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公式讲解学习
学习小学奥数的必备十大公式
学习小学奥数的必备十大公式:一、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二、和倍问题的公式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三、差倍问题的公式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四、植树问题的公式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1.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1.2.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1.3.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五、盈亏问题的公式(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六、相遇问题的公式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七、追及问题的公式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八、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九、浓度问题的公式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十、利润与折扣问题的公式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小学奥数30类知识详解
小学奥数30类知识详解1.和差倍问题和差问题和倍问题差倍问题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适用范围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公式①(和-差)÷2=较小数较小数+差=较大数和-较小数=较大数②(和+差)÷2=较大数较大数-差=较小数和-较大数=较小数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和-小数=大数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小数+差=大数关键问题求出同一条件下的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4.植树问题基本类型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两端都不植树在直线或者不封闭的曲线上植树,只有一端植树封闭曲线上植树基本公式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1棵距×段数=总长棵数=段数棵距×段数=总长关键问题确定所属类型,从而确定棵数与段数的关系5.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荐]小学奥数核心公式及经典例题详解
小学奥数核心公式及经典例题详解1.鸡兔同笼问题【含义】这是古典的算术问题。
已知笼子里鸡、兔共有多少只头和多少只脚,求鸡、兔各有多少只的问题,叫做第一鸡兔同笼问题。
已知鸡兔的总数和鸡脚与兔脚的差,求鸡、兔各是多少的问题叫做第二鸡兔同笼问题。
【数量关系】第一鸡兔同笼问题:①假设全都是鸡,则有兔数=(实际脚数-2×鸡兔总数)÷(4-2)②假设全都是兔,则有鸡数=(4×鸡兔总数-实际脚数)÷(4-2)第二鸡兔同笼问题:①假设全是鸡,则有兔数=(2×鸡兔总数-鸡与兔脚之差)÷(4+2)②假设全是兔,则有鸡数=(4×鸡兔总数+鸡与兔脚之差)÷(4+2)例1:鸡和兔在一个笼子里,共有35个头,94只脚,那么鸡有多少只,兔有多少只?解:假设笼子里全部都是鸡,每只鸡有2只脚,那么一共应该有35×2=70(只)脚,而实际有94只脚,这多出来的脚就是把兔子当作鸡多出来的,每只兔子比鸡多2只脚,一共多了94-70=24(只),则兔子有24÷2=12(只),那么鸡有35-12=23(只)。
例2:动物园里有鸵鸟和长颈鹿共70只,其中鸵鸟的脚比长颈鹿多80只,那么鸵鸟有多少只,长颈鹿有多少只?解:假设全部都是鸵鸟,则一共有70×2=140(只)140-80=60(只)60÷6=10(只)鸵鸟:70-10=60(只)。
例3:李阿姨的农场里养了一批鸡和兔,共有144条腿,如果鸡数和兔数互换,那么共有腿156条。
鸡和兔一共有多少只?解:根据题意可得:前后鸡的总只数=前后兔的总只数。
把1只鸡和1只兔子看做一组,共有6条腿。
前后鸡和兔的总腿数有144+156=300(条),所以共有300÷6=50(组),也就是鸡和兔的总只数有50只。
例4:一次数学考试,只有20道题。
做对一题加5分,做错一题倒扣3分(不做算错)。
小学1-6年级奥数难点解析,附34个必考公式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学习奥数。
奥数对青少年的脑力锻炼有着一定的作用,可以通过奥数对思维和逻辑进行锻炼,对学生起到的并不仅仅是数学方面的作用,通常比普通数学要深奥些。
今天,搜集整理了1-6年级奥数学习重点和部分例题,相信一定可以帮到各位家长。
一年级奥数一年级的孩子刚刚踏入小学。
不论是学习习惯还是学习方法,都需要全面的培养和正确的引导,这就需要家长对整个六年的小学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规划。
学习重点难点解析:巧算与速算的基本知识: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计算是学生学习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
如果能够在看似无序的算式中寻找到一定的规律,化繁为简,那么学生一定能够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另外,计算与速算是各种后续问题学习的基础。
学好数学,首先就要过计算这关。
认识并学会数各种基本图形:正方形、长方体、圆和立方体等是小学学习中最常见的图形。
通过系统的指导,使一年级的学生能够计算出各种基本图形的个数;使学生建立起有序思维,为建立思维模式打下基础。
学习简单的枚举法:枚举法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的确是有一定的困难。
在华数课本中,介绍这一难题时采用数数这种更为直观的方式,将复杂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便于孩子们理解。
枚举法训练的重点在于有序的思维方式,学习之初将抽象问题形象化,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建立起自己的思维方式。
数字的奇与偶、不等与相等等关于数论的基础知识:数论问题是后续学习中的一个重点,而这学期将要学到的:数字的奇与偶、不等与相等等无疑将会是今后学习的基础,在这里我们把数论问题分解为各种类型逐一讲解,使华数学习更加系统。
二年级奥数二年级是开发孩子智力、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最佳时期,学习奥数不仅能够极大地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也能为孩子之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家长来说,激发孩子对华数的兴趣是最主要的。
