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护理新进展PPT课件

合集下载

ICU有创机械通气的应用-PPT文档

ICU有创机械通气的应用-PPT文档
❖ 对此类患者进行机械通气的目的是:使患者和呼吸肌 肉得到36-72小时的充分休息,然后尽早撤机。
❖ 通气策略:适当的低通气。
❖ 4/ 急性缺氧性呼衰 ❖ 机械通气目的:减少分流,避免氧中毒,选择
不加重肺损伤的通气模式。主要调整PEEP参数。 ❖ 最小PEEP法:即FiO2≤0.6时保持SaO2>90%的
❖ A 0.5 0.5 0
15 10
❖ B 0.5 0.5 0
45 15
❖ 该结果提示:气道峰压与平台压差值增大,表 明气道阻力增大[Raw ∝ (Ppeak - Pplat)]。
容量控制通气小结:
❖ 潮气量恒定,气道压力不恒定, ❖ 气体分布存在快、慢反应肺泡的问题, ❖ 人机对抗问题(吸气对抗和呼气对抗), ❖ 吸气平台压(Pplat)与肺静态顺应性、潮气量、
❖ 压力支持通气呼气触发灵敏度图示:有2点需要 说明:1 需要吸气触发;2 可设呼气触发
七 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 压力 支持通气(PSV)
❖ 可以把SIMV看作是控制通气,把PSV看作是自 主通气,二者相加即控制与自主的结合。SIMV 触发窗口为设定呼吸周期的后25%的时间段。
九 患者的处理
各厂家呼吸机设计不同,须设置的参数也有所不同,一 般设置以下7个参数中的3个即可(在不同的呼吸机上):
❖ 分钟通气量(MV)、 ❖ 潮气量(Vt)、 ❖ 呼吸频率(f)、 ❖ 流速(Flow)、 ❖ 吸气时间(Ti)、 ❖ 呼吸周期(T total)、 ❖ 吸气百分比(insp%)。 ❖ 其中:MV=f×Vt、Vt=flow×Ti、Ttotal=60/f、 ❖ Ti=T total×insp%。
❖ 适应证:患者存在吸气触发,外源性PEEP设置不超过 内原性PEEP的85%。叹息不需要设置;减速气流不推 荐使用,因为减速气流可能使呼吸机工作更佳,表现 为吸气阻力(Raw)下降,但患者的病情可能更差, 内源性PEEP会升得更高。积极的胸部物理治疗,清除 粘液栓,保持气道通畅。

机械通气的护理 ppt课件

机械通气的护理  ppt课件

二类报警:特点为报警间断性、较响亮的声光(红色) 及可消除报警声音,常见原因:各种通气参数,如压力、 潮气量、通气量、频率超过预设报警范围,管路脱开、 漏气,窒息,管路受压、阻塞、痰液阻塞,自主呼吸太 弱。
三类报警:特点是报警声间断性或一次性,柔和,可消
除,或仅有光报警(黄色),常见原因:氧浓度过高;
呼吸机报警总的处理原则与步骤
尝试报警消音,迅速查看报警内容,观察 此时病人 SaO2 和呼吸运动,初步判断报 警程度,针对可能的原因做进一步处理并 观察效果,直到解决问题或病人安全。呼 吸机故障或断电时出现一类声光报警,按 reset键无法复原,请立即脱开呼吸机, 使用急救皮囊给病人供气,同时寻求帮助。
ppt课件
30
机械通气后的监护
机械通气后进行呼吸与循环监护,是机械 通气能否收到预期目的重要措施,医护人 员应通过严密的监护及时调节各种参数, 才能达到治疗目的。机械通气后的临床监 护一般包括:
ppt课件
31
机械通气后的监护
生命体征及生理功能状态的监测 1。体温、脉搏、呼吸(自发呼吸)、血压: 机械通气初期 30min记录一次,数值稳 定后,2-4h 检测一次。 2.意识状况、吞咽、咳嗽反射、瞳孔的观察: 可反映病人PaO2、PaCO2情况,如意识好转、 安静,瞳孔光反应、吞咽、咳嗽反射灵敏, 说明设置的疗效满意,否则应进行调整。
ppt课件
39
怎样减少不必要的呼吸机报警
a呼吸机常见报警正确完成呼吸机使用前的 自检工作,以减少机械故障的发生。
b保证呼吸机管路联接的正确性。
c及时发现呼吸机联接管路的漏气或管路积 水
d及时吸痰,保持气道通畅。
ppt课件
40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呼吸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护理新进展ppt课件

