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粉探伤理论(精)
磁粉探伤教材

X 0.8KA Y 0.2KA 每种件号 ≥1.0 mT ≤0.5mT 磁化0.5s,间隔3s
每种件号 磁通测定器 每种件号 磁通测定器 不必检测 设备设定
6
防锈剂浓度
9月1日至次年6月1 液体低于 日:5% 6月1日至9月1日: 10% 0.15-0.25ml/100ml ≥2.0mW/cm2在 550-650mm处 标记 每天 每天
沉淀计 紫外线强度 计 标准试片
日报表 点检表
<0.15ml/100ml工件隔离 上报 <1.0mW/cm 换滤光片
2
9 10 11
2次/班 2周/次 1次/班
磁悬液或磁场强度,紫外线 日报表 (开机必须检测试片) 灯 磁悬液和防锈剂用量 记录表
磁粉探伤作业参数指导书(二)
文件编号 制定单位 序号 1 2 3 4 5 标 磁粉选用 磁化电流 磁化强度 残磁强度 磁化间隔 准 20B NW-MW-077 加工部后勤课 页版别 设备型号 检测频率 配液前 EDI.1 SC-5+C/V 检测方法 配液前检查 NO.2仪表 页次 发行日期 记录 日报表 日报表 日报表 日报表 不记录 异常处理 清洗磁悬液水槽 (不同型号不可混用) X<0.8KA,Y<0.2KA工件 隔离上报 <1.0mT工件隔离上报 >0.5mT工件隔离重消磁 向班组长汇报处置 1/1
现在用的磁粉探伤机:日本真冈 SC_5 型 主要组成部分磁化部分 检测部分 退磁部分 磁悬液箱部分 电控柜等
磁粉探伤作业参数指导书(一)
文件编号 制定单位 序号 1 2 3 4 5 标 磁粉选用 磁化电流 磁化强度 残磁强度 磁化间隔 准 20B 1.8KA ≥0.8 mT ≤0.2mT 磁化0.5s,间隔3s NW-MW-077 加工部后勤课 页版别 设备型号 检测频率 配液前 每种件号 EDI.1 SC-5 检测方法 配液前检查 NO.2仪表 页次 发行日期 记录 日报表 日报表 日报表 日报表 不记录 异常处理 清洗磁悬液水槽 (不同型号不可混用) <1.8KA工件隔离上报 <0.8mT工件隔离上报 >0.2mT工件隔离重消磁 向班长汇报处置 1/1
磁粉探伤

磁粉探伤磁粉探伤又称磁力探伤(MT、MPT,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是一种通过磁粉在缺陷附近漏磁场中的堆积以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处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磁力探伤中对缺陷的显示方法有多种,有用磁粉显示的,也有不用磁粉显示的。
用磁粉显示的称为磁粉探伤,因它显示直观、操作简单、人们乐于使用,故它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不用磁粉显示的,习惯上称为漏磁探伤,它常借助于感应线圈、磁敏管、霍尔元件等来反映缺陷,它比磁粉探伤更卫生,但不如前者直观。
由于目前磁力探伤主要用磁粉来显示缺陷,因此,人们有时把磁粉探伤直接称为磁力探伤,其设备称为磁力探伤设备。
铁磁性材料被磁化后,其内部会产生很强的磁感应强度,磁力线密度增大到几百倍到几千倍,如果材料中存在不连续性,磁力线会发生畸变,部分磁力线有可能逸出材料表面,从空间穿过,形成漏磁场,漏磁场的局部磁极能够吸引铁磁物质。
如果在工件上撒上磁粉,漏磁场会吸附磁粉,形成与缺陷形状相近的磁粉堆积(磁痕),从而显示缺陷。
指示图案比实际缺陷要大数十倍,因此很容易便能找出缺陷。
磁粉探伤方法应用比较广泛,主要用以探测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的缺陷。
多用于检测焊缝,铸件或锻件,如阀门,泵,压缩机部件,法兰,喷嘴及类似设备等。
探测更深一层内表面的缺陷,则需应用射线检测或超声波检测。
在工业中,磁粉探伤可用来作最后的成品检验,以保证工件在经过各道加工工序(如焊接、金属热处理、磨削)后,在表面上不产生有害的缺陷。
它也能用于半成品和原材料如棒材、钢坯、锻件、铸件等的检验,以发现原来就存在的表面缺陷。
