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伦理看文学翻译中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合集下载

从翻译伦理看文学翻译中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从翻译伦理看文学翻译中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收稿日期:2015-06-24作者简介:吴秀群(1979—),女,湖北钟祥人。

铜陵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及英语教学。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第31卷第01期2016年01月Vol.31,No.01Jan .,2016从翻译伦理看文学翻译中译者的隐身与现身吴秀群(铜陵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铜陵244000)摘要:通过对西方翻译伦理主要思想的考查,指出,与国内以“规范”为导向,限制译者主体性的翻译伦理研究不同,西方翻译伦理表面上制约了译者主体性,制造译者隐身,实际上为译者现身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译者的现身更加有利于译者个性的彰显和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传统的译论由此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关键词:翻译伦理;隐身;现身;译者主体性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666(2016)01-0035-05翻译伦理是指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表面上似乎给译者的翻译行为套上了条条框框,限制了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通过对西方翻译伦理主要思想的考查,可以得出,与国内以“规范”为导向,限制译者主体性的翻译伦理研究不同,西方翻译伦理研究视野更广,理论呈现多元性和不可通约性,表面上似乎制约了译者主体性,制造译者隐身,实际上为译者现身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同时也警醒国内学者不可凭借对国外翻译伦理的主观片面理解,简单机械地照搬挪用,从而造成对国外翻译伦理的曲解。

一、翻译伦理研究的起源与发展在西方,翻译伦理研究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1984年贝尔曼正式提出“翻译伦理”(ethics of translation )这一概念为标志,其核心代表人物有贝尔曼、韦努蒂、皮姆、切斯特曼,代表性的著述有《异的考验》《翻译之耻》《回归伦理》和《民族、语言和翻译伦理》,主要理论有贝尔曼的迎向异质的翻译伦理、韦努蒂的存异伦理、皮姆的文化间性中的译者伦理、切斯特曼基于价值的翻译伦理模式。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隐身”与“显形”——以《第十个人》翻译中人

文学翻译中译者的“隐身”与“显形”——以《第十个人》翻译中人

智库时代·130·智库观察翻译指的就是将一种语言成另一种语言,要求语言翻译的准确且通顺,更好的表达出语言的意思[1]。

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的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提出“隐身”与“显性”两种不同的概念;“隐身”是指译者在对文章进行翻译的时候不可以自作主张,而“显性”是指译者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的表现原著的语言特色。

基于文学翻译的“隐身”与“显性”对《第十个人》这部文学翻译进行理解分析,其翻译的过程中合理的运用了意大利著名学者劳伦斯·韦努蒂的《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中相关翻译理论,书中提到“隐身”与“显性”两种不同的角色[2]。

作者以优秀的文笔配合上译者“隐身”“显性”相结合的翻译方式,将《第十个人》这部作品更好的呈现给广大读者,并予之更深的体验和印象。

一、理论概念(一)《第十个人》简介作为众多创作中一部比较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短篇小说,格雷厄姆·格林在《第十个人》一书中,主要讲述了“夏韦尔”在监狱中抓阄不幸成为了将被处死的十个人之一,于是他用自己全部的财产与“詹弗耶”换得了一个活下去的机会,出狱后他履行对“詹弗耶”的承诺用自己全部财产基于他的家人并且给予很多的照顾,在相处的过程中他化名为“夏洛特”并且深深的爱上了“詹弗耶”的妹妹泰雷兹,随后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人与先要霸占泰雷兹的住宅的卡罗尔进行了一番搏斗,最后在搏斗中去世的故事,这本书从最初的用金钱买命到良心发现,情节跌宕起伏展现了“罪与爱”的主题,并且很好的阐述了“人性”二字。

(二)文学翻译著名作家矛盾层提出相关见解:“文学翻译的意义就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形式,遵循原文内涵,将原作艺术境界表达出来,为不同地区的学者创造一致的读书启发、美的感受。

”学者许钧曾提出:“文学翻译就是一种以符号转化为基本手段、以文学意义再现为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文学翻译指的是文学性和忠实性的辩证统一,[3]在文学作品里面原著的作者将会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创作,会通过对语言的运用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意思,用文字营造出栩栩如生身临其境的画面感,这样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优美的语言也会使书籍的魅力增大很多。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译者是连接两种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桥梁,承担着将源语言中的意思准确传达到目标语言中的责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译者的角色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过去,译者的存在往往是默默无闻的,他们隐藏在背后,只是通过文字将不同语言的信息传达给读者。

现在的译者却越来越多地以自己的身份出现,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交媒体、讲座、研讨会等各种活动中。

隐身的译者更注重文字的准确性和风格的恰当性。

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细致地研究原文,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被传达给读者。

他们非常专业并且富有耐心,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翻译艺术家,将源文化的优秀作品转化为目标文化的精品。

他们的成就往往在他们的作品中体现,而不是在他们个人的声望或名誉上。

现身的译者则更注重与读者的互动和交流。

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交媒体平台上,通过发表文章、写作博客或与读者互动的方式与大众进行沟通。

他们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翻译经验和见解,以及他们对翻译行业的发展和趋势的看法。

他们的目标是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关注,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译者的现身可以给读者带来很大的启发和启示。

通过与读者的互动,译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读者的需求和反馈,从而不断改进翻译质量。

译者的现身还可以提高译者的知名度和形象,为他们赢得更多的机会和认可。

现身的译者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风险。

现身的译者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护自己的个人品牌和形象,并与读者进行互动。

这可能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影响他们对翻译工作的专注度。

现身的译者可能面临争议和批评。

他们的观点和解释可能与一些读者不一致,甚至引发争议和争论。

这些挑战需要译者有一定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来应对。

译者的隐身与现身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隐身的译者注重文字的准确性和风格的恰当性,他们通过文字将不同语言的信息传达给读者。

