馆藏清代瓷器高清实拍
馆藏瓷器高清实拍!|首都博物馆藏|清代瓷器兰谷文化2018-11-22 07:30:00清代(公元1644年一公元1911年)清代康乾盛世的辉煌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制瓷业的巅峰,清王朝继续在景德镇设御窑厂。
由于清代皇帝对瓷器的青睐,御窑厂不断进行仿古、创新,尤其是雍正、乾隆年间烧造的珐琅彩、粉彩、斗彩、色轴等瓷类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代表世界瓷器艺术最高水平的中国瓷器精华,荟萃京都,散布于皇室宫廷、王公贵族、官僚士大夫、文人墨客之中。
青花及釉里红青花雉鸡牡丹纹盖罐Blue-and-white Covered Jar with Pheasant and Peony Design清康熙(1662-1722)康熙青花瓷绘画借鉴西洋透视画法、仅用一种青花色料,利用深浅、虚实的变化、描绘出景物的阴阳向背,疏密远近,使画面颇有立体感,称“五色青花”。
青花寿山福海纹笔筒Blue and white brush pot with hill and seadesign 清雍正(1723-1735)青花缠枝葫芦纹橄榄式瓶Blue-and-white Vase with Interlocking GourdDesign 清雍正(1723-1735)青花缠枝花卉纹绶带扁壸Blue-and-white Flat-sided Pot with Silk-ribbon Design清乾隆(1736-1795)此壶仿永乐青花绶带耳扁壶造型,是在乾隆皇帝的授意下,将永乐瓷器尺寸加大、并将造型略加改进而烧造。
壶底书青花“大清乾隆年制”篆书款青花“法华寺”铭花卉纹觚(音姑)Blue-and-white Gu Vases with Floral Designand the Inscription Fa Hua Si"(Fahua Temple)清乾隆(1736-1795)明清时流行的佛前供器一般为五件,包括一对花觚,一对烛台及一件香炉,合称“五供”。
古瓷尊欣赏(莲花尊)
古瓷尊欣赏——莲花尊青釉莲花尊,高67cm,口径19cm,足径20cm。
尊撇口,长颈,鼓腹,高足外撇,肩、颈有6个条形系。
通体纹饰达11层:颈部饰纹3层,自上而下为飞天、宝相花兽面及蟠龙,以凸弦纹间隔;腹部为器物装饰的主要部分,由6层莲瓣组合而成,上覆下仰,瓣尖向外卷起;胫部亦饰覆莲瓣两层,瓣尖亦外卷。
器物通体施青绿釉,圈足内深厚,素胎无釉。
此尊为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的四件莲花尊之一。
器型高大,气魄雄伟,纹饰华缛精美,集贴、印、堆塑、刻划、模印、浮雕等多种装饰技法于一体。
装饰题材莲花、团花、飞天与佛教艺术题材吻合,反映了佛教艺术对北方陶瓷的影响。
经过化验分析,其胎、釉组成具有北方青瓷特点,该尊为北方青瓷的杰出代表作。
北朝·青釉莲花尊青釉莲花尊,北朝,高67cm,口径19cm,足径20cm。
尊侈口,束颈,腹部硕大,腹下渐收,圈足外撇。
釉色青绿。
周身遍布纹饰,以莲花为主题。
从口部到颈部的纹饰以弦纹分隔为三层,最上一层贴印6个不同姿态的飞天,中间一层饰宝相花纹,下层贴印团龙图案。
颈肩部饰6个条形系。
腹部装饰上覆下仰的莲瓣,上部覆莲分为三层,层层叠压,依次延伸,其中第三层莲花瓣尖向外翘起,第二层与第三层莲瓣之间贴印菩提叶一周。
下部仰莲分为两层,莲瓣丰满肥硕。
足部也堆塑覆莲瓣两层。
这是1948年河北景县北魏封氏墓群出土的四件青釉仰覆莲花尊之一。
形体高大,气魄雄伟。
它综合了雕刻、刻划、模印贴花等装饰方法,特别是腹部,采用堆塑的手段,以仰覆的莲花瓣吻合而成,叶脉清晰可辨,将莲花完整、丰腴的姿态在这一仰一覆之中完美地表现出来,既是装饰,又是器身结构的一部分,毫无牵强之意,同时也避免了纯粹摹仿自然的作法,是装饰艺术的成功之作。
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这件仰覆莲花尊使用了飞天、宝相花、菩提叶、莲花等佛教装饰题材,反映了佛教艺术对北方陶瓷的影响。
在中国南方也出土有类似的莲花尊,只是胎、釉化学组成差异较大。
明清时期陶瓷鹿纹“形、用、意”特征研究
1鹿纹的始源鹿纹在历史中是较早出现的装饰纹样,中国自古便有关于鹿的文献记载。
《说文》中有云:“鹿,兽也,象头角四足之形。
”又如《宋书·符瑞志》里记载:“天鹿者,纯灵之兽也。
五色光耀洞明,王者道备则至。
白鹿,王者明惠及下则至”。
可见在古人眼中,鹿既是一种动物,也是一种吉祥福瑞的象征,被赋予了浓厚的文化寓意。
在远古时期,原始人类就在石壁上刻有鹿形图案。
在仰韶文化时期,便出现四大图腾形象,其中包括鹿纹、鸟纹、鱼纹、蛙纹。
由于鹿纹其美好的形象特征,并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成为多种艺术门类的研究对象,它在中国传统儒释道三种文化当中都具有神圣的象征。
纹样是陶瓷器物的装饰手法,它不仅能传递出文字、造型所不能表达的语义和内涵,它也是人在历史的活动中留下的人文记忆。
从原始社会到明清时期,各历史阶段都有着大量的鹿纹陶瓷器流传下来,特别是在明清时期,生产力水平大幅提高,此时的陶瓷艺术成就陈晶袁李婳(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景德镇333001)也是吉祥福瑞的象征,从原始社会开始到明清时期,各历史都有着大批与鹿纹相关的陶瓷艺术品流传下来。
本文以图像学研究视角,探究明清时期陶瓷器上鹿纹的“形、用、意”三个特征,了解鹿纹是传统主要的动物装饰纹饰,它所体现了古代先人的艺术思想和文化情感。
鹿纹;形式;功用;观念(1983-)女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陶瓷艺术设计李婳(1985-)女景德镇陶瓷大学科技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陶瓷艺术设计2019年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明清时期陶瓷鹿纹图像研究》(项目编号:YS19227)的成果之一。
Ceramic Art陶瓷艺术非常之高,在陶瓷器物中经常都可见到鹿纹的身影。