铁道、航空等运输部门、冶炼、化工、动力和各种机械制造厂等,在设备定期检修时对重要的钢制零部件也常采用磁粉探伤,以发现使用中所产生的疲劳裂纹等缺陷,防止设备在继续使用中发生灾害性事故。
磁粉探伤的工作原理磁粉探伤机是利用自然界中磁力线总能保持其连续性的原理。
当铁磁性工件放在使其饱和的磁场中时,磁力线便会被引导通过工件。
磁粉探伤

3.磁化电流
目前磁粉探伤常用的磁化电流:交流电、直 流电、整流电和冲击电流等几种。
3.磁化规范
3.1磁化电流大小的确定 磁化电流的大小对磁粉探伤灵敏度有决定性的影响。确定 磁化电流的原则是使工件表面或近表面规定深度和大小的缺 陷得到清晰显示。具体确定方法有几种:一是根据工件材料 的磁化曲线来确定,一般以使工件表面的磁感应强度达到饱 和磁感应的80%为宜。这样既可防止磁化不足引起漏检;又 可防止过渡磁化,产生杂乱显示。二是利用灵敏度试片进行 试验来确定所需的磁化电流值,这种方法较可靠。三是利用 一些成功的经验公式或理论公式来确定磁化电流值,这种方 法简便可行。
2. 引用标准与依据
检验依据: GB 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规范》 引用标准:
JB/T 6061-2007《焊缝磁粉检测方法和缺陷磁痕的 分级》 JB4730.4-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3. 作业准备
3.1 仪器准备 3.2 磁粉准备 按使用方法分类为:a按磁痕的观察方法分:荧光磁 粉和非荧光磁粉;b按分散介质不同分:干磁粉和湿磁粉。 3.3 探伤面准备 在探伤前必须准备好要探伤的探伤面,清除工件表面 的油污、铁锈、毛刺、氧化皮、金属和砂粒等;使用水磁 悬液,表面要认真除油;使用油磁悬液时,工件表面不应 有水分;干法检验时,工件表面应干净和干燥。有非导电 覆盖层的工件,在电磁化时,必须将与电极接触部位的非 导电覆盖层打磨掉。装配件一般应分解后探伤。若工件有 盲孔和内腔,磁粉液流进后难以清洗,探伤者应将孔洞用 费研磨性材料封堵。如果磁痕和工件表面颜色对比度小, 可在探伤前先在工件表面涂敷一层反差增强剂。
无
损
探
伤
磁 粉 探 伤
磁粉探伤(铁路轨道)方法

磁粉探伤(铁路轨道)方法简介磁粉探伤是一种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用于检测铁路轨道的表面或近表面缺陷。
本文将介绍磁粉探伤方法的原理和步骤。
磁粉探伤原理磁粉探伤利用磁粉吸附在缺陷表面,通过观察磁粉的分布来发现和评估缺陷。
当磁场通过铁路轨道时,如果存在表面或近表面的缺陷,磁场会发生畸变,使磁粉聚集在缺陷附近,形成可见的磁粉条纹。
磁粉探伤步骤1. 清洁铁路轨道:在进行磁粉探伤之前,首先需要彻底清洁铁路轨道的表面。
这可以确保磁粉的粘附效果和检测的准确性。
清洁铁路轨道:在进行磁粉探伤之前,首先需要彻底清洁铁路轨道的表面。
这可以确保磁粉的粘附效果和检测的准确性。
2. 准备磁粉混合液:将磁粉和适量的液体(通常是水)混合,形成磁粉混合液。
混合液需要具有适当的粘度和流动性,以确保在涂敷到铁路轨道表面后能够均匀分布。
准备磁粉混合液:将磁粉和适量的液体(通常是水)混合,形成磁粉混合液。
混合液需要具有适当的粘度和流动性,以确保在涂敷到铁路轨道表面后能够均匀分布。
3. 涂敷磁粉混合液:使用刷子或喷涂器将磁粉混合液均匀地涂敷到铁路轨道的检测区域上。
确保覆盖整个检测区域,并保持涂层的均匀性。
涂敷磁粉混合液:使用刷子或喷涂器将磁粉混合液均匀地涂敷到铁路轨道的检测区域上。
确保覆盖整个检测区域,并保持涂层的均匀性。
4. 施加磁场:将电磁铁放置在铁路轨道两端,施加恒定的磁场。
磁场的方向应垂直于铁路轨道的表面,以便实现最佳的磁粉分布。
施加磁场:将电磁铁放置在铁路轨道两端,施加恒定的磁场。
磁场的方向应垂直于铁路轨道的表面,以便实现最佳的磁粉分布。
5. 观察磁粉条纹:待磁粉涂层干燥后,使用裸眼或磁粉检测仪观察铁路轨道的表面。
任何可见的磁粉条纹都可能表示缺陷的存在。
观察磁粉条纹:待磁粉涂层干燥后,使用裸眼或磁粉检测仪观察铁路轨道的表面。
任何可见的磁粉条纹都可能表示缺陷的存在。