现身的译者更注重与读者的互动和交流,他们积极参与到社交媒体等各种活动中,与大众进行沟通。

无论是隐身还是现身,译者都在不同的方式下承担着将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信息传达的责任。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在文学作品的创作和传播过程中,译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的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是“隐身”的,但其实他们也是“现身”的,因为他们的存在和工作对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接受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我们有必要对译者的隐身与现身进行深入的探讨。

译者的隐身主要体现在他们在翻译过程中对原著作者的尊重和忠实。

一位优秀的译者应当以尊重原著为首要原则,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保持原著文学作品的风貌和风格。

这就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做到“不谈自己”,将自己的个人风格和想法尽可能地融入到原著中去。

这种隐身的艺术要求译者有极高的修养和功力,要求他们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学修养,能够准确地理解原著的内涵和情感,同时又能够恰如其分地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出来。

这种工作虽然在表面上是“隐身”的,但其实是需要译者将自己的全部智慧和才情都融入其中。

译者的现身则主要体现在他们对译作的阐释和介绍上。

优秀的译者不仅仅是把原著译成另外一种语言,更重要的是他们需要对原著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在译作发表后,向读者们作出详细的解释和介绍。

这种现身的工作要求译者具有深刻的文学洞察力和对原著的深刻理解,能够启发读者对原著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和理解。

这种工作要求译者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的传递者,更是文学作品的解说者和传播者,需要译者具备丰富的文学知识和解读能力。

译者的隐身和现身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他们在翻译过程中的隐身工作为他们在译作介绍和解释中的现身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只有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做到了尊重原著和忠实翻译,才能够在译后的工作中做到对原著的深刻解读和对读者的深刻启发。

这种“隐身与现身”的艺术成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译者,也为文学作品的传播和接受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和支持。

我们需要对这种“隐身与现身”的工作加以重视和推崇,为优秀的译者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近年来,中国文学作品在国际上的传播和接受取得了极大的进展,这离不开一大批优秀的译者的共同努力。

他们将中国的文学作品翻译成各种外国语言,向国际读者介绍和推荐中国的优秀文学作品。

译者的隐身与显现

译者的隐身与显现

译者的隐身与显现隐身与显现是翻译工作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翻译过程中,译者常常需要在保持原文的意思和风格的将信息准确地传达给目标读者。

这需要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和策略。

在某些情况下,译者需要将自己“隐身”,尽可能地将原文的意思和风格准确地呈现出来。

这种翻译方式通常适用于文学作品、诗歌和名著等需要注重原作风格和语境的翻译。

译者在这种情况下应尽量避免过多干预和个人主观色彩的加入,以免影响原文的风采。

在某些情况下,译者也需要将自己“显现”,主动介入翻译过程,以保证目标读者能够准确理解和接受翻译作品。

这种翻译方式通常适用于科技、法律和医学等专业领域的翻译。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对原文进行适度的调整和重组,以提高读者的理解度和可接受性。

无论是“隐身”还是“显现”,译者都需要根据翻译目的、读者需求和作品特点来灵活运用翻译技巧和策略。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翻译技巧和策略:1. 直译与意译:直译是尽可能忠实地翻译原文,而意译是用与原文不完全一致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意思。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这两种方法,以确保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2. 调整语序:不同语言的语序不同,译者可以调整语序来使翻译更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

这有助于提高读者的理解度和可接受性。

3. 解释补充:在某些情况下,原文中可能存在某些特定的文化、历史或专业背景的知识,需要译者进行解释和补充,以便读者能够准确理解。

4. 翻译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翻译工作也逐渐借助于各种翻译技术,如机器翻译和术语库等。

译者可以利用这些工具来提高翻译效率和准确度。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译者是一种神秘的存在,既隐身又现身。

在文学作品中,译者常常被忽略或者被低估,然而他们的存在对于跨文化交流和文学交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隐身于原文之后,努力捕捉原文的精髓,然后又现身于译文中,将原文的魅力传递给不同的读者。

这种隐身与现身的过程,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享受。

译者的隐身,首先体现在他们对原文的严谨分析和深入理解上。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需要将自己融入到原文之中,深入探究原文的语言、文化和背景,以便准确把握原文的意义和情感。

他们需要对原文进行剖析和解构,挖掘其中的深层次内涵,掌握原文的韵律和节奏,以确保译文更贴近原意。

这种隐身的过程需要译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于一些复杂的文学作品来说,甚至需要进行多次细致的研读和分析,才能找到最合适的译法。

译者在隐身的过程中还需要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文学作品往往带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特点,这使得译者需要在语言层面以及文化层面上进行双重考量。

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需要重现原文的风格和氛围,同时又要使译文符合当地的文化习惯和审美趣味。

这需要译者具备非常高的语言功底和文学修养,同时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由于语言的多样性和文化的差异,译者在隐身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词义不准确、表达不明确、意境不尽相同等问题,这些都需要译者花费大量的心血和智慧来解决。

译者也在现身的过程中展现着自己的魅力和功力。

译者的现身,意味着他们成功地将原文中的精髓和魅力转化为了另一种语言的表达。

通过译者的努力,原文的情感和意义得以在另外的语言和文化下展现,这样就将原文的魅力传递给了更广泛的读者群体。

当译者完成一部作品的翻译后,他们所呈现出的译文也是一种新的文学创作,是他们对原文的理解和演绎,是他们对原文情感的传承和表达。

在现身的过程中,译者需要遵循原作的风格和特色,同时又要满足目标读者的审美需求和阅读习惯。

这就需要译者在语言的选择、句式的运用、描写的处理等方面有所调整和运用。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翻译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尤其在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的今天更是如此。