陶瓷中的鹿纹不仅题材多种多样,还展现出它独有的时代性和艺术性,可以从纹饰的“形、用、意”三个方面得以体现,“形”是指纹饰的形式特征,“用”是指纹饰的功用特征,“意”是指纹饰的观念特征,这三个特征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影响,共同展现了鹿纹在陶瓷器物上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情感。
国宝瓷器精品图片欣赏2
清乾隆胭脂红地粉彩开光式(百鸟朝阳)清雍正柠檬黄釉地青花缠枝花卉纹壶清乾隆松石绿釉青花釉里红海水云龙纹双耳扁清乾隆青釉刻花缠枝莲纹花口瓶清乾隆青花釉里红海水云龙纹双耳扁壶清乾隆青花莲花纹如意耳蒜头瓶清乾隆粉彩花碟如意耳葫芦尊清乾隆粉彩九桃大天球瓶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清乾隆粉彩皮球花罐清乾隆青花八吉祥抱月瓶清乾隆青花缠枝莲纹双如意耳大扁壶清乾隆青花穿花龙纹天球瓶清乾隆青花春耕图双蝠耳大扁壶明洪武青花缠枝菊花纹执壶明嘉靖五彩鱼藻纹罐明万历彩绘双龙纹双耳罐明永乐青花开光如意莲纹执壶清嘉庆蓝地黄彩云龙贲巴瓶清乾隆斗彩加粉彩婴戏图罐清乾隆粉彩百鹿图双耳尊清乾隆御制珐琅彩杏林春燕图碗清乾隆珐琅彩“古月轩”题诗花石锦鸡图双耳瓶清乾隆金瓯永固杯黄地绿海水白鹤纹碗,高6.5cm,口径15.1cm,足径6cm鳝鱼黄釉钵,高32.7cm,口径30.6cm,足径27.3cm仿钧釉菱花式花盆托,高6.6cm,口径24.3cm,足距10.2cm胭脂紫釉碗,高4.8cm,口径9.5cm,足径3.6cm天蓝釉兽面纹螭耳尊,高22.5cm,口径11.9cm,足径11.7cm珐琅彩花卉纹瓶,高20.4cm,口径4.8cm,足径4.3cm清乾隆窑变双耳菊瓣尊高22.3cm,口径18.2cm,足径11.6cm窑变釉弦纹瓶,高25.3cm,口径7cm,足径11.7cm黄地珐琅彩开光婴戏纹瓶,高16.1cm,口径3.4cm,足径4.5cm清乾隆粉彩梅花图瓷鼻烟壶通高5.8cm,腹径4cm清乾隆斗彩婴戏图玉壶春瓶高21.5cm,口径6.9cm,足径7.4cm清乾隆紫地轧道粉彩描金带托爵杯高28cm,口径7.8cm,足径7.9cm清乾隆厂官釉牺耳尊高51cm,口横径24.5cm,口纵径19cm,足横径26.7cm,足纵径21cm清乾隆仿古铜金釉三足炉,通高33.1cm,口径14.9cm清康熙五彩加金花鸟纹八方花盆高32cm,口径51.5cm,底径35.6cm清光绪绿地粉彩公道杯通高6cm,口径12cm清光绪粉彩江山万代纹碗高6.5cm,口径12.2cm,足径4.9cm清康熙五彩竹纹笔筒高14.2cm,口径18.4cm,底径18cm清雍正矾红地白花蝴蝶纹圆盒高10cm,口径18cm,足径12cm珐琅之宝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清同治红地描金喜字碗高7.2cm,口径10.5cm,足径3.9cm清嘉庆斗彩花卉酒杯高4.4cm,口径6cm,足径2.4cm清乾隆粉青釉暗夔龙纹洗口水丞高5cm,口径3.3cm,足径5cm清光绪绿地粉彩花鸟纹盖碗通高8.8cm,口径11cm,足径4.4cm清光绪粉彩龙凤纹碗高6cm,口径13.9cm,足径5.4cm清雍正黄地绿彩云蝠纹碗高7.3cm,口径15.2cm,足径5.2cm清嘉庆黄地粉彩勾莲开光“万寿无疆”碗高8.1cm,口径18.2cm,足径7.4cm清乾隆酱地描金凸雕灵桃瓶高21.3cm,口径5.2cm清乾隆粉彩霁蓝釉描金地开光花鸟纹瓶高32.8cm,口径10.2—7.9cm清乾隆松石绿釉镂空花篮高13.5cm,口径15.9cm×9.9cm斗彩荷莲图鼓钉绣墩,高52.9cm,面径31cm郎窑红釉观音尊,高45.5cm,口径12.7cm,足径14.4cm青花缠枝莲纹赏瓶,高38cm,口径7cm,足径13cm黄地开光粉彩三阳开泰纹碗,口径15.2cm清乾隆青釉镂空粉彩描金夔凤纹套瓶高32.8cm,口径7.2cm,足径11c清康熙天蓝釉花觚高18.1cm,口径10.6cm,足径5.9cm淡黄釉瓶,高14.6cm,口径3.3cm,足径1.7cm淡粉釉瓶,高19.5cm,口径2.2cm,足径6.7cm清乾隆粉青釉鸡形熏高22cm清乾隆东青釉描金天鸡花浇高18.3cm,口径2.3cm古铜彩牺耳尊,高22.2cm,口径13.2cm,足径11.7cm清康熙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高20.8cm,口径6.1cm,足径9.1cm胭脂水釉小碗,高4.8cm,口径9.5cm,足径3.6cm元代青花鬼谷子下山纹大罐国宝瓷器精品图片欣赏(四)元代青花鬼谷下山图罐2.2789亿元明喜靖彩釉大罐59.8万美元。
康熙鹿头尊的鉴别方法
康熙鹿头尊的鉴别方法康熙鹿头尊,作为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珍品之一,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而备受收藏家和艺术爱好者的追捧。
然而,伴随着市场上的伪造品越来越多,鉴别一件真正的康熙鹿头尊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鉴别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辨别康熙鹿头尊的真伪。
一、观察外观特征康熙鹿头尊的造型独具匠心,呈现出独特的古朴韵味。
在鉴别时,首先需要观察其整体形态以及细节处理是否符合康熙时期的风格。
康熙鹿头尊一般呈鼓腹圆肩形,底部有三个鼓状足座,其鹿头造型精致并富有动感。
同时,需要注意康熙鹿头尊的釉料应该是均匀细腻的,色泽自然、亮丽,没有明显的瑕疵。
二、研究器物纹饰康熙鹿头尊的纹饰内容丰富多样,往往采用传统的仿古纹样。
鉴别真伪时,需要仔细观察其纹样是否准确无误地呈现了康熙时期的样式。
康熙鹿头尊的纹饰常见的有云头、海水、葫芦、莲花等,这些纹饰应有细腻的线条和精致的雕刻。
此外,还需要留意模数的合理性和纹饰的布局是否对称协调。
三、研究胎质康熙鹿头尊的胎质也是鉴别的重要指标之一。
真正的康熙鹿头尊通常采用细腻的胎土,胎质坚硬紧密,瓷体通透,且质地细腻光滑。