6. 评估缺陷:根据磁粉条纹的形状、大小和密度,评估缺陷的类型和程度。
磁粉探伤方法和工艺简介

磁粉探伤方法和工艺简介射阳县德阳电子有限公司一.剩磁法和连续法1.剩磁法指先将工件磁化,再将磁粉或磁悬液施加到工件表面以检查工件缺陷的方法。
适用于经淬火,调质处理等增强强度或硬度的热处理后的高碳钢和合金钢,不适用于低碳钢和经退火处理或热变形钢材,马氏体不锈钢用剩磁法效果不如连续法。
剩磁法特别适用于批量小件的探伤,此时生产效率高。
2.连续法又称外加法,系指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将磁粉或磁悬液施加到工件上去进行探伤的方法。
目前该法比较流行的工艺是,先喷洒磁悬液,接着磁化(通电1-3秒),此时仍继续浇注磁悬液,停止浇注后再通电数次,每次秒,中断磁化后观察缺陷,最后退磁。
连续法适用于所有铁磁性材料。
教科书中推荐优先使用剩磁法,实际中多采用连续法。
二.直流磁化和交流磁化1.直流磁化目前已很少采用纯直流电,而采用单相半波或全波,三相半波或全波整流电。
2.交流磁化一般采用工频交流电。
交流磁化时,起作用的是电流的峰值,但一般标示的电流值是有效值。
交流磁化和直流磁化都能检测表面和近表面缺陷,交流磁化对表面缺陷的检测灵敏度高,直流磁化检测表面下的缺陷的能力强一些。
一般说来,电流中包含的脉动成份越大,探测内部缺陷的能力越弱。
直流磁化用于剩磁法时剩磁稳定,交流磁化则剩磁不够稳定,加断电相位控制器可解决此问题(采用过零点断电的方法叫断电相位控制,以防止对工件形成退磁作用)。
直流磁化退磁困难,交流磁化退磁容易。
目前一般推荐使用交流磁化,且多采用连续法,此时一般也加断电相位控制。
使用交流连续磁化,设备结构简单,成本低,磁化效果一般都能满足要求。
也有使用交直流混合磁化的,此时,交流磁化在前,直流磁化在后,以利于退磁。
三.磁化方法1.周向磁化。
指给工件直接通电,或者使电流流过贯穿工件中心孔的导体,旨在工件中建立一个环绕工件的并与工件轴垂直的闭合磁场。
周向磁化主要用于发现与工件轴线平行的缺陷。
2.纵向磁化。
指将电流通过环绕工件的线圈,使工件沿纵长方向磁化的方法,工件中的磁力线平行于线圈的轴心线。
磁粉探伤

磁粉探伤磁粉探伤利用工件缺陷处的漏磁场与磁粉的相互作用,它利用了钢铁制品表面和近表面缺陷(如裂纹,夹渣,发纹等)磁导率和钢铁磁导率的差异,磁化后这些材料不连续处的磁场将发生崎变,形成部分磁通泄漏处工件表面产生了漏磁场,从而吸引磁粉形成缺陷处的磁粉堆积--磁痕,在适当的光照条件下,显现出缺陷位置和形状,对这些磁粉的堆积加以观察和解释,就实现了磁粉探伤。
磁粉探伤,是通过磁粉在缺陷附近漏磁场中的堆积以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或近表面处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
将钢铁等磁性材料制作的工件予以磁化,利用其缺陷部位的漏磁能吸附磁粉的特征,依磁粉分布显示被探测物件表面缺陷和近表面缺陷的探伤方法。
该探伤方法的特点是简便、显示直观。
磁粉探伤与利用霍耳元件、磁敏半导体元件的探伤法,利用磁带的录磁探伤法,利用线圈感应电动势探伤法同属磁力探伤方法。
主要分类磁粉探伤种类:1、按工件磁化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周向磁化法、纵向磁化法、复合磁化法和旋转磁化法。
2、按采用磁化电流的不同可分为:直流磁化法、半波直流磁化法、和交流磁化法。
3、按探伤所采用磁粉的配制不同,可分为干粉法和湿粉法。
4、按照工件上施加磁粉的时间不同,可分为连续法和剩磁法。
操作方法将待测物体置于强磁场中或通以大电流使之磁化,磁粉探伤若物体表面或表面附近有缺陷(裂纹、折叠、夹杂物等)存在,由于它们是非铁磁性的,对磁力线通过的阻力很大,磁力线在这些缺陷附近会产生漏磁。
当将导磁性良好的磁粉(通常为磁性氧化铁粉)施加在物体上时,缺陷附近的漏磁场就会吸住磁粉,堆集形成可见的磁粉痕迹,从而把缺陷显示出来。
第一步:预清洗所有材料和试件的表面应无油脂及其他可能影响磁粉正常分布、影响磁粉堆积物的密集度、特性以及清晰度的杂质。
