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171-171)腋门

合集下载

液门穴位作用

液门穴位作用

液门穴位作用
液门
【穴位名】液门Yemen 属手少阳三焦穴
【定位与取法】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坐位,仰卧或俯卧位,取穴用体表标志法。

【局部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第4与第5指近节指骨基底部之间→第4骨间背侧肌和第4蚓状肌。

浅层布有尺神经的指背神经,手背静脉网。

深层有指背动、静脉网。

【功能主治】①通经活络:头痛,手背痛,上肢、手指等屈伸不利,疼痛,麻木。

②清热利咽:目赤,热病;咽喉肿痛。

③和解少阳:疟疾。

现用于咽喉炎,前臂肌痉挛等。

【操作方法】直刺0.3~0.5寸。

可酌情使用灸法。

【配伍举例】配外关、听官,有清头目,利三焦的作用,主治耳鸣,头痛。

打开液体之门——液门穴,皮肤干、眼干、嘴干、嗓子干不用怕

打开液体之门——液门穴,皮肤干、眼干、嘴干、嗓子干不用怕

打开液体之门——液门穴,皮肤干、眼干、嘴干、嗓子干不用

布谷鸟文摘
每天清早带你走遍国内外
公众号
本次疫情发病者多有咽痛、咽喉干燥的感觉,也是少阳病的“口苦、咽干、目眩”之典型症状,所以液门穴是新冠非常重要的穴位。

液门穴归属手少阳三焦经,荥(水)穴,有缓解治疗头痛、目赤、耳痛、耳聋、耳鸣、咽喉肿痛、发热等作用,基本上是主治少阳病的范畴。

还有就是这个季节干燥症的患者也比较多,明显的症状就是口干舌燥、双目干涩、甚至嘴唇起皮、皮肤干裂、肌肉消瘦,或心烦不能入睡。

干燥症,西医认为是由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

不过中医里认为,燥是无形之邪,但凡身体阴虚、气虚的人,很容易产生虚热。

热易伤津。

气候干燥的时候,本来就阴虚的人,内外燥热互为结合,对体内的津液消耗较重,就会导致体内水火平衡失调、更没有过多的津液来滋润皮肤、“灌溉”我们的身体,于是就会出现皮肤干燥和口干、眼干的症状了。

按揉液门穴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操作方法:每晚睡前用手指或棉签按揉液门穴3~5分钟即可。

布谷鸟文摘
每天清早带你走遍国内外
公众号。

三焦经气汇聚之穴《液门穴》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三焦经气汇聚之穴《液门穴》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三焦经气汇聚之穴《液门穴》增强孩子的免疫力主治→咽喉肿痛、眼睛赤涩、龋齿孩子在很小的时候,身体的免疫力特别的差,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也不是很好,对隐藏在环境中的病毒抵抗能力也很弱,特别容易生病,尤其是感冒发烧。

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看到自己的孩子生病,是母亲最担心的事,尤其是看到孩子鼻塞、不停地流清鼻涕、咳嗽、没有食欲、高烧,有些小孩子还会出现咽喉、扁桃体红肿等外在显现的症状,更是让身为母亲的人心痛不已。

小孩子患发烧症状是件很严重的诗,不能小觑,高烧会让损伤小孩子的咽喉、脏腑甚至是脑部。

这时,在哄着孩子打针吃药的同时,母亲们还可以用掐按孩子的液门穴的方式来缓解病情,配合治疗,使病情快速地得到好转。

《医宗金鉴》中说液门穴的位置在''从关冲上行手小指次指岐骨间陷中,握拳取之,液门穴也''。

''液''的含义是液体,这里指经水,''门''的含义是指气血进出的门户。

{!-- PGC_COLUMN --}''液门''的含义是说这里是气血进出的重要穴道。

液门穴是人体三焦经经气的汇聚穴位,气血在此散热冷降,转化为地部经水。

这个穴道所接纳的是关冲穴传来的凉湿水气,这些气血到达这里后,很快地散去热量,降落到地部。

因为是气体转为液体,导致地部经水的含量很少,所以这个穴位是三焦经荥穴。

这个穴位属水。

因为气血在此化为液态,所以这个穴位表现出水的润下特征。

主治长期坚持按摩液门穴,可以清除体内积火,缓解头痛、目眩、咽喉肿痛、眼睛赤涩、龋齿等病症。

长期坚持按摩液门穴,可以治疗耳聋、耳鸣、手指肿痛、手臂疼痛等病症,且效果显著。

长期坚持按摩液门穴,可以迅速喉痹、疟疾、感冒发烧等病症。

在按摩液门穴的同时,配合按摩鱼际穴,可以治疗咽喉肿痛的症状。

部位液门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在第四、五指之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的部位。

液门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液门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液门穴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yemenxue液门穴清热泻火,利咽明目,消肿止痛(根据其穴性,本穴主要用于西医学中的咽痛、眼疾、耳聋、牙痛等五官科疾病,也常用于肩臂、手掌肿痛)。

液门穴的准确位置图液门穴的功效与作用液门穴归属手少阳三焦经之荥穴,在五行中属水,本穴具有清热解表,泻火解毒、调和表里、消肿止痛的功效,是治疗头面五官疾患常用效穴。

本穴首见于《灵枢·本输》。

“液”,指水之精;“门”,为出入之处。

穴为三焦经之荥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脉气由此输注,水为气出入之门,故名“液门”,别名“腋门”“掖门”。

每位母亲都有这样的体验,那就是在孩子小的时候,身体的免疫力不是特别好,适应能力很差,对外界病毒的抵抗能力弱,特别容易感冒发烧。

尤其是看着孩子鼻塞、不停地流清鼻涕、甚至高烧40°C以上,出现了咽喉、扁桃体红肿等症状,在这个时候,母亲们可直接掐按孩子的液门穴,可使情况得到好转。

(1)液门是治疗头面五官之疾的要穴。

本穴属于三焦经腧穴,三焦经脉“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颇”。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而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由此可见,三焦经脉在面部广泛分布,与耳、目、喉咙联系,其经筋又“入系舌本”,所以用本穴可以治疗头面五官疾病。