呼吸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护理新进展ppt课件
预防误吸。
气囊的类型
根据气囊内压力的大小分为低容量高压气囊、高容量低压气囊和等压气囊三种。 低容量高压气囊的压力很高。 高容量低压气囊的压力可保持在足够低的水平。但过度膨胀也会导致压力过高。 等压气囊随外界大气压力和导管与气管壁间隙自动调节充盈度。 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均为高容量低压气囊。
高容量低压气囊—气囊适应气管形状 低容量高压气囊—气管适应气囊形状
最小闭合技术
特点: 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气囊对气管壁的损伤。 不易发生误吸。 不影响潮气量 临床上广泛被使用的是最小闭合技术。
气囊压力表测量法
完全抽出气体,将导管充气接口连接套囊压力表充气阀。 在测压表检测下慢慢挤压球囊逐渐充气,每次以0.15ml左右的增减。 直至囊内压达15~25cmH2O(11.4~19mmHg)。 同时监听呼吸机送气声音,直到漏气音刚好消失。 观察压力表,此值为基准值,每次测量的衡量标准。 科学精确地测压,减少并发症。 但价格昂贵,尚不普及。
AARC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Humidification dur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 Respir Care 1992(8);37:887–890.
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的 最佳湿度和温度
机械通气时应实施湿化 无论何种湿化,都要求近端气道内的气体温度达到37°C,相对湿度100%,以维持
气囊压力的监测方法
手捏气囊感觉法 定量充气法 最小封闭压力法或最小封闭容积法 气囊压力表测量法
手捏气囊感觉法
手捏压力感觉“比鼻尖软,比口唇硬”为适宜。 因不同的个体感觉存在很大差异。 适用于有丰富临床经验者。 操作简便易行,适用于紧急判断。 无明确参照标准,有欠准确。

机械通气的护理1PPT课件

机械通气的护理1PPT课件

而刺激呼吸道粘液细胞
呼吸道的湿化
0.45%的盐水
在气道内发生再浓缩后,溶液的浓度
接近生理盐水,对支气管没有刺激作
用,是临床上较常用的湿化剂
呼吸道的湿化
减少粘液同支气管壁的粘着性
管也可发生出血。应严密观察出血量,及
时采取止血措施,局部或全身应用止血药,
必要时行手术结扎止血。
气管切开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2、感染:术后常因呼吸道感染致分泌物增
多、污染切口致气管切口处感染,局部行
切口处换药,呼吸道感染时需应用抗生素
治疗。
气管切开常见并发症及处理
3、梗阻:由于痰痂、异物、套管脱出,套 管放入位置不当,均可发生梗阻,应迅速 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发生紫绀者应立即 拔出套管,重新插入。


气囊的护理

作用
密闭固定气道,保证有效的通气。 固定导管 防止口腔上呼吸道分泌物、为内容物误入气管。



气压伤


பைடு நூலகம்
是导管与气囊压迫气管壁所致的机械通气的并发 症之一 通常气囊压力高于5mmHg,即因淋巴引流受阻而发 生粘膜水肿,高于30mmHg,则出现缺血变化,超 过50mmHg,可导致柱状上皮坏死。 通常气囊压力在20 mmHg,既可以完全阻断气管。
无菌吸痰法


