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以 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第二,实践的状况规定理论的任务 • “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仔细考察就
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 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每一代人只能提出和完成自己所处的时代的任务,而不可 能超越时代,完成本来不属于他们的任务。

第三,实践的发展为理论研究提供条件。
值得关注的问题
“现实淡出, 学术凸显”?
• 一、“学院派”(纯粹学术)研究范式 的方法论特征
• “现实淡出,学术凸显”已成为近年 来学术界心照不宣的流行话语,所谓 的“纯学术研究”成为学术界主导的 研究范式,过分重视纯学理的研究, 忽视了对现实问题的研究。
• 学院派研究的特点: • 1、文风晦涩、表达抽象。 • 2、热衷于创造,尤其是形式的创新。 • 3、简单问题复杂化。 • 4、“体系情结”浓厚,热衷理论体系创建。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西南财经大学 范伟伟
• 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 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 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 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 循的首要的基本原则。
• 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立足实践, 力求真实地再现历史、描述当 下、预测未来!
马克思
主要内容: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一、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 二、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三、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内在逻辑:社会科学研究要面向实践, 要概括实践,要回归实践。
一、立足实践的需要进行研究理论
• 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到底从哪里出发?是从观念出发,还是 从实践出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本质区别。 历史唯心主义主张从观念出发,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研究方法 不同,“这里要求发展一种比从前所有世界观都更加唯物的 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主张“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马 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页。]

专题二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专题二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2020/6/26
•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 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地适应与改造 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 “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 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 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2020/6/26
• 为什么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会形 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 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2020/6/26
——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伟大的社会实践中, 并没有出现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社会 家、经济学家?根源何在?
——为什么我们新闻界的记者们提倡“走、 转、改”?
2020/6/26
• ——“走转改”是“走基层、转作风、改文 风”的简称。为推动新闻工作者切实将群 众观点、群众路线体现在新闻宣传实践中 ,促进新闻单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一 步制度化、常态化
2020/6/26
• ——说明了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属性之一。社 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只是说明社会生活的唯物 主义实质,而不是说明社会生活的本质问题。
• ——社会生活本质上实践并不等同于社会生活本 质是实践
2020/6/26
——“实践”是相对于“理论”(认识)而言 。因此,社会生活归根到底不能看做是理 论的、精神的,而要把社会生活归根到底 看做是实践的。
(一)理论与实践是一对关系范畴 1.理论: (1)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科学理论不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
的,而且是对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2020/6/26
• ——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新的科学理 论的提出,都是总结、概括实践经验的结 果。没有前人或今人、中国人或外国人的 实践经验、怎么能概括、提出新的理论? ”

第一章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2、“外国理论+中国例子”:西方解释框架流 行
• 以西方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现实。 • 把西方的思想理论、政策主张奉作圭臬,认为只有
西方思想理论才能指导中国的社会变革,将西方
理论简单地嫁接到中国,无视中国问题的特殊历史 语境,“透过西方理论的针孔来观察中国的实际问 题”。
• 西方理论及其实践模式在他国是否 有生存的土壤,西方理论在何种程
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 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 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
步”。
“问题”与“理论”
“问题”为理论所中介,“理论”为理论所 “污染”。 没有纯粹的问题!人们对“现实问题”的理解 和把握,总是以一定的理论素养、学术背景乃 至政治立场为前提,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负 载”着理论,为理论所“中介”。因此,关键 在于 “负载”着什么样的理论?理论中介不同, “问题”背后的“潜台词”以及“问题”承载 的意蕴也是不同的。
理的解决。”
(二)实践需要是研究的出发点
第一,实践的需要决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决定理论研究的走向,决定理 论研究的价值。 “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 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 的内容。”任何理论的产生,都适应了实践的需要,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的二元对立关系。
• 一些学者为了迎合“凸显学术”的潮流, 走向了片面学术化的道路,以概念消解
问题,以文本抗拒时代,以逻辑替代经
验,以经典代替流变,在纯粹精神领域 里自娱自乐,对现实生活乃至整个外部
现实世界采取一种规避的态度,仅仅把
社会科学研究看作一种纯学术活动,认 为研究现实就不是学术,理论研究成为 了学者们自娱自乐、自言自语的智力游 戏。