如咽痛、咽干、耳聋、耳鸣、目赤、三叉神经痛、牙痛、眼皮酸胀无力等。

(2)液门是治疗感冒之疾的效验穴。

感冒的发生多因外感风寒、风热之邪,侵犯肺卫,肺卫失宣而致。

而三焦为“脏腑之外卫”,职司一身之气化,尤其与肺气的宣发功能密切相关。

《内经》言:“荥输治外经。

”针刺液门穴,可具有清热、解表、调和表里的作用,临床用之确有很好的实效性,因此在临床有“感冒第一穴”之称。

在临床取刖时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加配相关穴位,如毋塞流涕常配迎香;头痛常配太阳、风池;咽喉肿痛常配少商、鱼际、曲池;发热常配大椎、曲池。

(3)液门治疗三焦经脉循行之病症。

本穴可用于偏头痛、落枕、颈椎病、肩臂痛、手背红肿、手指拘挛等上肢痿痹。

液门穴、位置、功效

液门穴、位置、功效

液门穴、位置、功效
液门穴具有清热泻火、疏经活络、散风解表、聪耳明目等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头痛、感冒、目赤肿痛、耳聋、耳鸣、咽肿、齿痛、疟疾、手背肿痛、指臂挛、肘、肩、颈、背、腰疼痛的疗效是非常好的……
在手背第四、五指指缝间,指掌关节凹陷中,俯掌轻握拳取穴
释义:
液门,又作'掖门'、'腋门',为手少阳三焦之荥穴,其位置在小指和次指间凹陷中,小指次指之间,开合如'腋'如'门',所以称为液门。

液门穴具有清热泻火、疏经活络、散风解表、聪耳明目等功效,临床上多用于治疗头痛、感冒、目赤肿痛、耳聋、耳鸣、咽肿、齿痛疟疾、手背肿痛指臂挛、颈、肩、背痛等症。

尤其对上焦、中焦壅热引起的头面、五官、咽喉等疾患更为适宜。

液门穴为手少阳经之荥穴,'主身热',阳经之荥穴属水,则壮水可以制火故可治'身热'之证,包括了外感发热及火热壅盛之证。

此外,液门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三焦者,决渎之官,水导出焉',液门穴又为阳经之精液、血津出入之门,汗、尿、唾液皆液也,刺之有促其液出(发汗)之意也。

《针灸甲乙经》载治'热病汗不出'、'风寒热',《备急于金方》提出治'热病先不乐,头痛面热无汗'等,说明本穴具有散风清热发汗解表的作用,故治疗感冒有很好的效果。

液门的作用功能主治

液门的作用功能主治

#液门的作用功能主治##1.液门的作用液门是肌肉组织构成的一个环状通道,位于胃底和十二指肠之间,其主要作用如下:•充当一个阀门:液门能够通过自主收缩和放松的动作,控制食物从胃进入到肠道的流动,起到阻止胃内容物反流的作用。

•调节胃酸分泌:液门和胃酸分泌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液门张开时,胃酸会分泌并进入胃腔进行消化作用;液门关闭时,胃酸则无法进入十二指肠。

##2.液门的功能液门在胃肠道中扮演着多重功能的角色,主要有以下几点:•控制食物通过:液门的主要功能是控制食物从胃部通过进入肠道。

在食物经过胃部消化后,液门会自动收缩,使食物进入到十二指肠继续消化和吸收。

•阻止胃酸倒流:液门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阻止胃酸和其他胃液倒流进入食管。

液门的收缩使胃内的酸性物质保持在胃腔内,避免对食管黏膜造成刺激和损伤。

•调节胃内容物的排空:液门能够控制胃内容物的排空速度。

它会根据食物的消化程度和肠道的负荷来调节液门的开合程度,确保胃内容物在适当的时间内排空。

•保护肠道免受胃酸侵害:液门的另一个功能是保护小肠免受胃酸的侵害。

液门关闭时,能够有效阻止胃酸进入到十二指肠,保护小肠黏膜不受到酸性物质的腐蚀。

##3.液门的主治液门在胃肠道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的主治功能有:•预防胃食管反流:液门的收缩能够有效地预防胃食管反流现象的发生。

胃食管反流会导致胃酸进入食管,引起胃酸返流性食管炎、食管溃疡等疾病。

液门的正常收缩能够有效地阻止胃内容物的倒流,起到预防和治疗胃食管反流的效果。

•调节胃酸分泌:液门的功能还包括调节胃酸的分泌。

液门关闭时,胃酸无法进入十二指肠,减少了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和损伤。

对于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的患者来说,液门的正常功能对于维护胃黏膜的健康非常重要。

•保护小肠黏膜:液门的收缩不仅可以阻止胃酸进入十二指肠,还可以保护小肠黏膜免受胃酸的侵害。

对于患有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的患者来说,液门的正常功能对于保护小肠黏膜的健康非常重要。

中医穴位详解:液门穴

中医穴位详解:液门穴
解析:
1)液门。液,液体也,经水也。门,出 入的门户。该穴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散 热冷降化为地部经水。本穴物质为关冲穴 传来的凉湿水气,凉湿水气至此之后则快 速散热冷却,冷却后的水湿归降地部,故 名。
中医穴位详解:液门穴
解析:
2)三焦经荥穴。荥,极小的水流也。本 穴物质为关冲穴传来的凉湿水气,至本穴 后散热冷降为地部经水,所生之水量极小, 故为三焦经荥穴。
操作: 灸法: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中医穴位详解:液门穴
操作: 按摩法:以指尖或棒状物向下按压,也可 用拇指进行按摩。
中医穴位详解:液门穴
配伍: 配鱼际穴治喉痛。
中医穴位详解:液门穴
治法: 寒则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热则补之。
谢谢!
中医穴位详解:液门穴
气血: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凉湿水气及地部的经水。
中医穴位详解:液门穴
附注: 三焦经荥穴。
中医穴位详解:液门穴
功能: 降浊升清。
中医穴位详解:液门穴
主治: 头痛,目赤耳痛,耳聋耳鸣,喉痹,疟疾, 手臂痛。
中医穴位详解:液门穴
操作: 刺法:液门穴
中医穴位详解:液门穴
解析:
3)本穴属水。属水,指本穴气血物质运 行变化表现出的五行属性。本穴物质为关 冲穴传来的凉湿水气,在本穴的变化为散 热冷降,表现出水的润下特征,故其属水。
中医穴位详解:液门穴
意义: 三焦经经气在此散热冷降。
中医穴位详解:液门穴
运行: 天部之气大部分冷降为地部水液,小部分 吸热后上行天之天部,地部经水则回流关 冲穴。
液门穴 穴位详解
中医穴位详解:液门穴
液门穴
拼音:yèmén 别名: 经络:三焦经
中医穴位详解:液门穴