吸痰是一项重要是护理工作,对保持气道通畅, 改善通气都极为重要。 适时吸痰 临床上1-2小时必须吸痰一次,更易误 伤气管,不必要的刺激反而使分泌物增多。 吸痰指证 痰鸣音 呼吸机显示气道压力升高 病人与呼吸机有抵抗、咳 氧饱和度下降
无菌吸痰法



严格无菌操作 吸痰管的外径不能超过气管内径的二分之一,如1 号相当于0.3㎜,14号吸痰管外径为4.2 ㎜。所以, 气管套管为8号的病人的吸痰管就不应大于14号。 吸痰前应充分吸氧,保证氧饱和度在95%以上。 吸痰时间不应超过12秒,防止因吸痰造成的低氧 血症。 采用悬转,提拉的方法吸痰。

机械通气的护理PPT课件

机械通气的护理PPT课件
② 调节吸引器负压,不能超过0.02mpa,否则易造成肺泡萎陷。 ③气道内注入湿化液。
④吸痰:痰的位置较高时,从上往下吸,到气管末端时不能形成负压; 较低时从下往上吸,吸痰管插入导管末端后再形成负压,边吸边旋 转边退,禁止上上下下反复抽吸,同时配合体位引流。每次吸痰时 间不能超过15秒,危重病人和痰多的病人,不要一次吸尽,应吸 氧与吸痰交替进行,以免发生低氧血症。
.14Biblioteka 三、人工气道的护理⑴人工气道的固定:用 胶布固定好导管,并在 胶布上注明插管的深度 或外露部分,根据胶布 污染的程度,随时更换 固定的胶布。
.
15
⑵人工气道的湿化:建立人工气道后,呼吸道加湿、 加温的功能丧失,纤毛运动功能减弱,造成分泌物排 泄不畅,因此进行呼吸道湿化非常重要。
主要措施:①充足的液体入量:机械通气时,液体入 量应保持在每日2500~3000ml 。
.
13
3、检查参数
⑴气道压力:气道阻塞、折叠或压力报警上限太低均可 引起气道压力增高;管道衔接不紧、湿化罐盖未拧紧、 气囊漏气或充气不足,可引起气道压力降低。
⑵通气量:气囊漏气、管道衔接不紧、气源不足、人机 对抗等均可引起通气不足;而呼吸频率过快易引起通 气过度。
⑶氧浓度: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血气分析结果来调节吸 入氧浓度,防止低氧血症。
②加温湿化器:一般送入气体的温度宜控制在 25~32℃ ,不能超过40℃ ,以免造成气道烫伤。
③人工气道湿化的标准:以分泌物稀薄适中、能顺利 通过吸引管、导管内没有结痂、病人安静、呼吸道通 畅为湿化满意。
.
16
: ⑶吸痰:首先选择合适的吸痰管,同时注意以下几点
①吸痰前让病人吸氧2~6分钟,将吸氧浓度提高到0.8—1.0,防止低 氧血症。

