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心肌同工酶(CK-MB)测定操作规程(SOP)
心肌同工酶(CK-MB)测定操作规程(SOP)一、用途本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血清样品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活性。
二、临床意义(一)概述肌酸激酶是由M型和B型两种亚基组成的二聚体,结合形成三种CK同工酶:CK-BB、CK-MB、CK-MM。
骨骼肌中大多数为CK-MM;胃肠道和脑组织中以CK-BB为主;心肌中以CK-MB为主。
当心肌损害,特别是发生心肌梗塞时,血液中CK-MB水平升高。
胸疼发生后4-6小时CK-MB水平开始升高,12-24小时到达高峰,48小时后回到基质水平。
(二)临床意义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约为心肌总CK的14%,血清CK-MB上升先于总活力的升高,24小时达峰值,36小时内其波动曲线与总活力相平行,至48小时消失。
(三)医学决定水平15U/L: 高于此值,且有持续性临床表现(胸痛、心电图显示特异性改变等),提示为急性心肌梗塞,应及时进行治疗。
90U/L: 高于此值多由于非心肌性CK-MB释放,如恶性肿瘤,应采取其他有关诊断方法,予以确诊。
三、检验原理磷酸肌酸 + ADP −−→−-B CK肌酸 + ATP ATP + 葡萄糖−−→−HK葡萄糖-6-磷酸 + ADP葡萄糖-6-磷酸 + NADP −−−−→−PDH G 66-磷酸-葡萄糖 + NADPH + H+用特异的抗CK-M 抗体抑制CK-M 的活性,在340nm 波长处,通过连续监测吸光度的上升速率(△A /min),测定CK-B 的活性,将CK-B 活性测定值乘以2,即可计算出样品中CK-MB 的活性。
四、样品血液样品原则上采集晨起空腹血(禁食12小时);患者处于平静、休息状态,减少患者由于运动、饮食带来的影响;静脉采血时患者应取坐位或卧位;止血带使用后1分钟内采血,回血后立即松开;正确使用抗凝剂;防止溶血;防止过失性采样。
样品运送过程中应防止过度振荡、防止样品容器的破损、防止样品被污染、防止样品及唯一性标志的丢失和混淆,防止样品对环境的污染、水分蒸发。
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偏高的原因
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偏高的原因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是体内常见的三种酶,它们在细胞代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这三种酶的水平偏高时,可能会提示身体发生了某种异常情况。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探讨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偏高的原因。
我们来说说肌酸激酶(CK)。
肌酸激酶是一种存在于肌肉组织中的酶,在肌肉受损或坏死时会大量释放到血液中。
肌酸激酶水平升高可能的原因包括:运动后的肌肉疲劳或损伤,例如过度运动或运动过程中出现肌肉拉伤;骨折或压迫性损伤引起的肌肉损伤;心肌梗塞或其他心脏疾病导致的心肌损伤等。
还有一些其他疾病也可能导致肌酸激酶水平的升高,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甲状腺肌病、多发性硬化引起的肌炎以及药物或毒素引起的肌肉损伤等。
接下来,我们来说说乳酸脱氢酶(LDH)。
乳酸脱氢酶是一种参与乳酸代谢的酶,它存在于许多组织和器官中,如心肌、肝脏、骨骼肌和红细胞等。
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的原因可能包括:心肌梗塞或其他心血管疾病导致心肌损伤;肝脏疾病导致肝细胞受损或坏死;溶血性贫血或其他溶血性疾病导致红细胞破裂释放LDH等。
肺部疾病、癌症、感染性疾病以及其他一些疾病也可能导致LDH水平升高。
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升高可能是由于肌肉、心肌、肝脏等组织受损或坏死所致。
在发现这些酶水平异常时,应当及时就医,找出导致异常的原因,进行相应的治疗和管理,以保障身体健康。
希望大家都能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及时关注身体状况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健康。
谢谢!第二篇示例: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是体内常见的蛋白质,它们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尤其在肌肉组织和心脏组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这三种酶的水平是相对稳定的,但在一些疾病或特定的生理情况下,它们的水平可能会显著升高。
本文将重点讨论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偏高的原因。