第二步:缺陷的探伤磁粉探伤应以确保满意的测出任何方面的有害缺陷为准。
使磁力线在切实可行的范围内横穿过可能存在于试件内的任何缺陷。
第三步:探伤方法的选择1:湿法:磁悬液应采用软管浇淋或浸渍法施加于试件,使整个被检表面完全被覆盖,磁化电流应保持1/5~1/2秒,此后切断磁化电流,采用软管浇淋或浸渍法施加磁悬液。
磁粉探伤课件

具体的,B决定了运动电荷所受到的洛仑兹 力,因而,B的概念叫H更形象一些。在工 程中,B也被称作磁通密度(单位Wb/m2) 。在各向同性的磁介质中,B与H的比值即 介质的绝对磁导率μ
电流的磁场 通电圆柱导体的磁场 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用右手定则确定。 磁场大小:安培环路定律计算 H dl I 根据上式,通电直长导体表面的磁场强度为:
3
1T 104 Gs
磁场强度H
A/m Oe(奥斯特)
磁通量 Φ Wb(韦伯) Mx (麦克斯韦) 磁感应强度 B T (特斯拉) Gs (高斯)
(b)具有机加工槽的条形磁铁产生的漏磁场
(c)纵向磁化裂纹产生的漏磁场
条形磁铁的磁力线分布
(a)马蹄形磁铁被校直成条形磁铁后N极和S极的位置
磁力线在每点的切线方向代表磁场的方向,磁力线 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大小。 磁力线具有以下特性:
磁粉检测的质量控制,是对影响磁粉检测灵敏 度和检测可靠性的诸因素逐个地加以控制, 国外非常重视,不仅制定了具体控制项目, 校验周期和技术要求,而且还设有质量检测 机制,保证贯彻执行。 同时对质量控制技术要求,通过实践不断修正。 例如几年前美国要求工件表面的白光照度不 低于200英尺烛光,(2100LX)现在修正为 100英尺烛光(1000LX),将此画规范由直 径每英寸800--------1200A,电流修正降低 为300-------800A,使我国与国外磁粉检测 技术要求越来越接近,越来越合理。 现在国内有些质量控制没有制定一致标准,有 的虽然纳入标准,但是也只是形式。
1. 定义:是指可以检测最小缺陷的能力,是绝对灵敏。 2.影响磁粉检测灵敏度的主要因素: (1)磁场大小和方向的选择; (2)磁化方法的选择;; (3)磁粉的性能; (4)磁悬液的浓度; (5)检测设备的性能: (6)工件形状和表面粗2010-8-27糙度; (7)缺陷的性质、形状和埋藏深度; (8)正确的工艺操作; (9)探伤人员的素质(技术水平与责任心); (10)工件表面与环境的照明条件。
磁粉探伤中磁痕显示的分类判定及处理

磁粉探伤中磁痕显示的分类\判定及处理作者:龙晓华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第10期摘要:磁粉探伤的判伤关键就在于分辨磁痕的成因。
分析磁痕显示的形成原因及分类,并以南运段修程修制规定中的磁粉探伤的要求和部件为例,介绍了机车部件常见的相关显示、非相关显示和伪显示的判断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磁痕;漏磁场;(非)相关显示;伪显示中图分类号:U21 文献标识码:A1 背景简述1.1 磁粉探伤的理论背景磁粉探伤作为在机车领域运用广泛的一项无损检测手段,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在电磁场的作用下磁粉在某些存在磁力线泄漏的区域(即漏磁场)上聚集形成的磁痕来显示铁磁性材料工件上表面和近表面的不连续性和缺陷。
磁粉检测时磁粉聚集形成的图像就称为磁痕,磁痕的宽度为不连续性和缺陷宽度的数倍,即磁痕对缺陷的宽度有一定的放大作用,所以说此份检测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
1.2 磁痕显示与裂纹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磁粉探伤,通常的做法是利用人工形成的磁场(永久磁铁磁场或电磁场等)磁化被检的铁磁性材料工件后,在工件表面撒上磁粉,倘若出现磁痕,便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属于工件缺陷,进而做后续处理。