液门简单找法

液门简单找法

液门简单找法
摘要:
一、液门的定义与作用
二、液门的找法
1.寻找液门穴的穴位
2.液门穴的按摩方法
三、液门的保健作用
正文:
一、液门的定义与作用
液门,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归属于手太阴肺经。

液门穴具有调节肺气、水液代谢以及治疗咳嗽、喘息等病症的作用。

在中医治疗中,液门穴经常被用于调节肺气、治疗咳嗽、喘息等症状。

二、液门的找法
液门穴是人体手太阴肺经的第11 个穴位,位于前臂前侧,肘横纹下1 横指(拇指)宽处,当两肘紧贴两侧肋骨时,在肘横纹下1 横指(拇指)宽处取穴。

液门穴的按摩方法:
1.用拇指或食指指腹按压液门穴,每次持续5-10 秒,然后松开,重复10-15 次。

2.可以用拇指或食指指甲尖轻轻刮拭液门穴,每次持续5-10 秒,重复10-15 次。

三、液门的保健作用
按摩液门穴可以起到调节肺气、促进水液代谢的作用,对于咳嗽、喘息等症状具有较好的缓解效果。

此外,液门穴还具有保健作用,如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等。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录树展开 | ⽬录树收起电⼦版说明⿈帝内经素問⿈帝靈樞經难经脉法脏腑 经络运⽓头 ⾯⽿五官鬓发颈项肢体⼆阴 ⽪筋⾻卷⼀百七⼗~⼀百⼋⼗五卷⼀百⼋⼗六~⼀百九⼗九卷⼆百~⼆百⼗六六⽓ 咳嗽 吐泻⾎汗渴哮喘疸疟厥癲狂痫瘟瘫痿虚劳肿胀噎膈饮⾷积聚怔忡健忘情志烦燥嗜卧声⾳呃逆懊憹中蛊諸哽 补养 种⼦ 伤寒外科妇科⼉科痘疹综录【注:本电⼦版收集于中医瑰宝苑】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清˙陈梦雷等编前⾔陳夢雷,福建閩候⼈,在康熙年間中了進⼠,以後被授予編修等職。

因為他性情直爽,⼜忠⼼耿直,得罪了⼀些⼈,所以被誣告⽽⼊獄,吃了⼗年官司,才被釋放回家。

他⾃以為太平無事了,誰知到雍正初⼜被莫名其妙地捉了去,最後死在牢獄中。

在他⾃由在外的時候,搜集了18世紀以前的全部醫學⽂獻,主編了《醫部全錄》這部我國最⼤的醫學類書。

本書系清代名醫蔣廷錫等原著,刊⾏于1726年,是<圖書集成>的⼀部分。

原著520卷,約千萬字,是中國歷代以來最⼤的⼀部醫學類書。

全書包括醫經注釋、診斷、各科疾病的理論經驗,以及有關醫學的藝⽂、記事和名醫列傳等。

可供⼀般醫務⼯作者閱讀和參考。

⿈帝内经素問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卷⼗⼀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卷⼆⼗三⿈帝靈樞經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四⼗七-五⼗七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五⼗⼋-六⼗⼋难经脉法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六⼗九-七⼗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七⼗⼀-⼋⼗⼀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九⼗⼆脏腑经络运⽓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九⼗三-⼀百六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百七-⼀百⼗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百⼗⼀-⼀百⼆⼗⼀头⾯⽿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百⼆⼗⼆-⼀百⼆⼗九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百三⼗-⼀百三⼗三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百三⼗四-⼀百三⼗七五官鬓发颈项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百三⼗⼋-⼀百五⼗⼆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百五⼗三-⼀百六⼗九肢体⼆阴⽪筋⾻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百七⼗-⼀百⼋⼗五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百⼋⼗六-⼀百九⼗九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百-⼆百⼗六六⽓咳嗽吐泻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百⼗七-⼆百三⼗⼆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百三⼗三-⼆百四⼗七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百四⼗⼋-⼆百五⼗⼋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百五⼗九-⼆百七⼗⾎汗渴哮喘疸疟厥癲狂痫瘟瘫痿虚劳肿胀噎膈饮⾷图書集成醫部全錄卷⼆百七⼗⼀-⼆百⼋⼗七积聚怔忡健忘情志烦燥嗜卧声⾳呃逆懊憹中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三百⼗六-三百⼆⼗⼋諸哽补养种⼦伤寒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三百⼆⼗九-三百四⼗⼆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三百四⼗三-三百五⼗⼋外科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三百五⼗九-三百六⼗⼋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三百六⼗九-三百⼋⼗妇科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三百⼋⼗⼀-三百⼋⼗⼋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三百⼋⼗九-四百⼉科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四百⼀-四百⼗五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四百⼗六-四百⼆⼗⼋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四百⼆⼗九-四百四⼗⼀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四百四⼗⼆-四百五⼗⼋痘疹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四百五⼗九-四百七⼗⼀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四百七⼗⼆-四百⼋⼗四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四百⼋⼗五-五百综录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五百⼀-五百九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五百⼗-五百⼆⼗。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171-171)腋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171-171)腋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一百七十一腋门黄帝素问气府论足少阳脉气所发,腋下三寸,胁下至胠,八间各一。