ckmb质量法单独升高原因
ckmb质量法单独升高原因
CK-MB是肌酸激酶同工酶,它主要存在于心肌组织中。
当心肌
组织受损时,CK-MB释放到血液中,因此CK-MB质量法单独升高可
能是由以下原因导致的:
1. 心肌梗死,当心肌组织发生梗死时,由于细胞破坏,CK-MB
会释放到血液中,导致血清中CK-MB浓度升高。
这是CK-MB单独升
高最常见的原因之一。
2. 心肌炎,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心肌
组织炎症。
在心肌炎时,心肌细胞受损,释放CK-MB到血液中,导
致血清中CK-MB浓度升高。
3. 心肌创伤,心肌创伤可能是由于心脏手术或其他外伤引起的。
在这些情况下,心肌组织受损,导致CK-MB释放到血液中,引起血
清中CK-MB浓度升高。
4. 心肌炎症性疾病,一些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心脏病或心
肌炎,也可能导致CK-MB质量法单独升高。
总之,CK-MB质量法单独升高通常是由于心肌组织受损所致,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肌梗死。
然而,还有其他一些疾病和情况也可能导致CK-MB质量法单独升高,因此如果发现CK-MB升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评估以确定具体的原因。
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 DGKC速率法
目录1. 检测原理2. 标本采集与处理2.1 受检者的准备2.2 静脉采血2.3 抗凝剂2.4 标本处理3. 试剂3.1 试剂3.2 校准血清3.3 试剂、校准血清的稳定性4. 仪器5. 操作6. 计算7. 操作性能7.1 精密度7.2 准确度7.3 灵敏度7.4 可报告范围7.5 特异性7.6 干扰8. 参考值9. 临床意义附录A: 参数1. 检测原理试剂中加入抑制CK-M的抗体,它能完全抑制CK-M亚基的活性而不影响CK-B亚基的活性,所得结果乘以2即得CK-MB的活性。
CK肌酸磷酸+ ADP ----------- 肌酸+ ATPHKATP + 葡萄糖--------- 葡萄糖-6-磷酸+ ADPG6PDH葡萄糖-6-磷酸+ NADP+------------ 6-磷酸葡萄糖酸+ H+ + NADPH2.本采集与处理2.1 受检者的准备:病人空腹12h,不饮酒24h后采集血样。
体检对象抽血前应有两周的的正常状况。
孕妇应在产后或终止哺乳3个月后检验。
此外,有无服用影响的药物以及采血的季节都应做相关记录。
2.2 静脉采血:除非是卧床的病人,一般在采血时取坐位。
体位影响水分在血管内外的分布,会影响测试项目的浓度。
在采血前至少应静坐5分钟,一般从肘静脉取血,使用止血带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穿刺成功后立即松开止血带。
2.3 抗凝剂:血浆使用肝素或EDTANa2(1mg/mL)作为抗凝剂。
2.4 标本处理:血标本室温放置30min~45min后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在两小时内检测完毕;如两小时内不能检测完毕,将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置洁净试管加盖2-8℃保存。
3.试剂3.1 试剂:本科使用湖南永和阳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CK-MB试剂盒,为液体双试剂,各组分如下:3.2:校准血清使用湖南永和阳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CKMB校准血清。
校准频次:空白定标:每日需做试剂空白定标。
全点定标:试剂换批号使用时或质控结果超过规定的2SD范围,需要全点定标。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为何大于总酶(CK)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为何大于总酶(CK)作者:罗光荣刘祖春来源:《家庭医学》2024年第12期在急诊心内科,用免疫抑制法检测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观察其活力单位及与肌酸激酶( CK)的比值关系,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异性指標、预测冠状动脉再通的治疗效果和观察病情变化等,已被临床广泛应用。
理论上说,CK应当等于CK-MM、CK-MB、CK-BB之和。
但在日常检测中偶尔发现临床血清标本中CK-MB大于总酶CK检测值,即出现CK-MB/CK倒置。
这种情况使检验工作者和临床医生产生疑惑,有些临床医生甚至怀疑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呢?下面我们就笔者医院实验室出现的一例CK-MB/CK倒置的原因进行简单分析。
一般情况下,检查结果中CK-MB应当小于CK。
当CK-MB大于CK时,大家首先会想到,一定是检测过程出错了。
笔者发现这个病例后,首先查看了当日质控,结果在控;要求化验室重新复查一次,结果依然是CK+MB高于CK。