学习重点难点解析:计算要过关:对于二年级学生的奥数学习来说,最先碰到的问题就是计算问题,计算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
小学奥数常用公式
§1等差数列公式:1、末项=首项+项数-1×公差2、an =a1+n-1 ×d3、项数=末项-首项÷公差+14、n=an -a1÷d+15、中项定理:和=中间数×项数6、 S =中间数×n7、仅奇数列可用注意:连续的奇数或偶数肯定是等差数列,公差一定是2.平方差公式:a2-b2=a+b×a-ba+ba-b=a2-b2§2统筹与最优化时间统筹:单列和多列排队排序:快的在前,慢的在后注意:每列不同位置的等待人数;过河问题画图快去快回,慢者结伴5人以下常用,7人以上可尝试;地点统筹:1、点无大小奇数点选中间点,偶数点选中间段;2、点有大小一段法轻往重移,小往大移§3整除特征:四大金刚:变形金刚:2×5=10 ×5=14×25=100 4×=108×125=1000 8×=1016×625=10000㈠末尾系:1、末1位:2、52、末2位:4、253、末3位:8、125㈡和系:1、数字和弃9 法:3、92、两位一截求和:33、99重点㈢差系:11奇数位数字和-偶数位数字和㈣截位系三位一截7、11、13奇段和-偶段和;㈤试除法适用于末尾未知二部曲 1、用最大数试;992、检验;综合就用:⑴拆数拆成学过的数⑵先考虑末尾系,再考虑其它;§4加乘原理:1、加法原理:分类相加类类独立2、乘法原理:分步相乘,步步相关;常规题型:1、排数字:⑴注意有无重复;⑵特殊位置优先处理;⑶“0”的出现① 0不能放在首位② 0和偶数同时出现必分类2、插旗子:按顺序分类讨论;染色问题:1、排序:从邻圈最多开始排;2、染色:颜色数量;§5流水行船:1、基本公式:① V顺=V船+V水② V逆=V船-V水③ V船=V顺+V逆÷2④V水=V顺-V逆÷2静水速度=船速 V静= V船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V顺=V船+V水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V逆=V船-V水相遇追击:相遇:S和=V和×t相遇追击:S差=V差×t追击水面上:速度和、速度差与水速无关;搬到陆地上做;§6 抽屉原理初步:1、最不利原则:倒霉蛋原则,把最倒霉的情况都考虑一遍;2、抽屉原则:⑴把n+1个苹果放入n个抽屉,必定至少有2个苹果在一个抽屉里;⑵苹果数÷抽屉数=商…余至少有的苹果=商+1基本题型:证明题、计算题§7最值问题:给几个小朋友分苹果:⑴若每人苹果数可相同:最多的最少=平均数+1⑵若苹果数不能相同:最多的最少:平均值附近局部调整极端最多的最多,极端思想最值原理:和一定,差小积大§8智巧趣题:1、过河问题⑴画图⑵河两端、河上都必须共存2、倒水问题⑴是否可以倒掉⑵加减构造⑶列表§9 进位制初步1、进制初识⑴逢n进1⑵进制当中的可用数字:十进制:0~9十二进制:0~9、A、B、C二进制:0、12、进制间的转换⑴n进制→十进制:按权相加⑵十进制→n进制:短除,除n倒取余数⑶m进制→n进制:以十进制为桥梁3、进制计算⑴逢n进1⑵借1当n用:二进制,借1当2用§10相遇及追及综合1、核心公式:S=v×t相遇:S和=v和×t反向追及:S差=v差×t同向2、环形跑道⑴相遇反向a、同时同地:每遇一次,合跑一圈b、同时不同地:注意第一次,即初始距离⑵追及同向a、同时同地:每追上一次,多跑一圈b、同时不同地:注意第一次和方向,即初始距离3、火车问题:七大公式⑴火车过树:无宽度,无速度火车尾绑小人L车=V车×t⑵火车过桥:有长度,无速度a、完全过桥:L车+L桥=V车×tb、完全在桥:L桥-L车=V车×t⑶火车过人必须掌握无宽度,有速度a、火车遇人:L车=V车+V人×tb、火车追人:L车=V车-V人×t⑷火车过火车了解a、相遇:LA+LB=VA+VB×tb、追及:LA+LB=VA-VB×t§11对称平移旋转1、对称⑴轴对称图形⑵画出轴对称图形①做垂直②等距离⑶将军饮马①把同侧的两个点转化到异侧做对称点②连接异侧的两点,找交点③画出最短线路2、平移⑴形状、大小不变⑵角和对应边不变3、旋转⑴确定旋转中心和旋转的角度⑵旋转过程中大小和形状不变§12图形的分割和剪拼1、面积相等2、形状、面积相等①常见图形的分割方法②切小:倍数关系。
小学生五年级奥数解题常用公式【三篇】
【导语】芬芳袭⼈花枝俏,喜⽓盈门捷报到。
⼼花怒放看通知,梦想实现今⽇事,喜笑颜开忆往昔,勤学苦读最美丽。
在学习中学会复习,在运⽤中培养能⼒,在总结中不断提⾼。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学⽣五年级奥数解题常⽤公式【三篇】》供您查阅。
【篇⼀】⼀、基本概念与性质: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这样的⼀份或⼏份的数。
分数的性质:分数的分⼦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不变。
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这样⼀份的数。
百分数:表⽰⼀个数是另⼀个数百分之⼏的数。
⼆、常⽤⽅法: ①逆向思维⽅法:从题⽬提供条件的反⽅向(或结果)进⾏思考。
②对应思维⽅法:找出题⽬中具体的量与它所占的率的直接对应关系。
③转化思维⽅法:把⼀类应⽤题转化成另⼀类应⽤题进⾏解答。
最常见的是转换成⽐例和转换成倍数关系;把不同的标准(在分数中⼀般指的是⼀倍量)下的分率转化成同⼀条件下的分率。
常见的处理⽅法是确定不同的标准为⼀倍量。
④假设思维⽅法:为了解题的⽅便,可以把题⽬中不相等的量假设成相等或者假设某种情况成⽴,计算出相应的结果,然后再进⾏调整,求出最后结果。
⑤量不变思维⽅法:在变化的各个量当中,总有⼀个量是不变的,不论其他量如何变化,⽽这个量是始终固定不变的。
有以下三种情况:A、分量发⽣变化,总量不变。
B、总量发⽣变化,但其中有的分量不变。
C、总量和分量都发⽣变化,但分量之间的差量不变化。
⑥替换思维⽅法:⽤⼀种量代替另⼀种量,从⽽使数量关系单⼀化、量率关系明朗化。
⑦同倍率法:总量和分量之间按照同分率变化的规律进⾏处理。
⑧浓度配⽐法:⼀般应⽤于总量和分量都发⽣变化的状况。
【篇⼆】⼀、常⽤公式 (1)⼀般公式: ⼯效×⼯时=⼯作总量; ⼯作总量÷⼯时=⼯效; ⼯作总量÷⼯效=⼯时。
(2)⽤假设⼯作总量为“1”的⽅法解⼯程问题的公式: 1÷⼯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作总量的⼏分之⼏; 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分之⼏=⼯作时间。
(完整版)小学奥数数学公式集汇总
小学奥数知识总结手册和差倍和差和倍差倍已知条件 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合用范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①(和-差 ) ÷2= 小数小数+差 = 大数 和÷ (倍数+ 1)= 小数 差÷ (倍数 - 1)= 小数和- 小数 = 大数公式小数×倍数 =大数 小数×倍数 =大数 ②(和+差 ) ÷2= 大数和-小数 =大数小数+差 =大数大数-差 = 小数和- 大数 = 小数关求出同一条件下的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年 的三个基本特色:①两个人的年 差是不 的;②两个人的年 是同 增添或许同 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 的倍数是 生 化的; 一 的基本特色:中有一个不 的量,一般是那个“ 一量” , 目一般用“照 的速度”⋯⋯等 来表示。