(医学课件)机械通气急危重症护理学ppt演示课件

(医学课件)机械通气急危重症护理学ppt演示课件
.
18
三、机械通气常见参数设 置与调节
(一)常用呼吸机参数设置
6.吸入氧浓度(Fi02) 一般Fi02 35 %~50%。 7.峰值流速 成人常用的流速设置在 40~60L/min之 间。 8.触发灵敏度 一般压力触发常为. 19
.
20
三、机械通气常见参数设 置与调节
(二)常见报警参数设置
呼吸机常见报警参数设置包
(1)定容型通气 以呼吸机预设通 气容量来管理通 气。 (2)定压型通气 以呼吸机预设气 道压力来管理通 气。
. 15
二、机械通气模式
• 2. 控制通气和辅助通气
(1)控制通气(CV) 呼吸机完全 代替患者的自主 呼吸,呼吸机控制病人的潮气量、 频率、呼吸比、 吸气压力、吸气流速来提供全部的 呼吸功。
括容量(潮气量TV或分钟潮气量
MV)报警、高压报警、低压报
警、PEEP或CPAP水平报警(未 应用PEEP或CPAP时,不需要设
. 21
四、常见报警的原因与处 理 报警内容
原因 处理
电源报警
将呼吸机与患者断开并用 停电;电源插头脱落;电源掉 呼吸球囊人工通气;检查 闸;蓄电池电量低 修复电源 将呼吸机与患者断开;给 压缩氧气或空气压力低;气源 患者行呼吸球囊人工通气; 插头未插到位;氧浓度分析错 同时调整和更换气源,或 误 校对 FiO 2 分析仪,必要时 更换氧电池 呛咳;肺顺应性降低(肺水肿、 支气管痉挛、肺纤维化等); 吸痰;解除支气管痉挛; 分泌物过多,气道阻力增加; 听呼吸音;检查呼吸回路 导管移位;呼吸回路阻力增加; 并保持通畅;检查导管位 吸入气量太多或高压报警限设 置;调整呼吸机参数;安 置不当;患者兴奋、激动、烦 抚患者;使用药物镇静 . 22 躁不安

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最新优质PPT课件

机械通气的护理措施最新优质PPT课件
优点:在于(1)保证病人通气量;( 2)降低气 道平均压力,减少气压伤;( 3)锻炼呼吸肌肌力, 减少呼吸肌负荷;( 4)减少镇静剂、肌松剂使用; (5)使通气/血流比更合适;( 6)促进脱机。
缺点:在于若使用不当或病人病情突然发生变化 (自主呼吸减弱或停止),可出现通气不足、缺 氧、CO2 潴留及呼吸肌疲劳。
概述: 即在利用呼吸机进行通气支持时,通过呼 气活瓣在呼气末使气道保持一定的正压,以 (1)防止肺泡早期闭合; (2)减少肺内渗出; (3)增加功能残气量,利于氧合; (4)呼气末小气道开放,利于 CO2排出。 适用; 常用于常规给氧无效的低氧血症(如 ARDS);肺炎、肺水肿; COPD病人;大手术后 预防、治疗肺不张。严重心功能不全、低血容量、 气胸等病人禁忌使用。
控制性低通气
目的——降低气压伤或容积伤 方法 高碳酸血症的问题
肺开放策略
主要针对 ARDS P—V曲线的意义 低拐点与高拐点 实施
使用步骤
?选择使用的机型及管道,连接管道并向湿化罐内加 入湿化液 ?连接电源 ?连接气源 ?打开主机开关 ?调节通气支持模式及相应的各种参数 ?使用模拟肺试机,确保呼吸机工作正常 ?给病人带机 ?使用呼吸机30~60分钟后查血气,根据结果重新调节 各参数。

7.肾功能 尿量、尿色、尿比重、血 肌苷、血尿素氮、出入量。 8.胃肠功能 肠鸣音情况,有无腹胀、 腹泻、反流。 9.呼吸机工作状况,管道有无异常。
呼吸机及管道护理
(1)保持管道连接紧密,各种导线、传感线无松 脱。 (2)保持湿化罐内无菌蒸馏水或注射用水于正常 刻度范围内。 (3)保持呼吸机管路中的集水杯方向向下,且处 于最低点,以免集水阻塞管路或流入病人气道内 或返流入湿化罐。
压力支持通气