把检测样本用生理盐水稀释5倍后再检测,CK-MB仍然高于CK,血清为淡黄色。
随后又进行了细致排查,排除了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排除了浓度超过线性范围的因素,排除了血样溶血、脂血和血清胆红素高等因素,结果仍然是CK-MB大于CK。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这种情况?其实,如果详细了解CK-MB的检测方法及检测原理,就可以从中找出原因。
首先,我们来复习下CK。
CK是由M和B两个亚单位组成的二聚体,共3种同工酶,分别为CKl (BB)、CK2(MB)、CK3 (MM),主要存在于胞浆中;另外,血清中还有少量的线粒体同工酶( CKm)。
人的心肌细胞中CK的活性较高(仅次于骨骼肌),其中CK-MB 占13%~22%(骨骼肌中<1%)。
因此,CK-MB作为心肌损伤的指标具有特异性。
一般实验室检测CK-MB采用的是免疫抑制法。
检测原理是用抗人M血清,抑制患者血清中M亚单位。
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测定
血清肌酸激酶MB同工酶测定1 检验目的指导本室工作人员规范操作本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2 实验原理使用CK-M 多克隆抗体对肌酸激酶(CK)中CK-M同工酶的活性进行抑制后,采用德国临床化学会(DGKC)和国际临床化学会(IFCC)推荐的连续监测法测定余下的肌酸激酶(CK)活性。
其反应原理如下:⑴CK-MM 型同工酶 + CK-M抗体→ CK-MM型同工酶的活性被抑制;CK-MB 型同工酶+ CK-M 抗体→ 50%的CK-MB 型同工酶的活性被抑制;⑵剩余的50%无活性的CK-MB型同工酶 + N-乙酰半胱氨酸→有活性的CK-B型同工酶CK同工酶⑶磷酸肌酸 + ADP 肌酸 + ATP己糖激酶(HK)ATP + 葡萄糖 ADP + 葡萄糖-6-磷酸(G6P-DH)葡萄糖-6-磷酸+NADP+6-磷酸葡萄糖酸+NADPH+H+式中:ADP为二磷酸腺苷;ATP为三磷酸腺苷;NADP+为氧化型辅酶II;NADPH+H+为还原型辅酶II。
在上述反应中,NADPH+H+ 的生成速率与样本中肌酸激酶B 型同工酶(CK-B)的活性成正比。
通过在波长340nm 处监测吸光度值的上升速率,即可测得样本中肌酸激酶B 型同工酶(CK-B)的活性。
肌酸激酶B 型同工酶(CK-B)活性相当于1/2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的活性,将所测得的肌酸激酶B型同工酶(CK-B)的活性乘以2,即为肌酸激酶MB 型同工酶(CK-MB)的活性。
3 标本:3.1 病人准备:无特殊。
3.2 类型:血清或肝素血浆。
3.3 标本存放:稳定性:-20℃保存稳定4周(避光保存)。
活性损失:2~8℃保存24小时或18~22℃保存1小时至少损失10%。
3.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
血标本应尽快送往化验室,室温下放置30―45分钟,后离心,放置时间不得超过3h.血清必须吸出,转移至有盖的试管中.3.5 标本拒收标准:细菌污染的标本。
4 实验材料4.1 试剂: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CK-MB试剂盒(沪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166号 YZB/沪 1546-40-2014)4.1.1 试剂组成试剂1(R1):D-葡萄糖27mmol/L 咪唑缓冲液60mmol/L乙酸镁14mmol/L NADP 2.7mmol/LN-乙酰半胱氨酸27mmol/L AMP 7mmol/L试剂2(R2):磷酸肌酸 160mmol/L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20KU/LADP 11mmol/L 糖激酶≥20KU/LCK-M 抗体4.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ckmb变化规律
ckmb变化规律
肌酸激酶同工酶MB同工酶(CK-MB)是一种存在于心肌细胞中的酶,其浓度的变化通常用于心肌梗死的诊断和监测。
CK-MB变化规律:
1. 心肌梗死早期:在心肌梗死发生后,CK-MB浓度可能在3-6 小时内开始升高。
通常在心肌损伤后4-6 小时达到峰值。
2. 峰值持续时间:峰值持续时间通常为12-48 小时,然后逐渐降低至正常水平。
3. 回归正常水平:一般来说,CK-MB浓度在48-72 小时内回归至正常水平。
但这个时间因患者个体差异和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而有所不同。
注意事项:
- CK-MB是心肌损伤的一个标志,但并非特异性指标。
除了心肌梗死外,其他情况如心肌炎、创伤、手术等也可能导致其升高。
- CK-MB结合心肌肌钙蛋白(cTnI或cTnT)等指标一起使用可以提高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 由于个体差异,CK-MB的升高水平和时间可以有所不同,因此,诊断和治疗应基于全面评估。