翻译工作的本质是通过转换和传递信息实现不同语言、文化和社会背景下的交流。

作为翻译工作的从事者,译者既可以在翻译过程中保持隐身,也可以选择现身亮相。

本文探讨译者在翻译工作中的隐身和现身两种状态,并分析它们对翻译品质和译者形象的影响。

一、隐身译者隐身译者是指做翻译工作时,不以个人身份或名义出现,只将翻译成果呈现给读者或使用方。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注重的是文字表达的准确性、文化适应性和语言风格,而不太关注读者对译者本人的认知和评价。

隐身译者的工作相对容易保持一定的客观性和中立性,相对不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和干涉。

隐身译者的存在使得读者和使用方能够直接获取到翻译内容,他们往往关心的是翻译的质量和可用性,而对翻译过程和翻译者本身并不十分在意。

在某种程度上,隐身译者是一种“匿名服务”形式,他们的工作关注点在于为读者和使用方传递信息并保障传递质量,而不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人气和知名度。

隐身译者存在的另一个原因是出于客观需要。

在某些场合,译者可能会面临一些政治、商业和敏感性问题,需要通过隐身工作方式来规避潜在的风险和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以确保翻译成果的安全和可靠性。

现身译者是指做翻译工作时将自己的身份或名义公开,承认自己的翻译成果或者发布与翻译相关的内容。

现身译者可能是公司雇员、专业翻译、翻译讲师、辞典编撰者等,他们在发布翻译成果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自己的能力和经验。

现身译者的存在使得读者、使用方和同行有更多渠道了解和评价译者的能力和价值。

他们可能会在个人博客、专业网站、翻译社区等平台上发布和分享翻译成果,为翻译行业的发展和提高做出贡献。

他们的活跃与否、品牌影响、商业价值等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他们的职业发展和获得机会的优劣。

现身译者在宣传和显示自己的过程中会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

译者的人气和知名度需要通过不断的努力和积累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随着全球化的发展,翻译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翻译者就是那些扮演角色轻生繁化身,将一种语言文化转化为另一种语言文化的人。

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往往会遇到无法避免的问题,包括协调语言差异、传递文化信息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讨论翻译者的隐身和现身,以及翻译工作所带来的困扰和挑战。

让我们谈谈翻译者的隐身。

翻译者通常是根据作者的要求而隐身的,即将原文中的作者转变为自己。

这种隐身需要翻译者有强大的语言能力,以及对目标语言的熟悉程度。

他们必须精确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将其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同时保持原文的风格和语调。

翻译者的隐身需要他们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扎实的语言能力和准确的表达能力。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传递给读者,使读者感受到作者的原创性。

翻译者的现身也是无法避免的。

当读者阅读翻译作品时,他们总是知道这是一本翻译作品,而不是原著作品。

翻译者的现身使读者对作品有不同的期待和要求。

读者更关注翻译者是否准确地传达了原著的意图,以及是否把握了原著的风格和语调。

他们会对翻译者的能力进行评判,并对翻译作品的质量有所期待。

翻译者的现身使他们承担了更重的责任和压力,他们必须努力做到尽可能接近原著作品,同时又要使读者感到舒适和满意。

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不仅要解决语言差异的问题,还要面对文化差异的挑战。

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这对翻译者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考验。

翻译者必须了解原著中的文化元素,并将其转化为目标文化可以理解和接受的方式。

这要求翻译者具备广泛的文化知识和敏感的文化意识。

他们需要去了解每个文化的特点和差异,并在翻译过程中避免错误或误解。

这对于翻译者来说是一个复杂而困难的任务,需要他们具备跨文化沟通的能力和敏锐的观察力。

翻译者的隐身和现身是翻译工作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翻译者必须在隐身和现身之间找到平衡,既要保持原文的风格和语调,又要使读者感到舒适和满意。

他们还必须解决语言和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困扰和挑战。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翻译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翻译作品能够让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们互相了解,促进跨文化交流和交流。

但是翻译者的工作往往被忽视,他们通常处于一种隐身的状态,只有作品本身是他们的“声音”。

翻译者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现身,通过他们的选择和解释来影响读者对原作品的理解。

本文将探讨翻译者在隐身和现身之间的角色转换,以及如何影响文化交流和理解。

翻译者常常处于一种隐身的状态。

在读者阅读译作时,他们通常不会特别注意到翻译者的存在。

这是因为翻译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尽可能保持原作品的风格和意义,让读者感觉好像在读原作品一样。

好的翻译作品应该是无痕的,读者不应该感受到翻译者的存在,而只专注于原作品本身。

翻译者在这种情况下扮演着一种隐身的角色,他们的存在往往被忽视,只有原作品的内容才是重要的。

虽然翻译者常常处于隐身状态,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会现身。

翻译过程中的选择和解释都会对最终的译文产生影响。

翻译者在选择词语和语法结构时,会受到原作品的语言和文化特点的影响,同时也会考虑目标语言和文化的接受能力。

这些选择会直接影响到读者对原作品的理解。

翻译者还需要对原作品进行解释和注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背景和内涵。

翻译者实际上是在“现身”于译文中,通过他们的选择和解释来塑造读者对原作品的理解。

翻译者的现身对文化交流和理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翻译者的选择和解释直接影响了读者对原作品的理解。

如果翻译者没有准确理解原作品的内涵和意义,或是在翻译过程中出现了偏差,读者可能就会对原作品产生误解或错误的理解。

特别是涉及到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的作品,翻译者的错误选择和解释可能导致文化冲突和误解。