同时,真品的底部和内部也应该没有明显的夹杂物或斑点,胎釉质地应均匀、亮泽。
四、参考专家鉴定及相关资料对于鉴定较为复杂的康熙鹿头尊,可以寻找相关的专家鉴定机构或艺术品交流平台,借助专家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进行鉴定。
同时,通过收集一些权威资料和研究文献,对康熙鹿头尊的制作工艺、铭文特征等方面有较全面的了解,有助于提高自己的鉴别水平。
综上所述,要准确鉴别康熙鹿头尊的真伪,除了观察外观特征、研究器物纹饰和胎质,还需要参考专家鉴定及相关资料。
在收藏和购买康熙鹿头尊时,我们应该保持谨慎和理性的态度,确保自己获得真正的艺术珍品。
当然,最好的方法还是增加自己对康熙鹿头尊的了解,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这样可以更好地享受艺术品带来的文化魅力。
感受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魅力
感受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魅力感受中国古代瓷器的艺术魅力2016-07-23 古玩收藏瓷器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物质文明的重大贡献。
陶瓷文化是唯一贯穿中华文明发展进程而未中断的物质文明:原始社会之彩陶、黑陶,商周时期之白陶、釉陶,乃至以后相继出现的青瓷、白瓷、釉上彩、釉下彩、颜色釉,以及琉璃、珐花、紫砂器等,美不胜收、蜚声寰宇。
今天带大家欣赏国家博物馆中珍藏的瓷器,快来一饱眼福吧~感受我国古代瓷器的艺术魅力,得到美的享受。
青釉莲花尊高49.5厘米腹径31厘米侈口,长颈,溜肩,橄榄形腹,外撇高足。
颈部装饰分三段:上段对称贴附两个飞天,中部刻饰三圈弦纹,下部贴附对称的忍冬、莲花纹构成的图案各二组。
颈肩相接处有六个桥形复系,上腹和中腹为三层模印的覆莲以及一轮贴花菩提;下腹为一组单瓣仰莲。
满施青釉泛黄,光亮晶莹。
该尊将刻划、雕塑、模印、粘贴等多种技法施于一体,制作精美,气魄宏伟。
代表了南北朝时期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
口修复。
越窑青釉划牡丹纹盘口瓶宋,高32.2厘米,口径13.3厘米,底径11.5厘米盘口,束颈,丰肩,鼓腹,腹部浑圆,圈足。
造型挺拔而丰满。
腹部划牡丹花装饰,腹部出筋分五瓣,每瓣内划牡丹花一朵。
通体施青釉。
该瓶造型端庄,纹饰线条舒展流畅,底足露胎铁足,是南方越窑的典型作品。
耀州窑青釉荷叶盖罐金代,高20厘米,口径9.5厘米,底径6.5厘米。
罐直口,鼓腹,圈足,盖沿卷曲上翘,与器身简洁肃穆的线条结合。
胎质坚致,露胎处呈灰白色,上有粘砂痕。
通体施青釉近月白色,应为耀州窑金代作品,器、盖俱全者存世不易。
龙泉窑青釉琮式瓶宋,高25.8CM,口径7CM。
底径7CM 圆口,直方型腹,浅圈足,露火石红胎,器形仿古玉琮器形,通体施梅子青釉,釉色盈润亮泽,成对尤为难得。
翠青釉罐明,永乐,高9.5CM,口径10CM,足径14CM。
罐直口,短颈,腹体矮硕,广底,浅圈足。
肩上等距离贴三海棠花形托。
罐里及足内均施青白釉,外施翠青釉。
图必有意 意必吉祥 清代瓷器纹饰的意象主题
图必有意,意必吉祥——清代瓷器纹饰的意象主题清代瓷器是我国瓷器制造史上的鼎盛期,装饰图案更是题材广泛,风格活泼多样,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绘画中表现吉庆祥瑞的作品大量涌现,而这些作品中除了传统的龙凤题材外,尤以“福、禄、寿”题材引人瞩目,遍布珐琅彩、斗彩、粉彩、釉里红、青花釉里红、白地红彩(矾红)、釉上金彩、釉上五彩、青花红彩、黄地紫绿彩、黄地青花、秞下三彩等精美瓷器上,其特点是通过动物、植物、人物和文字相互结合,有些是含蓄的,有些是直观的,将寓意表达得非常明确,正所谓“图必有意,意必吉祥”。
吉祥,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最纯真而美好的一项内容,包蕴着代代人的智慧与情感,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也是永恒的主题。
“吉祥”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人世间》:“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唐成玄英疏:“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
”它表达的是对未来的祝福与祈盼,传统的吉祥图案则成为这种美好祈愿的载体。
在历久弥新的吉祥图案中,它所承载的已经不止于单纯的心理写照,人们对自然那“天人合一”的理解、汉语音韵文字的优美、历史渊源的传递,都构成了吉祥图案的深厚意蕴。
人们看到的是珍花异草、祥禽瑞兽的形象,感受到的却是言不能尽、不言而喻的美好意境。
吉祥图案的载体有很多,从远古既有的石器、青铜器和墓葬壁画,到建筑、家具、织绣品,生活中广泛使用的陶、瓷、漆各种器皿,以及吉祥寓意更为直白的剪纸与年画——亘古及今,虽内容辗转变迁,但吉祥的主题从未消失。
从清代瓷器上精美绝伦的吉祥图案,我们能够深切地体味到这一点。
吉祥图案绘于瓷器,可以追溯到唐代。
在这个传统社会极盛的时代,陶瓷工艺技巧和审美风格都突破前代的窠臼,出现彩绘,斑斓华贵,吉祥图案的题材也得以展现(陈年彬《历代陶瓷与吉祥图案的联系与发展》)。
宋代瓷窑遍布,瓷器上多绘制动物、飞天、婴戏及各种人物,以朴实古拙的风格表达富贵、长寿、子嗣满堂的期盼。
元代的瓷器风格典雅,益发注重图案装饰,多为缠枝、斑片、云朵等几何图形。
国宝档案2012