【注 腋下,谓渊腋、辄筋、天池。

胁下至胠,谓日月、章门、带脉、五枢、维道、居髎共九穴。

曰八间者,自腋下三寸至季肋间,凡八肋骨也。

】手太阳脉气所发,曲腋上骨穴各一。

【注 谓臑俞二穴,挟肩髎后,大骨下,胛上廉陷中,举臂取之。

】至真要大论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则寒气反至,运火炎烈,民病胸腹满,手热肘挛,腋肿。

病本于心,神门绝,死不治。

【注 太阳为诸阳之首,即君火之阳也,然本于在下之寒水。

今寒气反从上而至,是上下皆寒,而太阳运居于中,故曰运火炎烈。

夫寒临于上,如阳能胜之,即所谓凡伤于寒则为病热。

如胸腹满手热肘挛腋肿,乃寒凌心火,逼其火热上炎,水火寒热交争,而神门脉绝,心气灭矣。

神门,心之俞穴,在手掌后锐骨端动脉应手。

所谓候脉之动气,则知其五脏之存亡矣。

】灵枢经本输篇腋内动脉,手太阴也,名曰天府。

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

经脉篇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从肺系,横出腋下。

【注 胸旁肋下谓之腋。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其直者,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其支者,循胸中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

是动则病手心中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

【注 厥阴是动则病心中热,臂肘挛急,腋肿,经气之病于外也。

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憺憺大动,盖甚则从外而内,其有余于内也。

】胆足少阳之脉,其直者从缺盆下腋。

经别篇手太阳之正,入腋走心,系小肠也。

经筋篇足太阳之筋,起于足小指,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

其病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

【注 肩不举,腋支缺盆中纽痛,不可左右摇,支筋之为病也。

】足少阳之筋,超于小指次指,其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

手太阳之筋,起于小指之上,循臂阴,入腋下,腋下痛,腋后廉痛,绕肩胛引颈而痛,其病当所过者,支转筋。

【注 手太阳之筋,起于手小指之少泽,循臂肘肩项而上结于耳颔目眦之间,其在筋之所过而结者,为痛,为肿,为筋痿。

液门穴的功能主治

液门穴的功能主治

液门穴的功能主治1. 液门穴是什么液门穴是人体上的一个穴位,位于胸部的中间。

具体位置位于胸骨体下1.2寸的位置,即胸骨两侧的凹陷处。

2. 液门穴的功能液门穴在中医学中被认为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舒肝利胆液门穴是舒肝利胆的一个重要穴位。

通过按摩液门穴,可以改善肝气郁结、胆气不畅的情况,从而缓解胸闷、嗳气、脘腹胀痛等症状。

此外,液门穴还可以调节肝胆功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助于消化和吸收。

2.2 疏肺平喘液门穴对肺有疏通作用,常用于治疗肺热引起的咳嗽、哮喘等症状。

按压液门穴可以舒展肺气,促进气息通畅,改善呼吸困难和咳嗽症状。

2.3 调节心脏功能液门穴也被认为具有调节心脏功能的作用。

通过按摩液门穴,可以缓解心脏不适、心悸、胸闷等症状,平稳心脏的搏动节律,提高心脏功能。

2.4 缓解胃痛液门穴对胃有舒展作用,可以缓解胃脘疼痛、胃痉挛等胃部不适症状。

按摩液门穴可以促进胃的消化功能,舒缓消化不良引起的胃痛。

3. 液门穴的主治疾病液门穴的功能主治涉及多个系统,适用于以下疾病:3.1 肝胆疾病•肝郁胆热导致的胸闷、胸痛等症状•胆囊炎、胆结石等胆道疾病•肝胆不和引起的脘腹不适3.2 呼吸系统疾病•咳嗽、咳痰、气喘等症状•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道疾病3.3 心脏疾病•心悸、胸闷、心痛等症状•心律失常、心绞痛等心脏疾病3.4 胃肠道疾病•胃痛、胃胀、腹胀等症状•消化不良、胃溃疡等胃肠道疾病4. 按摩液门穴的方法按摩液门穴是一种常见的中医疗法,下面是按摩液门穴的方法:1.找准液门穴的位置:液门穴位于胸骨体下1.2寸的位置,两侧胸骨凹陷处。

2.选用合适的按摩方式:可以用拇指、食指或中指的指腹轻柔按摩液门穴,也可以使用按摩工具如按摩棒等。

3.按摩液门穴的时间:每次按摩5-10分钟,一天可进行多次。

4.按摩力度:以舒适为宜,避免造成疼痛或不适。

5.按摩频率: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一般每天按摩1-2次即可。

5. 注意事项在按摩液门穴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肺部不适、心脏病患者在按摩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171171)腋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171171)腋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171-171)腋门腋门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一百七十一☆腋門●黃帝素問○氣府論足少陽脈氣所發,腋下三寸,脅下至胠,八間各一。

【註腋下,謂淵腋、輒筋、天池。

脅下至胠,謂日月、章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共九穴。

曰八間者,自腋下三寸至季肋間,凡八肋骨也。

】手太陽脈氣所發,曲腋上骨穴各一。

【註謂臑俞二穴,挾肩髎後,大骨下,胛上廉陷中,舉臂取之。

】○至真要大論太陽司天,寒淫所勝,則寒氣反至,運火炎烈,民病胷腹滿,手熱肘攣,腋腫。

病本於心,神門絕,死不治。

【註太陽為諸陽之首,即君火之陽也,然本於在下之寒水。

今寒氣反從上而至,是上下皆寒,而太陽運居於中,故曰運火炎烈。

夫寒臨於上,如陽能勝之,即所謂凡傷於寒則為病熱。

如胷腹滿手熱肘攣腋腫,乃寒凌心火,逼其火熱上炎,水火寒熱交爭,而神門脈絕,心氣滅矣。

神門,心之俞穴,在手掌後銳骨端動脈應手。

所謂候脈之動氣,則知其五臟之存亡矣。

】●靈樞經○本輸篇腋內動脈,手太陰也,名曰天府。

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

○經脈篇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從肺系,橫出腋下。

【註胷旁肋下謂之腋。

】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其直者,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胷中,其支者,循胷中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