机械通气护理课件

机械通气护理课件

监测营养指标
定期监测患者的营养指标 ,如体重、血红蛋白等, 评估营养支持的效果。
活动与康复训练
床上被动活动
鼓励患者在床上进行被动关节活动,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主动活动与康复训练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康复情况,逐步引导患者进行主动活动和康复训 练,如坐起、站立、行走等。
活动与训练计划
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活动与训练计划,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和进展 情况调整计划,促进患者的康复。
等。
机械通气护理操作后处理
01
02
03
04
清理呼吸管道
在患者停止使用机械通气后, 及时清理呼吸管道,并进行清
洁消毒。
整理机械通气设备
将机械通气设备整理好,以便 下次使用。
评估患者情况
再次评估患者情况,了解是否 需要继续使用机械通气。
记录护理效果
总结机械通气护理效果,为后 续护理提供参考。
03
机械通气并发症的预防 与处理
建立信任关系
护士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了解患者的需求和顾虑,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措 施,帮助患者树立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家庭支持
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护理过程,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和生活照顾,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
呼吸道护理
01
02
0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定期为患者吸痰,清除呼 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 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组织定期的机械通气护理培训, 提高护理人员对新技术、新方法
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在线教育
利用在线学习平台,为护理人员 提供灵活、便捷的学习资源,促
进其专业成长。
实践与反思
鼓励护理人员在实践中不断反思 和总结经验,提高其解决问题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4
气囊的管理
气囊的作用 气囊的类型 气囊的压力 气囊放气
-
15
气管导管的结构
包括管体、气囊、气体阀
-
16
气囊的作用
气囊充气后压迫在气管壁上,起到 固定的作用。
气囊充气后起到密闭作用,保证潮 气量的供给,预防误吸。
-
17
气囊的类型
根据气囊内压力的大小分为: 低容量高压气囊 等压气囊 高容量低压气囊
缺点:
一次性使用理
记录插管外露长度,并交班
经口应从门齿测量
经鼻应从外鼻孔测量。
插管外露过长时,可适当剪 掉部分外露的导管,以减少 死腔量。
妥善固定插入导管。
每日需作口腔护理2次。
-
9
气管插管的口腔护理
擦洗法加冲洗法
-
10
注意!!!
防止导管脱出!!!
对神志清醒者做好解释工作,取得配合。
-
28
最小漏气技术
正压机械通气时,一人将听诊器放于甲状软骨处监听漏气 声。
先用10ml注射器向内囊缓慢注气直到听不见漏气为止。 再换用1ml注射器从0.1ml开始抽出气体。 直到在吸气高峰时有少量气体漏出而病人通气量无明显改
变为止。 此时气囊容积为MOV,气囊压力为MOP。
-
29
最小漏气技术
-
4
气管导管的深度
经口插管(22 ± 2)cm 经鼻插管(27 ±2)cm
-
5
气管插管的固定
原则
安全、舒适、美观、经济
经口气管插管
病人不宜耐受 固定方法多种多样----小线法 、胶布法、多功能口咽通气道固定法、一次性气
管导管固定器
-
6
气管插管固定器
-
7
气管插管固定器
优点:
操作过程简单 可固定不同大小的插管 有成人和儿童尺寸 防咬设计