在临床实践中,CK-MB通常与其他心肌损伤相关的生物标志物一起使用,以协助医生进行心肌梗死的诊断和监测。
诊断和监测结果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心电图和其他检查来综合分析。
肌酸激酶同工酶杂化型(MB)的应用与假性增高的原因及处理
肌酸激酶同工酶杂化型(MB)的应用与假性增高的原因及处理作者:白冰王鹏飞史光华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8期【摘 ;要】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别名为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是一种酶类成分,它有三种同工酶形式:肌肉型、脑型、杂化型,最为广泛使用的是杂化型的肌酸激酶同工酶简称(CK-MB),它在患者患有心肌损伤的时候是较好的血清标志物,目前广泛的检测方法是速率法,在大量的检测结果中证实此法所检测的结果中有小部分为假性增高,而CK-MB质量法采用的是单克隆抗体,具有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及高度专一性,与其同工酶CK-BB及CK-MM无交叉反应,可以更好的反应指标的高低,因此本文来对CK-MB的应用及检测方法上的缺陷和优势进行比较。
结合我院目前对于此种情况的处理进行探讨。
【关键词】肌酸激酶同工酶杂化型(MB);假性增高;【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8-0082-021 肌酸激酶同工酶的分型及CK-MB的应用1.1分型:肌肉型(MM)、脑型(BB)、杂化型(MB).肌酸激酶分子是由脑型亚单位(B)和肌型亚单位(M)组成的二聚体,正常人体组织中常含3种同工酶,按电泳快慢顺序分别为CK-BB(CK1)、CK-MB(CK2)和CK-MM(CK3)。
CK-BB主要存在于平滑肌和脑组织中,血清中几乎没有;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组织中,占血清中CK的0~4%;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中,占血清中CK的96%~ 100%。
CK-MB有自己的亚型,包括MB2(组织形式)和MB1(转化形式)。
CK-MB2从心肌释放后,羧基末端被血浆羧基肽酶N水解,去掉一个赖氨酸残基转化为血清修饰亚型CK-MB1。
CK和CK-MB是心肌组织损伤的敏感指标之一,特别是CK-MB更具特异性。
心肌损伤过程中CK的升高主要是由于CK-MB的升高引起,表现为二者的同时升高。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偏高的原因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一种存在于心肌细胞中的酶,它在心肌损伤时会释放到血液中。
检测血清中CK-MB水平的变化可以用来判断心肌损伤的程度和范围。
当CK-MB水平偏高时,可能表示患者存在心肌损伤或疾病。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引起CK-MB偏高的可能原因,并探讨相关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一、心肌梗死心肌梗死是最常见的导致CK-MB水平升高的原因之一。
当冠状动脉发生阻塞,导致心肌血液供应不足,心肌细胞缺氧坏死时,CK-MB就会释放到血液中。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K-MB水平通常会显著升高。
二、心肌炎心肌炎是指由病毒、细菌、寄生虫或自身免疫等引起的心肌炎症。
在心肌炎患者中,由于心肌细胞受损,CK-MB水平也会升高。
在此情况下,及时的抗炎治疗非常重要,以防止心肌炎引起的心脏功能障碍。
三、心肌钙化心肌钙化是一种罕见的心脏疾病,患者的心肌细胞会出现异常的钙盐沉积,导致心肌功能减弱。
CK-MB水平的升高可以反映心肌细胞的受损程度。
四、心肌损伤除了心肌梗死和心肌炎外,其他原因导致的心肌损伤,如心脏手术、外伤等,也会导致CK-MB水平的升高。
在进行心脏手术或发生外伤后,定期检测CK-MB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
五、其他原因除了上述常见原因外,一些其他心脏疾病(如心肌肥厚、心肌病变等)、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药物(如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等都可能导致CK-MB水平的升高。
当发现患者CK-MB水平异常升高时,医生需要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其他辅助检查综合分析,以明确引起CK-MB偏高的具体原因。
CK-MB水平升高可能是心肌损伤或疾病的表现。
通过检测CK-MB水平,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心肌损伤的程度和范围,从而指导临床治疗。