是動則病手心中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胷脅支滿,心中憺憺大動。

【註厥陰是動則病心中熱,臂肘攣急,腋腫,經氣之病於外也。

甚則胷脅支滿,心中憺憺大動,蓋甚則從外而內,其有餘於內也。

】膽足少陽之脈,其直者從缺盆下腋。

○經別篇手太陽之正,入腋走心,繫小腸也。

○經筋篇足太陽之筋,起於足小指,其支者,從腋後外廉,結於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

其病肩不舉,腋支缺盆中紐痛,不可左右搖。

【註肩不舉,腋支缺盆中紐痛,不可左右搖,支筋之為病也。

】足少陽之筋,超於小指次指,其直者,上出腋,貫缺盆出太陽之前。

手太陽之筋,起於小指之上,循臂陰,入腋下,腋下痛,腋後廉痛,繞肩胛引頸而痛,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

液门

液门

液门
本穴治咽痛、目涩、耳聋、齿痛、寒热、狂疾、及伤津而致干燥之症,均可取之。

俾生津液,有刺本穴,而津液立生者,故名“液门”。

又治臂痛手背肿等症。

均宜泻法。

按汗、尿、唾液、均液也。

若液出及门,刺而促之,以助其发动之力,于理则可。

故曰“门”。

若使枯井生泉,则恐未必。

四十年前,余治一战汗未出者。

其人抖擞呻吟,家人惊惧,□夜扣门,延余求治。

一针甫下合谷,汗立出而战立止。

由此观之,液门生津则可,若谓其针下生津,或即刺合谷而得汗之类也。

适逢其欲汗未汗之会耳。

每日一穴——液门穴

每日一穴——液门穴

每日一穴——液门穴
液门穴是手少阳三焦的常用腧穴之一。

液门。

液,液体也,经水也。

门,出入的门户。

该穴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散热冷降化为地部经水。

本穴物质为关冲穴传来的凉湿水气,凉湿水气至此后则快速散热冷却,冷却后的水湿归降地部,故名。

取穴位置
该穴位于人体的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疾病
1.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等头面五官疾患。

2.热病、疟疾。

3.手臂痛。

现代常用于治疗头痛、中耳炎、咽喉炎、牙龈炎等。

日常保健
如果你每天晚上睡觉前按揉手上的液门穴3~5分钟,马上就会觉得嘴里边和眼睛里有液体流出来,用不了几天的功夫,眼干、口干的症状就会大有好转。

人体有时候表现的上火,并不完全是人体火多了,或者水少了,很多时候,是液体循行的道路不通畅了,有堵塞了,表现在堵塞的局部有病痛,这时要想办法疏通液体循行的道路,液门穴当仁不让,我们可以用指压按摩或者艾灸治疗,不少上火的症状都会消失的。

最后祝各位朋友和您的家人身体健康!。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212-213)肉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212-213)肉门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二百十二肉门黄帝素问六节脏象论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荣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

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

【注 足太阴独受水谷之浊,为转输之官,肠胃主受传水谷,三焦主决渎水道,膀胱为水精之腑,故皆为仓廪之本。

脾藏荣,故为荣之居。

器者生化之宇,具升降出入之气。

脾能运化糟粕,转味而入养五脏,输出腐秽于二阴,故名之曰器也。

四白,唇之四际白肉也。

口为脾窍而主肌,故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

甘者土之味,黄者土之色也。

脾为阴中之至阴,通于土气。

此节指脾而言,以肠、胃、三焦、膀胱、并受传水谷之精粗,故总为仓廪之本。

受浊者为阴,故曰至阴之类。

】五脏生成篇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

【注 脾主中央土,乃仓廪之官,主运化水谷之精,以生养肌肉,故合肉。

脾开窍于口,故荣在唇。

脾主土而受制于肝木,是肝乃脾脏生成之主也。

】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此五味之所伤也。

【注 多食酸,是木味太过而伤脾,则肉胝(月刍)而唇掀揭矣。

五味所以养五脏者也,脏有偏胜,则所不胜之脏受伤,此又承制之不可太过也。

】平人气象论脏真濡于脾,脾藏肌肉之气也。

【注 土脏之元真,濡于脾而主藏肌肉之气。

】脏气法时论脾病者身重,善肌肉痿,足不收,行善瘈,脚下痛。

【注 脾主肌肉,主通会元真之气,脾气伤,故身重而肌肉善痿。

痿者,肌肉委弃不仁也。

足太阴经脉,循胫膝,邪在经络,故足不收。

气伤,故善瘈而痛。

此言经病而及于气也。

】宣明五气篇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

【注 脾主肌肉,甘为土味,脾病而多食之,则反伤脾气也。

】阴病发于肉。

【注 脾为阴中之至阴,在体为肉,是以太阴之病而发于所主之肌肉。

】脾主肉,久坐伤肉。

【注 五脏元真之气,通会于肌肉腠理,脾气通于五脏,故所主在肉。

脾喜运动,故久坐伤肉。

】血气形志篇形乐志乐,病生于肉,治之以针石。

【注 过于安乐,则神机不转,气血羁留,故病生于肉,宜治以针石,引而通之。

液门简单找法

液门简单找法

液门简单找法
摘要:
一、液门的定义与作用
二、液门的找法
1.寻找手太阴肺经
2.寻找液门穴
三、液门的应用
正文:
一、液门的定义与作用
液门,是中医经络学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属于手太阴肺经。

液门穴在中医经络学中具有很高的地位,被认为是治疗各类疾病的关键穴位之一。

液门穴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体液平衡,对改善体内水肿、痰湿等症状具有显著效果。

二、液门的找法
液门的找法相对简单,以下是详细的寻找步骤:
1.寻找手太阴肺经
首先,我们需要找到手太阴肺经。

手太阴肺经起于手部,沿着手臂内侧向上延伸,最后结束于肩部。

在手臂内侧,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起皮肤,会发现一条硬硬的筋络,这就是手太阴肺经。