国宝档案2012 2012-01-02期《国宝档案》南都繁会图卷2012-01-03期《国宝档案》皇都积胜图卷2012-01-04期《国宝档案》明"潘斌"铭青花人物笔筒2012-01-05期《国宝档案》清"海晏河清"瓷尊2012-01-06期《国宝档案》青州北齐思维菩萨像2012-01-07期《国宝档案》明冯起震《雪竹图》2012-01-09期《国宝档案》唐代铜坐龙2012-01-11期《国宝档案》《帝鉴图说》2012-01-12期《国宝档案》金太祖睿陵金丝冠2012-01-13期《国宝档案》万历金酒注2012-01-14期《国宝档案》清雍正斗彩五伦提梁壶2012-01-16期《国宝档案》豆青釉粉彩松竹梅纹竹节式笔筒2012-01-17期《国宝档案》清代傅恒宗祠碑2012-01-18期《国宝档案》明"童子高仕图"克拉克瓷盘2012-01-19期《国宝档案》清乾隆粉彩百鹿尊2012-01-21期《国宝档案》清冷枚《麻姑献寿图》2012-01-24期《国宝档案》中国龙——龙飞凤舞2012-01-26期《国宝档案》中国龙——龙盘虎踞2012-01-27期《国宝档案》中国龙——龙行天下2012-01-28期《国宝档案》中国龙——龙凤呈祥2012-01-30期《国宝档案》明代"天地全神"年画版2012-01-31期《国宝档案》清海屋添筹插屏2012-02-01期《国宝档案》清乾隆缂丝无量寿尊佛像2012-02-02期《国宝档案》金三彩童子戏狮枕2012-02-03期《国宝档案》战国羽人竞渡纹铜钺2012-02-04期《国宝档案》唐鎏金龟负"论语玉烛"酒筹2012-02-06期《国宝档案》明宪宗元宵行乐图2012-02-07期《国宝档案》元磁州窑白釉黑花婴戏图罐2012-02-08期《国宝档案》唐彩绘武服陶俑2012-02-09期《国宝档案》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2012-02-10期《国宝档案》南朝\"贵妇出游\"画像砖2012-02-11期《国宝档案》明代雪蓑题刻与《草书十二卷》2012-02-13期《国宝档案》清康熙御笔五言唐诗手卷2012-02-14期《国宝档案》清雍正御笔行书对联2012-02-15期《国宝档案》清乾隆御笔《红树山庄图》2012-02-16期《国宝档案》湖北云梦秦简2012-02-17期《国宝档案》湖南里耶秦简2012-02-18期《国宝档案》山东胶州"三里河遗址"古陶器2012-02-20期《国宝档案》辽代绿釉"杜家"款璎珞纹净瓶2012-02-21期《国宝档案》金代缠枝芍药纹花口瓶2012-02-22期《国宝档案》元代磁州窑故事枕2012-02-23期《国宝档案》北魏太和石雕佛像2012-02-24期《国宝档案》金代龙纹大瓷盆2012-02-25期《国宝档案》北宋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2012-02-27期《国宝档案》乾隆御赐养老牌2012-02-29期《国宝档案》明朱鹤五子戏弥勒竹刻2012-03-01期《国宝档案》清雍正青花釉里红海水龙纹梅瓶2012-03-02期《国宝档案》元青花"四爱图"梅瓶2012-03-03期《国宝档案》中国龙——神龙出世2012-03-05期《国宝档案》宋"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2012-03-06期《国宝档案》宋李唐《炙艾图》2012-03-07期《国宝档案》唐绿釉参军陶俑2012-03-08期《国宝档案》战国彩漆木雕鸳鸯形盒2012-03-09期《国宝档案》战国彩绘动物纹座屏2012-03-10期《国宝档案》中国龙——龙飞凤舞2012-03-12期《国宝档案》元代缠枝牡丹纹塔式盖瓶2012-03-13期《国宝档案》清黄地青花跃龙捧寿纹双耳六方瓶2012-03-14期《国宝档案》明永乐翠青釉三系盖罐2012-03-15期《国宝档案》金代"春水秋山"玉2012-03-16期《国宝档案》金代山水人物故事纹铜镜2012-03-17期《国宝档案》中国龙——飞龙在天2012-03-19期《国宝档案》北齐青釉龙柄鸡首壶2012-03-20期《国宝档案》宋龙泉窑青釉五管瓶2012-03-21期《国宝档案》明天顺民窑青花《踏雪寻梅》罐2012-03-22期《国宝档案》清乾隆玉雕花柄桃皮鞘兔胆腰刀2012-03-23期《国宝档案》清康熙五彩十二月花卉杯2012-03-26期《国宝档案》"万历年造背八钱"银钱2012-03-27期《国宝档案》元代龙泉窑青釉文殊菩萨像2012-03-28期《国宝档案》元代青白釉水月观音像2012-03-29期《国宝档案》东汉青玉龙螭衔环谷纹璧2012-03-30期《国宝档案》东汉中山王刘畅墓玉座屏2012-03-31期《国宝档案》中国龙——龙行天下2012-04-02期《国宝档案》李昭道《明皇幸蜀图》2012-04-03期《国宝档案》明戴进《春游晚归图》2012-04-04期《国宝档案》汉青铜玄武砚滴2012-04-05期《国宝档案》战国漆木虎座立凤2012-04-06期《国宝档案》南宋天封塔地宫银殿模型2012-04-07期《国宝档案》中国龙——龙凤呈祥2012-04-09期《国宝档案》青海柳湾人像彩陶壶2012-04-10期《国宝档案》舞蹈纹彩陶盆2012-04-11期《国宝档案》明永乐青花枇杷绶带鸟纹大盘2012-04-12期《国宝档案》朱耷《河上花图》2012-04-13期《国宝档案》清乾隆帝《是一是二图轴》2012-04-14期《国宝档案》清冷枚《麻姑献寿图》2012-04-16期《国宝档案》清"札萨克"印2012-04-17期《国宝档案》战国"行气铭"玉饰件2012-04-17期《国宝档案》唐怀安窑青瓷虎枕2012-04-18期《国宝档案》金代铜坐龙2012-04-19期《国宝档案》明董其昌《疏林远岫图》2012-04-20期《国宝档案》单德谟巡视台湾图卷2012-04-21期《国宝档案》青《万国来朝图》2012-04-23期《国宝档案》西周伯矩鬲2012-04-24期《国宝档案》北宋黄鼬鹦鹉壶2012-04-25期《国宝档案》清乾隆紫地粉彩山水人物壁瓶2012-04-26期《国宝档案》清乾隆"八徵耄念之宝"玉玺2012-04-27期《国宝档案》清代仿痕都斯坦式白玉菊瓣碗2012-04-28期《国宝档案》北宋定窑白釉龟2012-04-30期《国宝档案》南宋《蚕织图》2012-05-01期《国宝档案》清《玫贵妃春贵人行乐图》2012-05-02期《国宝档案》金赵霖《昭陵六骏图卷》2012-05-03期《国宝档案》元钱选《花鸟图》2012-05-04期《国宝档案》明代《西游记图册》2012-05-05期《国宝档案》清王致诚《十骏马图册》2012-05-07期《国宝档案》龙山文化鹰攫人面佩2012-05-08期《国宝档案》新朝虎符石匮2012-05-09期《国宝档案》匈奴狼噬牛金牌饰2012-05-10期《国宝档案》唐手书《羯摩经》2012-05