但需要注意的是,CK-MB水平的升高并不一定说明患者一定存在心肌损伤,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可能的干扰因素,以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
在治疗上,针对引起CK-MB水平升高的具体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非常重要。
人的血清 肌酸激酶同工酶电泳
人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电泳一、人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简介肌酸激酶同工酶(CK)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标志物,它主要存在于肌肉组织及其它组织中,特别是心肌组织、脑组织和骨骼肌组织。
CK在人体内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是肌肉收缩和能量代谢的关键酶之一。
由于其组织来源性和亚型特异性的不同,CK可分为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肌酸激酶-MM同工酶(CK-MM)和肌酸激酶-BB同工酶(CK-BB)三种亚型。
二、人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电泳的原理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电泳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主要用于心肌梗死、肌肉疾病和骨折损伤的诊断。
其原理是依据CK的电泳速度差异,通过电泳分离不同同工酶亚型,从而得到CK-MB和CK-MM的比值,结合临床症状进行疾病诊断。
三、人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电泳的操作步骤1. 采集患者血清标本,禁食4-6小时并避免剧烈运动后采集2. 将血清标本置于-20°C冷冻保存,避免冰冻和解冻多次3. 取适量血清标本,用体积分数不等的聚丙烯酰胺凝胶制备梯度凝胶4. 样品电泳前,将凝胶与电泳缓冲液平衡后,将样品按一定比例混合电泳缓冲液5. 将混合样品加在对应位置,然后进行电泳6. 电泳结束后,将凝胶染色、脱色并进行图像分析7. 最后根据CK同工酶比值和临床症状进行判断诊断四、人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电泳的应用价值1. 诊断心肌梗死:CK-MB是心肌组织特异性标志物,其电泳比值异常可用于心肌梗死诊断2. 骨骼肌损伤:运动员和患肌肉损伤患者的CK-MB水平升高,可以帮助初步判断骨骼肌的病变范围3. 监测心脏手术:CK-MB浓度常用于监测心肌再灌注和再梗死情况,在心脏手术后有重要临床意义4. 肌无力症:CK-MM在肌无力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能够评估疾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五、结语人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电泳作为临床上常用的生化检验方法,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临床应用价值高等优点。
它在心脏病、骨折损伤和肌肉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一项不可或缺的临床检验技术。
肌酸激酶同工酶MB测定试剂盒说明书
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说明书【产品名称】通用名称: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英文名称:Creatine kinase MB(CLIA)【包装规格】2×30 人份/盒、2×50 人份/盒、2×100 人份/盒【预期用途】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或(和)血浆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 的含量。
肌酸激酶主要催化高能磷酸键从ATP 转移到肌酸,生成磷酸肌酸。
肌酸激酶是二聚体酶,包括骨骼肌CK-MM,脑组织CK-BB,心肌CK-MB 和线粒体肌酸激酶等四种同工酶形式。
CK-MB 分子量80,000,由两个亚单位组成(每个亚基MW= 40000):亚单位M 表示肌肉型,亚单位B 表示脑型。
CK-MB 主要存在于心肌组织,占CK 总活性的20%,骨骼肌中也有微量分布。
血清中CK-MB 含量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肌缺血性疾病有重要意义。
CK-MB 在心肌损伤早期即可出现于循环血中,于心肌损伤后2-6 小时开始升高,在12-24 小时内达到峰值,之后降至正常水平(36–72 小时),CK-MB 测值的升降伴随ECG 演变和胸痛病史。
CK-MB 含量和时间变化,对评估心肌损伤发病时间、梗死体积以及再灌注后损伤有重要意义。
此外,骨骼肌损伤、横纹肌溶解症及中风等疾病中,也伴随有CK-MB 含量升高。