2.寻找液门穴
在手太阴肺经上,液门穴位于肘部。

具体位置是:在肘横纹中点处,肘关节稍内侧。

可以用手指触摸到一处凹陷,这个地方就是液门穴。

三、液门的应用
液门穴在中医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尤其擅长调节体液平衡。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按摩液门穴来改善一些症状,例如水肿、痰湿等。

对于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也可以通过按摩液门穴来辅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按摩液门穴时力度要适中,以免损伤皮肤和肌肉组织。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了液门的找法及其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简单的按摩手法来刺激液门穴,达到保健和治疗的效果。

每日一穴——液门穴

每日一穴——液门穴

每日一穴——液门穴
液门穴属手少阳三焦经,是手少阳三焦经的荥穴,五行属水。

具有清热散风、聪耳明目作用、通络止痛的功效。

根据其穴性,现临床常用于治疗西医学中的发热性疾病及五官疾病。

本穴首见于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液即水液,门即门户,此穴为本经荥穴,属水,有通调水道之功,犹如水气出入之门户,故名液门。

【定位】
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见下图
【解剖】
液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筋膜、手背深膜、骨间背侧肌。

有尺动脉的指背动脉。

布有尺神经手背支。

手背皮薄,有毛及皮脂腺,富有弹性。

【取穴方法】
1.微握拳,掌心向下,于第四、五指间缝纹端,即赤白肉际处取穴。

2.抬臂俯掌,手背部第4、第5指指缝间掌指关节前可触及一凹陷处即是液门穴。

【主治病证】
1.头痛、目赤、咽痛、耳鸣、耳聋、齿痛等头面五官病证;
2.寒热、伤津干燥、汗不出等。

3.手臂痛。

【操作方法】
直刺0.3~0.5寸,局部有胀痛感,可扩散至手背;针尖略向上(手腕部),不断运针,针感可沿着三焦经脉循行向上到肘部,可灸。

【常用配伍】
1.配风池、太阳、率谷治偏头痛。

2.配鱼际、尺泽治扁桃体炎。

3.配中渚、阳池治手背肿痛。

4.配听宫、听会,治耳鸣、耳聋。

5.配侠溪、丘墟、光明,治狂疾。

6.配鱼际、少商,治咽喉肿痛。

7.配中渚、阳池,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手背痛。

液门穴探析

液门穴探析

液门穴探析
夏艳茹
【期刊名称】《内蒙古中医药》
【年(卷),期】2018(037)003
【摘要】液门穴首见于《黄帝内经·灵枢·本输》,现今主要用于头面五官疾患、外
感热病等。

本文主要总结临床应用案例,现分述如下。

1释穴液门穴属手少阳三焦经,《说文解字》云:“液,也,从水夜聲;门,聞也,从二戶,象形,凡門之屬皆从門。

”可
见液门穴主水液运行。

《针灸穴名解》:“凡穴位之曰门,曰关者,据以其具开合出纳义也。

”与少阳为枢不谋而合。

【总页数】2页(P111-112)
【作者】夏艳茹
【作者单位】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
【相关文献】
1.液门穴:随身携带的“牛黄解毒片”
2.针刺左侧液门穴对健康青年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3.快刺液门、阴谷穴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4.毫针浅刺液门、照海穴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5.基于数据挖掘探析液门穴主治优势病症和
配伍规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171-171)腋门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卷171-171)腋门腋门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卷一百七十一☆腋門●黃帝素問○氣府論足少陽脈氣所發,腋下三寸,脅下至胠,八間各一。

【註腋下,謂淵腋、輒筋、天池。

脅下至胠,謂日月、章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共九穴。

曰八間者,自腋下三寸至季肋間,凡八肋骨也。

】手太陽脈氣所發,曲腋上骨穴各一。

【註謂臑俞二穴,挾肩髎後,大骨下,胛上廉陷中,舉臂取之。

】○至真要大論太陽司天,寒淫所勝,則寒氣反至,運火炎烈,民病胷腹滿,手熱肘攣,腋腫。

病本於心,神門絕,死不治。

【註太陽為諸陽之首,即君火之陽也,然本於在下之寒水。

今寒氣反從上而至,是上下皆寒,而太陽運居於中,故曰運火炎烈。

夫寒臨於上,如陽能勝之,即所謂凡傷於寒則為病熱。

如胷腹滿手熱肘攣腋腫,乃寒凌心火,逼其火熱上炎,水火寒熱交爭,而神門脈絕,心氣滅矣。

神門,心之俞穴,在手掌後銳骨端動脈應手。

所謂候脈之動氣,則知其五臟之存亡矣。

】●靈樞經○本輸篇腋內動脈,手太陰也,名曰天府。

腋下三寸,手心主也,名曰天池。

○經脈篇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從肺系,橫出腋下。

【註胷旁肋下謂之腋。

】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其直者,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胷中,其支者,循胷中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

是動則病手心中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胷脅支滿,心中憺憺大動。

【註厥陰是動則病心中熱,臂肘攣急,腋腫,經氣之病於外也。

甚則胷脅支滿,心中憺憺大動,蓋甚則從外而內,其有餘於內也。

】膽足少陽之脈,其直者從缺盆下腋。

○經別篇手太陽之正,入腋走心,繫小腸也。

○經筋篇足太陽之筋,起於足小指,其支者,從腋後外廉,結於肩髃;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

其病肩不舉,腋支缺盆中紐痛,不可左右搖。

【註肩不舉,腋支缺盆中紐痛,不可左右搖,支筋之為病也。

】足少陽之筋,超於小指次指,其直者,上出腋,貫缺盆出太陽之前。

手太陽之筋,起於小指之上,循臂陰,入腋下,腋下痛,腋後廉痛,繞肩胛引頸而痛,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