对神志不清、不配合者予以适当的肢体约束。或遵 医嘱予以 镇静剂。 24小时特护,观察其体位变化及四肢、头部的活动度。 给患者改变体位时,应调节好呼吸机管路,以防将气管套管拉 出。
-
11
气管插管
•管道护理
•湿 化
护理重点
•吸 痰
-
•气囊管理
12
集水 杯位 于整 个管 路的 最低 的位 置
-
13
止。 然后再从0.1ml开始注气, 0.5ml气体,直到吸气时听不
到漏气声为止。 此时的容积为MOV,压力为MOP。
-
31
最小闭合技术
特点: 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气囊对气管壁的损伤。 不易发生误吸。 不影响潮气量 临床上广泛被使用的是最小闭合技术。
-
32
气囊压力表测量法
完全抽出气体,将导管充气接口连接套囊压力表充气阀。 在测压表检测下慢慢挤压球囊逐渐充气,每次以0.15ml左右的增 减。 直至囊内压达15~25cmH2O(11.4~19mmHg)。 同时监听呼吸机送气声音,直到漏气音刚好消失。 观察压力表,此值为基准值,每次测量的衡量标准。 科学精确地测压,减少并发症。
-
26
定量充气法
高容量低压导管时选用。 气囊充气一般5~10ml。 操作简便快捷,适应于紧急抢救。 因病人个体和导管型号不同而充气量不一。 不能精确控制气囊压力的大小。
-
27
最小封闭压力法或最小封闭容积法
理想的气囊压力为有效封闭气囊和气管间隙的最小压力。 此压力为最小封闭压力法(MOP)。 相应的容积为最小封闭容积法(MOV)。 测量值较准确,临床多用。 但操作时间长、步骤多,需要两人配合。
性越差,囊内压越大。
-
22
气囊压监测的意义
对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精确维护气囊压力,以免气道粘膜损 伤。
采用专用气囊测压计监测套气压力是唯一理想的选择。 现在气管导管生产厂家众多,品牌繁杂,没有统一的生产
标准。 没有规定球囊注气多少,随意性较大。 及时发现有无气囊漏气。
-
23
气囊压力监测的时机
-
18
高容量低压气囊—气囊适应气管形状 低容量高压气囊—气管适应气囊形状
-
19
气囊的压力
气囊的压力主要取决于气囊的充气量。 气囊压力过低(充气不足)造成潮气量不足、误吸等。 气囊压力过大,会压迫气管粘膜导致损伤、甚至坏死。 恰到好处地掌握气囊的压力至关重要。
-
20
气囊压力的要求
理论上理想的气囊压力应低于毛细血管渗透压(即18.5mmHg) 。
特点: 可预防气囊对气管壁的损伤。 由于有少量漏气,口鼻腔内的分泌物可通过气囊流入肺内。 进食时易发生误吸,增加肺内感染机会 对潮气量有一定影响。
-
30
最小闭合技术
自主呼吸或持续正压通气治疗时。 用物同于最小漏气技术,一人听诊。 一人向气囊缓慢注气直到听不见漏气声为止。 然后每次抽出0.5ml气体时,直到呼气时出现少量漏气为
-
24
气囊压力的监测方法
手捏气囊感觉法 定量充气法 最小封闭压力法或最小封闭容积法 气囊压力表测量法
-
25
手捏气囊感觉法
手捏压力感觉“比鼻尖软,比口唇硬”为适宜。 因不同的个体感觉存在很大差异。 适用于有丰富临床经验者。 操作简便易行,适用于紧急判断。 无明确参照标准,有欠准确。
重症患者机械通气护理
三台县人民医院ICU 陆春容
-
1
什么是机械通气?
-
2
有创呼吸机连接方式
气管插管(经口,经鼻) 气管切开
-
3
经口插管
优点
操作简单,利于急救 管腔大,方便吸痰
缺点
容易移位、脱出 耐受性差 不利于口腔护理 口咽部损伤
经鼻插管
优点
耐受性好 易于固定
缺点
操作困难,不利于急救 管腔小,吸痰不方便 鼻出血、鼻窦炎 VAP发生率↑
为防止气囊压造成气管粘膜损伤,确保人工气道功能, 必须常规检测气囊压。
有研究发现,气囊注气4H后压力开始下降,主张常规 每4H监测一次。 研究表明,气道峰压为31~34cmH20时对应的气囊压力 为18~20mmHg,二者呈正相关。 所以吸气峰压较高时应测量气囊压力。 反复抽吸气道分泌物后,应监测气囊压力。 鼻饲前应监测气囊压力,防止胃内容物返流误吸。 交接班时应监测气囊压力。
有研究显示:气管的毛细血管灌注压力在20~30mmHg. 达22mmHg时可见对气管血流具有损伤作用。 在37mmHg时可完全阻断血流。
故理想的气囊压力为既能达到有效封闭又可防止气囊对粘膜的 压迫性损伤的最小压力范围。
最适的气囊压力为25—30mmHg。
-
21
气囊压力的影响因素
气囊压力主要受囊内注气量的影响。 受气管导管类型、导管型号的影响。 受病人身高、体重和体位等因素的影响。 受气管导管使用的时间长短等因素干扰。 同一品牌不同型号的导管相同注气量时,型号越小,顺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