关 :依据 目中的条件确立并求出 一量; 植在直 或许不封 在直 或许不封在直 或许不封的曲 上植 封 曲 基本 型 的曲 上植 ,的曲 上植 ,只有两头都植,两头都不植上植一端植棵数=段数- 1棵数=段数棵数=段数+ 1基本公式棵距×段数=棵距×段数 =棵距×段数 =关 确立所属 型,进而确立棵数与段数的关系兔同基本观点: 兔同 又称 置 、假 , 就是把假 的那部分置 出来;基本思路: ①假 ,即假 某种 象存在(甲和乙一 或许乙和甲一 ) : ②假 后, 生了和 目条件不一样的差,找出 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进而找出出 个差的原由; ④再依据 两个差作适合的 整,消去出 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 假 成兔子: 数=(兔脚数× 数- 脚数)÷(兔脚数- 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 成 :兔数=( 脚数一 脚数× 数)÷(兔脚数一 脚数)关 :找出 量的差与 位量的差。
基本观点:必定量的对象,依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依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因为分组的标准不一样,造成结果的差别,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派方案进行比较,剖析因为标准的差别造成结果的变化,依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派的总份数,而后依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基此题型: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够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②当两次都有余数;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③当两次都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够数一较小不够数)÷两次每份数的差基本特色: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完整版)小学奥数公式汇总
奥数公式和差倍:和差和倍差倍已知条件几个数的和与差几个数的和与倍数几个数的差与倍数公式合用范已知两个数的和,差,倍数关系①(和-差 ) ÷2=小数小数+差 =大数和-小数 =大数和÷ ( 倍数+ 1)= 小数差÷ ( 倍数 -1)= 小数公式小数×倍数 =大数小数×倍数 =大数②( 和+差 ) ÷2=大数和-小数 =大数小数+差 =大数大数-差 =小数和-大数 =小数求出同一条件下的关和与差和与倍数差与倍数年的三个基本特色:①两个人的年差是不的;②两个人的年是同增添或许同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的倍数是生化的;一的基本特色:中有一个不的量,一般是那个“ 一量”,目一般用“照的速度” ⋯⋯ 等来表示。
关:依据目中的条件确立并求出一量;植:在直或许不封在直或许不封在直或许不封的封曲基本型的曲上植,两的曲上植,曲上植,只有一上植端都植两头都不植端植基本公式棵数 =段数+ 1棵数 =段数- 1棵数 =段数棵距×段数 =棵距×段数 =棵距×段数=关确立所属型,进而确立棵数与段数的关系兔同:基本看法:兔同又称置、假,就是把假的那部分置出来;基本思路:①假定,即假定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同样或许乙和甲同样):②假定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一样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进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由;④再依据这两个差作适合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定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定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重点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盈亏问题:基本看法:必定量的对象,依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依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因为分组的标准不一样,造成结果的差别,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派方案进行比较,剖析因为标准的差别造成结果的变化,依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派的总份数,而后依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基此题型: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够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②当两次都有余数;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③当两次都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够数一较小不够数)÷两次每份数的差基本特色: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小学奥数公式教程:常用公式集锦
小学奥数公式教程:常用公式集锦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的公式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的公式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的公式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的公式(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的公式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的公式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即时间追即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即时间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的公式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的公式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小学奥数必考公式25个