翻译作品还是文化交流的媒介,翻译者的现身会影响读者对原文所属文化的认识。

通过翻译作品,读者可以了解到原作品所属文化的特点和价值观念,而翻译者的选择和解释直接影响了读者对原文所属文化的认识。

翻译者在现身的过程中,实际上是在帮助读者建立对原文所属文化的认知。

译者地位:从隐身到显身

译者地位:从隐身到显身

译者地位:从隐身到显身张其海【摘要】传统译学视原文、原文作者为绝对权威,译者在翻译研究中被边缘化,处于隐身地位。

现当代翻译学宣称译文并非附属于原文,并非是原文的衍生,译者并非次于、低于、劣于原文作者,地位明显获得重视,得以显身。

阐释学中,译者并非被动消极地接受意义,而是意义的积极创造主体;功能主义翻译观认为,译者要以预期的功能为目的,依据特定的翻译目的,采用特定的翻译策略,创造性地完成翻译行为;女权主义翻译理论主张翻译具有双向性,否认译者的从属地位,强调译者对原文的占有和摆布;后殖民主义翻译论认为译者不是消极被动的模仿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创造者,应主动地把握和占有原文;翻译伦理模式下,译者要遵守翻译伦理,做一名有职业道德、有责任心的译者。

【期刊名称】《滨州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28)001【总页数】4页(P107-110)【关键词】译者;结构主义;阐释学;功能主义翻译;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翻译伦理【作者】张其海【作者单位】滨州学院外语系,山东滨州2566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59传统译学研究只关注原文文本,关注原文中的语言层次、句法结构,关注语言符号间的转换,强烈抵制文本之外因素的研究,如社会因素、历史背景、思维方式等。

传统译学视原文、原文作者为绝对权威,译者在翻译研究中被边缘化,成为隐形人,处于隐身地位。

随着20世纪70年代西方哲学的语用学转向和90年代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翻译研究的视野得以扩大,翻译主体性的研究备受译界的关注,“译学研究悄悄经历了‘语言-文化-人’的转变,完成了一次由本体到主体,由一元到多元的跨越”[1]。

阐释学、功能主义翻译、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翻译伦理等当代主要翻译理论凸显了翻译主体的研究,而译者的地位及其创造性也自然成为其中重要的课题。

译学在多元语境中呈现出新的研究视角和基调,译者的主体性得到了彰显,译者的地位从隐身走向了显身。

一、译者地位在传统译学中的隐身传统译学中,翻译总是和许多贬义的意象紧密相连,如“挂毯的反面”、“舍人”、“媒婆”、“巫师”、“传声筒”、“学舌鹦鹉”及“叛逆者”等等。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经常面临一种独特的处境,即“隐身”与“现身”之间的平衡。

这种平衡是指译者在传达原作的内容和风格的保持自己的风格和个性。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需要通过选择合适的词语、句子结构和语法等方式,找到一种最佳的翻译方法。

隐身指的是译者尽量不被读者察觉到,他们的存在应该像是原作者直接与读者交流一样。

这需要译者尽量不对原文进行过多的添加、删除和修改,保持原作的风格和思想。

译者应该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和文化中的作品,让读者感受到原作的魅力和精髓。

完全隐身并不可避免地会损失一些内容和信息,导致译文与原作之间存在差异。

这是因为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意义,有些概念和观点可能无法完全翻译到另一种语言中。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需要进行一些调整和适应,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这可能会导致译者“现身”,即译者的存在在译文中变得明显起来。

译者的“现身”并不一定是一件坏事,它可以为译文增添一些独特的风格和个性。

有时,译者需要进行一些注释或解释来帮助读者理解原作的背景和文化。

这些注释可以是译者的意见、解释和评论,从而为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和视角。

译者在“现身”时需要注意不要过度介入,过多地添加个人观点和偏好,以及突出自己的存在而使读者分散注意力。

译者应该尽量保持客观和中立,将原作的意图和风格传达给读者,同时适当处理一些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隐身与现身并非是完全相反的两种状态,而是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要求灵活运用。

译者既要尊重原作的风格和思想,又要保持对读者的理解和关怀。

这需要译者具备良好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译者的隐身与现身是一种平衡的艺术,需要译者在传达原作的同时保持自己的风格和个性。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同时尊重原作的风格和思想。

合理地使用“隐身”和“现身”之间的平衡,可以帮助译者创造出一份精确、流畅且有个性的译文。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翻译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工作,它不仅能够把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思想交融,还能够传递信息和知识。

在翻译这一职业中,翻译者往往处于隐身状态,他们作为传达信息的工具,很少能够在翻译作品中彰显自我。

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往往需要做到隐身,即将原文中的内容通过翻译技巧和文化理解转化为另一种语言,并保持原作的思想和情感,同时又要尽量消除自己的痕迹,使读者在阅读时感受不到翻译者的存在。

即使翻译者处于隐身状态,但他们的选择、表达和理解还是会影响作品最终的呈现效果,因此翻译者的隐身是一种相对的状态。

隐身与现身,是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两种不同状态。

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利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理解,将原文中的信息准确传达出来。

而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做到隐身,将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原作内容上,尽量不让翻译者自己的声音和影响干扰原作的表达。

在某些情况下,翻译者需要“现身”,即在翻译作品中加入一些自己的见解和想法,以提高译文的品质和可读性。

翻译者的现身是一种必要的存在。

因为在一些情况下,翻译者需要对原文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和加工,以适应目标语言的语境和文化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者需要灵活运用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理解,对原文进行解构和重构,以使译文更贴近目标读者的心理和审美需求。

这就需要翻译者在译作中“现身”,表达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和感受,以便更好地传达原作的思想和情感。

而在另一些情况下,翻译者需要加入适当的注释和解释,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阅读原文。

在这个过程中,翻译者同样需要“现身”,以提供读者更多的背景信息和文化参考,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作的内涵和价值。