-11期《国宝档案》辽陈国公主墓藏珍2012-05-12期《国宝档案》唐代渤海国金佛像2012-05-14期《国宝档案》南宋无名氏《斗浆图》2012-05-15期《国宝档案》元代《瑶池醉归图》2012-05-16期《国宝档案》明龙泉窑青釉孔雀牡丹纹绣墩2012-05-17期《国宝档案》明锦衣卫指挥使牙牌2012-05-18期《国宝档案》唐长沙窑青黄釉獬豸香薰2012-05-19期《国宝档案》漳窑白釉米色划花牡丹纹觚2012-05-21期《国宝档案》宋徽宗《祥龙石图卷》2012-05-22期《国宝档案》明唐寅《溪山渔隐图》2012-05-23期《国宝档案》鹿纹彩陶瓮2012-05-24期《国宝档案》清《陈忠愍公遗像诗卷》2012-05-25期《国宝档案》南宋褐黄釉刻划花碗2012-05-26期《国宝档案》清乾隆白玉贯耳扁瓶2012-05-28期《国宝档案》闽南"侨批"2012-05-29期《国宝档案》德化窑妈祖坐像2012-05-30期《国宝档案》清上官周《浅绛山水图》立轴2012-05-31期《国宝档案》清代翡翠蝈蝈白菜2012-06-01期《国宝档案》南宋李嵩《货郎图》2012-06-02期《国宝档案》唐人宫乐图2012-06-04期《国宝档案》战国龟鱼纹方盘2012-06-05期《国宝档案》清代慈禧美容按摩器2012-06-06期《国宝档案》元代卵白釉印花"王白"款高足碗2012-06-07期《国宝档案》清"成均耆英"匾额2012-06-08期《国宝档案》唐鎏金摩羯纹多曲银碗2012-06-09期《国宝档案》梁启超《赠鹤俦仁兄楷书楹联》2012-06-11期《国宝档案》唐官冲窑镂空盂形钵2012-06-12期《国宝档案》清华侨护照2012-06-13期《国宝档案》明陈白沙《大头虾说》立轴2012-06-14期《国宝档案》新宁铁路《账簿》2012-06-15期《国宝档案》走基层——淄博春秋车马2012-06-17期《国宝档案》走基层——青州北魏佛头像2012-06-18期《国宝档案》走基层——溯源漳州瓷的前世2012-06-19期《国宝档案》走基层——探秘漳州瓷的今生2012-06-20期《国宝档案》走基层——溯源漳州军饷2012-06-21期《国宝档案》走基层——族谱中的闽台情缘2012-06-22期《国宝档案》走基层——诏安书画《墨荷轴》2012-06-23期《国宝档案》北宋张择端《金明池争标图》2012-06-25期《国宝档案》明《木美人》油画2012-06-26期《国宝档案》闽台契约文书2012-06-27期《国宝档案》乐律石刻井圈2012-06-28期《国宝档案》清《闽南纪胜十二景》2012-06-29期《国宝档案》开平碉楼建筑图纸2012-06-30期《国宝档案》清嘉庆款石雕蟠龙柱2012-07-02期《国宝档案》宋岭山寺塔2012-07-03期《国宝档案》北宋范宽《雪景寒林图》2012-07-04期《国宝档案》金代齐国王墓服饰2012-07-06期《国宝档案》商代黄玉璇玑2012-07-06期《国宝档案》清《天后圣母事迹图志册》2012-07-07期《国宝档案》百年国博——青铜之光2012-07-09期《国宝档案》青铜密语2012-07-10期《国宝档案》百年国博——灵秀美玉2012-07-11期《国宝档案》宋鎏金錾花云龙纹银塔2012-07-12期《国宝档案》南宋纱罗对襟女上衣2012-07-13期《国宝档案》南宋葵形剔犀漆奁2012-07-14期《国宝档案》清粉彩童子献宝壶2012-07-16期《国宝档案》陈洪绶《苏武李陵图》2012-07-17期《国宝档案》明董其昌《仿古泥金山水册》2012-07-18期《国宝档案》东汉中山王刘畅墓金器2012-07-20期《国宝档案》明林良《秋树聚禽图》2012-07-21期《国宝档案》明戴进《山高水长图》2012-07-23期《国宝档案》商代双兽耳衔环青铜方罍2012-07-24期《国宝档案》宋寿山石人首蛇身佣2012-07-25期《国宝档案》清咸丰御赐林则徐碑2012-07-26期《国宝档案》徐悲鸿《伯乐相马图》2012-07-27期《国宝档案》特别节目2012-07-28期《国宝档案》特别节目2012-07-30期《国宝档案》中国古代体育运动——狂热蹴鞠2012-07-31期《国宝档案》中国古代体育运动——捶丸之乐2012-08-01期《国宝档案》中国古代体育运动——大唐马球2012-08-02期《国宝档案》清浙江《黄山始信峰图》2012-08-03期《国宝档案》五重宝塔2012-08-04期《国宝档案》特别节目2012-08-06期《国宝档案》清嘉庆广彩人物纹大腕2012-08-07期《国宝档案》清黑漆描金缝纫台2012-08-08期《国宝档案》元《搜山图》2012-08-09期《国宝档案》"梅雀争春"田黄石印章2012-08-10期《国宝档案》林纾《祝寿图》2012-08-11期《国宝档案》清脱胎漆达摩坐像2012-08-13期《国宝档案》明嘉靖通宝纪念币2012-08-14期《国宝档案》云南会泽清代会馆2012-08-15期《国宝档案》清道光木酒海2012-08-16期《国宝档案》清"乾隆宸翰"宝玺2012-08-17期《国宝档案》[国宝档案]清青玉活环莲花嵌红宝石洗2012-08-17期《国宝档案》清青玉活环莲花嵌红宝石洗2012-08-18期《国宝档案》明徐渭《群望·诗中堂》2012-08-20期《国宝档案》辽十八盘驿道2012-08-21期《国宝档案》[国宝档案]宋蓝科菊瓣纹扣银小碟2012-08-22期《国宝档案》"碗礁一号"外销瓷器2012-08-22期《国宝档案》宋蓝科菊瓣纹扣银小碟2012-08-23期《国宝档案》中山舰文物2012-08-24期《国宝档案》清沈葆桢楹联2012-08-25期《国宝档案》南宋刻本《陶靖节先生诗》2012-08-27期《国宝档案》宋徽宗赵佶《文会图》2012-08-28期《国宝档案》清画珐琅海棠式花瓶2012-08-29期《国宝档案》南宋刻本《唐女郎鱼玄机诗集》2012-08-30期《国宝档案》钱维城《西湖三十二景图》2012-08-31期《国宝档案》河北蔚县清代《百工图》壁画2012-09-01期《国宝档案》清代蔚县剪纸孩儿瓷枕2012-09-03期《国宝档案》清《广州十三行商馆区玻璃画》2012-09-04期《国宝档案》清广州市井风情通草画册2012-09-05期《国宝档案》西汉南越王墓青铜烤炉2012-09-06期《国宝档案》清乾隆掐丝珐琅三足熏炉2012-09-07期《国宝档案》明代剔红博弈图盘2012