25个小学奥数必考公式1、和差倍问题: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2、年龄问题的三个基本特征: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3、归一问题的基本特点: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4、植树问题:5、鸡兔同笼问题:基本概念: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基本思路: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关键问题: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6、盈亏问题:基本概念: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②当两次都有余数;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③当两次都不足;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小学奥数所有公式
姓名:1、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2、和倍问题的公式和÷(倍数-1)=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3、差倍问题的公式差÷(倍数-1)=小数×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3、植树问题的公式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4、盈亏问题的公式(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5、相遇问题的公式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6、流水问题顺水路程=顺水速度×时间逆水路程=逆水速度×时间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7、过桥问题过桥问题的一船的数量关系是:路程=桥长+车长车速=(桥长+车长)÷通过时间通过时间=(桥长+车长)÷车速车长=车速×通过时间-桥长桥长=车速×通过时间-车长8、浓度问题的公式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9、圆形S面积C周长d直径r (1)周长=直径×圆周率=2×圆周率×半径C=∏d=2∏r d= C (2)面积=半径×半径×∏半径∏圆周率÷(2∏)r= d÷∏÷2 r= C。
小学奥数数论十大公式
小学奥数数论十大公式小学奥数数论十大公式,经常被用来帮助小学生学习数论,在数论的学习过程中,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论的知识点,从而更好地掌握数论的知识。
那么,小学奥数数论十大公式是什么呢?一、抽象公式:1. 抽象公式:抽象公式指的是用数字来代表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可以帮助小学生把一个复杂的概念归结为一个简单的公式,从而更好地理解数论的概念。
2. 抽象公式:抽象公式指的是用数字和符号来表示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可以帮助小学生把一个复杂的概念归结为一个简单的公式,从而更好地理解数论的概念。
二、代数公式:1. 二次公式:二次公式是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它可以帮助小学生计算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并且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概念。
2. 三次公式:三次公式是一个三元一次方程,它可以帮助小学生计算三元一次方程的解,并且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方程的概念。
三、几何公式:1. 三角形公式:三角形公式可以帮助小学生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周长,以及内角和外角等等,并且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的概念。
2. 圆形公式:圆形公式可以帮助小学生计算圆形的面积,周长,以及圆心角等等,并且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几何的概念。
四、数列公式:1. 等差数列公式:等差数列公式可以帮助小学生计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并且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列的概念。
2. 等比数列公式:等比数列公式可以帮助小学生计算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并且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列的概念。
五、概率公式:1. 概率公式:概率公式可以帮助小学生计算概率,并且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概率的概念。
2. 条件概率公式:条件概率公式可以帮助小学生计算条件概率,并且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条件概率的概念。
六、函数公式:1. 一元函数公式:一元函数公式可以帮助小学生计算一元函数的值,并且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概念。
2. 二元函数公式:二元函数公式可以帮助小学生计算二元函数的值,并且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函数的概念。
小学奥数常用公式及使用技巧(含例题)
小学奥数常用公式及使用技巧(含例题)下面是小学奥数常用公式及相关技巧,每个公式和技巧后附带一个例题,并给出答案和解析。
1.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例题:计算28 + 17-答案:28 + 17 = 17 + 28 = 45-解析:根据加法交换律,可以将数的位置互换,便于计算。
2. 减法定义:a - b = c,其中b + c = a-例题:求39 - 15 = ?-答案:39 - 15 = 24-解析: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要找出一个数,与减数相加等于被减数。
3. 乘法分配律:a ×(b + c) = a ×b + a ×c-例题:计算17 ×(8 + 3)-答案:17 ×(8 + 3) = 17 ×8 + 17 ×3 = 136 + 51 = 187-解析:乘法分配律可以将一个数与括号里的两个数相乘,等于对这两个数分别做乘法再相加。
4. 乘法交换律:a ×b = b ×a-例题:计算12 ×7-答案:12 ×7 = 7 ×12 = 84-解析:乘法交换律可以将乘法的顺序互换,便于计算。
5. 乘法结合律:(a ×b) ×c = a ×(b ×c)-例题:计算4 ×(3 ×5)-答案:4 ×(3 ×5) = (4 ×3) ×5 = 12 ×5 = 60-解析:乘法结合律可以改变乘法的顺序,不改变最终结果。
6. 九九乘法口诀表-例题:填空:6 ×___ = 42-答案:6 ×7 = 42-解析:利用九九乘法口诀表,我们可以找到6的乘法表,找到与之乘积为42的一个数。
7. 乘法倒数:1/a ×a = 1-例题:计算1/5 ×5-答案:1/5 ×5 = 1-解析:乘法倒数是指一个数与其倒数相乘得到1。
小学奥数常用公式大全
小学奥数常用公式大全在小学奥数竞赛中,掌握一些常用的数学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并提高其在奥数竞赛中的竞争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小学奥数公式。