临床诊断上,CK-MB 经常与肌红蛋白和肌钙蛋白I 联合检测。
在心肌损伤相关疾病诊断上,肌钙蛋白I 特异性强,肌红蛋白和CK-MB 早期敏感性高,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
【检验原理】肌酸激酶同工酶MB 测定采用双位点夹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其采用的技术原理如下:第一步:将样本与包被着CK-MB 单克隆抗体的超顺磁性磁微粒(磁珠)以及CK-MB 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标记物添加到反应管中,经过孵育,样本中的CK-MB 和包被在磁珠上的CK-MB 单克隆抗体结合,同时CK-MB 单克隆抗体-碱性磷酸酶标记物与样本中CK-MB 另一位点结合。
4岁孩子心肌酶标准范围
4岁孩子心肌酶标准范围
4岁孩子的心肌酶标准范围与成人有所不同,因为心肌酶的活性与年龄有关。
以下是4岁孩子的心肌酶正常范围参考值:乳酸脱氢酶(LDH):正常值为109-245U/L。
肌酸激酶(CK):正常值为24-195U/L。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正常值为0-25U/L。
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正常值为0-30U/L。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值只是参考,不应当作为诊断的唯一依据。
如果孩子的心肌酶活性超出正常范围,应当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因为许多因素都可能影响这些指标的数值。
例如,孩子在检查前如果经历了创伤、紧张、感染等情况,都可能导致心肌酶数值的升高。
如果孩子的心肌酶活性超出正常范围,可能需要进一步检查心脏彩超、心电图等项目,以全面了解心脏的情况。
同时,医生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心肌酶活性升高的因素,例如病毒感染、药物副作用等。
总之,了解孩子的心肌酶标准范围只是诊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结合孩子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如果孩子的心肌酶活性超出正常范围,应当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建议。
1 / 1。
Daudit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学习资料)
肌酸激酶同工酶MB (CK-MB )测定试剂盒(免疫抑制法)说明书【产品名称】通用名:肌酸激酶同工酶MB (CK-MB )测定试剂盒(免疫抑制法)英文名: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 MB (CK-MB )Assay Kit (Immuno-inhibition Method )【包装规格】a) R1:2×50ml ,R2:2×10ml ;b) R1:3×50ml ,R2:3×10ml ;c) R1:4×60ml ,R2:4×12ml ;d) R1:2×60ml ,R2:2×12ml ;e )R1:6×21ml ,R2:2×14.6ml ;f )R1:4×60ml ,R2:4×15ml ;g )R1:4×25ml ,R2:4×5ml ;h )R1:1×50ml ,R2:1×10ml ;i )R1:12×20ml ,R2:12×4ml ;j )R1:2×200ml ,R2:2×40ml ;k )R1:1×45ml ,R2:1×9ml 。
【预期用途】本试剂盒属于体外诊断试剂,用于定量检测人血清或血浆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 (CK-MB )活性。
【检验原理】肌酸激酶(CK )同工酶根据亚单元的不同,可分为CK-MB 、CK-MM 等,用特殊的抗CK-M 的抗体使血清中CK-M 亚单位全部被抑制,但不影响B 亚单位的活性。
样本中CK 的B 亚单位可催化磷酸肌酸(CrP )转变为肌酸(Cr ),同时ADP 磷酸化为A TP ,然后进行酶偶联反应,最终使NADP +转变成NADPH ,通过监测NADPH 上升的速率,计算样品中CK-MB 的活性。
CrP + ADP−→−CK Cr + A TPA TP + 葡萄糖 −→−HK 葡萄糖-6-磷酸 + ADP葡萄糖-6-磷酸 + NADP + −−→−G6PD 6-磷酸葡萄酸 + NADPH + H + 【主要组成成份】原包装的试剂盒在2℃~8℃避光保存,有效期为18个月。
人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
人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使用方法检测范围:96T1 ng/ml -40 ng/ml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含量。
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