-09-08期《国宝档案》明"携琴访友图"纹罐2012-09-10期《国宝档案》清"洪武通宝"花钱2012-09-11期《国宝档案》南宋刻本《寒山子诗集》2012-09-12期《国宝档案》北朝皇陵陶俑2012-09-13期《国宝档案》清云南少数民族风俗画2012-09-14期《国宝档案》清乾隆紫砂绿地描金瓜棱壶2012-09-15期《国宝档案》明定陵金簪2012-09-17期《国宝档案》清宫廷饰品2012-09-18期《国宝档案》辽陈国公主及驸马合葬墓玉器2012-09-19期《国宝档案》宋妙音鸟塑像2012-09-20期《国宝档案》明沈周《杜甫骑驴图》扇面2012-09-21期《国宝档案》清粉彩龙凤穿牡丹纹双耳瓶2012-09-22期《国宝档案》明万历大碌带2012-09-24期《国宝档案》明定陵皇后凤冠2012-09-25期《国宝档案》明定陵玉酒器2012-09-26期《国宝档案》明文徵明《兰亭修禊图》2012-09-27期《国宝档案》泰山三宝之黄釉青花葫芦瓶2012-09-28期《国宝档案》明清宫廷菊纹瓷器2012-09-29期《国宝档案》唐八瓣菱花形月宫镜2012-10-01期《国宝档案》古代科技——元代铜壶滴漏2012-10-02期《国宝档案》古代科技——清代七政仪2012-10-03期《国宝档案》古代科技——汉代环保灯具2012-10-04期《国宝档案》古代科技——日升昌汇票2012-10-05期《国宝档案》古代科技——战国青铜汲酒器2012-10-06期《国宝档案》古代科技——战国青铜冰鉴2012-10-08期《国宝档案》古代科技——中医针灸铜人2012-10-10期《国宝档案》古代科技——东汉陶船模型2012-10-11期《国宝档案》清纸面人物纹外销样板扇2012-10-12期《国宝档案》清石湾窑陶塑2012-10-13期《国宝档案》清画珐琅人物纹双耳瓶2012-10-15期《国宝档案》元黑漆嵌钿人物纹盒2012-10-16期《国宝档案》清代颜色釉瓷器2012-10-17期《国宝档案》北宋钧窑乳钉鼓式洗2012-10-18期《国宝档案》清广绣花鸟挂屏2012-10-19期《国宝档案》清紫檀嵌珐琅楼船2012-10-20期《国宝档案》清广州"江城风情图"封檐板2012-10-22期《国宝档案》临安吴越国秘色瓷2012-10-23期《国宝档案》清兰竹图2012-10-24期《国宝档案》明万历《道藏》2012-10-25期《国宝档案》泰安岱庙北宋吉祥缸2012-10-26期《国宝档案》清乾隆进献泰山祭器2012-10-27期《国宝档案》清乾隆进献泰山祭器2012-10-28期《国宝档案》清康熙御笔《台省箴》2012-10-29期《国宝档案》明拔步床2012-10-30期《国宝档案》明代《刘基画像》2012-10-30期《国宝档案》清五福临门青田石雕璧饰2012-10-31期《国宝档案》明"光风霁月"青田石印章2012-11-02期《国宝档案》金娃娃擎荷枕2012-11-03期《国宝档案》北宋磁州窑《枕赋》枕2012-11-06期《国宝档案》山西高平炎帝古碑2012-11-08期《国宝档案》古代工艺——明掐丝珐琅双陆棋盘2012-11-09期《国宝档案》古代工艺——清釉下五彩瓷器2012-11-11期《国宝档案》古代工艺——汉青铜透光镜2012-11-12期《国宝档案》古代工艺——赏戏听音话戏楼2012-11-13期《国宝档案》中国古代天文仪器——清玑衡抚辰仪2012-11-14期《国宝档案》中国古代天文仪器——清天体仪2012-11-15期《国宝档案》中国古代天文仪器——明简仪2012-11-16期《国宝档案》进士题名碑2012-11-17期《国宝档案》清莲座虎形木敔2012-11-19期《国宝档案》清乾隆石鼓2012-11-20期《国宝档案》清乾隆石经2012-11-21期《国宝档案》清"辟雍"匾额2012-11-22期《国宝档案》法式座架执壶2012-11-23期《国宝档案》清堂·吉诃德及侍者图盘2012-11-24期《国宝档案》明定陵青花龙纹大缸2012-11-26期《国宝档案》明黄地紫彩人物故事纹花瓢2012-11-27期《国宝档案》清担当《高士图轴》2012-11-28期《国宝档案》唐颜真卿书《郭虚已墓志铭》2012-11-29期《国宝档案》清青花唐英题记烛台2012-11-30期《国宝档案》元青花人物故事图梅瓶2012-12-01期《国宝档案》清青花英国纹章纹餐盘2012-12-03期《国宝档案》唐三彩莲花灯2012-12-04期《国宝档案》东汉石辟邪2012-12-05期《国宝档案》唐彩绘驯马陶俑2012-12-06期《国宝档案》北京孔庙大成殿匾额2012-12-07期《国宝档案》西汉鎏金八人乐舞扣饰2012-12-08期《国宝档案》西汉四牛鎏金骑士贮贝器2012-12-10期《国宝档案》宋西山行旅图轴2012-12-11期《国宝档案》清《普洱府图说》2012-12-12期《国宝档案》宋银背光金阿嵯耶观音立像2012-12-13期《国宝档案》唐蓝釉双龙瓶2012-12-14期《国宝档案》东汉彩绘百花灯2012-12-15期《国宝档案》清东方博士图瓷盘2012-12-17期《国宝档案》北宋汝窑青釉长颈瓶2012-12-18期《国宝档案》唐洛阳仕女俑2012-12-19期《国宝档案》西周叔牝方彝2012-12-20期《国宝档案》北魏泥塑佛面像2012-12-21期《国宝档案》元《剡溪访戴图轴》2012-12-22期《国宝档案》明木雕贴金窗花2012-12-24期《国宝档案》太和殿髹金漆楠木宝座2012-12-25期《国宝档案》宋修内司玉器2012-12-26期《国宝档案》西汉南越王承露盘高足杯2012-12-27期《国宝档案》西汉南越国角形玉杯2012-12-28期《国宝档案》春秋吴王光剑。
中国瓷器纹饰大全
鹿纹鹿在民间绘画中作为“仁”兽,以表示太平无事。
鹿与禄同音,所以也是官“禄”的象征。
定瓷双鹿盘,盘面两鹿奔跃在枝叶缠绕的石榴花丛,前鹿回首顾盼,后鹿追赶呼唤。
磁州窑瓷枕的鹿纹更多,描绘了小鹿的种种形态,或立、或卧,或奔跑于山间,或漫步于林莽,均极秀美生动。
吉州窑小鹿衔灵芝纹,风格则古朴典雅。
青花松鹿纹花瓶花鸟纹花鸟纹宋代北方民窑常用的装饰题材,笔触流利生动,风格活泼豪放。
如磁州窑残荷秋叶纹枕,枕面画野塘芦鸦、残荷败草,大雁南飞,呈现一派深秋景色。
格调与此相反的竹雀图,只是草草几笔,便描绘了白头鸟停落在挺拔的竹枝上,竹枝似在微微摇颤, 充满逗人情趣和盎然生机。