一、四则运算公式1.1 加法:a + b = c例子:4 + 5 = 91.2 减法:a - b = c例子:8 - 3 = 51.3 乘法:a × b = c例子:3 × 6 = 181.4 除法:a ÷ b = c例子:24 ÷ 4 = 6二、整数运算公式2.1 整数相乘:(-a) × (-b) = c例子:(-2) × (-3) = 62.2 整数相除:(-a) ÷ (-b) = c例子:(-12) ÷ (-4) = 32.3 整数的乘方:(-a)的-b次方 = c例子:(-2)的3次方 = -8三、几何公式3.1 矩形的面积:面积 = 长 ×宽例子:矩形的面积 = 4 × 6 = 243.2 正方形的面积:面积 = 边长 ×边长例子:正方形的面积 = 5 × 5 = 253.3 圆的周长:周长= 2 × π × 半径例子:圆的周长≈ 2 × 3.14 × 5 ≈ 31.4四、分数运算公式4.1 分数的加法:a/b + c/d = (ad + bc) / bd例子:1/2 + 1/3 = (1 × 3 + 1 × 2) / (2 × 3) = 5/6 4.2 分数的减法:a/b - c/d = (ad - bc) / bd例子:3/4 - 1/2 = (3 × 2 - 4 × 1) / (4 × 2) = 1/8 4.3 分数的乘法:(a/b) × (c/d) = ac / bd例子:2/3 × 3/5 = (2 × 3) / (3 × 5) = 6/15 = 2/5 4.4 分数的除法:(a/b) ÷ (c/d) = ad / bc例子:2/3 ÷ 4/5 = (2 × 5) / (3 × 4) = 10/12 = 5/6五、平方和立方公式5.1 平方的计算:a² = a × a例子:7² = 7 × 7 = 495.2 立方的计算:a³ = a × a × a例子:4³ = 4 × 4 × 4 = 64六、百分数公式6.1 百分数转小数:百分数 / 100例子:50% = 50 / 100 = 0.56.2 小数转百分数:小数 × 100例子:0.6 = 0.6 × 100 = 60%七、简单方程求解公式7.1 小学一元一次方程求解:ax + b = c例子:2x + 3 = 7,解得 x = 27.2 小学二元一次方程求解:ax + by = c例子:2x + 3y = 12,3x + 4y = 14,解得 x = 2,y = 3综上所述,小学奥数中常用的公式包括四则运算公式、整数运算公式、几何公式、分数运算公式、平方和立方公式、百分数公式以及简单方程求解公式等。
小学奥数常用公式大全
小学奥数常用公式大全2021年小学奥数常用公式大全一:常用图形计算公式(一)圆柱1圆柱的看法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
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正面。
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
进一法:实践中,运用的资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管数的时分,省略的位上的是4或许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
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2计算公式s侧=chs表=s侧+s底×2v=sh/3(二)圆锥1 圆锥的看法圆锥的底面是个圆,圆锥的正面是个曲面。
从圆锥的顶点究竟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
测量圆锥的高:先把圆锥的底面放平,用一块平板水平地放在圆锥的顶点下面,竖直地量出平板和底面之间的距离。
把圆锥的正面展开失掉一个扇形。
2计算公式v= sh/3(三)球1 看法球的外表是一个曲面,这个曲面叫做球面。
球和圆相似,也有一个球心,用O表示。
从球心到球面上恣意一点的线段叫做球的半径,用r表示,每条半径都相等。
经过球心并且两端都在球面上的线段,叫做球的直径,用d表示,每条直径都相等,直径的长度等于半径的2倍,即d=2r。
2 计算公式d=2r(四)长方体1 特征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相对的面面积相等,12条棱相对的4条棱长度相等。
有8个顶点。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区分叫做长、宽、高。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做棱。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做顶点小学奥数公式整理大全小学奥数公式整理大全。
把长方体放在桌面上,最多只能看到三个面。
长方体或许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的外表积。
2 计算公式s=2(ab+ah+bh)V=shV=abh(五)正方体1 特征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六个面的面积相等12条棱,棱长都相等有8个顶点正方体可以看作特殊的长方体2 计算公式S表=6a2v=a?(六)圆(1) 圆的看法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
普通用字母o表示。
半径:衔接圆心和圆上恣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普通用r表示。
小学奥数常用公式整理_奥数常用公式大全
小学奥数常用公式整理_奥数常用公式大全一、小学数学几何形体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某2C=(a+b)某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某4C=4a 长方形的面积=长某宽S=ab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某边长S=a.a=a 三角形的面积=底某高÷2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某高S=a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某高÷2S=(a+b)h÷2直径=半径某2d=2r半径=直径÷2r=d÷2圆的周长=圆周率某直径=圆周率某半径某2c=πd=2πr圆的面积=圆周率某半径某半径三角形的面积=底某高÷2.公式S=a某h÷2正方形的面积=边长某边长公式S=a某a 长方形的面积=长某宽公式S=a某b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某高公式S=a某h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某高÷2公式S=(a+b)h÷2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180度. 长方体的体积=长某宽某高公式:V=abh 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某高公式:V=abh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某棱长某棱长公式:V=aaa 圆的周长=直径某π公式:L=πd=2πr圆的面积=半径某半径某π公式:S=πr2圆柱的表(侧)面积:圆柱的表(侧)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公式:S=ch=πdh=2πrh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公式:S=ch+2=ch+2πr2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公式:V=Sh 圆锥的体积=1/3底面某积高.