翻译者的现身也是有一定限度的。

因为翻译者的现身必须建立在对原文的准确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不能随意加入自己的痕迹和想法,以致偏离原作的真实内涵和价值。

在翻译中,翻译者需要在隐身与现身之间保持平衡,既要充分尊重原作的作者和内容,又要适当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主观能动性。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一个隐身的存在,又是一个必须现身的实体。

这种隐身与现身的转换,不仅涉及到翻译的技术与艺术,更关乎译者在传递语言和文化的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作为隐身者,译者需要尽量将源语言的文本转化为目标语言的文本,尽可能地呈现源语言作者的原意和风格。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需要打破语言和文化的壁垒,消除语言之间的差异和文化之间的障碍,以确保目标语读者能够真正理解和接受文本中的内容。

译者必须像一个隐形的中介,不带任何个人色彩地将信息传递给读者,以保持原文的纯粹性和真实性。

译者也必须在某些情况下现身。

当目标语言无法准确表达源语言的含义或者无法与目标语言的文化传统相契合时,译者需要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判断力,灵活地运用翻译技巧和策略,以迎合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背景。

这种现身的方式,既能保持原文的核心意思,又能使译文更加生动和可读。

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可能需要以自己的名义出现,并以译者的身份进行作品推广和宣传。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不再是一个隐身者,而是一个现身的文化推广者。

译者需积极地介绍作品的背景和意义,向读者解释译文的选择和变化,并与作者、读者以及出版商进行交流和合作,以确保作品在异文化环境下得到最大的认同和欣赏。

译者既是一个隐身的存在,又是一个必须现身的实体。

他们以隐形的方式将源语言文本转化为目标语言文本,以保持作品的纯粹性和真实性;又以现身的方式运用翻译技巧和策略,以满足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背景;以译者的身份进行作品的推广和宣传,以增加作品在异文化环境下的认同和欣赏。

译者的隐身与现身,是一个在语言与文化传递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也是翻译的重要特征和魅力所在。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角色是至关重要的。

无论是文化传承、跨文化交流还是文学创作的促进,都需要译者的参与。

然而,在对原著进行翻译时,译者通常是隐身的。

这是因为很多人认为翻译应该尽可能地忠于原著,不予披露译者的个人经历和风格。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读者和评论家认识到翻译的重要性,并开始研究翻译本身。

这种趋势反映了翻译领域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也推动了译者的现身状况。

译者的隐身状态主要是出于文学翻译的原则考虑。

一方面,翻译作品应该尽量忠实于原著,保留原著的语言特色和文化背景;另一方面,翻译作品不应该包含任何外来因素或偏见,让读者从中感知到译者的主观意图。

这些原则使得翻译者的个人经历和风格被剔除在翻译作品外,使读者可以获得更纯粹、更客观的阅读体验。

但是,这种隐身方式也造成了一些问题:读者不能够感受到翻译者遇到的翻译难题,无法欣赏到翻译者的独特风格和特点,也无法了解翻译者与原著作家之间的关系。

在这种背景下,译者的现身趋势愈发显著。

随着关注翻译本身的研究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翻译者开始披露自己的经历和风格。

他们讲述自己是如何翻译作品的,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翻译上的难题。

同时,他们还与读者分享自己的翻译策略和心得,使得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翻译的本质和翻译者的角色。

为什么译者的现身越来越受欢迎?除了与研究翻译领域有关之外,这还可能与译者的创造力、风格和个性有关。

尽管翻译者的主要任务是忠实于原著,但是他们仍然需要通过自己的翻译经验和认知,将原著和目标语言之间的文化和语言差异有效缩小。

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具备很高的语言功底,还要有创造力、灵活性和适应性。

他们需要根据不同的受众,对目标语言进行具体的调整,使得翻译作品更容易被读者理解和接受。

译者的现身也可以让读者更好地认识原著作家和他们所处的文化环境。

翻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承,将原著作品从一种文化转化到另一种文化。

译者的现身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个过程,并通过译者的经历和思考,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译者的隐身与显现

译者的隐身与显现

译者的隐身与显现在翻译领域,译者通常处于一种隐身的状态,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将原作中的信息传达给目标读者,然而自己的存在往往被忽略或者被边缘化。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和其作品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关系,他们的存在和贡献往往被人们忽视,然而正是译者的努力和智慧,让世界上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得以顺畅进行。

译者的隐身状态可能来自于多方面原因,首先是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在跨文化翻译中,译者需要不仅仅是将原作中的文字翻译成目标语言的文字,更重要的是将原作中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传达给目标读者。

这就需要译者具备对目标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敏锐的观察力,而这种深刻的理解和观察力却往往被隐藏在文字之后,不为人所知。

译者的隐身还可能来自于原作的权威性和优越性。

一部优秀的作品往往会被视为原作家的杰作,而译者只是将这个杰作转化成另一种语言的人,他的贡献往往被原作的光芒所掩盖。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常常处于一种边缘的地位,他们的努力和才华往往被忽略和低估。

译者的隐身并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显现的机会。

在人们的意识逐渐提高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译者的角色和作品。

译者们也逐渐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开始努力争取自己的权益和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有了更多的机会去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让自己的作品得到更多的赞赏和认可。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们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者,更重要的是文化的传播者。

他们的工作不仅仅是将文字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更重要的是将一种文化的精华传递给另一种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隐身状态渐渐被打破,他们的努力和才华得到了更多的认可和尊重。

译者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工作需要耐心和细心,更需要对原作的深刻理解和目标读者的敏锐观察。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必须保持谦卑和自信,努力做到既不过分低估自己的作品,又不过分高估自己的作品。