其余,小鸟琢果、鹊噪枝头,以及双系瓶上的草花飞燕等等,都各具特色。
面师们抓住了瞬间的动态,意到笔随,情景交融,颇为佳作。
五彩花鸟纹盘鱼藻纹“鱼”与“余”同音,是“富贵有余”、“连年有余”的意思。
鱼纹几乎是每个朝代都使用的主要装饰图案。
鱼纹种类繁多,如莲池游鱼,水波游鱼,水藻游鱼,或单或双,或三、五追逐,鱼水相融。
双数鱼的构图,在器壁用对称法,两两相对;若在器心,则两鱼并排而游。
三五尾单数鱼的构图,多是顺向追逐游动,空间饰以浮萍、水草、莲花之类花草。
青花鱼藻纹大罐缠枝纹明代或称为“转枝”,是最为常见的装饰纹样。
它以植物的枝干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或用以填充装饰面。
有的还转变为散点式的二方连续形式。
二方连续形式的缠技花,在景德镇陶瓷纹样中所占比重最大、用途最广。
它的循环往复,变化无穷,婉转流动、节奏鲜明的特点,既适合陶工们挥洒自如的用笔,又利于大量生产。
青花缠枝纹大盘牡丹纹牡丹,自唐以来,被人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宋时被称为“富贵之花”,并把它作为装饰题材广泛应用在各种工艺品上。
宋瓷中的瓶、罐、盘、盆、缸、枕等器物上均有构图多样的牡丹纹。
或茎蔓缠绕,花叶连绵,或花朵环抱,或一枝独放……。
工匠们因器施画,千姿百态,极尽其华丽妖娆之美。
“千古第一瓷”——百鹿尊
54乡音文化长廊 文藏故事XIANGYIN本栏责编 / 张亚培***************2023-01鹿,在中国古代一直被视为祥瑞之兽。
古人借“鹿”与“禄”的谐音,象征福禄常在,官运亨通。
至清代,吉祥双关含义的装饰图案日渐盛行,宫廷制作了各种以“鹿”为题材的器物,备受帝后喜爱,河北博物院收藏的百鹿尊便是一例。
所谓“百鹿尊”,因器身绘有“百鹿”而得名,是专为清宫制作的陈设用瓷,也是乾隆皇帝直接督导设计瓷器的一个典型例证。
因其寓意吉祥、装饰华丽、工艺精良,享有“千古第一瓷”之誉。
如果把百鹿尊腹部画面横向展开,犹如一幅山水长卷:林壑幽美的山野之中,神态各异的小鹿,或奔跑、或嬉戏、或觅食、或小憩,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四周衬以参天古树、层峦叠嶂及瀑布溪流,绘画形象生动,自然逼真……此情此景,与清廷举办木兰秋狝的环境极为吻合。
据记载,每当狩猎开始,先是头戴鹿头、身披鹿皮的八旗兵在树林里模仿“呦呦”鹿鸣之声引诱鹿群出动。
一旦群鹿出动,众人则合围猎杀。
乾隆皇帝对于木兰秋狝甚为重视,名令宫廷画师把实况记录下来。
景德镇工匠照着画卷,将百鹿奔腾的场景展现于百鹿尊上。
木兰秋狝,是清廷每年秋季在木兰围场举行的大规模狩猎活动。
满语中,“木兰”意为“哨鹿”,“秋狝”指秋天打猎,可见狩猎最主要目标是鹿。
木兰围场,位于河北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地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交界处。
围场北面是平均海拔1400米以上的坝上高原,南面是地势较低的燕山山脉。
这里层峦叠嶂、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密布、河流纵横、野生资源丰富,适宜于各种飞禽走兽生长活动。
纵横交错的地形,集合了北方所有代表性景观,春天花满地,夏天水草丰,秋日层林尽染,冬日白雪铺地,可谓是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水的源头……早在辽代,这片水草丰美、禽兽繁衍的原野,就是蒙古君王围猎避暑的地方。
公元1681年,清帝康熙为锻炼军队,在这里开辟了1万多平方千米的狩猎场。
鹿头尊用途
鹿头尊用途鹿头尊是一种古代陶器,属于中国古代青铜器的一种。
它的形状独特,通常由两只鹿的头部组成,中间有一个容器可以用来盛放祭品或酒水。
鹿头尊的使用途径主要有三个方面:宗教祭祀、礼仪活动和收藏艺术。
首先,鹿头尊在宗教祭祀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古代中国,人们广泛信仰神灵,并通过举行各种祭祀活动来祈求神灵的保佑和福祉。
鹿被视为祥瑞的象征,被认为是神灵的使者。
所以,鹿头尊常常用作祭祀神鹿的器皿,用来盛放祭品或供奉的酒水。
人们相信神灵会通过鹿头尊吸收祭品和酒水的香气,以此来接受人们的祭祀,保佑他们的生活安康。
另外,鹿头尊也在礼仪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古代中国,礼仪活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仅用于外交往来,还体现了社会等级和家族地位的差异。
作为一种珍贵的青铜器,鹿头尊往往是贵族或官员们在重要场合中使用的物品。
例如,在宴会上,鹿头尊可以用来盛放美酒,以表示主人的慷慨好客和高尚品味。
在宗教仪式和祭祀中,鹿头尊也被用来象征神圣,展示举办者的虔诚和威严。
此外,鹿头尊还是收藏艺术品的一种,因其独特的造型和制作工艺而备受珍视。
鹿头尊的制作工艺非常精细,从原料的选择到铸造、打磨等过程都需要经过精心的制作过程。
同时,每个鹿头尊都有独特的纹饰和铭文,这些纹饰和铭文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思想、宗教信仰和审美趣味。
因此,鹿头尊不仅仅是一种容器,更是一种艺术品,它的制作和收藏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综上所述,鹿头尊作为一种古代青铜器,具有重要的宗教祭祀、礼仪活动和收藏艺术的用途。
它在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贵族和官员的象征,它在社交场合和礼仪活动中得到广泛使用。
同时,鹿头尊的独特造型和精细工艺使其成为收藏家们追逐的对象,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鹿头尊不仅仅是青铜器的一种,更是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田野调查(首都博物馆展品)