【註手太陽之筋,起於手小指之少澤,循臂肘肩項而上結於耳頷目眥之間,其在筋之所過而結者,為痛,為腫,為筋痿。

】手太陰之筋,起於大指之上,上臑內廉入腋,下出缺盆,結肩前髃。

手心主之筋,起於中指,上臂陰,結腋下,其支者入腋,散胷中。

手少陰之筋,起於小指之內側,上入腋,交太陰。

○骨度篇角以下至柱骨,長一尺;行腋中不見者,長四寸;腋以下至季脅,長一尺二寸。

【註肩胛上之頸骨為柱骨,肋下臑內為腋。

自柱骨至腋中,計長四寸。

脅骨之下為季脅。

自腋以下至季脅,計長一尺二寸。

】○營氣篇營氣從太陰出注手陽明,上行注足陽明,下行至跗上,注大指間,與太陰合,上行抵髀,從髀注心中,循手少陰,出腋下臂,注小指,合手太陽,上行乘腋,出(出頁)內,又循心主脈,出腋下臂。

○營衛生會篇上焦出於胃上口,并咽以上,貫膈而布胷中,走腋。

○寒熱病篇腋下動脈,臂太陰也,名曰天府。

【註腋下動脈,手太陰也,太陰統主陰陽之氣者也。

】○本臟篇合腋張脅者肺下。

【註肺居脅腋之上。

】○衛氣篇手太陰之本,在寸口之中,標在腋內動也。

手心主之本,在掌後兩筋之間二寸中,標在腋下,下三寸也。

○陰陽二十五人篇手陽明之下,血氣盛則腋下毛美,手魚肉以溫。

○邪客篇地有深谷,人有腋膕,此人與天地相應者也。

手太陰之脈,上行臑陰,入腋下,內屈走肺。

肝有邪,其氣流於兩腋。

●千金方【唐˙孫思邈】○狐臭漏腋有天生狐臭,有為人所染臭者。

天生臭者難治,為人所染者易治。

然須三年酢敷礬石散,勿止,并服五香丸,乃可得瘥。

勿言一度敷藥即瘥,即一敷藥時暫得一瘥耳。

凡狐臭人通忌食蕓薹、五辛,食之終身不瘥。

●瘡瘍全書【金˙竇漢卿】○左右疽左腋疽,生於左腋下乳側間,因喜怒不常,或飲食之間,忽然被驚,或忍氣而得之。

若不速治,必成流注。

急服千金內托散、蠲毒流氣飲、黃礬丸;外用圍藥,鐵箍散或金箍散敷治之。

右腋疽,生於血堂之間,初起一小核,日漸長大成疽,急服內托散三五貼,外用圍藥,并服黃礬丸,再服十奇散三五服,方可用針刺破。

治法同前。

●薛氏醫案【明˙薛己】○(疒其)癧癰有癰腫在項腋兩乳旁兩胯軟肉處者,名為(疒其)癧癰。

此冷證無熱,宜以內補十宣散,與回陽玉龍膏參用。

小兒不可輕用附子,恐生驚癎。

切不可更犯針刀,薄血無膿,努肉難合。

宜以溫熱藥貼散內消。

倘犯針刀,生努肉,宜以此藥收功。

倘用藥微疼,略有驚癎,宜用全蠍觀音散加減用之,驚定,藥如故。

又有小兒亦患宿痰失道者,癰腫見於頸項臂膊胷背等處,是為冷極,全在熱藥敷貼之功。

●古今醫統【明˙徐春甫】○狐臭腋屬足厥陰肝經之分,肝氣鬱於內而出於腋,其臭如狐,又曰狐臭。

腋之下有竅,肝氣盛則竅寖開,而其氣泄於外,蓋不可近,實由肝經邪氣。

雖外搓以枯礬、麝香,僅療一時之急,不終日而氣復如舊者,何也?此皆不知治本也。

治本者何?內以疏其肝臟之邪,則氣自息,如瀉肝湯、龍薈丸之類是也。

○腋漏兩腋下并手足心、陰股及囊,常如汗濕污衣,名曰腋漏,六物湯主之。

●證治準繩【明˙王肯堂】○所屬部分腋,謂臂下脅上際也,屬手厥陰心包絡經。

丹溪云:手足陰陽合生見證曰腋腫,謂手厥陰、足少陽也。

又屬足厥陰肝經。

靈樞曰: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腋。

腋前屬手太陰肺經,腋後屬少陰心經,腋下屬足厥陰肝經,下六寸屬足太陰脾之大絡。

☆■■(疒其)癧癰或問項腋兩乳旁結核,或兩胯軟肉處生腫塊,何如?曰:是名(疒其)癧癰,屬手少陽三焦經,其發緩慢,是冷證,非熱證也。

宜用回陽玉龍膏,熱藥敷貼,服內補十宣散、何首烏散、勝金丹選用。

○腋發《鬼遺》云:內疚疽,發兩腋下及臂并兩手掌中,振寒血熱嗌乾,飲多即嘔,煩心悁悁,脈盛,六、七、八日診如此,可汗;不汗死。

○夾肢癰或問肩膊下隙內生疽何如?曰:是名夾肢癰,屬手少陰心經、手厥陰心包絡風熱所致,宜服內托黃芪柴胡湯。

壯實者,八陣散、一粒金丹下之,及紫金丹、勝金丹選用。

老弱者,黃芪木香散、人參養榮湯、十全大補湯托之。

●外科正宗【明˙陳實功】○腋癰腋癰俗稱夾癰,此肝脾二經為患。

肝經血滯,脾經氣凝,其結為腫。

初起皮色不變,漫腫無頭,日久方疼,乃生寒熱。

此患難消,終必作膿。

未破者,柴胡清肝湯。

已破者,十全大補湯去肉桂加香附、陳皮。

軟腫脹痛者,針之膏貼。

但此證首尾俱宜溫補,忌用寒涼也。

●方散腫潰堅湯治手足少陽經腋脅分生癰疽腫毒,馬刀瘰癧,初起結硬如石,堅而不潰;或在足陽明經中所出;或已破及流膿水諸證,并皆治之。

其服藥多少,須要臨病斟酌,量病人飲食多少,大便軟硬,以意消息之。

柴胡梢四錢草龍膽酒炒黃蘗去粗皮,酒炒知母酒浸,炒(艹舌)蔞根酒洗昆布洗去土桔梗各半兩甘草根炙黃京三稜酒炒廣莪朮酒洗,炒連翹當歸各三錢葛根白芍藥酒炒川黃連各二錢升麻六錢黃芩梢八錢,一半酒洗炒,一半生用右(口父)咀,每服六錢或七錢,水二盞,浸半日,煎一盞,去滓稍熱服。