第一讲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ppt11

第一讲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ppt11
第一讲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研究社会的方法是以实践为基础
的方法。社会科学研究,要面向实践,要概括
实践,要回归实践。因为人类社会是在人的实 践活动中产生的,必须把对社会的认识置于人 的实践活动之上。只有这样,才能确立社会科 学方法论的可靠性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
一、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
二、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三、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第三,实践的发展为理论研究提供条件。实践不
仅规定了理论研究的任务,而且为理论研究创造了
条件、提供了手段。物质生产实践作为人的基本实
践活动,不仅提供了理论研究的课题,而且创造了
理论研究所必需的物质基础和技术设备,使理论研
究成为可能。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代社会,
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和工具,不仅对自然科学的研
第二,实践的状况规定理论的任务。实践不仅决 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而且规定理论研究的任务。人 们只能提出自己时代的课题。“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 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 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 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每一代人只能提出 和完成自己所处的时代的任务,而不可能超越时代, 完成本来不属于他们的任务。
彼,由表及里的思维加工,以获得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二者既有明显区别又有紧密的联系,调查是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研究是调查的发展和深化。
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所说的,“人们要生
存,需要吃穿住行,为此必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
即生产人们的生活所必须的生活资料。所以,人类
的第一个活动就是生产实践的活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二,人的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了环境,
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实践活动作为社会活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中国之谜”的新自由主义逻辑
所有制结构的单一私有制 纯而又纯的西方民主制度 否定任何形式的国家宏观调控
“中国之谜”的中国逻辑Fra bibliotek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和有效的宏观调控是市场经济的 本质要求 统筹兼顾、整体协调在改革中的重要意义 在坚持对外开放的同时,不放弃国家的独立性和自 主性 中央政府的绝对权威和鼓励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动 力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安排
经济学里没有一成不变的规律,当现实经济发生变化时,经 济学的理论也要随之改变。在西方浩如烟海的经济学理论中, 却找不到适合中国经济的理论。所以,近些年,出现了一个新 的词汇:中国之谜。
美国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他最先提出了中国之谜的说 法,时间是1993年。接着,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韦茨曼。 “中国之谜“逐渐成为过渡经济学的理论命题,并成为20世纪 90年代国际主流经济学家的重点课题。
LOGO
第二讲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主讲 王朝科
教授 经济学博士

马克思研究社会科学的逻辑路径
具体——抽象——具体
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 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 基础。
真正的现实问题——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马克思写的《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是他思 想上的转折点,也是马克思第一次站在穷人的立场 上思考问题,并为之倾注了他一生的精力。马克思 后来回忆道,正是在这个时候他第一次意识到政治 经济学令人苦恼的贫乏以及对经济问题进行研究的 必要性。
罗纳德· 麦金农在1993年提出了“中国之谜”时认为,中国在 财政下降的同时,快速的货币供给增长并没有带来严重的通货 膨胀, 他对这一情况大惑不解。于是他把中国这种“高财政赤 字和高货币供给量的同时保持价格稳定现象“称为”中国之谜“。

实践研究论文PPT课件

实践研究论文PPT课件

.
14
• 实践研究方法多为调查、实验、观察、 实物分析、案例等
• 调查方法须注意理论框架的确立
• 调查和测量的区别
.
15
• 行动研究是一种实践研究形态、方式, 非具体方法,且重在“研究”(访谈、 观察、实物分析等)
• “研究”特征:“自身进入”、“伙 伴关系”、“结果改进”
• “研究”还表现为方案设计、方案修 订、数据分析、资料处理等
.
20
• 问题决定方法 • 方法保证资料 • 资料证明结果 • 结果推出结论 • 结论引向问题. Nhomakorabea7
• 北大教授陈向明: • 到底要研究什么问题? • 这个问题中的重要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 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 • 与你的个人经历以及你看待世界的立场和视角是什么关系? • 在研究现场你到底看见和听见了什么? • 你是怎么看见和听见这些事情的? • 你怎么知道你所看见和听见的是“真”的? • 你怎么知道当事人是如何想的? • 他们使用了什么概念、语词和对世界分类的方式? • 他们具体是如何行动的? • 他们的行动与思维、语言之间是什么关系? • 你对研究结果是如何解释的? • 学界前人对这些现象是如何解释的? • 你的解释与前人的解释和当事人自己的解释有何异同? • 这些异同是如何产生的?你如何整合这些不同的解释? • 你怎么知道自己的结论是恰当的? • 能否有不同的结论? • 如果你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做这个研究,结论又会如何?……等等
.
3
实践论文与研究报告的比较
• 研究报告的核心结构: 1、问题的提出 2、研究内容(假设) 3、研究方法(过程) 4、研究结果 5、研究结论和讨论
• 实践论文的核心结构 1、改进的问题 2、改进的内容 3、采取的措施 4、实践的结果 5、经验的总结和反思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PPT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PPT
社会科学研究并不是纯粹的理论思维,而 是一种社会行为,其中渗透着研究者的价值 观念。
大家好
大家好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核心要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根本性、原则性问题。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为谁著书、为谁立 说,是为少数人服务还是为绝大多数人服务,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世界上没有 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世界上伟大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都是在回答和解决人 与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中创造出来的。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研究什么,主 张什么,都会打下社会烙印。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我们的国家 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现好、维护好 、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 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 响力、生命力。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 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自觉把个人 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 检验的研究成果。”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既可以是会议调查、访谈调查、蹲 点调查,也可以是书面调查、问卷 调查、网络调查,还可以是田野调 查、实地调查、试验调查。
大家好
毛泽东的田野调查
案例:关于湖南农民运动的调查:
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主要内容: 一、充分估计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伟大作用。 二、明确指出了在农村建立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必 要性。 三、科学分析了农民的各个阶层。 四、着重宣传了放手发动群众、组织群众、依靠群众 的革命思想。
实践具有普遍性和直接现实性的品格。
大家好
(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在实践中寻求真知PPT课件