公式:V=1/3Sh 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分数的乘法则:用分子的积做分子,用分母的积做分母. 分数的除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二、单位换算(1)1公里=1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3)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4)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公斤=2市斤(5)1公顷=10000平方米1亩=666.666平方米(6)1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1毫升=1立方厘米(7)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8)1世纪=100年1年=12月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1日=24小时1时=60分1分=60秒1时=3600秒三、数量关系计算公式方面1、每份数某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某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3、速度某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某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5、工作效率某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8、因数某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某除数=被除数四、算术方面1.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和不变. 3.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三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如:(2+4)某5=2某5+4某5. 6.除法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7.等式:等号左边的数值与等号右边的数值相等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8.方程式: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式. 9.一元一次方程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等式叫做一元一次方程式. 学会一元一次方程式的例法及计算.即例出代有χ的算式并计算. 10.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做分数. 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 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 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14.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 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以这个整数的倒数. 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18.带分数:把假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的形式,叫做带分数. 19.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20.一个数除以分数,等于这个数乘以分数的倒数. 21.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 五、特殊问题和差问题的公式(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和÷(倍数-1)=小数小数某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差÷(倍数-1)=小数小数某倍数=大数(或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某(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某株数株距=全长÷株数(3)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某(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2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某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某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某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流水问题(1)一般公式: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2)两船相向航行的公式:甲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甲船静水速度+乙船静水速度(3)两船同向航行的公式:后(前)船静水速度-前(后)船静水速度=两船距离缩小(拉大)速度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某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某浓度=溶质的重量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某100%=(售出价÷成本-1)某100% 涨跌金额=本金某涨跌百分比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某100%(折扣<1) 利息=本金某利率某时间税后利息=本金某利率某时间某(1-5%) 工程问题(1)一般公式:工作效率某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2)用假设工作总量为“1”的方法解工程问题的公式:1÷工作时间=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1÷单位时间能完成的几分之几=工作时间。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及公式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及公式》1、行程问题:行程问题可以大概分为简单问题、相遇问题、时钟问题等。