田野调查作业——首都博物馆展品2012年暑假的时候去北京玩,去了三次首都博物馆,自己看了,听了介绍之类的觉得挺有趣的,回来之后也稍作整理(上网查了一下相关资料)。
希望有机会自己也能去考古。
错金银牛形铜灯东汉1980年江苏扬州邗江县甘泉2号墓出土的东汉(25~220年)文物。
通高46.2、牛身长36.4厘米。
与早期铜灯相比,设计更为合理,制作更为精美。
除具有一般铜灯的烟尘导管装置外,圆形灯盘上可推移开合的灯罩已由原来的封闭型变成镂孔透光型,能更好地起到散热、挡风和调光的作用。
通体遍饰精细的龙、凤、虎、鹿以及各种神禽异兽等错金银图案,作品线条流畅飘逸,工艺相当精湛,是汉代众多青铜灯具中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上乘之作。
这类象生形灯具在汉代十分流行,巧妙利用形体本身的有机部分作为导烟管,如人的手臂,牛的双角,凤、雁的颈等,反映出汉代人为防止燃油灯对室内造成污染的环保意识。
虎牛铜案西汉1972年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出土,高43、长76厘米。
主体铸成一头大牛形状,为处理好巨大的牛头带来的不平衡感,设计者在牛尾连铸了一只猛虎,使案在左右平衡、力度对比、节奏变化、画面安排和气氛渲染方面显得十分和谐。
大牛腹下与足间还另铸了一头小牛,使案更加富于变化,也更加稳重。
大牛的沉稳、小牛的胆怯、及老虎的残暴,在此形成强烈对比。
成化斗彩葡萄杯明代明代瓷器珍品。
1962年北京海淀出土。
高4.8厘米。
胎骨薄至透明。
外壁用彩色绘葡萄纹,青花勾线,微带绿色的鹅黄,熟葡萄一样的紫色,显得娇艳透亮。
底书“大明成化年制”款。
红素罗绣平金龙百子花卉方领女夹衣明朝明朝定陵出土的孝靖皇后王氏红素罗绣平金龙百子花卉方领女夹衣。
方领,对开襟。
从图案的设计看,所绣百子画面精彩生动。
各组画面上的童子从1至6人数不等,共组成40余个场面。
每个场面儿童的嬉戏方式和神情各不相同,有的斗蟋蟀、戏金鱼,有的练武、摔跤、踢毽子,有的爬树摘果,有的站凳采桃,有的放风筝、玩陀螺,有的放爆竹、捉迷藏,有的扮作教书先生处罚弟子,有的学武松打虎姿态揪打花猫……儿童天真活泼的神情刻画得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瓷尊欣赏——百鹿尊
百鹿尊——尊的一种式样。
器形与牛头尊相同,大口,口以下渐放,垂腹,圈足,肩两侧有对称的兽头耳,通体绘群鹿,故名,清代乾隆景德镇窑制,品种以彩为主,晚清有仿造。
清乾隆·粉彩百鹿尊
清乾隆·粉彩百鹿尊
高42cm 口11.8cm 底13
名 称: 粉彩百鹿尊
制造年代: 清乾隆
材 料: 瓷土
规格:高44.8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24.4厘米
收藏地:北京故宫博物院
介绍
粉彩是乾隆时期釉上彩瓷的主流,官窑、民窑都有大量烧造。
它是将低温彩绘制在白色的胎釉上经二次烧成的。
此瓶形似鹿头,又“鹿”“禄”二音相谐,因此有鹿头尊之称。
此器在山石丛林间用粉彩绘有梅花鹿百余只,喻示“高官厚禄”之意。
画工细腻流畅,给人以活灵活现的感觉。
是藏家梦寐以求的压宅之器,但未见流通。
明万历·五彩瓷百鹿尊
胎骨厚重,器型端整,釉彩用色缤纷绚丽,纹饰布局满布全身,绘画用笔直率朴拙,主题蕴涵吉祥寓意,是院藏五彩瓷器的代表作品。
青花五彩瓷器在明代嘉靖、万历时期烧造极盛,因烧造工艺繁复,大型器皿尤其显得珍贵。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高44.6厘米、口径16厘米、足径24.3厘米。
粉彩创制于康熙晚期,是釉上彩的一种,因彩料中含玻璃白粉而得名。
清乾隆时期这种技术得到更大的发展,呈现出品种繁多粉彩瓷器。
清晚期青花百鹿尊
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博物馆保存的青花大罐(图2),
清乾隆百鹿尊
尊的一种式样。
器形与牛头尊相同,大口,口以下渐放,垂腹,圈足,肩两侧有对称的兽头耳,通体绘群鹿,故名,清代乾隆景德镇窑制,品种以彩为主,晚清有仿造。
又名"鹿头尊",收口,腹上敛下垂,夔耳,倒置器身若鹿头或牛头,
故称之为"鹿头尊"或"牛头尊"。
始见于清康熙,至乾隆朝盛行。
当时粉彩器多以青绿山林为景,绘十鹿或百鹿奔跑、穿行于山林之中,故亦称"百鹿尊"。
百鹿尊是清乾隆早期为宫廷制作的最为华美的装饰瓷器之一。
目前留存于世的百鹿尊,不仅国内的博物馆,如北京故宫、上海博物馆和景德镇博物馆中有馆藏,部分西方和日本的藏家手中,亦可觅得其踪影。
多年来,它们一直被当作稀世粉彩瓷器珍藏。
如此数量的百鹿尊流传于世,说明这种瓷器深得乾隆皇帝宝爱。
原因显而易见:主题纹饰具吉祥含义。
“百鹿”与“百禄”同音,这种瓷尊可看作是皇廷特殊等级和身份的象征。
器身图案也深得乾隆帝喜爱,描绘了一幅理想化的帝王场景。
此外,瓷器本身纹饰特别精美,将广阔的山水浓缩于这件梨形器之上,百鹿尊狭窄的肩颈处,远处山峰的描绘为我们呈现了一幅放大的山水画。
百鹿尊器型的起源可追溯到明万历时期的大罐,部分带官款的五彩罐器可证(图1)。
一些无款青花瓷也有此种器型,例如瑞典斯德哥尔摩远东博物馆保存的两件青花大罐(图2),纹饰简明,与清乾隆时期百鹿尊有很大区别。
五彩罐器上,色彩鲜艳的鹿群掩映于山石与青花祥云之间。
青花罐的构图则更精美,鹿的神态更生动,山峦的层次也更明显。
明万历官窑中亦有与百鹿尊相似之作,如器型与大小都类似的五彩大罐,以云中的蝙蝠装饰,“百蝠”象征“百福”。
乾隆百鹿尊的原型在其它瓷器上也有发现。
一种不加矾红螭耳的器型,对该种造型的独立运用作出很大贡献。
有记载的一件瓷器现藏
于东京静嘉堂博物馆。
(图3)器身纹饰的近景是一群鹿聚集在草地上,远处的岩石上也有一群鹿,与远景的山峰呼应,十分紧凑。
此件瓷器的乾隆款属于乾隆早期,不同于其他类似器型和其它的百鹿尊上出现的款识。
可见,无耳尊是最原始的设计,耳也许是为了形成更受欢迎的器型而后加上去的。
静嘉堂博物馆的另一件瓷器也十分有意思,它的耳由黄蓝釉着色而非矾红耳(图4)。
没有形成双耳与蓝色山水间的对比,应是矾红耳尊的原型。
(图1)
(图3)
(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