磁粉探伤的判伤关键就在于分辨磁痕的成因。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形成磁痕的原因:是工件表面存在漏磁场,见图1。
产生漏磁场的原因很多,故在多种情况下均可形成磁痕显示,因此规定:由缺陷产生的漏磁场形成的磁痕显示称为相关显示,由工件截面突变和材料磁导率差异产生的漏磁场形成的磁痕显示称为非相关显示,不是由漏磁场形成的磁痕显示称为伪显示。
对被检工件而言,只有相关显示影响工件的使用性能,而非相关显示和伪显示都不影响工件的使用性能。
因此,在相同的客观因素下(如探伤机的灵敏程度高低、磁粉的性能),判定工件是否能够满足使用的可靠性主要依赖磁粉检测人员是否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能结合工件的材料、形状和加工工艺,熟练掌握各种磁痕显示的特征、产生原因及鉴别方法。
其中,探伤工的实践经验可通过长期练习来积累,而对磁痕显示的分析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在此,仅以南运段修程修制规定中的磁粉探伤范围为例提出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磁粉探伤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简称 MT
基本原理是: 铁磁性材料和工件被磁化后,由于 不连续性的存在,使工件表面和近表 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 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形 成在合适光照下目视可见的磁痕,从 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 小。如图1-1所示。 1.3 磁粉探伤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适用性: 磁粉探伤适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尺寸很小、间隙极 窄(如可检测出长0.1mm、宽为微米级的裂纹),目视难以看出 的不连续性。
2.2.3 磁化过程
(1)未加外加磁场时,磁畴磁矩杂乱无章,对外不显示宏观磁性,如图 (a) (2)在较小的磁场作用下,磁矩方向与外加磁场方向一致或接近的磁畴体积增大, 而磁矩方向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的磁畴体积减小,畴壁发生位移,如图 (b)。 (3)增大外加磁场时,磁矩转动畴壁继续位移, 最后只剩下与外加磁场方向比较 接近的磁畴,如图 (c)。 (4)继续增大外加磁场,磁矩方向转动,与外加磁场方向接近,如图 (d)。 (5)当外加磁场增大到一定值时,所有磁畴的磁矩都沿外加磁场方向有序排列, 达到磁化饱和,相当于一个微小磁铁或磁偶极子,产生N极和S极,宏观上呈现 磁性,如图 (e)。
2.2.2 磁畴
铁磁性材料内部自发磁化的大小和方向基本均匀一致的小区域称 为磁畴,其体积约为10-5cm3 ,在这个小区域内,含有大约 1012~1015个原子,各原子的磁化方向一致,对外呈现磁性。
铁磁性材料的磁畴方向 a)不显示磁性; b)磁化 c)保留一定剩磁
当把铁磁性材料放到外加磁场中去时,磁畴就会受到外加磁场的 作用,一是使磁畴磁矩转动,二是使畴壁发生位移,最后全部磁畴 的磁矩方向转向与外加磁场方向一致,铁磁性材料被磁化,显示出 很强的磁性。 高温情况下,磁体中分子热运动会破坏磁畴的有规则排列,使磁 体的磁性削弱。超过居里点后,磁性全部消失,变为顺磁质。
1.5 磁粉探伤中使用的单位、SI单位与CGS制的换算关系
磁场强度H 磁通量 Φ 磁感应强度 B
A/m Oe Wb Mx T Gs
1Oe 1
4 10 A / m Mx
1T 104 Gs
2 磁粉探伤的物理基础