腳高頭低臥,每噙一口,作十次嚥,服完依常臥,取藥在胷中停留也。

另攢半料作細末,蜜丸菉豆大,每服百丸,此湯留一口送下。

結核加海藻半兩炒,食後,量人虛實加減多少。

服皆倣此例。

石灰散【《千金方》,下同】治狐臭。

楓香一作沉香丁香薰陸香青木香各二兩礬石四兩橘皮陽起石各三兩石灰一升右八味,治下篩,以綿作椽子粗如指,長四寸,展取藥,使著椽上,以絹袋盛著腋下,先以布揩令痛,然後挾之。

狐臭方辛夷芎藭細辛杜蘅藁本各二兩右五味(口父)咀,以醇苦酒漬一宿,煎取汁敷之。

欲敷,取臨臥時。

以瘥為度。

又方治狐臭。

青木香附子白灰各二兩礬石半兩右四味為散,著粉中,常粉之。

又方【《醫學入門》】硇砂五分辰砂七分白枯礬二錢密陀僧銅青白附子各一錢共為細末,用皂刺煎濃汁,調擦兩脅下。

夜靜時,先用皂刺煎水洗淨,然後擦藥至一七;又將大甘草一兩煎濃汁服之,外用甘遂末四錢,猪油調擦脅下,一日夜,拔出身內臭物;再將枯礬一兩,蛤粉五錢,樟腦一錢為末,少許擦之,永去病根。

六物散治漏腋,腋下手掌足心陰下股裏,常如汗濕污衣。

乾枸杞根乾薔薇根生甘草各二兩胡粉商陸根滑石各一兩右為末,以苦酒少許和塗,當微汗出,易衣更塗之,不過三次,便愈。

或次年又發,依法再治愈。

烏龍丸【《古今醫鑑》,下同】治腋氣神方。

冰片分半當歸酒洗生地搗爛枸杞子炒石蓮肉焙,各一兩白茯苓去皮,二兩蓮蕊焙丁香木香青木香乳香京墨各五錢右為末,用陳米飯、荷葉包燒過搗爛,入地黃為丸,如黃豆大,麝香一分,黃酒化為衣,每服三四十丸,臨臥,半飢半飽,用砂仁一二分炒,入黃酒內送下。

婦人加烏藥三錢酢炒,香附、米三錢童便炒。

收功後藥人參當歸生地黃滴乳香沒藥官桂木香各一錢半麝香八味,俱用酒浸過青皮陳皮白芷良薑麻黃米殼甘草各一錢右剉,水煎服。

出汗,外用川椒、枯礬各一兩為末,擦腋下。

終身忌鱖魚羊肉,始不再發。

若去大小便,不可與女同廁。

秘傳奇方治體氣。

大田螺一個巴豆一枚,去殼膽礬一豆許麝香少許右將螺用水養三日,去泥土,揭起螺靨,入礬、豆、麝在內,以綫拴住,放磁器內,次日化成水。

須五更時,將藥以手自抹在腋下,不住手抹藥,直候腹內欲行臟腑卻住手。

先要揀空地面,去大便,黑糞極臭,是其驗也。

以厚土蓋之,不可令人知之。

如不盡,再以藥水抹之,又去大便,以日用後藥擦之,永去病根。

擦體氣方枯礬一兩蛤粉五錢樟腦一錢右為末,每以少許擦之。

十香丸【《奇效良方》,下同】治腋氣,含化令人遍體俱香。

沉香木香白檀香零陵香甘松去土藿香鷄舌香肉豆蔻去殼白芷細辛芎藭檳榔丁香各半兩龍腦麝香各一錢右為細末,再研,煉蜜和丸,如芡實大,每服一丸,不拘時,含化嚥津,每日三五度。

五香丸治口臭及腋臭,止腫痛,散血氣。

丁香藿香青木香豆蔻子白芷當歸桂心零陵香各一兩甘松香附子各一兩檳榔二枚右為細末,煉蜜和丸如大豆,日三,夜一,時含之嚥津。

五日口內香,十日身香,二七日衣被香,三七日下風人聞香,四七日淨洗手水落地香,五七日把他人手亦香。

禁五辛臭氣之物。

又方治腋氣臭於狐狸者。

枯白礬黃丹各一兩青礬鐵粉雄黃膩粉各一錢右為細末,每夜先以皂莢水洗,後用唾津調藥塗之。

龍膽瀉肝湯治氣鬱熱,腋氣及腋下多汗。

龍膽草生地黃當歸酒洗木通車前子澤瀉甘草減半梔子黃芩各一錢右水二鍾,煎一鍾,食後溫服。

三神散【《直指方》】擦腋氣。

明礬,黃丹各一錢麝香少許右為細末,頻擦之。

蜘蛛散【《三因方》】治狐臭不可近。

大蜘蛛一枚輕粉一字右以黃泥少加赤石脂,并鹽杵為窩子,包裹蜘蛛於小火中煨乾,漸加武火,煅通紅,候冷,取蜘蛛細研,入輕粉和米酢調膏,臨臥浴洗淨,方擦腋下,來早洗下黑汁惡物為效。

宜遠僻處埋之,不可染人,不可穿舊時衣服,其舊衣俱重澣洗過。

淨腋湯治皮膚癢,腋下瘡,背上瘡,耳聾耳鳴。

麻黃去節草豆蔻防風柴胡黃芩酒洗蒼朮各一錢桂枝羌活各二錢生甘草桔梗生地黃各五分當歸梢七分紅花少許升麻半分連翹一錢半右剉,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大盞,煎至一盞,去滓稍熱服。

回陽玉龍膏治腋生(疒其)癧癰。

草烏頭三兩,炒軍薑二兩,煨香白芷不見火赤芍藥,南星煨,各一兩肉桂半兩,不見火右為細末,用熱酒調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