只有这样,译者才能在显现和隐身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并最终成为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桥梁。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译者是一种神秘的存在,他们时而隐身于文字之间,时而现身于翻译作品之中。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的隐身与现身始终如影随形,如同一场无声的舞蹈,时而轻盈飘逸,时而沉稳坚定。

让我们来探讨译者的隐身。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常常在背后默默地劳动,将原文中的思想、感情和文化转化为另一种语言。

他们不张扬自己的存在,而是默默地为作品赋予新的生命和意义。

这种隐身并不是因为译者缺乏自信或者自我意识,而是因为他们明白,翻译的真正意义在于为读者呈现一部新的作品,而不是展现自己的功力和智慧。

译者的隐身也体现在他们对原著的尊重和谦逊之中。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深入理解原文的内涵和意义,同时还要尊重原著的声音和风格。

这就要求译者在隐身的做到不过多地插入个人的情感和意见,而是尽可能地保持原作的风采和韵味。

这种隐身不是因为译者缺乏主见或者创造力,而是因为他们懂得,在翻译的过程中,应该服从原著的意志和风格,而不是过多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才华。

译者的隐身并不意味着他们永远不会出现在作品中。

相反,译者的现身也是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译者的现身体现在他们对作品的精准把握和深刻理解之中。

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必须将原文中的意境和情感转化为另一种语言,让读者能够感受到原著的力量和美感。

这就要求译者在现身的展现出自己的智慧和感觉,通过精准的文字选择和灵活的语言表达,为作品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与此在信息爆炸和文化碰撞的时代背景下,译者的隐身与现身也体现了他们对文化的敬畏和热爱,以及对作品的专注和用心。

在这个充斥着各种声音和信息的时代,译者在隐身的需要不断地修炼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以保持对作品的敏感和洞察力;而在现身的时候,也需要展现出自己的智慧和情感,为作品注入新的活力和意义。

这种隐身与现身,使译者不断地走向文化的深处,探寻其中的美丽和真理,成为文化交流和传播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翻译者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因此翻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翻译使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成为可能,为文化交流搭建了桥梁。

翻译者所做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重要的是传递文化的内涵和精神。

他们需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的理解和解读,然后将其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的表达形式。

翻译者的工作需要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文化洞察力。

翻译者是文化交流中的中介者和传播者,他们的工作对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尽管翻译者的工作在文化传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他们的存在却常常在隐身的状态中。

翻译者的工作往往被边缘化和忽视,在公众视野中不够突出。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只看到作品的译文,却忽略了背后辛勤劳动的翻译者。

许多人甚至认为翻译只是简单的文字转换,对翻译者的工作缺乏足够的尊重和理解。

翻译者常常处于一种被忽视和边缘化的状态中,他们的付出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

翻译者的隐身状态不仅表现在公众视野中,也体现在翻译本身的过程中。

翻译者在工作中通常需要尽可能地保持原作的风貌和风格,以保证译文的精准和质量。

他们往往需要将自己隐身于译文之后,以保持原作的味道和文化内涵。

翻译者需要在不引人注目的情况下完成自己的工作,他们的存在几乎是透明的。

这种隐身状态既是翻译工作的特点,同时也是翻译者的一种境遇。

翻译者的隐身状态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工作毫无价值。

相反,翻译者的工作对于文化传播和交流来说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翻译者的存在和工作,尊重翻译者的劳动成果。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需要更多的人关注翻译者的工作,加大对翻译工作的宣传和推广。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实现不同文化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发展。

除了隐身之外,翻译者也有现身的权利和需求。

在翻译工作中,翻译者需要在适当的情况下进行现身,展现自己的翻译理念和思想。

翻译者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转换者,他们也是文化传播者和交流者。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隐身与现身是译者工作中的两种重要状态。

隐身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将自己的意识和身份置于一个相对低调的状态,把原作中的信息和意图忠实地传递给读者,不在其中加入过多个人色彩和偏见。

而现身则是指在适当的时候,译者必须表现出自己的独特风格和个人见解。

在隐身状态下,译者应该尽量做到客观、中立和完整地传达原作的内容。

译者应该努力把握原作的语言风格、情感色彩和文化背景,确保读者能够尽可能地感受到原作所传递的信息和意图。

译者在这一过程中往往需要全神贯注地聆听、阅读和思考,对原作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和理解,避免自身的观点和偏见对翻译过程产生干扰。

在这个阶段,译者应该尽量减少对原文的变动和删减,并通过合理的语言选择和表达方式,为原作塑造一个客观、准确的形象。

译者并不是一个机器,而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在某些情况下,隐身可能会限制译者的创造力和个人见解,使译文略显平淡乏味。

适度的现身是非常重要的。

译者通过加入一些独特的或创造性的表达方式,使译文更有吸引力和魅力。

译者可以利用一些修辞手法、文化隐喻或其他形式的文学装饰,来表达自己对原作的理解和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译者必须保持一定的平衡,不过度夸张或变形原作的意图,避免自身的意见和观点主导整个翻译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译者的隐身和现身不仅仅是文字层面上的表现,更是文化和价值观的传递。

隐身的译者应该尊重原作中所蕴含的文化观念、思维模式和情感表达方式,尽可能地保留原作在文化层面上的独特性。

现身的译者则可以通过一些跨文化解释和转译来帮助读者理解原作所体现出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

无论是隐身还是现身,译者都必须尊重原作的独立性和作者的权威性,准确地传递原作所要表达的信息和意图。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隐身和现身是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

译者需要在隐身状态下全力以赴,尽可能地传达原作的信息和意图,同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适度的现身,使译文更具个性和吸引力。