2、常用公式:1)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2)速度和×时间=路程和;3)速度差×时间=路程差。
3、常用比例关系:1)速度相同,时间比等于路程比;2)时间相同,速度比等于路程比;3)路程相同,速度比等于时间的反比。
4、行程问题中的公式:1)顺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2)逆水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3)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4)水流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5、基本数量关系是火车速度×时间=车长+桥长1)超车问题(同向运动,追及问题)路程差=车身长的和超车时间=车身长的和÷速度差2)错车问题(反向运动,相遇问题)路程和=车身长的和错车时间=车身长的和÷速度和3)过人(人看作是车身长度是0的火车)4)过桥、隧道(桥、隧道看作是有车身长度,速度是0的火车)例1:A、B两城相距240千米,一辆汽车计划用6小时从A城开到B城,汽车行驶了一半路程,因故障在中途停留了30分钟,如果按原计划到达B城,汽车在后半段路程时速度应加快多少?例2:两码头相距231千米,轮船顺水行驶这段路程需要11小时,逆水每小时少行10千米,问行驶这段路程逆水比顺水需要多用几小时?例3:汽车以每小时72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到达后立即以每小时48千米的速度返回到甲地,求该车的平均速度。
例4: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到300千米外的乙地去,在一开始的120千米内平均速度为每小时40千米,要想使这辆车从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为每小时50千米,剩下的路程应以什么速度行驶?例5: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行驶,下午1时到;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驶,下午1时到;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进,上午11时到;如果希望中午12时到,应以怎样的速度行进?例6:一架飞机所带的燃料最多可以用6小时,飞机去时顺风,时速1500千米,回来时逆风,时速为1200千米,这架飞机最多飞出多远就需往回飞?例7:有一座桥,过桥需要先上坡,再走一段平路,最后下坡,并且上坡,平路及下坡的路程相等,某人骑车过桥时,上坡平路,下坡的速度分别为每秒4米、6米、8米,求他过桥的平均速度。
奥数需要掌握的十大公式
奥数需要掌握的十大公式奥数是指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是一个注重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的竞赛项目。
在奥数竞赛中,学生们需要熟练掌握各种数学公式,以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奥数竞赛中需要掌握的十大公式,并附上相关的例题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公式。
公式一:二项式定理二项式定理是奥数竞赛中非常重要的公式之一,它可以用来展开任意一个二次多项式的幂。
二项式定理的数学表达式为:(a + b)ⁿ = C(n, 0)aⁿb⁰ + C(n, 1)aⁿ⁻¹b¹ + C(n, 2)aⁿ⁻²b² + ... + C(n, n-1)abⁿ⁻¹ + C(n, n)a⁰bⁿ其中,C(n, k)表示从n个元素中选取k个元素的组合数。
例题一:展开(a + b)⁵,并计算其结果。
解析:根据二项式定理,展开(a + b)⁵可得:(a + b)⁵ = C(5, 0)a⁵b⁰ + C(5, 1)a⁴b¹ + C(5, 2)a³b² + C(5, 3)a²b³ + C(5,4)ab⁴ + C(5, 5)a⁰b⁵计算出每一项的系数并整理可得展开结果:(a + b)⁵ = a⁵ + 5a⁴b + 10a³b² + 10a²b³ + 5ab⁴ + b⁵公式二: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一条关于直角三角形的定理,它可以用于求解直角三角形的任意边长、角度和面积。
根据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两条较短的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数学表达式为:a² + b² = c²其中,a和b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较短的边,c为斜边的长度。
例题二: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4cm和5cm,求斜边的长度。
解析:根据勾股定理,可得:4² + 5² = c²16 + 25 = c²41 = c²c ≈ 6.4因此,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为约6.4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式1. 平方差公式 a2 - b2 = ( a + b )( a – b )2. 和平方公式 ( a + b )2 = a2 + 2ab + b23. 差平方公式 ( a - b )2 = a2 - 2ab + b24. 等差数列公式 Sn = = a+1n = + 15. 立方和公式: a3 + b3 = ( a + b )( a2– ab + b2 )6. 立方差公式: a3– b3 = ( a - b )( a2 + ab + b2 )7. 奇数和公式: 1 + 3 + 5 + …… + (2n-1) = n28. 偶数和公式: 2 + 4 + 6 + …… + 2n = n(n+1)9. 多数平方和公式: 12 + 22 + 32 + …… + n2 =10. 多数立方和公式: 13 + 23 + 33 + …… + n3 = (1 + 2 + …… + n)211. 特种公式: 1×2 + 2×3 + 3×4 + …… + n×(n+1)= 12 + 22 + 32 + …… + n2 + 1 + 2 + 3 + …… + n = n(n+1)(n+2)与因数相关的知识1. 因数个数:分解质因数后,所有指数加1后的乘积。
2. 因数和:设A=2a×3b×5c那么因数和=(20+21+…+2a)×(30+31+…+3b)×(50+51+…+5c)3. 因数积:设A=2a×3b×5c那么因数积=A因数个数/2(完全平方数除外)4. 因数倒数和:设A=2a×3b×5c那么+ + =循环小数7:=0.142857=0.285714=0.428571=0.571428=0.714285=0.85714213:=0.076923 =0.153846184275=0.230769 =0.384615 =0.307692 =0.461538 =0.692307 =0.538461 =0.769230 =0.615384 =0.923076=0.846153排列组合进阶※ 排列是先选再排,组合是只选不排。
=(n 里选m 个的数量和n 里(n-m)个不选的数量是一样的)==1(一个不选和全部都选只有一种情况)+++……+2n (每个元素有选中和不选中两种情况)常用方法:1. 优限法:找出特殊的情况,先把特殊的情况分组(有可能需要细分,如0,2,4又分为0和2,4),再计算其他情况2. 捆绑法:相邻问题,直接捆在一起,算一个,再与其他的排,注意捆在一起包内的,也 要排序,然后两个数乘积即可。