在实践中寻求真知PPT课件
传说16世纪时,英国公爵俄罗达格里去南美洲旅游, 发现狼桃累累的果实,红艳似火,煞是好看,激发了他 美妙的情思。他带回一株,当做爱情的象征,献给他的 情人伊丽莎白女王。从此,狼桃便在英国和西欧落户了, 并获得“西红柿”的美称。又过了近200年,法国一位画 家受到西红柿鲜艳娇嫩果实的引诱,斗胆尝了一个,感 到美味可口,并未中毒,后经分析,发现它含有多种维 生素,营养丰富,于是,西红柿扬名四海,遍种五洲, 成了世人喜爱的食品。
说明:认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 人脑里固有的,而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实 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
2021
2021
(一)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1、实践的三个基本要素
第一、实践的主体是人 第二、实践的对象是客观世界 第三、实践的手段是工具设备
2021
1、全国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
西红柿的食用之谜是如何解开的? 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人的正确认识是从哪里来的?
2021
材料一:“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 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 口吃一吃”。——毛泽东
材料二:李时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 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入药麻醉作用。
问:这两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2021
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 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 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 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 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 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 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 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 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 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 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 说的都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 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 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

第二讲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第二讲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第二讲: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地适应与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是人类的基本实践。

其中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实践活动改变了环境,也改变了人本身。

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也生产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

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在本质上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

“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指导实践,回答实践提出的种种问题。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把实践的需要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而不能就理论研究理论。

毛泽东说:“社会科学研究专从书本子里面讨生活是危险的。

”“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世界,又从认识世界中去改造世界,就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

一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中国中去认识中国,又从认识中国中去改造中国,就不是一个好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

”立足于实践的需要研究理论,要求理论工作者必须满腔热忱地投人生活,与实践和时代的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真正了解实践的需要、时代的走向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勇于立足历史潮头,引领时代发展和进步。

研究生--1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剖析共38页

研究生--1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剖析共38页
Thank you
研究生-,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2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2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克服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 猜测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 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 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 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 性、形而上学性、不彻底性这三个根 本缺陷。
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自然、社会 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物 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论自然观和 历史观的统一。
每一代人只能提出和完成自 己所处的时代的任务,而不可 能超越时代,完成本来不属于 他们的任务。
“观察渗透理论”,是美国科学哲学 家汉森提出的著名命题。这个命题指 出了我们的任何观察都不是纯粹客观 的。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观察者观察 同一事物,会得出不同的观察结果。 “观察渗透理论”摧毁了逻辑实证主 义所追求的科学合理性。
书名:不自由的希腊民主 作者:阮炜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9-07-01
在西方的文化和社会语境中可以看出, “国家—社会”的紧张关系既是一种历史 的常态也是一个现实的困境。
无论是钱穆的“四民社会”概括还是费孝 通的“双轨政治”论述,都表明在中国的 历史传统中,并没有西方理论中所界定的 那个独立于国家的市民社会,相反,国家 与民间的理想形态是融合一体、上下整合, 而非相互斗争、彼此消解的。
所有的科学理论必定依赖于经 验,正因为与经验相连,科学词汇 才可能有意义。 然而,在科学观 察面前,不同的主体甚至同一主体 在不同条件下观察到的结论也不尽 相同。
在汉森看来,我们通常带着由 我们过去的经验和知识构成的、以 各种特殊语言和符号的逻辑形式加 以着色的眼睛来“ 观看”的。
第三,实践的发展为理论研究 提供条件。
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中 国古代“五行”学说:认为金、木、 水、火、土是世界的本原。把复杂的 事物简单化。