好的翻译不仅仅是文字的转换,更是跨越文化差异,传递思想和情感的桥梁。

从翻译伦理看文学翻译中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从翻译伦理看文学翻译中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从翻译伦理看文学翻译中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吴秀群
【期刊名称】《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31)001
【摘要】通过对西方翻译伦理主要思想的考查,指出,与国内以“规范”为导向,限制译者主体性的翻译伦理研究不同,西方翻译伦理表面上制约了译者主体性,制造译者隐身,实际上为译者现身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译者的现身更加有利于译者个性的彰显和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传统的译论由此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总页数】5页(P35-39)
【作者】吴秀群
【作者单位】铜陵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铜陵244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从目的论理论角度看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J], 毛燕丽
2.从“译者责任”到“翻译伦理”--文学翻译标准再思考 [J], 陈连贵
3.从目的论理论角度看译者的隐身与现身 [J], 毛燕丽;
4.译者对文学翻译中\"翻译度\"的把握——从生态翻译视角看译者的适应选择 [J], 沈晴娜
5.译者对文学翻译中“翻译度”的把握——从生态翻译视角看译者的适应选择 [J], 沈晴娜[1]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5-06-24作者简介:吴秀群(1979—),女,湖北钟祥人。

铜陵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及英语教学。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Journal of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第31卷第01期2016年01月Vol.31,No.01Jan .,2016从翻译伦理看文学翻译中译者的隐身与现身吴秀群(铜陵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铜陵244000)摘要:通过对西方翻译伦理主要思想的考查,指出,与国内以“规范”为导向,限制译者主体性的翻译伦理研究不同,西方翻译伦理表面上制约了译者主体性,制造译者隐身,实际上为译者现身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

译者的现身更加有利于译者个性的彰显和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传统的译论由此也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

关键词:翻译伦理;隐身;现身;译者主体性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8666(2016)01-0035-05翻译伦理是指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表面上似乎给译者的翻译行为套上了条条框框,限制了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通过对西方翻译伦理主要思想的考查,可以得出,与国内以“规范”为导向,限制译者主体性的翻译伦理研究不同,西方翻译伦理研究视野更广,理论呈现多元性和不可通约性,表面上似乎制约了译者主体性,制造译者隐身,实际上为译者现身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同时也警醒国内学者不可凭借对国外翻译伦理的主观片面理解,简单机械地照搬挪用,从而造成对国外翻译伦理的曲解。

一、翻译伦理研究的起源与发展在西方,翻译伦理研究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1984年贝尔曼正式提出“翻译伦理”(ethics of translation )这一概念为标志,其核心代表人物有贝尔曼、韦努蒂、皮姆、切斯特曼,代表性的著述有《异的考验》《翻译之耻》《回归伦理》和《民族、语言和翻译伦理》,主要理论有贝尔曼的迎向异质的翻译伦理、韦努蒂的存异伦理、皮姆的文化间性中的译者伦理、切斯特曼基于价值的翻译伦理模式。

贝尔曼在阐述翻译伦理的目标时指出,“翻译的本质就在于开放、对话、杂合和去中心化。

翻译就是‘与外来事物接触’,否则就毫无意义”。

[1]4也就是说要尊重异质文化,对外来文化持开放态度。

韦努蒂经历了从“存异”的翻译伦理到“因地制宜”的翻译伦理的转变,认为“好的翻译就是实施非中心化,就是用译入语来实现异域文本中的异域性”,并将其理论命名为“存异的伦理”(ethics of difference ),其真实意图是试图通过在翻译活动中凸显差异来消解欧美中心主义的话语霸权。

后来他又提出了“因地制宜的伦理”(ethics of location )即根据实际语境的历史和社会状况来判断翻译的价值内涵,而非在翻译策略上偏执于一隅。

[2]188-189皮姆从“文化间性”出发对译者伦理展开研究,主张用“应该翻译还是不应该翻译”来取代贝尔曼的“应该如何翻译”,并认为“翻译是一项交际行为,是为某一客户提供的、针对既定接受者的一项专业性服务”[3]10。

切斯特曼提出五个翻译伦理模式:再现伦理、服务伦理、交往伦理、规范伦理和专业责任伦理。

切斯特曼本人都认为前四个模式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他进一步提出了第五个伦理模式。

我们可以看出译者在翻译时不可能DOI:10.16069/ki.51-1610/g4.2016.01.009做到同时遵守多个伦理模式,而应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选择。

正如张广法所说,翻译伦理具有多元性和不可通约性,不存在唯一“正确”的伦理,不同的伦理只表明了翻译主体的不同价值取向。

译者对翻译伦理选择的本身就是一个伦理问题。

[4]正因为如此,也给译者主体性的发挥留下了空间,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并非随心所欲。

从对西方翻译伦理思想的梳理分析,可以得出翻译伦理是多元的、开放的、相对的,不能将其简单地等同于“信”“忠实”。

翻译伦理的目标就是为了规范译者的翻译行为。

既然是为了规范译者的翻译行为,是否就意味着译者必须唯原作和作者是从,译者就必须隐身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应弄清楚何谓译者的隐身和现身。

二、何谓译者的隐身与现身在传统译论中,译者被定位为“仆人”,而且是“一仆二主”,他必须同时伺候两个主人,一是作者或是作为作者化身的原作,二是译文的读者。

主人高高在上,固然不可侵犯,因此译者对原作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

且在传统的翻译理论中经常强调三点:一是译者不要在翻译中掺入自己的主观色彩;二是译者要在翻译中不表现自己的个性;三是译者要一切以原文为依归,唯作者是从。

[5]321译者的“仆人”地位其背后的真实缘由就是“忠实”,为了把作者的意图真实地传达给读者,人们便要求译者要客观、忠诚,要隐去自己的个性,要求译作是透明的,于是便有了译者的隐形。