3. 插空法:求不相邻问题,那就把他们仍出去,先排剩下的,排完,再插空,查出多少个 空位再选多少个元素去插空即可。
4. 大除法:先把所有的元素排列数量求出来,再找出限定条件的元素单独排一排,并找到 限定条件后占全部限定元素排列的比率,再与所有排列数量相乘即可。
5. 插板法:都变为“至少一个”的情况,再查空位,插板,用C 计算即可。
6. 排除法:正面求解困难,则利用反向求解,再用全部减去反向,可得正向解。
376926 15384余数余数性质:1. 周期性。
2. 余数的和等于和的余数。
3 余数的差等于差的余数。
4. 余数的积等于积的余数。
物不知数(中国剩余定理)解:3和5的最小公倍数为15,15+1=16,A最小值为16.公倍数,再减去补数,即为最小的被除数。
例:A÷7余6A÷6余5,A÷5余4,A÷4余3,求A最小多少?解:余数与除数互补,[7,6,5,4]=420,420-1=419,A最小为419.3. 试数法:先找第一个式子满足的数,再套用第二个式子,求解。
例:A÷7余5A÷6余3,求A最小多少?解:试第一项满足的数:5,12,19,26,33,40分别套用第二式,发现33满足条件,所以A最小为33,通式为33+42K。
4. 逐级满足法:用第一个式子设商值为K,然后求得被除数,代入二式,求K,即为最小的被除数。
A÷6余3,求A最小多少?解:设A÷7=K余5A=7K+5代入第二式中,得,(7K+5)÷6余3,得7K÷6余4当K=4时,满足。
即A=7K+5=33,通式为A=33+42K同余定义:对于自然数A、B,除以相同的数m,所得的余数也相同,则称A、B对于模m同余。
表示为A≡B(mod m)读作:“A同余于B,模m”推论1:若A>B,A÷m=X…….nB÷m=Y…….n那么,A-B=(X-Y)m; m能整除A、B的差, m∣(A-B).推论2:若A≡B(mod m),B≡C(mod m)那么,A≡C(mod m);推论3:若A≡B(mod m),C≡D(mod m)那么,(A±C)≡(B±D)(mod m);AC≡BD(mod m)推论4:若A≡B(mod m),那么A n≡B n(mod m)手段一:十字相乘法即代表左边,手段二:作差A-B>0 A>B A-B<0 A<B手段三:作商1 A>B 1 A B手段四:取倒数A B A B手段五:化小数手段六:基准法真分数:当分子与分母差一定时,分母越大,值越大假分数:当分子与分母差一定时,分母越大,值越小在之间比较大小,因分子与分母差都为3,且是真分数,则在之间比较大小,因分子与分母差都为3,且是假分数,则手段七:通分差法(将分子分母变为差一定,再用手段六判断大小)在之间比较大小,先将变为,分子与分母差都为5,真分数,则手段八:糖水法(糖水的甜度=模型一: (在糖水中加入糖,糖水的甜度增加,也可以理解为通分差) 模型二: (糖水中加入另一糖水,新的糖水的甜度在二者之间)模型三:有趣的巧数1. 33......3×33......3=11......1088 (89)n个3 n个3 n-1个1 n-1个8推论:6666×6666=44435556,9999×9999=99980001,3333×6666=22217778 3333×9999=33326667,6666×9999=666533342. 33......3×33......34=11......122 (2)n个3 n-1个3 n个1 n个2推论:6666×3334=22224444,9999×3334=333366663. 111=3×37 10001=73×37 2007=32×223999=27×37 10101=3×7×13×37 2008=23×25111111=271×41 1995=3×5×7×19 2015=5×13×31 111111=3×7×11×13×37 1998=2×33×37 2016=25×3×74. 头同尾和10:两个两位数相乘,如首位相同,末位加和为10,则得数四位数中前两位为首位与首位加1的乘数,末两位为尾数相乘的乘数。
如:53×57=3021,84×86=7224,39×31=1209……5. 完全平方数口算:找到接近5与0的数再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如:782=802-(802-782)=6400-(80+78)×2=6400-316=6084 762=752+(762-752)=5625+(76+75)=5625+151=57766. 123456789×8+9=9876543217. M×99……9的数字和为9K.(其中M<99……9)K个98. (+ +)×(++)-(+ + +)×+=×两项乘积-两项乘积问题:把最长的算式看作小龙,则原式为:(有头无尾小龙)×(无头有尾小龙)-小龙×(无头无尾小龙)则结果为头尾相乘。
9. 1×2 + 2×3 +……+ n×(n+1) =1×a1 + 2×a2+……+ n×an=n(n+1)×(2a n+a1),a1,a2……an为等差数列分数的分解设=+ ,则得出:=+ =所以:(A+m)(A+n)=A×(2A+m+n),即A2+(m+n)A+mn=2A2+(m+n)A可得:A2=mn解题思路:只需将分母平方后分解质因数,找到一对质因数后,分别加上原分母作为等式右边的两个分母。
例:将拆分成若干个分数单位的和。
解:12的平方=144,而144=1×144=2×72=4×36=8×18=……所以=+ =+ =+ =+ =……要拆分成三个式子相加如何做?先拆成两个,再将其中一个拆成两个即可。
最值问题(1)两数和一定,则两数差越小,乘积越大,两数差越大,乘积越小。
(2)两数积一定,则两数差越小,加和越小,两数差越大,加和越大。
(3)多3少2不拆1原则。
例:14拆成几个自然数的积,求积最大值?+六大几何模型1. 等积模型:平行平移模型和等高模型2. 一半模型:3. 鸟头模型(共角模型)=4. 蝴蝶模型(1)风筝模型(任意四边形)S 1×S 3=S 2×S 4 (对顶面积乘积相等) AO:OC =S 1:S 4=S 2:S 3=(S 1+S 2):(S 4+S 3)(2)梯形中的蝴蝶模型(梯形)S 1=S 3S 1×S 3=S 2×S 4 (对顶面积乘积相等) S 1:S 2:S 3:S 4= ab:b 2:ab:a 2 梯形S 对应的份数为(a+b)2AB C D E ABCDO S 4S 1S 2S 3a bS 1S 2S 3S 45. 燕尾模型××= 1 a ×c ×e =b ×d ×f=(每一底边对应三对面积与线段的比)串性:=6. 金字塔、沙漏模型(比例模型):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两个三角形。
如果DE 平行BC ,那么 (1)=== (2)两个三角形面积比=对应边长的平方比7. 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为a,b,斜边长为c,则有c 2=a 2+b 2内弦图: 外弦图:常见勾股整数: 常见模型:3, 4, 5; 5,12,13; 7,24,25; 8,15,17;9,40,41;=S38. 毕克定理:计算点阵中顶点在格点上的多边形面积 a b cd ef AB B AC CD DE E FG a b a a a b b b C 2 b a a b a b a b a 2 b 2 b-a b a c b a b-a c a S3 S2 S1 S1 S2 S3S =(n + -1)×小四边形面积其中:n 是多边形内部的点数l 是多边形边界上点数9. 海伦公式:S 2=p(p-a)(p-b)(p-c),a,b,c 为三角形三边长,p =(半周长) 循环小数1. 有限小数:分母质因子只有2或52. 纯循环小数:分母质因子无2也无53. 混循环小数:分母质因子即含其他也含2或5.小数化分数:1. 纯循环小数化分数:0.a =; 0.ab =; 0.abc =2. 混循环小数化分数:0.ab =; 0.abc =; 0.abcd =正方体展开图(共11种)规律:(1)对面规律,两个相对的面展开后是日字或之字两个距离最远的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