发展小学生实践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ppt课件教案

发展小学生实践能力的科学研究方法ppt课件教案
发展小学生实践能力的科学研究 方法ppt课件教案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实践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 科学研究方法在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 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 发展小学生实践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 案例分析:某小学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
具体做法与成效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
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提 高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培养小学生的 观察力、思考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 作精神,促进其全面发展。
适应教育改革的需求
当前教育改革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 创新精神,本研究方法有助于小学生 更好地适应这一需求。
04
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与问题
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
课程设置
目前,多数小学已经开设 了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 的课程,如手工制作、科 学实验等。
实践活动
学校会定期组织各类实践 活动,如春游、秋游、社 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实践 中学习和成长。
评价方式
部分学校已经开始尝试采 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将 学生的实践能力纳入评价 体系。
拓展研究领域
深化研究内容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拓展到不同地区、不同 类型学校的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以更全 面地了解实践能力培养的现状和问题。
可进一步深入研究小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 影响因素、内在机制等,为教育实践提供 更科学的指导。
加强实践应用
强化政策引导
鼓励教育工作者积极运用科学研究方法和 有效教案设计,提升小学生实践能力,促 进小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
实践能力的概念与内涵
实践能力的定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动态分析方法。
14
二、社会是个复杂的大系统
(一)生产力系统 (二)生产关系系统 (三)上层建筑系统 (四)人口系统 (五)自然环境系统
15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16
结束语
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 持与积极的参与。课程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 估表,如果对我们课程或者工作有什么建议和
13
2、层次分析方法。 3、结构分析方法。 4、环境分析法。
“环境”是系统方法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往往和 另一个基本概念“平衡”相联系。考察社会历史 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内容,是分析社会历史 在环境中所维持的作用平衡,以及平衡的被破坏 和被恢复。通过这种分析更便于考察社会历史过 程的多变性和方向性,以及社会的决策和运动的 总趋势。
第二讲 (一)以实践为基础 的研究方法
1
第一部分
整体概述
THE FIRST PART OF THE OVERALL OVERVIEW,NT
2
一、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于实践需要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为了解决自身 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地适 应与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3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 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 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 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 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 问题。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4
二、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实践经验 进行理论总结
意见,也请写在上边
17
谢谢聆听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演讲者:XX 时间:202X.XX.XX
18
(一)重视总结实践经验 (二)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三)坚持调查研究
5
三、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一)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二)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反对两种教条主义:王明式的马克思主义 教条主义;西式教条主义(唯西方思想马 首是瞻)
6
第二讲 (二)社会系统研究 方法
7
(一)系统的基本内涵
所谓“系统”,主要是指反映客观世界整 体性的思维方式范畴。它要求从客观世界 (即研究对象)的整体与部分、整体与层次、 整体与结构、整体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 出发,揭示事物的整体关系与整体特点。
12
“……拿被仑描写过骑术不精但有纪律的法 国骑兵和当时无疑地最善于单个格斗但没 有纪律的骑兵——马木留克兵之间的战斗, 写道:‘两个马木留克兵绝对能打赢三个 法国兵;一百个法国兵与一百个马木留克 兵势均力敌;三百个法国兵大都能战胜三 百个马木留克兵,而一千个法国兵则总能 打败一干五百个马木留克兵。” (《反杜林 论》,见《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三卷第 168页)
二、自然界任何一个客体,都是由诸要素 以一定结构组成的,具有相应功能的系统。
10
三、系统论认为自然界是由不同层次的等 级结构组成的。
四、系统论认为自然界的任一客体,都是 动态的开放系统。
五、系统论认为自然界处于永不停息的自 组织运动中。
11
(三)社会系统研究方法
1、整体分析方法。这是系统分析方法的核 心。 贝塔朗菲说:“系统作为一种新的范式, 根本区别于过去占统治地位的只着重研究 组成部分的概念。” (《普通系统论的历史 与现状》)关于整体分析方法,还应着重注 意以下两点,第一,整体并不等于要素的 总和,整体大于各要素的总和;第二,整 体具有与各要素功能不同的特定的整体功 能。
8
系统论奠基人,著名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 贝塔朗菲曾对“系统”概念提供一个定义 性的权威解释。他认为,“系统”即是 “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 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一般系统论 导论》上,裁《自然科学哲学问题丛刊》 一九七九年二期)
9
(二)系统论的自然观具有以下五 个基本要点
一、系统论认为整个自然界是以系统论的 形式存在着的有机整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