在中外翻译史上都有过类似论述。

果戈理认为“理想的译者应成为一块玻璃,透明的让读者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译者因此也有了“隐形人”这一称谓。

“译者隐性”和“译作透明”实际上如出一辙。

因为打着“忠实”的幌子,译者的隐身被大多数学者所认同。

17世纪法国著名翻译家和翻译思想家于埃就曾提出翻译要忠实于原文和原作者,“不要在翻译的时候施展自己的写作技巧,也不要掺入译者自己的东西去欺骗读者,因为他要表现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原作者的风采”[6]164。

我国学者对此也均有类似的论述。

如傅雷主张“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钱钟书认为译本应该“读起来不像是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

还有人认为译作应该是原作的“投胎转世”,译作应保持原作的“原汁原味”。

这些归根到底是要让译者隐身,在译作中看不见译者的影子。

有些译作甚至看不到译者的名字,可见译者的地位之低微。

但在实际的翻译操作中,尽管译者使劲浑身解数,也不可能做到完全隐身,其缘由是翻译背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以及翻译过程中不可忽视的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方平通过长期的文学翻译实践,深刻体会到“文学翻译不可能只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语际交际,应该也是心灵的积极参与”[7]127。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介入是不可避免的。

我们知道翻译包括理解和表达两个步骤,理解即解码的过程,表达即编码的过程,不管是对原文的解码还是对译文的编码都离不开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有过翻译经历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对原作的亦步亦趋,并不完全能保证译者履行好忠实的仆人的职责,语言与文化的实际差异构成了译者忠实的局限”[5]325。

如:It was an old and ragged moon.直译便是“那是一个又老又破的月亮。

”这似乎十分忠实于原文,但显然不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地道的汉语是“这是一弯下弦月。

”这正是译者深谙中国语言文化而作出的灵活变通。

因此“愚笨的‘忠诚’可能会导向‘叛逆’,而巧妙的‘叛逆’可能会显出忠诚”[8]276。

钱钟书认为,翻译客观上存在三种差距,一是文字上的距离,二是译者的理解和文风与原作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距离,三是译者的理解与表达能力的距离。

[5]331上例两种译文正好说明了翻译不是字与字之间的简单转换,也体现了不同译者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差距。

这种差距揭示了译者不可能对原作绝对地忠诚,好的文学作品是作家的匠心独运,同样好的译文也是译者的妙笔生花。

翻译就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而译者即叛逆者。

韦努蒂曾直言不讳地说:“写《译者的隐身》的目的就是要反传统而行之———在译文中看得见译者(visible)……并且提出把译文看作译文,把译文看作有自己独立性的理论依据。

”[9]换言之,就是要为译者和译作正名。

谢天振在《隐身与现身———从传统译论到现代译论》中指出,译者的隐身与现身是传统译论到当代译论的转折点:传统译论强调“原文至上”、“忠实是判断译文优劣的唯一标准”,要让译者“隐身”;而当代译论则彰显译者的主体性,要让译者“现身”,强调翻译的交际性。

列维认为,翻译是一个不断做出决策的过程(decision-making pro-cess),其决策的主体毋庸置疑就是译者。

在翻译策略上,译者的隐身和现身表现为“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的选择。

有人认为“归化”便使译者隐身了,若“异化”便使译者现身了,事实上,不管是归化还是异化只是文化层面上的一种转换,都离不开译者主体的介入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归化看似译者隐身了,其译文的产出同样使译者的角色得到了彰显。

还是胡庚申讲得好,“不论是归化还是异化,也不论是直译还是意译,都可以看作是译者为了适应翻译生态环境所做出的一种翻译策略的选择”[10]。

而其策略的选择本身就离不开译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为适应译文生态环境更是让译者殚精竭虑。

如《红楼梦》中的一个经典例句,“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杨宪益和霍克斯就采取了不同的处理方式。

霍克斯深谙译入语接受语境,将其译为“Man proposes and God dis-poses”就是为适应译入语生态环境而作出的选择。

综上所述,在传统译论下,为了忠实于原作,译者努力克制自己,唯原作马首是瞻,战战兢兢,看似尽了译者的职责,有时却貌合神离,相去甚远。

当然这也是深受当时所处时代局限性的影响,从其对翻译的定义即可见一斑。

在现代译论下,这种“忠实于原作”的唯一标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重视,译者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传统的从语言学角度对翻译的定义也受到了质疑,译学的发展迫切需要对翻译进行重新定义。

赫曼斯曾指出,对翻译恰当的定义应该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文化语境中主流翻译规范和相应翻译典范的建构,而所谓“翻译规范”即对译者翻译行为规约的描述,它又具有文化特殊性和不稳定性,随着时代的变化,旧的规范将被新的规范所取代。

三、对翻译的重新定义传统观点认为,翻译主要是一种纯语言文字转换活动,从一些学者给翻译下的定义可见一斑。

卡特福德给翻译下的定义是:一种语言(源语)的语篇材料被另一种语言(目标语)中对等的语篇材料替换[11]20。

奈达则认为:“翻译是指首先从语义上,其次是从文体上用最贴切、最自然的对等语,在译语中再现原语的信息。

”[12]张培基等编写的《英汉翻译教程》给翻译下的定义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13]从这些定义,我们可以看出,传统的翻译定义都从语言层面来探讨翻译,均把忠实客观地传达原作的意义作为首要目的,是否忠实于原作也因此成为评判译文优劣的首要标准,也因此有了“对等”“再现”等术语的出现。

然而随着译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逐渐发现传统的对翻译的定义远远不能囊括当今所发生的翻译实践,而且忽视了译者这一翻译主体。

翻译是一种人为的有意识的活动,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地位是不容忽视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