用纯化的人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再与HRP标记的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抗体结合,形成抗体-抗原-酶标抗体复合物,经过彻底洗涤后加底物TMB显色。
TMB在HRP酶的催化下转化成蓝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转化成最终的黄色。
颜色的深浅和样品中的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呈正相关。
用酶标仪在45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OD值),通过标准曲线计算样品中人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浓度。
试剂盒组成1.标本采集后尽早进行提取,提取按相关文献进行,提取后应尽快进行实验。
若不能马上进行试验,可将标本放于-20℃保存,但应避免反复冻融2.不能检测含NaN3的样品,因NaN3抑制辣根过氧化物酶的(HRP)活性。
操作步骤1.标准品的稀释:本试剂盒提供原倍标准品一支,用户可按照下列图表在小试管中进行稀2.加样:分别设空白孔(空白对照孔不加样品及酶标试剂,其余各步操作相同)、标准孔、待测样品孔。
在酶标包被板上标准品准确加样50μl,待测样品孔中先加样品稀释液40μl,然后再加待测样品10μl(样品最终稀释度为5倍)。
加样将样品加于酶标板孔底部,尽量不触及孔壁,轻轻晃动混匀。
3.温育:用封板膜封板后置37℃温育30分钟。
4.配液:将30倍浓缩洗涤液用蒸馏水30倍稀释后备用5.洗涤:小心揭掉封板膜,弃去液体,甩干,每孔加满洗涤液,静置30秒后弃去,如此重复5次,拍干。
6.加酶:每孔加入酶标试剂50μl,空白孔除外。
7.温育:操作同3。
肌钙蛋白,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
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是人们研究肌肉相关疾病和心肌梗死等疾病的重要生物标志物。
一、肌钙蛋白1. 肌钙蛋白是一种常见的蛋白质,存在于肌肉组织中。
它是肌肉收缩的重要调节蛋白。
肌钙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调节肌肉中的钙离子浓度,从而影响肌肉的收缩和松弛。
2. 肌钙蛋白在临床上常常被用作心肌梗死的生物标志物。
当心肌梗死发生时,受损的心肌细胞会释放大量的肌钙蛋白到血液中,因此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肌钙蛋白浓度来帮助诊断心肌梗死。
3. 肌钙蛋白也在肌肉疾病的诊断和监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肌肉损伤或肌肉炎症时,肌钙蛋白的浓度也会升高,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肌钙蛋白来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
二、肌红蛋白1. 肌红蛋白是一种在骨骼肌和心肌中广泛存在的血红蛋白样蛋白。
肌红蛋白的主要功能是帮助肌肉细胞在缺氧状态下运输和储存氧气,从而支持肌肉长时间进行高强度运动。
2. 肌红蛋白在临床上也被用作肌肉疾病的诊断指标。
肌肉损伤或肌无力症患者的血清中肌红蛋白浓度常常升高,而且肌肉愈后,肌红蛋白浓度会逐渐降低,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肌红蛋白来辅助诊断和监测肌肉疾病。
三、肌酸激酶同工酶1.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一种存在于心肌组织中的酶。
它是由肌肉细胞在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脏疾病时释放到血液中的一种心肌特异性蛋白。
2. CK-MB通常被用来帮助诊断心肌梗死。
在心肌梗死发生后,受损的心肌细胞会释放大量的CK-MB到血液中,因此可以通过检测血清中CK-MB的浓度来辅助诊断心肌梗死以及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
3. 与肌钙蛋白和肌红蛋白不同,CK-MB的升高在心肌梗死后会迅速达到高峰,然后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降低。
通过连续监测CK-MB的浓度变化,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心肌梗死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总结起来,肌钙蛋白、肌红蛋白和CK-MB同工酶作为肌肉相关疾病和心肌梗死的生物标志物,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检测这些生物标志物的浓度变化,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为患者提供更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肌酸激酶同工酶正常值参考范围