2.1 磁粉探伤中的相关物理量 2.1.1 磁的基本现象
磁粉检测可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工件和在役的零部件检测 探伤,还可对板材、型材、管材、棒材、焊接件、铸钢件及锻 钢件进行检测。 马氏体不锈钢和沉淀硬化不锈钢具有磁性,可进行MT。 MT可发现裂纹、夹杂、发纹、白点、折叠、冷隔和疏松等缺陷。
局限性:
MT不能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材料和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条焊接的 焊缝,也不能检测铜、铝、镁、钛等非磁性材料。对于表面浅的 划伤、埋藏较深的孔洞和与工件表面夹角小于20°的分层和折叠 难以发现。
2.1.4 磁场强度、磁通量与磁感应强度
磁场强度: 磁场具有大小和方向,磁场大小和方向的总称叫磁场 强度H,通常也把单位正磁极所受的力称为磁场强度。 单位为A/m(SI)和Oe(CGS)。 磁通量: 简称磁通,它是磁场中垂直穿过某一截面的磁力线的条 数,用符号Φ表示。单位为Wb(SI)和Mx(CGS)。
磁性、磁体、磁极、磁化 磁性:磁铁能够吸引铁磁性材料的性质叫磁性。 磁体:凡能够吸引其他铁磁性材料的物体叫磁体。 磁极:靠近磁铁两端磁性特别强吸附磁粉特别多的区域称为磁极。 每一小块磁体总有两个磁极。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磁化。
2.1.2 磁场:具有磁性作用的空间
磁场的特征、显示和磁力线 磁场的特征:是对运动的电荷(或电流)具有作用力,在磁场变化 的同时也产生电场。 磁场的显示:磁场的大小、方向和分布情况,可以利用磁力线来表 示。
磁感应强度不仅有外加磁场有关,还与被磁化的铁磁性 材料的性质有关,B=μH。
2.2 铁磁性材料 2.2.1 磁介质
磁介质分类 能影响磁场的物质称为磁介质。各种宏观物质 都是磁介质。 磁介质分为:顺磁质、逆磁质(抗磁质)和铁磁质。 磁粉探伤只适用于铁磁性材料,通常把顺磁性材料和逆磁性材 料都列入非磁性材料。
2.2.5 磁滞回线 饱和磁场强度 Bm 矫顽力 Hc
2.1.3磁力线
(b)具有机加工槽的条形磁铁产生的漏磁场
(c)纵向磁化裂纹产生的漏磁场
条形磁铁的磁力线分布
(a)马蹄形磁铁被校直成条形磁铁后N极和S极的位置
磁力线在每点的切线方向代表磁场的方向,磁力线 的疏密程度反映磁场的大小。 磁力线具有以下特性:
• 磁力线在磁体外,是由N极出发穿过空气进入S极,在磁体内 是由S极到N极的闭合线; • 磁力线互不相交; • 同性磁极相斥,因同性磁极间间磁力线有互相排挤的倾向; • 异性磁极相吸,因异性磁极间磁力线有缩短长度的倾向。
磁感应强度:
将原来不具有磁性的铁磁性材料放入外加磁场内,便得到磁化,
它除了原来的外加磁场外,在磁化状态下铁磁性材料本身还产生一 个感应磁场,这两个磁场叠加起来的总磁场,称为磁感应强度B。 单位是T (SI)和Gs (CGS)。磁感应强度是矢量,有大小和方 向, 可用磁感应线来表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等于穿过与磁感应线垂直 的单位面积上的磁通量,所以磁感应强度又称为磁通密度。
磁粉检测物理基础
1 磁粉探伤基础知识
1.1 磁粉探伤与磁性检测(分类方法)
漏磁场探伤:是利用铁磁性材料或工件磁化后,在表面和近表面 如有不连续性(材料的均质状态即致密性受到破坏)存在,则在不 连续性处磁力线离开工件和进入工件表面发生局部畸变产生磁极, 并形成可检测的漏磁场进行探伤的方法。漏磁场探伤包括磁粉探伤 和利用检测元件探测漏磁场。其区别在于,磁粉探伤是利用铁磁性 粉末-磁粉,作为磁场的传感器,即利用漏磁场吸附施加在不连续 性处的磁粉聚集形成磁痕,从而显示出不连续性的位置、形状和大 小。利用检测元件探测漏磁场的磁场传感器有磁带、霍尔元件、磁 敏二极管和感应线圈等。 利用检测元件检测漏磁场:录磁探伤法、感应线圈探伤法、霍 尔元件检测法、磁敏二极管探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