肌酸激酶同工酶正常值参考范围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是一种酶,通常存在于心肌组织中。
其正常值参考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验室和测量方法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成人男性和女性的CK-MB正常范围在0-25单位/升之间。
然而,这个范围可能会因年龄、性别、肌肉质量、肌肉损伤程度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在实际临床中,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来解读患者的CK-MB水平,而不仅仅依赖于参考范围。
此外,CK-MB水平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运动、肌肉损伤、注射肌肉、心肌梗死等。
因此,在解读CK-MB的结果时,医生通常会综合考虑患者的临床症状、其他心肌损伤标志物(如肌钙蛋白)、心电图等综合情况。
总之,CK-MB的正常参考范围是0-25单位/升,但实际解读需要考虑个体差异和临床情况。
如果你有任何健康问题或需要进一步了解你自己的CK-MB水平,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个性化建议。
肌酸激酶同工酶种类
肌酸激酶同工酶种类
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是一种催化肌酸磷酸化为肌
酸磷酸盐的酶。
根据其亚基组成,肌酸激酶可分为三种同工酶:肌酸激酶-MM型(CK-MM)、肌酸激酶-MB型(CK-MB)
和肌酸激酶-BB型(CK-BB)。
1. 肌酸激酶-MM型(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细胞中,
是肌酸激酶的主要同工酶。
2. 肌酸激酶-MB型(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是
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标记物,用于心肌梗死的诊断。
3. 肌酸激酶-BB型(CK-BB):主要存在于神经组织细胞中,对肌酸激酶酶谱分析中起到一定的辅助诊断作用。
这些不同的肌酸激酶同工酶可以通过酶谱分析来定量检测,对于诊断和监测心肌梗死、肌肉疾病等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024肌酸激酶升高的意义要点(全文)
2024肌酸激酶升高的意义要点(全文)肌酸激酶(C reatinekinase,CK)分布全身各器官与组织,是人体能量代谢中一类重要的酶。
CK由两种亚基组成,即M亚基(肌型)与B亚基(脑型)。
CK分布千全身各组织,主要存在千骨骼肌(MM型)、心肌(MB型)和脑(BB型)的细胞质中。
正常情况下,CK存在千胞质和线粒体中,只有极少益的CK透过细胞膜,因此血清肌酸激酶(serumcreatinekinase,sCK)水平在正常生理情况下低且相对稳定。
一般情况下,健康人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主要为CK-MM,占sCK的97%~100%。
男性sCK水平较女性高,黑人较其他种族人群sCK水平高。
sCK水平轻度增加可由运动引发,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肌酸激酶升高真的是心梗或心肌炎吗?其实不是的,肌酸激酶超标只是一种“危险提示",并非一定是真的得了心脏病哦!影响肌酸激酶指标的因素非常多,既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
生理性意义:1、运动:人体在运动后会导致肌酸激酶水平升高,运动越剧烈,升高时间越长,通常在运动后12-20小时达到峰值,并维持36-48小时。
对于平时运动较少,突然剧烈运动的人,这种变化更为明显;2、怀孕:部分怀孕的女性在14-26周时可出现肌酸激酶的活性降低,随后其水平逐渐升高,在分挽时也会升高。
病理性意义:1、肌肉损伤:当受外伤,比如车祸造成肌肉挤压时,会引起肌酸激酶升高,在肌肉剧烈收缩和痉挛,比如癫痛发作时,也会损伤肌肉而导致肌酸激酶升高;2、心肌受损:肌酸激酶增高程度与心肌受损伤程度基本一致,心肌受损后2-4小时肌酸激酶开始上升,12-48小时达高峰,2-4天恢复正常。
在评价心肌受损、坏死时不仅需检测肌酸激酶,还要检测心肌特异性更高的肌酸激酶同工酶,这二者如果同时升高,常提示肌酸激酶升高来源千心肌,是由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力衰竭等疾病引起;3、药物副作用:在使用某些药物,比如他汀类药物时,可能由千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引起肌酸激酶升高;4、其他意义:出现感冒、自身免疫性疾病、皮肌炎、脑梗死时,也会导致肌酸激酶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